苏州留园园林分析

合集下载

留园建筑特点分析

留园建筑特点分析
艺术价值
留园的建筑和园林景观设计独特,融合了山水、建筑、植物等元素, 展现了高超的艺术造诣,对现代园林设计仍具有启示意义。
社会影响
留园作为著名的旅游景点,吸引了大量国内外游客前来参观,对促进 文化交流和旅游产业的发展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留园的保护与传承
文物保护
留园被列为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相关部门采取了一系列保护措施,确保留园的建筑和园 林景观得到有效保护。
建筑装饰
门窗装饰
留园的门窗装饰精美,采用镂空、 浮雕、彩绘等多种工艺手法,图
案丰富多样,寓意深刻。
屋顶装饰
留园的屋顶装饰简洁大方,主要 包括脊饰、瓦当、滴水等部分, 既具有实用性,又具有艺术性。
室内装饰
留园的室内装饰典雅别致,包括 家具、屏风、挂画等各个部分, 都体现了高超的工艺水平和文化
内涵。04 留园的园林源自术留园建筑特点分析contents
目录
• 留园简介 • 留园简介 • 留园的建筑风格 • 留园的建筑元素 • 留园的园林艺术 • 留园的文化价值 • 总结与展望
01 留园简介
建筑风格
留园的建筑风格以明清时期为主,采 用典型的江南园林建筑形式,以轻巧 、通透、朴素为特点。
留园的建筑色彩以灰、白、黑为主, 与周围的环境相协调,给人以清新自 然的感觉。
建筑结构
木结构体系
建筑尺度
留园的建筑结构采用传统的木结构体 系,以木材为主要建筑材料,展现了 古代建筑的特色和技艺。
留园的建筑尺度适宜,根据不同功能 需求和景观需要,合理安排建筑的体 量和高度,使整体空间布局更加和谐。
建筑构造
留园的建筑构造精细复杂,包括斗拱、 梁架、柱础等各个部分,都体现了精 湛的建筑工艺。
园林更加生动、自然。

(完整版)留园详解

(完整版)留园详解

二、留园景观总体分析
园中有湖石峰十二,其中冠云峰最为突出。从布局上看,留园分为中区、东区、北区和西 区四个主要部分,而以中区和东区为全园的精华所在。
留园西区
环境僻静,山阜为全园最高处,阜上植以青枫、银杏。富有山林野趣。
留园中区
水面、假山为主,建筑环绕四周,西北受阳侧放置山石,南厅北山,隔水相望。
主从与重点
留园,属于大型私家园林,其中部面积并不显著大于其它部分,且主要厅 堂又不在其内,景观内容充实而极富变化,为全院的中心。
渗透与层次
透过若干层次看某一对象,可增强其深远感。即使隔着一重网格看,也比 直接看要显得深远些。
蜿蜒曲折
中国园林自古以来崇尚的是“自然美”,讲究的是“虽由人作,宛自天 开”的艺术境界,园林以曲为美。
空间主体-----高潮迭起, 使人在期待和寻觅中突然发现所追寻
的目标而觉豁然开朗,精神一振。
空间收尾——形断意连, 造成一种回味,景断而 意不尽。
空间延续——诱导 性、延续性的景物, 增加层次性和递变性的心 理运动,进行情绪的濡染
空间开始,收定心情, 人从原来的初始
心态进人设定的情景
入口部分封闭、狭长、曲折、视野极度收缩; 至绿荫处豁然开朗,达到高潮; 过曲谿楼,西楼时再度收束;至五峰仙馆前院又稍开朗; 穿越石林小院视野又一次被压缩; 至冠云峰前院则顿觉开朗,至此,可经院的西、北回到中央部分,从而形成一个循环。
A.留园入口 N.留园西部 M.留园北部
B.门厅小院
C.门厅后通廊
D.古木交柯小院
F.窄巷
E.中部景区
G.五峰仙馆庭院
L.冠云峰前院
J.鸳鸯厅北
I.通往石林小院 H.东部小院
K.鸳鸯厅南

中国园林-留园解析

中国园林-留园解析
临近石林小院
正立面
剖面
侧剖面
背立面
冠云楼: 冠云,峰名,此楼为观冠云峰而设,盛氏时楼曾名“云满峰头月满天楼”。楼 下名“仙苑停云”。建筑为三开间五架屋,东西两面又各接一间四架屋。楼下正中壁上 嵌有古代鱼化石一方。
外立面
楼前冠云峰
鱼化石
冠云楼剖面
冠云楼剖面
冠云楼立面 冠云楼底层平面 冠云楼上层平面
二:室内外空间的关系既可以建筑围成庭院,也可以庭园包围建筑室内外空间融 为一体。
石林小院: 轩前庭院称“石林小院”,庭院内有晚翠、 迎晖、段锦、竞爽等太湖石峰
留园以赏石为胜,历史上既有园主生性 爱石,聚奇石为十二峰之盛事,又有联姻以石陪嫁之佳话, 故留园赏石亦为一景。 留园假山处理手法多样。中部假山山体大势布局具主山平远、副山高峻之感。主山东西延伸,山 峦横向展开,产生平远意趣,隔水相望,成为远景山。
冠云峰
瑞云峰
楠木殿前山石
石林小院山石
岫云峰
一:留园建筑艺术的一个重要特点是建筑面对山石,山石临近水景,是它内外空间关系格 外密切,并根据不同意境采取多种结合手法。

冠云峰 留园内的冠云峰乃太湖石中绝品,其
集太湖石”瘦、皱、漏、透”四奇于一身, 瘦,婀娜、苗条,是挺拔的风骨;漏,漏 光、漏水、漏气,有通畅的脉络;透,灵 活、别致,具透剔的意境; 皱,水纹、风痕、衣褶,存细腻的肌理。
进园后第一个小院一狭长多变的曲廊一又一个内院一又窄又封闭 的廊子一隔漏窗窥见园内景物一位于末端的最后一个小院一穿过 曲折、狭长、封闭空间后到绿荫进入主空间一豁然开朗。
入口处
入口小院
长廊
漏窗观景
入口平面
豁然开朗
长廊
绿荫
古木交柯

苏州留园赏析

苏州留园赏析

苏州留园赏析苏州留园是清代时期的私家园林,始建于明代,占地面积约107000平方米,原来是明代嘉靖年间太仆寺少卿徐泰时的东园,清代时期重修。

它的特点是建筑布局疏密相间,与周围景色配合得十分和谐,各个建筑物之间,有园林山水、绿化、美化等融为一体,给人以深邃的感觉。

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关于苏州留园赏析,欢迎大家参考阅读。

假山池沼以土石相间堆成,山石古怪多姿,与自然环境配合得适当,浑然一体。

园内栽培着几十种花木,分为观花类、观果类、香味类和蔓类等,还有竹子、芭蕉等,到处鸟语花香,春意盎然。

留园各部分,均有曲折回廊贯通,构成四通八达的游览路线,形似网状,走入其中,平坦而明亮。

留园内建筑高低相差很多,形成了空间的层次感。

在统一中求变化,在对比中求和谐。

从空间的构图艺术来说,是我国园林艺术高超技艺的体现。

(1)用北魏的太和十九年(公元495年)梁国的兴国寺的旧名作为这座园林的名字,并且以此命名全园。

( 2)其布局虽由人工而成,却宛如天开。

(3)屋宇或筑于高台之上,或隐于密林之中,俯仰生姿,错落有致,变化无穷。

留园内最著名的建筑是各种形状的假山:主峰名“五峰仙馆”,中峰“冠云峰”,东西两峰名“补杉”、“清风”,四周还有很多小的峰峦和峭壁。

此外,全园的峰石还有近30个,总称“冠云峰”。

池沼的名称也非常别致,所有池沼都用旧称,如“八仙墩”、“小蓬莱”、“自来峰”等。

石头的形状则各种各样,如云、湖泊、田畦、峰峦、河流、山丘等,可谓集全国各地的石头之大全。

留园各处的匾额、楹联、碑刻、书条石,都很精美,其中有不少是名家之手。

留园中西建筑融为一体,富有特色。

以建筑结构来说,有一部分是北方建筑,更多的是南方建筑。

西洋建筑不仅有厅堂楼阁、书斋、平房、还有敞廊、花墙、花窗、转角立面处理等。

园林的装修,不论木雕还是石刻,都精细雅致。

园中的假山、花木、水池等等,都注意模仿自然。

尤其是用石头,石质不同,处理手法也不同,有的玲珑剔透,有的气势磅礴,有的凌空欲飞。

对比留园和拙政园

对比留园和拙政园

对比留园和拙政园留园和拙政园都是江南园林的代表作品,二者都有着极高的文化和艺术价值,同时也具有独特的历史和人文背景。

无论是园林设计、建筑风格、景观布局还是文化内涵,留园和拙政园都有不同的特点。

下面我们将对比留园和拙政园的五个方面进行分析。

一、园林风格留园是江南私家花园的代表,以主次分明的点景为特色,设计精妙。

此外,留园有很多仿造自然景观的构筑物,如瀑布、石峰等,增强了景观的趣味性和观赏性。

拙政园则是典型的明清时期的皇家园林,以"奇、秀、俊、丽"为设计风格,凭借各种精致、神奇的景观和舞台剧的艺术手法,形成了瑰丽的景观效果。

二、建筑形式留园中的建筑大多为仿古建筑,可以看到南宋的风格元素,其建筑独具特色,布局合理,具有南方建筑特有的柔美曲线,表现出江南园林的精致和雅致。

而拙政园中的建筑多为清代官署式建筑,建筑更加规整,色彩也更加鲜艳,反应出清代皇家园林的富丽堂皇。

三、文化内涵留园和拙政园都是中国文化的瑰宝。

留园是南宋文化的代表,具有浓厚的文化色彩。

留园中除了有丰富的园林构筑物,还有戏曲舞台,茶楼以及文化长廊等,表现出江南文化的内涵。

而拙政园是以《红楼梦》为主题的园林,凭借各种建筑、山水、园林、雕塑等,展现了中国传统文化的魅力。

四、景观布局留园和拙政园的景观布局都是精妙绝伦。

留园特注重水的运用,更多的是古意比较浓,让人感觉融合了东南沿海的海洋与江南的内陆园林;拙政园则善于利用景观间的空间,构造出美妙的艺术效果,尤其是在燕墩与沧浪亭一带的景观演绎,表现出皇家园林所独具的气派和震撼力。

五、艺术价值留园和拙政园都有着无穷的艺术魅力。

留园的点景方式、水面的利用等设计风格,展示了江南园林的特色;拙政园则是中国园林艺术发展的重要历史遗产,展现了"秀丽清雅、宜人宜胜"的园林空间效果,丰富了整个园林艺术的内涵。

综上所述,留园和拙政园虽然都是中国园林艺术的杰作,但是在园林风格、建筑形式、文化内涵、景观布局和艺术价值等方面,二者存在一定差异。

苏州留园建筑特点

苏州留园建筑特点

苏州留园建筑特点
苏州留园是中国古代园林艺术的杰出代表之一,被誉为“园中之园”,有着独特的建筑特点。

1. 集大成之美
苏州留园以其丰富的园林元素和精美的建筑装饰,充分融合了苏州园林的各种风格,体现了集大成之美的特点。

园林内有假山、水榭、亭台、廊宇、花坛、水池、石桥等,这些构成了一个复杂而又和谐的景观系统。

2. 精雕细琢的园林景观
苏州留园的园林景观非常精雕细琢,每一个构件都仔细计算过,每一处细节都注重方式、造型和颜色上的搭配。

例如,留园中的假山,其形态、位置和灵感核心都十分独具匠心。

3. 礼佛文化的表现
苏州留园是纯正的江南园林,其建筑元素中充满了礼佛文化的表现。

园林中有若干佛像、塔楼、观音庵等建筑,其装饰和造型都融入了佛教文化的不少风格,带有浓厚的信仰气息。

4. 徽派建筑的影响
苏州留园园林建筑亦深受徽州建筑的影响,其建筑风格充满了徽派装饰艺术元素,如八卦鱼、蚯蚓、荷花等。

同时,留园建筑也融入了哥特式、巴洛克式的建筑风格,即通过更接近自然、更流畅、更浪漫的造型表现哲学性与艺术性。

评析留园的美

评析留园的美

评析留园的美摘要:一、引言二、留园概述三、留园美的评析1.园林布局2.建筑风格3.山水景观4.植物配置5.文化内涵四、留园美的现实意义五、总结正文:【引言】留园,位于我国江苏省苏州市,是江南四大名园之一,拥有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文化底蕴。

自古以来,留园就以其独特的园林艺术魅力吸引着无数游人。

本文将对留园的美进行深入评析,以揭示其背后所蕴含的深厚文化内涵和实用价值。

【留园概述】留园始建于明朝,占地面积约2万平方米,是一座以山水景观为主体,建筑、园林相结合的古典园林。

留园分为东、中、西三个景区,各具特色。

东部以山水景观为主,中部为建筑群,西部以田园风光为特色。

整个园林布局严谨,独具匠心。

【留园美的评析】1.园林布局:留园的园林布局充分体现了中国古代园林艺术的特点,即“山水相依,建筑相映成趣”。

园区内的山水景观错落有致,与建筑相互呼应,营造出优美、和谐的自然氛围。

2.建筑风格:留园的建筑风格典雅独特,既有江南水乡建筑的韵味,又具有皇家园林的气派。

建筑与园林景观相得益彰,为游人提供了休憩、观赏的好去处。

3.山水景观:留园的山水景观富有层次感,充分利用了地形地貌,营造出“高山流水、云雾缭绕”的仙境。

山石、水体、植物等元素相互映衬,美不胜收。

4.植物配置:留园内的植物种类繁多,既有古树名木,又有花卉绿植。

植物的配置注重色彩、季相的变化,使得园林在不同季节呈现出不同的美景。

5.文化内涵:留园不仅是一座美丽的园林,更是一座文化的宝库。

园内有许多文人墨客留下的诗文、碑刻等,反映了我国古代园林与文化的紧密联系。

【留园美的现实意义】留园的美不仅体现在园林景观上,更体现在其丰富的历史和文化内涵。

在今天,留园成为了人们休闲度假、品味文化、陶冶情操的理想场所,对于传承我国古代园林艺术、弘扬传统文化具有重要意义。

【总结】总而言之,留园以其独特的园林布局、建筑风格、山水景观、植物配置和文化内涵,成为了江南园林艺术的瑰宝。

留园的美不仅仅是视觉上的享受,更是一种心灵的陶冶、一种文化的传承。

(完整版)中式园林--留园分析

(完整版)中式园林--留园分析
之言不虚。后又经数度整修,渐成现有面貌。
窗的应用
留园的花窗,据说墙上开的 花(漏)窗约三百,个个精 美绝伦,独步江南园林,许 多木窗也是精雕细刻,要么 不建,要么不惜成本,直至
达到完美效果。
从南部的入口进入中部之前 ,要经过一段光线昏暗、空 间狭小的曲折长廊、一路上 渐入眼帘的就是花式各样的 漏窗,感受到几个小院射来 的光线,然后打到“古木交 柯”,通过眼前的漏窗便能 隐约看到园中的山水精致。 此处的漏窗细数下来,有十 块,排列紧凑,却各不相同
其实,以留园土石大假山的走势以及用土用石的情况来判断,西部景区的大型土山与中部景 区池西、池北的大假山,应属于同一个完整体系的假山组合,三者是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 现存的西部假山呈南北走向,长约60米,东西约20 余米,其体量和高度均为留园之最。但从 土山东侧云墙根的叠石来看,其堆土痕迹极为明显,显然这是后来因屡易园主,经数度修葺 ,“因阜垒山,因洼疏池”,在用浚治中部水池时所挖的泥土,堆高和扩大了原有的土阜。 所以留园的西部与中部同属于原明代徐氏东园的旧规,只是西部土山因年代久远,数度增修 而殊失原态。同时从刘画中还可看出,“苏州留园,清嘉庆间刘氏重补者,以湖石接黄石”
山体是支撑园林空间的骨,被称为造园之骨, 古人有“据一园之胜者,莫如山”之说。水则 是园林之魂,山因水活,明代的邹迪光在《愚 公谷乘》一文中说“园林之胜,惟是山与水二 物”。
留园的前身为明太仆寺少卿徐 泰时的东园,当时徐泰时因遭 弹劾,罢官还乡,感慨于“人 生如驹过隙耳,吾何不乐哉” ,便于万历二十一年(1593), 在分得其父徐履祥花埠的别业 上,“一切不问户外,益治园
留园的空间布局
游览路线的规划
留园的空间布局
全园用建筑来划分空间,可分中、东、西、北四个景区:中部以山 水见长,池水明洁清幽,峰峦环抱,古木参天;东部以建筑为主, 厅堂华丽,庭院精美,奇峰秀石,引人入胜;西、北部环境僻静,山 溪曲流,树木葱茏,颇有山林野趣。

景观园林案例分析

景观园林案例分析

4、知识之“窗”

苏州园林中的漏窗 漏窗是一种满格的装饰性透空窗, 窗洞中装饰着各种镂空花纹,用以装饰墙面和点缀园林 景色。苏州园林精致小巧,厅堂等建筑多以曲廊相连, 廊墙上开设漏窗,既增加了墙面的明快和灵巧效果,又 通风采光,一举两得。如沧浪亭的一百零八式漏窗,留 园长廊的三十多种漏窗,名闻天下。 漏窗中部的窗 芯弯曲变化繁多、姿态繁复,不下数百种。漏窗本身有 景,再加上窗下栽植的南天竹、石竹、罗汉松,四季常 绿,与粉墙漏窗相配,窗内窗外之景又互为借用,隔墙 的山水亭台、花草树木,透过漏窗,或隐约可见,或明 朗入目,倘移步看景,则画面更是变化多端,目不暇接。 漏窗构筑内容多为花卉、鸟兽、山水或几何图形,也有 以传奇小说、戏曲及佛、道故事的某些场面为题材,如 狮子林的“四雅”漏窗,即琴、棋、书、画四漏窗,四 个不同形状的漏窗中,依次塑有古琴、围棋棋盘、函装 线书、画卷,指的是古代文人所喜爱的琴、棋、书、画 四桩雅事。
二、留园设计风格
在苏州的园林中,很多人都去过留园 和艺圃。踏入一扇黑漆大门,就是留园, 正中屏门上镶嵌的缀玉留园全景图、花岗 岩的“世界遗产”标识,都是后人的造作, 它以前的主人盛宣怀断断不会如此布臵。 顺着一段晦暗而曲折的长廊步行,先看到 一扇长方形空窗,中间是一丛绿叶。穿过 门洞,前面的粉墙上有六扇花窗,若隐若 现,透出园内的青竹、太湖石、樱花、柳 条、海棠、楼阁和人声来,恰是“庭院深 深深几许”的意味。留园的好,在峰轩北 墙的三扇窗外,一堵粉墙,数竿青竹,几 点湖石,投在墙上淡蓝色的影子,组成一 幅写意画。从曲溪楼看出去,窗户框出的 景色满是浓浓的绿色,映得可亭、池水、 经幢都没有清幽的感觉了。北方的春还没 展开,南
留园是中国著名古典园林,位于江南古城苏州,以园内建筑布臵 精巧、奇石众多而知名。与苏州拙政园、北京颐和园、承德避暑山庄 并称中国四大名园。一九六一年,留园被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公布 为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之一。一九九七年,包括留园在内的 苏州古典园林被列为世界文化遗产。

(完整版)中式园林--留园分析

(完整版)中式园林--留园分析
留园
汇报人:张志浩 汇报时间:未知
目 录
1 留园简介 2 留园的空间布局 3 留园的建筑 4 留园假山的成因与现状 5 窗的应用
留园简介
探访留园的前世今生
留园的由来
留园最早由明代太仆寺少卿徐泰建造于万历二十一年(1593年),那是名为东园。后经几代主人改 建、增建,名称也从“东园”、“西园”、改为“寒碧庄”直至现在的“留园”。留园位于江南古 城苏州阊门外留园路338号,以园内建筑布置精巧、奇石众多而知名,与苏州拙政园、北京颐和园、 承德避暑山庄并称中国四大名园。留园占地面积23300平方米,为中国大型古典私家园林,代表清代 风格,园以建筑艺术精湛著称,厅堂宏敞华丽,庭院富有变化,太湖石以冠云峰为最,有“不出城 郭而获山林之趣”。其建筑空间处理精湛,造园家运用各种艺术手法,构成了有节奏有韵律的园林 空间体系,成为世界闻名的建筑空间艺术处理的范例。现园分四部分,东部以建筑为主,中部为山 水花园,西部是土石相间的大假山,北部则是田园风光。1961年,留园被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公 布为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97年,包括留园在内的苏州古典园林被列为世界文化遗产。
濠濮亭
跨水而筑,按有明式砖栏,亭前水边置有一峰名“印月”, 峰石中的涡孔倒影池中印有的一轮明月,在此不管月半中秋, 有无明月当空,均能赏月,娱目谴兴。这种借景手法亦为他 园少见,别匠具心
曲溪楼
曲溪楼矮屋二重,长十余米,因只有半间,进深仅三米左右, 但入楼后并无穿行过道之感。楼内窗框门洞形成了一幅幅美 妙的框景。
留园的空间布局
游览路线的规划
留园的空间布局
全园用建筑来划分空间,可分中、东、西、北四个景区:中部以山 水见长,池水明洁清幽,峰峦环抱,古木参天;东部以建筑为主, 厅堂华丽,庭院精美,奇峰秀石,引人入胜;西、北部环境僻静,山 溪曲流,树木葱茏,颇有山林野趣。

苏州留园分析

苏州留园分析
画面一览无余。
园林平面图
留园大体分为三部分 西区为全园最高处以假山 为奇,堆积自然 中部以水景见长 东区以建筑见长
西区 中部 东区
区域分析图
主入口
主动线 次动线
园林动线分析
留园布景序列分析:
入口部分封闭,狭长,曲折,视野极 度收束。至绿茵处豁然开朗,达到高 潮,达到收——开——收——开—— 收——开的韵律感。
冠云峰庭院的三块石峰, 主峰为冠云峰,东侧为 瑞云峰,西侧为岫云峰
园林叠石分析
留园中部景区属于大型园林空间,为避免空旷,单调,借山 石把空间一分为二,A部分为主要景观集中地方,极其丰富, B部分处于从属部分,较优雅宁静。
园林叠石分析
二层平面图 一层平面图
留园冠云楼
园林叠石分析
四个界面树木的围合密实程度各不 形同,由此围合的空间自然有虚有 实,有围有透。
留园初建于明代嘉靖年间, 是一座历史悠久的古典园 林。位于金苏州市阊门外。 占地约30余亩,园林大体 分三个部分,留园不是以 水景取胜,而是以石峰和 建筑见长。
园林简介
留园以水池为中心,池北 为假山小亭,林木交映。 池西假山上的闻木樨香轩, 则为俯视全园景色最佳处, 并有长廊与各处相通。建 筑物将园划分为几部分, 各建筑物设有多种门窗, 可沟通各部景色,使人在 室内观看室外景物时,能 将以山水花木构成的各种
花木配置分析
五峰仙馆前庭院 园林叠石分析
园林水系分析
留园中部庭院,集中用水, 但水池偏于一侧,从而留 出较大地面堆山叠石。
园林水系分析
留园中部景区的建筑立面示意图,色彩处理朴素淡 雅,能与山石,花木,水池,等构成的环境统一协 调,并给人以幽静宁静的感觉。
园林色彩特点分析

苏州园林分析留园

苏州园林分析留园

东区
东北西三部分 为光绪年间增 加
Part2 园林布局
全园分成主题不同、景观各异的东、中、西、北四个区。 在一个园林中能领略到山水、田园、山林、庭园四种不同景 色景区之间以墙相隔,以廊贯通,又以空窗、漏窗、洞门使 两边景色相互渗透,隔而不绝。
水景
A、中部以水景见长,是全园的精华所在
B、东部以曲院回廊的建筑取胜,园的东部 有著名的佳晴喜雨快雪之厅、林泉耆硕之馆、 还我读书处、冠云台、冠云楼等十数处斋、 轩。
明瑟楼为单向卷棚歇 山顶的二层小楼,轻 盈灵动。其西为涵碧 山房,则为卷棚硬山 顶,方正硬朗。两座 建筑紧紧贴合在一起, 组成一座船厅,泊于 水边。
明瑟楼下悬 “恰航”两字 匾额,取杜甫 “野航恰受两 三人”之意, 坐憩其中,恍 如舟楫,游玩 于山水之间。
轩内悬有匾额“闻木樨香”,此名颇有特色。 一是直接点景,二是“闻木樨香”本身就是 一个非常有哲理的禅宗典故。《罗湖野录》 曾载:“黄鲁直从晦堂和尚游时,暑退凉生, 秋香满院。晦堂日:‘吾无隐:闻木樨香 乎?’公日:‘闻。’晦堂日:‘香乎?’尔 公欣然领解。”此处晦堂大师启发黄庭坚, 生命的根本之道就如同木樨花香自然飘溢一 样,无处不在,自然而永恒。人坐于此,闻 木樨香,思鲁直之夙惠,不知可否欣然领解?
西部副山为南北走向,南缓北陡 ,山巅设“闻木樨香轩”,此为全园 最高点,但轩为平顶建筑。山势陡峭 ,则以平顶建筑压之,则尖峭之感顿 消。
水池对岸是北部主山,东西延伸,山体横向 展开,具平远之感,山之中部偏右设可亭, 为尖顶建筑。山势过平,则以尖顶小亭挑之, 而平庸之感顿消。
水池东北有小岛,名“小蓬莱”,以桥通岸,沿桥置 石,逶迤直至水池东南角。如此,小蓬莱似主山之余 脉,延至水中,对整个画面起到平衡作用。

苏州留园的园林布局有何独特之处

苏州留园的园林布局有何独特之处

苏州留园的园林布局有何独特之处苏州园林,举世闻名,而留园更是其中的璀璨明珠。

留园以其精湛的园林布局艺术,展现出独特的魅力,吸引着无数游客前来观赏品鉴。

留园的入口设计独具匠心。

它并非是那种一进门就将整个园林景观尽收眼底的直白方式,而是采用了曲折迂回的手法。

刚进入时,空间相对狭窄,仅能看到几处漏窗透出的些许景致,给人一种“犹抱琵琶半遮面”的神秘感。

这种欲扬先抑的处理方式,让游客在进入园林的初始阶段就充满了期待和好奇。

沿着小径前行,视野逐渐开阔,真正的美景方才缓缓展现在眼前,令人心生惊喜。

穿过入口,来到中区,这里是留园的核心景观区域。

中区以水池为中心,四周环绕着亭台楼阁、假山回廊。

水池的形状不规则,岸线曲折多变,营造出一种自然流畅的美感。

水面平静如镜,倒映着岸边的建筑和树木,虚实相映,增添了几分诗意。

水池周边的建筑布局巧妙,有高耸的楼阁,也有低矮的亭榭,高低错落,富有层次感。

其中,“涵碧山房”临池而建,宽敞明亮,是观赏水池景色的绝佳之处。

留园中的假山也是一大特色。

假山不仅造型奇特,而且与周围的建筑、水池相互呼应,融为一体。

有的假山宛如陡峭的山峰,有的则似起伏的丘陵,形态各异,引人入胜。

在假山上还建有小径和洞穴,游客可以穿梭其中,体验探险的乐趣。

与假山相配合的还有众多的石洞,这些石洞内部幽暗曲折,增添了几分神秘的氛围。

留园的建筑布局也十分讲究。

建筑的分布疏密有致,既不会显得过于拥挤,也不会让人感到空旷。

各种建筑的风格也不尽相同,有古朴典雅的厅房,也有精致小巧的轩榭。

其中,“五峰仙馆”是园内最大的厅堂,内部装修华丽,气势恢宏。

而“林泉耆硕之馆”则分为南北两个部分,风格迥异,体现了建筑布局的多样性。

除了中区,留园的东区和西区也各有千秋。

东区以庭院建筑为主,庭院深深,宁静清幽。

这里的建筑多为小型的院落,布局紧凑,富有生活气息。

西区则以假山和枫林为主,秋季时枫叶如火,美不胜收。

在游览留园的过程中,我们还可以发现其对空间的巧妙利用。

留园景观建筑最全分析

留园景观建筑最全分析

三 、 景 观 园 林 手 法 叠 山
---
山的四周与内部洞窟全 部用石构成,洞窟很多, 细而纤瘦,
------陈长虹
中国古典园林之留园
位于留园东园林泉耆硕之馆北面的冠云峰是留园的“三绝”之一,也是留园的 镇园之宝。它取《水经注》“燕王仙台有三峰,甚为崇峻,腾云冠峰,交霞翼 岭”之意而命名。这座秀美的石峰据传说是北宋末年为宋徽宗采办“花石纲” 时遗留在江南的一块名石,按照名石的评价标准,具备“瘦、皱、漏、透、清、 丑、顽、拙”之美,被誉为中国三大太湖石之一。
一 、 总 体 布 局
------陈长虹
中 国 古 典 园 林 之
二 、 交 通 流 线
留 园
主入口
------陈长虹
中国古典园林之留园
古木交柯 绿荫 敞厅 2、 入口——柳暗花明又一景 当年园主人和内眷可从内宅 入园,而一般游客不能穿越内 宅,故此另设园门于当街,从 两个跨院之间的备弄入园。备 弄的巷道长达五十多米,于高 墙之间,匠师们采取了收、放 、收的序列渐进变换的办法, 虚实交替、收放自如,形成巧 妙的空间序列; 收 走道 放 收 收束空间
涵碧山房
------陈长虹
一 、 总 体 布 在园林规划设计中,在堆山叠石的基础上筑楼阁台塔作为构图中心或景观组织控制元素, 以至高优势形成全园或区域景观控制。园林中的景观布局及设计围绕构图中心展开,以 局 60o水平视角控制景观组织,将主要景点如主要建筑或组团以及构图的一些主要元素如岛 桥、堤岸、山石、水面、水口等组合在60o水平视角落的视野范围内,使人们置身楼台高 处,在自然的观景状态下获得丰富、完整的景观。
二 、 交 通 流 线
------陈长虹
中国古典园林之留园
留园之长廊是留园的交通流线 的主要指引。园内有直廊、回 廊、曲廊、爬山廊等700多米, 环园而建,将各个景点串联起 来。循廊前行,登高临水,穿 堂渡桥,可游遍全园。 长廊不仅可为游人遮阳避雨, 还有分隔空间的作用,以增加 景观层次。 自园门至中部的一段曲廊,长 50多米,由窄变宽,由暗转明, 处理极佳,不仅避免了在高墙 之间委曲穿行的局促感,还是 游人心情由敛至放,由惑转朗。

留园建筑特点分析

留园建筑特点分析

2.艺术特色
(1)留园占地三十余亩,集住宅、祠堂、家庵、园林于一身, 该园综合了江南造园艺术,并以建筑结构见长,善于运用 大小、曲直、明暗、高低、收放等文化,吸取四周景色, 形成一组组层次丰富,错落相连的,有节奏、有色彩、有 对比的空间体系。
•(2)空间的有序组织:留园的入口, 曲折、封闭、狭长, 运用 • 了大小、疏密、开合闭启、明暗及方向的变化等多种对比手 • 法, 顺势曲折, 构成丰富多变的空间组合, 手法巧妙, 使通 • 常认为难以处理的狭长通道,具有了生气和抑扬顿挫的节奏 • 感。同时又借用了空间变化的艺术处理手法, 引导人们循着 • 特定的方向路线欣赏景观。
明徐泰时创建时,林园平淡疏朗,简洁而富有 山林之趣。至清代刘氏时,建筑虽增多,仍不失深 邃曲折幽静之趣,布局和现在大体相似,部分地方 还保留了明代园林的气息。到盛氏时,一经修建, 园显得富丽堂皇,昔时园中深邃的气氛则消失殆尽。
此园整体是一个圆形的布局, 圆圆的一块土地, 团 团的一汪水面。建筑物与地形融为一体, 活脱脱地显 示出一团和气之象, 如一幅苏州桃花坞年画, 所以 “留园”是滴溜溜地圆的意思。让观赏者进园之后 留连忘返, 多留一些时间。
• 远翠阁
方干诗:“前山含远翠 ,罗列在窗中。”诗与景 符,借以为名。其下即自 在处,刘氏时曾名“空翠 ”,后改名含青楼,盛氏 时名“远翠阁”。阁实质 为楼,其上三面都置有明 瓦和合窗,二层,单檐歇 山造。
• 汲古得修绠
唐韩愈诗:“汲古得修 绠。”《说苑》:“管 仲曰短绠不可以汲深 井”。绠 ,井索也。修 绠,即长索。意思是, 钻研古人学说,必须有 恒心,下功夫找到一根 线索,才能学到手,和 汲深井水必须用长绳一 样。这里从前是书房。 盛氏时称汲古得修绠。 建筑在五峰仙馆西,硬 山卷棚造。

留园详解_精品文档

留园详解_精品文档

虽由人作,宛自天开
植物配置
对植、丛植、孤植
四、留园的空间处理手法
主从与重点
渗透与层次
蜿蜒曲折
空间的对比
留园入口处的空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曲折、狭长、封闭,极大的压缩了人的视野,
而后宽敞空间使人豁然开朗。
主从与重点
留园,属于大型私家园林,其中部面积并不显著大于其它部分,且主要厅
堂又不在其内,景观内容充实而极富变化,为全院的中心。
然山林。
亭:濠濮亭,四角亭,立于水面之上,可休憩、观水、戏鱼、赏荷。
置石:冠云峰,中心水池名浣云沼,南为平台石栏,水中植莲花,池北
出半岛,立冠云峰 ,瑞云峰、岫云峰屏立左右,为留园著名的姐妹三峰。
廊:爬山廊、曲廊,因墙为壁,高低错落,明暗相间,遮阳避雨,可游
可憩,变化多端,为留园一绝。
亭、置石、廊
以北,因其形又名观音峰,是苏州园
林中著名的庭院置石之一,充分体现
了太湖石“冠云峰瘦、漏、透、皱”
的特点。
留园北部
北部景观以盆景为主,还有富有人文气息的假山石。
三、小品及植物配置
留园小品多样,亭台楼阁,桌椅游廊,为园子添加趣味与意境。留园西部
景区,大面积密植枫树以形成葱郁的枫林。配置方法取自然形式,宛若自
空间主体-----高潮迭起,
使人在期待和寻觅中突然发现所追寻
的目标而觉豁然开朗,精神一振。
空间延续——诱导
性、延续性的景物,
增加层次性和递变性的心
理运动,进行情绪的濡染
空间开始,收定心情,
人从原来的初始
心态进人设定的情景
入口部分封闭、狭长、曲折、视野极度收缩;
至绿荫处豁然开朗,达到高潮;
过曲谿楼,西楼时再度收束;至五峰仙馆前院又稍开朗;

中国古典园林-留园调研分析

中国古典园林-留园调研分析

造园分格分析
与北方园林建筑相比,南方园林色相比较 简单:一般只涉及到二、三个色调: 即以青瓦为屋顶;江南园林不会用红、蓝、 橙等纯度高、色泽艳的颜色。它常用青灰、 栗皮等色彩纯度较低的复色,既沉着、稳 定又与任何色彩相调和。给人优雅宁静的 感觉,各种大作一律施栗皮色油漆;墙垣 一律涂以白色。这三个基本色虽有较强的 明暗差别,但就色彩而言并不构成对比关 系。2,全部木结构以栗皮色和深棕色,个 别建筑还为墨绿或黑色;3,所有院墙均为 白粉墙,这样的色调与北方皇家园林那种 以金碧辉煌而炫耀富贵、至尊形成鲜明对 比。由于灰栗皮、墨绿等色调均属调和、 稳定而又偏冷的色调,不仅极易与自然界 中的山石、水、树等相调和。
中部景观属于大型园林 空间,由北 向南剖开,以山石为主 把空间一分 为二,前部(A)处于 从属地位较 优雅宁静,(B)为主 要景观集中 的地方,极富变化。
至乐亭
A
B
可亭
闻木樨香轩 厅廊
舒啸亭
明瑟楼
A
景观较平淡,幽雅宁静
AB
B
景观较集中而富变化
主从与重点
1留园,属于大型私家 园林,其中部面积并不显 著大于其余部分其主要厅 堂又不在其内,但由于景 观内容充实极富有变置及背景 留园的特点及特色 造园分格分析 区域分析 平面分析图 中部景区介绍 东部景区介绍 西部景区介绍 花草配置 道路铺装
目录
地理位置及历史背景
留园位于江苏省苏州市西北 阊门外留园路。与苏州拙政 园,北京颐和园,承德避暑 山庄,并称中国四大名园, 始建于明代嘉靖年间,占地 面积约30多亩,为苏州四大 名园之一。原为明嘉靖时 太仆寺少卿徐泰时的“东园 ”,清嘉庆时刘 恕改建,称“寒碧山庄”, 俗称“刘园”,当 时以造型的湖石峰十二座而 著称。经清太 平天国之后,苏州诸园多毁 于兵燹,而唯 独这座园保存较完整。光绪 初年易主,改 名为“留园”。俞樾在《留 园记》中誉之为 “吴下名园 之冠”。

苏州园林分析留园

苏州园林分析留园

Part3 独特造景
·别出心裁的入口障景 ·精美绝伦的中部山水 ·富丽堂皇的东部庭园 ·清新淡雅的北部田园 ·野趣横生的西部山林
1.别出心裁的入口障景
障景设计: 留园的入口却巧妙地利用建筑空间的收放开 合、光线的明暗变化、心理的由闹到静、漏 窗透景等手法,达到千呼万唤始出来的艺术
效果。
图 1 留因人口过道平面
过道尽头,是一小方厅,墙上出现一只漏窗, 但此时游人仍然未见任何花木。
过 请平用
及不另序开始,入园通道左折,始见 夜盛的标竹:光线也略微明朗。
过 清平理
过小方厅,立于门前则见又一通道,两侧蟹 眼天井内皆植有花木,左侧有光线泄入,视 觉更趋明亮。
过 清平理
入通道尽头小门,则为一小小天井,天井北墙有小型花 坛,老桂、玉兰各一,天竹数本,点以湖石。到此天井, 游人始见天日,心胸未免随之放开。敞厅内悬留园匾额, 至此则园林气息始露。此为“二放”。
从冠云峰景区向西的一段狭长型区域就是田 园景区,此处实际就在中部山水景区的北面, 仅一墙之隔。
从冠云峰的庭园风光如何自然无痕地过渡到田园风光,是个需 要用心斟酌的问题,设计者在此专门设置了一座小院作为庭园 与田园的过渡区域,显露出高明的手段。
出此亭, 一条小径在竹林间逶迤西去,尽头一座圆门,上额“又一 村”,取陆游“柳暗花明又一村”之句。
过道平用
坐在绿荫馆前临水的美人靠边,满池风光扑面而来。至 此,留园的主景方完全、彻底地呈现在游人眼前。随着 建筑空间、光线明暗的变化,游人的心理经历了一个 “一放”、“一收”、“再放”、“再收”、“三放” 的过程,欲扬先抑,引人入胜。坐对满目风光,回想一 路行来的曲折,方可领略设计者的良苦用心。
过 清平理
与菊同野,与梅同疏,与莲同洁,与同芳, 与海棠同韵,定自称花里神仙。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苏州园林调研报告
——留园分析
再往前走,将经过
一条幽长的夹道。

虽然开有漏窗,但
因窗外仍为建筑,
嗅不到一丝园林
的气息,此为“一
收”。

入通道尽头小门,则为一小小天井,天井北墙有小型花坛,老桂、玉兰各一,天竹数本,点以湖石。

到此天井,我们始见天口,心胸不免随之放开。

敞厅内悬“留园”匾额,至此则园林气息始露。

此为“二放”。

转过敞厅罩隔,左侧得一小门道,尽头腰门
上有“长留天地间”砖额。

腰门外仍为窄直通道。

至此,我们刚觉放开的心胸不得不再度收紧。


为“二收”。

长廊南侧有小天井,靠北墙植山茶、翠柏各
一,花时红绿交映,是为“古木交柯”小景。


路至此,我们的心胸收紧之后开始渐次放开,己
觉园林气息直入肺腑。

此为“三放”。

漏景
过“长留天地间”腰门,迎面为一带横向长廊,白粉墙
上嵌六只大型漏窗,窗外山池亭阁隐约可见。

此六大漏窗,
恰如六挂珠帘将院内山水半遮半掩,是“漏景”造园手法的
运用。

坐在绿荫馆前临水的美人靠边,满池风光
扑面而而来,湖上有人泛舟吹笛的,与园中美
景相照应,毫不风雅。

至此,留园的主景方完
全、彻底地呈现在游人眼前。

建筑空间光线明
暗的变化,使游人的心理经历了“一收”、“一
放”、“再收”、“再放”的过程,欲扬先抑,引
人入胜。

坐对满目风光,回想路行来的曲折,
留园中部的碧山房和明瑟楼是过去官僚地主们活动相对集中的地方,建筑前方的平台也是全园的主要观赏点,采取了隔水对山而立的办法:西、北两部是山体,中央有一湖相隔。

视点的高低变化
涵碧山房前的平台处,地势较低,低视点能够更好地贴近水面,因水得景;相反的,闻木樨香轩与可亭处于全园地势较高处,利于俯瞰全园。

对比
中部西侧以黄石石级为主,配有大型乔木,给人以浑厚之感;东侧,建筑物白墙掩映,透空连廊又设有花架,给人以玲珑雅致之感。

池岸东西两侧风格形成对比。

西侧东侧
衬托手法突出主题
留园毕竟属于私园,不可能如皇家园囿那般庞大。

所以在景观
面积受限的情况下,如何巧妙地运用衬托的手法,利用有限的面积创造出不一样的视觉感受呢?这就需要池周围的池岸、建筑物、花木能恰当地发挥合衬作用,使得池面虽
小却能产生辽阔的感觉:
一、可亭尺度的小巧,衬托出北部假山的高大(实际高度不超过5米),此时假山就是亭子的基座,产
生了一种雄奇峻拔的气魄,模拟出了一种“咫尺山林”的意境。

二、刻意缩小可亭的尺度,利用透空小巧的亭子衬托水面的开阔。

三、平净深碧的池水衬托峥嵘的石山。


尺度把握——和谐
一、留园中部其实面积不大,为了使空间感到开阔,临湖建筑体量都避免了过于高大,与山池始终保持一
定比例:明瑟楼小巧,曲溪楼安居东南一隅避免与湖水相争。

东部的临水建筑为取得与水面调和,造型多为平缓开朗,配以白墙、漏窗及大树一、二株,使得池中产生生动的倒影。

东部临水白墙+大树+倒影东部临水白墙+倒影封、二、中部池岸、沿池廊道都不采用平直的体形,而是采取曲折起伏、化整为零的办法,以免同山水相争,
间接夸大了池水面积。

明瑟楼,是因郦道元《水经注》中“目对鱼鸟,水木明瑟”之意而名。

在小楼前平台观亭台山池,观鸟鸣,观鱼游,有山有水,明灭交相,正应和了题名。

“景贵乎深,不曲不深”
曲折布局可以增加园景深度,避免一览无
余的弊病:
一、由古木交柯通往明瑟楼的通道处,设
有白墙漏窗,适当阻挡视线,使人隐约看到一
角园景,然后几经盘绕才能见到园内山池亭阁
的全貌,增加了园景深度。

二、西侧假山层层叠叠,入口、转折处多设挡石以阻隔视线,让人不能一眼看穿小道的来由和去向。

假山
道路空间一环扣一环,令人玩味。

三、图中为五峰仙馆向鹤所望去之景,其中假山后有房屋和有高低
错落的树冠,廊子穿插其间共间作为背景,可以造成景外有景的印象,创造空间参差感。

水口收头
留园水面因面积不大,池面处理仍 以聚为主,以分为辅。

湖上有水廊半通半隔、轻巧玲珑,增加了水源的深度和水面的辽阔,正所谓“浮廊可渡”。

第一处,池面东北部水口收头采用在水池一角用一座小巧的石板桥划出一小片水湾,水从石板下通过,仿似还未到
来到尽
头,绵延开去。

第二处,位于池面西北角的水势收头,用黄石堆叠两岸,将开阔的水 面收敛成水涧,涧上架三座高低错落的石板桥,造成水源深远的感觉。

第三处,在池面的东南角,在水池一角的亦架一石板,并且在墙面与水面交接处用叠石收边,微微向内凹,亦是造就水流不尽的效果。

西侧假山处的挡石
第一处
第三处
第二处
五峰仙馆望向鹤所
建筑
到达主体建筑需要经过鹤所,走在走廊上,我们会发现走廊
两侧墙上开有若干窗孔和洞门作为取景框,行经其间,就有如一
幅幅连续的画面出现。

穿过鹤所到达五峰仙馆。

五峰仙馆是留园建筑的主体,属于
厅堂类建筑,前后各构成庭院。

仙馆东西墙上分别设了一列开合
非常大,但是装饰却简洁精雅的窗户。

这样的做法是要把窗户外
的两个小庭院的风景借鉴进来,拓展厅堂的视觉空间,保证建筑中有充分的光线。

整个厅堂宽敞明亮,宏丽逼人。

建筑用材也十分奢华,梁柱全部采用楠木,中间也全部采红木银杏纱隔屏风。

使用如此贵重的木材、陈设富丽的窗户,是因为厅堂是主人聚会、待客的公共空间,要反映出主人的身份地位,故而最为考究。

五峰仙馆内外景
庭院
(一)还我读书处的庭院属于封闭式庭院,给人一种
安静的气氛,自成一区独立的环境。

(二)石林小院的主要空间的周围,布置了六个形状、
大小不同的小院,每个小院的处理手法又具有不同的特
点,同时为了突出石林小院的景物主题——石峰,各小院
中亦以湖石作陪衬。

这是典型院落群,以某一主要庭院为
中心,周围配以若干小院,使空间划分与景面展开更为丰
富。

还我读书处庭院
石林小院庭院。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