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洋科普知识整理2020.10
关于海洋知识科普
关于海洋知识科普
1.地球表面被大陆隔开的广阔水域称为海洋。
海洋的中心部分称为洋,边缘部分称为海,两者相互沟通,形成统一的水体。
2.地球海洋总面积约
3.6亿平方公里,占地球表面积的71%,平均水深约3795米。
海洋含有超过13.5亿立方公里的水,约占地球上总水量的百分之九十七,但只有2%可用于人类饮用。
3.海洋蓝的理由:阳光由红、橙、黄、绿、青、蓝、紫七种可见光组成。
七种光线的波长不同,不同深度的海水会吸收不同波长的光束。
长波长的红、橙、黄等光束射入海水后逐渐被吸收,而短波长的蓝、蓝光光束在遇到海水分子或其他悬浮在海洋中的细小浮体时会发生散射,向各个方向反射。
特别是海水吸收蓝光较少,但反射较多。
越深入,越多的蓝光折回水面。
因此,我们在海洋中看到的海水是蓝色的。
4.稀有锰结核、石油、海底热液矿床、镍、铜、钴和盐。
5.海洋动物:
(1)光照区: (水面至水下200米)有大量的浮游生物、藻类和珊瑚礁生物。
除了鱼类和海洋哺乳动物,还有大量的海洋无脊椎动物,如水母、头足类、海洋爬行动物和海鸟。
(2)弱光区: (水下200-1000米)大多数生物早晨有眼睛和发光器官,有些动物白天躲在弱光区,晚上到浅水区寻找食物。
(3)深海区:(水下1000米以下)太阳的光线永远照不到这里。
常年黑暗,沉下去的食物很少,很少有动物能在更深的海底生存。
6.浮游植物和微生物处于海洋食物链的底部。
一旦它们的数量发生变化,就会产生“蝴蝶效应”,影响整个海洋生态系统。
海洋动物科普知识资料大全
海洋动物科普知识资料大全海洋动物科普知识资料大全1. 海洋生物多样性:海洋是地球上生物多样性最丰富的生态系统之一。
它包括各种不同种类的动物、植物和微生物。
海洋生物多样性对维持海洋生态系统的健康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2. 海洋哺乳动物:海洋中存在着许多哺乳动物,如鲸鱼、海豚和海狮等。
它们是海洋食物链的重要组成部分,并且对海洋生态系统的平衡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3. 海洋鱼类:海洋中有超过30,000种不同的鱼类。
它们根据生活习性和栖息地的不同可以分为近海鱼类和远洋鱼类。
其中一些鱼类具有商业价值,被人类作为食物资源开发利用。
4. 海洋无脊椎动物:海洋中有大量的无脊椎动物,如海藻、珊瑚、海绵、虾类、贝类等。
它们扮演着重要的角色,不仅是海洋生态系统的基础成员,还提供了大量的食物资源。
5. 海洋生态系统:海洋是世界上最大的生态系统之一,它包括海洋的不同区域,如珊瑚礁、海草床、沿海湿地、深海等。
这些生态系统提供了独特的栖息地和生物多样性。
6. 珊瑚礁:珊瑚礁是海洋生态系统中最丰富多样的地区之一,被誉为“海洋的热带雨林”。
珊瑚礁不仅是无数海洋生物的栖息地,还对海洋生态系统的健康和稳定起着重要的作用。
7. 深海生物:深海是位于海平面以下200米至11,000米之间的海洋区域,被誉为“最后一个未知的边界”。
深海生物适应了高压、低温、黑暗和缺氧等极端环境,研究深海生物对理解生命起源和进化具有重要意义。
8. 海洋保护:海洋面临着来自人类活动的威胁,如过度捕捞、污染和气候变化等。
保护海洋生态系统对维护地球生态平衡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
9. 海洋生态旅游:海洋生态旅游是一种可持续的旅游形式,通过观赏海洋生物和生态系统,促进人们对海洋保护的意识和认识。
10. 全球海洋观测:全球海洋观测是通过科学仪器和技术对海洋进行长期观测,以监测海洋的变化和提供科学数据支持。
这些是海洋动物科普知识的一部分,希望能够让读者对海洋生物和海洋生态系统有更深入的了解,并引起人们对海洋保护的关注。
海洋小百科知识大全
海洋小百科知识大全海洋小百科知识大全1.世界海洋日是7月18日。
中国更大的海是南海。
3.中国更大的岛屿是台湾省岛。
4.北极熊有黑色的皮肤。
珊瑚不是动物,不是植物,而是微生物中国南海6.世界上四大洋中最小的是北冰洋。
7.海洋生物中能发电的鱼是电鳗。
8.鱼依靠鳍来平衡身体。
9.海洋中最快的鱼是旗鱼。
10.海带、紫菜、裙带菜是对人体有益的海洋食品。
北冰洋11.在海洋动物中,“睡王”是海狮。
12.在海洋动物中,“游泳冠军”是海狮。
13.在海洋动物中,“海洋霸主”是鲨鱼。
14.海洋中更大的动物是蓝鲸。
15.海洋中最聪明的动物是海豚。
海豚16.海马不是马。
17.鱼翅是由鱼翅制成的。
18.世界上最抗旱的鱼是肺鱼。
19.鱼用内耳听声音。
20.世界上最脏的海是地中海。
鲨鱼21.世界上最小的海是马尔马拉海。
22.鱼睁着眼睛睡觉23.海参在夏天需要睡眠。
24.章鱼有八条腿,鱿鱼有十条腿。
25.鱼的年龄可以通过它的鳞片来确定。
鱼鳞环26.海马直立游泳。
27.鲸鱼、鱿鱼和鲍鱼不属于鱼类。
28.对海洋最严重的损害是由石油及其产品造成的。
29.海豚是聪明的哺乳动物。
30.抹香鲸是鲸鱼中的“潜水冠军”。
有趣的海洋科普小知识海洋最毒的生物水母是一种常见的海洋生物,水母的种类有很多。
曾经有人问海蜇是水母吗,其实海蜇就是水母其中一种。
在海洋动物评比中,箱水母凭借独一无二的致命性,被评为海洋最危险生物的头衔,每年最少有数十人甚至几百人丧命箱水母之手。
箱水母也叫立方水母、澳洲方水母,是腔肠动物中的一纲。
之所以获此怪名,是因为外形微圆,像一只方形的箱子。
箱水母海生,水螅体小,水母体大。
成年的箱水母,有足球那么大,蘑菇状,近乎透明。
它由体内喷出的水柱推动着身体旋转前进,它们会主动猎食鱼类、蟹类等动物,属独居生物,其触手对于人体有剧毒。
在箱水母身体两侧有两只原始的眼睛,可以感受光线的变化,身后拖着60多条带状触须。
这些触须正是使人致命之处,能伸展到3米以外。
海洋科学基础知识点整理
1:什么导致了地球的大地水准面?地球旋转离心力带来了地球的椭球面,不规则的海底地形导致了重力的局地变化,大地水准面与海表面不同,因为海洋不是静止的,海表面与大地水准面之间的偏差被定义为海表面地形2:怎样测量海洋表面和底部地形?由于地球重力(形状)空间变化,地球的大地水准面有不规则性,大地水准面可以反映海底地形特征,我们一般用测深绳,回声测深仪以及雷达高度计来测量海底以及海表面的地形,同时也可以基于重力场的不规则性(重力与海底地形的关系)来计算海底地形3:海洋地形为何如此的重要?海洋地形影响海流路径、影响全球热量的输送、影响潮汐的能量混合和消散、影响自然灾害的发生,比如海啸等,在实际中会影响石油与天然气的开采、地质研究4:海平面变化的原因:大洋洋盆形状的改变:板块构造学说(海洋地壳以及海底沉积物的变化,陆地地壳分布的变化)、泛大陆的形成(陆地海洋面积比例减小,海平面降低),大陆裂解,洋中脊扩张效应;海洋中水体总量的变化:水循环导致的海平面变化,热力所致的海平面变化海平面变化地质代表:有孔虫的氧同位素珊瑚可以用于古海平面的重建从短时间尺度上来说,海平面变化的主要原因是海洋的增暖和热力膨胀,以及陆地冰的融化格陵兰冰盖平均厚度达1500米,南极冰盖厚度达2000到2500米5:海水的性质水深,海水压强,海水温度(计算时通常用K做单位),海表面温度,盐度(每千克海水溶解物质的克数,平均一千克海水中35克盐,盐度的计算?)现在一般用电导率来计算盐度,电导率主要与温度有关,对盐度的依赖稍弱,主要消除温度对于电导率的影响我们就可以得到盐度6:跃层:垂直方向上物理性质快速变化的深度区间温跃层:位势温度:水团从初始状态绝热可逆的移动到标准压强(海表面)时的温度位温小于实际温度位势密度:在不改变盐度的情况下,将某层海水微团绝热抬升到海洋表面时的密度位势密度无法用来比较深水区的水体密度(西大西洋在3000米以下明显有一段密度倒转的结构,随着深度的增加密度减少),于是将水团移到4000米处作比较深层水一般温度低密度大温盐结构示意图?水团:具有相同的温盐结构的水体(源地和形成机制相近)且与周围环境的温盐结构有着较大的差别从印度洋北部的红海经过一个较深的海峡流出来的水一般高温高盐,从南极洲沿岸流进深海大洋的水一般低盐低温7:流体静力平衡:如果密度大的水体在密度小的水体之上,上层水体就会下沉,反之就不会,也就是静力平衡静态稳定度:在流体满足静态平衡的条件下用来衡量微团在垂直方向上离开初始位置之后能否回到原有平衡位置的标准,与密度随深度的变化有关静力稳定发生于海洋层化状态维萨拉频率,层化的程度越高振荡的频率越大8:海洋中的光:三个区域:透光层(200米以内),半透光层(200-1000),不透光层(大于1000米)光的损失:介质的吸收、散射(统称为光束衰减所致的损失)不同颜色的光穿透海水的深度不同,开阔大洋穿透的深度比沿岸海域穿透的大水色遥感水唯一可以穿透海水一定的深度的卫星海洋遥感技术比尔-朗伯吸收定律:当一束平行单色光垂直通过某一均匀非散射的吸光物质时,吸光度与吸光物质的浓度与吸收层的厚度成正比,与透光度成反比吸光系数随波长变化影响太阳辐射的因素:太阳的高度与接收太阳辐射的面积辐射衰减的影响表面反照率其中太阳高度角与云占主导地位影响净红外辐射(向下减向上其中向下方向为正)的因素:水温、海冰和雪、云、大气水汽含量其中在考虑红外辐射的净损失的时候,水汽和云的影响比温度重要影响潜热通量(水分蒸发所携带的热量)因素:风速与湿度影响感热通量(热传导)的因素:风速与温度8:驱动大气环流的因素是地球表面受热不均与地球自转受热不均:太阳辐射不均地轴倾斜之类的对其产生影响但是同时还有反照率的影响气体从高压向低压加速流动地球自转:离心力与科里奥利力偏转方向是北右南左极点处科氏力最大,在赤道为零哈德莱环流局限于低纬度地区,主导低纬的大气环流中纬度气旋(受热不均匀与旋转所致的流动):强旋转作用会产生湍流运动,高低压配合,锋面会将温暖的热带空气和寒冷的极地空气分开地转流地转平衡:流体沿着等压线运动:压强梯度力科里奥利力以及离心力达到平衡欧拉观点:视角固定于某一空间位置点,看水团如何经过ADCP测量海流速度卫星遥感器观测、船载CTD 拉格朗日观点:视角固定在某一具体的水质点上,观察水质点的运动轨迹以及状态Argo浮标有限重力:重力加离心力海洋运动方程:9:海洋中的主要洋流10:风通过摩擦力驱动海流,风应力,湍流(涡旋粘度)风生流理论:当科氏力和湍流剪切应力平衡时,海流趋于稳定的状态埃克曼层:受风驱动表层海水运动影响的垂直海洋层净输送理想状态下:北半球右偏九十度,南半球左偏九十度,但是实际上是表面右偏小于四十五度,净输送偏移七十度在低纬深度比高纬度深流涡中的埃克曼输送以及埃克曼理论可以解释海洋中的垂直运动北半球气旋会导致海表辐散,反气旋导致海表辐合北半球逆时针气旋,南北半球都是反气旋海水辐合堆积,气旋海水辐散高压对应反气旋,低压对应气旋海洋流涡:地转环流----大气高压对应反气旋风应力埃克曼输送向中心辐合-----高的海表面动力高度压强梯度力-----地转流涡环流?(什么叫流涡?为什么是压强梯度力导致的)11:为什么存在西向强化?(科里奥利力随纬度变化)可以用涡度解释,涡度分为行星涡度(受地球自转驱动)与相对涡度(由流场中的剪切驱动)北半球逆时针为正涡度,顺时针为负涡度而位势涡度守恒北半球行星涡度都是正的,南半球都是负的,赤道行星涡度为零,绝对值向两极递增行星涡度增加是,相对涡度就必须减小海流剪切对应的时摩擦力带来的也是涡度变化,同时风应力提供的是负涡度边界流南极绕极流没有西向强化,因为没有明显的边界12:涡旋(流环):相对较小,拥有小块从海流主体上脱离下来的移动水体,这些水体的移动路径与母体不同同时分为暖心流环与冷心流环暖流环会脱落到冷的环境中,而冷流环会进入暖水当中涡旋是温暖赤道水移动到湾流北部的唯一方式,也是冷的高营养盐陆架水移动到湾流以南的唯一方式湾流是温度高的水流冷流环对应的是上升流,暖流环对应的是下降流涡旋为何重要:物理角度:带来了海洋上层混合和能量的输送,化学角度:冷核涡旋能够给表面带来高营养水生物角度:冷涡旋使上层海水营养化,促进浮游植物的爆发,同时暖涡旋携带和输送各种生物13:两个环流系统:风生环流与密度环流密度环流包括:深海环流、热盐环流、全球输送带、经向翻转环流经向翻转环流:是什么?=形成原因:重要性:维持海洋层化、与表层的输送量相当、气候调节器、冷水对而氧化碳的吸收更高效,调节热量输送北大西洋深层水的形成机制:首先是墨西哥湾流,然后是北大西洋流向北输送更暖的,盐分更高的海水。
海洋知识点总结大全
海洋知识点总结大全一、海洋的形成海洋形成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地球诞生之初。
据科学家的研究,地球上最早的海洋是在大约45亿年前形成的。
据古老的化石证据,原始海洋并不像今天那样广大,而是在陆地之上形成的一些小型湖泊,随着陆地的不断演化,这些水体逐渐扩展,并形成了今天广袤的海洋。
二、海洋的组成海洋由海水、海洋生物和海底地质构成。
其中,海水是主要的组成部分,占据了大部分的海洋空间。
海洋生物是指栖息于海洋中的各种生物,包括海藻、鱼类、贝类等。
海底地质是指构成海底地形的各种岩石和地质结构。
三、海洋的地理地球上共有五大洋,分别是太平洋、大西洋、印度洋、北冰洋和南冰洋。
这五大洋相互连接,共同构成了全球海洋系统。
在全球各大洋中,太平洋是最广阔的,占地球面积的大部分。
而北冰洋和南冰洋则是地球上唯一的两个带有冰川的大洋。
四、海洋的生物资源海洋是地球上生物资源最为丰富的地方之一,包括各种鱼类、贝类、海带、海藻等。
其中,鱼类是最为人类所依赖的海洋资源之一,是人类的主要食物之一。
而贝类则被广泛用于食品加工和珍珠养殖。
五、海洋的能源资源海洋也蕴藏着丰富的能源资源,包括石油、天然气和海洋风能等。
其中,石油和天然气是海洋中最重要的能源资源,被广泛用于工业生产和交通运输。
而海洋风能则是一种新兴的清洁能源,具有巨大的开发潜力。
六、海洋的环境问题随着人类的活动不断扩张,海洋环境也面临着严重的污染问题。
其中,塑料污染和化学污染是目前海洋环境中最为严重的问题之一。
此外,过度捕捞和破坏性渔业也导致了海洋生态系统的恶化。
为了保护海洋环境,各国政府和国际组织纷纷采取了一系列环保措施。
七、海洋的气候影响海洋对地球气候有着重要的影响。
海洋中的各种物质和生物都对地球气候产生着重大的影响。
例如,海水的温度和盐度对大气循环和气候变化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而海洋中的浮游生物也能通过调节海水中的二氧化碳和氧气含量,影响地球气候变化。
八、海洋的探索海洋是地球上尚未完全探索透彻的地方之一。
海洋科普知识
一、列举10种不同的海洋生物,并说明属于哪一类?(15分)腔肠动物门,又称刺胞动物门。
石珊瑚、柳珊瑚、红珊瑚、海葵、水母、海蛰、水螅、软体动物门。
如牡蛎、鲍鱼、珍珠贝、扇贝、蛤蜊、砗磲、海红(贻贝)、石鳖肢动物门。
如对虾、龙虾、螯虾、磷虾、管鞭虾、赤虾、鹰爪虾、猬虾、鼓虾、长臂虾、沼虾、米虾、蝼蛄虾、美人虾、蝉虾、糠虾、钩虾、铠甲虾、脊索动物门脊椎动物亚门。
海洋鱼类如真鲨、鲸鲨、姥鲨、双髻鲨、锯鳐、团扇鳐、电鳐头足纲是海洋肉食性动物。
它包括乌贼、枪乌贼、柔鱼、章鱼等主要经济品种。
二、常见的海洋自然灾害都有哪些?人类应该如何应对?(20分)海洋自然灾害海洋自然灾害的成因是多种多样的。
有些是由气象因素引发的,如热带气旋、风暴潮等;有些是由海底地震、火山、塌陷等岩石圈活动引发的,如海啸等;还有些是多种因素共同作用引发的,如海冰、海雾等。
海洋自然灾害防范面对海洋自然灾害,防灾减灾工作十分重要。
一方面,要加强海洋自然灾害的预报和监测。
例如,我国已经建立了风暴潮信息系统,通过提取过去风暴潮的信息,研究其运行规律,从而能够对风暴潮作出较精确的预报。
另一方面,要加强沿海工程设施建设。
防波堤、拦河坝和堤坝可以减少热带气旋、风暴潮、海啸等带来的危害和损失。
例如,荷兰防潮闸工程有效保障了鹿特丹地区100多万居民免受风暴潮的侵袭。
此外,提高人们的防灾减灾意识与自救能力,也是防范海洋自然灾害的重要内容。
3、海洋科幻影片《深海狂鲨》给了你什么样的启示?(不少于500字25分)一群菁英科学家在设备精良的海底研究中心,进行创世纪的医学研究,没想到他们却改变了自然生态,让一群恶鲨的聪明敏捷。
这些隐藏在平静海面下的杀手,正蓄势待发,以报复人类为乐趣……生化制药厂的老板法兰克林,是海底研究中心的赞助金主。
他提供庞大资金让苏珊麦博士研究抗老年疑呆症的神奇药丸。
麦博士与他的研究小组在孤立海中的海底研究中心,以最古老的生物--鲨鱼为实验对象,取其脑中蛋白质,注入人类坏死脑细胞,以完成伟大的医学成就。
网课海洋知识点总结
网课海洋知识点总结一、海洋生态系统1. 海洋生态系统的概念海洋生态系统是由海洋水体、海底地形、海洋生物等多种因素组成的,这些因素相互作用,构成了一个相对稳定的生态系统。
海洋生态系统中生物的种类繁多,繁衍着各种各样的生命形式,形成了复杂的生态链和食物网。
2. 海洋生态系统的特点海洋生态系统的特点包括生物多样性高、食物链复杂、能量流动规律明显、海洋环境稳定等。
海洋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受到了人类活动以及自然环境变化的影响,需要加强保护和管理。
3. 海洋生态系统的重要性海洋生态系统对地球生态平衡有着重要的影响。
海洋中的生物可以吸收二氧化碳,减缓全球变暖;海洋中的食物链也直接关系到人类的食物来源,保护海洋生态系统对维护生态平衡、保障人类健康有着重要的意义。
二、海洋资源1. 海洋资源的分类海洋资源包括矿产资源、生物资源、能源资源和水资源等多种类型。
这些资源广泛存在于海洋中,为人类的生产生活提供了重要的支持。
2. 海洋资源的开发利用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海洋资源的开发利用越来越广泛。
通过海洋石油和天然气的开采、海洋生物的捕捞和养殖、海水的淡化利用等方式,人类得以从海洋中获得能源、食物和淡水等资源。
3. 海洋资源的保护海洋资源的过度开发利用已经威胁到了海洋生态系统的稳定性,需要采取一系列的措施来保护海洋资源,包括建立海洋保护区、控制捕捞量、加强海洋环境的监测等。
三、海洋保护1. 海洋污染海洋污染是当前海洋环境面临的主要问题之一,包括油污染、塑料垃圾污染、化学品污染等多种污染形式,严重影响了海洋生物的生存和海洋生态系统的稳定性。
2. 海洋保护区为了保护海洋资源和海洋生态系统,许多国家纷纷建立了海洋保护区。
这些保护区在保护海洋生态系统、维护海洋生态平衡、保护珍稀海洋生物和生态栖息地等方面发挥了积极的作用。
3. 海洋环境监测海洋环境监测是保护海洋环境的重要手段之一。
通过对海洋水质、海洋生物多样性、海洋气候变化等多方面的监测,可以及时掌握海洋环境的变化,为保护海洋环境提供重要的科学依据。
海洋知识大全
海洋知识大全1. 海洋介绍海洋的定义,地球表面有很多水,而海洋就是其中最大、最深的一部分,是地球上广阔的、覆盖大部分地球表面的咸水体,包括大洋、海、海湾、海峡等等。
海洋的面积,海洋的面积约3.6 亿平方千米,占地球总表面积71%,平均水深约3800 米,海洋约占地球上总水量的97%,但可用于人类饮用的只占2%。
海洋的分布,地球四个主要的大洋为太平洋、大西洋、印度洋、北冰洋,大部分以陆地和海底地形线为界,人类已探索的海底只有5%,还有95% 是未知的。
海洋的深度,海洋的平均深度约为3800 米,海洋最深处是位于太平洋上的马里亚纳海沟,最深处达到11034 米,是太平洋板块向欧亚板块下俯冲后形成的。
海洋是怎么形成的,地球最初是一个炽热的球体,地壳形成后,地球表面开始出现火山活动,随着火山活动的持续,海洋地壳不断积累,形成了最初的海洋。
2. 海洋的结构浅海区域(海平面到200米以下),这片水域较浅,阳光可以穿透它,常见的海洋生物有海藻、珊瑚、鱼类、贝类、虾等,浅海也是人类所熟悉的海洋世界。
中层海域(200~1000米),这是介于半透明和完全黑暗的深海世界之间的过渡层,常见的生物有深海鱿鱼、灯笼鱼、鲨鱼、巨型乌贼等,特点是身形巨大。
深层海域(1000~4000米),这里唯一的光源是动物身上的发光装置,包括一些著名的鱼类、软体动物、水母和甲壳类动物,抹香鲸也会溜进这个区域捕食。
深渊海域(4000米以下),这里的环境极端黑暗,水温接近冰点,且水压极高,深海生物适应了这些极端条件,如深海乌贼、海蜘蛛、深海鱼类、微生物等。
海沟区域(超过6000米),海沟是位于海洋底部的狭长、深邃的沟槽或潜在的裂缝,是海洋中最深的地质结构之一,海沟中也会存在一些独特而奇异的生物。
3. 海洋的洋流洋流的定义,洋流是指海洋中水的流动,地球上存在多个洋流系统,这些洋流系统通常是环绕大陆的环流,例如北太平洋暖流、北大西洋暖流、秘鲁寒流等。
海洋保护小知识10条
海洋保护小知识10条海洋是地球上最广阔的生态系统之一,它提供了丰富的资源和生态服务。
然而,由于人类活动的影响,海洋生态环境面临着严重的威胁。
为了保护海洋生态系统的可持续发展,我们需要了解一些关于海洋保护的小知识。
以下是10条关于海洋保护的重要知识点:1. 减少塑料污染:塑料垃圾是目前海洋最大的污染源之一。
为了减少塑料污染,我们应该减少使用一次性塑料制品,如塑料袋、吸管和瓶子,并积极参与塑料回收和再利用。
2. 遵守渔业规定:过度捕捞是海洋生态系统面临的主要威胁之一。
为了保护海洋生物资源,我们应该遵守渔业规定,限制渔业捕捞量,保护稀有物种和海洋保护区。
3. 减少海洋污染物排放:工业和农业活动导致了大量的污染物进入海洋。
为了减少海洋污染,我们应该采取措施减少废水和废气的排放,并加强环保监管和治理。
4. 保护珊瑚礁:珊瑚礁是海洋生态系统中最重要的生物多样性热点之一。
为了保护珊瑚礁,我们应该避免过度潜水和触碰珊瑚,减少海洋污染物的排放,建立珊瑚礁保护区。
5. 支持海洋科学研究:海洋科学研究对于了解海洋生态系统的运行和威胁至关重要。
我们应该积极支持海洋科学研究,提高人们对海洋保护的认识和意识。
6. 保护海洋野生动物:海洋是许多海洋生物的家园,包括海豚、鲸鱼、海龟等。
为了保护海洋野生动物,我们应该避免捕杀和非法贸易,建立保护区和保护措施。
7. 减少海洋酸化:二氧化碳排放导致了海洋酸化的加剧,对海洋生态系统造成了巨大的危害。
我们应该减少二氧化碳排放,减缓海洋酸化的速度,保护海洋生物的生存环境。
8. 推动海洋可持续发展:海洋可持续发展是保护海洋生态系统的重要途径。
我们应该推动海洋可持续发展,包括海洋能源开发、海洋旅游和海洋保护区的建立。
9. 捡拾海滩垃圾:海滩是海洋生态系统与陆地之间的重要过渡地带,也是人们休闲娱乐的场所。
我们应该积极参与海滩垃圾清理活动,保持海滩的清洁和环境卫生。
10. 引导环保生活方式:每个人都可以通过改变自己的生活方式来保护海洋。
关于海洋的小知识
关于海洋的小知识
1. 海洋是地球上最广阔的水体,占据了地球表面的71%。
2. 世界上最大的海洋是太平洋,面积约为165.2万平方公里。
3. 海洋中的水平均深度约为3,800米,最深的地方是马里亚纳海沟,深度达到11,034米。
4. 海洋中的最长的山脊是大西洋中脊,全长约约6.8万公里。
5. 海洋中最大的生物是蓝鲸,体长可达到30米以上。
6. 海洋生态系统提供了约70%的氧气,也吸收了大约30%的二氧化碳。
7. 海洋中有许多珊瑚礁,它们是生物多样性和生态系统稳定性的重要组成部分。
8. 目前已知的海洋动物数量约为22万种,但科学家估计实际数量可能远远超过这个数字。
9. 海洋中有许多重要的资源,如石油、天然气、矿物和食物。
10. 海洋受到许多威胁,如过度捕捞、污染、气候变化和海洋酸化等。
保护海洋生态系统对于地球的可持续发展至关重要。
海洋科学知识科普
海洋科学知识科普
海洋科学知识科普如下:
海洋科普知识,海洋是地球上最广阔的水体的总称。
地球表面被各大陆地分隔为彼此相通的广大水域称为海洋﹐海洋的中心部分称作洋﹐边缘部分称作海﹐彼此沟通组成统一的水体。
海岛资源︰海岸分布着众多的大陆型基岩岛屿﹐现有岛屿251个﹐面积530km2。
黄海海域主要有里长山列岛﹑外长山列岛﹑石城列岛和大﹑小鹿岛等﹐渤海海域主要有长兴岛﹑凤鸣岛﹑西中岛﹑东西蚂蚁岛﹑虎平岛猪岛﹑蛇岛等。
海洋生物资源︰海洋生物有3大类209科。
大型种类414种﹐藻类150多种﹐海洋生物类别和数量分别占辽宁省的48%和86%。
其中刺参﹑皱纹盘鲍及栉孔扇贝的资源量占全省的97.6%。
种类繁多的海洋生物﹐为海洋渔业的发展提供了优质的品种资源。
海洋科普知识笔记摘抄(3篇)
第1篇一、海洋概述1. 海洋的概念海洋是地球上广阔的咸水水域,包括海洋和沿海地区。
地球上的海洋面积约为3.6亿平方公里,占地球表面积的71%。
海洋是地球上最重要的生态系统之一,对地球的气候、生物多样性和人类生存都具有重要意义。
2. 海洋的组成海洋主要由海水、海洋生物、海底地形、海洋资源等组成。
海水主要由水、盐、微量元素、有机物等组成。
海洋生物种类繁多,包括鱼类、甲壳类、软体动物、珊瑚、藻类等。
海底地形有大陆架、大陆坡、海沟、洋中脊等。
海洋资源包括石油、天然气、矿产、生物资源等。
3. 海洋的分布地球上的海洋分为四大洋:太平洋、大西洋、印度洋和南极洋。
四大洋之间有海峡、海沟等连接,形成了全球海洋的格局。
二、海洋环境1. 海洋气候海洋气候是指海洋表面及其附近地区的气候。
海洋气候对地球气候具有重要影响,如调节地球气候、影响降水分布等。
海洋气候主要受太阳辐射、地球自转、海洋流、大气环流等因素影响。
2. 海洋污染海洋污染是指人类活动向海洋排放污染物,导致海洋环境恶化。
海洋污染源包括工业废水、生活污水、船舶排放、石油泄漏、塑料垃圾等。
海洋污染对海洋生物、人类健康和海洋生态系统造成严重影响。
3. 海洋酸化海洋酸化是指海洋吸收大气中的二氧化碳,导致海水pH值下降的现象。
海洋酸化对海洋生物的生存和海洋生态系统稳定产生严重影响,如影响珊瑚生长、降低海洋生物的钙化速率等。
4. 海洋缺氧海洋缺氧是指海洋中溶解氧含量低于正常水平的现象。
海洋缺氧可能导致海洋生物死亡,影响海洋生态系统平衡。
三、海洋生物1. 海洋生物的分类海洋生物种类繁多,可分为以下几类:鱼类、甲壳类、软体动物、珊瑚、藻类、海绵动物、棘皮动物、头足类、鱼类等。
2. 海洋生物的特点海洋生物具有以下特点:(1)适应性强:海洋生物适应了海洋环境的各种变化,如温度、盐度、压力等。
(2)繁殖能力强:许多海洋生物具有极高的繁殖能力,如鱼类、甲壳类等。
(3)食物链复杂:海洋生物之间形成了复杂的食物链,相互依存、相互制约。
海洋知识资料
海洋知识资料
1. 海洋的定义:海洋是指覆盖地球表面约70%的咸水海域,由五大洋和诸多海湾、海峡、海角、海岛等组成。
2. 海洋的分布和面积:地球表面覆盖海洋的比例约为70%,共有五大洋:太平洋、大西洋、印度洋、南极洲洋和北冰洋,总面积为
3.6亿平方千米。
3. 海洋生命:海洋生物种类繁多,有微小的浮游生物、透明的水母、色彩斑斓的鱼类,以及鲸鱼、海豚、海龟等大型海洋生物,还有珊瑚、海藻等植物。
4. 海洋环境保护:海洋环境面临着过度捕捞、海洋污染、气候变化等问题,需要进行科学保护和管理,包括海洋保护区设立、降低海洋污染、节约海洋资源等。
5. 海洋资源:海洋资源包括海洋生物资源、矿产资源、石油天然气资源等,开发和利用这些资源能够为人类提供粮食、药品、能源等方面的需求。
6. 海洋地质:海洋地质研究探索海底的地球构造、地质历史和海底地貌等,对于理解地球的演化史和地质过程具有重要意义。
7. 海洋气象:海洋气象研究海洋与大气相互作用的过程,预测气象灾害如飓风、台风等,对于海上交通和海洋生产活动的安全与发展至关重要。
8. 海洋科学研究:海洋科学研究包括物理海洋学、化学海洋学、生物海洋学、海洋地球化学、海洋地质学、海洋生态学、海洋工程学等学科,有助于了解海洋的特性、环境和资源,并提出保护和合理利用海洋的方案和政策。
科普海洋自然知识点总结
科普海洋自然知识点总结海洋是地球上最大的生态系统,占地球表面积的70%以上。
海洋包含了丰富的生物资源和物理资源,对地球的气候、生态平衡、以及人类的生存都有着重要的影响。
以下是海洋自然知识的总结:海洋的组成海洋是由水、盐、氧气、二氧化碳、氮气等组成的。
海水中的盐分浓度大约为3.5%,其中约95%的是氯化钠,其余的是硫酸盐、镁盐、钙盐等。
海水中还含有大量的溶解氧和二氧化碳,它们是维持海洋生物生存的重要物质。
海洋的生物资源海洋中生物种类繁多,包括浮游植物、浮游动物、底栖动物等。
其中,浮游植物是海洋生态系统的基础,它们通过光合作用产生氧气,为海洋生物提供食物和生存环境。
浮游动物是海洋食物链的重要环节,它们也是许多大型海洋动物的食物来源。
底栖动物主要栖息在海底或者海底附近的生物群落中,它们扮演着清理海洋底部有机物和沉积物的角色。
海洋的物理资源海洋中蕴藏着丰富的石油、天然气、矿产、风能、潮汐能和热能等资源。
海洋石油和天然气资源是目前世界上主要的能源来源之一,海洋矿产资源主要包括锰结壳、磷酸盐、钴等,它们在工业生产和农业生产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此外,海洋风能、潮汐能和热能也正逐步成为可再生能源的重要来源。
海洋对气候的影响海洋是地球上最大的储水体,它对地球的气候保存起着重要的作用。
海洋中的水循环、潮汐、海流、风等都对地球的气候产生着重要的影响。
此外,海洋中的生物也通过吸收二氧化碳和释放氧气来影响地球的大气成分,对地球气候的稳定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海洋生态系统海洋生态系统是一个复杂的生物群落,包括了浮游植物、浮游动物、底栖动物、大型海洋动物等。
海洋生态系统中的食物链、能量流动、生态平衡等都对海洋生物的生存和繁衍起着重要的作用。
海洋生态系统的稳定,对地球生态平衡和人类生存都有着重要的影响。
海洋污染随着人类活动的不断扩张,海洋污染问题日益严重。
海洋污染主要包括塑料垃圾、工业废水、化学物质、石油泄漏等。
海洋污染不仅对海洋生态系统造成了严重破坏,还危害了海洋生物的健康和人类的生存环境。
海洋动物科普知识资料大全
海洋动物科普知识资料大全一、海洋哺乳动物 1. 海豚:海豚是哺乳动物中的一种,它的体型小巧,具有非常敏锐的听觉和视觉。
海豚的长嘴状口部具有锋利的牙齿,适合捕食小鱼和甲壳类动物。
它们生活在海洋中,常常成群结队,喜欢跳跃和翻滚。
2. 鲸:鲸是世界上最大的哺乳动物,体长可达30多米。
鲸类分为齿鲸和须鲸两大类,它们通过季节性的迁徙寻找食物。
鲸类通常以浮游生物为主要食物来源,常常主要通过过滤口来捕食。
3. 海象:海象是一种体型庞大的海洋哺乳动物,主要分布在北极海域。
它们以底栖生物为食,常常潜入海底寻找食物。
海象具有长长的牙齿和强壮的身体,可以游泳和潜水长时间。
二、海洋鱼类 1. 鱼类的呼吸方式:大部分鱼类通过鳃来呼吸,它们通过水流将含氧的水经过鳃膜,从而将氧气吸入体内,同时排出二氧化碳。
少部分鱼类,如肺鱼和泡雷鱼,则通过肺器官来呼吸空气。
2. 箭鱼:箭鱼是一种迅猛的海洋鱼类,以其高速游泳和敏锐的视力闻名。
它们长长的嘴部配合尖锐的牙齿,可以追逐并捕食其他小鱼。
3. 海珊瑚鱼:海珊瑚鱼是生活在珊瑚礁上的一类鱼类,具有丰富多样的色彩,也是水族馆中常见的观赏鱼种类。
它们以浮游生物和藻类为食,对维持珊瑚礁生态系统的平衡起着重要的作用。
三、海洋无脊椎动物 1. 海星:海星是一种无脊椎动物,它们的体形呈星形,而且身体充满了触手。
海星的触手上有吸盘,可以帮助它们抓住猎物和移动。
它们主要以底栖生物为食,同时也是海洋生态系统中的清道夫,帮助分解死亡的有机物质。
2. 海葵:海葵是一类腔肠动物,具有身体不动的特点。
它们通过一种关节伸缩的方式捕食,将触手伸向水中等待猎物靠近。
海葵会释放出毒液,用来麻痹和杀死猎物,并通过口将猎物吞食。
四、海洋爬行动物 1. 海龟:海龟是一种古老而迁徙的海洋爬行动物,它们通常在海滩上产卵并孵化,然后回到海洋中寻找食物。
海龟以海草、水母和软体动物为食,特别是石油污染对海龟的生存带来了威胁。
五、海洋鸟类 1. 海鸥:海鸥是一种生活在海洋和沿海地区的鸟类,它们具有灰色的羽毛和尖锐的喙。
海洋课程知识点总结
海洋课程知识点总结第一章海洋的基本特征1.1 海洋的定义和概念海洋是地球上广阔的水域,占地球表面积的71%。
海洋是地球上的生命之源,对于地球上的生态平衡和气候形成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1.2 海洋的地理位置和分布海洋分布在地球表面的东、西半球,北、南半球,以及赤道以北、赤道以南。
根据海洋的分布区域,人们通常将大洋分为太平洋、大西洋、印度洋、北冰洋和南冰洋等。
1.3 海洋与人类海洋对人类有着重要的作用,包括提供的食物、交通运输、资源开发等等。
但是,人类的活动也对海洋环境产生了不良的影响,包括污染、过度捕捞和渔业资源的减少等。
第二章海洋的物理特性2.1 海水的物理性质海水是海洋中最重要的组成成分,其物理性质包括密度、温度、盐度和压力等。
海水的密度随着温度和盐度的变化而变化,海水中的盐度受到蒸发和降雨的影响。
海水的压力随着深度的增加而增加。
2.2 海水的水文循环海水的水文循环是指海水在地球表面的运动轨迹,包括蒸发、降水、河流输送等。
水文循环对海洋的温度分布、盐度分布和营养盐的分布等都有重要的影响。
2.3 海洋的海底地貌海洋的海底地貌包括海底山脉、海沟、海岭和海山等地貌形态。
海底地貌受到构造运动和地质作用的影响,对海洋环境和生态系统的形成具有重要的影响。
第三章海洋的生物特性3.1 海洋生物的分类海洋生物包括植物、动物和微生物等。
根据其生活习性和形态特征的不同,海洋生物可以被分为浮游生物、底栖生物和游泳生物等。
3.2 海洋生物的生态系统海洋生物生活在海洋的各个生境中,形成了复杂的生态系统。
海洋生物之间存在着复杂的食物链和食物网,它们之间通过捕食、被捕食、共生等方式相互作用。
3.3 海洋生物的生物地理海洋生物的分布受到地球的自然条件和人类的活动的影响,形成了不同的生物地理区系。
生物地理区系对于海洋生物的分布和多样性有着重要的影响。
第四章海洋的化学特性4.1 海水中的溶解物质海水中溶解了大量的无机盐和有机物质。
海洋小知识
海洋小知识
1、“中国海”
“中国海”泛指中周围濒临的海。
又分“东中国海”与“南中国海”。
“东中国海”就是指东海,一种说法包括黄海;“南中国海”就是指南海。
这些海的正确表达法,应该根据中文版的世界地图的称谓,叫作黄海、东海和南海。
我国海域
2、中国“四大海”
世界第三大海——南海,面积约为359万平方公里,平均水深大于1000~1100米。
万里长江的归宿——东海,面积大约是70余万平方公里,平均水深在1000余米。
混沌之海——黄海,面积约为40万平方公里,水深多在20米到90米。
半岛环抱的内海——渤海(又称北海),面积约为9万平方公里,平均水深25米,最深处86米。
《渤海三面环陆,在辽宁、河北、山东、天津三省一市之间》。
3、中国大陆海岸线18000多公里,岛屿岸线14000多公里,海岸线总长度居世界第八位。
4、中国面积大于500平方米的岛屿有6500多个,其中6000多个岛无人居住,有人居住岛屿433个。
5、中国30米等深线以浅海域面积约1.3亿公顷。
6、中国原盐产量的70%以上来自海盐,海盐产量世界第一。
7、世界之最:
最深的海……珊瑚海,位于南太平洋,最深处9174米
最浅的海……亚速海,位于苏联欧洲部分,平均深度8米,最深 14米海水最咸的海……红海,位于印度洋西北部,平均盐度 41‰,最大43‰海水最淡的海……波罗的海,位于北欧,海水盐度平均 7-8‰
面积最大的海……珊瑚海,位于南太平洋,面积 406.8万平方公里。
面积最小的海……马尔马拉海,位于巴尔干半岛和小亚细亚半岛间,面积 1.1万平方公里。
海洋科普知识整理
海洋科普知识整理一、海洋科普展区1.海洋国土版块中国位于亚洲东部,太平洋西岸,陆地面积960万平方公里,其中内水和边水水域约470万平方公里,东部和南部海岸线1.8万千米,海域分布大小岛屿7600多个,XXX岛为最大岛屿,面积为35798平方公里,我国与14国接壤,与8国海上相邻。
2.海洋地貌海水覆盖下的固体地球表面形态的总称。
海底有高耸的海山,起伏的海丘,绵延的海岭,深邃的海沟,也有坦荡的深海平原。
纵贯大洋中部的大洋中脊,绵延8万千米,宽数百至数千千米,总面积堪与全球陆地相比。
大洋最深点11,033米,位于太平洋马里亚纳海沟,超过了陆上最高峰珠穆朗玛峰的海拔高度(8,844.43米)。
(1)海底河流海底河流,是指在重力的作用下,经常或间歇地沿着海底沟槽呈线性流淌的水流。
英国利兹大学研究团队于2010年7月底使用遥控潜艇对土耳其附近海床举行扫描,发觉了黑海的海底河流。
这条海底河流的流速为每小时6.4公里,河水流量每秒钟高达2.2万立方米。
按照流量计算,这条海底河流是泰晤士河的350倍,比欧洲最大河流莱茵河大10倍。
这是截至目前为止,发觉的唯一一条活跃的海底河流。
其河水来自地中海,通过博斯普鲁斯海峡,最终进入黑海。
海底河流也像陆地河流一样,可以冲出深海平原。
不过深海平原就像海洋世界中的沙漠一样荒凉,这些地下河渠可以将生命所需的营养成分带到这些沙漠中来。
所以,这些海下河流很重要,就像是为深海生命提供营养的动脉要道。
英国科学家2010年7月底在黑海下发觉一条巨大海底河流,深达38米,宽达800多米。
按照水流量标准计算,这条海底河流堪称世界上第六大河。
像陆地河流一样,海底河流也有纵横交织的河渠、支流、冲积平原、急流甚至瀑布。
(2)海底山脉大洋底部存在世界上最长的山系。
那个事实直到十九世纪后期才被人类发觉。
1866年,在铺设横越大西洋的海底电缆时,发觉大西洋底的中部水浅而两侧水深。
第一次世界大战后,德国人为了偿还债务,梦想从海水中采金。
海洋保护小知识
我们赖以生存的海洋,已经因为人类无止境的索取和破坏,变得遍体鳞伤。
该如何守住这一片蔚蓝?其实,我们做些力所能及的小事,都会悄然改变海洋、改变世界。
1、惜食海鲜,拒食鱼翅和其他濒危海洋动物,不购买海豹皮等海洋生物制品惜食海鲜,并在吃海鲜时进行选择,尽量吃食物链更底层的鱼类,例如购买养殖的罗非鱼而非鲑鱼,因为罗非鱼主要是食草的,在养殖过程中消耗更少的鱼肉;避免食用那些捕捞过程会严重影响海洋生态环境的鱼类,比如人们对金狮鱼多以拖网捕捞的方式,这会破坏深海珊瑚;避免食用那些所剩稀少的鱼类,如大西洋蓝鳍金枪鱼;对于处于食物链顶层的鲨鱼、鲸,更是应该坚决不食用;拒绝海豹皮等海洋生物制品。
保护海洋,从保护海洋动物做起2、过低碳生活长期以来,海洋吸收二氧化碳并有效减缓气候的变化。
但随着人类对二氧化碳排放量的不断增加,导致海洋吸收了过多的二氧化碳,使其酸性不断升高。
这不仅会影响海洋吸收二氧化碳的能力,更会对海洋生态系统造成严重影响。
低碳生活方式不仅有助于改善全球变暖,也会减缓海洋酸化的速度。
3、做个有责任感的海边游客人们都喜欢到海边度假,但某些不适当的方式可能会影响海洋环境。
一个有责任感的海边游客,需要做到:在海边度假时,将个人垃圾丢进垃圾箱或随身带走;在海边游玩时,不捕捉和伤害海洋动物;不在海水中随意小便;潜水时,不触碰珊瑚礁和其他海洋生物,不擅自触摸、喂食海洋生物;不购买海洋生物标本和工艺品,可以拍照留念。
4、帮助清理侵袭海岸的绿藻青岛已经连续数年在夏天受浒苔之苦,而今年3月,绿藻也再次入侵海南三亚大东海。
人类向海洋中排放大量含氮和磷的污染物而造成海水富营养化,加上适宜的温度,使绿藻过度繁殖,虽然有关部门已经采取了一些防范措施,但要想缓解绿藻之灾并非一朝一夕能够做到。
我们能做的就是尽自己的绵薄之力,在绿藻来袭时一起清理海滩及沿岸。
清理侵袭海岸的海藻5、少用塑料制品,避免“塑化”海洋塑料垃圾大量进入海洋后,在海水中难以分解,还容易被当作食物吃掉造成海洋动物消化不良而死亡。
跟海洋有关的科普
跟海洋有关的科普1、海洋的中心部分称作洋,边缘部分称作海,彼此沟通组成统一的水体。
海洋覆盖地球表面的近四分之三,占地球全部水资源的97%,若以体积衡量,海洋占据生物在地球上所能发展空间的99%。
海洋的温度、化学成分、洋流和生物影响着全球人类居住的生态系统,如雨水、饮用水、气候、食物等都是由海洋而提供和调控。
2、海洋是地球上最广阔水体的总称,地球表面被各大陆地分隔为彼此相通的广大水域称为海洋。
地球上海洋总面积约为3.6亿平方千米,约占地球表面积的71%,平均水深约3795米。
海洋中含有十三亿五千多万立方千米的水,约占地球上总水量的97%,而可用于人类饮用只占2%。
地球四个主要的大洋为太平洋、大西洋、印度洋、北冰洋,大部分以陆地和海底地形线为界。
因为地球海洋面积远大于陆地面积,故有人将地球称为一个大水球。
太平洋、大西洋和印度洋分别占地球海洋总面积的46%、24%和20%。
重要的边缘海多分布于北半球,它们部分为大陆或岛屿包围。
最大的是北冰洋及其近海、欧洲的地中海、加勒比海及红海其附近水域、白令海、鄂霍次克海、黄海、东海和日本海。
2、海水和普通水一样,都是无色透明的。
原理:海洋色彩是由海水的光学性质和海水中所含的悬、浮物质、海水的深度、云层的特点及其他因素决定的。
太阳光由红、橙、黄、绿、青、蓝、紫七种颜色组成,这七种颜色的光,波长各不相同,从红光到紫光,波长逐渐变短,长波的穿透能力最强,最容易被水分子吸收,短波的穿透能力弱,容易发生反射和散射。
海水对不同波长的光的吸收、反射和散射的程度也不同。
光波较长的红光、橙光、黄光,射人海水后,随海洋深度的增加逐渐被吸收了。
一般说来,在水深超过100米的海洋里,这三种波长的光大部分能被海水吸收,并且还能提高海水的温度。
而波长较短的蓝光和紫光遇到较纯净的海水分子时就会发生强烈的散射和反射,于是人们所见到的海洋就呈现一片蔚蓝色或深蓝色了。
近岸的海水因悬浮物质增多,颗粒较大,对绿光吸收较弱,散射较强,所以多呈浅蓝色或绿色。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海洋科普知识整理qishiwohuiku上传于2014-07-29|一、海洋科普展区1.海洋国土版块中国位于亚洲东部,太平洋西岸,陆地面积960万平方公里,其中内水和边水水域约470万平方公里,东部和南部海岸线1.8万千米,海域分布大小岛屿7600多个,台湾岛为最大岛屿,面积为35798平方公里,我国与14国接壤,与8国海上相邻。
2.海洋地貌海水覆盖下的固体地球表面形态的总称。
海底有高耸的海山,起伏的海丘,绵延的海岭,深邃的海沟,也有坦荡的深海平原。
纵贯大洋中部的大洋中脊,绵延8万千米,宽数百至数千千米,总面积堪与全球陆地相比。
大洋最深点11,033米,位于太平洋马里亚纳海沟,超过了陆上最高峰珠穆朗玛峰的海拔高度(8,844.43米)。
(1)海底河流海底河流,是指在重力的作用下,经常或间歇地沿着海底沟槽呈线性流动的水流。
英国利兹大学研究团队于2010年7月底使用遥控潜艇对土耳其附近海床进行扫描,发现了黑海的海底河流。
这条海底河流的流速为每小时6.4公里,河水流量每秒钟高达2.2万立方米。
按照流量计算,这条海底河流是泰晤士河的350倍,比欧洲最大河流莱茵河大10倍。
这是截至目前为止,发现的唯一一条活跃的海底河流。
其河水来自地中海,经过博斯普鲁斯海峡,最后进入黑海。
海底河流也像陆地河流一样,能够冲出深海平原。
只是深海平原就像海洋世界中的沙漠一样荒芜,这些地下河渠能够将生命所需的营养成分带到这些沙漠中来。
因此,这些海下河流非常重要,就像是为深海生命提供营养的动脉要道。
英国科学家2010年7月底在黑海下发现一条巨大海底河流,深达38米,宽达800多米。
按照水流量标准计算,这条海底河流堪称世界上第六大河。
像陆地河流一样,海底河流也有纵横交错的河渠、支流、冲积平原、急流甚至瀑布。
(2)海底山脉大洋底部存在世界上最长的山系。
这个事实直到十九世纪后期才被人类发现。
1866年,在铺设横越大西洋的海底电缆时,发现大西洋底的中部水浅而两侧水深。
第一次世界大战后,德国人为了偿还债务,梦想从海水中采金。
于是建造了一艘"流星"号考察船远赴大西洋考察作业。
结果黄金没有找到,却收集了一大批珍贵的海洋资料。
他们用超声波装置对大西洋底探测的结果显示,大西洋底有一条从北到南的海底山脉。
山脉的高点露出海面形成了亚速尔群岛、阿松森群岛。
1956年,美国学者尤因和希曾首先提出,全球大洋洋底纵贯着一条连续不断的全长达6.4万公里的中央山系,又叫做大洋中脊。
中央山系比大洋盆地高约1到2千米。
中央山系的宽度约为1000到2000千米,最宽处可达5000公里。
大洋山系的总面积约占海洋总面积的30%。
其中,大西洋山系北起北冰洋,向南呈S形延伸,在南面绕过非洲南端的好望角与印度洋山系的西南支相连。
印度洋山系的东南支向东延伸与东太平洋山系相连。
东太平洋山系北端进入加利福尼亚湾。
印度洋山系北支伸入亚丁湾、红海与东非内陆裂谷相连。
大西洋山系向北延伸到北冰洋,最后潜入西伯利亚。
洋底山系全长可以绕地球一圈半。
经过细致测量,人们发现大洋中脊上有一条1到2千米宽的裂谷。
为了揭开海底的地质演变奥秘,人们曾经多次下潜到大洋中脊的裂谷中进行实地勘测。
在1972年到1974年期间,法国和美国的科学家在地质学家勒皮雄的领导下,使用深潜器观测到了大洋中脊的裂谷。
(3)珊瑚礁海岸珊瑚礁海岸是造礁珊瑚、有孔虫、石灰藻等生物残骸构成的海岸。
珊瑚礁海岸,依其特征可分为岸礁、堡礁和环礁。
岸礁通常紧贴岩岸发育,宽几百米至上千米,好像一条花边镶在海岸上。
它一般紧靠陆地发育分布,构成一个位于海面下的平台,对岩岸起了保护作用。
波浪斗不过造礁珊瑚的增长,对有岸礁保护的岩岸当然就更无能为力了。
红海、桑给巴尔岛和我国的台湾、海南岛就有岸礁分布。
堡礁分布在离岸一定距离的海域中,由堤状珊瑚礁构成,沿海岸线总方向延伸,它像一条长堤一样,环绕在海岸的外围,而与海岸间隔着一个宽阔的浅海区或者隔着一个泻湖,泻湖深度在20~100米以上。
世界上最著名的堡礁是澳大利亚的大堡礁。
我国的南海诸岛和澎湖列岛也有堡礁分布。
环礁是出露于海面上、高度不大的珊瑚礁岛,外形成花环状,中央是个礁湖,湖水浅而平静,平均深度约为45米,而环礁的外缘却是波涛汹涌的大海。
环礁在三大洋的热带海域均有分布,我国南海诸岛中,不少岛屿即是由环礁组成的。
珊瑚礁海岸的分布很广,最多的地方是太平洋中部和西部、澳大利亚的东岸和北岸,巴西的东岸以及红海沿岸,我国的南海诸岛,这种海岸的分布也不少。
(4)海底火山火山喷发的现象,是地壳下面的岩浆冲出地壳时造成的。
由于地球内部温度很高,压力极大,所以岩石在800℃以上的高温下会变成通红的炽热液体,随着温度的提高,岩浆产生的物理和化学反应可以施放出有毒气体,好像水中的气泡一样上升到岩浆表面破裂。
这就是人们看到的岩浆沸腾的样子。
火山喷发的时候,岩浆从地下喷发出来,汇成一条沸腾的河流奔涌向前。
直到岩浆逐渐冷却,形成玄武岩或者橄榄石。
海底火山起初只是沿洋底裂谷溢出的熔岩流,以后逐渐向上增高。
大部分海底火山喷发的岩浆在到达海面之前就被海水冷却,不再活动了。
所以,人们从来没有真正看到过海底火山爆发的景象。
至多,只是看到海底的熔岩泉不断冒出新的岩浆形成新的火成岩。
美国一个潜水探险队的两个成员,曾经冒着生命危险探索夏威夷群岛火山。
在水面下100英尺的深度,他们拍摄到了不断从海底火山口流出的熔岩河流,沿着火山的山坡向更深的海底奔腾而下,而周围的海水温度被加热到100℃以上。
如果没有先进的潜水设备,他们根本就不可能靠近海底的岩浆。
海底火山在喷发中不断向上生长,会露出海面形成火山岛。
1796年,太平洋北部阿留申群岛中间的海底,火山不断喷发,熔岩越积越多,几年后,一个面积30平方公里的火山岛就出现在海面上。
在距离澳大利亚东岸约1600公里的太平洋上,有一个小岛,叫做法尔康岛。
1915年这个小岛突然消失,但是,11年后它又重新冒出海面。
原来这就是海底火山喷发和波浪作用造成的。
(5)海底热泉1979年的一天,在加利福尼亚湾的外太平洋海底,美国科学家比肖夫博士等人乘坐"阿尔文"号潜水器向深海下潜,当他们下潜到2500 米接近海底时,看到一幅十分奇异的景象:蒸汽腾腾,烟雾缭绕,烟囱林立,好象重工业基地一样。
经过仔细观察,他们发现在"烟囱林" 中有大量各种生物生存,他们基本上围绕着烟囱生存。
烟囱里冒出的烟的颜色大不相同。
有的烟呈黑色,有的烟是白色的,还有清淡如暮霭的轻烟……实际上,海底热泉的活动并不一定形成烟囱。
早在20世纪60年代,科学家们在红海发现了许多奇异的现象,比如水温和盐度偏高,接着就出现了高温卤水。
1967年,在一处海渊中发现了在热泉周围形成的海底多金属软泥。
从此,揭开了人类研究现代热液矿产资源的新篇章。
1988年,我国科学家与德国科学家联合考察了马里亚纳海沟。
他们通过海底电视看到,在水下3700米左右的海底岩石上有枯树桩一样的东西,它高2米,直径50到70厘米不等,周边还有块状、碎片状和花朵状的东西,在这些喷溢海底热泉的出口处,沉淀堆积了许多化学物质,他们采集了1000公斤的岩石样品,主要是黄褐色,间杂黑色、灰白色、蓝绿色。
经过化学分析和鉴定,人们确认这就是海底热泉活动的残留物,叫做烟囱。
它们大多是硫化矿物。
除了大量铜、锌、锰、钴、镍外,还有金、银、铂等贵重金属。
更加令人吃惊的是,在那些活动热泉附近,甚至聚集了大量的人类不曾认识的新生物物种。
这些,都需要今后人类的艰苦努力去探索。
3.海洋水文海水温度、盐度、海流、潮汐、海浪、透明度、水色、海发光、海冰以及海洋—大气相互作用等。
(1)潮汐潮汐现象是指海水在天体(主要是月球和太阳)引潮力作用下所产生的周期性运动,习惯上把海面垂直方向涨落称为潮汐,而海水在水平方向的流动称为潮流。
是沿海地区的一种自然现象,古代称白天的河海涌水为“潮”,晚上的称为“汐”,合称为“潮汐”。
(2)洋流洋流又称海流,海洋中除了由引潮力引起的潮汐运动外,海水沿一定途径的大规模流动。
引起海流运动的因素可以是风,也可以是热盐效应造成的海水密度分布的不均匀性。
前者表现为作用于海面的风应力,后者表现为海水中的水平压强梯度力。
加上地转偏向力的作用,便造成海水既有水平流动,又有垂直流动。
其中盛行风是风海流的主要动力。
(3)海浪海浪是发生在海洋中的一种波动现象。
我们这里指的海浪是由风产生的波动,其周期为0.5至25秒,波长为几十厘米到几百米,一般波高为几厘米到20米,在罕见的情况下波高可达30米以上。
海浪可分为风浪、涌浪和近岸浪3种。
“无风不起浪”和“无风三尺浪”的说法都没有错,事实海上有风没风都会出现波浪。
通常所磨拳擦掌海浪,是指海洋中由风产生的波浪。
包括风浪、涌浪和近岸波。
无风的海面也会出现涌浪和近岸波,这大概就是人们所说“无风三尺浪”的证据,但实际上它们是由别处的风引起的海浪传播来的。
广义上的海浪,还包括天体引力、海底地震、火山爆发、塌陷滑坡、大气压力变化和海水密度分布不均等外力和内力作用下,形成的海啸、风暴潮和海洋内波等。
它们都会引起海水的巨大波动,这是真正意义上的海上无风也起浪。
(4)海雾海雾是海面低层大气中一种水蒸汽凝结的天气现象,因它能反射各种波长的光,故常呈乳白色。
雾的形成要经过水汽的凝结和凝结成的水滴(或冰晶)在低空积聚这样两个不同物理过程。
在这两个过程中还要具备两个条件:一是在凝结时必须有一个凝聚核,如盐粒或尘埃等,否则水汽凝结是非常困难的;另一个是水滴(或冰晶)必须悬浮在近海面层中,使水平能见度小于1公里。
4.海洋灾害海洋灾害是指源于海洋的自然灾害。
海洋灾害主要有灾害性海浪、海冰、赤潮、海啸和风暴潮;与海洋与大气相关的灾害性现象还有“厄尔尼诺现象”和“拉尼娜现象”,台风等。
(1)风暴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