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二物理上册第一章教科版教案

合集下载

八年级物理上册全册教案教科版

八年级物理上册全册教案教科版

八年级物理上册全册教案教科版第一章:运动的描述1.1 机械运动【教学目标】1. 了解机械运动的概念,理解参照物的选择。

2. 学习描述物体运动的方法,掌握速度、时间和路程的关系。

【教学内容】1. 机械运动的定义及参照物的选择。

2. 速度、时间和路程的关系。

【教学步骤】1. 引入机械运动的概念,让学生通过实例理解机械运动。

2. 讲解参照物的选择,让学生明白参照物的重要性。

3. 通过实验和例题,让学生掌握速度、时间和路程的关系。

【作业布置】1. 思考题:如何选择参照物?2. 练习题:计算物体在不间内的速度和路程。

1.2 直线运动【教学目标】1. 理解直线运动的特点,掌握匀速直线运动和变速直线运动的概念。

2. 学习如何计算直线运动的位移和速度。

【教学内容】1. 直线运动的特点及分类。

2. 匀速直线运动和变速直线运动的定义及计算方法。

【教学步骤】1. 通过实例让学生了解直线运动的特点。

2. 讲解匀速直线运动和变速直线运动的定义及计算方法。

3. 通过实验和练习题,让学生掌握直线运动的位移和速度的计算。

【作业布置】1. 思考题:直线运动有哪些特点?2. 练习题:计算物体在不间内的位移和速度。

第二章:声现象2.1 声音的产生和传播【教学目标】1. 了解声音的产生原因,掌握声音的传播条件。

2. 学习声音的强度、频率和波长的概念。

【教学内容】1. 声音的产生原因及传播条件。

2. 声音的强度、频率和波长的定义及关系。

【教学步骤】1. 讲解声音的产生原因,让学生通过实验了解声音的传播条件。

2. 介绍声音的强度、频率和波长的概念,让学生掌握它们之间的关系。

【作业布置】1. 思考题:声音是如何产生的?2. 练习题:计算声音在不同介质中的传播速度。

2.2 乐音和噪音【教学目标】1. 理解乐音和噪音的区别,学会欣赏乐音。

2. 学习声音的调音、音量和音质的概念。

【教学内容】1. 乐音和噪音的特点及区别。

2. 声音的调音、音量和音质的定义及关系。

八年级物理上册全册教案教科版

八年级物理上册全册教案教科版

八年级物理上册全册教案教科版第一章:运动的描述1.1 机械运动学习目标:理解机械运动的概念,掌握参照物的选择和运动状态的判断。

教学内容:介绍机械运动的概念,解释相对运动和绝对运动,探讨参照物的选择对运动状态判断的影响。

教学方法:通过实例分析,让学生理解机械运动的概念,通过小组讨论,让学生掌握参照物的选择和运动状态的判断。

1.2 直线运动学习目标:掌握直线运动的类型和特点,理解速度的概念。

教学内容:介绍直线运动的类型(匀速直线运动和变速直线运动),解释速度的概念和计算方法。

教学方法:通过实际操作,让学生观察直线运动的特点,通过计算练习,让学生理解速度的概念。

第二章:测量长度和时间2.1 长度测量学习目标:掌握长度的常用测量工具和方法,提高测量精度。

教学内容:介绍尺子和卷尺的使用方法,学习测量直线和曲线长度的方法。

教学方法:通过实际操作,让学生掌握长度测量工具的使用,通过小组讨论,让学生学习提高测量精度的方法。

2.2 时间测量学习目标:理解时间单位,学会使用停表和秒表。

教学内容:介绍时间单位(秒、分钟、小时等),学习使用停表和秒表进行时间测量的方法。

教学方法:通过实际操作,让学生掌握时间测量工具的使用,通过练习,让学生理解时间单位的概念。

第三章:速度和平均速度3.1 速度学习目标:理解速度的概念,掌握速度的计算方法。

教学内容:介绍速度的概念和计算方法,解释速度的单位(米/秒、千米/小时等)。

教学方法:通过实际操作,让学生观察速度的变化,通过计算练习,让学生掌握速度的计算方法。

3.2 平均速度学习目标:理解平均速度的概念,学会计算平均速度。

教学内容:介绍平均速度的概念和计算方法,解释平均速度与总路程和总时间的联系。

教学方法:通过实例分析,让学生理解平均速度的概念,通过计算练习,让学生学会计算平均速度。

第四章:力和运动4.1 力学习目标:理解力的概念,掌握力的计算方法。

教学内容:介绍力的概念和计算方法,解释力的单位(牛顿、千克力等)。

教科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一章第三节 活动降落伞比赛教案

教科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一章第三节 活动降落伞比赛教案

教科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一章第三节活动:降落伞比赛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选自教科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一章第三节“活动:降落伞比赛”。

本节课主要介绍了降落伞的基本原理,包括空气阻力和重力的作用,以及降落伞的设计和制作。

具体内容包括:1. 降落伞的原理:介绍降落伞的工作原理,包括空气阻力和重力的作用。

2. 降落伞的设计:介绍降落伞的设计要素,如面积、形状、材料等,以及如何计算降落伞的阻力。

3. 降落伞的制作:介绍降落伞的制作方法,包括材料选择、剪裁、缝合等步骤。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降落伞的工作原理,知道空气阻力和重力在降落伞中的作用。

2. 让学生掌握降落伞的设计要素,能够计算降落伞的阻力。

3. 培养学生动手制作和实践能力,提高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团队协作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降落伞的工作原理,空气阻力和重力的作用。

难点:降落伞的设计和制作方法。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电脑、投影仪、降落伞模型、剪刀、针线等。

学具:纸张、剪刀、针线、胶水等。

五、教学过程1. 引入:通过播放降落伞比赛的短视频,激发学生的兴趣,引出本节课的内容。

2. 讲解:讲解降落伞的工作原理,空气阻力和重力的作用,以及降落伞的设计和制作方法。

3. 实践:学生分组进行降落伞的制作和实践,教师巡回指导。

4. 讨论:学生分组讨论降落伞的制作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和解决方法,分享制作经验。

六、板书设计降落伞原理:空气阻力、重力降落伞设计:面积、形状、材料降落伞制作:材料选择、剪裁、缝合七、作业设计1. 请简述降落伞的工作原理。

2. 请列举降落伞的设计要素。

3. 请描述降落伞的制作过程。

答案:1. 降落伞的工作原理是利用空气阻力和重力的作用,使降落伞在空中缓慢下降。

2. 降落伞的设计要素包括面积、形状、材料等。

3. 降落伞的制作过程包括材料选择、剪裁、缝合等步骤。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本节课通过降落伞比赛的活动,让学生了解了降落伞的工作原理,掌握了降落伞的设计和制作方法。

教科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一章第一节走进实验室:学习科学探究教案

教科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一章第一节走进实验室:学习科学探究教案

教案:教科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一章第一节走进实验室:学习科学探究一、教学内容1. 科学探究的基本环节:提出问题、猜想与假设、制定计划与设计实验、进行实验与收集证据、分析与论证、评估、交流与合作。

3. 科学探究实例:通过具体的实验案例,让学生了解科学探究的过程和方法。

二、教学目标1. 理解科学探究的基本环节,能够运用科学探究的方法进行物理学习。

2. 掌握实验基本技能,能够独立完成简单的物理实验。

3.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动手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科学探究各环节的内在联系和实际操作方法。

2. 教学重点:科学探究的基本环节,实验基本技能的培养。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教学设备、实验仪器、实验器材。

2. 学具:笔记本、实验报告模板、实验记录表格。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教师通过一个简单的物理现象,引发学生的好奇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知识讲解:教师讲解科学探究的基本环节,以及实验基本技能的培养。

3. 案例分析:教师展示一个具体的科学探究实例,让学生了解科学探究的过程和方法。

5. 动手实践:学生分组进行实验,教师巡回指导,纠正操作错误,解答学生疑问。

6. 数据处理与分析:学生对实验数据进行处理与分析,得出实验结论。

7. 成果展示:学生汇报实验结果,分享实验心得。

六、板书设计1. 科学探究基本环节:提出问题、猜想与假设、制定计划与设计实验、进行实验与收集证据、分析与论证、评估、交流与合作。

七、作业设计2. 答案:实验报告应包括实验目的、实验原理、实验器材、实验步骤、实验数据、实验结论等。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2. 拓展延伸:学生可以利用课余时间,进行自主探究,尝试完成更多的物理实验,提高自己的实验能力。

重点和难点解析:实验基本技能的培养一、实验操作规范性实验操作规范性是实验基本技能培养的基础。

学生需要了解和掌握实验操作的基本规范,包括:1. 实验仪器的正确使用方法:学生在实验过程中,需要了解各种实验仪器的使用方法,包括仪器的安装、调试和拆卸等。

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一章走进实验室1、1走进实验室:学习科学探究教案1新版教科版

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一章走进实验室1、1走进实验室:学习科学探究教案1新版教科版

1. 走进实验室:学习科学探究学习目标1.知道“科学探究”是要找出产生物理现象的原因及其规律。

2.能初步体验科学探究的几个主要环节。

(重点)3.会认识实验室的一些测量工具。

(重点)4.能动手建立自己的家庭实验室,体验生活中物理现象的奇妙。

★学习准备1.观察身边的有趣的生活现象。

2.器材准备:饮料瓶、饮料管、气球、红色的液体等。

★我能自学阅读教材P1-2后填空3.物理学不但是______ ___的科学,而且还是___ _____的科学。

物理学是产生科学思想、__ __ ___和____ ___的科学。

4.物理学使人类认识了物质世界的各种运动。

物理学主要研究的是__ __、___ ___、____ __、_ _____、__ ____等运动和相互作用的规律的自然科学。

5.阅读教材P7:认识以下实验器材。

其中:测量长度的仪器是____________________;测量质量的仪器是______ _____;测量时间的仪器是________________ ___;测量温度的仪器是_____________;电的测量仪器是________ ________;体积的测量仪器是__________________;力的测量仪器是________________。

6.阅读教材P8:科学家不仅为后人留下了知识的宝藏,而且创建了科学探究方法。

科学探究的主要环节是____ ____、___ ___、制定计划和___ _____、进行实验与_____、分析论证、_____ ___、_____ ___等七个环节。

★我能探究用家庭中现有的仪器为测量工具,用身边的器材作为实验器材,建立自己的家庭实验室。

在家庭经济条件允许,自己有兴趣的情况下,可适当购买一些实验仪器和器材,充实自己的家庭实验室。

展示P9“动手试一试”★自我评价(每题2分,总分10分。

)1.晚自习时,教室内灯火通明,坐在窗户旁边的王刚正在摆弄小制作,站在漆黑窗外的老师突然教导了一句,王刚被吓了一跳。

八年级上册物理教科版第一章教案

八年级上册物理教科版第一章教案

八年级上册物理教科版第一章教课设计八年级上册物理教科版第一章教课设计:第一章第一节走进物理世界大门一、教课目的要求1.知道基础物原因力学、热学、声学、光学、电学等。

初步认识物质世界有宏观、微观、宇观三个层次。

2.经历阅读、思虑、议论,并着手做一系列简略的实验过程,初步领会学习物理与其余学科的不一样方法。

3.对物质世界产生神奇感,对物理学产生浓重的兴趣和研究的欲望,初步认识“没有物理学就没有现代文明”的道理。

二、重点与难点本节重点是让学生认识物理学的三大社会功能。

难点是使学生领会到物理学在素质教育中的特别性。

三、教课过程1.情形创建让学生自己阅读课文 .2. 议论沟通与实验设计教师再环绕什么是物理学,物理学的研究对象是什么这些问题,宽泛应用生活中的器械睁开实验 :(1) 要求每个学生用纸片和橡皮做落体运动实验。

(2)学生用双手摩擦,或用手往返与铅笔摩擦,感觉机械能变为热能的过程。

(3) 摩擦带电实验。

(4)利用教室中的电器,演示电的现象等。

经过上述身旁实验,引出物理学中力、热、声、光、电的不一样内容。

并为引出物理学宽泛研究领域作准备。

3.介绍宇观世界、微观世界及其基本观察方法联合教材中的教材上图1-1-1 、图 1-1-2 、图 1-1-3 及图 1-1-4进行介绍,主要着眼于说明物理学的研究范围: 力学、热学、电磁学、光学、原子学。

说明 : 宇观世界的观察需要望远镜与探测器,而微观世界的观察与研究使用各样显微镜、粒子加快器即可。

教师也能够针对哈勃太空望远镜、“勇气号”火星探测器等一些较为奇特的内容略作睁开。

4.用图片、资料、多媒体,联系学生身旁的事实以及家居生活的现代化设施,让学生说说对“物理学是改变世界的科学”这一论断的初步认识。

5.介绍一些科学家的事迹6.作业:1.回家与爸爸妈妈一同看物理书,议论什么是物理学 ?议论发生在家里的物理现象和物理学对社会进步的主要作用。

2.写一篇对物理学的初步认识的小论文。

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一章教案 科教版教案

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一章教案 科教版教案

第一章第一节走进物理世界大门一、教学目标要求1.知道基础物理由力学、热学、声学、光学、电学等。

初步了解物质世界有宏观、微观、宇观三个层次。

2.经历阅读、思考、讨论,并动手做一系列简易的实验过程,初步体会学习物理与其他学科的不同方法。

3.对物质世界产生神秘感,对物理学产生浓厚的兴趣和探索的欲望,初步认识“没有物理学就没有现代文明”的道理。

二、重点与难点本节重点是让学生了解物理学的三大社会功能。

难点是使学生体会到物理学在素质教育中的特殊性。

三、教学过程1.情景创设让学生自己阅读课文.2.讨论交流与实验设计教师再围绕什么是物理学,物理学的研究对象是什么这些问题,广泛应用生活中的器材开展实验:(1)要求每个学生用纸片和橡皮做落体运动实验。

(2)学生用双手摩擦,或用手来回与铅笔摩擦,感受机械能变成热能的过程。

(3)摩擦带电实验。

(4)利用教室中的电器,演示电的现象等。

通过上述身边实验,引出物理学中力、热、声、光、电的不同内容。

并为引出物理学广泛研究领域作准备。

3.介绍宇观世界、微观世界及其基本观测方法。

结合教材中的教材上图1-1-1、图1-1-2、图1-1-3及图1-1-4进行介绍,主要着眼于说明物理学的研究范围:力学、热学、电磁学、光学、原子学。

说明:宇观世界的观测需要望远镜与探测器,而微观世界的观测与研究使用各种显微镜、粒子加速器即可。

教师也可以针对哈勃太空望远镜、“勇气号”火星探测器等一些较为新奇的内容略作展开。

4.用图片、资料、多媒体,联系学生身边的事实以及家居生活的现代化设备,让学生谈谈对“物理学是改变世界的科学”这一论断的初步认识。

5.介绍一些科学家的事迹6.作业:1.回家与爸爸妈妈一起看物理书,讨论什么是物理学?讨论发生在家里的物理现象和物理学对社会进步的主要作用。

2.写一篇对物理学的初步认识的小论文。

3.做一些小实验①静电小实验②三原色陀螺一、教学目标1.认识运动的普遍性,物质世界是一个运动的世界。

初二物理教案(上学期全册)(教育科学出版社)(教科版)(八年级物理上册)

初二物理教案(上学期全册)(教育科学出版社)(教科版)(八年级物理上册)

走进实验室●教学目标:一、知识目标: 1.学生认识物理是有趣的、有用的。

对物理研究及物理应用有初步印象,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步了解学好物理应注意的事情。

二、能力目标:1.过观察和实验,学习初步的探究问题的方法。

2.过本节课的学习,培养初步的观察能力、分析能力。

三、德育目标: 1.发学生对物理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热爱科学的精神,发现科学实验带来的乐趣。

2.共同完成的观察及实验中,学会和同伴的协作和配合。

●教学重点:通过观察、讨论、实验,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和愿望。

●教学难点:能从看到的现象中提出问题。

●教学方法:讨论法、实验法、观察法。

●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过程一、教师自我介绍二、引入[师] 从这个学期开始我们学习一门新课——物理。

请同学们观看漂亮的章首图,然后听一位同学带感情地朗读配文。

三、进行新课[师] 科学之旅的第一站,先请同学们观看几个有趣的实验。

[演示] 课本图0.1-1实验[演示] 课本图0.1-2实验。

教师边演示,边引导学生观察分析实验现象。

教师再演示书本的几个[想想做做]1.放大镜看自己的手指纹:是放大的;再用放大镜看窗外的物体:是缩小的。

2.乓球会落下吗?[师] 以上的这些实验有趣吗?[板书] 物理是有趣的[板书] 物理学的研究范围:声、光、热、电、力等现象[师] 这些现象不仅有趣且都包含一定的科学道理,以后的学习中我们会逐渐弄清楚其中的奥秘。

物理学不仅有趣,而且非常有用:[板书] 怎样学习物理。

[板书] (1)勤于观察、勤于动手[板书] (2)勤于思考、重在理解[板书] (3)联系实际,联系社会四、小结物理学是有趣的,有用的。

学习物理要用自己的眼睛仔细观察周围的生活,从中发现问题、提出假设、大胆猜想、善于动手、勇于实践,才能最终发现事物的发展规律,才能在“真理的大海”中勇往直前。

五、布置作业(略)六、板书设计§1—1长度和时间的测量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会使用适当的工具测量时间和长度●知道测量有误差,误差和错误有区别2.过程与方法●体验通过日常经验或自然现象粗略估计时间和长度的方法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认识计量时间和长度的工具及其发展变化的过程,培养对科学技术的热爱教学重难点1.重点:使用适当工具测量时间和长度2.难点:误差的产生。

八年级物理上册全册教案教科版

八年级物理上册全册教案教科版

八年级物理上册全册教案教科版一、教案内容:第1章:机械能1.1 动能1.2 势能1.3 机械能守恒定律第2章:声音与振动2.1 声音的产生2.2 声音的传播2.3 乐音与噪声2.4 振动与波第3章:光的传播与反射3.1 光的传播3.2 光的折射3.3 光的反射3.4 透镜及其应用第4章:光的折射与透镜4.1 光的折射现象4.2 透镜的分类与特点4.3 凸透镜成像规律4.4 眼睛与眼镜第5章:电磁现象5.1 电流与电路5.2 电压与电阻5.3 欧姆定律5.4 电磁铁与电磁波二、教学目标:1. 了解机械能的概念,掌握动能、势能的计算方法,理解机械能守恒定律。

2. 掌握声音的产生、传播和反射规律,了解乐音与噪声的定义,认识振动与波的关系。

3. 掌握光的传播、折射和反射规律,了解透镜的分类与特点,学会应用凸透镜成像规律解决实际问题。

4. 了解电流、电压、电阻的概念,掌握欧姆定律的应用,认识电磁铁与电磁波的性质。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重点:机械能的转化与守恒,声音、光的反射与折射现象,电流、电压、电阻的关系,电磁现象。

2. 难点:机械能守恒定律的应用,光的折射与反射规律,欧姆定律的计算,电磁波的产生与传播。

四、教学方法:1. 采用问题导入、实验演示、分组讨论、案例分析等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团队协作精神。

2. 利用多媒体课件,直观展示实验现象,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物理规律。

3. 注重理论与实际相结合,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物理问题。

五、教学评价:1. 平时成绩:包括课堂表现、作业完成情况、实验报告等,占总评的40%。

2. 期中考试:测试学生对章节知识的掌握程度,占总评的30%。

3. 期末考试:全面测试学生对全册知识的掌握程度,占总评的30%。

八年级物理上册全册教案教科版六、教案内容:第6章:力的作用与运动6.1 力的概念与作用6.2 牛顿运动定律6.3 摩擦力与重力6.4 压强与浮力第7章:温度的测量与热量7.1 温度的概念与测量7.2 热量与热传递7.3 热机与热效率7.4 生活中的热量现象第8章:物质的性质与变化8.1 物质的性质8.2 物质的变化8.3 生活中的物质变化现象8.4 化学反应与能量第9章:天体与宇宙9.1 宇宙的起源与结构9.2 恒星与行星9.3 地球与月球9.4 天体运动规律第10章:生活中的物理现象10.1 机械与电气10.2 光学与声音10.3 热学与力学10.4 现代科技与物理七、教学目标:1. 理解力的概念,掌握力的作用效果,学会运用牛顿运动定律分析物体的运动。

八年级上册物理教科版教案

八年级上册物理教科版教案

八年级上册物理教科版教案八年级上册物理教科版教案篇1【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知道液体内部和液体对容器底部有压强,了解影响液体内部压强大小的因素。

二、过程与方法1.通过对演示实验的观察,了解液体内部存在压强的事实,知道液体内部不同深度处压强的大小和方向。

2.体验和感悟游泳时身体受到水产生的压强。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观察和探究,鼓励学生参与探究并积极交流与合作,培养学生关注周围现象的意识以及密切联系实际的科学态度。

【教学重点】液体内部有压强以及液体压强的特点,影响液体内部压强大小的因素。

【教学难点】猜想影响液体内部压强大小的因素及实验。

【教学用具】装满水的薄塑料袋,液体压强的演示装置、水槽、U形管压强计、水等。

【教学过程】一、引入新课播放视频:潜水艇,提出问题:问题:“的里雅斯特”号深潜器在探测马里亚纳海沟后出现了什么情况?(整个外壳直径缩小了)引出本节课的课题-----------液体的压强二、新课教学(一)引入探究课题1.出示一个装满水的薄塑料袋。

(问题:发生了什么现象?)2.将水倒入上端开口、下端扎有橡皮膜的玻璃圆桶内。

(问题:发生了什么现象?)3.将蒙有橡皮膜的容器浸入水中。

(问题:发生了什么现象?)学生经过小组讨论后得出结论:液体内部存在压强并且向各方向都有压强。

提问:同学已经知道了液体内部存在着压强,那么液体的压强与什么因素有关呢?(二)猜想:学生思考:液体的压强与什么因素有关并根据实验现象提出八年级上册物理教科版教案篇2教学目的、任务要求:1、理解人声音的特性。

2、体验声音的特性一——音调、响度、音品。

3、了解声音的特性在生产与生活中的应用。

学习方法:实验、探究、讨论、归纳、练习学习过程:(课前已让同学们准备好教学案、课本和器材)一、引入:用不同乐器演奏同一乐曲“爱的奉献”问学生能否分辨出来,反问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差异,我们学习了这节课后就明白了,(激起学生气氛“大声回答想不想知道”)二、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声音的特性这节课(板书课题:三、声音的特性)大家知道春晚的小沈阳唱山丹丹花开红艳艳时由于调过高拔不上去,欧了,还有俗话讲得好“要想唱歌得先对调”这里的“调”就是我们这节课要学习的声音特性之一--------音调(板书:一、音调)1、音调是指声音的高低这里指的高低不是我们生活中声音的大和小,是从音乐学中讲的音阶的高低,比如1 2 3 4 5 6 7 i(用唱或是演奏让学生感受)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听到的声音有的浑厚低沉,有的清晰尖细。

八年级物理上册 第一章 第一节 走进实验室 学习科学探究教案 (新版)教科版-(新版)教科版初中八年

八年级物理上册 第一章 第一节 走进实验室 学习科学探究教案 (新版)教科版-(新版)教科版初中八年

word
第一节走进实验室:学习科学探究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能力
1.认识测量是实验探究的重要环节.
2.知道科学探究的一般步聚,了解安排这些步骤的原因.
二、过程与方法
1.观察一些典型的物理现象,初步了解观察的科学方法.
2.通过观察常用实验仪器,认识到测量工具对探究式学习的重要性.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激发学生初步的探究意识和对探究的渴望,培养学生对科学的求知欲望.
2.让学生认识到物理与生活的密切联系,使学生乐于探索自然现象和日常生活中的物理缘由.
【教学重点】
让学生对科学探究活动能形成一个概貌性的认识,提高学生对物理的兴趣.
【教学难点】
培养学生从生活中寻找物理现象、探索物理规律的意识,认识“家庭实验室”的重要性.
【教学突破】
通过一些有趣的实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以及求知的欲望.
【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
三棱镜、两个相同的音叉、感应起电机、刻度尺、游标卡尺、千分尺、天平、秒表、温度计、电流表、电压表、弹簧测力计、圆盘测力计、量筒.
学生准备:
放大镜、长纸条、钢笔帽、小漏斗、乒乓球.
┃教学过程设计┃
【板书设计】
第一节走进实验室:学习科学探究
【教学反思】
本节课作为物理学的第一节,重点是如何激发学生探索物理的兴趣,课堂可以设置一些有趣的学生活动,,还可以安排学生进行课外活动,切身体会物理实验的趣味性.。

八年级物理上册教案教科版

八年级物理上册教案教科版

八年级物理上册教案教科版第一章:力和运动1.1 牛顿第一定律教学目标:1. 理解牛顿第一定律的概念。

2. 掌握力和运动的关系。

教学内容:1. 引入力和运动的概念。

2. 讲解牛顿第一定律的内容和意义。

3. 分析力和运动的关系。

教学步骤:1. 引入力和运动的概念,让学生回顾之前的学习内容。

2. 讲解牛顿第一定律的内容和意义,解释物体在不受力作用时保持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的原因。

3. 分析力和运动的关系,引导学生理解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

1.2 牛顿第二定律教学目标:1. 理解牛顿第二定律的概念。

2. 掌握力和加速度的关系。

教学内容:1. 引入牛顿第二定律的概念。

2. 讲解牛顿第二定律的内容和意义。

3. 分析力和加速度的关系。

教学步骤:1. 引入牛顿第二定律的概念,让学生回顾之前的学习内容。

2. 讲解牛顿第二定律的内容和意义,解释力的大小和方向与物体的加速度的关系。

3. 分析力和加速度的关系,引导学生理解力越大,物体的加速度越大。

1.3 牛顿第三定律教学目标:1. 理解牛顿第三定律的概念。

2. 掌握作用力和反作用力的关系。

教学内容:1. 引入牛顿第三定律的概念。

2. 讲解牛顿第三定律的内容和意义。

3. 分析作用力和反作用力的关系。

教学步骤:1. 引入牛顿第三定律的概念,让学生回顾之前的学习内容。

2. 讲解牛顿第三定律的内容和意义,解释作用力和反作用力存在且大小相等、方向相反的原因。

3. 分析作用力和反作用力的关系,引导学生理解作用力和反作用力是相互作用的。

第二章:能量和功2.1 能量的概念教学目标:1. 理解能量的概念。

2. 掌握能量的守恒定律。

教学内容:1. 引入能量的概念。

2. 讲解能量的守恒定律。

教学步骤:1. 引入能量的概念,让学生回顾之前的学习内容。

2. 讲解能量的守恒定律,解释能量不会凭空产生或消失,只会转化形式或从一个物体转移到另一个物体上的原因。

2.2 功的概念教学目标:1. 理解功的概念。

教科版物理八年级上册第一章《走进实验室》教学教案

教科版物理八年级上册第一章《走进实验室》教学教案

教科版物理八年级上册第一章《走进实验室》教学教案1.走进实验室:学习科学探究【学习目标】1、认识到测量是实验探究的重要环节。

2、激发学生初步的探究意识,培养学生对科学的求知欲望。

3、培养学生从生活中寻找物理现象,探索物理规律的意识。

【自主预习】1.物理学是研究。

2.科学探究的工具(1)长度的测量工具:;(2)质量测量工具:;(3)时间的测量工具:;(4)温度测量工具:;(5)电的测量工具:;(6)力的测量工具:;(7)体积的测量工具:。

3.科学探究的步骤(1)(2)(3)(4)(5)(6)(7)【课堂探究】1.走进科学探究的基地(1)观察奇异的物理现像①光的色散②音叉振动将小球弹起③“魔镜”④干冰升华(2)认识科学探究的工具测量同一物理量的仪器,可能有不同的规格和不同的使用方法,应根据实验的需要合理选择。

(3)像科学家一样探究一提二猜三设计;四是实验与收集;五是分析与论证;六是评估七交流。

遵守操作规则,注意安全,爱护仪器、设施,做实验的主人。

【效果评价】A组1.下列关于科学探究工具的叙述,正确的是()A.量筒是用来测量温度的仪器 B.体积的测量用托盘天平C.弹簧测力计可以用来测量质量D.时间的测量用秒表2.下列物体中,不属于科学探究中的测量工具的是()A.温度计B.米尺C.剪刀D.天平3、议一议:一元硬币的外观有银白色的金属光泽,一些同学认为它可能是铁制成的。

在讨论时,有同学提出“我们可以先拿磁铁来吸一下”,这时,有位同学手拿磁铁吸了一下硬币。

就“一些同学认为它可能是铁制成的”这一环节而言,属于科学探究中的()A.结论 B.评估C.猜想与假设 D.进行实验B组4. 小明测量了一些数据,但是忘了写单位,请你为其补上合适的单位(1)小红的身高为164.0_________;(2)硬币的厚度为2.5_________;(3)你的手指甲的宽度约9__________;(4)地球半径约为6400____________。

八年级物理上册教案教科版

八年级物理上册教案教科版

八年级物理上册教案教科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了解和掌握八年级物理上册的基本概念、原理和规律。

(2)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观察能力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实验、观察、讨论等方法,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和探究能力。

(2)学会运用物理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提高学生的应用能力。

3. 情感态度价值观:(1)培养学生对物理学科的兴趣和好奇心,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2)培养学生尊重科学、诚实守信的科学态度。

二、教学内容1. 第一章:运动的描述(1)学习物体运动的概念、分类和表示方法。

(2)掌握位移、速度、加速度等基本物理量。

(3)学习图像在描述物体运动中的应用。

2. 第二章:力和运动(1)学习力的概念、分类和作用效果。

(2)掌握牛顿三定律及其应用。

(3)探讨力与运动的关系。

3. 第三章:机械能(1)了解机械能的概念及其分类。

(2)学习动能、势能、机械能的相互转化。

(3)掌握能量守恒定律在机械能中的应用。

4. 第四章:声音(1)了解声音的产生、传播和接收。

(2)学习声音的特性及其影响因素。

(3)探讨声音的应用和防治噪声的途径。

5. 第五章:温度和热量(1)学习温度的概念和测量方法。

(2)掌握热量、比热容等基本概念。

(3)探讨热量传递的规律和应用。

三、教学方法1. 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主动探究问题,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

2. 利用实验、演示、模拟等教学手段,增强学生对物理现象的直观感受。

3. 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合作交流,提高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4. 结合生活实例,引导学生学以致用,提高学生的实际问题解决能力。

四、教学评价1. 课堂表现: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提问回答等情况,了解学生的学习状态。

2. 作业完成情况:检查学生作业的完成质量,评估学生的学习效果。

3. 实验报告:评估学生在实验操作、观察和分析问题等方面的能力。

4. 期末考试:全面测试学生对本册内容的掌握程度。

教科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一章教案

教科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一章教案

1.走进实验室:学习科学探究教学目标三维目标要求一、知识与技能1.观察一些典型的物理现象,初步了解观察的科学方法。

2.知道科学探究的一般步骤。

二、过程与方法1.通过观察常用实验仪器,认识到测量工具对探究性学习的重要性。

2.了解安排科学探究一般步骤的原因。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初步的探究意识和对探究的渴望,培养对科学的求知欲望。

认识到物理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并乐于探索自然现象和日常生活中的物理现象。

教学重点和难点一、教学重点知道科学探究的一般步骤。

二、教学难点知道科学探究的一般步骤。

教学过程情景导入某个星期天,伽利略在比萨大教堂惊奇地发现,房顶上挂着的吊灯因为风吹而不停地有节奏地摆动.那么这个吊灯完成一次摆动的时间是否相同呢?他想,脉搏的跳动是有规律的,可用来计时.于是他一面按着脉搏,一面注视着灯的摆动.不错,灯每往返摆动一次的时间基本相同,这使他又产生了一个疑问:假如吊灯受到强风吹动,摆得高了一些,它每次摆动的时间还是一样吗?伽利略把铁块固定在绳的一端挂起来,再把铁块拉到不同高度让它开始摆动,仍用脉搏细心地测定摆动的时间.结果表明每次摆动的时间仍然相同.这个实验结果证明他的想法是正确的,即"不论摆动的幅度大些还是小些,完成一次摆动的时间是一样的".这就是物理学中摆的等时性原理.后来,人们对摆动继续深入研究,不仅进一步发现了摆的周期与摆长间的数学关系,并据此发明了钟表。

同学们,让我们像科学家们一样,走进科学的殿堂,体会科学探究的快乐之旅吧!教学活动本节分为四个教学板块:(1)观察奇妙的物理现象;(2)认识科学探究的工具;(3)像科学家一样探究;(4)建立你的家庭实验室。

一、观察奇妙的物理现象1.要求学生明确走进实验室有两大任务:观察奇妙的物理现象和了解实验室的仪器、设施。

2.在实验室,还应引导学生参观实验室的各种仪器、设施,特别是要认识各种常用的测量仪器,为今后学习实验探究做准备。

八年级物理上册(教科版)教案—1

八年级物理上册(教科版)教案—1

八年级物理上册(教科版)教案—1.1走进实验室:学习科学探究一、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1.认识到测量是实验探究的重要环节。

2.知道科学探究的一般步骤, 了解安排这些步骤的原因。

【过程与方法】1.观察一些典型的物理现象, 初步了解观察的科学方法。

2.通过观察常用实验仪器, 认识到测量工具对探究式学习的重要性。

【情感态度价值观】1.激发学生初步的探究意识和对探究的渴望, 培养学生对科学的求知欲望。

2.让学生认识到物理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使学生乐于探索自然现象和日常生活中的物理缘由。

二、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让学生对科学探究活动形成一个概括性的认识, 提高学生对物理的兴趣。

【教学难点】培养学生从生活中寻找物理现象, 探索物理规律的意识,认识家庭实验室的重要性。

三、课前准备刻度尺、托盘天平、秒表、量筒、量杯、电流表、电压表、温度计、体温计、弹簧测力计等, (根据学生数量分成若干组, 最好两人一组, 每组分别配齐以上器材) 杯子, 米适量, 筷子, 气球、浮沉子等。

四、教学过程教学环节教师活动设计学生活动设计一、新课引入演示实验1: 玻璃杯注满水后盖上一塑料片, 倒置, 塑料片不会掉下。

演示实验2: 两平面镜互成一定角度, 中间点燃几支蜡烛, 可见镜中有一系列蜡烛的像。

学生观察现象, 并试着提出问题, 体验物理的趣味性。

二、认识测量仪器展示下面的图片, 让学生判断图中的两线是直线还是曲线。

学生判断: 是曲线或是直线。

再请一名学生到讲台处用直尺比量一下。

学生上前用直尺比量后, 发现图片中两线是平行直线。

提出问题: 仅仅依靠感觉去判断事物准确吗?得出结论: 物理是一门严谨的学科, 在很多时候都需要获得准确的数据, 这就需要测量, 而测量必须依靠仪器。

引导学生认识在初中阶段将会用到的一些测量仪器。

学生回答: 不准确。

板书设计第一节走进实验室: 学习科学探究一、认识实验室常用的实验仪器二、科学探究的一般环节提出问题——猜想与假设——制定计划、设计实验——进行实验、收集证据——分析论证——评估——交流合作三、建立自己的家庭实验室。

八年级物理上册教案教科版

八年级物理上册教案教科版

八年级物理上册教案教科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了解并掌握教科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的基本概念和原理;(2)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3)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和科学思维。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观察、实验、探究等方法,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2)运用合作学习、讨论交流等方式,提高学生的团队协作和沟通能力;(3)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 情感态度价值观:(1)培养学生对物理学科的兴趣和好奇心;(2)培养学生尊重科学、热爱科学的情感;(3)培养学生节约能源、保护环境的意识。

二、教学内容第一章:机械能及其转化1. 机械能的概念及其守恒定律2. 动能、势能、机械能的相互转化3. 机械能的利用和节能第二章:声现象1. 声音的产生和传播2. 声音的特征及其测量3. 声音的应用和防治噪声第三章:光现象1. 光的传播和反射2. 光的折射和透镜成像3. 光的色散和光谱第四章:热现象1. 温度的概念及其测量2. 热量和比热容3. 热机和热效率第五章:电现象1. 电流的概念及其形成2. 电压和电阻3. 电能和电功率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基本概念和原理的理解与运用;(2)实验操作能力和科学思维的培养;(3)实际问题的解决。

2. 教学难点:(1)概念之间的联系和转化;(2)实验设计和数据处理;(3)复杂实际问题的解决。

四、教学方法与手段1. 教学方法:(1)采用问题驱动、探究式学习法;(2)运用合作学习、讨论交流等方式;(3)注重实验操作和观察能力的培养。

2. 教学手段:(1)多媒体课件和教学软件;(2)实验器材和实验操作;(3)课外阅读和作业练习。

五、教学评价1. 过程评价:(1)课堂提问和讨论;(2)实验报告和操作能力;(3)小组合作和沟通能力。

2. 结果评价:(1)单元测试和考试成绩;(2)对学生解决问题能力的评价;(3)对学生科学思维和创新能力的评价。

六、教学计划与进度安排1. 教学计划:(1)根据教学目标和内容,制定每章的教学计划;(2)合理安排课堂时间,确保教学内容的完整性;(3)注重巩固和拓展学生的知识体系。

八年级物理上册教案教科版

八年级物理上册教案教科版

八年级物理上册教案教科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理解并掌握教科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的基本概念和原理;(2)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3)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和科学思维。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观察、实验、探究等方法,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2)运用比较、分析、归纳等方法,提高学生的科学思维能力;(3)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和交流表达能力。

3. 情感态度价值观:(1)培养学生对物理学科的兴趣和好奇心;(2)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树立正确的科学观;(3)培养学生勇于探究、严谨治学的精神。

二、教学内容第一章:声现象1. 声音的产生与传播2. 乐音与噪音3. 声音的应用第二章:光现象1. 光的传播与反射2. 光的折射与透镜3. 光的应用与色彩第三章:热现象1. 温度的测量与热量2. 热传导与对流3. 热机与能量转化第四章:力学基础1. 力的作用与物体运动2. 重力与摩擦力3. 压强与浮力第五章:简单机械1. 杠杆与滑轮2. 斜面与螺旋3. 机械能与能量守恒三、教学方法1. 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主动探究问题,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2. 运用实验教学法,让学生亲身体验和观察现象,提高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3. 采用小组合作学习法,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和交流表达能力;4. 利用多媒体教学手段,丰富教学形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四、教学评价1. 课堂表现评价: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提问回答、小组合作等情况,给予及时的反馈和评价;2. 作业评价:检查学生作业的完成情况,评估学生的理解和应用能力;3. 实验报告评价:评估学生在实验过程中的操作技能、观察能力和分析问题的能力;4. 单元测试评价:定期进行单元测试,了解学生的学习效果,为下一步教学提供参考。

五、教学资源1. 教科书:八年级物理上册教科书;2. 实验器材:声音、光、热、力学等实验所需的器材;3. 多媒体课件:制作相关的多媒体课件,辅助教学;4. 网络资源:利用网络资源,获取相关的教学信息和素材。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初二物理上册第一章教科版教案
下面是由我整理的,一起来看看吧。

:走进物理世界大门
一、教学目标要求
1.知道基础物理由力学、热学、声学、光学、电学等。

初步了解物质世界有宏观、微观、宇观三个层次。

2.经历阅读、思考、讨论,并动手做一系列简易的实验过程,初步体会学习物理与其他学科的不同方法。

3. 对物质世界产生神秘感,对物理学产生浓厚的兴趣和探索的欲望,初步认识 "没有物理学就没有现代文明"的道理。

二、重点与难点
本节重点是让学生了解物理学的三大社会功能。

难点是使学生体会到物理学在素质教育中的特殊性。

三、教学过程
1.情景创设
让学生自己阅读课文.
2.讨论交流与实验设计
教师再围绕什么是物理学,物理学的研究对象是什么这些问题,广泛应用生活中的器材开展实验:
(1)要求每个学生用纸片和橡皮做落体运动实验。

(2)学生用双手摩擦,或用手来回与铅笔摩擦,感受机械能变成热能的
过程。

(3)摩擦带电实验。

(4)利用教室中的电器,演示电的现象等。

通过上述身边实验,引出物理学中力、热、声、光、电的不同内容。

并为引出物理学广泛研究领域作准备。

3.介绍宇观世界、微观世界及其基本观测方法。

结合教材中的教材上图1-1-1、图1-1-2、图1-1-3及图1-1-4进行介绍,主要着眼于说明物理学的研究范围:力学、热学、电磁学、光学、原子学。

说明:宇观世界的观测需要望远镜与探测器,而微观世界的观测与研究使用各种显微镜、粒子加速器即可。

教师也可以针对哈勃太空望远镜、"勇气号"火星探测器等一些较为新奇的内容略作展开。

4.用图片、资料、多媒体,联系学生身边的事实以及家居生活的现代化设备,让学生谈谈对"物理学是改变世界的科学"这一论断的初步认识。

5.介绍一些科学家的事迹
6.作业:
1.回家与爸爸妈妈一起看物理书,讨论什么是物理学?讨论发生在家里的物理现象和物理学对社会进步的主要作用。

2.写一篇对物理学的初步认识的小论文。

3.做一些小实验
① 静电小实验
② 三原色陀螺
:观察物质世界的运动
一、教学目标
1. 认识运动的普遍性,物质世界是一个运动的世界。

了解物质世界几种常见的运动形式,对每种运动形式能举出一些典型例子,初步知道它们和我们的生产、生活的关系。

2. 通过回忆、联想生活中大量运动,观察图片、演示实验、多媒体或动手做一些简单实验,经历认识不同形式物质运动的过程,知道观察研究不同物体运动要用不同的方法。

3. 通过对物质世界运动的观察,知道物质世界的运动多样性,复杂性,形成关注物质世界运动及其变化的意识。

了解各种运动形式与人类的生产、生活和科学技术紧密联系。

初步认识物理学的进步与人类文明发展的关系。

二、教学过程
1.导入: (谈话)通过本节学习,应使每一个同学认识到物质世界的运动形形色色,但是并不是每个物体的运动大家都能认识到,需要通过观察,有的是肉眼可以直接看到,但更多的是需要借助仪器(望远镜或显微镜)进行观察,有的需要通过间接观察和思考,才能知道它们的运动。

这也是为什么本节的节名为"观察物质世界的运动"的考虑,希望能引起学生对周围世界各种运动的观察和研究的兴趣。

1.认识物质世界运动及运动的普遍性,渗透着运动的相对性。

①让学生体会判断物体静止和运动不能凭感觉,需要有科学方法;判断有些物质的运动如电磁波,热运动,虽然人眼不能直接看到,但可以由电磁运动、分子热运动产生的效应间接地观察。

②物质的运动的绝对性、与静止的相对性(举例说明)
2.逐个认识基本运动形式。

①教师拿出香水,问:你们知道这是什么吗?(不知道)教师再打开香水盖喷,(学生回答:香水)你怎么知道的?(闻到了香气)香水在我手中,你们怎么会闻到?这说明了什么?香水分子在运动。

再充分利用教材的彩图,结合学生生活经验,让学生通过自学、讨论交流来进行,进一步巩固学生对"分子热运动"的认识。

②开闭电灯、收音机、学生互打手机等来认识电电磁运动。

③介绍声的传播、光的传播等。

这些是与学生们生活紧密相关的运动形式。

关于原子内部的运动与第一节介绍过的原子结构是密不可分的,原子内部有两种不同运动:一种是核外电子的运动,如导体的导电是原子核最外层电子变成自由电子的运动,原子发光、煤、石油、有机物燃烧是核外价电子的运动;X光、红外线、激光都是核外内层电子运动。

另外一种是核内的运动,常见的是放射性现象,放出、、三种射线。

这三种射线对生命物质都有杀伤作用,原子弹爆炸主要利用这三种射线形成杀伤力,核反应堆为什么要筑起厚厚的防护层,就是防止这些射线影响人体健康,医疗上则用射线杀死残害人体健康的癌细胞。

三、发展空间
(一)"家庭实验室"指导
(1)观察油滴在水面上运动。

(2)与妈妈讨论做饭中的物质运动形式。

:认识物质世界的能量
一、教学目标
1. 知道一切物体都是有能量,不同运动形式对应不同能量。

初步了解光能、机械能、内能、电能、化学能和核能等能量形式。

知道各种能量之间可以转化,初步懂得利用能量的过程就是不同能量之间进行转化的过程。

2. 通过联系生活,观察教材图片,让学生们自己来认识常见的这些能量形式。

通过观察、讨论分析初步认识不同能量之间的相互转化。

3. 通过物质世界不同运动和能量形式的认识,尤其对能量转化利用的认识,使学生们对大千世界有一个概括的具体的认识,拉近了物理与学生之间的距离,感到物理学就在身边,物理学与我们人类生活、生产、社会发展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

二、教学过程
1. 让学生们阅读课文,然后讨论下列问题
①我们日常生活中经常联系着哪些能量?学生们自己说说每天生活中至少应有哪些能量?
②我们日常生活中消耗的能量是怎么转化的,即什么能转化成什么能?
③如果世界上突然没有电能,整个社会将会怎么样?没有光能这个世界又将如何? ④怎样认识能源技术革命与人类社会进步的关系? 2.教师小结,并认识能量的转化
(1)点燃火柴,观察光能、内能和化学能及其互相转化。

(2)启闭教室内电灯、演示电能、光能和能内及互相转化。

(3)双手摩擦或手捋铅笔体验机械能、内能及互相转化。

三、发展空间指导
2.将一细铁丝,来回反复弯折,可以折断铁丝,这时发现铁线是否烫手,分析一下这个过程能量转化。

3.社会调查:(1)市场有一种新型手电筒,不需要电池,晃几下就可以照明。

(2)一种玩具塑料球,从高空落地弹起就可以闪出彩光。

通过这些活动让同学们感受不同能量之间的转化。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