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字的构造原则
汉字构造知识点总结大全
![汉字构造知识点总结大全](https://img.taocdn.com/s3/m/9d0ac84678563c1ec5da50e2524de518964bd3ac.png)
汉字构造知识点总结大全汉字是中国语言文字的基本单位,是一种非音素文字,构成了中国文字系统的基础。
汉字的构造有其独特的规律和特点,因此要学习和掌握汉字的构造知识是很重要的。
本文将从汉字的构造原理、汉字结构、汉字的构造规律等方面进行详细的总结。
汉字的构造原理汉字的构造原理是指汉字形体的形成及形体构造原则。
汉字是一种表意型文字,其构造原理主要包括象形、指事、会意、形声、声旁和意旁六种构成原理。
1. 象形:指一些汉字的构造原理是由其所代表的事物的形态构成。
2. 指事:指汉字的构成原理是由一些象征性的符号构成,用以表示抽象的事物。
3. 会意:指一些汉字的构造原理是由两个或更多的象形结构字组合而成的。
4. 形声:形声是汉字的另一种常见构造原理,它是由意符和声符两部分构成的。
5. 声旁:声旁是指汉字中的含有声音成分的字部。
6. 意旁:意旁是指一些汉字形体中含有意义方面的字部。
汉字的构造原理主要是以表意文字为主,也是汉字构造原理的基本原则。
汉字的结构汉字的结构是指汉字的构成部分以及构成规律。
汉字的结构主要包括字根、字旁、偏旁、部首等。
1. 字根:字根是一个汉字的最基本的组成部分,是汉字构造的基础。
2. 字旁:字旁是指一个汉字构造中不占据主要位置,但对字义有一定影响的部分。
3. 偏旁:偏旁是指一个汉字的构造中不占据主要位置,但是构成结构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4. 部首:部首是汉字的结构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指一个汉字的构造中占据主要位置的部分。
汉字的结构是包括主体和附体的关系,主体是汉字的核心,附体是它的附属部分,主体和附体的关系是构成汉字的结构。
汉字的构造规律汉字的构造规律是指汉字的构造中一些常见的规律或原则,它是使一些汉字在构造中有规律可循。
1. 象形:一些汉字的构造是由其所代表的事物的形态构成,如“日”、“月”、“山”等。
2. 会意:一些汉字的构造是由两个或更多的象形结构字组合而成的,如“休”、“品”、“任”等。
阐述汉字的构造原理和特点
![阐述汉字的构造原理和特点](https://img.taocdn.com/s3/m/2dda3d11e3bd960590c69ec3d5bbfd0a7956d523.png)
阐述汉字的构造原理和特点
汉字是中国文字系统中的基本单位,它具有独特的构造原理和特点。
其一,汉字的构造原理是形声相合。
汉字中的大多数字由形旁和声旁两部分构成,形旁表示字的意义,声旁表示字的发音。
形旁通常是一个或多个基本部首的组合形成,而声旁则是由一个或多个表示声音的字体组成。
形声相合的方法使得每个汉字都能同时表达含义和音质。
其二,汉字的构造原理是符号象形性。
汉字最初是通过人们对自然事物的观察和模仿来形成的。
汉字的很多部首和偏旁是抽象的符号,具有象形的特点。
例如,“木”字部分形状类似于一棵树,“日”字的形状类似于太阳,具有象征意义。
这种符号象形性的特点使得汉字在表达事物形象和概念时具有直观性和形象感。
其三,汉字的构造原理是几何和结构的相互关系。
汉字的构造和形状经过演变和发展,形成了一种复杂的结构系统。
汉字的构造涉及到画笔的顺序、笔画数、笔画顺序和笔画顺序等基本要素。
汉字的构造原理是以几何规律为基础,通过叠加、重叠、平行和相交等方式形成不同结构的字形。
这种几何和结构的相互关系使得汉字具有独特的美感和追求平衡的艺术性。
综上所述,汉字的构造原理和特点包括形声相合、符号象形性和几何结构的相互关系。
这些特点使得汉字成为一种独特的文字系统,并在汉字的书写、阅读和理
解中起到重要的作用。
语文基础知识之汉字的构造
![语文基础知识之汉字的构造](https://img.taocdn.com/s3/m/2d99f7f34b35eefdc9d3331b.png)
语文基础知识之汉字的构造汉字是中国人民在长期劳动中创造的,它是世界各国文字当中使用年代最久的文字之一。
远在公元前十五世纪,汉字已经相当发展了,迄今已有三四千年的悠久历史。
汉字是记录汉语的符号,是我们学习的工具。
要正确掌握和使用汉字,就有必要学习有关汉字的一些基本知识。
这里着重讲一讲汉字的构造。
关于汉字构造的规律,古代有所谓"六书"的说法。
"六书"是古人总结出来的六种造字和用字的方法,也就是汉朝的许慎在《说文解字》序文中所概括出来的六种名称,即指事、象形、形声、会意、转注、假借。
根据汉字由表形到表意再到表声的演变特点,"六书"次第应是∶象形、指事、会意、形声、转注、假借。
表形部分包括象形、指事;表意部包括会意;表音部分包括形声、转注、假借。
一、象形象形即用描摹事物的形状来表示意思。
如"日"就是太阳形象,中间一点,指的是太阳里的黑影。
"月"就是月牙的形象,因为月亮缺时多圆时少,故以月牙的形象表示"月"字。
"行"象四通八达的大路。
从以上几个例子可以看出,象形文字是由图画文字发展而来的。
但客观事物是纷繁无穷的,而创造能代表客观事物形象的符号确是有限的,随着社会的发展,象形文字适应不了这种要求,它本身需要来一个剧烈的变化,后来出现了小隶书和楷书,彻底打破了象形文字的结构,使象形字失夫了象形的作用。
所以,今天的象形字都是不象形的。
二、指事具体的事物可以象形,抽象的概念就无法象形了,只能用一种能够表示这种抽象概念的符号,把它表示出来。
这种用象征性的符号来表示意义的方法,就叫指事。
指事字大体有两类,一种是纯符号。
在长横上边的符号,表示"上"的概念;在长横下边的符号,表示"下"的概念。
还有一种"指事"字是在象形字的基础上增加一个指事的符号,造出一个新字。
汉字间架结构八大规律92法
![汉字间架结构八大规律92法](https://img.taocdn.com/s3/m/641ae6323169a4517723a35a.png)
汉字间架结构八大规律1、间距相等规律:横与横:三、日、月、里、国、言、平、音、重、与等竖与竖:川、洲、市、西、舞、带、删等撇与撇:杉、衫、彩、形、物、家、象、多等点与点:江、流、汗、点、杰、羔、恩、志等2、笔顺规律:先横后竖;先撇后捺;从上到下;从左到右;从外到内;先中间后两边;先里头后封口;先主体后加点。
3、主笔规律:独体字与上下结构(包括上中下结构),首先要找出横向的主笔,一般为横、撇、捺、横钩、竖弯钩。
其中优先级最高的为:四点底、皿字底、木字底、女字底、立字头等,次之为:人、儿、心等。
例字:丰、合、意、童、热、柴、盖、益、婆、要、兄、志、恩。
4、缩短规律:玩、此、场、攻、到、乱、取、职等字的偏旁,底部长横要缩短,右边的笔画要齐平。
另外,撇捺组合的字做偏旁,当位于左时,撇长而捺化成点:烂、和、料、彩、耕、双、欲、林、欢、从、短。
位于右时,撇短捺长:峰、路、政、松、给、体、挤、技。
5、中心线规律:首点居正:主、宇、市、京、童、庄中直对正:常、桌、卓、卡、尘、堂上下结构的字,纵向中心线两边对称。
左右结构的字,横向中心线上下对称。
6、错位规律:凡左右结构者,右边部分上面平而下面有向下延伸的笔画则写成左高右低的错位结构。
如:抨,秤,秆,柯,河,押,搓,扩等。
如有右耳刀的,一律要错位:却、即、部、都等如斤在右边的,竖一律要低:斯、析、沂、拆等.7、包围结构组字规律:左半包时要偏右,右半包时则偏左,上三包围要靠上,左三包围下横长,下三包围包一半,全包围时写中间。
左上包右下:厄、庆、尼、启、左、有、差、病、劣、虎右上包左下:习、句、戈、武、可、虱、氧、匈、左下包右上:旭、翘、延、述、尴、尬、超、题、毯、咫左三包围:区、医、巨、臣下三包围:画、凶、幽、函上三包围:同、问、冈、风、月全包围:国、四、田、回、目8、章法排列规律:字间一线,字距相等;繁字应大,简字应小;斜钩写长,长竖突出;开门字大,尾字加重。
写字口诀总括:上下结构找主笔,左右结构作对比,独体结构如上下,包围结构有诀窍。
六书的概念古人将汉字的构造规律归结为六种条例汇总
![六书的概念古人将汉字的构造规律归结为六种条例汇总](https://img.taocdn.com/s3/m/7a6a57e22cc58bd63186bd2e.png)
曦:〔解形〕從日羲聲,羲兼表義。〔解釋〕古代神話
以羲和為太陽御者,或又以為太陽之母,故有時以羲代 日。《玉篇.日部》:“曦,日色也。”《廣韻.支 韻》:“曦,日光。” 返回
勞 志 文
勞:〔解形〕繁體字“勞”形聲字。形旁是“力”,聲旁是 “熒”(荧)省略而成。〔釋義〕勞累,辛苦。《韓非子.五 蠹》:雖臣虏之勞不苦于此矣。(臣虏:奴隶。)又:夫之用 力也勞,而民為之者曰:可得以富(可以致富)。 志: 〔解形〕形聲字。形旁是“心”,聲旁是“之”。〔釋義〕 思想感情。《尚書.舜典》:詩言志。(詩砍是表逹思想感情 的。曹操《觀滄海》:幸甚至,歌以咏志。(幸甚至:幸運得 很。歌:作詩歌。咏:用詩歌表達。) 文:[解釋]象形文。甲骨文中文像正立之中,胸前繪有花紋。 《史記.文部》:" 文,錯畫也,象交也"文義是紋身。《史 記.越王勺踐世家》:"封于會稽,以奉守禹之祀,文身斷鬆, 披草菜而邑焉 "引申指花紋,紋路等。
組員名單
組長:蔡威曦 組員:勞志文 林華立
蔡 威 曦
蔡:〔解形〕形聲字,從廿祭聲。〔解釋〕1)野草;
2)占卜用的大龜;3)周代諸侯國名,在今河南上蔡 縣西南,後至今新蔡縣一帶。《說文.艸部》:“蔡, 草也。” 威:〔解形〕會意字,金文或從戈從女。〔解釋〕1) 使人敬畏的氣魄或態度:威力、權威示威等。《說.文 女》:“威,從女從戌。”据甲、金文,“戌”為兵器。
號,或用已有的象形字加上別的符,合起來去說明事物的特徵。 如: 上、 刃 。
會意將兩個或以上的象形文的意思總合,去表達一個新的意義的
造字方法。如:將「日」和「月」合起來便是「明」。如「步」 字加上「水」旁,便成了徒步過水的「涉」字。
形聲將形符和聲符組合起來形成一字,以表示意義的造字方法。
汉字间架结构八大规律法
![汉字间架结构八大规律法](https://img.taocdn.com/s3/m/b9215992c77da26924c5b016.png)
汉字间架结构八大规律1、间距相等规律:横与横:三、日、月、里、国、言、平、音、重、与等竖与竖:川、洲、市、西、舞、带、删等撇与撇:杉、衫、彩、形、物、家、象、多等点与点:江、流、汗、点、杰、羔、恩、志等2、笔顺规律:先横后竖;先撇后捺;从上到下;从左到右;从外到内;先中间后两边;先里头后封口;先主体后加点。
3、主笔规律:独体字与上下结构(包括上中下结构),首先要找出横向的主笔,一般为横、撇、捺、横钩、竖弯钩。
其中优先级最高的为:四点底、皿字底、木字底、女字底、立字头等,次之为:人、儿、心等。
例字:丰、合、意、童、热、柴、盖、益、婆、要、兄、志、恩。
4、缩短规律:玩、此、场、攻、到、乱、取、职等字的偏旁,底部长横要缩短,右边的笔画要齐平。
另外,撇捺组合的字做偏旁,当位于左时,撇长而捺化成点:烂、和、料、彩、耕、双、欲、林、欢、从、短。
位于右时,撇短捺长:峰、路、政、松、给、体、挤、技。
5、中心线规律:首点居正:主、宇、市、京、童、庄中直对正:常、桌、卓、卡、尘、堂上下结构的字,纵向中心线两边对称。
左右结构的字,横向中心线上下对称。
6、错位规律:凡左右结构者,右边部分上面平而下面有向下延伸的笔画则写成左高右低的错位结构。
如:抨,秤,秆,柯,河,押,搓,扩等。
如有右耳刀的,一律要错位:却、即、部、都等如斤在右边的,竖一律要低:斯、析、沂、拆等.7、包围结构组字规律:左半包时要偏右,右半包时则偏左,上三包围要靠上,左三包围下横长,下三包围包一半,全包围时写中间。
左上包右下:厄、庆、尼、启、左、有、差、病、劣、虎右上包左下:习、句、戈、武、可、虱、氧、匈、左下包右上:旭、翘、延、述、尴、尬、超、题、毯、咫左三包围:区、医、巨、臣下三包围:画、凶、幽、函上三包围:同、问、冈、风、月全包围:国、四、田、回、目8、章法排列规律:字间一线,字距相等;繁字应大,简字应小;斜钩写长,长竖突出;开门字大,尾字加重。
写字口诀总括:上下结构找主笔,左右结构作对比,独体结构如上下,包围结构有诀窍。
汉字的基本构造与组合规律
![汉字的基本构造与组合规律](https://img.taocdn.com/s3/m/4b523dac162ded630b1c59eef8c75fbfc77d948c.png)
汉字的基本构造与组合规律汉字作为中华文化的精髓,是中国人民的文字表达工具,也是世界上最古老、最丰富的文字之一。
汉字的形态既包含了具象的图形元素,又表达了抽象的意义,这使得汉字具有丰富的内涵和深远的文化底蕴。
本文将探讨汉字的基本构造和组合规律,带领读者深入了解汉字的神奇之处。
一、汉字的基本构造汉字的基本构造是指汉字的组成要素及其结构形态。
汉字的构造主要由笔画、部首和偏旁组成。
1. 笔画汉字的基本笔画有八种,分别是横、竖、撇、捺、点、折、钩、提。
这八种基本笔画不仅构成了汉字的基本形状,还具有一定的书写顺序。
每个汉字都可以根据构造方式归类到这八种基本笔画中的一种或多种。
2. 部首部首是汉字的组成元素,可以理解为汉字的“头”。
部首通常在字的左边或顶部,一般成为汉字的意义的表达方式。
汉字的部首种类丰富多样,共有214个,根据部首的不同,我们可以将汉字进行分类和归纳。
3. 偏旁偏旁是汉字的构造组成元素,可以理解为汉字的“身体”。
偏旁一般位于字的右边或底部,起到指示字义或加强字形意义的作用。
通过组合不同的部首和偏旁,可以形成各种各样的汉字。
二、汉字的组合规律汉字的组合规律主要体现在构造方式、部首和偏旁的组合,以及音、义、形的关联性上。
1. 构造方式的组合规律汉字的构造方式包括横排、竖排、草书等,不同的构造方式会影响到字形的形态。
在字的结构形态上,我们可以看到横的组合、竖的组合、撇捺的组合等多种构造方式。
这些构造方式的组合形成了汉字的多样性。
2. 部首和偏旁的组合规律部首和偏旁的组合是汉字形成的重要方式之一。
通过组合不同的部首和偏旁,可以形成新的汉字,并且这些新的汉字往往与原有的部首和偏旁具有一定的关联性。
例如,“木”是一个部首,与“林”、“森”等字形成了一系列与树木相关的汉字。
3. 音、义、形的关联性汉字的音、义、形之间存在着一定的联系。
例如,“心”字的形状像一个人的心脏,与心脏有关的意义,同时发音也与心有关。
汉字的造字的方法
![汉字的造字的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27189ed56394dd88d0d233d4b14e852459fb3958.png)
汉字的造字的方法
汉字的造字方法主要有六种:象形法、指事法、形声法、会意法、转注法和假借法。
1. 象形法:根据事物的形状或特征来构造汉字。
例如,“日”字就是太阳的形状,“山”字就是山的形状。
2. 指事法:用具体物体来表示抽象的概念或动作。
例如,“上”字是用手指向上的动作来表示上方的意思。
3. 形声法:根据字的形状和字的声音来构造。
常见的偏旁部首通常表示字的意思,声旁或声符则表示字的读音。
例如,“香”字,左边的“艹”部表示植物,右边的“日”部表示字符的读音“xiang”。
4. 会意法:用多个象形或指事的意符组合起来表示一个更抽象的意思。
例如,“思”字是由“田”、“心”和“目”组合而成,表示用心去看田地,即思考的意思。
5. 转注法:将原本有意义的字,借用到另一个字上,形成新的字形和意义。
例如,“豆”字原本表示豆类植物,后来也用来表示一种动作,即投掷。
6. 假借法:借用已有的字形,赋予新的读音和意思。
例如,“水”字本来是代表水的意思,后来也用来表示湿润、潮湿的意思。
这些造字方法,不仅反映了古代人们观察和思考事物的方式,也使得汉字具有了精确、独特和丰富的表达能力。
汉字的构造原理六书
![汉字的构造原理六书](https://img.taocdn.com/s3/m/22e8d9fd4128915f804d2b160b4e767f5bcf8043.png)
汉字的构造原理六书汉字是中国古代智慧的结晶,是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而汉字的构造原理可以归纳为六书,即象形、指事、会意、形声、转注和假借。
一、象形象形是汉字最早的构造原理,它是通过直接描绘事物的形态和特征来表示意义。
例如,汉字“日”就是太阳的形态,它表示“太阳”之意;而“山”则是山脉的形态,表示“山”之意。
这种构造原理使得汉字具有直观易懂的特点。
二、指事指事是通过一种事物来指代另一种事物,以表示意义。
例如,汉字“上”就是一只手指向上方的形态,它表示“上升”之意;而“下”则是一只手指向下方的形态,表示“下降”之意。
这种构造原理使得汉字具有明确的指代性。
三、会意会意是通过组合两个或多个象形或指事的汉字,来表示一个更加抽象的意义。
例如,汉字“休”由“人”和“木”组成,表示“人在树下休息”的意思;而“好”则由“女”和“子”组成,表示“女子的样子好”的意思。
这种构造原理使得汉字具有更加深层次的意义。
四、形声形声是通过一个字的形态和另一个字的发音来表示意义。
其中一个字的形态部分表示意义,另一个字的发音部分表示音义。
例如,汉字“岛”由“山”和“刀”组成,其中“山”部分表示意义,而“刀”部分表示音义。
这种构造原理使得汉字具有形音结合的特点。
五、转注转注是通过一个字的本义来引申出另一个意义。
例如,汉字“青”原本表示颜色“蓝绿”,后来引申为表示年轻、没有经验的意思;而“明”原本表示光亮,后来引申为表示清楚、明白的意思。
这种构造原理使得汉字具有丰富的词义。
六、假借假借是通过一个字的发音来表示另一个意义。
例如,汉字“车”原本表示“车辆”,后来借用了它的发音“ju”来表示“单位”;而“卡”原本表示一种工具,后来借用了它的发音“ka”来表示“卡住”的意思。
这种构造原理使得汉字具有灵活多变的特点。
总结起来,汉字的构造原理六书分别是象形、指事、会意、形声、转注和假借。
这些构造原理使得汉字具有丰富多样的表达方式,同时也反映了中国古代人民对事物形态、特征和意义的深刻观察和思考。
汉字的结构规律
![汉字的结构规律](https://img.taocdn.com/s3/m/b35f8e3fe97101f69e3143323968011ca300f703.png)
汉字的结构规律汉字是中国古代智慧的结晶,是中华民族的瑰宝。
在几千年的演变过程中,汉字形成了独特的结构规律,蕴含着丰富的文化内涵和人们智慧的结晶。
下面我们来详细探讨一下汉字的结构规律。
首先,汉字的结构可以分为“形声字”和“象形字”两种类型。
形声字是指字形上由表示声音的“声旁”和表示意义的“意旁”构成,如“语”字的“讠”是声旁,“吾”是意旁。
而象形字则是通过直接描绘事物的形态表达意义,如“日”字表示太阳的形状。
其次,汉字的结构还常常体现出一定的对称性和规则性。
许多汉字的左右结构对称,如“门”字的左右两边都是相同的“门”部分。
还有一些汉字的上下结构也呈现出对称性,如“人”字的上下部分都是“亻”。
这种对称结构使得汉字在视觉上更加美观,也体现了人们的审美观念。
此外,汉字的构造中常常融入了一些符号和标点。
比如“止”字的下边就是一横,起到了停止的作用;而“心”字的上方有一点,表示心的跳动。
这些符号和标点的运用,使得汉字的结构更加生动形象,富有变化。
最后,汉字的结构还体现了一些文化和哲理上的思考。
有的汉字的结构融入了阴阳、五行等哲学思想,如“曰”字中采用了太极图的形式,表达了天地间万物循环的意义。
还有一些汉字的结构体现了社会经济生活的特征,如“田”字的结构直接反映了中国农耕社会的现实。
综上所述,汉字的结构规律无处不在,寄托了古代智慧与文化的积淀。
了解和认识这些结构规律,不仅能增强我们的认字能力,也能深化我们对中华文化的理解。
因此,我们应当加强对汉字结构规律的研究,传承和发扬汉字文化的博大精深。
中国汉字结构八大规律
![中国汉字结构八大规律](https://img.taocdn.com/s3/m/99911e9d51e2524de518964bcf84b9d528ea2c86.png)
中国汉字结构八大规律中国汉字,作为世界上最古老的文字之一,拥有着深厚的历史底蕴和独特的结构规律。
以下是关于中国汉字结构的八大规律:规律一:笔画规律笔画是中国汉字的基本构成单位,不同的笔画组成了各种汉字。
在汉字的书写过程中,要遵循一定的笔画规律,按照笔画的顺序、形态和组合方式进行书写,以保证字形的规范和美观。
规律二:结构规律汉字的结构包括字形结构和结构方式两种。
字形结构是指汉字的外部轮廓和组成部分的排列方式,如左右结构、上下结构、包围结构等。
而结构方式则是指汉字内部各部分之间的关系,如左右对称、上下对称、中心对称等。
掌握汉字的结构规律,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和记忆汉字的构成。
规律三:部首规律部首是汉字中具有相同意义或相同字音的字的共同部分。
部首规律是指汉字中各部首的名称、数量和位置具有一定的规律性。
通过学习和掌握部首规律,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汉字的意义和分类,提高汉字识别的准确性。
规律四:声母规律在汉字中,声母是拼音中的辅音部分,也是汉字发音的起始音。
声母规律是指汉字中声母的发音和名称具有一定的规律性。
通过学习和掌握声母规律,我们可以更好地掌握汉字的发音技巧,提高汉字发音的准确性和流畅性。
规律五:韵母规律韵母是拼音中的元音部分,也是汉字发音的主要部分。
韵母规律是指汉字中韵母的发音和名称具有一定的规律性。
通过学习和掌握韵母规律,我们可以更好地掌握汉字的发音技巧,提高汉字发音的准确性和流畅性。
规律六:音节规律音节是汉字的基本发音单位,汉字的音节结构有一定规律。
掌握音节规律,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和发音汉字。
音节规律包括声调、声母、韵母的组合方式,以及音节的数量和结构。
通过学习和掌握音节规律,我们可以提高汉字发音的准确性,更好地把握汉字的语音特点。
规律七:字义规律汉字的字义是指汉字所表达的意义。
字义规律是指汉字的意义分类和演变具有一定的规律。
了解字义规律,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汉字的意义,提高汉字理解和使用的准确性。
汉字书写结构规则
![汉字书写结构规则](https://img.taocdn.com/s3/m/518f998b58f5f61fb73666b4.png)
汉字书写结构规则1、左右结构字的宽窄比例规律:主笔在右偏旁中,要写得左窄右宽。
如:记,找,林左偏旁有横画而右偏旁没有横向主笔时,写成左宽右窄。
如:部,影,到1、左右结构字的高低变化规律-右偏旁上高下低右偏旁有纵向主笔。
如:伟,持,降,代,请,移、左右结构字的高低变化规律—右偏旁上低下高右偏旁有横向主笔,或上下皆横。
如:仁,征,但,江,阳,和、粗细平衡规律—左细右粗相对于左竖而言,右部的横折钩为主笔,应左细右粗。
如:问,固,图,内,回,面、粗细平衡规律—横细竖粗悬针竖在字中或右部,起顶梁柱的作用,应横细竖粗。
如:市,申,并,千,中,开、粗细平衡规律—密细疏粗字的笔画多,为避免拥挤,应细写;如:重,露,聚字的笔画少,为避免凋疏,应粗写。
如:上,不,以、粗细平衡规律—长细短粗为达到整体的平街与和谐,一字中的长笔画应细写,反之则粗写。
如:童,制,成;三,顺,多、左右结构字的高低变化规律—右偏旁上高下高右偏旁上纵下横笔画。
如:社,让,化,值,佳,秋、左右结构字的高低变化规律—右偏旁上低下低右偏旁有上横下纵笔画。
如:何,行,灯,杆,评,初、左中右结构字的宽窄比例规律当右偏旁中主笔为横向笔画时,其宽窄比例是1:1:2;如:谢,湖,微而右偏旁中主笔为纵向笔画时,其宽窄比例是1:1:1;如:澎,倒,卿、重折变异规律一笔画或一字中若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的折时,应写出方圆之变化(通常为上方下圆)。
如:弓,乃,局,及,马,扬、重钩变异规律一字中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的钩时(相同方向的钩),要写出钩的藏露、长短之变化。
如:回,朋,刚,向,林,森、重横变异规律一字中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的横时,要写出起笔的平斜点、收笔的俯仰及长短粗细之变化。
如:美,青,佳,王,言,准、重复的捺笔变异规律一字中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的捺时,除主笔写成露锋捺外,其余捺皆写成收锋反捺。
如:众,森,达,食,炎,送、主笔优先规律—以斜捺为主笔的组合①撇弯捺直;②捺同撇的交叉点应略向左偏以突出主笔捺。
汉字构造的六种方法
![汉字构造的六种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a3ca4595d0f34693daef5ef7ba0d4a7302766c35.png)
汉字构造的六种方法
汉字的构造方法有以下六种:
1.指事:以直接指示事物的图形为基础构造字形,代表具体的事物。
例如:日、月、山等。
2.会意:将两个或多个指事字合并形成新的意义,表示抽象的概念。
例如:早(日+去)、明(日+月)。
3.形声:由形旁和声旁组成,形旁表示字的意义的范畴,声旁表示字的读音,并用类似或相关的字形来构造。
例如:看(目+见)、爱(爪+叔)。
4.转注:通过改变字形或加上一些标记或符号来表示不同的意义。
例如:冂(包围)、扌(手)。
5.假借:由于古代字形变化或者外来字的引入,一个字本身的意义被借给其他字使用。
例如:口(本身表示嘴巴)可以借用给字眉、唇等。
6.会意兼形声:兼有会意和形声的特点,既包含有意义的指事或象形成分,又包含有表示音义的声旁。
例如:情(忄+青),既包含有“心”的意思,又包含有“青”的音义。
汉字结构原则
![汉字结构原则](https://img.taocdn.com/s3/m/2c4ac1bdd1f34693daef3ebe.png)
(1)上面是宝盖的字,其余笔画应帽于其下。如:宇、宙、定
(2)下面有底托状的字,其余笔画应托于其上。如:至、孟、圣
(3)以左半部为主的字,左边要高,右边要低。如:部、幼、即
(4)以右半部为主的字,右边要长,左边要短。如:绩、议、读
(72)笔画多的字,要写的均匀。如:赢、鼎
(73)堆叠的字,也要消溶纳实,既不拥挤,也不松散;如:晶、磊、森
(74)积累的字,要笔画清晰。如:糜、零、靡
(75)下面的横画,应该稍微长点,以与右竖的末尾相接。如:口、日、田、
(76)末钩应该稍微拖长一点,使之好象带有往下的趋势。如:丁、宇、亭
(66)字本来就矮的,就写得粗壮些。如:白、工、日、四
(67)盖下(指人)的写法要使撇和捺匀称。如:会、合、金、命;
(68)趁(ㄨ)的写法要左右相称。如:琴、吝、各、谷
(69)虽宜肥的字,但不要显得臃肿;如:土、山、公、止
(70)虽宜瘦的字,但不要显得太瘦。如:了、寸、才、卜
(71)笔画少的字,要写的丰满些;如:上、下、千、小
(23)由上下两部分构成的字,上下两部分各占一半,中间稍加变化。需、留
(24)由上中下三部分组成的字,头和尾伸缩要得当。如:章、意、素、累
(25)左偏旁小的字,要上边取齐如:吸、呼、峰、峻
(26)右偏旁小的字,要下边取齐。如和、知、细
(27)外为四叠的字(四个口),整个字形要正方。如:嚣、器
(61)当悬针的笔画若成垂露(结尾如露珠、圆形),则不美观。如:车、申、
中、巾
(62)当垂露的若悬针,则显得无力。如:卓、单
(63)字体虽是斜的,但字心要正。如:易、乃、母、力;
(64)字体本是正的,要写得有骨力;如:正、主、本、王
汉字的构字法则
![汉字的构字法则](https://img.taocdn.com/s3/m/0a2afd2349d7c1c708a1284ac850ad02de8007c2.png)
汉字的构字法则汉字是中国人民独有的宝贵文化遗产,它具有独特的构字法则。
构字法则是指汉字形态和结构的规律性原则,它使得汉字的造型简洁、美观,并传达着丰富的文化内涵。
本文将探讨汉字的构字法则,从形体结构、笔划顺序和意符组合等方面进行说明。
一、形体结构汉字的形态构成由基本构件组成,包括上下、左右、内外、前后等构造关系。
其中,上下关系、左右关系和内外关系是最常见和重要的构字法则。
1. 上下关系汉字的上下关系通常体现为上方与下方是有机衔接的结构。
上部分往往表示字义或音义的主要内容,下部分则起到辅助或补充的作用。
例如,“楼”字上部分是“木”字,表示与木有关的意义,下部分是“娄”字,表示音义。
上下两部分的结合形成了“楼”字的整体意义。
2. 左右关系汉字的左右关系即左侧与右侧是相对称的结构。
左右部分通常由一些构件组成,这些构件根据形态规律可以推测出相应的字义。
例如,“国”字左侧是“囗”字,表示关于围绕的意义;右侧是“玉”字,表示与美好、权力有关的意义。
左右结合形成了“国”字的整体意义。
3. 内外关系汉字的内外关系是指字内部的一些构件与外部的一些构件之间存在着衔接关系。
例如,“风”字的左上部分用来表示字义或音义的主要内容,而风的外部构件则是与气象或气候相关的。
内外构件的结合形成了“风”字的整体意义。
二、笔划顺序汉字的书写遵循一定的笔画顺序,这是形成字形的重要要素之一。
笔画顺序通常是按照笔画的优先级和书写习惯进行排列。
1. 优先级汉字的笔划可以按照笔画的先后顺序分为多个优先级,通常分为优先级高和优先级低两类。
在书写时,优先级高的笔画要放在优先级低的笔画之前。
例如,“日”字的构字顺序是从上到下、从左到右,首先写上横,然后再写下横,最后写竖直笔画。
2. 书写习惯汉字的书写习惯在不同地区可能存在一些细微的差异,但总体上都遵循从上到下、从左到右的原则。
例如,“心”字的构字顺序是从上到下、从左到右,先写上半部分的三横,再写下半部分的一横。
六书中汉字的构造条例是
![六书中汉字的构造条例是](https://img.taocdn.com/s3/m/ff57675fa517866fb84ae45c3b3567ec102ddcf5.png)
六书中汉字的构造条例是汉字的六书是:象形、指事、会意、形声、假借、转注。
“六书”是古人解说汉字的结构和使用方法而归纳出来的六种条例。
“六书”之名,最早见于《周礼·地官·保氏》。
后世学者定名为象形、指事、会意、形声、转注、假借。
资料拓展六书,首见于《周礼》,汉代学者把汉字的构成和使用方式归纳成六种类型,总称六书。
普遍采取的是许慎的名称、班固的次序。
六书是后人对汉字进行分析而归纳出来的系统,也是最早的关于汉字构造的系统理论。
当有了六书系统以后,人们再造新字时,都以该系统为依据。
概念:一曰指事。
指事者,视而可识,察而见意,上下是也;二曰象形。
象形者,图画变成其物,随其体诘诎,日月就是也;三曰形声。
形声者,以事为名,取譬相成,江河是也;五曰形声。
形声者,建类一首,同意相受,托福旧就是也;六曰假借。
假借者,本无其字,依声托事,令长是也。
"“六书”的这个概念始载于《周礼·地官·保氏》“保氏掌谏王恶而养国子以道,实乃教导之六艺,……五曰六书。
”东汉郑玄注惹来郑众说道:“六书,象形、会意、形声、行事、冒用、谐声也”(备注:行事,即为“指事”;谐声,即为“形声”)。
班固《汉书·艺文志》把六书之名订为象形、象事、象意、象声、形声、冒用。
许慎《说文解字叙》把六书之名订为:指事、象形、形声、会意、形声、冒用。
通常都指出,六书中象形、指事、会意、形声属造字之法,即为汉字结构的条例;形声、冒用则属用字之法。
六书大约反映了战国末到汉代以及后世人们对汉字的结构和使用情况的认识。
它基本上是建立在小篆的基础上的,是一个完善周密的条例。
它对于汉字,特别是对古文字,它能够予以充分说明。
并对汉字的演化和发展起着重要的指导作用。
“六书理论”是我国文字学史上的一个伟大创见。
汉字的基本构造
![汉字的基本构造](https://img.taocdn.com/s3/m/592c837f590216fc700abb68a98271fe910eafa2.png)
汉字的基本构造汉字是中国独有的文字系统,它以其丰富的内涵和优美的表现形式而闻名于世。
汉字的基本构造是指汉字的形状结构以及构字原理。
本文将从构字原理、基本形状和演变过程三个方面,介绍汉字的基本构造。
一、构字原理汉字构字原理是指汉字的构成规则和形成过程。
汉字属于象形文字,最初是通过对事物形状的模仿来表达概念。
随着时间的推移,汉字逐渐演变成了由形、声、义相结合的表意文字。
构字原理使得汉字既能传达意义,又能辨认音律。
它通过各个部分的组合和变形,构成了千变万化的汉字体系。
二、基本形状汉字的基本形状可以分为六种,分别是直线形、曲线形、横折形、竖折形、点画形和组合形。
直线形是由一条或多条直线组成,如“一、丨、丿、乙”等;曲线形则是由曲线组成,如“ㄧ、㇁、㇀”等;横折形是由横线和折线组成,如“十、工、又”等;竖折形则是由竖线和折线组成,如“人、入、八”等;点画形是由点和划组成,如“丶、丷、丿”等;组合形则是由多种基本形状组合而成,如“朋、木、禾”等。
这些基本形状的结合和变形构成了汉字的多样化形态。
三、演变过程汉字的演变过程是一个历经数千年的发展过程,它经历了甲骨文、金文、隶书和楷书等多个阶段。
甲骨文是最早的汉字形态,它刻画了古代人们对事物形象的观察和描绘。
金文是商周时期的一种汉字书写形式,相比甲骨文更加简化和规范。
隶书则是秦始皇统一汉字后形成的一种字体,它的书写形式工整、规范,被广泛应用于官方文件和公文书写。
楷书是汉字书写的一种标准书体,具有优美的笔画结构和规范的字形,至今仍被广泛使用。
汉字的构造不仅体现了事物形象的描绘,更蕴含着丰富的文化内涵和历史变迁。
通过对汉字构字原理、基本形状和演变过程的了解,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和欣赏汉字的魅力。
无论是在书法艺术、中文教学还是文化传承中,汉字的基本构造都占据着重要的位置。
结语汉字的基本构造是由构字原理、基本形状和演变过程三个方面组成的。
通过对这些方面的研究和了解,我们可以更深刻地认识汉字的特点和变化。
汉字的造字法则与构造原则
![汉字的造字法则与构造原则](https://img.taocdn.com/s3/m/fa0daab98662caaedd3383c4bb4cf7ec4afeb694.png)
汉字的造字法则与构造原则汉字作为中国文化的瑰宝,拥有悠久的历史和独特的魅力。
它不仅是一种文字工具,更是一种艺术形式。
汉字的造字法则和构造原则是人们在长期的使用和演变中形成的,它们体现了中国人民的智慧和创造力。
一、象形造字法象形造字法是汉字最早的造字方式之一,它通过模仿事物的形状来表达含义。
比如,“山”字的上方有三个小点,形状非常像三座山峰,因此用来表示山的概念;“水”字则是由两个波浪线组成,形状像水的流动状态。
这种造字法则直观、简单,容易理解和记忆,是汉字造字的重要基础。
二、指事造字法指事造字法是通过用一种事物来指代另一种事物,来表达含义。
比如,“日”字表示太阳,“月”字表示月亮,“人”字表示人类。
这种造字法则主要依靠人们对事物的观察和联想,以及对符号的理解和记忆,是汉字造字的重要手段之一。
三、会意造字法会意造字法是通过将两个或多个象形或指事的字合并在一起,来表示新的含义。
比如,“木”和“子”合并在一起构成“林”,表示树木茂盛的意思;“火”和“山”合并在一起构成“炎”,表示火焰的意思。
这种造字法则通过组合和拆分字形,创造出更多的词汇和表达方式,丰富了汉字的内涵。
四、形声造字法形声造字法是通过将一个字的形状部分和声音部分结合起来,来表示新的含义。
比如,“喜”字,左边的“口”表示嘴巴的形状,右边的“兮”表示音节。
这种造字法则在形状和声音两个方面都进行了表达,使得汉字更加丰富和多样化。
五、转注造字法转注造字法是通过将一个字的意义转移到另一个字上,来表示新的含义。
比如,“夕”字本来表示夜晚的意思,但在“夜”字中,它变成了声音部分,表示夜晚的意思。
这种造字法则通过转换和借用字形,创造出更多的词汇和表达方式,丰富了汉字的内涵。
汉字的构造原则是指汉字的内部结构和组成方式。
汉字由笔画组成,每个字都有一定的笔画顺序和结构。
在构造汉字时,要注意平衡和对称的原则,使得字形美观和易于书写。
同时,还要注意字形的简洁和规范,使得字形清晰和易于辨认。
汉字的构造结构六书
![汉字的构造结构六书](https://img.taocdn.com/s3/m/57b06673c950ad02de80d4d8d15abe23482f031b.png)
汉字的构造结构六书汉字的构造结构六书一、概述•汉字是中国文化的瑰宝,是世界上使用最广泛的文字之一。
•汉字的构造结构六书是指六种不同的构字原则,包括:象形、指事、形声、会意、转注和假借。
二、象形•象形是汉字构造的最早形式,通过图画的方式直观地表达事物的特征。
•例如,“日”字的甲骨文形状像太阳,表示太阳的概念。
•这种构字原则主要适用于表示具体的物体和动作。
三、指事•指事是通过一种事物来指代与之相关的事物或概念。
•例如,“上”字的甲骨文形状像手臂向上伸展,表示向上的方向或位置。
•这种构字原则主要适用于表示方位、形态和程度等抽象概念。
•形声是指一个汉字的构造由形旁和声旁组成。
•形旁表示字的意义,声旁表示字的音义,形和声的组合形成完整的汉字。
•例如,“木”字的形旁表示木材,声旁“目”表示音义,组合在一起形成“目”的字。
•这种构字原则主要适用于表示有意义的字和多音字。
五、会意•会意是通过两个或多个意义相近的字合并构成一个新的汉字。
•合并后的字具有综合了原字意义的特征。
•例如,“众”字由两个人并列在一起,表示人多的概念。
•这种构字原则主要适用于表示抽象或复杂的概念。
六、转注•转注是指一个汉字的本义转化为其他相关意义的过程。
•这种构字原则主要适用于字形或字义变形的情况。
•例如,“君”字在甲骨文中是“一”字的多种变形,表示君主的概念。
•这种构字原则较为复杂,常常需要根据具体的上下文加以理解。
•假借是指一个汉字的原义被误借来表示与其原义相关但不完全相同的概念。
•例如,“倩”字原本是指美好的样子,后来也被用来表示漂亮的女子。
•这种构字原则在汉字演变过程中比较常见,有时需要借助上下文理解其具体含义。
以上就是汉字的构造结构六书,每种构字原则都有其特定的应用范围和特点。
通过了解和掌握这些构字原则,可以更好地理解和运用汉字,进一步发掘汉字的内涵和文化价值。
八、应用和影响•汉字的构造结构六书是汉字独特的构字原则,对汉字的使用和理解具有重要的影响。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會意-涉
本義:趟水過河
返回本章目錄
會意-采
本義:採摘
返回本章目錄
會意-乘
本義:登上
返回本章目錄
會意-初
金 文
本義:開始
返回本章目錄
會意-出
本義:出發
返回本章目錄
會意-旦
本義:早晨
返回本章目錄
會意-得
本義:得到,獲得
返回本章目錄
會意-典
本義:文獻,書籍
返回本章目錄
會意-鬥
鬥 閗 鬭
返回本章目錄
會意-伐
本義:砍殺
返回本章目錄
會意-封
本義:給樹木培土
返回本章目錄
會意-光
本義:光亮,光明
返回本章目錄
會意-國 (或)
以上金文
本義:國家
返回本章目錄
會意-寒
以上金文
返回本章目錄
會意-獲
本義:獵獲,捕獲
返回本章目錄
會意-即、既
本義:走近,靠 近
本義:盡,完 結 返回本章目錄
會意-及
本義:
追及
返回本章目錄
會意-集
本義:群鳥落在樹上
返回本章目錄
會意-家
返回本章目錄
會意-夾
本義:輔佐
返回本章目錄
會意-監
本義:照影子
返回本章目錄
會意-見
本義:看見
返回本章目錄
會意-解
本義:分割動物
的肢體
返回本章目錄
會意-寇
本義:盜匪
返回本章目錄
會意-旅
本義:軍隊編制,500人
返回本章目錄
象形-象
返回本章目錄
象形-馬
返回本章目錄
象形-身
本義:懷孕
返回本章目錄
象形-首
本義:人頭
返回本章目錄
象形-行
本義:道路
返回本章目錄
象形-皿
返回本章目錄
象形-女
返回本章目錄
象形-衣
返回本章目錄
象形-舟
返回本章目錄
象形-月
返回本章目錄
象形-自
返回本章目錄
象形-斤
本義:斧子
【指事】
是一種以象徵性符號來表示意義的造字法。 視而可識,察而可見,上下是也。 指事字包括純符號的指事字和在一個漢字 上增加指事符號的指事字兩種。 另外,有人把改造已有的漢字也看成是指 事字。
返回本章目錄
指事-象形字加符號
刃:刀 鋒 末:樹 梢 亦:腋 卒:步兵 (帶標記的
甘:甜 曰:說 牟:mōu,
假借-本無其字,依聲托事,令長是也。
返回本章目錄
象形-定義
【象形】
是一種描摹事物形狀的造字法。
畫成其物,隨體詰詘,日月是也。
習慣上把象形分為兩種:獨體象形
和依附象形(合體象形)。
返回本章目錄
象形-車
返回本章目錄
象形-耳
返回本章目錄
象形-禾
返回本章目錄
象形-爵
本義:酒器
返回本章目錄
象形-牛、羊
返回本章目錄
右文說-王聖美
王聖美治字學,演其義為右文。古之字,皆
從左文,凡字,其類在左,其義在右。如木
類,其左皆從木。所謂右文者,如戔,小也。
水之小者曰淺,金之小者曰錢,歹之小者曰
殘,貝之小者曰賤,如此之類,皆以戔為義
也。沈括《夢溪筆談》
返回本章目錄
右文說-侖
侖
倫 論
輪
《集韻》: “敘也。” 有秩序。
本義:種植
返回本章目錄
會意-益
本義:水漫出來, 後作“溢”
返回本章目錄
會意-飲
返回本章目錄
會意-幽
本義:光暗,
從絲,從火
返回本章目錄
會意-友 两手相握
本義:朋友
返回本章目錄
會意-興
本義:興起
返回本章目錄
會意-折、析
本義:折斷
本義:劈開
返回本章目錄
會意-陟、降
本義: 登,上
本義:
從高處往下走
《說文》:水波也。 人與人之間一定的關係。《韻會》:常也。 意見有條理。 按次序選擇。 《說文》:議也。 《說文》:擇也。
返回本章目錄
淪 水的運動成紋理。
輻的排列有一定次序。 《說文》:有輻曰輪。
掄
右文說-字說 、例外
訟:言之於公。 把右文 說擴大 化了。
王安石
郊:與邑交為郊。
霄:凡氣升此而消焉。
一種聯繫,來表達某意義,所表達的意
義比較抽象。
2.象形字是獨體字;會意字是合
體字。
返回本章目錄
會意-與指事的區別
會意字由若干個意符構 成,每個意符基本上由它的
形象來會意。
指事字則包含了抽象的
指事符號,甚至全由抽象符 號構成。
返回本章目錄
形聲-定義
以事為名,取譬相成,江河是也。
用形符(也叫意符或義符)和聲符(也叫音
返回本章目錄
“四書”歸類上的分歧
例字 小 篆 字 義
許 慎
王 筠
齊 飛 髙
禾麥之穗平齊 象 形 鳥展翅上飛 象 形
指 事
指 事 指 事
高臺上的房子 會 意
返回本章目錄
轉注-三說
三種觀點 代表人物
觀
點
例 字
孝-耆(qí ) -耄-耋 (mà o dié )
形轉說 徐 鍇
形義說
江 聲
《說文》540 部首中,同部而義近 的字,都是轉注。
《字說》
薇:微賤所食,故謂之薇。
踐:履也。 《說文解字》 餞:送去食也。 棧:棚也。
從“戔”得 聲 的字不都有 “小” 義。 錄 返回本章目
右文說-總說
右文說是關於通過形聲字的聲符推求詞義的一 種主張。右文,指形聲字的聲符,因形聲字多為左 右結構,其聲符大都居右,故名。此說最早由宋人 王聖美提出。 它有一定道理,但不完全科學,只能作為分析 形聲字本義的一種輔助手段。 貢獻:注意到了“義存乎聲”的現象,對於探索 音義關係有一定的啟示。 缺陷:1、陷入絕對化,其實有很多聲符相同 的字其義並無聯繫;2、它局限於“形”,而未認 識
形符
聲符
形符
土
聲符
返回本章目錄
形聲-表意成分的辨識
攴
求+攴=救 牛+攴=牧 阝+走=陡
阝+步=陟
在形聲字 中表意
阜
在會意字 中表意
返回本章目錄
形聲-讀音的變異
bēi pī Pí pō pò bō bǒ bǐ bèi
皮: 陂 各:胳 台: 合:
tāi gē
披
gé
疲
kè
坡
hé
破
lù
波
跛
彼
被
luò lào
蟆
幕 摹
幙
墓 寞
慔
暮 瘼
獏
募 氁
返回本章目錄
形聲-數量優勢3 第一代 父 第二代 甫斧釜蚥布 第三代 尃脯晡莆晡鋪匍浦捕輔逋圃 峬庯黼補埔秿俌哺盙蜅豧 誧陠鯆旉餔悑鵏 第四代 溥搏博縛傅簿薄敷賻榑禣糐 膊愽牔猼鎛餺髆煿礡 第五代 薄簿 第六代 礴欂鑮
返回本章目錄
形聲-辨識
更 截
從攴,丙聲。 從戈,雀聲。
返回本章目錄
象形-華 ( 花)
本義:花,開 花
返回本章目錄
象形-冊
本義:
簡策,編串的竹簡
返回本章目錄
象形-文
本義: 圖形,花紋。後作“紋”
返回本章目錄
象形-雨
返回本章目錄
象形-果
返回本章目錄
象形-牙、齒
金文
返回本章目錄
象形-目、面
甲骨文
返回本章目錄
象形-須、眉
本義:鬍鬚
返回本章目錄
指事-定義
符)造出新字叫形聲字。形聲字中的形符表示字義 類屬,形聲字中的聲符表明字的讀音。 漢字中的形聲字占百分之九十以上。形聲字的產 生使漢字的性質發生了重大變化:漢字由表意文字 過渡到表意兼標音的文字。
返回本章目錄
形聲-組合方式 左形右聲 城 晴 呼 跨 睬 昭
左聲右形
上形下聲
飄
空
鳩
箕
戰
罟
郊
草
雅
室
切
霧
上聲下形
同族詞(即同 源詞)即轉注。 凡可互相解釋的 同義詞,都是轉注。
音轉說 章炳麟 同族說 黃 侃 義轉說 戴 震 互訓說 段玉裁
恫-痛 決-缺 悟-覺 蹲-居
返回本章目錄
轉注-兩個條件 1.建類一首 — 同部首 2.同意相受 — 可互訓 考-老 排-擠 追-逐 頂- 顛 勤-勞 纏- 繞 打-擊 遼- 遠 險-阻 呻-吟
哞
縶:zhì ,
絆馬索
返回本章目錄
指事-夫
本義:成年男子
返回本章目錄
指事-引
本義:拉開弓
返回本章目錄
指事-純符號
上
下
二
四
圍
糾
綴
私
返回本章目錄
指事-改造漢字 木- 片 予- 幻
月-
夕
后- 司
可- 叵
正-
乏
返回本章目錄
指事-與象形的區別
象形字都是具體的形
象描寫,而指事字卻包含 了抽象的指事符號,甚至
本義:諸侯的封國
返回本章目錄
會意-保
本義:撫養
返回本章目錄
會意-寶
金 文
寶 寳
會意-報、執
我
我
的
的 我
的 我 我 的
我
的
本義: 判決罪人
本義: 捉拿,拘捕
返回本章目錄
會意-奔
金文
六國古文
本義: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