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演义--阅读教案设计

合集下载

小学语文三国演义整本书阅读推进课教学设计

小学语文三国演义整本书阅读推进课教学设计

《三国演义》整本书阅读推进课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了解学生阅读进展,交流阅读收获,促进后段阅读。

2、通过选读、比较阅读,品评人物形象。

教学过程:一、开门见山,导入主题。

同学们,课前谷老师了解到我们班对中国古典文学四大名著《三国演义》进行了阅读,了解了这本书的结构,主要内容及创作背景,已经开启了《三国演义》阅读之旅。

《三国演义》是一部章回体小说,小说都有三要素,人物,情节,环境。

这节课让我们一起继续走进《三国演义》中的人物,感受三国中英雄人物的风采。

板书:人物二、关注人物,品评性格。

同学们《三国演义》的创作背景变为风火连天,战火平平,名不聊生的乱世,乱世出英雄。

在那样的年代,不知多少风流人物指点江山、激扬文字,不知多少盖世英雄叱咤风云,大显身手。

正所谓“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

”《三国演义》共120回,800多万字,记录有名有姓的就有1191人。

来,孩子们,我们一起来猜猜人物。

1、猜人物①面如冠玉,唇若涂脂,五官端正,仪表堂堂;性格宽和,不爱说话,喜怒不形于色,素有大志,专号结交天下豪杰。

他是谁?(刘备)②为首闪出一个好英雄,身长七尺,圆脸,大眼,短须。

胆量过人,机谋出众,官拜校骑都尉。

他是谁?(曹操)2、观看“青梅煮酒论英雄”的影视片段。

大家猜的还很准确,说明大家阅读书本比较的用心,那么老师奖励给大家一个故事,请观看。

播放影视片段。

同学们,这是哪一个故事?是的,青梅煮酒论英雄,刘蜀集团和曹魏集团两大首脑人物的聚焦,是第一次真正的巅峰对决,也是一场智与智的交锋。

请同学们快速阅读。

阅读单一:青梅煮酒论英雄片段,画出描写刘备的语言,动作,神态的句子,思考:从这些句子你看到了一个怎样的刘备?生画完后汇报阅读单一刘备只怕曹操见疑,便足不出户,每日只在后园种菜,亲自浇灌。

关羽,张飞都道:“大哥为什么不留心天下大事,却做这样小事?”刘备笑道:“我自有道理。

”一天关羽,张飞二人到郊外练习弓箭去了,刘备独自在园里浇菜,突然许褚和张辽带来数十人直闯进来。

三国演义导读(人教版高二必修) 教案教学设计共3篇

三国演义导读(人教版高二必修) 教案教学设计共3篇

三国演义导读(人教版高二必修) 教案教学设计共3篇三国演义导读(人教版高二必修) 教案教学设计1随着人们学习兴趣的不断提高和网络媒体的不断发展,电影和电视剧等受欢迎的视听作品不断涌现,但是文学作品在传承文化方面具有独特作用,而且也具有非常广泛的呈现方式,例如以电影、电视剧、音像资料等多种形式呈现。

而《三国演义》作为我国古代文学代表之一,在历史传承、文化影响力和文学价值方面占据着非常重要的地位,也是了解中国古代文化的重要途径。

而这就需要教师根据学生的认知水平和语文知识结构,对《三国演义》进行文学导读教学,使学生通过对“三国时期”的历史背景和人物形象的研究,从感性认知逐渐转向理性认识和文学鉴赏能力的提高。

一、选取教材和设置教学目标1、教材选取《三国演义》中含有波澜壮阔的历史史诗词、逼真的真实细节和强烈的人文情感,而且结构严谨、语言优美,非常适合作为高中语文必修教材之一。

因此, 选用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的《三国演义》作为教材。

2、教学目标通过本次课程设计,让学生了解“三国时期”历史背景和文化背景,让学生对《三国演义》有一个全面且深刻的理解,掌握文学鉴赏的基本方法和技巧,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和综合素质,使学生得到综合发展。

二、课程设计和教学过程1、教学方法本次教学以启发式教学为主,为学生提供书面材料和一些活动学习,同时要求学生深入思考,积极探究,注重学生的实际操作和展示。

2、教学过程第一节《三国时期的历史背景》通过课件、PPT、影片等方式将“三国时期”的历史背景向学生展示,分析“三国时期”中国的政治分裂、文化交流、军事斗争和经济发展等方面的内容,让学生了解“三国时期”人物形象和文学语言的相互关系,所处历史背景和文化环境对文学作品的影响。

第二节《三国演义中的人物形象》通过选取具有代表性的人物形象,如刘备、曹操、孙权等分析人物形象的特征,真正揭示《三国演义》中的人物性格、行为特点和演义风格。

学生可以结合自己的实际体验和阅读感受,并参考相关材料,对人物形象的深度分析和评价。

三国演义教案模板十九篇

三国演义教案模板十九篇

三国演义教案模板十九篇《三国演义》阅读指导课|教案一、教学目标:1、让学生学会运用“理清故事情节,把握人物形象”的方法进行读《三国演义》。

2、利用影视视频材料,培养课外阅读兴趣,3、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达到课内向课外延伸的目的。

二、指导重点:增强学生对课外阅读的兴趣,提高阅读水平三、课前准备:1、电视剧《三国演义》的片断。

(空城计哭诸葛)2、课件。

四、指导过程:一、歌曲导入,激发情趣师:刚才我们听得就是电视剧《三国演义》的片头曲,它让我们仿佛翻开了三国的历史画卷,回到金戈铁马的古战场。

我们今天就要走进《三国演义》。

老师想先问问大家下,平时看长篇小说是采用什么方法看地?出示:阅读方法。

出示:书中哪个人物给你留下的印象最为深刻?同学们各说各的出示:书中哪个人物给你留下的印象最深?二、品味诸葛亮人物特性,小结学法。

提到诸葛亮,大家两眼放光。

确实,诸葛亮是三国的核心人物,谁来向大家描述一下你眼中的诸葛先生的形象。

简介诸葛亮。

师:《三国演义》一书中是这样描述的:(出示)师:小说在别的章节中还提到:诸葛亮执掌刘备军队后,常常手持羽扇,坐一辆四轮小车。

书中关于诸葛亮的哪些章节你最感兴趣,同学们相互交流一下。

师:提起诸葛亮,人们必然会想到“空城计”这个故事。

我们就一起来欣赏这个精彩的故事,请同学们看屏幕。

播放《空城计》视频,进行比较阅读。

重点段落研读(出示):却说司马懿前军哨到城下,见了如此模样,皆不敢进,急报与司马懿。

懿笑而不信,遂止住三军,自飞马远远望之。

果见孔明坐于城楼之上,笑容可掬,焚香操琴。

左有一童子,手捧宝剑;右有一童子,手执麈尾。

城门内外,有二十余百姓,低头洒扫,傍若无人,懿看毕大疑,便到中军,教后军作前军,前军作后军,望北山路而退。

次子司马昭曰:“莫非诸葛亮无军,故作此态?父亲何故便退兵?”懿曰:“亮平生谨慎,不曾弄险。

今大开城门,必有埋伏。

我兵若进,中其计也。

汝辈岂知?宜速退。

”于是两路兵尽皆退去。

(完整版)《三国演义》阅读指导课教案_

(完整版)《三国演义》阅读指导课教案_

《三国演义》阅读指导课教案新河中心小学施义宝教学目标:1。

使学生了解三国故事,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2.让学生学会积累语言素材,不断丰富自己的知识。

3.通过分析、评价三国人物,不仅使学生对人物有了一定的了解和认识而且让学生养成勤思考、善分析的读书习惯.4。

引导学生自主、有见解、有创意地阅读文学作品。

启发学生热爱中国文学的思想感情,提高文化品位和审美情趣.教学重点: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不断丰富学生的课外知识。

教学难点:通过分析、评价三国人物,不仅使学生对人物有了一定的了解和认识而且让学生养成勤思考、善分析的读书习惯。

教学过程:一、激情导入:我们刚学过的课文《三顾茅庐》是中国四大名著之一《三国演义》中第三十七回的内容改编而成.同学们,你们知道吗?《三国演义》的名气已经远播于海内外,国外专家学者认为“在历史小说中《三国演义》是最著名的一部",是一部“史诗般的作品”。

而在中国的古典小说中,《三国演义》享有崇高的地位,向来称之为“第一才子书”。

作为中国的一名小学生,你们想不想好好地读一读《三国演义》呢?二、阅读欣赏:(一)你对《三国演义》了解多少呢?我相信肯定有不少同学对《三国》有所了解.下面,我想请同学们来抢答几个问题?1.《三国演义》的作者是谁?2.你知道“桃园三结义”的三兄弟是谁吗?3。

“过五关斩六将”的人是谁?4.“既生瑜,何生亮"是谁的临终一叹?5.“闭月”美女指《三国演义》中的谁?6。

“士别三日当刮目相看”是说谁的?(教师提示正确答案:1.罗贯中2。

刘备、关羽、张飞3.关羽4.周瑜5.貂禅6。

吕蒙)过渡:看来大家对《三国》已经有了一定的了解,那么我们在读《三国》这部经典著作的时候,应该注意欣赏哪些内容呢?我觉得首先来了解一下它的语言艺术,今天我们且不去分析它的语言艺术如何精湛,只要来看一些生活中常见的歇后语和成语,就知道它的语言已经深入我们的骨髓,影响到我们的生活了。

(二)积累语言-—歇后语、成语1。

三国演义阅读教案

三国演义阅读教案

三国演义阅读教案教案标题:三国演义阅读教案教案目标:1. 帮助学生了解《三国演义》这部中国古代文学经典作品的背景和故事情节。

2. 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提高学生的阅读水平和文学素养。

3. 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分析能力,引导学生思考作品中的道德和伦理问题。

教案步骤:一、导入(5分钟)1. 利用图片或视频等多媒体资源,向学生介绍《三国演义》的背景和作者罗贯中。

2. 引导学生回顾他们对《三国演义》的了解,以激发学生的兴趣。

二、阅读理解(30分钟)1. 分发《三国演义》的摘录或相关章节给学生阅读。

2. 学生独立阅读,然后回答一些与文本相关的问题,以检验他们的阅读理解能力。

3. 引导学生讨论他们对文本的理解和感受,并鼓励他们提出自己的观点和解释。

三、角色扮演(15分钟)1. 将学生分成小组,每个小组选择一个场景或角色进行扮演。

2. 学生根据自己对文本的理解和感受,通过角色扮演的方式,展示他们对故事情节和人物角色的理解。

3. 鼓励学生在扮演过程中发挥想象力,尽量还原角色的特点和情感。

四、道德伦理讨论(20分钟)1. 引导学生思考《三国演义》中所涉及的道德和伦理问题,例如忠诚、背叛、权谋等。

2. 分组讨论,学生分享自己的观点和看法,并辩论不同观点的利弊。

3. 教师给予适当的指导和引导,引导学生思考并总结讨论结果。

五、作业布置(5分钟)1. 布置学生阅读《三国演义》的指定章节或相关资料,并要求学生写一篇读后感或书评。

2. 鼓励学生在作业中表达自己对作品的理解和观点,并提供一些写作指导。

教学资源:1. 《三国演义》摘录或相关章节的复印件。

2. 多媒体资源,如图片、视频等。

3. 阅读理解问题和讨论题目的准备。

教学评估:1. 学生对阅读理解问题的回答情况。

2. 学生在角色扮演和讨论中的参与程度和表现。

3. 学生书面作业的完成情况和质量。

教学延伸:1. 鼓励学生进一步阅读《三国演义》的其他章节或相关作品,拓宽他们的文学视野。

三国演义》阅读指导与交流课教案

三国演义》阅读指导与交流课教案

三国演义》阅读指导与交流课教案一、课程目标本教案旨在帮助学生深入理解《三国演义》这部中国古代名著,并提供交流和讨论的机会,以促进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表达能力的提升。

二、教学内容1.介绍《三国演义》的背景和作者简介。

2.分析小说的结构和主要情节,包括三国时期的历史背景、人物关系和重要事件。

3.扩展阅读:推荐相关的历史资料和研究文献,以增加对小说背景和历史背景的了解。

4.设计讨论话题,鼓励学生就小说中的人物、情节和主题展开交流和讨论。

5.阅读指导:引导学生掌握阅读策略和技巧,帮助他们理解复杂情节和多角度的人物形象。

三、教学流程第一课时1.介绍《三国演义》的背景和作者简介。

2.激发学生对小说的兴趣,提出一些开放性的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并分享他们对《三国演义》的印象。

第二课时1.分析小说的结构和主要情节。

指导学生了解三国时期的历史背景、各方势力的情况以及主要人物的关系。

2.通过展示地图和时间轴,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小说中的地理位置和时间线。

第三课时1.扩展阅读:推荐相关历史资料和研究文献。

鼓励学生主动研究和了解《三国演义》所描绘的历史背景。

2.分组讨论: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选择一个话题,进行小组讨论,并向全班分享他们的观点和发现。

第四课时1.引导学生思考和讨论小说中的人物形象和主题。

2.分组活动:让学生分成小组,选择一个人物或主题,设计一份展示,通过图片、文字等展示给全班。

第五课时1.阅读指导:提供阅读策略和技巧,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复杂情节和多角度的人物形象。

2.分角色朗读:让学生扮演小说中的不同角色,通过朗读和表演的方式加深对人物和情节的理解。

四、教学评估1.参与度评估:观察学生对课堂讨论和活动的参与程度。

2.书面作业:要求学生写一篇关于《三国演义》的读后感或评论。

3.展示评估:评估学生的小组展示和角色扮演表演,考察他们对小说的理解和表达能力。

五、教学资源1.《三国演义》原著或简化版阅读材料。

2.相关历史资料和研究文献。

教案《三国演义》阅读课教学设计-三国演义阅读指导课教学设计

教案《三国演义》阅读课教学设计-三国演义阅读指导课教学设计

《三国演义》读书推荐课教案教学目标:1、让学生在好书推荐活动中认识《三国演义》一书,并激发学生阅读《三国演义》的兴趣。

2、在活动中,潜移默化地进行读书方法的指导,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形成初步的鉴赏能力。

3、培养学生阅读古典文学的兴趣,让学生学会运用“理清故事情节,把握人物形象”的方法读《三国演义》。

教学重难点:培养学生阅读兴趣,提高阅读水平。

教学准备:1、电视剧《三国演义》的片段。

2、课件。

教学过程:一、歌曲导入,激发兴趣1、播放电视剧《三国演义》的片头曲——《滚滚长江东逝水》,杨洪基演唱。

2.过渡:刚才我们听到的这一首雄浑的歌曲就是电视剧《三国演义》的片头曲,它让我们仿佛翻开了三国的历史画卷,回到金戈铁马的古战场。

今天,让我们带着感慨“走进三国”。

二、了解三国1、你对这本书有什么了解?师出示图书图片。

教师介绍手中图书:封面、书脊、封底、目录、及前言。

2.介绍书名及作者。

出示课件,指名读。

《三国演义》是中国古典四大名著之一,是中国第一部长篇章回体历史演义小说,全名为《三国志通俗演义》(又称《三国志演义》),作者是元末明初的著名小说家罗贯中。

罗贯中(约1330年-约1400年),元末明初小说家。

名本,字贯中,号湖海散人,汉族,山西并州太原府人。

罗贯中早年曾参与反元的起义斗争。

明朝建立之后,专心致力于文学创作。

罗贯中编著的小说有《三国志通俗演义》、《隋唐志传》、《残唐五代史演传》、《三遂平妖传》。

其中《三国志通俗演义》(又称《三国演义》)是罗贯中的力作,这部长篇小说对后世文学创作影响深远。

罗贯中有多方面的艺术才能,除小说创作外,尚存杂剧《赵太祖龙虎风云会》。

《三国演义》描写了从东汉末年到西晋初年之间近百年的历史风云,以描写战争为主,诉说了东汉末年的群雄割据混战和魏、蜀、吴三国之间的政治和军事斗争,最终司马炎一统三国,建立晋朝的故事。

反映了三国时代各类社会斗争与矛盾的转化,并概括了这一时代的历史巨变,塑造了一群叱咤风云的三国英雄人物。

《三国演义》教学设计(人教版高二必修) 教案教学设计共3篇

《三国演义》教学设计(人教版高二必修) 教案教学设计共3篇

《三国演义》教学设计(人教版高二必修) 教案教学设计共3篇《三国演义》教学设计(人教版高二必修) 教案教学设计1《三国演义》是中国古代文学的名著之一,在人教版高二必修的课程中也被纳入统一教学计划中。

本文将以“《三国演义》教学设计(人教版高二必修) 教案教学设计”为主题,从课程标准、课程目标、教学方法、教学内容和评价方式等五个方面探讨如何在课堂上进行有效的教学。

一、课程标准根据人教版高二必修的课程标准,学生需掌握基本的文学常识和写作技巧,了解文学与社会、生活的关系,体验文学魅力,培养审美情趣和文学素养。

对于《三国演义》来说,学生需要熟悉小说主要内容和故事情节,掌握小说的基本结构与人物形象,了解小说的主题思想和历史渊源,并运用文学知识进行分析和阐释。

二、课程目标基于课程标准,教师应该设定针对性的课程目标,具体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了解《三国演义》的作者、成书历史与主要文学风格。

2.熟练掌握小说的主要情节、人物形象和基本结构。

3.分析小说的主题思想、历史背景和艺术特点,了解小说与历史、文化之间的相互关系。

4.培养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和文学素养,提高文学审美水平。

5.发展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创造性思维能力,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和文学创作热情。

三、教学方法针对上述的课程目标,教师需要通过多种教学方法来达成。

首先是针对性的讲解和演示,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小说的基本元素和结构;其次是互动式的课堂问答,以激发学生思考和交流,增强课堂氛围;再次是学生自主阅读配以课堂讲解,让学生在自己阅读的过程中逐步理解和体味小说的艺术魅力;此外,还应增加文学创作环节,让学生在文学创作中得到启示和体验,并进一步发展创新能力。

四、教学内容基于上述的教学方法,教学内容应该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小说的作者、成书历史和文学风格介绍。

2.小说的基本情节及人物关系、人物性格等方面的分析。

3.小说的主题思想、历史背景及文学特点阐释。

4.相关历史背景的了解和归纳,探讨小说与历史之间的相互关系。

《三国演义》整本书阅读(教案)-2022-2023学年语文五年级下册(部编版)

《三国演义》整本书阅读(教案)-2022-2023学年语文五年级下册(部编版)

《三国演义》整本书阅读(教案)-2022-2023学年语文五年级下册(部编版)一、教学目标1. 了解《三国演义》的作者、成书时间及其在中国文学史中的地位;2. 能够理解《三国演义》的部分故事情节,懂得用自己的语言复述这些情节;3. 能够运用所学的语言知识,描述人物形象和情节场景,发挥自己的想象力,体悟作品的艺术魅力;4. 能够交流分享自己的感悟和体会,提出自己的看法和观点,激发学生的文学兴趣和学习兴趣。

二、教学内容1. 《三国演义》整本书阅读(第一回-第一百二十回)。

2. 对《三国演义》的作者、成书时间、世界历史背景等进行简要介绍。

三、教学重点和难点1. 教学重点:了解《三国演义》的故事情节和人物形象,掌握措辞通顺、表达准确的语言表达技巧。

2. 教学难点:引导学生理解中国古代文学的语言特点,把握人物关系和情节变化,提升综合语言运用能力。

四、教学方法1. 读书会议法2. 讨论交流法3. 课堂表演法4. 个别辅导法五、教学过程第一节:介绍《三国演义》1. 给学生分发课本,让学生将《三国演义》翻到目录页,介绍《三国演义》的总共多少回。

2. 提供一张作者简介,让学生了解《三国演义》的作者和成书时间,并简单介绍《三国演义》在中国历史和文学史上的地位。

第二节:了解《三国演义》的故事情节和人物形象1. 让学生自主阅读整本《三国演义》,并注意整个故事的情节变化,以及人物形象的刻画。

2. 选取若干段进行讲解,引导学生了解其中的情节变化和人物关系,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例如,第五回:“玄德再拜华山”--讲述了刘备到华山拜见关公、张飞谋生计,最后结识了诸葛亮。

第十回:“破黄巾,斩华雄”--讲述了刘备、张飞、关羽、张辽、夏侯将领等参加黄巾起义,最终斩黄巾名将华雄。

第三节:组织较复杂的课堂活动1. 分组进行角色扮演,让学生扮演书中的人物,学生进行对话,去学习表演技巧和练习口语表达。

2. 学生进行展示,其他学生进行点评,并提出中肯的意见,帮助同学进一步提高。

《三国演义》教案

《三国演义》教案

《三国演义》教案《三国演义》教案1《三国演义》导读罗贯中的《三国演义》:我国文学史上第一部章回小说(历史小说的开山之作)①曹操:权奸与英雄相结合的典型。

“白脸曹操”成为奸臣的代名词。

②诸葛亮:忠臣和智慧的化身。

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是个卓越的政治家,军事家,外交家。

③关羽:勇武和义气的化身。

温酒斩华雄,过五关斩六将,水淹七军,身陷曹营终不降,镇守荆州时违背了诸葛亮“北拒曹操,东和孙权”的方针,致使荆州失守,败走麦城而死。

④张飞:一个勇猛、坦率、刚直的武将。

痛打索贿的督邮;三顾茅庐时,耐不住性子要放火;关羽从曹营回来后,他举起枪便刺,误会消除后,他又痛哭参拜;长坂坡单枪匹马拦住曹军百万大军;关羽死后,因粗暴急躁而为叛将所杀。

⑤周瑜:东吴水军都督,英俊儒雅,具有卓越的军事才能和政治手腕。

曹操幕僚蒋干到东吴劝降,他巧妙地运用反间计,使老谋深算的曹操反而损失了两员大将。

火烧赤壁,火烧曹营,使曹军八十万水军大败而归。

因过于好胜,心胸狭窄而被诸葛亮三气而死。

⑥赵云:字子龙,常山真定人,是一位有胆有识的英雄。

初为袁绍部将,后投奔刘备,为蜀汉大将。

在长坂坡战斗中,突出重围,单骑救出刘备的太子刘阿斗;江汉之战,拦江夺斗,使曹操为之震慑。

虢亭一战,退吴兵,救刘备。

因他忠诚勇敢,一身是胆,具有远见,每战必胜,所以“常山赵子龙”成为常胜将军的代名词。

⑦黄忠:归附于刘备时年近六十,在葭萌关,定军山等战役中有勇有谋,屡建战功。

后在讨关战役中,以75岁高龄又斩吴一部将。

后为暗箭所伤,不愈而死。

“老黄忠”是老当益壮的老英雄的代名词。

⑧鲁萧:字子敬,和周瑜同辅孙权。

力排众议,与周瑜一起坚持联刘抗曹的主张,并力劝孙权把荆州借给刘备。

待人宽厚诚恳,但他的忠厚有时显得近愚。

⑨刘备:知人善用,是一个从平民奋斗到开国帝王的圣君形象。

⑩蒋干:曹操的幕僚,一个愚蠢而又自作聪明的政客。

⑩杨修:曹操手下主薄。

《三国演义》作者简介:罗贯中,元末明初小说家、戏曲家。

《三国演义》阅读指导教案[精选五篇]

《三国演义》阅读指导教案[精选五篇]

《三国演义》阅读指导教案[精选五篇]第一篇:《三国演义》阅读指导教案《三国演义》阅读指导教案《三国演义》阅读指导教案第一课时教学目标:了解《三国演义》的故事梗概,激发阅读《三国演义》的兴趣。

教学重、难点:通过阅读《三国演义》,了解故事梗概,培养学生阅读古典文学的兴趣。

教学过程:一、导入1.欣赏《三国演义》的片头曲激发阅读兴趣。

2.过渡:听了这一首雄浑的歌曲,让我们带着感慨“走近三国”。

二、阅读故事梗概了解三国。

1.教师朗读故事梗概,边读边理解。

2.欣赏《桃园三结义》。

三、布置自读欣赏1.继续阅读到《三江口曹操折兵,群英会将干中计》。

2.同学间开展互相讲《三国演义》故事。

《三国演义》阅读指导教案《三国演义》阅读指导教案第二课时教学目标:通过阅读指导,知道《三国演义》的一些情节,以及故事中的人物特点和形象。

教学重点:基本了解故事情节。

教学过程:一、激趣导入猜一猜:⑴桃园三结义三兄弟是谁?(刘备、关羽、张飞)⑵水镜先生所说的卧龙和凤雏分别指谁?(诸葛亮、庞统)⑶“宁教天下人负我,休教我负天下”是谁说的?(曹操)⑷《三国演义》的作者是谁?(罗贯中)⑸“既生瑜,何生亮”是谁的临终一叹?(周瑜)⑹闭月美女指《三国演义》中的谁?(貂禅)⑺《三国演义》中有哪“三绝”,分别指谁?(智绝:诸葛亮,义绝:关羽,奸绝:曹操)⑻“三足鼎立”指哪几个国家三分天下?(东吴、西蜀、北魏)二、说一说1.谁能向同学们说说《三英战吕布》的情节。

2.指名讲《曹操煮酒论英雄》的故事。

3.讲《美髯公千里走单骑》的故事。

三、群英聚会1.《三国演义》情节曲折,人物众多,它描绘了一个动荡不安的年代,一个产生英雄的年代。

同学们,你心目中的三国英雄是谁?用一两句话说出你敬佩他什么?2.理解下面一段话的意思。

却说云长所骑赤兔马,日行千里,本是赶不上;因欲护送车仗,不敢纵马,按辔徐行。

忽听背后有人大叫:“云长且慢行!”回头视之,见张辽拍马而至。

《三国演义》阅读指导教案关公教车仗从人,只管望大路紧行;自己勒住赤兔马,按定青龙刀,问曰:“文远莫非欲追我回乎?”辽曰:“非也。

《三国演义》阅读指导教案

《三国演义》阅读指导教案

《三国演义》阅读指导教案
简介
《三国演义》是中国古代史诗长篇小说,以三国时期历史为背景,以英雄人物的冒险、战争和政治斗争为主线,描绘了那个时代的风云变幻和英雄豪杰的形象。

阅读目的
本教案的目的是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和阅读《三国演义》,掌握其中的历史背景、故事情节和人物形象,加深对中国古代文学和历史的理解。

阅读建议
1. 了解历史背景:在阅读之前,了解三国时期的历史背景,包括魏、蜀、吴三国的兴起和政治格局的变化,有助于更好地理解故事情节和人物行为。

2. 分段阅读:《三国演义》篇幅较长,建议按章节或分段进行阅读,以便更好地把握故事情节的发展和角色的变化。

3. 注意人物关系:故事中涉及众多人物,建议在阅读过程中留意人物之间的关系,包括亲疏关系、忠诚与背叛等,这对于理解故事的发展和人物的行动有很大帮助。

4. 分享讨论:可以与他人一起阅读《三国演义》,进行讨论和交流,分享对故事和人物的理解与感受,有助于拓展观点和加深认识。

阅读活动
1. 阅读小组:组织一个阅读小组,每周一次或每两周一次,共同阅读《三国演义》,并就阅读内容进行讨论。

2. 角色扮演:可以选择故事中的某个人物进行角色扮演,体验其中的冒险和挑战,增强对故事的理解和感受。

3. 创作分享:鼓励学生在阅读过程中进行创作,可以是评论、小说续写、改编故事等形式,分享给他人,激发创造力。

结语
通过阅读《三国演义》,读者可以领略到中国古代历史和文化的精髓,感受到英雄人物的智慧和勇气,同时也可以从中汲取到启示和教益。

希望本教案能够帮助读者更好地阅读和理解这部经典之作。

《三国演义》导读教案(人教版高二必修教案设计)共3篇

《三国演义》导读教案(人教版高二必修教案设计)共3篇

《三国演义》导读教案(人教版高二必修教案设计)共3篇《三国演义》导读教案(人教版高二必修教案设计)1《三国演义》导读教案(人教版高二必修教案设计)一、教材分析本教案涉及的教材是人教版高二必修教材中的《三国演义》选,共计13篇,全书共32万余字。

本书是明代小说家罗贯中所撰,被誉为中国四大名著之一,也是中国小说史上的经典之作,以历史名人关羽、张飞、刘备、诸葛亮为主角,描绘了三国时期的社会与政治风貌,展现了男儿当顶天、江山如画的时代气象,同时也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中忠义、仁爱、智慧、勇气等伦理观念。

二、教学目标1.了解《三国演义》的作者、写作背景及创作意图,了解其在中国文学史中的地位和影响。

2.了解三国时期的历史背景及主要历史人物,掌握其生平事迹、人物性格和代表作品。

3.熟悉小说情节、结构,理解小说中所反映的历史、社会和人生意义。

4.感悟中国传统美德和伦理观念,增强学生的人文素养和道德修养。

三、教学过程1.导入环节(1)读几段经典语句:“桃园三结义,天下无贼”“吾虽赴死,义不抛也”等。

让学生感受这些语句所代表的忠诚、勇气和仁爱精神。

(2)介绍《三国演义》的作者、写作背景及创作意图,让学生了解其地位和影响。

提问:“罗贯中为何写三国演义这样的作品?他希望向读者传达哪些思想情感?”引导学生认识到作品的价值和意义。

2.阅读教材(1)请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分配章节,阅读教材,掌握历史人物的生平事迹,并在小组内交流讨论,共同挖掘人物的性格、思想、行为等方面的特点。

(2)学生以个人为单位,阅读选择题、填空题、判断题等各类习题和探究题,并进行自我检测。

(3)学生在阅读过程中注意理解小说的情节和结构,反思小说所反映的历史、社会和人生意义。

通过引导学生总结每一个章节、每一个人物所代表的人物形象、艺术形象及其思想道德内涵等方面的主题和含义。

(4)老师批注学生的问答作业,评定学生分数,及时给予反馈。

3.精读教材(1)根据学生的阅读情况,对于部分篇章,可以进行精读的建议。

《三国演义》阅读交流会课教案

《三国演义》阅读交流会课教案

《三国演义》阅读交流会课教案一、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 学生能够理解《三国演义》的基本情节和人物关系。

2. 学生能够分析作品中的主要人物形象及其性格特点。

3. 学生能够解读作品中的历史背景和文化内涵。

过程与方法1. 学生通过阅读和讨论,提高自己的文学鉴赏能力。

2. 学生通过分析人物和情节,提高自己的批判性思维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 学生能够认识到《三国演义》在中国文学史上的重要地位。

2. 学生能够理解作品中所体现的忠诚、勇敢、智慧等美德。

二、教学内容教学重点1. 《三国演义》的基本情节和人物关系。

2. 作品中的主要人物形象及其性格特点。

教学难点1. 作品中的历史背景和文化内涵。

2. 人物和情节的分析与解读。

三、教学过程课前准备1. 学生预读《三国演义》,了解作品的基本情节和人物关系。

2. 教师准备相关的历史背景和文化内涵的资料,以便课堂上讲解。

课堂导入1. 教师简要介绍《三国演义》的作者罗贯中和作品的历史背景。

2. 教师提出本节课的教学目标和内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课堂讲解1. 教师带领学生回顾作品的基本情节和人物关系,梳理作品的故事脉络。

2. 教师详细讲解作品中的主要人物形象及其性格特点,引导学生进行分析。

3. 教师讲解作品中的历史背景和文化内涵,帮助学生深入理解作品。

课堂讨论1. 学生分小组进行讨论,分享自己的阅读心得和感悟。

2. 教师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分析人物和情节,提高学生的批判性思维能力。

课堂小结1. 教师总结本节课的教学内容,强调重点和难点。

2. 教师对学生的讨论和表现进行评价,鼓励学生的阅读和思考。

四、课后作业1. 学生完成课后阅读,进一步深入了解《三国演义》的人物和情节。

2. 学生撰写阅读心得,分享自己的感悟和思考。

五、教学评价1. 学生对作品的基本情节和人物关系的理解程度。

2. 学生对作品中的主要人物形象及其性格特点的分析能力。

3. 学生对作品中的历史背景和文化内涵的掌握程度。

《三国演义》阅读指导教学设计多篇

《三国演义》阅读指导教学设计多篇

《三国演义》阅读指导教学设计1教学过程:高尔基说: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周恩来总理也曾经教导我们: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

(幻灯片)(学生上课前齐读)一、导入:师:同学们,让我们来欣赏一组画面和一首歌曲。

(用多媒体放映《三国演义》片头曲: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

是非成败转头空。

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

白发渔樵江渚上,惯看秋月春风。

一壶浊酒喜相逢。

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谈中。

) 一首《滚滚长江东逝水》以其特有的雄浑和古朴为我们翻开了三国的历史画卷。

做为欣赏者,我们宛然被带回到金戈铁马的古战场,经受了一番刀光剑影的洗礼。

我们会发出由衷的慨叹“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

同学们,让我们带着慨叹“走近三国”。

二、出示有关《三国演义》的评论介绍(幻灯片制作)(四名学生分别读四段内容)《三国演义》内容梗概:故事起自黄巾起义,终于西晋统一,以魏、蜀、吴三国的兴亡为线索,描绘了三国时期尖锐复杂的统治军事斗争。

书中用大量篇幅描写了几次大战役,如袁、曹官渡之战,魏、蜀、吴赤壁之战,吴蜀陵彝之战。

每次战役各有特色,很少雷同,是我国古典文学中描写战争的成功之作。

作者塑造了一大批个性鲜明的人物形象:爱民如子的刘备,有惊人智慧的诸葛亮,打着“扶持汉室、拯救黎民”旗号,挟天子以令诸侯的曹操等。

表现出鲜明的拥刘反曹的正统思想和儒家的仁政思想。

同时也谴责了雄豪混战及暴君的苛政,寄托了人民渴求明君仁政,社会安定的愿望。

三、知识冲浪师:我们先来个(出示课件“记忆小热身”)出几个小题考考大家怎么样?(一题一题出示,先出示题目,再出示答案)以小组为单位。

1、你来猜⑴桃园三结义三兄弟是谁?(刘备、关羽、张飞)⑵水镜先生所说的卧龙和凤雏分别指谁?(诸葛亮、庞统)⑶"宁教天下人负我,休教我负天下"是谁说的?(曹操)⑷《三国演义》的作者是谁?(罗贯中)⑸"既生瑜,何生亮"是谁的临终一叹?(周瑜)⑹闭月美女指《三国演义》中的谁?(貂禅)⑺ 《三国演义》中有哪"三绝",分别指谁?(智绝:诸葛亮,义绝:关羽,奸绝:曹操)⑻"三足鼎立"指哪几个国家三分天下?(东吴、西蜀、北魏)师:《三国演义》是中国古代第一部长篇章回小说,是历史演义小说的经典之作。

《三国演义》整本书阅读推进教学设计与评价

《三国演义》整本书阅读推进教学设计与评价

《三国演义》整本书阅读推进教学设计与评价一、课前谈话(一)理解阅读的意义“眼睛到不了的地方,文字可以。

”阅读并不是让我们学会雄辩和驳斥,也不是为了轻信和盲从,而是为了思考和权衡。

(二)一句话说三国(评价:五分钟的课前谈话,达到两个目的,一是懂得阅读的意义,激励学生阅读;二是摸清学情,学生读了一个月的《三国演义》,读得怎么样了?教师优美的语言,为本堂课奠定了表达的基调。

)二、整体感知《三国演义》,介绍读书角度。

(一)分享关于《三国》,你想说谁?关于周瑜的教师总结语:乌林侥倖数帆风,便傍吴船向蜀中。

刘葛关张无寸土,肯容公瑾擅江东。

这是咏史中写给周瑜的。

关于诸葛亮、关羽的总结语.......总结:那我还知道毛泽东主席说:看《三国演义》,不但要看战争,看外交,而且要看组织。

金庸的书评让我们看人物,毛主席的书评让我们看组织,不同的人看同一本书,角度是可以不一样的。

(二)拓展读书角度其实读这本书的角度还有很多,比如你去理清人物关系,你去寻找故事发生的环境,你去寻找故事主题......《三国》让所有人畅所欲言,从人物到场面,从场景到书评,阅读的角度不同,我们的体会就有所不同,可以是鲜活的人物;可以是回到那荡气回肠的古战场;可以是与名家的一次对话,文化的碰撞、交流和交融,才使得文化不断焕发出新的生命,时代延续。

(评价:一个月的阅读,相信很多学生读《三国演义》整本书已经接近尾声,但不用猜,很多孩子都是囫囵吞枣的状态下读的,所以拓展学生的读书角度,让学生带着新的角度再次走进书中,是一种激励更是一种新的读书法的挑战。

)三、识曹操(一)探究——奸雄还是英雄“子治世之能臣,乱世之奸雄。

”许劭用短短十一个字,道尽了曹操这一生之作为。

那究竟,他这一生是功大于过之英雄,还是奸雄呢?1.小组合作学习合作学习建议:(1)小组分工合作,选好记录员,汇报员(2)根据章回名字,小组成员一起商议选定最感兴趣的章节(3)每个小组成员都拿好笔,做批注(4)小组内发言,集思广益,记录员根据组内发言,整理并记录(5)小组共同梳理如何汇报(表格填关键字词)(6)由汇报员全班汇报(格式:我们组看的事件是__________,曹操的形象是_____,依据是________)2.汇报:“奸雄”观点(1)杀恩人(废汉帝陈留践位)师补充:因误会再加上曹操疑心太重杀死吕伯奢全家,最后曹操对陈宫说到:“身逢这样的险恶世道,只好宁教我负他人,莫叫他人负我了。

三国演义阅读指导教案

三国演义阅读指导教案

三国演义阅读指导教案一、教学目标1. 通过阅读《三国演义》,使学生了解中国古代历史背景和三国时期的历史事件。

2. 培养学生对古典文学的兴趣,提高学生的文学素养。

3. 引导学生分析作品中的人物形象、故事情节和文学特点,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

4. 培养学生运用批判性思维,对作品进行深入分析和讨论。

二、教学内容1. 第一章:介绍《三国演义》的作者罗贯中及其创作背景。

2. 第二章:讲述三国时期的起源和背景,以及故事的开端。

3. 第三章:分析作品中的主要人物形象,如刘备、曹操、孙权等。

4. 第四章:通过具体故事情节,探讨作品中的忠诚、背叛、智谋等主题。

5. 第五章:分析作品中的文学特色,如诗词、成语、典故等。

三、教学方法1. 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提出问题并寻找答案。

2. 运用案例分析法,通过对具体故事情节的解读,引导学生深入理解作品。

3. 采用小组讨论法,鼓励学生分享观点,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

4. 运用批判性思维训练法,引导学生对作品进行分析和评价。

四、教学评价1. 学生阅读《三国演义》的进度和理解程度。

2. 学生对作品中的人物形象、故事情节和文学特色的分析能力。

3. 学生参与课堂讨论的积极性和观点的独创性。

1. 《三国演义》原著,要求学生自行阅读。

2. 与《三国演义》相关的影视作品,用于辅助教学。

3. 参考资料,如学术研究、评论文章等。

4. 课堂讨论平台,如黑板、白板等。

六、教学活动1. 课前准备:学生预习即将学习的章节,了解故事背景和相关人物。

2. 课堂讲解:教师对重点章节进行详细讲解,解答学生提出的问题。

3. 角色扮演:学生分组扮演作品中的角色,进行情景再现,增强对人物性格和故事情节的理解。

4. 小组讨论:学生分组讨论作品中的主题、人物关系和故事发展,促进思维碰撞。

5. 课堂分享:每组选出一名代表,向全班分享讨论成果,激发学生思考。

七、教学安排1. 每周安排两节连堂课,共计45分钟。

2. 第一节课:教师讲解新章节,引导学生关注重点人物和情节。

三国演义阅读指导教案

三国演义阅读指导教案

三国演义阅读指导教案前言:《三国演义》是一部中国古代文学名著,作者是明代作家罗贯中。

小说以东汉末年为背景,通过讲述曹操、刘备、孙权等历史人物的故事,展现了他们之间的斗争和政治谋略。

本教案旨在指导读者如何更好地阅读《三国演义》,提供一些阅读策略和理解要点,以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故事情节和人物形象。

一、了解历史背景在阅读《三国演义》之前,了解历史背景是非常重要的。

东汉末年是中国历史上一个重要的时期,社会动荡,群雄割据,政治腐败。

了解这段历史背景有助于读者更好地理解小说中的情节和人物形象。

二、把握主线故事《三国演义》是一部非常庞大的作品,涉及众多历史人物和事件。

在阅读时,读者应该抓住主要线索,理清主线故事。

主线故事以蜀、魏、吴三国的兴起和衰落为主,围绕三个主要人物刘备、曹操、孙权展开。

读者可以追随主要人物的生平和经历,了解他们的阶段性目标、策略以及成功和失败的原因。

三、关注战略和谋略《三国演义》以战争为背景,充满激烈的战斗和策略的较量。

作为读者,我们应该关注各种战略和谋略的运用,思考每一次战争的背后逻辑和影响。

通过分析人物之间的智谋较量,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小说中的军事战略,也能对中国古代战争思想有更深入的了解。

四、塑造和分析人物形象《三国演义》中有众多历史人物,每个人物都有其独特的性格和经历。

在阅读时,我们可以关注每个人物的塑造和描写方式,思考作者的用意和想法。

同时,我们也可以分析人物之间的关系,思考他们的行为动机和价值观。

这有助于我们更深入地理解小说中的人物形象,并提炼出其中的人生智慧。

五、分析作者的写作手法《三国演义》是一部文学作品,作者罗贯中在构思和写作过程中使用了许多独特的手法。

作为读者,我们可以分析作者的叙述方式、描写手法、对话语言以及人物塑造等方面。

通过这种分析,我们能够更好地理解小说的文学价值和作者的艺术追求。

结语:《三国演义》作为一部经典名著,不仅具有丰富的历史知识,还给我们提供了深刻的思考和启示。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三国演义阅读教案
教学目标
1、指导学生通过阅读《三国演义》,了解三国故事,积累经典语句,评析人物形象,能初步形成自己的个性化体验及认识。

2、通过读书成果的交流汇报,进一步培养学生阅读名著的兴趣,掌握阅读名著的方法,提高语文素养。

教学过程
一、欣赏歌曲,导入新课
1、同学们,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一首很有气势的歌,咱们来欣赏欣赏。

(课前)
2、知道这首歌是哪部电视连续剧的主题歌吗?
一首《滚滚长江东逝水》以其特有的雄浑和古朴为我们翻开了三国的历史画卷,仿佛也把我们带回到那金戈铁马的古战场,经受了一番刀光剑影的洗礼。

这节课,老师就带领大家走进三国,共话三国。

二、自主交流,汇报成果。

(一)了解概况
1、据老师课前了解,我们班大部分同学都读完了青少版的《三国演义》,有的同学甚至还在尝试着阅读整本原著。

相信同学们对《三国演义》都有了一定的了解。

能简要地说说你的认识吗?
2、出示课件:简介《三国演义》及其它的评价。

(二)知识冲浪
1、现在,老师想出题考考大家,看谁的<<西游记>>知识最丰富,有没有信心?好,请看题:
2、看来老师出的题是难不倒大家,现在你们自己出题,来考考大家,行不行?谁先来?
3、小结:同学们读书真仔细,掌握了这么多的三国知识,送给你们一个大拇指!
(三)群英聚会
1、《三国演义》结构宏大,情节曲折,人物众多,它描绘了一个动荡不安的年代,一个产生英雄的年代。

同学们,你心目中的三国英雄是谁?请用这样的句式来跟大家交流交流。

出示:我最敬佩的英雄是,因为他。

小结:大家敬佩的英雄各不相同,今天这节课咱们就重点聚焦三个大家最熟悉,也是人们议论得最多的人物。

2、品评英雄。

(1)引出诸葛亮、关羽人物。

A、出示提示:
猜猜他是谁?点击图像。

你看他面如冠玉,羽扇纶巾,真是飘飘然有神仙之概啊。

B、出示关羽图像和外貌描写。

他又是谁,认得出吗?
(2)小组合作:
合作提示:一、交流搜集到的有关人物的歇后语、成语。

二、说一说知道的人物故事,选择其中一个用简洁生动的语言讲述。

三、用一句话或几个词语评一评人物。

(3)小组汇报
◆诸葛亮
A、《三国演义》是中华民族文化史上最为辉煌灿烂的名著之一,它留给我们众多的文化财富。

由三国故事演变而来的成语、歇后语数不胜数,你搜集了哪些有关诸葛亮的成语或歇后语呢?
老师也把与诸葛亮相关的歇后语作了个整理,一起读一读。

B、一个成语、一句歇后语就是一个精彩的故事,谁来给大家讲一个?
C、引领阅读《空城计》
讲得真不错,简洁、清楚。

提起诸葛亮,人们必然会想到《空城计》的故事,咱们来欣赏其中的精彩段落。

分层出示《空城计》相关描写,提问:读了这段文字描写,此刻你是什么心情?
看到诸葛亮这样的安排,你心里产生了怎样的疑问?司马懿为什么选择退兵?诸葛亮就是利用了司马懿的这种心理,成功退敌,他的成功靠的是什么?
C、现在,你想用哪些词语来赞美诸葛亮?
小结:你看,通过生动曲折的故事情节,细细品味,我们就可以更加清晰的了解一个人物。

D、诸葛亮被誉为“智绝”是名至实归的,我们钦佩他,不仅仅因为他才华横溢、料
事如神,更因为他为报刘备的知遇之恩,辅佐刘家天下,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让我们一起读一读杜甫的《蜀相》
◆关羽
A、学生交流好成语、歇后语后,出示朗读。

B、学生讲述故事。

C、你想送给关羽哪些词语?
提到神勇,老师不由得想到了原著中这样一段话(出示):操教酾热酒一杯,与关公饮了上马。

关公曰:“酒且斟下,某去便来。

”出帐提刀,飞身上马。

众诸侯听得关外鼓声大振,喊声大举,如天摧地塌,岳撼山崩,众皆失惊。

正欲探听,鸾铃响处,马到中军,云长提华雄之头,掷于地上。

其酒尚温。

这是白话文,自己试着读一读。

谁来读给大家听听?
关于这个场景,我们所读版本上是这么写的(出示)
两相对比,你觉得那段文字更吸引你?为什么?
多么精辟的文字,多么传神的描写,关羽的神勇无敌跃然纸上。

像这样精彩的语言咱们在读书时可要好好的多读几遍。

一齐来。

D、就是这样一个神勇无敌的关云长,面对曹操丰厚的归附条件,报之的是“忠臣不侍二主”的回绝,其忠心一片,苍天可鉴,难怪被誉为“义绝”。

(3)辨析曹操
A、看,又一个人物走进我们的视野了,他是谁?
B、这是一个备受争议的人物,有人说他是英雄,有人说他是小人,你怎么看待他?
a、认为他是英雄的人站起来,不同意的人请举手。

b、空口无凭,理由是什么?咱们来个小小的辩论,好不好?
是的,曹操是个极富文学才华的人,喜欢作文赋诗,即使大战在即也情趣不改,他的许多诗作都是汉乐府中的名篇。

比如,我们耳熟能详的名言“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

”就出自他的《龟虽寿》,表达了他老当益壮,雄心不改的情怀。

而他的《观沧海》则把他博大的胸怀和远大的政治抱负抒发得气势磅礴,咱们不妨来欣赏一下。

C、在同学们的唇枪舌剑中,曹操的形象在我们的心中是越来越鲜明,越来越立体了。

读书
就要这样,要有自己的思考和认识,要善于发表自己的见解,去听一听,辩一辩,这样对人和事的认识才会更全面更深刻。

D、那么当时的人是怎么看待曹操的呢?(出示)
再看看后来的人又是怎么评价他的吧。

(出示)
E、曹操就是这样一个多重矛盾性格集于一身的人,他到底是英雄还是小人,千百年来,人们褒贬不一,终难盖棺定论。

看来,想要全面的了解一个人,评价一个人,需要从不同的角度,不同的方面,从不同的时代出发,这样的评价才比较客观公正。

三、总结方法,激励阅读
1、美好的时刻总是短暂的,我们这次的读书交流已接近尾声了。

刚刚同学们的精彩表现着实让陈老师惊艳到了,能够如此侃侃而谈,定是你们在课后花了不少功夫认真读的结果。

现在老师想问问,你们是怎么读这本书的?有什么好的方法介绍给大家吧。

通过今天的阅读交流,你又懂得了哪些好的读书方法?
2、《三国演义》是我国古典四大名著之一,是我国文化的瑰宝,几百年来,刘备、诸葛亮、关羽、张飞等鲜明的人物形象几乎家喻户晓,许多经典故事人人口耳相传,老师希望同学们不妨再去读一读原著,或许你又会有新的发现,新的收获。

老师还希望同学们运用今天学到的一些读书方法,走进更多的名著,收获更多的知识。

记住我们的口号:我阅读,我快乐!。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