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输血管理制度

合集下载

输血安全管理制度

输血安全管理制度

输血安全管理制度一、严格执行卫生计生委《医疗机构临床应用血管理办法》和《临床输血技术规范》。

二、将临床输血护理管理纳入全院护理质量风险管理范畴,确实做好输血安全管理的监控工作。

三、采血护士资质:采集交叉配血标本,要求护士必须具备N1级以上护士职称,准确掌握各种血液品种输注要求。

四、受血者血样的管理(一)护士在进行标本采集操作前,必须严格执行查对制度,至少同时使用三种就诊者身份识别方法,如:姓名、腕带、床号,确保受血就诊者身份无误。

(二)根据输血医嘱、输血申请单,需经两名医护人员共同核对就诊者姓名、床号、性别、年龄、住院号、血型(含Rh血型)、临床诊断、经血传播疾病检测结果(急诊输血前先留检测标本),并与就诊者或家属当面核实。

(S)护士需持输血申请单和试管,标本识别实行条形码管理,标本必须粘贴条形码标签,按照静脉采血操作规范采集血标本,并做到每次为一位就诊者采集,禁止同时为两位就诊者采集血标本。

(四)血标本由输血就诊者所在科室采集,不得有别的科室代为采集。

(五)若就诊者第一次输血,交叉配血与血型初次鉴定不能使用同一标本,且不能是同一次采集(急诊抢救时除外)。

五、血标本送检管理由医护人员或服务队专职人员将受血者血标本与《临床输血申请单》送交输血科,并与输血科,双方逐项进行核对。

申请单与血标本内容不符合时,退回申请单和血标本,由科室复核信息。

六、取血管理(一)接到取血通知后,立即安排医护人员携带专用取血箱取血。

(二)取血人员与输血科人员共同做好核对。

核对血液的有效期、血液的质量,就诊者的姓名、住院病床号、住院号、血袋号、血型、交叉凝集实验结果、血液的种类、剂量,血袋是否完好,核对无误后双方签字方可取回。

七、输血管理(一)输血应在就诊者签署《输血同意书》及医师下达输血书面医嘱后方可执行输血。

(二)输血前,由两名护士再次按照“三查八对”项目复查一遍,再次核对无误后进行输血。

(三)对昏迷就诊者必须进行输血申请单、床号、腕带或其他标识的核对。

安全输血的管理制度

安全输血的管理制度

一、总则为保障患者输血安全,预防和减少输血并发症,根据《献血法》、《临床输血技术规范》等法律法规,结合本医院实际情况,特制定本制度。

二、输血申请与审批1. 临床医师根据患者病情需要,认真填写输血申请单,与患者或家属沟通,充分说明输血的风险与收益,取得患者或家属的同意后,签署《输血治疗同意书》。

2. 输血申请单经主治医师审核签字后,报上级医师审批。

3. 对于无家属签字的无自主意识患者的紧急输血,应立即报告医院职能部门或主管领导,并备案。

三、血型鉴定与交叉配血1. 护士接到输血医嘱时,应核对患者资料、原始血型、Rh血型,准确无误后采集防凝血样。

2. 采集血标本时,不得在输入大分子溶液通道中取血,应在另侧肢体血管取血。

3. 采血后,由医护人员或专人将血样和输血申请单送交输血科,与输血科工作人员双方逐项核对。

4. 输血科对血样进行血型鉴定、交叉配血实验,确保配血正确无误。

四、血液领取与输血1. 取血护士凭取血通知单到血库取血,并与血库发血者共同查对签名,无特殊情况一次只取一个患者的血。

2. 取血过程中要避免血液震动,以防红细胞破裂。

3. 输血前,由两名医护人员核对交叉配血报告单、血型化验单,按输血查对制度执行“三查八对”。

4. 输血前应将血袋轻轻混匀,避免剧烈震荡,血液内不得加入其它药物。

5. 输血时,须由执行者二人或以上带病历共同到患者床边进行“三查八对”,再次查对血液质量后并双签名。

6. 严格执行无菌技术,必须使用一次性输血器输血。

五、输血后观察与处理1. 输血后,护士应严密观察患者病情变化,如有异常情况,立即减慢或停止输血,用生理盐水维持静脉通道。

2. 输血过程中出现不良反应,应立即报告医生,并积极展开检查治疗和抢救。

3. 输血结束后,妥善保管余血,使用完的血袋用双层黄塑料袋捆扎,连同输血不良反应回执单一同及时送到输血科保存24小时。

六、培训与考核1. 医院定期对医护人员进行输血知识、输血技术操作规范等培训。

输血科安全管理制度

输血科安全管理制度

输血科安全管理制度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确保输血工作的安全、科学、规范进行,保障患者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订立本管理制度。

第二条本管理制度适用于本医院输血科的全部工作人员和相关人员。

第三条输血科是承当输血护理工作的专业科室,负责输血工作的监督、管理和执行。

第四条输血科应依照国家和地方卫生行政部门的相关法规和规定进行操作,严格遵从相关标准和规范。

第二章组织机构第五条输血科的组织机构包含科室主任、副主任、护士长、技术人员等。

第六条输血科科室主任负责全面监督和管理输血工作,负责订立和实施输血工作计划。

第七条输血科护士长负责具体的输血工作,组织和引导护理人员进行输血操作,并进行必需的技术培训和考核。

第八条输血科技术人员负责输血设备的维护和管理,搭配护理人员进行输血操作。

第九条输血科设立输血委员会,由相关科室专家构成,负责订立输血相关的制度、规范和指南,并进行定期评估和改进。

第三章输血操作规范第十条输血科全部工作人员必需熟识并严格执行输血工作的操作规范,包含但不限于以下内容:1.输血前的患者营养情形和血液检查;2.输血的准备工作,包含输血设备的准备和术前交接;3.输血操作的要求,包含穿刺技巧和输血速度的掌控;4.输血后的察看和护理措施;5.输血并发症的防备和处理。

第十一条输血操作必需严格依照操作规范进行,操作人员应经过系统培训并持有相应操作证书。

第十二条输血科应配备充分数量的护理人员和技术人员,确保输血操作的质量和安全。

第十三条输血操作过程中,应严格遵从无菌操作原则,确保输血设备和输血器具的干净。

第十四条输血操作结束后,应将输血设备彻底清洗和消毒,除去污染,确保下次使用的安全。

第四章输血设备管理第十五条输血科技术人员应对输血设备进行定期的维护和检查,确保其功能正常,并做好相应的记录。

第十六条输血设备应依照规定的要求进行清洁和消毒,确保设备的安全和卫生。

第十七条新购进的输血设备应进行验收,经检测合格后方可投入使用。

安全输血管理制度

安全输血管理制度

安全输血管理制度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确保临床用血安全,规范输血管理工作,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献血法》、《医疗机构临床用血管理办法》等法律法规,结合我院实际,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本制度适用于我院临床用血、输血及输血相关的管理工作。

第三条输血科(血库)是医院输血工作的管理部门,负责全院临床用血的供应、质量控制、培训及宣传等工作。

第四条医院应当建立输血管理委员会或者输血管理小组,负责制定医院输血管理制度、组织临床用血管理培训和考核、监督临床合理用血等工作。

第二章献血与用血第五条医院应当积极宣传无偿献血,鼓励符合条件的医务人员参加无偿献血。

第六条医院应当建立完善的献血者资料档案,对献血者进行跟踪服务,为献血者提供必要的健康咨询和保障。

第七条医院应当合理使用血液制品,遵循临床用血规范,优先使用国产血液制品。

第八条临床用血应当遵循合理、科学的原则,严格执行临床用血指征,避免不必要的输血。

第九条临床用血前,医务人员应当对患者进行全面的评估,并根据患者病情、体质等因素综合考虑,制定合理的输血方案。

第十条临床用血应当采用同型输血,尽量避免输血反应的发生。

第十一条医院应当建立健全血液制品质量管理制度,确保临床用血安全。

第三章输血科(血库)管理第十二条输血科(血库)应当具备符合国家规定的设施、设备和人员,确保输血安全。

第十三条输血科(血库)应当建立健全血液制品质量管理制度,严格执行国家关于血液制品储存、运输、发放、使用等方面的规定。

第十四条输血科(血库)应当定期对血液制品进行质量检查,确保血液制品安全。

第十五条输血科(血库)应当建立健全血液制品追溯体系,确保临床用血安全。

第四章输血后管理第十六条医院应当建立健全输血后管理制度,对输血患者进行跟踪观察,及时发现和处理输血反应。

第十七条医务人员应当密切关注患者输血后的病情变化,发现异常情况应当立即采取措施,并报告输血科(血库)和医院相关部门。

第十八条输血科(血库)应当及时收集、整理输血反应信息,分析原因,提出改进措施,确保临床用血安全。

安全输血管理制度(六篇)

安全输血管理制度(六篇)

安全输血管理制度1.确定输血后,有资质的两名护士持“临床输血申请单”和贴好标签的试管至患者处,当面核对床号、患者姓名、性别、年龄、住院号、诊断、血型,无误后方可采集血样,配血要求:一人一次一管。

2.采集血标本时,不能从正在补液肢体的静脉中抽取,以防影响血型交叉试验结果。

3.由医护人员或专门人员将患者血标本与输血申请单送交输血科(血库),双方进行逐项核对。

4.取血时护士携带病历到血库,与血库人员双方交接核对:(1)受血者科室、床号、姓名、性别、年龄、住院号、血型(包括rh因子)、血液成分、血量、有无凝集反应;(2)核对血袋标签。

献血者条形码编号、血型(包括rh因子)、血液有效期;(3)检查血袋有无破损渗漏,血袋内血液有无溶血及凝块。

双方核对无误后,在发血单上签字。

5.血液领回病房后,由两名护士持“输血(检测)记录单”、病历与血袋标签逐项核对患者姓名、性别、年龄、住院号、血型(包括rh 因子)、血液成分、有无凝集反应及献血者编码、血型(包括rh因子)、储血号及血液有效期;检查血袋有无破损及渗漏、血袋内血液有无溶血及凝块。

确认1无误后方可输血。

6.输血时(1)输血时必须由两名医护人员携带病历至床旁,用两种识别患者的方法再次核对患者床号、姓名、性别、年龄、住院号、血型(包括rh因子)及交叉配血试验结果。

严格执行“三查九对”,“三查”即查血的有效期、质量、输血装臵是否完好;“九对”即查对受血者床号、姓名、住院号、血型及交叉配血试验结果、供血者血袋条形码编号、血型及交叉配血试验结果、采血日期、种类、血量。

(2)让患者自述姓名,经核对无误后,开始进行输注。

(3)严格执行无菌技术操作,使用标准输血器进行输血。

(4)输血前将血袋内的成分轻轻混匀,避免剧烈震荡。

血液内不得加入药物。

输血前、后静脉滴注注射用生理盐水冲洗管道,连续输注不同供血者血液时,两袋血之间用静脉注射用生理盐水冲洗输血管道。

(5)输血时应先慢后快,根据病情和年龄调整输注速度,并严密观察受血者有无输血反应,出现异常情况应及时处理:①减慢或停止输血,更换输血器,用生理盐水维持静脉通道。

安全输血管理规章制度

安全输血管理规章制度

安全输血管理规章制度为了确保患者能够安全接受血液与血液制品的输注治疗,医院制定了本安全输血管理规章制度,并要求所有相关医护人员认真遵从执行。

一、安全输血前准备在进行输血治疗前,必须做好以下准备工作:1.1 确定输血指征在需要输注血液或血液制品前,医护人员必须对患者进行细致的检查与评估,确定是否有明确的输血指征。

1.2 确认血型在确认患者需要输注血液或血液制品后,医护人员必须对患者的血型进行确认,并将患者的血型与输注血液检验结果进行匹配。

1.3 确认配血结果医院输血科必须确保每一单位输血均已进行血型鉴定、抗体筛查、交叉配血及感染标志物检测等工作,并仔细检查配血记录。

1.4 认真检查输血单医护人员必须认真查看每一份输血单,确认患者基本信息、输注血液种类、次数、速率、剂量等内容是否与医嘱一致。

二、输血途径管理2.1 确保采集无菌输血治疗中采血、输液器等相关器械必须严格无菌操作,确保输血途径的无菌。

2.2 需要密切观察患者输血治疗过程中,需要对患者的生命体征、过敏反应、输液进度等方面进行密切观察。

2.3 风险告知对于输血治疗可能带来的风险,必须向患者及家属进行详细的风险告知,签署知情同意书,并由主治医生进行详细的讲解。

2.4 输血止血输血治疗后,应进行相应的止血处理,同时密切观察患者,防止出现输血后并发症。

三、输血后禁忌症的处理3.1 出现副作用在输血治疗过程中,如出现副作用症状,应立即停止输液,并根据不同情况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

3.2 储存及处理输血血液制品医院应定期对库房内的血液及血液制品进行检测与维护,对已经过期或破损的血液制品进行妥善处理。

3.3 安排专人管理对于医院内的输血管理,应有专人进行管理,对于医护人员的输血操作误差、血液制品质量问题等进行监管。

四、安全输血注意事项如下几点是在进行输血治疗时需要注意的事项:•采用单次开启板式袋输注,防止血源污染。

•超过2h后尚未使用的开封血袋,必须扔弃。

输血医疗安全管理制度

输血医疗安全管理制度

一、总则为加强输血医疗安全管理,保障患者用血安全,预防输血相关并发症,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献血法》、《医疗机构临床用血管理办法》等相关法律法规,结合本医院实际情况,制定本制度。

二、输血医疗安全管理组织与职责1. 医院成立输血管理委员会,负责输血医疗安全管理的全面工作。

2. 输血科负责输血工作的具体实施,包括血源管理、血液采集、制备、储存、发放等。

3. 临床科室负责患者的输血治疗,严格执行输血相关操作规程。

4. 医院各相关部门应积极配合输血科的工作,共同保障输血医疗安全。

三、输血医疗安全管理措施1. 血源管理(1)严格执行献血者筛查制度,确保血液来源安全。

(2)加强对献血者宣传教育,提高献血者自我保护意识。

2. 血液采集(1)严格执行血液采集操作规程,确保血液采集过程无菌。

(2)采集血液标本时,严格执行一人一次一管原则。

3. 血液制备(1)严格执行血液制备操作规程,确保血液质量。

(2)对血液进行病毒筛查、抗体筛查等,确保血液安全。

4. 血液储存与发放(1)血液储存环境应满足温度、湿度、避光等要求。

(2)血液发放前,严格执行核对制度,确保血液准确无误。

5. 输血治疗(1)严格执行输血治疗同意制度,充分告知患者及家属输血风险。

(2)输血过程中,密切观察患者病情变化,发现异常情况及时处理。

(3)严格执行输血查对制度,确保输血过程安全。

6. 输血相关并发症的预防和处理(1)加强对输血相关并发症的监测,提高早期发现和诊断能力。

(2)制定输血相关并发症应急预案,确保及时处理。

四、输血医疗安全教育与培训1. 定期组织输血相关知识和技能培训,提高医护人员输血安全意识。

2. 对新入职医护人员进行输血相关知识和技能考核,确保其具备输血操作能力。

五、监督检查与奖惩1. 医院对输血医疗安全工作进行定期检查,发现问题及时整改。

2. 对在输血医疗安全管理工作中表现突出的单位和个人给予表彰和奖励。

3. 对违反本制度规定,造成患者损害的,依法依规追究相关责任。

安全输血管理制度范文(3篇)

安全输血管理制度范文(3篇)

安全输血管理制度范文一、护理人员根据医嘱确定输血后,持输血申请单和经扫描后的合血试管,当面核对患者床号、姓名、性别、年龄、病历号、血型和诊断,采集血标本。

二、值班护士将受血者血标本与输血申请单送交输血科,双方进行核对无误。

三、输血者从输血科取血时要认真核对受血者床号、姓名、性别、年龄、住院号、血型、血量、血袋号和采血日期等有关内容,并签字。

不符合要求的应当拒绝领取,通知相关人员。

四、输血前由两名医护人员核对交叉配血报告单及血袋标签各项内容,检查血袋有无破损渗漏,血液颜色是否正常。

五、输血时,由两名医护人员共同到患者床旁核对患者床号、姓名、性别、年龄、住院号、血型等,确认与配血报告单相符,再次核对血液后,用符合标准的输血器进行输血,两名核对的护士在电子医嘱单上签字,将交叉配血报告单贴在病历中。

六、取回的库存血不能加温,需要在室温下放置15-20后再输入。

输用前将血袋内的成份轻轻混匀,避免剧烈震荡。

血液内不得加入其他药物。

七、输血前后用无菌生理盐水冲洗输血管道。

连续输用不同供血者的血液时,中间用生理盐水冲洗输血器。

八、输血过程中应先慢后快,再根据病情和年龄调整输注速度,并严密观察受血者有无输血不良反应,记录输血过程出现异常情况应及时报告医生并处理。

九、输血完毕后,将输血过程记录,将交叉配血报告单贴在病历中,并将血袋送到血库保存。

安全输血管理制度范文(2)一、概述本制度的目的是确保输血过程中的安全和质量,保护输血受血者的生命和健康。

所有涉及输血工作的人员必须严格遵守本制度,确保输血工作的规范进行。

二、适用范围本制度适用于所有进行输血工作的医务人员,包括输血科、临床科室和实验室等相关人员。

三、术语定义1. 输血:将血液或血液制品注入受血者体内的过程。

2. 输血受血者:接受输血治疗的患者。

3. 供血者:提供血液或血液制品的个人或机构。

4. 输血医嘱:医生为患者开具的需要输血的书面指示。

5. 输血记录:记录输血全过程的文件。

安全输血管理制度

安全输血管理制度

安全输血管理制度一、前言安全输血是医疗机构输血工作的基本条件和要求。

为了提高输血安全,防止输血事故的发生,确保受血者的生命安全和健康,特制定本《安全输血管理制度》。

二、适用范围本制度适用于医疗机构的输血科、临床血液科、手术室、急诊科、重症监护室等相关部门。

三、安全输血管理组织结构1. 输血科主任:负责输血科的整体管理和领导工作。

2. 输血科副主任:协助输血科主任开展工作,负责具体事项的安排和落实。

3. 输血科医生:负责输血工作的临床实施和相关医疗指导。

4. 输血科护士:负责输血操作和护理工作。

5. 质控科医生:负责输血质量控制和监管。

6. 血液中心:负责供血及质量控制。

四、安全输血管理流程1. 血液供应管理(1)建立供血单位的合格供应商名单,确保血液来源的合法性和安全性。

(2)建立完善的血液采集、储存、运输和配送流程,确保血液的质量和安全。

(3)对供血单位进行定期检查和评估,严格把关血液质量和供应安全。

2. 输血适应症判定(1)医生应根据患者的病情和实验室检查结果,判断是否需要输血。

(2)对输血患者进行详细的病史和体格检查,以确保输血的适应性。

(3)明确输血指征和禁忌症,杜绝非必要输血,降低输血风险。

3. 输血风险评估(1)对受血者进行输血前的临床评估,了解患者的输血史、过敏史和药物过敏情况。

(2)确定输血的风险性,综合评估患者接受输血后可能出现的并发症和风险。

4. 输血前准备(1)医生应根据患者的病情和输血指征,进行详细的术前准备。

(2)对受血者进行血液型和交叉配血检查,确保输血的安全性。

5. 输血操作规范(1)严格执行输血手册和操作规范,确保输血的安全和准确性。

(2)对输血器材和输血包装进行严格检查和消毒处理,杜绝器械感染和交叉感染。

6. 输血监测及临床护理(1)对受血者进行输血监测,包括观察受血者的生命体征和输血反应。

(2)对输血患者进行临床护理,包括输血前、输血中和输血后的护理步骤和措施。

输血安全管理制度

输血安全管理制度

输血安全管理制度一、总则1.1 目的和依据为确保输血安全,保障受血者的生命健康,制定本制度。

本制度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血液管理法》、《中华人民共和国血液安全法》等法律法规和有关规定,结合本单位实际情况制定。

1.2 适用范围本制度适用于本单位内有关输血工作的各级医务人员。

1.3 安全管理职责本单位医务人员必须严格按照本制度执行各项输血安全管理措施,对输血安全负全面责任。

二、输血人员管理2.1 输血人员实名制管理实行输血人员实名制管理,对输血者进行输血前必要的检查,建立与血液库存登记簿相配套的输血者名册。

2.2 输血人员的安全技能培训定期开展输血人员安全技能培训,强化安全意识,提高诊断、判定输血反应的能力。

2.3 输血人员的健康管理对本单位输血人员进行健康管理,包括传染病预防接种、健康检查、健康档案管理等。

三、血液管理3.1 血液库存管理建立血液库存登记簿,严格按照有关规定组织血液放血,确保血液质量。

3.2 血液采集管理采用一次性采血器材,严格按照有关规定进行无菌操作。

定期开展采血技能培训,确保采血技术的正确性和安全性。

3.3 血液分型和交叉配血管理对血液供者进行ABO血型、Rh因子检测,并进行交叉配血。

在输血前进行确认,确认无误后方可进行输血。

3.4 血袋管理对血袋进行编号标记,建立血袋跟踪登记制度,确保血袋逐级审批。

四、输血操作管理4.1 输血操作流程建立完整、规范的输血操作流程。

医务人员应根据操作流程的要求,认真核对输血者姓名、输血血型、血袋编号等信息,确保输血安全。

4.2 输血设备管理定期对输血设备进行检测、校验和维护,确保输血设备完好无损,不影响输血安全。

4.3 输血记录管理对输血过程进行严格记录,包括输血开始时间、输血速度、输血量、观察输血反应等内容,在输血结束后,及时做好输血记录。

五、输血反应管理5.1 输血反应的认识医务人员应对输血反应的认识、预防和处理有一定的了解。

5.2 输血反应的处理发现输血反应后,应及时对输血进行停输处理,采取相应的处理措施。

安全输血制度及管理制度

安全输血制度及管理制度

输血是临床治疗中常用的手段之一,为确保患者输血安全,防止输血相关并发症的发生,制定以下安全输血制度及管理制度。

二、安全输血制度1. 输血申请(1)临床医师根据患者病情需要,认真填写输血申请单,与患者或近亲属讲清利害关系后,签署《输血治疗同意书》。

(2)护士核对患者资料、原始血型、Rh血型后,采集防凝血样送输血科备血。

2. 输血准备(1)输血科根据申请单,进行血型鉴定、交叉配血实验,确保输血安全。

(2)血液自输血科取出后,运输过程中勿剧烈震动,以免红细胞破坏引起溶血。

3. 输血过程(1)护士到输血科取血时,应与输血科人员认真核对输血资料,包括患者姓名、科室、病房、床号、血型;献血者姓名、血液编号、血型;血液容量、采集日期、有效期;血液外观检查等。

(2)输血前,由两名医护人员仔细核对输血申请单、交叉配血试验报告单、血袋标签等,检查血袋有无破损及渗漏,血袋内的血有无溶血、浑浊及凝块等,准确无误方可输入。

(3)输血过程中,严密观察患者病情变化,一旦出现异常情况,应立即减慢或停止输血,用生理盐水维持静脉通道,根据输血反应程度报告上级部门积极展开检查治疗和抢救。

4. 输血后处理(1)输血结束后,使用完的血袋用双层黄塑料袋捆扎,连同输血不良反应回执单一同及时送到输血科保存24小时。

(2)输血后,对患者进行随访,了解输血反应情况,如有不良反应,及时处理。

三、管理制度(1)建立健全输血科管理制度,严格执行国家相关法规和标准。

(2)定期对输血科工作人员进行业务培训,提高其业务水平。

(3)加强血液质量监控,确保输血安全。

2. 临床科室(1)临床医师应掌握输血相关知识和技能,确保输血治疗安全。

(2)严格执行输血查对制度,防止输血差错。

(3)加强对患者的输血教育和指导,提高患者对输血安全的认识。

3. 医院行政部门(1)加强对输血工作的监督管理,确保输血安全。

(2)定期对输血工作进行评估和改进,提高输血质量。

(3)建立健全输血应急预案,提高应对输血相关突发事件的能力。

输血的安全管理制度

输血的安全管理制度

一、总则第一条为加强输血安全管理,保障患者输血安全,防止输血传播疾病,提高临床输血质量,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献血法》、《医疗机构临床用血管理办法》等法律法规,结合我院实际情况,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本规定适用于我院所有临床输血工作,包括血液采集、储存、检验、发放、输注等环节。

第三条我院输血安全管理工作实行院长负责制,由医务科、输血科、护理部等部门共同负责。

第四条我院输血安全管理工作应遵循以下原则:(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二)科学规范,持续改进;(三)责任明确,追究到位。

二、组织机构及职责第五条医院成立输血管理委员会,负责制定输血安全管理制度,监督、检查输血安全管理工作,协调解决输血工作中的重大问题。

第六条输血管理委员会下设输血科,负责输血工作的具体实施,包括血液采集、储存、检验、发放、输注等环节。

第七条输血科设置以下岗位:(一)主任:负责输血科全面工作,主持输血管理委员会日常工作;(二)副主任:协助主任工作,负责输血科日常管理工作;(三)检验师:负责血液检验工作;(四)护士:负责输血护理工作;(五)其他辅助人员:负责输血科日常事务工作。

第八条各部门职责:(一)医务科:负责组织、协调全院输血工作,监督、检查输血安全管理制度落实情况;(二)护理部:负责输血护理工作,确保输血安全;(三)检验科:负责血液检验工作,确保血液质量;(四)血库:负责血液储存、发放工作,确保血液安全;(五)感染管理科:负责输血传播疾病防控工作,确保患者安全。

三、血液采集与储存第九条严格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献血法》和《医疗机构临床用血管理办法》等相关法律法规,确保血液采集、储存合法、合规。

第十条血液采集前,应对献血者进行健康检查,确保献血者身体健康。

第十一条血液采集过程中,严格执行无菌操作规程,防止血液污染。

第十二条血液采集后,应及时将血液送至输血科进行检验、储存。

第十三条血液储存温度、湿度应符合国家标准,定期检查、维护储存设备。

2024年输血安全管理制度(三篇)

2024年输血安全管理制度(三篇)

2024年输血安全管理制度1、输血治疗前,经管医生必须与病人或家属谈话,并签署输血治疗同意书。

2、护士接到输血医嘱后,从电脑上打印标本采集单,正确准备试管,并将条码粘贴在经管医生填写好的《临床输血申请单》及试管上。

3、护士根据医嘱,完善输血全套、血型、交叉配血等各项化验检查。

4、凡申请输注红细胞、全血者,护士必须持《临床输血申请单》和贴好条码的试管,医护____人至床旁核对患者的腕带,清醒患者请患者陈述自己的姓名,确认患者姓名、性别、年龄、住院号等信息无误后方可采血。

5、同时有二名以上患者需进行血型检查或交叉配血时,必须一人一次分别采集血标本,严禁一次采集两名或以上患者的血标本。

6、护士采集标本并经____人核对签名确认后,由支助中心工作人员将血标本与《临床输血申请单》送交输血科,双方进行核对并签名。

7、输液科血液准备好后,支助中心工作人员凭《领血证》到输血科领取血液,采用冷链密闭式转运。

8、输血前、输血时、输血后,均应严格执行输血“三查十对”制度,并做好签字交接工作。

9、输血时应挂上具有醒目的血型标识牌,并告知患者血型。

10、输血时应先慢后快,再根据病情和年龄调整输血速度,注意听取病人主诉,严密观察有无输血不良反应。

若出现输血不良反应,执行输血反应应急预案与流程,并按照输血反应报告制度上报输血科、护理部等相关部门。

11、输血完毕,将血型及交叉配血报告单存入病历,将血袋放入专用的单独存放的黄色垃圾袋中,及时送输血科保存。

12、做好输血相关的护理记录,包括输血时间、种类、量、血型以及有无输血反应等,认真填写《输血护理记录单》。

13、定期进行输血安全知识培训,组织输血护理质量检查,确保输血安全。

2024年输血安全管理制度(二)____年输血安全管理制度一、引言输血是一项重要的医疗技术,可以挽救因失血或血液疾病引起的生命危险。

然而,输血也存在一定的风险,包括传染疾病和过敏反应等。

因此,建立和执行严格的输血安全管理制度是至关重要的。

安全输血管理制度制度

安全输血管理制度制度

一、总则为确保患者输血安全,防止输血反应和血液传播疾病的发生,依据《献血法》、《临床输血技术规范》等相关法律法规,结合我院实际情况,制定本制度。

二、职责1. 医生:负责输血治疗的申请、执行和观察,对输血安全负直接责任。

2. 护士:负责输血前的准备、执行和观察,对输血安全负直接责任。

3. 输血科:负责血液的采集、检验、制备、储存和供应,对输血安全负直接责任。

4. 医院管理部门:负责监督、检查和指导全院输血安全管理工作。

三、输血前的准备工作1. 医生根据患者病情,提出输血申请,并填写《输血申请单》。

2. 护士核对患者信息、血型和诊断,采集血标本。

3. 输血科对血标本进行检验,包括血型鉴定、交叉配血试验、抗体筛查等。

4. 医生审核输血申请单,确认输血适应症,与患者或家属沟通,签署《输血治疗同意书》。

四、输血过程中的安全管理1. 护士核对患者信息、血型和交叉配血试验结果,确认无误后进行输血。

2. 使用一次性输血器,严格执行无菌操作规程。

3. 输血过程中,护士密切观察患者病情变化,如有异常情况,立即停止输血,报告医生,采取相应措施。

4. 输血结束后,护士记录输血情况,将输血记录单归档。

五、输血后的管理工作1. 护士观察患者输血后的病情变化,包括体温、心率、血压、血红蛋白等指标。

2. 如出现输血反应,立即停止输血,报告医生,采取相应措施。

3. 记录输血反应情况,并上报医院管理部门。

4. 对输血反应患者进行随访,了解病情变化。

六、血液安全管理1. 输血科负责血液的采集、检验、制备、储存和供应,确保血液质量。

2. 血液储存温度、湿度、光线等条件符合要求。

3. 血液运输过程中,避免剧烈震动和污染。

4. 血液使用前,严格核对血袋标签信息,确保无误。

七、监督检查1. 医院管理部门定期对输血安全管理工作进行检查,发现问题及时整改。

2. 对违反本制度的行为,追究相关人员的责任。

3. 对输血安全管理工作进行总结和评估,不断提高输血安全水平。

输血安全使用与管理制度

输血安全使用与管理制度

输血安全使用与管理制度第一章总则第一条目的与依据本规章制度旨在确保医院输血工作的安全、高效进行,保障患者的生命安全。

订立本规章制度的依据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健康法》《医疗机构管理条例》以及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标准。

第二条适用范围本规章制度适用于医院内全部与输血相关的科室和人员,包含输血科、血库、临床科室等。

第二章输血申请与审核第三条输血适应症确实定1.医生应当依据患者的临床情况和试验室检查结果,推断是否需要进行输血。

2.输血适应症的推断应当符合国家相关标准和指南。

第四条输血申请与审核1.医生在确认患者需要输血后,应当填写《输血申请单》,并注明输血的适应症、输血血液成分、输血量等相关信息。

2.输血科负责人对输血申请进行审核,确保申请的合理性和准确性。

3.输血科负责人应当向相关人员供应输血血液成分的相关培训和引导,提高申请的准确性和规范性。

第三章输血血液成分的选择与配制第五条输血血液成分的选择1.医生在依据患者的输血适应症确定输血血液成分时,应当考虑患者的具体情况及临床需要,选用最为合适的输血血液成分。

2.医院应当建立相应的输血血液成分供应与管理制度,保证输血血液成分的质量和安全。

第六条输血血液成分的存储与配制1.输血血液成分的存储应当符合相关标准和要求,并进行定期检查和监测。

2.输血血液成分的配制应当由具有相关资质和培训的人员进行,确保输血血液成分的准确性和安全性。

3.输血血液成分的配制记录应当认真、准确,并保管有关质量掌控的相关资料。

第四章输血操作与管理第七条输血前的准备工作1.医生在进行输血前应当对患者进行认真的评估和检查,包含患者的身体情形、输血需求量、输血反应风险等。

2.输血前应当检查患者的身份、血型和配血结果,并与输血血液成分标签进行核对。

第八条输血操作1.输血操作应当由经过培训合格的医务人员进行,操作前应当进行手卫生并佩戴一次性手套。

2.输血器材应当符合相关质量标准和要求,不得超出有效期。

输血安全管理制度

输血安全管理制度

一、总则为了保障医疗质量和患者安全,防止输血传播疾病,规范输血行为,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献血法》、《医疗机构临床用血管理办法》等相关法律法规,结合本医疗机构实际情况,制定本制度。

二、输血工作组织与管理1. 成立输血管理委员会,负责输血工作的组织、协调、监督和管理。

2. 输血管理委员会下设输血科,负责日常输血工作的具体实施。

3. 输血科设立输血专责人员,负责输血工作的日常管理和监督。

4. 各临床科室设立输血小组,负责本科室输血工作的具体实施。

三、输血人员培训与管理1. 输血人员必须经过专业培训,取得输血资格。

2. 输血人员应定期参加业务培训和考核,提高业务水平。

3. 输血人员应严格执行输血操作规程,确保输血安全。

四、血液采集与检测1. 严格执行《献血法》及相关法律法规,规范血液采集。

2. 采集血液时,严格执行无菌操作规程,防止交叉感染。

3. 采集的血液必须符合国家规定的质量标准,确保血液安全。

4. 对采集的血液进行严格检测,包括血型、血常规、传染病标志物等。

五、血液储存与运输1. 血液储存环境应保持清洁、干燥、通风,温度控制在2-6℃。

2. 血液储存设施应符合国家标准,确保血液质量。

3. 血液运输过程中,应保持血液温度稳定,防止血液变质。

4. 血液运输工具应定期消毒,确保血液安全。

六、临床用血1. 严格执行临床用血申请制度,确保用血安全。

2. 临床医生在申请用血前,应充分评估患者病情,制定合理的用血方案。

3. 严格执行输血知情同意制度,充分告知患者及家属输血风险。

4. 输血过程中,严格执行输血操作规程,确保输血安全。

七、输血不良反应处理1. 严格执行输血不良反应报告制度,及时发现和处理输血不良反应。

2. 对输血不良反应进行详细记录,分析原因,采取措施,防止类似事件再次发生。

3. 对输血不良反应患者,及时进行救治,确保患者安全。

八、输血质量管理与监督1. 定期对输血工作进行质量检查,包括血液采集、检测、储存、运输、临床用血等环节。

输血科质量和安全管理制度(3篇)

输血科质量和安全管理制度(3篇)

输血科质量和安全管理制度1.为确保输血安全有效,输血科(血库)工作人员应具备较强的法制意识和风险意识,遵守一切规章制度和标准操作规程。

2.接收血液标本时,必须认真核对标本的姓名、性别、年龄、科室、床号、住院号,血型和临床诊断等。

检查血液标本是否有溶血、污染、血量不够等,不符合配血试验要求的标本拒收。

3.配血前必须对病人及献血者血型两次确认,必须作正反血型鉴定,无误后方可配血。

4.《临床输血申请单》上所填血型与标本管标示血型不符时,病人或家属对血型有异议时,立即通知临床科室重抽标本,复查血型,还有疑问时,立即床旁复查血型,再有疑问时,立即请示科主任处理。

5.配血中发现主、次侧有一侧凝集,一律不得发血,立即报告科主任,作进一步检查。

6.领血人必须是经过培训的医护人员,发血前必须核对受血者姓名、年龄、血型、住院号,科别、床号、临床诊断等,以及献血者血袋条码号、采血日期、效期、血液品种、血量等,双方核对无误后,签字认可。

7.如有群伤、需输血的病人太多,分轻重缓急配血,先配危重病人的血液,再配病情较轻病人的血液,并立即报告科主任请求援助。

8.输血科(血库)必须储备一定量的血液,保证应急用血。

9.认真做好输血前检查工作。

10.严格执行无菌操作规程,防止职业暴露的发生。

11.正确合理使用化学试剂(药品),有毒有害物品专人保管,防止事故发生。

12.正确处理医疗生物垃圾,防止交叉污染发生。

13.做好水、电、气防火防灾工作。

下班前必须关闭所有不用的仪器、空调等用电器,关好水、气管开关,并作好交接班记录。

14.定期检查通电线路,严防引发火灾,科室配备消防器材,强化消防意识,加强消防演练,人人警惕,消除隐患。

一旦发现火源应立即进行消防处理,并立即报告医院保卫处(科)和119。

输血科质量和安全管理制度(2)是指为确保输血过程中质量和安全的管理体系。

以下是一些可能包含在此管理制度中的要点:1. 输血科负责制定和实施质量和安全管理制度,包括制订相关政策和程序,确保工作的规范和标准。

安全输血护理管理制度

安全输血护理管理制度

一、目的
为确保患者输血安全,预防和减少输血相关并发症的发生,提高输血护理质量,特制定本制度。

二、适用范围
本制度适用于医院内所有输血护理工作。

三、职责
1. 护理部负责制定、修订和监督执行本制度。

2. 血液科负责血液的采集、制备、储存、发放等工作。

3. 临床科室负责输血工作的实施和观察。

四、制度内容
1. 严格执行输血相关法律法规和标准操作规程。

2. 严格审查患者输血申请,确保输血适应症。

3. 严格执行输血查对制度,确保输血前、输血中、输血后三查八对。

4. 输血前对患者进行评估,了解患者病史、过敏史、输血史等。

5. 严格执行输血前核对制度,包括患者姓名、性别、年龄、血型、配血结果等。

6. 输血过程中密切观察患者病情变化,如出现输血反应,立即停止输血,并报告医生。

7. 输血后做好记录,包括输血时间、输血量、输血反应等。

8. 严格执行血液保存制度,确保血液质量。

9. 严格执行无菌操作规程,预防输血感染。

10. 加强输血护理人员的培训,提高其输血护理技能和意识。

五、监督检查
1. 护理部定期对输血护理工作进行监督检查,发现问题及时纠正。

2. 临床科室对输血护理工作进行自查,发现问题及时整改。

3. 护理部对违反本制度的行为进行严肃处理。

六、附则
1. 本制度由护理部负责解释。

2. 本制度自发布之日起实施。

通过实施本制度,我们将确保输血护理工作安全、规范、高效,为患者提供优质的输血服务。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护理人员执行输血医嘱时,由两名医护人员正 确执行《输血查对制度》核对相关信息无误后, 将血袋条码卡分别贴在用血证明单和“交叉配 血报告单”上,再由两名医护人员同时携“交 叉配血报告单”、输血执行单到患者床边核对 姓名、床号、腕带、住院号及血型,输血时做 到一次一人一份,操作完毕后操作者与核对者 均应签全名。


有两个以上的患者需同时输血时,应做 到一次合血一人一单一管一托盘,采血 完毕后在“申临床输血请单”上双双
签名。 抽取合血标本后由医护人员持输血 申请单送输血科,双方逐项核对并 签字。


合血完成后,由病区有资质的医护人员到输血 科取血,取血者与发血者双方必须共同落实 《输血查对制度》中“三查八对”并签字后才 能拿走血液。 取回的血液应30分钟内输用,必须在4小时内 输住完毕。不得自行储血。输血前应将血袋内 的成分轻轻混匀,必免剧烈震荡,血液内不得 加入其它药物。
采集血标本面临的风险

采错血标本(一位护士同时采集两位或两位以 上患者的血标本,将血样注入错误的试管中)。
采血标本的方法错误(从输液管中直接获取血 标本,标本被严重稀释) 未认真核对受血者身份(找错人)。 血标本的标签模糊不清,贴错等。 一名护士采血,另一名护士输血。


谢谢聆听

到19世纪 英国的产科医生詹姆士改进了输血技术
并 提 出 只能输人类的血液

但是,1873年,波兰医生杰萨耶斯揭示 了一个惊人的事实:半数以上的患者在 接受输血后很快死亡。
因此输血的有效性和安全性再次受到 质疑。

直到1900年,奥地利病理学家卡尔,兰德斯 坦纳发现了血型的存在,输血疗法的前景才微 露曙光。 随后美国的拉维生实验成功了抗凝剂,从此输 血疗法终于登上大雅之堂。 卡尔,也因此获得了1930年的诺贝尔生理学 奖。他的生日6月14, • 临床需安全有效输血的理念。
安全输血管理制度

护理人员必须遵医嘱实施合血与输血工 作。
护理人员抽取患者血标本行合血实时, 持临床输血申请单和贴好标签的试管, 两名医护人员到患者床边进行核对后采 集血样,做到“临床输血申请单” 、 “合血管” 、“受血者”、三者无误后 方可抽血。
安全输血管理制度
ICU
输血的历史回顾
1667年冬天,一个狂躁型精神病人 被带到法国国王路易十四的著名御医Denis的 面前,御医为他进行了一种自认为理想的疗 法——向他体内输入小牛的血液,认为这种方 法有镇静作用。但这个病人在二次输血后很快 死亡。这便是有记载的人类第一例输血。
此后,御医的输血法引起了广泛、 激烈的争论。到1670年,输血疗法终于 被禁止。 从此,“输血”这一概念整整沉寂 了150年。

输血前后用少量生理盐水冲洗输血管道,连续 输入血液时,应每袋更换一个输血器。每袋输 血前应由两名医护人员到床边核对。 输血过程中应先慢后快,再根据病情和年龄调 整输液速度,并严密观察,正确记录,如出现 输血反应等异常情况应按照《输血反应应急预 案》及时处理。


输血完毕后护理人员应及时收回输血袋 并存放于固定位置,保存24小时按感染 性医疗废物处理。
输血相关品种液体量的换算


1 单位悬浮红细胞 ≈ 140 ml 1.5单位悬浮红细胞 ≈ 200 ml 2 单位悬浮红细胞 ≈ 250 ml 冷沉淀1袋(1.5U or 2.0 U)≈ 25 ml 机采血小板 1个治疗量(2000ml)≈ 250 ml 冰冻血小板 1个治疗量(2000ml)≈ 250 ml 手工血小板 1 袋1U ≈ 20 - 30 ml 手工血小板 1 袋2U ≈ 50 - 70 ml 血浆100ml ≈ 100 ml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