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工电子综合课程设计答案(精)

合集下载

《电工与电子技术》习题册习题解答

《电工与电子技术》习题册习题解答

《电工与电子技术》习题册习题解答习题与解答电工电子教研室第一章:直流电路一、单项选择题1.如题1图,已知U=220V,I=-1A,则元件消耗的功率P为(C)A.220WB.0WC.-220WD.不能确定某2.直流电路如题2图所示,电流I应等于(A)A.7AB.4AC.3AD.1A某3.如题3图,Vi=3V,则点1的电位φ1为(B)A.-6VB.1.5VC.3VD.-1.5V某4.直流电路如题4图所示,Uab=(C)A.-1VB.0VC.1VD.2V5.理想电流源的外接电阻逐渐增大,则它的端电压(A)A.逐渐升高B.逐渐降低C.先升高后降低D.恒定不变6.设60W和100W的电灯在220V电压下工作时的电阻分别为R1和R2,则R1和R2的关系为(A)A.R1>R2B.R1=R2C.R1<R2D.不能确定某7.电路如题7图所示,开关S从断开状态合上以后,电路中物理量的变化情况是(A)A.I增加B.U下降C.I1减少D.I不变某8.题8图所示电路,如电阻R1增大,则电流表○A的读数(A)A.增大B.减小C.不变D.不定题8图2某9.一个由线性电阻构成的电器,从220V的电源吸取1000W的功率,若将此电器接到110V的电源上,则吸取的功率为(A)A.250WB.500WC.1000WD.2000W10.题10图示电路中,A、B端电压U=(A)A.-2VB.-1VC.2V题10图D.3V11.题11图中电流I为(C)A.1AB.2AC.-1AD.-2A题11图某12.直流电路如题12图所示,Uab等于(C)A.-2VB.-1VC.1VD.2V13.把题13图1所示的电路用题13图2所示的等效电压源代替,该等效电压源的参数为(B)。

A.E0=1V,R0=2ΩB.E0=2V,R0=1ΩC.E0=2V,R0=0.5ΩD.E0=1V,R0=1Ω题13图14.将题14图电路化简为一个电压源US和电阻RS串联的最简等效电路,其中US和RS分别为(D)=2V,RS=1Ω=1V,RS=2Ω=2V,RS=0.5Ω=1V,RS=0.5Ω题15图15.在题15图示电路中,已知:E=9V,Ik=6mA,当电压源E单独作用时,通过RL的电流是1mA,那么当电压源E和电流源Ik共同作用时,通过电阻RL的3电流IL是(A)。

电工电子学课后习题答案

电工电子学课后习题答案

电工电子学课后习题答案目录电工电子学课后习题答案 (1)第一章电路的基本概念、定律与分析方法 (1)练习与思考 (1)习题 (4)第二章正弦交流电 (14)课后习题 (14)第三章电路的暂态分析 (29)第四章常用半导体器件 (41)第五章基本放大电路 (43)第六章集成运算放大器及其应用 (46)第七章数字集成电路及其应用 (54)第八章Multisim简介及其应用 (65)第九章波形的产生与变换 (65)第十章数据采集系统 (67)第十一章直流稳压电源 (69)第十二章变压器与电动机 (71)第十三章电气控制技术 (77)第十四章电力电子技术 (80)第一章电路的基本概念、定律与分析方法练习与思考1.4.2(b )1.4.2(c)1.4.3(a )1.4.3 (b)1.4.3 (c)aababb552155a ba b U V R =+⨯==Ωab666426ab ab U V R =+⨯==Ω1.4.3 (d)1.4.4 (2)abR 106510405a b a b U U V R =+=⨯+==Ωab124s s u u I =I = 912:23036ab sab ab KVL u u u R I +- I = =-6⨯ =+1=3Ω3+6R习题1.1 (a )(b ) (C) 1.2242434311515155b bb bV V R R V V R R --I = I =-+I =I =12341243:b b b b bKCL V V V V R R R R V I =I +I +I +515-6- 5- = + +求方程中2121+9+9==50k 100k 9:=150k 100kb b b b b b b V V V V R R V V K C L V V 6-6-I =I = 6-+=b :650K I+100K I 9=01100K I=15 I=A10k 1=650k =1V10kK V L V -+--⨯5427x A I =+-=10.40.70.3x AI =-=-20.30.20.20.1x AI =-++=40.230x ⨯I ==0.1A 6030.20.10.3x AI =+=2x 10⨯0.3+0.2⨯30I ==0.6A1.510.30.60.9x AI =+=30.010.30.31A I =+=49.610.319.3AI =-=1.3发出功率吸收功率吸收功率 吸收功率1.61.7(a ) (b) 1.81.91.10(a): 60.39.39.6AI =+=114228P =-⨯=-ω211010P =⨯=ω3428P =⨯=ω4(110)10P =--⨯=ω=28=28P P ωω发吸=P P 吸发612050606()12460120R R R mvV b V=== =⨯=+Ω(a) u u 144s u V=⨯=252209s s s I A u u V = -+-⨯= =12221014102110s s u V I A =⨯+==-=-121428P =-⨯=-ω210110P =-⨯(-)=ω1230.450.30.450.30.15I A I A I A= = =-=1233 6.341680.1510 6.34 6.3174.40.45x y u R I R ⨯===-⨯-==ΩΩ2116u u V==(b): (c): (d): 1.111.121.13 (a)(b)2516 1.6455u V =⨯=+251.60.16455u V =⨯=+250.160.016455u V =⨯=+2211128.41p pR R u u VR R R +==++222112 5.64pR u u VR R R ==++B A 630.563=0.51990.5199.5CD D D R R R ⨯==+=+=ΩΩΩ12342311055235 4.23.60.650.83.6I mA I mA I mA I mA I I =⨯= = =⨯==⨯==-10199.5 1.995=15=510 1.9950.01995AD BD s u mV u mVP =⨯=⨯=-⨯=-ωRAB1.151.16AB3Ω1.5Ω1.5611.53I A -==-+2Ω3Ω3I1.171.181.19311302451010110532110202121621633311633s I A I I I I A I A I A I A+==+++=-=-==--=-=-+==⨯=+=⨯=+Ω821222I A-==++1231113333222:00I I I KVL u I R I R I R I R u += -++= --+=12316622757575I I I ==0.213 ==0.08 ==0.2931.201.211.221321232123218:14020606041012n I I I KVL I I I I I A I A I A=+=+ -++= 5-== = =1122208066014045606018108u I V u I VP P ==== =-⨯=-ω =-⨯=-ω 电压源发出功率电流源发出功率1212221232+10:0.81201160.400.4116408.759.37528.125n I I IKVL I I I I I A I A I A=+= -+-= -+== = =22120:1209.3751125116:120160.75101510:10428.1251175:28.12543078.125L V P V P A P R P I R =-⨯=-ω=-⨯=-ω =-⨯⨯=-ω ==⨯=-ω122212220.523133427I I V V I V I V +=----====suR R1.231.24 (a)(b)开关合在b 点时,求出20V 电压源单独作用时的各支路电流:212460.14020s u I AR R ===++R R sI 2422240.10.10.2200.30.14020s I A R I I AR R =+==⨯=⨯=++31110.250.50.5111I A=⨯=+++sI 3231120.50.50.5120.250.50.75I AI A =⨯⨯=++=+=1231223123:01:2130120202:21204015,10,25KCL I I I KVL I I KVL I I I A I A I A++= -+-= --== = =-所以开关在b 点时,各支路电流为:1.25(b )等效变换(c )等效变换2Ω''1'2'3204422442206224202222442I A I A I A =-⨯=-+//+==+//=-⨯=-+//+123154111061625227I AI AI A=-==+==--=-3A AA B(3 2.5)211ab U V=+⨯=ab b4A1.26戴维宁:诺顿:1.28(1) 求二端网络的开路电压:(42) 1.59ab U V=+⨯=1220110225122110255015a ab L u V R I A =⨯===⨯=+Ω22022505252225225255015ab ab L I A R I A ====⨯=+Ω10410242ab U I V ⨯=-=-=10410242ab U I V⨯=-=-=(2)求二端网络的等效内阻(电压源短路、电流源开路)(3)得到戴维南等效电路1.32 (a )2.3.2(a) 取电源为参考向量(b)24ab R R Ω==1120.15413ab ab U I A A R R ∴==≈+1231235050105205050105201007A A AA A A A I I I V V V I I I V V V V V =+-+===-+=+=-2()tan 601=22c C c C C U I RU I jX IR R IX X X X fc fc ∙∙∙∙0==-==== π∴π又第二章 正弦交流电课后习题2.3.2(a) 取电源为参考向量(b)2R U ∙∙2()tan 601=22c C cC C U I RU I jX IRR IX X X X fcfc ∙∙∙∙0==-==== π∴π又R U ∙∙1U ∙2()tan 60=2R2c R CL L U I jX U I RIRIX X X fL fL ∙∙∙∙0==∴==∴=π∴π又2()tan 60=2R2c R C L L U I jX U I RIR IX X X fL fL ∙∙∙∙0==∴==∴= π∴π又习题2.22.3(1)(2)111122334455,10sin(100045)45554510sin(100045)5513510sin(1000135)5513510sin(1000135)I j I i t AI AI j Ai t A I j Ai t AI j A i t A ∙00∙00∙00∙00=+ =∴=+==-=-=-=-+==+=--=-=-1∙∙12126306308arctan =536=+=10)U V U VU U U Vu t V∙∙000∙∙∙00=∠ =∠ϕ= ∠83=ω+832.4(a) 以电流为参考向量(b )以电流为参考向量1210301060arctan1=45(4530)7520sin(75)I A I A I A i t A∙∙000∙0000=∠- =∠ ϕ= ∴=-+=-=ω-I ∙∙RU ∙10arctan=451014.145U V U V 0∙0ϕ= ===I ∙CR U ∙∙22280C R C U U U U V=+∴==(c) 以电流为参考方向(d )以电压为参考方向(e ) 以电压为参考方向1122sin()sin(90)sin(45)u t i t A i t A 00=ω=ω+=ω-I ∙∙C (200100)9010090100U V U V∙00=-∠=∠=U∙I ∙∙RI∙L I ∙3L I I A=∴==U ∙∙R I I ∙(f )以电压为参考方向2.5 (1)(2)2.6(1)7.07I A ===U ∙∙I ∙18L CL C I I I I II A=-∴=+=3)70,2314/31.470314100219.80309.9sin()310C L L L C L I t AI A f rad s X L U I j L V Vu t V ∙0∙∙0-000=ω=∠ ω=π==ω=Ω=ω=∠⨯⨯⨯10∠90=∠9=ω+903309.9sin()3101274314100L L L Lu t V U I A L X 0-=ω+90===ω⨯⨯10(2)2.9 (1)(2)(3)2.10(1) 电容两端6220022011796.22 3.1402200.28796.20.280.39sin()c c C c C c C c U V U VX C U I A X I i t A∙0-∙00=∠ ====Ωω⨯⨯5⨯4⨯10====∠90=ω+900.10796.279.6c U V∙000=∠-6⨯∠-90⨯=∠-150)22002314/)100u t V U Vf rad si t A I A0∙00∙0=ω+30=∠3ω=π==ω-30=∠-322002201110060.7L UZ I X L mH ∙0∙0∠3===∠6=+Ω∠-3∴===ω00220102200cos 22010cos 601100sin 2200sin 601905varS UI V A P UI W ==⨯=∙=ϕ=⨯⨯=ϕ=ϕ=⨯=2u f=HZ|Z |=2000Ω 1000以为参考向量(2)电阻两端2.121I∙=-601cos 212sin 21707110.1c c cR k K X k X c uF c X ϕ=|Z |ϕ=⨯=Ω=-|Z |ϕ=-=Ω= ∴==ωω1U ∙U 2R U U ∙∙=1I∙0c =-30cos =2k 1X =sin =-2K =210.16R c uF c ϕ=|Z |ϕΩ|Z |ϕΩ==ω—(—)1000CLCZ=R+(X )10V L C R X j U -=Ω=∣Z∣I =10⨯1=102.132.14000001111111()300400500.0030.00050.003991000.33300L cZ R jX jX j j j U I A Z ∙∙=++- =+-+ =-=∠-∴Z =300∠∠20∴===∠11∠9U ∙以为参考向量I ∙L I ∙0000006V100200.47sin(100020)10000.4400100200.25400900.35sin(100070)11500C 100021010020R L L L L C c C U U Vu i R t X L U I A jX i t AX U I jX ∙∙∙-∙∙=∣Z∣I =10⨯1=10=∠== =+=ω=⨯=Ω∠===∠-70∠=-===Ωω⨯⨯∠==-00000.20500900.28sin(1000110)c A i t A=∠11∠-=+2.15(1)(2)(3)2.1813022101010101045C LC LC L R RR C C CR C X X I I I I I I I U I A U RV RU R I I A X X I I I AI ∙∙∙∙∙∙∙∙=∴=∴=++=== ======+=∠∴=000000000001000t-30V 1030()103040304090400120120)103050535008383)R S s C s C C s u i R I AU I jX Vu t V U I Z Vu t V ∙∙∙∙∙===∠-=-=∠-⨯∠-⨯∠- =∠-=-==∠-⨯∠-=∠-=-()00300103000400104000500105000cos -53=3009sin -53=-3993VarR S C C S S P U I WQ Q U I Var S UI V A P S WQ S ==⨯===-=-⨯=-==⨯=∙==()()601301000251030405053CZ R jX j j -=- =-⨯⨯⨯ =-Ω=∠-Ω2.19 (a) (1)(2)U ∙U ∙222824123430.3108(12)(12)10681.5111=X 0.067=0.022C 10 1.510 4.5R L R L CC C C C C C U R I U L I L H U U U U U jU U V VU X IC F F ∙∙∙∙===Ωω===Ω===++ =+-∴8+-=∴= == 4.5Ω ==ω⨯⨯或1或或0000010002000300040041000420100237537237483723749085323719025323729041274127 1.3337339041270.67376690U I A Z U VU VU VU VU I A j U I A j ∙∙∙∙∙∙∙∙∙∙∠===∠∠-=∠⨯=∠=∠⨯∠-=∠-=∠⨯∠-=∠-=∠⨯∠=∠∠===∠∠∠===∠∠10361823691243537j j Z j j j jj j j j ⨯-===Ω+Z =4-4-+ =-=∠-Ω(3)(b) (1)(2)(3)2.202.230cos 102cos(37)16P UI W =ϕ=⨯⨯-=10(4)(6)24 2.436102 2.443537j j Z j j j jj j j j ---===-Ω---Z =3.4+4+- =+=∠Ω0cos 102cos(37)16P UI W=ϕ=⨯⨯=01221201115545(55)105-5)10100==10A Z 10A 10AZ=10+1045Z 141.4Z j j j Z j jU I j U I V V=-=-Ω-⨯10==Ω+∴=||∴=Ω∴=||==(读数为读数为0000001002000300040041000420100237537237490237237483723790453237 2.490 4.81274.8127 1.2374904.81270.8376690U I A Z U V U VU V U VU I A j U I A j ∙∙∙∙∙∙∙∙∙∙∠===∠-∠=∠-⨯3.∠=∠-=∠-⨯=∠-=∠-⨯2∠=∠=∠-⨯∠-=∠-∠-===∠--4∠-∠-===∠--∠-2.242.292.30426014411111010101()11451()122101011 1.50.5C L X C j j Z j j j X L Z j Z j-===Ωω⨯⨯⨯--===-=-+--=ω=⨯=Ω=++=-000000000100.5229010110.5110.5 1.1(10.5)22+2(10.5)2211+2212123 3.61c c c c R c R R L R L c U I A j U I A R I I I j A A U I R j j VU I j j j j j V U U U U j j j V P UI ∙∙∙∙∙∙∙∙∙∙∙∙∙∙∙∠===∠90-∠-∠===∠0=+=∠90+∠0=+ =∠26.6==+⨯= ==+=-=- =++=+-++=+=∠56.3 =00os 3.61 1.1cos(W ϕ=⨯⨯56.3 -26.6)=3.45 1100121221.21cos cos =0.5112206024.5(tan -tan 1.21(1.7320.456)=10222 3.14502201 4.54220380 4.541727.3sin 177.3-=-VarR P K P UI UI P C U K uF P K I A U S UI V AS =ϕϕ==⨯∴ϕ=ϕ==ϕϕω- =⨯⨯⨯=====⨯=∙ϕ=ϕ=⨯0.821408 ,,)()2.312.32(1)0861037220220221022P P P L P Z j U V U I A I I A=+=∠ Ω======|Z |==01601212.5617.3712.671131.5825010010220 6.9131.85=25.15220==8.75A 25.15cos =220cos RL RL C c c RL C RL C RL c Z R j L j UI Z Z j j c U I A Z Z Z Z Z Z Z U I Z P UI -=+ω=+=∠46.3Ω===Ω∣∣==-⨯=-Ωω⨯π⨯⨯⨯===∣∣//Z ==∠14.4Ω+==ϕ⨯8.75⨯14.4总总00=1864.5w cos =220sin =478.73w S=UI=220.75=1925V Acos 0.9686Q UI =ϕ⨯8.75⨯14.4⨯8∙ϕ=002202.22201002.2arccos 0.837100378060P P L P P U V I I AU I Z j ====|Z |===Ωϕ===∠=+ Ω(2)(3)(4)2.332.34220220220221038L P L P P L P U V U U VU I A I A= =====|Z |==380380380381066L P L P P L P U V U U VU I A I A= =====|Z |==220,380,Y 220N L L U V U V U V == =∆行,形C000000000000038022022002200220022002201022002201002200220100220220220L P A B C A A B B C C N A B B U V U VU VU VU VU I A R U I A R U I A R I I I I ∙∙∙∙∙∙∙∙∙∙∙∙∙= =∣Z∣=10Ω=∠ =∠-12 =∠12 ∠===∠∠-12===∠-3∠-9∠12===∠3∠9=++=∠+∠-3+∠3设002260.1022104840A A P I R W =∠==⨯=2.35(1)(2)(3)000312238380,220220 5.838cos cos35.63054sin sin35.6=2290Var 3817cos 0.8L P PL P L L L L L L Z j U V U VU I I A Z P I W I S I V A=+=∠35.6======∣∣∴=ϕ=380⨯5.8⨯=ϕ=ϕ380⨯5.8⨯==∙ϕ=380,1122L A B C U V R R R ==Ω==Ω,0000000000022222222002200220022002201122001002222010010010022111088A B C A A A B B B N A B B A A A B C C U V U V U V U I A R U I A R I I I I A P I R I R I R ∙∙∙∙∙∙∙∙∙∙∙=∠ =∠-12 =∠12∠∴===∠∠12 ===∠12=++=∠+∠-12+∠12=∠=++=⨯+⨯22+10⨯22=设00W0000000017.3017.30017.30017.3017.30300AB ABB CA CAC B AB C CA A AB CA U I A R U I A R I I A I I AI I I A∙∙∙∙∙∙∙∙∙∙∙===∠3===∠15=-=-=∠-15===-=∠3-∠15=∠2.362.372.38第三章电路的暂态分析3.1(1)00008.608.60N A BC B C B C C I I U I I A R R I A∙∙∙∙∙∙===-===∠-9+=∠9,05.57760cos ===1018.31018.3 5.59700320.7320.737256.6192.4L L L L I A P W U V S I V AZ = = ϕ0.8==⨯=∙∣Z∣===Ω=∠=+Ω32.919380380L P P P L P I AI A U I V U U V=====|Z |====0000000000380=2200220022010100000220039.3039.3L A A AAB ABA A A A U VU VU I A R U I A R I A I I I A I A∙∙'∙'∙'∙''''∙'''∙∙∙=∠∠∴===∠===∠3=⨯∠-3=∴=+=∠+=∠∴=设(2)3.2 (1)换路前:U c 22212111120(0)1000(0)(0)100(0)100100100(0) 1.0199(0)(0)1001000(0)0(0) 1.01c c c R R R R c t u U V t u u U V u V i A R u U u V u i A R i i i A--+-+++++++= == = === =====-=-=∴===-=-+-U c i cu 12121112222100()()1199()()1()()99()0()()99R R c c R U i i A R R u i R V u i R V i A u u V∞=∞===++∞=∞=∞=∞=∞=∞=∞=0t -=4(2)换路后 (2) 34342341234123442123(0) 1.52(0) 1.51 1.5L c L R R R K R K R R R K i uA Ku i R uA K V --=+=Ω=Ω=+=Ω====⨯=0t +=(0)(0) 1.5(0)(0) 1.5L L c c i i mA u u V+-+-====412146 1.5(0) 2.2511(0)0(0)(0)(0) 2.25 1.50.75(0) 1.5 1.5 1.510c L L L i mA K Ki A i i i mA mA mA u i R mA K V++++++-==+==-=-==-=-⨯Ω=t=∝R 4121236232c L L c L u V i mA Ki i mAi i u V(∝)=6⨯=(∝)==(∝)=(∝)=(∝)=0A(∝)=0A(∝)=03.3(1)求(2)求(3)求(4)3.4 ()c u +00(0)00(0)(0)0c c c t u V t u u V --+-+= ,== ==()c u ∞()20c t u U V=∞,∞==τ8.330.12()20(020)2020t t c u t ee V--=+-=-s/0t -=13K ΩR 60V (0)10660(0)(0)60c c c u m k Vu u V-+-=⨯===0t +=2121212121661:112)22060.12R R K C C Z Z j c Z Z Z j c j c C C C C uFRC K s-==Ω//==ω=//==ωω(2∴=//==∴τ==Ω⨯20⨯10=13K ΩR c u 36=5366060(0)125C K K R K K Ki mA R K +⨯=Ω+--===-Ω总总t =∝10mAR ()0()0C Ci u ∝=∝=1R 3K ΩR []20622100105521010()()(0)()060060()t c c c c tt R K RC K s u t u u u e e e V ----+--=Ωτ==Ω⨯⨯=⎡⎤∴=∝+-∝⎣⎦ =+-=[]210010()012012()tt c i t mA e e mA ---=+--=-3.5(1)求(2)求(3)求t s /s(0),()c c i u ++03131210(0)1005020(0)(0)505010050(0) 6.2544c c c c R t u U V R R t u u V U i A R R --+-++= ,=⨯=⨯= += ==--===++()()c c i u ∞,∞,()0,()100c c t i A u U V=∞∞=∞==τ3.6565612651021051021088210()0(6.250) 6.25()100(50100)10050tt c tt c R R R RC s i t e e A u t ee V -----⨯⨯--⨯⨯=+=Ωτ==⨯0.25=⨯∴=+-==+-=-0t -=U 11124(0)10544c R u u V R R -=⨯=⨯=++0t +=(0)(0)5c c u u V+-==cu U 2212232250c c i i i U iR i R i R i R =+=++-=(0)0.625(0)0.3125c i mAi mA++∴= =3.7t =∝R 2R 120312602244100100.4R R R R K K K R R R C K s -=+=Ω+Ω=Ω+τ==Ω⨯⨯=22122120.40.50.52.5 2.51()5 2.52()05()0.62544() 2.5(5 2.5)2.5 2.5()0(0.6250)()0.625(0.31250.625)c c tc t t c t t R u U V R R i U i mA R R K K u t ee V i t e V e mA i t e -----∝=⨯=⨯=+∝=∝===+Ω+Ω∴=+- =+ =+-- =-0.625=+-2.50.6250.3125t e mA- =-U 650.250.10(0)0()2050100.2()20(020)2020(0.1)0.1(0.1)20207.870.1(0.1)7.87c c tt c c c t u t u U V RC K s u t e e V t s t u e V t u V ++----⨯--++= = =∝ ∝==τ==Ω⨯4⨯=∴=+-=- ≤= =-== =(0.1)(0.1)207.8712.13R c u U u V++=-=-=3.8()0R t u =∝ ∝=36000.2100(0.2)0.0100.2,11010100.01(0.2)(0.2)100.2,(0.2)(0.2)10(0.2)(0.2)(0.2)01010,()0()0(100)10,0.20,(0)(0)0c i c i i c t t c i t RC s u u Vt u u V u u u V t u Vu t e e V t t u u V ----++-+++-------=τ==⨯⨯⨯======∴=-=-=-=∞∞=∴=+--=-≥===001000.0100,(0)(0)0(0)(0)10,()0()0(100)10,00.2c i i tt t u u V u u Vt u Vu t e e V t +++++-======∞∞=∴=+-=≤≤u V/t s/0600.11010.11010.10.1()0252254100.1()0(12.130)12.13(0.1)()20()()12.13(0.1)()20(7.8720)R t t R c t R c t c t u R R K R C K s u t ee V t t u t U Vu t U u t e V t u t eV----+-+-=∝ ∝===Ωτ==Ω⨯⨯==+-= ≥=∝ ===-= ≥=+-3.9求,求3.10求(0)c u +(0),(0)B A V V ++0(6)0,(0)515250,(0)(0)1:10(0)125(0)660(0)0.31(0)6100.31 2.9(0)(0)1 1.9c c c B A B t u V t u u V KVL i i i mAV V V V V -+++-++++++--==⨯=+===⨯++⨯--= =∴=-⨯= =-=(),(),()cB A u V V ∞∞∞67127 2.3104.375106(6)()50.35 1.510525()6100.33()()()3 1.5 1.55(1025) 4.3754.37510010 4.37510() 1.5(1 1.5) 1.50.5() 1.5(1.9 1.5c B A B c tt c A u V V V V V u V R K RC s u t e e V V t -----⨯⨯--∞=⨯=⨯=++∞=-⨯=∞=∞-∞=-==//+=Ωτ==⨯⨯=⨯∴=+-=- =+-66662.310 2.3102.310 2.310) 1.50.4()3(2.93)30.1t t t t B e e V V t e e V-⨯-⨯-⨯-⨯=+ =+-=-U L(0)L i +3.11 (1)31312331210.531040,(0)0.25150,(0)(0)0.24()0.3257.5()0.16215 3.7518.75100.5218.75()0.16(0.20.16)0.160.04L L L L tL U t i A R R t i i A U t i A R R R i i A R R R R L ms R i t ee ---++---⨯====++====∞,∞===+//+ ∞===+//=+=Ωτ===∴ =+-=+875t A121212121212121212121)0.010.020.03(0),(0)0,(0)00,(0)(0)0(0)=(0)=0(),()6,()()2210.033,0.013()2(0L L L Z Z Z j L j L j L L L L L H i i t i At i i A L i i A i i U t i i A R R L R R R s R i t ++--++-++=+=ω+ω=ω(+∴=+=+======∞∞=∞∞=∞===++=+=Ωτ===∴=+求断开:求1000.0110012)22()22tt t e e Ai t e A----=- =-(2)3.123.13100.1220(0),(0)101201(0)(0)10220(),()110110.20.111()110(10110)110100()30,0.02L c L L tt U i i A R R R i i A U i t i A R R L s R R i t ee Ai t A t s+-+---===++++==∞=∞,∞===++τ===++∴=+-=- ==求求1(40')400'1000,(0) 2.5400,(0)(0) 2.5(0) 2.5'(0),'80,()0,()0140'40'5%:()0(2.50) 2.5ln 0.05'40600.0360't R t R t i A t i i A u R V u V R t i A u VL s R R t i t ee R R --++-++--++=======- ⎢⎢≤200≤Ω=∞∞=∞=τ==++=+-=≥--=Ω∴Ω≤≤80Ω求对应1010011112000.00512202020222500.022:()2()()26()320.010.0052()3(23)3:()2()()2()00.020.021()0(20)2tt tt L i t A i t i t A U i A R L s R i t ee A L i t A i t i t A i AL s R i t ee A-+----+---= ==∞===τ====+-=- = ==∞=τ====+-=第四章常用半导体器件4.2 (1)(2)(3)0.05760.05760.02880.02880,() 2.4(0 2.4) 2.4 2.4250,()2(012)12126()6,0.0288ln 0.0212:02500.02t t L t t L L R i t e e R i t e ei t mA t ms R ms----==+-=-==+-=-==-=∴~Ω~延时:0.0166+00,(0)0,0(0)06()1225014.425014.40,0.057625014.4250,0.0288500L L L L t t i A t i A t i mAL R R R s R s--+==>===∞∞==τ==+=τ===Ωτ==设时,开关闭合时,时,∴⨯∴去掉得优先导通则V 截止,,10,0,9109,19A B DA DB A FB D D U V U V D V D ====+∴⨯∴∴∴∴ 去掉得优先导通则V 导通,,6, 5.8,96 5.4,191196 5.81195.596 5.59 5.8 5.590.410.21110.62A B DA DB A FB A F B F F F F FF A B A B D D U V U V D V D V V V V V V V VV VI mA I mAI I I mA====+--+=--+==--=====+=4.44.5∴ ∴∴∴ 去掉得优先导通,,5,5,551194.735 4.730.270.2710.54A B DA DB A B F F FF A B A B D D U V U V D D V V V V VI mA I mAI I I mA==--+==-====+=LR->反向击穿241228,L Z RL ZL Z R U U U VR R U V ====+RL-IU ∴>80.08100:0.160.080.0880I Z R L Z R RL Z ZmU U I A R KCL I I I A mA I I -====-=-==LR -IU > ∴>2反向击穿=2100L IZ I L Z I R U U U R R U V U V=+4.6(1)(2)第五章 基本放大电路5.2输出端等效电路5.4 (1)LR-IU ∴∴∴⨯≤≤⨯∴⨯≤≤⨯∴≤≤3333:1010050050020500510301020510301050022.535R Z RL I Z ZZ L I Z I Z Z I I KCL I I I U U U I R R U I U I I U V U V----=+-=+-=+-=-∆β∆∆β∆11122220500.80.410500.80.6C B C B I I I I ===-===-ββ12184.50.43847.50.8--====-2U 0Ω∴∞ ∴Ω0'000'00'001,11111.1100L L L L R K U VR U U r R U r R U Vr ===+=+===(2)(3)5.6(1)(2)(3)β125024026CCB BC B CE CC C C V I uA R I I mAU V I R V»=====-=∴ ∴β012432640CC C CE C BV mA R I mA U VII ======1206C BE C CE U U U U V=»==R-∙+∙∙∙∙∙∙∙ββββ⨯⨯011(1)(1)10020.98(1.41012)b ccu be Eib be b EU I R R A r R U I r I R --===++++-==-+()()∙∙∙∙∙ββββ⨯⨯02211(1)(1)10120.9(1.41012)b EEu be Eib be b EI R R U A r R U I r I R ++===++++==+5.75.8分压偏置共射极放大电路(1)(2)∙∙∙∙∙∠0⨯∠0∠180 ω⨯∠0∠0ω 000011001000220210.9810.981.39sin(180)0.9910.991.4sin i u i u i U U A U u t mVU A U u t mV===-==+====ΩΩβ⨯Ωβ⨯∴Ωβ∴⨯01200,20lg20046512100,20lg10040510.0520122400052626200(1)200(120)74611007463.7320121 3.738.2u Li m C B CC B B be ECu be u be C CE CC C C A dBmAU R K A dBI uA I I mAB V R K I mA r I R A r A r R K U V I R ==========»===++=++==-=-=-==-=-=7V⨯⨯β212201236020301.52()12 1.5(32) 4.51.52560B B CC B B B BE C E E CE CC C C E C B R U V VR R V V I I mAR U V I R R VI I uA===++--»====-+=-+====5.9 (1)(2)第六章 集成运算放大器及其应用6.2βΩ//⨯ΩΩ'026300(160) 1.361.5366088.21.361.363Lu bebe u i be R A r r K A r r K r RC K =-=++==-=-====β⨯β⨯⨯⨯1295.2(1)755115095.2 4.7612(150)95.217.14CCB B E CB CE CC E E V I uAR R I I mAU V I R V===+++=====-+=β⨯//⨯//ββΩ//β//⨯//1Ω//Ωβ''''0(1)51(11)0.98472.8451(11)(1)(1) 4.8626200(150)472.844.86(1)75472.84(150)(1)19.3472.84757510.741150Lu be LE B be i B be L be S R A r R I I mAr r R r R K r R r +===+++=+==++=éù=++êúëûéù=++=êúëû++===++(1)(2)∴ ∴ ∴ 0000:i f f if LiL L ii i u u u u u u u u u u KCL R Ru u R Ru R Auf u R+--++-==========∴ ∴∴∴∴A 11''1'10''001000:(1)(1)i ii i fE E Ef F FI E EFE i EF c cc EE F EE c EF c F i Ei i u u u u u u i R R KCL i i u R i i R R u R i R R R R u i R u i R i i i i i R u R iR u R Ruf Au R R +-+-+=====-==-===-==-=-»=+=-+==+(3)(4)6.3(1)(2)6.400001i iii i i u u u u u u u u u u uAuf u +-++---=========∴∴∴∴11''0033'''00313031000:i ii f f i fi i i i u u u u u u u i R R u u u i R R u u u u u i R KCL i i u u R R u RAuf u R +-++----+=====-==-==-====-==-==-∴±±⨯±55520lg 100101313100.1310opp dm uAu Au U u V mVA -======±⨯±5max 13100.0652dm id u I mA r -===6.56.6(a)(b)6.76.8∴0201222102212222122112211111f i x A x A F A A x A F A A A x A A F A A F A F A F =++===++++∴∴∴~Ω Ω∴~0101110066:6(1):01010:612F F F F i i u V u u Vu u u KCL R R R Ru u u R R R K R K u V+-+-+----=====-==+=+=∴改变对无影响00,0iiR iL u u u u u u u i i R R u i RR i +--+--=======改变对无影响00,0i iR L u u u i ui i RR i -+-=====改变对无影响00000L i R L iR iiL u i R u u u i i u i R u i R R u i R R i +-+-=+==-===作用时12,i i u u6.9'0u 4u i u ∴∴⨯'12012'12012000123()1()222i i Fi i F i i u u u u u R R R u u u R VR R +-+-====++==-+=-+=-作用时34,i i u u''04R ||∴∴∴34343434343434''012''0''034'''0000:0()2:234737 5.52i i i i i i Fi i i i u u u u KCL R R R R u u u u u R R R R u u u KCL R R R u u u u u u u Vu u u V +-+++---+-==--+=+=+=+-====+=+==+=-+=。

电工与电子技术课后习题答案

电工与电子技术课后习题答案

2-2 试用电压源与电流源等效变换的方法计算题图2-2中3Ω电阻中的电流I 。

a bcde f22224453A6V 20I题题2-2a bcde f2224453A6V 20I解题图12(a)cde f2224453V20I解题图12(b)V 12cde f24453V20I解题图12(c)4V 12c de f24453I解题图12(d)4A3A5cde f2453I解题图12(e)2A2c de f2453I解题图12(f)2V 4e f453I 解题图12(g)V44e f453I解题图12(h)4A1ef8I解题图12(i)A128I解题图12(j)2V2解:根据题目的要求,应用两种电源的等效变换法,将题图2-2所示电路按照解题图12所示的变换顺序,最后化简为解题图12(j)所示的电路,电流I 为A2.0822I注意:(1) 一般情况下,与理想电流源串联的电阻可视为短路、而与理想电压源并联的电阻可视为开路。

故题图2-2所示电路最左边支路中的2Ω电阻可视为0;(2)在变换过程中,一定要保留待求电流I 的支路不被变换掉;(3)根据电路的结构,应按照a-b 、c-d 、e-f 的顺序化简,比较合理。

2-3 计算题图2-3中1Ω电阻上的电压U ab 。

ab6.06412.0V2ab U V15题题2-32.01V2V15ab U a b解题图13(a)32.01V2V15ab U a b3解题图13(b)2.01ab U a b3A5A 10解题图13(c)1ab U abA1518.0解题图13(d)1ab U ab18.0V8.2解题图13(e)解:该题采用两种电源的等效变换法解题比较简便。

按照解题图13的顺序化简,将题图2-3所示的电路最后化简为解题图13(e)所示的电路,根据电阻串联电路分压公式计算电压U ab 为V 37.2118.08.2Uab2-5 应用支路电流法计算题图2-5所示电路中的各支路电流。

电工电子课后习题答案

电工电子课后习题答案

电工电子课后习题答案电工电子课后习题答案电工电子是一门涉及电路、电力、电子器件和电子系统等内容的学科,对于学习者来说,课后习题是巩固知识、检验理解程度的重要方式。

本文将为大家提供一些电工电子课后习题的答案,希望能够对学习者有所帮助。

1. 电阻是电阻器的主要特性之一,它是指电流通过时所遇到的阻碍。

电阻的单位是欧姆(Ω)。

电阻的计算公式是R=V/I,其中R代表电阻,V代表电压,I代表电流。

2. 串联电路是指电流依次通过电阻、电感或电容等元件的电路。

在串联电路中,电流的大小相等,而电压则按照元件的阻抗比例分配。

串联电路的总电阻等于各个电阻的和。

3. 并联电路是指电流分别通过不同的电阻、电感或电容等元件的电路。

在并联电路中,电压的大小相等,而电流则按照元件的导纳比例分配。

并联电路的总电阻等于各个电阻的倒数之和的倒数。

4. 电容是一种存储电荷的元件,其单位是法拉(F)。

电容的计算公式是C=Q/V,其中C代表电容,Q代表电荷,V代表电压。

5. 电感是一种储存磁能的元件,其单位是亨利(H)。

电感的计算公式是L=Φ/I,其中L代表电感,Φ代表磁通量,I代表电流。

6. 交流电路中,电压和电流的变化是周期性的,通常以正弦波形式表示。

交流电路中,频率是指单位时间内正弦波的周期数,单位是赫兹(Hz)。

7. 三角波是一种特殊的波形,其波形图呈现三角形状。

三角波的频率可以通过计算波形的周期得到。

8. 逻辑门是数字电路中常用的元件,用于实现逻辑运算。

常见的逻辑门包括与门、或门、非门、异或门等。

9. 二进制是一种计算机中常用的数字表示方法,只包含0和1两个数值。

二进制数可以通过位权相加的方法转换为十进制数。

10. 计算机的存储器是存储数据的设备,包括内存和外存。

内存是计算机的临时存储器,用于存储正在运行的程序和数据。

外存是计算机的永久存储器,用于存储长期保存的数据和程序。

以上是一些电工电子课后习题的答案,希望对学习者有所帮助。

电工与电子技术课后习题答案习题

电工与电子技术课后习题答案习题

习题3(电工部分)3-1 有日光灯120只,每只功率W 40=NP ,额定电压V 220=NU。

若接在电压为V 220V/380的三相四线制电源上,问日光灯应如何连接?当全部灯都点亮时,其线电流与相电流是多少?解:由于日光灯的额定电压与电源的相电压相同,故应将日光灯平均分成三份,每份接在相线与零线之间以星形形式接在三相电源上当全部灯点亮时,每只灯的电阻为4022022==P U R W=1210每相负载为401210===C B A R R R W=25.30由于负载为星形联结,线电流与相电流相等,故A27.725.30220====A Pp l R U I I 3-2 三相对称负载的额定电压V 380=NU,每相负载的复数阻抗W +=87.26j 87.26Z ,三相四线制电源,其相电压V )30sin(2220°-=t u A w 。

①此三相负载应如何接入三相电源中?②计算负载的相电流和线电流;③画出相量图。

解:①根据负载的额定电压可知,三相负载应以三角形的形式接入三相电源。

如题3-2图所示。

②三相电源的线电压为V38032203=´==P l U U 负载为三角形联结时,其相电压等于电源的线电压,故负载的相电流为40盏40盏40盏AB C N题3-1图2287.2687.26380+==ZUI lP A 10= 线电流为A 32.171033=´==P l I I ③ 电压与电流的相量图如题3-2图(a )3-3 三相交流电路如题3-3图所示。

电源线电压V )30sin(2380°+=t u AB w ,三相负载W =10A Z ,W -=8j 6B Z ,W +=5j 66.8C Z ,计算线电流A I、B I 、C I 、中线电流N I 及三相负载的有功功率,并画出相量图。

解:线电压AB u 的相量为V 30380°Ð=AB U,则相电压A u 的相量为 V 022030303380°Ð=°-°Ð=A U根据对称性可得其它两相电压为V 120220°-Ð=B UV 120220°Ð=C U 则所求的电流为A 022100220°Ð=°Ð==A A A Z U IA UAB I A IAB UBC ICA IB IC I题3-2图(a)AB UBC UCA U ABCZZZ题3-2图B IA IC IAB IBC I CA IA 87.662213.53101202208j 6120220°-Ð=°-а-Ð=-°-Ð==B B BZ U IA902230101202205j 66.8120220°Ð=°Ð°=+°Ð==CC CZ U I°Ð+°-Ð+°Ð=++=902287.6622022C B A N I I I IA 31.369.3077.1j 64.3022j 23.20j 64.822°Ð=+=+-+= C C CB B B A A A I U I U I U P j j j c o s c o s c o s ++=°´´+°-´+°´=30cos 22220)13.53cos(222200cos 22220 KW 94.11=或 66.8226221022222222´+´+´=++=C CB BA AR I R I R I P KW 94.11=3-4 三相交流电路如题3-4图所示,电源线电压V 380=l U 。

《电工电子技术》课本习题答案

《电工电子技术》课本习题答案

思考与习题1-1 1-35图中,已知电流I =-5A ,R =10Ω。

试求电压U ,并标出电压的实际方向。

图1-35 题1-1图解:a)U=-RI=50V b)U=RI=-50V 。

1-2 在1-36图所示电路中,3个元件代表电源或负载。

电压和电流的参考方向如图所示,通过实验测量得知:I 1=-4A ,I 2=4A ,I 3=4A ,U 1=140V ,U 2=-90V ,U 3=50V 。

试求(1)各电流的实际方向和各电压的实际极性。

(2)计算各元件的功率,判断哪些元件是电源?哪些元件是负载? (3)效验整个电路的功率是否平衡。

图1-36 题1-2图解:(2)P 1=U 1I 1=-560W ,为电源;P 2=-U 2I 2=360W ,为负载;P 3=U 3I 3=200W,为负载。

(3)P发出=P吸收,功率平衡。

1-3 图1-37中,方框代表电源或负载。

已知U =220V ,I = -1A ,试问哪些方框是电源,哪些是负载?a) b)IIa) b) c) d)图1-37 题1-3图解:a)P=UI =-220W,为电源;b)P=-UI=220W,为负载;c)P=-UI=220W,为负载;d)P=UI =-220W,为电源。

1-4 图1-38所示电路中,已知A、B段产生功率1500W,其余三段消耗功率分别为1000W、350W、150W,若已知电流I=20A,方向如图所示。

(1)标出各段电路两端电压的极性。

(2)求出电压U AB、U CD、U EF、U GH的值。

(3)从(2)的计算结果中,你能看出整个电路中电压有什么规律性吗?解:(2) U AB=-75V,U CD=50V,U EF=17.5V,U GH=7.5V(3) U AB+U CD+U EF+U GH=0.1-5 有一220V、60W的电灯,接在220V的电源上,试求通过电灯的电流和电灯在220V 电压下工作时的电阻。

如果每晚用3h,问一个月消耗电能多少?解:I=P/U=0.27A,R= U 2/ P= 807Ω,W= P t=60×10-3 kW×30×3h =5.4度.1-6 把额定电压110V、额定功率分别为100W和60W的两只灯泡,串联在端电压为220V的电源上使用,这种接法会有什么后果?它们实际消耗的功率各是多少?如果是两个110V、60W的灯泡,是否可以这样使用?为什么?解:把额定电压110V、额定功率分别为100W和60W的两只灯泡,串联在端电压为220V的电源上使用,将会使60W的灯泡烧毁。

电工与电子技术课后习题答案

电工与电子技术课后习题答案

电工与电子技术课后习题答案电工与电子技术课后习题答案电工与电子技术是现代工程学科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涉及到电力的生成、传输、分配以及电子设备的设计与应用等方面。

在学习这门课程时,课后习题是巩固知识和提高能力的重要方式。

本文将为大家提供一些电工与电子技术课后习题的答案,希望对大家的学习有所帮助。

第一章:直流电路基本定律1. 电流、电压和电阻的关系是什么?答:根据欧姆定律,电流等于电压与电阻的比值,即I = V/R。

2. 串联电阻的总电阻如何计算?答:串联电阻的总电阻等于各个电阻之和,即R总 = R1 + R2 + R3 + ... + Rn。

3. 并联电阻的总电阻如何计算?答:并联电阻的总电阻等于各个电阻的倒数之和的倒数,即1/R总 = 1/R1 + 1/R2 + 1/R3 + ... + 1/Rn。

第二章:交流电路基本定律1. 交流电路中,电压和电流之间的相位关系是什么?答:电压和电流之间存在相位差,其大小和方向由电路元件的特性决定。

2. 交流电路中,如何计算电压和电流的有效值?答:电压和电流的有效值可以通过将其进行平方求和,再开平方根得到。

3. 交流电路中,如何计算功率?答:交流电路中的功率可以通过电压和电流的乘积得到,即P = V * I * cosθ,其中θ为电压和电流之间的相位差。

第三章:电感和电容1. 电感和电容的主要特性是什么?答:电感的主要特性是对交流电流的阻抗,而电容的主要特性是对交流电压的阻抗。

2. 如何计算电感和电容的阻抗?答:电感的阻抗为XL = 2πfL,其中f为频率,L为电感值。

电容的阻抗为XC = 1 / (2πfC),其中f为频率,C为电容值。

3. 电感和电容在交流电路中起到什么作用?答:电感和电容可以改变交流电路的相位关系,实现对电流和电压的调节和控制。

第四章:放大器1. 放大器的作用是什么?答:放大器的作用是将输入信号放大到一定的幅度,以便于后续电路的处理和应用。

电工电子综合课程设计(答案)2010年326

电工电子综合课程设计(答案)2010年326

电工电子综合课程设计(答案)天津大学电气与自动化实验中心2008年8月电工电子综合工程设计答案任务(一)(二)单、双开关电路的安装(1)工作计划任务名称:(一)单、双开关电路的安装材料清单工作清单设计原理图成绩图1-1 单开关电路原理:开关K闭合时灯泡L亮, K断开时灯泡L灭.。

图1-2 双开关电路原理:图1-2是用两个双联开关K1和K2来控制灯泡L的点亮与熄灭.,常用于楼上与楼下、门口与床头等灯的控制。

工作清单工作流程叙述成绩图1-3 电路元件布局1.安装线槽、空气开关、保险、开关、灯座、端子等。

2.分别按照图1-1和图1-2接线。

3.装入2A保险管,用万用表检查电路无误后通电,观察电路工作情形。

任务(三)三相异步电动机点动控制任务名称:(三)三相异步电动机点动控制序号工作计划成绩1 设计原理图、布局图、计划完成时间材料清单工作清单图3-1 三相异步电动机点动控制图3-1所示为一种三相异步电动机点动控制电路。

左边为主电路,主电路由空气开关、接触器KM的主触点和电动机构成。

右边为控制电路,控制电路由按钮SB和接触器KM的吸引线圈串联构成。

工作时,首先合上空气开关,这时电动机不会运转,当按下按钮SB时,接触器线圈KM通电产生电磁力,KM的三个动合主触点吸合,使电动机与三相电源接通,起动运转,松开按钮SB,接触器KM的线圈断电失磁,主触点断开恢复常态,电动机断电停止运转,这就实现了电动机的点动控制。

熔断器FU的作用是控制电路电源短路保护。

工作流程叙述成绩图3-2 点动控制电路元件布局1. 安装线槽、导轨、空气开关、保险、开关、接触器、按钮固定板、端子等。

2. 按照图3-1接线。

3. 用万用表检查电路无误后通电,观察电路工作情形。

注:急停按钮、指示灯L1、L2备用。

思考题:点动控制在工农业生产中经常用在吊装启动电动葫芦等。

任务(四)三相异步电动机基本起、停控制电路任务名称:(四)三相异步电动机基本起、停控制电路序号工作计划成绩1 设计原理图、布局图、计划完成时间材料清单工作清单图4-1 三相异步电动机基本起、停控制电路图4-1所示为三相异步电动机基本起、停控制电路。

电工电子技术基础习题答案解析

电工电子技术基础习题答案解析

第1章电路的基本知识1.1电路的概念 (1) 略(2) 电路通常由电源、负载和中间环节(导线和开关)等部分组成。

A •电源的作用:将其他形式的能转换成电能。

B •负载的作用:将电能转换成其他形式的能。

C •中间环节的作用:传递、分配和控制电能。

1.2电路中的主要物理量 (1) 零、负电位、正电位 (2) 3、1.5、3、1.5、0、3 (3) -7,-5 1.3电阻 (1) 3: 4 (2)查表1.3,知锰铜合金的电阻率 J =4.4 10亠」m1.4欧姆定律 (1)电动势、内压降(2)当R= R 时,电路处于开路状态,其特点是电路中电流为零,电源端电压等于电 源电动势;当R=0时,电路处于短路状态,其特点是短路电流极大,电源端电压等于。

由于I =0.22A=220mA . 50mA ,故此人有生命危险。

1.5电功与电功率P 40(2)略(3) W 二Ult =220 0.2 7200 = 316800J思考与练习一、 判断题1" 2. X 3. V 4. X 5. V 6. X 7. X 8. V 9. X 二、 选择题1. C2. C3. B4. B5. B6. B7. C8. B根据t ,得1RS 3 0.21 10 P 4.4如0二=1.43 m(3)U 220R "1000= 0.22 A(1)t=W 二空£=25h三、填空题1 •正、相反;2•参考点;3•负极、正极; 4 •高、低、低、高; 5•材料、长度、横截面积、 R - ; 6• 1800、土 5%; 7. 220S四、计算题1 • U ab =V a -V b =10 - 5 = 5VU bc *b-V c =5-(-5) =10 V U ac 二V a-V c =10 -(-5) =15V U ca - —U ac - - 15VR = U420门I0.2 220100 10(2)U =IR =2 100=200V(3) U r =lr =2 10 =20V 4.( 1)P =UI = 220 4 =880W(2)W 二 Pt =880 1800 =1584000J2 2(3) Q =l Rt =4 0.5 1800 =14400J(4) E =W -Q =1584000 -14400 =1569600 J第2章直流电路的分析与计算2.1电阻的连接(1) I mb =0.5AR 1 4U 2 = IR 2 =0.5 20 =10V U U U 2 =210 =12VR 2故 P 2』P 二10 28 =14WR 2 202. I24 120= 0.2A 3・(1)(2)由于P P 2 R 1 U 2 R 2 R 1WORD 格式整理10(3) (a ) R ab(b) R ab(R R)RR 」R 3(R R) R (c) R ab=R=1门R (2 R)RR(汀)R32 —Q 52.2基尔霍夫定律 (1) 5、3、6、3 (2) 假设I 2、I 3的方向和回路绕行方向如图 I 1 R 1 1 3R 3 = E 1 12 R 2 T 3 R 3 = E2 0.008 I 2 =丨3 0.008 50 8OI3 =3 I 丨2艮 +8013 =12解得 =0.0245 A=24.5mA =0.0325 A=32.5mA R 2 = 384门2.3电压源与电流源的等效变换 (1) I s =—、不变、并、E — I s r 、不变、r (2) ( a )把两个电压源等效变换为电流源,如图- ----1Q0Q200 n 10¥ a -O rn,evO匸(a)2.2( a )所示。

电工电子习题答案 徐淑华主编

电工电子习题答案 徐淑华主编

1-4 求图1.59示电路中电流源两端的电压及通过电压源的电流。

解:(a )144V S U =-⨯=- (b) 5409V U U ++=∴=-2A I =1-7 图1.61所示电路中,求恒流源的电压,恒压源的电流及各自的功率。

解:由KVL 方程:1010I = 1I = A 由KCL 方程:21E I =+ 1E I = A由KVL 方程:22100S U +⨯+= 14S U =-V 14228S S S P U I ==-⨯=-W 1010V E P I ==W1-10 用电压源和电流源的等效变换法求图1.64电路中的I解:等效变换图为:6(3 1.5) 1.50I ∴++-= 1A I =-1-11 用支路电流法求解图1.65中的各支路电流。

解:1232123012428012440I I I I I I I ++=⎧⎪-+-=⎨⎪-+=⎩36V图1.64题1-10的电路⇒6V6V6V⇒(a)(b)I S 2Ω 1A5V2A 图1.59习题1-4的电路210Ω图1.61 习题1-7的电路8V 24Ω图1.65题1-11电路联立得:1230.5A 1.25A 1.75A I I I =⎧⎪=⎨⎪=-⎩1-13 用叠加原理计算图1.67示电路中的I 。

解:利用叠加原理1.67分解为下列(a)(b)两图:'"'"110.25A0.50.5121120.5A 220.75A I I I I I =⨯=++=⨯⨯==+=1-15 用戴维南定理计算图1.69示电路中1R 上的电流I 。

解:图1.69可简化为图(c )的等效电路。

等效电路的电动势可用图(a )来求:24100O U +⨯-= 2O E U ==V等效电路的内阻可用图(b )求得: 04R =Ω 得等效电路如图(c )所示。

由等效电路求得:120.15449O E I R R ===++ A1-17 用支路电流法、叠加原理、戴维南定理分别计算图1.71所示电路中的电流I 。

《电工电子技术》整本书课后习题答案 毕淑娥主编 徐秀平副主编

《电工电子技术》整本书课后习题答案 毕淑娥主编 徐秀平副主编
1A 电流源作用: I '= (2)计算电流源的功率 P i
U =1× 3 + 2 × I + 4 = 3 − 2 + 4 = 5V
Pi =−UI =−1× 5 =−5W
2-9 已知电路如题图 2-9 所示。用叠加定理求 I 2 。
6Ω I2 + 15V _ 4Ω + 5V _
2Ω IS 10A

解: = I
3 = A 1A 2 +1
U ab = I ×1 − 3 = 1− 3 = −2V
1-9 试求题图 1-9 电路中电源和电阻的功率,并验证功率平衡关系。

_ 6V + 1A
+ U _
解: U =2 × 1 − 6 =−4V
PIS =−UI =−(−4) × 1 = 4W Pus =−UI =−6 ×1 =−6W
I2 =
U ab = = I3 R3
26 3 13 A = 6 9
2-4 用节点电压法求 2-2 的电流 I1 和 I 2 。
Us + I S 10 + 1 R1 6 解: U ab = = 2 = = 7.2V 1 1 1 1 5 + + R1 R2 2 3 6
= I1
U s1 − U ab 10 − 7.2 = = 1.4 A R1 2 U ab 7.2 = = 2.4 A 或 I 2 = I S 1 + I1 = 1.4 + 1= 2.4 A R2 3
习题 1 1-1 在题图 1-1 中,已知 I = −2 A , R = 5Ω 。求各图中的电压 U。
I + R U (a) _ _ I R U (b) + + I R U (c) _ _ I R U (d) +

《电工电子综合课程设计》课程思政优秀案例

《电工电子综合课程设计》课程思政优秀案例

《电工电子综合课程设计》课程思政优秀案例(一)课程思政总体教学设计“电工电子综合课程设计”是一门基于项目式教学、以构建电控系统为目标的电气信息类专业必修课。

课程团队探索将项目式教学与课程思政有机融合,结合电控系统开发过程中的实际工程问题,系统地梳理课程思政的系列素材,由浅入深、由表及里,制定六个方面的培养目标,与思政课程共同构筑全员育人格局,如图1所示。

图1 “电工电子综合课程设计”课程思政培养目标依据培养目标,教学过程被划分为任务布置、需求分析、方案设计、系统分析及结项考核五个阶段,结合不同阶段的任务特点,传授不同的思政内容,实现知识传授与价值引领相融合的嵌入式课程思政育人,如图2所示。

在此基础上,在每个阶段均设置知识讲授环节和学生实践环节;结合不同环节的教学形式,指导教师充分提炼电控系统开发过程中涉及专业知识所蕴含的价值理念,并将其转化为教学案例。

进而,在知识讲授环节,采用案例分析模式,探索思政育人的价值引领;在学生实践环节,通过解决工程问题,实现思政育人的切身感悟。

图2 课程思政育人架构(二)教学改革创新点1.提炼了专业课中蕴含的社会责任、文化自信等价值范式,将其嵌入项目式教学的不同阶段,实现知识传授与价值引领相融合,提升了专业课程的思政教育感染力,培养了学生的家国情怀和行业理想。

2.开放了控制科学与工程学科的硬性和软性的科研资源,将学科的学术科研资源优势转化为思政育人资源优势,将国内外科学研究前沿融入学术精神教育,培养学生的学术志趣。

3.联合工业产业界及国际学术界的行业专家,将学科丰富的产业行业资源优势转化为课程思政的育人优势,将行业和产业技术的发展嵌入价值引领。

(一)案例名称由特斯拉“减配门”看工程设计中的伦理道德(二)案例教学目标通过结合真实的电工电子产品设计案例,使学生在追求控制系统功能实现的基础上,深入理解课程所要求的工程规范知识,在提高专业技术能力的同时,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进一步引导学生全面地考虑各类技术与非技术因素,关注工程中的社会、经济、环境等方面的影响,培养学生的职业道德意识,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从而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

电工电子综合课程设计报告

电工电子综合课程设计报告

电工电子综合课程设计报告一、课程设计背景电工电子综合课程是电气工程类专业的重要课程之一,本着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原则,课程设计是一项必不可少的重要任务。

在课程设计的过程中,要注重理论知识的学习和实践能力的培养,加强学生对电力电子技术的认知,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操作技能。

在实践中要充分考虑课程目标的实现,提高课程设计的现实意义和实用性,为学生的未来职业发展提供有力的帮助。

二、课程设计目标本次课程设计旨在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培养学生的电子电路的设计能力和电力系统的操作技能。

本次课程设计的目标如下:1.使学生掌握电力电子技术的基本原理与电路设计方法;2.锻炼学生的实验能力和操作技能,让学生能够熟练进行电力系统设计和电子电路测试;3.提高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和创新意识,让学生能够团队合作设计出具有实用价值的电子电路;4.培养学生的实践操作体验,让学生在实验操作中不断探索、研究,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和表达能力。

三、课程设计具体内容1.电子元器件基础知识本次课程设计将深入讲解电子元器件的基础知识,如二极管、三极管、场效应管等,让学生从基础知识入手,深入了解电子元器件的特性和应用,为后续的课程设计做好铺垫。

2.电路设计与实现在学习了基础知识之后,接下来就是进行电路设计和实现。

本次课程设计将分为两个阶段进行,首先是单元电路的设计和实现,包括各种放大电路、滤波电路、比较电路等;然后是单元电路的组合,设计出整个系统的电路。

学生们需要团队合作,进行设计和实验,利用已学习的电路知识,自行完成电子电路的设计,体验电子设计的乐趣和成就感。

3.电力系统维护和调试在电子电路设计阶段结束后,接下来是电力系统的维护和调试。

学生将学习电力系统的基本原理,如电力系统的拓扑结构、逆变器原理、控制电路原理等,然后进行电力系统的调试和维护,实际操作学习电力系统的运行和维护,如何发现电力系统运行异常,如何进行维护调试等,为日后的电力工程实践奠定基础。

电工电子综合课程设计

电工电子综合课程设计

电工电子综合课程设计一、教学目标本课程旨在通过电工电子的综合学习,使学生掌握电工电子基本原理,了解电工电子器件的性能和应用,培养学生解决实际电工电子问题的能力。

1.理解电路基本概念,掌握基本电路定律;2.熟悉电工电子器件的工作原理和特性;3.掌握电工电子电路的设计和分析方法。

4.能够使用基本电工电子仪器进行电路测试和调试;5.能够阅读和理解电工电子图纸;6.能够独立设计简单的电工电子电路。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培养学生对电工电子技术的兴趣和热情;2.培养学生团队合作和自主学习的能力;3.培养学生对科学研究的严谨态度和不断创新的精神。

二、教学内容本课程的教学内容主要包括电工电子基本原理、电工电子器件、电工电子电路设计等三个方面。

1.电工电子基本原理:包括电路基本概念、基本电路定律、电路分析方法等;2.电工电子器件:包括电阻、电容、电感、二极管、晶体管等器件的性能和应用;3.电工电子电路设计:包括电路图的阅读和理解、电路设计方法、电路调试和测试等。

三、教学方法为了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本课程将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包括讲授法、讨论法、案例分析法、实验法等。

1.讲授法:通过教师的讲解,使学生掌握电工电子基本原理和知识;2.讨论法:通过小组讨论,培养学生的思考和分析问题的能力;3.案例分析法:通过分析实际案例,使学生了解电工电子器件的应用和电工电子电路的设计方法;4.实验法:通过实验操作,使学生掌握电工电子器件的使用和电工电子电路的调试方法。

四、教学资源为了支持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实施,丰富学生的学习体验,我们将选择和准备以下教学资源:1.教材:选用《电工电子技术》作为主教材,为学生提供系统的电工电子知识;2.参考书:推荐《电工电子手册》等参考书,供学生自主学习参考;3.多媒体资料:制作电工电子电路的动画和视频,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电工电子原理;4.实验设备:准备电工电子实验设备,让学生能够进行电工电子实验操作。

电工电子技术课后习题答案 瞿晓主编

电工电子技术课后习题答案 瞿晓主编
7.2某人用测电位的方法测出晶体管三个管脚的对地电位分别为管脚①12V、管脚②3V、管脚③3.7V,试判断管子的类型以及各管脚所属电极。
答:管脚③和管脚②电压相差0.7V,显然一个硅管,是基极,一个是发射极,而管脚①比管脚②和③的电位都高,所以一定是一个NPN型硅管。再根据管子在放大时的原则可判断出管脚②是发射极,管脚③是基极,管脚①是集电极。
解空气隙的磁场强度为
查铸钢的磁化曲线,B=0.9 T时,磁场强度H1=500 A/m
铸钢中的磁路长度为:
5.2有一台单相变压器,额定容量 ,额定电压 ,求一次侧和二次侧的额定电流。

5.3有一台降压变压器,一次侧电压380V,二次侧电压36V,如果接入一个36V、60W的灯泡,求:(1)一、二次绕组的电流各是多少?(2)一次侧的等效电阻是多少?(灯炮看成纯电阻)
解最大转矩下降,起动转矩下降,起动电流上升。
5.14若题5.9中电动机运行时电网电压突然降至额定电压的60%,此时电动机能否拖动负载?会产生什么后果?
解不能,会产生堵转现象。
第六章
6.1为什么热继电器不能作短路保护?为什么在三相主电路中只用两个(当然用三个也可以)热元件就可以保护电动机?
解因为热惯性。短路事故发生时,要求电路立即断开,热继电器不能立即动作。
第四章
4.1如图4-24所示的电路在换路前已处于稳态,在 时合上开关S,试求初始值 (0+)和稳态值 。
(a) (b)
图4-24习题4.1的图
解(a)
(b)
4.2在图4-25所示电路中,已知I =10mA,R1= 3kΩ,R2= 3kΩ,R3= 6kΩ,C =2μF,电路处于稳定状态,在 时开关S合上,试求初始值 (0+), (0+)。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电工电子综合课程设计(答案)天津大学电气与自动化实验中心2008年8月电工电子综合工程设计答案任务(一)(二)单、双开关电路的安装(1)工作计划任务名称:(一)单、双开关电路的安装材料清单工作清单图1-1 单开关电路原理:开关K闭合时灯泡L亮,K断开时灯泡L灭.。

图1-2 双开关电路原理:图1-2是用两个双联开关K1和K2来控制灯泡L的点亮与熄灭.,常用于楼上与楼下、门口与床头等灯的控制。

工作清单工作流程叙述成绩图1-3 电路元件布局1.安装线槽、空气开关、保险、开关、灯座、端子等。

2.分别按照图1-1和图1-2接线。

3.装入2A保险管,用万用表检查电路无误后通电,观察电路工作情形。

任务(三)三相异步电动机点动控制任务名称:(三)三相异步电动机点动控制材料清单工作清单设计原理图成绩图3-1 三相异步电动机点动控制图3-1所示为一种三相异步电动机点动控制电路。

左边为主电路,主电路由空气开关、接触器KM的主触点和电动机构成。

右边为控制电路,控制电路由按钮SB和接触器KM的吸引线圈串联构成。

工作时,首先合上空气开关,这时电动机不会运转,当按下按钮SB时,接触器线圈KM 通电产生电磁力,KM的三个动合主触点吸合,使电动机与三相电源接通,起动运转,松开按钮SB,接触器KM的线圈断电失磁,主触点断开恢复常态,电动机断电停止运转,这就实现了电动机的点动控制。

熔断器FU的作用是控制电路电源短路保护。

工作流程叙述成绩图3-2 点动控制电路元件布局1. 安装线槽、导轨、空气开关、保险、开关、接触器、按钮固定板、端子等。

2. 按照图3-1接线。

3. 用万用表检查电路无误后通电,观察电路工作情形。

注:急停按钮、指示灯L1、L2备用。

思考题:点动控制在工农业生产中经常用在吊装启动电动葫芦等。

任务(四)三相异步电动机基本起、停控制电路任务名称:(四)三相异步电动机基本起、停控制电路材料清单工作清单设计原理图成绩图4-1 三相异步电动机基本起、停控制电路图4-1所示为三相异步电动机基本起、停控制电路。

当按下按钮1SB时,KM的三个动合主触点吸合,电动机起动旋转,同时KM1自锁、绿灯亮。

按下按钮2SB电动机停止转动,红灯亮。

当按下3SB时,为系统故障急停操作;也可以由此来模拟短路、过载、失压时的保护。

FU的作用是控制电路电源短路保护。

工作流程叙述成绩图4-2 三相异步电动机基本起、停控制电路元件布局1. 安装线槽、导轨、空气开关、保险、开关、接触器、按钮固定板、端子等。

2. 按照图4-1接线。

3. 用万用表检查电路无误后通电,观察电路工作情形。

思考题:⑴能使电机连续运转的关键部件是什么?能使电机连续运转的关键部件是交流接触器。

⑵电路如何起到欠压保护?欠压时线圈电压不足则接触器吸合不上。

任务(五)三相异步电动机的两地控制材料清单工作清单设计原理图成绩图5-1 三相异步电动机的两地控制图5-1所示为三相异步电动机三相异步电动机的两地控制电路。

起动时,合上空气开关QF,引入三相电源。

按下甲地起动按钮SB4,接触器KM1的线圈通电,主触头闭合且KM1通过与开关SB3和SB4并联的辅助常开触点KM1实现自锁,电动机在甲地起动。

要使电动机停止运转,按下甲地的开关SB1或按乙地的开关SB2即可。

按下起动开关SB3,接触器KM1线圈通电,主触头闭合且其通过与开关SB3和SB4并联的辅助常开触点KM1实现自锁,电动机在乙地起动。

要使电动机停止运转,按下乙地的开关SB2或甲地的开关SB1即可。

注:在图5-1中,由于实验器材有限,SB2用急停按钮代替使用思考题:⑴这种两地控制有何缺陷?这种简单的两地控制的缺陷就是一方已经启动的电机会被另一方所停止,可加入互锁触点来解决此缺陷。

⑵怎样实现多地控制?加入多个启动按钮和停止按钮即可实现多地控制。

工作流程叙述成绩图5-2 三相异步电动机的两地控制电路元件布局1. 安装线槽、导轨、空气开关、保险、开关、接触器、按钮固定板、端子等。

2. 按照图5-1接线。

3. 用万用表检查电路无误后通电,观察电路工作情形。

(1)合上漏电保护断路器及空气开关QF,引入三相电源。

(2)按下甲地的起动按钮SB4,观察电动机的工作情况。

(3)按下乙地按钮SB2,观察电机的运行情况。

(4)按下乙地的按钮SB3,观察电动机的工作情况。

(5)按下甲地的停止按钮SB1或乙地的停止按钮SB2,断开电机控制电源。

(6)断开空气开关QF,切断三相主电源。

任务(六)三相异步电动机正、反转控制任务名称:(六)三相异步电动机正、反转控制材料清单工作清单设计原理图成绩图6-1 三相异步电动机正、反转控制图6-1所示为电动机正、反转控制电路,与前两个实验电路不同的是主电路用了两个接触器,采用了两组主触点,即正转用主触点KM1和反转用的主触点KM2。

右边为控制电路。

电路要求接触器KM1和KM2不能同时通电,否则它们的主触点将同时闭合,造成L1和L3两相电源短路,为此在KM1和KM2线圈各自支路中串联了对方的一组常闭辅助触点,以保证接触器KM1和KM2不会同时通电。

要改变电动机的转向,必须先按停止按钮SB1,再按反转按钮SB3,才能使电动机反转。

工作流程叙述成绩图6-2 三相异步电动机正、反转控制电路元件布局1. 安装线槽、空气开关、保险、开关、接触器、按钮固定板、端子等。

2. 按照图6-1接线。

3. 用万用表检查电路无误后通电,观察电路工作情形。

任务(七)电动机限位运行控制电路任务名称:(七)电动机限位运行控制电路材料清单工作清单设计原理图成绩图7-1 电动机正反转限位运行控制电路图7-2 电动机正反转机械限位示意图图6-1所示为电动机正、反转限位控制电路,SQ1和SQ2为限位开关,装在预定位置上。

按下SB2按钮,接触器KM1线圈获电动能,电动机正转起动。

运动部件向前运行。

当运行到终端位置时,装在运动物体上的挡铁碰撞行程开关SQ1,使SQ1的常闭触点断开。

接触器KM1线圈断点释放。

电动机断电。

运动部件停止运动。

此时,即使按下SB2按钮,接触器KM1的线圈也不会获电故保证了运动部件不会超过SQ1所在位置。

当按下SB3按钮时电动机会反转,运动部件向后运动至挡铁碰撞行程开关SQ2时,运动部件停止运动,如中间需停车,可按下停止按钮SB1。

工作流程叙述成绩图7-3 电动机正反转限位运行控制电路元件布局1. 安装线槽、空气开关、保险、开关、接触器、按钮固定板、端子等。

2. 按照图7-1接线。

3. 用万用表检查电路无误后通电,观察电路工作情形。

任务(八)正负15伏电源的焊接、调试材料清单工作清单设计原理图成绩图8-1 正负15伏电源电路图8-1所示为单相桥式整流电路,是由两个单相桥式整流电路组合而成的,D1、D2分别是整流桥。

电路中的C1、C2电容器用来旁路高频干扰脉冲。

C5、C6电容器起改善瞬变响应特性,减少高频输出阻抗的作用。

C3、C4为电解电容(焊接时注意极性),在电路中起滤波作用。

7815、7915为三端固定正负电压集成稳压器,它们均有+15V、-15V输出电压,均可以输出1.5A的电流。

工作流程叙述成绩图8-2 正负15V电源焊接板示意图工作流程:⑴按电路说明选择元器件,在小板上将各器件插好,经指导教师检查⑵焊接完成后,用万用表通断档检查有无短路、断路现象。

⑶通电检查,用万用表20V直流档,检测是否是正负15V电源。

任务(九)三相异步电动机自动控制电路任务名称:(九)三相异步电动机自动控制电路材料清单工作清单设计原理图成绩图9-1 三相异步电动机自动控制主电路图9-2三相异步电动机自动控制电路图9-1所示为三相异步电动机自动控制主电路,图9-2所示为三相异步电动机自动控制电路u i1(插针5、6,插针9、10)、u i2(插针7、8,插针9、10)可利用底层电路板上的二个电位器获得。

由于光偶是共阳极,则要求运放输出为低电平,接至插针27、28,插针29、30。

利用底层电路板上的光偶输出控制继电器,继电器触点A24、A26的通断来控制主电路的AC220V的接触器线圈,带动电机起、停。

工作流程叙述成绩图9-3三相异步电动机自动控制电路元件布局1. 安装线槽、空气开关、保险、开关、接触器、按钮固定板、端子等。

2. 按照图9-1接线。

3. 用万用表检查电路无误后通电,观察电路工作情形。

当输入信号u i1、u i2之和u i小于给定信号7.5V时,电机运转,当输入信号u i1、u i2之和u i大于给定信号7.5V时,电机停止转动。

三相异步电动机自动控制电路也可用以下方法,直接用加法器和一个反相器如图9-4。

图9-4 三相异步电动机自动控制电路方法二任务(十)三相异步电动机正、反转控制电路任务名称:(十)三相异步电动机正、反转控制电路材料清单工作清单设计原理图成绩图10-1 三相异步电动机正、反转控制电路图10-2三相异步电动机正、反转自动控制电路u i(插针7、8,插针9、10)可利用底层电路板上的电位器获得。

由于光偶是共阳极,则要求运放输出为低电平,接至插针25、26,27、28,29、30。

利用底层电路板上的光偶输出控制继电器,继电器触点A24、A26,27、28即J1、J2的通断来控制主电路的AC220V的接触器线圈,带动电机起、停。

u i<5V时,电动机正转;u i>5V时,电动机反转;而当u i=(5V~10V)之间时,电图10-3三相异步电动机正、反转控制电路自动控制电路元件布局u i可用底层电路上的电位器获得(插针5、6~9、10)。

功能电路可用:二个比较器。

电器主控制电路注意电动机正反转时,需在接触器线圈回路采取保护措施(互锁),即控制电动机正转的接触器线圈断电后,才能接通控制电动机反转的接触器线圈,反之亦然。

1. 安装线槽、空气开关、保险、开关、接触器、按钮固定板、端子等。

2. 按照图9-1接线。

3. 用万用表检查电路无误后通电,观察电路工作情形。

u i<5V时,电动机正转;u i>5V时,电动机反转;当u i=(5V~10V)之间时,电动机停.任务(十一)三相异步电动机时间控制电路任务名称:(十一)三相异步电动机时间控制电路材料清单工作清单设计原理图成绩图11-1 三相异步电动机时间控制主电路图11-2三相异步电动机时间控制电路要求(SB1)闭合后(3~5)秒之后电动机运转.考虑由一个积分器和一个比较器构成时间控制电路。

由Vo = -1 / RC(Vi T),算出T = 5S(SB1)闭合后电容充电,按住(SB1)5秒之后积分器输出-15V,电动机运转,按下(SB2)电容C放电,电动机停止转动。

工作流程叙述成绩图11-3三相异步电动机时间控制电路元件布局(SB1)闭合后5秒之后电动机运转.考虑由一个积分器和一个比较器构成时间控制电路。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