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生物克隆技术

合集下载

克隆技术的原理

克隆技术的原理

克隆技术的原理克隆技术是一种生物工程技术,通过这项技术可以复制出与原始生物完全相同的个体。

克隆技术的原理主要包括细胞核移植和胚胎分裂两种方法。

细胞核移植是克隆技术中最常见的方法之一。

它的原理是将要克隆的生物体的体细胞核移植到一个无性生殖细胞(通常是卵细胞)中,然后将这个卵细胞植入另一生物体的子宫内进行发育。

在这个过程中,体细胞核中的遗传信息会重新编程,使得这个卵细胞可以发育成一个与原始生物完全相同的个体。

这个方法在动物克隆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比如著名的“多利羊”就是通过细胞核移植技术克隆出来的。

另一种克隆技术的原理是胚胎分裂。

这种方法通常用于植物的克隆。

其原理是将一个多细胞胚胎体分裂成多个部分,每个部分都可以发育成一个与原始胚胎完全相同的个体。

这种方法在植物繁殖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比如马铃薯的繁殖就是通过胚胎分裂来实现的。

无论是细胞核移植还是胚胎分裂,克隆技术的原理都是通过复制生物体的遗传信息来实现克隆。

在细胞核移植中,体细胞核的遗传信息被重新编程,使得卵细胞可以发育成一个与原始生物完全相同的个体;而在胚胎分裂中,一个多细胞胚胎体被分裂成多个部分,每个部分都包含完整的遗传信息,可以发育成一个新的个体。

克隆技术的原理虽然看似简单,但在实际操作中却面临着许多技术难题和伦理问题。

技术上,细胞核移植和胚胎分裂都需要高超的操作技巧和精密的设备;伦理上,克隆技术的应用可能会引发一系列的道德和社会问题,比如克隆个体的身份认同、人类克隆的伦理道德等。

因此,在克隆技术的研究和应用中,需要权衡技术发展、伦理道德和社会利益之间的关系,以实现克隆技术的良性发展和应用。

总之,克隆技术的原理包括细胞核移植和胚胎分裂两种方法,它们都是通过复制生物体的遗传信息来实现克隆。

克隆技术的研究和应用虽然面临着许多技术和伦理问题,但它仍然具有重要的科学意义和应用前景,可以为人类社会带来许多益处。

克隆技术在生物学中的应用例题和知识点总结

克隆技术在生物学中的应用例题和知识点总结

克隆技术在生物学中的应用例题和知识点总结克隆技术,作为现代生物学领域的一项重要科技,为我们理解生命的奥秘、解决医学难题以及推动农业发展等方面都带来了巨大的影响。

接下来,让我们一起深入探讨克隆技术在生物学中的应用例题,并对相关知识点进行总结。

一、克隆技术的基本原理克隆技术的核心是细胞核移植。

简单来说,就是将一个细胞的细胞核取出,植入到另一个去核的细胞中,使其发育成一个与供核细胞基因相同的新个体。

这个过程需要精细的操作和特定的实验条件。

二、克隆技术在生物学中的应用例题1、动物克隆(1)多利羊的诞生1996 年,世界上第一只成功克隆的哺乳动物——多利羊诞生。

这一突破引发了全球对克隆技术的关注。

多利羊的克隆过程是将一只母羊的乳腺细胞的细胞核植入到另一只母羊去核的卵细胞中,然后将这个重构的卵细胞在体外培养发育成早期胚胎,最后将胚胎移植到第三只母羊的子宫内,最终诞生了多利羊。

(2)濒危动物的保护通过克隆技术,可以尝试对濒危动物进行繁殖和保护。

例如,对于数量稀少的大熊猫,科学家们可以利用克隆技术来增加其种群数量,从而避免物种灭绝的危机。

2、植物克隆(1)组织培养在植物领域,克隆技术常见的应用是组织培养。

通过选取植物的一部分组织,如茎尖、叶片等,在特定的培养基中培养,可以使其分化形成完整的植株。

这在花卉、果树等植物的快速繁殖中得到了广泛应用。

(2)基因改良利用克隆技术,可以对植物的基因进行修饰和改良。

例如,将具有抗病虫害基因的植物细胞进行克隆培养,从而获得大量具有优良性状的植株。

3、医学领域(1)器官移植克隆技术有望解决器官移植中供体器官短缺的问题。

通过克隆患者自身的细胞,培育出与患者基因匹配的器官,从而降低免疫排斥反应,提高器官移植的成功率。

(2)疾病治疗利用克隆技术,可以生产出特定的细胞和组织,用于治疗某些疾病。

例如,克隆神经细胞用于治疗帕金森病、克隆胰岛细胞用于治疗糖尿病等。

三、克隆技术相关的知识点总结1、克隆技术的优点(1)能够保持物种的优良性状由于克隆个体的基因与供体完全相同,因此可以有效地保留优良的遗传特征。

济南版生物八年级下册 7.2.2《克隆技术》教案

济南版生物八年级下册 7.2.2《克隆技术》教案

第二节克隆技术【教材分析】前面学生学习了植物的营养繁殖和组织培养技术,但往往不认为它们属于克隆技术,大多数学生认为克隆羊“多莉〞为代表的动物克隆才属于克隆技术。

在本节课中,通过植物克隆的实例引入新课,能够帮助学生全面认识克隆技术,有助于学生理解克隆技术的实质。

本课是以生物的遗传为根底,在学生已有的认知和经历根底上,进一步引领学生感悟生命过程的复杂多样,讨论克隆技术给人类带来的影响,思考科学技术的双面性。

教材主要包括“克隆技术及其应用〞和“克隆技术与伦理〞。

【教学目标】1、说出克隆技术的实质及应用。

〔重点〕2、概述克隆羊多莉的培养过程。

〔重点〕3、分析克隆技术与伦理。

〔难点〕4、通过辩论活动,培养学生批判性思维能力和信息交流能力,确立正确的伦理观和价值观。

5、通过学习克隆技术的开展过程,感受科学探究的曲折,感悟科学家在探究过程中敢于质疑、勇于探索的精神以及严谨、持之以恒的科学态度。

6、通过讨论克隆技术的利与弊,确立正确的伦理观和价值观。

【教学方法及学法指导】本节课在学习植物的无性生殖的根底上,通过自主学习理解高等动物的无性生殖——克隆,运用多媒体展示克隆技术这一现代生物技术的操作过程,引导学生积极参与“生物技术利与弊〞的大讨论,同时提出了克隆技术所引发的一系列社会伦理、道德和法律方面的问题。

【课前准备】多媒体,搜集关于“克隆技术〞的资料。

教学过程:5分钟2、基因工程都应用于哪些方面?等,要给出准确、标准的答案,必要的要进展板演。

化,从而强化知识的识记和落实。

创设情景激发兴趣3分钟大家听说过这样一句诗“有心栽花花不开,无心插柳柳成荫〞,谁能用我们生物学的知识解释一下这句话的含义?它是怎样的生殖方式?总结:这种无性生殖现象在生物学上叫做克隆。

植物能通过无性生殖能够培育出下一代,那高等动物是不是也能通过克隆技术繁育后代呢?自然引入本节课题学生按照教师的指令进展思考答复学生在教材上找到克隆的概念用诗句引入,增强生物学与生活的关系,激发学生的求知欲,为学生的探究学习进展了铺垫。

初二生物奇妙的克隆教案

初二生物奇妙的克隆教案

初二生物奇妙的克隆教案一、教学目标1.理解克隆的概念和原理;2.掌握几种常用的克隆技术;3.了解现代生物技术在社会中的应用。

二、教学内容1. 克隆的概念与原理1.1 克隆的定义克隆(clone),指的是在实验条件下,通过某种手段,将单细胞、某个器官或整个个体的基因组复制出来,从而得到与原个体具有完全相同基因信息的细胞、组织或个体的科学技术。

1.2 克隆的原理通过特定方法取得相应的细胞,然后通过一定的技术手段,将其核移植到一个去除其原核的细胞中,使其能够不依赖受精卵的结合,达到发育为一个实际个体的数倍克隆效果。

2. 具体的克隆技术2.1 基因克隆基因克隆是指从一个生物的基因组中分离出一个或多个基因,然后将其插入到另外一个生物的染色体上,使得它们能够在添加了正确的启动子和终止序列后,呈现出完整的转录和翻译过程,从而影响目标生物的特征表现。

2.2 细胞克隆细胞克隆是利用核移植技术,通过取代目标细胞原来所带的核,以达到细胞克隆的目的。

2.3 内源性DNA复制内源性DNA复制指利用常规的分子生物学方法扩增另一个来源组织的DNA,将其插入到接受人的体内。

3. 生命科学技术应用3.1 生物恢复在某些生态区域中,生态系统动态是被人类社会因素而打破的,因此需要使用现代生物技术修复这些被破坏的生态系统。

3.2 生命科学与医疗分子生物学和细胞生物学的研究与实验,扩展了现代医学的适应范围和治疗方法,成为一个强有力的支持。

3.3 生物工业现代生物技术在生物工业中的应用可以满足化学品和高级材料的需求,同时也可以提高传统工业的竞争力。

三、教学方法本课程采用多媒体教学、思维导图、案例研究和小组讨论等多种教学方法,以期达到知识广泛性、思维深度性、启迪性和能力提高性的综合教学效果。

四、教学实施1. 教前准备在课前教师应该对本次课涉及的概念原理、实验步骤和案例实例进行深入研读,以便能够更好地解答学生提出的问题。

2. 课堂教学本次课的教学应开展基于“思考——解释——模拟——总结”的方式。

生物学中的克隆技术

生物学中的克隆技术

生物学中的克隆技术克隆技术是指通过人工手段复制一个生物体或者组织,使其与原始生物体或组织有相同的基因信息。

自从福尔摩斯猫被克隆成功以来,克隆技术在生物学领域中引起了广泛关注。

克隆技术是如何工作的?生物克隆主要分为两类:重组DNA克隆和细胞克隆。

重组DNA克隆是指将DNA分子插入到外源产品中,使其可以复制。

细胞克隆是指将单个细胞克隆到多个相同的细胞中。

重组DNA克隆需要切割目标DNA,将其实验室中的DNA构建体中插入,并利用一个载体复制、扩增新的重组DNA。

这样就可以制备许多相同的DNA分子。

这种方法在DNA检测和分析、药物研发和生物工程中非常有用。

而细胞克隆则是一种相对复杂的过程。

它涉及到细胞分裂、细胞增殖和细胞分化的一系列生物学机制。

细胞克隆分为两种形式:自然克隆和人工克隆。

自然克隆是指自然界中出现的两个或多个个体具有相同的基因组。

如同卵双生子之间的基因相同,它们的DNA序列是一样的。

人工克隆指在实验室中制备并复制某个个体的基因组。

这可以通过两种方式实现:核移植和细胞分裂。

核移植涉及从个体中获取一个有成熟DNA的细胞并通过切割方法使其进入一个无成熟DNA的受体。

细胞分裂也是另一种方法,可以根据人工要求制造特定数量的单细胞。

克隆技术的应用克隆技术的应用可以在生物学学科,如药物研发、基因治疗和流行病学中,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

它还可以在其他领域,如食品生产和纺织产业等中被用到。

在医学方面,克隆技术可以用于生产药品。

利用人工合成的基因重建和运用生物反应器,可以制造普通药品与各种稀有药品。

此外,克隆技术还可以用于生产人工水晶、计算机零部件、互联网服务器等。

在基因治疗方面,人工克隆细胞可以用于生产相同基因的细胞以实现治疗因缺乏某些基因的病人的目的。

目前已经有相关的治疗方案进行了试验,如使用人工细胞治疗肌萎缩性侧索硬化症的试验。

但克隆技术同时也存在一些问题。

首先,在人工克隆过程中,有时会产生异常的基因组或者干细胞,这可能导致很多问题。

济南版八年级生物下册7.2.2《克隆技术》教学设计

济南版八年级生物下册7.2.2《克隆技术》教学设计
5.能够运用所学知识,对克隆技术的伦理问题进行思考和分析。
(二)过程与方法
1.通过小组合作、讨论交流,培养学生主动探究、合作学习的能力。
2.利用多媒体、网络资源等教学手段,帮助学生形象地理解克隆技术的基本原理和应用。
3.设计课堂实验,让学生亲自动手进行植物组织培养,提高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
4.组织课堂辩论,引导学生对克隆技术的利弊进行深入思考,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
(一)导入新课
1.教师通过展示克隆羊“多利”的照片,引发学生对克隆技术的兴趣,提出问题:“同学们,你们听说过克隆技术吗?它是什么原理呢?”
2.学生分享自己对克隆技术的了解,教师总结并简要介绍克隆技术的概念、原理及应用。
3.教师强调克隆技术在我国生物科学领域的重要地位,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二)讲授新知
6.加强课后辅导和拓展阅读,帮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鼓励学生利用网络资源、图书等途径,深入了解克隆技术的发展动态和前景,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7.评价方式多元化,结合课堂表现、实验报告、课后作业等,全面评估学生的学习效果。关注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进步,鼓励学生发挥潜能,提高综合素质。
四、教学内容与过程
难点:引导学生辩证看待克隆技术,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
(二)教学设想
1.采用启发式教学法,引导学生主动探究克隆技术的奥秘。通过提问、讨论等方式,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使其在思考中掌握克隆技术的基本概念和原理。
2.利用多媒体、网络资源等教学手段,直观地展示克隆技术的应用案例,帮助学生形象地理解克隆技术的具体过程。例如,通过视频、动画等形式,展示动物克隆和植物组织培养的操作步骤,降低学生的学习难度。
4.布置课后作业,要求学生结合所学知识,撰写一篇关于克隆技术的短文,进一步巩固所学内容。

生物科技中的克隆技术

生物科技中的克隆技术

生物科技中的克隆技术克隆技术是指通过人工手段对同一基因的有性生殖细胞或多细胞体进行诱导或移植,从而获得能够遗传基因的完全或部分相同的生物体的技术。

生物科技中,克隆技术是一个备受关注的话题。

在这篇文章中,我们将深入了解克隆技术的原理、应用以及存在的争议。

1. 克隆技术的原理克隆技术是建立在遗传学原理上的,主要涉及遗传物质——DNA。

在一定条件下,人工实现DNA的重组和复制,从而得到重复的DNA序列。

这道工序中,与克隆技术密切相关的一个概念是“干细胞”。

干细胞是一种拥有不同分化潜能的细胞,它可以通过分裂自我更新,并具有巨大的分化潜能、多功能性以及自愈能力。

人类体内的干细胞有两种:一种是胚胎干细胞,另一种则是成体干细胞。

克隆技术的原理就是基于这两种细胞类型。

通过取得相对稳定的胚胎干细胞,科学家可以将其转变为各种类型的组织。

换言之,科学家通过人工的手段来复制原始胚胎细胞来进行复制。

而实现这一目标的具体过程,需要用到一种叫做“核移植”的技术。

核移植是指将一个细胞的细胞核,也就是细胞中含有大量DNA的部分,移植到另一个细胞内。

通过这种方式,科学家就可以将一个细胞中的一些重要遗传物质复制到另外一个细胞中,从而达成复制的目的。

2. 克隆技术的应用克隆技术有着广泛的应用领域。

以下是一些典型的克隆技术应用:2.1 农业领域克隆技术可用于改良动植物品种,提高产量和抗病力。

比如,科学家可以使用干细胞技术来克隆動物,如牛、羊等家畜,以获得优秀品质的动物。

这样可以让农业领域获得最大的收益,因为这一工程可以帮助农场主们通过获得超级健康优美的动物,从而大大提高收入。

2.2 医学领域干细胞研究是近年来医学领域的一个重要发展方向。

通过干细胞技术,科学家们希望能够治愈一些无法治疗的疾病。

在治疗阿尔茨海默病、卒中、自闭症等领域,干细胞技术已经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2.3 矿产开采与回收领域克隆技术是可以用于帮助人们在加强矿产开采的同时,也可以开展矿物回收,探索地下采矿资源。

济南版生物八年级下册克隆技术

济南版生物八年级下册克隆技术

7.2.2 克隆技术一.选择题(共10小题)1.研究人员从老鼠尿液中分离出特定细胞,将它们的细胞核移入去核的老鼠卵细胞中,成功孕育出4只健康老鼠。

下列生物的培育技术与这些小鼠培育技术相同的是()A.克隆羊多莉B.转基因超级大鼠C.选择培育的高产奶牛D.试管婴儿2.1997年震惊世界的多利羊出生了,多利的出生是利用了克隆技术,“克隆”就是指()A.无性繁殖B.有性繁殖C.分裂生殖D.营养生殖3.下面模式图能正确表示克隆羊“多莉”诞生的技术原理的是()A.B.C.D.4.科学家将雌性白兔乳腺细胞的细胞核移入黑兔去核的卵细胞中,待发育成早期胚胎后移入灰兔的子宫内。

该灰兔产下幼兔的性别和毛色分别是()A.雄性,灰色B.雌性,白色C.雌性,灰色D.雄性,黑色5.如图是多莉羊的诞生过程示意图,请据图回答多莉羊是由哪一项发育而成的()A.体细胞B.受精卵C.精子D.卵细胞6.克隆羊“多莉”的诞生,是将白面绵羊的乳腺细胞核移植到黑脸绵羊的去核卵细胞中,形成融合细胞后,经过一系列培养而成。

关于克隆羊“多莉”的说法正确的是()A.面部毛色是白色B.面部毛色是黑色C.生殖方式属于有性生殖D.抵抗能力较普通羊强7.细胞工程将会对农业、医药和人们的社会生活发挥重要作用,下列关于克隆技术的发展,说法错误的是()A.通过成熟体细胞的核移植能够培育出克隆动物B.克隆实际上是一种有性生殖方式C.克隆羊多利的诞生标志着细胞工程取得重大进展D.克隆技术将在人体器官移植方面发挥重要作用8.2018年首次通过体细胞克隆技术诞生了灵长类动物——克隆猴“中中”和“华华”。

下列与其采用的生物技术相同的是()A.“试管婴儿”的诞生B.抗虫棉的培育C.重组胰岛素的诞生D.“多莉”羊的诞生9.克隆技术可用于挽救珍稀濒危动物,其过程没有受精作用,这种生殖方式属于()A.有性生殖B.无性生殖C.营养生殖D.出芽生殖10.下列关于克隆技术的叙述正确的是()①可以快速地培育具有优良品质的作物和家畜品种②可以用于药物生产③可以将所有生物大量繁殖④为拯救濒危动物开辟了一条新途径⑤克隆生物只会造福人类而不会对人类有害A.①②④B.①②⑤C.②③④D.③④⑤二.填空题(共2小题)11.克隆技术是指不经过而获得新个体的方法.利用该技术成功培育出克隆羊多莉的细胞核来源于高度分化的细胞而不是早期有胚胎细胞.12.1996年,在英国罗斯林研究所诞生了世界上第一只克隆动物﹣﹣多莉羊,从构成细胞的结构来看,克隆技术的发展进一步证明了决定生物性状的遗传物质主要存在于生物细胞的中.三.解答题(共3小题)13.生物技术在生活中有广泛的应用,请根据所学知识,回答提出的问题。

初中生物克隆技术知识点整理

初中生物克隆技术知识点整理

初中生物克隆技术知识点整理克隆技术是现代生物学领域重要的科学技术之一,它有着广泛的应用。

在这篇文章中,我将为大家整理出初中生物课中关于克隆技术的知识点。

1. 什么是克隆技术?克隆技术是指通过体细胞核移植等方法,复制出与原生物基因信息完全相同的个体,实现人工无性繁殖的科学技术。

2. 克隆技术的分类克隆技术可分为两种类型:重组DNA技术和动物克隆技术。

3. 重组DNA技术重组DNA技术是利用限制性内切酶切割DNA,并将所需基因片段插入到载体DNA中,再通过转化等手段将其导入宿主细胞中,从而实现外源基因的克隆。

4. 动物克隆技术动物克隆技术主要有体细胞核移植和胚胎分裂。

4.1 体细胞核移植体细胞核移植是一种将一个个体的体细胞核移植到另一个无核细胞的方法,从而形成新个体的克隆技术。

这种技术主要应用于哺乳动物的克隆研究中。

4.2 胚胎分裂胚胎分裂是一种通过体外培养胚胎细胞,将胚胎分离为多个细胞团,然后将这些细胞团移植到多个宿主中发育成个体的克隆技术。

5. 克隆技术的应用克隆技术在生物学、医学、农业等领域有着广泛应用。

5.1 生物学领域克隆技术被应用于生物学研究中,帮助科学家研究基因功能、发现新的基因等。

5.2 医学领域克隆技术在医学领域被应用于疾病的诊断、治疗和药物研发等方面。

例如,通过克隆技术可以克隆出某个细胞,进行体外研究;还可以利用体细胞核移植技术来研究治疗人类疾病的方法,如提供备用器官。

5.3 农业领域克隆技术在农业领域被应用于农作物和畜牧业的改良。

通过克隆技术可以复制出高产、抗旱或抗病的植物,提高农作物的产量和质量;还可以克隆出优良的肉牛、奶牛等畜牧动物,提高肉类和乳制品的生产效率。

6. 克隆技术的伦理问题尽管克隆技术带来了许多科学和应用方面的好处,但它也引发了伦理问题的关注。

其中最主要的问题就是人类克隆是否道德和合法。

在许多国家,人类克隆被视为涉及伦理和道德问题,因此禁止或是受到严格限制。

7. 未来发展趋势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克隆技术也在不断发展和完善。

初中生物克隆教案

初中生物克隆教案

初中生物克隆教案
【学科】生物
【年级】初中
【课时】1课时
【教学目标】
1. 了解克隆的概念和原理。

2. 掌握克隆的方法和技术。

3. 了解克隆在生物领域的应用。

【教学重点】
1. 克隆的概念和原理。

2. 克隆的方法和技术。

【教学难点】
克隆技术的原理和应用。

【教学准备】
1. PowerPoint课件
2. 实验材料:DNA、细胞、PCR仪器等
【教学过程】
一、导入(5分钟)
通过图片展示,引导学生对克隆的概念进行讨论,激发学生的兴趣。

二、讲解克隆的概念和原理(10分钟)
1. 介绍克隆的定义和意义。

2. 讲解克隆的原理,包括DNA复制和细胞分裂等过程。

三、解释克隆的方法和技术(15分钟)
1. 分别介绍植物克隆、微生物克隆和动物克隆的方法和技术。

2. 通过示意图和视频展示,让学生了解克隆技术的具体步骤。

四、探讨克隆的应用(10分钟)
1. 讲解克隆在农业、医学和科研领域的应用。

2. 引导学生思考克隆对社会和生态环境的影响。

五、结束(5分钟)
总结本节课的内容,鼓励学生对克隆技术进行深入学习和探讨。

【教学反思】
本节课通过多种形式的教学方式,引导学生深入了解克隆的概念、原理和应用,培养学生
的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

同时,通过实践操作,激发学生的兴趣和参与度,提高教学效果。

八年级生物第七单元第二章第二节克隆技术

八年级生物第七单元第二章第二节克隆技术

教学视导后的教案修改八年级生物第七单元第二章第二节克隆技术导入引题一、学习目标1、说出克隆技术的实质。

2、概述克隆羊多莉的培育过程以及用到的现代生物技术。

3、关注克隆技术对人类生活的影响。

(应用)4、分析克隆技术与伦理,树立正确的伦理观和价值观。

二、温故知新(1)什么是转基因技术,该技术的成功说明了什么问题?(3)请写出下图中几种营养繁殖的方式?三、自主探究:1、请同学们看书认识“克隆羊多里的诞生过程”,分析与讨论,在课本上总结出来。

(1)多莉的诞生与几头母羊有关?它们分别为“多莉”提供里怎样的条件?(2)“多莉”的特征与那头母羊更相似?为什么?(3)与普通绵羊的繁殖相比,“多莉”的繁殖过程有什么特殊之处?(4)克隆过程中用到哪些生物技术?。

2、各小组讨论、交流、小结:(教师点评、板书)(1)无性生殖是指,由直接产生新个体的生殖方式。

(2)体细胞无性生殖在生物学上叫做。

其实质是遗传基因来自单一亲本的生殖方式。

(3)什么是克隆技术?。

(4)练一练:●关于克隆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生物体通过体细胞进行的无性生殖B.将某种肿瘤细胞在体外繁殖成一个细胞系C.扦插和嫁接实际上也是克隆D.将鸡的某个DNA片段整合到小鼠的DNA分子中●下列各项说法中,错误的是()A.我国科学家袁隆平的杂交水稻是通过遗传育种培育而成B.我国科学家已运用转基因技术培育出新品种番茄C.英国科学家培育的“多利”羊是克隆动物D.美国科学家培育的“巨型小鼠”是细胞克隆的成果3、自“多莉”降生以来,克隆技术突飞猛进,已被广泛应用于许多领域。

请同学们看书了解克隆技术以在哪些领域发挥着重要作用;存在的缺点。

(看书完成)优点:(1)。

(2)。

(3)。

缺点:(1)。

(2)。

(3)。

4、练一练:1.一只羊的卵细胞核被另一只羊的体细胞置换后,这个卵细胞经过多次分裂,再植入第三只羊的子宫内,结果产下一只羊羔。

这种克隆技术具有多种用途,但不能A.有选择地繁殖某一性别的动物B.繁殖家畜中的优秀个体C.用于保存物种D.改变动物的基因2.克隆人类胚胎引发了许多关于科技和伦理的争论。

初中生物克隆技术教案

初中生物克隆技术教案

初中生物克隆技术教案
一、教学目标:
1. 了解克隆技术的基本原理和应用;
2. 掌握克隆动物的过程和方法;
3. 理解克隆技术对生物科学和医学的意义。

二、教学重点:
1. 克隆技术的定义和原理;
2. 克隆动物的制备过程和方法;
3. 克隆技术的应用。

三、教学难点:
1. 理解克隆技术的原理;
2. 掌握克隆动物的制备过程。

四、教学内容:
1. 克隆技术的概念及原理;
2. 克隆动物的制备过程;
3. 克隆技术的应用。

五、教学准备:
1. PPT课件;
2. 实验材料;
3. 实验器材;
4. 复印教材。

六、教学过程:
1. 克隆技术的概念及原理:
(1)介绍克隆技术的定义和意义;
(2)讲解克隆技术的基本原理;
(3)介绍克隆技术的发展历程。

2. 克隆动物的制备过程:
(1)讲解克隆动物的制备过程;
(2)介绍克隆动物的方法和技术;
(3)实践操作克隆动物制备的实验。

3. 克隆技术的应用:
(1)介绍克隆技术在医学和生物科学领域的应用;(2)讲解克隆技术对医学和生物科学的意义;(3)引导学生思考克隆技术的伦理和社会影响。

七、教学反馈:
1. 师生互动讨论;
2. 练习题和实验报告评定;
3. 毕业实习等。

八、教学延伸:
1. 带领学生展开更深入的讨论和研究;
2. 组织学生参加有关克隆技术的科普活动;
3. 鼓励学生开展克隆技术相关的科研项目。

济南版生物八年级下册克隆技术 学案

济南版生物八年级下册克隆技术 学案

7.2.2克隆技术学案【学习目标】1.说出克隆技术的实质及应用。

2.概述克隆羊“多利”的培育过程。

3.分析克隆技术产生的伦理问题。

【学习过程】一、温故互查1.生物遗传的控制中心是。

2.从生殖方式看,植物的扦插、嫁接、压条、组织培养都属于。

二、设问导读(一)克隆技术及其应用阅读课本P115~117的有关内容,思考下列问题:1.克隆技术的实质:。

2.克隆技术的类型(1)植物克隆:、压条、嫁接、等。

(2)动物克隆:克隆“多利”、克隆、克隆等。

3.阅读相关资料,分析动物克隆的基本过程。

(1)在进行克隆实验时,维尔穆特选用不同品种绵羊的目的是。

(2)“多莉”的遗传物质与哪只绵羊相同?请说明你的理由。

(3)与普通绵羊的繁殖相比,“多莉”的诞生有什么特殊之处?4.克隆技术的应用(1)快速培育具有优良品质的和。

(2)制造基因工程。

(3)大量繁殖。

(4)拯救动物。

合作探究1.克隆的实质是无性生殖还是有性生殖?克隆技术在植物界是否有应用?2.克隆过程中为什么常用卵细胞提供细胞质?(二)克隆技术与伦理阅读课本P117-118的有关内容,思考下列问题:1.克隆人的可能性:理论上证明是完全的。

2.克隆人的危害面临的问题具体表现伦理问题人伦关系、颠倒进化问题单性复制,导致上退化技术问题理论上成熟,但与理论有差距3.开发和利用克隆技术应遵守的基本原则:。

4.对比转基因技术和克隆技术转基因技术克隆技术操作水平水平水平主要过程基因分离→→转入→表达细胞核移植→胚胎移植结果生物的某些遗传性状亲本的性状三、自主检测1.[2020•辽阳,22.0.5分]克隆羊“多莉”与以往克隆动物最大的不同是()A.“多莉”拥有三个母亲B.是第一只克隆羊C.细胞核来自高度分化的体细胞D.“多莉”是无性生殖诞生的2.[2020•龙东,48.2分]“多莉小羊,没爹有娘”,多莉的诞生运用的生物技术是 ( )A.杂交育种B.克隆技术C.转基因技术D.组织培养技术3.[2020•潍坊,19.2分]生物技术与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下列有关生物技术应用的叙述,正确的是()A.氧气充足时,乳酸菌能进行乳酸发酵B.青霉菌产生的青霉素可用于治疗某些细菌引起的疾病C.克隆能打破物种间的遗传壁垒,定向改造生物D.转基因技术可以快速培育优良的家畜品种4. [2020·内蒙古包头,12.2分]将下列生物技术应用到生产、生活和科研中,不能达到预期目的的是()A.利用克隆技术快速改良某些动物的性状B.低温处理减慢微生物的繁殖速度,延长食品保质期C.将抗虫基因导入棉细胞中培育抗虫棉D.利用植物组织培养技术快速培育某些植物的优良品种四、巩固训练5.[2020·湘潭,22.2分]科学家将雌性黑鼠乳腺细胞的细胞核移入白鼠去核的卵细胞内,待发育成早期胚胎后移植入褐鼠的子宫中,该褐鼠产下小鼠的性别和体色是()A.雌性、黑色B.雌性、褐色C.雄性、白色D.雄性、黑色6.克隆技术可以用于 ( )①拯救濒危动植物②生产抗生素③生产移植器官④培育抗虫棉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①③7. [2020·湖南娄底,4.1分]小羊“多莉”的克隆成功说明()A.细胞核控制生物的发育和遗传B.细胞核控制细胞物质的进出C.细胞核是能量转换器D.细胞核是细胞进行生命活动的主要场所8.下列利用生物技术培育出的“新生物”中,与其他三项利用的生物技术不同的是 ( ) A.可以合成胰岛素的新品种大肠杆菌 B.巨型小鼠C.具有抗虫或抗病等特性的棉 D.“多莉”羊9.[2020•四川雅安,12.1分]1978年世界上第一例“试管婴儿”诞生,1996年第一只克隆动物“多莉”问世。

克隆技术概念

克隆技术概念

克隆技术概念
克隆技术,是指利用体细胞核移植技术,以同种生物的体细胞为供体,再通过人工手
段干预,将其核移植到受体细胞内,从而“复制”出与供体相同的生物体。

具体的过程是
先将受体的卵细胞去除核,然后注入供体的体细胞核并利用电击或化学处理使其融合,使
提取的体细胞核内的遗传信息“程序化”,再通过人工操作,催促其分裂成为干细胞,然
后培养、转化等多个步骤使其发育成为同种生物的复制体。

克隆技术主要方法有三种,其一是基于真正的克隆,即将一个生物的体细胞通过核移
植的方式引起生殖细胞分裂,从而生产出完全一模一样的基因组。

其二是半克隆,即将一
个生物的生殖细胞进行了核移植,然后再将其通过自然与另一个生殖细胞相结合的方式,
产生出新的生物体。

第三种方法是在体内进行的克隆技术,即新的生殖细胞是在体内形成的,而非通过实验室操作形成。

目前,克隆技术已经广泛应用在科学研究、医学临床、农业生产以及环境保护等领域。

例如,在农业生产上,利用克隆技术可以大幅度提高繁殖效率和品种纯度,从而实现优质
优产;在医学临床上,利用克隆技术可以为病人提供个性化治疗方案;在环境保护上,利
用克隆技术可以进行物种保护和复原。

然而,克隆技术仍然存在一些争议,其一是生物的伦理问题,如对人类的健康和自由
进行侵犯;其二是对生物基因多样性的影响,可能会加剧遗传性多样性的降低。

因此,在
开发和应用克隆技术的同时,需要加强相关法律和伦理规范的制定和应用,在保障科学发
展的同时,确保生物环境的可持续发展。

初中生物克隆技术讲解教案

初中生物克隆技术讲解教案

初中生物克隆技术讲解教案
一、教学内容:克隆技术
二、教学目标:
1. 了解克隆技术的概念。

2. 掌握克隆动植物的方法和步骤。

3. 能够分析克隆技术的应用和意义。

三、教学过程:
1.导入
请学生回顾一下细胞分裂和有丝分裂的知识,引出克隆技术的概念。

2.讲解
(1)什么是克隆技术?克隆技术是指通过人为干预,复制生物体内部特定基因的技术。

(2)克隆动植物的方法和步骤:
a. 选择合适的母体细胞,取出其细胞核。

b. 从捐赠者体细胞中取出细胞核,注入到母体细胞内。

c. 利用外部刺激使细胞核发育成胚胎。

d. 将胚胎植入到合适的母体细胞内,孕育克隆个体。

3.讨论
让学生讨论克隆技术的应用和意义,如动植物的繁殖、遗传物质的研究等。

4.实践
让学生观察实验室中的克隆实验,了解实际操作步骤。

5.总结
总结克隆技术的概念、方法和应用,并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评价。

四、课堂作业
让学生整理一篇关于克隆技术应用的报告,包括克隆技术的原理、方法和意义。

五、延伸阅读
推荐学生阅读与克隆技术相关的文章或书籍,加深对克隆技术的理解。

《克隆技术》课件

《克隆技术》课件
《克隆技术》PPT课件
在这个PPT课件中,我们将探讨生物克隆的定义,克隆技术的发展历史以及 实现过程。我们还将讨论克隆技术在科学研究中的应用,以及与其相关的伦 理和道德问题。
生物克隆的定义
生物克隆是指通过复制生物体的基因组来产生一份与原生物体基因相同的复 制品。它可以通过不同的方法实现,包括整体克隆和分子克隆。
组织工程
通过克隆技术可以复制和培养 组织,用于再生医学和药物测 试。
动物保护
克隆技术可以用于保护濒危物 种,恢复生物多样性。
克隆技术的伦理和道德问题
1 人类克隆
人类克隆引发了伦理和道德争议,涉及个人自由、尊严和社会影响。
2 动物福利
克隆技术对动物福利的影响需要慎重考虑,包括对动物健康和遗传多样性的影响。
克隆技术的发展历史
1
早期实验
20世纪50年代,科学家开始进行早期的克隆实验,采用不同的动物模型进行探索。
2
多动物克隆
1996年,多利羊“多莉”成为第一只通过细胞核移植克隆成功的动物,引起了全球的轰动。
3
基因编辑技术
近年来,克隆技术与基因编辑技术的结合,为生物领域的研究带来了新的突破。
克隆技术的实现过程
3 社会接受度
克隆技术是否得到社会广泛接受是其应用和发展的一个重要问题。
克隆技术的前景和挑战
前景
克隆技术有望在医学、农业和环境领域带来更 多创新和突破。
挑战
伦理、道德和技术方面的挑战需要继续研究和 解决,以推动克隆技术的可持续发展。
结论和总结
克隆技术是一项引人瞩目的科学成果,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然而,我们需 要认真对待其伦理和道德问题,并不断努力解决技术挑战,以保证其可持续 发展。
1. 提取细胞核

克隆技术初中教案

克隆技术初中教案

克隆技术初中教案1. 知识与技能:了解克隆技术的概念、原理和应用,掌握相关术语,如克隆、基因、DNA等。

2. 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讨论等方式,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和思维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对科学技术的兴趣和好奇心,认识科技发展的双刃剑效应,树立正确的科技观念。

二、教学内容1. 克隆技术的概念和原理2. 克隆技术的应用和伦理问题3. 克隆技术的发展前景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克隆技术的概念、原理、应用和伦理问题。

2. 教学难点:克隆技术的原理和伦理问题。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展示克隆羊多莉的图片,引发学生对克隆技术的兴趣,提问:“你们知道这是怎么实现的吗?”引导学生思考克隆技术的概念。

2. 自主学习让学生自主阅读教材,了解克隆技术的概念、原理和应用,引导学生关注克隆技术的相关术语。

3. 合作讨论组织学生进行合作讨论,探讨克隆技术的伦理问题,如克隆人的可能性、克隆生物的生物多样性等,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科技观念。

4. 课堂讲解针对克隆技术的原理和伦理问题进行讲解,结合实例阐述克隆技术的应用,如克隆生物的治疗、繁殖等。

5. 案例分析分析克隆技术在生物领域的应用案例,如克隆生物的治疗、繁殖等,让学生了解克隆技术的实际意义。

6. 课堂小结总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强调克隆技术的原理、应用和伦理问题,引导学生正确看待科技发展。

7. 课后作业布置课后作业,要求学生结合课堂所学,撰写一篇关于克隆技术的小论文,深入分析克隆技术的伦理问题。

五、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导入、自主学习、合作讨论、课堂讲解、案例分析和课堂小结等环节,让学生了解了克隆技术的概念、原理、应用和伦理问题。

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关注学生的学习情况,针对学生的疑问进行解答,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和思维能力。

同时,要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科技观念,认识科技发展的双刃剑效应。

在课后,要及时批改学生的作业,了解学生的学习效果,为下一步的教学提供参考。

克隆技术 课件 济南版生物八年级下册

克隆技术 课件 济南版生物八年级下册
度是 B
①拼弃现有道德规范,推动科技发展
②发挥道德规范作用,限制科技的负面效应
③科技的发展必须以现有道德为准绳
④调整现有道德规范,适应科技发展
A.①② D.②④
B.②③ C.③④
2.科学家将雌性黑鼠腺细胞的细胞核移入白鼠去核
的卵细胞内,待发育成早期胚胎后移植入褐鼠的
子宫内,该褐鼠产下小鼠的体色和性别是 D
有心栽花花不开, 无心插柳柳成荫。
第二节 克隆技术
学习目标
1、描述克隆技术的过程。 2、概述克隆羊“多莉”的培育过程。 3、举例说出克隆技术的应用。 4、关注克隆技术对人类的影响。
回顾知识
1、请大家回忆一下,无性生殖的概念,说出下图 中几种无性生殖的方式?扦插ຫໍສະໝຸດ 压条嫁接分株
2、生物的生殖可以分为 有性生殖和_无__性_生__殖 两大类。
对点训练
1.生物技术与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下列有关生物技术应
用的叙述,正确的是(B

A.氧气充足时,乳酸菌能进行乳酸发酵
B.青霉菌产生的青霉素可用于治疗某些细菌引起的疾病
C.克隆能打破物种间的遗传壁垒,定向改造生物
D.转基因技术可以快速培育优良的家畜品种
课堂小结
谈收获,共分享。
课堂达标检测
1.克隆人类胚胎引发了许多关于科技和伦理的争论。 有人欢呼,科技的发展将改变一切,有人惊呼, 它将引发道德危机,对此我们应该持有的正确态
4、与普通绵羊的繁殖相比,“多莉”的诞生有什么特殊之处?
普通绵羊是有性生殖,多莉是无性生殖。
1、克隆: 克隆是指生物体通过体细胞进行的无 性繁殖,以及由无性繁殖形成的基因 型完全相同的后代个体。
2、原理: 无性生殖的原理

现代生物技术--克隆

现代生物技术--克隆

一种叫克隆的生物技术克隆是英文"clone"或"cloning"的音译,而英文"clone"则起源于希腊文"Klone",原意是指以幼苗或嫩枝插条,以无性繁殖或营养繁殖的方式培育植物,如扦插和嫁接。

在大陆译为“无性繁殖”在台湾与港澳一般意译为复制或转殖或群殖。

中文也有更加确切的词表达克隆,“无性繁殖”、“无性系化”以及“纯系化”。

克隆是指生物体通过体细胞进行的无性繁殖,以及由无性繁殖形成的基因型完全相同的后代个体组成的种群。

通常是利用生物技术由无性生殖产生与原个体有完全相同基因组织后代的过程。

科学家把人工遗传操作动物繁殖的过程叫“克隆”,这门生物技术叫“克隆技术”,其本身的含义是无性繁殖,即由同一个祖先细胞分裂繁殖而形成的纯细胞系,该细胞系中每个细胞的基因彼此相同。

克隆也可以理解为复制、拷贝,就是从原型中产生出同样的复制品,它的外表及遗传基因与原型完全相同。

时至今日,“克隆”的含义已不仅仅是“无性繁殖”,凡是来自同一个祖先,无性繁殖出的一群个体,也叫“克隆”。

这种来自同一个祖先的无性繁殖的后代群体也叫“无性繁殖系”,简称无性系。

简单讲就是一种人工诱导的无性繁殖方式。

但克隆与无性繁殖是不同的。

另外一种克隆方法是提取两个或多个人的基因细胞进行组合形成胚胎,出生后的克隆人将有提供基因的几个人的特征.克隆种类1.由同一个祖先细胞分裂繁殖而形成的纯细胞系(每个基因彼此相同)。

2.先将含有遗传物质的供体细胞的核移植到去除了细胞核的受体卵细胞中,利用微电流刺激等使两者融合为一体。

(与提供细胞者基因相同)基本过程先将含有遗传物质的供体细胞的核移植到去除了细胞核的卵细胞中,利用微电流刺激等使两者融合为一体,然后促使这一新细胞分裂繁殖发育成胚胎,当胚胎发育到一定程度后,再被植入动物子宫中使动物怀孕,便可产下与提供细胞者基因相同的动物。

这一过程中如果对供体细胞进行基因改造,那么无性繁殖的动物后代基因就会发生相同的变化。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二节克隆技术
一、学习目标
1、克隆技术的实质及应用。

2、概说克隆羊“多利”的培育过程。

3、分析克克隆技术与伦理。

4、通过辩论活动,培养学生批判性思维能力和信息交流能力,确立正确的伦理观和价值观。

二、教学过程
由诗句“有心栽花花不开,无心插柳柳成荫”导入新课。

让学生找出概念:什么叫克隆?
导学问题(一)克隆技术及应用
1、看课本P97的“分析与讨论”,掌握“多利”的培绵羊育过程示意图,思考完成以下几个问题(小组合作完成):
(1)述说“多利”的培育过程。

(2)在进行克隆实验时,维尔穆特选用不同品种绵羊的目的是什么?
(3)“多利”的遗传物质与哪只绵羊相同?请说明你的理由。

(4)与普通绵羊的繁殖相比,“多利”的产生有什么特殊之处?
2、理解了“多利”的培育过程后,看P99叶小组合作讨论完成:克隆对我们人类有哪些好处?
导学问题(二)隆技术与伦理
1、以小组为单位看课本P99最后一段,你认为克隆人可以吗?
然后完成辩论活动:关于是否应该禁止克隆人的辩论(要求:参考课本P99的辩论说明,每小组共同找出一个论点进行辩论,最后进行小组表达交流。

老师具体组织,并给以适当的指导。


课本P99结合辩论的观点,得出我们如何对待隆技术与伦理的关系?
三、点收获,提出困惑。

四、比一比,试一试。

1、克隆羊“多利”的卵细胞核来自于()
A体细胞 B神经细胞 C生殖细胞 D其它细胞
2、克隆羊“多利”是将绵羊的乳腺卵细胞核移植到黑面绵羊的去核卵细胞中,形成重组细胞,后经一系列培育而成的。

根据遗传学原理,“多利”面部毛色应时()A黑色B白色C黑白相间D不能确定
3、下列繁殖新植物的方法中,不属于克隆的是()
A利用扦插的方法,培育葡萄幼苗B利用组织培养技术,培育烟草
C利用马铃薯的块茎来繁殖新个体D利用种子来繁殖玉米植株
4、克隆是指()
A无性繁殖B有性繁殖C分裂生殖D营养生殖
5、克隆的个体,其遗传物质来源于()
A已分化的体细胞B胚胎细胞C卵细胞D受精的卵细胞
6、关于克隆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利用人体细胞克隆组织或器官,可以消除人体器官移植中的排异的反应。

B利用人体细胞克隆组织或器官可解决供移植的人体器官严重缺乏的难题。

C克隆不是经过受精过程而获得新个体的方法。

D 克隆是通过有性生殖产生出动物个体或群体。

7、你认为克隆羊“多利”的遗传物质主要来源于()
A为其生殖发育提供场所的母羊。

B为其生殖发育提供细胞核的母羊。

C为其生殖发育提供除去细胞核的卵细胞的母羊。

D兼有以上三只羊的共同特征的杂合体。

8、下列关于克隆羊“多利”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A“多利”的性别与供核绵羊相同。

B“多利”的性状像供核绵羊的多。

C“多利”的某些由细胞质基因控制的性状像提供去核细胞的绵羊。

D去核细胞在植入细胞核后,失去了全能性。

10、1997年2月苏格兰生物学家完成了首例哺乳动物---绵羊“多利”的克隆,消息传出后,立刻引起了全球的轰动。

之后,又有一些学者重复了克隆绵羊的培育程序,请据图分析回答。

黑面绵羊的去核卵细胞白面绵羊的乳腺细胞核卵
重组细胞数个
适当刺激
妊娠、出生
(1)图中(1)(2)所指的细胞工程名称:(1)(2)。

(2)实施细胞工程(1)时,所需的受体细胞大多采用动物卵细胞的原因是。

(3)“盼盼”面部的毛色是,请根据遗传学原理说明判断依据。

(4)继植物组织培养之后,克隆绵羊的培育成功,说明动物也具有。

(5)“盼盼”和“灵灵”的毛色性状是否相同?,性别呢?,
若他们之间进行器官移植,则。

(6)2002年11月《科学时报》报道,日本科学家已成功克隆出蝌蚪的眼球。

以上两例分别说明克隆动物的意义是可以和。

(7)三只母羊在“盼盼”的诞生过程中各发挥了什么作用。

五、知识拓展
克隆是英文clone的音译,简单讲就是一种人工诱导的无性繁殖方式。

但克隆与无性繁殖是不同的。

无性繁殖是指不经过雌雄两性生殖细胞的结合、只由一个生物体产生后代的生殖方式,常见的有孢子生殖、出芽生殖和分裂生殖。

由植物的根、茎、叶等经过压条或嫁接等方式产生新个体也叫无性繁殖。

绵羊、猴子和牛等动物没有人工操作是不能进行无性繁殖的。

科学家把人工遗传操作动物繁殖的过程叫克隆,这门生物技术叫克隆技术。

克隆的基本过程是先将含有遗传物质的供体细胞的核移植到去除了细胞核的卵细胞中,利用微电流刺激等使两者融合为一体,然后促使这一新细胞分裂繁殖发育成胚胎,当胚胎发育到一定程度后,再被植入动物子宫中使动物怀孕,便可产下与提供细胞者基因相同的动物。

这一过程中如果对供体细胞进行基因改造,那么无性繁殖的动物后代基因就会发生相同的变化。

1997年2月22日,英国罗斯林研究所的科学家维尔穆特等人宣布用体细胞克隆绵羊获得成功,在世界上引起巨大震动。

一时间,克隆绵羊“多利”成为动物界最耀眼的“明星”,其“咩咩”的叫声迅速响遍全球。

克隆是英文clone的音译,简单讲就是一种人工诱导的无性繁殖方式。

但克隆与无性繁殖是不同的。

无性繁殖是指不经过雌雄两性生殖细胞的结合、只由一个生物体产生后代的生殖方式,常见的有孢子生殖、出芽生殖和分裂生殖。

由植物的根、茎、叶等经过压条、扦插或嫁接等方式产生新个体也叫无性繁殖。

绵羊、猴子和牛等动物没有人工操作是不能进行无性繁殖的。

科学家把人工遗传操作动、植物的繁殖过程叫克隆,这门生物技术叫克隆技术。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