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森林生态学》考研大纲
808森林生态学
森林生态学考试大纲一、考试性质森林生态学是森林培育专业的主干专业基础课,作为生态学重要的分支学科和基础学科,是研究森林中乔木树种之间、乔木树种与其它生物之间、以及与所处外界环境之间相互关系的科学,要求考生掌握森林与环境(生态因子)、种群基本特征与动态、群落结构特征与演替、生态系统组成结构与观功能、森林生态系统与类型分布、生物多样性原理与保护、景观生态学原理、全球生态学的基本概念、基础理论,对森林生态学重要发展前沿和动态以及主要应用领域有一定的了解,并具有应用生态学理论分析相关问题的基本能力。
本考试大纲适用于江西农业大学森林培育专业的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
二、考试的基本要求测试考生对森林生态学基本概念、基本理论的掌握程度,同时考测考生对森林生态学知识的应用及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三、考试方法和考试时间本试卷采用闭卷笔试形式,试卷满分为150分。
四、考试内容与要求第一章绪论生态学研究对象、发展趋势、森林生态学研究内容、森林生态作用及其在可持续发展的作用。
第二章森林与环境森林的概念与内涵;环境的概念与类型;生态因子的概念以及生态因子作用的一般特征;光的性质及其变化规律、光的生态作用;温度的变化规律及其对植物的影响、植物对极端温度的适应;水的生态作用、森林对水分的调节作用、植物对水分胁迫的生态适应;大气成分的生态作用、大气污染对植物的影响、风与植物的生态关系;土壤对林木的影响以及森林对土壤的影响;地形因子的生态影响;林火的生态影响。
第三章种群及其基本特征种群的基本概念及其基本特征、种群增长模型与数量动态、种群调节与生态对策。
第四章群落种内与种间关系竞争、捕食、寄生、共生及种间协同进化第五章森林群落结构特征群落的概念、性质与基本特征;群落的组成及其影响因素、;群落种类的数量特征;群落结构与干扰、群落外貌与季相;群落交错区与边缘效应。
第六章森林群落演替森林群落演替发生、发育的一般过程;群落演替的主要类型、演替顶级学说、生态退化与生态恢复过程。
【VIP专享】大学《森林生态学》复习提纲
1、生态学:指研究生物有机体与其周围环境相互关系的学科。
森林生态学:是研究森林中乔木树种之间、乔木树种与其他生物之间,以及与其所处的外界环境之间互相关系的学科。
2、生态因子的分类:(1)气候因子——光,温度,降水,气压等(2)土壤因子——土壤的理化性质等(3)地形因子——海拔高度,坡度,坡向等。
(4)生物因子--捕食,共生,寄生,竞争等和生物对环境的影响。
(5)人为因子--人类对植物资源的利用、改造、发展、破坏过程中的作用及环境污染的危害作用。
另有分类:生物因子和非生物因子;直接因子和间接因子;稳定因子和变动因子。
3、生态因子作用的一般特征:1、综合性每一个生态因子都是在与其他因子的相互影响、相互制约中起作用的,任何一个因子的变化都会在不同程度上引起其他因子的变化。
2、非等价性对生物起作用的诸多因子是非等价的,其中必有1~2个是起主要作用的主导因子。
3、不可替代性和互补性生态因子虽非等价,但都不可缺少,一个因子的缺失不能有另一个因子来代替。
4、阶段性生物在生长发育的不同阶段往往需要不同的生态因子或生态因子的不同强度。
因此某一生态因子的有益作用往往只限于生物生长发育的某一特定阶段5、直接作用性和间接作用性。
许多地形因子如地形起伏、坡向、坡位、海拔以及纬度对植物的作用不是直接的,而是通过影响光照、温度、雨量、风速、土壤性质等,对植物产生间接影响,从而引起植物和环境生态关系发生变化。
主要生态因子对生物的作用光(光谱成分,光强,日照时长,影响因素),温度(极端温度的伤害),水分(植物对水的适应,森林水分平衡),地形(如坡向、坡位的影响),土壤(理化性质,土壤生物与森林)4、适应:有机作物具有的任何有助于其在特定环境中生存和生殖的应为,形态或生理上的可遗传的特征。
5、生物圈:是指地球上生活物质及其生命活动产物所集中的部位,包括整个水圈、土壤圈、岩石圈上层和大气圈下层。
种群:同一时期内占有一定空间同种生物个体集合。
《森林生态学》考试大纲
《森林生态学》考试大纲一、考试大纲的性质森林生态学是生态学专业的专业基础课,为帮助考生明确考试的复习范围和有关要求,特制订本考试大纲。
适用于报考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生态学专业硕士研究生的考生。
二、考试内容(一)生物与环境掌握太阳辐射、温度、水分、土壤、地形、风、林火等的相关概念、生态作用及生物对其的适应,理解太阳辐射光谱和辐射强度的生态效应、光周期现象以及光因子在森林生态中的重要性;温度对植物的影响、温度与植物分布的关系;植物对水分过多和不足的适应、森林的水分平衡、森林对降水的影响、水分和森林生态的关系;林木根系与土壤物理、化学性质的关系和土壤的生态意义;以及森林经营对土壤的影响;风的时空变化及其对森林生态系统的重要性。
(二)种群生态学掌握种群、种群密度、生命表、种群调节和生态对策等基本概念,理解种群的基本特征、种群的增长模型、非密度制约因素和密度制约因素、林分种群调节理论、种群的各种生态对策以及种群生态在森林经营中的重要性。
(三)群落生态学掌握生物群落、互利共生、偏利共生、种间竞争、生态位、丰富度、均匀度、生物多样性、群落演替等基本概念,理解群落的基本特征、种类组成、数量特征和物种多样性,掌握有关群落的两个不同观点;群落的发生过程、发生途径;演替的原因;演替顶极学说;生态系统功能在演替中的变化;森林演替模型;森林群落演替实例。
(四)生态系统掌握生态系统、群丛、群系、林型、优势种、建群种、生态平衡等基本概念及生态系统的基本类型和基本特征;理解生态系统的基本组成成分及其功能、生态系统结构、平衡失调原因、生态平衡的维护与恢复等。
(五)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掌握能量的基本概念及生物能量的来源;理解生态系统的营养结构、生态系统的能量动态和储存、能量流动的研究方法、以能量为依据的生态系统分类等。
(六)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掌握生物地球化学循环、生物生产、初级生产力和次级生产力等基本概念,理解物质循环的三种基本形态;碳、氮、磷三种主要元素的循环过程;生物生产力的测定方法和原理。
902森林生态学
科目名称
森林生态学
编号
902
一、考察性质
《森林生态学》是我校林业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中的必考科目。其目的是科学、公平、有效地测试本专业和相关专业学生掌握大学本科阶段《森林生态学》课程的基本知识、基本理论,以及运用森林生态学知识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评价的标准是高等学校本科毕业生能达到的及格或及格以上水平。
3.种群基本概念、基本特征;种群数量动态规律、调节及其相关概念
4.群落种内与种间关系
5.森林群落概念、组成特征、结构和外貌特征及其相关概念
6.群落演替概念、过程;群落演替的主要类型;演替顶极学说
7.生态系统组成、结构特征;
8.森林生态系统养分.森林生态系统能量流动相关概念、过程与理论。
三、考试形式和试卷结构
1.试卷满分及考试时间
本试卷满分为150分,考试时间为180分钟
2.答题方式
答题方式为闭卷,笔试。
3.试卷题型结构
名词解释或名词辨析30分(共10题,每题3分)
简答题40分(共5题,每题8分)
论述题80分(共4题,每题20分)
四、考察内容
1.生态因子概念、作用特征
2.主要生态因子(光、温、水、大气、土壤、地形、火)的生态作用及其相关概念、原理
二、考查目标
森林生态学考试旨在考查基本知识、基本理论的基础上,注重考查考生灵活运用这些基础知识和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考生应能:
1.正确掌握和理解森林生态学的相关基本概念;
2.掌握各生态因子的生态作用规律
3.掌握种群、群落特征及其动态规律
4.掌握森林生态系统组成、结构及其基本功能、相关理论
4.运用基础知识,综合分析解决相关问题。
14.生态学与发展动态及其在应用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2019年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复试科目考试大纲-f14森林生态学
掌握森林、环境的概念与类型;生态因子作用分析、生态因子的概念、生态因子的分类、生态因子作用的一般特征;掌握光的性质及其变化规律、光的生态作用、树种的耐荫性;掌握温度的变化规律、温度对植物的影响、树种对极端温度的适应、温度与树种分布;掌握水分因子、大气因子、土壤因子、地形因子及火因子的生态意义及其与森林的生态关系。
十二、全球气候变化与森林生态系统碳循环
十三、森林生态环境检测与效益评价
二、参考书目
不指定参考书目,考试范围以本考试大纲为准。
2019年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复试科目大纲
招生学院
招生专业代码
招生专业名称
考
f14森林生态学
一、考试内容
森林生态学是研究组成森林的不同生物种类之间及生物与外界环境之间相互关系的科学。内容主要包括个体生态——研究构成森林的各种林木与环境的生态关系;种群生态——研究森林生物种群的形成与变化规律、种内与种间关系;群落生态——研究群落的形成、演替与环境条件的动态关系;森林生态系统——研究生态系统中物质循环与能量流动转化规律;景观生态——研究景观要素、结构与功能的变化规律。
二、种群及其基本特征
掌握种群的基本概念、种群的基本特征;掌握种群密度、空间结构;种群的出生率与死亡率;生命表
三、群落种内与种间关系
四、森林群落结构特征
五、森林群落演替
六、森林生态系统组成与结构
七、森林生态系统的养分循环
八、森林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
九、森林生态系统类型及其分布
十、森林景观生态原理
十一、生物多样性原理与保护
沈阳农业大学851森林生态学2020年考研专业课初试大纲
2020年沈阳农业大学考研专业课初试大纲
沈阳农业大学
全国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自命题科目考试大纲
科目代码:851考试科目:森林生态学
本考试大纲由林学院(单位)于2016年6月20日通过。
一、考试性质
本科目考试大纲主要针对本校学术型硕士(林木遗传育种、森林培育、森林保护、森林经理和野生动植物保护与利用及其相关专业)初试时的专业基础课——森林生态学,总分值为150分。
目的是科学、公平、有效地测试学生掌握大学本科阶段森林生态学课程的基本知识、基本理论,以及运用其基础理论和方法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评价的标准是高等学校本科相关专业毕业生能达到的及格或及格以
上水平,以保证被录取者具有林学学科的基本素质,并有利于其他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相关专业的择优选拔。
二、考查目标
本科目主要考核报考本校学术型硕士(林木遗传育种、森林培育、森林保护、森林经理和野生动植物保护与利用)的本科毕业生是否掌握了本科期间学习的专业基础课——森林生态学涉及的相关知识点,包括一些基本概念、关键知识点,以及分析解决问题的基本能力,考查考生是否具备继续进行硕士学历教育和培养的潜质。
包括掌握森林与环境、森林种群、森林群落和森林生态系统等相关知识和理论的掌握情况,以及对所学知识的综合运用能力。
三、适用范围
精都考研。
森林生态学
森林生态学大纲本课程主要包括生态系统的基本概念,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养分循环的基本规律;非生物因子,如光、水、温、土等因子对森林生态系统的作用及其相互影响;森林种群及森林群落的基本概念、特征和变化规律;森林生态系统的分类;森林的地理分布等。
教学环节包括课堂教学和综合实习两个环节。
本课程是林学、森林保护等专业的专业基础课,在农林院校课程中自成体系,需要具备植物学、植物生理学、环境及其相关学科的基础,课程涉及面广、理论性综合性强,在教学中应重视加强理论联系实际,突出学生综合理论分析和实际问题分析能力的培养。
第一章生态系统的概念第一节: 生态系统的基本概念第二节: 生态系统的基本特征本章要点:生态系统的基本特征;生态系统的基本功能第二章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第一节: 能量流动的基本概念第二节: 生态系统的能量来源第三节: 生态系统的营养结构第四节: 生态系统的能量动态和储存本章要点:生态系统的营养结构;能量在森林生态系统中的流动、储存规律;森林生态系统的生物量、生产率。
第三章生态系统的养分循环第一节: 生态系统养分循环的基本概念和基本类型第二节: 地球化学循环、生物地球化学循环、生物化学循环第三节: 主要化学元素的循环第四节: 森林经营对其生物地球化学循环的影响本章要点:生物地球化学循环;森林经营对其生物地球化学循环的影响,森林生态系统地力维持的生态学基础和必要的人为干预措施。
第四章太阳辐射第一节: 光照的时空变化规律第二节:光对植物的生态作用及其植物的生态适应第三节:树种的耐荫性第四节:光能利用率及其提高的理论基础和途径本章要点:树种的耐荫性及其影响因素;森林光能利用率及其提高的理论基础和途径;光因子在林业中的重要性。
第五章温度因子第一节: 温度的时空变化规律第二节: 温度对植物的生长发育影响第三节: 温度的空间变化与树种分布第四节: 温度的节律性变化对树木的影响第五节: 温度的非节律性变化对树木的影响本章要点:温度的空间变化与树种分布;气候相似性原则在树木引种中的应用;温度因子在林业中的重要性。
819森林生态学
1.二氧化碳的生态意义
2.温室效应
3.森林对环境污染的净化效应
4.风对树木形态和解剖构造的影响
(六)土壤因子
1.土壤物理性质(土壤质地、结构等)与树木生长
2.土壤化学性质与树木生长
3.土壤微生物与树木生长
4.森林死地被物类型
(七)森林种群
1.种群及其数量变化
2.种群数量增长方程,指数式增长、逻辑斯蒂增长
(一)植物的环境
1.生态因子类别
2.生态因子作用于植物的一般规律
(二)光因子
1.光的性质与变化,林内光照特点
2.光对树木的生态作用
3.光补偿点、光饱和点
4.光对树木生长和形态结构的影响
5.光周期现象
6.树木适应光照的生态类型
(三)温度因子
1.温度的时空变化及树种分布
2.森林群落内温度的特点
3.温度对生长发育的影响
8.森林群落的次生演替过程
9.演替顶级学说,单元顶极学说、多元顶级群落分类的主要学派
2.中国植被的分类系统
(十一)森林群落分布
1.世界森林分布,针叶林、落叶阔叶林、硬叶常绿阔叶林、亚热带常绿落叶林、热带季雨林、热带雨林区
2.中国森林植被分区
3.森林分布的垂直地带性,植被的垂直带谱
2.李俊清.森林生态学.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2010
3.杨持.生态学.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7
考试范围
考试内容将涉及森林生态学的如下内容:(1)植物的环境,主要的生态因子如光照、温度、水分、大气土壤对树木生长、分布的影响及树木的生态适应(2)森林种群特征、数量动态变化及种间关系;(3)森林群落组成及结构的一般特征;(4)森林群落的发生与演替;(5)森林群落的分类和分布;(6)生态系统的组成、结构与功能特征等基本理论。并考查学生运用上述知识的综合和分析能力。各部分的基本内容如下:
北京林业大学森林生态学考研复习
森林生态学复习要点第一章绪论第二章森林与环境(Forests and Environment)环境的概念:指生物生活空间的外界自然条件的总合。
包括生物的生存空间、维持生命活动的物质和能量。
2.2 生态因子作用分析2.2.1 生态因子的概念:指环境中对生物生长、发育、繁殖、行为、和分布有直接或间接影响的环境要素。
2.2.2 生态因子分类(按生态因子性质分):气候因子:光、温、水、气等。
土壤因子:土壤结构、理化性质等。
地形因子:海拔、坡向、坡位。
生物因子:捕食、竞争、寄生、共生等。
人为因子:利用、改造、破坏等。
2.2.3 生态因子作用的一般特征综合作用:生态因子的不可孤立性、相互联系和相互制约性。
非等价性:生态因子的同等重要性。
不可代替性和互补性。
阶段性。
直接作用和间接作用。
2.2.5 稳定平衡的特征自然界生态系统总是趋向于保持一定的内部平衡关系,使系统内各成分间完全处于相互协调的稳定状态。
生态系统内的负反馈机制是达到和维持平衡或稳定的重要途径。
例如:森林的自然稀疏过程;昆虫数量与食物的供应2.3.3.1光强对光合作用的影响光饱和点:光照强度增加到一定程度后,光合作用增加的幅度逐渐减慢,最后不再随光强而增加,这时的光照强度为光饱和点。
光补偿点:当光合作用固定的CO2恰与呼吸作用释放的CO2相等时的光照强度。
2.3.3.1 光强对形态的影响2.3.3.2 树种的耐荫性树种耐荫性:是指其忍耐庇荫的能力,即在林冠庇荫下,能否完成更新和正常生长的能力。
鉴别耐荫性的主要依据:林冠下能否完成更新过程和正常生长。
影响树种耐荫性的因素:❑年龄:随着年龄增加,耐荫性逐渐减弱❑气候:气候适宜时,树木耐荫能力较强❑土壤:湿润肥沃土壤上耐荫性较强2.4.2.2 积温:每种植物都有其生长的下限温度。
当温度高于下限温度时,它才能生长发育。
这个对植物生长发育起有效作用的高出的温度值,称作有效温度。
植物在某个或整个生育期内的有效温度总和,称作有效积温。
《森林生态学》课程大纲
《森林生态学》课程大纲一、课程概述课程名称(中文):森林生态学(英文):Forest Ecology课程编号:14241001课程学分:3.5课程总学时:56学时课程性质:专业基础课二、课程内容简介本课程主要内容包括光、温、水、气、土、火等生态因子对森林植物的影响,森林种群的基本特征及其变化规律,森林群落的基本特征和演替规律,森林群落的分类及地理分布,森林生态系统的基本概念,森林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和养分循环的基本规律,森林生态效益评价和生物多样性保护原理,全球变化与森林生态系统的关系,生态系统恢复的基本原理等。
本课程包括课堂教学和综合实习两个教学环节。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要求学生掌握森林生态学的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能够应用森林生态学的基本理论分析林业生产和生态环境中的实际问题,并能运用森林生态学的基本方法,提出解决这些问题的可能途径和基本措施。
三、教学目标与要求森林生态学是林学专业的专业基础课,是森林经理学、营林学、森林保护学等专业课程的基础。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要求学生掌握森林植物的生长发育与其生态因子关系的基础知识,能够针对林业生产实践中存在的相关问题提出可行的解决方案;掌握森林生态系统的形成、演变和分布规律的基本理论,能够针对不同类型的森林生态系统,提出其经营管理的方法和途径;认识森林生物多样性的基本原理,能够针对不同类型森林和流域的性质特征,提出其开发管理和综合治理的生态学思想和基本策略。
四、教学内容与学时安排绪论(2学时)1.教学目的与要求:通过学习,要求学生了解生态学的发展趋势和现代林业的基本内涵,理解森林及林分的基本概念,掌握森林生态学研究的内容、任务和研究趋势。
2.教学重点与难点:森林生态学研究的内容,现代林业的基本内涵。
习题要点:森林生态学的概念;现代生态学产生的背景;森林生态学的研究内容。
第一章森林与环境(16学时)1. 教学目的与要求:通过学习,要求学生了解森林与环境的概念,理解生态因子作用的一般特征,掌握森林植物与不同生态因子之间的相互关系。
2024林业考研大纲
2024林业考研大纲2024年的林业考研大纲将涉及许多重要的主题和领域。
本文将针对这些主题进行讨论,以帮助考生更好地准备考试。
第一部分:林业基础知识在2024年的林业考研大纲中,基础知识将是一个关键的考点。
考生需要对林业学科的基本概念和原理有深入的了解。
例如,考生需要熟悉各类森林生态系统的特点、树种的分类和特征以及森林资源的可持续管理等方面的知识。
第二部分:森林保护与管理森林保护与管理是林业学科中的核心领域之一。
本部分将重点涵盖森林病虫害的防治、野生动植物保护、火灾管理、森林资源评估和监测等方面的内容。
考生需要了解不同的防治方法和技术,以及如何合理管理森林生态系统,确保其健康和可持续发展。
第三部分:林木遗传育种林木遗传育种是林业科学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2024年的考研大纲中,该部分将着重考查考生对选择育种目标、遗传改良方法和种质资源保护的理解。
考生需要了解不同树种的遗传特性以及如何通过育种方法来改良树种的性状和产量。
第四部分:林业经济与政策林业经济与政策是林业考研大纲中的一项重要内容。
本部分将探讨森林资源开发利用的经济学原理,以及政策法规对森林资源管理的影响。
考生需要熟悉林业经济学的基本理论,了解不同政策对林业发展的影响,并能够分析和解决相关的经济问题。
第五部分:森林资源利用与开发森林资源利用与开发是林业考研大纲中的另一个重要内容。
考生需要了解不同森林产品的生产和加工技术,以及森林资源的合理利用。
此外,考生还需了解森林产品市场的需求和趋势,以及相关的环境和社会影响。
第六部分:林业科学技术与研究方法林业科学技术与研究方法是林业学科中的基础内容。
在2024年的考研大纲中,该部分将考核考生对林业科学研究的基本原理和方法的掌握。
考生需要了解不同的研究设计和数据分析方法,并能够运用这些方法进行林业科学研究。
结语综上所述,2024年林业考研大纲涵盖了林业学科的多个领域和主题。
考生需要具备扎实的林业基础知识,熟悉森林保护与管理、林木遗传育种、林业经济与政策、森林资源利用与开发以及林业科学技术与研究方法等方面的知识。
2020年北京林业大学林学院生态学(071300)研究方向、考试科目、参考书目、考研经验、复习指导
2020年北京林业大学林学院生态学(071300)研究方向、考试科目、参考书目、考研经验、复习指导一.研究方向01森林生态学02恢复生态与生物多样性保护03生态规划与管理04全球变化生态学二.初试考试科目①101思想政治理论②201英语一或203日语③707高等数学或715数理统计(含概率论)④815生态学三.复试笔试科目森林生态学四.参考书目1.初试参考书目707高等数学【1】《微积分》赵树媛主编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线性代数》赵树媛主编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715数理统计【1】《数理统计》贾乃光主编,中国林业出版社出版。
【2】《概率论与数理统计》浙江大学,盛骤,谢式千,潘承毅编,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
815生态学【1】李俊清,牛树奎,刘艳红,森林生态学(第二版),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0【2】牛翠娟,娄安如,孙儒泳,基础生态学(第二版),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2.复试参考书目李俊清,森林生态学(第2版),2010,高等教育出版社;牛翠娟,基础生态学(第2版),2007,高等教育出版社五、北林生态学复习备考建议1、零基础复习阶段(6月前)本阶段根据考研科目,选择适当的参考教材,有目的地把教材过一遍,全面熟悉教材,适当扩展知识面,熟悉专业课各科的经典教材。
这个期间非常痛苦,要尽量避免钻牛角尖,遇到实在不容易理解的内容,先跳过去,要把握全局。
系统掌握本专业理论知识。
对各门课程有个系统性的了解,弄清每本书的章节分布情况,内在逻辑结构,重点章节所在等,但不要求记住,最终基本达到北林本科水平。
2、基础复习阶段(6-8月)本阶段要求考生熟读教材,攻克重难点,全面掌握每本教材的知识点,结合真题找出重点内容进行总结,并有相配套的专业课知识点笔记,进行深入复习,加强知识点的前后联系,建立整体框架结构,分清重难点,对重难点基本掌握。
同时多练习相关参考书目课后习题、习题册,提高自己快速解答能力,熟悉历年真题,弄清考试形式、题型设置和难易程度等内容。
西南林业大学702森林生态学2020年考研专业课初试大纲
2、光因子:光的基本性质及其变化规律,光的生态作用,树种的 耐荫性。
3、温度因子:温度因子的变化规律,温度对植物的影响;树种对 极端温度的适应;温度与树种分布的关系。
4、水分因子:不同形态水的生态学意义,植物对水分胁迫的生态 适应,森林对水分的调节作用。
3
反应,植物与食草动物种群的协同进化关系,以及植物和食草动物种 群间的相关动态变化。
2.3 寄生:寄生的基本概念及其主要类型 2.4 共生:共生的基本概念及其主要类型 2.5 种间协同进化:种间协同进化的基本概念及其代表性实例。 3、森林群落结构特征:群落的植物物种组成及性质分析,优势种、 建群种、亚优势种、伴生种、偶见种的定义;群落内种类的数量特征 的描述,包括多度、密度、盖度、频度、高度、体积、重量等单一数 量指标,以及优势度、重要值、综合优势比等综合指标的定义,种间 关联的定义及计算;生活型的定义及分类,以及群落生活型结构特征, 叶面积指数、层片、林相等概念的定义,群落垂直结构分层及其特征, 群落水平结构的定义,群落外貌及季相的相关概念;群落交错区与边 缘效应的概念,以及边缘效应的特征及其与物种多样性的关系;影响 群落物种组成和结构的因素及其影响机制,以及干扰的概念及性质。 4、森林群落演替:群落发生发育的一般过程,群落演替的概念, 不同分类原则下的群落演替类型划分及其演替途径;演替顶极学说及 不同演替顶极理论的异同,以及相关演替顶极的概念;不同演替途径 下的典型实例。 5、森林群落分布规律:森林分布的水平地带性和垂直地带性分布 规律,地带性植被及非地带性植被的定义,不同水平地带性及垂直地 带性上的代表性植被类型,以及典型地段上的植被水平分布及垂直分 布规律分析;主要森林群落类型及其分布规律。 6、群落分类与排序:群落分类及排序的定义;几类代表性的植被
《森林生态学》(第11_13章)基础理论篇
水平地带性与垂直地带性的关系
赤道
永久冰雪 高山苔原 高山草甸 高山灌丛 亚高山针叶林 落叶阔叶林 常绿阔叶林 热带雨林
亚热带 温带 寒温带 寒带 极地 北极
三 、中国森林地理分布
寒温带针叶林带
➢地理位置:大兴安岭北部山地
热带雨林一般特征:
➢种类成分特别丰富 ➢林内附生植物、藤本植物
发达 ➢大乔木具有板状根
三 、中国森林地理分布
青藏高原带
➢地理位置:甘肃、四川、青海、云南、西藏部 分地区,系高山峡谷地形,相对高差在1000m 以上。
➢气候特点:比较寒凉,降雨量较大,湿度大。
➢植被特点:主要以冷杉属和云杉属为优势的暗 针叶林。
优势度分类
➢群系以下常按优势种划分类型
《中国植被》分类系统
➢采用的主要分类单位:植被型、群系、群丛 ➢辅助单位:植被型组、群系组、群丛组 ➢亚级:植被亚型、亚群系 例如: ➢植被型组——针叶林、阔叶林、草原、荒漠、冻原、
草甸、沼泽、水生植物 ➢植被型:寒温性针叶林、落叶阔叶林 ➢植被亚型:寒温性落叶针叶林、温性常绿针叶林 ➢群系组:落叶松林、 ➢群系:兴安落叶松林 ➢群丛:草类兴安落叶松林
➢ 我国东部森林分布区,森林纬度地带 性的基本图式:
寒温带针叶林、温带针阔混交林、暖温带落叶阔 叶林、亚热带常绿阔叶林、热带雨林和季雨林。
我国森林分布的经度地带性:森林、草原、荒
漠
森林分布的垂直地带性
➢高大山体随着海拔的升高,森林 类型呈现有规律的带状分布。
➢例如长白山,海拔2691米,从下 往上森林类型依次为:
三 、立地分类
地位级和立地指数
《林业基础知识综合》大纲森林生态学
《林业基础知识综合》大纲森林生态学一、生态学概念、发展过程和研究方法1、生态学的概念2、生态学的发展过程3、生态学的研究方法二、森林环境1、森林的概念2、环境与生态因子3、耐性定律与限制因子三、太阳辐射1、太阳辐射的物理性质2、太阳辐射的时空变化3、太阳辐射的生态效应4、林内的光照条件四、温度因子1、温度的地理和时间变化2、积温3、温度的生态效应4、节律性变温对植物的影响5、极端温度对植物的危害6、温度与植物的分布五、水因子1、水的不同形态及其重要意义2、水分条件与森林分布及产量的关系3、树木对水分的需求和适应4、森林的水分平衡5、森林对降水的影响6、森林经营活动对水循环的影响7、生态用水六、土壤因子1、森林土壤的物理性质与林木的生长2、土壤的化学性质与林木的生长3、土壤有机质4、土壤生物5、森林经营与土壤七、大气因子1、大气因子的生态作用2、大气污染与森林的生态关系3、风对植物的影响4、风对生态系统的影响5、森林的防风作用八、火因子1、火是一种生态因子2、林火的类型和发生条件火对土壤的影响3、火对水循环的影响4、火对植物的影响与植物的适应5、火对生态系统的影响6、火与森林经营九、种群生态学1、种群的概念2、种群的特征3、种群的增长4、种群调节5、生态对策6、种群生态学对森林经营的意义十、森林群落1、生物群落的概念与特征2、对群落的不同认识3、森林群落的组成4、生物群落的数量特征5、群落的物种多样性6、森林群落的结构7、群落交错区8、群落中的种间关系十一、群落演替1、群落演替的概念2、群落演替的原因3、群落演替的分类4、群落演替的顶级学说5、森林经营与演替十二、森林生态系统的分类1、森林生态系统分类的途径2、植被分类3、森林立地分类十三、全球森林地理分布1、森林的分布规律2、中国森林的分布十四、生态系统1、生态系统的概念2、生态系统的特征十五、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1、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2、生态系统的能量动态和储存3、森林经营对生态系统中能量的影响十六、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1、生态系统养分循环的分类2、地球化学循环3、生物地球化学循环4、生物化学循环5、碳氮磷的循环《植物学》一、植物细胞1. 关于植物细胞的认识细胞多样性、原核与真核细胞区别以及非细胞结构生命。
森林生态学考研资料之《森林生态学》考研核心题库之名词解释
森林生态学考研资料之《森林生态学》考研核心题库之名词解释一、概述《森林生态学》考研核心题库中涵盖了一系列森林生态学的重要名词解释。
本文将为读者提供一份整洁美观、通顺流畅的文章,旨在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和掌握这些名词的含义。
以下是对一些常见名词的解释:二、名词解释1. 生态系统(Ecosystem)生态系统指的是生物体与其周围环境的相互作用所构成的一个动态整体。
它由生物群落、生物栖息地以及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所组成。
2. 种群(Population)种群是指在一定时期内,在给定地点内共同生活并能相互繁衍的同一物种个体的集合。
种群是生态系统的基本单位,其大小、密度和分布对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和功能具有重要影响。
3. 群落(Community)群落是指在特定地域内由多个物种共同生活、相互依赖的一群生物群体。
群落中的不同物种通过竞争、共生等相互作用,共同影响着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
4. 生态位(Ecological niche)生态位是指一个物种在其生活环境中的定位或角色。
它包括物种在资源利用、生活条件等方面的适应策略,反映了物种与生态系统中其他物种的相互关系和竞争状况。
5. 生物多样性(Biodiversity)生物多样性是指一个地区或系统中所有不同物种、遗传信息以及生态系统的多样性。
生物多样性对维持生态系统的稳定性、提供生态服务以及人类福祉具有重要意义。
6. 森林演替(Forest succession)森林演替是指一个森林群落从初始阶段向成熟阶段发展的过程。
它涉及到物种的替代、群落结构的变化以及生态系统功能的演变。
7. 生物量(Biomass)生物量指的是单位面积或单位体积内某个生物群落的总质量。
它是评估生态系统功能和能量流动的重要指标。
8. 养分循环(Nutrient cycling)养分循环是指在生态系统中养分元素(如氮、磷等)在生物体、土壤、水体等不同组分之间不断转化和迁移的过程。
养分循环对维持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和功能至关重要。
《森林生态学》(第02_10章)基础理论篇
第二章 森林环境和林木的生活史对策(2,3,4章)2020/11/21 21
第二节 林木生活史对策
(一) 开拓树种 开拓树种也叫先锋树种,它们是原始
林破坏以后,在次生裸地上最先出现的 能够适应裸地环境的树种。
这有两方面的机制:其一是具有很强 的种子散播能力或无性繁殖能力;其二 是幼苗对裸露的无林环境等具有较强的 抵抗能力。
➢以这个三角形的三个顶点,可以划分出三种 生活史对策,即
竞争对策 (competition strategy)、 耐压对策 (stress-tolerance strategy) 和 杂草对策 (rural strategy)
第二章 森林环境和林木的生活史对策(2,3,4章)2020/11/21 19
这类的典型树种有山杨、白桦等。
第二章 森林环境和林木的生活史对策(2,3,4章)2020/11/21 22
第二节 林木生活史对策
(二) 耐性树种 这类树种通常是某一区域中极端立
地(如过度干旱、贫瘠或者过度湿润、 通气不良的立地)的占有者,它们主要 靠对恶劣环境的占有来维持它们在地区 生物多样性中的固有地位。
在林学文献中过去将此种特性习惯地称 之为耐阴性 (shade tolerance)。按此特性将 树种区分为两大类(阳性树种和耐阴树种)或 者三大类(上述两类再加一个中性树种)。
第二章 森林环境和林木的生活史对策(2,3,4章)林 环 境
阳性树种对于开阔裸地的占领能力很强,当由 于火灾、暴风或者其他干扰因素而形成干扰土 地时,这类树种能作为先锋树种迅速出现,因 为它们的种子散播能力强,并能够适应裸地的 强光及其他不利环境条件,幼年生长迅速等。 相反,耐阴树种适于生长在比较湿润的,受到 庇护的中生立地,它们能够在阳性树种的林冠 下生存,并逐渐代替后者,而一旦耐阴树种在 林冠层占据优势地位以后,林冠下的环境条件 变得对阳性树种的生存非常不利,而只适合于 耐阴树种本身的繁殖更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森林生态学》考研大纲
绪论
了解森林生态学的发展简史和内容、任务。
了解森林生态学与各专业的关系,如何学好森林生态学?
第一部分、森林生态系统的功能结构
第一章生态系统的概念
掌握生态系统的概念和基本特征。
第二章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
基本概念:自养生物、异样生物、食物链、生态金字塔、生物量。
重点掌握内容:生态系统的营养结构和初级生产者的能量动态变化、森林经营对生态系统中能量的影响。
一般了解内容:生态系统中能量动态和储存的变化、生态系统能量来源分类。
第三章生态系统的养分循环
基本概念:地球化学循环、生物地球化学循环、生物化学循环。
重点掌握内容:生物地球化学循环过程和碳循环、氮循环过程。
一般了解内容:生态系统循环的复杂性和植物体内的养分元素、生物化学
循环过程、森林生态系统生物地球化学循环的效能、分类以及森林经营对
其影响。
第二部分森林生态系统的自然结构
第四章太阳辐射
基本概念:光补偿点、光饱和点、耐荫树种、喜光树种、长日照植物、短日照植物、中日照植物
重点掌握内容:太阳辐射光谱和辐射强度的生态效应和光周期现象以及光
因子在森林生态中的重要性。
一般了解内容:太阳辐射特性及时空变化。
第五章温度因子
基本概念:最适温度、积温、寒害、冻害、冻拔、生理干旱、根颈灼伤。
重点掌握内容:温度对植物的影响、温度与植物分布的关系。
一般了解内容:温度的时间和地理变化、温度因子在森林生态中的重要性。
第六章水分因子
基本概念:水生植物、中生植物、旱生植物。
重点掌握内容:植物对水分过多和不足的适应、森林的水分平衡、森林对降水的影响、水分和森林生态的关系。
一般了解内容:不同形态水及其生态意义、水分条件对植物分布和产量的影响。
第七章土壤因子
基本概念:凋落物层、半腐层、腐殖层、细根周转。
重点掌握内容:林木根系与土壤物理、化学性质的关系、土壤的生态意义以及森林经营对土壤的影响。
一般了解内容:土壤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土壤肥力。
第八章风因子
重点掌握内容:掌握风对植物的影响和植被对风的作用。
一般了解内容:风的时间和空间的变化、风对森林生态的重要性。
第九章火因子
重点掌握内容:火对植物的影响和植物的适应。
一般了解内容:火的类型和发生条件、火对土壤影响、森林火灾的等级划分。
第三部分森林生态系统的生物成分
第十章森林种群
基本概念:种群、种群密度、生命表、种群调节、种群的生态对策。
重点掌握内容:种群的基本特征、种群的增长模型、非密度制约因素和密度制约因素、林分种群调节理论、种群的各种生态对策以及种群生态在森林经营中的重要性。
一般了解内容:动物种群调节学说范例、林分密度动态的数学模型、动物捕食在种群调节中的作用。
第十一章森林群落
基本概念:生物群落、互利共生、偏利共生、对抗、寄生、异株克生、种间竞争、生态位、种的丰富度、均匀度、种的多样性。
重点掌握内容:森林植物群落的结构、森林植物群落种类组成及其空间格局、群落中的种间关系、竞争排斥原理和生态位的概念、群落中种的多样性。
一般了解内容:森林与非森林的群落交错区、群落生态学和森林经营的关系。
第四部分森林生态系统的变化过程
第十二章生态演替
基本概念:森林演替、原生演替、次生演替、逆行演替、演替顶级。
重点掌握内容:各个演替模式的过程、单元演替顶级学说和多元演替顶级学说、物种特性和生境在演替中的作用、影响演替速度的因素和举例、生态系统稳定性与演替的相互关系、森林演替举例、森林经营与演替的关系。
一般了解内容:顶级概念的讨论、演替速度分类、生态系统功能在演替中的变化、动物在群落演替中的变化。
第五部分森林生态系统的应用
第十三章森林生态系统分类
基本概念:群丛、群系、林型、优势种、优势度。
重点掌握内容:植被群系类型、《中国植被》分类系统、森林立地分类、按环境条件划分的立地类型。
一般了解内容:各个学派的分类组成、植物群落分类的数量方法、植被的直接梯度分析和排序、各国森林立地类型、生态系统分类、森林分类与森林生态的关系。
第十四章森林生态系统模型及应用
一般了解建立模型的目的和模型的分类、建立模型的方法、模型在森林生态系统中的应用、现状和前景。
出题题型:名词解释、简答题、论述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