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喂养综合症

合集下载

2024年华医网继续教育儿科护理学儿童肠内营养管理临床实践答案

2024年华医网继续教育儿科护理学儿童肠内营养管理临床实践答案

一、肠内营养测评工具与风险评估1.胃残留量>(),应暂停EN,采用药物治疗,间隔6h复评1次A.150mLB.200mLC.250mLD.300mLE.500mL正确答案:E2.理想的营养筛查工具应具备的特点不包括()A.在尽可能的筛查出具有营养不良高风险的患儿,同时不要过多的将低风险者误诊,即要同时具有较高的灵敏度和特异度B.快速简捷,可供医院护士在患儿入院时快速准确的采集信息C.进行筛查的同时并不会过多的增加护士和营养师的工作负担D.具有固定的人体测量学参考值E.可以对后期的营养计划做出明确的指导3.短期肠内营养最常用的方式是()A.经口途径B.经鼻十二指肠置管C.经鼻胃管途径D.经鼻空肠置管E.经皮胃造瘘正确答案:C4.肠内营养的禁忌证是()A.低氧血症与酸中毒B.活动性上消化道出血C.肠梗阻或肠缺血D.6h胃残留量>500mLE.以上都是5.下述哪项不是肠内营养的适应证()A.吞咽和咀嚼困难B.意识障碍或昏迷C.慢性消耗性疾病D.休克患者E.纠正和预防手术前后的营养不良正确答案:D二、肠内营养通路的选择与建立、并发症的预防与处理1.肠内营养通路选择原则,正确的是()A.满足EN需要B.置管方式尽量简单C.尽量减少对患儿的伤害D.舒适、有利于长期带管E.以上都正确正确答案:E2.对于一般患儿,不建议常规行胃残余量,对于高风险的患儿可每()使用注射器抽吸法或胃超声监测法A.2hB.3hC.4hD.6hE.12h正确答案:C3.肠内营养的禁忌证是()A.短肠综合征B.小肠梗阻C.炎症性肠病D.代谢性疾病E.胃食管反流正确答案:B4.目前临床验证NGT位置的一线方法是()A.听气过水声B.胃液PH值检测C.水碗法D.X光检查E.CT检查正确答案:B5.关于胃造瘘造瘘管的护理,不正确的是()A.长期置管的患儿,外固定装置应与皮肤保持0.5cm间距B.首次置管后标记导管外露刻度或使用不可擦除的记号作为参考点C.置管24h后,使用无菌0.9%氯化钠纱布清洁胃造瘘管或空肠造瘘管的穿刺点及周围皮肤,清除瘘口周围的分泌物和污渍D.置管后7-10d,可以用流动水清洁局部E.如果瘘口周围持续渗液,在瘘口周围使用药膏或粉末正确答案:E三、揭开肠内营养制剂的面纱1.整蛋白型肠内营养剂的适应证是()A.1岁以下婴儿B.急腹症C.急性胰腺炎D.围手术期营养不良E.胃肠道功能严重障碍正确答案:D2.糖尿病适用性的整蛋白型肠内营养剂是()A.瑞高B.瑞代C.瑞能D.瑞先E.瑞素正确答案:B3.先天代谢性疾病婴儿期肠内营养制剂可选择()A.基于牛乳的配方奶,强化铁配方B.基于牛乳的免乳糖配方奶C.特殊氨基酸配方奶D.基于牛乳的髙MCT配方奶E.酪蛋白水解配方奶粉C4.短肽型肠内营养剂不宜应用于()A.肿瘤患者B.肠道功能衰竭患者C.围手术期D.胰腺炎患者E.胃切除术后正确答案:B5.肠内营养的优点是()A.有效改善患者肠黏膜屏障功能B.有效的促进患者肠道的蠕动,防止肠黏膜的萎缩C.刺激患者的消化系统,从而减少肝胆系统并发症的发生D.更符合生理,有利于营养物质的代谢与合成E.以上都是正确答案:E四、肠内营养管理体系建设与质量控制1.下述质控标准属于终末质量的是()A.管理体系B.设施设备C.制度流程D.医院管理E.人力管理正确答案:D2.早产儿肠内营养的常规剂量为起始微量肠内营养()A.30mL/kg/dB.25mL/kg/dC.20mL/kg/dD.10mL/kg/dE.5mL/kg/d正确答案:D3.NEC后早产儿恢复肠内营养的时机,目前普遍的做法是在NEC发生后至少等待()后谨慎开始A.1~2dB.2~3dC.3~5dD.5~7dE.7~14d正确答案:E4.早产儿住院期间的肠内营养操作建议,下列不正确的是()A.肠内营养是安全的、首选的B.自己母亲的母乳是早产儿肠内营养的首选C.早期、快速进行肠内营养更适合早产儿D.应常规评估胃残留量E.必须跟踪和评估每个婴儿出生后的生长轨迹,以确保营养充足正确答案:D5.使肠内营养收益最大化的关键是()A.及时完成营养筛查B.选择合适的营养制剂C.有效地处理喂养不耐受D.做好定期监测胃功能E.选择合适的营养供给途径正确答案:C五、肠内营养的护理安全管理1.肠内营养比肠外营养()A.并发症较多B.价格昂贵C.操作复杂D.对患者身体素质要求高E.安全方便正确答案:E2.在管饲肠内营养操作标准中,胃排空()代表胃潴留小于()mlA.50B.100C.200D.280E.360正确答案:C3.下列哪项不属于肠内营养实施的禁忌证()A.肠梗阻B.腹腔和肠道感染C.口腔溃疡D.消化道活动性出血E.低氧血症正确答案:C4.肠内营养治疗时胃肠道最常见的并发症是()A.呕吐B.腹泻C.发热D.腹胀E.憋喘正确答案:B5.肠内营养的最佳输注方式是()A.定时鼻饲管注入B.持续输液器滴注C.专用营养泵持续或间歇输注D.口服营养E.静脉输液正确答案:C六、再喂养综合征的识别与预防1.再喂养综合征多发于营养治疗第()日A.2~3B.4~6C.5~8D.7~10E.10~14正确答案:B2.再喂养综合征预防的关键策略不包括()A.限制性、序贯性营养支持B.营养治疗前应检查电解质水平,纠正电解质紊乱C.积极补充液体量及热量D.重点关注补充磷酸钾E.治疗前对有发生RFS危险因素的患者进行甄别,必要时可延迟营养治疗12—24h正确答案:C3.诊断再喂养综合征的关键在于()A.获取准确病史B.临床表现C.营养评估D.筛选出高危人群E.确定电解质的变化正确答案:D4.()是RFS的主要病理生理特征和中心环节A.低磷血症B.低钾血症C.低钠血症D.低钙血症E.缺铁性贫血正确答案:A5.再喂养综合征最常见的临床表现是()A.腹泻B.感觉异常C.呼吸困难D.肌无力E.心动过速正确答案:D七、儿童肠内营养不耐受的管理1.经口摄入不足持续或预计达()天的患者应开始肠内营养A.2C.5-9D.7-10E.3-7正确答案:E2.在肠内营养不耐受可能的危害中,不包括()A.营养不良B.全身红疹C.胃肠道反应D.血容量减少E.感染正确答案:B3.腹痛腹胀分级中,自行缓解或腹内压16~20mmHg,属于()级A.ⅡC.ⅠD.ⅣE.Ⅴ正确答案:A4.建议在PICU中的患者在入院后()小时内进行详细的营养评估,整个住院期间至少每周重新评估患者的营养状况A.12B.24C.48D.10E.6正确答案:C5.下列关于肠内营养方法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开始喂养时,通常先增加配方的浓度,后再增加液体量B.但空肠喂养则应先增加液体量,后再增加配方的浓度C.喂养的速度根据患儿的胃肠道耐受度来决定D.管饲开始速度要快,逐渐减慢E.如出现呕吐、腹胀、明显胃潴留、吸人、腹泻等情况,应考虑减少喂养量或减慢喂养速度正确答案:D八、新生儿坏死性小肠结肠炎肠内营养管理1.关于NEC患儿重启喂养策略,推荐首选人乳喂养,初始喂养量为()A.<10mL/(kg·d)B.<5mL/(kg·d)C.<25mL/(kg·d)D.<20mL/(kg·d)E.<35mL/(kg·d)正确答案:D2.推荐具有手术指征且能耐受手术的NEC患儿,首选()A.腹腔引流术B.静脉治疗C.药物治疗D.剖腹探查术E.临床观察正确答案:D3.预防NEC的发生,首选喂养方式为()A.鼻饲B.奶粉喂养C.牛奶或羊奶喂养D.肠内营养E.亲母母乳喂养正确答案:E4.()是新生儿期严重的胃肠道疾病A.阑尾炎B.胃炎C.消化不良D.坏死性小肠结肠炎E.肠梗阻正确答案:D5.下列有关预防NEC的喂养策略中,说法有误的是()A.推荐早期微量喂养B.推荐根据患儿耐受度,按个体化原则积极进行喂养加量C.首选配方奶粉喂养D.推荐间断性喂养E.不推荐常规监测早产儿胃残余量正确答案:C九、危重患儿的肠内营养支持1.1岁以下的婴幼儿EN持续输注的最终速度为()A.4ml(kg.h)B.6ml(kg.h)C.8ml(kg.h)D.10ml(kg.h)E.12ml(kg.h)正确答案:B2.()是EN中断的独立预测因素A.无创通气B.疾病严重程度C.液体限制D.机械通气E.胃肠道并发症3.2020版欧洲ESPNIC指南推荐的EEN为入院后()A.12h内B.24h内C.12-24hD.48h内E.24-48h正确答案:B4.配置的肠内营养制剂常温保存不宜超过()A.48hB.24hC.12hD.8hE.4h5.肠内营养蛋白质供给目标量()A.1.2g/(kg.d)B.1.5g/(kg.d)C.最高1.5g/(kg.d)D.最低1.5g/(kg.d)E.没有要求正确答案:D十、护士在肠内营养管理中的作用1.持续肠内营养泵输注过程中为防止堵管,定时冲管的间隔时间是()A.1小时B.2小时C.3小时D.4小时正确答案:D2.肠内营养时床头抬高()A.20-30°B.30-45°C.60-90°D.15-30°E.5-10°正确答案:B3.肠内营养是经()提供代谢需要的营养物质及其他多种营养素的营养支持方法A.胃肠道B.静脉C.食管E.血液正确答案:A4.肠内营养最严重的并发症是()A.恶心B.便秘C.腹胀D.吸入性肺炎E.发热正确答案:D5.胃残余量()ml时,若没有不耐受的其他表现,不应终止ENA.<700B.<1000C.<600E.<500正确答案:E十一、儿童肠内营养反复堵管的案例分享1.使用中的营养液,有效期不超过()A.12小时B.24小时C.48小时D.72小时E.96小时正确答案:B2.()作为营养管堵管后冲管工具对护士而言不仅省力,还节省总耗时,可以提高护士工作效率A.5ml小容量注射器B.10ml容量注射器C.15ml容量注射器D.20ml容量注射器E.30ml容量注射器正确答案:A3.鼻肠管冲管最佳手法是()A.直冲式冲管B.脉冲式冲管C.正压冲管D.负压冲管E.间断性冲管正确答案:B4.在室温20~22°时,流速(),营养液常温输注即可,避免使用加温装置,以保证患者安全A.10~20ml/hB.20~30ml/hC.30~50ml/hD.20~60ml/hE.60ml/h以上正确答案:D5.冲管液及量的选择,胃管使用()脉冲式冲管A.2~5ml37~40°的0.9%氯化钠溶液B.2~5ml37~40°的温开水C.10~20ml37~40°的0.9%氯化钠溶液D.10~20ml37~40°的温开水E.10~20ml灭菌注射用水正确答案:B十二、新生儿肠内营养1.新生儿以()增加奶量是安全的A.5~10ml/kg/dB.10~20ml/kg/dC.20~30ml/kg/dD.30~40ml/kg/dE.40~50ml/kg/d正确答案:B2.奶后俯卧位或侧卧位,头部抬高()A.5度B.15度C.20度D.30度E.45度正确答案:D3.评价新生儿喂养效果,平均每日增长()为最佳效果A.5~10g/kgB.10~15g/kgC.15~20g/kgD.25~30g/kgE.35~40g/kg正确答案:C4.间歇胃管喂养,奶后应胸部抬高()A.5度B.15度C.20度D.30度E.45度正确答案:D5.非营养性吸吮的作用不包括()A.促进吸吮反射的成熟B.促进体重的增加C.减少返流和吸入的可能D.降低氧耗E.早日过渡到经口喂养正确答案:C十三、规范化肠内营养护理1.以下关于误吸预防的说法中错误的是()A.推荐采取低流速、匀速喂养方式进行鼻饲B.腹腔高压的患者监测腹腔压力,评估营养支持方式合理性C.建立人工气道患者肠内营养期间建议声门下吸引1次/3hD.意识障碍患者,尤其是神志不清或GCS评分小于8分者以及老年患者鼻饲前翻身并吸净呼吸道分泌物正确答案:C2.管路管理、喂养过程管理中的六度不包括()A.角度B.温度C.清洁度D.湿度正确答案:D3.以下不属于预防误吸的行为的是()A.半卧位床头抬高B.胃肠减压C.严格分开泵,分杆悬挂D.监测残余胃液量正确答案:C4.连续输注营养液时,应每()30ml温水脉冲式冲洗管道一次A.1-3小时B.2-4小时C.3-5小时D.4-6小时正确答案:B5.以下属于洼田饮水试验中AGI分级四级表现的是()A.肠鸣音消失B.肠缺血坏死C.持续胃肠道麻痹D.肠管扩张正确答案:B。

再喂养综合症共30页PPT资料

再喂养综合症共30页PPT资料
、心动过缓或心动过速 ▪ 呼吸系统:低通气、呼吸窘迫和呼吸衰竭 ▪ 骨骼系统:软弱、疲劳、肌肉颤搐 ▪ 消化系统:腹泻、恶心、呕吐、厌食麻痹性肠梗
阻、便秘 ▪ 代谢:代谢性碱血症
低镁血症:
▪ 饥饿期间:血浆镁离子被负电荷吸引,聚集于细胞膜 外表面,减少钠通道的开放,导致细胞超极化
▪ 营养治疗阶段:低镁血症减少神经细胞的极化程度, 使神经细胞传导增强,出现抽搐、癫痫等神经兴奋性 增高的症状。
▪ 细胞内镁离子积聚:胰岛素和血糖可使细胞内镁离子 积聚,拮抗钙离子的作用,导致心肌和血管收缩能力 降低,使营养治疗患者发生低血压,及充血性心力衰 竭。
▪ 细胞外镁离子的突然下降可致血管一过性舒张, 然后进入持续性收缩状态,这一过程加剧低钾血 症导致的血管收缩和组织缺血缺氧。
▪ 低镁血症常加剧低钾血症,并影响补钾效果。 ▪ 营养治疗期间细胞内镁离子下降程度较磷酸根离
目录
▪ RFS的定义 ▪ RFS的最初认识 ▪ RFS的病理生理 ▪ RFS的诊断和治疗
1
RFS的定义
▪ Burger等 1945年定义:再喂养综合症(refeeding syndrome ,RFS)是指机体经过长期饥饿或营养不良,重新摄入营养 物质后导致的以低磷血症为特征的电解质代谢紊乱及由此产 生的一系列临床表现和并发症
低钾血症:是RFS致死的主要原因。 ▪ 钾是细胞内主要的阳离子,维持细胞膜电位。 ▪ 饥饿期间,细胞通过Na-K-ATP泵摄钾能力降低,细
胞内钾离子浓度下降; ▪ 营养治疗期间,胰岛素和ATP增强Na+-K 一ATP泵的
转移,使细胞内钾浓度升高,细胞外钾浓度降低,导 致细胞超极化,抑制神经纤维电传导,使神经系统和 肌肉出现瘫痪、麻痹、呼吸抑制、肌无力症状;消化 道出现肠麻痹、便秘症状;

再喂养综合征

再喂养综合征
血钾<3.5mmol/L的患者,给予20—40mmol/L氯化钾静 脉滴注,持续4小时或以上。
成人血磷浓度的正常范围较小(0.8—1.4mmol/L ),补 磷时亦须注意可能出现的不良反应,包括低钙血症、 抽搐、低血压、高磷血症、高钾血症(使用磷酸钾 时)、高钠血症(使用磷酸钠时)、转移性钙化、腹 泻(口服时发生较多)等,其中以低钙血症报道较多。 补钾期间应监测心电图,补镁期间应注意膝腱反射。
再喂养综合征(RFS)
血磷浓度小于0.50mmol/L时可出现一系列临床表现, 严重低磷血症(小于0.32mmol/L)时症状更为显著, 包括: ①神经肌肉系统异常,如横纹肌溶解、膈肌收缩力降低, 心肌病、头晕、厌食、四肢无力、感觉异常(麻木)、 重者可有抽搐、精神错乱、昏迷、甚至可因呼吸肌无 力而危及生命。 ②血液系统异常:红细胞、粒细胞、血小板功能异常, 表现为溶血、凝血功能障碍,粒细胞趋化和吞噬性下 降。 ③长期低磷可造成骨疼、骨软化。
随着机体代谢异常的逐步恢复,热量供应可适当 提高到20—30kcal/(kg.d),三大营养素比例同 前。第7天开始补铁,磷、钾、镁和微量元素的 补充同前。补液量注意维持平衡,此阶段为 30ml/(kg.d)左右。若此阶段给予肠内营养有所 增加,则补液量可相应减少。
再喂养综合征治疗
严重低磷血症(<0.3mmol/L)和/或伴有合并症时, 每日静脉追加补磷,按0.08—0.16mmol/kg给予, 4—6小时内滴完。
再喂养综合征(RFS)
RFS时,碳水化合物的摄入使合成代谢增加,细胞对镁的摄取也增 多,镁离子不断向细胞内转移,若不增加外源性镁极易造成低镁 血症,轻度低镁可无症状,严重低镁(0.50mmol/L以下)可出现 心律失常、腹部不适、厌食、乏力、肌肉震颤、麻木、手足抽搐、 精神紧张、易激诺、意识障碍、共济失调、烦躁不安、谵妄、惊 厥等。

再喂养综合症的病理生理

再喂养综合症的病理生理

解, 以及红细胞脆性增加 、 溶血性贫血 ; ③胰 岛素促 进 细 胞摄 磷 主要发 生在肝 脏 , 次是 骨骼 肌 , 其 这使 得 各 组织 间磷 分 配不 平衡 ;④ 磷在 红 细胞 的跨 膜转 运 竭[ 2 ] 。 依 赖血 磷 浓度形 成 的梯度 ,低磷 血症 使得 红 细胞 内 饥 饿期 间 , 岛素分泌 减少 伴 随胰 岛素抵 抗 , 胰 胰 磷 及 23 , 一二 磷 酸甘 油 酸酯 (,一dpopolcrt, 23 ihshg ea y e 高血糖素分泌增加 , 细胞内糖原分解 、 脂肪和蛋白质 23D G消耗 殆尽 , 红蛋 白氧 和曲 线左 偏 , 响心 ,一 P ) 血 影 分解以提供能量并参与糖异生。这一分解代谢过程 肌 、 经等 组织 供氧 ; 神 ⑤严 重低 磷 血症 如果 不 通过 饮 导致机体磷 、 、 钾 镁和维生素等微量营养素的消耗 , 食 或骨 质 吸收 补充 磷 , 会 导致代 谢 性酸 中毒 , 者 就 后 然而此 时血 清磷 、 、 钾 镁浓度 可 能正 常 。重 新 开始 营 可 以消耗 细 胞 内的 A P 23 D G, 促 使磷 向细 胞 T 、,一 P 并 养治 疗 , 特别 是 补充 大 量 糖类 物 质 后 , 糖 升 高 , 血 使 外 移 动 。 得 胰 岛素 分 泌恢 复 , 酵解 一氧 化磷 酸 化重 新 成 为 糖 低 钾 血症 : R S致 死 的主 要 原 因 。钾是 细 胞 是 F 主要供能途径。胰岛素作用于机体各组织 , 导致钾 、 内主要 的阳离 子 , 持细 胞膜 电位 。饥饿 期 间 , 胞 维 细 磷、 镁转 移入 细胞 内 , 成 低磷血 症 、 形 低钾 血症 、 镁 通 过 N LK T 低 a LA P泵 摄 钾 能力 降低 ,细 胞 内钾 离 子 血症 ;糖 代 谢 和蛋 白质 合 成 的增 强 还 消 耗 维 生素 浓 度 下 降 ;营 养 治 疗 期 间 ,胰 岛 素 和 A P增 强 T B。 F 1 R S的 的这种代 谢 特征 , 常在营养 治疗 后 3 4 通 ~ N +K一 T a- A P泵 的 转 移 , 细 胞 内钾 浓度 升 高 , 胞 使 细 天 内发 生 。 外钾浓度降低 , 导致细胞超极化 , 抑制神经纤维电传 低 磷 血 症 : R S的 主 要病 理 生 理 特 征 , 磷 导 , 神经 系统 和 肌 肉出现瘫 痪 、 是 F 补 使 麻痹 、 呼吸抑 制 、 肌 则 成 为 RF S的 主要 治疗 手 段 。但 是 据 Sba na 无 力 症 状 ; 化道 出现 肠麻 痹 、 秘症 状 ; urmai n 消 便 细胞 释 放 等【 道 ,2 3 ] 报 4%的低 磷 血症 患者 未 得 到 相应 的治 疗 。 钾 受抑 制 ,导致 肌 肉细 胞收 缩 时血管 扩 张和 供血 不 对 于 R S而 言 , F 低磷 血 症 的定 义是 指血 液 中无 机 磷 足 , 出现横 纹肌 溶解 ; 肌 细胞短 期超 极 化表 现 为心 心 浓度低 于 05m l 。 . moL 血磷 浓度 在 08 03 o/ / .~ .mm l L为 电 图 Q T间期 延 长 , 率 和血 压下 降 , 心 长期 超 极化 则 表 房 轻度 低磷 血 症 ,、~ .mmoL为 中度 低 磷 血症 ,、 05 03 l / 03 诱 发 心律 失 常 , 现窦 性心 动过 速 、 性 早搏 或 室性 mm l o L以下则 为严 重低 磷 血症 。饥饿 期 间 , / 细胞 内 早 搏 , 至 出现 心 跳骤停 而 导致 患者 死亡 。 钾 血症 甚 低 进一 步加 重 呼吸抑 制 。 磷酸盐 浓度 下 降 ; F R S发病 过程 中, 磷在 胰 岛素 作用 常合并 代 谢性 碱 中毒 , 下 向细胞 内转 移 , 实际上 使 细胞 内的磷 含量增 加 , 例 低镁血症 : 血浆镁离子被负 电荷吸引 , 聚集于细 减 导 如再 喂养 过程 中心 肌 和骨骼 肌 A P A P C K含量 胞膜 外 表 面 , 少钠 通道 的开放 , 致 细胞 超 极 化 , T 、 D 、P 并未下降 而且尚无报道显示单纯的血磷降低对机 所以营养治疗 阶段低镁血症可 以减少神经细胞 的极 , 使神 经 细胞 传 导增 强 , 而 出现 抽搐 、 从 癫痫 体有 任何 影 响 , 么 R S低 磷 血 症通 过 什 么机 制致 化 程度 , 那 F 病 呢?研 究发 现包 含 以下方 面 :④ 磷 是细胞 内核 苷 等 神经 兴奋性 增 高 的症状 。胰 岛素 和 血糖 可使 细胞 拮 导 酸 、 蛋 白 、 脂 的组 成 部 分 , 核 磷 营养 治疗 过 程 中镁进 内镁 离 子积 聚 , 抗 钙离 子 的作用 , 致心 肌 和血 管 收缩 能 力降低 , 营 养治 疗患 者发 生低 血压 , 充血 使 及 入 细胞 , 促进 细胞 增殖 和 以上物质 的合 成 , 造成 细 胞 内磷 的消耗 ; 由于糖 酵解 和氧化 磷 酸化恢 复 , ② 细胞 性心力衰竭。细胞外镁离子的突然下降可致血管一 然 这 A P 肌 酐 磷 酸 激 酶 ( et ep op oiae C K 等 过性 舒 张 , 后进 入持 续性 收缩 状态 , 一 过程 加剧 T、 c ai hshkns, P ) r n 物质 和 酵解 中间产 物 G 6 P大量 产 生 , 一一 亦造 成 磷 的 低钾 血 症导致 的血管 收缩 和组 织缺 血 缺氧 。低 镁血 症 常加 剧低 钾血 症 , 影 响补 钾效 果 。 并 因为营养 治疗 期 间细胞 内镁离 子下 降程 度较磷 ( 下转第 1 页 ) 1 作者单位: 10 0广州 , 50 8 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外科

再喂养综合征的诊断与治疗

再喂养综合征的诊断与治疗
注意:过度补磷可能诱发低钙血症和抽搐
营养治疗时期可采取以下预防措施减少RFS发生率。 1.治疗前对有发生RFS危险因素的患者进行甄别,在 其营养治疗前应检查电解质水平,纠正电解质紊乱, 必要时可延迟营养治疗12—24 h; 2.经验性补充磷、钾、镁、维生素B、复合维生素B; 3.检查心电图。 4.设计营养治疗方案时应适当升高热量供应中脂肪的 比例,因为脂质代谢不会直接引起高胰岛素血症,不 需消耗磷。
治疗第1~3日为液体复苏期,应预防低血糖、低热量、脱 水,评估补液量的耐受情况,预防性补充维生素B等物质。
1.热量供给由10kcal/(kg,d)(1 kcal=4.18 kJ)逐渐增加至15 kcal/(kg· d),每24~48 h总量增加200 kcal; 2.50—60%来自碳水化合物,30%一40%来自脂肪,15%~20 %来自蛋白质(氨基酸)。补磷0.5~0.8 mmoL/(kg· d),钾 1—3 mmol /(kg· d),镁0.3~0.4 mmol/(kg· d)。如果患者 血电解质水平不高,营养治疗前就应该开始补充;治疗开始后 4~6 h测血电解质水平,以后每日测1次,如有必要,根据电解 质水平结合患者体表面积增加补充量。补液时应量出为入,避 免增加体重,一般为20—30 mL/(kg· d)。
诊断RFS的关键在于筛选出前述的RFS高危人群, 且其营养不良应持续1周以上。当这些患者在营养治疗 期间发生: 1.循环系统、呼吸系统、神经系统症状; 2. 钾<2.5 mmol/L ,磷<0.32mmol/L,镁<
0.5mmol/L。 3. 外周水肿,急性液体积聚
此外还应进行神经系统检查、心电图检查以评估 病 情和协助诊断。除RFS外,很多疾病也会合并低磷、低 钾、低镁血症和维生素B缺乏: 1.未控制的糖尿病、碱中毒、脓毒症; 2. 酗酒、手术、腹泻、呕吐、肝硬化; 3.高钙血症、范科尼综合征; 4.使用糖皮质激素、RI、β受体阻断药、利尿药等,

再喂养综合征

再喂养综合征

一、再喂养综合征:是指在长期饥饿后提供再喂养(包括经口摄食、肠内或肠外营养)所引起的、与代谢异常相关的一组表现,包括严重水电解质失衡、葡萄糖耐受性下降和维生素缺乏等。

二、发生再喂养综合征的高危病人:再喂养综合征易发生于营养不良病人, 尤其是数月内体重下降超过 10%的病人; 其他如长期饥饿或禁食(绝食)、长期嗜酒、神经性食、吸收不良综合征、体重明显下降的病态肥胖者、消耗性疾病如癌症和艾滋病、部分术后病人等亦为再喂养综合征的高危病人。

据 Gonzalez等报道, 接受营养治疗的癌症病人中再喂养综合征发生率可高达 25%左右, 且肠内营养者更易引起并发症; 有报告称营养不良的老年病人再喂养综合征的发生率高达 48%。

再喂养综合征的病理生理学基础严重营养不良者通常处于饥饿或半饥饿状态, 碳水化合物摄入量明显减少, 胰岛素分泌亦相应减少, 但胰高糖素释放增加; 体内脂肪和蛋白质分解取代外源性碳水化合物而成为能量来源; 体内水电解质平衡失调和维生素贮备耗竭。

三、临床表现早期无特异表现,后期可出现明显水电解质紊乱和神经症状等。

1.低磷血症:神经肌肉系统异常: 如横纹肌溶解、膈肌收缩力降低和心肌病, 表现为头晕、厌食、四肢无力、感觉异常( 麻木) 等, 重症者可有抽搐、精神错乱、昏迷, 甚至可因呼吸肌无力而危及生命; ②血液系统异常:如红细胞、粒细胞和血小板功能异常, 表现为溶血、凝血障碍, 粒细胞趋化性和吞噬性下降;③长期低血磷可造成骨痛、骨软化; ④酸碱平衡失调: 表现为轻度酸中毒;⑤肾小管功能减退, 引起急性肾小管性酸中毒; ⑥葡萄糖代谢异常: 如糖耐量减退等。

2.低镁血症:心律失常、腹部不适、厌食、肌震颤、麻木、手足搐搦、精神紧张、易激惹、意识障碍、乏力、共济失调等; 严重者表现为烦躁不安、谵妄、惊厥等。

3.维生素缺乏:尤其是维生素B1.4.低钾血症5.其他:包括体液分布改变和糖脂代谢异常等。

长期饥饿病人多处于低代谢状态, 一旦恢复再喂养, 对液体代谢的不耐受可致脱水或液体超负荷, 表现为低血压、心力衰竭、肾前性衰竭和猝死。

危重症肠内营养支持患者再喂养综合征风险预测模型的构建与应用检验

危重症肠内营养支持患者再喂养综合征风险预测模型的构建与应用检验

40(15):2266-2268.[20] 郑秀,王颖,张强,等.以家庭为中心的护理模式对ICU 病人家属疾病不确定感的影响[J ].护理研究,2020,34(21): 3918—3921.[21] 朱小川,张先红,范娟,等.早产儿出院后父母应对能力提升的最佳证据总结[J ].护理学杂志,2023,38(3): 13-17.[22] 崔丽,高利华,王杨,等.2010~2015年某三级甲等医院超早产儿和超低出生体质量儿存活率并发症和住院费用分析[J ].安徽医学,2017,38(7):940-942.[23] 闫淑媛,刘震宇,钱红艳,等.不同胎龄及出生体质量早产儿早期神经发育的纵向研究[J ].临床儿科杂志,2017,35 (6):425-429.[24] 王晓鹏,田秀英,郑军,等.天津市早产儿流行病学调查[J ].中国妇幼保健,2016,3 1(24):5473-5475.[25] 张宇敏.发展性照护联合鸟巢式护理对早产儿生长发育及喂养耐受表现的影响[J ].全科护理,2020,18(30):4145-4147.[26] 麦玉娟,袁海英,赵梅锋.基于发展性照护理论的临床护理路径对早产儿喂养不耐受及生长发育的影响[J ].护理实践与研究,2019,16(16):25-27.[27] 柯晓婷.袋鼠式照护联合发展性照顾模式对早产儿智力发育、心理运动发育及生化水平的影响[J ].中外医学研究,2022,20(11):92-95.[28] 于夕丽,唐洪涛.早产儿发展性照顾在新生儿重症监护室的运用价值[J ].科学养生,2022,25(17):181-183.[29] 方小红,许丽萍,戴淑珍.2015-2019年我院超早产儿救治情况临床分析[J ].福建医药杂志,2021,43(6):72-75.[30] 胡晓静,李丽玲,刘婵,等.早产儿三元整合式教育方案的构建与实施[J ].中华护理杂志,2019,54(11):1626-1629.[2022-11-25收稿;2023-08-11修回](责任编辑 肖向莉)【摘要】 目的 探究危重症肠内营养支持患者再喂养综合征发生的影响因素,建立风险预测模型,并检验其效果。

再喂养综合征RFS营养支持

再喂养综合征RFS营养支持
➢ 入院检查:全消化道钡剂发现胃空肠吻合口通畅,钡剂 25min即到达乙状结肠。胸部X线平片双侧少量胸腔积液; 腹部X线平片示大量腹水。
病例报告一
• 入院第一天抽血检验发现存在中度贫血、低钾血症、低钙血 症、低蛋白血症。
• 入院当日即给予非蛋白热量900kcal,并补充生理量的钾、 钠。
? • 入院第2天复查血生化示:低钙,低磷,低钾血症;此外存 在严重低蛋白血症,前白蛋白及转铁蛋白水平明显减低。
RFS预防方案
治疗前
第1-3天 液体复苏 期
第4-6天 代谢异常 恢复期 Nhomakorabea第7-10天 代谢异常 恢复期
RFS预防方案
•治疗前对于有发生RFS危险因素的患者: ✓ 营养治疗开始前应检查血、尿电解质,纠正水、
电解质紊乱 ✓ 可以因此延迟营养治疗12-24h; ✓ 经验性补磷、钾、镁、维生素B1、复合卫生素
• ICU病例 • 胃肠外科病例
病例报告二
• 长期摄食不足 • 体重丢失多 • 营养支持后:低磷血症、低
钾血症
①循环系统:心律失常、AHF、 低血压、休克; ②呼吸系统:呼吸肌无力、呼吸 困难、呼吸衰竭; ③神经系统:麻痹、瘫痪、手足 搐搦、肌肉震颤、肌 无力、谵妄、幻觉、韦尼克脑病 ④消化系统:腹泻、便秘、肝功 能异常;
再喂养综合征防治方法
➢RFS高风险识别标准 ➢RFS预防方案 ➢RFS治疗方法
RFS高风险识别标准
• (1)有下列一个或多个表现: • • BMI < 16kg/m2 • • 过去3~6 个月内非故意体重丢失大于15% • • 超过10 天几乎或完全没有营养摄入 • • 在喂养前出现低钾 • • 低磷或低镁血症 • (2)有下列两个或更多个表现: • • BMI < 18.5kg/m2 • • 过去3~6 个月内非故意体重丢失大于10% • • 几乎或完全没有营养摄入超过5 天 • • 有酗酒史或药物( 如胰岛素、化疗药、利尿剂) 滥用史。

一起认识再喂养综合征

一起认识再喂养综合征

一起认识再喂养综合征山东省莘县人民医院 252400 刘锋早喂养综合征的由来我国金元时期著名医学家李东垣在其《脾胃论·脾胃虚实传变论》中说:“元气之充足,皆由脾胃之气……,即伤而元气亦不能充,而诸病之所由生也。

”中医讲气虚质的患者营养调理从小米山药粥开始,表明中医自古以来就有了针对营养的诊断和治疗,并对再喂养的治疗提出详细的喂养方法。

20世纪40年代再喂养综合征(refeeding syndrome,RFS)首次被报道, Burgers描述了第二次世大战集中营战俘被释后重新恢复饮食后发生腹泻、心力衰竭、昏迷,甚至死亡等并发症,病死率达20%。

尽管RFS的相关个案报道并不少,但这种临床病症仍然容易被许多临床医师忽略,尤其既往长期摄食不足的重症患者,越重视充分的营养补充反而越易导致RFS的发生。

在危重病人中,高龄、喂养前低水平白蛋白及前白蛋白为并发RFS的危险因素,RFS将显著影响患者预后,故应早期识别和治疗RFS【1】。

再喂养综合征的诊断RFS是严重营养不良或长期营养摄入不足的患者,过快过多补充营养物质导致的严重水及电解质紊乱、维生素缺乏的一组代谢紊乱综合征,常发生心力衰竭、呼吸衰竭、神经系统疾病等并发症。

目前关于RFS的定义不一,RFS是以低磷血症为主要特征的代谢紊乱,伴有相关器官功能损害。

重症患者低磷血症的发生率为14.7%~34%,由于 RFS的定义不同,RFS的发生率报道不一。

Friedli系统回顾了45项研究,38项研究定义了RFS,虽然16项研究对象为厌食症患者,仍有部分研究报道ICU患者RFS的发生率为34%~52%,如果限定电解质紊乱、液体超负荷及器官功能障碍等为RFS确诊标准,其发生率仅为2%。

罹患心脏、肝等严重疾病时也会伴有血磷的降低,但与营养摄入无关,因此单纯低磷血症不能诊断RFS。

低磷血症的临界值不一,血磷<0.65 mmol/L可诊断为低磷血症,<0.50 mmol/L时有相关临床表现,<0.32 mmol/L 时常有严重临床表现。

再喂养综合征

再喂养综合征
果至关重要。 • 注意电解质和维生素的补充,有利于RFS的预防和治疗。
再喂养综合征的治疗
• 《2018欧洲临床营养与代谢学会:ICU临床营养指南》
– 推荐意见:对于存在再喂养低磷血症(<0.65mmol/L或下降 >0.16mmol/L)的患者,需每日监测2~3次电解质,必要时予以 补充。
– 推荐意见:对于存在再喂养低磷血症的患者,能量供应需限制 48h,然后再逐渐增减剂量。
第一阶段
第二阶段 第三阶段
葡萄糖的有氧氧化
反应 葡萄糖→葡糖-6-磷酸 果糖-6-磷酸→果糖-1,6-二磷酸 2×3-磷酸甘油醛→2×1,3-二磷酸甘油酸 2×1,3-二磷酸甘油酸→2×3-磷酸甘油酸 2×磷酸烯醇式丙酮酸→2×丙酮酸 2×丙酮酸→2×乙酰CoA 2×丙酮酸→2×α -酮戊二酸 2×α 酮戊二酸→2×琥珀酰CoA 2×琥珀酰CoA→2×琥珀酸 2×琥珀酸→2×延胡索酸 2×苹果酸→2×草酰乙酸 由1分子葡萄糖总共获得
• 营养物质快速补充,尤其是大量葡萄糖的补充,血糖升高, 胰岛素分泌恢复,细胞合成糖原、ATP合成增加,钾、磷、 镁被迅速消耗,同样维生素B1在糖和蛋白质合成中被迅速 消耗,导致Wernicke脑病和(或)心肌病,还可引起糖代 谢紊乱,乳酸酸中毒等。
• 长期饥饿病人肠粘膜萎缩,胰腺功能受损,给予肠内营养 可能发生严重腹泻,进一步加重水、电解质紊乱。
常和共济失调)
再喂养综合征的临床表现
• 营养支持3天内,出现低磷、低钾、低镁等离子内环境紊乱 (以低磷血症为主)。
神经肌肉 系统异常
血液系统 异常
长期低磷
酸碱平衡 失调
肾小管功 能减退
葡萄糖代 谢异常
横纹肌溶解、 膈肌收缩力降 低、心肌病, 表现为头晕、 厌食、四肢无 力、感觉异常 (麻木)等, 严重可抽搐、 精神错乱、昏

再喂养综合征的预防和治疗

再喂养综合征的预防和治疗

第14页
3.低镁血症:(normal range 0.77–1.33 mmol/l)
低镁血症发病机制
• 饥饿期间:血浆镁离子被负电荷吸引,聚集于细胞膜外表面,降低钠通道开放,造成细胞超极化 • 营养治疗阶段:低镁血症降低神经细胞极化程度,使神经细胞传导增强,出现抽搐、癫痫等神经兴奋
性增高症状。 • 细胞内镁离子积聚:胰岛素和血糖可使细胞内镁离子积聚,拮抗钙离子作用,造成心肌和血管收缩能
• Subramanian等报道,42%低磷血症患者未 得到对应治疗。
• 补磷则成为RFS主要治疗伎俩。 • 张艳杰等报道未添加磷制剂肠外营养再喂养
综合征发生率为100%,添加磷制剂后可降至 18。
重度 中度 轻度 正常
<0.3 0.5-0.3 0.8-0.5 1.45-0.8
mmol/l
再喂养综合征的预防和治疗
BMI<18.5;3-6个月内无意识体 重下降>10%;极少或无营养摄 入>5d;滥用酒精或药品史(胰 岛素、化疗、抗酸剂、利尿剂) (2项或以上)
第21页
高危原因
①营养物质摄入降低 ②营养物质吸收障碍 ③营养物质代谢障碍 ④营养物质消耗增多
如长久低热量饮食或禁 如酗酒、吸收不良综合 如病态肥胖、难治性糖 如恶性肿瘤(尤其是化学治
3.糖代谢和蛋白质合成增强还大量消耗维生素B1。
总来说与RI分泌、电解质细胞内转移和合成代谢增强相关。 RFS
这种代谢特征,通常在营养治疗3~4 d内发生。
再喂养综合征的预防和治疗
第11页
水电解质紊乱(低磷、低钾、低镁)
1.低磷血症:
是RFS主要病理生理特征和中心步骤
• 血液中无机磷浓度低于0.5 mmol/L。
发病机制

再喂养综合症(1)

再喂养综合症(1)

再喂养综合症(1)“再喂养综合症”是指婴幼儿在生长发育过程中获得了过度的喂养,导致身体出现各种问题的一种疾病。

近年来,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再喂养综合症发病率也逐年上升。

以下从病因、症状、预防等多个方面介绍再喂养综合症。

一、病因1.错误的喂养方式。

父母观念陈旧,以为多吃就是好,经常追求婴幼儿胖胖的外表,过度喂养。

2.生活方式和竞争压力。

随着现代生活的快节奏、家庭压力增加,父母有时会借助过量喂养来减轻工作和生活的压力。

3.广告宣传误导。

广告宣传中渲染出喝牛奶或者吃某种食物有利于儿童智力和身体发育的过于美好的形象。

二、症状1.身高低于同龄人平均水平。

喂养过度导致婴幼儿体内出现肥胖,骨骼生长与体重增加跟不上,最终导致身高矮小。

2.肥胖。

肥胖是再喂养综合症的常见症状。

过度摄取能量,导致体内酚酸和脂肪积聚,影响儿童身体健康。

3.免疫力下降。

过于近乎完美的卫生条件会让身体失去主动提高免疫力的机会,从而使得婴幼儿的免疫力也随之下降。

4.疾病多发。

过度喂养会导致内分泌、肺部、心脏等多种疾病的发生,给身体带来不可逆的损伤。

三、预防1.选择适宜的喂养方式。

按照中国营养学会制定的婴幼儿喂养方案,在不同阶段选择适当的喂养方式。

2.科学计量喂养。

婴幼儿体重增长应在正常范围内,每周增长100-150克居多。

每日摄取奶类和主食应根据婴幼儿体重按比例计算。

3.增加户外活动时间。

婴幼儿应适量参与户外活动,接触大自然,增强抗病能力。

4.告别错误观念。

家长应正确对待再喂养综合症,及时了解并重新调整喂养观念,让孩子健康成长。

综上所述,再喂养综合症是一种严重威胁婴幼儿身体健康的疾病,必须引起家长和社会的重视。

正确的喂养方式和生活习惯,以及增强身体免疫力,是预防和治疗再喂养综合症的有效措施。

家长们应时刻关注儿童成长情况,并尽力避免过度喂养。

这样,我们的孩子们便能够健康快乐地成长。

再喂养综症-V1

再喂养综症-V1

再喂养综症-V1再喂养综症,也叫做压抑性喂养综合症,是指父母或监护人过度喂养儿童的现象。

虽然该症状最初是指过度喂养婴儿的状态,但在现代社会,再喂养综症也出现在儿童和青少年身上。

在这篇文章中,将介绍再喂养综症的一些主要特征、原因及治疗方法。

特征:1. 直接将食物送入儿童的嘴中,尤其是当孩子表现出饱意时。

2. 忽略孩子的体重变化,无论是增重还是减重。

3. 对孩子的饮食数量和摄入量过度控制。

4. 忽略孩子的饥饿感和饱食感,以满足自己的愿望。

5. 强制孩子吃他们不想吃的食物,并使用威胁、贿赂和奖励等方法来达到目的。

原因:1. 家长的无知是再喂养综症的最常见原因。

他们缺乏基本的营养知识,以及如何正确地将这些知识应用于儿童饮食的方法。

2. 过度关注孩子的体重变化是另一个导致再喂养综症的原因。

许多父母会夸大孩子的体重问题,并尝试通过喂养来解决问题。

3. 家长的焦虑水平也是导致再喂养综症的原因之一。

他们可能认为,过多的食物和营养可以缓解孩子的焦虑和忧虑感。

治疗方法:1. 提高家长的营养知识和技能,使他们能够制定出合适和健康的饮食计划。

2. 家长应该尊重孩子的自我调节机制。

这就意味着让孩子学会尊重自己的饥饿和饱食感受,并相应地根据感觉来控制食物摄入量。

3. 父母应该根据孩子的选择给予食物,而不是通过强制来推动孩子的饮食。

总结:尽管再喂养综症是一件很不幸的事情,但通过正确的治疗方法,这种症状是可以轻松治愈的。

家长们需要时刻关注孩子的饮食和健康状况,并通过合理的调整来使他们获得更好的健康和生活。

危重症肠内营养患者再喂养综合征现状及影响因素分析

危重症肠内营养患者再喂养综合征现状及影响因素分析

- 147 -①山东第一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 山东 泰安 271000通信作者:秦秀香危重症肠内营养患者再喂养综合征现状及影响因素分析张静① 李丹① 林朝霞① 秦秀香①【摘要】 目的:探讨危重症肠内营养患者再喂养综合征(RFS)现状,分析其危险因素,为该类患者RFS 早期防治提供参考依据。

方法:回顾性纳入2020年7月—2023年7月山东第一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ICU 收治的158例危重症肠内营养患者的临床资料,统计所有患者中RFS 发生情况,并分为RFS 组与非RFS 组。

收集两组患者临床相关资料,利用单因素及多因素logistic 回归分析对危重症肠内营养患者发生RFS 的相关影响因素进行分析。

结果:158例危重症肠内营养患者中,51例发生RFS,发生率为32.28%。

RFS 组年龄、入ICU 的48 h 内开始喂养占比、机械通气占比、每日蛋白质摄入、营养风险筛查量表(NRS-2002)评分、序贯器官衰竭评估(SOFA)评分、急性生理学与慢性健康状况评分系统Ⅱ(APACHEⅡ)评分、前白蛋白、白蛋白水平与非RFS 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

多因素logistic 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年龄、入ICU 的48 h 内开始喂养、机械通气、每日蛋白质摄入、NRS-2002评分、SOFA 评分、APACHEⅡ评分、前白蛋白、白蛋白均是危重症肠内营养患者发生RFS 的影响因素(P <0.05)。

结论:危重症肠内营养患者RFS 发生率较高,年龄、入ICU 的48 h 内开始喂养、机械通气、每日蛋白质摄入情况、NRS-2002评分、SOFA 评分、APACHEⅡ评分、前白蛋白、白蛋白均是RFS 发生的影响因素,临床应早期识别高危人群,制定有效防治措施。

【关键词】 危重症 肠内营养 再喂养综合征 影响因素 doi:10.14033/ki.cfmr.2024.08.036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674-6805(2024)08-0147-05 Current Status and Influencing Factors of Refeeding Syndrome among Critically Ill Patients with Enteral Nutrition/ZHANG Jing, LI Dan, LIN Zhaoxia, QIN Xiuxiang. //Chinese and Foreign Medical Research, 2024, 22(8): 147-151 [Abstract] Objective: To explore the current status and influencing factors of refeeding syndrome (RFS) among critically ill patients with enteral nutrition, so as to provide reference for early prevention and treatment of RFS. Method: The clinical data of 158 critically ill patients with enteral nutrition in Intensive Care Unit (ICU) of the Second Affiliated Hospital of Shandong First Medical University from July 2020 to July 2023 were retrospectively included. Patients were assigned into RFS group and non-RFS group according to the presence or absence of RFS. The clinical data of all patients were collected, and influencing factors of RFS in critically ill patients with enteral nutrition were identified using univariate and multivariate logistic regression analysis. Result: RFS occurred in 51 of 158 critically ill patients with enteral nutrition, with an incidence rate of 32.28%. Statistical difference was found between two groups in age, percentage of enteral nutrition started within 48 h of ICU admission, percentage of mechanical ventilation, daily protein intake, nutritional risk screening scale (NRS-2002) score, sequential organ failure assessment (SOFA), acute physiology and chronic health evaluation (APACHEⅡ) score, prealbumin, and albumin (P <0.05). Multivariate logistic regression analysis denoted that age, enteral nutrition started within 48 h of ICU admission, mechanical ventilation, daily protein intake, NRS-2002 score, SOFA score, APACHEⅡ score, prealbumin and albumin were all risk factors for RFS in critically ill patients with enteral nutrition (P <0.05). Conclusion: Critically ill patients with enteral nutrition suffer a high risk of RFS, and the age, enteral nutrition started within 48 h of ICU admission, mechanical ventilation, daily protein intake, NRS-2002 score, SOFA score, APACHEⅡ score, prealbumin and albumin are all risk factors for RFS. Therefore, the clinic should identify the high-risk group at an early stage and develop effective preventive and curative measures. [Key words] Critically ill Enteral nutrition Refeeding syndrome Influencing factor First-author's address: The Second Affiliated Hospital of Shandong First Medical University, Tai ’an 271000, China 再喂养综合征(RFS)是指机体长期处于营养不良或饥饿状态的患者,经肠内外、口服等途径进行不恰当营养支持后而发生的一种以低磷血症为主要特征的急性代谢综合征,可引发呼吸衰竭、肌肉痉挛、心律失常等,增加死亡风险[1-2]。

再喂养综合症诊断标准

再喂养综合症诊断标准

再喂养综合症诊断标准
《再喂养综合症诊断标准》
哎呀呀,说起再喂养综合症的诊断标准,这可真是个有点复杂但又很重要的事儿呢!就好比有一次我看到一个人,他之前一直处于营养不良的状态,瘦得跟竹竿似的。

后来呀,开始给他补充营养了,可没几天就发现他不对劲了。

他开始出现水肿了哟,那腿呀、脸呀都肿起来了,就像吹气球似的。

而且他还觉得心慌慌的,心跳好像都乱了节奏。

还有呢,他老是觉得没力气,就像被抽走了所有的精力一样。

这时候医生就警觉起来了,怀疑是不是再喂养综合症呀。

再看看他的电解质情况,哇塞,那钾呀、磷呀之类的数值都变得怪怪的,跟正常情况差别老大了。

就好像原本好好的一个平衡被打破了,各种指标都开始乱套啦。

然后医生就会综合这些情况来判断,是不是真的符合再喂养综合症的诊断标准呢。

是不是很神奇呀,从这么一个小小的现象开始,一点点去探究、去分析,最后找到问题的所在。

总之呢,再喂养综合症的诊断标准就是要仔细观察这些身体的变化,从那些小小的细节里发现大问题哟,可不能马虎呢!就像那个例子里的人一样,一点点不寻常都可能是重要的信号呀!嘿嘿。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道出现肠麻痹、便秘症状;
细胞释放钾受抑制:导致肌肉细胞收缩时血管扩 张和供血不足,出现横纹肌溶解;心肌细胞短期 超极化表现为心电图QT间期延长,心率和血压下 降,长期超极化则诱发心律失常,表现窦性心动 过速、房性早搏或室性早搏,甚至出现心跳骤停 而导致患者死亡。
低钾血症常合并代谢性碱中毒,加重呼吸抑制。
碳水化合物的摄入导致肾对钠和水的排除迅速的减少,容
易出现液体的超负荷
导致饥饿后的心脏的负荷增加,心肌肌病和伸缩力减弱引起心衰的发生
维生素B1(VitB1)缺乏:
机体处在饥饿条件下,合成代谢下降,肝脏等器官所
需VitB1较少 营养治疗时:虽然补充大量氨基酸,因缺乏VitB1时, 蛋白合成受阻,血支链氨基酸增多,其生酮、氧化途 径亦增强
营养风险筛查
总分=疾病严重程度评分+营养状态受损评分 +年龄评分
疾病严重程度评分: 1分:1.慢性疾病患者因出现并发症而住院治疗;2.患者虚 弱但不需卧床;3.蛋白质需要量略增加,但可以通过口服和补 充来弥补。 2分:1.患者需要卧床,如腹部大手术后;2.蛋白质需要量 相应增加,但大多数仍可以通过人工营养得到恢复。 3分:1.患者在加强病房靠机械通气支持;2.蛋白质需要量 增加而且不能被人工营养支持所弥补;3.通过人工营养可以使 蛋白质分解和氮丢失明显减少。
肌无力(19例),腹泻(16例),感觉异常(11 例),心动过速(6例),轻度的呼吸困难(3例 ),肝功能异常(2例),肢体麻痹(2例),谵 妄(2例),横纹肌溶解(2例),肌痛(1例), 便秘(1例),四肢瘫痪(1例),辅助通气时间 延长(1例),心跳骤停(1例)。
营养风险筛查
欧洲肠内肠外营养学会于2002年以128个 营养与疾病相关的随机对照试验为基础, 发表了一种新的营养评定工具,即营养风 险筛查(NRS)。 2006年中华肠内肠外营养学分会推荐"营养 风险筛查"作为我国住院患者营养风险评定 的工具。将营养风险筛查2002评分≥3分作 为营养支持的适应症,70岁以上的老年住 院患者加1分。
内分泌系统:高糖血症、胰岛素抵抗、软骨病
血液系统:溶血、血小板减少、白细胞功能紊乱
低钾血症:是RFS致死的主要原因。
钾是细胞内主要的阳离子,维持细胞膜电位。
饥饿期间,细胞通过Na-K-ATP泵摄钾能力降低,细 胞内钾离子浓度下降; 营养治疗期间,胰岛素和ATP增强Na+-K 一ATP泵的 转移,使细胞内钾浓度升高,细胞外钾浓度降低,导 致细胞超极化,抑制神经纤维电传导,使神经系统和 肌肉出现瘫痪、麻痹、呼吸抑制、肌无力症状;消化
细胞外镁离子的突然下降可致血管一过性舒张, 然后进入持续性收缩状态,这一过程加剧低钾血 症导致的血管收缩和组织缺血缺氧。 低镁血症常加剧低钾血症,并影响补钾效果。 营养治疗期间细胞内镁离子下降程度较磷酸根离 子下降程度轻,RFS低镁血症尚不会引起糖酵解 一氧化磷酸化和线粒体呼吸链的抑制。
营养风险筛查
营养状态受损评分: 0分:正常营养状态; 1分(轻度受损):3个月内体重丢失大于5%或食物摄入量比 正常需要量减少25%-50%; 2分(中度受损):一般情况差或2个月内体重丢失大于5%, 或食物摄入量比正常需要量减少25%-50%; 3分(重度受损):1.体重指数小于18.5,且一般状况差; 2.1个月内体重丢失大于5%(或3个月体重下降15%);3.前1周 食物摄入比正常需要量减少75%-100%。
等微量营养素的消耗,血清磷、钾、镁浓度可能 正常
重新开始营养治疗后的病理生理:
补充大量糖类物质后,血糖升高,使得胰岛素分泌恢
复,糖酵解一氧化磷酸化重新成为主要供能途径
胰岛素作用于机体各组织,导致钾、磷、镁转移入细
胞内,形成低磷血症、低钾血症、低镁血症
糖代谢和蛋白质合成的增强还消耗维生素B1 RFS的的这种代谢特征,通常在营养治疗后3~4天内 发生
RFS的最初的认识
最早报道二战时期战俘和集中营幸存者,部 分人在摄入高糖饮食之后迅速出现水肿、呼 吸困难和致死性心力衰竭
RFS的病理生理
长期禁食或神经性厌食,饥饿期间的生理: 胰岛素分泌减少伴随胰岛素抵抗,胰高血糖素分 泌增加,细胞内糖原分解、脂肪和蛋白质分解以 提供能量并参与糖异生
分解代谢过程的变化:机体磷、钾、镁和维生素
求的增加导致细胞内磷酸盐浓度在营养治疗期间进一 步下降
合成磷脂减少: 摄入不足,细胞内外磷的降低,合成磷脂减少, 影响细胞膜的稳定性,临床上表现为肌膜崩解、 横纹肌溶解,以及红细胞脆性增加、溶血性贫血
各组织间磷分配不平衡:胰岛素促进细胞摄磷主
要发生在肝脏,其次是骨骼肌
红细胞内磷及2,3一二磷酸甘油酸酯(2,3一
其他:贫血、低钙血症
许多低镁的临床表现在血镁非常低时才出现
钠、氮和液体的紊乱和影响
低钠血症(normal range 136–145 mmol/l) 循环系统:心衰和心律失常 呼吸系统:呼吸衰竭、肺水肿 泌尿系统:肾功能衰竭
骨骼系统:肌肉痉挛、疲劳、肌肉液体滞留和肿胀(水肿)
低钾血症 (normal range 3.5–5.1 mmol/l)
心血管系统:低血压、室性心律失常、心脏停博、
心动过缓或心动过速
呼吸系统:低通气、呼吸窘迫和呼吸衰竭
骨骼系统:软弱、疲劳、肌肉颤搐
消化系统:腹泻、恶心、呕吐、厌食麻痹性肠梗
阻、便秘
代谢:代谢性碱血症
低镁血症:
饥饿期间:血浆镁离子被负电荷吸引,聚集于细胞膜
低镁血症 (normal range 0.77–1.33 mmol/l) 循环系统:阵发的心房或心室心律失常,交替心律 呼吸系统:低通气、呼吸窘迫和呼吸衰竭 神经系统:软弱、疲劳、肌肉痉挛(陶瑟征和面神经 症)软弱、共济失调、眩晕、感觉异常、幻觉、抑郁
症和抽搐
消化系统:腹痛、腹泻、呕吐、食欲减退和便秘
缺乏VitB1双磷酸盐(thiamine diphosphate,TDP)
条件下,酮体脱羧、脱氢反应受阻,导致乳酸盐和酮 酸盐积聚和代谢性酸中毒,加剧呼吸衰竭,使小动脉、 静脉扩张,加剧充血性心力衰竭。
RFS的诊断和治疗
早期识别有危险因子的病人 营养评估 RFS的治疗
临床表现:
diphosphoglycerate,2,3一DPG)消耗殆尽:磷
在红细胞的跨膜转运依赖血磷浓度形成的梯度,
低磷血症使得红细胞内磷及2,3一二磷酸甘油酸
酯消耗殆尽,血红蛋白氧和曲线左偏,影响心肌、
神经等组织供氧;
代谢性酸中毒的发生:严重低磷血症如果不通过 饮食或骨质吸收补充磷,就会导致代谢性酸中毒,
应的治疗。
磷的消耗增加:
磷是细胞内核苷酸、核蛋白、磷脂的组成部分,营养
治疗过程中镁进入细胞,促进细胞增殖和以上物质的 合成,造成细胞内磷的消耗; 糖酵解和氧化磷酸化恢复,细胞ATP、肌酐磷酸激酶 (creatine phosphokinase,CPK)等物质和酵解中间产
物G一6一P大量产生,亦造成磷的消耗,细胞对磷需
外表面,减少钠通道的开放,导致细胞超极化 营养治疗阶段:低镁血症减少神经细胞的极化程度, 使神经细胞传导增强,出现抽搐、癫痫等神经兴奋性 增高的症状。
细胞内镁离子积聚:胰岛素和血糖可使细胞内镁离子
积聚,拮抗钙离子的作用,导致心肌和血管收缩能力 降低,使营养治疗患者发生低血压,及充血性心力衰 竭。
再喂养综合症的认识 预防和治疗
目录
RFS的定义 RFS的最初认识 RFS的病理生理 RFS的诊断和治疗
RFS的定义
Burger等 1945年定义:再喂养综合症(refeeding
syndrome,RFS)是指机体经过长期饥饿或营养不良,
重新摄入营养物质后导致的以低磷血症为特征的电 解质代谢紊乱及由此产生的一系列临床表现和并发 症 喂养途径包括:经口摄入、胃肠道喂养和肠血症的定义:是指血液中无机磷浓度低于
0.8mmol/L。血磷浓度在0.8~0.5 mmol/L为轻度 低磷血症,0.5~0.3 mmol/L为中度低磷血症, 0.3mmol/L以下则为严重低磷血症 低磷血症是RFS的主要病理生理特征,补磷则成为 RFS的主要治疗手段。 Subramanian等报道,42%的低磷血症患者未得到相
后者可以消耗细胞内的ATP、2,3一DPG,并促
使磷向细胞外移动
低磷血症 (normal range 0.8–1.45 mmol/l)
循环系统: 心衰、心律不齐、低血压、心源性休克
和死亡
泌尿系统: 急性肾管性坏死、代谢性酸中毒
骨骼肌:横纹肌溶解 、软弱、肌痛和膈肌软弱
神经系统:谵妄、昏迷、癫痫和手足抽搐
小结
RFS是一种潜在性致命性综合症,但它是可预防的
认识和识别危险病人对改善临床结果是至关重要的
重新开始喂养时应根据患者的状态,从510Kcal/kg/day开始,逐步增加到正常状态
注意电解质和维生素的补充和检测,有利于RFS的
预防和治疗
Thank you for your attention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