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案整理 风湿热痹1

合集下载

老中医治疗痹证医案大全

老中医治疗痹证医案大全

老中医治疗痹证医案大全展开全文医案一蒋某,男,25岁,某机械厂工人。

初诊:1981年11月5日。

病史及辨证:患者从1980年12月份始,左侧臀部沿坐骨神经分布区直下足跟处疼痛,并逐渐加剧,与气候变化稍有关系,患肢运动受限,走路跛行。

曾检查诊断为风湿性坐骨神经痛。

在医院就诊先后用过泼尼松(强的松)100片,保泰松100片,吲哚美辛(消炎痛)400片,维生素By等;服中药40剂,还做过封闭、磁疗、针灸、穴位注射等各种治疗,均未见效,每日靠服吲哚美辛稍能缓解。

于1981年11月5日就诊于余。

现症同前,视脸色不华,形体偏瘦,患肢无红肿,肌肉无明显萎缩,触之无灼热,抬腿试验80°,舌尖有赤点,舌苔薄白,脉弦紧。

此乃由于风寒湿乘虚袭入,留着经络、气血运行不畅,不通则痛;筋脉关节缺乏气血濡养,故屈伸行动不便。

治则与方药:治拟疏散风寒,除湿通络。

五积散(《和剂局方》)加木瓜、槟榔、牛膝。

处方:麻黄4克,当归10克,苍术10克,白芷10克,白芍10克,川芎6克,枳壳10克,桔梗10克,桂枝8克,厚朴10克,干姜3克,木瓜10克,槟榔10克,牛膝12克,茯苓10克,陈皮6克,法半夏10克,甘草6克。

每日1剂,水煎服。

复诊:1981年11月14日。

上方服2剂疼痛减轻,再服痛无续减。

前方效果不够理想,改用攻逐寒邪为主。

乌头汤(《金匮要略》)加味。

处方:川乌8克,麻黄5克,黄芪20克,白芍15克,甘草6克,川牛膝12克。

每日1剂,水煎服。

1981年11月23日:诉服上方患肢疼痛明显减轻,服3剂后停服吲哚美辛,服完6剂后行走基本不跛。

现稍有些痛,舌苔薄白,脉弦紧。

效果良好,原方加味续进。

处方:川乌8克,麻黄6克,白芍20克,黄芪20克,川牛膝15克,甘草6克,海桐皮10克。

每日1剂,水煎服。

1981年12月16日:上方服后,左下肢疼痛基本消失,行走可自如,体力增强,精神好转,唯在坐着起身站立时,患侧臀部稍有痛感,舌苔薄白,脉弦。

经方治疗风湿病案–经方派

经方治疗风湿病案–经方派

经方治疗风湿病案–经方派作者:周乃玉1、患者,女,31岁。

主诉半年前因感受风寒,出现双手近端指问、掌指关节、腕关节对称性肿痛,晨僵约 2 h。

关节肿胀局部自觉略热,但怕风怕凉。

汗出多,动则汗出,以头部汗出为主,自汗,易疲乏。

无发热,无皮疹,无反复口腔溃疡,无指端遇冷变色。

纳食一般,睡眠欠佳,二便正常。

舌淡红苔白,脉沉细。

中医诊断:痹病。

辨证:气血失调,经脉不通。

治法:调理气血,通阳除痹。

给予小柴胡汤合桂枝汤加减。

处方:柴胡 10g、半夏 10 g、黄芩 10 g、生甘草 10 g、党参 l5 g、全蝎 6 g、桂枝 10g、白芍20 g、巴戟天 15 g、丹参 15 g、防风 10 g、威灵仙 15 g、熟地黄 30 g、淫羊藿 15g、片姜黄15 g、穿山龙 30 g。

水煎 14 剂,服药后症状好转,疗效明显。

按):患者主要表现为上肢关节肿痛,病位在筋骨关节。

病情虚实夹杂,以寒湿为主。

分期为初期。

类风湿关节炎初期多因外邪侵袭导致气血失调,经脉不通,邪气客于筋脉分肉之中,阻遏阳气,筋脉失荣。

治疗应以通阳除痹为主,用小柴胡汤直达病所,并疏通气机瘀滞;桂枝汤合营调血通阳;再加以补中扶正,防止邪气深入内脏。

驱邪扶正使气血调畅,脏腑平和,故病情缓解。

2、患者,女,16 岁。

2009年 2月 6 日初诊。

患者 2008 年 2 月出现多关节疼痛,发热,体温最高 39.5 ℃,全身起红色斑片状皮疹,伴咽喉疼痛,肝脾大,在当地医院诊为 Still 病,予糖皮质激素治疗效果不佳。

2008 年 7 月在北京某医院住院,白细胞最高达 2万,经各项检查及骨穿排除了血液病、感染及恶性肿瘤病变,确诊为 Still 病。

予甲氨蝶呤每周 10mg,醋酸泼尼松每日40 mg治疗,病情好转。

2008年 12月醋酸泼尼松减为每日20mg后复发,在当地医院给予地塞米松每日 1 0mg、醋酸泼尼松每日2 0 mg、甲氨蝶呤每周 10 mg、硫唑嘌呤每日 50mg治疗,患者仍高热(体温最高40 ℃)、关节痛,遂来本院住院治疗。

治疗风湿(痹症)经验及方剂!

治疗风湿(痹症)经验及方剂!

治疗风湿(痹症)经验及方剂!以下方剂是集中著名中医大家50年以上的治疗风湿(痹症)经验,分型,辨证,得出的10剂方剂,采用云贵高原野生无污染中药材,乃目前中医治疗风湿最有效的方剂,请患者朋友珍惜![注:痹(bi ) :中医古称谓即现代称谓的风湿]1.痹一方-----寒湿症风湿的治疗:症状:腰和膝盖遇到冷则痛,肢体关节伸展不利落,畏惧寒冷,喜欢温暖,或者肢体关节酸麻涨痛,四肢沉着,舌苔淡薄,脉搏沉弱,或者脉搏沉弱细小。

辨证:肝主筋,肾主骨,筋骨依赖气血的濡养,气血不足则筋骨失养,外部风寒湿(外邪)乘虚而入侵袭身体而患病,治疗应当以补肝养肾益气血为主要手段。

治疗产后肢体关节酸痛,麻木,无力,通常也是以此为主呀治疗手段。

因为产后气血不足,百脉空虚,外部风寒湿邪乘虚入侵体内,常见患者衣着厚重而畏惧寒冷,脸色苍白,声音无力。

治疗:对以上患者,必须考虑患者机体情况,摆正内外,正邪之间的互相关系。

以扶正为主,祛邪(风寒湿)为辅,用药后全身力增,肢体关节酸痛随之缓解,继续用药自能痊愈。

药方:独,秦,防,川,当,熟,白,桂,等11味野生中药材。

治疗效果:3-5副见效,8-15副痊愈(个体差异用药量不同)2.痹二方------风寒湿夹有里热之风湿证症状:此证不同于热痹,不可不慎,局部并不红肿,外观与风寒湿痹无异,但见舌红苔白干,小便黄,大便干,脉象滑或数等,则为内热,因外风内热,风热相搏,故肢节疼痛甚剧。

辨证:此证不同于热痹,不可不慎,局部并不红肿,外观与风寒湿痹无异,但见舌红苔白干,小便黄,大便干,脉象滑或数等,则为内热,因外风内热,风热相搏,故肢节疼痛甚剧,由于外观无热象,容易误作风寒湿治疗而用祛风寒湿之剂,以热助热,不仅不能取效,反而使疼痛加剧,如此误治者屡见不鲜。

治疗:本方适用于风寒湿痹夹有里热之证者。

秦艽、二活、防风、白芷、细辛疏散诸经之风邪;四物养血和宫;苍术燥湿;生石膏、黄芩清热;内清外疏并用,风热之邪自解。

治愈痹症一例(名医医案)

治愈痹症一例(名医医案)

治愈痹症一例(名医医案)郝××,女,36岁。

初诊:1985年8月29日。

主诉:患者四年前冬季感受风寒后,周身关节痠痛,尤以四肢小关节疼痛为甚,近一年来渐至手足骨节肿大变形,活动受限,伴形寒肢冷、头昏目眩、耳鸣、腰膝痠软、小腹冷痛、二便自调。

经某医院西医查类风湿因子阳性。

血沉30毫米/第1小时,抗链“O”阴性。

诊为:类风湿性关节炎。

诊查:舌淡两侧紫暗,苔薄白,脉沉缓。

辨证:证属痛痹,为寒凝血瘀,营卫痹阻,肝肾亏虚。

治法:祛寒化湿,和营通络。

以当归四逆汤合独活寄生汤如减化裁,温经散寒,蠲痹痛,益肝肾。

处方:全当归12克嫩桂枝10克赤白芍各10克辽细辛3克寻骨风30克川独活10克桑寄生12克川秦艽15克防风10克熟地黄15克怀牛膝20克海桐皮12克二诊:上方药服七剂后,诸症已去其大半,守原意,再进七剂。

三诊:又服七剂药后,形寒肢冷之象已平,痹痛及阴虚诸症又减。

以上方出入继进七付。

四诊:痹痛已安,诸症悉平,查血沉已正常(20毫米/第1小时),类风湿因子弱阳性。

吃原方药再进七剂,以巩固疗效。

[点评]《内经·痹论》云:“风寒湿三气杂至合而为痹”.又云:“所谓痹者,各以其时重感于风寒湿之气也。

”故有风、寒、湿三痹之别。

斯例感于冬季,寒气正盛之时,且病人痹痛有定处,显属“痛痹”,然“病久而不去者,内舍于其合也,”经络受邪,营卫不从,羁延进展,由浅入深,内合于脏,久之必损其肝肾之阴,则见头昏目眩、寒湿属实,两相掣肘,治颇棘手,实难用一方而效之,唯有祛寒化湿之中佐补肝肾,标本兼顾,虚实同治。

李老选药精当,尤以用寻骨风一味,专治痹痛,堪称有独到之处。

可见“病不辨无以治,治不辨无以痊”,很重要。

(完整版)风湿热痹病历模板

(完整版)风湿热痹病历模板

患者XXX,女性,X岁,因"反复X膝关节肿胀疼痛X年,加重X天"于XXXX年X月X 日X时由门诊拟诊"中医:膝痹-风湿热痹;西医:X膝关节骨性关节炎/右膝关节退行性变/右膝关节增生性关节炎"收入本科。

步行/坐轮椅入院。

病例特点:1、患者XXX,女性,X岁,因"反复X膝关节肿胀疼痛X年,加重X天"为主诉入院。

既往有XX2、入院症见:神清,精神可,X膝关节稍红肿,站立、行走则痛剧,无伴腰痛,膝关节活动受限,眠纳可,二便调,无寒热汗出,舌质红,苔薄黄腻,脉滑数。

3、专科情况:X侧膝关节稍肿胀,肤温稍高,膝内外侧膝眼压痛(+),浮髌试验(+/-),髌骨碾磨试验(+),膝侧副韧带损伤试验(-),膝半月板研磨试验(-),膝关节活动稍受限,右大腿肌肉轻度萎缩(右大腿周径:48cm,左大腿周径49.5cm),右下肢肌力5-级,双下肢感觉无明显异常,双下肢腱反射正常,病理征未引出。

4、辅助检查:暂缺初步诊断:中医诊断:膝痹-风湿热痹西医诊断:X侧膝关节骨性关节炎中医辨病辨证依据:四诊摘要:患者XXX,女性,X岁,神清,精神可,X膝关节稍红肿,无伴腰痛,膝关节活动受限,眠纳可,二便调,无寒热汗出,舌质红,苔薄黄腻,脉滑数。

辨病依据:患者女性,X岁,因"反复X膝关节肿胀疼痛X年,加重X天"入院,此次又因感受湿热后致膝痛急性复发,四诊合参,结合现代医学检查当属祖国医学"膝痹"的范畴。

因伴关节活动受限,舌质红,苔薄黄腻,脉滑数。

当辨为"风湿热痹"型。

辩证依据:缘患者长年居住于潮湿之地,且嗜食煎炸肥甘或湿热之品,容易内生湿热,加之此次感受外界湿热之邪,内侵膝关节,阻滞经络,引起气血不和,不通则痛、关节不利,故见右膝关节红肿疼痛、肿胀明显,关节活动受限,站立、行走则痛剧;舌质红,苔薄黄腻,脉滑数为风湿热痹之征。

中医治疗风寒湿痹症医案

中医治疗风寒湿痹症医案

中医治疗风寒湿痹症医案
患者:女,45岁,风寒湿痹症状已有3年,主要表现为四肢酸痛、关节僵硬、活动不便,尤其在天气转冷时症状加重。

尝试过一些西药治疗,但疗效欠佳。

中医诊断:风寒湿痹
治疗方案:
1. 中药治疗:
方剂名称:四逆益母草汤
组成:益母草、草果、川椒、桂枝、防风、羌活、苍术、细辛、独活、没药、白芍、当归、炙甘草
功效:温经散寒、活血祛湿、化瘀止痛
用法用量:煎服,每日3次,每次10克
2. 针灸治疗:
选穴:本案以梁丘、足三里、背白、委中、神门、曲池、太渊等穴位为主
操作技法:温针法、留针法、扣针法,每次20分钟,每周2次
3. 调养生活习惯:
保持适当锻炼,每天进行适量的各种关节活动以保持关节灵活性。

避免受寒,保持室内空气流通,保持适当的室内温度。

饮食上避免辛辣刺激性食物和寒凉食物,多食用温热食物,如姜、蒜、桂皮等。

定期按摩患处,促进血液循环。

随访及疗效评估:
每周随访一次,观察症状变化。

根据患者的临床反应进行调整治疗方案。

评估疗效:疼痛减轻、关节活动度增加、患者自觉症状减轻。

预后及注意事项:
综合治疗通常需要一段时间,需患者坚持治疗。

患者在治疗期间应避免受风受寒,保持室内温暖。

如果症状加重或出现其他不适,应及时就医。

痹症案例分析多篇

痹症案例分析多篇

痹症案例分析多篇1. 痹症概述痹症是指由于风、寒、湿、热等外邪侵袭人体,导致气血运行不畅,引起的一系列症状。

痹症可分为热痹、寒痹、湿痹等类型,临床表现多样,如关节疼痛、肿胀、活动受限等。

2. 案例一:风寒痹症患者男性,45岁,因“关节疼痛、肿胀、活动受限”就诊。

患者自诉一个月前受凉后出现关节疼痛,以手腕、膝关节为著,伴恶寒、发热、无汗。

查体:关节肿胀,活动受限,肌肤无明显异常,舌苔薄白,脉浮紧。

诊断:风寒痹症治疗:疏风散寒,活血化瘀。

方案:桂枝汤加味3. 案例二:湿热痹症患者女性,32岁,因“关节疼痛、肿胀、活动受限”就诊。

患者自诉三个月前涉水后出现关节疼痛,以踝关节、腕关节为著,伴发热、口渴、尿黄。

查体:关节肿胀,活动受限,肌肤灼热,舌苔黄腻,脉滑数。

诊断:湿热痹症治疗:清热利湿,活血化瘀。

方案:四妙勇安汤加味4. 案例三:寒湿痹症患者男性,55岁,因“关节疼痛、肿胀、活动受限”就诊。

患者自诉半年前行人工关节置换术,术后出现关节疼痛,以髋关节为著,伴恶寒、关节肿胀、下肢沉重。

查体:关节肿胀,活动受限,肌肤无明显异常,舌苔白腻,脉沉紧。

诊断:寒湿痹症治疗:散寒除湿,活血化瘀。

方案:独活寄生汤加味5. 案例四:热痹症患者女性,28岁,因“关节疼痛、肿胀、活动受限”就诊。

患者自诉两个月前出现关节疼痛,以膝关节为著,伴发热、关节肿胀、肌肤灼热。

查体:关节肿胀,活动受限,肌肤灼热,舌苔黄燥,脉滑数。

诊断:热痹症治疗:清热解毒,活血化瘀。

方案:犀黄丸加味6. 总结痹症是一种常见的疾病,其病因复杂,病机多变。

临床应根据患者具体情况进行辨证论治,抓住病因、病机,给予针对性的治疗。

本篇文档分析了四个痹症案例,分别为风寒痹症、湿热痹症、寒湿痹症、热痹症,分别给出了诊断和治疗方案。

希望能为临床诊疗提供参考。

治疗风湿痹症的医案

治疗风湿痹症的医案

治疗风湿痹症的医案1患者简介小张,女性,65岁。

患有风湿痹症已有多年,主要表现为手腕、膝盖关节疼痛、僵硬和肿胀,影响日常生活。

曾在市内多家医院就诊,接受了西医治疗和中医药治疗,但疗效不佳,症状仍然严重影响了生活品质。

2诊断结果经过全面的望、闻、问、切等各个方面的综合分析,初步诊断为风湿痹症。

常规的化验结果显示体内指标异常,如白细胞计数偏高、C 反应蛋白、风湿因子等指标在高位。

3治疗方案综合上述症状和检查值,我采用了中医针灸和中药治疗的方法,具体方案如下:3.1针灸治疗对于患有风湿痹症的患者来说,针灸是一种较为有效的治疗方法。

我采用了局部针灸,选择在受损关节部位和穴位上施针,既可以刺激经络运行,也可以缓解局部疼痛和肿胀。

具体穴位如下:-手腕关节:采用太冲、曲池等针灸点,以解除局部肿胀疼痛。

-膝盖关节:采用涌泉、风门、阴陵泉等针灸点,舒缓局部僵硬和疼痛。

针灸的次数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而定,一般情况下需要治疗数次才能明显缓解症状。

3.2中药治疗中草药具有温热手性的特点,可以缓解风湿痹症的症状。

我开方中药“四逆散”和“消螺丸”,根据患者的个体差异进行剂量调整。

“四逆散”主要是以桂枝、芍药、生姜、甘草等为主要成份,有温阳、扶正的作用,常常用于风寒湿疼痛等症状。

每日服用2剂,口服或外用冲泡。

“消螺丸”主要成份为黄柏、白芍、川芎等,主要作用是理血、化淤、舒筋活血、消肿通络、调和气血。

每次5粒,每日1剂,早、晚各一次,饭后口服。

4治疗效果治疗前,患者在行动中会感到肿胀、疼痛和麻木等症状,生活质量有所下降。

治疗后,患者逐渐感到膝关节和手腕等部位明显减轻,运动也不再有如此明显的疼痛和不适感。

经过多次治疗后,患者焕然一新,症状得到了明显的改善,虽然服用药物的子午胆经,但是已经能够正常行走,生活质量得到了很大的提高。

5注意事项中医治疗疾病是一种全面的治疗方式,需要患者在平日里,注意合理作息和科学饮食。

此外,患者在中医治疗过程中应注意维持情绪的稳定,避免过度劳累和压力过大,以帮助治疗效果的更好显示。

风湿热痹病历模板(可编辑修改word版)

风湿热痹病历模板(可编辑修改word版)

患者XXX,女性,X 岁,因"反复X 膝关节肿胀疼痛X 年,加重X 天"于XXXX 年X 月X 日X 时由门诊拟诊"中医:膝痹-风湿热痹;西医:X 膝关节骨性关节炎/右膝关节退行性变/右膝关节增生性关节炎"收入本科。

步行/坐轮椅入院。

病例特点:1、患者XXX,女性,X 岁,因"反复X 膝关节肿胀疼痛X 年,加重X 天"为主诉入院。

既往有XX2、入院症见:神清,精神可,X 膝关节稍红肿,站立、行走则痛剧,无伴腰痛,膝关节活动受限,眠纳可,二便调,无寒热汗出,舌质红,苔薄黄腻,脉滑数。

3、专科情况:X 侧膝关节稍肿胀,肤温稍高,膝内外侧膝眼压痛(+),浮髌试验(+/-),髌骨碾磨试验(+),膝侧副韧带损伤试验(-),膝半月板研磨试验(-),膝关节活动稍受限,右大腿肌肉轻度萎缩(右大腿周径:48cm,左大腿周径49.5cm),右下肢肌力5-级,双下肢感觉无明显异常,双下肢腱反射正常,病理征未引出。

4、辅助检查:暂缺初步诊断:中医诊断:膝痹-风湿热痹西医诊断:X 侧膝关节骨性关节炎中医辨病辨证依据:四诊摘要:患者XXX,女性,X 岁,神清,精神可,X 膝关节稍红肿,无伴腰痛,膝关节活动受限,眠纳可,二便调,无寒热汗出,舌质红,苔薄黄腻,脉滑数。

辨病依据:患者女性,X 岁,因"反复X 膝关节肿胀疼痛X 年,加重X 天"入院,此次又因感受湿热后致膝痛急性复发,四诊合参,结合现代医学检查当属祖国医学"膝痹"的范畴。

因伴关节活动受限,舌质红,苔薄黄腻,脉滑数。

当辨为"风湿热痹"型。

辩证依据:缘患者长年居住于潮湿之地,且嗜食煎炸肥甘或湿热之品,容易内生湿热,加之此次感受外界湿热之邪,内侵膝关节,阻滞经络,引起气血不和,不通则痛、关节不利,故见右膝关节红肿疼痛、肿胀明显,关节活动受限,站立、行走则痛剧;舌质红,苔薄黄腻,脉滑数为风湿热痹之征。

风湿热痹病历模板

风湿热痹病历模板

患者 XXX,女性, X 岁,因 " 频频 X 膝关节肿胀痛苦X 年,加重X 天" 于 XXXX年 X 月 X 日 X 时由门诊拟诊 " 中医:膝痹 - 风湿热痹;西医:X 膝关节骨性关节炎/ 右膝关节退行性变/ 右膝关节增生性关节炎" 收入本科。

步行/ 坐轮椅住院。

病例特色:1 、患者 XXX,女性, X 岁,因 " 频频 X 膝关节肿胀痛苦X 年,加重 X 天 " 为主诉住院。

既往有XX2 、住院症见:神清,精神可,X 膝关节稍红肿,站立、行走则痛剧,无伴腰痛,膝关节活动受限,眠纳可, 二便调 , 无寒热汗出,舌质红,苔薄黄腻,脉滑数。

3 、专科状况: X 侧膝关节稍肿胀,肤温稍高,膝内外侧膝眼压痛(+),浮髌试验(+/-),髌骨碾磨试验(+),膝侧副韧带损害试验(- ),膝半月板研磨试验(- ),膝关节活动稍受限,右大腿肌肉轻度萎缩(右大腿周径:48cm,左大腿周径),右下肢肌力5- 级,双下肢感觉无显然异样,双下肢腱反射正常,病理征未引出。

4、协助检查:暂缺初步诊断:中医诊断:膝痹- 风湿热痹西医诊断: X 侧膝关节骨性关节炎中医辨病辨证依照:四诊纲要:患者XXX,女性, X 岁,神清,精神可,X 膝关节稍红肿,无伴腰痛,膝关节活动受限,眠纳可, 二便调 , 无寒热汗出,舌质红,苔薄黄腻,脉滑数。

辨病依照:患者女性,X 岁,因 " 频频 X 膝关节肿胀痛苦X 年,加重X 天 " 住院,此次又因感觉湿热后致膝痛急性复发,四诊合参,联合现代医学检查当属祖国医学" 膝痹 " 的范围。

因伴关节活动受限,舌质红,苔薄黄腻,脉滑数。

当辨为" 风湿热痹 " 型。

辩证依照:缘患者长年居住于湿润之地,且嗜食煎炸肥甘或湿热之品,简单内生湿热,加之此次感觉外界湿热之邪,内侵膝关节,阻滞经络,惹起气血不睦,不公则痛、关节不利,故见右膝关节红肿痛苦、肿胀显然,关节活动受限,站立、行走则痛剧;舌质红,苔薄黄腻,脉滑数为风湿热痹之征。

病案:风湿热痹

病案:风湿热痹

病案:风湿热痹
吴某, 女, 八十五岁,2002年8月1日诊: 老妇本来有高血压及下肢粉丝病史; 本次因误服别人形成的补气血和补肾的三剂中药后, 造成四肢痹住, 特别是右手和右脚, 疼痛, **, 不能下床大小便, 先用三剂解表退署湿后而转为全身肌肉不痛, 舒服了很多, 家人很高兴。

现刻诊: 脚手酸痹, 感觉有点发热, 右手右脚屈伸不利, 头眩昏,舌淡苔薄黄, 脉滑数带弦.
治疗: 祛风化湿;
处方: 菊花10g, 防已10g, 牛膝12g, 山楂15g, 麦芽12g, 连翘10g, 甘草4g, 地骨皮15g, 桑枝15g, 香薷12g, 北芪20g, 苡仁15g, 紫苏10g.
水煎服, 三剂+六剂.
9月2日复诊: 好多, 关节能屈伸, 能下床大小便, 全身觉得更舒服, 但出现口渴, 大便干结, 小便有点不利, 苔黄燥, 脉滑数兼弦, 现转气分有热之象。

诊断: 粉丝热痹. 治: 清热通络, 祛风除湿兼平肝风.
处方: 葛根15g, 石膏15g, 知母10g, 连翘10g, 甘草5g, 北芪20g, 党参15g, 苍术10g, 桑枝20g, 地骨皮15g, 石决明20g(打先煎), 牛膝12g, 火麻仁20g(打), 菊花10g.
水煎服, 三剂后基本治愈。

【痹证(风湿性关节炎)医案】

【痹证(风湿性关节炎)医案】

【痹证(风湿性关节炎)医案】
【痹证(风湿性关节炎)医案】
男,50岁,1月9日诊。

四肢关节肿痛,活动受限一年余,患者一年前,感手足关节肿痛,渐至痛甚,以后又波及肘肩、踝膝关节,一年来时痛时止,遇寒冷阴雨则剧,甚而掣痛难忍,近数月四肢关节已见肿大,活动受限,伴气短乏力、胸闷,舌淡,脉沉细。

证属痹证。

予以补气固本,兼以养血通络,散邪止痛。

处方:黄芪60克,党参、白术各15克,当归、鸡血藤各30克,川芎、桂枝、羌活、秦艽、全蝎、地龙各10克,川乌、草乌、甘草各3克。

宗上方稍事出入连服年余,关节肿胀消除,自觉精力充沛。

【杏林迷悟】体会:经云:“邪之所凑,其气必虚”,痹证之因,外为邪侵,内为气虚,论其转归,《素问·痹论》又云: 骨痹不已,复感于邪,内舍于肾。

筋痹不已,复感于邪,内舍于肝。

脉痹不已,复感于邪,内舍于心。

肌痹不已,复感于邪,内舍于脾。

皮痹不已,复感于邪,内舍于肺”。

由此可知无论痹证部位如何,皆可因复感于邪,内损脏腑,而成痼疾。

补气之品可杜邪从外入之道,不致复感于邪,倘不固其虚,一味攻邪,则去者自去,来者复来,而终无愈期,故缓治之法,以补气为先。

此例用黄芪60克配以养血祛邪之品,竟获良效。

黄芪乃补气固标之佳品,《本经》云:“黄芪主大风”,诸补气药中,助卫阳,散外邪以黄芪最力,故可委以重任。

治疗风湿类风湿、瘀血痹、风湿热痹名方秘方验方

治疗风湿类风湿、瘀血痹、风湿热痹名方秘方验方

治疗风湿类风湿、瘀血痹、风湿热痹名方秘方验方
治疗风湿类风湿、瘀血痹、风湿热痹名方秘方验方
化瘀通痹汤:组成:当归18g、丹参18g、鸡血藤21g、制乳香9g、制没药9g香附12g、延胡索12g、透骨草30g,水煎服。

加减:偏寒者加桂枝、细辛、制川乌、制草乌;偏热者加败酱草、丹皮;气虚加黄芪;久痹骨节肿大变形者加穿山甲、全蝎、乌梢蛇。

功效:活血化瘀、行气通络。

主治:瘀血痹。

清痹汤:组成:忍冬藤60g、败酱草30g、络石藤18g、青风藤60g、土茯苓21g、老鹤草30g、丹参30g、香附15g,水煎服。

加减:风热表证加连翘、葛根;气分热胜加生石膏、知母;营分热加生地,丹皮、玄参;湿热胜加防已、白花蛇舌草。

功效:清热解毒,祛风除湿,活血通络。

主治:风湿热痹。

风湿痹痛方剂大全收集整理(一)

风湿痹痛方剂大全收集整理(一)

风湿痹痛方剂大全收集整理(一)1、熨风散【处方】羌活防风白芷当归芍药细辛芫花吴茱萸官桂各等分【功能主治】温经祛寒,散风止痛。

治诸疮因风肿痛,如流痰、附骨疽及风湿痹症所致的筋骨疼痛。

【用法用量】上为粗末,作二剂,赤皮葱连须250克切碎,同酽醋拌匀,炒令极热,帛裹,于疮上熨之,稍冷即换药,痛止停熨。

【摘录】《外科精义》卷下引《玉于子中箱集》2、豨莶丸【性状】本品为黑色的大蜜丸;气微,味甜、微苦。

【炮制】取豨莶草1000g,切碎,取出粗茎500g,加水煎煮二次,每次2小时,合并煎液,滤过,滤液浓缩成稠膏;剩余豨莶草用黄酒1000g浸拌,置罐中,加盖封闭,隔水加热至酒吸尽,取出,与上述稠膏混合,干燥,粉碎成细粉,过筛,混匀。

每100g粉末加炼蜜170~200g制成大蜜丸,即得。

【功能主治】祛风湿,利关节,解毒。

用于风湿痹痛,筋骨无力,腰膝酸软,四肢麻痹,半身不遂,风疹湿疮。

【用法用量】口服,一次1丸,一日2~3次。

【规格】每丸重9g【贮藏】密封。

【摘录】《中国药典》3、豨莶丸【别名】火轮丹(《普济方》,卷三二○引《鲍氏方》)。

【处方】豨莶草不拘多少【制法】农历五月收采,九蒸九晒,捣为末,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祛风胜湿。

治中风,口眼歪斜,手足缓弱,时吐涎沫,语言蹇涩;风湿痹痛,腰膝无力,手足麻木;并治白驳风。

【用法用量】每服20~30丸,空腹时用温酒或米汤下。

服至2千丸时,病情加剧,不需忧虑,是药力效应,服至4千丸时可望痊愈。

【摘录】《政和本草》卷十一引《成讷方》4、洗手荣筋方【处方】桂枝尖6克赤芍6克没药4.5克乳香3克宣木瓜9克秦艽6克丝瓜3克甲珠6克天仙藤9克【功能主治】通络化瘀,祛风止痛。

治风湿痹痛,偏于上肢者。

【用法用量】水煎,趁热浸洗患处。

【备注】本方为祛风寒湿邪,通络化瘀止痛之剂。

方中桂枝用尖,取其上行肢臂,以祛风寒,配以丝瓜、天仙藤通经活络;乳香、没药活血祛瘀,行气止痛;芍药,甲珠滋养阴血,调肝荣筋;木瓜调肝利湿以舒筋;秦艽以祛风湿。

中医治疗痛风(风湿热痹型)经方1则

中医治疗痛风(风湿热痹型)经方1则

中医治疗痛风(风湿热痹型)经方1则中医治疗痛风(风湿热痹型)经方1则——当归三苓汤(通络止痛)2023-02-14 12:28·广安门中医专家王剑飞中医病案:初诊:王某,男,59岁,主诉:右足肿痛2天。

既往史:既往痛风病史。

无发热,中医查体:右足肿痛,行走受限,纳呆,寐差,排便困难,舌质暗紫苔黄腻脉弦数。

诊断:痹证证型:风湿热痹治则:清利湿热,通络止痛当归三苓汤(注:用药剂量需辨证)中医处方:当归,羌活,防风,升麻,猪苓,土茯苓,黄苓,泽泻,茵陈,葛根,苍术,苦参,知母,车前子,紫花地丁,皂角刺,绵萆薢。

复诊,患者自述肿痛明显减轻,活动自如,大便调,舌质紫暗苔白腻脉弦。

上方去羌活,猪苓,百合,穿山龙。

7剂,水煎服,一日两剂,继续巩固治疗。

嘱其若无症状,可停药观察。

此方出自金代张元素的《医学启源》,收录于李东垣所著的《兰室秘藏》。

原文所载主治“湿热为病,肢节烦痛,肩背沉痛,胸膈不利,遍身疼,下注于胫,肿痛不可忍。

”有清利湿热,疏风止痛之功。

汪昂《医方集解·利湿之剂》:羌活透关节,防风散风湿为君。

升、葛味薄引而上行,苦以发之;白术甘温和平,苍术辛温雄壮,健脾燥湿为臣。

湿热相合,肢节烦痛,苦参、黄芩、知母、茵陈,苦寒以泄之,酒炒以为用;血壅不流则为痛,当归辛温以散之;人参、甘草甘温补养正气,使苦寒不伤脾胃;治湿不利小便,非其治也,猪苓、泽泻甘淡咸平,导其留饮为佐。

上下分消其湿,使壅滞得宣通也。

中医学认为痛风属痹症范畴。

患者既往痛风病史,苔黄腻,脉弦数,故为湿热内蕴,当归拈痛汤清利湿热,土茯苓、车前子、绵萆薢有促进尿酸排泄之功,紫花地丁清热解毒、皂角刺消肿除痈。

急则治其标,缓解患者疼痛。

诸药合用,效如桴鼓。

注:文中所涉及到各类所述配伍、方剂药方、验方,药膳等必须在中医师当面辨证指导下来借鉴、应用,切勿盲目尝试!本文仅供专业中医人士参考学习,不能作为处方,请勿盲目试药,本平台不承担由此产生的任何责任!。

风湿性关节炎(热痹)

风湿性关节炎(热痹)

风湿性关节炎(热痹)防己地黄汤合白虎桂枝汤证原文:《金匮要略.中风历节病脉证并治第五》防己地黄汤:治病如狂状,妄行,独语不休,无寒热,其脉浮。

防己(一分)桂枝(三分)防风(三分)甘草(一分)上四味,以酒一杯,渍之一宿,绞取汁;生地黄二斤,㕮咀,蒸之如斗米饭久,以铜器盛其汁,更绞地黄汁,和,分再服。

【病机】血热阴虚,风阻经络(或风扰心神)【功用】滋阴凉血,祛风通络(或祛风安神)【临床应用】主要用于风湿或类风湿关节炎、失眠等病症。

病例:韦某,男,48岁,干部,郑州市人。

于2009年10月30日初诊。

主诉:右手关节红肿热痛3天。

现病史:患者3天前突然出现右手红肿热痛,逐渐肿至肘关节,1天前在河南省人民医院诊断为风湿性关节炎,因患者对多种抗生素过敏而求治于中医。

症如前述,便秘,体温正常,舌质红,苔薄黄燥,脉滑数。

辨病:热痹(风湿性关节炎)。

辨证:防己地黄汤合白虎桂枝汤证。

处方:生地黄40g,防风10g,防己20g,桂枝10g,知母30g,生石膏30g,金银花30g,玄参20g,甘草15g。

6剂,每日1剂,每剂煎两次,每次煎半小时。

2009年11月5日二诊:肿消大半,仍有热痛感,继服上方,6剂而愈。

按:上述病例属热痹范畴,用防己地黄汤治之,以局部红肿热痛为主,故合防己黄芪汤、白虎桂枝汤。

辨证要点是:患处疼痛发热或红肿热痛,便秘,舌质红。

关于方中之生地黄,《本经》:主折跌绝筋,伤中,逐血痹,填骨髓,长肌肉,作汤除寒热积聚,除痹。

说明生地黄不仅能滋阴凉血,还能除痹通经。

另据《中药大辞典》干地黄:【临床报道】“①治疗风湿、类风湿关节炎取干地黄3两…试治风湿性关节炎12例…类风湿关节炎11例”疗效较好,并说“据观察,地黄具有抗炎作用…与肾上腺皮质激素有相似之处”。

《摘李发枝方证辨证》个人体会:防己地黄汤本人之前用之很少,后在门诊跟师学习时常遇到老师用此方治疗失眠、情绪疾病,多数取得很好的效果。

对于此方治疗关节疾病之前跟师学习和临床上也未遇到,今日读老师书籍,才知此方也能治疗关节疾病。

株洲中医徐慧医生巧治风湿热痹

株洲中医徐慧医生巧治风湿热痹

株洲中医徐慧医生巧治风湿热痹江某男 63岁初诊时间:2019-8-3主诉:双跖趾关节、左踝关节、右膝关节红肿热痛3天。

现病史:患者诉3天前突发双跖趾关节、左踝关节、右膝关节红肿热痛,自服西药双氯芬酸钠缓释片后症状略有缓解,纳食可,寐欠安,小便黄,大便调,舌尖红,苔薄白,脉弦数。

中医诊断:痹症证型:风湿热痹治法:清热通络,祛风除湿方药:四妙丸合宣痹汤加减薏苡仁30g,苍术10g,黄柏6g,川牛膝10g连翘15g,知母10g,防己10g,滑石20g苦杏仁6g,法半夏10g,蚕沙20g,威灵仙30g土茯苓30g,延胡索15g,鸡血藤30g,海风藤10g车前草20g,金钱草30g,甘草10g×7剂,上水煎服,日一剂,分两次服用。

热痹熏洗剂:大黄15g,芒硝90g(后下),鸡血藤30g,路路通15g桑枝15g,伸筋草15g,赤芍15g,醋乳香10g醋没药10g×剂,上水熬水,熏蒸患处,日一剂。

复诊:2019-8-10,患者诉服药后关节红肿热痛明显缓解,舌体偏胖大,边有齿痕,苔薄白,脉弦略数,下肢稍浮肿,为巩固治疗,遂续用前方,水煎服10剂,熏洗5剂不适随诊。

按语:本案症属中医痹症范畴,西医属:急性痛风;感受风湿热邪或风寒湿邪易郁而化热,湿热壅滞经络,流注关节,气血郁滞不通,致局部红肿灼热,关节疼痛不能屈伸;湿热蕴久,易化火,故舌尖红,患部红肿,发病急,热痛明显,故脉弦数;方中重用四妙散和滑石、车前草、金钱草、土茯苓清热利湿;连翘、知母清热泻火;苦杏仁、法半夏、威灵仙清泻风邪、散结;蚕沙、鸡血藤、海风藤祛风除湿、通络;延胡索、防己通络止痛;熏洗方中选用“不通则痛”,故方中用清热散结、通络的药熏洗,以热使血行则络通,经络通、湿热除,则痛止,红肿退。

故效果佳。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