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次大作业
生活中的经济学第一次大作业
生活中的经济学第一次大作业生活中的经济学第一次大作业1.在对消费者征税时,税收最终更多由生产者还是消费者承担?A.生产者B.消费者C.平均负担D.根据题中条件无法确定。
正确答案:D2.根据本课程观点,政府为什么通过税收“劫富济贫”?A.穷人最后一单位收入的边际效用小于富人最后一单位收入的边际效用;B.穷人最后一单位收入的边际效用大于富人最后一单位收入的边际效用;C.穷人最后一单位收入的边际效用等于富人最后一单位收入的边际效用;D.穷人的边际效用递增而富人的编辑效用递减。
正确答案:B3.深圳某工厂工人小明,在工资率为为8元/小时的条件下,工作36小时/周;工资率为10元/小时的条件下,工作40小时/周。
由此,对他来说,工资增加的()A.收入效应大于替代效应B.收入效应等于替代效应C.收入效应小于替代效应D.收入效应与替代效应的作用方向一样正确答案:C4.“谷贱伤农”的解释最准确的是:A.人们对粮食的需求富有弹性。
这意味着收成好时,农业丰收提高农作物产量进而提升了粮食价格。
价格上升使消费者的粮食需求减少。
所以好收成常常伴随着低收益。
B.人们对粮食的需求缺乏弹性。
这意味着收成好时,农业丰收提高农作物产量进而降低价格。
但价格下跌不会使消费者的粮食需求增加很多。
所以好收成常常伴随着低收益。
C.人们对粮食的需求富有弹性。
这意味着收成好时,农业丰收提高农作物产量进而降低价格。
但价格下跌不会使消费者的粮食供给增加很多。
所以好收成常常伴随着低收益。
D.人们对粮食的需求缺乏弹性。
这意味着收成好时,农业丰收提高农作物产量进而提升了粮食价格。
价格上升使消费者的粮食需求减少。
所以好收成常常伴随着低收益。
正确答案:B5.范蠡的“三八价格,农末俱利”是指A.生产者和消费者同时获利。
B.商人和农民同时获利。
C.生产者和消费者三八分成。
D.商人和农民三八分成。
正确答案:B二、多选题 (共50.00分)1.属于文化消费的是A.古董字画B.名烟、名酒C.民族工艺品D.名胜古迹旅游正确答案:A B C D2.美国政府对奢侈品征税的一个政策并没有成功,所以1993年也就是这个政策实施三年以后,美国政府就取消了对高档奢侈品消费征税的政策。
计算方法大作业第一次
数值计算第一次大作业实验目的 以Hilbert 矩阵为例,研究处理病态问题可能遇到的困难。
内容 Hilbert 矩阵的定义是,()11/21/31/1/21/31/41/(1)1/31/41/51/(2)1/1/(1)1/(2)1/(21)n i j H h n n n n n n n =⎡⎤⎢⎥+⎢⎥⎢⎥=+⎢⎥⎢⎥⎢⎥++-⎣⎦它是一个对称正定矩阵,而且()n cond H 随着n 的增加迅速增加,其逆矩阵1,()n i j H α-=,这里,2(1)(1)!(1)!(1)[(1)!(1)!]()!()!i j i j n i n j i j i j n i n j α+-+-+-=+----- 1) 画出ln(())~n cond H n 之间的曲线(可以用任何的一种范数)。
你能猜出ln(())~n cond H n 之间有何种关系吗?提出你的猜想并想法验证。
用行范数for n=1:50for i=1:nfor j=1:nA(i,j)=1/(i+j-1);B(i,j)=factorial(n+i-1)*factorial(n+j-1)/((i+j-1)*(factorial(i-1)*facto rial(j-1))^2*factorial(n-i)*factorial(n-j));endendresult1=0;for j=1:nresult1=result1+A(1,j);endresult1=log(result1);result2=0;for i=1:nfor j=1:nresult2=B(i,j)+result2;endresult(i)=log(result2);endm=max(result);x(n)=result1+m;endplot([1:50],x)对于更大的n 值,由于Hilbert 逆矩阵中的元素过大,溢出,故在此取50以内的n 。
图1 ln(())~n cond H n 关系曲线图猜想ln(())~n cond H n 之间存在线性关系验证:设ln(()n cond H an b ∞=+在以上程序基础上,再添加>>;>> y=x';>> l=1:40;>> k=l';>> p=polyfit(k,y,1) %一次多项式拟合p =3.5446 -3.0931% P=polyfit(k,y,2) %二次多项式拟合p =-0.0008 3.5778 -3.3253% P=polyfit(k,y,3) %三次多项式拟合0.0000 -0.0033 3.6198 -3.4777% P=polyfit(k,y,4) %四次多项式拟合-0.0000 0.0002 -0.0082 3.6654 -3.5815% P=polyfit(k,y,5) %五次多项式拟合p =0.0000 -0.0000 0.0007 -0.0156 3.7107 -3.6542从上式可以看出,高次项系数相对于一次项和常数项系数要小很多,所以取ln(() 3.5446 3.0931n cond H n ∞=-2)设D 是n H 的对角线元素开方构成的矩阵。
数字逻辑第一次大作业
一.“七段数码管字形发生器”真值表(支持共阴极,1亮0灭)二.卡诺图化简:三.在Quartus 中,建工程,采用原理图设计方法,画整体电路图,设定I/O ,编译纠错第一次编译出错,Input与Output中部分名称重复,改Input中“A”为“In-A”,B、C、D同理。
第二次编译通过。
四.在Quartus中,对所设计的电路进行整体功能仿真:五.仅采用与非门实现的解决方案:根据摩根代换定律,将a~f的表达式改为与非式,在Quartus中重新用原理图的方法画出整体电路图,设定I/O,根据新表达式在电路中适当添加非门,编译纠错。
并对电路功能进行整体仿真。
六.支持共阳极数码管的解决方案:将a~f的输出信号按位取反。
即在各信号输出之前添加非门。
七.填写真值表:八.自定义三个4变量功能函数(不能重复前面的三变量函数功能),填写真值表:九.小结:首先明白了数码管工作原理后,通过写出a~f输出变量的表达式熟练了将真值表在卡诺图上表示的方法。
(由于BD字样不易显示,选用小写b和d)之后在摸索中掌握了Quartus中原理图的使用方法。
第一次编译得知在定义名称时字母不区分大写小写,A与a 将被视为重复命名。
第二次只是有几个warnings,给忽略了。
进行仿真时,由于和原理图设计是分两次进行的,在选择“Node Finder...”插入节点时系统没有自动选中我之前保存的bdf文件,显示“No node available”。
重新打开之前的工程文件重试后成功。
在仿真时不知道是否应该将ABCD连续设置16次分别观察是否显示0~F,还是将输入信号设为随即信号,整体观察。
后来一想没啥区别,后者逐个信号竖向观察就能知道显示的数字对不对,还更方便。
观察仿真波形发现,在固定输入信号时,确实输出的信号符合要求。
选做题没想出好方法,觉得只有同时连两条线路才可实现。
其实已开始对这个软件真是无从下手。
多亏几个朋友对我的帮助,我才掌握了基本使用方法。
控制图作业
项目质量管理体系第一次大作业题目:控制图的3σ原理与X-R图原理学院:管理学院专业:工程管理学号:姓名:一、控制图的原理、基本结构和轮廓线定义:控制图:对过程质量特性值进行测定、记录、评估,以监察过程是否处于控制状态的一种用统计方法设计的图。
(也称休哈特控制图)控制图是画有控制界限的一种图表。
如图1—1所示。
通过它可以看出质量变动的情况及趋势,以便找出影响质量变动的原因,然后予以解决。
图1—1控制图1、以随时间推移而变动着的样品号为横坐标,以质量特性值或其统计量为纵坐标;2、三条具有统计意义的控制线:上控制线UCL、中心线CL、下控制线LCL;3、一条质量特性值或其统计量的波动曲线。
四、控制图原理的解释第一种解释:“点出界就判异”小概率事件原理:小概率事件实际上不发生,若发生即判异常。
控制图就是统计假设检验的图上作业法。
第二种解释:“抓异因,弃偶因”控制限就是区分偶然波动与异常波动的科学界限。
休哈特控制图的实质就是区分偶然因素与异常因素的。
我们已经知道:在正态分布的基本性质中,质量特性数据落在[μ±3]范围内的概率为99.73%,落在界外的概率只有0.27%,超过一侧的概率只有0.135%,这是一个小概率事件。
这个结论非常重要,控制图正是基于这个结论而产生出来的。
现在把带有μ±3线的正态分布曲线旋转到一定的位置(即正态分布曲线向右旋转9,再翻转 ),即得到了控制图的基本形式,再去掉正态分布的概率密度曲线,就得到了控制图的轮廓线,其演变过程如图1—2所示。
图1—2控制图轮廓线的演变过程通常,我们把上临界线(图中的μ+3线)称为控制上界,记为UCL(Upper Control Limit),平均数(图中的μ线)称为中心线,记为CL (Central Line),下临界线(图中μ-3线)称为控制下界,记为LCL(Lower Control Limit)。
控制上界与控制下界统称为控制界限。
北航数值分析全部三次大作业
北航数值分析全部三次大作业第一次大作业是关于解线性方程组的数值方法。
我们被要求实现各种常用的线性方程组求解算法,例如高斯消元法、LU分解法和迭代法等。
我首先学习了这些算法的原理和实现方法,并借助Python编程语言编写了这些算法的代码。
在实验中,我们使用了不同规模和条件的线性方程组进行测试,并比较了不同算法的性能和精度。
通过这个作业,我深入了解了线性方程组求解的原理和方法,提高了我的编程和数值计算能力。
第二次大作业是关于数值积分的方法。
数值积分是数值分析中的重要内容,它可以用于计算曲线的长度、函数的面积以及求解微分方程等问题。
在这个作业中,我们需要实现不同的数值积分算法,例如矩形法、梯形法和辛普森法等。
我学习了这些算法的原理和实现方法,并使用Python编写了它们的代码。
在实验中,我们计算了不同函数的积分值,并对比了不同算法的精度和效率。
通过这个作业,我深入了解了数值积分的原理和方法,提高了我的编程和数学建模能力。
第三次大作业是关于常微分方程的数值解法。
常微分方程是数值分析中的核心内容之一,它可以用于描述众多物理、化学和生物现象。
在这个作业中,我们需要实现不同的常微分方程求解算法,例如欧拉法、龙格-库塔法和Adams法等。
我学习了这些算法的原理和实现方法,并使用Python编写了它们的代码。
在实验中,我们解决了一些具体的常微分方程问题,并比较了不同算法的精度和效率。
通过这个作业,我深入了解了常微分方程的原理和方法,提高了我的编程和问题求解能力。
总的来说,北航数值分析课程的三次大作业非常有挑战性,但也非常有意义。
通过这些作业,我在数值计算和编程方面得到了很大的提升,也更加深入地了解了数值分析的理论和方法。
虽然这些作业需要大量的时间和精力,但我相信这些努力将会对我未来的学习和工作产生积极的影响。
机械CAD三次大作业
机械CAD 大作业姓名 刘刚班级 机械11005 学号 201003606 序号 11次数得分第一次 第二次 第三次 综合目录第一次大作业.......................................................................1-6 VC编程程序代码及图片展示. ........................1-2VB 编程程序代码图片展示.............................3-5第一次程序设计心得 (6)第二次大作业....................................................................................7-8程序运行结果及图片展示 (7)第二次程序设计心得 (8)第三次大作业.................................................................................9-18 VB编程程序代码.................................................9-15VB编程图片展示...................................................16-17第三次程序设计心得 (18)第一次大作业V带选型查询一、程序设计功能:1.为避免多次翻书查找V带型号,故此程序要求实现多次查找;2. 当输入转速和功率后应用程序能显示所要查找的V带型号;3.为实现良好的用户体验,故程序界面在设计时附上了V带选型图;4.当输入数据不完整或不合法时,系统能弹窗提示用户将数据输入完整或修正错误输入数据。
二、程序设计思想:根据V带选型图可知V带折线图将V带型号分成了O,A,B,C,D,E,F等几个区。
而每个区域都由相应的对数函数曲线所控制。
北航惯导第一次大作业
《惯性导航原理》第一次大作业一、 原理分析惯导系统为指北方位的平台系统,则利用比力方程以及陀螺提供的东、北、天三个比力数据,即可计算得到在每个数据采集点的平台即时速度,再通过经纬度的计算公式,就可以得到每个数据采集点平台的即时经纬度,以每个数据采集点为下一个采集点的起点,即可对速度和经纬度进行累计计算,从而得到平台在运动过程中任意时刻的速度和位置情况。
运动过程中任意时刻的速度和位置情况。
1.模型公式的推导载体相对地球运动时,载体相对地球运动时,加速度计测得的比力表达式,加速度计测得的比力表达式,加速度计测得的比力表达式,称为比力方程,称为比力方程,称为比力方程,方程如方程如下:下:g V V f epep ieep-´++=)2(vv (1)在指北方案中,平台模拟地理坐标系,将上式中平台坐标系用地理坐标系代入得:入得:t tt ett iettgV f V+´+-=)2(v v (2)系统中测量的是比力分量,将上式写成分量形式系统中测量的是比力分量,将上式写成分量形式=-+ (3) 又因为地球的自转角速率为:又因为地球的自转角速率为:(4)地理坐标系相对于地球坐标系的角速率为:地理坐标系相对于地球坐标系的角速率为:= (5)将(将(44)(5)两个式子带入()两个式子带入(33)式,即可得到如下方程组:)式,即可得到如下方程组:(6)2.速度计算作业要求只考虑水平通道,作业要求只考虑水平通道,因此只需要计算正东、因此只需要计算正东、因此只需要计算正东、正北两个方向的速度即可。
正北两个方向的速度即可。
正北两个方向的速度即可。
理理论上计算得到t x V 、t y V 后,再积分一次可得到速度值,即后,再积分一次可得到速度值,即ïîïíì+=+=òòt t y t y t ytt x t x tx V dt V V V dt V V 000但在本次计算过程中,三个方向的速度均是从零开始在各时间节点上的累加,并不是t的函数,因此速度计算可以由以下方程组实现:(7)此方程组表示了从第i 个采集点到第(个采集点到第(i+1i+1i+1)个采集点的速度递推公式。
第一学期管理学原理第一次大作业
2015年第一学期《管理学原理》第一次大作业一、简答题1、简述管理环境的分类2、简述权变理论的主要观点3、简述两种不同的社会责任观4、简述德尔菲法和头脑风暴法的异同点5、简述计划编制的程序6、简述扁平式组织结构和锥形组织结构形式的优缺点7、简述克服沟通障碍的途径8、简述直接控制和间接控制的优劣9、简述管理创新的内容二、论述题1、试论述管理的二重性原理2、联系实际,谈谈建立学习型组织的主要途径3、联系实际,谈谈如何加强管理伦理建设4、结合实际,谈谈你对目标管理的看法5、结合实际,谈谈控制的过程及其主要事项6、假如你是一个企业的管理者,你将如何对待管理创新一、简答题1、答:管理环境分为外部环境和内部环境,外部环境一般有政治环境、社会文化环境、经济环境、技术环境和自然环境。
内部环境有人力资源环境、物力资源环境、财力资源环境以及内部文化环境。
2、答:权变理论主要观点有:(1)环境变量与管理变量之间存在着函数关系,即权变关系。
这里所说的环境变量,既包括组织的外部环境,也包括组织的内部环境。
而管理变量则指管理者在管理中所选择和采用的管理观念和技术。
(2)在一般情况下环境是自变量,管理观念和技术是因变量。
因此,如果环境条件一定,为了更快地达到目标,必须采用与之相适应的管理原理、方法和技术。
(3)管理模式不是一成不变的,要适应不断变化的环境而有所变革,要根据组织的实际情况来选择最适宜的管理模式。
3、答:管理学家罗宾斯·斯蒂芬列举了两种相反的社会责任观:(1)古典观认为:大多数企业的管理者是职业经理,他们不具有企业的所有权,这些企业的经营者向股东负责,其主要责任是最大限度地满足股东的利益,追求利润的最大化。
(2)社会经济学观点认为:企业不仅仅是经济机构,除了要赚取合理的利润以外,还应为基本相关利益群体承担其应负担的社会责任。
4、答:相同点:(1)以相关人士为对象;(2)以最佳方案为集体决策。
不同点:(1)头脑风暴法倡导创新思维、对别人的建议不做评价。
华工自动化线性系统第一次 大作业
求的方法有时域的求解方法和频域的求解方法。 方法1:根据或者的定义直接计算:
=I+++…++…= 从公式可以看出,右边是一个无穷项的和,要精确计算出
结果是很困难的,所以无论是手工计算还是利用电脑计算,都 不可能取无穷项计算,通常是取有限项,得到一个近似的值, 以满足不同的精度要求即可.对于不同的精度要求,n的值会不 同。在工程上,只要取它的前几项就可以满足要求,本方法易 于理解,适合计算机编程。 方法2:利用拉氏反变换法求:
版本)正在进行着陆(速度V=16英里/小时)。描述飞机纵向 运动的状态空间方程
给出如下:
控制输入是升降舵角度和向量的状态变量分别是速度的变化, 迎角,俯仰速率和俯仰度。
该飞机的纵向模式称为短周期和长周期。在长周期特征 值,这也是一种复杂的共轭特征值接近虚轴,造成长周期运 动,在水平面缓慢地震荡。
二、状态转移矩阵的重要性与意义
线性系统理论大作业
专业:控制理论与控制工程 学号与姓名:
一、飞行器原理及结构和空间坐标系
为了进行控制系统设计的目的,飞机动力学经常称为飞行 姿态的一些操作状态进行线性化,它假设飞机的速度(马赫 数)和姿态是不变的。控制面(The control surfaces)和发动 机推力装置设置或修改,以达到这些状态,我们设计控制系统 就是为了维护这些条件,例如,强制将到这些状态的扰动(偏 差)变为零。
syms M s d1 t XT X0; A=[-0.0507 -3.861 0 -32.2;-0.00117 -0.5164 1 0;-0.000129 1.4168 -0.4932 0;0 0 1 0]; disp('矩阵A的行列式如下:'); d1=det(A); I=eye(4); disp('[sI-A]^(-1)为:'); B=(s*I-A); C=inv(B); digits(4) C=vpa(C) disp('状态转移阵为'); D=ilaplace(C); digits(4); M=vpa(D) X0=[0;0;0;0]; B=[0;-0.0717;-1.645;0]; XT=M*(X0+B) %求解系统的状态响应。 %画图 subplot(2,2,1) %画出x(t)d第一个分量X1(t),并把它显示在左上 角。 ezplot(XT(1,1),[0,2]) subplot(2,2,2) %画出x(t)d第二个分量X2(t),并把它显示在右上 角。 ezplot(XT(2,1),[0,2])
数值分析(宋)第1次大作业Hilbert矩阵病态问题研究
Hilbert 矩阵病态问题研究 (数值分析第一次大作业) 姓名:** 学号:** 班级:**1)Hilbert 矩阵的阶数n 与ln(())n cond H 的关系猜想:ln(())n cond H 与n 呈线性关系,其中()n cond H 按2范数计算。
绘制ln(())n cond H n 曲线。
分别取11050500n ≤≤、、,得到ln(())n cond H n 曲线如图1-1、图1-2及图1-3所示。
程序详见附录1。
图1-1. 110n ≤≤由图1-1可知,110n ≤≤,ln(())n cond H 是n 的线性函数,猜想正确。
图1-2. 150n ≤≤由图1-2知,当15n >时,ln(())n cond H 与n 之间的线性关系已经不存在,而且ln(())n cond H 的值大致在(40,50)内间波动,猜想与实际不完全相符。
图1-3. 1500n ≤≤图1-3进一步说明了ln(())n cond H 与n 之间的变化关系:当n 小于某一值(设该值为k )时,ln(())n cond H 是n 的线性函数,而当n 大于k 时,随着n 的增大,ln(())n cond H 与n 间的线性关系不再成立,且其值在某一区间内波动。
为进一步确定k 的大小,绘制114n ≤≤时的曲线,如图1-4所示,可知k 的取值应为13。
图1-4. 114n ≤≤2)由n H 至ˆnH 的预处理 绘制ˆln(()/())n n cond H cond H n 曲线。
其中11ˆn nH D H D --=,D 为由n H 的对角元素开方构成的对角矩阵。
条件数按2范数计算。
程序详见附录2。
分别取11350500n ≤≤、、,得到如图2-1、图2-2和图2-3所示曲线。
由曲线图像可知:当Hilbert 矩阵的阶数12n ≤时,ˆln(()/())n ncond H cond H 随n 增大而逐渐减小,而n 继续增大时,ˆln(()/())n n cond H cond H 的取值将在区间(-7,4)内波动,且主要集中在(0,-3)区间内。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雷达对抗原理第一次大作业汇编
雷达对抗原理大作业学校:西安电子科技大学专业:信息对抗指导老师:魏青学号/学生:雷达侦查中的测频介绍与仿真如今,战争的现代水平空前提高,电子战渗透到战争的各个方面。
军事高技术的发展,使电子对抗的范围不断扩大,并逐步突破了原有的战役战斗范畴,扩展到整个战争领域。
海湾战争、科索沃战争、阿富汗战争、伊拉克战争和最近的利比亚战争都表明,电子对抗在现代战争中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
电子对抗不仅在战时大量使用,在和平时期侦察卫星、侦察飞机、侦察船和地面侦察站不停地监视着对方的电磁辐射,以探明阵地布置、军事集结和调动;也不断收集对方电磁设备的性能参数,以期在战前进行模拟的对抗试验,确保在战争中有效地压制对方的电子设备。
侦察是对抗的基础。
电子侦察的基本任务是截获、分析对方的辐射信号,测量信号的到达方向、频率、信号调制特性,最终目的是识别辐射源的属性,以便有针对性的对抗。
自电子对抗出现后的60多年来,电子技术的飞跃发展引起了雷达、通信、导航等技术的飞速发展。
使对电子侦察设备同时处理多信号的能力、快速反映能力及信号特征处理能力的要求是越来越高。
但是现在雷达参数的搜索变化,给信号的分选、识别带来很大困难。
所幸大多数辐射源是慢运动或固定的,因此刹用到达角这一参数将来自很大空域内的辐射源进行分离,然后对各个辐射源分析,成了现代电子侦察的一个特点。
1.概述图1典型雷达接收机原理框图对雷达信号测频的重要性载波频率是雷达的基本、重要特征,具有相对稳定性,使信号分选、识别、干扰的基本依据。
对雷达信号测频的主要技术指标a. 测频时间定义:从信号到达至测频输出所需时间,是确定或随机的。
要求:瞬时测频,即在雷达脉冲持续时间内完成载波频率测量。
重要性:直接影响侦察系统的截获概率和截获时间。
频域截获概率:即频率搜索概率,单个脉冲的频率搜索概率定义为(Δf r测频接收机瞬时带宽, f2-f1是测频范围,即侦察频率范围)截获时间:达到给定的截获概率所需的时间,如果采用瞬时测频接收机,则单个脉冲的截获时间为(其中Tr是脉冲重复周期,t th是侦察系统的通过时间)b.测频范围、瞬时带宽、频率分辨力和测频精度测频范围:测频系统最大可测的雷达信号的频率范围;瞬时带宽:测频系统在任一瞬间可以测量的雷达信号的频率范围;频率分辨力:测频系统所能分开的两个同时到达信号的最小频率差;测频精度:把测频误差的均方根误差称为测频精度;晶体视频接收机:测频范围等于瞬时带宽,频率截获概率=1,但频率分辨率很低,等于瞬时带宽。
通信系统第一次大作业—OFDM系统仿真实验报告
通信系统第⼀次⼤作业—OFDM系统仿真实验报告通信信号处理第⼀次⼤作业—OFDM系统仿真实验报告⽆210 孙⽂钰2012010999⼀、OFDM系统模型说明1.基于IFFT/FFT的OFDM系统模型基于IFFT/FFT的OFDM系统框图如图1.1所⽰:图1.1 基于IFFT/FFT的OFDM系统其中调制模块本次实验采⽤的是16QAM调制。
同时根据所给的参数,带宽5MHz,⼦载波间隔15kHz,⼦载波个数5M/15k=332,做512点FFT/IFFT,剩余180个点补零以过采样,CP长度为OFDM符号长度的7%,CP点数为332*7%=24点。
采⽤16QAM及1/2码率的编码⽅法,则系统的最⾼可达数据率为:332?20.0714ms=9300k=9.3Mbit/s系统的频谱效率为:9.3Mbit/s15kHz=620bit/s/HZ2.发射机模型发射机模型框图如图1.2所⽰:图1.2 发射机模型考虑多径传播延时的影响,在发射端IFFT变换后的时域信号之间插⼊保护间隔,同时为了不影响⼦载波间的正交性,保护间隔为循环前缀。
3.接收机模型接收机模型框图如图1.3所⽰:图1.3 接收机模型在接收端A/D转换后去循环前缀,并将时域信号通过FFT变换到原来的频域信号后进⾏判决,最后进⾏16QAM的解调。
4.本次实验的做法本次实验没有考虑模拟信号的处理,假设载波频偏估计准确,不考虑采样时钟的偏差。
对于多径传播延迟,模型简单假定为符号间延迟的相⼲叠加,因此在延迟情况下进⾏FFT相当于循环卷积,还原时需要除以旋转相位。
5.减⼩峰均⽐PAR的⽅案OFDM系统的⼀个缺点是峰均⽐过⾼,本实验采⽤了3种⽅式减⼩峰均⽐,分别是选择性映射(SLM)、压缩扩展变换(C变换)和最直接的硬限幅⽅法。
报告后⾯会逐⼀⽐较这些⽅案的性能。
6.⼆、绘制误码率与信噪⽐曲线代码见main_sim.m第⼀部分:%% SNR与误码率的关系在多径效应简单考虑为符号延时的相⼲叠加情况下,保护间隔为24点,假定延迟为0(⽆延迟)、10(在保护间隔内)、30(超过保护间隔)下仿真结果如图2.1与图2.2。
作业要求
《惯性导航原理》第一次大作业1 数据说明惯导系统为指北方位的平台系统,运动过程中系统高度不变。
(1) 系统初始信息初始位置经度(º)纬度(º)高度(m)116.34369207640.16256540237.74319初始速度东向速度(m/s)北向速度(m/s)天向速度(m/s)0.00.00.0初始姿态航向角(º)俯仰角(º)横滚角(º)152.08690.5894-0.8758(2) 数据格式文件fw.mat中保存的为比力信息f(单位:m/s^2)和陀螺仪角速率信息w(单位:rad/s),排列顺序为一~三行分别为东、北、天向信息,共1200秒数据,陀螺仪和加速度计采样周期为0.01秒。
使用MATLAB编程时可使用如下形式的语句读取数据:“load 文件路径...\fw”,可得到变量名为f的比力信息和变量名为w的陀螺仪角速率信息。
文件fw.dat中数据与fw.mat文件中数据相同,只是数据格式不同,fw.dat数据:第一列:数据包序号,第二至四列:分别为东、北、天向陀螺仪角速率信息w(单位:rad/s),第五至七列:分别为东、北、天向比力信息f(单位:m/s^2).用MATLAB编程时使用如下形式的语句读取数据:a=load('文件路径/fw.dat');w =a(:,2:4)';f =a(:,5:7)';可得到变量名为f的比力信息和变量名为w的陀螺仪角速率信息(与fw.mat格式文件得到的信息相同)。
提示:导航过程中只考虑水平通道。
2 作业要求作业以纸质报告形式提交。
具体要求为在报告第一页上写明本人姓名、学号、联系方式,报告中包含以下内容一、“原理分析”给出对本次作业相关原理及公式的具体分析。
二、“程序流程图”在原理分析基础上画出程序流程图,并对程序流程图结构进行文字说明。
三、“导航结果”以经度为横轴,纬度为纵轴(单位均转换为:度)作出系统位置坐标曲线图;以时间为横轴(单位:秒),东向和北向速度为纵轴作出系统速度随时间变化曲线图;以列表形式给出系统纬度、经度、东向速度、北向速度的终点值。
工程图学大作业圆弧连接(如何画起重钩)
第一次大作业—基本作图和圆弧连接一作业内容:线型练习、圆弧连接。
二作业目的:1.熟悉有关图幅,图线及字体的制图标准;2.学习平面图形的尺寸分析,掌握圆弧连接的作图方法。
三作业要求:1. 采用标准图幅,规定线型绘图,图形正确,布置适当,线形合格,连接圆滑,图面整洁;2.同类型图线全图粗细一致,字体工整;3.根据零件尺寸来分析画图的顺序。
四作业指示:1.采用A3图纸横放,固定图纸,左侧画线型练习(不必标注尺寸),右侧画圆弧连接中的任意一个图形(标注尺寸);2.分析图形尺寸,确定画图步骤;先画水平、铅垂方向的基准线,然后再画已知线段、中间线段需要经过一次圆弧连接来确定中心位置,连接线段需要两次圆弧连接确定连接中心,找完连接中心后确定连接点,连接点作为连接圆弧的起讫点,要严格遵守。
3.底稿用2H笔绘制,完成后经教师检查无误方可加深;4.加深过程中一定要注意图面的整洁,箭头一定要规范,不可以太胖,文字书写用长仿宋体,切忌用楷体。
5.五【例】抄画习题册上的起重钩在绘图之前,首先要进行平面图形的尺寸分析,尺寸分析的目的是分析平面图形尺寸的作用(定形尺寸、定位尺寸),确定县线段的性质,从而得出正确的绘图步骤。
一、平面图形的尺寸分析1. 确定基准线标注定位尺寸其实位置的点或线成为尺寸基准,在平面图形中一般有长度和宽度两个方向的基准。
通常选取图形的对称线、较大圆的中心线图形底线作为尺寸基准。
本例中,以贯穿上下的点划线作为水平方向的长度基准线,以经过φ40圆弧圆心的水平点划线作为铅垂方向的高度基准线。
2.定形尺寸是用以确定平面图形各组成部分形状、大小的尺寸。
本例中所有表示圆弧的直径、半径尺寸都是定形尺寸,R4、R23、R40、R48、R60、、φ40、φ30、φ23,另外,C2和表示直线长度的38也是定形尺寸。
3.定位尺寸用以确定平面图形个组成部分之间相对位置的尺寸,此处9、15、90、38表示定位尺寸。
二、平面图形的线段分析1.已知线段定形、定位尺寸都给出的线段称为已知线段,如φ23直线、φ30直线、φ40圆弧、R48、R48圆弧。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姓名:田婷学号:2016300185 班级序号:06 1.Write a passage of 150-200 words to summarize the main idea of the Critical Reading Text in Unit 1. Remember to include the objective, the methods and the major findings. When you are writing the summary, please remember not to copy the exact the sentences from the text.
Laypeople’s Understanding of Radioactivity and Radiation
The objective of the text is to find out laypeople’s understanding of central concepts concerning radioactivity and radiation phenomena, and then to detect whether respondents feared radiation and to investigate their attitudes to the applications of radiation.
The survey was conducted in the form of questionnaire given to 270 students in an elementary physics course at the University of Oslo. This group was chosen for two main reasons : 1) The group was fairly large and easily accessible and 2) the group mainly consisted of first-year students who had completed secondry education , but had not received formal instruction on radiation since leaving school . And the questionnaire consisted of 13 questions .After that, all answers were assigned to the appropriate categories and coded.
They found that there was a lack of knowledge about ‘absorption’ among respondents. Besides, women tended to be more worried about radiation and more sceptical about nuclear power than were men. In addition to that, only a small number of respondents feared the exposure to radition. Sufficient knowledge of radiation has little to do with one’s political considerations and judgments.
Taking the lay conceptions into account and integrating factual knowledge and practical considerations may be a solution to the problem. Analyzing preconceptions about radiation may improve the public understanding of radiation phenomena.
2. Choose and write down your own research topic and narrow it down to at least three approriate working topics. Pay careful attention to the Models and Principles from p.27 to p.32.
My Topic: Genetically Modified Foods
My narrower topics / My working titles:
1. The conception of genetically modified foods
2.The present situation of genetically modified foods in the market
3.The advantages and disadvantages of the existence of genetically modified foo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