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风景名胜区与美国国家公园保护体系比较研究
我国风景名胜区与美国国家公园管理比较研究

我国风景名胜区与美国国家公园管理比较研究作者:毛杰来源:《现代经济信息》2016年第22期摘要:风景名胜区与国家公园是一个国家乃至全人类的自然文化遗产,必须严格保护,合理开发,使其持续发展。
美国国家公园在保护与开发上已探索出了很多成功经验;我国风景名胜区在这方面存有不少问题。
本文尝试通过对比我国风景名胜区与美国国家公园的管理,以借鉴经验,使我国的风景名胜区健康持续发展。
关键词:风景名胜区;国家公园;管理中图分类号:TU986.5;F592 文献识别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6)022-000-02世界上许多国家和政府都采用国家公园或风景名胜区的形式来保护本国的自然和人文景观资源,使它们遭破坏,让国民有机会欣赏到大自然的杰作和灿烂的人类文明。
其中,美国采取国家公园的形式,取得了很多成功经验;我国则以风景名胜区的形式,但我国风景名胜区在管理方面存有不少问题。
本文尝试比较美国的国家公园和我国风景名胜区管理,找出差异,以便取其所长,补己之短,使我国风景名胜区健康持续发展。
一、我国风景名胜区和美国国家公园系统概况1.我国风景名胜区概况我国的风景名胜区是指具有观赏、文化或者科学价值,自然景观、人文景观比较集中,环境优美,可供人们游览或者进行科学、文化活动的区域[1],由国家级和省级之分。
国家级风景名胜区具有国家代表性,由国务院批准设立,要求自然和人文景观能够反映重要的自然变化过程和重大历史文化发展过程,基本处于自然状态或者保持历史原貌, [2]。
中国的风景名胜区与国际上的国家公园(National Park)相似,在保护地体系归类中与国家公园相当,同时又有自己的特点[3]。
自1982年起,国务院相继批准建立了八批国家级风景名胜区,共计225处。
另外,国务院又批准建立129个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国家文物局还批准建立了众多国家级、省级、市级文物保护单位,来管理和保护我国的自然人文景观资源。
2.美国国家公园系统概况国家公园、国家历史公园和国家娱乐公园共同构成了美国的国家公园系统。
国家公园的公益性内涵及中国风景名胜区的公益性提升对策研究

国家公园的公益性内涵及中国风景名胜区的公益性提升对策研究陈耀华;陈康琳【摘要】国家公园的设立源于保护生态环境的需求和公民游憩思想的发展,保护和服务是国家公园的2个重要功能.在国家公园公益性的理论溯源、特征总结基础上,将其内涵定义为:在资源保护和公民游憩权得到保障的前提下,国家公园产生的所有正向外部性均属于公益性范畴.而后对比美国国家公园与我国风景名胜区的体制差异性,包括管理机构、申报方式、立法保障、土地权属、经费预算5个方面,再基于中国风景名胜区的公益性发展状况,对其中较为突出的门票价格规制、公益教育服务两大问题进行探讨,并提出相应的提升对策.旨在通过借鉴别国经验,为我国风景名胜区的公益性提升提供理论参考.【期刊名称】《中国园林》【年(卷),期】2018(034)007【总页数】4页(P13-16)【关键词】风景园林;公益性;国家公园;风景名胜区;内涵;体制【作者】陈耀华;陈康琳【作者单位】北京大学城市与环境学院北京 100871;北京大学北京 100871【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TU9861 国家公园公益性研究现状根据世界自然保护联盟(以下简称IUCN)的定义,国家公园是具有国家意义的公众自然遗产公园,为人类福祉与享受而划定,面积足以维持特定自然生态系统,由国家最高管理机构行使管理权的保护地。
自1872年美国设立第一个国家公园——黄石国家公园以来,国家公园作为一种严格保护并合理利用自然文化资源的可持续发展理念和举措,在全球得到了普遍认可和蓬勃发展[1],目前全球已有100多个国家建立了3000多个国家公园。
“公益性”这一概念在学术界尚未有一个统一认知,从广义上而言,一切涉及公共利益的活动都能成为公益,它是社会共同体发展的产物,常常与仁爱、扶弱、互助等精神品质相关联。
从学术界对“国家公园公益性”的研究结果来看,国外将“公益性”作为国家公园特性的专项研究较为匮乏,但有一定数量与之相关的研究,包括门票收取[2-4]、生态保护[5-7]、管理规划[8-11]、科普教育[12-14]、科学研究[15-17]、服务设施[18-20]等①;国内的公益性研究也尚且不多:陈耀华等认为国家公园具有公益性、国家主导性和科学性3类根本特性,指出公益性是社会存在所必需的一元的、抽象的价值和全体社会成员的共同目标,主要体现在为公众利益而设、对公众低廉收费、使公众受到教育、让公众积极参与4个方面[1];周永振通过对美国国家公园体系、理念的介绍,提出中国国家公园建设应通过对各类景区门票价格的适度控制来体现公益性,并指出美国国家公园的公益性包括门票价格的合理设置、游客流量的适度控制、环境教育的深入开展、鼓励非营利机构参与、推行志愿者服务5个方面,其中门票价格的合理设置包括确保公众游览的参与权、实行低廉的票价②。
我国风景名胜区与美国国家公园资源保护与利用的对比研究

( 总第 4 6 8期 )
商 业 经 济
S HAN GYE J I N GJ I
No. 8, 2 01 5
To t 8 l No . 4 6 8
【 文章编号】 1 0 0 9 - 6 0 4 3 ( 2 0 1 5 ) 0 8 — 0 0 6 1 - 0 3
国家重要 资 源 事业 , 也 尚未形 成严 格 、 统一 、 科学 的管理 体 系。 许多 风景名 胜 区旅 游业过 快发展 , 资源 过度开 发利 用, 管理 薄弱 , 保护 经费 短缺 , 资 源保 护与利 用矛盾 激化 。
资源以国家公园的模式加以保护和利用是风景名胜 区资
源事业未 来发 展的重要 方 向和趋势 。 美 国是世 界上 最早建 立 国家公 园的 国家 ,也是 国家
破 的关 键 点 。
一
、
引 言
综 观世界 各个 国家 和组织 的资 源保护 地类 型和模 式 风景 名胜 区 ,是 我 国辽 阔土 地上 自然景 物 与人 文景 物 高度集 中的具 有典 型意 义 的风景精 华所在 ,包括 具有 独 特观赏 价值 的 自然 景观 资源 和较 高历 史文 化价值 的人 文 景观资 源 ,是 我 国极为珍 贵 的 自然遗 产 和历 史文 化瑰 宝, 是人 类珍 贵的物 质和精神 财富 。
据统 计 , 至2 0 1 2年 底 , 国务 院共 公 布 了 8批 、 2 2 5处
中, 国家公园( N a t i o n a l P a r k ) 已被证明是一种能够合理处
理生态 保护 与资源 开发利 用关 系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的行 之有效 的 实现双赢 的保 护和管 理模式 。它 既 以整 体保 护维护 为主 , 改善 、 平 衡 生态 环境 , 以局 部小 范 围开发 为辅 , 给予人 们享 受 自然 生态 的空 间 , 达 到 生态 效应 、 社会 效 益 、 经 济效 益协 同发
我国风景名胜区与美国国家公园保护体系比较研究

我国风景名胜区与美国国家公园保护体系比较研究我国风景名胜区与美国国家公园保护体系比较研究中文摘要:近几年随着经济的飞速发展,我国风景名胜区事业的发展也十分迅速,一方面取得了前所未有的成绩,但另一方面风景区的管理、开发与保护存在的问题越来越严重,已经引起了有关领导、专家学者的高度重视和公民的高度关注。
我国的风景名胜区究竟应该怎么管理?怎么规划设计、开发与保护?作者对我国风景名胜区和美国国家公园进行了诸多方面比较研究,提出我国风景名胜区应该借鉴的管理经验。
关键词:风景名胜区、国家公园、体系、差异一、概念根据2006年6月国务院颁布的 景名胜区条例第二条第二款的规定:!本条例所称风景名胜区,是指具有观赏、文化或者科学价值,自然景观、人文景观比较集中,环境优美,可供人们游览或者进行科学、文化活动的区域。
∀这一定义,就把风景名胜区同相关的自然保护区、森林公园、旅游区等概念区分开来。
“国家公园”的概念源自美国,名词译自英文的“National Park”,据说最早由美国艺术家乔治·卡特林首先提出。
他在旅行的路上,对美国西部大开发对印第安文明、野生动植物和荒野的影响深表忧虑。
他写到“它们可以被保护起来,只要政府通过一些保护政策设立一个大公园,一个国家公园,其中有人也有野兽,所有的一切都处于原生状态,体现着自然之美”。
之后,即被全世界许多国家所使用,尽管各自的确切含义不尽相同,但基本意思都是指自然保护区的一种形式。
二、法律方面2.1两国现状美国国家公园立法体系可以分为以下几个层次:国家公园基本法、授权法、单行法和部门规章。
1916年美国国会颁布了《国家公园基本法》,主要规定了美国国家公园管理局的基本职责,它是国家公园体系中最基本最重要的法律规定。
授权法是指立法机关把自己某项立法权授权或委托行政部门或者其他组织在授权范围内立法的决定或决议。
在美国,授权性立法文件是美国国家公园体系中数量最大的法律文件,每一个国家公园都会有自己的授权立法文件,这些文件可能会是国会的成文法或者是美国总统令,这些立法文件明确规定该国家公园单位的边界、重要性以及其他适用于该国家公园单位的内容。
各国国家公园发展——以中国美国英国为例

世界各国国家公园发展模式的差异性——————以中国美国英国为例前言:世界上许多国家政府为了保护国家的自然风景资源和人文景观资源,都相继建立了国家公园或风景名胜区,世界上第一个国家公园是1872年建立的美国黄石公园,由此,美国开创了世界国家公园的先河。
然而,由于各国社会制度、经济基础、历史发展、文化背景、人口素质不同,使各国的国家公园发展模式有一定程度上的区别。
国家公园概述:“国家公园”的概念源自美国,名词译自英文的“National Park”,最早由美国艺术家乔治·卡特林(Geoge Catlin)首先提出。
1832年,他在旅行的路上,对美国西部大开发对印第安文明、野生动植物和荒野的影响深表忧虑。
他写到“它们可以被保护起来,只要政府通过一些保护政策设立一个大公园…一个国家公园,其中有人也有野兽,所有的一切都处于原生状态,体现着自然之美”。
之后,即被全世界许多国家所使用,尽管各自的确切含义不尽相同,但基本意思都是指自然保护区的一种形式。
世界上第一个国家公园是1872年建立的美国黄石公园。
综观世界上各种类型、各种规模的国家公园,一般都具有二个比较明显的特征:一是国家公园自然状况的天然性和原始性,即国家公园通常都以天然形成的环境为基础,以天然景观为主要内容,人为的建筑、设施只是为了方便而添置的必要辅助。
二是国家公园景观资源的珍稀性和独特性,即国家公园天然或原始的景观资源往往为一国所罕见,并在国内、甚至在世界上都有着不可替代的重要而特别的影响。
接下来我们来看看中英美国家公园分别的管理与发展情况:美国作为国家公园这一概念的创始者,其已经有了很完善的国家公园管理制度,有专门的国家公园系统来管理国家的自然风景资源和人文景观资源,其显著的管理治理特征就是:①管理权与经营权的分开。
美国的国家公园是产权国有的自然遗产和自然状态下不可移动的文化遗产,所以美国的国家公园为非营利性事业单位,经费主要依靠政府的拨款,部分靠私人或财团捐赠,门票只是作为管理手段,旨在提高人们的环保意识。
国内外国家公园研究综述

(作者单位:1.湖北大学旅游发展研究院;2.湖北大学商学院)
(上接第53页) 和新传媒等,积极营造老年旅游的良好宣传氛围。注重宣传老年 旅游的价值和健康生活的理念,对重点老年游游项目,如社区老 年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亲情老年游等作积极推广,树立大众对老年旅游的正确认 识,打造老年旅游品牌。
(四)推出个性化营销策略 长期且稳定促进老年旅游市场发展,关键在于改变传统营销 模式,为老年人制定特殊的营销策略。作为特殊的人群,老年人 出游,作为旅游行业、旅行社、相关餐饮、住宿企业等需要考量 更多。从消费需求来看,老年人缺乏尝试新鲜事物的热情也不存 在过度消费的观念,为此经过充分的市场调研和分析,精准定位 老年人在旅游过程的定位,推出大众老年人旅游产品和个性化老 年人旅游产品。前者适用于经济条件一般,但对旅游品质有着一 定的期待和要求的人群;后者适用于经济基础较好且追求更高品 质旅游体验的人群,在充足的时间下,享受旅游、购物和休闲的 乐趣,这部分人群主要有退休教师、企业管理层、政府人员、文 化工作者等。 (五)整合营销手段,深化淡季出游理念 现代营销学提倡个性化营销,对于整个旅游行业,受到市场 需求的影响,有着淡季和旺季之分。60岁以上的老年人大多已经
美国国家公园与我国生态旅游发展的比较研究

研
究
[ 关 键词 ]美国 国家公 园 ; 生 态旅 游 ; 经 营管理 体制 ; 比较研 究 [ 中 图 分 类 号 ]G 5 9 0 . 3 ; F 5 9 1 [ 文 献 标 识 码 ]A [ 文 章 编 号 ]1 0 0 8 — 8 8 0 6 ( 2 0 1 3 ) 0 4 — 0 0 5 6 — 0 7
护, 从 生 态 角度 进行 立法 。而 我 国的 生 态旅 游 由于发展 时 间不 长 , 在 资 源保 护 、 开发模 式和 经 营管理 观 念上 尚
存在不足 。文章将我 国生态旅 游业从发展理念 、 管理模 式、 运作方法及 法律制度等方面与美国国家公 园相 比 生 较 , 认 为我 国生 态旅 游业 尚存在 一 些体制 上 的 问题 , 因此我 国生态旅 游业 应从 改 变以经 济利 益 为主要核 心 的价
( 一) 美国 国家公 园发 展概 况
有9 座 国家 公 园 , 居各 州 之 冠 。阿 拉斯 加 州 以 8 座 居
次 。犹 他 州 和 科 罗 拉 多 州 紧 随其 后 , 分别为 5 座和 4
黄 石 国家 公 园是 美 国第 一个 国家 公 园 。1 8 7 2 年, 座 。最 大 的国家 公 园为 弗兰 格 尔 一圣伊 莱 亚斯 , 面 积
我国有自己的国情和发展史并且随念将服务社会服务人民服务环境作为发展我国生着时代的进步发展的模式与理念也应该有所创新态旅游业的基本理念一切从人民出发从社会出发我们应该在学习借鉴别国成功经验的基础上发掘更从保护生态环境出发不能将具有公益性质的生态旅适合我国国情的发展道路创建具有中国特色的生态游业与国有资产或者一般的旅游休闲度假区相提并旅游业发展模式
中国风景名胜区与美国国家公园分析比较

中国风景名胜区与美国国家公园分析比较摘要:1982年,国务院审定批准首批44个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以来,伴随着中国经济的不断发展,旅游业的兴起,我国风景名胜区事业迎来了机遇,但在体制发展中的不成熟也带来了挑战,因此,在这一关键时期,开展美国国家公园与中国风景名胜区对比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关键词:风景名胜区;国家公园;对比研究一、研究的背景和意义中国国家级风景名胜区,原称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由国务院批准公布。
风景名胜区是指具有观赏、文化或者科学价值,自然景观、人文景观比较集中,环境优美,可供人们游览或者进行科学、文化活动的区域。
自1982年起始,国务院审定共批准了8批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共计225处国家级风景名胜区。
目前随着风景名胜区,在范围和数量上的提升,风景名胜区事业面临着大好时机,同时对风景名胜区资源保护和发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面临的挑战和压力越来越大,风景名胜区的人工化,商业化和城市化,现象与趋势也势必更加严峻。
因此,中国风景名胜区与美国国家公园的对比分析研究,借鉴美国国家公园保护和管理的成功经验,吸取工作中失败的教训,结合中国自身现在与国情,促进风景名胜区的进一步发展。
1.历史和发展概况(1)中国风景名胜区历史与发展概况。
中国风景区源于古代的名山大川和邑郊游憩地,历经数千年的不断发展,荟萃了自然之美和人文之胜,成为壮丽山河的精华,为当代留下了宝贵的自然和文化遗产及无限的信息。
从开始萌芽到形成一个较完整的体系,风景名胜区的发展历经了一个漫长的过程,这一过程可以分为七个阶段。
五帝以前―风景区的萌芽阶段夏商周―风景区的发端阶段秦汉―风景区的形成阶段魏晋南北朝―风景区的快速发展时期隋唐宋―风景区的全面发展阶段元明清―风景区的进一步发展阶段世纪年代―风景区的复兴阶段。
(2)美国国家公园历史和发展概况。
“国家公园”的概念源自美国,名词译自英文的“NationalPark”,据说最早由美国艺术家乔治?卡特林(GeogeCatlin)首先提出。
美国国家公园与中国风景名胜区比较研究

美国国家公园与中国风景名胜区比较研究自1982年国务院审定批准首批44个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以来,我国风景名胜区事业发展取得了巨大成就,初步建立具有中国特色的风景名胜区体系。
但同时风景名胜区的人工化、商业化和城市化现象与趋势也日趋严重,资源与环境保护面临的挑战和压力也越来越大。
因此,在这一关键时期,开展美国国家公园与中国风景名胜区对比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本文全面系统总结了美国国家公园系统与中国风景名胜区的设立标准、管理理念、管理体制、资源保护与利用、规划与建设管理、经营管理等方面发展状况,对比分析了美国国家公园系统与中国风景名胜区在管理机制、经营机制、资金机制与监督机制等方面的成功经验与教训,并结合我国的基本国情和风景名胜区特征,提出了发展与完善的可行性对策和建议,分别包括管理理念、法律依据、管理机制、经营机制、资金机制、监督机制等六方面,提出了强化风景名胜区社会公益性、建立国家保护地法、建立政府派出型的风景名胜区管理机构、设立中国风景名胜资源保护基金会、实行特许经营制度、建立遥感监测与人工实地监测相结合模式等改进与完善我国风景名胜区保护与管理工作的制度、措施和建议,对优化风景名胜区的管理机制,推动建立具有中国特色的风景名胜区管理模式,有效协调保护与利用之间的矛盾,促进风景名胜区事业的持续健康协调发展,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和参考价值。
研究认为美国国家公园的垂直管理模式不适应现阶段我国风景名胜区保护与管理的要求。
现阶段我国风景名胜区实行属地管理与部门管理相结合的模式,仍具有其可行性和必要性。
美国国家公园管理经验对中国风景名胜区管理的启示

美国国家公园管理经验对中国风景名胜区管理的启示作者:杨扬来源:《旅游纵览·行业版》2015年第08期我国的旅游资源丰富,风景名胜区众多,但其建设发展起步较晚,在实际的管理中还存在诸多问题,管理模式有待完善。
通过总结美国国家公园管理在管理体制和经营机制的成功经验,分析我国现有管理模式的缺点,将其经验适当运用到我国的风景名胜区的管理中,有利于我国风景名胜区的发展。
一、引言美国与1872年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国家公园“黄石国家公园”,国家公园是指国家为了保护一个或多个典型生态系统的完整性,为生态旅游、科学研究和环境教育提供场所,而划定的需要特殊保护、管理和利用的自然区域。
经过漫长的发展,美国国家公园现已经有较完善的公园体系和高效的管理体制,其在对公家公园的类别划分、功能定位、管理经营等方面都已相对完善,其国家公园的旅游收入占旅游业收入的一半以上。
我国于1982年由国务院公布了第一批国家风景名胜区,主要是指具有欣赏、文化或科学价值,自然景物、人文景观比较集中,环境优美,具有一定规模和范围,可供人们游览、休息或进行科学、文化活动的地域。
由于各个国家和地区在社会制度、经济基础、历史文化等方面存在差异,以及旅游业的发达程度的不同,对旅游资源的命名存在不同。
但是从其概念中可以看出,其所利用保护的客观对象的范围基本一致,都是指本国或地区的人文景观资源和自然风景资源。
然而,较美国而言,我国的风景名胜区的发展晚了一百多年,在其发展过程中,在管理上还存在很多急需解决的问题,总结借鉴美国国家公园的管理经验是非常有必要的。
二、美国国家公园管理体制与经营机制(一)美国国家公园管理体制与经营机制现状美国国家公园管理模式以保护自然、文化遗产为主,为全体国民提供观光旅游的机会。
美国采取中央集权式的管理模式,国家公园由内政部的国家公园管理局( National Park Service )统一管理,国家公园下设立10个地区分局,分片管理各地的国家公园。
国家风景名胜区制度与国家公园体制对比研究及相关问题探讨

国家风景名胜区制度与国家公园体制对比研究及相关问题探讨李振鹏【摘要】Establishing National Park System is an important reform task determined by the third plenary session of the 18th Communist Party of China. National Scenic and Historic Area System use the experience of the foreign national park system since the creation. So it has a very good base of system and practice. Comparative study on National Scenic and Historic Area System and National Park System, has a positive meaning to support the reform task. The paper deifnes concept and connotation of National Park, analyses orientation and goal of China national park, contrasts commonality and differences between National Scenic and Historic Area System and National Park System, discusses standard of China National Park and National Park System, plan, pilot, legislation and other issues.%“建立国家公园体制”是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确定的一项重要改革任务。
国内外国家公园研究综述

国内外国家公园研究综述首先,国内国家公园的研究可以追溯到20世纪80年代。
这些研究主要关注国家公园的规划、建设、管理和监测等方面。
例如,关于规划的研究主要包括确定公园范围、界定保护区域和保护目标等。
而建设和管理的研究则关注公园内的设施建设、游客管理和资源利用等问题。
此外,还有一些研究关注公园的生物多样性和生态系统服务等方面的问题。
近年来,国内国家公园研究的焦点逐渐从建设和管理转向生态系统服务和人与自然的关系。
例如,有研究探讨国家公园如何提供水资源、保护土壤和吸收碳等生态系统服务的问题。
同时,还有一些研究关注游客对公园的行为和态度,以及公众参与和认同国家公园的程度。
相比之下,国外国家公园的研究历史更长。
美国的国家公园系统是世界上最早建立的国家公园系统之一,因此美国的国家公园研究也是最为丰富和成熟的。
多年来,美国的研究主要关注国家公园的生态学、资源管理、游客行为和参与等方面。
其中,游客行为的研究是美国国家公园研究的重点之一,旨在探究游客对公园的影响、偏好和态度,以及游客与自然的互动等问题。
欧洲和澳大利亚等发达国家的国家公园研究也比较丰富。
其中,一些研究主要关注公园的社会经济影响、管理效率和决策制定等问题。
此外,也有一些研究关注公园的生物多样性保护和景观管理等方面。
需要指出的是,近年来,国外国家公园研究的重点也逐渐从生物学和管理方面转向社会科学和跨学科研究,旨在理解国家公园的价值、影响和可持续发展等问题。
总之,国内外国家公园的研究在多个领域取得了丰富的成果,涵盖了规划、建设、管理、生态学、资源利用、游客行为和社会经济影响等各个方面。
未来,需要进一步加强国内国家公园研究,提高学术水平和研究成果的实用性,以为国家公园的保护和可持续发展提供理论支持和政策建议。
国内外国家公园研究综述

在国家公园的实践方面,应注重管理体制和机制的创新,加 强法律法规的制定和实施,提高公众参与意识,推动社区共 管模式等。同时,还应加强国际合作与交流,借鉴国外经验 ,提高中国国家公园建设的水平。
04
国家公园生态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
国家公园生态环境保护现状
1
全球国家公园数量不断增加,覆盖范围广泛, 旨在保护自然生态系统和文化遗产。
研究目的与方法
目的
本研究旨在梳理和分析国内外国家公园的研究现状、特点与问题,提出我国国家公园建设的对策建议。
方法
采用文献综述法,通过对国内外相关文献的梳理和分析,归纳总结出国内外国家公园的研究现状、特点和问题 ,并提出我国国家公园建设的对策建议。
02
国内外国家公园概述
国外国家公园发展历程
国外国家公园的起源
THANK YOU.
中国国家公园的起源
中国国家公园的起源可以追溯到20世纪80年代,当时中国开 始关注自然环境和生态保护,并逐步建立了国家公园制度。
中国国家公园的发展
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中国国家公园逐渐发展壮大,并成为 保护自然环境和生态多样性、促进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手段。 目前,中国已有数百个国家公园,分布在各个省份和地区。
未来研究方向与意义
未来研究方向
深入研究国家公园与其他自然保护地类型 之间的异同,加强国家公园规划设计方面 的研究,探索更加科学、全面的国家公园 保护和管理模式。
研究意义
通过对国家公园的深入研究,提高人们对 国家公园的认识和重视程度,推动国家公 园事业的可持续发展,为人类与自然和谐 共生作出更大的贡献。
起源于19世纪中叶的美国,最初目的是保护自然环境和自然资源,为公众提供休 闲和娱乐场所,同时推动生态旅游和环保意识的发展。
国内外国家公园研究综述

国内外国家公园研究综述国内外国家公园研究综述随着人类活动的不断增加,地球上的生态环境受到了严重的破坏,野生动物和植物的数量迅速减少,垃圾越来越多,空气和水污染也日益严重。
为了保护自然环境和维护生态平衡,各国政府相继建立了国家公园。
国家公园以保护自然环境和野生动植物为主要目的,是重要的保护措施之一。
本文主要关注国内外国家公园的研究现状、保护成果及面临的挑战。
一、国内国家公园的研究现状随着环境保护意识的逐渐增强,国家公园研究在国内得到了迅速的发展。
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国内出现了一批国家公园,如九寨沟、黄山、张家界等,这些国家公园的建立对自然环境的保护和生物多样性的维护发挥了重要作用。
在国际上,世界自然保护联盟于1960年成立,至今已经有160多个国家或地区成为其成员。
目前中国的国家公园数量共计18个,覆盖了全国各地,其中包括井冈山、峨眉山、巢湖、五台山和三江源等。
这些国家公园不仅对环境保护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而且也成为了国家和地方文化及旅游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
近年来,随着深入的研究和保护,国内的国家公园的认知和审美水平也在逐渐提高。
例如,在保护黄山的同时,通过对黄山资源的整合和开发,不仅提高了黄山的知名度和吸引力,而且还增加了当地经济的收入。
二、国内国家公园保护成果1、维护生物多样性生物多样性是保护国家公园的最主要的原则之一。
随着国家公园和自然保护区的建立,许多珍稀濒危物种得到了保护。
例如,三江源地区的黑颈鹤、东北虎、北极狐等物种在国家公园的保护下得到了有效的保护,数量逐渐恢复。
2、改善自然环境国家公园的建立对维护生态平衡、改善自然环境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例如,黄山国家公园的建立使黄山国家森林公园成为人间仙境,同时也使黄山生态环境逐渐得到改善,黄山的景色更加秀美,自然环境更加优美。
3、促进旅游业的发展国家公园的建立促进了旅游业的发展。
通过对国家公园的开发和整合,锦州的辽西南山、福建的武夷山、河北的承德避暑山庄等国家公园的区域旅游业已经得到了迅速的发展,这些区域发展起了以旅游业为主的产业,成为当地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柱。
美国国家公园与中国风景名胜区比较研究

美国国家公园与中国风景名胜区比较研究近年来,旅游业的发展迅猛,全球各地的国家公园和风景名胜区都吸引了来自世界各地的游客。
作为两个拥有丰富自然资源和厚重文化底蕴的国家,美国和中国的国家公园与风景名胜区备受关注。
本文将对两国的国家公园和风景名胜区进行比较研究,以期展示两国在自然景观、文化价值、管理模式和旅游体验等方面的差异和相似之处。
首先,美国国家公园和中国风景名胜区在自然景观方面都有独特的魅力。
美国国家公园以其广袤的土地、壮丽的峡谷、雄伟的山脉和多样化的生态系统而闻名于世。
例如,大峡谷国家公园以其令人叹为观止的峡谷景色吸引了无数游客。
而中国的风景名胜区则以其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文化遗产而闻名。
例如,黄山作为中国著名的风景名胜区,以其奇峰、怪石、云海、温泉等自然景观而吸引了大批游客。
其次,美国国家公园和中国风景名胜区之间在文化价值方面存在一定差异。
美国国家公园注重保护自然环境和野生动植物,同时弘扬自身国家历史和文化。
例如,黄石国家公园保护着丰富的野生动物资源,并展示了美国西部的开拓历史。
而中国的风景名胜区则更加注重对历史文化遗产的保护和传承。
例如,故宫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古建筑群之一,展示了中国传统宫殿建筑和皇家文化的辉煌。
此外,两国的国家公园和风景名胜区在管理模式上也有所不同。
美国国家公园以其完善的管理和公民参与的模式而著称。
美国国家公园管理局负责统一规划、管理和保护国家公园系统,同时鼓励公众参与保护活动。
而中国的风景名胜区由地方政府或专门的管理机构负责管理。
近年来,中国不少风景名胜区也在探索可持续发展的管理模式,并更加注重生态环境和文化遗产的保护。
最后,两国的国家公园和风景名胜区提供的旅游体验也有所不同。
美国国家公园强调户外探险和生态旅游的体验,游客可以进行徒步、露营、观鸟等活动。
而中国的风景名胜区更强调历史文化的体验,游客可以参观古建筑、品尝传统美食、学习传统艺术等。
综上所述,美国国家公园和中国风景名胜区分别展示了两国在自然景观、文化价值、管理模式和旅游体验等方面的独特之处。
我国自然保护区与IUCN自然保护地分类管理体系的比较与借鉴

Ⅱ类
栖息地/物种管理类
Ⅲ类 Ⅳ类
自然公园类 多用途类
54 WORLD ENVIRONMENT 2016年05月 (增刊)
保护目标和准允的活动 完整的生态系统和生物多样性得到严格保 护,基本不允许除科研以外的任何人为干 扰。
为了保护特定物种和栖息地,需要采取人 工干预措施 ;这些干预措施在严格保护类 中是不允许的。 主要用于参观、娱乐等。 保证自然资源和生物多样性得到维持的前 提 下,允 许 可 持 续 的 采 集、捕 捞、狩 猎、种 植、农业生产等。
类别Ⅰb
原野保护地
类别Ⅱ
国家公园
类别Ⅲ
自然纪念物
类别Ⅳ
栖息地/物种管理区
类别Ⅴ
陆地/海洋景观保护地
类别Ⅵ
资源保护地
主要目标 主要用于科研的保护地 主要用于保护自然荒野面貌的保护地 主要用于生态系统保护及娱乐活动的保护地 主要用于保护独特的自然特性的保护地 主要用于通过积极干预进行保护的保护地 主要用于陆地/海洋景观保护及娱乐的保护地 主要用于自然生态系统持续性利用的保护地
象已从过去的单一对象发展到多个,原本简单的以保 护对象分类的方法已经无法满足目前的保护趋势,且 此类保护区目前呈增长趋势。
三、建立新的自然保护地分类与分区体系
(一)保护地管理类别体系
为了有效解决上述问题,也为了更好的与国际标 准对接,促进国际交流。本文结合国内外的研究成果 以及国内多个保护地的管理实践,提出了保护地管理 类别体系建议(表2)。此分类体系最大限度地简化了 管理目标上的差异 ;结合功能分区,可以很好地应用 于所有的保护地。
我国虽然有不同的保护区级别和类型,但目前这 些分类体系都不能体现管理目标、检查标准和管理方 式上的差别,因此所有的保护区管理要求都应按照我 国《自然保护区条例》严格管理。例如,核心区,禁止任 何单位和个人进入 ;缓冲区,只准进入从事科学研究 观测活动。实验区,可以进入从事科学试验、教学实
第九章中外旅游景区管理比较分析

(5)可持续发展阶段(1963年后)。
二、美国国家公园管理体系的特点
(一)资源保护是其核心理念
1916 年 8 月 25 日通过的“ 国家公园管 理局组织法”对美国国家公园基本目标之阐述 是至今仍在不同场合被重申的文字, 即“ 保存 ( 公园地的) 风景、自然和历史遗迹和野生生 命并且将它们以一种能不受损害地传给后代们 的方式提供给人们来欣赏”。国家公园体系下, 资源是公共物品,所有权归全体国民所有,不 进行盈利性质的开发。
美国:垂直管理为主的非盈利机构,同时有大 量志愿者参与。
五经营机制
中国:多数为政企合一;少数将经营权转让成 企业经营
美国:有限范围的特性经营。1965年,国会 通过《特许经营法》,要求在国家公园体系内 实行特许经营制度,即公园的餐饮、住宿等旅 游服务设施向社会公开招标。
六、监督机制
中国:地方政府监管为主,上级业务主管部门 为辅;
(四)高度的独立性
法律规定,国家公园实行中央、地区、基层三角 管理,自上而下垂直领导。
国家公园的全部资金由财政部拨付,公园收入一 律上缴财政部,与州市无关。
三、美国国家公园的管理制度
(一)管理的主体
美国国家公园的管理主体是美国的中央政府,具体 管理机构是属于内政府的国家公园管理局。
(二)所有区和经营权
2. 成型阶段(1872——1933年)。
1916年时,美国内政部成立了国家公园管理局 专门管理公家公园。并确立了景观保护和适度旅 游开发的基本原则,同时积极发展州立公园体系 以此来缓解国家公园的旅游压力。
(3)发展阶段(1940年前)。政府出台了相关 法律法规(《历史地段法》、《公园、风景道和 休闲地法》)将战争部、林业部等所属的国家公 园和纪念地全部划归国家公园管理局管理,国家 公园体系开始形成并不断扩大。
美国国家公园管理体制进展研究

美国国家公园管理体制进展研究王辉;孙静【摘要】国家公园是保护自然和人文资源完整性的重要形式。
自1872年第一个国家公园———美国黄石国家公园建立以来,经过一个多世纪的演变与发展,美国国家公园的管理体制日趋成熟完善。
我国国家公园发展时间不长,在管理体制方面尚存不足。
对美国国家公园管理体制相关文献进行梳理,将美国国家公园的管理体制的内容进行划分,包括国家公园设立标准、管理机构设置、法律基础、规划管理、教育和解说系统、游客体验与资源保护的平衡、资金来源和门票管理及特许经营体制等,运用文献分析法对具代表性论文进行综述,以期为我国该领域以后的研究发展提供借鉴和参考。
%National Park is an important form of protection of the integrity of the natural and cultural re-source .Since 1872 the first national park - Yellowstone national park was founded in the United States , through more than a century of evolution and development ,the management system of American national park is more and more mature and perfect .The development of China’s national park is not solong .There are still deficiencies in the management system .We sort out the relevant literature of the US national park management system and divide content ,including national park establishedstandards ,management institu-tions ,legal basis ,planning ,education and interpretation system ,visitor experience and resource protection in the balance ,sources of funding and ticket management and franchising system .Literature analysis of representative papers were reviewed in order to provide reference for our future research and development in this field .【期刊名称】《辽宁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年(卷),期】2015(000)001【总页数】5页(P44-48)【关键词】美国国家公园;管理体制;进展研究【作者】王辉;孙静【作者单位】辽宁师范大学城市与环境学院,辽宁大连 116029;辽宁师范大学历史文化旅游学院,辽宁大连 116081【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F591国家公园是人类文明的结晶,是自然保护的一种重要形式。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试卷类型:A苏州科技学院风景区规划原理试题使用专业年级景观11级考核方式:写论文共1页1.论文题目:我国风景名胜区与美国国家公园保护体系比较研究2.论文内容:试论述我国风景名胜区和美国国家公园管理与保护现状,从保护相关的法律、制度、管理体制方面比较我国风景名胜区与美国国家公园保护体系,并提出我国风景名胜区体系向国家公园体系转变过程中适合我国国情的保护措施。
3.论文要求:(1)论文立论正确,理论分析透彻,内容详实,结论明确可靠。
(2)原始数据搜集得当,调查数据准确可靠。
(3)语言表达准确,结构严谨,条理清楚,逻辑性强,书写工整。
(4)论文写作格式规范。
论文包括:题目、中文摘要、关键词、正文、参考文献。
(5)字数:4000字以上。
(6)论文要求以A4纸稿形式打印,左侧装订。
我国风景名胜区与美国国家公园保护体系比较研究摘要:我国地域辽阔,历史悠久。
奇美的山川和悠久的历史文化形成了众多的风景名胜区,成为了海内外游人的旅游胜地。
文中从多个方面论述了美国国家公园体系的管理经验,对我国风景名胜区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提出了我们从美国国家公园管理经验中可得到的启示和借鉴之处。
关键词:风景名胜区;国家公园;管理体制。
1. 风景名胜区与国家公园之定义风景名胜资源集中、自然环境优美、具有一定规模和游览条件,经省级以上人民政府审定命名、划定范围,供人们游览、观赏、休息和进行科学文化活动的地域。
国家公园是指国家为了保护一个或多个典型生态系统的完整性,为生态旅游、科学研究和环境教育提供场所,而划定的需要特殊保护、管理和利用的自然区域。
它既不同于严格的自然保护区,也不同于一般的旅游景区。
2. 我国风景名胜区和美国国家公园之管理与保护现状2.1. 我国风景名胜区管理与保护现状1. 截至2002 年底,我国有国家级风景名胜区151 个,省县级558 个,面积9.6 万平方公里,占国土总面积的1%。
2. 由于我国目前尚未建立风景名胜区、自然保护区和国家森林公园的详细分类划分。
因此,存在一些自然保护区、国家森林公园与风景名胜区命名重叠的现象。
3. 我国的风景名胜区是由建设部门主管的,自然保护区是由国家森林总局和国家环保局主管,而国家森林公园则是由国家森林总局主管。
这种分工管理格局导致政府主管部门大多只能从本部门的业务角度出发来认识和处理资源,难以实现“大旅游” 、“大管理”的目标。
4. 自1981 年我国建立国家风景名胜区制度以来,政府对国家风景名胜区基本上没有进行财政预算的直接投资,一般是以风景区门票不纳税或低税率,全部返还风景区的方式,视作国家对风景区保护和管理工作的资金投入。
这样就导致了风景区内的经营性项目运作主体众多,主要包括风景区管理委员会、国家行政主管部门和各级地方政府,使得风景名胜区在经营管理上多家插手、政出多门、各行其是,从部门利益和局部利益出发,画地为牢,造成风景资源破坏和管理混乱。
5. 由于我国目前经济实力有限,不得不将风景区的管理权限层层下放。
在现实中似乎谁都可以代替国家行使管理权。
到底由哪个部门代替国家行使管理权,最能发挥风景名胜区作为一种资源的社会价值和经济价值?这是在风景名胜区经营管理体制改革中必须要重新考虑的一个问题。
6. 目前的怪圈: 一方面由于景区业投融资体制的单一,资金缺乏,使景区业长期处于低水平的开发状态,且日渐成为旅游业进一步发展的新的瓶颈,另一方面资本却累累碰壁景区业。
2.2. 美国国家公园管理与保护现状美国国家公园非常注意对自然环境的保护,有许多针对性的环境保护措施和相关制度。
国家公园除了必要的风景资源保护设施和必要的旅游设施外,不搞任何开发项目。
公园内不许建造高层旅馆、餐馆、商店、度假村、别墅、游乐场,更不能建造旅游城镇,只允许建造少量的、小型的、朴素的、分散的旅游生活服务设施,且生活服务设施必须远离重点景观的保护地。
园内的建筑形式多采用地方风格,力求与当地自然环境和民情风俗相协调。
在国家公园内有很好的环境保护措施,没有任何工业、农业生产厂房或仓库。
公园内有污水处理厂和垃圾转运站。
国家公园内不许建造索道缆车。
公园内车道选线十分慎重,不得破坏自然景观和资源。
野生动物在园内来去自由,但游人不能喂食,不能追捕猎杀。
美国国家公园以提供大众休闲、游览等公益性服务为主,不以创收为目的。
美国的国家公园多数是免费的,只有一小部分公园收取门票,如黄石国家公园属于收费公园,但其门票价格却很低,一部小轿车收费10 美元,而一部50 人座的大巴士收费仅40 美元。
一张门票可以进进出出连续使用7 天,通常游客白天乘车进公园游览,晚上则住在公园外面,以尽量减少公园生态环境受到破坏和影响的可能性。
据调查,美国国家公园每年游客量达 2.5 亿至3亿人次,可是门票收入却不到 1 亿美元,也就是说每人每年仅花费40 美分(约合人民币 2 元 6 角),实际上是很低的。
美国国家公园的管理费来源于国会拨款,国家公园管理局从不给各个公园下达创收指标,以防止公园借口搞开发项目。
3. 我国风景名胜区与美国国家公园保护体系之对比3.1 .从保护相关的法律、制度方面比较我国风景名胜区与美国国家公园保护体系美国的遗产保护是建立在较为完善的法律体系之上的, 几乎每一个国家公园都有独立立法。
从1872年的5 黄石公园法6, 到1916 年的 5 组织法6、1935 年的5历史纪念地保护法6、1964 年的5 野生动物保护法6 以及5土地和水资源保护法6、1968年的5国家小径系统法6和5自然风景河流法6、1970年的5一般授权法6、1978年的 5 国家公园及娱乐法6、1980 年的5阿拉斯加国家土地保护法6、1998年的 5 国家公园系列管理法6, 美国国会的立法、决议、决定以及相关管理政策的制定始终伴随着美国国家公园发展的全过程。
美国国家公园局的设立及其各项政策也都以联邦法律为依据[1] 。
美国联邦政府、内政部、国家公园管理局关于国家公园的决策,大到发展目标及规划的确定, 小到建设项目的审批和经营行为的规范, 无一不是按照法律规定的程序来进行的。
国家公园管理机构只有依法保护国家公园资源的责任和义务没有不受法律限制的开发权力。
成熟完备的法律体系是美国国家公园管理系统的支撑和柱石,是美国国家公园得以持续发展到今天的关键保障。
我国当前虽然有不少相关的法律法规,并在保护风景名胜区资源及其规划利用等方面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如:《风景名胜区条例》、《风景名胜区管理暂行条例实施办法》、《风景名胜区管理处罚规定》、《风景名胜区建设管理规定》、《风景名胜区环境卫生管理标准等,但是并没有一部真正的《风景名胜区法》。
二十多年的发展,中国的经济、社会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依然“暂行”的立法,规格不高且滞后。
一个突出表现就是出现了法律责任的“真空地带” ,例如:《风景名胜区管理暂行条例》规定“景区内一切景物和自然环境,必须严格保护,不得破坏和随意改变。
”然而,在实际中一些单位为追求经济利益,在风景区内大兴土木搞人工设施,严重破坏了自然景观,显然在广义上违反了《风景名胜区管理暂行条例》,但对此我们却找不到相应的法律处罚依据。
同时,多头管理还容易形成各部门之间的权力重叠,或者形成权力真空,在某些会带来利益的领域出现几个部门的重叠管理,而在一些需要投入的领域则互相推卸,导致行政管理上的整体效率的低下。
事实上,在我国风景名胜区建设中,没有规定具体行驶权力的形式、程序,导致公众参与机制的缺乏。
3.2. 从保护相关的管理体制方面比较我国风景名胜区与美国国家公园保护体系美国国家公园是由联邦政府内务部下属的国家公园管理局统一管理。
1995 年克林顿政府制定了新的国家公园管理体制,美国国家公园的管理体制体现在如下五大方面:(1)国家公园建立的标准。
在美国建立新的国家公园必须满足“全国性意义”、“适宜性”和“可行性”的标准,而且对全国性、适宜性、可行性都有具体明确的标准及评定范例。
在具有全国性界定标准的条件下,附有具体的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的评估范例等。
(2)国家公园的管理机构。
美国1916 年成立了国家公园管理局,国家公园系统由联邦政府内政部下属的国家公园管理局直接管理。
1995 年开始,克林顿政府对国家机构进行了全面改革,新的管理体制在华盛顿总部国家公园管理局的领导下,设立7 个地区局,并以州界来划分管理范围,地区局下设16 个支持系统。
一般是将生态环境和资源类似的公园组成一个公园组,以便按其资源类型和特色开展相应的管理工作。
(3)国家公园的规划设计与管理。
美国国家公园的规划设计由国家公园管理局下设的丹佛规划设计中心全权负责,独家规划设计。
丹佛规划设计中心的技术人员包括风景园林、生态、生物、地质、水文、气象等各方面的专家学者,还有经济学、社会学、人文学家。
美国国家公园的设计、监理,均由该中心全权负责,以确保规划实施的整体质量。
规划设计在上报以前,首先向地方及州的当地居民广泛征求意见,否则参议院不予讨论。
事前监督与事后执行相呼应,体现出其管理体系的周密与协调,规划设计的科学性与公开性。
(4)国家公园的经营管理。
美国国家公园管理局的最高宗旨是切实保护好国家公园的自然景观资源和人文景观资源,把国家公园当作大自然博物馆。
因此,在管理上要求层次很高。
公园的管理人员都由总局直接任命、统一调配。
职员资格都要求有本科以上学历,而且必须经过岗位培训,要求其掌握国家历史、游客心理学、资源保护、生态学、考古学、法律学、导游和救生知识等。
国家公园的经费来源于国家拨款,并严格限制门票等费用的征收。
绝对不允许国家公园管理局下达经济创收指标,一是美国的经济实力雄厚,二是杜绝公园谋取收入乱搞开发项目。
(5)国家公园的开发利用与保护。
美国国家公园的建设要求十分严格,除了必要的风景资源保护设施和必要的旅游设施外,严禁在国家公园内搞开发性项目,只允许建造少量的、小型的、分散的旅游基本生活服务设施。
而且建筑风格力求与当地自然环境和风俗民情相协调,不得破坏自然景观和资源。
严格控制国家公园内游客量、游人住宿的旅馆床位和野营地床位,并且十分重视野生动植物保护。
我国建设部主管全国风景名胜区工作。
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城乡建设部门主管本区的风景名胜区工作。
风景名胜区依法设立人民政府,全面负责风景名胜区的保护、利用、规划和建设。
我国风景名胜区的管理体制骨架已经形成,但是缺乏自上而下的直属的、系统的、实质性(财政和人才资源管理权)的上级权威管理机构和基层务实管理机构。
风景名胜区的管理显得杂乱而繁忙,好多应该建立的基层研究管理机构基本上没有。
目前我国的风景名胜区管理政出多门,让具体执行管理的部门很难办事,不知道该按谁的办。
尤其是一些地方、部门在眼前经济利益的驱使下对风景名胜资源进行掠夺性开发,对景观和生态环境破坏十分严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