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大学城引发的辐射效应

合集下载

大都市的辐射作用----以我国上海为例

大都市的辐射作用----以我国上海为例


• 在经济格局基本形成、点轴系统比较完善 的地区,进一步开发就可以构成现代区域 的空间开发结构,实行网络开发。网络开 发可以提高区域内生产要素交流的深度和 广度,促进区域经济一体化发展,也可以 将区域的经济技术优势向四周区域扩散, 将更多的生产要素进行合理调整和优化组 合。
2.大都市的发展经历了哪两个阶段?
区,辐射范围小
资源 位于资源丰富地区的城市,能够获得支撑 为城市发展提供物质(如粮食、副食
条件 城市进步发展的资源条件
品)、劳动力和城镇用地等
交通 位于交通枢纽的城市,通过便利的交通为 铁路枢纽城市、公路枢纽城市、港口 条件 更远的城镇提供服务,使其服务范围扩大 城市等
人口 城市为服务范围内的居民提供货物和服务, 位于人口稠密地区的城市,服务范围
(1)空间集聚阶段
集聚 前期
集聚 后期
产业基础好、区位条件优越的地区,经济获得较快增长后, 会引导企业、资金、技术、信息、人才的集聚。
当集聚超过一定规模后,会导致单位产品的生产成本上升,经 济利益下降,大都市的集聚作用产生衰退,阻碍集聚的不利因 素会日渐凸显,如交通阻塞、环境污染、地价上升。生活质量 下降等
世界大都市发展历程表明,中心城市对周边地区的影响,首先起主导 作用的是集聚,然后才是辐射带动作用。
资源集聚到中心城市
中心城市对周边地区产生辐射带动
中心城市与周边中小城市 相互影响、相互依存
阅读 Reading
区域空间发展理论
用自己的语言,描述区域空间是如何由点到网发展的?
区域点轴空间发展示意

作用与距离和关系紧密相连,距离越近,关系越密切,辐射带动作 用就越充分。
2.大都市的发展经历了哪两个阶段?

大学城建设的经济效应浅析

大学城建设的经济效应浅析

大学城建设的经济效应浅析摘要:大学城作为一种高等教育现象,其兴起和建设在推动高等教育发展的同时,也带动了区域经济的调整和升级。

通过大学城的发展使高等教育和区域经济协调推进,从而达到利益双赢。

关键词:大学城;高等教育;区域经济发展西方区域经济理论告诉我们,区域发展是以城市为中心实施的,而城镇是区域经济的增长极。

高等教育的大发展催生了众多高等院校集聚的大学城,大学城的兴起和建设强化了高等教育服务社会、培养人才和引领生产力的基本功能,大学城应当对一个区域乃至全国的社会经济发展产生积极的推动作用。

一、大学城建设在促进区域经济发展中的作用(一)大学城建设对生产要素的影响从经济学的角度讲,一方面,高等教育是专业化从事人力资源生产的一种社会分工体系,生产高等人力资源。

普及高等教育,不仅为学习者提供终身接受高等培训和学习的机会,塑造出大量拥有扎实专业基础知识,具有较高素质的社会建设者和接班人,而且提供了知识信息、文化氛围和创新环境。

另一方面,高等教育推动技术进步,表现在三个方面:首先,高等院校作为专业知识生产的重要基地,通过“追求国际领先”和“直接创造财富”型知识的生产对产业发展发挥重大作用;其次,高等院校通过各种形式的教育培训工作和各种信息载体,系统而广泛地传播专业知识;第三,知识资源是知识生产的源泉,知识资源积累和扩大的关键是智力资源的积累和扩大,这就主要依赖高等院校教学与科研人员的数量和层次及他们自主的学习和交流活动,大学城正是这种智力资源的集聚和辐射地。

(二)大学城建设对社会需求状况的影响高等院校开展教育科研活动需要“高、精、尖”的科学仪器设备,这会导致当地高科技产业的兴起,同时高等教育机构也会为当地该产业群的发展提供支持,如利用大学实验室先进的测试手段和提供的咨询服务对区域经济产生良好的外部效应。

另外,高等教育作为一种文化力也会影响需求,其一,高等教育机构是人们行为养成的重要场所,一般高等院校在其所在的区域往往代表着高品位的消费需求;其二,文化本身能创造一种以满足人们精神需求为目的的产业,通常经济越发达,文化市场及其消费力就越强;其三,高等教育培养的人才是社会引领消费的基本组成力量,因此高等教育会间接地对消费市场产生影响。

高中地理选择性必修:大都市辐射对区域发展的影响以上海市为例

高中地理选择性必修:大都市辐射对区域发展的影响以上海市为例

大都市辐射概念及特点
概念定义
大都市辐射是指大都市以其强大 的经济、文化、科技等实力对周 边地区产生的带动和影响作用。
辐射特点
大都市辐射具有距离衰减性、方 向性和阶段性等特征,同时受到 多种因素的影响。
上海市大都市辐射范围及强度
辐射范围
上海市的辐射范围覆盖长三角地区,并逐渐向全国乃至全球扩展。
辐射强度
提升区域就业水平
增加就业机会
上海市的辐射作用为周边地区带来了大量就业机会。企业在上海市设立总部或分支机构,需要招聘大量当地 员工。同时,上海市的产业发展也带动了周边地区相关产业的发展,进一步增加了就业机会。
提高就业质量
上海市作为经济发达的城市,其就业市场相对完善,薪资待遇和工作环境较好。周边地区的劳动者通过到上 海市就业,可以获得更好的薪资待遇和职业发展机会,提高了整体的就业质量。

探讨上海市与周边城市的互动关 系,以及这种关系对区域整体发
展的影响。
评估上海市辐射效应的正负面影 响,提出优化大都市辐射效应的
策略建议。
研究方法和数据来源
采用文献综述、实地调研、定量分析等多种研究方法。
收集上海市及周边区域的经济、社会、文化等数据,运用统计分析方法进行处理和 分析。
借鉴国内外相关研究成果,进行对比分析和综合评估。
上海市的辐射强度在不同地区和领域有所差异,但总体上呈现出不断增强的趋势。其经济、金融、贸易等领域的 辐射力尤为突出,对周边地区的产业发展、城市建设等方面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同时,上海市的文化、科技等软 实力也在不断提升,对周边地区的文化交流和科技创新产生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03
上海市大都市辐射对区域经济发 展影响
高中地理选择性必修:大都市辐射 对区域发展的影响以上海市为例

城市发展对经济发展的辐射效应

城市发展对经济发展的辐射效应

城市发展对经济发展的辐射效应城市发展是当下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方面,而其对经济发展的辐射效应更是不可忽视的。

城市的快速发展可以带动经济的增长和改善,同时也可以促进创新、提高生活质量。

本文将从城市人口增长、产业集聚和城市更新三个方面探讨城市发展对经济发展的辐射效应。

一、城市人口增长的辐射效应城市作为人口集聚的中心,其人口增长可以对经济产生较大的推动作用。

随着城市化的快速发展,越来越多的人涌入城市寻找工作和生活机会。

这种人口增长促使城市建设更多住房、基础设施和商业设施,进而推动了建筑业、交通运输业、商业服务业等行业的发展。

例如,更多人的到来会刺激住房建设和购买,从而带动了建筑材料、家具和家电等相关行业的需求增长。

因此,城市人口增长的辐射效应可以促进产业发展和经济增长。

二、产业集聚的辐射效应城市作为经济活动的中心,吸引了大量的企业和人才。

这种产业集聚可以带来经济的辐射效应。

首先,产业集聚可以提高企业之间的竞争力。

同一行业的企业集中在同一个地区,方便了资源共享和经验交流,促使企业提高生产效率和创新能力。

其次,产业集聚还可以吸引更多的投资和人才。

人才和资本都倾向于聚集在发展迅速、机会多的地方,这进一步推动了城市的经济增长。

最后,产业集聚可以形成产业链条和价值链,提高产业的附加值和市场竞争力。

因此,产业集聚对城市经济的发展产生积极的辐射效应。

三、城市更新的辐射效应城市的更新和改造可以推动经济的再生和增长。

随着城市的发展,旧的建筑和基础设施需要得到更新和改善。

这种城市更新不仅可以提高城市的功能和形象,还可以刺激相关行业的发展。

例如,城市更新需要大量的建筑工人、设计师和建筑材料,这推动了建筑业和相关行业的发展。

同时,城市更新还可以改善城市的居住环境和商业环境,吸引更多的人才和企业来到城市,进一步促进经济发展。

因此,城市更新对经济的辐射效应是显著的。

综上所述,城市发展对经济发展具有重要的辐射效应。

城市人口增长、产业集聚和城市更新等方面都可以带动经济的增长和改善。

论大学城引发的辐射效应

论大学城引发的辐射效应

论大学城引发的辐射效应一、大学城辐射效应的形成大学城并不是大学范围或面积的简单扩大,而是一所或若干所大学与一座城市或城镇融为一体,或者一座城市、城镇依托大学发展而成。

因此,大学可以充分利用城市的一切功能,不必事事都自己来办,既可以集中财力人力于教学科研,又能享受城市提供的便利和舒适条件。

而城市依托于大学,不仅因此而获得稳定的居民、纳税对象、消费者、市场、客源,还提升了城市的文化品位,形成自己的特色和吸引力。

大学是集科研、教学于一体的小社会团体,是社会的缩影。

大学的科研形成了与学校紧密相连的产业集群。

例如与斯坦福大学形成互动的硅谷,就大学城的内涵而言已经构成了大学城。

而集群效应带动的产业的繁荣进而导致日益密集的人口、扩大的就业市场和消费市场。

这些类似的需求又进一步导致了配套产业,如餐饮、购物、房地产等行业的相应繁荣。

最终形成了依托大学城,以大学城为核心的一种发展模式。

“大学城”是指以大学、科研机构为核心和依托,以有机联系网络(包括开放式办学、资源共享、后勤社会化等)为基础,以高校教育、研究开发与产业开发三位一体为主要功能的综合性城市区域。

当今世界上有许多举世瞩目的大学城,如英国的剑桥大学城和牛津大学城、美国的哈佛和麻省理工学院大学城、日本的筑波大学城、意大利的波洛尼亚大学城等。

由于大学城建设在城市创新体系构建中具有的重要作用,在我国有越来越多的城市正在规划建设或已经建成了不少大学城。

据不完全统计,目前国内共有20多个城市(区)已经提出或正在规划建设大学城,如南京仙林大学城,南京江宁大学城、广州大学城、深圳大学城、上海松江大学城、无锡大学城和杭州的下沙大学城等。

大学城的发展方向很明确,即主要依托高等院校和科研机构,通过各种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用地调整、环境整治、机制创新、政策扶持和创业投资等途径,形成一个以大学为纽带,辐射周边地区,集教育功能、产业功能和生活服务功能为一体,文化氛围浓厚、科技产业发达、服务体系完美、优秀人才汇聚、生态环境良好的优化地域,并最终建成一个一流的大学科教区、新兴的高新技术产业区和优美的生活区。

大学城对城市发展的影响

大学城对城市发展的影响

大学城对城市发展的影响大学城是指聚集了多所高等院校的地区,这些高校在一个区域内形成集群,形成了一个以大学为中心的生活圈。

大学城对城市发展具有重要的影响。

首先,大学城对经济方面的影响非常大。

大学城所在的城市因学校的招生、教育、科研和学生的生活消费等产生了大量的经济活动,形成了一个以教育、文化、科技、艺术等为主导的产业体系。

此外,大学城中的高等院校培养了大量的人才,这些人才在毕业后往往会留在大学城所在的城市工作和生活,进一步促进了当地的经济发展。

其次,大学城对城市的文化建设也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大学城中的不同高校有着不同的学科定位和教育特色,从而形成了多样化的学术文化。

这些高校拥有多种学术交流、会议、论坛、演出等文化活动,同时教师、学生和研究人员们之间的相互交往和互动也丰富了文化内涵。

这些文化交流和活动都为城市的文化建设提供了重要的帮助。

再次,大学城对城市的建筑和规划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建筑风格、城市规划等方面都与大学城的特征密不可分,高校的建筑和设施不仅要满足教育、培训和科研的需要,还要建立适宜的学习、居住、休息等环境。

大学城在他们追求建筑与环境协调发展上也引导其他城市,带动了城市发展的新模式。

最后,大学城在社会服务和公共设施方面也产生了积极的作用。

其积极参与社区建设,为当地社区提供资源和服务,改善了社区生活条件。

大学城中的公共设施,如公园、商业街、医院等,也能够提供便利,满足了学生、教工和居民的生活需要。

总之,大学城为城市的多方面发展提供了重要的动力,既推动了城市的经济发展,也启迪了文化内涵,提升了城市的整体形象和升华了城市的品质,在未来的城市发展中,大学城的经验与优势将会应用的更加广泛。

高中地理第1节大都市的辐射功能__以我国上海为例课件湘教版选择性必修2

高中地理第1节大都市的辐射功能__以我国上海为例课件湘教版选择性必修2

结合材料探究: 为了吸引产业和人口迁入,便于生产生活,MK新城在规划时采取的城市布 局模式最有可能是下列哪一种?并说明理由。
提示 D模式。理由:MK新城规划以通信、教育、社区和商贸等服务业为 主,其产业大多属于生活性服务业,生活性服务业符合分散分布的规律,故 MK新城在规划时采取的城市布局模式最有可能是就业点分散设置。
123456789
[2023湖南五市十校联考]湖南湘江新区位于湘江西岸,包括长沙市岳麓区、
望城区和宁乡市部分区域,交通条件优越,科教创新实力雄厚,产业发展优
势明显,区域综合承载能力较强,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成效显
著。下表示意湘江新区对周边城市的辐射带动能力差异,下图为湘江新区
的地理位置图。据此完成3~4题。 城市名称 经济综合辐射力 产业辐射力 文化辐射力 综合辐射力 注:文化
123456789
[2023重庆渝北联考]近年来,我国将“珠三角”城市群(广东省9个城市)升级 为粤港澳大湾区(9+2),粤港澳大湾区在空间布局上实施以“极点带动、轴 带支撑、辐射周边”的发展策略。下图示意“粤港澳大湾区范围”。据此完 成7~9题。
123456789
7.下列城市中不适合作为“极点带动”城市的是( C )
基础落实·必备知识全过关
一、大都市的集聚与辐射作用 1.大都市的概念:大都市是规模庞大、人口众多、经济发达、具备强大 辐射带动 功能的现代化城市区域,是城镇化发展到 高级 阶段的城市 空间组织形式。 2.集聚
区位条件优越
增强
生产成本 经济利益
衰退
3.辐射带动
现代服务业 近
思想观念
特别提醒 大城市不等于大都市。大都市的典型特征之一是对周边地区具有强大的 辐射带动能力。而大城市往往具有集聚作用,辐射带动作用不明显。 知识链接 大城市的虹吸效应:区域中心城市在成长期,由于其强大的集聚作用,周边 中小城市经济要素大量流向大城市,导致周边中小城市发展缓慢的现象。

浅析大学城的兴起对周边社区的影响

浅析大学城的兴起对周边社区的影响
( 2 ) 社会 的进 步 强烈 要 求加 快 高 等 教育 发 展 的速 度 , 这是 自身机构运转等方面与所在地区经济上产生联系 。大学城所 大 学城 兴起 的原 动 力 。在 当今 的知 识 经济 时代 ,科 技 曰新 月 带 来 的学 生 这 ~庞 大 的消 费 群 体 的 消 费需 求 量很 大 ,带动 了 异, 创新 知 识 已经 成 为 了推 动 生 产 力发 展 的 最 主要 的 因素 。 首 相关行业和产业的发展 ,原先只拥有较单纯收入的居民开始
先, 在政府方面, 要推动生产力的发展, 除了需要理顺生产关系 从 饮 食 、 娱乐、 出租 房屋 等 副业 中获 得 较大 的经 济利 益 , 更 多 外, 还必 须 更加 重 视 提高 劳 动 者 的素 质 , 加 快发 展 高等 教 育就 居民从事与大学城有关 的工作 。同时,大学城的兴建所带来 成为了实现科教兴国这一基本国策的紧迫任务。 其次, 企业的 的庞大的消费群体也吸 引了外来资本,许多外来人员来此投 发展也越来越需要创新 的知识, 学历成为了就业的重要指标 , 资, 促进了各种经济行业的进一步发展 , 也使周边 的土地价值 提升, 带动了整个大学城地 区经济的发展 , 加快了周边居民融 其中最明显的便是国内外许 多大企业纷纷跨入高校争抢人才。 最后, 加 快 高等 教 育 发展 的速 度 , 既是 满 足 广大 人 民 日益 增长 入 现 代 社会 的进 程 , 也 促 进 了该 地 区 的城 市化 水 平 。 的 物质 文 化 需求 的 政 治任 务 , 同时 也是 经 济 发 展 的必 然要 求 。 2 _ 3 大 学 城 的 兴起 对 周 边社 区文 化 的 影响 ( 3 ) 领 导 者 及 政府 的推 动 , 这 也 是 近年 来 我 国大学 城 迅速 大 学城 作 为 高 等教 育 的集 聚 地 ,它 不仅 促进 与 提 升 了周 发 展 的直 接 动 力 。我 国人 口众 多 , 底子薄, 这 种 基 本社 会 状 况 边 地 区 的 教育 水 平 , 同时, 其 以 先进 的文 化观 念 为 引领 , 既可 积 极 集 聚 与互 动 , 又可 决定了我国高等教育 的发展必须走有 高效益 的发展道路 ,即 以鼓 励 大学 城 所 属 单位 与 现 实 相调 和 、 要进行必要 的教育资源整合 ,以便减少重复和低效投资。为 以 引导 大 学城 及 周 边 社 区 各类 人 员树 立 积 极 、健康 的价 值观 大学城所形成的独特 的社区文化 , 其具有一定 此, 我 国党和政府的领导人提 出要首先推动高校布局结构调 念。不仅如此 , 整, 既保持各高校的相对独立 , 又要实现高校相对集中且教育 的开放性, 辐射至周 围的原住民, 使周围的居民有资源共享的 资源共享, 以解决行业分离 , 条块分割的矛盾 。这一构想立即 机会 。这种文化在被社区居民共享 的同时,又强有力地约束 得到 了高层领导的重视, 给予肯定, 全力支持这种新探索, 各 着社 区内人们的行为方式和思维方式 ,使其产生强烈的归属 地 各 级 的政 府 也 纷 纷 响应 。 感和认 同感,从而增强社区的凝聚 力和 向心力。社区文化的 2大学城的兴起对周边社 区的影响 共享性越多,社区的凝聚 力就越大,社区成员的归属感就越 大学城 的出现不仅具有必然性, 更具有现实的可能性; 不 强, 也就越有利于知识型社区的构建 。 仅 是 教 育 的 创新 ,更 是教 育 的深 厚 沉 淀 。它对 周 边 社 区 具有 3促进大学城 与周边社区持续健康发展的对策 3 . 1 明确 大学城的社 区文化 定位 , 建立健全大学城社 区文 巨大 的 影 响 。 2 . 1 原有传统住 区的住房与使用者的更替

2025届高中地理高考复习学案:大都市的辐射功能—以我国上海为例

2025届高中地理高考复习学案:大都市的辐射功能—以我国上海为例

大都市的辐射功能——以我国上海为例(答案在最后)课程标准学习目标以某大都市为例,从区域空间组织的视角出发,说明大都市辐射功能。

1.结合典例,说明大都市的集聚和辐射带动作用的产生过程。

2.结合典例,提出促进大都市圈协调发展的措施,并分析其作用。

必备知识梳理一、大都市的集聚与辐射作用过程二、上海大都市的辐射功能1.上海大都市的发展目标建设成具有全球影响力的________中心和国际经济、金融、贸易、航运中心。

2.辐射功能[思维拓展]距离衰减规律与空间近邻效应距离衰减规律即随着距离的增加,地理要素之间相互作用的强度逐渐减小。

由于所有的社会经济活动都有节约成本的内在要求,所以在可能的前提下,一般倾向于按照就近的原则组织相关资源和要素,即空间近邻效应促使区域社会经济活动就近扩散。

三、上海大都市的辐射带动作用“五圈”通过现代化的交通运输网络,上海拉动了南京城市圈、________城市圈、合肥城市圈、苏锡常城市圈、宁波城市圈的发展壮大“四带”强化了沿海发展带、________发展带、沪宁合杭甬发展带、沪杭金发展带的聚合发展周边城市也对上海的龙头地位形成坚实的支撑。

形成了沪宁产业带、沪杭产业带、________产业带。

【知识体系构建】关键能力提升能力点大都市的辐射功能精讲点拨1.现代大都市的辐射功能2.影响城市辐射功能的因素影响因素影响地理位置地理位置优越,腹地广阔,发展条件优越,辐射范围大资源条件位于资源丰富地区的城市,能够获得支撑城市进一步发展的资源,城市辐射功能强交通条件位于交通枢纽的城市,可通过便利的交通条件为较远的城镇提供服务,使其服务范围扩大,城市辐射功能强经济发展水平经济发展水平越高的地区,区域之间的经济关联程度越高,产业、资金、信息、人口、交通等经济要素的流动与联系越密切,城市辐射功能越强政策因素可以带动城市基础设施的完善及经济的发展,使城市辐射功能增强[思维拓展]周边地区应对大都市辐射的策略(1)立足区位优势,找准定位,合理布局。

城市化聚集效应和辐射效应分析.

城市化聚集效应和辐射效应分析.

暨南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第25卷2003燕第5期9月JOURHALOFJINANUNIVERSlitV0l25No.5(Philos_()phy&SocialScienceEdition)Sep,2003城市化聚集效应和辐射效应分析祁金立(华中科技大学经济学院.湖北武汉430000)[摘要】城市经济主导了国家的经济,城市化的进程、速度、水平是国家经济现代化发展进程、速度、水平的标志。

城市化的聚集效应和辐射效应是城市化的主要功能,城市化的聚集效应以一定的人口和地域为基础聚集社会、经济、政治、科技、人才、信息等各种资源和优势,形成高效低成本强扩张的产业群。

聚集效应主要有规模效应、近邻效应、分工效应、结构效应、城市“场效应”。

城市与城市化的发展历程必然伴随着社会经拼辐射效应的发挥,辐射效应通过产业结构的升级、产业链的延长、产业规模的扩张来实现,产业规模、产业结构的发展必然推动社会文明的整体发展。

【关键词]社会发展;城市化;城市功能;聚集效应;辐射效应[中围分类号】F29[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0—5072(2003)05—0030—05城市化是一个国家或地区社会经济发展水平和文明程度的重要标志,是随着工业化而发生的经济和人口分布重心向城市转移,城市数量和人口迅速增加,城市在国家经济和社会生活中的作用逐渐加强的历史过程。

城市作为某区域的中心地,高强度聚集着大量的物质、资金、技术、人才、信息等物质资源和社会资源,是该区域经济、政治、文化等社会活动的中心.具有良好的社会环境和丰富多采的物资文化生活,产业基础好,结构较为齐备,发展速度快,蕴涵大量的就业机会、表现出巨大吸引力和辐射力,拉动农村劳动力大规模流向城市和非农产业。

城市化反映社会文明发展的进程,是物质、文化生活提高的标志,是社会进步的必然。

所以,城市化是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同时发展的历程,是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科技等各方面全面综合发展的体现,其中,经济的发展是城市化发展的基础。

《大学城对区域经济发展的辐射带动作用》

《大学城对区域经济发展的辐射带动作用》

《大学城对区域经济发展的辐射带动作用》一、大学城的定义及建立呈贡大学城的背景关于大学城的概念,从不同角度有不同定义。

普遍认同的定义是:围绕一所著名大学发展起来的郊区新城。

大学城作为一种高等教育现象率先出现在英美等一些高等教育发达的国家。

一般来说,大学城形成于欧洲,比如意大利的博洛尼亚、英国的剑桥和牛津德国的柏林洪堡地区和海德堡、瑞典的乌普萨拉等等。

呈贡大学城地址在呈贡区洛羊镇,坐落于吴家营、朗家营、廖家营自然村地界内,占地43.15平方公里,面积相当于目前昆明半个市区,距离昆明市区约24公里。

一期规划投资将达到31亿,新校区最终规模是15万人,投资约100亿元。

目前,呈贡大学城已入住的大学有云南大学,昆明理工大学,云南师范大学,云南民族大学,云南艺术大学,昆明医科大学,云南广播大学等高校。

呈贡大学城随着云南大学202x年的迁入已初具规模,呈贡大学城正以快速的步伐带动区域经济发展。

二、对区域经济发展的作用机制1.拉动了当地消费市场,对交通带来便利呈贡大学城集聚了大量的师生,这些知识分子一般购买力较强,是大学城里重要的消费群体。

一个外地大学生通常要在昆明生活四年(以本科为例),以大学城20万人,按照每人每年5000元计算,那么20万规模的大学城一年就消费10亿元。

大学城周围的地价必将上涨,城郊的农民可以看准时机投资商铺,做小吃等,从而拉动当地消费,对于学生们来说,不仅丰富了平时饮食种类,而且提高了服务大学城人们的收入水平。

据初步测算,每增加1万名大学生,就需要增加2500个为学校提供各种配套服务的就业岗位。

由此估算,202x年~202x学年呈贡大学城的2万名大学生约新增就业岗位5000多个,扩大了物业管理,餐饮,商业等行业的就业容量。

呈贡大学城自202x 年提出建设以来,昆明公交公司不断增设开往呈贡的公交路线,目前,开往大学城有201路,909路,170路,170等十余条路线。

从学校到地铁站有一段距离,公交公司通了校内公交和地铁接驳车,方便学生的出行。

区域经济学辐射理论论文

区域经济学辐射理论论文

区域经济学辐射理论论文区域经济学辐射理论说明了在一个地区内部经济活动的扩散和影响。

这一理论认为,一个地区内部的经济活动不仅影响到该地区内部的其他经济活动,还会对周边地区产生影响,形成一种“辐射”效应。

辐射效应是指一个地区内的某一经济活动对周边地区产生的外部性影响。

这种影响可能是正面的,比如一个地区内的产业扩大了需求,带动了周围地区的就业和消费增加;也可能是负面的,比如一个地区内的环境污染造成了周边地区的资源破坏和健康问题。

区域经济学辐射理论的研究对象包括了地区内部的产业、劳动力、资本、技术和市场等方面的经济活动。

这些经济活动之间相互关联、相互渗透,会产生一系列辐射效应。

所以,区域经济学辐射理论的研究内容非常广泛,也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

在实际的经济发展中,我们可以利用辐射理论来指导相关政策的制定和落实。

比如,一个地区要实现经济转型升级,可以通过引进高科技产业等方式来促进辐射效应,提升整个地区的经济活力;又如,一个地区要进行环境保护工作,可以通过强化环保产业的发展,减少负面的辐射效应,保护周边地区的生态环境。

总之,区域经济学辐射理论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经济活动之间的相互影响,引导我们建设更加协调、可持续的区域经济发展模式。

希望未来能有更多的研究者投入到这一领域,为实现区域经济的共同繁荣做出更多的贡献。

区域经济学辐射理论不仅仅局限于经济活动的影响,还可以扩展到其他方面,比如教育、文化和社会发展等。

例如,一个地区内的高等教育水平提高,将会产生辐射效应,提升整个地区的人才储备和创新能力,进而带动经济增长和社会进步。

在实际政策制定中,需要综合考虑辐射理论的影响,以构建有利于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政策体系。

例如,在区域发展规划中,可以引入辐射理论的概念,充分论证各种产业政策和规划对周边地区的影响,以实现最大化的经济效益。

此外,辐射理论也有助于我们理解区域经济发展的不平衡性,即为何一些地区经济发展迅速,而另一些地区却相对滞后。

浅议大学城的辐射效应和教育地产的兴起

浅议大学城的辐射效应和教育地产的兴起

浅议大学城的辐射效应和教育地产的兴起作者:骆建艳来源:《消费导刊·理论版》2008年第16期[摘要]随着国内大学城建设的兴起和配套日益完善,其对周边地产产生了巨大的辐射效应,不仅实现了教育资源与其他社会资源的共享,还满足了人们对于居住条件的更高层次的追求,催生了房地产业新的发展模式教育地产。

本文以浙江大学紫金港校区为例,就大学城与教育地产的关系作简要分析。

[关键词]大学城辐射效应教育地产作者简介:骆建艳(1976-),女,浙江工业大学之江学院经贸系讲师,研究方向为项目管理。

“昔亚圣孟子,母之教也。

”古往今来,天下父母不变之心,催生了“教育地产”这一房地产业的发展模式。

“教育地产”,顾名思义是教育和地产的结合,而用“结合”仅仅是从字面得出的粗浅印象,它是两种原本不相关产业的衍生品,而这种衍生品的萌芽、成长和发展却显示着房地产业在专一基础上的多元化发展趋向,也同样预示着开发理念的进步和人们对居住条件的更高层次追求。

与教育地产紧密相连的是大学城的发展和大学城对于其周边地产的巨大辐射效应。

一、大学城辐射效应的形成“大学城”(University Town)是指以大学、科研机构为核心和依托,以有机联系网络(包括开放式办学、资源共享、后勤社会化等)为基础,以高校教育、研究开发与产业开发三位一体为主要功能的综合性城市区域。

当今世界上有许多举世瞩目的大学城,如英国的剑桥大学城和牛津大学城、美国的哈佛和麻省理工学院大学城、日本的筑波大学城、意大利的波洛尼亚大学城等。

由于大学城建设在城市创新体系构建中具有的重要作用,在我国有越来越多的城市正在规划建设或已经建成了不少大学城。

据不完全统计,目前国内共有20多个城市(区)已经提出或正在规划建设大学城,如广州大学城、深圳大学城、上海松江大学城、无锡大学城和杭州的下沙大学城等。

大学城的发展方向很明确,即主要依托高等院校和科研机构,通过各种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用地调整、环境整治、机制创新、政策扶持和创业投资等途径,形成一个以大学为纽带,辐射周边地区,集教育功能、产业功能和生活服务功能为一体,文化氛围浓厚、科技产业发达、服务体系完美、优秀人才汇聚、生态环境良好的优化地域,并最终建成一个一流的大学科教区、新兴的高新技术产业区和优美的生活区。

大都市的辐射功能 以我国上海为例1 课件-高中地理选择性必修二

大都市的辐射功能 以我国上海为例1 课件-高中地理选择性必修二

都市圈(区) 是指由其核心作用的中心城市和周边受到中心城市强烈辐射、 有着 紧密联系的城市组成的城市经济区域,是城市化发展到成熟阶段的最高空间组 织形式,已成为衡量一个国家或地区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志。 下图为山东都市圈(区)分布图。
1、山东省都市圈(区) 的形成, 得益于
A. 城市空间分布格局的变化
具影响力的金融中心之一。1990年,国家决定在此设立全国首个国家级金融开发区。
如今陆家嘴巨厦如林,充分彰显出现代都市的魅力,著名超高层建筑主要有环球金融
中心(492米)、金茂大厦(421米)、上海中心大厦(632米)、东方明珠广播电视塔(468
米)
环球金融中心
东方明珠
金茂大厦
上海中心大厦
阅读课本P33材料,思考下列问题
段人口变化率图。
1、该都市区在发展的Ⅱ 阶段可能会出现 ( )
A. 城市总人口数量持续减少
B. 人口由边缘区向核心区集聚
C. 城市环境质量得到改善
D. 城市对人口迁入的拉力下降
2、从Ⅲ到Ⅳ阶段过程中 ( )
A. 城市规模持续扩大
B. 郊区城市化水平提高
C. 新兴产业不断兴起 D. 城市居住环境恶化
DC
1.不能在区域开发中
承担“重要节点”的是 A.上海自贸区
D B.天津滨海新区C.深圳
D.合肥2.重要节点对周围城镇群的主要作用是( )A.推动城镇群的
A 功能升级与结构优化 B.改变城市的地域形态C.提高城市人口比重
D.改善周围城镇群的环境质量
都市区由都市核心区和边缘区组成。 下图为某都市区不同发展阶
CA
D. 扩大城市建成区面积, 打造超级城市
3、什么是辐射带动,它与什么因素有关?

大都市的辐射功能

大都市的辐射功能

二、上海大都市的辐射功能 1.产业带动功能: 2.都市核心功能: 上海已经成为我国区域发展和对外开放的重要引擎
二、上海大都市的辐射功能
1.产业带动功能: 2.都市核心功能: 3.交通运输枢纽功能:
拥有高效率的综合交通运输 网络,有虹桥、浦东两大国 际机场,外高桥、吴淞、洋 山等深水港区。
图 2-5 上海交通网络分布
图 2-7 上海洋山深水港位置 图 2-8 上海洋山深水港区
二、上海大都市的辐射功能
1.产业带动功能: 2.都市核心功能: 3.交通运输枢纽功能: 4.金融服务功能: 上海拥有大量的金融机构。中国(上海)自由贸易
试验区是我国第一个自由贸易试验区。
二、上海大都市的辐射功能
1.产业带动功能: 2.都市核心功能: 3.交通运输枢纽功能: 4.金融服务功能: 5.科技研发创新功能:
活 动 阅读下列材料,完成相关任务。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上海的发展经历了几个阶段。1949—1978 年,上海城 市化进程较缓慢,但是工业化的发展仍推动了上海的地域扩展。20 世纪 50 年代后 期,上海在建成区外开辟了许多工业区,并先后建成闵行、吴泾、嘉定、安亭、松江 、青浦、南汇、崇明等卫星城。70 年代,为配合引进大型联合企业,先后开辟了金 山卫和吴淞两个卫星城,使上海的城市布局由单核心城市发展成为组合城市。 1979—2000 年,上海步入城市地域迅速扩展时期。特别是 90 年代以后,随着 浦东的开发开放,上海确立了建成国际大都市的战略目标,经济发展迈上了新台阶。 上海建成区与卫星城连成一片,上海大都市初步形成,城市地域迅速扩大。 2000—2015 年,上海逐步形成了与长江三角洲地区联动发展的格局,城市空间 发展从黄浦江拓展到长江,多层次的城市空间体系结构基本形成

地理湘教版(2019)选择性必修2 2.1大都市的辐射功能——以我国上海为例(共14张ppt)

地理湘教版(2019)选择性必修2 2.1大都市的辐射功能——以我国上海为例(共14张ppt)

二、上海大都市的辐射功能
(1)产业带动功能: (2)都市核心功能: (3)交通运输枢纽功能: (4)金融服务功能: (5)科技研发创新功能:
三、上海大都市的辐射带动作用
1.“一核五圈四带”:通过现代化的交通运输网络,拉动南 京城市圈、杭州城市圈、合肥城市圈、苏锡常城市圈、 宁波城市圈的发展壮大;强化沿海发展带、沿江发展带、 沪宁合杭甬发展带、沪杭金发展带的聚合发展。 2.对周边城市的辐射带动作用:形成了沪宁产业带、沪杭 产业带、长江下游产业带。 3.世界级超大城市群:对内主要影响长江下游地区以及周 边地域,对外与亚太和欧洲的大城市保持商贸文化联系。
自然:濒临黄海和东海,地处江海交汇之地,沿江沿海港口众多,地理位置优 越;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热量充足,降水丰富,雨热同期;三角洲地貌,地表平坦 土壤肥沃;河网密布,水源充足。
社会经济:历史悠久,工农业基础雄厚,科技力量强,水陆交通便利,劳动力丰 富、素质高,市场广阔,经济腹地广,工业联系好,政策扶持,浦东开发提供新的 发展机遇,丰富的农副产品等。 ②不足:能源、资源贫乏;人多地少,土地紧张;污染严重。 ③发展:简述迪士尼乐园落户上海的原因。 上海地理位置优越; 交通便捷,可进入性好; 长江三角洲地区经济发达,靠近客源市场; 基础设施完善,接待能力强。
(2)上海迪士尼乐园的建成对上海有哪些影响?
提高上海的知名度; 丰富上海的旅游资源, 带动相关产业的发展; 有利于上海经济结构转型。
(1)沪宁杭工业基地(我国历史最悠久、规模最大、结构最完整、技术水平 和经济效益最高的综合性工业基地) ①区位分析
2.1大都市的辐射功能
以我国上海为例
一、大都市的集聚与辐射作用 二、上海大都市的辐射功能 三、上海大都市的辐射带动功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论大学城引发的辐射效应一、大学城辐射效应的形成大学城并不是大学范围或面积的简单扩大,而是一所或若干所大学与一座城市或城镇融为一体,或者一座城市、城镇依托大学发展而成。

因此,大学可以充分利用城市的一切功能,不必事事都自己来办,既可以集中财力人力于教学科研,又能享受城市提供的便利和舒适条件。

而城市依托于大学,不仅因此而获得稳定的居民、纳税对象、消费者、市场、客源,还提升了城市的文化品位,形成自己的特色和吸引力。

大学是集科研、教学于一体的小社会团体,是社会的缩影。

大学的科研形成了与学校紧密相连的产业集群。

例如与斯坦福大学形成互动的硅谷,就大学城的内涵而言已经构成了大学城。

而集群效应带动的产业的繁荣进而导致日益密集的人口、扩大的就业市场和消费市场。

这些类似的需求又进一步导致了配套产业,如餐饮、购物、房地产等行业的相应繁荣。

最终形成了依托大学城,以大学城为核心的一种发展模式。

“大学城”是指以大学、科研机构为核心和依托,以有机联系网络(包括开放式办学、资源共享、后勤社会化等)为基础,以高校教育、研究开发与产业开发三位一体为主要功能的综合性城市区域。

当今世界上有许多举世瞩目的大学城,如英国的剑桥大学城和牛津大学城、美国的哈佛和麻省理工学院大学城、日本的筑波大学城、意大利的波洛尼亚大学城等。

由于大学城建设在城市创新体系构建中具有的重要作用,在我国有越来越多的城市正在规划建设或已经建成了不少大学城。

据不完全统计,目前国内共有20多个城市(区)已经提出或正在规划建设大学城,如南京仙林大学城,南京江宁大学城、广州大学城、深圳大学城、上海松江大学城、无锡大学城和杭州的下沙大学城等。

大学城的发展方向很明确,即主要依托高等院校和科研机构,通过各种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用地调整、环境整治、机制创新、政策扶持和创业投资等途径,形成一个以大学为纽带,辐射周边地区,集教育功能、产业功能和生活服务功能为一体,文化氛围浓厚、科技产业发达、服务体系完美、优秀人才汇聚、生态环境良好的优化地域,并最终建成一个一流的大学科教区、新兴的高新技术产业区和优美的生活区。

它以名牌大学为动力,能够带动并形成高品质的新型城市。

建设者往往会邀请国内外著名的规划单位对大学城的总体规划和详细蓝图进行设计,因此,大学城往往有着高起点、前瞻性特点,形成了适应现代社会要求的集学校、生活区、经济园区为一体的生态小城,从发达国家的经验看,大学城一般建在距离中心城区60100公里处,现代交通1个小时以内能到达的地方。

它具有良好的道路和交通设施,远离城市污染,水资源丰富,供电充沛,地域广阔,地处原居住居民或旧有村落稀少的远郊。

大学城的辐射效应主要表现在大学的开放性和资源的共享性。

大学城内的学校规模都较大,以教师和学生为主体,以教育活动和相关的科技开发为主要内容。

大学城一方面吸引各地的学者和学生,另一方面吸引高新技术企业入驻城内,逐渐建成融教育、科技、企业生产为一体的小城镇。

师生从外地往返于大学,一般都能利用城市的公共交通运输系统。

城市为学生打工或实习提供了大量岗位,而相对低廉的工资降低了成本,餐馆、商店能为学生供应价廉物美的商品。

学校的图书馆、博物馆、体育馆、艺术馆等设施面向社会开放,城市的公共设施也向师生开放,大大提高了资源的运作效率,较好地满足了大多数人的需要。

大学除有几处比较集中的场所外,大多分散在城市各地,真正成为没有围墙的学校,与城市融为一体。

而纵观国外大学城的发展都是与大学城周边的配套、商业和地产业的发展同兴共荣。

二、江宁大学城的简介大学城是19世纪下半叶在美国形成的一种趋势,是校园理想在城市背景下发生的城市肌理中的一个突变,代表了城市变化运动的趋势,大学城既是现代高等教育发展的方向之一,也是一种先进的城市类型。

南京的大学随着高校招生规模的不断扩大和院校的合并,教育产业发展迅速,主城区土地供应的限制,很多学校选择跳出主城到都市发展区建设新校区。

目前南京已拥有江宁、仙林和浦口三座大学城,其中以江宁大学城规模最大。

江宁大学城创建于2002年,由江苏省教育厅和江宁区政府携手共建,江宁科学园管委会负责具体开发管理。

整个江宁大学城是江宁的教育功能区,共有23平方公里,规划引入14所大专院校,并将容纳学生人口16万,居住人口15万人。

江宁大学城位于现在江宁城区、也就是东山镇的东南方向,南京义乌小商品城以南,距南京市中心约20公里,距禄口国际机场约25公里,区内有方山这样的优越的景观资源。

区域整体布局比较简单,学校大概占到10平方公里,分布在区域内各处,沿龙眠大道的一条南北轴线为中央共享带,基本与地铁1号南延线的路线一致,其中以江宁体育中心为核心,未来这里将成为商业办公、休闲娱乐、体育文化的集中地,也会是人流的密集地。

目前大学城已有十几所高校入驻,如南京晓庄学院、南京医科大学、中国药科大学、南京工程学院、中国传媒大学、南广学院等,师生群体已形成一定规模。

而中央共享带附近则分布着一些居住区,主要在龙眠大道两侧和方山脚下三、江宁大学城的交通状况随着地铁一号线南延线开通的日子越来越近,地铁沿线的一些纯新盘也开始“蠢蠢欲动”了。

此前大学城内只有很少一部分公交线路,通到市区的分别是南广线和安广线,其中南广线从南京火车站出发,到达终点全程需花费2个小时,安广线从安德门出发,到达江宁大学城也需要1个小时。

而地铁的开通则会大大缩短大学城与主城的距离,届时从大学城到新街口估计只需要30-40分钟。

地铁一号线南延线在城东路站后正式驶入江宁大学城内,也就是南京义乌小商品城的位置,依此停靠的站台有经贸学院站、交通学院站和药科大学站。

在今年上半年将开盘或推新房的住宅项目中,基本都是靠近其中的交通学院站的,我们做了一个调查,文鼎雅苑距离交通学院站最近,步行大约5分钟,其次是宜家国际公寓,步行大约7、8分钟,万裕龙庭水岸、东方龙湖湾稍远一些,步行在10-15分钟不等。

也正是为了配合地铁开通的效应,4-5月间,宜家国际公寓、文鼎雅苑、万裕龙庭水岸、东方龙湖湾等楼盘都会相继开盘,新上市房源量大约在1400套,可选房源充足。

不过,毕竟是新区,交通问题解决后,生活配套和未来区域发展还是大家最关注的。

四、江宁大学城商业地产南广线、大同线、安广线沿线,南广学院、晓庄学院、工程学院、医科大学等诸多大学公交车站,一群群大学生正焦急地等待着公交车。

经过7年发展,江宁大学城内的师生数量已达到20万人的规模。

学校附近商业配套很少,很多学生需要到七八公里外的东山老城去解决购物、餐饮和娱乐需求。

学生们有说不完的苦衷:“生活在新校区吃喝不便,没有娱乐,逛街没去处。

平时坐车还好,一到双休日,公交车经常爆满,很难挤上车。

”这样的场景是生活在大学城的真实写照。

所以,用“嗷嗷待哺”形容商业配套匮乏的大学城一点也不夸张。

通常,一个新区内的住宅开发和商业地产的开发,往往要经历颇为曲折的历程:住宅开发如火如荼,但由于配套不全而使人口集聚慢,入住率低,严重阻碍了各种类型商业地产的发育,而此现象又反过来更加延缓了人口的进入速度,形成恶性循环。

但大学城就比较特殊。

大学城的建设使众多师生随学校一次性迁移,在短期内就形成了强大的人气和市场需求,为商业地产的发育创造了最肥沃的土壤。

仙林大学城商业地产的发展就足以证明这一点。

熟悉南京商业地产的人士或许记得:2005年初,仙林大学城的第一个商业项目“大成名店”上市,价格突破25000元/平方米且一扫而空,创造了当时商业地产的销售奇迹,淋漓尽致地展现了大学城商业地产蕴含的巨大财富效应。

如今,江宁大学城的商业地产也正经历着同样的过程。

有人戏称,江宁很多新开发商业是“有场所没人”,而大学城目前却是“有人没场所”。

五、江宁大学城的周边配套及规划12所院校本部入驻带来20万在校学生,加上周边加州城、龙湖湾、水岸龙庭、橄榄城等大量的中高端住宅项目,加之各大高校配建的高教公寓,将带来多达10万的高素质人口。

正是看准了江宁大学城的商业运作潜力,大学城的商业地产应运而生。

据了解,2006年以来,江宁大学城区域纯商业性质地块的出让总计123.5亩。

江宁大学城设有一个中央共享带,其中已交付使用的江宁体育中心为核心,东侧为文鼎广场,西侧为乐活时尚街区,北侧为大学城商贸中心。

这三大商业配套总建筑面积超过10万平米,目前或已经营业,或正在招商,可以肯定的是,这里基本能够满足大学师生购物、餐饮、娱乐、服务等需求。

比如文鼎广场已经引进的就有奥特莱斯、肯德基、苏果社区店、华仔、联通等品牌商家,是目前大学城内体量最大的商业综合体,文鼎广场总建面6.5万平方米,是一个兼备“购物、餐饮、娱乐、服务、宾馆、办公”功能,服务于大学城居民和师生的一站式、复合型商业核聚区。

乐活乐活时尚街区总建筑面积2.6万平方米,是集餐饮、文化、体育、休闲、娱乐、住宿、购物为一体的综合性设施,目前已经开业,客群主要针对大学城的学生。

未来在体育中心附近还将兴建办公楼和酒店,比如按照四星级标准建设的江宁体育宾馆,目前已在建设中。

在公共配套方面,除了江宁体育中心,大学城内的三级甲等医院也在积极筹建中。

据了解,在医科大学和方山熙园附近未来将建一所占地7.36公顷的三级甲等医院——中国医科大学附属医院,这一医院的建成,将为周边居民提供方便、优良的医疗服务。

至于幼儿园和学校,规划当中在部分楼盘是要求建设的。

到目前为止,体育中心以及周边的一些商业配套已经对外公开或营业了,生活配套短期内还要依赖各楼盘本身的配套,比较成气候的商业娱乐设施恐怕得去江宁中心商业区了,不过这也为江宁大学城的未来发展提供了一些空间。

六、大学城商业规划要点通过对大学城的客群分析和大学生消费特点分析我们可以发现,大学城商业不同于普通商业,有其自身的特点,我们在进行规划定位时必须根据大学城的特点来进行相关定位,具体如下:1、距校园越近,交通可达性越高,商铺经营状况越好。

根据相关调查的结果及对各大高校周边商业的经营状况、与校园的距离两大因素进行分析,得出:商业与校园的距离与商业的经营状况成反比。

虽然商铺的经营状况是由经营的业种,经营者的管理水平,商业是否形成已集中口岸,道路是否构成交通枢纽等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但商业经营与校园的距离关系更具普遍性和可比性。

同时,也是定位于高校经济的商业能否成立的决定性因素。

距离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消费者是否前往的可能性,如果没有消费者的到达,其所谓的营销手段、业种业态等都很难立足。

学生消费者及教师消费者最常消费的区域集中在校园周边,15分钟步行距离内。

其次是选择在市中心、校园内消费。

距离校园大门越近的商铺,其经营状况普遍更好。

2、影响校园经济的商业容量大小的基本要素校园师生总量大小、校园面积大小,与周边商业物业总容量成正比。

市中心区域高校周边往往还存在传统的商业圈,客观形成消费者购买投资的合力,其商业容量大于外区域较单纯的高校商业带商业容量。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