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传统写意水墨画欣赏方法浅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传统写意水墨画欣赏方法浅析
在现代社会中,对美术的了解和具有一定的欣赏能力是现代公民应具备的文化素质。人不仅需要有丰富的物质生活,更需要有高品质的精神生活。通过对美术作品的欣赏可以从中得到丰富的精神享受,所以现今中学美术课已大大加重了欣赏内容的份量,教师教给学生的是欣赏美术作品的入门之道,以培养同学具有一双审美的眼睛。尽管在教材中对如何欣赏各类美术作品的方法、角度或要领作了一些提示,但对于某一具体画种因缺少深入的分析,仍有不知从何方面入手去欣赏之感。基于这一想法,这篇文章,拟就中国传统写意水墨画欣赏方法问题从教学方法这一角度作一些初步的、粗浅的探讨。
一、对传统写意水墨画的基本认识。
在中国画中,我们通常把注重表现笔法,充分调动水墨功能(偶略施淡色),信手抒写,造型简单概括,追求疏朗纵放意趣的绘画形式,称为写意水墨画。
写意水墨画是传统中国画里最令人着迷的绘画形式之一。据传,在唐玄宗时候,吴道子、李思训两位画坛高手,受命在大同殿壁上各画一幅嘉陵山水画。李思训工细无遗地刻划了几个月。而吴道子,以淋漓的水墨,纵横的笔法,仅用了一天的时光,就活现了三百里嘉陵江胜色无限,使观者无不叹为奇观。可见写意水墨画在唐代已经出现,并拥有广泛众多的欣赏者。
正因为传统写意水墨画,注重于运用水墨手段"写?quot;所以我们在欣赏这一绘画形式之始,应先了解一下"写意"的含义。这里需要加以说明的,传统对"写意"一词看法难有统一的标准,本义只引用其中最常见的说法加以阐述。"'写意'的概念,传统的含义是指一种用较粗放笔法造型的画法,与'工笔'相对,现代的另一种用法是把它同西方的'写实'画法相对而言,泛指中国画的较不讲究'形似'的特点"。(1)用孙其峰的话讲可以概括为十六字:"不求形似,不离形似,貌离神和,似非而是。"(关于"形"的问题,本文第四章将作专题论述)。
"写意"这一传统,绝不是仅仅中国画专有的,在其他姊妹艺术中,也不乏旁例。例如在京剧(还有许多地方戏)表演艺术中,骑马没有马、摇船没有船,开门不设门、挂画不拿画……这无不?quot;写意"。
传统写意水墨画作画讲究"写意",所以我们欣赏时就得千方百计去捕捉画中"写意"成份,在回味不尽的"写意妙境"之中,享受艺术美感,陶冶自己的性情。但是,写意水墨画的"写意"成份是有多项内容构成,我认为,欣赏课的设计较好的办法是从熟悉绘画技能入手,因为写意水墨画的"意",往往是通过相当具体的绘画手段来塑造确立的。没有精湛的绘画技能,就不可能有令人回味不尽的"情趣"。为此,文章以下的部分是从笔、墨、形、构图、诗、书、印等诸角度结合教科书上的部分作品分析一下绘画技能的欣赏方法。二、写意水墨画的欣赏离不开笔的欣赏
柔软而有弹性的毛笔,奇诡万状,富有意想不到的表现了力。汉代的蔡邕就阐明过它的妙用,他说:"笔软则奇怪生。"我国独有的毛笔,软中见刚,运动幅度大,起伏节奏强,能表现线,亦能表现面,粗燥、平滑、坚硬、柔轻、的物体质感都可从笔端流出。如上海书画版高中教材第一册傅抱石的《待细把江山图画》,画家用皱擦的笔法交织使用,写出了丛山峻林的无限生机。用粗细、顺逆、重轻互换的笔法写出了层层叠叠有空间感的茂密林海。正是这笔的尽情发挥,多方调动,成功地描绘出峻秀的山石,坚劲的枝干,漂渺的烟云达到生机盎然的艺术境地。
讲到用笔,不能不提"书画同源"之说。因为书与画有共同的笔法。书法的线与绘画的线同样由毛笔作出。书法与绘画的关系,古往今来始终是融溶贯通的,元代画家赵孟曾作一诗:"石如飞白木如籀,写竹还于八法通,若也有人能会此,方知书画本来同。"这里"飞白"是指一种干枯的草书笔法,"籀"是指圆浑的篆书笔法,"八法"是指书法的整个笔法。总之,
他十分强调在绘画中加强书法性,以点、曳、斫、拂等书法的基本笔法来展现水墨画线条的神韵。这里,我们还可以分析一下文同的《墨竹图》就可以发现,他是以篆书笔法画干,以隶书笔法画节,用行书笔法画叶。又如,八大山人的《荷鸟》,一根屈曲的莲茎,从起笔到收笔无不取之书法顿、转、侧、偏、拖等势态,从用笔这一意义上说,这幅《荷鸟》图正是画家具有精湛书艺的结晶,抽去书法的笔意,这幅《荷鸟》图也就无法自立。
有好的用笔,才有好的绘画线条。历来有成就的画家都是出色的书家。他们强调书法训练,有了书法的功力就为水墨画提供了坚实的笔力。笔法自由多变,线条肥瘦轻重、迟速是我们欣赏品评的一大标准。正如一些评论家所认为的"如果一幅笔墨没有生气,那么,不管画家的技法多么娴熟,依然不足为道。相反,如果它笔墨非常生动,那么,它就是一幅值得称道的佳作。"(2)
三、写意水墨画的欣赏离不开墨的欣赏
水墨画,以墨为色。墨是中国最早发明的。墨色一起称呼一般人不易理解,其实,在中国画里,墨色几乎可以替代一切原色。如色彩斑澜的梅、兰、竹、菊,多可用墨色画线造型,谁也没有感到不妥,相反认为它清雅脱俗。中国画家常将墨色运用在花鸟、山水、人物画像的各种表现上,荷叶、花苞、芦草、游鱼、山石亭台楼阁几乎无所不包,但它依然能给人以清新和勃勃生机,而无单调、贪乏之感。唐代张彦远总结回答道?quot;运墨而五色具"墨色是丰富的,有变化的,可以分为焦、浓、重、淡、清等五彩,与红、黄、蓝、青等色有感觉上相同的表现效果。同时墨色具有千年不退的特点,堪称是不朽的色彩。
用墨妙在浓淡交融,活而不乱。如徐谓的《墨葡萄》以饱含水分的泼墨法,点染出纷披错落的藤条和晶莹欲滴的葡萄,墨色浓淡相宜,豪放泼辣,是展现墨色浓淡的极具影响力的代表作。又如石涛的《山水清音图》,层层山峦袅袅云雾,蒙蒙天色,无不让人感到墨中有色,色在墨中,整个画幅的墨色,不僵不板,起伏跌宕,既苍而润的墨色韵味制造出深邃、开阔、迷漫的美妙画面。
用墨还妙在正反向背,随形挥洒。这在徐渭《杂花园》长卷中得到了最富典型意义的体现。
写意水墨画,用水用墨务必肯定、准确、概括、生动地塑造对象。齐白石是这方面卓有成就的画家,他驾驭水墨的能力精湛熟练,落墨的精确(大小、浓淡、干湿、虚实等)已达出神入化的境地。他笔下的《虾》如在水中游弋,读者无不蒲怀喜悦之神色从细微变化的墨色里,分辨出它那薄薄外壳,晶莹剔透的肉质,它那轻盈跳跃的动态,真可谓神来之作,令人痴醉。
成功的写意水墨画作品在用墨方面一定是赏心悦目的。画家的气魄、才华、功力都能在其中得到相应的写照。
四、写意水墨画的欣赏离不开形的欣赏
"论画以形似,见与儿童邻"。这句名言是苏东坡就画的"形似"所阐发的高见。追求表现对象的形体准确,逼真、并非写意水墨画的主要任务。写意画贵在得神韵、气韵,也就是说,不单写出对象的外形,更要写出对象的内在神情,同时也包含着画家本身的心境和情趣。
以形写神,形神统一是中国画美学传统的精华,但是传统写意水墨画又特别注重以形写神。可以说它亦是写意水墨画的传统美学精华,历代画论都把这个问题摆在重要地位加以阐述,品评画家的成就也常以此为准绳。但是"以形写神"的理论,说说容易,实践起来却是相当复杂。尤其在删繁就简方面,如果没有对生活的长期研究揣摩,是无法浓缩简括出神采奕奕的形象来的。在这方面,八大山人无疑是最令人信服的圣手。如对满山遍野的花丛,他往往能取其最精美的一朵,以一寓万,做到形减神添,获得不同凡响的艺术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