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准曲线制作、检验、使用知识大全

合集下载

如何正确绘制和使用标准曲线

如何正确绘制和使用标准曲线

如何正确绘制和使用标准曲线首先,让我们来了解一下标准曲线的概念。

标准曲线是一条经过一系列标准样品数据点的曲线,通常是用来建立浓度与测量数值之间的关系。

通过测量一系列标准样品的浓度和相应的测量数值,我们可以得到一组数据点,然后利用这些数据点来绘制标准曲线。

一旦建立了标准曲线,我们就可以根据待测样品的测量数值,通过标准曲线来确定其浓度。

接下来,我们将介绍如何正确绘制标准曲线。

首先,我们需要准备一系列标准样品,这些样品的浓度应该覆盖我们感兴趣的浓度范围,并且最好是均匀分布的。

然后,我们需要使用合适的实验方法和仪器来测量这些标准样品的浓度和相应的测量数值。

接着,我们将这些数据点绘制在坐标系上,通常是浓度作为自变量,测量数值作为因变量。

最后,我们可以使用拟合曲线的方法来拟合这些数据点,得到标准曲线。

在使用标准曲线时,我们需要注意一些常见的问题。

首先,我们需要确保标准曲线的拟合度很高,这意味着标准曲线要能很好地描述浓度和测量数值之间的关系。

其次,我们需要在实验中使用合适的标准样品,以确保标准曲线能够准确地反映待测样品的浓度。

此外,我们还需要定期检查标准曲线的准确性,并进行必要的修正和调整。

除了以上提到的注意事项,我们还可以通过一些技巧来提高标准曲线的准确性和稳定性。

例如,我们可以使用多种标准样品来建立标准曲线,以增加曲线的覆盖范围和可靠性。

我们还可以使用合适的数据处理方法和拟合模型来提高标准曲线的拟合度。

此外,我们还可以在实验中采取一些控制措施,以减小实验误差对标准曲线的影响。

综上所述,正确绘制和使用标准曲线是科学实验和数据分析中的重要工作。

通过建立准确、稳定的标准曲线,我们可以准确地分析实验数据,评估实验结果的可靠性,并进行定量测量。

在实践中,我们需要注意一些常见的问题,并通过一些技巧来提高标准曲线的准确性和稳定性。

希望本文对您有所帮助,谢谢阅读!。

标准曲线制作的注意事项

标准曲线制作的注意事项

标准曲线制作的注意事项标准曲线是科学实验中常用的一种方法,用于确定未知样品的浓度或者其他相关参数。

制作标准曲线需要一定的技巧和注意事项,下面将介绍一些制作标准曲线时需要注意的事项。

首先,选择合适的浓度范围。

标准曲线的浓度范围应该覆盖待测样品的浓度范围,同时还要考虑到实验仪器的灵敏度。

如果浓度范围选择过大或者过小,都会影响标准曲线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其次,准备标准溶液。

标准溶液的制备需要精确称量和配制。

在制备标准溶液时,应该使用纯净的试剂和溶剂,并且要注意避免溶液的挥发和污染。

此外,还需要根据实验的需要选择合适的稀释倍数,以确保标准曲线的浓度分布均匀。

第三,选择合适的测量方法。

标准曲线的制作可以使用各种各样的测量方法,如光谱法、电化学法等。

在选择测量方法时,需要考虑到待测样品的性质和实验仪器的特点,以及实验室的设备和技术条件。

同时,还要注意选择合适的测量波长或者电位范围,以确保测量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第四,进行测量和数据处理。

在进行测量时,需要严格按照实验方法和操作规程进行操作,避免操作失误和实验误差。

同时,还要注意记录测量数据的准确性和完整性,以便后续的数据处理和分析。

在数据处理时,可以使用各种统计方法和数学模型,如线性回归、多项式拟合等,来拟合标准曲线并计算未知样品的浓度或者其他相关参数。

最后,进行标准曲线的验证和评估。

在制作标准曲线后,需要进行验证实验来评估标准曲线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验证实验可以使用一些已知浓度的样品进行测量,并与标准曲线的预测结果进行比较。

如果验证结果符合预期,说明标准曲线制作成功;如果验证结果不符合预期,需要重新检查实验方法和数据处理过程,找出问题并进行修正。

综上所述,制作标准曲线需要注意选择合适的浓度范围、准备标准溶液、选择合适的测量方法、进行测量和数据处理,以及进行标准曲线的验证和评估。

只有在严格遵守这些注意事项的前提下,才能制作出准确可靠的标准曲线,为科学实验提供可靠的数据支持。

标准曲线的制作方法

标准曲线的制作方法

标准曲线的制作方法标准曲线是在实验室中常见的一种分析方法,它可以用来确定样品中某种物质的含量。

制作标准曲线是实验室工作中的重要环节,正确的制作方法可以保证实验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下面将介绍标准曲线的制作方法。

首先,准备标准溶液。

标准曲线的制作需要一系列已知浓度的标准溶液作为参照物质。

这些标准溶液需要精确配制,确保其浓度准确无误。

在配制标准溶液时,需要使用准确的称量仪器和容量瓶,按照标准操作程序进行操作,避免因操作不当导致溶液浓度出现误差。

其次,进行实验测定。

将准备好的标准溶液以及待测样品依次进行测定,得到各自的吸光度数值。

在实验测定时,需要使用精密的光度计或分光光度计,确保测定结果的准确性和精度。

同时,还需要注意保持实验条件的一致性,如温度、湿度等因素都可能对测定结果产生影响,需要加以控制。

然后,绘制标准曲线。

将实验测定得到的吸光度数值以及对应的标准溶液浓度数据进行统计整理,然后利用统计软件或绘图工具进行数据处理和绘图。

在绘制标准曲线时,需要选择合适的曲线拟合方法,确保曲线能够准确地反映吸光度和溶液浓度之间的关系。

绘制出的标准曲线应该是平滑的曲线,能够清晰地表达吸光度和浓度之间的函数关系。

最后,进行标准曲线的验证和应用。

制作好标准曲线后,需要进行曲线的验证工作,检查曲线的线性、灵敏度、稳定性等指标,确保曲线符合实验要求。

在实际应用中,可以利用标准曲线来测定未知样品中目标物质的含量,通过测定样品的吸光度数值,利用标准曲线的拟合方程计算出样品中目标物质的浓度。

综上所述,标准曲线的制作是一项重要的实验工作,需要严谨的操作和准确的数据处理。

正确的制作方法和严格的实验操作可以保证标准曲线的准确性和可靠性,为实验结果的准确性提供保障。

希望本文介绍的标准曲线制作方法对您有所帮助。

标准曲线的制作方法

标准曲线的制作方法

标准曲线的制作方法一、引言在科学研究和实验室分析中,标准曲线常常被用于定量分析和测量。

标准曲线是一种通过已知样品与相应浓度的反应来建立反应的浓度与光学信号或其他物理信号之间的关系的方法。

本文将介绍标准曲线的制作方法,以帮助读者理解并在实践中正确应用标准曲线。

二、标准曲线的基本原理标准曲线的制作是建立在测量信号和物质浓度之间的线性关系基础上的。

通过使用已知浓度的标准溶液,测量其光学或其他物理信号的强度,并在坐标图上绘制这些测量值,就可以得到一条标准曲线。

标准曲线的关键是选择合适的测量方法和目标反应体系,以确保反应的可重复性和准确性。

三、标准曲线的制作步骤1.准备标准溶液:根据实验需要,选择适当浓度的标准溶液。

使用已知精确浓度的标准物质按需稀释制备一系列标准溶液。

2.进行测量:使用合适的仪器或方法,测量每个标准溶液的光学信号或其他物理信号的强度。

确保测量过程中的实验条件相同,以保证结果的准确性。

3.绘制标准曲线:将每个标准溶液的测量结果作为坐标,绘制浓度与信号强度之间的关系图。

一般来说,浓度作为横坐标,信号强度作为纵坐标。

使用合适的软件工具或手工绘图完成。

4.拟合曲线:对标准曲线进行拟合,以获得曲线的数学方程。

常见的拟合方法包括线性回归、多项式回归和指数回归等。

选择最适合数据集的拟合方法,拟合结果要具有良好的拟合度和准确性。

5.验证曲线:使用额外的未知浓度样品进行验证,通过测量样品的信号强度,并利用标准曲线反推出样品的浓度。

与已知的样品浓度进行比较,验证标准曲线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四、注意事项在制作标准曲线的过程中,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 标准溶液的制备要精确,以确保每个标准溶液的浓度是准确的。

- 测量过程中要严格控制实验条件,避免其他因素对测量结果的影响。

- 标准曲线的选择要根据实验需要和样品性质来确定,确保曲线能够准确描述样品浓度与信号强度之间的关系。

- 尽量使用合适的拟合方法,以减小拟合误差和提高曲线的准确性。

标准曲线的知识汇总,超全面!

标准曲线的知识汇总,超全面!

标准曲线的知识汇总,超全面!标准曲线的目的是定量,是每个检测人员的必备技能。

你所做的标曲真的做好了吗?RSD值、线性相关系数和线性方程如何?线性好与不好分别由于哪些缘由造成的?是仪器、标液,还是配制的问题?对比下文的一些点来找找缘由吧!标准曲线的制作要求标准曲线的作法标准曲线的核心问题要解决标准曲线的制作留意事项常见问题:标准曲线法和标准加入法区分?1.标准曲线法:也称外标法或直接比较法,是一种简便、快速的定量方法。

与分光光度分析中的标准曲线法相像,首先用欲测组分的标准样品绘制标准曲线。

详细方法是:用标准样品配制成不同浓度的标准系列,在与待测组分相同的色谱条件下,等体积精确进样,测量各峰的峰面积或峰高,用峰面积或峰高对样品浓度绘制标准曲线,此标准曲线应是通过原点的直线。

若标准曲线不通过原点,则说明存在系统误差。

标准曲线的斜率即为肯定校正因子。

在测定样品中的组分含量时,要用与绘制标准曲线完全相同的色谱条件作精彩谱图,测量色谱峰面积或峰高,然后依据峰面积和峰高在标准曲线上直接查出注入色谱柱中样品组分的浓度。

标准曲线法的优点是:绘制好标准工作曲线后测定工作就变得相当简洁,可直接从标准工作曲线上读出含量,因此特殊适合于大量样品的分析。

标准曲线法的缺点是:每次样品分析的色谱条件(检测器的响应性能,柱温,流淌相流速及组成,进样量,柱效等)很难完全相同,因此简单消失较大误差。

此外,标准工作曲线绘制时,一般使用欲测组分的标准样品(或已知精确含量的样品),而实际样品的组成却千差万别,因此必将给测量带来肯定的误差。

2.标准加入法,又名标准增量法:是一种被广泛使用的检验仪器精确度的测试方法。

这种方法尤其适用于检验样品中是否存在干扰物质。

详细方法是:将肯定量已知浓度的标准溶液加入待测样品中,测定加入前后样品的浓度。

加入标准溶液后的浓度将比加入前的高,其增加的量应等于加入的标准溶液中所含的待测物质的量。

假如样品中存在干扰物质,则浓度的增加值将小于或大于理论值。

标准曲线制作、检验、使用知识大全

标准曲线制作、检验、使用知识大全

分析检测的首要任务是定性和定量,定性可以说是有和无的问题,定量是提供待测物质含量范围的一个过程,这当中包含了任何定性定量都有不确定度的含义。

而普遍采用的标准曲线已然是分析检测中的常规工作,本篇内容以讲解加问答的形式探讨标准曲线使用过程中的难点和误区,结合数据处理版面关于标准曲线的问题交流,以期答疑解惑、共同精进。

内容提要本文内容共分为【四个部分】1、标准曲线的本质:系列浓度待测物质与响应的关系,用以推算样品含量。

2、标准曲线的做法:3点以上,至少重复2次,浓度均匀设置。

3、标准曲线的检验:拟合检验、失拟检验和斜率、截距检验。

4、标准曲线使用中的问题。

标准曲线的本质分析检测中的标准曲线是指一系列已知含量(浓度/量)的物质与仪器响应/信号之间的关系,数学处理就是曲线方程,图形表示就是标准曲线。

标准曲线的目的是可以根据标准曲线查出待测物质的含量。

当我们得到一系列已知含量的物质的响应后,就会去建立函数关系,数学上称曲线拟合,由于直线最为简单,所以常常用直线方程加以拟合,当然会用到多项式拟合等其他方式。

标准曲线的核心问题要解决:1、能找到确切浓度的标准物质或标准品。

2、标准系列和待测物质一定要有相同和一致的基体,因为样品基体可能会干扰仪器的响应,从这个意义上讲,样品的前处理实际就是提供标准和样品同样的基体环境,尽量祛除干扰基体。

所以最好的标准系列应该是样品基体匹配的标准系列。

而方法建立过程中首先要考虑的当然是基体干扰的问题,推荐用标准加入曲线和Youden曲线分别考察样品基体所带来的乘积性干扰和加和性干扰。

标准加入曲线就是在样品中加入一系列标准,然后考察该标准加入曲线和标准曲线斜率的统计学差异,若有差异需考虑用标准加入法定量;而Youden曲线就是对样品做一系列稀释,然后用稀释倍数如1/10,1/5,1/2,1对仪器响应做曲线,考察该Youden曲线的截距与0的差别,若有差别则提示有加和性干扰,此时测定值要减去该截距才是真实值。

标准曲线的绘制

标准曲线的绘制

标准曲线的绘制标准曲线是科学实验中常见的一种图表,它可以用来表示某种物质的浓度与其光学密度或其他性质之间的关系。

在化学、生物学、医学等领域,标准曲线的绘制是非常重要的,它可以帮助我们准确地测定物质的浓度,从而进行定量分析。

一、实验原理。

在进行标准曲线的绘制前,首先需要了解实验原理。

通常情况下,我们会选择一种已知浓度的标准溶液,然后通过测定其光学密度或其他性质的数值,建立浓度与性质数值之间的关系。

这种关系可以用数学模型来描述,比如线性关系、指数关系等。

在实验中,我们会先制备一系列不同浓度的标准溶液,然后测定它们的光学密度或其他性质数值,最后利用这些数据来绘制标准曲线。

二、实验步骤。

1. 制备标准溶液,按照实验要求,选择适当的溶剂和溶质,按一定比例配制出一系列不同浓度的标准溶液。

2. 测定光学密度,使用光度计或其他适当的仪器,测定每种标准溶液的光学密度数值。

3. 绘制标准曲线,将浓度与光学密度的数值对应起来,利用适当的图表工具(比如Excel)绘制出标准曲线。

三、数据处理。

在绘制标准曲线之后,我们需要对实验数据进行一定的处理,以确保曲线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1. 拟合曲线,根据实验数据,选择适当的数学模型来拟合标准曲线,比如线性拟合、多项式拟合等。

拟合曲线的选择应该能够较好地反映浓度与性质数值之间的关系。

2. 确定相关系数,通过计算相关系数来评估拟合曲线的拟合度,一般情况下,相关系数越接近于1,说明拟合曲线越准确。

3. 验证曲线,利用一些已知浓度的样品来验证标准曲线的准确性,如果实验数据与曲线拟合较好,说明标准曲线的绘制是成功的。

四、实验注意事项。

1. 实验条件的控制,在进行标准曲线的绘制实验中,需要严格控制实验条件,比如温度、湿度等因素,以确保实验数据的准确性。

2. 仪器的校准,使用仪器之前,需要对其进行校准,以确保测量结果的准确性。

3. 数据的记录与处理,实验过程中需要认真记录实验数据,并进行正确的数据处理,以避免实验误差对结果的影响。

标准曲线方法验证

标准曲线方法验证

标准曲线是分析化学中常用的一种方法,用于通过已知浓度的标准溶液来确定未知浓度样品的含量。

其基本原理是通过建立浓度与某种测量响应(如吸光度)之间的线性关系,来对未知样品进行定量分析。

在实验过程中,标准曲线的绘制和验证是至关重要的,以下是详细介绍:标准曲线的建立步骤:1. 选择合适的分析方法:根据样品的性质和分析目的,选择一个或多个合适的分析方法,如光谱分析、色谱分析等。

2. 准备标准溶液:准确配制一系列不同浓度的标准溶液,这些溶液应涵盖预计样品中待测物质的浓度范围。

3. 测定标准溶液:使用所选的分析方法测定各标准溶液的响应值(如吸光度、峰面积等)。

4. 绘制标准曲线:以标准溶液的浓度为横坐标,相应测量响应值为纵坐标,在坐标图上绘制数据点,并拟合得到一条直线,即标准曲线。

5. 验证标准曲线:对所绘制的标准曲线进行线性回归分析,计算相关系数(R),以确保浓度与测量响应值之间存在良好的线性关系。

标准曲线的验证指标:1. 准确度:通过回收率来反映。

通常要求在不同浓度水平下,回收率应在98.0%-102.0%之间,相对标准差(RSD)不大于2.0%。

2. 线性:通过线性回归方程来表示。

浓度在80%至120%范围内变化时,相关系数(R)应不小于0.998,且线性回归方程的截距应接近100%响应值。

3. 精密度:反映测量结果的重复性和稳定性,一般用相对标准差(RSD)表示,要求不大于2%。

4. 检测限:指能被可靠地检测出的最低浓度,越低越好。

5. 定量限:指能被准确测量的最低浓度,越低越好。

实际操作中的绘制和验证:在实验操作中,可以使用如Excel或WPS表格等软件来绘制和验证标准曲线。

具体步骤如下:1. 选中数据源:在软件中输入标准溶液的浓度和相应的测量响应值。

2. 插入图表:点击“插入”菜单,选择图表类型为XY散点图。

3. 添加趋势线:在图表中点击数据点,选择添加趋势线,并勾选“设置切距”为零,同时勾选“显示公式”和“显示R的平方”。

简述标准曲线法

简述标准曲线法

简述标准曲线法
标准曲线法是一种常用的实验方法,用于定量测定样品中的某种物质含量。

该方法通过绘制标准曲线,将不同浓度的标准物质与相应的吸光度值绘制成一条曲线,然后根据样品的吸光度值,通过标准曲线查出相应的浓度值,从而实现样品的定量分析。

标准曲线法的具体步骤如下:
1.准备标准物质溶液:根据实验要求,选择适当浓度的标准物质溶液,
通常采用已知浓度的标准物质。

2.绘制标准曲线:将不同浓度的标准物质溶液分别加入到比色杯中,测
量其吸光度值,将浓度和吸光度值绘制成一条曲线,这条曲线就是标准曲线。

3.测量样品溶液的吸光度值:将样品溶液加入到比色杯中,测量其吸光
度值。

4.根据标准曲线,查得样品溶液的浓度值:根据样品溶液的吸光度值,
在标准曲线上查找相应的浓度值,即可得到样品溶液的浓度。

需要注意的是,标准曲线法的前提是标准物质溶液的浓度与吸光度值之间具有线性关系。

在实际操作中,需要先对标准物质溶液进行线性关系测试,以确保标准曲线法测定的准确性。

同时,还需要注意实验过程中的操作规范和实验条件,以避免误差和干扰。

标准曲线制作与应用

标准曲线制作与应用
准曲线制作与应用
• 标准曲线制作 • 标准曲线应用 • 标准曲线制作中的注意事项 • 标准曲线制作与应用实例
01
标准曲线制作
实验原理
01
02
03
线性关系
标准曲线制作基于线性关 系原理,通过已知浓度的 标准品,在相同条件下进 行测定,绘制标准曲线。
浓度与响应值关系
标准品的浓度与响应值之 间应呈线性关系,通过回 归分析得到标准曲线方程。
标准曲线在临床诊断中的应用
诊断指标确定
标准曲线用于确定临床诊断的阈值和 参考范围。通过制作标准曲线并分析 曲线的相关参数,可以确定不同指标 的正常范围和异常范围,为临床诊断 提供参考依据。
疾病监测
标准曲线用于监测疾病的进展和治疗 效果。通过定期检测患者的指标并制 作标准曲线,可以评估病情的变化和 治疗效果,为临床医生制定治疗方案 提供依据。
确保实验条件一致,如 温度、pH值、反应时间
等。
按照相同条件分别测定 标准品的响应值,绘制
标准曲线。
通过回归分析,得到标 准曲线方程及相关系数。
实验结果
标准曲线方程
01
通过线性回归分析得到的方程,描述浓度与响应值之间的关系。
相关系数
02
表示浓度与响应值之间线性关系的密切程度,通常在0.99以上
表示关系较好。
实例二:标准曲线在方法学评价中的应用
总结词估检 测方法的再现性。通过与其他实验室 或机构进行合作,使用相同的检测方 法制作标准曲线,可以了解不同实验 室或机构之间的结果再现性情况,从 而评估该方法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实例三:标准曲线在临床诊断中的应用
总结词:临床诊断
数据处理与分析注意事项
数据处理要准确

实验: 标准曲线的制备

实验: 标准曲线的制备
浓度的硫酸铜溶液的/4值(重复三次)。记录如下:
硫酸铜溶液浓度
1g/L
2g/L
4g/L
6g/L
8g/L
A1
A2
A3
A平均值
[结果]
标准曲线的绘制
(1)在方格坐标纸上,以硫酸铜溶液的浓度为横坐标,以各浓度标准硫酸铜溶液相应的吸光度为纵坐标,绘制标准曲线。
(2)用待测浓度的硫酸铜溶液的吸光度值,在标准曲线上直接查得相应的浓度数值。
实验二标准曲线的制备
[目的]
1、学浓度范围内的硫酸铜溶液,在特定波长下的吸光度与其浓度成正比的关
系,通过未知和已知浓度硫酸铜溶液的吸光度之比,可算出待测硫酸铜溶液的浓度
;或通过绘制已知浓度系列的硫酸铜溶液与其相应吸光度的标准曲线,用待测硫酸铜
溶液的吸光度在标准曲线上直接查找出其相应的浓度。
[试剂及器材]
1.已知浓度系列的标准硫酸铜溶液,配制浓度分别为1g/L、2g/L、4g/L、6g
/L和8g/L的硫酸铜溶液备用。(标准硫酸铜溶液可由学生自行配制)。
2.蒸馏水。
3.待测硫酸铜溶液配制浓度范围为4~6g/L的硫酸铜溶液备用。
[步骤]
利用722光栅分光光度计,选用690nm波长,以“蒸馏水”调零,分别读取不同

制作标准曲线注意事项

制作标准曲线注意事项

制作标准曲线注意事项
在制作标准曲线时,需要特别注意一些事项,以确保曲线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下面将详细介绍一些制作标准曲线的注意事项。

首先,选择合适的标准品。

在制作标准曲线之前,需要选择一款高纯度、稳定
性好的标准品。

标准品的选择直接影响到曲线的准确性,因此需要仔细筛选和检验。

其次,准确称量和配制标准品溶液。

在称量和配制标准品溶液时,需要严格按
照操作规程进行,确保溶液的浓度准确无误。

同时,注意避免外界因素对溶液的影响,如灰尘、水汽等。

接着,进行仪器的校准和质控。

在进行标准曲线制作之前,需要对使用的仪器
进行校准,确保仪器的准确性和稳定性。

同时,进行质控实验,验证仪器的灵敏度和准确性。

然后,制作标准曲线。

在制作标准曲线时,需要按照实验计划和操作规程进行,严格控制实验条件和操作步骤。

同时,注意记录实验数据和结果,确保曲线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最后,进行曲线的验证和修正。

在制作标准曲线完成后,需要对曲线进行验证
和修正,确保曲线符合实验要求和标准要求。

同时,注意对曲线的斜率、截距等参数进行分析和评估。

总之,制作标准曲线是一个需要严谨和细致的过程,需要特别注意标准品的选择、溶液的配制、仪器的校准和质控、曲线的制作和验证等环节,以确保曲线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希望以上注意事项能够对您在实验中有所帮助,谢谢阅读!。

标准曲线的制作

标准曲线的制作

标准曲线的制作标准曲线是实验室常见的一种曲线,它是通过一系列标准溶液浓度和其对应的测定值所绘制出的曲线。

标准曲线的制作对于定量分析和质量控制具有重要意义。

下面将介绍标准曲线的制作方法及相关注意事项。

首先,制作标准曲线需要准备一系列标准溶液,这些溶液的浓度应该覆盖到你所要测定的物质的浓度范围。

然后,需要选择一种合适的测定方法,比如吸光光度法、色度法等。

接下来,分别对每种标准溶液进行测定,并记录下测定值。

在进行测定时,要注意保持仪器的稳定性,避免外界因素对测定结果的影响。

另外,每种标准溶液的测定需要重复多次,取平均值作为最终的测定值,以提高测定结果的准确性。

在获得了一系列标准溶液的浓度和其对应的测定值后,就可以开始绘制标准曲线了。

通常情况下,我们会选择将浓度作为自变量,测定值作为因变量,进行曲线的绘制。

在绘制曲线时,要选择合适的比例尺,确保曲线能够清晰地反映出标准溶液浓度和测定值之间的关系。

绘制完成后,需要对标准曲线进行验证。

验证的方法可以是使用一个未知浓度的样品进行测定,然后根据标准曲线的拟合方程,计算出其浓度。

将计算出的浓度与实际浓度进行比较,以验证标准曲线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在制作标准曲线的过程中,需要注意以下几点,首先,选择合适的测定方法和仪器,确保测定的准确性和精密度;其次,标准溶液的制备要精确,避免浓度偏离预期值;最后,绘制标准曲线时要注意数据的准确性和可靠性,确保曲线能够真实地反映出标准溶液浓度和测定值之间的关系。

总之,标准曲线的制作是实验室工作中的重要环节,它直接影响着定量分析和质量控制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只有严格按照标准操作流程进行制作,才能得到准确可靠的标准曲线,为实验工作提供有力支持。

标准曲线制作过程中注意事项有哪些

标准曲线制作过程中注意事项有哪些

标准曲线制作过程中注意事项有哪些《标准曲线制作过程中的注意事项》一、引言在实验室的分析化学领域,标准曲线是非常重要的,它用于测定未知物质的浓度、纯度等信息。

在进行标准曲线的制作过程中需要特别注意一些关键的事项,以确保曲线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本文将针对标准曲线制作过程中的注意事项展开讨论,希望能对实验室工作者有所帮助。

二、仪器和试剂准备在开始标准曲线的制作之前,首先要确保仪器和试剂的准备工作完善。

仪器的校准和试剂的纯度对标准曲线的准确性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需要选择适当的仪器和试剂,以满足所需测定的特定分析要求。

在实验过程中,更要严格控制实验条件,尽量减小误差的发生。

三、样品处理制作标准曲线的样品处理是关乎到曲线准确性的重要步骤。

首先需要选择有代表性的样品,然后进行适当的预处理,确保其与标准物质的性质尽可能接近。

在制作过程中,需要谨遵标准操作规程,严格控制实验条件,尽可能减小样品处理过程中的误差。

四、标准曲线的绘制在绘制标准曲线的过程中,需要注意选择适当的曲线拟合方法。

需要确保所选择的标准曲线拟合方法对于所测定的物质是适用的,以获得准确的浓度测定结果。

另外,标准曲线拟合时需要采取一定的数据处理方法,尤其需要注意在极值点或拐点处的数据处理。

五、质量控制在标准曲线制作过程中,质量控制是必不可少的一环。

质量控制需要包括校准曲线、质控样品和实验室内部质量控制。

这些都是确保标准曲线的准确性和可靠性的重要手段。

六、总结与回顾在标准曲线制作的全过程中,确保实验过程的准确性、可重复性及可比性是最为重要的。

要严格按照标准操作程序进行,不偏离规定的路线。

另外,对一些实验过程中的细节进行仔细排查,及时发现问题并进行纠正,确保实验过程的规范性和标准性。

七、个人观点标准曲线的制作在分析化学领域是至关重要的,需要特别的细心和耐心。

我认为,在实验工作中需要养成严谨的实验态度,严格按照操作规程进行,多加注意和校验过程中的细节,便能够保证标准曲线的准确性。

标准曲线制作与应用

标准曲线制作与应用

精品课件
7
二.标准曲线的制作
归直线方程叫回归方程 ,表达式为 : y = kx + b (式中 : k为直线 斜率, b为 y 轴上的截距 , x 为被测溶液的浓度, y 为吸光度 , 是多次测定结果的平均值 ) 。
2 标准曲线的参数
标准曲线有 3个参数 , 即相关系数 r, 斜率 k和截距 b。
浅谈分光光度法--
标准曲线的制作与应用
一.相关名称简介 二.标准曲线的制作 三.相关曲线及应用
精品课件
1
一.相关名称简介
1 分光光度法
分光光度法是通过测定被测物质在特定波长处或一定波长
范围内光的吸光度或发光强度,对该物质进行定性和定量分
析的方法。光区包括:紫外光区(200~400nm)、可见光区
(400~760nm)、红外光区(0.8-100 um)。
下是相对稳定的 ,斜率是检验分析方法灵敏度的 ,因此当斜
精品课件
9
二.标准曲线的制作
率出现异常数据 (超过相当偏差的2.5%)时 ,就要寻找原因。
2.3 截距 (b) :截距是评价标准曲线准确度的 , 是实验误差在 y
轴上 (或 x轴上 )的反映, 当用扣除空白值吸光度的数值为 y 值
进行回归时 , 理论上 b 值应为零 , 但实际上截距等于零的情况
2 现实
现有方法趋向于标准曲线适用于较宽的样品浓度范围。
在较宽的浓度跨度和有限的标准点的情况下,均匀的分布浓
度点是最佳选择,这样对该标准曲线覆盖的浓度范围内,对
于所有的浓度所提供的信息量都是相同的。奇数点的设置来
精品课件
18
三.相关曲线及应用
源于相关信息,在已知该浓度范围先确定中间点,然后在中

关于标准曲线的制作

关于标准曲线的制作

1、标准品的定义
标准品:
必须用与扩增目的基因相同的引物进行扩增,并且扩增效率相同
标准品必须是经过准确定量的
标准品必须是标准化的(例如,同一化的细胞数)
在每组实验时,必须用相同的阈值设定来确定CT值
标准品可以是含有目的基因的线性化的质粒DNA,也可以是比扩增片段长的纯化后的PCR产物,当然也可以是基因组DNA,甚至cDNA,但前提是所有的作为标准品的核酸都必须保证稳定。

2、标准品的制备
(1)基因组DNA标准品的制备
(2)
质粒标准品的制备
(3)
PCR产物标准品的制备

5
)体外转录RNA标准品的制备
如图1
将如图
1得到的RNA纯化后,按照图2进行梯度稀释后上机进行PCR扩增反应。

目的
10倍稀释
9ul水
1ul
9ul水9ul水9ul水9ul水混匀后

1ul
混匀后

1ul1ul
混匀后混匀后

1ul
标准品原液
稀释后标准品
8ul水
2ul
8ul水8ul水8ul水8ul水混匀后

2ul
混匀后

2ul2ul
混匀后混匀后

2ul 5倍稀释
图2

1
目的基因Total RNA
PCR产物
T7 Promoter TTTT……T
目的基因cDNA
目的基因
3、标准曲线的制作
上机后得到如图的扩增曲线
仪器根据扩增曲线给出如下图的标准曲线。

实验标准曲线绘制注意事项和常见问题解答!

实验标准曲线绘制注意事项和常见问题解答!

实验标准曲线绘制注意事项和常见问题解
答!
1.精密度检验
标准曲线的精密度检验:精密度检验就是看试验点距离拟合的直
线的距离有无特别,所以也称线性检验(拟合检验),需用F检验,P0.05作为线性检验合格的标准。

2.截距检验斜率检验
标准曲线的截距检验和斜率检验分别考察Y=a+bX中a和b与0的
统计学差异,a与0有差别说明有试剂空白或系统误差,而b若与0
没差别说明仪器的灵敏度根本达不到分析要求。

标准曲线的检验应当是线性检验结合失拟检验,以及残差的正态
性检验结合才是统计学上比较完备的。

问题一:标准曲线需要人为的增加(0,0)点吗?
问题二:标准曲线需要减掉试剂空白来做吗?
问题三:什么时候用Y=bx和二次曲线呢?
问题四:标准曲线去查含量时是先减空白信号算样品含量还是先算
出空白含量相减呢?
答:工作中我们常要减掉空白得到样品含量,现有国家标准方法
有的推举先算出空白含量,用样品含量相减,也有推举先用样品信
号减空白信号然后去标准曲线推算含量。

而且这两种算法经常差距
很大。

其实这种差距往往是低含量水平常才消失,在低含量水平通
过标准曲线推算含量时,本身不确定度就很大。

这两种方法都可以。

个人推举先用样品信号减空白信号然后去标准曲线推算含量,由于
这样出来的含量不确定度要小一些,而先算出空白含量再相减就增
加了1次标准曲线推算含量时的不确定度,由于好的测量永久是不
确定度小的测量。

如何正确绘制和使用标准曲线

如何正确绘制和使用标准曲线

如何正确绘制和使用标准曲线在科学实验和数据分析中,标准曲线是一种非常重要的工具,它可以帮助我们准确地测量样品中的物质浓度。

正确地绘制和使用标准曲线对于实验结果的准确性至关重要。

在本文中,我们将介绍如何正确地绘制和使用标准曲线,以确保实验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首先,我们需要准备一系列已知浓度的标准溶液。

这些标准溶液的浓度应该覆盖我们感兴趣的样品中可能存在的浓度范围。

接下来,我们需要使用适当的实验方法和仪器,对这些标准溶液进行测量,得到它们的吸光度或荧光强度等数据。

然后,我们将这些实验数据绘制成曲线图。

在横轴上,我们绘制标准溶液的浓度,而在纵轴上,我们绘制对应的吸光度或荧光强度。

通过连接这些数据点,我们就可以得到标准曲线。

在绘制标准曲线时,我们需要选择合适的比例尺,以确保数据点分布在图纸上合适的位置,同时还要注意标注坐标轴的单位和标度。

绘制好标准曲线后,我们就可以使用它来测量未知样品的浓度了。

首先,我们需要对未知样品进行相同的测量,得到它的吸光度或荧光强度。

然后,我们将这些数据点代入标准曲线的方程中,就可以得到未知样品的浓度。

需要注意的是,我们在进行测量和计算时,要尽量减小误差,确保实验结果的准确性。

除了上述基本步骤外,还有一些需要注意的细节。

首先,我们在进行实验时,要注意保持实验条件的一致性,包括温度、光照、仪器使用等方面。

其次,我们在绘制标准曲线和测量未知样品时,要进行多次重复实验,以验证结果的可靠性。

最后,我们在使用标准曲线进行测量时,要注意选择合适的线性范围,避免数据点过于集中或过于分散,影响测量结果的准确性。

综上所述,正确地绘制和使用标准曲线对于科学实验和数据分析至关重要。

通过准备标准溶液、绘制曲线、测量未知样品等步骤,我们可以确保实验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同时,我们还需要注意实验条件的一致性、重复实验的可靠性以及数据点的选择范围,以确保标准曲线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希望本文的介绍能够帮助大家正确地绘制和使用标准曲线,提高实验数据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标准曲线制作

标准曲线制作

标准曲线制作标准曲线制作—考马斯亮蓝法测蛋白质含量一、标准曲线一般用分光光度法测物质的含量,先要制作标准曲线,然后根据标准曲线查出所测物质的含量。

因此,制作标准曲线是生物检测分析的一项基本技术。

二、蛋白质含量测定方法1、凯氏定氮法2、双缩脲法3、Folin-酚试剂法4、紫外吸收法5、考马斯亮蓝法三、考马斯亮蓝法测定蛋白质含量—标准曲线制作(一)、试剂:1、考马斯亮蓝试剂:考马斯亮蓝G—250 100mg溶于50ml 95%乙醇,加入100ml 85% H3PO4,雍蒸馏水稀释至1000ml,滤纸过滤。

最终试剂中含0.01%(W/V)考马斯亮蓝G—250,4.7%(W/V)乙醇,8.5%(W/V)H3PO4。

2、标准蛋白质溶液:纯的牛血清血蛋白,预先经微量凯氏定氮法测定蛋白氮含量,根据其纯度同0.15mol/LNaCl配制成100ug/ml蛋白溶液。

(二)、器材:1、722S型分光光度计使用及原理()。

2、移液管使用()。

(三)、标准曲线制作:试管编号0 1 2 3 4 5 6100ug/ml标准蛋白(ml)0.0 0.1 0.2 0.3 0.4 0.5 0.60.15mol/L NaCl (ml)1 0.9 0.8 0.7 0.6 0.5 0.4考马斯亮蓝试剂(ml) 5 5 5 5 5 5 5摇匀,1h内以1号管为空白对照,在595nm处比色A595nm12、以A595nm为纵坐标,标准蛋白含量为横坐标(六个点为10ug、20 ug、30 ug、40 ug、50 ug、60 ug),在坐标轴上绘制标准曲线。

1)、利用标准曲线查出回归方程。

2)、用公式计算回归方程。

3)、或用origin作图,测出回归线性方程。

即A595nm=a×X( )+6一般相关系数应过0.999以上,至少2个9以上。

4)、绘图时近两使点在一条直线上,在直线上的点应该在直线两侧。

(四)、蛋白质含量的测定:样品即所测蛋白质含量样品(含量应处理在所测范围内),依照操作步骤1操作,测出样品的A595nm,然后利用标准曲线或回归方程求出样品蛋白质含量。

标准曲线的制作方法

标准曲线的制作方法

、做标准曲线样品检测时有几个问题需要注意
1、样品的浓度等指标是根据标准曲线计算出来的,所以首先要把做标准曲线看作是比做正式实验还要重要的一件事,否则后面的实验结果无从谈起。

2、设置标准曲线样品的标准浓度范围要有一个比较大的跨度,并且要能涵盖你所要检测实验样品的浓度,即样品的浓度要在标准曲线浓度范围之内,包括上限和下限。

而对于呈S型的标准曲线,尽量要使实验样品的浓度在中间坡度最陡段,即曲线几乎成直线的范围内。

3、最好采用倍比稀释法配制标准曲线中的标准样品浓度,这样就能够保证标准样品的浓度不会出现较大的偏离。

4、检测标准样品时,应按浓度递增顺序进行,以减少高浓度对低浓度的影响,提高准确性。

5、标准曲线的样品数一般为7个点,但至少要保证有5个点。

6、做出的标准曲线相关系数因实验要求不同而有所变动,但一般来说,相关系数R
至少要大于0.98,对于有些实验,至少要0.99甚至是0.999.。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每个标准点至少重复2次,这个重复是指从稀释开始。
标准曲线的截距检验和斜率检验分别考察 Y=a+bX中a和b与0的统计学差异,a与0有差 别说明有试剂空白或系统误差,而b若与0没差 别说明仪器的灵敏度根本达不到分析要求。日 常工作中我们通常用相关系数来作为标准曲线 好坏的标准,这点有一定道理,但并不全面。
每个标准点至少重复2次,这个重复010《基于标准样 品的线性校准》中关于失拟检验的问题,这 里的失拟检验是要看曲线拟合后剩下残差与 实验数据本身随机误差(变异)之间的差别, 同样采用F检验,此时失拟检验P应该>0.05, 也就是说残差应该跟实验测定中的随机误差 (变异)没有差别,你要看每次测定的随机 误差(变异)就必须多次测定同一浓度,因 此失拟检验要求每个浓度点至少重复2次。
标准曲线需要减掉试剂空白来 做吗?
先从原理上讲:判断两条或多条 标准曲线的差异,须检验残差, 截距和斜率三项,分别有不同的 统计学参数,残差用F检验,截 距和斜率采用较为复杂的统计量。
从实际操作讲:多用协方差分析检验截距和斜率的差异,以 SPSS为例:
一.先重新整理数据,将y2数据列加到y1下面,变成一个变量y;将x2数据列加到x1下面,变成一个变量x; 然后再设定一个新的分组变量group,原来第1组值为1,第2组值为2。 二.
决定系数是相关系数的平方,就是我们经常在 仪器软件中看到的R2或Fit,它提示的是我建立 的回归方程所解释X对Y变化占Y变量的比值, 比如决定系数是0.99也就是说我这个回归方程 可以解释Y变化的99%,剩下的1%就是残差。 前面提到的精密度(线性检验)就是用这两部 分的变化做F检验,由于统计检验的临界值比 较大,通常0.90以上的相关系数都会通过这个 F检验,当然还与实验点数(自由度)有关。
三.进行协方差分析(第一步分析斜率是否无差异).Analyze->GeneralLinear Model->Univariate Dependent List:填入y—将y做为因变量 Fixed Fact 四.
从实际操作讲:多用协方差分析检验截距和斜率的差异,以 SPSS为例:
一.再来进行截距的无差异分析其实过程跟上面一样,只是Model里去掉了x*group交叉项.Analyze>GeneralLinear Model->Univariate Dependent List:填入y—将y做为因变量 Fixed Factor: 填入group Covaraites:填入x—将x做为协变量 Model:选Custom Model:填入 x group—注意如 果变量填入顺序不一样,结果也会不一样. Sum of squares下拉列表框:选TypeI 点击ok后,看group 一行的Sig.P值,若P值大于0.05说明两条回归直线截距也无差异,若小于0.05说明截距是有差异的。 4.6 标准系列的标准溶液体积取用中有效数字该如何写呢? 标准溶液体积取用的有效数字跟你采用的 体积量具有直接关系。比如说量取或准确量取等字眼,10mL和10.0mL提示你要采用不同的量具。
内容提要
标准系列和待测物质一定要有相同和一致的基体,因为样品基体可能会干扰仪器的响应, 从这个意义上讲,样品的前处理实际就是提供标准和样品同样的基体环境,尽量祛除干扰 基体。所以最好的标准系列应该是样品基体匹配的标准系列。而方法建立过程中首先要考 虑的当然是基体干扰的问题,推荐用标准加入曲线和 Youden曲线分别考察样品基体所带 来的乘积性干扰和加和性干扰。标准加入曲线就是在样品中加入一系列标准,然后考察该 标准加入曲线和标准曲线斜率的统计学差异,若有差异需考虑用标准加入法定量;而 Youden曲线就是对样品做一系列稀释,然后用稀释倍数如 1/10,1/5,1/2,1对仪器响应 做 曲 线 , 考 察 该 Yo u d e n 曲 线 的 截 距 与 0 的 差 别 , 若 有 差 别 则 提 示 有 加 和 性 干 扰 , 此 时 测 定 值要减去该截距才是真实值。只有解决了标准曲线与样品基体的匹配问题,我们的定量才 可靠。内标法和替代物的使用则是为了解决仪器和前处理的影响问题。
标准曲线需 要减掉试剂 空白来做吗?
如果Y=a+bX 和Y=a+bX+cX2都满足拟合检验和失拟检验合格,则采用 Y=a+bX形式,这样符合统计学上参数最少的统计简洁性原则。 4.4 标准 曲线去查含量时是先减空白信号算样品含量还是先算出空白含量相减呢? 工作中我们常要减掉空白得到样品含量,现有国家标准方法有的推荐先算 出空白含量,用样品含量相减,也有推荐先用样品信号减空白信号然后去 标准曲线推算含量。而且这两种算法常常差距很大。其实这种差距往往是 低含量水平时才出现,在低含量水平通过标准曲线推算含量时,本身不确 定度就很大。这两种方法都可以。个人推荐先用样品信号减空白信号然后 去标准曲线推算含量,因为这样出来的含量不确定度要小一些,而先算出 空白含量再相减就增加了1次标准曲线推算含量时的不确定度,因为好的 测量永远是不确定度小的测量。 4.5 如何做两条标准曲线的检验呢? 1.
标准曲线需要人为的增加(0,0) 点吗?
不能。通常的标准系列多是配制0,1,2,3mg/L系 列这样的说法,没做实验人为添加(0,0)很不妥, 因为很多时候0管进入仪器可能也有响应值,这也 是我们考察试剂空白的一个重要步骤。这个0管在 某些时候非常重要,比如全血铅测定,我们采用 牛血清来基体匹配标准系列,如果此时你用酸做 空白或没做实验人为添加(0,0),那你就很难做 好标准曲线。所以标准曲线的0管也是做好标准曲 线的重要考虑点。
02
标准曲线的浓度范围应覆盖正常操作条件下的被测量范围;
标准曲线的浓度范围应覆盖正常操作条件下的 被测量范围;
03
标准样品的组分尽量与被测样品组分一致;
标准样品的组分尽量与被测样品组分 一致;
04
标准样品的浓度值应等距离的分布在被测量范围;
标准样品的浓度值应等距离的分布在被测量范 围;
05
标准曲线的本质 分析检测中的标准曲线是指一系列已知含量(浓度/量)的物质与仪器响应/信号之间的关系,数学处理就是曲线方程,图形表示就 是标准曲线。标准曲线的目的是可以根据标准曲线查出待测物质的含量。当我们得到一系列已知含量的物质的响应后,就会去建 立函数关系,数学上称曲线拟合,由于直线最为简单,所以常常用直线方程加以拟合,当然会用到多项式拟合等其他方式。 标准曲线的核心问题要解决: 能找到确切浓度的标准物质或标准品。
除此之外,最后我们还要看看这些残差的分 布是否是正态的,因为正态才符合随机误差 的特性。综上所述,标准曲线的检验应该是 线性检验结合失拟检验,以及残差的正态性 检验结合才是统计学上比较完备的。
每个标准点至少重复2次,这个重复是指从稀释开始。
通常我们采用的相关系数0.99以上的说法缺乏统计完备性。 正如大家经常看到的改变拟合的参数个数,如二次方程明显 能提高相关系数,但是我们经常没有勇气去用二次曲线方程, 因为你没有统计学上完备的支撑。如果你发现标准曲线在低 浓度和高浓度点的变异程度不同(非等方差),此时你应该 考虑权重最小二乘(WLS)。
标准曲线使用中的问题
标准曲线需要人为的增加(0,0)点吗?
标准曲线需要减掉试剂空白来做吗?
每个标准点至少重复2次,这个重复是指从稀释开始。
标准曲线需要人为的增加(0,0)点吗?
不能。通常的标准系列多是配制0,1,2,3mg/L系列这样的说法,没做实验人为添 加(0,0)很不妥,因为很多时候0管进入仪器可能也有响应值,这也是我们考 察试剂空白的一个重要步骤。这个0管在某些时候非常重要,比如全血铅测定, 我们采用牛血清来基体匹配标准系列,如果此时你用酸做空白或没做实验人为添 加(0,0),那你就很难做好标准曲线。所以标准曲线的0管也是做好标准曲线 的重要考虑点。
每个标准点至少重复2次,这个重复是指从稀释开始。
标准曲线需要减掉试剂空白来做吗?
如果Y=a+bX 和Y=a+bX+cX2都满足拟合检验和失拟检验合格,则采用Y=a+bX形式,这样符合统计 学上参数最少的统计简洁性原则。 4.4 标准曲线去查含量时是先减空白信号算样品含量还是先算出空白 含量相减呢? 工作中我们常要减掉空白得到样品含量,现有国家标准方法有的推荐先算出空白含量,用 样品含量相减,也有推荐先用样品信号减空白信号然后去标准曲线推算含量。而且这两种算法常常差距 很大。其实这种差距往往是低含量水平时才出现,在低含量水平通过标准曲线推算含量时,本身不确定 度就很大。这两种方法都可以。个人推荐先用样品信号减空白信号然后去标准曲线推算含量,因为这样 出来的含量不确定度要小一些,而先算出空白含量再相减就增加了1次标准曲线推算含量时的不确定度, 因为好的测量永远是不确定度小的测量。 4.5 如何做两条标准曲线的检验呢? 1.
每个标准点至少重复2次,这个重复是指从稀释开始。
标准曲线需要减掉试剂空白来做吗?
先从原理上讲:判断两条或多条标准曲线的差异,须检验残差,截距和斜率三项, 分别有不同的统计学参数,残差用F检验,截距和斜率采用较为复杂的统计量。
每个标准点至少重复2次,这个重复是指从稀释开始。
标准曲线需要减掉试剂空白来做吗?
从实际操作讲:多用协方差分析检验截距和斜率的差异,以SPSS为例:
标准曲线需 要减掉试剂 空白来做吗?
不需要。仪器测出来标准系列的响应值可以减掉试剂空白或减掉0管的响 应值来做,工作中我们也常用0管来做仪器调零。其实没有必要那么麻烦, 即使空白或0管有响应值,在构建标准曲线时,我们已经认为该响应值就 是0浓度,也就是扣除了这个空白的。 4.3 什么时候用Y=bX和二次曲线 呢? 标准曲线我们通常采用的是Y=a+bX,曲线拟合完必须要做统计检验, 且要做统计完备的线性检验和失拟检验,然后再做a与0的差别检验,如果 a与0的统计学上无差异,你就可以考虑用Y=bX的拟合曲线,拟合出来后 同样做线性检验和失拟检验,如果线性检验合格(P<0.05)且失拟检验 合格(p>0.05)此时你就可以采用Y=bX。二次曲线的采用同样是这样的 道理,如果你Y=a+bX时拟合不合格,你就考虑用Y=a+bX+cX2,同样 做失拟检验,考察拟合的符合情况。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