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竹石
《竹石》古诗赏析(通用5篇)
《竹石》古诗赏析(通用5篇)《竹石》古诗赏析(通用5篇)在现实生活或工作学习中,大家一定都接触过一些使用较为普遍的古诗吧,古诗可分为古体诗和近体诗两类。
你知道什么样的古诗才能算得上是好的古诗吗?以下是小编整理的《竹石》古诗赏析,欢迎大家分享。
《竹石》古诗赏析篇1《竹石》清·郑燮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
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
注释:1、竹石:扎根在石缝中的竹子。
诗人是著名画家,他画的竹子特别有名,这是他题写在竹石画上的一首诗。
2、咬:在这首诗里指的是紧紧扎根在土里。
3、咬定:比喻根扎得结实,像咬着青山不松口一样。
4、立根:扎根,生根。
5、原:本来,原本。
6、破岩:破裂的岩石。
7、磨:折磨,挫折。
8、击:打击。
9、坚劲:坚韧、刚劲。
10、任:任凭。
11、尔:你。
赏析:这首诗着力表现了竹子那顽强而又执着的品质。
是赞美了岩竹的题画诗,是一首咏物诗,也是一首题画诗开头用咬定二字,把岩竹拟人化,已传达出它的神韵;后两句进一步写岩竹的品格,它经过了无数次的磨难,长就了一身特别挺拔的姿态,从来不惧怕来自东西南北的狂风。
郑燮不但写咏竹诗美,而且画出的竹子也栩栩如生,用他的话说是画竹子以慰天下劳人。
所以这首诗表面上写竹,其实是写人,写作者自己那种正直倔强的性格,决不向任何邪恶势力低头的高傲风骨。
同时,这首诗也能给我们以生命的感动,曲折恶劣的环境中,战胜困难,面对现实,像岩竹一样刚强勇敢,体现了爱国者的情怀。
翻译:这是一首寓意深刻的题画诗。
首二句说竹子扎根破岩中,基础牢固。
次二句说任凭各方来的风猛刮,竹石受到多大的磨折击打,它们仍然坚定强劲。
作者在赞美竹子的这种坚定顽强精神中,还表达了自己不怕任何打击的硬骨头精神。
这首诗常被用来形容革命者在斗争中的坚定立场和受到敌人打击决不动摇的品格。
这首诗表面写竹,其实是写人,诗中的劲竹象征了诗人面对种种艰难困苦,宁折不弯,决不向任何恶势力屈服的品格,和不肯与黑暗社会同流合污的铮铮傲骨。
【经典诗句】竹石古诗_竹石郑燮
【经典诗句】竹石古诗_竹石郑燮[导语]《竹石》作者:郑燮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
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
作者简介:郑燮(16931765),清代书画家、诗人。
字克柔,号板桥,兴化(今江苏兴化)人。
擅画竹、兰、石,书法以六《竹石》作者:郑燮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
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
作者简介:郑燮(1693—1765),清代书画家、诗人。
字克弓,号板桥,邵武(今江苏邵武)人。
擅图画竹、兰、石,书法以“六分半书”名世,诗文也写下得较好,所以人称“三绝”。
其图画在画坛上独树一帜。
与罗聘、李方膺、李鳝、金农、黄慎、高翔和汪士慎并说“扬州八怪”。
注释:1、竹石:扎根在石缝中的竹子。
人就是着名画家,他图画的竹子特别出名,这就是他题写在竹石画上的一首诗。
2、咬:在这首诗里指的是紧紧扎根在土里。
3、扭住:比喻根乌得结实,像是咬着青山不松口一样。
4、立根:扎根,生根。
5、原:本来,原本。
6、破岩:破裂的岩石。
7、搓:煎熬,挫折。
8、击:打击。
9、坚劲:坚毅、雄健。
10、任:任凭。
11、尔:你。
译文:竹子把握住青山一点也不收紧,它的木牢牢地乌在岩石缠中。
经历成千上万次的煎熬和压制,不管就是酷热的东南风,还是严冬的西北风,它都经制对,仍然坚毅丰满,不屈不挠地存活着。
赏析:这首诗着力整体表现了竹子那不屈不挠而又执著的品质。
就是赞美了岩竹的题画诗,就是一首咏物诗,也就是一首题画诗结尾用“扭住”二字,把岩竹拟人化,已表达出来它的神韵;后两句进一步写下岩竹的品格,它经过了无数次的磨难,短就了一身特别丰满的姿态,从来不畏惧源自东西南北的狂风。
郑燮不但写咏竹诗美,而且画出的竹子也栩栩如生,用他的话说是“画竹子以慰天下劳人”。
所以这首诗表面上写竹,其实是写人,写作者自己那种正直倔强的性格,决不向任何邪恶势力低头的高傲风骨。
同时,这首诗也能给我们以生命的感动,曲折恶劣的环境中,战胜困难,面对现实,像岩竹一样刚强勇敢,体现了爱国者的情怀。
《竹石》古诗赏析
《竹石》古诗赏析《竹石》清·郑燮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
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
注释:1、竹石:扎根在石缝中的竹子。
诗人是著名画家,他画的竹子特别有名,这是他题写在竹石画上的一首诗。
2、咬:在这首诗里指的是紧紧扎根在土里。
3、咬定:比喻根扎得结实,像咬着青山不松口一样。
4、立根:扎根,生根。
5、原:本来,原本。
6、破岩:破裂的岩石。
7、磨:折磨,挫折。
8、击:打击。
9、坚劲:坚韧、刚劲。
10、任:任凭。
11、尔:你。
赏析:这首诗着力表现了竹子那顽强而又执着的品质。
是赞美了岩竹的题画诗,是一首咏物诗,也是一首题画诗开头用咬定二字,把岩竹拟人化,已传达出它的神韵;后两句进一步写岩竹的品格,它经过了无数次的磨难,长就了一身特别挺拔的姿态,从来不惧怕来自东西南北的狂风。
郑燮不但写咏竹诗美,而且画出的竹子也栩栩如生,用他的话说是画竹子以慰天下劳人。
所以这首诗表面上写竹,其实是写人,写作者自己那种正直倔强的性格,决不向任何邪恶势力低头的`高傲风骨。
同时,这首诗也能给我们以生命的感动,曲折恶劣的环境中,战胜困难,面对现实,像岩竹一样刚强勇敢,体现了爱国者的情怀。
诗意:这是一首寓意深刻的题画诗。
首二句说竹子扎根破岩中,基础牢固。
次二句说任凭各方来的风猛刮,竹石受到多大的磨折击打,它们仍然坚定强劲。
作者在赞美竹子的这种坚定顽强精神中,还表达了自己不怕任何打击的硬骨头精神。
这首诗常被用来形容革命者在斗争中的坚定立场和受到敌人打击决不动摇的品格。
这首诗表面写竹,其实是写人,诗中的劲竹象征了诗人面对种种艰难困苦,宁折不弯,决不向任何恶势力屈服的品格,和不肯与黑暗社会同流合污的铮铮傲骨。
郑燮《竹石》原文、译文、赏析
郑燮《竹石》原文、译文、赏析竹石清郑燮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
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
[ 作者简介]郑燮,字克柔,号板桥,江苏兴化人,生于1693 年,卒于1765 年,康熙秀才、雍正举人、乾隆进士。
客居扬州,以卖画为生。
为“扬州八怪”之一,其诗、书、画世称“三绝”,画擅兰竹。
板桥先世,三代都是读书人,曾祖新万,庠(XIANG) 生;祖父清之,儒官,父立本,字立庵,廪(LIN) 生。
1693 年癸酉,康熙三十二年十月二十五日生于兴化城东门古板桥。
4 岁母汪夫人去世;5 岁父继聚郝夫人。
14 岁继母郝夫人卒。
少时读书真州毛家桥约于是年前后,20 岁从兴化前辈陆种园先生写词。
23 岁与周邑人徐氏成婚,24 岁中秀才,26 岁开始教馆。
30 岁父郑立庵卒,31 岁约于本年卖画扬州,陆续约十年时间。
其子亦约于本年夭折。
39 岁1731 年辛亥雍正九年,妻徐氏卒。
40 岁1732 年,壬子雍正十年,秋赴南京参加乡试,中举人,作《得南闱捷音》,43 岁二月扬州北郊与饶五姑娘定情,题《西江月》一阙。
44 岁,1736 丙辰,乾隆元年,二月至三月,在京应考,中二甲第八十八名进士。
45岁,乳母费氏卒,复得程羽宸资助,纳饶氏。
50岁,1742 壬戌,乾隆七年,春为范县县令,兼暑朝城县。
52 岁妾饶氏生子。
54 岁由范县改任潍县,连任七年。
60 岁年底,卸去县官职务。
63 岁与李禅、李方膺合作《三友图》。
73 岁4 月作《竹石图》,5 月3 日作《修竹新篁图》。
1765 年乙酉之年 (乾隆三十年)的十二月十二日,病逝于兴化城内升仙荡畔拥绿园中,身后无子,以郑墨之子郑田过继,葬子城东之管阮庄(今大垛镇管阮村)。
板桥《闲居》云:“荆妻拭砚磨新墨,弱女持笺学楷书”。
传说板桥学书,夜间误以指在徐氏体肤上毕恭毕敬练习,徐氏云:“人各有体”。
这句话触动了板桥,于是从古人的书体中学一半,撇一半,创立了“六分半书”。
《竹石》译文及赏析
《竹石》译文及赏析《竹石》译文及赏析赏析,是一个汉语词汇ī,意思是欣赏并分析(诗文等),通过鉴赏与分析得出理性的认识,既受到艺术作品的形象、内容的制约,又根据自己的思想感情、生活经验、艺术观点和艺术兴趣对形象加以补充和完善。
以下是店铺精心整理的《竹石》译文及赏析,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竹石》译文及赏析篇1《竹石》郑燮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
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
[注释]1、《竹石》是一首题画诗。
2、咬定:比喻根扎得结实,像咬着不松口一样。
3、磨:折磨。
坚劲:坚定强劲。
4、尔:那。
这句意思说:随那东南西北风猛刮,也吹不倒它。
[解说]这是一首寓意深刻的题画诗。
首二句说竹子扎根破岩中,基础牢固。
次二句说任凭各方来的风猛刮,竹石受到多大的磨折击打,它们仍然坚定强劲。
作者在赞美竹石的这种坚定顽强精神中,隐寓了自己风骨的强劲。
“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常被用来形容革命者在斗争中的坚定立场和受到敌人打击决不动摇的品格。
[作者简介]郑燮(音谢)(1693-1765),字克柔,号板桥,兴化(今江苏省兴化县)人,清代著名书画家。
[译文]竹子牢牢地咬定青山,把根深深地扎在破裂的岩石中。
经受了千万种磨难打击,它还是那样坚韧挺拔;不管是东风西风,还是南风北风,都不能把它吹倒,不能让它屈服。
[赏析]郑板桥这首《竹石》,是配合画的意境而写成的。
开头的两句,显然是描写竹根。
“咬定”二字,逼真传神,深刻有力,将竹子坚韧顽强的性格,呈现在读者面前。
紧随其后,叙述生长位置的一个“破”字,又准确而生动地表明了竹子所处的环境之险恶与贫困。
读完这两句,我已经对生存如此不易的“竹”肃然起敬了。
延续下来的第三、四句诗,又用十分平实的语言,展示了竹子的神采、风貌和旺盛的生命力。
经过“千磨万击”的锤炼,筋骨坚硬的翠竹在四面的狂风中,挺拔屹立,坚定不移。
不难想像,在本诗的映衬下,那平面而且静止的《竹石图》,已经栩栩如生,很有立体感,充满生命力了。
竹石古诗的意思翻译及赏析
竹石古诗的意思翻译及赏析《竹石》这首古诗是一首咏物诗,作者是我国清代著名的书画家与文学家郑板桥,下文是这首诗的全文及翻译等内容。
原文: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
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
翻译:竹子抓住青山一点也不放松,它的根牢牢地扎在岩石缝中。
经历无数磨难和打击身骨仍坚劲,任凭你刮酷暑的东南风,还是严冬的西北风。
这首诗是一首咏竹诗。
诗人所赞颂的并非竹的柔美,而是竹的刚毅。
前两句赞美立根于破岩中的劲竹的内在精神。
开头一个“咬”字,一字千钧,极为有力,而且形象化,充分表达了劲竹的刚毅性格。
再以“不放松”来补足“咬”字,劲竹的个性特征表露无遗。
次句中的“破岩”更衬托出劲竹生命力的顽强。
后二句再进一层写恶劣的客观环境对劲竹的磨练与考验。
不管风吹雨打,任凭霜寒雪冻,苍翠的青竹仍然“坚劲”,傲然挺立。
“千磨万击”、“东西南北风”,极言考验之严酷。
这首诗借物喻人,作者通过咏颂立根破岩中的劲竹,含蓄地表达了自己绝不随波逐流的高尚的思想情操。
全诗语言质朴,寓意深刻。
“咬定青山不放松”,一个“咬”字把竹拟人化。
“咬”是一个主动的,需要付出力量的动作。
它不仅写出了翠竹紧紧附着青山的情景,更表现出了竹子那种不畏艰辛,与大自然抗争,顽强生存的精神。
紧承上句,第二句“立根原在破岩中”道出了翠竹能傲然挺拔于青山之上的基础是它深深扎根在破裂的岩石之中。
在作者郑板桥诗、画中的竹又往往与“石”是分不开的。
有时侯,石构成竹的对立面,如“画根竹枝插块石,石比竹枝高一尺,虽然一尺让它高,年来看我掀天力”;有时候石成为竹的背景,如”秋风昨夜渡潇湘,触石穿林惯作狂;惟有竹枝浑不怕,挺然相斗一千场”。
在这首诗里,竹石则形成了一个浑然的整体,无石竹不挺,无竹山不青。
这两句诗也说明了一个简单而深刻的哲理:根基深力量才强。
有了前两句的铺垫,很自然地引出了下面两句:“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
这首诗里竹有个特点,它不是孤立的竹,也不是静止的竹,而是岩竹,是风竹。
《竹石》清·郑燮的古诗
《竹石》清·郑燮的古诗原文、译文及赏析原文竹石xiè清.郑燮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
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
译文竹子抓住青山一点也不放松,它的根牢牢地扎在岩石缝中。
经历成千上万次的折磨和打击,它依然那么坚强,不管是酷暑的东南风,还是严冬的西北风,它都能经受得住,还会依然坚韧挺拔。
注释①石:扎根在石缝中的竹子。
②咬定:比喻根扎得结实,像咬着青山不松口一样③立根:扎根,生根。
④原:本来,原来。
⑤破岩:裂开的山岩,即岩石的缝隙。
⑥磨:折磨,挫折,磨炼。
⑦击:打击。
⑧坚劲:“坚”是“坚强不屈,坚忍不拔。
”坚劲:坚定强劲。
“劲”读作“jì n g”⑨任:任凭。
⑩尔:你古诗赏析这首诗着力表现了竹子那顽强而又执著的品质。
是赞美了岩竹的题画诗,是一首咏物诗,也是一首题画诗开头用“咬定”二字,把岩竹拟人化,已传达出它的神韵;后两句进一步写岩竹的品格,它经过了无数次的磨难,长就了一身特别挺拔的姿态,从来不惧怕来自东西南北的狂风。
郑燮不但写咏竹诗美,而且画出的竹子也栩栩如生,用他的话说是“画竹子以慰天下劳人”。
所以这首诗表面上写竹,其实是写人,写作者自己那种正直倔强的性格,决不向任何邪恶势力低头的高傲风骨。
同时,这首诗也能给我们以生命的感动,曲折恶劣的环境中,战胜困难,面对现实,像岩竹一样刚强勇敢,体现了爱国者的情怀。
作者简介郑板桥(1693年—1766年),原名郑燮,字克柔,号理庵,又号板桥,人称板桥先生,江苏兴化人,祖籍苏州。
清代书画家、文学家。
康熙秀才,雍正十年举人,乾隆元年(1736年)进士。
官山东范县、潍县县令,政绩显著,后客居扬州,以卖画为生,为“扬州八怪”重要代表人物。
郑板桥擅画兰、竹、石、松、菊等,而画兰竹五十余年,成就最为突出。
取法于徐渭、石涛、八大诸人,而自成家法,体貌疏朗,风格劲峭。
工书法,用汉八分杂入楷行草,自称六分半书。
并将书法用笔融于绘画之中。
竹石古诗_竹石郑燮
竹石古诗_竹石郑燮竹石古诗_竹石郑燮【竹石】作者:郑燮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
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
作者简介:郑燮(1693—1765),清代书画家、诗人。
字克柔,号板桥,兴化(今江苏兴化)人。
擅画竹、兰、石,书法以“六分半书”名世,诗文也写得很好,所以人称“三绝”。
其画在画坛上独树一帜。
与罗聘、李方膺、李鳝、金农、黄慎、高翔和汪士慎并称“扬州八怪”。
注释:1、竹石:扎根在石缝中的竹子。
人是着名画家,他画的竹子特别有名,这是他题写在竹石画上的一首诗。
2、咬:在这首诗里指的是紧紧扎根在土里。
3、咬定:比喻根扎得结实,像咬着青山不松口一样。
4、立根:扎根,生根。
5、原:本来,原本。
6、破岩:破裂的岩石。
7、磨:折磨,挫折。
8、击:打击。
9、坚劲:坚韧、刚劲。
10、任:任凭。
11、尔:你。
译文:竹子抓住青山一点也不放松,它的根牢牢地扎在岩石缝中。
经历成千上万次的折磨和打击,不管是酷暑的东南风,还是严冬的西北风,它都经受得住,仍然坚韧挺拔,顽强地生存着。
赏析:这首诗着力表现了竹子那顽强而又执着的品质。
是赞美了岩竹的题画诗,是一首咏物诗,也是一首题画诗开头用“咬定”二字,把岩竹拟人化,已传达出它的神韵;后两句进一步写岩竹的品格,它经过了无数次的磨难,长就了一身特别挺拔的姿态,从来不惧怕来自东西南北的狂风。
郑燮不但写咏竹诗美,而且画出的竹子也栩栩如生,用他的话说是“画竹子以慰天下劳人”。
所以这首诗表面上写竹,其实是写人,写作者自己那种正直倔强的性格,决不向任何邪恶势力低头的高傲风骨。
同时,这首诗也能给我们以生命的感动,曲折恶劣的环境中,战胜困难,面对现实,像岩竹一样刚强勇敢,体现了爱国者的情怀。
第10课古诗三首(竹石)(共23张PPT)
诗的开头,作者就点明了主题:“咬定青山不放松”。这里的“咬”字,形象地描 绘了竹子在生长过程中,紧紧抓住青山的情景。而“不放松”则表达了竹子对于生 存环境的坚定和顽强。竹子在山石中扎根,不畏风雨,不怕严寒,始终保持着坚韧 不拔的精神。
新课导入(二)
接下来,“立根原在破岩中”一句,进一步强调了竹 子的生命力。即使是在破岩中,竹子也能顽强地生长 ,证明了它的坚韧和毅力。这里的“立根”和“破岩 ”形成了强烈的对比,更加突显了竹子的顽强和勇敢 。
主题概况
《竹石》这首诗借赞美在艰难、恶劣 环境中的岩竹,抒写了诗人坚忍不拔、顽 强不屈的高尚品质,说明做人要有骨气, 不能随风倒。
知识梳理
竹石
特 咬定青山不放松 状
点 立根原在破岩中 物
正
直
倔
强
精 千磨万击还坚劲 言 神 任尔东西南北风 志
高 傲
风
骨
写作手法
托物言志
抒写了诗人坚忍不拔、顽强不屈的高 尚品质。
译文:哪怕遭受了千万次的磨难和打击,它还是 那样的坚韧和强劲,也不管刮的是东风西风,还 是南风北风,都不能把它吹倒,都不能让它屈服。
古诗赏析
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 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
前两句写竹子扎根坚实,后两句写竹子坚韧 不拔。“破岩”写出它扎根的艰难和顽强,“千 磨万击”“东西南北风”表明它承受着巨大的外 界压力。诗人用“咬定”“立根”“坚劲”等拟 人化且有力的词语,充分表现了竹子在艰难、恶 劣的境遇中坚韧不拔、顽强不屈的精神,抒写了 自己对当时黑暗、污秽的社会不妥协的斗争意志 和高尚节操。
下载后此页可删除掉 也可编辑修改
课后总结(二)
个人感受与启示:通过学习这首诗,我深刻认识到了生命的坚韧和顽强。无论 是在生活中还是在学习中,我们都应该像竹子一样,不畏困难,坚定信念,保 持坚韧不拔的精神。同时,这首诗也启示我,要珍惜生命中的每一个瞬间,用
竹石原文、翻译及赏析
竹石原文、翻译及赏析竹石原文、翻译及赏析竹石原文、翻译及赏析1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
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
古诗简介《竹石》是清代画家郑燮创作的一首七言绝句。
这首诗是一首咏竹诗。
诗人所赞颂的并非竹的柔美,而是竹的刚毅。
前两句赞美立根于破岩中的劲竹的内在精神。
开头一个“咬”字,一字千钧,极为有力,而且形象化,充分表达了劲竹的刚毅性格。
再以“不放松”来补足“咬”字,劲竹的个性特征表露无遗。
次句中的“破岩”更衬托出劲竹生命力的顽强。
后二句再进一层写恶劣的客观环境对劲竹的磨练与考验。
不管风吹雨打,任凭霜寒雪冻,苍翠的青竹仍然“坚劲”,傲然挺立。
“千磨万击”、“东南西北风”,极言考验之严酷。
这首诗借物喻人,作者通过咏颂立根破岩中的劲竹,含蓄地表达了自己绝不随波逐流的高尚的思想情操。
全诗语言质朴,寓意深刻。
翻译/译文紧紧咬定青山不放松,原本深深扎根石缝中。
千磨万击身骨仍坚劲,任凭你刮东西南北风。
注释咬定:咬紧立根:扎根。
破岩:裂开的山岩,即岩石的缝隙。
千磨万击:指无数的磨难和打击。
坚韧:坚强有力。
任:任凭,无论,不管。
尔:你赏析/鉴赏这首诗是一首题画诗,题于作者郑板桥自己的《竹石图》上。
这首诗在赞美岩竹的坚韧顽强中,隐寓了作者藐视俗见的刚劲风骨。
诗的第一句:“咬定青山不放松”,首先把一个挺立峭拔的、牢牢把握着青山岩缝的翠竹形象展现在了读者面前。
一个“咬”字使竹人格化。
”咬”是一个主动的,需要付出力量的动作。
它不仅写出了翠竹紧紧附着青山的情景,更表现出了竹子那种不畏艰辛,与大自然抗争,顽强生存的精神。
紧承上句,第二句“立根原在破岩中”道出了翠竹能傲然挺拔于青山之上的基础是它深深扎根在破裂的岩石之中。
在作者郑板桥诗、画中的竹又往往与“石”是分不开的。
有时侯,石构成竹的对立面,如“画根竹枝插块石,石比竹枝高一尺,虽然一尺让它高,年来看我掀天力”;有时候石成为竹的背景,如”秋风昨夜渡潇湘,触石穿林惯作狂;惟有竹枝浑不怕,挺然相斗一千场”。
六年级下册古诗竹石
六年级下册古诗竹石
《竹石》是清代诗人创作的一首七言绝句。
全文如下:
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
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
这首诗是一首咏竹诗。
诗人所赞颂的并非竹的柔美,而是竹的刚毅。
前两句赞美立根于破岩中的劲竹的内在精神。
开头一个“咬”字,写出了竹子的顽强。
后两句进一步写岩竹的品格,它经过了无数次的磨难,长就了一身特别挺拔的姿态,从来不惧怕来自东西南北的狂风。
郑燮不但写咏竹诗美,而且画出的竹子也栩栩如生,用他的话说是“画竹多于写竹”,他画竹时,胸有成竹,一气呵成,这正是他写竹诗的风格。
部编版小学语文古诗文《竹石》原文+注释+翻译+赏析+试题
竹石体裁:诗题文: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
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
作者:名字:郑燮年代:清代描述:郑板桥(1693—1765)清代官吏、书画家、文学家。
名燮,字克柔,汉族,江苏兴化人。
一生主要客居扬州,以卖画为生。
“扬州八怪”之一。
其诗、书、画均旷世独立,,世称“三绝”,擅画兰、竹、石、松、菊等植物,其中画竹已五十余年,成就最为突出。
著有《板桥全集》。
康熙秀才、雍正举人、乾隆元年进士。
中进士后曾历官河南范县、山东潍县知县,有惠政。
以请臻饥民忤大吏,乞疾归。
翻译:原文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
译文:竹子抓住青山一点也不放松,它的根牢牢地扎在岩石缝中。
原文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
译文:经历成千上万次的折磨和打击后它依然那么坚强,不管是酷暑的东南风、还是严冬的西北风它都能经受得住并且依然坚韧挺拔。
赏析:赏析一:创作背景这是一首题画诗,原题《竹石》,是郑板桥题自己画的竹石图的。
赏析二:思想内容作者通过咏颂立根破岩中的劲竹,含蓄地表达了自己绝不随波逐流的高尚的思想情操。
赏析三:艺术特色诗的第一句:“咬定青山不放松”,首先把一个挺立峭拔的、牢牢把握着青山岩缝的翠竹形象展现在了读者面前。
一个“咬”字使竹人格化。
”咬”是一个主动的,需要付出力量的动作。
它不仅写出了翠竹紧紧附着青山的情景,更表现出了竹子那种不畏艰辛,与大自然抗争,顽强生存的精神。
紧承上句,第二句“立根原在破岩中”道出了翠竹能傲然挺拔于青山之上的基础是它深深扎根在破裂的岩石之中。
在这首诗里,竹石则形成了一个浑然的整体,无石竹不挺,无竹山不青。
这两句诗也说明了一个简单而深刻的哲理:根基深力量才强。
“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
这首诗里竹有个特点,它不是孤立的竹,也不是静止的竹,而是岩竹,是风竹。
在作者郑板桥的诗画中,竹往往是高尚品行和顽强意志的象征,而风则往往是恶势力的代表,如前面提到的“秋风昨夜渡潇湘”这几句,又如:“一阵狂风倒卷来,竹枝翻回向天开。
古诗词鉴赏《竹石》
古诗词鉴赏《竹石》竹石清郑燮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
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
译文竹子抓住青山一点也不放松,它的根牢牢地扎在岩石缝中。
经历无数磨难和打击身骨仍坚劲,任凭你刮酷暑的东南风,还是严冬的西北风。
注释竹石:扎根在石缝中的竹子。
诗人是著名画家,他画的竹子特别有名,这是他题写在竹石画上的一首诗。
咬定:比喻根扎得结实,像咬着青山不松口一样。
立根:扎根,生根。
原:本来,原本,原来。
破岩:裂开的山岩,即岩石的缝隙。
磨:折磨,挫折,磨炼。
击:打击。
坚劲:坚强有力。
任:任凭,无论,不管。
尔:你。
鉴赏这首诗着力表现了竹子那顽强而又执着的品质。
是一首赞美岩竹的题画诗,也是一首咏物诗。
开头用“咬定”二字,把岩竹拟人化,已传达出它的神韵和它顽强的生命力;后两句进一步写岩竹的品格,它经过了无数次的磨难,才长就了一身英俊挺拔的身姿,而且从来不畏惧来自东西南北的狂风的击打。
郑燮不但写咏竹诗美,而且画出的竹子也栩栩如生,在他笔下的竹子竹竿很细,竹叶着色不多,却青翠欲滴,兵权用水墨,更显得高标挺立,特立独行。
所以这首诗表面上是写竹,实际上是写人,写作者自己那种正直、刚正不阿、坚强不屈的性格,决不向任何邪恶势力低头的高风傲骨。
同时,这首诗也能给我们以生命的感动,曲折恶劣的环境中,战胜困难,面对现实,像在石缝中的竹子一样刚强勇敢,体现了爱国者的情怀。
它还是一首托物言志的诗,托岩竹的坚韧顽强,言自己刚正不阿、正直不屈、铁骨铮铮的骨气。
这首诗的语言简易明快,却又执著有力,具体生动地描述了竹子生在恶劣环境下,长在危难中,而又自由自在、坚定乐观的性格。
竹子在破碎的岩石中扎根,经受风吹雨打,但它就是“咬定青山不放松”。
一个“咬”字,写出了竹子顽强的生命力和坚定的信念。
最后一句中的一个“任”字,又写出了竹子无所畏惧、慷慨潇洒、积极乐观的精神风貌。
总体描写了竹子、以及作者的高风亮节。
竹石的古诗介绍
竹石的古诗介绍
竹石的古诗介绍
《竹石》是清代画家郑燮创作的一首七言绝句。
这首诗是一首咏竹诗。
一起来看看关于古诗内容,仅供大家参考!谢谢!
竹石
(清)郑燮
咬定青山不放松,
立根原在破岩中。
千磨万击还坚劲,
任尔东西南北风。
注释
竹石:扎根在石缝中的竹子。
诗人是著名画家,他画的竹子特别有名,这是他题写在竹石画上的一首诗。
咬定:比喻根扎得结实,像咬着青山不松口一样。
咬:在这首诗里指的’是紧紧扎根在土里。
立根:扎根,生根。
原:本来,原本。
破岩:破裂的岩石。
磨:折磨,挫折。
击:打击。
坚劲:坚韧、刚劲。
任:任凭。
尔:你们。
译文
竹子抓住青山一点也不放松,它的根牢牢地扎在岩石缝中。
千种磨难万种打击仍然坚韧挺拔,无论你刮的是什么风。
古诗竹石诗意
古诗竹石诗意
《竹石》是清代书画家郑燮创作的一首七言绝句。
这是一首题画诗。
前两句赞美立根于破岩中的劲竹的内在精神,充分表现了劲竹顽强的生命力和刚毅的性格。
后两句再进一层写恶劣的客观环境对劲竹的磨炼与考验,不管风吹雨打,任凭霜寒雪冻,苍翠的青竹仍傲然挺立。
此诗借物喻人,诗人通过吟咏立根于破岩中的劲竹,含蓄地表达了自己绝不随波逐流的高尚情操。
全诗语言通俗而有新意,虚实结合,情景相生,饶有理趣。
1.原文
竹石⑴
咬定青山不放松⑵,立根原在破岩中⑶。
千磨万击还坚劲⑷,任尔东西南北风⑸。
2.注释
⑴竹石:扎根于石缝中的竹子。
⑵咬定:咬紧,指扎根于山石之中。
⑶立根:扎根。
破岩:裂开的山岩,即岩石的缝隙。
⑷千磨万击:指无数的磨难和打击。
坚劲:坚强有力。
⑸任:任凭,无论,不管。
尔:你。
3.译文
紧紧依傍着青山绝不放松,竹根深深扎进岩石的缝隙之中。
历经无数磨难依然那么坚韧,不管是东风西风还是南北风。
古诗三百首:竹石(郑燮)
为⼤家收集整理了《古诗三百⾸:⽵⽯(郑燮)》供⼤家参考,希望对⼤家有所帮助咬定青⼭不放松,⽴根原在破岩中。
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
注释 ⽵⽯:扎根在⽯缝中的⽵⼦。
诗⼈是画家,他画的⽵⼦特别有名,这是他题写在⽵⽯画上的⼀⾸诗。
咬:在这⾸诗⾥指的是紧紧扎根在⼟⾥。
咬定:⽐喻根扎得结实,像咬着青⼭不松⼝⼀样。
⽴根:扎根,⽣根。
原:本来,原本。
破岩:破裂的岩⽯。
磨:折磨,挫折。
击:打击。
坚劲:坚韧、刚劲。
任:任凭。
尔:你。
译⽂ ⽵⼦抓住青⼭⼀点也不放松,它的根牢牢地扎在岩⽯缝中。
经历成千上万次的折磨和打击,不管是酷暑的东南风,还是严冬的西北风,它都经受得住,仍然坚韧挺拔,顽强地⽣存着。
赏析 这⾸诗着⼒表现了⽵⼦那顽强⽽⼜执著的品质。
是赞美了岩⽵的题画诗,是⼀⾸咏物诗,也是⼀⾸题画诗开头⽤“咬定”⼆字,把岩⽵拟⼈化,已传达出它的神韵;后两句进⼀步写岩⽵的品格,它经过了⽆数次的磨难,长就了⼀⾝特别挺拔的姿态,从来不惧怕来⾃东西南北的狂风。
郑燮不但 写咏⽵诗美,⽽且画出的⽵⼦也栩栩如⽣,⽤他的话说是“画⽵⼦以慰天下劳⼈”。
所以这⾸诗表⾯上写⽵,其实是写⼈,写作者⾃⼰那种正直倔强的性格,决不向任何邪恶势⼒低头的⾼傲风⾻。
同时,这⾸诗也能给我们以⽣命的感动,曲折恶劣的环境中,战胜困难,⾯对现实,像岩⽵⼀样刚强勇敢,体现了爱国者的情怀。
解说 这是⼀⾸寓意深刻的题画诗。
⾸⼆句说⽵⼦扎根破岩中,基础牢固。
次⼆句说任凭各⽅来的风猛刮,⽵⽯受到多⼤的磨折击打,它们仍然坚定强劲。
作者在赞美⽵⽯的这种坚定顽强精神中,还表达了⾃⼰不怕任何打击的硬⾻头精神。
这⾸诗常被⽤来形容⾰命者在⽃争中的坚定⽴场和受到敌⼈打击决不动摇的品格。
竹石带拼音古诗
竹石带拼音古诗zhúshí竹石qīng dài zuòzhě:zhèng xiè清代作者:郑燮yǎo dìng qīng shān bùfàng sōng ,咬定青山不放松,lìgēn yuán zài pòyán zhōng 。
立根原在破岩中。
qiān mòwàn jīhái jiān jìn ,千磨万击还坚劲,rén ér dōng xīnán běi fēng 。
任尔东西南北风。
释文:紧紧咬定青山不放松,原本深深扎根石缝中。
千磨万击身骨仍坚劲,任凭你刮东西南北风。
说明:《竹石》是清代画家郑燮创作的一首七言绝句。
这首诗是一首咏竹诗。
诗人所赞颂的并非竹的柔美,而是竹的刚毅。
前两句赞美立根于破岩中的劲竹的内在精神。
开头一个“咬”字,一字千钧,极为有力,而且形象化,充分表达了劲竹的刚毅性格。
再以“不放松”来补足“咬”字,劲竹的个性特征表露无遗。
次句中的“破岩”更衬托出劲竹生命力的顽强。
后二句再进一层写恶劣的客观环境对劲竹的磨练与考验。
不管风吹雨打,任凭霜寒雪冻,苍翠的青竹仍然“坚劲”,傲然挺立。
“千磨万击”、“东南西北风”,极言考验之严酷。
这首诗借物喻人,作者通过咏颂立根破岩中的劲竹,含蓄地表达了自己绝不随波逐流的高尚的思想情操。
全诗语言质朴,寓意深刻。
竹石古诗原文及翻译赏析
竹石古诗原文及翻译赏析清/郑燮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
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
1、咬定:咬紧2、立根:扎根。
破岩:裂开的山岩,即岩石的缝隙。
3、千磨万击:指无数的磨难和打击。
坚韧:坚强有力。
4、任:任凭,无论,不管。
尔:你。
紧紧咬定青山不放松,原本深深扎根石缝中。
千磨万击身骨仍坚劲,任凭你刮东西南北风。
这首诗是一首题画诗,题于作者郑板桥自己的《竹石图》上。
这首诗在赞美岩竹的坚韧顽强中,隐寓了作者藐视俗见的刚劲风骨。
诗的第一句:“咬定青山不放松”,首先把一个挺立峭拔的、牢牢把握着青山岩缝的翠竹形象展现在了读者面前。
一个“咬”字使竹人格化。
”咬”是一个主动的,需要付出力量的动作。
它不仅写出了翠竹紧紧附着青山的情景,更表现出了竹子那种不畏艰辛,与大自然抗争,顽强生存的精神。
紧承上句,第二句“立根原在破岩中”道出了翠竹能傲然挺拔于青山之上的基础是它深深扎根在破裂的岩石之中。
在作者郑板桥诗、画中的竹又往往与“石”是分不开的。
有时侯,石构成竹的对立面,如“画根竹枝插块石,石比竹枝高一尺,虽然一尺让它高,年来看我掀天力”;有时候石成为竹的背景,如”秋风昨夜渡潇湘,触石穿林惯作狂;惟有竹枝浑不怕,挺然相斗一千场”。
在这首诗里,竹石则形成了一个浑然的整体,无石竹不挺,无竹山不青。
这两句诗也说明了一个简单而深刻的哲理:根基深力量才强。
有了前两句的铺垫,很自然地引出了下面两句:“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
这首诗里竹有个特点,它不是孤立的竹,也不是静止的竹,而是岩竹,是风竹。
在作者郑板桥的诗画中,竹往往是高尚品行和顽强意志的象征,而风则往往是恶势力的代表,如前面提到的“秋风昨夜渡潇湘”这几句,又如:“一阵狂风倒卷来,竹枝翻回向天开。
扫云扫雾真吾事,岂屑区区扫地埃。
”在这首诗中同样竹子经受着“东西南北风”一年四季的千磨万击。
但是由于它深深扎根于岩石之中而仍岿然不动,坚韧刚劲。
什么样的风都对它无可奈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竹石
花中四君子
岁寒三友
作者简介
郑板桥(1693-1765),原名郑燮(xiè 音: “谢”),字克柔,号理庵,又号板桥,人称 板桥先生,江苏兴化人,祖籍苏州。做官前后, 均居扬州,以书画营生。工诗、词,善书、画。 诗词不屑作熟语。为“扬州八怪”之一,其诗、 书、画世称“三绝”,擅画兰竹。
竹石
பைடு நூலகம்
(清)郑燮 咬定/青山/不放松, 立根/原在/破岩中。 千磨/万击/还坚劲, 任尔/东西/南北风。
咬定青山不放松,
艰苦的环境
扎根结实
立根原在破岩中。
折磨
打击 刚劲有力
坚韧不拔 千磨万击还坚劲,
任尔东西南北风。
任凭 你
诗歌大意 咬定了青山就绝不肯放松, 根须已经深扎入岩石当中。 经历千万次磨难更加坚韧, 任凭你东西南北吹的狂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