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江山战役
一江山岛战役中最关键的五句话
![一江山岛战役中最关键的五句话](https://img.taocdn.com/s3/m/523a7980dbef5ef7ba0d4a7302768e9951e76e8d.png)
2019.6铁军·“茅家岭杯”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有奖征文TIEJUN·“MAOJIALINGBEI”一江山岛战役是我军历史上首次三军联合作战,部队登岛后仅3小时就全歼守敌1086人(毙519人,俘567人)。
此役规模不大影响却极大,得到毛泽东高度评价:“打得很好!我军首次三军联合作战是成功的。
”其实,按照我军原计划,一江山岛只是“开胃菜”,大陈岛才是“主菜”,结果大陈岛守军见势不妙跑路了。
一江山岛战役积累了登岛作战的许多成功经验,但也留下了一些遗憾。
毛泽东:“美蒋签订的任何条约都是一纸空文,中国人想打就打,想什么时候打就什么时候打!”一江山岛战役打不打?什么时候打?怎么打?有一个最大因素必须考虑——美国会否干涉?采取什么方式干涉?干涉到什么程度?看起来,美国做足了准备干涉的架势。
比如,美军与台军在一江山岛海域进行联合军事演习,并通过媒体故意放风美台《共同防御条约》即将签订;又比如,战斗开始后,美国海军(第七舰队、第十七特混舰队和第十五特混舰队等)纷至沓来,共计132艘舰艇,500多架飞机,4500名海军人员,3000名空军人员,阵势挺唬人;再比如,总统艾森豪威尔、国务卿杜勒斯、第七舰队司令普赖德都表示要进行干涉。
怎么办?毛泽东表态了:“美蒋签订的任何条约都是一纸空文,中国人想打就打,想什么时候打就什么时候打!”当然了,“光说不练”吓不退美国鬼子,言语之后还得来点行动上的“套餐”。
1955年2月9日,美军2架战斗机“擦边”侵入浙江松门领空。
我军防空部队毫不客气,迅即还击,击落1架,击跑1架。
美军不甘心,几十架飞最后,美军虚张声势的老底被揭穿,只得悻悻而去。
张爱萍:“一江山岛登陆作战,必须从我国和我军实际出发,创造出特定条件下的特定打法。
”打一江山岛战役搞三军联合渡海登岛作战,在我军历史上是第一遭,缺乏经验。
为此,我军特地从苏联请来渡海登岛作战专家作为“高参”帮助出谋划策。
一江山岛战役
![一江山岛战役](https://img.taocdn.com/s3/m/0b9dc1d86f1aff00bed51e97.png)
一江山岛战役毛泽东说:“形势变了,准备打大陈,先解决浙江沿海岛屿……”位于浙东台州湾口外的大陈岛,分上大陈和下大陈两岛,距离解放军舰艇锚地海门仅46公里。
其西北方向和南北两侧有一江山岛、渔山列岛、披山岛、南麂山岛等多个岛屿。
1953年驻扎大陈岛的国民党军队的总兵力有一万多人,占国民党驻浙东岛屿总兵力的一半,由胡宗南担任司令,并有舰队司令齐鸿章和“海上突击纵队”司令黄八妹协助。
大陈岛成为国民党海军在浙东沿海的军事指挥中心。
1953年6月20日,人民解放军成功地夺回大鹿山、小鹿山、鸡冠山和羊屿4岛,并乘胜追击夺回积谷山岛后,胡宗南被蒋介石调回台湾。
接任大陈防卫司令部司令的是陆军中将刘廉一。
此人亦出身陆军,对海军虽不甚了解,但心高气傲。
刘廉一重整旗鼓,撤的撤,换的换,进行了一番整顿。
1953年底,在杭州召开的中央军委会议上,毛泽东再次指出,朝鲜停战了,我们可以腾出手来准备解决台湾问题了。
其时,朝鲜战场上,历时三年的大规模战争已经结束,毛泽东在这个时候重提解决台湾问题,是经过深思熟虑的。
美军在朝鲜战场的失败,无疑“山姆大叔”有些不甘心。
其时,美国正和蒋介石阴谋酝酿签订“共同防御条约”。
美国企图通过“条约”来控制台湾和台湾海峡,并以台湾作为干涉中国“不沉的航空母舰”。
而蒋介石却利用“山姆大叔”来给自己撑腰杆子,阻止解放军的军事行动,做起反攻大陆的美梦。
早在1951年3月,刚刚调任华东军区参谋长的张爱萍,就把解放大陈岛和浙江沿海岛屿列入了自己的计划。
7月,陈毅把他叫到上海,要他主持研究浙江和福建沿海岛屿问题,这正好是不谋而合。
不久,在张爱萍的主持下,提出了一个“从北往南打”的作战方案,旨在首先解决大陈岛,然后依次由北向南,逐个由小到大,解放浙江沿海岛屿,然后接着一直到解放福建沿海的马祖列岛和大小金门等岛屿。
张爱萍率领工作组经过反复研究和实地勘察,将成熟的方案呈送给司令员陈毅。
陈毅将这一“从北往南打”的方案报告了毛泽东主席。
一江山岛战役.
![一江山岛战役.](https://img.taocdn.com/s3/m/b7d0499cec3a87c24028c4f3.png)
三、当时气候水文条件的影响
2.选择12时左右登陆的原因 一江潮汐比海门早一个小时多,基本情况与 大陈略同。由于岛屿影响,潮流方向多变,在同 一次涨(落)潮中,潮流变向四次:涨潮时,最 初由东北流向西南约一个小时半,变由正东流向 西约二小时半,再由东南流向西北约一小时,最 后南北交流约一小时。这样算来,12时左右,正 是涨潮的时候,这时候水深有利于渡海登岛。
目录
打击美台共同防御条约
准备工作的需要
气候条件的影响
一、打击美台共同防御条约的需要
美帝国主义在侵朝战争失败后,为了继续霸占我国领土台湾与澎湖,于一九 五四年十二月二日同卖国贼蒋介石集团签定了所谓“共同防御条约”。美国政府 企图利用这个条约来使它武装侵占中国领土台湾的行为合法化,并以台湾为基地 扩大对中国的侵略和准备新的战争。 为了粉碎美蒋“共同防御条约”的阴谋,进一步推动海防对敌斗争,保卫祖 国社会主义建设,锻炼和提高陆、海、空三军联合登陆作战能力,并为继续解放 沿海岛屿和最后解放台湾、澎湖创造条件,军委命令华东军区以第60师为主,组 织陆、海、空三军联合作战,解放一江山岛。 这就是为什么解放一江山岛要 在1955年初进行的原因。因为我们 要回应“共同防御条约”的签订, 打碎美蒋阴谋。
一江山岛战役研讨
——登陆时机的选择
一九五五年一月十八日至十九日,我
一江山岛登岛作战
![一江山岛登岛作战](https://img.taocdn.com/s3/m/0175e93858f5f61fb636669b.png)
一江山岛登岛作战〔1995年1月18日至19日一九五五年一月十八日至十九日,我军进行了一江山岛登岛作战。
它是我陆、海、空三军首次对近海敌占岛屿的联合登岛作战。
作战中,各军、兵种参战的部队,经过充分准备,在沿海渔民和广大民兵的大力支援下,密切协同,勇敢战斗,全歼一江山岛守敌,并迫使大、披山、渔山等岛屿之敌逃往。
一、一般情况〔一美帝国主义在侵朝战争失败后,为了继续霸占我国领土与澎湖,于一九五四年十二月二日同介石集团签定了所谓"共同防御条约"。
美国政府企图利用这个条约使它武装侵占中国领土的行为合法化。
为了粉碎美"共同防御条约"的阴谋,进一步推动海防对敌斗争,保卫祖国社会主义建设,锻炼和提高陆、海、空三军联合渡海登岛作战能力,并为继续解放沿海岛屿和最后解放,澎湖创造条件,军委命令华东军区组织陆、海、空三军联合作战,解放一江山岛。
并明确指示各参战部队:要充分准备,有把握而后才发起攻击。
〔二一江山岛位于湾XX口海面,距大陆三十余公里,北至头门山九公里,甫至大岛十七公里。
该岛分北江、南江两岛:北江稍大,东西长约一千九百米,南北宽一百至七百米,面积约一平方公里;南江东西长约一千零十米,南北宽约三百米,面积约零点三平方公里;甫北两岛隔海峡对峙,相距一百至二百米。
一江山岛的203、190、160、180高地为制高点,可控制全岛。
岛上无居民,也无良好水源,光山秃岭,地质坚硬。
岛的四周多系陡壁岩礁,岸高十至四十米。
北江东北部及南江南部海岸坡度较陡,一般在四十五至七十度。
北部、西北部和南部海岸坡度较缓,一般在三十五度以下。
可登岛的地段全长不足一千米。
近岸水深七至八米。
海水多"回旋"和"岩头浪"。
整个地形利守不利攻。
〔三一江山岛是大岛外围的重要据点,军对该岛的设防极为重视。
守岛之敌为匪首廉一率领的匪突击第4大队、突击第2大队第4中队及炮兵第1中队,共约一千一百人。
一江山岛简介
![一江山岛简介](https://img.taocdn.com/s3/m/bc47f240571252d380eb6294dd88d0d233d43c89.png)
解放一江山岛简介:
解放一江山岛纪念馆坐落于椒江市中心,由战斗陈列馆、烈士纪念馆、纪念塔碑和墓区组成,建筑雄伟、环境幽静,是为了纪念我军在解放一江山战役中那些英勇牺牲的战士们而兴建的一座英雄纪念馆。
纪念馆内共有两层展厅,展厅内所陈列的物件基本以历史挂图、照片和船舰飞机模型为主,并且设立有多媒体演示,演示的是我国海陆空三军首次协同作战解放一江山岛的过程。
历史背景:1955年1月18日,为了打击国民党军的嚣张气焰,实现中央军委解放浙江东南沿海岛屿的决心,人民解放军华东军区以步兵1个师、各种类型舰艇137艘、航空兵22个大队,在张爱萍将军的指挥下发起了一江山岛登陆作战。
整个一江山岛渡登陆作战历时10个小时,共打死国民党军519人,俘虏567人,击沉军舰3艘,击伤4艘。
一江山岛被攻克后,盘踞在大陈各岛屿的国民党军失去了外围屏障,被迫在美国武装力量掩护下裹胁岛上居民近二万人逃往台湾。
一江山岛渡海登陆作战,虽然规模不大,但影响深远。
这是我陆、海、空三军首次对近海岛屿之敌的联合作战,取得了非常宝贵的协同登陆作战经验,为全部解放浙江沿海岛屿打响了胜利的第一炮。
一江山岛:位于台州湾外,属东矶列岛,距海门港38公里,位大陈岛北侧15公里。
分南北二岛,又称两龙山,相传明代抗倭将领戚继光曾在此操演水师。
两岛相隔一条150米宽的水道,北一江山岛面积0.88平方公里,南一江山岛0.35平方公里,最高点海拔130米。
岛上无常住居民,建有简易棚屋数十间,为大陆渔民季节性进岛作业居所。
一江山岛与20军60师
![一江山岛与20军60师](https://img.taocdn.com/s3/m/3fef791859eef8c75fbfb394.png)
一江山岛与20军60师一江山岛战役是我军史上独有的陆海空联合作战,60师是陆军史上唯一参加三军联合作战的部队。
1954年8月10日,华东军区发出解放一江山岛的预先号令,摧毁美蒋海防协约和反攻大陆的美梦。
8月13日,中央军委批准华东军区设立浙东前线指挥部,由华东军区参谋长张爱萍任前指司令员兼政治委员。
陆海空三军部队的林维先(浙江军区代司令员)、聂凤智(华东军区空军副司令员)、彭德清(华东军区海军副司令员)、马冠三(华东军区海军参谋长)为副司令员,王德(华东军区副参谋长)为参谋长。
指挥部设在宁波天主教堂的大院,下设海、空、登陆指挥所和华东军区政治工作组、后勤联合指挥部。
兵种、兵力、兵器部署:陆军:步兵第60师178团、180团(欠1个营);炮兵122榴弹炮2个营、76.2野炮1个营、75山炮2个连、120迫击炮2个连。
空军:轰炸航空兵第20师60团、歼击航空兵第3师、第12师。
海军:航空兵5个团,舰艇、船186艘(其中护卫舰4艘、炮舰2艘、鱼雷艇12艘、炮艇24艘、火箭炮船6艘、各种登陆舰艇、运输船138艘)、2个海岸炮兵连。
三军参战达17个兵种、28个战术群。
从数量上来看,其中步兵4个加强营,3600人,3倍于敌军;炮兵4个营又12个连,火炮119门,高炮6个营60门,5倍于敌军,可以说是用牛刀在杀鸡。
1954年9月15日和9月21日,空军和海军航空兵对大陈和一江山进行侦察。
11月1日至18日空军和海军航空兵、舰炮队对目标岛屿实施迷惑性轰炸,18日12时,我陆军登陆编队3700名官兵,乘138艘登陆艇,在51架战机和迷雾炮火的掩护下,经过3小时的激战,成功登陆,插上红旗,一江山岛宣告解放。
这次战役,击毙蒋军该地区长官王生明以下519名,俘虏敌突击四大队王辅弼以下567名。
我军也付出了沉重的代价:在一江山岛战役中牺牲429名(其中海军13名)。
这429名烈士中营级1名;连级12名;班级101名;战士292名,年龄最大的55岁,最小的18岁。
一江山岛战役给我们地启示
![一江山岛战役给我们地启示](https://img.taocdn.com/s3/m/344829df71fe910ef12df87b.png)
一江山岛战役给我们的启示解放一江山岛的先头部队抢占岛岸一江山岛战役,是我军历史上首次三军联合登陆作战。
这标志着我军作战能力提高到一个新的水平,为我军未来登陆作战提供了宝贵的经验,对探索我军渡海登陆作战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江山岛作战概况一江山岛位于我国浙江台州湾椒江口海面、大陈列岛的中间位置,西距大陆30余公里,北距头门山岛9公里,南至大陈岛1公里,该岛总面积不足1.3平方公里,但却是国民党军的重要前哨阵地。
国民党军构筑了以154个坚固工事为骨干的完整防御体系,易守难攻。
距一江山岛不远的大陈岛有国民党海军舰船十余艘,吨位大,火力强。
1954年,中央军委作出了解放浙东沿海岛屿的决定,以陆海空三军联合作战解放一江山岛。
经过充分准备,浙东前线指挥部报请中央军委批准,决定在1955年1月18日发起登陆作战。
1月18日拂晓登陆部队在头门山附近海域集结完毕,由四艘护卫舰、12艘鱼雷艇在登陆海域进行海上掩护,对一江山岛前沿和两翼火力点实施破坏性射击;以炮舰二艘、护卫艇八艘、武装渔轮四艘组成火力支援队,负责掩护登陆部队突击上陆;以各型舰艇、运输船组成四个步兵营和物资器材的运输任务。
六艘渔轮改装的火箭炮船担负突击上陆前的火力压制任务。
18日8时,我空军四个轰炸机大队、三个强击机大队分别对一江山和大陈实施猛烈突击。
9时支援炮兵开始火力准备,配置在一江山附近岛屿上的50余门火炮准确覆盖了一江山岛上的目标区。
12时15分,运输登陆部队第一梯队三个营的三个登陆输送大队开始向一江山岛航渡。
13时16分,战役掩护队实施破坏射击。
13-14时,火箭炮船和火力支援队向预定目标射击。
至14时5分,按计划完成火力准备,并在第二梯队协同下,于17时30分粉碎了守军有组织的抵抗。
至19时全歼守军。
至此,一江山岛登陆战役胜利结束。
一江山岛作战特点我军赢得了一江山岛作战的胜利,全歼了一江山岛敌守备司令王生明以下1086人,其中击毙519人,缴获各种火炮枪械1082门(件)。
一江山岛战役
![一江山岛战役](https://img.taocdn.com/s3/m/d61fbe4758fb770bf78a55b1.png)
一江山岛战役图片名称: 解放一江山岛战役中用木帆船打击敌图片介绍:上一张:没有了点击: 268 下一张:我登陆艇向一江山岛冲击,关闭窗口,图片名称: 我登陆艇向一江山岛冲击图片介绍:上一张:解放一江山岛战役中用木帆船打击敌点击: 268 下一张:我军战船直扑长山列岛,关闭窗口,图片名称: 我军战船直扑长山列岛图片介绍:上一张:我登陆艇向一江山岛冲击点击: 257 下一张:解放一江山岛的先头部队抢占岛岸,关闭窗口,图片名称: 解放一江山岛的先头部队抢占岛岸图片介绍:上一张:我军战船直扑长山列岛点击: 257 下一张:解放军登陆大陈岛,关闭窗口,图片名称: 解放军登陆大陈岛图片介绍:上一张:解放一江山岛的先头部队抢占岛岸点击: 256 下一张:中国人民解放军第20师参加解放一江山岛48周年纪念,关闭窗口,图片名称: 中国人民解放军第20师参加解放一江山岛48周年纪念图片介绍: 上一张:解放军登陆大陈岛点击: 289 下一张:美蒋签定军售协议,关闭窗口,图片名称: 美蒋签定军售协议图片介绍: 美蒋签定军售协议点击: 238 上一张:中国人民解放军第20师参加解放一江山岛48周年纪念下一张:美蒋签定共同防御条约,关闭窗口,图片名称: 美蒋签定共同防御条约图片介绍: 美蒋签定共同防御条约上一张:美蒋签定军售协议点击: 269 下一张:一江山岛登陆计划示意图,关闭窗口,图片名称: 一江山岛登陆计划示意图图片介绍: 一江山岛登陆计划示意图上一张:美蒋签定共同防御条约点击: 321 下一张:我战斗机群飞向一江山岛,关闭窗口,图片名称: 我战斗机群飞向一江山岛图片介绍: 我战斗机群飞向一江山岛执行任务上一张:一江山岛登陆计划示意图点击: 297 下一张:击沉敌人军舰:太平号: ,关闭窗口,图片名称: 击沉敌人军舰:太平号:一九四五年十一月十四日一时三十分,我人民海军在大陈岛东北海面击沉敌人军图片介绍: 舰:太平号:~上一张:我战斗机群飞向一江山岛点击: 340 下一张:一江山岛战役珍贵图片,关闭窗口,图片名称: 一江山岛战役珍贵图片图片介绍: 一江山岛战役珍贵图片上一张:击沉敌人军舰:太平号: 点击: 363 下一张:指挥作战,关闭窗口,图片名称: 指挥作战图片介绍: 一江山岛战役中指挥作战的历史珍贵图片!上一张:一江山岛战役珍贵图片点击: 393 下一张:一江山岛战役中珍贵历史图片,关闭窗口,图片名称: 一江山岛战役中珍贵历史图片图片介绍: 一江山岛硝烟弥漫上一张:指挥作战点击: 385 下一张:一江山岛战役中珍贵历史图片,关闭窗口,图片名称: 一江山岛战役中珍贵历史图片图片介绍: 登陆前,解放军战士在船头向敌射击上一张:一江山岛战役中珍贵历史图片点击: 413 下一张:一江山岛战役中珍贵历史图片,关闭窗口,图片名称: 一江山岛战役中珍贵历史图片图片介绍: 机枪手在掩护战友冲击上一张:一江山岛战役中珍贵历史图片点击: 470 下一张:一江山岛战役中珍贵历史图片,关闭窗口,图片名称: 一江山岛战役中珍贵历史图片图片介绍: 解放军战士在负伤的情况下,仍然坚持向敌射击上一张:一江山岛战役中珍贵历史图片点击: 677 下一张:一江山岛战役中珍贵历史图片,关闭窗口,图片名称: 一江山岛战役中珍贵历史图片图片介绍: 一江山岛战役中珍贵历史图片上一张:一江山岛战役中珍贵历史图片点击: 692 下一张:我军缴获的部分战斗武器,关闭窗口,图片名称: 我军缴获的部分战斗武器图片介绍: 在一江山岛战役当中,我军缴获的部分战斗武器上一张:一江山岛战役中珍贵历史图片点击: 646 下一张:一江山岛战役中珍贵的历史图片,关闭窗口,图片名称: 一江山岛战役中珍贵的历史图片图片介绍: 一江山岛战役中珍贵的历史图片上一张:我军缴获的部分战斗武器点击: 623 下一张:一江山岛战役中珍贵的历史图片,关闭窗口,图片名称: 一江山岛战役中珍贵的历史图片图片介绍: 一江山岛战役中珍贵的历史图片上一张:一江山岛战役中珍贵的历史图片点击: 592 下一张:一江山岛战役中珍贵的历史图片,关闭窗口,图片名称: 一江山岛战役中珍贵的历史图片图片介绍: 一江山岛战役中珍贵的历史图片上一张:一江山岛战役中珍贵的历史图片点击: 391 下一张:没有了,关闭窗口,编者按:一江山岛以"一江山登陆战"而闻名海外,解放军首次采用陆、海、空三军协同作战战术,一举攻克一江山岛,这也是国共两党迄今半个多世纪以来最后的一场正面战争。
一江山岛战役
![一江山岛战役](https://img.taocdn.com/s3/m/6b520c6e1711cc7931b7165e.png)
二、登陆战准备工作的需要
1.调查周边气象、水文、岛屿情况 张爱萍将军亲自带着参谋人员, 按照现代化立 体作战要求, 乘飞机、登军舰、爬山头、涉险滩, 对浙东沿海及岛屿实地勘察, 对涉及地形、岸势、 天气、水流、潮汐等方面都作了十分仔细的考虑 研究;还组织空军、海军对大陆外围岛屿进行空中、 海上侦察;派出侦察兵越海捕俘, 抵近拍照, 全面掌 握了战区地形和敌情。
目录
打击美台共同防御条约
准备工作的需要
气候条件的影响
一、打击美台共同防御条约的需要
美帝国主义在侵朝战争失败后,为了继续霸占我国领土台湾与澎湖,于一九 五四年十二月二日同卖国贼蒋介石集团签定了所谓“共同防御条约”。美国政府 企图利用这个条约来使它武装侵占中国领土台湾的行为合法化,并以台湾为基地 扩大对中国的侵略和准备新的战争。 为了粉碎美蒋“共同防御条约”的阴谋,进一步推动海防对敌斗争,保卫祖 国社会主义建设,锻炼和提高陆、海、空三军联合登陆作战能力,并为继续解放 沿海岛屿和最后解放台湾、澎湖创造条件,军委命令华东军区以第60师为主,组 织陆、海、空三军联合作战,解放一江山岛。 这就是为什么解放一江山岛要 在1955年初进行的原因。因为我们 要回应“共同防御条约”的签订, 打碎美蒋阴谋。
一江山岛战役研讨
——登陆时机的选择
一九五五年一月十八日至十九日,我
军进行了一江山岛登陆作战。此次战斗,
是我陆、海、空三军首次对近海敌占岛屿 的联合登陆作战。战斗中,各军、兵种参 战的部队,经过充分的准备,在沿海渔民 和广大民兵的大力支援下,密切协同,勇 敢战斗,全歼一江山岛守敌,并迫使大陈、 披山、渔山等岛屿之敌逃往台湾。
三、当时气候水文条件的影响
2.选择12时左右登陆的原因 一江潮汐比海门早一个小时多,基本情况与 大陈略同。由于岛屿影响,潮流方向多变,在同 一次涨(落)潮中,潮流变向四次:涨潮时,最 初由东北流向西南约一个小时半,变由正东流向 西约二小时半,再由东南流向西北约一小时,最 后南北交流约一小时。这样算来,12时左右,正 是涨潮的时候,这时候水深有利于渡海登岛。
三军直指一江山岛
![三军直指一江山岛](https://img.taocdn.com/s3/m/980acc57bf1e650e52ea551810a6f524ccbfcb71.png)
三军直指一江山岛[背景链接]:1952年夏季,坐镇上海的陈毅,召见华东军区参谋长张爱萍,授意由他主持拟制解放浙、闽沿海敌占岛屿的作战方案。
张爱萍几经考虑,拿出一个先攻取大陈岛,由北向南推进的作战设想。
后根据中央先取大、小金门等南面岛屿,以期北面诸岛屿蒋军不攻自退或稍打即退之意向,作了全面修订。
陈毅首肯后,报北京得毛泽东、彭德怀批准,并指定由张爱萍担任总指挥。
根据毛泽东的指示,1954年8月2日,彭德怀主持了研究如何实现毛泽东意图的作战会议。
张爱萍向与会者讲述了关于解放大陈岛的作战设想:首先夺取一江山岛,同时佯攻披山,得手以后,全力强攻大陈岛。
彭德怀认为该方案可行,一定要充分准备,谨慎出战,战则必胜。
粟裕同意彭德怀的意见,他补充说:“这是人民解放军海、陆、空三军的第一次协同登陆战,作战情况要比以往复杂得多;而且要考虑到美国可能会插手,要准备艰苦作战。
”8月10日,张爱萍主持召开了浙东前线指挥部作战会议,制定了三军联合作战方案。
华东军区调集了陆军一个步兵师,海军集结了各类舰艇137艘,空军集结了22个大队。
进行了近半年时间的分练、合练与实战演练。
1955年1月18日,中国人民解放军海、陆、空三军首次联合渡海作战的一江山岛登陆战打响了。
清晨,空军混合机群首先飞向一江山岛,对蒋军守岛阵地猛烈轰炸,继而远射程大炮密集轰击。
下午,由海军舰艇和其他舰船运载的登陆部队强行登岸,经过8小时激战,全歼守敌千余人,取得了首战一江山岛的胜利。
易守难攻的一江山岛一江山岛位于浙江台州湾椒江口海面,是一座四处悬崖陡壁、方圆不到2平方公里的荒岛。
中间横着一条夹江,把全岛劈成南北两半。
它西距大陆30余公里,北至头门岛9公里,南至大陈岛17公里。
该岛分北江、南江。
北江稍大,东西长约1900米,南北宽100~700米,面积约1平方公里。
南江东西长约1010米,南北宽约300米,面积约0.3平方公里。
南北两岛隔海对峙,相距100~200米。
一江山岛战役观后感
![一江山岛战役观后感](https://img.taocdn.com/s3/m/f1944859e97101f69e3143323968011ca200f761.png)
一江山岛战役观后感《一江山岛战役观后感一》嘿,朋友们!最近我了解了一江山岛战役,真的是感触满满呀!一想到那场战役,脑海里就浮现出战士们英勇无畏的样子。
他们那坚定的眼神,好像在说:“为了胜利,啥都不怕!”这得多有勇气和决心啊!战争的场景仿佛就在眼前,枪炮声、喊叫声,那是多么激烈和残酷。
可咱们的战士们没有退缩,一直往前冲,心里就一个念头:保卫祖国,守护人民!他们的团结协作也让我特别感动。
大家相互配合,互相支持,就像一家人一样。
谁有困难,其他人马上就伸出援手,这种战友情真的太深厚啦!一江山岛战役,不仅仅是一场军事行动,更是一种精神的象征。
它告诉我们,只要有信念,有勇气,就没有克服不了的困难。
咱们在生活中遇到点小挫折,跟战士们经历的比起来,那都不算啥!我觉得呀,我们都应该记住这段历史,记住那些勇敢的战士们。
让这种精神一直激励着我们前进!《一江山岛战役观后感二》亲人们,我来和你们聊聊一江山岛战役,真的太震撼我啦!当我开始了解这场战役的时候,就被深深吸引住了。
你想想,在那个战火纷飞的时刻,战士们毫不犹豫地奔赴战场,那场面得多壮观!他们每个人都是英雄,不怕危险,不怕牺牲。
那种大无畏的精神,让我佩服得五体投地。
感觉他们就是抱着必胜的信念去的,根本没给自己留退路。
这场战役里的每一个细节都让我感动。
有的战士受了伤,还坚持战斗;有的战士为了保护战友,把危险留给自己。
这是什么?这就是真正的兄弟情,真正的战友爱!再想想我们现在的生活,多幸福啊!能吃饱穿暖,能做自己喜欢的事。
这可都是那些战士们拼命换来的。
咱们要是不好好珍惜,都对不起他们的付出。
而且通过这场战役,我也明白了,团结就是力量。
大家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就没有办不成的事。
一江山岛战役,就像是一本生动的教材,告诉我们要勇敢面对困难,要团结一心。
我相信,只要我们继承和发扬这种精神,未来的日子肯定会越来越好!好啦,这就是我对一江山岛战役的一些感受,你们是不是也和我有一样的想法呢?。
三军协战一江山岛的首创意义及深远影响
![三军协战一江山岛的首创意义及深远影响](https://img.taocdn.com/s3/m/a1abf4236c85ec3a87c2c5cc.png)
三军协战一江山岛的首创意义及深远影响1949年浙江大陆解放后,驻浙国民党军退守大陈诸岛,组成“大陈一江山地区司令部”作为反攻大陆的跳板。
一江山岛四周多为陡壁岩礁,岩质坚硬,岩皮光滑,岛上驻有敌第四突击队1100余人,并构筑三线阵地,配置四层火力网,筑有明暗碉堡154个。
各阵地和各碉堡之间以堑壕、交通贯通。
阵地前沿密布铁丝、地雷、绊网等障碍物,构成永久性的环形防御工事体系,自吹为“美国造击不沉的战舰”。
1954年8月华东军区组成浙东前线指挥部,以张爱萍为司令员,确定以陆、海、空三军协同作战形式发起解放一江山岛之战。
1955年1月17日,经国防部长彭德怀报请党中央领导同意后,于18日上午8时开始,经过两小时激烈战斗,登陆部队全部占领一江山岛。
它的胜利,迫使国民党于1955年2月8日与25日先后撤离渔山、披山、大陈、台山、南麂等岛,使浙江沿海敌占岛屿全部解放。
一江山岛战役,是人民解放军陆、海、空三军首次联合协同作战,意义深远,在国际上也产生了重大政治影响。
一、为解放军的现代化作战和训练提供了许多有益的经验解放一江山岛战斗的重大胜利,不仅为解放军各军(兵)种协同作战,两栖登陆战和攻坚战创立了范例,而且为解放军的现代化作战和训练提供了许多有益的经验。
对于解放军现代化建设具有极为深远的意义。
1、人,永远是决定战争胜负的决定因素。
一江山岛战斗之前,在毛泽东、彭德怀等领导人的决策下,以张爱萍为首的浙东前线指挥部坚持实事求是的原则,反复酝酿,改变单兵种作战的思维定势和传统习惯,站在现代战争的高度,终于形成了一个中国式的现代化跨海登陆作战的崭新方略。
当时,战区海、空权还在蒋介石手里,还有美国海军第7舰队的撑腰。
然而,到临战时,战区海、空权已被我军夺过来。
曾有人“帮”我军算计有几架飞机,军舰也不行,指挥员也都未受过现代化训练,这都是枉费心机,战斗被我军打胜了。
也有人算计过我军指挥员的学历,扬言:“共军还没有能指挥三军联合登陆作战的指挥员,只有国军才有能联合登陆反攻大陆的将才……”单从学历来看,我浙东前线指挥部组成的首长们文化学历都不高。
解密:一江山岛战役解放军首次海陆空三军联合作战
![解密:一江山岛战役解放军首次海陆空三军联合作战](https://img.taocdn.com/s3/m/50291cac68dc5022aaea998fcc22bcd126ff42be.png)
解密:一江山岛战役解放军首次海陆空三军联合作战
解密:一江山岛战役解放军首次海陆空三军联合作战
近几年,围绕我国周边一些岛屿主权、海洋权益的纷争愈演愈烈,周边个别国家制造夺岛作战的紧张气氛,使得一些军迷和网友越来越关注岛屿攻防作战。
岛屿攻防作战是十分复杂的作战样式,包括登陆、夺取制空权和制海权等系列问题。
研究岛屿攻防作战有一个鲜活的标本,1955年1月,解放军首次进行的三军联合登岛战役——一江山之战。
结合一江山岛作战,讲一讲岛屿争夺作战的一些情况。
一、从作战力量来看,一江山岛之战兵力投入之多达到战役规模
说到一江山岛作战,很多资料表述为“一江山岛登陆战斗”,作战时间为1955年1月18日,登岛兵力是一个加强团,实际上是陆军四个营,按照我军战斗和战役的划分,单从登岛兵力构成来看,这次确实只是一场战斗规模的作战。
实际上一江山岛之战的作战规模远不止这些。
从一江山岛登岛作战这两天作战投入的兵力来看,按照现在的公开资料,是陆军四个营,另外有炮兵的四个营又十二个连,还有高炮六个营,海军舰艇188艘,航空兵22个大队,184架飞机。
加上海军、空军的兵力,用一场战斗来界定这次作战显然是不准确的。
这正是现在称之为一江山岛战役的原因,是从三军联合的更大的视角来看这场作战。
一江山岛之战是在一个更大的背景下进行的,目的是要解放浙江
东部的沿海岛屿。
浙江东部的沿海岛屿是以大陈岛为核心,攻占一江山岛实际上是解放大陈的前奏。
在攻击一江山岛之后,大陈岛的守军自动撤退。
放在大陈战役这个更大的历史背景下,到现在很难查出解放军和国民党军投入的总兵力究竟有多少,这个涉及的方面非常广泛。
(完整版)一江山岛战役启示
![(完整版)一江山岛战役启示](https://img.taocdn.com/s3/m/0a0febcad0d233d4b14e69d8.png)
谢谢!
一江山岛概况
一江山岛位 于浙东沿海,主 要由南一江、北 一江两个岛屿组 成,面积约为1.7 平方公里。而据 守该岛的所辖2个 突击大队,1个突 击中队及1个炮兵 中队共1000余人
一江山岛战役概况
一江山岛战役是 解放军解放位于一江 山岛进行的战役1955 年1月18日,国民党军 与解放军的华东军区 部队在这儿进行了一 场战役,是解放军首 次陆、海、空三军的 协同作战。
2、航空兵22个大队共184架作战飞机
作战趋势
1、增强海空军压制力,掌握制海权制空权 2、陆军加强与远程火力的配合,发挥出最大战斗力
三、多军种协同指挥
一江山岛战役
1、1954年8月31日 浙东前线指挥部成立 2、1954年9月 前指成立情报汇集所
作战趋势
1、提高多军兵种联合指挥部指挥效率
2、优化部队编制,加强多军兵种合作
张爱萍将军
1955年1月18日
战役经过
早上8时
解放军空军开始对一江山岛进行轰炸
1955年1月18日
战役经过
12时05分
解放军炮兵开始炮轰一江山岛9分
解放军第一梯队开始 分三路进攻一江山岛
战役经过
19日2时之前
解放军肃清了全部残敌, 取得战役胜利
对解放军联合作战的几点启示
一、夺取制空权、制海权非常重要
二、寻找合适战机十分重要
三、多军种协同指挥尤为重要
二、寻找适当战机
一江山岛战役
1、以一江山岛为切入点,奠定了大臣列岛战役的胜利 2、陆军分三路进军,分散敌军兵力
作战趋势
出其不意,予敌重创
一、夺取制空权、制海权
一江山岛战役
1、华东军区出动舰艇186艘
最新一江山岛战役启示培训讲学
![最新一江山岛战役启示培训讲学](https://img.taocdn.com/s3/m/fae15c7f6bd97f192379e949.png)
谢谢观看!
此课件下载可自行编辑修改,仅供参考! 感谢您的一、夺取制空权、制海权非常重要
二、寻找合适战机十分重要
三、多军种协同指挥尤为重要
一、夺取制空权、制海权
一江山岛战役
1、华东军区出动舰艇186艘
2、航空兵22个大队共184架作战飞机
作战趋势
1、增强海空军压制力,掌握制海权制空权 2、陆军加强与远程火力的配合,发挥出最大战斗力
一江山岛战役概况
一江山岛战役是 解放军解放位于一江 山岛进行的战役1955 年1月18日,国民党军 与解放军的华东军区 部队在这儿进行了一 场战役,是解放军首 次陆、海、空三军的 协同作战。
张爱萍将军
1955年1月18日
战役经过
早上8时
解放军空军开始对一江山岛进行轰炸
战役经过
1955年1月18日
12时05分
解放军炮兵开始炮轰一江山岛
1955年1月18日
战役经过
下午2点29分
解放军第一梯队开始 分三路进攻一江山岛
战役经过
19日2时之前
解放军肃清了全部残敌, 取得战役胜利
战役结果
一江山岛进攻战役,人民解放军共击毙敌人519人,俘 虏567人。此次战役规模虽然不大,但却是人民解放军 第一次十分成功的陆、海、空三军联合渡海登陆作战 。战役的结果表明,人民解放军实行现代化战争的作 战能力大为提高,更为重要的是,人民解放军取得了 诸兵种联合渡海登陆作战的宝贵经验。国民党一江山 岛守备司令王生明被击毙,第4突击队大队长王辅弼 被活捉。我军被炸沉登陆艇1艘,被炸伤护卫舰1艘、 登陆艇12艘、机帆船7艘,牺牲393人。
1950年6月—7月,随着朝鲜战争爆发,蒋介石认为反攻
大陆有望,决定加强闽浙沿海力量。当月,中华民国政府 成立"大陈游击指挥所",统一指挥国府在该地区的各种地 方杂牌军。解放军亦组织21军62师在华东海军配合下突袭
修订版解放一江山岛战役.
![修订版解放一江山岛战役.](https://img.taocdn.com/s3/m/b41e2e300b4e767f5acfce7c.png)
1954年12月3日美台签订"共同防御条约",但大陈列岛不在协防范围之内。
一江山岛由南一江、北一江两岛组成,面积为1.4平方公里。据守一江山岛的为“一江山地区司令部”,下辖突击第4大队、第2大队第4中队和1个炮兵中队共1100余人。守军以岛上几个高地为核心,设置三道阵地和四层火力网,构筑明碉、暗堡154个,平均每百米正面配2门火炮和2挺机枪,前沿各突出部和阵地前密布铁丝网和地雷,形成坚固的环形防御。2.战略部署;
1954年8月31日浙东前线指挥部("前指")成立,张爱萍任司令员。
1954年9月前指成立情报汇集所。高岛建立临时快艇基地,31鱼雷快艇大队进驻。
1954年11月1日解放军海空军航空兵对大陈、一江山岛重要军事目标和锚泊敌舰进行猛烈轰炸,共出动112架次,投弹1154枚,予敌重创。
1954年11月5日驻头门山岛解放军海岸炮兵对国民党海军2艘扫雷舰进行炮击,击伤"永春"号扫雷舰,海岸炮兵还协同陆军炮兵对一江山岛国民党守军进行2次炮击。
1.历史背景;
中国大陆解放后,国民党军残余部队退据东南沿海部分岛屿。台湾国民党当局企图利用这些岛屿作为护卫台湾的屏障,反攻大陆的跳板,袭扰大陆的基地。国民党军在浙东沿海所据守的岛屿,经过几年经营,已构成防御体系,其防务由“大陈防卫区司令部”组织实施,刘廉一任总指挥。守军主要是美械装备的第46师和6个突击大队,还有10余艘海军舰艇经常在此海域游弋,总兵力达2万余人。
一江山岛战役观后感
![一江山岛战役观后感](https://img.taocdn.com/s3/m/00b95a4d53d380eb6294dd88d0d233d4b04e3f63.png)
一江山岛战役观后感《一江山岛战役观后感》一嗨,朋友们!最近我看了一江山岛战役的相关资料,那感触真是多得不得了!一说起这场战役,我的心就激动得怦怦跳。
那些战士们啊,简直太勇敢了!他们毫不畏惧地冲向战场,那股子劲儿,让人佩服得五体投地。
你能想象到吗?在枪林弹雨中,他们没有退缩,心里想的全是保卫国家,守护咱们老百姓。
他们的眼神里透着坚定,仿佛在说:“敌人别想从我们这儿过去!”这种决心,真的太让人感动了。
还有啊,他们之间的那种团结协作,真是让人惊叹。
大家互相支持,互相帮助,就像一个大家庭一样。
一个战友倒下了,另一个马上冲上去,绝不放弃任何一个机会。
这场战役也让我深深地明白了,和平是多么的来之不易。
咱们现在能安安稳稳地过日子,那都是前辈们用鲜血和生命换来的。
所以啊,咱们可得好好珍惜现在的生活,不能辜负了他们的付出。
我想,以后不管遇到啥困难,只要想想这些战士们的英勇,我就有了勇气和力量去面对!《一江山岛战役观后感》二亲爱的小伙伴们,今天我要和你们聊聊我看完一江山岛战役后的感受。
哇塞,真的是被震撼到了!一想到那场激烈的战斗,我心里就久久不能平静。
你看那些战士们,一个个都是英雄好汉。
他们在战场上奔跑、冲锋,那场面,就像是电影里的超级英雄,但这可是真实发生的啊!我就在想,他们难道不害怕吗?后来我明白了,他们不是不怕,而是心中有更重要的东西——国家和人民。
为了我们能过上好日子,他们把自己的生死都抛在了脑后。
这场战役里,每一个细节都让我感动。
有战士受伤了还坚持战斗,有战士为了保护同伴不惜牺牲自己。
这是什么?这就是真正的战友之情,真正的爱国之心!而且哦,通过这场战役,我也更加懂得了团结的力量。
大家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才能战胜强大的敌人。
事关台海形势的这一仗,毛泽东说“打得很好”
![事关台海形势的这一仗,毛泽东说“打得很好”](https://img.taocdn.com/s3/m/34fff0033868011ca300a6c30c2259010302f351.png)
事关台海形势的这一仗,毛泽东说“打得很好”作者:来源:《新传奇》2022年第33期一江山岛,总面积不足2平方公里,易守难攻。
美军顾问甚至扬言,它是“攻不破的堡垒”。
解放一江山岛,改变了台湾海峡的斗争形势。
此次战役,历时10个小时,是我军首次陆、海、空三军联合渡海登陆作战。
毛泽东曾这样评价这次战役:“一江山登陆作战,打得很好!”1950年,海南岛、舟山群岛相继解放,退守台湾的国民党军在中国大陆沿海占据的岛屿仅剩下浙东的大陈列岛和福建的金门、马祖等。
在1950年6月的中共中央七届三中全会上,毛泽东甚至已经宣布“解放台灣之战仍由粟裕指挥”。
不料,6月25日,朝鲜战争爆发。
两天后,美国海军第七舰队悍然开入台湾海峡,公然干涉中国内政。
为了抗美援朝、保家卫国,解放军原拟用于攻台的50万主力全都入朝作战,解放台湾的计划就此搁置。
1953年7月,朝鲜停战协定签署。
这年年底,从朝鲜战场归来的军委作战部(后改为总参作战部)部长张震再次提出了先攻大陈岛的计划。
这一次,毛泽东的态度很明确:“此意见可注意。
”首先解放浙东沿海岛屿的决心,至此基本定了下来。
先打一江山,敲山震虎大陈列岛包括上下大陈、南北一江山、南北麂山、披山以及渔山列岛等,哪里才是突破口?当年的作战会议上,意见并不统一。
时任华东军区参谋长张爱萍后来回忆:“当年军区在开作战会议的时候曾经提出过三个方案。
第一个方案,多数人主张直取敌浙东沿海诸岛的指挥和防御中心大陈岛。
但是大陈的敌人兵力比较多,而且打大陈还要绕过一江山,我有后顾之忧啊。
第二个方案,部分人建议先夺占守敌较弱的披山岛,这样可确保首战成功,但是对浙东沿海敌人的整个防御体系震撼不是很大。
第三个方案,少数人主张先打一江山。
”张爱萍就是少数人之一,他思虑得很周全。
首先,一江山岛距离已解放的头门岛仅9公里,完全在我军的火力控制之下,组织航渡、各种作战保障及三军协同都比较容易。
其次,美蒋当局视一江山岛为大陈岛的“门户”,并作为“反攻大陆的大门”。
运筹帷幄一剑封喉:我军一江山岛战役的谋划组织
![运筹帷幄一剑封喉:我军一江山岛战役的谋划组织](https://img.taocdn.com/s3/m/2ca1dfc5ac51f01dc281e53a580216fc700a53b2.png)
运筹帷幄一剑封喉:我军一江山岛战役的谋划组织.运筹帷幄一剑封喉我军一江山岛战役的谋划组织马沈我军登陆艇正在装载兵员装备张爱萍司令员亲自检查战士手中武器我工兵爆破一江山岛敌工事我军重炮齐射1955年发起的一江山岛战役是我军首次进行的陆海空联合作战,相关作战过程已为人熟知,但在战役谋划与组织的过程中,有许多细节体现了孙子兵法“庙算多者胜”的原则,值得后人细细品味。
争取主动势在必行1949年国民党军败逃台湾后,依靠暂时的海空优势,继续对大陆采取攻势。
1950年,国民党空军八次轰炸上海、五次轰炸南京,两次轰炸杭州,这些空袭都以台湾为基地,以闽浙岛屿为前沿,以澎湖为中间桥梁,形成直接伸向大陆的“打击链”。
“打击链”上,北边以浙江台州外海的上、下大陈岛为核心,南面以福建厦门当面的金门岛为核心,两者如同犄角,直抵我东南沿海,国民党军守可以有几百海里纵深,攻可以在大陆眼皮底下发起。
1950-1952年,福建平和、南靖、晋江、惠安、莆田、漳州、福鼎;浙江温岭、黄岩、玉环、洞头、乐清、临海,都曾遭敌军登陆袭扰,少则几百,多则数万人。
因此,解放军必须遏止国民党军袭扰,保卫和平建设。
是攻是防反复斟酌1951年,华东军区就提出攻打大陈和金门的作战方针,主张先打大陈,一两年后完成进攻金门的准备。
1952年6月11日,中央军委回电,同意9月或10月攻占大陈。
6月15日,华东军区颁发《对解放上下大陈岛登陆作战的指示》。
7月19日,从朝鲜战场回来主持军委工作的彭德怀看到华东军区的作战预案,表示美国一直把台湾海峡作为朝鲜战场的侧翼,“为慎重计,须待朝鲜停战后举行为宜”。
7月27日,毛泽东主席批示同意彭德怀的意见。
1953年9月7日,华东军区向军委上报新的作战方案——收复大、小金门岛作战方案。
10月15日,总参代军委正式批复华东军区,赋予作战行动代号为“联合作战演习”。
考虑金门国民党军有5万余人,开战后台湾会派援军,而华东军区计划投入9个步兵师、30个炮兵团、15个高炮团、3个工兵团和6个航空兵师,还不算海军舰艇、岸炮兵与布雷飞机分队,光战役预算就要4.7亿元,这对刚恢复的国民经济有影响。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江山岛战役编辑1战役概况全国大陆解放后,国军的残余部队退至东南沿海部分岛屿,其企图利用这些岛屿作为拱卫台湾和对大陆实施反攻的前进基地。
一江山岛地图一江山岛位于浙东沿海,主要由南一江、北一江两个岛屿组成,面积约为1.7平方公里。
据守该岛的国军由“一江山地区司令部”所辖之第4突击大队、第2突击大队第4突击中队及1个炮兵中队共1000余人。
华东军区根据浙东沿海国军所占岛屿的指挥中心和防御重点是大陈岛,而一江山岛是屏障大陈岛的前沿据点等情况,遂决定集中兵力,首先攻占一江山岛,尔后再转兵攻取大陈岛,以击破国军在浙东沿海岛屿的防御体系。
1955年1月18日,在华东军区参谋长张爱萍的统一指挥下,华东军区部队发起了进攻一江山岛战役。
这次战役是人民解放军首次陆、海、空三军的协同作战。
发起进攻的当天,华东军区出动舰艇188艘,航空兵22个大队共184架作战飞机,并以地面炮兵4个营又12个连、高射炮兵6个营担负火力支援和对空掩护,陆军则以第20军第60师第178团及第180团第2营约1个团又1个营的兵力,乘登陆艇在一江山岛强行登陆。
由于华东军区战前已经夺得了战区制空权与制海权,使国军方面的海空军当天未敢出动。
在登陆前的火力准备过程中,华东军区陆、海、空军的火力有效地进行了协调衔接,在航渡期间更是有效地压制了大陈岛国军的火力,从而保证了登陆部队的顺利上岛。
[1]进攻部队在一江山岛登陆后,经一天激战全歼岛上守军。
守岛的国军不仅筑有坚固工事,其成员也大多是在大陆受过斗争的逃亡地主、恶霸及其子弟,对共产党有刻骨仇恨,在进攻部队成功登陆后仍依托岩缝、暗堡拼死顽抗。
进攻部队则采取小群战术,逐个消灭各暗堡。
在海、空军火力的掩护下,进攻突击部队冲上主峰,以炸药包炸毁了国民党军第4突击大队队部的坑道,并以无后坐力炮、火焰喷射器抵近攻击和爆破方式逐个消灭了残存敌暗堡,至20日下午5时30分,除少数敌军投降外,大部守敌被歼,至此战斗结束。
一江山岛进攻战役,人民解放军共击毙敌人519人,俘虏567人。
此次战役规模虽然不大,但却是人民解放军第一次十分成功的陆、海、空三军联合渡海登陆作战。
战役的结果表明,人民解放军实行现代化战争的作战能力大为提高,更为重要的是,人民解放军取得了诸兵种联合渡海登陆作战的宝贵经验。
2意义从一江山岛战役起,解放军开始击破国府残部在浙东沿海岛屿的防御体系,是中共第一次成功实施海陆空三军协同作战,意义深远!3背景1950年5月19日解放军第22军进占长涂,国府守军撤逃。
至此,舟山群岛全部解放。
整个舟山战役前后长达10个月,共歼敌8528人。
1950年6 -7月随着朝鲜战争爆发,蒋介石认为反攻大陆有望,决定加强闽浙沿海力量。
当月,中华民国政府成立"大陈游击指挥所",统一指挥国府在该地区的各种地方杂牌军。
解放军亦组织21军62师在华东海军配合下突袭大陈岛,但由于作战意图暴露而改为突袭披山岛,成为华东海军成立后首次陆海联合登陆作战。
1950年10月25日志愿军入朝,中国的军事力量由东南沿海转向东北地区。
4前奏1951年2月张爱萍担任浙江军区司令员兼任第七兵团司令员,开始筹谋解放浙江沿海岛屿问题。
1951年9月18日胡宗南化名秦东昌前往大陈任总指挥,将原有的杂牌军纳入6个突击大队和一个海上游击纵队,并从台湾先后增调4个战斗团,总兵力达1.2万人。
1952年4月29日军委作战部部长张震受华东军区委托,在给毛泽东主席和军委的报告中提出:以21军2个师和海空军参战,先打大陈,后取一江山岛。
1952年6月,陈毅将该方案报毛主席,主席批示:"朝鲜停战前,不要进行,停战以后再说。
"1952年7月陈毅将张爱萍找到上海,授意他主持研究解放闽浙沿海岛屿的问题。
鉴于当时情况,张爱萍曾考虑过由北向南的计划。
1952年10月艾森豪威尔当选美国第34届总统,任命杜勒斯为国务卿,美国反共反华倾向日益严重。
华盛顿指示美国驻太平洋部队总司令雷德福,可以在台湾驻扎巡逻机和侦察机,并做好必要时进驻战斗机的准备,甚至可以同蒋介石集团协调防守台、澎的计划,双方军队共同进行作战演习,并商定遇到紧急情况时由美国统一指挥。
5美国介入1953年1月张爱萍带领一个在朝鲜打过坑道战的工程技术勘查小组,到福建进行现场考察后,将作战计划改为由南向北,认为应先夺取大、小金门,以不战或小战一举解放闽、浙沿海岛屿。
由于在朝鲜战场上,美国有所退让,首次提出停战建议。
中央军委同意由南向北的作战方案。
1953年4月2日艾森豪威尔任命兰金为驻台"大使"。
这是美国自蒋介石逃台以来首次向中华民国派出"大使",向全世界表明美国承认中华民国、支持中华民国政府。
1953年7月27日朝鲜停战。
解放东南沿海岛屿及台湾问题再度成为中共的中心议题。
1953年8月羊屿积谷山岛登陆的成功,使解放军在上下大陈岛的背后建立了前进基地,并对守敌产生巨大威胁。
由于遭到一系列重大打击,胡宗南提出辞职,刘廉一接任。
"大陈游击指挥所"改为"大陈防卫区司令部"。
1953年8月美国和台湾海空军在台湾海峡举行首次联合军事演习,公开向中共示威和挑衅。
1954年初美台酝酿中美共同防御条约,意图将协防范围扩大至浙、闽沿海。
1954年4月日内瓦会议期间,中华民国多次就此事对华盛顿方面做了大量游说工作,并对美做出重大让步,承诺台湾在采取任何重大军事行动前,必须先征得美方同意。
6战役经过战斗过程1954年3月18日解放军海军航空兵首次作战,与多己一倍之敌激战2分钟,击落敌机2架。
当天,政府组织5000多艘渔船出海捕鱼,海上千帆竞发,渔民们见证了人民解放军击落敌机的壮丽场景。
1954年5月16日东矶列岛作战成功,解放军占领头门山、高岛等岛屿。
刘廉一虚报解放军一个团为一个师。
解放军以登陆战、海战、空战相结合之手段,打退了敌人的袭扰,攻占了东矶列岛,使大陈、一江山、渔山之敌完全暴露在打击之下,为尔后全部解放浙江沿海岛屿创造了条件,揭开了大陈列岛战役的序幕。
1954年7月高岛雷达观通站开通,装备SO-8型对海警戒雷达。
头门山配置130毫米海岸炮连,用于打击大陈、一江山地区敌舰。
1954年7月20日毛泽东在居仁堂指示:"形势变了,准备打大陈,先解决浙江沿海敌占岛屿,估计美帝不会有大的干涉。
你们就准备吧。
"1954年8月2日彭德怀召开解放闽浙岛屿作战会议,张爱萍汇报解放大陈列岛战役计划:先取一江山岛,后攻大陈。
会上有人提出解放台湾问题,彭总说,解放台湾是个长久任务,要做长期准备,要有卧薪尝胆的精神……随后军委指示:华东军区应以海空军打击大陈岛,以陆军攻占一江山岛,以打击美国和台湾当局的协防阴谋,查明美军可能采取的行动,为解放浙东沿海岛屿创造条件。
1954年8月31日浙东前线指挥部("前指")成立,张爱萍任司令员。
1954年9月前指成立情报汇集所。
高岛建立临时快艇基地,31鱼雷快艇大队进驻。
1954年11月1日解放军海空军航空兵对大陈、一江山岛重要军事目标和锚泊敌舰进行猛烈轰炸,共出动112架次,投弹1154枚,予敌重创。
1954年11月5日驻头门山岛解放军海岸炮兵对国民党海军2艘扫雷舰进行炮击,击伤"永春"号扫雷舰,海岸炮兵还协同陆军炮兵对一江山岛国民党守军进行2次炮击。
1954年11月14日蒋军"太平"号护卫舰被解放军海军击沉。
这是人民海军第一次击沉这么大的敌舰。
高岛雷达站在此役中作用突出,敌舰刚从大陈岛露头就被雷达发现。
解放军鱼雷艇赶往预定位置,从发现敌舰,到接敌过程,"太平"号始终未能察觉;被击中后,仍在向空中射击。
1954年12月3日美台签订"共同防御条约",但大陈列岛不在协防范围之内。
1954年12月11日解放军陆海空三军联合登陆作战后方勤务部成立。
战果与损失战果:击沉国军舰3艘,击伤4艘;毙敌510多人,俘虏560多人;特别是国民党一江山岛守备司令王生明阵亡,第4突击队大队长王辅弼被活捉。
损失:被炸沉登陆艇1艘,被炸伤护卫舰1艘、登陆艇12艘、机帆船7艘;牺牲393人。
7高潮1955年1月18日天气预报精准,海面上碧波万顷,风平浪静。
上午7时许,张爱萍司令员与王德参谋长在头门山观察所给"登指"司令员黄朝天和第一梯队登陆指挥员、战斗英雄毛张苗再一次明确任务和登陆地段。
而这时的一江山和大陈守敌仍被蒙在鼓里。
解放军登陆艇编队出发后,张爱萍将军站在头门山顶,放眼望去,蓝天碧海间,人民解放军上百艘登陆艇,在猛烈的炮声和轰炸声的伴奏下,分3路以双纵队队形向一江山疾驶,并逐次转换战斗队形实施冲击。
登陆艇编队前方是各类艇船组成的火力支援群,两侧是高速舰艇组成的掩护队,上方是低空的强击机群、中空的轰炸机群、高空的高速歼击机群,宛然一幅立体的三军渡海作战宏图。
登陆作战成功后,被俘虏的国民党军士兵谈起解放军强大威力时都心有余悸。
敌一江山司令部情报参谋葛覃谷说:解放军炮火将一江山岛司令部炸塌,整个司令部乱成一团。
国民党军士兵沈南生回忆说:在炮火轰鸣中,只见许多登陆艇正向我们开来。
解放军的军舰也在用大炮向岛上阵地轰击。
解放军的飞机又在我们头顶俯冲,炸弹、炮弹响成一片,我们的地堡被炸毁,我刚爬出来,解放军已经冲上岸来,不久就把我俘虏了。
8完全解放1955年1月19日2时一江山岛完全解放。
岛上敌军1086人被全歼。
当天合众社报道军事观察家的观点:解放军的行动是要试探这个地区美国第七舰队的意图。
共产党进入一江山岛不过是争夺大陈列岛的"试管战斗"的第一个回合。
中华民国军事发言人熊恩德称,解放军动用陆军一个师(实为4个营),另配有海军陆战队(根本没有),在空军、岸炮掩护下向一江山"大举进犯"。
火力之密集为解放军历史之最。
并在回答记者提问时表示:一江山"失陷"后,解放军对大陈威胁必然增加,但"国军"必将尽力固守,决不轻言放弃。
当天,解放军航空兵部队开始轰炸大陈。
9金刚计划1955年2月2日蒋经国飞抵大陈岛,开始执行撤退大陈的"金刚计划"。
经过蒋经国的反复动员和沈之岳"专员"发布的大陈岛将有"最激烈的战斗"的布告,岛上1.4万多民众被迫告别家园与军队相继撤离。
蒋经国心情沉痛,他对随行人员说:"我们反共复国,是一件大事,为了百年大计,一时的忍让是不能避免的。
"大陈撤退前夕,美国国务卿杜勒斯向苏联莫洛托夫摸底,询问"美军协助国军撤退时,中共军队是否会阻挠……"莫洛托夫回答说这是中国政府的事,应该去问周恩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