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化学工艺流程题解题技巧
高中工艺流程题的解题思路及方法
![高中工艺流程题的解题思路及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0fd80605bf23482fb4daa58da0116c175f0e1e31.png)
高中工艺流程题的解题思路及方法高中工艺流程题解题思路及方法。
一、解题思路。
1. 浏览题目,明确目的:首先快速浏览工艺流程题,了解题目要求和目的,是制备某种物质、提纯某种物质还是分析某个过程中的化学反应等。
2. 分析流程,理解原理:仔细分析工艺流程的各个步骤,理解每个操作的目的和原理,包括原料的预处理、反应的条件控制、物质的分离和提纯等。
3. 关注信息,提取关键:注意题目中给出的文字信息、图表数据等,提取关键的化学知识和信息,如物质的性质、化学反应方程式、溶解度等。
4. 联系知识,解决问题:运用所学的化学知识,如元素化合物、化学反应原理、化学实验等,解决工艺流程中提出的问题,如判断反应类型、计算物质的产量或纯度等。
二、解题方法。
1. 箭头分析法:顺着工艺流程的箭头方向,逐步分析每个步骤的反应物、生成物和反应条件,理解物质的转化和流向。
2. 元素守恒法:根据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和质量守恒,计算物质的含量、转化率等。
3. 对比分析法:对比不同工艺路线或操作条件,分析其优缺点,选择最优方案。
4. 数据分析法:利用题目中给出的数据,如溶解度、浓度、产量等,进行计算和推理。
三、例题解析。
例题 1:(人教版)从海水中提取镁的工艺流程如下:海水ce{->[加入石灰乳]}氢氧化镁ce{->[加盐酸]}氯化镁溶液ce{->[蒸发浓缩、冷却结晶]}氯化镁晶体ce{->[在氯化氢气流中加热脱水]}无水氯化镁ce{->[电解]}镁。
步骤中加入石灰乳的作用是______。
步骤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
步骤④中在氯化氢气流中加热脱水的目的是______。
解析:石灰乳中的氢氧化钙能与海水中的镁离子反应生成氢氧化镁沉淀,从而将镁离子从海水中分离出来。
步骤中发生的反应是氢氧化镁与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镁和水,化学方程式为:ce{Mg(OH)2 + 2HCl = MgCl2 + 2H2O}。
氯化镁在加热脱水过程中会发生水解生成氢氧化镁和氯化氢,如果在氯化氢气流中加热,可以抑制氯化镁的水解,得到无水氯化镁。
浅析高考化学工艺流程题的解题策略
![浅析高考化学工艺流程题的解题策略](https://img.taocdn.com/s3/m/2da9786d59fb770bf78a6529647d27284a733760.png)
浅析高考化学工艺流程题的解题策略1. 引言1.1 简要介绍高考化学工艺流程题高考化学工艺流程题是高考化学考试中的一个重要考点,通常要求考生根据给定的工艺流程图,分析各个步骤之间的关系,理解反应条件和反应机制,推断产物的性质和用途,甚至需要考生运用化学知识进行计算和推理。
这类题目旨在考察考生对化学知识的掌握程度和运用能力。
在解题过程中,考生需要逐步分析每个步骤中发生的化学反应,推断产物的生成机制,理解不同条件对反应的影响,从而准确解答问题。
熟悉基本的工艺流程,掌握化学知识,注意实际应用场景的综合运用是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
高考化学工艺流程题不仅考验考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更重要的是考察其实际操作能力和分析问题的综合能力。
通过认真学习和练习,考生可以提升解题的效率和准确性,为高考化学的考试取得更好的成绩做好充分的准备。
2. 正文2.1 理解题目要求在解答高考化学工艺流程题时,首先要非常重视理解题目要求。
只有准确理解题目要求,才能有针对性地进行解题,避免偏题或者答非所问的情况发生。
在理解题目要求时,可以按照以下步骤进行:仔细阅读题目,明确题目中所给出的化学工艺流程或者实验过程。
在了解整个工艺流程的基础上,要注意关键步骤和条件,这些都是解题的关键。
分析题目中要求的是什么。
有可能需要计算某个步骤的产物或者中间产物的量,也有可能需要分析某个步骤的反应条件或者原因。
只有清晰地知道题目要求的内容,才能有针对性地进行解答。
要注意题目中可能存在的隐含信息或者提示。
有时候题目并没有直接给出所需计算的量或者数据,需要根据工艺流程和化学知识来推断或者计算得出。
要善于发现题目中的线索,充分利用所学知识来解答题目。
正确理解题目要求是解答高考化学工艺流程题的基础。
只有在确保理解清楚题目要求的情况下,才能有针对性地利用化学知识解题,避免不必要的错误。
在解答此类题目时,务必认真仔细地阅读题目,明确题目要求,善用化学知识来解答题目。
【字数:278】2.2 掌握基本工艺流程在高考化学工艺流程题中,掌握基本工艺流程是非常重要的一步。
高考化学工艺流程题解法
![高考化学工艺流程题解法](https://img.taocdn.com/s3/m/54938b7b814d2b160b4e767f5acfa1c7aa00828e.png)
高考化工艺流程题解法一、无机工艺流程题的结构、分类及解题技巧1.无机工艺流程题的结构和分类无机工艺流程题的结构分题头、题干和题尾三部分。
题头一般是简单介绍该工艺生产的原材料和工艺生产的目的(包括副产品);题干部分主要用框图(或生产装置)形式将原料到产品的丰要生产工艺流程表示出来;题尾主要是根据生产过程中涉及到的化学知识设制成系列问题,构成一道完整的化学试题。
从主要化工工艺来分可以分为基础化工工艺题和精细化工工艺题;以生产过程中主要工序可分为除杂提纯工艺流程题(如海水纯化工艺流程题)、原材料化学转化工艺流程题、电解流程题、有机合成题和资源能源综合利用工艺生产流程题等;按资源的不同,可将工艺流程题分为利用气体资源生产的工艺流程题(如合成氨工艺流程题)、利用水资源生产的工艺流程题(如海水制盐、氯碱工业、海水提溴碘、海水提镁等)、利用矿产资源生产的工艺流程题(工业制硫酸、冶铁炼钢等)、利用化石燃料生产的工艺流程题(如有机合成工艺题)等。
2.解题技巧(1)解题思路无机工艺流程题考虑的问题主要有以下几方面:一是选择将原料转化为产品的生产原理;二是除杂并分离提纯产品;三是提高产量和产率;四是减少污染,注意环保,发展“绿色化学”;五是考虑原料的来源丰富和经济成本;六是生产设备简单,生产工艺简便等。
命题者围绕以上几方面设问,我们的解题思路是:①从生产目的(标)出发,读懂框图或流程(主线主产品,分支副产品,回头为循环)。
解答时要看框内,看框外,里外结合;边分析,边思考,易处着手;先局部,后全盘,逐步深入。
B.发生了什么反应,C.该反应造成了什么后果,对制造产品有什么作用。
抓住一个关键点:一切反应或操作都是为了获得产品。
③从问题中获取信息,帮助解题,了解流程后着手答题。
对反应条件的分析可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对反应速率有何影响、对平衡转化率有何影响、对综合生产效益有何影响(如可以从原料成本,原料来源是否广泛、是否可再生,能源成本,对设备的要求,环境保护等方面考虑)。
高考化学工艺流程题答题技巧
![高考化学工艺流程题答题技巧](https://img.taocdn.com/s3/m/80d11662f90f76c661371a90.png)
高考工艺流程题答题技巧一、高考工艺流程题常考形式(一)物质制备型【题型方法技巧】明确题目要制备什么物质,给的原料是什么,利用已有化学知识并结合题干给出的提示信息勾勒出原料到目标产物的化学转化路径。
流程中药品、各种条件的选择都是为了能更多地获得产品,核心是提高反应物的转化率。
围绕这个核心分析药品、操作、条件的作用,做到有的放矢。
1.如果在制备过程中出现或用到受热易分解的物质,则要注意对温度的控制。
如侯德榜制碱中的NaHCO3,还有H2O2、Ca(HCO3)2、KMnO4、AgNO3、HNO3(浓)等物质。
2.如果产物是一种会水解的盐,且水解产物中有挥发性的酸产生时,则要加相对应的酸来抑制水解。
如制备FeCl3、AlCl3、MgCl2、Cu(NO3)2等物质,要蒸发其溶液得到固体溶质时,都要加相应的酸或在酸性气流中进行来抑制其水解。
3.如果产物是一种强氧化性物质或强还原性物质,则要防止它们被其他物质还原或氧化。
如产物是含Fe2+、SO2-3、I-等离子的物质,要防止反应过程中O2的介入。
4.如果产物是一种易吸收空气中的CO2或水(潮解或发生反应)而变质的物质(如NaOH固体等),则要注意在制备过程中对CO2或水的去除,也要防止空气中的CO2或水进入装置中。
5.当题目中给出多种物质的沸点、溶解度信息,则意味着需要用蒸馏、高温(或低温)过滤来进行分离。
6.在回答题目中条件的选择原因时主要可从以下几个方面分析:(1)对反应速率有何影响。
(2)对平衡转化率是否有利。
(3)对综合效益有何影响。
如原料成本、原料来源(是否广泛、可再生)、能源成本、对设备的要求、环境保护(从绿色化学方面作答)等。
(二)分离提纯型【题型方法技巧】1.题型特点分离提纯型工艺流程题多以矿物、各种废弃物为原料,经过各种处理,除去杂质获得有价值的产品。
考查的核心在各种分离提纯的实验操作以及条件的控制选择上。
虽然把题目形式设计为工艺流程框图,但其实质还是对混合物的除杂、分离、提纯操作的考查。
高考化学工艺流程题解题方法
![高考化学工艺流程题解题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f544aa3117fc700abb68a98271fe910ef12daee3.png)
高考化学工艺流程题一、探究解题思路呈现形式:流程图、表格、图像 设问方式:措施、成分、物质、缘由实力考查:获得信息的实力、分解问题的实力、表达实力 学问落点:基本理论、元素化合物、试验无机工业流程图题能够以真实的工业生产过程为背景,体现实力立意的命题指导思想,能够综合考查各方面的基础学问及将已有学问敏捷应用在生产实际中解决问题的实力。
【例题】某工厂生产硼砂过程中产生的固体废料,主要含有MgCO 3、MgSiO 3、CaMg(CO 3)2、Al 2O 3和Fe 2O 3等,回收其中镁的工艺流程如下:原 料:矿石(固体) 预处理:酸溶解(表述:“浸出”)除 杂:限制溶液酸碱性使金属离子形成沉淀核心化学反应是:限制条件,调整PH ,使Mg 2+全部沉淀 1. 解题思路明确整个流程及每一部分的目的 → 细致分析每步发生的反应及得到的产物 → 结合基础理论与实际问题思索 → 留意答题的模式与要点在解这类题目时:首先,要粗读试题,尽量弄懂流程图,但不必将每一种物质都推出。
其次,再精读试题,依据问题去细心探讨某一步或某一种物质。
第三,要看清所问题,不能答非所问,并留意语言表达的科学性在答题时应留意:前一问回答不了,并不肯定会影响回答后面的问题。
分析流程图须要驾驭的技巧是:① 阅读全题,确定该流程的目的——由何原料获得何产物(副产物),对比原料和产物;② 了解流程图以外的文字描述、表格信息、后续设问中的提示性信息,并在下一步分析和解题中随时进行联系和调用;③ 解析流程图并思索:从原料到产品依次进行了什么反应?利用了什么原理(氧化还原?溶解度?溶液中的平衡?)。
每一步操作进行到什么程度最佳?每一步除目标物质外还产生了什么杂质或副产物?杂质或副产物是怎样除去的?无机化工题:要学会看生产流程图,对于比较生疏且困难的流程图,宏观把握整个流程,不必要把每个环节的原理都搞清晰,针对问题分析细微环节。
考察内容主要有: 1)、原料预处理2)、反应条件的限制(温度、压强、催化剂、原料配比、PH 调整、溶剂选择)3)、反应原理(离子反应、氧化还原反应、化学平衡、电离平衡、溶解平衡、水解原理、物质的分别与提纯) 4)、绿色化学(物质的循环利用、废物处理、原子利用率、能量的充分利用) 5)、化工平安(防爆、防污染、防中毒)等。
浅析高考化学工艺流程题的解题策略
![浅析高考化学工艺流程题的解题策略](https://img.taocdn.com/s3/m/68f7449e68dc5022aaea998fcc22bcd126ff426a.png)
浅析高考化学工艺流程题的解题策略
高考化学中,工艺流程题是解题难度相对较大的题型之一。
如何有效地解题是需要注
意的问题。
下面将从解题策略方面进行详细分析,希望对广大考生有所帮助。
化工工艺流程题的解题策略主要分为以下几个步骤:
一、根据题目所给出的物质,确定化学反应式和工艺流程
首先,需要认真审题,分析所给出的物质的性质、用途及相关特点,根据化学反应式,确定反应涉及到的物质、反应类型及反应条件等。
根据这些信息,有助于确定工艺流程,
包括反应的顺序,中间产物和末产物等。
二、计算各个步骤的反应物量和产物量
在明确了化学反应式和工艺流程之后,需要逐步计算于各个步骤涉及到的反应物量和
产物量。
这就需要考生掌握化学计算的基本方法,例如通过平衡反应方程式来求出摩尔反
应比,然后根据摩尔反应比和各个反应物的摩尔数来计算所需反应物的质量或体积,再根
据实验数据推算出产物的质量或体积等。
三、注意实际情况和工艺要求
在进行工艺流程设计时,需要结合实际情况和工艺实现的要求进行合理的选择和设计。
比如,在工业生产中,可能需要考虑产品的成本、产量和产品质量等诸多因素。
因此,考
生需要注意题目所给的具体条件和细节要求,利用相关原理和知识对可能出现的问题进行
分析和解决。
总之,化工工艺流程题的解题策略需要考生在掌握基本知识和计算方法的基础上,善
于审题,把握实际情况,合理选择化学反应式和工艺流程,正确计算各个步骤的反应物量
和产物量,保证解题的精准性和有效性。
同时,也需要注重理论知识和实际运用的结合,
通过练习和实践提高自己的解题能力。
高考化学工艺流程题答题技巧
![高考化学工艺流程题答题技巧](https://img.taocdn.com/s3/m/80d11662f90f76c661371a90.png)
1 高考工艺流程题答题技巧一、高考工艺流程题常考形式(一)物质制备型【题型方法技巧】明确题目要制备什么物质,给的原料是什么,利用已有化学知识并结合题干给出的提示信息勾勒出原料到目标产物的化学转化路径。
流程中药品、各种条件的选择都是为了能更多地获得产品,核心是提高反应物的转化率。
围绕这个核心分析药品、操作、条件的作用,做到有的放矢。
1.如果在制备过程中出现或用到受热易分解的物质,则要注意对温度的控制。
如侯德榜制碱中的NaHCO 3,还有H 2O 2、Ca(HCO 3)2、KMnO 4、AgNO 3、HNO 3(浓)等物质。
2.如果产物是一种会水解的盐,且水解产物中有挥发性的酸产生时,则要加相对应的酸来抑制水解。
如制备FeCl 3、AlCl 3、MgCl 2、Cu(NO 3)2等物质,要蒸发其溶液得到固体溶质时,都要加相应的酸或在酸性气流中进行来抑制其水解。
3.如果产物是一种强氧化性物质或强还原性物质,则要防止它们被其他物质还原或氧化。
如产物是含Fe 2+、SO 2-3、I -等离子的物质,要防止反应过程中O 2的介入。
4.如果产物是一种易吸收空气中的CO 2或水(潮解或发生反应)而变质的物质(如NaOH 固体等),则要注意在制备过程中对CO 2或水的去除,也要防止空气中的CO 2或水进入装置中。
5.当题目中给出多种物质的沸点、溶解度信息,则意味着需要用蒸馏、高温(或低温)过滤来进行分离。
6.在回答题目中条件的选择原因时主要可从以下几个方面分析:(1)对反应速率有何影响。
(2)对平衡转化率是否有利。
(3)对综合效益有何影响。
如原料成本、原料来源(是否广泛、可再生)、能源成本、对设备的要求、环境保护(从绿色化学方面作答)等。
(二)分离提纯型【题型方法技巧】1.题型特点分离提纯型工艺流程题多以矿物、各种废弃物为原料,经过各种处理,除去杂质获得有价值的产品。
考查的核心在各种分离提纯的实验操作以及条件的控制选择上。
高考化学工艺流程题规律及解题技巧
![高考化学工艺流程题规律及解题技巧](https://img.taocdn.com/s3/m/2c55ea36f524ccbff12184db.png)
一、高中化学工艺流程答题规律总结第Ⅰ部分一、【考点分析】无机化工题实际上是考查考生运用化学反应原理及相关知识来解决工业生产中实际问题的能力。
解此类型题目的基本步骤是:①从题干中获取有用信息,了解生产的产品②分析流程中的每一步骤,从几个方面了解流程:A.反应物是什么;B.发生了什么反应;C.该反应造成了什么后果,对制造产品有什么作用。
抓住一个关键点:一切反应或操作都是为获得产品而服务。
③从问题中获取信息,帮助解题。
了解流程后着手答题。
对反应条件的分析可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对反应速率有何影响?对平衡转化率有何影响?对综合生产效益有何影响?如原料成本,原料来源是否广泛、是否可再生,能源成本,对设备的要求,环境保护(从绿色化学方面作答)。
二、【工业流程题中常用的关键词】原材料:矿样(明矾石、孔雀石、蛇纹石、大理石、锂辉石、黄铜矿、锰矿、高岭土,烧渣),合金(含铁废铜),药片(补血剂),海水(污水)灼烧(煅烧):原料的预处理,不易转化的物质转化为容易提取的物质:如海带中提取碘酸:溶解、去氧化物(膜)、调节pH促进水解(沉淀)碱:去油污,去铝片氧化膜,溶解铝、二氧化硅,调节pH促进水解(沉淀)氧化剂:氧化某物质,转化为易于被除去(沉淀)的离子氧化物:调节pH促进水解(沉淀)控制pH值:促进某离子水解,使其沉淀,利于过滤分离煮沸:促进水解,聚沉后利于过滤分离;除去溶解在溶液中的气体,如氧气趁热过滤:减少结晶损失;提高纯度三、【工业流程常见的操作】(一)原料的预处理①粉碎、研磨:减小固体的颗粒度,增大固体与液体或气体间的接触面积,加快反应速率。
(研磨适用于有机物的提取,如苹果中维生素C的测定等)②水浸:与水接触反应或溶解。
③酸浸:通常用酸溶,如用硫酸、盐酸、浓硫酸等,与酸接触反应或溶解,使可溶性金属离子进入溶液,不溶物通过过滤除去。
近年来,在高考题出现了“浸出”操作。
在化工生产题中,矿物原料“浸出”的任务是选择适当的溶剂,使矿物原料中的有用组分或有害杂质选择性地溶解,使其转入溶液中,达到有用组分与有害杂质或与脉石组分相分离的目的。
化学工艺流程题中常考考点及解题策略
![化学工艺流程题中常考考点及解题策略](https://img.taocdn.com/s3/m/4277720f580102020740be1e650e52ea5518ceb3.png)
化学工艺流程题是全国各地高考试题中不可或缺的重要题型,常以现代工业生产为信息背景,命题角度涉及元素化合物性质及转化、化学实验中的分离和提纯、化学反应原理、化学计算等重要知识,该类题考查知识面广、考查能力多、实用性和综合性强。
所以对这类题型进行系统分析,提出应对化学工艺流程题的解题策略和复习策略非常必要。
一、解题方法及常考考点(1)熟悉化学工艺流程题的结构,掌握解题方法和步骤。
化学工艺流程题的结构主要包含四个过程:对原料的预处理、发生核心化学反应、粗产品的分离和提纯、最后得到目标产物。
总的指导思想就是:原料易得、利用率高;所得产品更纯、产率更高;更经济、更环保。
解题时首先要抓住一个关键点:一切反应或操作都是为获得产品而服务。
解答时先从题干中获取有用信息,了解原料及需要生产的产品。
其次最关键的步骤是分析流程图,基本方法如下:①整体浏览一下流程,基本辨别出预处理、反应、提纯、分离等阶段。
②分析流程中的每一步骤及操作目的,根据箭头的指入和条件确定发生的核心化学反应。
分析该反应对最终的目标产品的作用和影响。
以及在后续的操作中应该如何处理前面步骤产生的影响?同时注意分析外界条件的影响,主要从以个几个方面考虑:对反应速率有何影响?对平衡转化率有何影响?对综合生产效益有何影响?③了解流程中各步骤的目的和反应后着手答题。
要善于从问题中获取信息,帮助解题。
解答时紧紧围绕总的指导思想去分析和突破。
对于比较陌生且复杂的流程图,需要宏观把握整个流程,可针对每一小问的问题,只分析涉及的步骤或联系该步骤前后操作作出分析即可,不必把每个环节的原理都弄清楚。
流程题中的设问一般相对独立,无连带效应,一个问题解决不了不会影响下一个问题的解决。
题中基本上都有与流程无关的问题,可直接作答;与流程有关的问题,回到流程图中找答案;对于超纲知识,题目中要么有信息提示,要么与解答题目无关。
掌握流程题的解题方法及设问中的答题特点,可以有效提高得分率。
高中化学工艺流程题目解题技巧
![高中化学工艺流程题目解题技巧](https://img.taocdn.com/s3/m/87bea86665ce05087732139d.png)
高考新题型《工艺流程题解题技巧点拨》化学工艺流程题近几年是高考的热点,所占的分值也相当重,但由于此类试题陌生度高,对学生的能力要求也大,加上有的试题文字量大,学生在没做之前往往就会产生畏惧感,所以这类题的得分不是很理想。
要解好这一类题,学生最重要的是要克服畏惧心理,认真审题,找到该实验的目的。
一般来说,流程题只有两个目的:一是从混合物中分离、提纯某一物质;另一目的就是利用某些物质制备另一物质。
一、对于实验目的为一的题目,其实就是对混合物的除杂、分离、提纯。
当遇到这一类题时,要求学生一定要认真在题目中找出要得到的主要物质是什么,混有的杂质有哪些,认真分析当加入某一试剂后,能与什么物质发生反应,生成了什么产物,要用什么样的方法才能将杂质除去。
只有这样才能明白每一步所加试剂或操作的目的。
这里特别提一提蒸发与结晶。
蒸发与结晶方法都可以将溶液中的溶质以固体形式析出,具体采用何种方法,主要取决于溶质的溶解度。
有的物质它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变化比较大,如NH4NO3、KNO3等物质,在蒸发过程中比较难析出来,所以要用冷却法使它结晶。
而有的物质它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变化比较小,如NaCl、KCl等,有少数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减小,如Ca(OH)2要使它们析出较多固体溶质时,则要用蒸发浓缩的方法。
例如NaCl 和KNO3混合溶液,如果将混合溶液蒸发一段时间,析出的固体主要是NaCl ,母液中是KNO3和少量NaCl 。
如果将混合溶液加热后再降温,则析出的固体主要是KNO3 ,母液中是NaCl 和少量KNO3。
如果是除杂,杂质所含的量比较少,一般是让主要物质析出来。
如KNO3溶液中含少量NaCl,常用升温冷却结晶法,再经过过滤、洗涤、烘干(不同的物质在烘干时采取的方法不同),就可得到 KNO3固体了。
如果NaCl溶液中含少量 KNO3,则用蒸发浓缩结晶法.,这种方法一般要经过趁热过滤才能得到主要物质,主要原因是如果温度下降,杂质也会以晶体的形式析出来。
高考化学工艺流程解题技巧
![高考化学工艺流程解题技巧](https://img.taocdn.com/s3/m/d3dd2aeec0c708a1284ac850ad02de80d4d806a5.png)
高考化学工艺流程解题技巧化学工艺流程题(27题)解题技巧一、除杂、分离、提纯类工艺流程题这类题目的本质是对混合物进行除杂、分离、提纯。
首先,要找出需要得到的主要物质和混合物中的杂质。
其次,需要仔细分析加入某一试剂后,会与哪些物质发生反应,生成什么产物。
最后,需要思考如何使用合适的方法去除杂质。
这样才能确保每一步操作的目的。
二、物质制备类工艺流程题这类题目需要先确定要制备的物质,并从题干或问题中获取有用信息,了解产品的性质。
如果产品具有某些特殊性质,需要采取必要的措施来避免在生产过程中产生其他杂质。
接下来,需要分析流程中的每一步骤,了解反应物、反应方程式以及该反应对制造产品的影响。
最后,需要从问题中获取信息,标准化问题并给出标准化回答。
题目中的信息往往是制备该物质的关键所在。
如果产物具有特殊性质,需要采取相应的措施来避免产生其他杂质。
例如,如果在制备过程中出现受热易分解的物质或产物,则需要控制温度。
如果产物是一种会水解的盐,且水解产物中有挥发性的酸产生时,则需要加相应的酸来防止水解。
对于产物是强氧化剂或强还原剂的情况,需要防止它们与其他物质发生氧化还原反应。
如果产物容易吸收空气中的CO2或水而变质,则需要注意在制备过程中去除CO2或水,并防止它们进入装置中。
如果题目中包含产物的溶解度信息,则需要对比它们的溶解度随温度变化的情况,并找出合适的分离方法。
三、熟悉工业流程常见的操作与名词在解题过程中,需要熟悉工业流程中常见的操作和名词,例如蒸发、干燥、水解、挥发性物质等。
对于这些操作和名词的理解,有助于更好地理解题目并给出正确的答案。
Industrial process ___:1) Common exam points and terms in the raw material processing stage:① ___ (methods: increasing temperature。
stirring。
化学工艺流程解题技巧
![化学工艺流程解题技巧](https://img.taocdn.com/s3/m/27c547835ebfc77da26925c52cc58bd631869321.png)
化学工艺流程解题技巧很多人觉得化学考试中的工艺流程题难度大,因为涉及到具体的工艺,但如果掌握了一些解题的技巧,就会发现这种题目其实是不难的。
以下是店铺整理的化学工艺流程解题技巧,欢迎参考借鉴!一、方法指引:1、明确工艺流程题的工业目的,浏览生产流程图,分析流程图每个步骤可能要达到什么目的,而后在解题时要带着问题再看流程。
2、熟练掌握课本上有关物质的工业制备(包括反应原理、反应条件的选择、经济效益、环境问题、绿色工艺、工业流程等)如:海水的综合利用(氯碱工业、制溴、制碘、制镁)、获取纯净水、纯碱工业、合成氨工业、硫酸和硝酸工业、硅酸盐工业、精练铜、铝的冶炼、炼钢等。
3、了解一些必备的化工术语和常识;4、注意提取有效信息及知识迁移能力的培养;5、注重培养学科语言表达的能力;规律:“主线主产品,分支副产品,回头为循环。
”二、涉及到的实验考点1、预处理:研磨粉碎、灼烧、水溶、酸浸、碱浸。
(1)矿石粉碎(研钵)的.目的:增大某某与某某的接触面积,加快反应速率。
(2)增大浸取(酸浸、碱浸、水浸)率的措施:升温、搅拌、粉碎、增大气体通入速度(看情况)。
(3)碱洗的目的:除去原料表面的油污;(4)灼烧(坩埚、坩埚钳)的目的:除去原料中的有机物(有个别例外)。
2、中后期处理:调PH值、过滤、结晶、萃取(1)pH值范围的确定:依据所给信息“保证杂质离子完全除去,被提纯的离子不沉淀”。
用什么试剂调pH值?看pH变化趋势,根据变化趋势选择试剂,一般不引入新杂质:pH值由大调小:用能和OH—反应的物质(酸)pH值由小调大:用能和H+反应的物质(碱、碱性氧化物、碱式盐、盐)特殊情况:考虑抑制水解的问题:溶液————晶体————无水产物盐酸的作用:抑制MgCl2水解。
干燥HCl的作用:①抑制了MgCl2水解,②带走MgCl26H2O 受热产生的水蒸气。
(2)过滤:①包括普通过滤及趁热过滤(防止杂质(溶解度随温度变化大的一方)析出,获得较纯的产品)。
高中化学工艺流程解题技巧
![高中化学工艺流程解题技巧](https://img.taocdn.com/s3/m/31600f013a3567ec102de2bd960590c69ec3d8d9.png)
高中化学工艺流程解题技巧
1. 你知道吗,先仔细审题就像打仗前看清地图一样重要!比如看到一个工艺流程,要搞清楚每个环节是干嘛的呀。
就像我们做那道从矿石提取金属的题,不看清流程怎么能知道该怎么答!
2. 嘿,抓住关键字眼可太关键啦!这就好比在一堆杂物里一下子找到你最想要的宝贝。
像有个题里提到“加热”“沉淀”,这不就是提示嘛,要格外留意啊!
3. 哇塞,要学会分析流程中的每一步呀!这就如同拆拼图一样,一点点搞清楚。
好比那个化工流程中分离提纯那几步,搞懂了就一通百通啦!
4. 咦,注意各种物质的性质可不能忘啊!这就好像认识人的性格一样,清楚了才能更好打交道。
比如遇到酸碱性的问题,不根据物质性质来怎么行呢!
5. 哈,遇到不懂的地方要大胆假设呀!这和侦探破案似的,先假设再验证。
像遇到某个反应很奇怪,就大胆去猜可能的情况嘛。
6. 呀,别忘了前后联系起来思考问题哟!就像串珠子一样把整个流程串起来。
比如前面提到某个物质,后面又出现了,这中间肯定有文章呀。
7. 哇,多积累一些常见的工艺流程模型有大用处呢!这就像有了一套万能工具。
像酸碱中和的那些流程,见多了不就会做了嘛。
8. 嘿,和同学讨论讨论也很棒呀!这如同头脑风暴,大家一起想法子。
就像我们一起做那道复杂的工艺流程题时,互相启发,很快就有思路啦!
9. 总之呢,掌握这些高中化学工艺流程解题技巧,那做题就会轻松很多啦!遇到再难的题也不怕啦!。
高中工艺流程题的解题思路及方法
![高中工艺流程题的解题思路及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da95c58c250c844769eae009581b6bd97e19bc01.png)
高中工艺流程题的解题思路及方法一、工艺流程题的解题思路及方法。
1. 解题思路。
- 读题审题。
- 首先要明确工艺流程的目的,是制取某种物质、提纯物质还是进行物质的检测等。
例如,从矿石中提取金属,目的就是将金属元素从矿石中分离出来并提纯。
- 看清流程中的原料和产品,明确它们的主要成分和杂质成分。
比如以黄铜矿(主要成分CuFeS_2)为原料制取粗铜,原料中的杂质可能包括其他金属硫化物等。
- 分析流程。
- 按照流程的顺序,分析每一步操作的目的、发生的反应类型和反应方程式。
例如,在矿石酸浸的步骤中,可能发生金属硫化物与酸的反应,生成相应的金属离子和硫化氢气体等。
- 关注流程中的条件控制,如温度、pH值、反应物浓度等。
这些条件的控制往往对反应的进行、产物的纯度和产率有着重要的影响。
例如,在某些沉淀反应中,控制pH值可以使特定的金属离子沉淀而其他离子留在溶液中。
- 解答问题。
- 根据对流程的分析和所学的化学知识回答问题。
问题可能涉及反应方程式的书写、物质成分的判断、操作名称、产率计算等。
2. 解题方法。
- 原料预处理方法。
- 研磨:将固体原料研磨成粉末状,可以增大反应物的接触面积,加快反应速率。
例如,在矿石冶炼前将矿石研磨,使矿石中的有用成分能更充分地与反应试剂接触。
- 煅烧:对于一些含碳酸盐或硫化物的原料,煅烧可以使其分解或氧化。
如煅烧石灰石(CaCO_3)得到氧化钙(CaO)和二氧化碳(CO_2),反应方程式为CaCO_3 {高温}{===}CaO + CO_2↑。
- 反应条件的控制。
- 温度:不同的反应在不同的温度下进行。
升高温度可能加快反应速率,但对于一些易分解或易挥发的物质,过高的温度可能导致副反应或产物损失。
例如,在实验室制取氯气时,用二氧化锰和浓盐酸反应,需要加热,但温度不能过高,否则浓盐酸大量挥发,影响氯气的产量。
- pH值:通过调节pH值可以实现物质的分离和提纯。
如在含有Fe^3 + 和Al^3+的溶液中,调节pH值到一定范围,可以使Fe(OH)_3先沉淀而Al^3+仍留在溶液中。
高考化学工艺流程题解题技巧
![高考化学工艺流程题解题技巧](https://img.taocdn.com/s3/m/8272e4906bd97f192379e902.png)
8、如何从 MgCl 2·6H2O 中得到无水 MgCl 2:
答:在干燥的 HCl 气流中加热 (理由: 干燥的 HCl 气流中抑制了 MgCl 2 的水解, 且带走 MgCl 2·6H2O
受热产生的水汽) 9、 CuCl 2 中混有 Fe3+加何种试剂调 pH 值:
答: CuO、Cu(OH) 2、 CuCO3、 Cu2(OH) 2CO3 。
产物,要采取必要的措施来避免在生产过程中产生其它杂质,比如:产品受热易分解,可能要低温烘 干、减压烘干、减压蒸发等) ; ②分析流程中的每一步骤,从几个方面了解流程:反应物是什么?反应方程式是什么?该反应造成了 什么后果?对制造产品有什么作用? ③从问题中获取信息,帮助解题。标准化问题要标准化回答。 题目中的信息往往是制备该物质的关键所在。产物如果具有某些特殊性质,则要采取必要的措施来避
(含铁废铜) ,药片(补血剂) ,海水(污水)
灼烧(煅烧) :原料的预处理,不易转化的物质转化为容易提取的物质:
如海带中提取碘
酸:溶解、去氧化物(膜) 、调节 pH 促进水解(沉淀)
碱:去油污,去铝片氧化膜,溶解铝、二氧化硅,调节
pH 促进水解(沉淀)
氧化剂:氧化某物质,转化为易于被除去(沉淀)的离子
答:取 ××少许,加入 NaOH 溶液后加热,生成的气体能使润湿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蓝。
19、过滤的沉淀欲称重之前的操作:
答:过滤,洗涤,干燥,称重
20、检验 Fe(OH) 3 是否沉淀完全的试验操作是:
答:取少量上层清液或过滤后的滤液,滴加几滴 淀完全。
KSCN 溶液,若不出现血红色,则表明 Fe(OH) 3 沉
程式,观察有没有副产品,如果有,剩余的步骤就是分离提纯了。
化学工艺流程题的解题策略
![化学工艺流程题的解题策略](https://img.taocdn.com/s3/m/a5f37c4324c52cc58bd63186bceb19e8b8f6ece8.png)
化学工艺流程题的解题策略
化学工艺流程题的解题策略一般包括以下几点:
1、了解流程中的原料和反应条件:由于流程中有不同的原料和反应条件,因此应仔细阅读,理解原料和反应条件,以便于更好地解答问题。
2、分析流程反应:需要仔细分析流程中的反应,以便于理解反应过程,从而更好地解答问题。
3、分析流程图:应仔细分析流程图,以便于对流程有一个整体的认识,从而更好地解答问题。
4、分析产物:应仔细分析产物,以便于了解反应的最终结果,从而更好地解答问题。
5、总结:将所有的信息加以总结,以便于完成最终的解答。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化学:工艺流程题解题技巧无机化工题实际上是考查考生运用化学反应原理及相关知识来解决工业生产中实际问题的能力。
解此类型题目的基本步骤是:①从题干中获取有用信息,了解生产的产品。
②分析流程中的每一步骤,从几个方面了解流程:A、反应物是什么 B、发生了什么反应 C、该反应造成了什么后果,对制造产品有什么作用。
抓住一个关键点:一切反应或操作都是为获得产品而服务。
③从问题中获取信息,帮助解题。
了解流程后着手答题。
对反应条件的分析可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1、对反应速率有何影响?2、对平衡转化率有何影响?3、对综合生产效益有何影响?如原料成本,原料来源是否广泛、是否可再生,能源成本,对设备的要求,环境保护(从绿色化学方面作答)。
常见文字叙述套路:1、洗涤沉淀:往漏斗中加入蒸馏水至浸没沉淀,待水自然流下后,重复以上操作2-3次。
2、从溶液中得到晶体:蒸发浓缩-冷却结晶-过滤-(洗涤)。
注意:①在写某一步骤是为了除杂是,应该注明“是为了除去XX杂质”,只写“除杂”等一类万金油式的回答是不给分的。
②看清楚是写化学反应方程式还是离子方程式,注意配平。
2009-2010学年高考新题型工艺流程题1、海水的综合利用可以制备金属镁,其流程如下图所示:(1)若在空气中加热MgCl2·6H2O生成的是Mg(OH)Cl或MgO,写出相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用电解法制取金属镁时,需要无水氯化镁。
写出用电解法制取金属镁的化学方程式。
(2)Mg(OH)2沉淀中混有Ca(OH)2应怎样除去?写出实验步骤。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实验室里将粗盐制成精盐的过程中,在溶解、过滤、蒸发三个步骤的操作中都要用到玻璃棒,分别说明这三种情况下使用玻璃棒的目的:溶解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过滤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蒸发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MgCl2·6H2O Mg(OH)Cl+HCl↑+5H2O↑MgCl 2·6H 2OMgO+2HCl ↑+5H 2O ↑ 或Mg(OH)Cl MgO+HCl ↑;MgCl 2 Mg + Cl 2 ↑(2)加入MgCl 2溶液,充分搅拌,过滤,沉淀用蒸馏水水洗涤。
(3)搅拌,加速溶解 ;使待滤液体沿玻璃棒流入漏斗,防止外洒;搅拌,防止因局部过热液滴或晶体飞溅。
2、氯碱厂电解饱和食盐水制取NaOH 的工艺流程示意图如下:依据上图,完成下列填空:(1)在电解过程中,与电源正极相连的电极上所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与电源负极相连的电极附近,溶液PH (选填:不变、升高或下降)。
(2)工业食盐含Ca 2+、Mg 2+等杂质,精制过程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
(3)如果精盐中SO 42-含量较高,必须添加钡试剂除去SO 42-,该钡试剂可以是 (选填:a 、b 、c );a .Ba(OH)2b .Ba(NO 3)2c .BaCl 2(4)为有效除去Ca 2+、Mg 2+、SO 42-加入试剂的合理顺序为 (选填:a 、b 、c );a .先加NaOH ,后加NaCO 3,再加钡试剂b .先加NaOH ,后加钡试剂,再加Na 2CO 3c .先加钡试剂,后加NaOH ,再加Na 2CO 3(5)脱盐工序中利用NaOH 和NaCl 在溶解度上的差异,通过 、冷却 、(填操作名称)除去NaCl 。
(6)在隔膜法电解食盐水时,电解槽分隔为阳极区和阴极区,防止Cl 2与NaOH 反应;采用无隔膜电解冷的食盐水时,Cl 2与NaOH 充分接触,产物仅是NaClO 和H 2,相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2、(1)2Cl --2e -=Cl 2↑ 升高 (2)Ca 2++CO 32-= CaCO 3↓, Mg 2++2OH -=Mg(OH)2↓(3)a 、c (4)b 、c (5)蒸发;过滤(6)2NaCl + 2H 2O 2NaOH + H 2↑+ Cl 2↑ Cl 2+2NaOH=2NaClO+H 2↑3、(2006广东卷20)氧化铜有多种用途,如作玻璃着色剂、油类脱硫剂等。
为获得纯净的氧化铜以探究其性质,某同学用工业硫酸铜(含硫酸亚铁等杂质)进行如下实验:(1)制备氧化铜:①步骤Ⅰ的目的是除不溶性杂质,操作是: 。
②步骤Ⅱ的目的是除铁,操作是:滴加H 2O 2溶液,稍加热;当Fe 2+完全转化后,慢慢加入Cu 2(OH)2CO 3粉末,搅拌,以控制pH =3.5;加热煮沸一段时间,过滤,用稀硫酸酸化滤液至pH =1。
控制溶液pH =3.5的原因是: 。
③步骤Ⅲ的目的是得到CuSO 4·5H 2O 固体,操作是: 、过滤、工业CuSO 4一→ 一→CuSO 4溶液一→CuSO 4·5H 2O 一→……一→CuO Ⅰ Ⅱ Ⅲ 通电 电解水浴加热烘干。
水浴加热的特点是: 。
(2)探究氧化铜的性质:①取A 、B 两支试管,往A 中加入适量的CuO 粉末,再分别向A 和B 加入等体积3% H 2O 2溶液,只观察到A 中有大量气泡,结论是: 。
②为探究试管A 中的反应速率,收集气体并测定其体积必需的实验仪器有: 。
3、(1)①称量、溶解、过滤 ②促进Fe 3+转化Fe (OH)3沉淀,以防止Cu 2+的水解。
③蒸发浓缩,冷却结晶, 可以控制加热温度,且温度不超过100℃,加热均匀。
(2)①CuO 对H 2O 2的分解有催化作用。
②量筒、水槽、秒表、导管。
4、 (2006广东卷22)往有机聚合物中添加阻燃剂,可增加聚合物的使用安全性,扩大其使用范围。
例如,在某聚乙烯树脂中加入等质量由特殊工艺制备的阻燃型Mg(OH)2,树脂可燃性大大降低,该Mg(OH)2的生产工艺如下:(1)精制卤水中的MgCl 2与适量石灰乳反应合成碱式氯化镁[Mg(OH)2-n Cl n ·mH 2O],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2)合成反应后,继续在393K ~523K 下水热处理8h ,发生发应:Mg(OH)2-n Cl n ·mH 2O =(1-n/2)Mg(OH)2+n/2MgCl 2+mH 2O水热处理后,过滤、水洗。
水洗的目的是 。
(3)阻燃型Mg(OH)2具有晶粒大,易分散、与高分子材料相容性好等特点。
上述工艺流程中与此有关的步骤是 。
(4)已知热化学方程式:Mg(OH)2(s)=MgO(s)+H 2O(g);ΔH 1=+81.5kJ/mol Al(OH)3(s)=1/2Al 2O 3(s)+3/2H 2O(g);ΔH 2=+87.7kJ/mol①Mg(OH)2和Al(OH)3起阻燃作用的主要原因是 。
②等质量Mg(OH)2和Al(OH)3相比,阻燃效果最好的是 , 原因是 。
(5)常用阻燃剂主要有三类:A .卤系,如四溴乙烷;B .磷系,如磷酸三苯酯;C .无机类,主要是Mg(OH)2和Al(OH)3。
从环保的角度考虑,应用时较理想的阻燃剂是______(填代号),理由是 。
4、(1)2MgCl 2+(2-n)Ca(OH)2+2mH 2O =2Mg(OH)2-n ·Cl n ·mH 2O +(2-n)CaCl 2(2)除去附着在Mg(OH)2表面的含等杂质MgCl 2 的滤液。
(3)“水热处理”、“表面处理”。
(4)①分解时吸收大量的热量。
②Mg(OH)2,等质量的Mg(OH)2分解时吸收的热量比Al(OH)3大(5)C ;A 会破坏臭氧层,B 中的P 元素会造成藻类生物的大量繁殖。
石灰乳 精制卤水 →合成 →水热处理 →过滤 →水洗 →表面处理 →过滤水洗 →干燥工业碳酸钠母液 Na 2CO 3·H2O趁热过滤 5、(2007广东卷21)以氯化钠和硫酸铵为原料制备氯化铵及副产品硫酸钠,工艺流程如下:NH 4NH 4Cl产品203040506070温度/ ℃溶解度/ g 80氯化铵和硫酸钠的溶解度随温度变化如上图所示。
回答下列问题:(1)欲制备10.7g NH 4Cl ,理论上需NaCl g 。
(2)实验室进行蒸发浓缩用到的主要仪器有 、烧杯、玻璃棒、酒精灯等。
(3)“冷却结晶”过程中,析出NH 4Cl 晶体的合适温度为 。
(4)不用..其它试剂,检查NH 4Cl 产品是否纯净的方法及操作是 。
(5)若NH 4Cl 产品中含有硫酸钠杂质,进一步提纯产品的方法是 。
5、(1)11.7 (2)蒸发皿 (3)35 ℃(33 ℃-40 ℃均可得分)。
(4)加热法; 取少量氯化铵产品于试管底部,加热,若试管底部无残留物,表明氯化铵产品纯净。
(5)重结晶。
6、(2008广东19)碳酸钠是造纸、玻璃、纺织、制革等行业的重要原料。
工业碳酸钠(纯度约98%)中含有Ca 2+、Mg 2+、Fe 3+、Cl -和SO 42-等杂质,提纯工艺路线如下:已知碳酸钠的溶解度(S )随温度变化的曲线如下图所示: 回答下列问题:(1)滤渣的主要成分为。
(2)“趁热过滤”的原因是 。
(3)若在实验室进行“趁热过滤”,可采取的措施是 (写出1种)。
(4)若“母液”循环使用,可能出现的问题及其原因是 。
(5)已知:Na 2CO 3·10H 2O(s)=Na 2CO 3(s)+10H 2O(g) ΔH 1= +532.36 kJ ·mol -1Na 2CO 3·10H 2O(s)=Na 2CO 3·H 2O(s)+9H 2O(g) ΔH 2= +473.63 kJ ·mol -1写出Na 2CO 3·H 2O 脱水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 。
Na 2CO 3·H 2O6、(1)滤渣的主要成分为Mg(OH)2、Fe (OH )3、CaCO 3。
(2)使析出的晶体为Na 2CO 3·H 2O ,防止因温度过低而析出Na 2CO 3·10H 2O 晶体,令后续的加热脱水耗时长。
(3)用已预热的布氏漏斗趁热抽滤。
(4)溶解时有大量沉淀生成,使Na 2CO 3损耗且产物Na 2CO 3混有杂质;原因:“母液”中,含有的离子有Ca 2+,Na +,Cl -,SO 42-,OH -,CO 32-,当多次循环后,使用离子浓度不断增大,溶解时会生成CaSO 4,Ca (OH )2,CaCO 3等沉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