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液系统疾病一
常见血液系统疾病及预防措施
常见血液系统疾病及预防措施血液系统是人体中重要的组成部分之一,它负责携带氧气、营养物质和体内废物的运输,保持机体的正常功能。
然而,血液系统也容易受到各种疾病的影响,给人体健康带来威胁。
本文将介绍一些常见的血液系统疾病,并提供相应的预防措施,以帮助人们更好地保护自己的健康。
一、贫血贫血是一种常见的血液系统疾病,其特点是血液中红细胞数量或功能不足,导致氧气运输能力下降。
贫血的主要症状包括乏力、虚弱、头晕、心慌、皮肤苍白等。
贫血的主要原因包括营养不良、慢性出血、遗传因素等。
预防措施:1. 合理膳食:摄取富含铁、维生素B12和叶酸等营养素的食物,如肉类、禽类、鱼类、豆类、蔬菜和水果等。
2. 避免过度出血:注意预防和及时治疗导致贫血的原因,如胃溃疡、痔疮等。
3. 接种疫苗:接种适当的疫苗,如乙肝疫苗,以预防病毒性肝炎引起的贫血。
二、血栓形成血栓形成是指血液中凝固物质在血管内形成血块,阻塞或减少了血液流动,导致组织缺血或坏死。
这是一种常见的血液系统疾病,严重时可引发心梗、中风等严重后果。
预防措施:1. 科学饮食:心血管健康与饮食密切相关,应限制高脂、高胆固醇食物的摄入,增加蔬菜、水果和全谷物的摄入。
2. 适度运动:定期进行适度的有氧运动,如快步行走、游泳等,有助于保持心血管系统的健康。
3. 避免长时间坐着:长时间的久坐会增加血栓形成风险,应每隔一段时间起身活动一下,避免长时间静坐。
三、白血病白血病是一种恶性肿瘤性疾病,其特点是骨髓或淋巴系统产生异常白细胞,抑制了正常血细胞的生长。
白血病的症状包括疲劳、反复感染、出血等,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
预防措施:1. 避免暴露于致癌物:尽量避免长期接触致癌物,如有害化学品、放射线等。
2. 合理用药:合理使用药物,避免药物滥用或滥用抗生素。
3. 提高免疫力: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如充足睡眠、科学饮食、适度运动等,提高身体的免疫力。
四、血友病血友病是一种遗传性疾病,其特点是血浆中某些凝血因子缺乏或功能异常,导致出血时间延长。
血液系统疾病的诊断步骤与治疗方案
血液系统疾病的诊断步骤与治疗方案一、血液系统疾病的诊断步骤血液系统疾病包括各种类型的贫血、白血病、淋巴瘤、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等。
为了准确地诊断出血液系统疾病,并制定恰当的治疗计划,医生们通常会遵循以下步骤。
1. 完整的病史收集:医生会仔细询问患者有关过去和现在的健康情况,并将重点放在与血液系统相关的任何问题上。
这包括是否有家族中存在类似问题的人,以及与可能导致现有状况相关的环境因素等。
2. 体格检查:医生会进行全面体检,观察患者身体和皮肤是否出现任何异常表现,如淤点、出血倾向或脑膜刺激征等。
此外,还会注意淋巴结是否肿大,脾脏和肝脏是否异常增大等。
3. 实验室检查:常见于血液系统疾病的血液检测项目包括完整血细胞计数、血小板计数、红细胞沉降率、白细胞分类计数及骨髓活检等。
这些检查可以提供诊断疾病所需的重要线索,并帮助医生确定进一步的筛查和确诊方法。
4. 影像学检查:当初步实验室检查结果异常时,医生可能会建议进行进一步的影像学检查,以便观察体内器官是否存在异常。
常见的影像学检查方法包括CT扫描、MRI和超声波等。
这些检查可以提供更详细的信息,以帮助确定疾病类型和程度。
5. 确诊:通过上述步骤中获得的病史、体格检查、实验室检查和影像学结果,医生可以尽可能准确地对患者进行确诊。
如果仍然不能明确诊断,则需要结合其他辅助性检查结果或转介至血液科专家进行进一步评估。
二、血液系统疾病的治疗方案治疗血液系统疾病通常需要一个个体化和多学科团队协同工作。
具体的治疗方案取决于患者所患疾病的类型和严重程度。
以下是常见血液系统疾病的一些治疗方案。
1. 贫血:贫血是指红细胞数量或功能异常导致血液中缺氧情况的一类疾病。
治疗途径包括增加铁、叶酸和维生素B12等营养摄入,纠正基础原发病,并根据贫血严重程度考虑输血治疗。
2. 白血病:白血病是一种来源于造血干细胞异常增生所导致的恶性肿瘤。
标准治疗方案通常包括化学药物治疗(化疗)、放射治疗和造血干细胞移植等。
血液系统疾病(一)
血液系统疾病(一)
吕晓毅
【期刊名称】《中国实用乡村医生杂志》
【年(卷),期】2003(010)005
【摘要】@@ 1 缺铁性贫血rn缺铁性贫血是体内贮存铁缺乏,影响血红素合成的低色素性贫血,其特点是骨髓、肝、脾等器官细胞中缺乏可染铁,血清铁浓度、转铁蛋白饱和度和血清铁蛋白降低,典型的呈小细胞低色素型贫血.缺铁性贫血是临床上最常见的一种贫血.妊娠妇女、月经期妇女、婴幼儿和儿童是高危人群,其中以2岁以下婴幼儿和妊娠妇女的患病率最高.
【总页数】4页(P19-22)
【作者】吕晓毅
【作者单位】中国医科大学第一临床学院内科,沈阳,110001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5
【相关文献】
1.血液疗法在神经系统疾病中的应用——神经系统疾病(2)(续前) [J], 粟秀初
2.连续性血液净化在血液系统疾病并发肾衰竭中的应用 [J], 许贤荣;朱亚梅;王玲;马逊;张静;王蓉花;杨家慧
3.血液分析仪联合血细胞形态观察在血液系统疾病临床诊断中的应用 [J], 邱淼林;陈李娟;张美玲
4.连续性血液净化在血液系统疾病并发肾衰竭中的应用 [J], 许贤荣; 朱亚梅; 王玲;
马逊; 张静; 王蓉花; 杨家慧
5.老年呼吸系统疾病患者院内感染的综合护理干预措施
——评《血液、循环和呼吸系统疾病护理》 [J], 储玲玲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血液系统疾病
A.全血细胞减少程度常随时间的推移而增加
B.骨髓移植对再生障碍性贫血治疗有效
C.近年来再生障碍性贫血患者的生存率没有改善
D.死亡原因通常是心或肝含铁血黄素沉着的结果
E.脾切除在急性再障患者显著提高生存率
8. 再生障碍性贫血最主要的诊断依据是
A.感染、出血、贫血 B.全血细胞减少 C.网织红细胞减低
D.骨髓增生减低
16.关于慢性型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哪一项是对的?
A.好发于青春期女性 B.常见皮下血肿 C.血小板寿命一般在 8~12 天
D.半数病人血小板凝集素阳性 E.多数病人仅生存 3~4 年
17.不符合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的是
A.凝血时间延长 B.血块退缩不良 C.PAIgG 增高
D.血小板减少
E.骨髓巨核细胞增多伴成熟障碍
E.无肝脾大
9. 血管内溶血时,下述检查指标中哪一项最敏感?
A.血清结合珠蛋白减少 B.血浆高铁血红素白蛋白血症
C.血浆凝乳素降低
D.尿游离血红蛋白阳性 E.尿含铁血黄素阳性
10.男,30 岁,乏力、腰痛伴巩膜黄染,无浓茶样尿,查 Hb60g/L,网织红细胞 0.20,
尿胆原强阳性,尿隐血试验(一)。最可能的诊断为
D.造血原料不足、骨髓造血功能障碍和破坏过多三大类
E.红细胞生成减少、失血、溶血三大类
3. 治疗缺铁性贫血最重要的是
A.口服铁剂 B.注射铁剂 C.治疗病因 D.输血 E.进食富含铁的
食 4. 以下何种实验室检查可鉴别缺铁性贫血与铁幼粒细胞性贫血
A.血清铁饱和度
B. MCV、MCH、MCHCC C.骨髓铁染色
D.红细胞内游离原卟啉 E.血清总铁结合力
5. 贫血最常见的类型是
血液系统疾病的常见病因与病理机制知识点
血液系统疾病的常见病因与病理机制知识点血液系统疾病是指影响血液及其相关组织、器官的疾病,涵盖了血液病、免疫性血液病和血管疾病等多种类型。
这些疾病的发生和发展往往与特定的病因和病理机制密切相关。
本文将介绍血液系统疾病的常见病因和病理机制,以增加对这些疾病的认识和理解。
一、血细胞生成异常血细胞生成异常是指造血干细胞在骨髓中出现数量和形态上的异常,导致红细胞、白细胞和血小板等血细胞的生成受到影响。
病因主要分为先天性和后天性两种。
1. 先天性病因先天性病因包括基因突变、染色体异常、遗传性疾病等。
例如,先天性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CMMoL)是由于骨髓干细胞的突变导致造血功能紊乱,表现为骨髓红细胞增生增多、巨核细胞增生过多等。
2. 后天性病因后天性病因包括感染、辐射、某些药物的不良反应、免疫性疾病等。
例如,再生障碍性贫血是一种后天性血细胞生成异常,通常由免疫介导的破坏造成,如免疫介导的T细胞攻击造成造血干细胞受损。
二、血栓与出血的病理机制血液系统疾病中常见的一类病理机制是血栓形成和出血倾向。
血栓是血液中凝集物的堆积,主要包括红细胞、血小板和凝血因子等。
而出血倾向则是由于凝血功能障碍或血管脆弱性增加导致的。
1. 血栓的形成血栓形成的主要过程包括血小板活化、凝血系统激活和纤维蛋白形成等。
在疾病发生时,这一过程常常被异常激活,导致血栓在血管内形成。
例如,动脉粥样硬化症中,血管内皮受损使得血小板粘附于受伤血管内壁,从而形成血栓。
2. 出血的病理机制出血倾向的病理机制可以由凝血因子缺乏、血小板功能障碍、血管壁脆弱等多种因素引起。
例如,血友病是一种凝血因子缺乏引起的出血性疾病,常见于血友A病人由于缺乏凝血因子VIII而导致凝血功能异常。
三、免疫性血液病的病因和病理机制免疫性血液病包括白血病、淋巴瘤和骨髓瘤等。
这些疾病的病因和病理机制与免疫系统的异常功能有关。
1. 免疫系统的异常免疫系统的异常是导致免疫性血液病的一个主要原因。
内科学-血液系统疾病1
配套题库请下载 医学猫 APP,执业、三基、规培、主治、卫生资格考试、正副高等题库。
内科学(第9版)
内分泌疾病诊断
临床表现 ➢ 临床内分泌疾病有特异的临床表现和体征
功能诊断 ➢ 激素相关的生化异常;激素测定 ;激素代谢产物测定;激素的功能试验
定位诊断 ➢ 影像学检查;放射性核素检查;细胞学检查或者活检;静脉导管检查
谢谢观看
第二章
贫血概述
作者:邵宗鸿
单位:天津医科大学总医院
配套题库请下载 医学猫 APP,执业、三基、规培、主治、卫生资格考试、正副高等题库。
目录
贫血定义
分类
临床表现 诊断 治疗
配套题库请下载 医学猫 APP,执业、三基、规培、主治、卫生资格考试、正副高等题库。
重点难点
掌握 贫血的基本概念、临床表现、主要实验室检查对贫血诊断的意义
成年女性(非妊娠)Hb<110g/L, 孕妇 Hb<100g/L。 血液稀释、浓缩时易致误诊。
配套题库请下载 医学猫 APP,执业、三基、规培、主治、卫生资格考试、正副高等题库。
内科学(第9版)
二、按病因分类
(一)红细胞生成减少 1.造血干祖细胞异常 如再生障碍性贫血、纯红细胞再生障碍性贫血、先天性红细胞生成异常性贫血、 造血系统恶性克隆性疾病。 2.造血调节异常 如慢性病贫血。 3.造血原料不足或利用障碍 如缺铁性贫血,巨幼细胞性贫血。 (二)红细胞破坏过多 如溶血性贫血。 (三)失血性贫血 分急性和慢性。
配套题库请下载 医学猫 APP,执业、三基、规培、主治、卫生资格考试、正副高等题库。
内科学(第9版)
激素合成 激素血液运输 激素受体
➢ 细胞膜受体 ➢ 核受体和细胞质受体 激素分泌的调节
血液系统疾病的临床表现及治疗原则
血液系统疾病的临床表现及治疗原则血液系统疾病是指发生在血液及造血器官中的各种疾病,包括贫血、白血病、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等。
这些疾病对人体的健康产生不可忽视的影响,因此了解其临床表现及治疗原则对于正确认识和科学治疗血液系统疾病至关重要。
一、贫血的临床表现及治疗原则贫血是指血液中红细胞数量或功能不足,导致血红蛋白含量降低,给身体的供氧能力造成影响。
贫血常见的症状包括乏力、疲劳、心悸、头晕等,严重者还可能出现气促、心律不齐等症状。
治疗贫血的原则包括补充足够的铁、维生素B12、叶酸等营养物质,促进红细胞的生成与代谢。
对于严重贫血患者,可以考虑输血治疗以及使用促红细胞生成素等药物进行辅助治疗。
二、白血病的临床表现及治疗原则白血病是一类恶性血液肿瘤,其特点是骨髓中异常克隆性增生的白血病细胞。
白血病的临床表现主要包括进行性贫血、易感染、出血倾向等。
此外,白血病患者还可能在骨骼、淋巴结、脾脏等部位出现肿胀和疼痛。
治疗白血病的原则是通过药物化疗或放疗来控制白血病细胞的增生和扩散。
对于某些特定类型的白血病,如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还可以考虑造血干细胞移植等治疗手段。
三、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的临床表现及治疗原则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是一种由于血小板数量减少或功能障碍导致的疾病,主要表现为皮肤、粘膜出血点、瘀斑以及出血倾向。
治疗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的原则包括增加血小板数量、改善血小板功能和控制出血。
通常采用的治疗手段包括输注血小板、应用免疫球蛋白以及使用促血小板生成素等药物。
结语血液系统疾病的临床表现和治疗原则因疾病类型的不同而有所差异。
通过了解各种疾病的临床表现及治疗原则,我们可以更好地进行预防、诊断和治疗,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和预后。
同时,对于广大医务工作者而言,不断更新知识,加强临床实践经验的积累,也是保障患者健康的基础。
儿科学 血液系统疾病 相关知识点整理
儿科学最后一个大板块内容——血液系统疾病,主要是贫血。
一、概述小儿造血可分为两个阶段。
1. 胚胎期造血血细胞的生成始于胚外中胚层组织卵黄囊的血岛,然后迁往胚内的肝、脾等髓外造血器官,最后至骨髓。
①胚胎第3周出现卵黄囊壁造血;②6~8周后肝出现造血组织;③胚胎4个月后骨髓开始造血;④出生2~5周后骨髓为唯一造血场所。
2. 生后造血生后前几年所有骨髓均为红髓,全部参与造血;5~7岁,长骨干中开始出现脂肪细胞(黄髓),无造血功能。
至18岁时,红髓仅存在于椎骨、肋骨、胸骨、颅骨等扁平骨以及股骨、肱骨的近端。
当发生感染性贫血或溶血性贫血等需要增加造血时,肝、脾及淋巴结可适应需要,恢复到胎儿时期的造血状态而出现肝、脾和淋巴结肿大,是小儿造血器官的一种特殊反应,称为“骨髓外造血”。
3. 小儿血象及特点正常足月儿出生时红细胞数为(5.0~7.0)×10^12/L,血红蛋白为150~220g/L;生后2~3个月可分别降至3.0×10^12/L和100g/L左右,称为生理性贫血;后逐渐上升,12岁时达成人水平。
不同时期血红蛋白的种类不同。
出生时HbF(胎儿血红蛋白)占70%,HbA(成人血红蛋白)占30%;1岁时HbF不超过5%,2岁时不超过2%。
如果出生后HbF依然多,则可能是地中海贫血。
白细胞初生时为(15~20)×10^9/L,之后渐降,1周时平均12×10^9/L,婴儿期维持在10×10^9/L左右,8岁以后接近成人水平。
白细胞分类主要有一个“双五交叉”,即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比例的相对变化。
初生时中性粒细胞占比0.65,淋巴细胞占比0.30;生后4~6天,两者比例相等,婴儿期淋巴细胞始终占多数;4~6岁时,两者再次相等。
为方便起见,可记为“双五”。
年龄越小,血容量占体重的比例越高,出生时可占10%(300ml),儿童约8%~10%,成人约6%~8%。
二、贫血概述贫血是指末梢血中单位容积内红细胞数或血红蛋白量低于正常值。
血液系统疾病学知识点
血液系统疾病学知识点血液系统疾病是指影响骨髓、血液和淋巴系统的疾病。
它们可以是遗传性的,也可以是后天获得的。
在本文中,我们将深入探讨血液系统疾病的分类、病因、症状和常见的治疗方法。
一、分类1. 基因突变导致的疾病:- 长链脂肪酸缺乏症:这是一种罕见的代谢紊乱,导致人体无法正确代谢长链脂肪酸,从而影响血液的构成。
- 血友病:这是一组遗传性出血倾向性疾病,由于染色体上凝血因子缺失或异常导致。
2. 免疫相关性疾病:- 白血病:这是一种由白血病细胞在骨髓中大量繁殖引起的恶性血液疾病。
- 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这是一种由骨髓细胞异常增生引起的疾病,常见症状包括贫血、血小板减少和白细胞异常增多。
3. 器官受损引起的疾病:- 肝硬化:这是一种慢性疾病,由于肝脏组织受损引起,可导致贫血和其他血液问题。
- 肾衰竭:这是一种肾脏功能失调的疾病,对造血功能产生负面影响,引发贫血和血小板减少等问题。
二、病因血液系统疾病的病因多种多样,包括遗传因素、环境因素和其他疾病引起的并发症等。
1. 遗传因素:- 染色体异常:染色体的缺失、重复、倒位等异常会导致遗传性疾病的发生,如血友病和先天性骨髓衰竭。
- 基因突变:基因突变可导致蛋白质合成异常,进而引发一系列血液系统疾病,如肌凝蛋白病和长链脂肪酸缺乏症。
2. 环境因素:- 染料和化学物质:染料和化学物质的长期接触可能导致骨髓和血液的损伤,引发类白血病和其他疾病。
- 放射线暴露:长期接触放射线或高剂量的放射线暴露会破坏骨髓和造血功能,增加白血病和其他血液系统疾病的风险。
3. 其他疾病并发症:- 自身免疫疾病:自身免疫疾病如风湿性关节炎和系统性红斑狼疮,可导致血液系统疾病发生,如免疫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
- 现有的感染疾病:某些感染性疾病如流感和登革热,可能引起血液系统疾病的并发症,如血小板减少和贫血。
三、症状血液系统疾病的症状各异,但以下是一些常见的症状:1. 贫血:由于血红蛋白不足或红细胞生成不足导致的血红蛋白浓度降低,症状包括乏力、疲劳和皮肤苍白。
2014年血液造血系统疾病(一)
血液造血系统疾病(一)一、A1型题(本大题99小题.每题1.0分,共99.0分。
每一道考试题下面有A、B、C、D、E五个备选答案。
请从中选择一个最佳答案。
)第1题上述患者治疗时应首选A 维生素B12B 叶酸C 维生素B6D 铁剂E 维生素B2【正确答案】:A【本题分数】:1.0分第2题当某贫血患者伴感染,骨髓学检查发现幼稚细胞80%,并可见Aver's小体,应考虑诊断为A 类白血病反应B 急性非淋巴细胞性白血病C 急性淋巴细胞性白血病D 慢性粒细胞性白血病E 慢性淋巴细胞性白血病【正确答案】:B【本题分数】:1.0分第3题青年男性患者,发热、盗汗、消瘦3个月,体查:浅表淋巴结无肿大,肝脾未触及。
腹部CT发现腹膜后淋巴结肿大,下列哪项处理能够达到及时诊断治疗目的A 开腹探查B 按淋巴瘤试验化疗C 支持治疗,观察D 局部放射治疗E 肾上腺皮质激素治疗【正确答案】:A【本题分数】:1.0分第4题缺铁性贫血患者的实验室检查是A 血清铁降低,总铁结合力降低B 血清铁降低,总铁结合力正常C 血清铁正常,总铁结合力降低D 血清铁降低,总铁结合力增高E 以上皆不是【正确答案】:D【本题分数】:1.0分第5题治疗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最常应用的化疗药物是A 柔红霉素+阿糖胞酐B 长春新碱+强的松+左旋门冬酰胺+环磷酰胺C 苯丁酸氮芥D 干扰素+羟基脲E 环孢菌素【正确答案】:B【本题分数】:1.0分第6题男性,50岁,间断周身乏力,黄染,酱油色尿4年,每到冬季发作,伴手指、耳垂紫绀,化验血常规:WBC6.5×10 9/L,Hb41g/L,PLT205×l0 9/L,Ret12.0%,最可能诊断是。
血液造血系统疾病习题及答案(一)
血液造血系统疾病习题及答案(一)1.MDS-RCMD不可能出现的异常表现是()A.骨髓造血祖细胞培养集落形成减少B.难治性贫血C.外周血可见幼稚细胞D.血小板减少E.骨髓原始细胞>5%2.初治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首选的药物是()A.全反式维A酸B.羟基脉C.1,25-(OH)2-维生素D3D.阿糖胞E.高三尖杉酯碱3.来源于T淋巴细胞的淋巴瘤类型是()A.滤泡性淋巴瘤B.套细胞淋巴瘤C.边缘区淋巴瘤D.毛细胞白血病E.置样肉芽肿4.关于溶血的概念,错误的是()A.溶血是指红细胞寿命缩短,破坏加速B.有溶血存在,不一定有黄疸C.有溶血存在,就一定有贫血D.溶血有血管内与血管外之分E.红细胞本身正常也会发生溶血5.应首选脾切除治疗的溶血性贫血是()A.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B.遗传性球形红细胞增多症C.阵发性睡眠性血红蛋白尿D.丙酮酸激酶缺乏症E.地中海贫血6.诊断溶血最可靠的指标是()A.网织红细胞比例升高B.血清结合珠蛋白减少C.红细胞寿命缩短D.骨髓幼红细胞显著增生E.外周血中出现少量幼红细胞7.溶血性贫血时,红细胞代偿性增生的直接证据是()A.血液中游离血红蛋白增多B.网织红细胞比例明显增高C.血清中间接胆红素增高D.红细胞脆性增高E.尿含铁血黄素试验阳性8.应首选肾上腺皮质激素治疗的贫血是()A.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B.遗传性球形红细胞增多症C.阵发性睡眠性血红蛋白尿D.地中海贫血E.再生障碍性贫血9.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的特异性检查是()A.抗人球蛋白试验(Coombs试验)B.红细胞脆性试验C.酸溶血试验D.血红蛋白电泳E.异丙醇试验10.患儿男,10岁,食用鲜蚕豆后出现黄疸及排酱油色尿,最有诊断意义的检查是()A.酸溶血试验阳性B.尿含铁血黄素试验阳性C.红细胞脆性试验D.高铁血红蛋白还原试验E.抗人球蛋白试验(Coombs试验)11.可以鉴别再生障碍性贫血与阵发性睡眠性血红蛋白尿最主要的依据是()A.全血细胞减少B.血小板减少C.前者为正细胞性贫血D.前者骨髓增生低下E.前者为小细胞低色素性贫血12.最容易引起再生障碍性贫血的药物是()A.抗肿瘤药B.磺胺药C.氯霉素D.保泰松E.对乙酸氨基酚13.儿童最常见的贫血是()A.地中海贫血B.感染性贫血C.缺铁性贫血D.铅中毒E.巨幼细胞贫血14.关于慢性再生障碍性贫血骨髓象的描述,错误的是()A.一般说增生低下B.巨核细胞减少C.淋巴细胞相对减少D.浆细胞等非造血细胞可增多E.可有粒系、红系或巨核系增生减低15.在再生障碍性贫血的发病机制中,最重要的环节为()A.造血干细胞受损B.造血微环境缺陷C.免疫机制异常D.核苔酸代谢异常E.遗传基因缺陷16.鉴别再生障碍性贫血与白血病最有价值的依据是()A.贫血的程度B.感染的种类C.出血的部位D.浸润症状E.白细胞数目17.鉴别再生障碍性贫血与原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最有价值的依据是()A.贫血的程度B.感染的种类C.出血的部位D.血小板数目E.骨巨核细胞数18.全血细胞减少的患者,支持再生障碍性贫血诊断的是()A.酸化血清试验(+)B.骨髓中巨核细胞很少或缺如C.肝脾淋巴结肿大D.外周血出现有核红细胞E.中性粒细胞碱性磷酸酶积分值减低19.支持重型再生障碍性贫血诊断的是()A.Hb<60g/LB.网织红细胞绝对值<25×109/LC.中性粒细胞绝对值<1.0×109/LD.血小板<25×109/LE.多部位穿刺显示骨髓增生重度低下20.与再生障碍性贫血关系最密切的疾病为()A.恶性组织细胞增生症B.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C.巨幼细胞贫血D.脾功能亢进E.阵发性睡眠性血红蛋白尿21.治疗非重型再障时应首选()A.造血干细胞移植B.联合应用造血刺激因子C.免疫抑制剂D.山莨菪碱+一叶萩碱+硝酸士的宁E.以雄性激素为主的综合治疗22.雄性激素治疗再障的机制是()A.改变骨髓微环境B.提高机体抵抗力,减少TS细胞数量C.直接刺激骨髓千细胞增加,提高内源性EPO生成D.稳定内皮细胞,减少出血E.兴奋中枢神经改善微环境23.再生障碍性贫血治疗有效时首先表现为()A.网织红细胞上升B.红细胞上升C.血红蛋白上升D.白细胞上升E.血小板上升24.过敏性紫癜与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鉴别的关键点是()A.发病年龄与性别不同B.紫癜的部位、性质与特点不同C.并发症不同D.出、凝血的功能状态不同E.血小板计数结果不同25.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的直接证据是()A.PAIgG阳性B.血小板寿命缩短C.血小板计数减低D.骨髓涂片巨核细胞增生E.出血时间延长参考答案1.E2.A3.E4.C5.B6.C7.B8.A9.A 10.D 11.D 12.C 13.C 14.C 15.C 16.D 17.E 18.B 19.E 20.E 21.E 22.C 23.A 24.E 25.A。
血液系统疾病试题 (1)
血液系统疾病试题1.主要由于免疫因素异常引起溶血性贫血的情况是()A.血型不合的输血(正确答案)B.疟疾C.大面积烧伤D.人工心脏瓣膜置换术后E.毒蛇咬伤2.下列不属于巨幼细胞贫血实验室检查结果的是()A.骨髓巨核细胞胞体增大,分叶过多B.骨髓可见巨中、晚幼粒细胞C.外周血红细胞MCV增大D.外周血中性粒细胞呈多分叶E.骨髓有核红细胞呈“幼浆老核”现象(正确答案)3.关于铁吸收的叙述,正确的是()A.胃大部切除术后胃内铁吸收减少B.维生素C不利于食物中铁的吸收C.大量饮茶可增加食物中铁的吸收D.二价铁较三价铁易吸收(正确答案)E.植物食品铁较动物食品铁易吸收4.铁剂治疗缺铁性贫血有效的最早期指标是()A.红细胞总数升高B.血红蛋白升高C.骨髓细胞外铁增多D.血清铁蛋白增高E.网织红细胞升高(正确答案)5.再生障碍性贫血的主要原因是()A.骨髓造血功能衰竭(正确答案)B.红细胞内在缺陷C.红细胞寿命缩短D.造血原料缺乏E.红细胞破坏过多6.关于再生障碍性贫血的病因,错误的是()A.氯霉素B.铁剂治疗过度(正确答案)C.维生素CD.先天性因素E.肝炎病毒7.急性再生障碍性贫血时贫血发生常是由于()A.原位溶血B.免疫机制C.红细胞生成素缺乏D.失血E.红细胞本身缺陷(正确答案)8. 营养性巨幼细胞贫血的有效治疗措施是()A.叶酸加维生素B12(正确答案)B.肌注右旋糖酐铁C.反复多次输血D.服枸橼酸铁胺E.硫酸亚铁加维生素C9.不属于小细胞性贫血的是()A.铁粒幼细胞性贫血B.海洋性贫血C.慢性感染性贫血D.缺铁性贫血E.再生障碍性贫血(正确答案)10.女,30岁。
四肢皮肤瘀斑2周。
血常规检查:Hb80g/L, RBC2.6x1012/L,WBC1.5x 109,Plt5x109/L,Ret0.004。
最可能的诊断是()A.Evans综合征B.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C.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D.阵发性睡眠性血红蛋白尿E.再生障碍性贫血(正确答案)11.男,48岁。
血液系统疾病概述
血液系统疾病概述血液系统疾病是指影响人体血液及其相关器官和组织的一类疾病。
血液系统由造血器官(骨髓、脾脏等)、循环系统(心脏、血管等)以及血液本身组成,是人体维持生命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
血液系统疾病种类繁多,包括贫血、血液恶性肿瘤、出血和凝血障碍等。
一、贫血贫血是指人体红细胞数量或功能异常导致血液携氧能力下降的一类疾病。
常见的贫血病因包括缺铁性贫血、再生障碍性贫血和溶血性贫血等。
缺铁性贫血主要由于机体缺乏铁元素,造成红细胞生产受限;再生障碍性贫血则是由于造血干细胞受损造成造血功能减退;溶血性贫血则是由于机体红细胞过早破坏或破坏速度过快。
二、血液恶性肿瘤血液恶性肿瘤是指起源于造血干细胞的一类恶性病变。
其中最常见的是白血病,包括急性髓系白血病和慢性髓系白血病。
此外,还有淋巴瘤、多发性骨髓瘤等血液恶性肿瘤类型。
这些疾病的特点是造血干细胞发生恶性克隆增殖,并在骨髓内大量积聚,阻碍正常造血。
三、出血疾病出血疾病是指人体凝血机制异常导致血液凝固功能下降,易于出现出血倾向的一类疾病。
常见的出血疾病包括血友病、血小板减少性紫癜以及遗传性凝血因子缺乏等。
血友病是一种遗传性疾病,患者缺乏凝血因子,易于产生持续时间长且大量的出血;而血小板减少性紫癜则是由于机体缺乏或异常产生血小板,导致患者皮肤和黏膜出血病灶。
四、凝血障碍凝血障碍是指人体血液凝固过程异常,易于形成血栓或出现出血倾向的一类疾病。
常见的凝血障碍包括血栓性疾病、出血性疾病以及遗传性凝血因子异常等。
血栓性疾病是由于血液凝块过度形成或栓塞形成而导致血液供应障碍;而出血性疾病则是机体缺少凝血因子或凝血因子功能异常,导致患者易于出血。
总结:血液系统疾病是一组影响人体血液功能的疾病,包括贫血、血液恶性肿瘤、出血疾病和凝血障碍。
这些疾病的发生与机体内造血器官、循环系统以及血液本身的失调有关。
准确诊断和及时治疗对于患者的康复至关重要。
因此,加强对血液系统疾病的认识和细心护理,对于预防和控制这些疾病的发生具有重要意义。
在职申硕(同等学力)临床医学学科综合血液系统疾病-试卷1
在职申硕(同等学力)临床医学学科综合血液系统疾病-试卷1(总分:72.00,做题时间:90分钟)一、 B1型题(总题数:1,分数:6.00)A.血清铁减低、总铁结合力减低B.血清铁减低、总铁结合力增高C.血清铁增高、总铁结合力不增高D.血清铁增高、总铁结合力下降(分数:6.00)(1).男性,60岁,贫血1年,骨髓铁染色:环形铁粒幼细胞30%。
该患者铁代谢情况为A.B.C. √D.该患者为铁粒幼细胞性贫血,血清铁升高,总铁结合力不高。
(2).女性,20岁,服减肥茶1年,贫血4个月,骨髓铁染色:铁粒幼细胞为3%,细胞外未见含铁血黄素。
该患者铁代谢的情况为A.B. √C.D.该患者为缺铁性贫血,血清铁降低,总铁结合力升高。
(3).男性,65岁,有类风湿关节炎病史10年,红细胞3.9×10 12 /L,血红蛋白62g/L,白细胞、血小板正常,骨髓铁染色:铁粒幼细胞为25%,细胞外铁(++)。
该患者会出现哪项铁代谢的改变A. √B.C.D.该患者为慢性疾病性贫血,血清铁下降,总铁结合力下降。
二、 A1型题(总题数:22,分数:48.00)1.属于正常细胞性贫血的是A.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B.肝硬化贫血C.再生障碍性贫血√D.铁粒幼细胞性贫血①小细胞低色素性贫血——铁粒幼细胞性贫血、缺铁性贫血、珠蛋白生成障碍性贫血、慢性病贫血、转铁蛋白缺乏症。
②大细胞性贫血——巨幼细胞贫血、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肝疾病、伴网织红细胞大量增生的溶血性贫血。
③正常细胞性贫血——再生障碍性贫血、溶血性贫血、骨髓病性贫血、急性失血性贫血。
2.关于贫血实验室检查的叙述,错误的是A.网织红细胞计数可反映骨髓红系增生情况B.血红蛋白测定主要用于确定有无贫血√C.骨髓检查可反映贫血时造血功能的高低D.骨髓检查可反映造血组织是否有肿瘤细胞浸润临床上血常规检查可以确定有无贫血,而血红蛋白测定主要用于判定贫血的严重程度。
网织红细胞计数可间接反映骨髓红系增生(或对贫血的代偿)情况。
血液系统疾病-01血液系统疾病总论PPT幻灯片PPT
本PPT课件仅供大家学习使用 请学习完及时删除处理 谢谢!
主要内容
总论 贫血总论 缺铁性贫血 再生障碍性贫血 溶血性贫血
总论
一、概念
☺血液系统由血液和造血器官组成。 ☺血液系统疾病指原发或主要累及血液和造血器官 的疾病。 ☺造血干细胞:(hemapoietic stem cell,HSC)。 ☺淋巴系统:包括中枢淋巴器官和周围淋巴器官。 ☺单核-巨噬细胞系统:单核-巨噬细胞。 ☺骨髓:bone marrow。
尼 ❖ 基因重组技术—G-CSF,EPO,干扰素 ❖ AML-M3:ATRA—1986
AS2O3 ----1992
胚 胎 期 造 血
造血干细胞——能够长期重建造血和免疫功能 的细胞。具有二大特点:自我更新;多向分化。 呈不对称分裂。
造血微环境——造血干细胞赖以生存的内环 境。包括:基质细胞、细胞外基质和细胞因子。
血 细 胞 起 源
出 生 后 造 血
血液病学的进展和重要性
❖ 血型: ❖ 化疗:MOPP– HD ❖ HLA—骨髓移植 ❖ CML—pH染色体--BCR-ABL—伊马替
血液系统疾病诊断金标准
血液系统疾病诊断金标准一、症状与体征血液系统疾病的症状和体征多种多样,包括但不限于贫血、出血倾向、感染、发热、淋巴结肿大、肝脾肿大等。
这些症状和体征可能提示某种特定的血液系统疾病,但通常需要进一步的检查和诊断。
二、血液检验血液检验是血液系统疾病诊断的重要手段之一。
通过血常规、血沉、血型、血红蛋白电泳等检验项目,可以了解患者的血液成分和代谢状况,从而对血液系统疾病做出初步判断。
三、骨髓检查骨髓检查是诊断血液系统疾病的重要方法之一,特别是对于某些累及骨髓的疾病,如白血病、骨髓瘤、骨髓纤维化等。
骨髓检查包括骨髓穿刺、骨髓活检、骨髓细胞学检查等,可以了解骨髓的病理变化和细胞学特征,对于诊断和治疗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四、影像学检查影像学检查可以提供血液系统疾病的间接证据,如CT、MRI、PET-CT等。
这些检查可以发现累及全身各个脏器的病变,如淋巴结肿大、肝脾肿大等,对于疾病的诊断和治疗具有重要作用。
五、病理学检查病理学检查可以提供更为直接的证据,对于某些血液系统疾病的诊断具有决定性作用。
例如,对于淋巴瘤的诊断,病理学检查可以发现肿瘤细胞的特征性表现,从而明确诊断。
六、基因检测基因检测可以发现某些遗传性血液系统疾病的基因突变,如地中海贫血、范可尼贫血等。
基因检测不仅可以明确诊断,还可以指导治疗和预测预后。
七、临床表现临床表现是诊断血液系统疾病的重要依据之一。
不同类型的血液系统疾病具有不同的临床表现,如贫血、出血倾向、感染、发热等。
通过了解患者的临床表现,可以初步判断可能患有的血液系统疾病类型。
八、病程演变病程演变是指疾病发生发展的过程和规律。
对于某些血液系统疾病,如白血病、淋巴瘤等,了解病程演变可以帮助医生判断疾病的进展情况和治疗效果。
九、并发症血液系统疾病可以引起一系列并发症,如感染、出血、贫血等。
了解并发症的发生情况可以帮助医生判断疾病的严重程度和治疗方案的效果。
综上所述,诊断血液系统疾病需要综合考虑症状与体征、血液检验、骨髓检查、影像学检查、病理学检查、基因检测、临床表现、病程演变和并发症等多个方面。
血液系统疾病试题-(1)
血液系统疾病一、单项选择题:1、在哪种血液病史发生骨髓变性改变BA、B12缺乏性贫血B、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C、球细胞性贫血D、酶缺少性溶血性贫血2、除下列哪种疾病外,血清铁均下降DA、妊娠性贫血B、慢性肾内能不全C、缺铁性贫血D、慢性萎缩性胃炎3、出生后,人的主要造血内器官是DA、肝B、脾C、淋巴结D、骨髓4、血液病的诊断中最有价值的是CA、病史B、体检C、实验室检查D、X线检查5、关于贫血的诊断,最重要的是CA、贫血的类型B、贫血的程度C、贫血的病因D、贫血的表现6、网红增多的贫血是BA、缺铁性贫血B、溶血性贫血C、再生障碍性贫血D、贫血的表现7、网红减少的贫血常见于CA、缺铁性贫血B、溶血性贫血C、再生障碍性贫血D、巨幼性贫血8、贫血的治疗首要原则是AA、病因治疗B、对症处理C、输血D、脾切除9、最常见的贫血是AA、缺铁性贫血B、再生障碍性贫血C、溶血性贫血D、巨幼性贫血10、再障的临床表现中不出现BA、贫血B、淋巴结肿大C、出血D、感染11、慢性再障的治疗药物常用BA、雄激素B、免疫抑制剂C、造血细胞因子D、脾切除术12、对球形红细胞增多症的治疗效果最好的是DA、去除病因B、药物治疗C、输血D、脾切除术13、对于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常用的治疗是BA、去除病因B、激素C、输血D、脾切除14、阵发性睡眠性血红蛋白尿特异性血清学检查主要依据是AA、酸溶血试验B、蔗糖试验C、热溶血试验D、Coombs试验15、抗生素中常引起白细胞减少的是BA、庆大霉素B、氯霉素C、青霉素GD、SM2co16、慢粒白血病首选药物是AA、羟基脲B、马利兰C、靛玉红D、干扰素17、慢淋白血病最常用药物是AA、苯丁酸氮荠B、羟基脲C、马利兰D、干扰素18、过敏性紫癜最严重的类型是DA、单纯型B、腹型C、关节型D、肾型19、急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血小板常少于AA、20×109/LB、30×109/LC、50×109/LD、100×109/L20、慢性血水板减少性紫癜血小板常少于CA、20×109/LB、30×109/LC、50×109/LD、100×109/L二、填空题:1、根据红细胞平均体积(MCV)及红细胞平均血红蛋白浓度(MCHC)将贫血分为三类:__大细胞性__、小细胞低色素性_、正常细胞性__。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血迹分析( ,)
贫血
贫血是一种症状、而不是单一的疾病,它可以发生于许多 种疾病。因此,贫血不能作为最后诊断。
我国海平面地区:男性< 女性< 孕妇<
∝ 高原地区居民血红蛋白正常值较海平面居民高 ∝ 血液稀释、浓缩时易致误诊、漏诊
?判断贫血的步骤: ?确定有无贫血 ?确定贫血的严重程度 ?确定贫血的类型
7-10 天
红细胞相关指数
? 红细胞比积 () ? 男性,女性 ? 平均红细胞体积 () ? 数,正常 ? 平均红细胞血红蛋白含量 () ? 含量数,正常 ? 平均红细胞血红蛋白浓度 () ? 含量,正常
按红细胞形态分类
贫血分类 MCV MCH MCHC 临床类型
正细胞 -
-
- 再障、急性失血或
细胞功能亢进
细胞功能亢进 免疫相关性全 血细胞减少症
造血调节因 造血细胞凋
子水平异常
亡亢进
肾功不全、肝 病、垂体或甲 状腺功能不全
慢性病贫血
造血原料不足或利用障碍
叶酸或维生素缺乏或利用障碍 巨幼细胞性贫血
缺铁或铁利用障碍 缺铁性贫血
临床表现
? 贫血症状的有无及轻重取决于原发病、贫血发生的速 度、血红蛋白减少程度、心血管代偿能力等。
点彩红细胞又名嗜碱性点彩红细胞,血片中有时可见在染色正常的或胞浆嗜多色 性红细胞内出现大小不等、多少不一的深兰色颗粒者称为点彩红细胞。在正常人 血片中极少见,约占。此种细胞出现表示再生加速并有紊乱现象。有人认为它是 由于在铅、铋、锌、汞中毒时红细胞膜被金属破坏,而嗜碱性物质在染色时被沉
淀所致。铅中毒病人此种细胞明显增多,为诊断的重要指标之一
造血细胞
造血微环境
造血原料
多能造血干细胞、 髓系干细胞及各
期红细胞
干细胞因子( )、白细胞介素 ()、粒单集落刺激因子()、 红细胞生成素()、血小板 生成素()、血小板生长因 子()、肿瘤坏死因子()和干扰
素()
蛋白质、脂类、维 生素(叶酸、维生 素)、微量元素(铁
铜锌)
造血干祖细胞异常所致贫血
干祖细胞 缺陷骨髓 造血功能
衰竭
再障
大理石病
单纯红细胞减少 (遗传、免疫、药 物、感染、恶性疾
病等)
纯红再障
遗传性、良性 红系无效造血 和形态异常
先天性红细胞 生成异常性贫
血
造血细胞质的 异常高增生、
低分化
造血系统恶性 肿瘤
造血微 环境异常
骨髓基质 细胞受损
骨髓坏死 骨髓纤维化 骨髓硬化症
淋巴细胞 功能亢进
白病(如等)。
椭圆形红细胞-红细胞呈椭圆形,横径缩短,长径增大,正常人椭圆形红细胞也可高达。 这种红细胞多见于遗传性椭圆形红细胞增多症,这种红细胞至少占,一般要高于才有诊断 价值。在大红细胞性贫血可达,恶性贫血及严重缺铁性贫血、地中海贫血及镰刀形贫血也
可见此细胞。
口形红细胞的中心淡染区呈条状,这种细胞正常小于,增高 见于口细胞增多症,急性酒精性中毒时可大于。
? 皮肤粘膜苍白:睑结膜、口唇、舌及甲床 ? 皮肤粘膜黄染:溶血性贫血、巨幼贫 ? 皮肤干燥、毛发枯干、皮肤损害 ? 疲乏、困倦、 软弱、无力
各系统表现
? 神经系统:头痛、头晕、耳鸣、嗜睡、记忆力减退、注意 力不集中、肢端麻木。
? 消化系统:食欲减退、消化不良、恶心、腹胀、舌炎、大 便性状和规律的改变。
R B C (10 12/L ) H b(g/L ) R et
W B C (10 9/L ) PMN Lym
P lt(10 9/L )
P
正常值
男
女
4.0-5.5
3.5-5.0
120-160
110-150
0.5-1.5%
4-10
50-70%
20-40%
100-300
寿命 120 天
6-12 小 时 B 短,T 不一
贫血
溶血、白血病
大细胞 ?
?
- 巨幼贫、恶性贫血、
贫血
M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S
单纯小细 ?
?
- 慢性病贫血
胞贫血
小细胞低 ?
?
? 缺铁性、慢性失血、
色素贫血
铁失利用贫血
? 红细胞的大小异常
小红细胞
大红细胞
? 红细胞形态异常
球形红细胞 -此种红细胞直径缩短,厚度增加,细胞中心区的血红蛋白比周围多, 呈小球形状。常见于遗传形红细胞增多症、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异常血红蛋
?确定有无贫血
?诊断贫血的主要指标:、 、
?贫血的诊断标准
?
男
?血红蛋白()
<
?红细胞数(×) <
?红细胞压积
<
女 <( 孕妇<) <
<
按贫血严重程度分类
? 轻度> , ? 中度 , ? 重度 , ? 极重度< 。
?确定贫血的类型 ?贫血的形态学分类 ?贫血的病因和发病机制分类
血细胞正常值、寿命
? 细胞内出现异常结构
小体是核的残留物,表现为在成熟或晚幼红细胞胞浆内有一至数个染成深紫红 色的小圆点,大小不一。多见于巨幼细胞性贫血、溶血性贫血、脾切除后以及
缺铁性贫血等的骨髓及血片。
红细胞聚集分布成熟红细胞随机呈块状或束状聚集在一起,临床主要 表现为以下病症: .多种抗体暴露;.溶血性贫血(自身免疫性);.非典型肺炎;.金葡 菌感染;.冷凝集疾病
? 症状多为非特异性,可影响多系统。除皮肤粘膜、指 甲苍白,呼吸循环系统、神经系统、消化系统等可以 有不同症状。反甲及指甲干燥、脆裂多发生于缺铁性 贫血。
?贫血的临床表现 ?一般表现 ?循环系统症状 ?神经系统症状 ?消化系统症状 ?泌尿、生殖系统症状 ?呼吸系统症状 ?内分泌系统症状
贫血的一般表现
棘形红细胞是一种带刺的红细胞,刺呈针刺状或尖刺状。这种红细胞见于:棘细胞 增多症(血浆β脂蛋白缺乏症),可高达,其它也见于肝病及制片不当时,正常红细
胞也会变成棘细胞。
水滴形红细胞-红细胞形态如梨形或水滴形,见于各种增生性贫 血及骨髓纤维化,以及地中海贫血、脾功能亢进或 肾病等。
? 红细胞血红蛋白含量异常
? 泌尿生殖系统:轻度蛋白尿、夜尿增多、月经失调、性功 能改变。
? 内分泌系统: 腺体功能紊乱,如甲状腺、性腺、肾上腺、 胰腺等。
? 呼吸系统:活动后气急,呼吸加深加快。 ? 循环系统:活动后心悸、气短、心率加快。心脏听诊出
缗钱状分布红细胞
四个以上成熟红细胞如缗钱状堆叠, 主要常见于高蛋白血症;多发性骨髓 瘤;巨球蛋白血症以及感染或怀孕时
出现的纤维蛋白原增高症。
二、根据贫血的病因和发病机制分类
三大病因
造血干祖细胞异常 生成减少 造血微环境异常
造血原料不足或利用障碍 破坏过多:溶血性贫血
急性失血 失血
慢性失血
红细胞生成取决于三大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