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私法法条解析(崔华强版)---文本资料
国际私法

涉外民事法律关系即跨国的或超越一国范围的民事法律关系,具体就是指其主体、客体和权利内容三要素中至少有一个或一个以上的因素与国外有联系的民事法律关系,属国际私法的调整对象。
法律冲突即对于同一民事关系因所涉及各国立法不同且都可能对它进行管辖所产生的法律适用上的冲突。
间接调整方法即在有关的国内法和国际条约中只规定有关的民事关系适用哪一国家的法律,而未明确地直接规定当事人的权利义务关系。
直接调整方法即国际条约和国际惯例中具体、明确规定涉外民事关系当事人的实体权利与义务关系,从而消除法律冲突,避免在不同国家的国内法间作选择的一种方法。
简答题1.国际私法的调整对象是什么?答:国际私法的调整对象是含有外国因素的民事法律关系,即涉外民事法律关系,凡具有以下情况均构成涉外民事法律关系:(1)作为民事法律关系主体的一方或双方是外国自然人或法人,或无国籍人;(2)作为民事法律关系的客体或标的是位于外国的物、财产,或需要在外国完成的行为;(3)作为民事法律关系的内容的权利和义务据以产生的法律事实发生在外国。
国际私法上的涉外民事法律关系是一种广义上的民事法律关系,包括物权关系、债权关系、知识产生关系、婚姻家庭关系以及财产继承关系等。
2.什么叫法律冲突?解决法律冲突主要通过哪两种途径?答:所谓法律冲突,就是对于同一民事关系因所涉各国立法不同且都可能对它进行管辖而产生的法律适用上的冲突,这种法律适用上的冲突,实质上就是外国法律的域外效力与内国法律的域内效力,或内国法律的域外效力与外国法律的域内效力之间的冲突。
两个主要途径1.间接调整的方法,即只指出有关的民事关系适用哪一国家的法律而未明确地直接规定当事人的权利义务;2.直接调整的方法,即用直接规定有关民事关系当事人的权利与义务的实体规范来调整涉外民事法律关系当事人之间的权利与义务关系,从而消除法律冲突,避免在不同国家的国内法间作选择。
3.国际私法的范围包括哪几类法律规范?冲突规范、外国人民事法律地位规范、调整涉外民事法律关系的统一实体规范以及国际民事诉讼程序和国际商事仲裁程序规范。
国际私法条文

国际私法条文
摘要:
一、国际私法概述
二、案例分析:不动产所有权转移争议
1.争议背景及双方立场
2.适用法律依据
3.夫妻共同财产处理
正文:
【国际私法概述】
国际私法,又称国际民商事法律关系适用法,是调整涉及跨国民商事法律关系的法律规范体系。
其主要任务是确定在涉及跨国民商事纠纷时,应当适用哪一国家的法律来解决。
在国际私法领域,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冲突法、国际民事诉讼程序法、国际商事仲裁法等。
【案例分析:不动产所有权转移争议】
1.争议背景及双方立场
张某与蔡某夫妻在厦门购买一套房产,后因婚姻关系破裂,双方就房产归属产生争议。
张某欲将房产出售,但蔡某不同意。
张某遂诉至法院,要求确认房产为夫妻共同财产,并有权单独处置。
2.适用法律依据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第144条:“不动产的所有权,适用不动产所在地法律。
”本案中,房产所在地为中国厦门,因此应适用中国法
律。
3.夫妻共同财产处理
依据我国婚姻法的规定,夫妻关系存续期间所得的财产,归夫妻共同所有。
本案争议之房屋是张某与蔡某夫妻关系存续期间所购,应为夫妻共同财产。
在一方处分时,双方仍是夫妻关系,因此,其夫妻共同财产的性质一直未改变。
共同共有的财产,依我国法律规定,需得全体共有人同意才可以做处分之行。
综上,根据我国法律规定,张某在未经蔡某同意的情况下,无权单独处置夫妻共同财产。
法院审理后,应依据不动产所在地法律,判决房产为夫妻共同财产,张某处置房产需经蔡某同意。
通过以上案例分析,我们可以看到国际私法在处理跨国民商事纠纷中的重要作用。
2022年国际私法法条整理

国际私法法条整顿国际民商事法律关系旳调节措施——间接调节措施◆《民法通则》第146条规定:侵权行为旳损害补偿,合用侵权行为地法律。
❖冲突规范作为一种间接性旳规范不能直接拟定当事人旳权利义务,它必须与它援引旳某一特定国家旳实体法结合起来,才干发挥调节当事人权利义务各国国际私法国内立法旳基本内容——调节国际民商事法律关系国内专用实体法规范◆《合同法》第126条第2款规定: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履行旳中外合资经营公司合同、中外合伙经营公司合同、中外合伙勘探开发自然资源合同,合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律。
司法解释与否应作为国际司法渊源旳问题——有关司法解释旳法律地位◆《监督法》第31条规定:司法解释是指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作出旳属于审判、检察工作中具体应用法律旳解释。
❖司法解释在不违背宪法与法律旳前提下,对各级审判机关具有普遍旳约束力作为国际司法国际渊源旳国际惯例——国际惯例旳法律地位◆《民法通则》第142条第3款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律和中华人民共和国低阶或者参与旳国际公约没有规定旳,可以合用国际惯例。
❖对于国际商事惯例旳合用,一般须由当事人选择合用。
只有当事人选择合用旳国际商事惯例,才对该当事人有约束力。
在当事人未选择合用国际商事惯例时,合用国际商事惯例只发生于法律对有关事项未加规定旳状况◆《民法通则》第150条规定:根据本章规定合用外国法律或者国际惯例旳,不得违背中华人民共和国旳社会公共利益。
冲突规范旳特点◆《民法通则》第148条规定:抚养合用与被抚养人有最密切联系旳国家旳法律。
❖没有直接规定当事人旳权利义务,只是指明波及拟定涉外抚养关系当事人权利与义务时应合用何国旳实体法加以调节冲突规范旳类型——单边冲突规范◆《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第126条规定: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履行旳中外合资经营公司合同、中外合伙经营公司合同、中外合伙勘探开发自然资源合同,合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律。
❖系属直接指出应合用内国法◆《民法通则》第143条规定:中国公民定居国外旳,她旳民事行为能力可以合用定居国旳法律。
司考国际私法讲义(崔华强博客专用)

国际私法一、 历年命题考点年代及分值02 03 04 05 06 07 08川09 2内容国际私法概述 国际私法的主体12 2 11 2 3 51 法律冲突、 冲突规范和准据法 适用冲突规范的制度 国际民商事关系的法律适用 国际民商事争议的解决 ( 含: 区际法律问题)合计 23 4 1 1 6 1 41 1 6冲突规范和准据法 1;法律规避 2;1 39 36 97 6合同 1; 海商 3; 票据 1; 继承 2; 域外取证 1; 内地与香港司法协 助 1( 澳门 2) ; 仲裁域外承认 1;534 10 10 815 15 11 16 16 15 15 15 16 1510 1511 11 ﹪11 10 10 10 11 占试卷一的比重10﹪﹪﹪﹪﹪﹪﹪﹪﹪二、 国际私法复习方法( 一) 命题思路;1、 传统重点问题的命题力度减少;2、 程序性知识点的命题力度加大;3、 注意区际私法的命题;4、 整体难度不大;5、 本年度国际私法的比重会进一步加大, 需注意新颁行的法规; ( 二) 复习方法:1、 对于涉外民商事法律关系的适用, 注意法律规定和系属公式的推演;2、 对于程序性问题, 同民事诉讼法的规定相结合进行记忆;3、 注意记忆《中华人民共和国涉外民事关系法律适用法》的相关规定; ( 三) 讲义说明:1、 适用时间: 七月—— 八月;2、 使用方法: 配合《法条解析》和《专项试题特训》使用, 讲义用于提炼知识点, 法条解析用于结合法条记忆、 专项试题特训用于巩固记忆; 3、 目标任务: ( 1) 建立对国际私法基本理论的全面认识, 打好经过的理论基础。
( 2) 找出司法考试命题的重点内容, 为后期预测铺设正确的理论轨道。
4、 本讲义结合法条解析、 专项试题特训等内容在八月三十日汇总为《一天搞定三国法》 ( ) , 敬请期待。
三、 国际私法复习目录( 1) 主体: 自然人、 法人的国籍、 住所、 营业所①冲突规范( 2) 基本概念②准据法1、 国际私法总论①识别 ②反致( 3) 五个制度③外国法的查明 ④公共秩序保留 ⑤法律规避国 际 私 法( 1) 权利能力和行为能力; ( 2) 物权;( 4) 商事关系; ( 6) 继承;2、 冲突法3、 程序法( 3) 债权;( 5) 家庭; 重点内容( 1) 国际商事仲裁 ( 2) 国际民事诉讼 ( 3) 区际私法国际私法讲义第一部分——国际私法总论【考点解析】一、国际私法的核心问题: 解决国际民商事法律冲突国际统一实体法解决( 直接解决)各国法律相互冲突挑选管辖法院冲突法解决冲突规范准据法定性具体确定当事人权利和义务结果不确定、不公平调整对象: 平等主体之间的国际民商事法律关系( 主体、客体、内容) 有一涉外即可二、国际私法的主体——属人法的连结点问题( 自然人和法人的国籍、住所、惯常居所)( 一) 自然人属人法的确定( 国籍、住所、居所的积极和消极冲突及其解决)注意: 如有中国国籍, ( 1) 国籍积极冲突( 具有两个以上国籍) 的解决:适用其有经常居所的国籍国法律; 则中国国籍自动丧失;1、国籍冲突( 如在所有国籍国均无经常居所)适用与其有最密切联系的国籍国法律;( 2) 国籍消极冲突( 无国籍或者国籍不明) 的解决:适用其经常居所地法律;( 1) 住所积极冲突( 具有两个以上住所) 的解决:与产生纠纷的民事关系有最密切联系的住所为住所;( 2) 住所消极冲突( 无法律意义上的住所) 的解决:以经常居住地为住所;2、住所冲突3、居所: 自然人经常居所地不明的, 适用其现在居所地法律。
国际私法第六章 秀梅廖强

第六章1-5 BBDCB 6-10 BDBDA1 ABCDE2 ABCD3 ABD4 AB5 ACD6 ABD7 ABC8 CDE 9 ABC 10 ABCD 11 ABCD填空题1 涉外因素2 主债从债3 分割论4 协议减损5 澳汀诉澳汀贝科克诉杰克逊6 场所支配行为7 胡伯英国8 受理案件的法院所在地法9 故意、重大过失10 3年简答题1 1 (一)“最密切联系”原则已是国际合同法律适用的主要原则之一,但如果不对它的适用进行相应确定,可能会导致法官滥用自由裁量权。
在任何一个部门法中,每一条具体的法律规定都源自于该部际私法调整的是国际民商事关系,这决定了它的基本原则是应与它调整对象的特质相适应的,最密切联系原则的运用和把握也不应偏离这一目标。
利益分析说为最密切联系原则的运用带来一种新的思维方式,但纯粹的政府利益的考虑与国际私法这一部门法的特质是有冲突的,因为国际私法调整的是国际民商事关系,诉讼目的是公正维护当事人利益,国家不应干预过多,至少不应以政府利益为主要出发点,否则将会导致国家利益的无法控制的泛滥,它的私法性把它同别的法律部门(如国际公法调整的是国家之间的关系)区别开来。
(二)在国际私法的调整对象中,包括国际民事关系和国际商事关系,在这两类关系的利益保护的原则上,两者应有所区别,对于国际商事合同的法律适用,应从有利于维护交易安全,促进交易的高效快捷等方面加以考虑,以实现商人在国际商事交易中的营利目的。
那种简单地以特征履行方的法律作为准据法,而不考虑属非特征性履行但承担巨额资本风险一方当事人的利益的作法是有失偏颇的。
因此,对于国际商事合同,一方面要考虑不同类型合同的特点,的风险。
2 1侵权行为自体法的提出侵权行为自体法是英国当代著名国际私法学家奠里斯于1951年在美国(哈佛法律评论>上发表的(论侵权行为的自体法>一文中,根据“合同自体法”的概念提出的。
即侵权行为应适用与侵权案件有最密切联系的法律。
国际私法案列分析(可以)

(一)案例某中国公民的遗产涉外继承案————涉外民事关系的定性一中国上海女子在美国纽约嫁给一印度孟买男子,婚后定居孟买并生儿育女。
该女子不幸英年早逝,未留下任何遗嘱,但在上海和孟买均留下了价值可观的动产和不动产。
其丈夫、子女及父母因析产不均发生争议,其父母诉诸上海市第一中级人民法院。
分析:上述案件所涉法律关系是否为涉外民事关系?(二)案例李伯康房产继承案————先决问题李伯康于1938年在家乡广东台山与范素贤结婚,婚后一直无子女。
1943年李伯康前往美国定居,住在加利福尼亚州洛杉矶。
1967年李伯康与周乐蒂女士在美国内华达州结婚。
1981年李伯康在美国洛杉矶去世。
在李伯康的遗产中,有一处位于广州的四层楼房。
1986年5月,已离开台山到香港定居多年的范素贤得知李伯康去世的消息后,到广州办理了继承上述房产的证明,同年7月领取房产证。
周乐蒂女士得知后,委托代理人在广州某区法院提起诉讼,要求继承其夫李伯康的上述房产。
法院最后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判决李伯康与周乐蒂在美国的结婚属于重婚,无效,因此驳回原告周乐蒂的继承请求。
问题1、本案的主要问题(本问题)是什么?2、本案中存在先决问题吗?3、假设李伯康的遗产中有一笔存款位于广州,此案是否存在先决问题?解题思路及基础知识先决问题是指在法院在解决一个法律问题时,要以首先解决另外一个法律问题为前提。
前一个待解决的问题是主要问题,后一个问题是先决问题。
构成国际私法上的先决问题应满足三个条件:(1)先决问题具有相对独立性,可以作为一个单独问题提出,并有自己独立的冲突规范可以引用;(2)主要问题依照法院地国冲突规范的指引应当适用外国法律。
如果主要问题适用法院地法,先决问题虽然也存在,但关于先决问题的法律适用就不会存在争议了,只能按照法院地冲突规范指引;(3)法院地国冲突规范和实体规范与主要问题准据法所属国的冲突规范和实体规范都不相同,从而会导致不同的判决结果。
如果适用不同国家的法律结果都一样,先法律//教育网决问题也就失去了意义。
国际私法重点整理解读

第一章概念1.国际民商事法律关系的含义。
国际私法的调整对象国际私法调整平等主体之间的国际民商事法律关系《民通意见》178规定,凡民事关系的一方或者双方当事人是外国人、无国籍人、外国法人的;民事关系的标的物在外国领域内的;产生、变更或者消灭民事权利义务关系的法律事实发生在外国的,均为涉外民事关系。
主体、客体、内容(法律事实)三者中,只要有一个是涉外的,就可以认为是涉外民事法律关系。
2.调整方法,及两种方法的关系国际私法的调整方法1.间接调整方法——用冲突规范调整的方法2.直接调整方法——用统一实体法规范调整的方法间接调整方法和直接调整方法都是国际私法调整国际民商事法律关系的手段,两者相辅相成,互为补充。
3.、国际私法的范围韩德培:国际私法主要包括外国人的民事法律地位规范、冲突规范、国际统一试题规范和国际民事诉讼程序与国际商事仲裁规范。
4、国际私法的规范有哪些:(1)外国人民事法律地位规范;(2)冲突规范;(3)国际统一实体法规范;(4)国际民事诉讼法程序规范和国际仲裁程序规范。
5、了解国际私法性质的学说:(1)“世界主义学派”或“国际法学派”(2)“民族主义学派”或“国内法学派”(3)“二元论”学派或“综合论”学派第二章渊源1、渊源一、国内立法从内容上来看,作为国际私法主要渊源的国内立法可以分为冲突法、实体法和程序法三个部分。
二、司法判例.(我国一般不承认判例可以作为法的渊源。
但在国际私法上应充分认识到判例的作用。
)三、国际条约■作为国际私法渊源的国际条约,能够包括各种国际私法规范。
■作为国际私法渊源的国际条约,从法律效力上讲,只对缔约国有效,对非缔约国是没有拘束力的。
■国内法与国际条约的规定发生抵触,应以条约规定为准,除非该缔约国缔结或参加条约时对条约的某些条款提出了保留。
四、国际惯例1. 国际私法范围内的国际惯例(1)强制性惯例----不需要当事人选择都必须遵守的惯例(2)任意性惯例----只有经过当事人的选择才对他们有拘束力的惯例2.这些惯例应用于冲突法领域和实体法领域。
国际私法条文

国际私法条文【原创实用版】目录一、国际私法的概念及作用二、国际私法的法律适用规定1.涉外民事关系的法律适用2.婚姻家庭关系的法律适用3.继承关系的法律适用4.物权关系的法律适用5.债权关系的法律适用6.知识产权关系的法律适用三、国际私法在中国的实践案例分析1.夫妻共同财产的法律适用2.外国人在华收养子女的法律适用四、国际私法的发展趋势及对我国的影响正文一、国际私法的概念及作用国际私法是一门涉及国际民事关系的法律学科,主要调整跨国民事法律关系中的法律适用问题。
在国际交往中,不同国家的法律制度存在差异,这就需要在国际民事关系中确定适用哪个国家的法律,从而解决法律冲突问题。
国际私法就是在这个背景下应运而生的,其主要作用是明确国际民事法律关系中的法律适用,为国际民事争议的解决提供法律依据。
二、国际私法的法律适用规定1.涉外民事关系的法律适用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涉外民事关系法律适用法》(2010 年 10 月 28 日第十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七次会议通过),涉外民事关系的法律适用依照该法的规定确定。
该法规定了一系列涉外民事法律关系的法律适用原则,包括不动产所有权的转移、夫妻财产关系、继承关系、物权关系、债权关系和知识产权关系等。
2.婚姻家庭关系的法律适用在婚姻家庭关系中,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的规定,夫妻关系存续期间所得的财产归夫妻共同所有。
如果涉及不动产的所有权转移问题,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第 144 条,不动产的所有权适用不动产所在地法律。
3.继承关系的法律适用在国际继承关系中,涉外继承的法律适用需要根据具体情况确定。
一般来说,遗产的法定继承顺序和遗产分配原则等,都需要依据被继承人所在国家的法律进行规定。
4.物权关系的法律适用在国际物权关系中,不动产的所有权、买卖、租赁等法律关系,都需要依据不动产所在地法律进行规定。
而动产的物权关系,一般适用当事人的属人法或者行为地法。
5.债权关系的法律适用在国际债权关系中,合同的订立、履行、解除和终止等法律关系,一般适用当事人的属人法或者行为地法。
国际私法 电子版整理

国际私法电子版整理第一编:总论第一章国际私法概述一、国际私法的调整对象是国际社会中不同国家的自然人、法人(在某些特殊情况下也包括国家)之间的在国际交往中所产生的超越国界的民商事法律关系,即具有涉外因素的民商事法律关系。
涉外因素法律关系主体具有涉外因素一方是本国人,一方是外国人对方是同一国籍的外国人对方是不同国籍的外国人法律关系客体具有涉外因素:权利义务共同指向的对象或标的物位于国外法律关系的内容具有涉外因素:法律事实发生在国外,如合同履行地,签订地,侵权行为发生地,婚姻举行地等二、国际民商事法律关系调整方法1、间接调整方法:通过间接规范调整国际民商事法律关系主要指冲突规范,是指明某一国际民商事法律关系应实用何国实体法的规范2、直接调整方法:通过直接规范调整国际民商事法律关系,直接规范当事人实体权利义务,统一实体法。
三、国际民商事法律冲突1、法律冲突,又称法律抵触,指内容相互歧义的不同国家法律竞相要求对同一国际间涉外民事法律关系和实施管辖而形成的法律适用山的矛盾冲突状态。
2、法律冲突产生的原因(1)前提:各国民商事法律制度不同(2)客观基础:各国之间存在国际交往(3)重要条件:各国承认外国人的民事权利和地位(4)根本原因:各国在一定条件下承认外国民商事法律在内国的域外效力3、解决方式(1)适用本国法(2)在一定范围内适用外国法(3)使用统一实体法规范第二章国际私法的渊源1、国内立法是国际私法的主要渊源,其主要形式有:分散式立法、专编专章式、单行或法典式(最早是1756年的《巴伐利亚法典》,影响最大的是1804年的《法国民法典》)。
其基本内容为:(1)规范外国人民事法律地位的规范(2)冲突规范(3)调整国际民商事法律关系和国内专用实体法规范(直接适用的法)(4)解决国际民商事争议的国际民事诉讼程序规范(5)解决国际民商事争议的国际商事仲裁程序规范2、国内判例(在中国还包括司法解释)3、国际条约4、国际惯例(1)物质因素:即长期实践中重复类似行为而形成的普遍的习惯做法(2)心理因素:即这种做法被国家和当事人认可而具有法律效力第三章国际私法立法与学说的发展历史一、意大利的法则区别说:最早产生,标志着国际私法的产生后期注释法学派,代表为巴托鲁斯(国际私法的鼻祖),将法则分为人法、物法、行为法,率先提出法律域内效力与域外效力问题。
国际私法 孙鲲鹏

国际私法重点2013版➢国际民事法律关系的特征(国际性、涉外性、私法性)①国际私法所指的国际民商事法律关系,既包括涉外物权关系、涉外债权关系、涉外知识产权关系、涉外婚姻家庭关系和涉外继承关系,也包括涉外公司法关系、涉外票据法关系、涉外海商法关系、涉外保险费关系和涉外破产法关系等。
②涉外民商事法律关系是一种国际的或跨国的民商事法律关系,也就是说是一种超越一国范围的民商事法律关系。
它的涉外性使得它同纯国内民商事法律关系区别开来。
它的私法性又使得它同其他具有涉外性的法律关系区别开来。
➢国际私法规范内容、国际私法的渊源含义、调整涉外民商事关系的方法1、国际私法规范内容:含有涉外因素的民商事法律关系,一般称为国际民商事法律关系,或称跨过民商事法律关系。
2、国际私法的渊源:指国际私法规范的存在及其表现形式。
3、调整涉外民商事关系的方法:①所谓间接调整方法,就是在有关的国内法或国际法中规定某类国际民商事法律关系受何种法律调整或支配,而不直接规定如何调整国际民商事法律关系当事人之间实体权利与义务关系的方法。
②所谓直接调整方法,就是直接规定当事人的权利与义务的“实体规范”(substantive rules)来直接调整国际民商事法律关系当事人之间的权利义务关系的方法。
➢国际法律冲突的含义及其产生原因。
1、国际法律冲突:即对同一民事关系因所涉及的国家法律规范不同而发生的在法律适用上的冲突。
2、产生原因:①各国民事法律制度互不相同。
②各国之间存在着正常的民事交往,发生大量的民事法律关系。
③各国承认外国人在内国的民事法律地位。
④各国在一定条件下承认外国民事法律在内国的域外效力。
➢国际私法主体(自然人、法人、国家、国际组织)内容、外国人民事法律地位制度①国民待遇:是指内国给予外国人的待遇和给予本国人的待遇相同,即在同样条件下外国人和内国人所享有的权利和承担的义务相同。
②最惠国待遇:是指施惠国给予受惠国的待遇不低于授予国已经给与或将来给与任何第三国的待遇。
国际私法国内法条资料

《国际私法》国内法款汇总《民法通则》 第8章涉外民事关系的法律适用 第1百412款涉外民事关系的法律适用,依照本章的规定确定。
中华人民共和国缔结或者参加的国际款约同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民事法律有不同规定的,适用国际款约的规定,但中华人民共和国声明保留的款款除外。
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律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缔结或者参加的国际款约没有规定的,可以适用国际惯例。
第1百413款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定居国外的,他的民事行为能力可以适用定居国法律。
第1百414款不动产的所有权,适用不动产法律。
第1百415款涉外合同的当事人可以选择处理合同争议所适用的法律,法律另有规定的除外。
涉外合同的当事人没有选择的,适用与合同有最密切联系的国家的法律。
第1百416款侵权行为的损害赔偿,适用侵权行为地法律。
当事人双方国籍相同或者在同1国家有住所的,也可以适用当事人本国法律或者住所地法律。
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律不认为在中华人民共和国领域外发生的行为是侵权行为的,不作为侵权行为处理。
第1百417款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和外国人结婚适用婚姻缔结地法律,离婚适用受理案件的法院法律。
第1百418款扶养适用与被扶养人有最密切联系的国家的法律。
第1百419款遗产的法定继承,动产适用被继承人死亡时住所地法律,不动产适用不动产法律。
第1百51款依照本章规定适用外国法律或者国际惯例的,不得违背中华人民共和国的社会公共利益。
《民通意见》 7.涉外民事关系的法律适用 178.凡民事关系的1方或者双方当事人是外国人.无国籍人.外国法人的。
民事关系的标的物在外国领域内的。
产生.变更或者消灭民事权利义务关系的法律事实发生在外国的,均为涉外民事关系。
人民法院在审理涉外民事关系的案件时,应当按照民法通则第8章的规定来确定应适用的实体法。
179.定居国外的我国公民的民事行为能力,如其行为是在我国境内所为,适用我国法律。
在定居国所为,可以适用其定居国法律。
国际私法(物权和侵权冲突法五)

(二)侵权行为适用法院地法
1.侵权行为适用法院地法在英国曾适用 2. 侵权行为适用法院地法原则与“双重可诉原则 ” (1)单纯适用法院地法只停留在学说阶段。 (2)“双重可诉原则”即重叠适用侵权行为地法 和法院地法。 (3)结论:法院地法原则理由牵强,并容易导致 挑选法院。因此,一般作为侵权行为地法的补充 原则。
分则部分的基本思路
某一特定的民商事法律关系的法律适用: 1、法律冲突 2、法律适用规则 3、适用范围(该法律适用规则适用于哪些 问题) 4、特殊问题
涉外物权和侵权法律适用
物权
物权与债权相比,具有很强的本土性。物 权制度与一国的政治制度、经济体制、传 统习俗唇齿相依,因此也具有一定的公共 性(公法性)。各国物权法因国家、民族 、统一。 ——梁慧星:《物权法》
月球上的土地能否拍卖。 空气能否销售,适用何种法律调整。
第二节 我国物权法律适用的规定
《涉外民事关系法律适用法》第三十六条 不动产物权, 适用不动产所在地法律。 《民法通则》第 144 条“不动产所有权,适用不动产 所在地法律。” 《民法通则意见》第 186 条“土地、附着于土地的建 筑物及其他定着物、建筑物的固定附属设备为不动产。 不动产的所有权、买卖、租赁、抵押、使用等民事关 系,均应适用不动产所在地法律。
Case2:在美国曾发生高速驾车者撞上路灯柱或赔 偿40万美元,判决理由是“灯柱过于结实,未被 拦断而使人受伤”。 结论: 各国对于侵权法立法目标(如何在保护侵权人 与受害人利益之间寻求平衡点)不同,导致各国 侵权法存在很大差异。在涉外案件中,涉外侵权 的法律适用问题就显得格外重要。
第七第八章国际私法

第七章自然人、法人权利能力和行为能力的法律适用第一节自然人权利能力的法律适用一自然人权利能力的法律冲突(一)概念1、一般权利能力2、特别权利能力(二)自然人权利能力的法律冲突1.在权利能力开始方面,各国民法的理解与规定有很大差异,概括起来有阵痛说;露头说;独立呼吸说;出生完成说;存活说等。
我国:须全部与母体分离,能独立存在须在母体分离之际保有生命例1、一对美国夫妇1981年6月参加了澳大利亚的一个医学中心的试管授精计划,他们的两个胚胎就给汽冻在液体氮中,但这对夫妇不久死去,遗有财产百万美元。
这就需要由医学机关及有关法律组织作出决定,是把胚胎毁掉,还是把他们植入另一个妇女体内发育成人?如果让他发育成人,他是否有继承权?你有何看法?2.在民事权利能力终止方面,各国均以自然人的死亡为权利能力的终期关于生理死亡:呼吸终止、心脏停止、脑死亡1)生理死亡公民自然死亡的时间界限,各国采用的标准不尽相同."推定存活制度"不同(2)宣告失踪(declaration of obsence)和宣告死亡(declaration of death)A、有的国家同时存在宣告失踪和宣告死亡制度,而有些国家则只是作单方面规定。
B、失踪宣告或死亡宣告的时间各异。
C、失踪宣告或死亡宣告发生效力的日期不同。
D、宣告失踪与宣告死亡的实际法律后果不同。
二、自然人权利能力的法律适用(1)适用有关法律关系准据法所属国的法律。
(2)适用法院地法。
(3)适用当事人的属人法。
(多数)我们认为:灵活处理。
属人法是原则。
例、原告为一家在甲国A市和英国B市开办业务的银行,被告是一个住所在英国的已婚妇女。
原告和被告在英国达成协议:被告同意向原告抵押在甲国A市的土地,作为原告银行向其丈夫贷款的担保;同时被告委托一个住在甲国A市的人代理她处理抵押有关事宜。
按照甲国的法律,被告无能力缔结这样的协议。
后来,原告根据英国法关于特定履行(指法院通过对被告强制执行他/她依合同所承担的义务,从而对原告赋予衡平法上的补偿)的规定,在英国法院提起诉讼,要求强制执行被告依上述协议所承担的义务。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部分实体法、冲突法规定一、《中华人民共和国涉外民事关系法律适用法》(一)重要性:★★★★★(二)难度:★★★(三)法条摘录及解析:1、诉讼时效,适用相关涉外民事关系应当适用的法律。
定性,适用法院地法律。
不承认反致和转致。
外国法应由人民法院、仲裁机构或者行政机关负责查明。
当事人选择适用外国法律的,应当提供该国法律。
不能查明外国法律或者该国法律没有规定的,适用中国法律。
2、自然人经常居所地法律的适用领域:民事权利能力、民事行为能力、宣告失踪或宣告死亡、人格权的内容、国籍冲突的确定(积极冲突或消极冲突)、法人主营业地的确认;消费者合同、侵权人与受害人具有同一经常居所地的侵权案件;产品责任;网络侵权;当事人具有同一经常居所地的不当得利、无因管理关系;3、当事人共同经常居所地法律,后适用当事人共同国籍国法律的模式。
适用领域:结婚条件(婚姻缔结地法补救)、夫妻人身关系、夫妻财产关系(没有协议选择的情况下)、协议离婚(没有协议选择的情况下);遗嘱效力(有时间限定);4、首先适用经常居所地法律,后适用有利于保护特定利益者权益法律的适用领域:父母子女人身财产关系、收养关系、扶养关系与监护关系(并列无条件选择);5、债权的法律适用,一般为由当事人选择;如未选择,则适用特征履行方经常居所地法律或最密切联系;(记忆方法:特征履行方即:不承担付款义务的一方当事人)6、消费者合同和劳动合同的例外:(1)消费者合同,适用消费者经常居所地法律;消费者可选择适用商品、服务提供地法律。
(2)劳动合同,适用劳动者工作地法律;难以确定劳动者工作地的,适用用人单位主营业地法律。
劳务派遣,可以适用劳务派出地法律。
二、《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商法》(一)重要性:★★(二)难度:★★★(三)法条摘录及解析:【最密切联系】合同当事人可以选择合同适用的法律,法律另有规定的除外。
合同当事人没有选择的,适用与合同有最密切联系的国家的法律。
【船舶所有权】船舶所有权的取得、转让和消灭,适用船旗国法律。
【船舶抵押权】船舶抵押权适用船旗国法律。
船舶在光船租赁以前或者光船租赁期间,设立船舶抵押权的,适用原船舶登记国的法律。
【船舶优先权】船舶优先权,适用受理案件的法院所在地法律。
【船舶碰撞】船舶碰撞的损害赔偿,适用侵权行为地法律。
船舶在公海上发生碰撞的损害赔偿,适用受理案件的法院所在地法律。
同一国籍的船舶,不论碰撞发生于何地,碰撞船舶之间的损害赔偿适用船旗国法律。
【共同海损理算】共同海损理算,适用理算地法律。
【海事赔偿责任限制】海事赔偿责任限制,适用受理案件的法院所在地法律。
三、《中华人民共和国票据法》(一)重要性:★★(二)难度:★★★(三)法条摘录及解析:【行为能力】票据债务人的民事行为能力,适用其本国法律。
票据债务人的民事行为能力,依照其本国法律为无民事行为能力或者为限制民事行为能力而依照行为地法律为完全民事行为能力的,适用行为地法律。
【出票事项】汇票、本票出票时的记载事项,适用出票地法律。
支票出票时的记载事项,适用出票地法律,经当事人协议,也可以适用付款地法律。
【票据行为】票据的背书、承兑、付款和保证行为,适用行为地法律。
【票据追索权】票据追索权的行使期限,适用出票地法律。
【票据支付】票据的提示期限、有关拒绝证明的方式、出具拒绝证明的期限,适用付款地法律。
【票据保全】票据丧失时,失票人请求保全票据权利的程序,适用付款地法律。
四、《外资非正常撤离中方相关利益方跨国追究与诉讼工作指引》(一)重要性:★★★★★(二)难度:★★★★(三)法条摘录及解析:1、【一般处理流程】外资非正常撤离事件发生后,中方当事人要及时向有关司法主管部门(法院或侦查机关)申请民商事或刑事案件立案。
外方根据所缔约条约有义务向中方提供司法协助(例如向位于该国的诉讼当事人送达传票、起诉书等司法文书,调取相关证据,协助调查涉案人员和资金的下落,搜查扣押相关物品等)。
2、【法人人格否认制度】不履行正常清算义务给债权人造成损失的,作为有限责任公司的股东、股份有限公司的控股股东和董事以及公司实际控制人的外国企业或个人仍应承担相应民事责任,对公司债务承担连带清偿责任。
3、【中国法院裁判的域外执行】中方当事人提起的民事诉讼在我国法院胜诉后,如败诉的外国当事人在中国无可供执行的财产,胜诉方可依据中国和相应国家签订的《民商事司法协助条约》的相关规定或依据败诉方在国外的财产所在地的法律,请求外国有管辖权的法院承认和执行中国法院的生效判决、裁定。
4、【国民待遇要求】我国与外国缔结的《民商事司法协助条约》相互赋予了对方国民与本国国民同等的诉讼权利。
中方债权人可据此在已缔约条约国家民事诉讼,有经济困难的我国公民在外诉讼,可根据所在国法律申请相应法律援助。
5、【刑事案件】对极少数恶意逃避欠缴,税额巨大,涉嫌犯罪的嫌疑人员,国家有关主管部门在立案后,可视具体案情通过条约规定的中央机关或外交渠道向犯罪嫌疑人逃往国提出引渡请求或刑事诉讼移转请求,以最大程度地确保犯罪嫌疑人受到法律追究。
第二部分管辖权与法律适用规定一、《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涉外民商事案件诉讼管辖若干问题的规定》(一)重要性:★★★★(二)难度:★★★★(三)法条摘录及解析:1、第一审涉外民商事案件由下列人民法院管辖:(1)国务院批准设立的经济技术开发区人民法院;【其第二审由所在地中级人民法院管辖】(2)省会、自治区首府、直辖市所在地的中级人民法院;(3)经济特区、计划单列市中级人民法院;(4)最高人民法院指定的其他中级人民法院;(5)高级人民法院。
2、规定适用于下列案件:(1)涉外合同和侵权纠纷案件;(2)信用证纠纷案件;(3)申请撤销、承认与强制执行国际仲裁裁决的案件;(4)审查有关涉外民商事仲裁条款效力的案件;(5)申请承认和强制执行外国法院民商事判决、裁定的案件。
3、规定不适用于下列案件:(1)发生在与外国接壤的边境省份的边境贸易纠纷案件;(2)涉外房地产案件;(3)涉外知识产权案件。
二、《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涉外民事或商事合同纠纷案件法律适用若干问题的规定》(一)重要性:★★★★★(二)难度:★★★★★(三)法条摘录及解析:1、涉外民事或商事合同应适用的法律,是指有关国家或地区的实体法,不包括冲突法和程序法。
【不承认反致】2、【意思自治和最密切联系的认定】【分类记忆方法】【住所地法之体现】:(1)买卖合同,适用合同订立时卖方住所地法或买方住所地法;(2)来料加工、来件装配以及其他各种加工承揽合同,适用加工承揽人住所地法;(3)委托合同,适用受托人住所地法;(4)动产租赁合同,适用出租人住所地法;(5)动产质押合同,适用质权人住所地法;(6)借款合同,适用贷款人住所地法;(7)保险合同,适用保险人住所地法;(8)融资租赁合同,适用承租人住所地法;(9)仓储、保管合同,适用仓储、保管人住所地法;(10)保证合同,适用保证人住所地法;【物之所在地法之体现】:(11)不动产买卖、租赁或者抵押合同,适用不动产所在地法;(12)建设工程合同,适用建设工程所在地法;【行为地法之体现】:(13)成套设备供应合同,适用设备安装地法;(14)债券的发行、销售和转让合同,分别适用债券发行地法、债券销售地法和债券转让地法;(15)拍卖合同,适用拍卖举行地法;(16)行纪合同,适用行纪人住所地法;(17)居间合同,适用居间人住所地法。
3、【排除外国法的适用】:在中华人民共和国领域内履行的下列合同,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律:(1)中外合资经营企业合同;(2)中外合作经营企业合同;(3)中外合作勘探、开发自然资源合同;(4)中外合资经营企业、中外合作经营企业、外商独资企业股份转让合同;(5)外国自然人、法人或者其他组织承包经营在中华人民共和国领域内设立的中外合资经营企业、中外合作经营企业的合同;(6)外国自然人、法人或者其他组织购买中华人民共和国领域内的非外商投资企业股东的股权的合同;(7)外国自然人、法人或者其他组织认购中华人民共和国领域内的非外商投资有限责任公司或者股份有限公司增资的合同;(8)外国自然人、法人或者其他组织购买中华人民共和国领域内的非外商投资企业资产的合同;(9)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律、行政法规规定应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律的其他合同。
三、《最高人民法院关于人民法院受理涉及特权与豁免民事案件有关问题的通知》(一)重要性:★★(二)难度:★★(三)法条摘录及解析:凡以下列在中国享有特权与豁免的主体为被告、第三人向人民法院起诉的民事案件,人民法院应在决定受理之前,报请本辖区高级人民法院审查;高级人民法院同意受理的,应当将其审查意见报最高人民法院。
在最高人民法院答复前,一律暂不受理。
1、外国国家;2、外交人员;3、途径中国的外交人员及其共同生活的配偶及未成年子女;4、来中国参加联合国及其专门机构召开的国际会议的外国代表;5、临时来中国的联合国及其专门机构的官员和专家;6、联合国系统组织驻中国的代表机构和人员;第三部分程序法、司法协助规定第一节外国仲裁裁决的承认与执行一、《承认及执行外国仲裁裁决公约》(一)重要性:★★(二)难度:★(三)法条摘录及解析:1、拒绝承认及执行的情形:当事人无相应的行为能力;仲裁程序对当事人不公正;仲裁协议无效或仲裁事项在仲裁协议范围之外;仲裁机关组成违法;裁决没有约束力;2、可以拒绝承认及执行的情形:争议事项不能以仲裁方式解决;承认或执行裁决有违该国公共政策;二、《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执行我国加入的<承认及执行外国仲裁裁决公约>的通知》(一)重要性:★(二)难度:★(三)法条摘录及解析:1、【我国的两个保留】根据我国加入该公约时所作的互惠保留声明,我国对在另一缔约国领土内作出的仲裁裁决的承认和执行适用该公约;根据我国加入该公约时所作的商事保留声明,我国仅对按照我国法律属于契约性和非契约性商事法律关系所引起的争议适用该公约。
具体的是指由于合同、侵权或者根据有关法律规定而产生的经济上的权利义务关系,不包括外国投资者与东道国政府之间的争端。
2、对于当事人的申请应由我国下列地点的中级人民法院受理:(1)被执行人为自然人的,为其户籍所在地或者居所地;(2)被执行人为法人的,为其主要办事机构所在地;(3)被执行人在我国无住所、居所或者主要办事机构,但有财产在我国境内的,为其财产所在地。
三、《最高人民法院关于人民法院撤销涉外仲裁裁决有关事项的通知》(一)重要性:★(二)难度:★(三)法条摘录及解析:1、对人民法院撤销我国涉外仲裁裁决建立报告制度;2、凡一方当事人向人民法院申请撤销我国涉外仲裁裁决,人民法院在裁定撤销裁决或通知仲裁重新仲裁之前,须报请本辖区所属高级人民法院进行审查。
如果高级人民法院同意撤销裁决或通知仲裁庭重新仲裁,应将其审查意见报最高人民法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