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班科学活动教案:雪教案
《雪》幼儿园小班科学教案
《雪》幼儿园小班科学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幼儿认识雪,了解雪的特性。
2. 培养幼儿对大自然的热爱和好奇心。
3. 培养幼儿观察、表达和分享的能力。
二、教学内容:1. 雪的定义:雪是一种在低温条件下,水蒸气直接凝华形成的固态降水。
2. 雪的特性:雪花形状各异,融化后变成水。
3. 雪的形成过程:水蒸气在冷空气中凝结成小冰晶,形成雪花,从云层中降落到地面。
三、教学准备:1. 教具:图片、视频、雪花模型等。
2. 材料:水、冰箱、显微镜等。
四、教学过程:1. 引入:通过图片和视频,让幼儿观察雪的景象,激发幼儿对雪的兴趣。
2. 讲解:讲解雪的定义、特性和形成过程,让幼儿了解雪的基本知识。
3. 实验:让幼儿观察水在冰箱中结冰的过程,模拟雪的形成。
4. 讨论:让幼儿分享观察到的雪的特点,培养幼儿的观察和表达能力。
5. 总结:总结雪的知识,让幼儿加深对雪的认识。
五、作业与延伸:1. 作业:让幼儿回家后,观察雪的变化,记录下来并与父母分享。
2. 延伸:开展户外活动,让幼儿亲自体验雪的特点,如堆雪人、打雪仗等。
六、教学策略:1. 采用直观教学法,通过图片、视频等直观教具,让幼儿更清晰地了解雪的特点。
2. 采用实验教学法,让幼儿亲身体验雪的形成过程,提高幼儿的实践操作能力。
3. 采用分组讨论法,让幼儿在小组内分享观察到的雪的特点,培养幼儿的合作意识。
七、教学评价:1. 课堂参与度:观察幼儿在课堂上的参与情况,了解幼儿对雪的兴趣和积极性。
2. 分享与表达:评价幼儿在讨论环节中对雪的观察和表达,了解幼儿对雪的认识程度。
3. 作业完成情况:检查幼儿回家后的作业,了解幼儿对雪的变化观察和分享情况。
八、教学注意事项:1. 在讲解雪的形成过程时,尽量用简单易懂的语言,便于幼儿理解。
2. 在实验环节,注意安全操作,避免幼儿受伤。
3. 在讨论环节,鼓励每个幼儿积极参与,尊重他们的意见和感受。
九、教学反思:在课后,对本次教学进行反思,分析教学效果,看看是否达到了教学目标。
《雪》幼儿园小班科学教案
《雪》幼儿园小班科学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认知目标:让幼儿认识雪,了解雪的形成过程和特点。
2. 技能目标:培养幼儿观察、比较和动手操作的能力。
3. 情感目标:激发幼儿对大自然的热爱和好奇心。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让幼儿了解雪的形成过程和特点。
难点:让幼儿通过观察、比较和动手操作,掌握雪的特性。
三、教学准备:1. 教具准备:图片、视频、实物雪、实验材料等。
2. 环境准备:室内温度适中,保持通风。
四、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图片和视频,引导幼儿观察雪的景象,激发幼儿对雪的兴趣。
2. 基本概念:介绍雪的基本概念,让幼儿认识雪。
3. 雪的形成过程:讲解雪的形成过程,让幼儿了解雪是如何形成的。
4. 雪的特点:通过实物雪和实验,让幼儿观察和比较雪的特性,如白色、冰冷、易融化等。
五、教学评价:1. 课堂参与度:观察幼儿在课堂上的参与情况,是否积极回答问题、参与活动。
2. 知识掌握:通过提问和动手操作,检验幼儿对雪的形成过程和特点的掌握程度。
3. 情感态度:观察幼儿对大自然的热爱和好奇心,以及对雪的兴趣。
六、教学延伸活动:1. 手工活动:让幼儿用棉花制作雪花,锻炼幼儿的动手能力。
2. 户外活动:天气允许的情况下,带幼儿户外堆雪人,感受雪的乐趣。
七、安全注意事项:1. 室内外活动时,注意幼儿的安全,避免发生滑倒、摔伤等意外。
2. 实验过程中,确保幼儿远离热源,避免烫伤。
八、教学反馈:1. 课后与家长沟通,了解幼儿在家的表现,是否对雪的知识感兴趣。
2. 根据家长的反馈,调整教学方法,以便更好地引导幼儿学习。
九、教学修改:1. 根据幼儿的接受程度,适时调整教学内容和教学方式。
2. 关注幼儿的个体差异,对学习有困难的孩子给予个别辅导。
2. 不断提升自身教学水平,为幼儿提供更优质的教育资源。
3. 关注幼儿的成长需求,引导幼儿热爱大自然,培养幼儿的环保意识。
重点和难点解析一、教学目标:在制定教学目标时,需要关注幼儿的年龄特点和兴趣,确保目标既有挑战性又具有可实现性。
巧学科学知识:观察下雪幼儿园小班科学教案
今天我们要和小朋友们一起巧学科学知识,探究下雪的奥秘。
下雪是一个极具想象力的事情,也是冬季最独特的风景之一。
那么,下雪是怎么形成的呢?今天我们将通过观察下雪和实验的方式,一起揭开这个谜底。
1.教学目标通过观察下雪的形成过程,引导幼儿们培养科学兴趣,了解自然现象的基本原理;进一步增进幼儿们对季节变化和气象现象的认识,使幼儿们能够主动探索和发现新知识,提高幼儿的观察能力和思维能力。
2.教学准备适宜的幼儿科学教材、含有雪花形态和结晶原理的图片、玻璃器皿、自来水。
3.教学过程(1)导入环节引导幼儿们观察窗外的天气,看看今天的天气是什么?有没有下雪?(2)知识点的讲解请幼儿围绕下雪的问题提出自己的疑问,然后告诉幼儿下雪的原理是什么?幼儿可能会提出雪花是怎么形成的?为什么下雪的时候地面会覆盖白雪?等等问题。
老师可以帮助幼儿认识雪花和水蒸气之间的关系。
当气温低于摄氏零下二十五度时,空气中的水蒸汽将变成小小的水滴,这些小水滴还会与空气中的尘埃和其他微粒相结合,最终形成了我们所熟知的雪花,雪花在空中随风飘荡,最终落在地上形成了薄厚不一的白雪。
(3)实验环节接下来,老师可以设计一个实验环节。
我们先用玻璃器皿装一些自来水,然后存放在冰箱里,等一会儿从冰箱里掏出来水,让幼儿们观察水的状态有什么不同。
此时我们会发现水已经变成了冰块,那么这和下雪的形成过程有什么共同点呢?这就是因为温度的降低导致水分子的结晶过程,形成了类似于雪花的形态。
(4)课堂游戏可以进行一个课堂游戏——每个小朋友都分到一个雪花制作的材料,让他们按照小朋友们的设计和要求来制作自己的雪花,这将帮助幼儿们更好地认识雪花的形态和结晶原理。
4.总结环节让幼儿们总结一下今天学到的新知识,通过自己的感性认识和实践操作,来理解雪花的形成过程以及温度和压力的影响,掌握一些基本的科学知识,更好地认识自然现象和科学。
5.教学反思通过这次巧学科学知识课的教学过程。
我们可以看到,幼儿在体验感知和参与实践的过程中,获得了丰富的经验和知识,不仅增强了他们的观察能力和思维能力,同时也开阔了他们的眼界,感受到自然的美妙和奥秘,更有助于幼儿园的科学教育。
小班科学活动《下雪了》教案
小班科学活动《下雪了》教案一、活动目标:1. 让幼儿观察雪的特征,了解雪的基本属性。
2. 培养幼儿的触觉感知能力,提高他们的观察力和想象力。
3. 通过活动,培养幼儿的合作精神和分享意识。
4. 激发幼儿对科学的兴趣,培养他们积极探索的精神。
二、活动准备:1. 教具:雪花片、颜料、画纸、刷子、剪刀、胶水等。
2. 材料:报纸、塑料杯、棉花等。
3. 环境:安静、舒适、温暖的室内环境。
三、活动过程:1. 导入:教师带领幼儿观察室外的雪景,引导幼儿谈论对雪的感受和认识。
2. 探究:教师向幼儿介绍雪的基本属性,如颜色、形状、温度等。
3. 操作:幼儿在教师的指导下,用雪花片、颜料等材料制作雪景。
4. 分享:幼儿展示自己的作品,与大家分享制作过程中的趣事。
四、活动延伸:1. 家园共育:教师与家长沟通,让家长了解活动内容,鼓励幼儿在家庭中观察雪的变化。
2. 环境创设:利用幼儿作品布置教室,营造雪景氛围。
3. 区域活动:在科学区设置“雪的奥秘”主题,引导幼儿进一步探索雪的特性。
五、活动评价:1. 观察幼儿在活动中的参与程度,了解他们对雪的认识和兴趣。
2. 关注幼儿在操作过程中的动手能力和创造力。
3. 搜集家长反馈,了解幼儿在家庭中对雪的观察和表达。
4. 通过作品展示,评价幼儿在活动中的表现和成长。
六、活动注意事项:1. 确保活动环境安全,避免幼儿在操作过程中受伤。
2. 注意颜料等材料的使用,防止幼儿误食或弄脏衣物。
3. 教师应密切关注幼儿的表现,及时给予指导和鼓励。
4. 在分享环节,引导幼儿用语言表达自己的感受和想法。
七、活动步骤:1. 观察雪景:教师带领幼儿观察室外的雪景,引导幼儿谈论对雪的感受和认识。
2. 介绍雪的基本属性:教师向幼儿介绍雪的颜色、形状、温度等基本属性。
3. 制作雪景:幼儿在教师的指导下,使用雪花片、颜料等材料制作雪景。
4. 分享作品:幼儿展示自己的作品,与大家分享制作过程中的趣事。
八、活动反思:1. 教师应反思活动内容的适宜性,是否符合幼儿的认知水平。
小班科学活动《下雪了》教案
小班科学活动《下雪了》教案一、活动目标1. 让幼儿观察和体验下雪的现象,培养幼儿的观察力和想象力。
2. 通过活动,让幼儿了解下雪的基本特征,如雪花形状、颜色等。
3. 培养幼儿的团队合作精神和分享意识。
二、活动准备1. 教具:雪花图片、视频或图片素材、彩色纸片、画笔、画纸等。
2. 环境:室内活动场地,布置温馨,有利于幼儿自由活动。
三、活动过程1. 导入:教师播放下雪的视频或图片素材,引导幼儿观察和体验下雪的现象。
2. 讨论:教师引导幼儿分享观察到的下雪的特征,如雪花形状、颜色等。
3. 操作:教师分发彩色纸片,引导幼儿模仿雪花的形状,自由创作雪花作品。
4. 展示:教师组织幼儿展示自己的作品,引导幼儿互相欣赏、学习和交流。
四、活动延伸1. 家园共育:教师邀请家长参与幼儿的作品展示,增进家长对幼儿的了解和关爱。
2. 环境创设:教师将幼儿的作品装饰在教室内,营造温馨的下雪氛围。
五、活动反思1. 教师总结本次活动的幼儿表现,分享教学心得。
2. 针对活动中出现的问题,教师提出改进措施,为下一次活动做好准备。
3. 教师鼓励幼儿积极参与活动,持续培养幼儿的观察力、想象力和创造力。
六、教学内容1. 让幼儿通过观察和体验下雪的现象,了解雪花的基本形状和特征。
2. 培养幼儿的观察力、想象力和创造力。
3. 培养幼儿的团队合作精神和分享意识。
七、教学方法1. 观察法:教师引导幼儿观察下雪的现象,让幼儿通过自己的视觉、触觉等感官去体验和感受。
2. 创作法:教师引导幼儿通过绘画、手工制作等形式,表达自己对下雪的认识和感受。
3. 讨论法:教师引导幼儿分享自己的观察和创作经验,让幼儿在交流中相互学习和成长。
八、教学步骤1. 导入:教师播放下雪的视频或图片素材,引导幼儿观察和体验下雪的现象。
2. 观察:教师引导幼儿观察雪花的形状、颜色等特征,让幼儿用自己的语言描述。
3. 创作:教师分发彩色纸片、画笔、画纸等材料,引导幼儿模仿雪花的形状,自由创作雪花作品。
幼儿园小班科学教案《雪》含反思
活动目标
1、引导孩子感受一起玩雪、赏雪的欢乐。
2、通过撕纸,促进幼儿小肌肉群的协调进展。
3、通过观看,让幼儿初步了解雪花的特征。
4、了解雪在不同温度下的变化。
5、培育探究自然的爱好。
活动预备
1、音乐:小雪花
2、趣味练习:贴雪花
3、图片:雪景
4、白纸若干。
活动过程
一、导入
谈话导入活动。
冬爷爷给我们送来了礼物,看看是什么礼物?
二、绽开
1.感受雪花,观赏美丽的雪景(图片)
告知幼儿雪是冬季才会有的自然现象,引导幼儿认真观看雪的颜色、特征。
2.观赏故事《冬爷爷的礼物》
提问:
(1)冬天来了,莹莹来到花园里,发觉有什么变化?
(2)冬爷爷送给莹莹的礼物是什么?
(3)雪花是什么样的?
3.组织幼儿布置冬天的环境,放音乐。
(1)撕雪花:每个幼儿一张白纸,让他们撕成小碎片,比一比谁撕的最小。
(2)布置雪景:洒落雪花,感受下雪的场景。
4.趣味练习:贴雪花
根据雪人身上的数字贴出相应数字的雪花。
引导幼儿进一步观看雪的变化,并体验和小伙伴共同嬉戏的欢乐感觉。
三、结束
观赏故事《下雪了》
教学反思:
幼儿对事物的熟悉具有形象性、详细性的特点,喜爱直接参加尝试,对操作体验型的活动尤为感爱好。
本次科学活动正符合了孩子们好动手、喜探究的心理特点。
活动的目的是培育幼儿动手操作、主动活
动的爱好和制造意识。
材料的供应上既留意材料的平常性,又充分留意了材料的层次性、开放性,幼
儿可以尝试用不同的材料、不同的方法,主动探究,体验胜利的欢乐。
幼儿园小班科学教案《雪》含反思
幼儿园小班科学教案《雪》含反思
一、教学目标
1.让幼儿了解雪的形态和来源。
2.激发幼儿的好奇心和探究欲,培养幼儿的科学思维。
3.培养幼儿的合作精神和自主学习能力。
二、教学内容
1. 认识雪
1.环境创设:让教室变成冬天的环境,贴上雪花图案的墙纸、散布雪花装饰品。
2.观察:展示雪花图片,让幼儿围观观察。
鼓励幼儿描述雪
的外形、颜色、大小等特征。
3.亲身体验:制作假雪,让幼儿观察、摸触。
4.互动探究:引导幼儿用小手捏成小雪人、小雪球等形状,
进而探讨雪的可塑性、渐进变化等现象。
2. 原理解析
1.介绍冬天的特点和雪花的形成原理。
2.通过故事或其他方式,让幼儿了解雪的形成过程。
3. 开展活动
1.认真观察降雪过程
2.制作小雪人或雪球
3.观察雪花,比较不同雪花的差异
4.用显微镜观察雪花的独特形态
三、教学方法
1.面授法:通过讲解、示范等方式让幼儿了解科学知识。
2.亲身体验法:让幼儿亲身感受与实践,激发他们的探究欲望。
四、教学反思
本次教学以“雪”为主题,旨在让幼儿了解雪的形态和来源,同时激发他们的好奇心和探究欲,培养幼儿的科学思维。
在教学过程中,采用了观察、互动探究、欣赏等多种方式,让幼儿充分参与进来,感受和思考科学的奥秘和美妙。
教学评估表明,本次教学取得了一定的成效,幼儿们表现出了对“雪”的浓厚兴趣和探究欲望。
但也有一些不足,如内容细节未充分展开,让幼儿理解和掌握的知识点较少。
因此,下次教学需要更加注意细节展开,让幼儿更加深入地了解和探究科学知识。
幼儿园小班科学教案《雪》含反思
幼儿园小班科学教案《雪》含反思一、教学目标1.认得雪的显现原因和特点;2.了解雪对自然和人类的影响;3.培育幼儿察看力和想象力;4.提高幼儿的语言表达和合作本领。
二、教学内容1.雪的特点和显现原因;2.雪对自然和人类的影响;3.察看和描绘雪的形状和颜色;4.合作创作雪的图画。
三、教学准备1.多媒体课件;2.图片、图表等教具;3.白纸、彩笔等创作工具。
四、教学过程1.引入:幼儿园门口聚积了很多的雪,老师询问幼儿们,知道了他们都认得雪,但对雪的显现原因和特点还不是很清楚。
老师告知幼儿们,今日我们就来探究一下雪的奥妙。
2.打开:(1)描述雪的特点和显现原因,引导幼儿多思考、多参加。
(2)通过图片和多媒体课件,介绍雪对自然和人类的影响。
(3)察看雪的形状和颜色,幼儿们可以自由发挥,用彩笔在纸上画出本身眼中的雪花或雪球等等,激发幼儿们的想象力和表现力。
(4)分小组合作创作雪的图画,可以让幼儿们自由组合,将不同的雪景拼贴在一起,或者在本身的图画中加入雪人或其他本身喜爱的元素,加添幼儿的合作精神和制造力。
3.总结:老师引导幼儿评价本身及同学的作品,并从中总结出有关雪的学问。
五、教学反思本次教学,我介绍了雪的特点和显现原因,以及雪对自然和人类的影响。
通过让幼儿们察看和描绘雪的形状和颜色,提高他们的语言表达和想象力。
最后,组织幼儿们合作创作雪的图画,加强了他们的合作本领和制造力。
在教学过程中,我发觉幼儿们很简单迷失在赏识雪的美丽中,而疏忽了雪对自然和人类的影响,因此,我在中途加强了有关雪的影响和利弊的讲解,让幼儿们对雪的认得更全面。
在教学实施中,我还要注意如何让幼儿更好地发挥个人和小组的想象力和表现力,引导他们从自我和他人的作品中总结出有关雪的学问点。
同时,在教学过程中,我要重视给每个幼儿供给充足的时间和空间,让他们充分体验和制造,丰富个体的感知和认知,从而达到教学目标。
小班幼儿冬季活动教案:冬季的雪
小班幼儿冬季活动教案:冬季的雪活动名称:冬季的雪活动目标:1. 培养幼儿对冬季雪的观察和感知能力;2. 提高幼儿对于自然现象的兴趣和好奇心;3. 发展幼儿的动手能力和创造力;4. 培养幼儿合作和分享的精神。
活动准备:1. 雪纸、颜料、画笔、剪刀、粘胶带等材料;2. 雪花图片、雪景图片等视觉教具;3. 故事书籍《雪人的冒险》等;4. 播放器和适合冬季的音乐。
活动流程:1. 导入(10分钟)在幼儿园室内或室外,播放冬季的音乐,穿着冬季服装,引发幼儿对于冬季的兴趣和好奇心。
2. 探究(15分钟)展示雪花图片和雪景图片,向幼儿介绍冬季的雪和雪的特点。
让幼儿观察图片,讨论雪是什么样子的,雪有什么特点。
3. 实验(20分钟)给幼儿提供雪纸、颜料、画笔等材料,让幼儿动手自由绘制雪的形状。
同时,老师可以引导幼儿观察实际的雪花图片,并与幼儿的绘制进行对比。
4. 剪纸活动(20分钟)老师给幼儿展示剪纸技巧,教授幼儿剪纸的方法。
然后,给幼儿提供雪花剪纸模板和剪刀,让幼儿根据模板剪出自己喜欢的雪花形状。
5. 合作游戏(15分钟)将幼儿分成小组,每组4-5人。
给每个小组提供雪纸和粘胶带,让幼儿合作制作一个大型的雪花图案。
鼓励幼儿展示他们的图案,并与其他小组分享。
6. 故事分享(10分钟)给幼儿朗读故事书籍《雪人的冒险》。
读完故事后,老师可以引导幼儿谈论故事中的情节和角色,以及他们对雪人的想法和感受。
7. 结束(5分钟)回顾今天的活动内容,向幼儿表扬他们的参与和合作,给予小礼物或鼓励。
活动延伸:1. 冬季雪景影像欣赏:播放冬季雪景的视频或幻灯片,让幼儿观赏美丽的冬季雪景。
2. 雪花观察实验:在冷冻室中使用显微镜观察雪花的形状和结构,让幼儿了解更多关于雪花的知识。
3. 雪花实验:给幼儿提供各种不同条件下的实验材料,如温水、热水、冷水等,让幼儿观察雪花的融化速度,了解雪的特性。
4. 室外探索:如果有机会,带幼儿到室外观察和感受真实的冬季雪,让他们亲自体验和探索冬季自然现象。
雪的设计意图小班科学教案
雪的设计意图小班科学教案一、引入在冬天,我们经常会看到大雪纷飞的景象。
你们知道吗,雪是一种特别的天气现象,它不仅美丽而且有很多有趣的设计意图。
今天,我们就来探索一下雪的设计之美!二、目标1. 了解雪的形成过程和特点;2. 探究雪对生态系统的影响;3. 培养对自然界设计的观察力和思考力。
三、活动一:雪的形成1. 集体观察首先,我们来观察一下雪花的形状。
请大家想象一下,你们最喜欢的雪花是什么样子的?2. 小组探究将学生分成小组,每组拿一块黑色细网或放大镜,用扁平的盛水容器接住雪花,并仔细观察。
每个小组在白纸上画下观察到的雪花形状。
3. 分享讨论让每个小组展示他们观察到的雪花形状,并让其他小组同学观察、比较。
大家发现了什么有趣的雪花形状吗?四、活动二:雪的特点1. 树叶与雪的比较请大家想一想,为什么树叶和雪的形状都是扁平的?有没有什么特殊的原因呢?2. 小组探究将学生再次分成小组,每组用放大镜观察树叶的形状,并与之前观察到的雪花形状进行比较。
记录下他们的思考和发现。
3. 分享讨论让每个小组分享他们的观察和比较结果。
引导学生思考雪的特点以及与树叶形状的关联。
五、活动三:雪对生态系统的影响1. 观察与讨论让学生观察一些雪覆盖的环境照片,比如山区、森林、城市等。
请他们思考,雪覆盖会对这些环境产生什么影响?2. 分组研究将学生再次分成小组,每组选择一个环境,通过查阅资料或调查,探索雪覆盖对该环境的影响。
例如,雪的融化会提供水源,有助于土壤湿润,对植物生长有益。
3. 分享研究成果让每个小组分享他们的研究成果,并与其他小组进行讨论和交流。
六、总结与延伸1. 总结通过以上活动,我们了解了雪的形成过程和特点,以及雪对生态系统的影响。
雪的设计之美不仅体现在它精美的形状,还包括它对大自然的积极影响。
2. 延伸学生可以以雪为主题,进行更多的创作和探索。
比如绘制描绘雪景的画作,设计制作属于自己的雪花模型等等。
七、评价1. 学生之间的交流和分享;2. 学生对雪的形成和特点的理解;3. 学生对雪对生态系统的影响有深入的思考。
小班瓶子里的雪科学教案
小班瓶子里的雪科学教案一、教学目标。
1. 让学生了解雪的形成过程和特点;2. 培养学生的观察和实验能力;3. 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
二、教学重点。
1. 雪的形成过程;2. 雪的特点;3. 雪的观察和实验。
三、教学难点。
1. 雪的形成原理;2. 雪的观察和实验方法。
四、教学准备。
1. 瓶子;2. 水;3. 冷冻器;4. 放大镜;5. 纸板;6. 铅笔;7. 实验记录表。
五、教学过程。
1. 导入新课(5分钟)。
老师向学生介绍今天的主题,“小班瓶子里的雪科学教案”,并告诉学生今天将要进行有关雪的实验。
然后,让学生讨论一下他们对雪的了解和想法。
2. 实验准备(10分钟)。
老师向学生展示实验材料,并向学生解释实验的目的和步骤。
然后,让学生分组,每组4-5人,准备实验材料。
3. 实验操作(20分钟)。
学生根据老师的指导,将瓶子装满水,然后放入冷冻器中冷冻。
等待一段时间后,取出瓶子,用放大镜观察瓶子内部的变化,并记录下来。
4. 实验讨论(15分钟)。
学生根据实验结果,讨论雪的形成过程和特点,并填写实验记录表。
5. 实验总结(10分钟)。
老师带领学生总结今天的实验,让学生分享他们的观察和发现,并对雪的形成过程和特点进行总结。
六、课堂延伸。
1. 观察雪花的形状;2. 制作雪花模型;3. 观察雪的融化过程。
七、教学反思。
通过这节课的教学,我发现学生对雪的形成过程和特点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实验也让他们更加直观地感受到了雪的魅力。
同时,学生在小组合作中也展现出了团队合作精神,相互帮助,共同完成实验。
但是,我也发现一些学生在实验过程中表现得比较急躁,没有认真观察和记录实验结果,这需要我在以后的教学中加强引导和督促。
同时,我还需要设计更多的延伸活动,让学生在课后能够更深入地了解雪的知识。
八、教学反馈。
通过课后的问卷调查和学生的表现,我发现大部分学生对这节课的实验和讨论都表现出了浓厚的兴趣,他们对雪的了解也有了进一步的提高。
小班科学教案白白的雪花
小班科学教案白白的雪花小班科学教案:白白的雪花引言冬天来临,大自然纷纷披上了洁白的衣裳。
每当我们望着窗外的雪花纷飞,总是会感到惊奇和好奇。
今天,我们就来探索一下雪花的奥秘吧!本节课将以观察实验为主,通过观察和讨论,让小朋友们理解雪花的形成原理,并培养他们对自然界的观察和思考能力。
一、观察与讨论1. 导入:教师先向小朋友们介绍冬天的特点,引导他们回忆曾经见过或玩过雪的经历,让他们发表自己的感受和想法。
2. 观察雪花:教师拿出装满雪花的盘子,并放在小朋友们的桌上。
让他们仔细观察这些雪花,用自己的眼睛感受它们的美丽。
同时,让小朋友们谈论一下自己观察到的特点,如形状、大小和颜色等。
3. 分享观察结果:教师和小朋友们一起分享各自的观察结果,记录在黑板上。
引导小朋友们发现共同点和不同点,并鼓励他们对观察结果进行解释和推理。
二、实验探究1. 手部实验:教师提供塑料手套和硬纸板,让小朋友们在教师的指导下用手模拟雪花的形成过程。
首先,教师向小朋友们讲解雪花是由水分子组成的,并且在天空中遇到冷空气时,水分子会变成雪花。
然后,教师指导小朋友们将塑料手套戴在手上,并在硬纸板上喷洒水汽。
在手上吹气使水汽凝结成雪花状,并观察形成的雪花。
2. 温度实验:教师提供两个杯子,一个装满冷水,另一个装满热水。
然后,让小朋友们将手指分别浸泡在两杯水中,观察并比较自己的感受。
通过这个实验,教师引导小朋友们理解雪花在不同温度下的变化情况。
三、讨论与总结1. 解释实验现象:教师引导小朋友们回顾实验结果,并问他们对实验中观察到的现象有何解释。
通过提问,让小朋友们自己发现和总结,从而培养他们的观察和思考能力。
2. 总结雪花的特点:教师根据小朋友们的讨论和观察结果,总结雪花的特点,并帮助他们认识到每个雪花都是独一无二的,就像人一样,每个人都有独特的特点和价值。
3. 提问环节:教师提出一些问题,让小朋友们再次思考和回答。
如:雪花是如何形成的?为什么每个雪花都不一样?温度对雪花的形成有什么影响?等等。
有关雪的小游戏小班教案
有关雪的小游戏小班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幼儿了解雪的特点和形态。
2. 增强幼儿对雪的兴趣和好奇心。
3. 培养幼儿的观察力和动手能力。
4. 培养幼儿的团队合作意识。
二、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雪的图片、故事书籍、雪花模具、雪球制作工具、雪人制作材料等。
2. 幼儿准备,携带冬季衣物,以备户外活动。
三、教学过程:1. 欢迎与导入(5分钟)。
教师向幼儿介绍今天的主题是“雪”,并与幼儿一起观察雪的图片,让幼儿谈谈自己对雪的认识和感受。
2. 故事分享(10分钟)。
教师为幼儿讲述有关雪的故事,让幼儿了解雪的形成过程和特点,激发幼儿对雪的好奇心和兴趣。
3. 观察与探究(15分钟)。
教师带领幼儿到户外观察雪花,让幼儿用放大镜仔细观察雪花的形态和结构,让幼儿发现不同形状的雪花。
4. 制作雪球游戏(20分钟)。
教师为幼儿准备雪球制作工具,让幼儿在雪地中自由制作雪球,并进行雪球投掷游戏,培养幼儿的动手能力和团队合作意识。
5. 制作雪人游戏(20分钟)。
教师为幼儿准备雪人制作材料,让幼儿在雪地中自由制作雪人,培养幼儿的想象力和动手能力。
6. 游戏总结(10分钟)。
教师与幼儿一起回顾今天的活动,让幼儿分享自己在游戏中的收获和体会,鼓励幼儿表达对雪的喜爱和向往。
四、教学反思:通过今天的活动,幼儿对雪的认识得到了增加,对雪的兴趣和好奇心得到了满足。
幼儿在游戏中不仅锻炼了动手能力,还培养了团队合作意识。
在未来的教学中,可以通过更多的户外活动来让幼儿亲身感受雪的魅力,激发幼儿对自然的热爱和保护意识。
雪的形成小班科学教案
雪的形成小班科学教案【引言】雪是一种极其迷人的自然现象,孩子们对雪花的形成和奇特的结构常常充满好奇。
为了满足孩子们对雪的探究,我们制定了这份小班科学教案,帮助孩子们了解雪花是如何形成的。
通过观察、实践和探究,孩子们将逐渐理解雪花的形成过程,培养他们的观察、思考和实验能力。
【教案部分】1. 目标:- 让学生能够理解雪花的形成原理;- 培养学生的观察、思考和实验能力;- 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和沟通能力。
2. 材料准备:- 镜子;- 纸;- 沸水;- 冷冻水。
3. 教学活动:(1)开场导入:老师向学生们展示一张美丽的雪花图片,引发学生们对雪花的兴趣和好奇心。
问学生们是否知道雪花是如何形成的,激发他们的思考。
(2)探究过程:a. 分组讨论:学生们分成小组,每组选出一名组员担任记者角色,其他组员分享他们对雪花的认识和猜想。
记者要记录下组员们的观点和问题。
b. 观察实验:老师拿出一片镜子并向学生展示,让学生观察镜子上的水接触到冷空气时会发生什么。
观察完毕后,让学生们记录下观察到的现象,并与组员分享。
c. 分组实验:每个小组拿出一张纸,并用嘴吹气把纸变得潮湿。
然后,每个小组用冷冻水来冷却纸片,观察纸片上会出现什么变化,并记录下来。
(3)总结讨论:学生们回到座位上,与组员一起共享他们的观察结果和实验发现。
老师鼓励学生们提出对雪花形成的新的认知和问题。
(4)拓展探究:老师可以进一步向学生介绍更多关于雪花形成的知识,比如雪花的晶体结构,温度对雪花形状的影响等。
藉此,学生们对雪花的形成过程可以有更深入的理解。
4. 结束语:这堂科学课主要让学生们通过观察实验,认识到水变成雪花的形成过程。
同时也提高他们的观察力、思考力和实验能力。
通过团队合作和讨论,学生们彼此交流和分享了对雪花形成的认知,培养了他们的沟通能力。
希望通过这堂课,孩子们对雪花的好奇心更加浓厚,同时也培养他们对科学的兴趣。
【延伸活动建议】1. 雪花观察日记:学生们可以利用冬天雪花纷飞的机会,养成每天观察并记录雪花形状、大小和结构的习惯。
幼儿关于雪的玩法教案
幼儿关于雪的玩法教案一、活动目标。
1. 帮助幼儿了解雪的特点和形态。
2. 培养幼儿对自然环境的好奇心和探索欲望。
3. 提高幼儿的动手能力和团队合作意识。
二、活动准备。
1. 准备足够的雪具,如雪橇、雪球等。
2. 确保活动场地的安全性。
3. 保证幼儿在活动中能够保持温暖。
三、活动内容。
1. 观察雪的特点和形态。
首先,带领幼儿们到户外,观察雪的特点和形态。
让他们用手触摸雪花,感受雪的冰冷和柔软。
引导幼儿们观察雪的形态,比如雪花的形状、雪堆的高低等。
可以让幼儿们用放大镜观察雪花的结构,让他们了解雪是由无数小雪花组成的。
2. 制作雪人。
在观察完雪的特点后,可以让幼儿们动手制作雪人。
首先,让幼儿们找一个合适的位置,堆积雪球,分别制作雪人的头、身体和手臂。
然后,可以用胡萝卜做雪人的鼻子,用石子做雪人的眼睛和嘴巴,用围巾和帽子装饰雪人。
在制作雪人的过程中,可以引导幼儿们讨论雪人的形状和特点,让他们发挥想象力,创造出自己心目中的雪人形象。
3. 雪地游戏。
除了制作雪人,还可以组织一些雪地游戏,如雪仗、滑雪等。
在进行这些游戏之前,要确保活动场地的安全性,避免幼儿受伤。
可以将幼儿分成小组,让他们进行雪仗比赛,或者在雪地上进行滑雪比赛。
这些游戏既可以锻炼幼儿的体能,又可以培养他们的团队合作意识。
4. 制作雪糕。
在活动的最后,可以让幼儿们制作雪糕。
首先,准备好一些果汁或牛奶,然后让幼儿们在雪地上找一个干净的地方,将果汁或牛奶倒在雪上,然后用勺子搅拌。
不久,就可以制作出美味的雪糕了。
在制作雪糕的过程中,可以引导幼儿们讨论雪的特点和形态,让他们了解雪不仅可以玩耍,还可以用来制作美食。
四、活动总结。
通过这次活动,幼儿们不仅了解了雪的特点和形态,还学会了利用雪进行一些有趣的游戏和手工制作。
在活动中,幼儿们不仅锻炼了自己的动手能力,还培养了团队合作意识和探索精神。
希望通过这次活动,幼儿们能够更加热爱大自然,享受冬日的快乐。
幼儿园小班科学教案《下雪了》含反思
幼儿园小班科学教案《下雪了》含反思教学目标•让幼儿了解下雪的原因和基本知识•激发幼儿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培养幼儿的观察力和描述能力•通过游戏和活动,让幼儿感受下雪的美丽和快乐教学准备•课件(包括图片和视频)•造雪机、雪花贴纸、测温器等实物教学流程1. 导入活动让幼儿们通过看图片和视频,了解下雪的外观和它与环境的关系。
然后老师引导幼儿们提出“下雪的时候怎么办?”的问题,激发幼儿们的好奇心和交流欲。
2. 基础知识讲解将课件中的下雪过程呈现给幼儿们观看,引导幼儿们了解下雪的基本知识。
当幼儿出现新的问题时,老师也可以边讲边答。
3. 实践体验老师带领孩子们参与下雪形象的游戏,可以选择小班活动适用的具体活动。
如利用造雪机为幼儿们制造雪,在游戏中了解下雪的感觉;或者将雪花贴纸放在课堂里,让幼儿们来感觉和观察雪花的特点等。
4. 教师总结教师利用讲解过程中孩子提出的问题,为整个课程做一个总结。
让孩子们回想刚才的体验中遇到的问题,通过“纠正误区”等方式进行总结,巩固幼儿们的知识。
教学反思通过这节课的教学,我深深感觉到了幼儿教育工作的不易和挑战。
在实践中我也遇到了一些问题:1. 课件内容过多虽然我认为直接向幼儿展示下雪的全过程是有必要的,但是需要注意课件中内容过多是否难以接受的问题。
对于小班幼儿,过多而复杂的信息会给幼儿带来困扰或压力。
因此,需要适当的控制资料的适用范围和内容。
2. 教学手段的灵活运用尽管大多时候我利用图片和视频色彩等方式来引导幼儿学习,但是在人机交互的学习方式中也需要丰富多样的教学手段。
例如通过制造雪、观察测温器等进行营造场景的体验,也许会让幼儿们更加深入的理解“下雪”。
3. 对于幼儿的需求有所忽略虽然我的准备工程做得不错,但是在实践中出现了幼儿的反应出现了差异。
随之产生了不同的问题,如有幼儿容易走神,有些幼儿提出新问题。
对于这种情况的发生,我对幼儿的需求存在了一些忽略。
教师需要更加的细心和耐心,关注幼儿的问题并按照不同情况进行针对性补充和调整。
小班科学小雪花教案精选9篇
小班科学小雪花教案精选9篇小班科学小雪花教案篇一教学目标:1、感受理解故事的情节,初步了解雪的特征。
2、喜欢听故事,能学说故事中简单的对话。
教学准备:(认知准备)有看到过下雪(材料准备)PPT课件、自制小图书重点:感受理解故事的情节,初步了解雪的特征难点:喜欢听故事,能学说故事中简单的对话。
活动过程:一、谈话导入,引发兴趣。
现在是什么季节?(冬天)到了冬天,很多地方都会下雪。
——你见过雪吗?说说雪是怎样的吗?(鼓励幼儿个别说说)过渡:小动物们想法和你们一样吗?来看看故事里的动物朋友是怎么说的?二、欣赏故事,看看讲讲。
分段欣赏故事,理解故事内容。
——小猫认为雪是什么呢?(听听说说小猫的话)小狗、小鸭、小鸡有什么不同的想法呢?(听听说说小动物的话)——它们的想法对不对?鸡妈妈怎么知道小猫它们讲得不对呢?欣赏雪景,说说自己对雪的想法。
教师播放课件【图片欣赏】。
小结:不要轻易下结论,要尝试了以后再说。
延伸活动:在区角活动中提供绘画材料,请幼儿绘制雪景。
小班科学小雪花教案篇二活动目标:1、通过观察外型、品尝帮助孩子理解故事内容了解雪花的特征。
2、通过学说故事中的动物对话激发幼儿对故事表演的兴趣以及对下雪的渴望之情。
3、通过语言表达和动作相结合的形式充分感受故事的童趣。
4、鼓励幼儿大胆的猜猜、讲讲、动动。
5、引导幼儿在故事和游戏中学习,感悟生活。
活动准备:糖盐各一瓶、背景图和图片、图书活动过程:一、激发兴趣1 T:今天我想请你们帮我个忙,我不知道这两瓶里哪瓶是糖哪瓶是盐,你们有什么好办法吗?2 T:你们可真聪明,有一样东西和糖、盐特别象,你们看它是?二、出示雪花,理解故事1 T:小黄狗在说什么呀?谁听见了?天上是在下糖吗?为什么?2 T:小花猫说了什么呀?天上会下盐吗?3 T:他们两个吵的那么厉害,你们能想想办法吗?4 T:花母鸡为什么要尝尝呀?花母鸡想了个什么好办法?5 T:那么冷的天,他们为什么不怕冷,还跑到外面来呀?我们在雪地里可以干什么呢?三、师生共读四、故事表演1 T:这个故事里有几个角色啊?他们是?一一出示,大家数数2 T:分配角色,演两次3 投入区域活动反思:《雪花》是一个很有趣的故事,在活动开始我就播放了动画,孩子们听得可认真了,整个故事内容幼儿基本上都能理解,在分角色扮演这个环节,幼儿参加的积极性也都很高,不知不觉中活动还算顺利。
小班科学教案雪是如何形成
小班科学教案雪是如何形成雪是如何形成一、引言寒冷的冬季,白茫茫的雪花飘落在地面上,给人们带来一片纯洁、祥和的氛围。
对于小学生来说,他们对雪的形成一直充满了好奇。
在这个科学教案中,我将为小班的学生们带来一次有趣而富有启发性的科学探索,让他们了解雪花形成的奥秘。
二、雪花的形成1. 准备工作为了让学生更好地理解雪花的形成,我们先来了解雪花的结构。
教师可以提前准备一些雪花模型,或是使用PPT进行展示。
2. 雪花的结构教师可以向学生展示雪花的显微照片,并说明雪花是由水分子组成的,每个雪花都是独一无二的。
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观察雪花的形状,例如六角形、六边形等,并与学生一起讨论雪花为什么会呈现出这样独特的形状。
3. 水的三态转变为了让学生理解雪花形成的过程,我们需要先讲解水的三态转变,即水的固态、液态和气态。
首先,教师可以向学生解释水的固态是指水的形态为固体的状态,如冰块、雪花等。
通过向学生展示一块冰块,让他们触摸并感受冰块的硬度,引导他们思考冰块是由什么组成的。
接下来,教师可以向学生解释水的液态是指水的形态为液体的状态,如水滴、溪流等。
通过给学生展示一杯水,引导他们感受并思考水的特性。
最后,教师可以向学生解释水的气态是指水的形态为气体的状态,如蒸汽、云等。
通过向学生展示一杯热水蒸发时产生的蒸汽,引导他们了解水蒸发的过程。
4. 雪花的形成过程在学生对水的三态转变有了基本了解后,我们可以开始讲解雪花的形成过程。
首先,教师可以向学生解释在空气中,当温度低于零度时,水分子会冷却并形成冰晶。
这些冰晶会进一步吸附空气中的水蒸气,形成一个个初始的雪晶。
接下来,教师可以向学生解释这些初始的雪晶会在空中不断生长和发展,它们会吸附更多的水蒸气,并在空中形成六角形或六边形的结构。
这就是我们常见的雪花形状。
最后,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思考为什么雪花的形状呈现出六角形或六边形。
可以向学生解释这是由于水分子的结构决定的,水分子由一个氧原子和两个氢原子组成,它们会在特定的条件下排列成六角形。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小班科学活动教案:雪教案
小班科学活动雪教案主要包含了活动目标,活动准备,活动过程等内容,引导孩子感受一起玩雪、赏雪的快乐,通过撕纸,促进幼儿小肌肉群的协调发展,适合幼儿园老师们上小班科学活动课,快来看看雪教案吧。
活动目标
1、引导孩子感受一起玩雪、赏雪的快乐。
2、通过撕纸,促进幼儿小肌肉群的协调发展。
3、通过观察,让幼儿初步了解雪花的特征。
4、了解雪在不同温度下的变化。
5、培养探索自然的兴趣。
活动准备
1、音乐:小雪花
2、趣味练习:贴雪花
3、图片:雪景
4、白纸若干。
活动过程
一、导入
谈话导入活动。
冬爷爷给我们送来了礼物,看看是什么礼物?
二、展开
1.感受雪花,欣赏优美的雪景(图片)
告诉幼儿雪是冬季才会有的自然现象,引导幼儿仔细观察雪的颜色、特征。
2.欣赏故事《冬爷爷的礼物》
提问:
(1)冬天来了,莹莹来到花园里,发现有什么变化?
(2)冬爷爷送给莹莹的礼物是什么?
(3)雪花是什么样的?
3.组织幼儿布置冬天的环境,放音乐。
(1)撕雪花:每个幼儿一张白纸,让他们撕成小碎片,比一比谁撕的最小。
(2)布置雪景:洒落雪花,感受下雪的场景。
4.趣味练习:贴雪花
按照雪人身上的数字贴出相应数字的雪花。
引导幼儿进一步观察雪的变化,并体验和小伙伴共同游戏的快乐感觉。
三、结束
欣赏故事《下雪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