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白水农业土壤养分现状分析
陕西地区农业现状分析报告
陕西地区农业现状分析报告一、概述陕西地区是中国重要的农业生产基地之一,农业占据了地区经济的重要地位。
本报告将对陕西地区农业现状进行全面分析,从土地利用、农作物种植、养殖业等角度进行探讨。
二、土地利用陕西地区总土地面积约为205,800平方公里。
农业耕地面积约占总面积的60%,主要分布在渭河流域和陕北平原。
其中,用于稻谷种植的水田面积约占耕地面积的40%,主要集中在渭河流域;用于小麦、玉米等粮食作物种植的旱地占耕地面积的60%以上,主要分布在陕北平原和渭河流域。
三、农作物种植陕西地区农作物种植以粮食作物为主,主要包括小麦、玉米、大豆等。
其中,小麦是陕西地区的主要农作物,占耕地总面积的四分之一以上。
玉米种植面积也较大,以陕北平原为主要种植区域。
此外,陕西地区还大力发展优势特色作物种植,如苹果、油茶、核桃等果树种植。
苹果是陕西地区的主要果树,陕西的渭南市以其独特的气候和土壤条件,成为全国苹果生产的重要基地之一。
油茶和核桃的种植主要集中在南部山区和黄土高原地区。
四、养殖业陕西地区的养殖业也发展迅速。
主要包括牛、猪、羊和禽类养殖。
牛羊养殖主要分布在陕北平原和渭河流域,其中羊的养殖规模较大。
猪养殖主要集中在渭河流域,且规模较大。
禽类养殖则分布较广,包括鸡、鸭、鹅等。
值得注意的是,陕西地区养殖业发展中也面临一些挑战,如环境污染、水资源紧张等。
五、农业政策陕西地区积极推行农业现代化发展战略,加大农业科技投入,推广现代化农业技术,提高农业生产效益。
政府还加大“三农”政策支持力度,通过提高农民收入、改善农村基础设施等方式帮助农民脱贫致富。
此外,陕西地区加强农业品牌建设,推动特色农产品走向市场,提高陕西农产品的知名度和竞争力。
同时,加强农业合作社建设,促进农民组织化、规模化经营。
六、挑战与展望陕西地区农业仍面临一些挑战。
首先,陕西地区农业发展不平衡,东西部差距较大。
其次,农业发展与环境保护之间需平衡。
进一步加强农业科技创新,提高农业现代化水平,改善生态环境,提高农业可持续发展能力。
陕西土壤类型及特征完整版
陕西土壤类型及特征 HEN system office room 【HEN16H-HENS2AHENS8Q8-HENH1688】
陕西土壤类型及特征
陕西省土壤类型多种多样,全省共有21个土类,50个亚类,149个土属,400多个土种。
主要土类有栗钙土、黑垆土、棕壤、褐土、黄棕壤、黄褐土、风沙土、黄绵土、(土+娄)土、水稻土、潮土、新积土、沼泽土和盐碱土等。
陕西省土壤的地带性分布规律明显。
从水平分异看,陕北高原为栗钙土——黑垆土地带;关中盆地为棕壤——褐土地带;陕南山地为黄棕壤——黄褐土地带。
从垂直分异看,秦岭山地、大巴山地都很明显。
秦岭北坡自下而上为褐土——棕壤——暗棕壤——亚高山草甸土——原始土壤;大巴山北坡自下而上为黄褐土——黄棕壤——棕壤。
陕西省的主要地域性土壤为风沙土、黄绵土、(土+娄)土、水稻土、潮土、新积土、沼泽土、盐碱土等。
风沙土主要分布在陕北高原长城以北的风沙区。
黄绵土主要分布在陕北高原的黄土区。
(土+娄)土是关中主要的农业土壤。
水稻土是陕南的主要农业土壤。
新积土,分布于河流两岸,全省各地都有分布。
潮土,主要分布在陕南和关中的凹湿地区。
沼泽土,分布在地形低凹,地下水经常出露的地区。
盐碱土,主要分布在关中河流两岸低凹地上,以蒲城县的卤泊滩最集中,另外,在灌区由于排灌不当,易形成次生盐碱土。
土壤肥力直接影响着土地生产力。
陕北的栗钙土、黑垆土、陕南山地的山地棕壤、山地黄褐土、灰化土、原始土壤以及各地的风沙土、盐碱土等,一般地力较差,生产水平较低,而关中盆地的油土、(土+娄)土,汉江谷地的水稻土等土壤的分布区,则是相对高产的区域。
县域土壤养分离群样点检测及其合理采样数研究
白水县地 处关 中平 原 与陕 北 高 原 的过 渡 地带 , 位于东经 191 7 一194 2 , 纬 3 。34 ” 0。62 ” 0 。55 ” 北 50 6 ~ 3 ̄70 54 9 。南 北长 4 m, 3k 东西 宽 4 m, 5k 面积 9 6 6 8 . k2 m 。地 势西 北 高东 南 低 , 拔 4 6~15 3 6 m, 海 4 4 . 地 貌总体 分 为 中低 山 区 , 黄土梁 塬 、 土 台塬 和 黄土沟 黄 谷 四种 类 型。属 暖温 带 大 陆性 季 风 气候 , 均 气 温 平 1 .o 降水 量 5 7 8m 无霜 期 27d左右 。土 壤 14C, 7 . m, 0 类型 以黄 土性 土 和蝼 土 为 主 , 土壤 结 构 以 团块 状 和
谢 宝妮 , 常庆 瑞 , 占飞 秦
( 西北 农 林 科 技 大 学 资 源 环 境学 院 ,陕 西 杨 凌 720 ) 1 10
摘 要 :为 进 一 步研 究 县域 耕 地 土 壤 养 分 质 量 评 价 , 加 采 样 数 据 的 准 确 性 和 减 少 采 样 分 析 成 本 , 试 验 以 增 本 白水 县 为研 究 区域 , 2 2 对 6个 采 样 点 的土 壤 样 品 中有 效 磷 、 解 氮和 速 效 钾 采 用 四分 位 数 法 和局 部 M r ’ I 法 2 碱 o nS 方 a 进 行 全 局 和 局 部 离群 样 点 的 去除 , 对 去 除后 的采 样 点进 行 空 间特 征 分 析 。 然 后采 用 经 典 统 计 学 ( oha 公 式) 并 C crn 方 法和 地 统 计 学 ( 通 克 里金 ) 法 对 县 域 土 壤 养 分 合 理 采 样 数 目进 行 讨 论 , 较 两 种 方 法 各 自的优 越 性 。 结 果 表 普 方 比 明 : 解 氮 和 速 效 钾 均 检 测 出 3个 全 局 离 散 样 点 , 效 磷 全 局 离群 样 点 数 目为 7 三 种 养 分 局 部 离群 样 点 检 测 数 目 碱 有 ,
西安市土壤概况
西安市土壤概况西安市境内土壤母质种类复杂,植被类型众多,河流纵横交错,地下水位悬殊,历史上人类影响程度不一,因而土壤构成复杂多样。
经1980~1986年土壤普查,根据土壤形成条件、过程和属性,境内土壤可分为褐土塿土、潮土、水稻土、黄绵土、红粘土、新积土、紫色土、棕壤、暗棕壤、沼泽土和亚高山草甸土等12个土类。
根据土壤腐殖质含量、土层厚度、盐渍化程度及土壤耕层厚度、质地、生产性能,各土类又分若干亚类、土种,共有24个土壤亚类,50个土属,181个土种。
由于农耕历史悠久,人类生产活动对土壤形成发展影响深刻,土壤兼受自然因素和人为因素双重影响,人工培育而成的农业土壤分布广泛塿土、潮土、水稻土都是在褐土或黄土基础上,经自然淋溶粘化作用和几千年耕种熟化后形成的农业土壤。
[土壤分布规律]西安市土壤分布具有明显的水平地带性和垂直地带性规律。
【水平地带性】渭河平原广泛分布多种农业土壤,多在自然土壤基础上熟化形成,呈水平地带性分布。
河流的河漫滩土壤受河流冲积物和地下水位影响较大,低河漫滩距河床近,易受洪水影响,以新积土和水稻土为主;高河漫滩距河床较远,地形稍高,以潮土为主。
河流的一、二、三级阶地,在褐土基础上演化形成塿土。
由于耕种时间与水文条件的差异,渭河以北多灰塿土,渭河以南多黑塿土。
在人口密集的西安城郊周围,由于人类长期生产活动频繁的用土、填土和人工搅动,土壤以黄绵土和发育较晚的塿土性土为主。
山麓洪积平原的洪积扇顶部以褐土、黑塿土为主,中、上部则为红立茬土和黑立茬土。
洪积扇前缘排水不畅的洼地,形成各种水成土壤或半水成土壤,如潮塿土、水稻土等。
黄土台塬塬面土壤多为黑塿土或立茬土。
塬坡沟谷因水土流失,土壤遭受严重面蚀与沟蚀,以黄绵土为主。
【垂直地带性】秦岭山地与骊东南丘陵区,山势峻峭,山岭与深谷交错相间,海拔愈高,气温愈低,随着植被、气候带的变化,土壤呈垂直地带性分布。
骊东南丘陵沟深坡陡,地形破碎,因长期受水蚀、风蚀及重力侵蚀作用,不少地方黄土母质侵蚀殆尽。
陕西省土壤资料
陕西土壤学校:首都师范大学学院:资源环境与旅游学院学号:**********姓名:***时间:2014年6月1.概况陕西省简称陕或秦,又称三秦、古朴秦川,为中国西北一省级行政单位,省会古都西安,是中国经纬度基准点大地原点和北京时间国家授时中心所在地。
位于中国内陆腹地,横跨黄河和长江两大流域中部,地理坐标处于东经105°29′~111°15′,北纬31°42′~39°35′之间,自然区划上因秦岭-淮河一线而横跨北方与南方。
总面积20.58万平方公里,人口3733万(2010年),下辖西安1副省级市、宝鸡等9地级市及1农业示范区。
东邻山西、河南,西连宁夏、甘肃,南抵四川、重庆、湖北,北接内蒙古,为连接中国东、中部地区和西北、西南的重要枢纽。
2.土壤分类及面积2.1分类原则:陕西省第二次土壤普查的土壤分类系统,是根据全国土壤分类原则及分类系统,结合陕西省土壤资源的实际状况和土壤分类的经验,在县、地两级土壤分类的基础上,经过反复评比、归并,汇总而成。
陕西省土壤分类遵循的原则如下:①土壤分类必须把成土条件、成土图1 陕西省土壤图过程和土壤属性结合起来,并以士壤自身性态为主要依据;②自然土壤与耕作土壤视为一个整体,纳入统一的分类系统中;③土壤分类要体现科学性,生产性和群众性。
2.2具体分类陕西省土壤分类是根据全国土壤分类系统进行的,全省共划分9个土纲,22个土类,49个亚类,134个土属,403个土种。
如图1、表1:表1 陕西省土壤土壤分类系统表3.土壤的基本性质3.1土壤的物理性质土壤的物理性质系指土壤中固体、液体,气体三相的状况和性质,其中包括土壤质地、结构、容重、孔隙、水分和热量等。
土壤物理性质的好坏,不仅对植物根系生长及植株发育而且对土壤的化学性质及生物特性都有着巨大的影响,因此了解土壤的物理性质,能有针对性地进行土壤管理及土壤改良,为作物的生长发育,创造良好的土壤条件。
白水县机械化还田技术应用与思考
白水县机械化还田技术应用与思考摘要:机械化秸秆还田技术有效地改善了土壤有机质,提高土壤供肥能力,增加粮食产量,让农民朋友充分了解秸秆综合利用技术的科学性、实用性、经济性和社会性。
从而有效地杜绝秸秆焚烧带来的社会危害。
关键词:秸秆还田;应用;问题;对策中图分类号: s141.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9-8631(2012)07-0106-01一、基本概况白水县位于陕西省东北部,处于关中平原与陕北高原的过渡地带;是联结关中与陕北的咽喉要地。
全县总土地面积986平方公里。
境内地貌复杂,沟壑纵横,属山区县;也是以种植小麦、玉米、油菜为主的农业县。
土地利用结构以农耕为主,土壤多属黄土土质,占全县土地面积的64.67%;其次是塿土土质,占全县土地面积的20.71%。
县区内土壤肥力中等偏下,耕地有机质含量平均1984年为1.161%,1997年为1.226%,2003年为5%;肥力特点是富钾、缺磷、少氮。
怎样利用有限的人力,物力改良土壤结构,提高土壤肥力达到高产、稳产的目的?机械化秸秆还用技术就是最效的科技之一。
机械化秸秆还田技术是以机械粉碎、破茬、深耕和耙压等机械化作业为主,将农作物秸秆粉碎后直接还田,达到增加土壤有机质,培肥地力,提高农作物产量,减少环境污染,争抢农时的目的。
据统计我县今年种植小麦22.2万亩、玉米20.8万亩、油菜4.5万亩。
目前,全县拥有大中型拖拉机1100台,配套机械化秸秆还田机600余台;型号有惠田,布谷牌等;全县今年有小麦、油菜18万亩、4万亩高留茬(20-40cm)免耕旋播,玉米16.1万亩机械化秸秆还田。
二、还田的科学性1.土壤的物理性质得到改善。
秸秆还田后土壤透气性增强,空隙度、团粒结构、土壤水份增加,单位容重降低,能够使土壤的四要素(水、气、肥、温)互相协调,更好的发挥它的保墒、抗旱、抗涝的能力。
2.土壤的有机质成份大大提高。
农作物的主要成份是纤维素、半纤维素和一定数量的木质素、蛋白质及糖。
户县蒋村镇耕地土壤养分状况评价分析
和 HS D 比较 法对 土样 数据进 行 显 著性 分 析 ( P
0 . 0 5 ) 。
2 0 1 4年 1 1月 于 户 县 蒋 村 镇 耕 地 3个 测 点
氢 氧化 钠熔 融 一钼 锑 抗 比色 法测 定 , 有效 磷 采 用
碳 酸氢 钠浸 提 一钼 锑 抗 比色 法测 定 , 全钾 采 用 碱
毒物 质积 累越 来 越 多 , 土 壤 养 分 不 平衡 。这 种 轮作 方式 和施 肥管 理 等农作 活 动 的不 合 理使 土壤 养分 不能 满 足作 物 生 长 需要 , 而 造 成粮 食 产 量 和
了能清楚掌握此 区域 目前土壤 养分状况 , 本 文以户县蒋村 镇为典型例 , 对耕地 土壤 O~ 6 0 e m的土层进行 分层 采样 , 测定其 p H值 、 有机质 、 氮、 磷和钾等养分含量 。结果表 明, 该 区域土壤 p H值属 于 中性 一 碱性, 养分现状
表现 为极缺 有机 质 , 缺 氮, 缺磷 , 钾 丰富; 随土壤深度增加 , 有机质 、 铵 态氮含量基 本呈增 长趋势 , 硝 态氮、 有效 磷、 速效钾 、 缓效钾含量基本呈下降趋势 ; 全磷 、 全钾 不随土壤深度 变化。本 文对 上述 土壤 养分状 况进 行评价 分析 , 为该 区域农作 活动提 出了科 学合理的建议。 关 键词 : 户县 ; 耕地土壤 ; 土壤 养分
户 县 位于 陕西 关 中平 原 中部 , 东 西 最 宽处 3 1
( 东南 、 中和 西 北 ) 的 3个 土层 深 度 ( 0—2 0 e m、
k m, 南北 最长 处 5 3 k m, 总 面积 1 2 5 5 k m , 其 中耕 地 面积 3 8 4 . 7 7 k m , 灌 溉 面积 3 3 3 . 9 6 k m 。 土壤 质地 粗 , 土层 薄 , 山坡 黄 土沉 积 较 厚 , 为重 壤 ~粘 土 。蒋 村镇 地处 户县 西南 隅 , 距 县城 1 5 k m, 距 秦
陕西地区果园土壤ph现状及调节措施
土壤 pH 过高过低均会使水稻减产 土壤 pH 5 会导致缺铁 土壤 pH 值偏高致使土壤、树体养分缺乏; 产量降低,果品变差
础性质、养分活性、作物长势以及作物对土壤养分 的吸收利用效率均有一定的影响。根据土壤 pH 测定结果可大致判断土壤是否发生碱化,常用作 土壤改良的参考依据。土壤酸碱度可划分为 5 级 ( 表 1) :
土壤酸碱度分级 pH 值
强酸性 < 5. 5
表 1 土壤酸碱度分级
酸性
中性
5. 5 ~ 6. 5
6. 5 ~ 7. 5
碱性 7. 5 ~ 8. 5
强碱性 > 8. 5
2. 2 陕西果园土壤 pH 现状
苹果树栽培种植适宜土壤 pH 为 6. 5 ~ 7. 5, 属于“中 性 ”土 壤。 文 献 资 料 显 示 陕 西 苹 果 主 栽 县土壤 pH 值在 7. 60 ~ 8. 90 之间[1 - 6]。猕猴桃喜 微偏酸性土壤,根据不同种植区域猕猴桃生长状 况,猕猴桃适宜土壤 pH 5. 5 ~ 7. 5[9]。从表 2 可 以看出猕猴桃园土壤 pH 集中在 6. 73 ~ 8. 50 之 间[7 - 10],属于中偏碱性土壤( 表 2) 。
陕西农业科学 2019,65( 10) : 58 - 61
Shaanxi Journal of Agricultural Sciences
陕西地区果园土壤 pH 现状及调节措施
刘艳妮1,2 ,同延安1,2 ,马 臣1,2 ,王博美1,2 ,张馨月1,2 ( 1. 杨凌康坦生态农业与环境研究中心,陕西 杨凌 712100;
8. 20
8. 57 8. 23 8. 03 8. 19 8. 43 7. 71 7. 88 7. 79 8. 19 7. 83
白水县玉米地膜覆盖栽培技术高产效益分析
20 0 4年成 功引进 玉米地膜 覆 盖高 产栽 培 技术 , 并
在 生 产 中 不 断 改 进 、 善 该 项 技 术 , 得 了 著 的 完 取
效果 。
旱 季风 气候 , 年平 均 气 温 1 . 1 4℃ , — 1 4 O月平 均
l. 8 6℃, 平 均 降 雨 量 为 5 7 8 mm, 年 7 , 日照 时数
地 膜 玉米 。在 本 文 中科 学地 阐 明 了本 县 地膜 玉米 的 生 产 现 状 、 产 原理 、 培 技 术 、 益 分 析 . 增 栽 效 并针 对 本 县 玉
米 生 产 环 境 , 出 了适 宜 该 县 的 地 膜 玉 米 栽 培 措 施 。 提
关键词 : 白水县 ;玉 米 ;地 膜覆 盖 ;高 产 ; 益 分析 效
全 县 种 植 面 积 l 0 m。 00 0 h 。
1 白水 县 的 自然 地 理 条 件
陕西 省 白水 县 地 处渭 北 旱塬 北 部 , 渭南 地 是
区 唯 一 的 山 区县 。全 县 面 积 9 0k , 辖 1 6 m。 下 4个
3 玉 米地 膜 覆 盖 主要 栽 培 技 术 措 施 改进 与创 新
我县 属干 旱 山 区 , 水较 少 、 旱严 重 、 霜 降 干 无
期 短 , 选 种 时 , 要 保 证 能 够 正 常 成 熟 , 要 充 在 既 又
正 常生长 发育 对水 分的要求 , 因此 夏 季 多 雷 阵 雨 , 春 旱 、 旱严重 , 年 基本都 发生春寒 现象 。 伏 每
一
盖显著提 高 了地温 , 春季 日平 均 地 温较 露 地栽 培
形 式 提 高 3 5 ℃ , 幼 苗 的 安 全 生 长 提 供 了 保 — 为
白水县土地利用总体规划(2006-2020年)
白水县土地利用总体规划(2006-2020年)调整完善白水县人民政府白水县土地利用总体规划(2006-2020年)调整完善白水县人民政府二○一七年七月目录第一章总则 (1)一、规划调整完善的目的 (1)二、规划调整完善的任务 (1)三、规划调整完善的依据 (2)四、规划调整完善的原则 (5)五、规划调整完善的范围 (6)六、规划期限 (6)第二章规划调整完善背景 (7)第一节县域概况 (7)第二节土地利用现状与特点 (8)第三节本轮规划中期评估 (9)第四节规划调整完善的新形势 (14)第三章规划调整完善目标 (16)第一节经济社会发展目标 (16)第二节土地利用目标 (16)第三节规划调整目标 (18)第四章土地利用结构调整 (20)第一节农用地 (20)第二节建设用地 (21)第三节其他土地 (23)第五章土地利用布局优化 (24)第一节耕地和基本农田布局 (24)第二节建设用地布局 (27)第三节生态用地布局 (33)第六章土地用途分区管制 (36)第一节基本农田保护区 (36)第二节一般农地区 (37)第三节城镇村建设用地区 (37)第四节独立工矿区 (38)第五节生态环境安全控制区 (39)第六节自然与文化遗产保护区 (39)第七节林业用地区 (40)第八节牧业用地区 (40)第七章建设用地空间管制 (42)第一节允许建设区 (42)第二节有条件建设区 (42)第三节限制建设区 (43)第四节禁止建设区 (44)第八章土地利用重点任务 (45)第一节耕地和基本农田保护 (45)第二节节约集约用地规划 (46)第三节严守生态保护红线,维护区域生态安全和可持续发展 .. 51 第四节土地整治规划 (51)第九章镇(办)主要用地调控 (54)第一节镇(办)土地利用方向 (54)第二节主要用地调控指标方案 (55)第十章重点建设项目安排 (56)第一节交通运输建设项目 (56)第二节能源电力建设项目 (56)第三节水利建设项目 (56)第四节风景旅游建设项目 (56)第五节其他建设项目 (57)第十一章规划实施保障措施 (58)第一节加强规划实施的法律措施 (58)第二节健全规划实施行政体制 (59)第三节完善规划实施的经济手段 (60)第四节提高规划实施的技术保障 (61)第五节加大公众参与力度监督规划实施 (62)第十二章附则 (63)附表1 白水县规划目标指标表.......................... 错误!未定义书签。
陕西省土壤简介
陕西土壤1.概况陕西省简称陕或秦,又称三秦、古朴秦川,为中国西北一省级行政单位,省会古都西安,是中国经纬度基准点大地原点和北京时间国家授时中心所在地。
位于中国内陆腹地,横跨黄河和长江两大流域中部,地理坐标处于东经105°29′~111°15′,北纬31°42′~39°35′之间,自然区划上因秦岭-淮河一线而横跨北方与南方。
总面积20.58万平方公里,人口3733万(2010年),下辖西安1副省级市、宝鸡等9地级市及1农业示范区。
东邻山西、河南,西连宁夏、甘肃,南抵四川、重庆、湖北,北接内蒙古,为连接中国东、中部地区和西北、西南的重要枢纽。
2.土壤分类及面积2.1分类原则:陕西省第二次土壤普查的土壤分类系统,是根据全国土壤分类原则及分类系统,结合陕西省土壤资源的实际状况和土壤分类的经验,在县、地两级土壤分类的基础上,经过反复评比、归并,汇总而成。
陕西省土壤分类遵循的原则如下:①土壤分类必须把成土条件、成土图1 陕西省土壤图过程和土壤属性结合起来,并以士壤自身性态为主要依据;②自然土壤与耕作土壤视为一个整体,纳入统一的分类系统中;③土壤分类要体现科学性,生产性和群众性。
2.2具体分类陕西省土壤分类是根据全国土壤分类系统进行的,全省共划分9个土纲,22个土类,49个亚类,134个土属,403个土种。
如图1、表1:表1 陕西省土壤土壤分类系统表3.土壤的基本性质3.1土壤的物理性质土壤的物理性质系指土壤中固体、液体,气体三相的状况和性质,其中包括土壤质地、结构、容重、孔隙、水分和热量等。
土壤物理性质的好坏,不仅对植物根系生长及植株发育而且对土壤的化学性质及生物特性都有着巨大的影响,因此了解土壤的物理性质,能有针对性地进行土壤管理及土壤改良,为作物的生长发育,创造良好的土壤条件。
3.1.1土壤质地土壤质地是指土壤中不同大小的矿物质颗粒的相对比例或粗细状况。
土壤质地是土壤的一个稳定的自然属性,它决定着土壤的物理、化学和生物的特性,是影响土壤的水、肥,气、热状况的一个重要因素。
不同灌溉方式对渭北果园土壤水分及水分利用的影响
。『 。 。 ’ 。 。’
吕 吕
r ’
曼
咖
窿
世
图 1 21 0 0年 3~1 0月试 验地 降 雨 量
Fg. Ranali he e p rme a rh r r m rh t tb ri 01 i 1 ifl n t x ei ntlo c a d fo Ma c o Oco e n 2 0
1 2 试 验 材 料 和 试 验 设 计 .
行距 12m×3m, . 树形 为 自由纺 锤 形 , 灌溉 条 件 , 有
树 势 健壮 、 长一致 , 园标 准 化管理 。 生 果
试验果 园建 立 于 20 0 5年 , 种 为 陕 富 6号 , 品 株
收 稿 日期 :0 1 12 2 1 一 .3 O
Ta l Irg t n a u to ie e tte t nt be2 r ai mo n fdf rn r ame s i o
13 测 定 项 目与 方 法 .
量之 差 。 中各分 量均 以 m 式 m为单 位 。 作 物水 分利 用效 率为 作物 消耗 单位水 量 生产 出 的经 济产 量或 生 物产量 , 表达 式 为 : 其
雨量极 小 ; 表植 被 稀 少 , 壤 水 分蒸 发量 大 , 壤 地 土 土 保水 能力差 J 目前 , 北 黄 土高 原 地 区果 园 主要 。 渭
保 水措 施 的推广应 用 提供理论 依 据 。
1 材 料 与 方 法
1 1 研 究 区 概 况 .
的灌 溉方 式 以大 水 漫 灌 为 主且 没 有 配 套 的保 水 措
l6 7
干旱地 区农 业研 究
第 2 9卷
2 2 不 同灌溉 方式 土壤 含水 率动 态变 化规律 . 图 2为 3 0月 份 试 验 地 0~1m 不 同层 次 土 ~l 壤水 分 的变化 曲线 。不 同处理 的 土壤含 水率 在空 间 上 的垂直 变化 特点 为 : 园 土壤 水 分 垂 直 空 间差 异 果
安康市土壤类型分布及养分含量情况
安康市土壤类型分布及养分含量情况一、全市土壤类型:七个土类、十五个亚类、三十四个土属、164个土种。
(一)、我市共有七个土类:潮土、水稻土、黄棕壤、棕壤、暗棕壤、山地草甸土、紫色土。
(二)、分布:见图二、不同土壤养分含量情况(耕层农化分析加权平均值如下)(一)、潮土:耕层厚23厘米,PH:7.3;有机质1.7%;全氮0.11%;全磷0.189%;全钾2.49%;速效磷17ppm;速效钾124ppm。
(二)、水稻土:耕层平均17厘米,有机质1.89-2.14%;全氮0.128-0.135%;全磷0.129-0.154%;全钾2.31-2.415%;速效磷8.9-9ppm;速效钾121-133ppm;PH6.1-6.7。
(三)黄棕壤:占全市土壤面积73.46%。
PH6.5-6.7;有机质1.5-1.84%;全氮0.11-0.124%;全磷0.149-0.193%;全钾1.75-2.57%;速效磷8.3-8.9 ppm;速效钾111-134 ppm。
(四)、紫色土:耕层16-17厘米;PH7.7-8.5%;有机质1.19%;全氮0.093%;全磷0.137%;全钾2.11%;速效磷5.3 ppm;速效钾92 ppm。
(五)、棕壤:耕层19厘米;PH6.5;有机质3.18%;全氮0.165%;全磷0.199%;速效磷15.3 ppm;速效钾199 ppm。
(六)、暗棕壤:主要分布海拔2300米以上的山地,PH6.0,林区有机质难分解。
(七)、山地草甸土:是积水的碟形洼地,主要分布在高山凉冷气侯的平利千家坪、宁陕平河梁、秦岭梁和岚皋界梁。
PH7.6-8.3;有机质15.24-1.88%;全氮0.431-0.047%;全磷0.21-0.133%;全钾3.36-0.46%。
以上数据图表均来源于《安康土壤》西安地图出版社1989年9月。
略阳县当前土壤养分状况及施肥建议
壤速效钾含量 并不 高 , 属于钾 肥显效 或有效 区域 。 且
与第二次土壤普查时期的19 g g m / 相比有所下降, 1 k 降幅为1mg , 1 &g平均每年下降 了01m / 。 . g g 0 k
土壤P H值平 均7 8 变 幅在61 9 之 间 , 县 . , 2 . . — 2 全
差异气候 。 依然偏低 , 国中等水平 以下 。 在全 土壤速效钾平均含 根据第二 次土壤普 查结 果 ,土壤划 分为5 土 量为 1 8 g g 个 0 m / ,最 低 为 2 m /g k 3 g ,最 高为 24 g g k 1m / ; k 类 ,2 1个亚类 ,0 3 +土属 。 五个 土类是 : 水稻 土、 潮土 、 6%z壤 的速效钾含量在 5—1o g g 8 l z 0 o m / 之间 , k 说明土
大。年均 降雨 量80 m,但各 年差异较大 ,蒸 发量 6 . /g9 %的在 3 m /g2 ,说 明土壤有效磷 6m 48 k ,1 mg 0 g  ̄下 k 16 m 相对 湿度7 %, 07 m, 6 干燥度 1 , . 年均 日照总时数 含量不 高、供 给不足 ,虽然较第二次 土壤普查 时的 0 15. 。由于境 内山高 沟深 , 58 h 3 形成 了明显 的垂直性 1. mg g 08 /  ̄大 的提高 , 4 k 提高 了53 / , . k 但含量水平 mg g
略阳县 位于陕西省西南部 , 陵江上游 , 嘉 秦岭南 麓 , 中盆地 西缘 , 汉 地处陕甘川 三省交汇地带 。境 内 最高海拔22 m, 4 5 最低 海拔5 7 相对高 差13 m, 8 m, 8 8 属 长江上游嘉陵江流域 , 具有 过渡类型 的气候特征 , 冷 暖适宜 , 四季分 明, 属北亚热 带北缘 山地 暖温带湿 润
县域土壤数据分析报告(3篇)
第1篇一、前言土壤是地球表面最基本的生产资料,是农业生产的基础。
县域土壤资源的合理利用和保护直接关系到农业生产的稳定发展和生态环境的改善。
本报告以XX县为例,对县域土壤数据进行分析,旨在为当地政府、农业部门和企业提供决策依据,促进县域土壤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二、研究方法1. 数据来源:本报告数据来源于XX县农业局、国土资源局、气象局等部门,包括土壤类型、土壤养分、土壤有机质、土壤质地、土壤酸碱度等数据。
2. 分析方法:采用统计分析、GIS空间分析等方法对土壤数据进行分析,并结合实地调查进行验证。
三、县域土壤资源现状1. 土壤类型分布:XX县土壤类型多样,主要有水稻土、潮土、壤土、砂土等。
其中,水稻土分布最广,占全县土壤总面积的60%以上。
2. 土壤养分状况:土壤有机质含量普遍较低,平均含量约为15g/kg,低于全国平均水平。
全氮、全磷、全钾等养分含量也普遍偏低。
3. 土壤质地:土壤质地以壤土为主,占全县土壤总面积的40%以上。
砂土和黏土分布较少。
4. 土壤酸碱度:土壤酸碱度以中性为主,pH值在6.5-7.5之间,适宜大多数作物生长。
四、县域土壤资源利用与保护1. 农业利用:XX县农业以粮食生产为主,水稻、小麦、玉米等粮食作物种植面积较大。
土壤资源在农业生产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2. 土地利用变化:近年来,随着工业化、城镇化的快速发展,县域土地利用结构发生了较大变化,耕地面积有所减少,建设用地和生态用地有所增加。
3. 土壤保护措施:(1)推广有机肥和生物肥料,提高土壤有机质含量。
(2)实施测土配方施肥,合理施用化肥,减少化肥使用量。
(3)加强农业环境保护,防治土壤污染。
(4)加强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建设,提高土壤水分利用率。
五、县域土壤资源存在问题1. 土壤养分不足:土壤有机质、氮、磷、钾等养分含量普遍偏低,限制了农业生产的发展。
2. 土壤污染:部分区域存在重金属、农药等污染问题,对农业生产和生态环境造成一定影响。
土地整治项目区的土壤改良办法——以白水县土地整治项目为例
用, 由此会导致土壤的物理化学性状产生变化 , 最
终导 致土 壤板 结 、 肥 力下 降 等一 系列 问题 。另外 , 荒 山荒峁 中生命 力顽 强 的杂 草 以及酸 枣树 根 的普 遍 存 在也 为 日后农 作 物 的生 长 产 生 一 定 的影 响 。 为 了避免 或者 消 除这些 不利 的影 响我 们在 土地 整 治工 程实施 之 前 、 之中、 之后 综合 项 目区 的土壤类 型与 肥力情 况 及 项 目区 的整 体 规 划 , 提 出 以下 改
h m , 荒 山荒 沟 约 2 . 2万 h m , 可 供 开 发 整 治 的荒 草地 资 源极 为丰 富 , 在该 县 实施 土地 整治 工程 , 是 补充 陕 西省耕 地 后备 资源 的重要 手段 。
1 工 程 措 施
工程 措施 主要 是 土 地 平 整 之 前 的 表 土剥 离 、 回填 工程 。表 土层 一般 是指 处 于土壤 剖 面上层 的
土地 整治 是 指对 未利 用 、 不 当利 用 、 利 用效 率
因大 型 机 械设 备 的进 场 、 施 工挖 方 、 机 械 碾 压等 , 不 可 避免会 对 土壤 的整 体结 构产 生一定 的破坏作
低 以及被损毁 的土地进行 的综合整治活动 。开展
土地 整治 可 以提 高 土 地 利 用 率 , 不 断 补 充 我 国 的 耕地 后 备资 源 。 近 年来 , 随着 我 国经 济 的飞 速 发
修 回 日期 : 2 0 1 3 — 1 1 — 1 1
基金项 目: 陕西省 自然科 学基 础研究计 划( 2 0 1 2 J Q 5 0 1 5 ) 。
第一作者简介 : 魏样 ( 1 9 8 4 一 ) , 女, 陕西高陵人 , 农艺师 , 主要从事土地整治工程技术研究工作。
陕西省土壤资料
陕西土壤学校:首都师范大学学院:资源环境与旅游学院学号:**********姓名:***时间:2014年6月1.概况陕西省简称陕或秦,又称三秦、古朴秦川,为中国西北一省级行政单位,省会古都西安,是中国经纬度基准点大地原点和北京时间国家授时中心所在地。
位于中国内陆腹地,横跨黄河和长江两大流域中部,地理坐标处于东经105°29′~111°15′,北纬31°42′~39°35′之间,自然区划上因秦岭-淮河一线而横跨北方与南方。
总面积20.58万平方公里,人口3733万(2010年),下辖西安1副省级市、宝鸡等9地级市及1农业示范区。
东邻山西、河南,西连宁夏、甘肃,南抵四川、重庆、湖北,北接内蒙古,为连接中国东、中部地区和西北、西南的重要枢纽。
2.土壤分类及面积2.1分类原则:陕西省第二次土壤普查的土壤分类系统,是根据全国土壤分类原则及分类系统,结合陕西省土壤资源的实际状况和土壤分类的经验,在县、地两级土壤分类的基础上,经过反复评比、归并,汇总而成。
陕西省土壤分类遵循的原则如下:①土壤分类必须把成土条件、成土图1 陕西省土壤图过程和土壤属性结合起来,并以士壤自身性态为主要依据;②自然土壤与耕作土壤视为一个整体,纳入统一的分类系统中;③土壤分类要体现科学性,生产性和群众性。
2.2具体分类陕西省土壤分类是根据全国土壤分类系统进行的,全省共划分9个土纲,22个土类,49个亚类,134个土属,403个土种。
如图1、表1:表1 陕西省土壤土壤分类系统表3.土壤的基本性质3.1土壤的物理性质土壤的物理性质系指土壤中固体、液体,气体三相的状况和性质,其中包括土壤质地、结构、容重、孔隙、水分和热量等。
土壤物理性质的好坏,不仅对植物根系生长及植株发育而且对土壤的化学性质及生物特性都有着巨大的影响,因此了解土壤的物理性质,能有针对性地进行土壤管理及土壤改良,为作物的生长发育,创造良好的土壤条件。
陕西省农田土壤物理障碍评价
陕西省农田土壤物理障碍评价石磊;许明祥;董丽茹;师晨迪;邱宇洁【摘要】为了探明陕西省农田土壤物理障碍状况,2013年在全省选取了228个调查点,对1100多块地的农田土壤紧实度进行了调查,从土层厚度、土壤容重和紧实度几方面评价了农田土壤物理障碍状况.结果表明:(1)陕西省农田土壤耕层厚度平均为17.3 cm,其中陕北地区耕层较薄,平均为14.4 cm;全省犁底层平均厚度接近20 cm,其中陕北、关中和陕南犁底层厚度平均为14.5、18.1 cm和20.1 cm.(2)全省耕层土壤容重平均为1.25 g·cm-3,其中陕北耕层土壤容重平均为1.35 g·cm-3,容重偏大;全省犁底层土壤容重平均为1.49 g·cm-3,陕北、关中和陕南地区犁底层容重都明显偏大,影响作物根系生长.(3)陕西省农田耕层土壤紧实度平均为781 kPa,犁底层紧实度平均为2901 kPa.全省耕层土壤紧实度尚合适,但犁底层土壤紧实度过大,形成明显的障碍层.【期刊名称】《干旱地区农业研究》【年(卷),期】2016(034)003【总页数】8页(P46-53)【关键词】农田土壤;物理障碍;耕层;犁底层;紧实度;陕西省【作者】石磊;许明祥;董丽茹;师晨迪;邱宇洁【作者单位】陕西省农业厅土壤肥料工作站,陕西西安 710000;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水土保持研究所,陕西杨凌 712100;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水土保持研究所,陕西杨凌712100;国土资源部退化及未利用地重点实验室,陕西省土地工程建设集团工程技术部,陕西西安 710075;国土资源部退化及未利用地重点实验室,陕西省土地工程建设集团工程技术部,陕西西安 710075【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S152.5维持和提高土壤质量是土壤管理的中心任务。
随着我国人口和粮食需求的增长,提高农田土壤质量以保障粮食安全显得尤其重要。
土壤物理性状是土壤质量的重要方面,制约着土壤协调水、肥、气、热的能力。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本科毕业论文题目:陕西白水农业土壤养分现状分析学院:化学与生命科学学院专业班级:地理112班毕业年份:2015姓名:梁木风学号:110846037指导老师:胡明职称:副教授第二导师:张全峰工作单位:渭南市土肥所陕西白水农业土壤养分现状分析梁木风(渭南师范学院化学与生命科学学院11级2班) 摘要:本文主要以白水县为研究对象,利用手持GPS定位,在2010年采集农业用地0~20cm土壤样本500个,对有机质、碱解氮、有效磷、速效钾、有效铁、有效锰、有效铜、有效锌的含量进行了测定,并利用EXCEL2007进行数据录入、统计、处理、分析。
通过分析发现,白水县土壤养分有机质的均值14.13 g/kg,碱解氮、有效磷、速效钾含量分别为59.06mg/kg、11.93mg/kg、146.07mg/kg。
土壤养分微量元素有效铁、有效锰、有效铜、有效锌的含量分别为3.79mg/kg、5.28mg/kg、1.76mg/kg、1.34mg/kg。
其中碱解氮和有机质为低肥力水平,只有有效磷和速效钾含量达到了中等肥力水平;各养分含量均为中等变异。
有效铁和有效锰含量缺乏,有效铜和有效锌含量适中。
各微量元素均为中等变异性。
从现状分析来看,该区的土壤养分和土壤微量元素均与该区域土壤的类型、气候、岩层、成土条件、人为外在因素等有关。
关键字:土壤养分;现状分析;合理施肥;白水县1引言土壤具有为陆生植物提供水分、热量、二氧化碳、氮素等多种营养物质的功能,是植物进行光合作用把水分和二氧化碳合成有机质的场所[1]。
土壤养分则是土壤肥力的物质基础,是土壤的基本属性和本质特征。
目前,国内外对土壤养分的研究主要侧重于结合GIS技术对土壤养分进行空间变异性研究,如杨勇[2]等通过克里格插值并制图,准确了解土壤养分含量的分布状况,并运用半方差函数分析,得出土壤中有机质、全氮、有效磷存在中等空间相关性,速效钾的空间相关性较弱,为有针对性的进行施肥及有效利用土壤供了依据。
而关中地区对土壤养分方面的研究多集中在秦岭北麓地区农用土壤方面,如戴相林[3]等在周至、户县、长安,研究农用土壤时发现秦岭北麓地区氮素、磷素盈余、钾素亏缺,应采取“减氮、控钾、增磷”的措施,进行合理施肥。
对白水县土壤养分方面的研究比较少。
虽然近20年来白水地区的主要农作物苹果的产量得到快速的提高,经济效益得到稳定增长,但是从长远利益来说,目前的优质土地资源还是很缺乏的。
所以需要我们了解当地的土壤养分现状,并对其进行一些改善建议。
只有提高土壤肥力,进行科学的养分管理,建立健康的农业生态系统。
才能促进该地区农业的优质、高产、高效的发展。
本文就白水县农业土壤养分现状的分析,了解当地土壤现状,从而为该地区农业的发展,产量的提高提供科学依据。
2材料与方法2.1区域概况白水县位于陕西省东北部,处于关中平原与陕北高原的过渡地带,是关中与陕北的咽喉要地,因境内白水河而得名。
介于东经109°16′~109°45′,北纬35°04′~35°27′之间。
白水县属暖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年平均气温11.4℃,年平均降水量577.8mm[4]。
2.2样品采集本文研究的数据来源于国家农业部在渭南市临渭区2010年实施的测土配方施肥补贴项目的土壤测试数据,采样区位于陕西省渭南市白水县。
采样深度为0~20cm样品,每块地取15~20个样点混合,通过四分法保留1kg左右带回实验室经风干、去杂、过筛后用于有关项目测定,2010年共采集样品500个。
2.3样品处理土壤养分测定采用常规分析方法[5]。
土壤有机质采用重铬酸钾容量-外加热法;土壤碱解氮采用碱解扩散法;土壤有效磷经碳酸氢钠浸泡后,用分光度法测定;土壤速效钾采用乙酸铵浸提法测定;土壤有效铜、有效铁、有效锰、有效锌用等离子院子发射光谱法(ICP-AES)测定[6]。
2.4数据分析与处理对不同样本数都使用于加权算术平均值的统计,并采用标准差和样本的变异系数等统计指标作为衡量平均值代表性强弱和测定值变化大小的变异指标。
主要通过EXCEL2007进行数据录入、统计、处理与分析。
20世纪80年代起,我国曾开展了大规模的全国第二次土壤普查工作,初步建立了相应的土壤养分丰缺状况评价体系[7]。
并分析各地的土壤养分状况并制定土壤养分评价指标体系。
对当前开展的测土配方施肥工作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土壤养分分级标准依据全国第二次土壤普查土壤养分丰缺指标体系和土壤养分变异性等级划分,如(表1、2、3)所示。
3土壤养分统计特征分析3.1养分的描述性分析用经典统计学方法对白水县的土壤养分数据进行描述性统计,结果见(表4)。
再由2009年的土壤养分有机质、碱解氮、有效磷、速效钾的平均值与2010年的平均值进行对比,得到(图1)陕西白水土不同年份壤养分对比分析图。
变幅,是衡量一组地理数据的最小值到最大值之间的一个变化幅度范围。
数值越大,变化幅度越大。
速效钾的变幅最小,有机质、碱解氮、速效磷的变幅居中,碱解氮的变幅最大,为2583%。
土壤中氮主要来源于生物固氮、降水、灌溉、施肥等。
白水县的农作物主要有苹果、小麦、玉米、棉花、蔬菜、油菜等,它们的固氮能力均比较弱,气候、地形地貌条件相似,故自然因素对土壤碱解氮的变化幅度影响不大,可能是人为因素方面的影响。
在不同地区,对不同类型农作物的氮肥施加量不同。
故碱解氮的变化幅度大。
标准差,是从平均概况衡量一组地理数据与平均值的离散程度。
数值越大离散程度越高。
有机质和速效磷标准差较小,碱解氮的标准差居中。
有效钾的标准差较大,标准差为64.67。
变异系数,表示了地理数据的相对变化(波动)程度。
有机质的变异系数最小为31%,其它变异系数均较大。
由大到小依次为速效磷、有效钾、碱解氮、其中速效磷的变异系数达到54 %,差不多接近强变异。
说明,有效磷含量数据相对变化程度大。
土壤磷含量的高低,受土壤母质、成土作用、耕作施肥的作用影响。
白水县农业耕土壤类型相似,可能受施肥方面影响大。
白水县的农作物主要有苹果、小麦、玉米、棉花、蔬菜、油菜等,由于作物不同其田间管理措施以及磷肥的施用量也不尽相同,所以不同地方土壤中有效磷的含量也不同。
因此有效磷变异系数较高。
图1 陕西白水不同年份土壤养分对比分析图3.2白水县土壤有机质现状分析通过对白水农业区500个土壤样品分析,白水县农业区土壤养分分析结果(表4)。
白水地区土壤有机质的平均含量为13.14g∕kg,最大值最小值的19.07倍,变幅为1807%,变异系数为31%,根据土壤养分变异性等级(表2)得出有机质变异为中等变异性。
根据(表1)的土壤养分含量分级标准,白水的有机质含量的丰缺状况为低级。
说明了该地区的有机质含量低。
土壤有机质含量的多少,是土壤肥力高低的一项重要标志[8]。
土壤有机质来源比较广泛,其中包括动植物残体、微生物体及其不同分解阶段的产物,以及由分解产物合成的腐殖质等[9]。
白水县农用土壤区的气候、地形地貌条件相似,所以自然因素对土壤中有机质整体含量影响不大,可能是人为因素方面的影响。
近年来农民为了提高农作物产量,注重化肥的施用,而忽视的有机肥的施用。
根据(图1)陕西白水不同年份土壤养分对比分析图,可以看出2010年的土壤有机质平均含量比2009年的稍有增加,增加0.53g/kg,可能是人为因素方面的影响,农民大力的施加有机肥料(绿肥、沤肥、堆肥等)。
如秸秆还田,利用工农业废水、废渣培肥。
3.3白水县土壤碱解氮现状分析氮是作物的生命元素,参与植物体内各种代谢过程。
对作物的生长发育及其产量品质影响深刻而复杂。
土壤碱解氮作为土壤氮供应的一个重要强度指标,直接影响着农作物的生长发育。
通过对白水农业区499个土壤样品分析,得到白水县农业区土壤养分分析结果(表4)。
白水地区土壤碱解氮的平均含量为59.06mg∕kg,最大值是最小值的26.83倍,变幅为2583%,变异系数为39%,根据土壤养分变异性等级(表2)得出碱解氮变异为中等变异性。
根据(表1)的土壤养分含量分级标准,白水的碱解氮含量的丰缺状况为较低级。
说明了该地区的碱解氮含量很低。
经过调查研究表明,我国耕地土壤含氮量一般都在0.02%-0.2%之间,高于0.2%的很少,大部分低于0.1%,而华北、西北地区大部分的地区土壤耕地层含氮量不足0.1%,南方地区含氮量在0.1-0.2之间[10]。
而陕西属于北方地区,则说明它的土壤耕地层含氮量不足0.1%,含氮量低。
土壤中氮主要来源于生物固氮、降水、灌溉、施肥等。
白水主要属于陕西关中渭北平原地区,主要的农作物种植为苹果、小麦、玉米等。
它们的固氮能力比较弱,小麦和玉米在有机态氨化过程中易挥发。
其次是降水,白水位于温带地区,年降水量少,带入土壤中的氮素也相对较小。
施肥主要是施用有机肥料和氮素肥料。
内在外在因素都加剧了西北白水地区的含氮量降低。
根据(图1)陕西白水不同年份土壤养分对比分析图,可以看出2010年的土壤碱解氮平均含量比2009年的明显降低,降低了8.84mg/kg。
农民要想提高农作物的产量和质量,必须想方法提高该地区的土壤含氮量。
可以加大氮肥的施加力度。
明确氮肥的合理施肥比例和最佳的施肥时期。
提高氮肥利用率。
提高土壤含氮量,提高产量和质量。
3.4白水县土壤有效磷现状分析通过对白水农业区500个土壤样品分析,得到白水县农业区土壤养分分析结果(表4)。
白水地区土壤有效磷的平均含量为11.93mg∕kg,最大值是最小值的17.19倍,变幅为1441%,变异系数为54%,根据土壤养分变异性等级(表2)得出有效磷变异为中等变异性接近强变异性。
根据(表1)的土壤养分含量分级标准,白水的有效磷含量的丰缺状况为中等级。
说明了该地区的有效磷含量适宜。
从总体上看,我国自南向北或自东向西,土壤含磷量呈现递增趋势,华南的土壤中的砖红壤含磷量最低,东北的黑土,黑钙土和内蒙的栗钙土含磷量最高,而华中的红、黄壤以及华北的褐土、棕壤介于两者之间[10]。
而陕西白水地区位于北方地区,所以土壤含磷量适中。
土壤全磷含量的高低,受土壤母质、成土作用和耕作施肥的作用很大。
一般来说,基质火成岩的的风化母质含磷量多于酸性火成岩的风化母质,我国黄土母质全磷含量比较高。
大量的资料统计结果证明,我国不同地带气候区的土壤有效磷与全磷含量呈正相关的趋势[11]。
陕西白水位于黄土高原渭北地区,黄土母质全磷含量高,其有效磷的含量也相对高。
其次是施用磷肥。
根据(图1)陕西白水不同年份土壤养分对比分析图,可以看出2010年的土壤有效磷平均含量比2009年的稍有降低,降低了0.17mg/kg。
该耕作区要想提高产品的产量和质量需要提高土壤有效磷含量,应该加大磷肥的施加力度,合理施肥。
有效提高其肥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