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谈儒家的政治理想

合集下载

儒家、道家、法家的治国理念

儒家、道家、法家的治国理念

1、孔子:政治上主张“德治”与“仁政”,着重伦理道德教育。

“仁学”就是孔子思想的精髓,也就是其政治思想、道德思想、教育思想以及文献整理思想的理论基础与前提。

1、“仁学”的内容: 1)、孝悌——仁学之血缘基础2)、“仁者爱人”3)、恭、宽、信、敏、惠4)、克己复礼为仁2、“克己复礼”——孔子的救世“良方”1)、礼制文化2)、礼与仁3、以“仁”为核心的儒家理想人格4、“仁学”现代价值之思考:1)、积极的入世之主体精神。

2)、自觉的道德自律意识。

3)、以人为本的仁爱精神。

4)、恭敬与尊重的礼仪文明导向。

2、孟子的“仁政”思想:发展了孔子关于“仁”的思想,提出仁政主张与“民贵”“君轻”的思想,发挥了天人合一的世界观与性善论的伦理观,2、孟子的仁政学说:A、省刑罚,这与法治有关;B、薄税敛,这就是属于财政问题;C、深耕易耨,这就是属于经济建设;D、教化,以孝悌忠信为大要。

6、“仁政”学说的当代价值A、孟子的仁政学说,对我国的现代政治文明建设有着重要的借鉴意义。

“以德治国”B、孟子的民本思想, 一切以民心向背为标准的主张,对当代“以人为本”的人本主义观念的贯彻,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强调以人为本,即将人作为考虑一切问题的出发点与归宿,肯定天地之间人为贵,人为万物之灵,在人与物之间、人与所谓鬼神之间,以人为中心。

统治-人。

C、“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的自我价值完善方法。

“先义后利者荣,先利后义者辱。

”“义胜利为治世,利胜义为乱世。

”见利思义、舍生以取义。

“修身养性”3、荀子把人治与法治统一起来,把自律与她律统一起来,把教育感化与强制约束统一起来。

提出的隆礼重法、王霸并用的治国模式,把儒家的人文精神渗透进法治理论当中,强调执法者应当抱着“爱民”的态度,又把法的精神引入儒家思想里,实现了儒法两家传统治国理念的优势互补。

历史证明,荀子的这一构想,为未来的统一大帝国提供了切实可行的治国方案,为汉代以降历代王朝所实际奉行。

孟子的内圣外王之道——儒家道德理想与现实政治的统一精神

孟子的内圣外王之道——儒家道德理想与现实政治的统一精神

孟子的内圣外王之道——儒家道德理想与现实政治的统一精神“内圣外王”一词虽然出自《庄子·天下》,但用来形容儒家的价值追求却最为贴切。

孟子理想就是内圣外王的统一,其建构了一个以性善论为基础的思想体系,以人性本善为起点,把对万民的道德教化和王道政治统一起来,从而可以按照价值理想来改造现实社会。

一、人性本善是道德教化和王道政治的基础孟子认为人性本善,这种性善论也在后世逐渐成为了儒家思想的主流,并成为儒家仁人志士实施道德教化和王道政治的人性论基础。

孟子认为,“人皆有不忍人之心”(《孟子·公孙丑上》),即每个人都具有同情和怜悯他人的本能,同时每个人天生都具有“恻隐之心”、“羞恶之心”、“辞让之心”、“是非之心”——即仁义礼智这四个善端,四端之心是植根于人的本性之中的,任何外力都无法泯灭。

正因为人性之中有着善良的潜质,道德教化才有了其用武之地,才能是合理的、合乎人性的,而非反人性的。

君主有着善良的本性,才可能去践行“民为邦本”的王道政治。

这里,可以对比性恶论进行反正。

如果人性本恶的话,那么顺着人性自由放任而不加干涉,就会导致社会不断走向混乱和堕落,更不可能实行基于人性的道德教化,君主如果本性恶劣,那么王道政治也就无从谈起。

中国古典的性恶论代表荀子就认为,“人之性恶,其善者伪也”(《荀子·性恶》),即善良的言行都是后天由于认识和教化所导致的,“伪”即后天人为造成的。

荀子还指出,如果顺着自然人性发展的后果:“今人之性,生而有好利焉,顺是,故争夺生而辞让亡焉;生而有疾恶焉,顺是,故残贼生而忠信亡焉;生而有耳目之欲,有好声色焉,顺是,故淫乱生而礼义文理亡焉。

然则从人之性,顺人之情,必出于争夺,合于犯分乱理,而归于暴。

”(同上)。

在荀子看来,人性自发发展下去,一切善良的言行都会消亡,因此必须要后天引入道德教化和礼乐法度以规范人的言行,构建稳定的社会秩序,以维持社会有序运转。

可以说,在荀子思想的体系中,一个理想的治世是反人性的。

儒家孔子的政治思想是主张什么

儒家孔子的政治思想是主张什么

儒家孔子的政治思想是主张什么春秋后期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是世界最著名的文化名人。

那么你知道这位著名人物他的政治思想是怎样的?如果你想知道可千万别错过了这篇文章哟!答:孔子的政治思想——德治主张。

【思想介绍】同孔子的仁说和礼说相联系,在治国的方略上,他主张"为政以德",用道德和礼教来治理国家是最高尚的治国之道。

这种治国方略也叫"德治"或"礼治"。

这种方略把德、礼施之于民,实际上已打破了传统的礼不下庶人的信条,打破了贵族和庶民间原有的一条重要界限。

孔子的仁说,体现了人道精神,孔子的礼说,则体现了礼制精神,即现代意义上的秩序和制度。

人道主义这是人类永恒的主题,对于任何社会,任何时代,任何一个政府都是适用的,而秩序和制度社会则是建立人类文明社会的基本要求。

孔子的这种人道主义和秩序精神是中国古代社会政治思想的精华。

旅游观念1、孔子的远游观和近游观孔子说:“君子怀德,小人怀土”,“士而怀居,不足以为士矣。

”意思是君子不要留恋故土,应该通过游学四方来增长见识,实现远大的理想和抱负。

由此可知,孔子“重游”,反对“怀居”、“怀土”等心理和行为,甚而把贪恋安居、留恋故土作为君子与小人的分野标志。

但是孔子也说:“父母在,不远游,游必有方”,明确表达了他提倡近游的思想。

“父母在,不远游”也是儒家提倡推行孝道、侍奉双亲、注重人伦思想的体现。

那么孔子既“重游”,又反对“远游”、提倡“近游”,岂不是自相矛盾?实则非也。

孔子的近游观和远游观并不矛盾,而是对立统一的,类似于“鱼和熊掌”的关系。

远游与近游,实际上反映了儒家的“忠”与“孝”、报效国家与侍奉双亲的对立统一。

孔子虽然提倡“近游”,但也不一味地排斥远游,虽然主张推行孝道,但更主张“治国平天下”。

到底适宜远游还是近游,取舍标准就是是否“有方”。

事实上,跟从孔子周游列国14年的弟子中就有不少双亲健在者。

孔子反对的只是无正当目的却超出合理程度的“远游”。

战国时期儒家政治思想

战国时期儒家政治思想

战国时期儒家政治思想战国时期是中国历史上一个动荡的时期,各国争霸,乱世纷扰。

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儒家政治思想逐渐成为主流,对当时的政治、社会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儒家政治思想在战国时期的展现,不仅塑造了当时的政治形态,还影响了未来的政治发展方向。

儒家政治思想强调“仁”的重要性。

儒家思想家提出“仁者爱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等思想,强调仁爱之心的重要性。

他们认为,国家的治理应该以仁为本,君臣之间、父子之间、兄弟之间都应该发扬仁爱之心,达到和谐共处的目的。

这种思想在战国时期的国家兴起和统治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使得社会风气更加和谐,人心更加安定。

儒家政治思想注重礼制的建立。

儒家思想家提出“礼乐”的重要性,强调礼乐在治理国家中的作用。

他们认为,礼乐是国家治理的基本准则,它可以规范人们的行为,提高人们的道德素质,使得社会更加稳定有序。

儒家政治思想在战国时期提倡建立健全的礼制,规范国家政治、社会生活,为国家的长治久安提供了有力的支持。

儒家政治思想强调君主贤能的重要性。

儒家思想家认为,君主应该是一个能够以身作则,仁爱善治,通达经纬的贤能之人。

他们主张君主应以仁爱之心治国,尊重民众,勤政廉政,谨守礼制,以身作则,成为民众的楷模和榜样。

这种思想在战国时期影响了一些国家的政治制度,使得一些国家的君主在治理国家时更加注重贤能之人的选拔和重用,促进了国家的发展繁荣。

儒家政治思想强调天命和民本思想。

儒家思想家认为,君主应当尊重天命,遵循民本,以民为本,才能够得到天道的支持,维护国家的长治久安。

他们强调君主应当以百姓的利益为重,励精图治,不为私利而行动,秉持天道,谋国家之长远利益。

这种思想在战国时期的一些国家得到了贯彻实施,使得国家的政治制度更加合乎民心,社会更加稳定。

在战国时期,儒家政治思想逐步发展成熟,在统治者和思想家的引导下,影响了当时的政治和社会形态。

无论是兴起的统一国家还是权力分散的列强互立,都离不开儒家政治思想的影响。

儒家政治理想

儒家政治理想

儒家政治理想
儒家政治理想主要包含“仁政”、“王道”以及“礼制”,其理想是“大同”、“大一统”。

在儒家思想中,“仁政”是其政治学说的核心。

这一理念是孔子从孔子的“仁学”继承发展而来,孟子将其扩充发展成包括思想、政治、经济、文化等各个方面的施政纲领,即“仁政”。

其基本精神是对人民有深切的同情和爱心。

孟子认为,对一个国家来说“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这一理念体现了儒家民本思想。

儒家的另一政治理想是“王道”。

这一理念强调君臣关系、官民关系,要求统治者和被统治者双方都要承担义务。

在现实政治的问题上,儒家要求统治者和被统治者双方都要承担义务,从理论上说,被统治者有权利反抗不正常承担义务的统治者。

此外,儒家政治理想还体现在“礼制”上。

在儒家的理想社会中,每个人都能发扬人性、完成人格,通才和专才的结合是其主要追求的目标。

儒家的教育目的也在于此。

请注意,不同时期的儒家代表人物可能会有不同的政治主张和理念,上述回答以孔孟之道为主。

如果需要更深入的了解,建议阅读相关文献或请教专业人士。

儒家政治思想

儒家政治思想

儒家政治思想主要特点:1、重视传统,注重继承,崇尚西周以来的传统文化。

儒家“祖述尧舜,宪章文武”,欣赏古昔,效法先王。

孔子说自己“述而不作,信而好古。

”“子曰:甚矣吾衰也!久矣吾不复梦见周公。

”认为自己长时间梦不见周公,是一种衰老的表现,达到了梦寐以求的程度。

他整理“六经”,也是提倡古道,不过不是“不作”,而是古题有新解,按照他的认识赋于新意,是述而有作,不是泥古不化。

孟子则提倡“法先王”“言必称尧舜”。

荀子主张“法后王”,不过荀子的后王指的也是文武周公,与孟子的先王是一致的。

后儒也都继续和发扬了这一传统。

2、儒家的基本范畴是礼与仁。

孔子对礼与仁作了系统的阐述,构成了儒学的理论基石。

○1克己复礼——为仁之道(基本要求)○2为政以德,取信于民:民无信不立。

孔子政治思想的主要内容——为政以德:尊五美,屏四恶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拱之。

《为政》导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导之以礼,齐之以德,有耻且格。

君子之德(领导人的作风)风,小人之德草。

草上之风,必偃。

子张问於孔子曰:何如,斯可以从政矣?子曰:尊五美,屏四恶,斯可以从政矣。

子张曰:何谓五美?子曰:君子惠而不费,劳而不怨,欲而不贪,泰而不骄,威而不猛。

子张曰:何谓惠而不费?子曰:因民之所利而利之,斯不亦惠而不费乎?择可劳而劳之,又谁怨?欲仁而得仁,又焉贪?君子无众寡,无小大,无敢慢,斯不亦泰而不骄乎?君子正其衣冠,尊其瞻视,俨然人望而畏之,斯不亦威而不猛乎?子张曰:何谓四恶?子曰:不教而杀谓之虐;不戒视成谓之暴,慢令致期谓之贼,犹之与人也,出纳之吝,谓之有司。

○3孔子-德治、礼治。

孔子政治思想的主要内容——礼礼治思想的内容A、以礼治国。

治国治民光靠政、刑不行,要以礼治国。

“礼,务国家、定社稷,序人民,利后嗣者也。

”“不学礼,无以立。

”“上好礼 ,则民莫敢不敬。

”B、礼为社会整合之准则。

礼的核心是分贵贱、上下、等级。

礼是维系政治社会安定之力量。

儒家的政治思想

儒家的政治思想

儒家的政治思想中國古代以孔孟為宗師﹑主張以仁義道德治國的學派。

面對春秋戰國時期“王道衰﹐禮義廢﹐政權失﹐國異政﹐家殊俗”的社會現實﹐儒家代表人物提出一套以仁學禮治為基本精神的救時治國方案。

在先秦﹐仁學禮治為基本精神的救時治國方案。

在先秦﹐儒學是諸子百家學說之一﹐儒學是諸子百家學說之一﹐儒學是諸子百家學說之一﹐漢以漢以後則上升為統治階級提倡的官學。

起源和發展 儒的起源很早﹐儒的起源很早﹐儒者作為殷﹑儒者作為殷﹑儒者作為殷﹑周王朝的官吏﹐周王朝的官吏﹐周王朝的官吏﹐從事教育和相禮從事教育和相禮活動。

春秋時期社會大動盪﹐活動。

春秋時期社會大動盪﹐儒者失去原來地位﹐儒者失去原來地位﹐儒者失去原來地位﹐在民間以相禮為業﹐在民間以相禮為業﹐在民間以相禮為業﹐其中的佼其中的佼佼者佼者孔丘孔丘吸取殷﹑吸取殷﹑周文化財富﹐周文化財富﹐周文化財富﹐提出系統的理論體系﹐提出系統的理論體系﹐提出系統的理論體系﹐創立儒家學派﹐創立儒家學派﹐創立儒家學派﹐為先秦儒為先秦儒學發展的第一時期。

孔丘死後﹐“儒分為八”﹐戰國前期﹐﹐戰國前期﹐孟軻孟軻較多地繼承孔學原義﹐批判義﹐批判墨家墨家﹑楊朱以及法家諸學說﹐以求光大儒學﹐為先秦儒學的第二時期。

戰國末年﹐戰國末年﹐荀況荀況以仲尼﹑子弓的繼承者自任﹐立足儒家﹐在批判的基礎上﹐融會貫通道﹑墨﹑名﹑法思想﹐開後期儒家之先河﹐是先秦儒學第三時期。

先秦儒家代表人物還有顏回﹑曾參﹑子思﹑子路等人。

先秦儒家思想的基本史料有﹕《論語》﹑《孟子》﹑《荀子》﹑《詩經》﹑《尚書》﹑《周禮》﹑《儀禮》﹑《孝經》﹑《周易》和《春秋》等。

先秦以後﹐儒家為適應各個時期封建統治階級的需要﹐從孔子學說中演繹出各種應時的儒家學說出各種應時的儒家學說。

漢代漢代董仲舒董仲舒以儒學為主﹐兼吸取陰陽﹑道﹑法諸家學說﹐使儒學神學化﹔魏晉何晏﹑王弼諸人援道入儒﹐使儒學玄學化﹔宋明時期周敦頤﹑朱熹﹑王陽明等人又把儒﹑道﹑佛結合起來﹐把儒學哲理化。

儒家的政治思想

儒家的政治思想
第一种观点认为是孟子本人所著; 第二种观点认为该书是孟子死后由其弟子 记述而成的; 第三种观点认为该书是孟子生前已经基本 完成,其弟子曾经参与编辑成书。
一、仁义社会——孟子的理想
1 、百姓生活:丰衣足食,老有所养,幼有 所教:
“五亩之宅,树之以桑,五十者可以衣 帛矣。鸡豚狗彘之畜,无失其时,七十者可 以食肉矣。百亩之田,勿夺其时,数口之家 可以无饥矣。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 斑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
2、 财产关系——井田制(家家有地) 财产为道德教化的基础:“有恒产 者有恒心,无恒产者无恒心。” 理想社会中的生产资料所有制形式 —— 井 田制。
“方里而井,井九百亩。其中为公田, 八家皆私百亩,同养公田。公事毕,然后 敢治私事”。
3、君民关系之(1):重民 “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是故得乎丘民 而为天子,得乎天子为诸侯,得乎诸侯为大夫。诸 侯危社稷,则变置;牺牲既成,粢盛既洁,祭祀以 时,然而旱干水溢,则变置社稷。” 杨伯峻的翻译:百姓最重要,土谷之神次之,君 主为轻。所以得到百姓的欢心便做天子,得到天 子的欢心便作诸侯,得到诸侯的欢心便做大夫。 诸侯危害国家,那就改立;牺牲既已经肥壮,祭 品又已经洁净,也依时致祭,但是仍遭水旱灾害, 那就要改立土谷之神。
君主掌握政治权力,臣子则在知识 和道德上给君主以辅佐和劝戒,形成一 种相辅相成、合二而一的权力结构,以 此来保障政治统治的理性。
二、行王道——政治战略
王道——“以德行仁而王” 霸道——“以力假仁而霸”
“以德行仁”主张的主要依据:
(1)历史的经验 ——“ 三代得天下也以 仁;其失天下也以不仁。国之所以兴废存 亡亦然。天子不仁,四海不满;诸侯不仁, 不保社稷;卿大夫不仁,不保宗庙;士庶 人不仁,不保四体。今恶死亡而乐不仁, 是犹恶醉而强酒。”

儒家、道家、法家的治国理念

儒家、道家、法家的治国理念

教育。

“仁学”就是孔子思想得精髓,也就是其政治思想、道德思想、教育思想以及文献整理思想得理论基础与前提。

1、“仁学”得内容:1)、孝悌——仁学之血缘基础2)、“仁者爱人”3)、恭、宽、信、敏、惠4)、克己复礼为仁2、“克己复礼”——孔子得救世“良方”1)、礼制文化2)、礼与仁3、以“仁”为核心得儒家理想人格4、“仁学”现代价值之思考:1)、积极得入世之主体精神。

2)、自觉得道德自律意识。

3)、以人为本得仁爱精神。

4)、恭敬与尊重得礼仪文明导向。

2、孟子得“仁政”思想:发展了孔子关于“仁”得思想,提出仁政主张与“民贵”“君轻”得思想,发挥了天人合一得世界观与性善论得伦理观,2、孟子得仁政学说:A、省刑罚,这与法治有关;B、薄税敛,这就是属于财政问题;C、深耕易耨,这就是属于经济建设;D、教化,以孝悌忠信为大要。

6、“仁政”学说得当代价值A、孟子得仁政学说,对我国得现代政治文明建设有着重要得借鉴意义。

“以德治国”B、孟子得民本思想, 一切以民心向背为标准得主张,对当代“以人为本”得人本主义观念得贯彻,有一定得参考价值。

强调以人为本,即将人作为考虑一切问题得出发点与归宿,肯定天地之间人为贵,人为万物之灵,在人与物之间、人与所谓鬼神之间,以人为中心。

统治-人。

C、“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得自我价值完善方法。

“先义后利者荣,先利后义者辱。

”“义胜利为治世,利胜义为乱世。

”见利思义、舍生以取义。

“修身养性”化与强制约束统一起来。

提出得隆礼重法、王霸并用得治国模式,把儒家得人文精神渗透进法治理论当中,强调执法者应当抱着“爱民”得态度,又把法得精神引入儒家思想里,实现了儒法两家传统治国理念得优势互补。

历史证明,荀子得这一构想,为未来得统一大帝国提供了切实可行得治国方案,为汉代以降历代王朝所实际奉行。

1. 老子它以关于“道”得学说为中心,崇尚自然,倡导无为,重视人性得自由与解放。

无为而无不为得社会、政治、人生论1、无为而无不为得政治观老子所提出得“道”,开辟了一个超越了现实世界得本体世。

论儒家“无为而治”思想对当代道德治理的启示

论儒家“无为而治”思想对当代道德治理的启示

O F 匚aoningE c o n o m y v o c a u o n a - a n d Technica- c o =e g eO F匚aoning E c o n o m i c M a n a g e m e C a d r e c o =e g e人文与艺术论儒家“无为而治冶思想对当代道徳治理的启示刘臣君(辽宁大学哲学院,辽宁沈阳110122)摘 要:“无为而治”是中国传统社会的一种理想政治状态,同时也是儒道两家共同的政治 理想。

儒家的无为是一种“君无为而臣有为”意义上的治道思想,君主德盛而民自化,君主不必 躬亲,只需以榜样的示范力量去推行德政,进而便能达到以德化民、天下大治的政治效果遥这 一思想虽然带有理想主义色彩,但其中所蕴含的政治观、平等观、道德观,对于当今时代正确处理道德与法治的关系,以及建构和谐社会具有重要的指导价值。

关键词:儒家思想:无为而治:为政以德:以德化民:现代价值中图分类号:B222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5646(2021)02-0046-0346“无为而治”一词在儒家的思想典籍中并不常 见(论语中只有一处),长期以来未被后世重视。

谈到“无为而治”,无论是学者还是大众,都更倾向于将其归结到道家思想之下。

然而,“无为而治” 并非一家之言,而是整个古代社会的最高政治理想。

这一思想历久弥新,其中蕴含着的道德观、平等观对我国当下道德治理工作仍具有启示作用。

一、无为而治:古代社会最高的政治理想(一)儒家“无为而治”的思想意涵儒家典籍中关于“无为而治”的思想材料虽然有限,但是这并不代表儒家不重视“无为而治”。

恰恰相反,“无为”思想是儒家治道的有待发掘的 隐性逻辑(线索)。

孔子曾言:“无为而治者,其舜 也与夫何为哉?恭己正南面而已矣”。

⑴孔子提出“君王南面之术”,舜是孔子心中实现“无为而 治”的君主的典范。

在此,孔子不但高度赞扬舜是明君贤王,而且更是推崇舜无为而天下大治的政 治局面,这也清楚地反映出孔子的政治理想便是“无为而治”。

儒家思想政治主张

儒家思想政治主张

儒家政治思想是“仁政”、“王道”以及“礼制”,其理想是“大同”、“大一统”,其政治学主要阐述君臣关系、官民关系。

孔子“君事臣以礼,臣事君以忠”,孟子“民为重,社稷次之,君为轻”,荀子“从道不从君,从义不从父,人之大行也”,是儒家政治学的代表性主张。

在现实政治的问题上,儒家要求统治者和被统治者双方都要承担义务,从理论上说,被统治者有权利反抗不正常承担义务的统治者。

“仁政易行”则提倡分清“不能”与“不为”之间的区别,即“不去做”与“做不到”之间的差异。

而其“无恒产,因无恒心”也体现了民本思想。

在国际政治方面,儒家主张“华夷之辨”。

华夷之辨在古代促进了中原先进文化的传播,在近代则成为中国现代化的障碍。

孔于是中国政治思想史最伟大的人物,从孔子开始,中国政治思想进入了体系完备的时代。

孔子对于中国政治思想贡献在于,他系统地整理,继承和丰富了以往的历史遗产,创立了以仁礼为核心的政治思想。

孔子的仁说,体现了人道精神,孔子的礼说,则体现了礼制精神,即现代意义上的秩序和制度。

人道主义这是人类永恒的主题,对于任何社会,任何时代,任何一个政府都是适用的,而秩序和制度社会则是建立人类文明社会的基本要求。

孔子的这种人道主义和秩序精神是中国古代社会政治思想的精华。

政治和伦理结合。

对儒家说来,政治是伦理的扩大,伦理是政治的基础,孔子说:"其为人也孝梯,犯上作乱者鲜矣。

"(《论语,学而》)忠是孝的扩大。

他们认为修身、齐家是治国、平天下的前提。

理想的君和"圣"是一致的,政和"正"是相联的,儒家所提倡的"礼",既是政治准则又是道德规范。

从董仲舒起把礼具体为"三纲五常",支配了整个封建社会,违反了它,就既是道德问题又是政治问题,。

在治国方略上主张以德为主、德刑相辅。

如何治民,统治阶级历来有德与刑两手,即镇压与教化并用。

孔子主张对民要"道(引导)之以德,齐(整齐)之以礼。

儒家的理想政治体制

儒家的理想政治体制

儒家的理想政治体制儒家思想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理想政治体制有着独特的见解。

以下从五个方面来阐述儒家的理想政治体制。

一、君主道德儒家认为君主是政治体制的核心,君主的道德品质直接影响到国家的治理和社会的稳定。

因此,儒家的理想政治体制强调君主的道德修养,认为君主应该具备仁、义、礼、智、信等品质,以身作则,引导臣民行善去恶。

同时,儒家也主张君主的权力应该受到制约,君主的决策应该以天下苍生为念,而非个人的私欲。

二、仁政治理儒家主张以仁政治理国家,认为政治的本质应该是关爱人民,促进人民的福祉。

儒家认为仁政的体现包括:减轻赋税、减轻刑罚、保障人民的基本权利等。

儒家也强调公平和正义,主张按照天道无偏、天道酬勤的原则来分配社会资源和财富,使每个人都能够享有平等的机会和权利。

三、礼制秩序儒家认为礼制是维护社会秩序的重要手段,主张以礼制来规范人们的行为,促进社会的和谐与稳定。

儒家的礼制包括各种礼仪、礼节和习俗,强调人们在日常生活中应该遵循的道德规范和行为准则。

同时,儒家也主张礼制应该与时俱进,根据时代的发展和社会需求进行适当的调整和完善。

四、教育推广儒家认为教育是推广仁政、培养人才、提高人民素质的重要途径。

儒家的教育理念包括:培养人的德行、智识和技能,使人具备完善的人格和全面的素质;提倡终身学习,使人们在学习中不断成长和提高;推广普及教育,使每个人都有接受教育的机会。

儒家认为通过教育的推广,可以培养出大批有德有才的人才,为国家和社会的发展做出贡献。

五、选拔贤能儒家认为选拔贤能是实现理想政治体制的关键,主张通过科举制度等方式选拔有才能、有品德的人才担任官职。

同时,儒家也强调选拔人才应该注重实际能力,而非仅仅看重门第、财富或关系。

选拔出来的贤能应该具备专业素养和行政能力,能够为人民谋福利、为社会创造价值。

通过选拔贤能,可以为国家和社会的发展注入新的活力。

综上所述,儒家的理想政治体制包括了君主道德、仁政治理、礼制秩序、教育推广和选拔贤能等方面。

儒家文化的价值取向

儒家文化的价值取向

儒家文化的价值取向一、推崇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价值取向。

儒家倡导以天下为己任,以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人生理想来自我约束、自我激励和自我塑造,体现了中国传统知识分子对人生的积极进取精神,是一种积极有为的人生哲学。

而当儒家这种积极的人格理想与价值目标受到挫折而无法实现时,他们继而转向道家思想中去寻找寄托。

这就是“达则兼济天下,穷则独善其身”的精神内核。

一方面以天下为己任,忧国忧民,有着很强的社会责任感;另一方面注重内在修养,即人格和道德的自我完善。

这种儒道互补,进可攻退可守的人生哲学,在一定程度上有利于维持人们的身心平衡,体现了人生进展的有张有弛、张弛相融的生命哲学。

然而,如此的价值取向似乎暗示着世人,个人要想实现“治国、平天下”的人生价值,仿佛只有走从政当官这条路,这就促成了中国封建宗法等级制度的建立,也给中国传统思想留下了深深的印记——“官本位”的思想,这种错误的价值导向,不仅容易导致全社会的单一行政化,也是社会落后和腐败现象的重要成因。

二、以伦理道德为评判一切是非的价值观。

儒家去分析和评判他人的思想和行为,要求忠君爱国,孝敬父母,友兄悌弟,舍生取义,讲求信誉,对中华民族的民族心理、风情风俗、审美意识、价值观念等方面都产生了极为广泛深远的影响。

从积极意义上看,它强化了个人的道德品行修养,在一定程度上有助于和谐人际关系,维系社会的既定秩序,中国历来被誉为“礼仪之邦”与此不无关系。

从消极方面来看,它不是从平等的角度去维系人际关系和社会秩序,而是体现出上下贵贱、尊卑长幼的严格等级差别,甚至于性别歧视。

它扭曲了正常的人际交往和各种社会关系,使人的本质在一定程度上受到异化,甚至成为精神自由和个性解放的桎梏。

三、片面的夸大“义”,贬低“利”。

孔子说:“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

”战国时期的孟子则趋于极端,他对梁惠王说:“王何必曰利,亦有仁义而已矣。

”迨及宋明,理学家们把贵义贱利的儒学传统推向戕害人性的阶段。

儒家政治理想是什么

儒家政治理想是什么

儒家政治理想是什么导读:儒家政治理想是什么对儒学来讲,理想人的培养和和谐家庭的建立毕竟只是为达到最终目的——治国平天下——铺平了道路,要使国泰民安、歌舞升平的景象出现,根本上还需要现实政治的努力。

天下统一,政治清明;上下有分,等级有序;尊贤礼士,君仁臣义;君民同乐,轻敛薄赋:这既是儒学家们憧憬、瞻望的理想社会的格局,也是他们终身倡导,甚至“知其不可而为之”的现实政见和主张。

儒家仁政、德治的政治主张,严格地说,只是一种管理社会的理想。

而儒家所憧憬和企求的理想社会,便是一个安定、和谐与统一的治平之世。

从孔子的天下归仁、近悦远来、“四海之内皆兄弟”,孟子的政治清明、君民同乐、百姓“亲睦”,到荀子的上下协调、“群居和一”“四海之内若一家”等等无不构画出一幅社会稳定和谐的美妙蓝图。

先秦儒家这种从仁学的基点出发建构而成的美好社会的图景,到了秦汉之际,便自然地发展为“大同”理想。

“大同之世”显然是对原始社会的带有理想化成分的描述,但它表达了儒家对这种理想社会的向往,它抓住了“天下为公”这一公有制社会的本质特点,肯定了原始民主、平等和互爱互助的人际关系,为后来的思想家提供了一份极有价值的思想资料。

儒家在提出“大同”理想的同时,从社会现实出发,又肯定“大道既隐”,“天下为公”已被“天下为家”所代替。

出现了财产私有,“货力为己”的以血缘关系为基础的宗法教度,人们“各亲其亲,各子其子”,官爵、财产世世代代相沿袭,形成君臣、父子、夫妇的等级关系,于是,便有必要“礼义以为纪”,“以正君臣,以笃父子,以睦兄弟,以和夫妇。

”维护宗法等级秩序,区分尊卑上下贵贱的礼义制度,就这样应运而生了。

儒家把这种需要用礼义制度、道德规范来调整人与人之间关系的社会称之为“小康”社会,并认为它是人类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才产生的,这实际上是肯定了孔孟所倡导的礼义之治的历史必然性,亦表达了儒家的较低一层次的社会理想。

然而,不仅“天下为公”的“大同世界”是一个乌托邦,就是“天下为家”的“小康”社会,以仁义为法则来协调一切人与人的关系,也具有一定的空想色彩。

儒家的政治思想

儒家的政治思想

儒家的政治思想一、儒家概述1、儒与儒家儒是从事教育的人,《周礼》有:“儒,有六艺以教民者”。

所以儒和师总是联系在一起的。

“六艺”:礼、乐、御、射、书、数。

儒者是否按“六艺”从事教育活动,目前尚无其他佐证。

孔子是以“六经”为教本,“六经”大约是孔子对自西周以来的传统文化进行整理后选编的教本。

“六经”即《诗》、《书》、《礼》、《乐》、《易》、《春秋》。

六经中没有《乐》,所以又称“五经”。

儒是先于孔子而存在的。

儒除从事于教育外,还从事于相礼的活动。

周人特别讲究礼,人们的一行一动都有一定的礼仪规定。

一般人有时弄不清楚礼的仪式和程序,于是有专门的人来掌礼,儒便是专门从事掌礼的人。

孔子在成名之后仍从事相礼的活动,墨子曾挖苦儒者:“富人有丧,乃大说,喜曰:‘此衣食之端也。

’”(《墨子·非儒》)由此可知儒者掌相礼之事。

在春秋中叶以前,儒大概是官吏中的一种成员,后来逐渐流散在社会上,以教育和相礼为业。

孔子便是其中的佼佼者。

孔子以儒为业,但他不是一个简单的因循者,他在儒这个职业上作了特殊的表演,概括言之,主要有如下三点:第一,面向社会广泛招收弟子。

学在官府这种局面到春秋时逐渐走向衰败,应运而起的是私人招收生徒。

孔子是私人办学的猛将,他把眼光转向整个社会,不拘一格广招弟子。

孔子收纳弟子的原则有两条,一是“有教无类”(《论语·卫灵公》)。

另一条是“自行束修以上,吾未尝无诲焉(《论语·述而》)”。

孔子招收的学生很多,来自社会的不同阶层,有的很富,有的很穷,有犯过罪的,有做过强盗的,还有流浪汉等等,多达三千人,这是一个奇迹。

孔子招收的学生虽然又多又杂,但他的教育教学活动都一丝不苟,认真负责,根据学生的不同情况,因材施教。

孔子面向整个社会招收弟子,在教育史上具有划时代的意义,并对社会生活产生了广泛的影响。

第二,孔子对传统文化进行了系统的整理。

孔子对殷周以来的传统文化有着深厚的感情,他说:“周监于二代,郁郁乎文哉!吾从周。

儒学与政治讨论发言稿

儒学与政治讨论发言稿

儒学与政治讨论发言稿讨论主题儒学与政治发言内容:中国最核心的政治文化是儒家政治思想,这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代表,它影响了中国基本的意识形态。

儒家政治思想的最大色彩是“人伦色彩”,强调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不是强调个体的人,而是强调集体,强调和谐。

儒家人伦思想的发展,是因为有其特定的社会土壤,即根深蒂固的家族观念。

靠人治,如遇到圣人贤人,可能就是“贞观之治”、“开元盛世”,如碰到道德水准低下的人,则就可能为害一方。

所以,历代王朝的兴衰更替就是因为这个矛盾,这是一个结构性的政治矛盾,并造成了中国社会长久以来重人治、轻法治的局面。

首先是个人专制的出现。

儒家的政治理想是“德治”,即理想的统治者用自己的道德规范来“教化”臣民。

这样,为人们寄予厚望的“圣明天子”便具有高度的道德象征意义,且往往无需具体的外在的限制。

但历史上的经验表明,一种不受任何监督、限制的权力的存在本身,对社会就是一种巨大的威胁,极易演化成个人的专制独裁。

其次是公民民主意识的淡漠。

近代民主政治运行的基础是法制,法制建立的基础是公民权利和人格平等。

而在近代中国,由于列强的侵略,救亡图存成为第一紧迫问题,加之传统的“大一统”观念的影响,这样,国家民族的自由与解放被放到了个性的自由与解放之上。

近代著名的资产阶级思想家梁启超专门写了《论自由》,但他强调的是:个人自由不是主要的,主要的是要争“团体自由”、“国家自由”,为了国家的自由,“便要大家牺牲自由”,这正好与西方资产阶级的人权观念和国家学说相反再次是精英政治模式的崇尚。

由于中国传统的政治文化强调道德教化,所以最理想的政治就是“好人政治”、“圣君贤相”,即著名学者胡适理想中的“好人政府”,所以社会中最显贵的也是士大夫阶层,也最为统治者所倚重,而对下层百姓则不关心。

而且,由于儒家传统思想注重的是道德修养,伦理关系,对生产劳动和科学技术采取一种轻视的态度,(孔子就曾有言“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

孔子的治国思想是怎么样的

孔子的治国思想是怎么样的

孔子的治国思想是怎么样的孔子是“世界十大文化名人”之首,是中国古代著名思想家、教育家。

那么你想知道孔子的治国思想究竟是怎样的吗?如果你想了解这些信息,那你更加不能错过了,赶紧和小编我一起来阅读这篇文章吧! 政治思想孔子的政治思想核心内容是“礼”与“仁”,在治国的方略上,他主张“为政以德”,用道德和礼教来治理国家是最高尚的治国之道。

这种治国方略也叫“德治”或“礼治”。

这种方略把德、礼施之于民,严格了等级制,把贵族和庶民截然划分治者与被治者。

打破了贵族和庶民间原有的一条重要界限。

孔子生活在西周宗法礼制传统较深的鲁国,这时周王朝的统治权力已经名存实亡,诸侯间相互争战不断,出现了“王道哀,礼义废,政权失,家殊俗”的社会现实,“君不君、臣不臣、父不父、子不子”成了那个时代的特点。

社会矛盾的激化阻碍了生产力的发展,人的精神和信念也发生了前所未有的摧残。

这些共同构成了孔子政治思想产生的历史渊源和社会条件,“仁”与“礼”是其政治思想的基本精神。

孔子的最高政治理想是建立“天下为公”的大同社会。

“大同”社会的基本特点是:大道畅行,“天下为公”,因而能“选贤与能,讲信修睦”,“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矝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阴谋欺诈不兴,盗窃祸乱不起,这是一幅理想化的传说中的尧舜时代的原始社会景象,也是孔子憧憬的最高理想社会。

“小康”社会是孔子主张的较低的政治目标。

“小康”社会的基本特点是:大道隐没,“天下为家”,“各亲其亲,各子其子,货力为己”,与这种贫富不均、贵贱不等相适应,产生了一系列的典章制度、伦理道德,“以正君臣,以笃父子,以睦兄弟,以和夫妇”,“以立田里,以贤勇知”,相应地还要设“城郭沟池以为固”,由是,“谋用是作,而兵由此起”。

这种社会显然没有“大同”世界那样完美,但有正常秩序,有礼、仁、信、义,所以称为小康。

这种社会实际上描述了“私有制”产生后的阶级社会的“盛世”。

儒家道家法家的治国理念

儒家道家法家的治国理念

1. 孔子:政治上主张“德治”和“仁政”,着重伦理道德教育;“仁学”是孔子思想的精髓,也是其政治思想、道德思想、教育思想以及文献整理思想的理论基础和前提;1、“仁学”的内容:1、孝悌——仁学之血缘基础2、“仁者爱人”3、恭、宽、信、敏、惠4、克己复礼为仁2、“克己复礼”——孔子的救世“良方”1、礼制文化2、礼与仁3、以“仁”为核心的儒家理想人格4、“仁学”现代价值之思考:1、积极的入世之主体精神;2、自觉的道德自律意识;3、以人为本的仁爱精神;4、恭敬与尊重的礼仪文明导向;2. 孟子的“仁政”思想:发展了孔子关于“仁”的思想,提出仁政主张和“民贵”“君轻”的思想,发挥了天人合一的世界观和性善论的伦理观,2、孟子的仁政学说:A、省刑罚,这与法治有关;B、薄税敛,这是属于财政问题;C、深耕易耨,这是属于经济建设;D、教化,以孝悌忠信为大要;6、“仁政”学说的当代价值A、孟子的仁政学说,对我国的现代政治文明建设有着重要的借鉴意义;“以德治国”B、孟子的民本思想, 一切以民心向背为标准的主张,对当代“以人为本”的人本主义观念的贯彻,有一定的参考价值;强调以人为本,即将人作为考虑一切问题的出发点和归宿,肯定天地之间人为贵,人为万物之灵,在人与物之间、人与所谓鬼神之间,以人为中心;统治-人;C、“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的自我价值完善方法;“先义后利者荣,先利后义者辱;”“义胜利为治世,利胜义为乱世;”见利思义、舍生以取义;“修身养性”3. 荀子把人治与法治统一起来,把自律与他律统一起来,把教育感化与强制约束统一起来;提出的隆礼重法、王霸并用的治国模式,把儒家的人文精神渗透进法治理论当中,强调执法者应当抱着“爱民”的态度,又把法的精神引入儒家思想里,实现了儒法两家传统治国理念的优势互补;历史证明,荀子的这一构想,为未来的统一大帝国提供了切实可行的治国方案,为汉代以降历代王朝所实际奉行;1.老子它以关于“道”的学说为中心,崇尚自然,倡导无为,重视人性的自由与解放;无为而无不为的社会、政治、人生论1、无为而无不为的政治观老子所提出的“道”,开辟了一个超越了现实世界的本体世;界;这个本体世界的开辟,为以后中国哲学家、中国知识分子安顿自己的心灵开辟了一个新天地,从而开启了超越的人文精神;超越的人文精神与入世的人文精神,共同构成了中国传统的人文精神;老子的无为而治,也对以后中国政治思想和现实政治发生了深刻的影响;在历史上,无为政治与有为政治总是相辅相成的;西汉初年,就通过无为政治取得了“文景之治”的成效;范文澜对老子思想的总的评价;他说:“老子是有极大智慧的古代哲学家;他观察了自然方面天地以至万物变化的情状;他观察了社会方面历史的、政治的、人事的成与败,存与亡,祸与福,古与今相互间的关系与因果,他发现并了解事物的矛盾性比任何一个古代哲学家更广泛更深刻;……在马克思主义的唯物辩证法传入中国以前,古代哲学家中,老子确是杰出的无与伦比的伟大哲学家;”中国通史简编第五章2. 庄子的“天人合一”思想—对老子“道论”的继承与发展:1、“道”之特点. A、“道”的无所不在性:B、道无意志、无欲望、无人格、无所作为但又无所不为;庄子塑造的理想人格是“真人”;真人之为“真”,真在依乎天道而顺乎人性,真在任情率性不加伪饰;真人是人类之最本真而现实之最稀罕的人格,故真人又可谓“至人”;真人无为而无不为,超凡而脱俗,故真人又可谓“神人”;真人深得道之精、德之髓,故无有不通;真人之为“理想”,一方面,从某种意义上说,它并不是指向未来的“希望”,而是指向原始之本真,因而真人的修为之路是一条复归之路、退隐之路;另一方面,它又是立足于人间尘世,而游心于逍遥之境的,因而真人的修为之路又可以说是一条超升之路、捷径之路;韩非子:以法治国1、韩非子“法、术、势”统一的思想:2.君主绝对专制主义思想:A、皇帝至上理论的极度发展;先秦法家,特别是韩非,极力倡导绝对的君权主义,秦帝国的建立在实践上为强化君权提供了历史条件;“事在四方,要在中央;圣人执要,四方来效”韩非子·物权B、以法为教,以吏为师主张改革和实行法治,要求“废先王之教”韩非子·问田,“以法为教”韩非子·五蠹;“刑过不避大臣,赏善不遗匹夫”韩非子·有度; “散其党”“夺其辅”韩非子·主道;“宰相必起于州部,猛将必发于卒伍”韩非子·显学;2、基本特点第一,他们特别强调法的作用,认为法是治国的不二法门,概括言之,即以法治国,一切由法裁断;第二,强化君主专制和独裁;法家是君主专制的讴歌者,事事处处都为君主打算,从而把君主专制主义思想推到了顶峰;第三,法家在政治上使用的最基本的概念和范畴,主要有法、势、术、刑、罚、赏、利、公、私、耕、战等等;这些概念和范畴是法家思想的支柱,使法家独具特色;。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谈谈儒家的政治理想
对儒学来讲,理想人的培养和和谐家庭的建立毕竟只是为达到最终目的──治国平天下──铺平了道路,要使国泰民安、歌舞升平的景象出现,根本上还需要现实政治的努力。

天下统一,政治清明;上下有分,等级有序;尊贤礼士,君仁臣义;君民同乐,轻敛薄赋:这既是儒学家们憧憬、瞻望的理想社会的格局,也是他们终身倡导,甚至“知其不可而为之”的现实政见和主张。

儒家仁政、德治的政治主张,严格地说,只是一种管理社会的理想。

而儒家所憧憬和企求的理想社会,便是一个安定、和谐与统一的治平之世。

从孔子的天下归仁、近悦远来、“四海之内皆兄弟”,孟子的政治清明、君民同乐、百姓“亲睦”,到荀子的上下协调、“群居和一”“四海之内若一家”等等无不构画出一幅社会稳定和谐的美妙蓝图。

先秦儒家这种从仁学的基点出发建构而成的美好社会的图景,到了秦汉之际,便自然地发展为“大同”理想。

“大同之世”显然是对原始社会的带有理想化成分的描述,但它表达了儒家对这种理想社会的向往,它抓住了“天下为公”这一公有制社会的本质特点,肯定了原始民主、平等和互爱互助的人际关系,为后来的思想家提供了一份极有价值的思想资料。

儒家在提出“大同”理想的同时,从社会现实出发,又肯定
“大道既隐”,“天下为公”已被“天下为家”所代替。

出现了财产私有,“货力为己”的以血缘关系为基础的宗法教度,人们“各亲其亲,各子其子”,官爵、财产世世代代相沿袭,形成君臣、父子、夫妇的等级关系,于是,便有必要“礼义以为纪”,“以正君臣,以笃父子,以睦兄弟,以和夫妇。

”维护宗法等级秩序,区分尊卑上下贵贱的礼义制度,就这样应运而生了。

儒家把这种需要用礼义制度、道德规范来调整人与人之间关系的社会称之为“小康”社会,并认为它是人类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才产生的,这实际上是肯定了孔孟所倡导的礼义之治的历史必然性,亦表达了儒家的较低一层次的社会理想。

然而,不仅“天下为公”的“大同世界”是一个乌托邦,就是“天下为家”的“小康”社会,以仁义为法则来协调一切人与人的关系,也具有一定的空想色彩。

孔孟学说的遭遇就早已证明了这一点。

孔孟提倡的重德治教化,省刑去罚,一方面固然有利于人民的休养生息,减轻受剥削压迫的程度,从而对发展经济和实现社会的稳定和谐产生积极的影响,表现出较多的人民性和历史远见。

但另一方面,这种善良的愿望和主张却不符合统治者急功近利的现实需要,扩大疆域,称霸诸侯,一统天下,需要的是暴力、酷刑等更为有力的,现实的手段。

于是,我们便可以看到,儒家这种以仁学为基础的政治理论
和社会理想,其本身的内容和特点就决定了它在中国二千多年封建社会的特殊的历史命运。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