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制度经济学:发展历程、方法论和研究纲领

合集下载

新制度经济学的现状及其发展趋势

新制度经济学的现状及其发展趋势

新制度经济学的现状及其发展趋势随着经济学研究的深入,新制度经济学作为一门新兴学科,日益受到广泛。

本文将简要概括新制度经济学的核心概念,分析其当前研究现状,并探讨未来的发展趋势。

在经济学领域,新制度经济学把制度因素纳入到经济分析中,强调制度对经济发展的重要作用。

其中,市场制度、产权制度和企业制度等是新制度经济学的主要研究对象。

市场制度是指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对市场交易行为进行规范的规则体系;产权制度是指界定和保护个体或团体财产权利的制度安排;企业制度则涉及到企业的组织形式、治理结构等方面。

当前,新制度经济学在国内外的研究已经取得了丰硕成果。

在理论方面,学者们基于新制度经济学视角,对市场失灵、经济增长、社会发展等问题进行了深入探讨。

在实证研究方面,新制度经济学也被广泛应用于政策分析、产业研究等领域。

例如,对知识产权保护制度的研究,有助于理解技术进步对经济发展的影响;对劳动力市场制度的研究,有助于理解劳动力市场的发展规律和政策选择。

展望未来,新制度经济学将持续现实问题,并呈现出以下发展趋势:研究领域将进一步拓展。

随着全球化的推进和新兴市场的发展,新制度经济学将更加国际制度与政策比较、转型经济体的制度变革等问题,以适应全球经济格局的变化。

研究方法将更加多元化。

除了传统的规范分析和实证分析,新制度经济学将更多地采用实验经济学、演化经济学等新兴方法,以丰富和完善自己的研究体系。

然而,新制度经济学在发展过程中也面临着一些挑战。

例如,制度的界定与测度问题、制度的动态变化问题以及政策制定的复杂性问题等,都需要新制度经济学进一步探索和解决。

新制度经济学作为一门新兴学科,已经在经济分析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未来,新制度经济学将继续现实问题,拓展研究领域,创新研究方法,以更好地为经济发展服务。

通过深入研究和探讨新制度经济学,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市场经济的运行规律和发展趋势,为政策制定者提供有益的参考。

本文将探讨新制度经济学的发展历程、方法论和研究纲领。

新制度经济学

新制度经济学

新制度经济学新制度经济学是经济学的一个重要分支,它对传统经济学进行了全面的批判和反思,提出了一系列新的理论和观点,对现代市场经济的发展和规制提供了有力的参考。

一、新制度经济学的起源和发展新制度经济学是20世纪70年代末到80年代初由美国学者奥利弗·威廉姆森等人提出的。

这一理论体系的基本思想是,经济活动不仅受到市场机制和产权制度的影响,还受到制度环境的影响。

因此,研究经济行为的制度安排和运作规则,较为全面地描绘和分析市场机制、权利制度和企业组织等方面的作用,是新制度经济学的根本任务。

二、新制度经济学的主要理论新制度经济学主张,经济行为的制度安排是产生经济效能的关键因素之一。

制度环境会影响消费者和生产者的行为,进而影响市场效果。

新制度经济学的主要理论如下:1. 产权理论产权制度是构成市场经济的核心要素之一。

新制度经济学将产权界定为对各种可交易资源的所有权、使用权和处分权的摆脱搅乱的机制。

在市场经济中,准确的产权可以有效地配置和利用资源,同时也可以促进竞争和创新。

2. 契约理论契约是市场经济和组织效能的基础。

新制度经济学认为,契约代表了就当事人如何协商并合作来完成交易所必需的权利和义务达成共识。

在不同的市场环境下,不同的契约安排可能会导致不同的合作行为。

3. 交易费用理论交易费用是实现一个交易所必须要付出的代价,包括信息搜索、协商、合同撰写和执行等环节。

新制度经济学认为,交易费用的大小取决于市场环境。

如果交易环境复杂难以把握,交易费用必然较高。

三、新制度经济学对经济体制改革的启示新制度经济学为经济体制改革提供了有益的启示和参考。

在中国,随着成熟市场经济体系的不断建立,市场经济体制的规范化、制度化和现代化已经成为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必由之路。

新制度经济学的研究也为中国经济体制改革提供了一些具体的启示:1. 加快产权制度改革保护产权是现代市场经济的重要保障之一。

如何做到产权保护的严格与有效,是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的关键所在。

新制度经济学观点

新制度经济学观点

新制度经济学观点【最新版4篇】目录(篇1)I.新制度经济学简介1.新制度经济学的定义和发展历程2.新制度经济学的核心思想II.制度与经济绩效的关系1.制度的定义和作用2.制度与经济绩效的关联性3.制度变迁的影响III.产权制度的重要性1.产权的定义和功能2.产权制度与经济发展3.产权保护的措施IV.交易成本经济学1.交易成本的定义和构成2.交易成本与经济绩效的关系3.降低交易成本的途径正文(篇1)一、新制度经济学简介新制度经济学是一门研究制度、产权、交易成本等经济变量的学科,它从微观和宏观层面研究经济绩效。

新制度经济学认为,制度是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它决定了资源的配置方式和效率。

新制度经济学观点认为,制度的变迁会影响经济绩效,因此,建立良好的产权制度和交易成本经济学是促进经济发展的关键。

二、制度与经济绩效的关系新制度经济学认为,制度是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它决定了资源的配置方式和效率。

制度的存在可以降低交易成本,从而提高经济绩效。

同时,制度的变迁也会影响经济绩效,制度的创新和改革可以促进经济的发展。

因此,建立良好的产权制度和交易成本经济学是促进经济发展的关键。

三、产权制度的重要性产权是财产权的一种,它是决定资源分配的重要因素。

产权的明晰可以促进资源的有效利用,降低交易成本,从而提高经济绩效。

同时,产权的保护也是非常重要的,只有保护好产权,才能促进经济的发展。

因此,建立良好的产权制度和保护产权的措施是促进经济发展的关键。

四、交易成本经济学交易成本是指在进行交易时所产生的成本,它包括信息成本、谈判成本、监督成本等。

降低交易成本可以提高经济绩效,从而促进经济的发展。

目录(篇2)1.新制度经济学简介2.制度变迁的定义及原因3.制度变迁的影响及其评价4.结论正文(篇2)一、新制度经济学简介新制度经济学是一门研究制度与经济行为之间相互关系的学科,它强调了制度对于经济活动的重要性。

在新制度经济学中,制度被定义为规范人们行为的一系列规则、准则和程序,这些规则和准则对于经济活动的效率、公平和稳定具有重要影响。

新制度经济学:一个理论概括

新制度经济学:一个理论概括

新制度经济学:一个理论概括摘要:作为现代经济学的重大发展之一,制度经济学已深入考察了诸多经济问题。

制度经济学溯源和演化都有多条路径,且它们之间尚有交叉和互补的趋势,但其中新制度经济学总体上还是具有较为明确的特征。

它并未改变新古典经济学的范式,而是在继承其基本内核的同时又做了一些重要发展。

它不仅改变了行为主体和分析对象,而且实现了企业和家庭、市场和企业以及政府和微观主体在分析上的统一。

新制度经济学诸多分支都是围绕着一个核心定理展开的,它们只是从不同角度对科斯定理的具体延伸。

而制度因素分析、比较制度分析和博弈分析等方法,也显示了新制度经济学的自身特色。

关键词:新制度经济学;范式;核心定理;分析框架中图分类号:f019.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1502(2013)02-0095-05新制度经济学(nie)是最近四十多年兴起的一门经济学子学科。

虽然r·科斯早期的两篇文章为其发展指明了方向,但是却长期处于“引而不用”的尴尬地位。

自20世纪60年代末以来,一批学者开始推进科斯的思想,逐渐实现了制度问题与经济分析的有机结合,有价值的成果不断涌现,从而形成了一个庞大而深刻的研究领域。

人们习惯于将这些理论归入nie之列,其中包括诸多分支,例如产权理论、交易成本理论、委托-代理理论、制度变迁理论等等。

但这些理论所用的假设、概念、视角等并不完全一致,我们往往很难把握nie的理论体系,以致nie似乎只是一些松散观点的堆积。

一些学者已试图归纳出nie的分析框架,其中影响最大的是t·埃格特森的《经济行为与制度》以及e·弗鲁博顿和r·芮切特的《新制度经济学》。

[1][2]这些工作加深了我们对nie体系的理解和把握。

不过,前者对各分支之间的关系还缺乏归纳和提炼,而后者虽然进一步归纳了它们之间的关系,但把基准立于不完全契约之上。

除此之外,目前nie还存在与传统制度经济学交叉和互补发展的趋势,s·鲍尔斯对此趋势做了理论概括。

新制度经济学的内容

新制度经济学的内容

新制度经济学的内容新制度经济学是20世纪80年代后期兴起的一种经济学流派,它主要关注经济体制中的制度安排对经济行为和经济绩效的影响。

本文将从理论基础、研究方法和实证研究三个方面介绍新制度经济学的内容。

一、理论基础新制度经济学的理论基础可以追溯到奥利弗·威廉姆森(Oliver Williamson)和道格拉斯·诺斯(Douglass North)的研究成果。

威廉姆森和诺斯认为,传统的经济学理论忽视了制度在经济活动中的作用,而经济体制中的规则、制度和契约对经济行为和资源配置有重要影响。

新制度经济学的理论基础强调了制度安排对经济绩效的影响,弥补了传统经济学的不足。

二、研究方法新制度经济学采用了多种研究方法,包括理论分析、实证研究和实验研究。

通过理论分析,新制度经济学试图解释为什么经济体制中的规则、制度和契约对经济行为和经济绩效有影响。

实证研究和实验研究则通过数据的收集和分析,用以验证理论模型的有效性,并提供实证证据支持。

三、实证研究新制度经济学的实证研究主要关注以下几个领域:产权和合约、机构和组织、市场和竞争等。

在产权和合约领域,新制度经济学研究了产权安排对资源配置和经济绩效的影响。

在机构和组织领域,新制度经济学研究了不同的组织结构对经济绩效的影响。

在市场和竞争领域,新制度经济学研究了市场组织形式、交易成本和信息不对称对市场绩效的影响等。

新制度经济学的研究成果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

例如,在政府改革方面,新制度经济学为政府职能的重新规划和政府组织形式的改革提供了理论支持。

在企业管理方面,新制度经济学为企业组织形式和内部治理结构的设计提供了参考。

在市场竞争方面,新制度经济学为监管政策和市场机制的设计提供了借鉴。

总结而言,新制度经济学的内容主要包括理论基础、研究方法和实证研究。

它从制度安排的角度研究经济行为和经济绩效,填补了传统经济学的不足。

新制度经济学的研究成果对于政府改革、企业管理和市场竞争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为实践提供了理论支持和借鉴。

新制度经济学理论概述_孙绪娜

新制度经济学理论概述_孙绪娜

理论综述资料通讯2007年第7、8期新制度经济学理论概述孙绪娜(厦门大学公共事务学院福建厦门361005)内容提要:新制度经济学是近年来发展较快的一门经济学分支,它的基本内容是用经济研究制度现象。

现在已经有人把它与微观经济学和宏观经济学并列为经济学的三大基础。

新制度经济学主要试图揭示制度的起源和演化、制度的性质与功能以及各种制度具体的经济后果,研究领域广泛,内容涉及政治学、法学、社会学及管理学等多种学科。

关键词:新制度经济学科斯制度学派新自由主义思想20世纪40年代,由于凯恩斯主义的兴起,制度学派及其他一些非主流学派被忽视,直到60年代,制度主义重新兴起。

这一时期出现了两个“新”制度经济学,分别是以加尔布雷思、谬尔达尔等经济学家为代表的“Neo-institutionaleconomics”,及以科斯、诺思等为代表的“New-institutionaleconomics”。

为区分这两支制度学派,国内一般将以加尔布雷思等人为代表的制度学派称为现代制度经济学,而将以科斯等为代表的制度学派称为新制度经济学。

一、新制度经济学的起源与框架新制度经济学属于新自由主义思想中的一枝,与以凡伯伦、康芒斯等人为代表的旧制度学派经济学有区别,与以加尔布雷思为代表的现代制度经济学也有区别。

他们的重大差别在于旧制度学派往往对主流经济学持批判否定的态度,批驳有余而建树不多;同时,分析方法更接近社会学方法而非经济学方法。

而新制度经济学则基本赞同主流经济学的分析方法,并将这一方法运用于分析制度。

所以新制度经济学与主流经济学的区别在于研究领域、研究对象的不同,而与旧制度学派经济学及现代制度学派经济学的差异则是研究方法的不同。

新制度经济学的研究对象是制度本身以及制度与经济绩效之间的关系。

主要就制度的起源、形成及变迁,研究制度与经济发展的关系,研究产权制度、企业制度以及政府、国家等制度。

如科斯所说,标志当代制度经济学特征的应该是,它所探讨的问题是那些现实世界提出来的问题。

新制度经济学:发展历程、方法论和研究纲领

新制度经济学:发展历程、方法论和研究纲领

新制度经济学:发展历程、方法论和研究纲领欧阳日辉1,徐光东2(1.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博士生,北京 100000;2.国家发改委经济体制与管理研究所北京 10000)摘要:新制度经济学已经成为经济学中不容忽视和令人激动的领域,但新制度经济学内部没有形成一个明确统一的范式。

新制度经济学在坚持正统的新古典理论硬核的同时,不断修正新古典理论的保护带。

由于制度现象本身的复杂性,新制度经济学的进步需要方法论上的多元论,或者说对各种方法论的兼收并蓄。

新制度经济学的进一步发展,必须在奥地利经济学认识论的基础上,充分整合现有各个流派制度分析的资源,将被新古典抽象掉的不确定性、无知、错误预期和法律与制度框架还原到现实中,研究真实世界的经济学。

关键词:制度;新制度经济学;方法论;研究纲领中图分类号:F 文献标识码:A新制度经济学已经成为经济学中最令人激动的领域,并被视为哥白尼式的革命。

新制度经济学的革命使经济学的潮流从政策建议转向了经济解释,这种转变引起了对经济现象的重新认识,对研究目的的重新确认,以及对效率含义的重新评价。

由于关注范围的广阔和文献的庞杂,更主要的是由于其内部不同流派之间的差别和异议,新制度经济学还不是一个严格意义上的明确统一的范式。

因而适时对新制度经济学的有关文献进行梳理,从总体上把握新制度经济学的思想脉络和发展方向,成为一项迫切而有价值的工作。

一、新制度经济学的发展历程把与制度及制度变迁有关的问题纳入经济学科的努力,贯穿经济思想史的始终。

因此,当我们回顾新制度经济学的发展历程时,必须将视角推向历史的纵深。

1.制度主义的先驱制度经济学的先驱可以追溯到苏格兰启蒙思想家,包括大卫•休谟、亚当•弗格森和亚当•斯密(柯武刚和史漫飞,2002:39-40)。

他们揭示出了运行中的经济,或者在更广泛的意义上说,人类文明的制度基础及其演化的性质。

而涂尔干和孔德的社会学传统也是制度研究的重要起源(汪丁丁,2002:200-201)。

新制度经济学

新制度经济学
高市场效率
3
研究领域和方向
研究领域和方向
新制度经济学的研究领域非常广泛,包括但不 限于
研究领域和方向
产权理论:主要探讨产权的界定、分 配和保护对经济行为的影响
契约理论:研究契约的制定、执行和 监督如何影响交易成本和市场效率
组织理论:探讨不同类型的组织结构 如何影响决策效率和创新能力
制度变迁理论:解释制度如何随时间 演变,以及影响制度变迁的因素
5
实证分析方法
实证分析方法
6
案例研究
案例研究
01
新制度经济学的案例研究主要关注 特定领域的制度问题
例如,产权制度对经济发展的影响、
02
契约执行对交易成本的影响、组织
结构对创新能力的影响等
03
这些案例研究通常涉及深入的田野 调查和数据收集,以提供实证支持
7
结论与未来研究方向
结论与未来研究方向
政策研究:分析政策制定和实施过程 中的制度因素,以及如何通过改革制 度来提高政策效果
4
方法论
r
xxxxx
方法论
新制度经济学采用经济学传统的方 法论,包括理论模型、实证分析和 案例研究等
其中,理论模型通常用于解释基本原 理和机制,实证分析则用于检验模型 的预测能力和解释能力,案例研究则 用于深入探讨特定领域的制度问题
新制度经济学作为经济学的 一个分支,为解释经济现象 提供了更为全面的视角。它 弥补了传统经济学在解释制 度因素方面的不足,通过引 入制度因素,更好地解释了 经济发展、市场运行和政策
效果
然而,新制度经济学仍然面 临一些挑战和批评。一些学 者认为,新制度经济学过于 强调制度的作用,而忽略了 其他因素如技术进步对经济 发展的影响。此外,新制度 经济学的理论模型往往基于 一定的假设条件,而这些假 设条件可能与现实世界不符,

新制度经济学概述

新制度经济学概述

新制度经济学概述引言新制度经济学是一种研究经济组织和机构对经济行为的影响的经济学派别。

与传统的经济学理论不同,新制度经济学关注于理解实际经济中的制度安排、契约和组织结构等因素对经济活动的影响。

本文将对新制度经济学的基本概念、核心观点和研究方法进行介绍。

新制度经济学的基本概念新制度经济学的基本概念主要包括制度、契约和组织等部分。

制度制度是指规范和约束经济活动的一系列规则、习惯、惯例和法律。

制度可以分为正式制度和非正式制度。

正式制度包括法律、宪法等明确规定的制度安排;非正式制度则是一种隐性的、不正式的约束,如社会规范、习惯等。

新制度经济学认为,制度对经济发展有重要影响,不同的制度安排会导致不同的经济结果。

契约契约是指经济参与者之间为合作或交换而达成的协议或约定。

契约可以是明确的书面合同,也可以是隐性的口头约定。

新制度经济学研究契约的设计、执行和弃约等因素对经济行为的影响。

组织组织是指经济参与者在一起为实现共同目标而形成的机构或团体。

新制度经济学关注于组织的性质、结构和治理方式对经济活动的影响。

新制度经济学的核心观点新制度经济学的核心观点主要包括交易成本、属性权理论和路径依赖等。

交易成本交易成本是指经济参与者进行交易所需要支付的各种成本,包括查找信息、协商、订立合同、执行合同和解决争议等。

新制度经济学认为,交易成本是经济活动中的重要因素,制度安排的有效性可以通过降低交易成本来增加交易的效率。

属性权理论属性权理论研究经济资源归属和使用权的分配问题。

新制度经济学认为,属性权的明确和保护对经济发展至关重要。

不清晰或不完善的属性权制度会导致资源配置不当和经济效率低下。

路径依赖路径依赖是指经济发展过程中已经形成的制度安排对后续发展产生的路径依赖效应。

新制度经济学认为,现有的制度安排可能会限制经济的创新和变革,路径依赖效应可以解释为什么某些制度难以被替代或改变。

新制度经济学的研究方法新制度经济学采用多种研究方法来探索制度对经济行为的影响。

新制度经济学理论的综述

新制度经济学理论的综述

新制度经济学理论的综述新制度经济学理论是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后期兴起的一种经济理论,它对传统经济学的分析进行了批判性的反思,提出了完全不同的视角和新的研究方向。

新制度经济学强调了制度和组织在经济活动中的重要作用,认为制度和组织的质量决定了经济效率与效益的高低,同时也对市场失灵和政府干预等问题提供了独特的解释。

在本文中,我们将对新制度经济学的核心观点和主要研究领域进行综述。

一、新制度经济学的核心观点1. 制度的重要性新制度经济学的主要观点之一是制度的重要性。

它认为,制度是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的关键,经济体制、法律制度、社会规范等各种制度都会影响经济活动的效率和效益。

制度的设计和运行方式会影响人们的行为,尤其是在协商、契约和合作方面的行为。

它会直接和间接地影响企业、市场、政府等各种机构的决策和活动方式,进而影响整个经济体系的运转和效果。

2. 组织的重要性新制度经济学强调了组织的重要性。

有些企业会出现明显的优势,即能够以低成本生产较高质量的产品,从而在市场上获得更大的份额和利润。

这种优势往往不仅是生产设备和技术的差异,而是生产者的组织和管理能力的优势。

新制度经济学认为所有企业都是权力和信息的互动,而组织形式对实现这个过程的成功或失败起着重要的作用。

3.信息的不完全新制度经济学认为信息的不完全是制度和组织发展的原因之一。

市场中买方和卖方的信息不对称限制了市场效果,包括经济主体的交易和合作决策。

在这种情况下,制度和组织需要做出补偿、解决合作或交易的问题,并为市场创造一套相对稳定的协商和约束机制。

4.博弈的重要性新制度经济学还强调了博弈的重要性。

博弈是指一个人行动的结果取决于其他人的行动选择,而其他人的行动选择又受其行动的结果的影响。

新制度经济学认为,大多数经济交易和协商伴随着信息不确定性和信任博弈。

因此,了解博弈行为和决策原则对于制度设计和组织运行至关重要。

二、新制度经济学的主要研究领域1.市场失灵新制度经济学通过对交易和协商的基础条件不足及其影响的分析,提供了对市场失灵之“黑匣子”(市场失灵的机制)的更深刻认识,从而有了更多的措施和决策的范式。

新制度经济学的理论体系及方法论研究

新制度经济学的理论体系及方法论研究

新制度经济学的理论体系及方法论研究摘要:20世纪80年代以来,新制度经济学在西方经济学界异军突起,他们通过对产权、制度、交易费用的分析,构建起以产权理论、交易费用理论、制度变迁理论、委托—代理理论为核心的新制度经济学的理论体系。

在方法论方面,他们借鉴新古典主义的分析框架和分析方法,通过对新古典主义的经济人假设的修正,并把边际交易成本分析引入制度分析中,构建了新制度经济学的方法论体系。

关键词:制度、经济人假设、交易费用一、新制度经济学的理论渊源新制度经济学是用经济学的方法研究制度及其在经济运行中的功能、地位和作用的科学。

严格地说,经济学对制度的关注和研究并非始于新制度经济学,早在19世纪末、20世纪初,以凡勃伦、康芒斯为代表的美国制度学派便开始倡导对现实生活中的制度结构进行分析。

制度学派代表人物康芒斯强调制度对经济生活的重要性,他认为,制度是经济发展的动力。

并把制度定义为是“集体行动控制个体行动。

”他把现代资本主义的社会关系解释为一种交易关系,他认为,“交易”概念是与“生产”概念相对应的经济学范畴,并对交易概念进行明确的界定和分类。

在康芒斯看来,交易活动是制度的最基本单位,制度不过是无数次交易活动的结果,因此,对不同类型交易的分析,也就转化为对不同经济制度的分析,这样,就使“交易”概念一般化,从而具有更广泛的适应性。

另外,康芒斯还强调所有权是制度经济学的基础,从所有权稀缺到制度稀缺展开分析,提出了一整套采取集体行动来建立秩序的制度体系。

新制度经济学的某些理论灵感和基础概念直接或间接地来源于美国制度学派,特别是康芒斯早期研究所有权与法律的经济学。

例如,康芒斯提出,财产真正的本来的意义不是指物质的东西,而是指使用和处理某物的绝对权利;他还指出“交易”是经济分析的基础。

可以看出,康芒斯的观点在后来的新制度经济学中基本得以保留。

由此可见,新制度经济学与早期制度经济学存在着一定的理论渊源。

二、新制度经济学的理论体系新制度经济学在产权、交易等一些基本理论范式上继承了凡勃伦、康芒斯等人的传统和思路,他们凭借新古典主义经济学的分析框架和分析方法,在经济人有限理性、效用最大化等基本假设的基础上,研究和估价资源配置所依赖的制度条件。

新制度经济学

新制度经济学

新制度经济学一、什么是新制度经济学:新制度经济学就是用经济学的方法研究制度的经济学。

(一)比较:把制度作为经济学的研究对象是新制度经济学对正统经济理论的一场革命。

经济理论的三大传统柱石是——天赋要素、技术和偏好。

随着经济研究的深入,人们越来越认识到仅有这三大柱石是不够的。

新制度经济学家以强有力的证据向人们表明,制度就是经济理论的第四大柱石,制度至关重要。

(二)特点:1、新制度经济学充分假设,制度有深刻的效率因素。

不同制度下绩效是不一样的。

2、新制度经济学坚持认为资本主义经济制度的重要性,不仅在于技术本质,而且还在于管理方式结构,后者带来不同的经济类型中信息传递、激励和分权控制的区别。

3、新制度经济学用的是比较方法,一种可行的形式与另一种相比,而不是与抽象的无磨擦的理想形式相比较。

比较中的基本概念就是交易成本。

4、新制度经济学认为,经济组织的中心问题,归本求源是人类活动者的行动属性,行为假设被看作是现实中的重要部分,这个层次的严重失败将导致制度经济学的危机。

(三)新制度经济学研究的范围:1、交易成本和产权;2、政治经济学和公共选择;3、数量经济史;4、认知,意识形态以及路径依赖的作用。

关注和研究得最多的是交易成本和产权。

可以说,这是新制度经济学的核心部分。

(四)7个基本信念1、法律的、政治的、社会的和经济的制度对经济绩效有重要的影响。

2、强调运用新古典理论分析制度的构成和运行是新制度经济学的基本价值取向。

在新古典经济学的基础上,再引入博弈论、演化经济学及行为经济学等是可以弥补新古典经济学在分析制度上的不足的。

3、理论和经验分析应该是交互式的并且一起随着时间的变化而演化。

这两者(理论和经验)的互动成为新制度经济学建立理论体系的一条有效路径。

4、学科间的研究对于理解制度的作用以及制度怎样影响经济行为和绩效具有重要意义。

新制度经济学关于制度研究的范式可以被其他社会科学所借鉴。

注重对制度从不同层面的分析已经成为社会科学的共同任务。

新制度经济学主要理论

新制度经济学主要理论

新制度经济学主要理论新制度经济学是20世纪80年代以来发展起来的一种经济学理论和研究方法。

它主要强调经济制度的作用和影响,认为经济行为不仅仅受市场因素的影响,还受到制度环境的制约和引导。

新制度经济学主要包括制度理论、统计制度经济学和实证制度分析等方面的研究。

首先,新制度经济学的核心理论是制度理论。

制度理论强调了经济制度对经济行为和市场结果的影响。

它认为个体的行为决策受到各种制度规则的制约和引导,而这些规则包括法律、习俗、常规、契约等。

这些制度规则可以影响市场的运行机制和经济资源的配置方式,从而影响市场的效率和公平性。

制度理论的研究可以揭示制度变迁的动因和规律,为经济制度和市场建设提供理论指导。

其次,新制度经济学还包括统计制度经济学的研究方法。

统计制度经济学是一种通过经济统计数据对经济制度的影响和效果进行分析的方法。

它通过构建经济制度变量和经济结果变量之间的统计模型,来评估经济制度对经济绩效的贡献。

统计制度经济学可以帮助我们量化制度环境对经济行为和市场结果的影响程度,从而为制度变革和政策制定提供科学依据。

最后,新制度经济学还强调实证制度分析的重要性。

实证制度分析是新制度经济学的一种具体研究方法,其核心思想是通过实证研究来验证和评估制度理论的假设和推论。

实证制度分析可以通过实地观察、统计数据的分析和实验证实等方法,来研究和评估各种制度规则对经济行为和市场结果的影响。

实证制度分析可以提供比较真实和客观的制度效果评估,为经济决策和政策制定提供科学依据。

总之,新制度经济学主要包括制度理论、统计制度经济学和实证制度分析等方面的研究。

它强调经济制度对经济行为和市场结果的影响,通过研究制度变迁的动因和规律,评估经济制度对经济绩效的贡献,以及通过实证研究来验证制度理论的假设和推论,为经济决策和政策制定提供理论和实证基础。

新制度经济学的发展对于了解经济现象、改善经济制度,推动经济发展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新制度经济学》第1章新制度经济学的起源

《新制度经济学》第1章新制度经济学的起源
• 到了20世纪80年代,从墨西哥开始,大量的发展中国家陷入债务 危机之中,经济发展因之而受到很大冲击。这里固然有从发达国 家资本借入时附加的各种苛刻条件所带来的不利影响,但发展中 国家自身不利的制度条件更为重要。
• 正是在这一时期,西方经济学界的产权理论研究方兴未艾。1973 年,道格拉斯·诺斯与罗伯特·托马斯合著的《西方世界的兴起》一 书中,将产权理论运用于欧洲经济史的研究,探索欧洲兴起的原 因。
1.1.1 制度是如何被经济学家所重视的?
2.经济学家发现制度的重要性
• 诺思和托马斯认为,有效率的组织需要在制度上作出安排和确 立所有权以便造成一种刺激,将个人的经济努力变成私人收益 率接近社会收益率的活动。
2.什么是制度?
• 在案例1-1中,我们清楚地看到,不同的制度安排所产生的制 度绩效是不一样的,好的制度自然会改善并提高制度绩效: 制度的产生既可以是外生的(方法一、方法二、方法五)也 可以是内生的(方法三、方法四、方法五);不管制度如何 产生、运行和演化,制度都是与人们对自身利益的关心分不 开的,都是制度参与人(或制度的利益相关者)之间策略互 动的博弈均衡。
• 兰卡斯特指出:“最优条件不包括任何意识形态上的含义, 而是仅仅作为一种技术上的要求。它们既适用于资本主义, 也适用于社会主义,或者任何其他‘主义’。无论一个国家的 政治意识是什么,只要让生产和资源配置满足于最优条件, 它就可以使得所有国民的处境变得更好。”
1.1.1 制度是如何被经济学家所重视的?
1.1.1 制度是如何被经济学家所重视的?
1.“黑板经济学”的先天不足
(3)完全理性假设。市场上的信息是完备和对称的,经济人 因能够从市场上获取完备的信息,其必然也是完全理性的。
(4)不存在外部性假设。经济人的所有市场行为不仅可以在 无摩擦、无成本的状况下进行,而且也不会对他人的福利产生 或正面或负面的影响。

新制度经济学的发展与创新

新制度经济学的发展与创新

新制度经济学的发展与创新新制度经济学是近年来经济学领域中备受关注的一个分支,它以制度、产权、交易费用等概念为基础,研究经济组织和经济制度的运行和变迁,为经济学提供了新的视角和方法。

本文将从新制度经济学的起源、发展、创新等方面进行阐述。

一、新制度经济学的起源新制度经济学起源于20世纪70年代,当时西方国家出现了严重的经济滞胀现象,传统的宏观经济学无法给出合理的解释。

一些经济学家开始从制度的角度来研究经济问题,他们认为经济制度的运行和变迁是由制度、产权、交易费用等要素决定的,因此需要从这些方面来分析经济现象。

新制度经济学的代表人物包括科斯、诺斯、威廉姆森等,他们提出了许多具有影响力的理论,如交易费用理论、产权理论、企业理论等。

二、新制度经济学的发展新制度经济学在过去的几十年中得到了迅速发展,其研究领域不断扩大,研究方法也更加丰富。

一方面,新制度经济学在微观层面研究了企业的组织结构、产权制度、交易费用对企业绩效的影响;另一方面,在宏观层面,新制度经济学也研究了国家之间的制度差异、制度变迁对经济增长的影响等问题。

此外,新制度经济学还与其他学科进行了交叉研究,如政治学、社会学、历史学等,为经济学提供了更加全面的视角。

新制度经济学的发展还体现在其研究方法的创新上,越来越多的经济学家开始采用实验经济学、计量经济学等实证研究方法,对新制度经济学的基本理论进行验证和检验。

三、新制度经济学的创新新制度经济学在过去的几十年中不断进行着创新,其中最显著的创新之一是提出了“制度决定论”,即认为经济制度的变迁是由制度、产权、交易费用等要素决定的。

这一理论突破了传统经济学的框架,为经济学提供了新的分析工具和方法。

此外,新制度经济学还提出了许多具有创新性的概念和理论,如产权的“明晰-模糊”理论、制度的“正外部性”理论等。

这些理论为经济学的分析提供了更加深入和全面的视角,为经济政策的制定提供了更加科学和有效的依据。

四、结论新制度经济学作为近年来经济学领域中备受关注的一个分支,为经济学提供了新的视角和方法。

新制度经济学

新制度经济学

新制度经济学》讲稿(一)发展脉络默认分类 2007-05-07 18:36:22 阅读4256 评论1 字号:大中小订阅制度经济学的发展脉络作为西方经济学发展史上的一个流派,制度经济学起源于19世纪末20世纪初,经历了起步发展、压抑受阻、壮大发展三个阶段。

1.制度经济学的起步发展阶段19世纪末一20世纪30年代,制度经济学从出现—发展经历了一个短暂的高潮,一度被认为替代了“新古典经济学”而成为经济学的“主流”,这一阶段可称为制度主义的起步发展阶段。

其源头人物是凡勃伦,其他代表人物有康芒斯,米契尔等人。

制度经济学是西方经济学发展史上既马克主义经济学之后的又一重要“异端”学派。

其初始阶段短暂的繁荣就在于独树一帜地提出和研究了一个带根本性的经济学问题—制度问题.在这一阶段,由于各自研究纲领和具体理论观点的不同,从而形成制度主义初期发展阶段三个重要不同的流派。

第一个流派以凡勃仑为典型代表,后经艾尔斯进行了发展与修正,把制度理解为“思想习惯”和“流行的状态”,其研究纲领集中于考察新技术对制度安排的影响以及既定社会惯例和既得利益集团阻碍这种变迁的方式,这个流派被称为制度主义中的心理学派。

第二个流派以康芒斯为创始人,后经瓦伦•塞缪尔斯和阿兰•施密德的发展与扩充,把制度理解为“集体行动控制个体行动”、“把法律制度混合到经济学里面”}s6},其研究纲领集聚在考量法律、产权和组织及其演变以及演变对法律、经济权力、经济交易和收入分配的影响,这个学派被称为制度主义的法律学派。

第三个流派首领人物为米契尔,其注重社会制度的实证研究,通过资本主义国家经济波动的数理统计分析,揭示自由市场经济制度的固有弊端,这个学派被称为制度主义的经验统计学派。

这一阶段制度主义挑战主流经济之所以得势在于其抓住了新古典理论“看不见的手”用的软肋,在资本主义社会出现危机之时(二、三十年的周期性危机),强调政府干预和制度的调整、变迁对资源配置乃至整个社会发展的根本性作用,从而为西方社会所接纳,老制度经济学的理论也就呈现出一时的繁荣。

新制度经济学的发展趋势

新制度经济学的发展趋势

新制度经济学的发展趋势新制度经济学是20世纪70年代后期兴起的一门经济学派,它通过将制度因素引入经济分析,强调经济行为是受制于制度环境的影响的,进而对经济发展的路径和结果进行解释。

在当今全球化的背景下,新制度经济学正不断发展,其主要发展趋势有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新制度经济学在研究对象上不断拓展。

最初的新制度经济学主要研究经济制度,如产权、契约等,但随着研究的深入,其研究范围逐渐扩大到了政治制度、文化制度等。

新制度经济学开始关注制度因素对经济行为的影响,以及制度演化的过程。

未来,新制度经济学可能会进一步关注全球化背景下的制度问题,包括跨国公司、国际经济组织等对经济行为的影响,以及国际制度的演化过程。

其次,新制度经济学在方法上呈现出多样化的趋势。

传统的新制度经济学主要依靠理论与案例研究,缺乏定量研究的支持。

然而,随着计量经济学方法的进一步发展,新制度经济学也开始运用定量方法进行研究。

未来,新制度经济学可能会更加注重实证研究,通过大量的数据和统计分析来验证理论,进一步提高研究的可信度。

第三,新制度经济学在政策研究上的应用日益广泛。

新制度经济学对制度的研究为政策制定者提供了重要的参考。

通过分析不同制度背景下的经济行为和结果,新制度经济学可以为政策的设计和推行提供理论依据。

未来,新制度经济学在政策研究上的应用可能会进一步扩大,包括在发展经济学、环境经济学等领域的政策研究中的应用。

第四,新制度经济学与其他学科的交叉融合趋势显现。

新制度经济学的研究需要运用多学科的知识,如政治学、社会学等。

随着跨学科研究的需求增加,新制度经济学与其他学科之间的合作越来越紧密。

未来,新制度经济学与其他学科的交叉研究将继续深入,相互促进。

最后,新制度经济学在发展中国家的研究应用有望继续增加。

新制度经济学的研究主要源于西方发达国家的经验,但其理论与方法适用性在发展中国家同样具有重要价值。

随着发展中国家经济的快速增长和经济制度的演化,对于新制度经济学的研究需求也在增加。

浅谈新制度经济学的方法与研究思路

浅谈新制度经济学的方法与研究思路

浅谈新制度经济学的方法与研究思路【摘要】本文分析了新制度经济学的主要研究思路,指出新制度经济学的方法论基础是规范个人主义,实证研究方法是新制度经济学的主要研究方法。

【关键词】新制度经济学;规范个人主义;方法论新制度经济学这一具有时代特征的同汇,说明必然还有与新制度经济学者们想要清楚区分的其它一些种类的制度经济学。

事实确实如此。

这些形形色色的制度经济学在20世纪上半期曾卜分流行,随后这些旧制度经济学被视为非理论和描述性经济学而为人们所摈弃。

与西方‘主流经济学越来越多地运用规范分析相比,旧制度主义者却偏爱于与德国历史学派类似的实证分析而受到排斥。

1.新制度经济学的主要研究思路在新制度经济学中两种主要的研究思路径渭分明:第一种研究思路侧重于在假设特定的制度下私人部门的治理结构的不同选择。

这一研究思路回答以下问题:在通常情况下,通过市场进行的交易的交易成本在什么情况下最小化?在何种条件下交易在组织内部进行。

由此,制度安排由简单的企业和市场的二分法转变为通常称为混合体的一个连续体系也就是选择更加细分的公司治理结构(例如长期契约),对此我们通常采用所谓“混合的方法”进行分析。

第二种研究思路不再认为制度是既定的。

这一研究思路感兴趣的是确定在各种不同制度条件下制度安排对在经济运行和经济发展产生的效果,以及解释随着时间的变化制度环境发生的变化。

这一思路对公司治理结构的研(究比对制度环境的研究更深人,特别是企业理论。

在众多的新制度经济学的第二种研究思路的代表作中,留下了一个公开的问题:新制度经济学是基本地保留了新古典主义研究范式和仅仅只分析研究了许多迄今仍为主流经济理论所忽视的问题,还是它确实是一个与新古典主义经济学不兼容的完全新的研究范式。

2.新制度经济学的方法论基础是规范个人主义新制度经济学是基于方法论上的个人主义假设的,这和西方主流经济学是相同。

个人主义的方法论意味着所有的经济绩效最后必须由个人行为来解释当然,这并不是说所有社会层面的可观测的经济绩效是个人行为的预期结果。

新制度经济学的方法论特色

新制度经济学的方法论特色

新制度经济学的方法论特色引言新制度经济学是20世纪80年代后期兴起的一种新的思潮,重点研究制度对经济行为的影响。

新制度经济学的兴起是对传统经济学理论和假设的质疑,它认为经济体不是一个完全自由的领域,制度环境和法律规定对经济活动有着很大的影响。

本文将介绍新制度经济学的方法论特色。

传统经济学与新制度经济学的区别经济学传统上将经济体视为完全自由、无动力和不变的。

而新制度经济学则认为经济体中存在着复杂的适应和学习过程,人们在此过程中会受到各种不稳定因素的影响,因此在不同的市场环境中会表现出不同的行为。

新制度经济学还关注平衡与非平衡状态的问题,传统经济学认为市场是一个处于平衡状态的经济环境,而新制度经济学则认为市场是一个处于非平衡状态的经济环境。

在非平衡状态下,经济体中存在信息不对称、欺诈、道德风险等不稳定因素,经济体的导向和性质也会因此而发生改变。

新制度经济学的方法论特色新制度经济学的方法论特色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制度主义制度主义是新制度经济学的核心观念之一。

制度主义认为制度对经济活动有着重要影响,制度环境中的规则、法律、权利和约束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市场环境以及经济体的性质。

制度主义的基本假设是,市场环境中的交易者遵守规则是经济体有效运行的基础。

例如,合同、专利、产权、政府监管和法律制约等在市场经济中都具有重要作用。

交易成本根据新制度经济学的观点,市场环境中的交易成本可以阻碍或促进市场的有效运作。

交易成本包括信息搜集、交易协商、合同执行和争议解决等。

新制度经济学认为,降低交易成本是提高市场效率的重要途径。

例如,交易双方能够减少信息不对称或在合同条款中明确约定权力和责任,就可以提高市场运行效率,减少交易成本。

契约理论契约理论是新制度经济学的基础之一。

契约理论认为,制度环境中的约束和协调规则是经济体中人类行为的重要规范。

契约理论的基本假设是,经济体中的人们在制定契约时都是理性的,他们会优先考虑自己的利益并在契约中规避风险。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新制度经济学已经成为经济学中最令人激动的领域,并被视为哥白尼式的革命。

新制度经济学的革命使经济学的潮流从政策建议转向了经济解释,这种转变引起了对经济现象的重新认识和对研究目的的重新确认以及对效率含义的重新评价。

由于关注范围的广阔和文献的庞杂,更主要的是由于其内部不同流派之间的差别和异议,新制度经济学还不是一个严格意义上的明确统一的范式。

因而适时对新制度经济学的有关文献进行梳理,从总体上把握新制度经济学的思想脉络和发展方向,成为一项迫切而有价值的工作。

一、新制度经济学的发展历程当回顾新制度经济学的发展历程时,我们必须将视角推向历史的纵深。

1.制度主义的先驱制度经济学的先驱可以追溯到苏格兰启蒙思想家,包括大卫•休谟、亚当•弗格森和亚当•斯密(柯武刚和史漫飞,2002:39-40)。

他们揭示出了运行中的经济,或者在更广泛的意义上说,人类文明的制度基础及其演化的性质。

而涂尔干和孔德的社会学传统也是制度研究的重要起源(汪丁丁,2002:200-201)。

特别是涂尔干在《社会学方法的通则》中将社会学定义为关于制度、制度发生和制度职能的科学,并给出了制度学的研究方法。

孔德则保持了与经济学的密切联系,并通过英格拉姆等英国历史主义者产生了重要影响(埃克伦德和赫伯特,2001:343-344)。

理查德•琼斯在1833年的一篇演讲被霍奇森认为是制度主义方法论的源头(霍奇森,1984)。

琼斯认为,如果经济学家认为可以从一个很小的一般假设集合出发,推导出具有广泛应用性的原理,他们就是自欺欺人,而以这种方式得出的一般原理也缺乏一般性。

因此,经济学家不应通过抽象和演绎获得结论,他们必须“看和观察”(Look and See),把他们的研究建立在最广泛的历史和统计研究上。

对以李嘉图为代表的古典经济学的全面批判始于德国历史学派。

老的历史学派的代表人物威廉•罗雪尔反对将经济学作为狭隘定义和抽象演绎的政治经济学,而应与其他社会科学尤其是法理学紧密联系,但其原理并不具有广泛的普遍性,而仅仅适用于特定的时期和地点。

作为青年德国历史学派的领袖,施莫勒用历史和人类文化学的方法处理各种主题,拒绝推理的作用,仅仅坚持在无限的历史变动中的客观和记录下来的东西。

熊彼特将施莫勒视为美国制度主义之父。

由于无法提供指导和限制人类日活动的原理,历史主义是一口无泉之井(埃克伦德和赫伯特,2001:211)。

新制度经济学:发展历程、方法论和研究纲领欧阳日辉 徐光东摘要:新制度经济学已经成为经济学中不容忽视和令人激动的领域,但新制度经济学内部没有形成一个明确统一的范式。

新制度经济学在坚持正统的新古典理论硬核的同时,不断修正新古典理论的保护带。

由于制度现象本身的复杂性,新制度经济学的进步需要方法论上的多元论,或者说对各种方法论的兼收并蓄。

新制度经济学的进一步发展,必须在奥地利经济学认识论的基础上,充分整合现有各个流派制度分析的资源,将被新古典抽象掉的不确定性、无知、错误预期和法律与制度框架还原到现实中,研究真实世界的经济学。

关键词:制度;新制度经济学;方法论Key Words: Institution; New Institutional Economics; Methodology作者简介欧阳日辉,中国社会科学院博士生。

徐光东,国家发改委经济体制与管理研究所。

尽管与德国历史学派存在方法论上的著名争论,但在对制度研究的推动方面,奥地利学派功不可没。

奥地利学派的贡献在于将制度的分析置于人类的有限知识和方法论上的个人主义和主观主义语境。

奥地利学派将经济视为一个复杂的演化系统,强调发生于历史性时间里和不确定环境中的无止境的试错过程。

制度因素在奥地利范式中是至关重要的。

在科尔奈对制度范式进行的简单历史回顾中,作为资本主义的病理学家和最有影响的批评家,马克思被认为是制度范式的鼻祖。

马克思不把自己限于去检验资本主义的特定领域(政治领域或者经济的、社会的或意识形态领域),他将所有的领域放在一起来考察,并分析它们之间的互动关系,观察作为总体的制度,从而提供了一个系统性的观点(科尔奈,2002)。

诺思也对马克思的分析框架给予了高度评价,指出在详细描述长期变迁的各种现存理论中,马克思的分析框架是最有说服力的,这恰恰是因为它包括了新古典分析框架所遗漏的所有因素:制度、产权、国家和意识形态(诺思1994:68)。

马克思第一次提出了产权理论,为更好地理解经济过程做出了贡献(平乔维奇,1999:23)。

柯武刚和史漫飞(2002:43)将弗赖堡学派也作为制度经济学的先驱之一。

弗赖堡学派的构造性原则包括私人产权、缔约自由、个人对其承诺和行动负责、开放的市场、稳定的货币和经济政策,这些原则应当以同样的程度应用于所有相互依赖的市场,从而保证政策之间的协调性。

2. 老制度主义卢瑟福(1999:2-3)将老制度主义传统分为两个主要的研究纲领。

第一个纲领与凡勃伦有关,其中心概念是商业或金钱经济与实业经济的基本二分法。

另一个纲领主要出自康芒斯的研究工作,该纲领强调交易、产权和组织及其演变,关注人为设计的制度的运作以及这些制度如何受到产权、立法和法院决定的影响,制度在很大程度上被视为正式和非正式冲突解决过程的结果,是控制个人行动的集体行动。

尽管这两个纲领之间具体的分析框架存在着差异、矛盾甚至公开的冲突,但由于方法论、理论倾向和价值偏好之间的一致性——对形式分析方法的拒绝,对整体主义立场的坚持,对理性最大化的抨击等,老制度经济学仍然被视为一个群体。

对于老制度经济学的评价往往是负面的。

由于老制度经济学想要制度的经济学而不要理论的经济学(朗鲁瓦,1986:5),与新古典范式相比,其精确性和严密性上的缺失不但在分析高度复杂的演进世界时面临严重的问题,而且导致了学术传承的困难和理论进展的缓慢乃至停滞。

缪尔达尔认为,老制度学派只是一种“天真的经验主义”;迪马吉奥和鲍威尔认为老制度经济学的方法“主要是描述性的,且具有历史特殊性”;格兰维特指出它不是积累性的(威廉姆森,2001:268)。

科斯(1984)甚至将老制度学派所作的研究看作是“除了一堆需要理论来整理不然就只能一把火烧掉的描述性材料外,没有任何东西流传下来”。

老制度经济学的立场并非严格与新制度经济学对立,更多的是强调侧重点的区别,因而双方的理论贡献有些可能在本质上是互补的。

即使仅仅考虑到老制度经济学的部分洞见,包括凡勃伦关于制度演化的观点和累计因果关系所具有的路径依赖思想,康芒斯对交易的强调和分类,也足以使任何对制度的研究都无法将老制度经济学完全置于视野之外。

“尽管其知名度和声誉大起大落”(卢瑟福,1999:1),老制度经济学仍然保持了其理论上的延续性和生命力,并展现出新的面貌。

姚洋(2002:第8章)通过对新老制度学派的比较,指出老制度学派在对问题的认定上比新制度学派更接近现实,而新制度学派则在方法上更胜一筹。

因此发展方向是将老制度学派的问题和新制度学派以及主流经济学的方法结合起来,并由此形成新的分析范式,这实际上也是卢瑟福(1999)的忠告。

3.新制度经济学新制度经济学脱胎于新古典经济学,但又对新古典经济学进行了深入的批评。

作为古典主义、新古典主义以及奥地利经济学中制度主义因素的再现和重要扩展(卢瑟福,1999:1-2),新制度经济学的形成是一个渐进的过程,是各种持续努力相互作用的结果。

在新制度经济学先行者的名单中,包括奈特、哈耶克、迪雷克托,但无可争议的是,科斯的1937年的论文成为新制度经济学诞生的标志,引起了经济学的革命。

科斯的贡献在于将交易成本引入了经济分析,这种基于契约及其相应的交易成本的进路,成为后来企业理论的主要分析工具。

科斯的论文流风所及,影响广泛,根据拉斯•沃因(2003)的判断,布坎南和塔洛克的《一致的计算》是科斯对企业和契约选择分析的翻版,而著名的莫蒂格利安尼—米勒定理则是“企业的性质”的派生物。

到20世纪60年代,随着科斯(1960)关于社会成本的论文,斯蒂格勒(1961)关于信息经济学的论文,以及阿罗(1962)关于适度报酬的论文相继发表,新制度经济学才开始破壳而出,成为解释现实世界的重要工具,并被威廉姆森(1975)正式命名为“新制度经济学”。

科斯将威廉姆森、德姆塞茨和阿尔钦列为对新制度经济学做出重要贡献的经济学家,特别是将阿尔钦的两篇论文——《产权经济学刍议》和《不确定性、演化和经济理论》作为早期进展的组成部分。

在这个名单上,还必须加上诺思、巴泽尔和张五常等。

诺思开拓性地使用新制度经济研究方法解释了经济制度的演变过程,并以制度经济史将新制度经济学中的各个类别结合起来;巴泽尔的产权理论构成了新制度经济学从交易费用到博弈均衡的重要转折点;张五常为新制度经济学的传播做出了突出贡献。

在新制度经济学的发展过程中,通过“坚持认为制度是重要的,并且能够进行分析”(马修斯,1986),新制度经济学不但将研究领域拓展到产业组织、劳动经济学、经济史、比较经济体制等领域,甚至在经济学以外的法学等社会科学中的应用也是不胜枚举,并且与日俱增(威廉姆森,2001:2)。

实际上,从国际新制度经济学学会历届年会的议题和提交的论文来看,新制度经济学的分析范围几乎扩展到了所有的社会科学领域,以至于产生了对制度浪漫主义的担心。

在增加我们对现实世界的理解方面,新制度经济学做出了根本性的贡献,并成为堪与凯恩斯革命相媲美,甚至比凯恩斯理论更有生命力的经济学革命。

二、新制度经济学的方法论经济学之所以有别于其他社会科学而成为一门学科,关键所在不是它的研究对象,而是它的分析方法。

然而,经济学内部对经济学分析方法进行过长期的争论。

1.经济学与方法论正如布劳格(1992)清楚地指出的,人们使用方法论一词时往往是十分含糊的。

方法论有时被用来描述一门学科的技术步骤并因此成为方法的同义词,但更经常地表示对一门学科的概念、理论和基本原理的研究。

布劳格赞同对方法论的广义理解,并因此将经济学的方法论解释为经济学所运用的科学哲学。

通过将方法论与科学哲学联系起来,布劳格引入了波普和拉卡托斯的证伪主义,以此对经济学内部的不同流派和观点进行了分析。

布劳格将主流经济学家视为证伪主义者,也就是说,任何现代经济学理论,除非它可以对待解释的现象作出一系列预言,并且这种预言至少是潜在地可用经验资料确证的,否则理论就不可能是合理的,从而无立足之地。

布劳格的这种论断直接对应着发轫于弗里德曼的新古典经济学的方法论。

20世纪50年代,为了反驳R.A.莱斯特的论断——利润极大化的假设是错误的因而边际生产力论是错误的,出现了一批方法论方面的杰出论文,从而奠定了新古典经济学的方法论基础(张五常,2000:5)。

弗罗门(2003:15-20)发现,莱斯特的批评并不是孤立的,而是与牛津经济团体对新古典企业理论的质疑互补的,并被统称为反边际主义者。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