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脏疾病典型影像学表现(附图例)
肝脏影像学表现ppt课件
肝脏正常CT表现
• 实质密度均匀,CT值40-60HU,密度高于脾、 胰及肾。增强后强化均匀。
• 肝内管道系统平扫呈低密度、树枝状,增强后 血管明显强化。肝动脉、胆管及门静脉伴行。
• 肝门及肝韧带裂呈低密度(纤维脂肪组织)。 • 肝轮廓光滑,各层面形态各异。
5
6
肝脏正常CT表现
• 第二肝门层面: 肝静脉汇入腔 静脉处。
17
正常肝脏、脾脏MRI
18
肝脏正常MRI表现
• 第二肝门层面: 肝静脉、 膈肌角、 贲门部、 肝胃韧带(内含 脂肪)。
肝门: 门静脉、肝动脉及 管道系统、 肝尾叶、 圆韧带周围有脂肪、
19
20
肝脏正常MRI表现
• 胆囊与胰腺大致在 同一层面: 肾周脂肪呈高信号、 肾上腺呈条状或人 字形的实质信号
13
14
腹部MRI慨述
• MRI成像原理与CT完全不同,与CT互补。 • 多序列成像(SE、梯度回波—血管) • 多平面成像 • MRI水成像 • 流空效应对血管的显示 • MRI增强
15
16
肝脏正常MRI表现
• 区分肝脏T1WI,T2WI • 常规SE序列,肝组织T1WI为中等均匀信
号,与胰腺相似,稍高于脾;T2WI信号 明显低于脾。 • 肝静脉、门静脉及主要分之呈无信号影。 • 扩张的胆管T1WI呈低信号,T2WI呈高信号。 • 脂肪组织表现为高信号。
肝脏影像学表现
郧阳医学院医学影像学系
1
肝 胆 胰 关 系 示 意 图
2
肝脏正常X线表现
• X线平片价值有限,仅能显示明显的钙化结石 • 造影检查对诊断有一定价值 • 1、肝脏X线平片表现:大小、密度 • 2、肝脏血管造影表现:采用腹腔动脉造影。
肝脏影像学表现PPT课件
.
38
.
39
.
40
.
41
对比增强扫描的意义
▪ 增加病灶与正常组织对比,可发现小病灶或可疑等 密度病灶
▪ 了解病灶血供和观察病变与周围血管及组织间关系, 提高对病灶的定性能力
▪ 下腔静脉和门静脉夹着的是S1(尾状叶)。
▪ 肝右静脉和肝中静脉之间是右前叶,肝右静脉以后 是右后叶。门静脉分叉可以区分上段和下段,即肝 S5(右前叶下段)/S8(右前叶上段),S6(右后叶 下段)/S7(右后叶上段),门静脉分叉以上为S8, S7。
.
37
▪ 肝左外叶以肝裂为界,比较容易辨认,左内叶为肝 裂和肝中静脉之间区域。
.
16
正常肝CT
动脉期
腹主动脉明显高 密度强化,肝内见 少量细小动脉显示, 肝实质未见明显强 化。
.
17
正常肝CT
门静脉期
腹主动脉强化密 度下降,肝实质明 显强化,密度均匀 增高。
.
18
正常肝CT
平衡期
肝实质强化密度下 降。
.
19
.
20
.
21
.
22
.
23
.
24
.
25
肝左叶 肝右叶
▪ 提高恶性肿瘤分期准确性 ▪ 确定并显示病变是否为血管性病变
.
42
正常肝脏CT表现
▪ 正常肝脏为实质性,轮廓光滑、整齐 ▪ 密度均匀,CT值40~70Hu,高于脾、胰、肾及血
液 ▪ 增强扫描动脉期肝实质无强化或强化轻微,门
肝脏疾病典型影像学表现(附图例)
肝脏疾病典型影像学表现(附图例)一肝典型的血管瘤表现a。
动脉期CT影像示类似血密度的球形增强。
b门脉期示肿瘤进行性充填。
C血管后期持续强化。
典型的肝血管瘤MRI表现。
与上图所示同一病例。
强化形式同CT所见。
a-c T1 a动脉期b门脉期c延迟期d T2示病变明显的高密度。
小血管瘤在CT上的典型表现。
a动脉期血管瘤球形强化。
因肿瘤较小,未显示进行性强化。
b门脉期持续强化,由于这种变化常难以将小血管瘤同其他高密度肿瘤相鉴别。
小血管瘤在MRI的典型表现,与上图同一病例。
a,b T1动脉期、门脉期球形强化类似CT。
c T2相对于正常肝组织成典型高信号,证实血管瘤诊断。
肝脏疾病典型影像学表现(附图例)二FNH在CT增强的典型表现a动脉后期显示一均匀明亮强化伴含滋养动脉中央低密疤痕的病变。
b门脉期病变同肝组织等密,而中心疤痕低密。
c延迟期中央疤痕高密,可见周围引流静脉。
FNH在MRI的典型表现 a,b 肿瘤均匀等信号于周围肝组织(a)T1 (b)T2非对比病例。
中心疤痕T1 低信号T2高信号。
c-dMRI增强T1动脉期肿瘤均匀强化(c);门脉期肿瘤等信号而中心疤痕高信号(d)FNH在CT增强的典型表现 a 动脉期肿瘤高密度可见伪膜而中心疤痕未见。
另可见一异常的瘤周动脉灌注。
b 门脉期看不到肿瘤。
FNH在MRI的典型表现,与上图同一病例。
a非增强T1,b T2。
因几乎等信号于周围肝组织,病变相当难以察觉。
尽管未见中心疤痕病变很可能为FNH,仅可能经皮活检而诊断。
肝脏疾病典型影像学表现(附图例)三肝腺瘤CTC+,动脉后期及门脉期中度高密度且不均匀。
可见中央疤痕假象(上图10)。
肝腺瘤MRI的表现,同一病例a 非增强T1,b T2 均示不均匀信号肿瘤伴结节(箭)可排除FNH。
C、d增强后T1,动脉期轻度强化,而门脉期为等信号(下图11)。
原发于结肠的肝小转移瘤。
MDCT影像。
a 层厚 8mm未见病灶,b层厚5mm可见低密度病变。
肝脏疾病影像诊断
a.癌瘤处肝体积增大;
b.门静脉内瘤栓形成;
c.邻近器官受压或浸润;
d.肝门、腹膜后淋巴结肿大;
e.脾增大或腹水等肝硬化表现。
3. MRI检查
①原发性肝癌在T1WI上呈稍低信号,边界常 不清楚。在T2WI上信号稍高于正常肝组织。
②增强后肝癌实质部分信号增强,边界更为清 楚,其中坏死区无强化。
CT扫描异常征象
低密度病变 肝脏绝大多数病变,多为平扫时是低密度,少
数为等密度,多为单或多发的低密度灶,CT值 介于水和正常肝组织之间 良性:边界清楚整齐 恶性:模糊不清 低密度中可有更低密度病灶, 多为坏死或脓肿的液性成分 低密度灶也可出现 高密度,CT值不同,可以区分出血或钙化
胆道扩张为分支状低密度影
含液性肿块(囊肿)弛豫时间更长,T1WI表 现为极低信号,T2WI表现为极高信号
如果在T1WI肿瘤内出现高信号区,提示出血 或脂肪变性 ·如果在T1WI肿块内为低信号,而 T2WI加权有较周围肿块更高的信号,表示肿 瘤内有液化或坏死。
异常征象
普遍性信号改变 肝脏普遍性信号增强, 考虑脂肪肝 铁质含量增多,信号减低, 血色素沉着症。
异常征象
肝脏增大或缩小 普遍增大:肝炎、淤血、胆汁淤积
普遍缩小:肝硬化 肝增大征象 肝角低于髂嵴或增大,钝圆;右肾向下、向后
压移位;右膈升高;结肠肝曲,横结肠压下移; 胃小弯侧压迹,胃向左后移位。
肝脏萎缩 右肾上升高于左肾 胃前庭向上、左移位 十二指肠球高于右侧第12肋骨
肝脏形态异常 多为先天性发育畸形 后天引起的变化 主要是肝硬化所致肝萎缩和代偿性肥大。
2. CT检查
①平扫脓腔为圆形低密度区,为脓液成分时, 密度稍高于水,CT值约为20~40HU。脓肿 壁为脓腔周围一环形带,其密度高于脓腔而 低与正常肝。
常见肝病变影像诊断课件(1)
慢进慢出
大 小:
CT(中山) MRI(长征)
< 2cm 31.5% 75.9%
> 4cm 29.2%
7.6%
肝血管瘤影像表现
1、直接征象: 平扫:边缘锐利的略低密度灶。 增强:“快进慢出 / 慢进慢出” 的“充填”式强化。
2、间接征象:占位征相对较轻。
肝血管瘤CT诊断---典型表现
Freeny标准: 早期边缘高密度强化
3、哪些肝癌没有“快进”? 癌栓、动静脉瘘、少血供HHC
快进快出
门静脉海绵样变
HCC不典型表现
形态 弥漫型、癌栓型、外生型
密度 等密度、高密度、囊性
强化特征 充填式、轻度强化
癌栓型HCC
外生型HCC
相对高密度HCC
脂肪密度HCC
肝癌CT漏诊原因---(41例62灶分析)
病灶 < 2cm、等密度病灶、脂肪肝、 肝硬化
肝脏疾病诊断要点
1、平扫及增强扫描,能诊断绝大多 数肝脏病变。
2、增强扫描能了解病变的血液供应 特点,应常规应用。
3、增强扫描前应常规做“碘过敏试 验”。
4、CT、MRI均有技术漏诊问题。
正常解剖
1、平扫CT值:45HU~70HU 2、上下径:13~15cm 3、分叶、分段:五叶八段 4、肝门:第一肝门、第二肝门、
胰腺癌肝转移
胃癌肝转移 (环形强化)
少血供 MHC
MHC诊断中几个应当注意的问题
1、有特征影像者不多。 2、异病同影、同病异影现象严重。 3、与HCC、HHE表现常有重叠。 4、罕有浸润式生长。
肝血管瘤
发病率:0.4~7.3%(0.35~2.1%) ?
多发者:5~15%
39.1%(长征)
肝脏疾病影像诊断PPT课件
2 肝细胞腺瘤 liver cell adenoma
病理
病理组织分化程度好,有完整包膜多位单发,呈圆 形或类圆形,境界清楚。大部分肿瘤突出肝表面,少 数带蒂。肿瘤大小从1~30cm不等,肿瘤细胞比正 常稍大,可有空泡形成。
第39页
2 肝细胞腺瘤 liver cell adenoma
影像学表现
第33页
第34页
1 海绵状血管瘤 cavernous hemangioma
肝海绵状血管瘤CT诊断标准:
1、 平扫表现低密度。 2、增强扫描从周边部开始增强, 增强密度接近同
层大血管的密度,随时间延续增强范围向中心 扩展且增强密度逐渐下降。 3、最后被造影剂填充变成等密度,病灶消失。
第35页
1 海绵状血管瘤 cavernous hemangioma
第29页
1 海绵状血管瘤 cavernous hemangioma
影像学
1、CT: 1)、平扫:圆形椭圆边缘规整,均匀低密度区大
者中央有裂隙状低密度,有时见钙化。 2)、增强:早期边缘结节状强化,密度于A强化
相近,强化由周围向中央蔓延,变为等密度。 快进慢出。
第30页
肝海绵状血管瘤
肝海绵状血管瘤
一 肝脏肿瘤 tumors of liver
肝脏肿瘤分良恶性, 良性以海绵状血管瘤常见; 恶性以原发肝癌和转移性肝癌常见。
第26页
一 肝脏肿瘤 tumors of liver
肝脏常见肿瘤
1、海绵状血管瘤 cavernous hemangioma 2、肝细胞腺瘤 liver cell adenoma 3、肝局灶性结节性增生
临床
为常见的肝良性肿瘤,女性发病率为男性的4~5 倍,多见于30~60岁。无任何症状,偶然在体检 中发现。巨大肿瘤可出现上腹部胀痛不适,肿瘤 破裂可引起肝脏出血。
肝脏影像诊断PPT课件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肝转移瘤
Secondary Tumor of the Liver
43
44
45
46
肝囊肿
Liver Cyst
47
48
49
50
肝硬化
Liver Cirrhosis
51
1
肝脏SCT增强正常表现(动脉期) ➢ 肝脏无明显强化 ➢ 脾脏不均匀强化 ➢ 主动脉明显强化 ➢ 下腔静脉不均匀强化
2
3
4
肝脏影像检查方法—SCT
SCT增强正常表现(门脉期) ➢ 肝脏均匀强化 ➢ 脾脏均匀强化 ➢ 主动脉强化程度下降 ➢ 下腔静脉趋于均匀强化
5
6
7
肝脓肿
Liver Abscess
19
20
21
22
肝细胞癌(HCC)影像学表现—CT
螺旋CT动态扫描表现特点:
平扫多数低密度 增强:动脉期高密度
门静脉期低密度或等密度 延迟期低密度
23
肝细胞癌(HCC)影像学表现—CT
门静脉期:
血管内癌栓:门静脉、肝静脉、下腔静脉 肝硬化、脾大、门静脉高压表现 淋巴结转移 腹水 CTA扫描,病灶明显强化
8
9
10
11
12
肝海绵状血管瘤
Cavernous Hemangioma of the Liver
13
14
15
16
17
18
肝血管瘤影像表现—MRI
《肝脏疾病影像诊断》PPT课件
医学PPT
9
医学PPT
10
CT检查
(一)CT平扫(plain CT) 检查前准备 扫描方法:仰卧位,必要时侧卧或俯卧位(防
止胃内气体干扰) 范围:全肝,肝脏上缘到肝角下缘 参数:常规层厚10mm,间隔10mm,连续扫描,
肝脏疾病影像诊断
皖医附院CT室 侯书法
医学PPT
1
肝脏影像学检查的目的
①确定肝内占位性病变并提出定位, 定性诊断。
②鉴别右上腹肿块的来源,以及与周 围邻近组织、器官的关系。
③了解肝的结构和其他病变,如门静 脉高压的原因及程度。
医学PPT
2
检查技术
X线检查 透视和平片,诊断价值有限。
医学PPT
3
胆囊 含浓缩胆汁,T1、T2均为高信号 进食或饮酒后,胆汁排空,为低信号
医学PPT
23
医学PPT
24
异常征象
肝脏增大或缩小
普遍增大:肝炎、淤血、胆汁淤积 普遍缩小:肝硬化
肝增大征象
肝角低于髂嵴或增大,钝圆;右肾向下、向后 压移位;右膈升高;结肠肝曲,横结肠压下移; 胃小弯侧压迹,胃向左后移位。
MRI空间分辨率力差,受呼吸影响,宜产生伪 影,对腹腔内增大淋巴结显示不如CT
医学PPT
21
常用扫描序列
1短.T自R(旋重回复波时序间列)(,SE短)T(E(spi回n 波E )时间)T1,采用 T2采用长TR,较长TE。
2.短自转时间反转恢原序列(STIR) 脂肪 抑制,抑制皮下脂肪,腹膜后脂肪信号。
位于肝门附近的静脉、胆管、肝动脉因 粗大易显示,造影增强后,肝内外血管 显示清楚,肝门和肝裂(韧带裂)由于 较多纤维组织及脂肪,显示为低密度。
肝脏的CT影像诊断最全版ppt课件
❖ 肝细胞弥漫变性 坏死 ❖ 纤维组织增生 ❖ 肝细胞结节再生 ❖ 肝小叶结构和血液循环途径被改建 ❖ 肝变形、变硬 ❖ 门静脉高压 ❖ 肝功能损害
肝硬化- 病理
严格执行突发事件上报制度、校外活 动报批 制度等 相关规 章制度 。做到 及时发 现、制 止、汇 报并处 理各类 违纪行 为或突 发事件 。
严格执行突发事件上报制度、校外活 动报批 制度等 相关规 章制度 。做到 及时发 现、制 止、汇 报并处 理各类 违纪行 为或突 发事件 。
严格执行突发事件上报制度、校外活 动报批 制度等 相关规 章制度 。做到 及时发 现、制 止、汇 报并处 理各类 违纪行 为或突 发事件 。
严格执行突发事件上报制度、校外活 动报批 制度等 相关规 章制度 。做到 及时发 现、制 止、汇 报并处 理各类 违纪行 为或突 发事件 。
❖ 临床与病理 ❖ 临床表现各有不同,在原发病基础上多出现肝大,
高血脂症。 ❖ 根据脂肪浸润程度和范围,脂肪肝分为弥漫性和
局灶性脂肪肝。 ❖ 大体病理可见肝大,肝脂肪含量可高达40%-50
严格执行突发事件上报制度、校外活 动报批 制度等 相关规 章制度 。做到 及时发 现、制 止、汇 报并处 理各类 违纪行 为或突 发事件 。
❖肝脏密度异常:
❖ 肝内胆管积气 最常见原因为外科术后 ❖ 门脉积气 常见肠系膜坏死,小儿坏死性小肠; ❖ 肝实质积气 产气杆菌引起的肝脓肿 ❖ 弥漫性肝密度增高 原发或继发性血色素沉着症; ❖ 肝内局限性钙化
肝硬化-CT表现
❖ 早期肝硬化患者CT表现可为正常或增大。 ❖ 中晚期表现为: ❖ ①肝缩小,全肝萎缩; ❖ ②肝轮廓呈结节状凹凸不平; ❖ ③肝叶比例失常,常是尾叶与左叶较大而右叶较小; ❖ ④肝门及肝裂增宽; ❖ ⑤脾增大; ❖ ⑥可伴有腹水。
肝脏常见病变影像诊断PPT课件
2019/11/14
16
肝右叶后上段海绵状血管瘤
MR横断面平扫示肝右叶后上段 内有一分叶状近椭圆形病灶,其 内信号均匀,T1WI(A、B)呈 低信号,T2WI(C~F)呈高信号, 边界清楚,轮廓光滑,大小约 4.0×5.2cm;增强扫描(G)早 期边缘见结节状强化,延迟后 (H~J),病灶内部逐渐填充, 呈均匀高信号
1,肝大小及形态所见与CT相同。 2 , 肝 脏 再 生 结 节 在 T1WI 上 一 般 呈 等 信 号 , 在
T2WI 上呈低信号,当结节有等信号或高信号时,提 示癌变。 3,MR门脉造影可观察侧支循环开放情况,对分流 术和肝移植提供重要术前信息并评价术后分流 情况,代替有创性门脉造影。
2019/11/14
3,动态增强扫描,典型血管瘤早期为边缘增强, 可呈结节状,与血管密度相同。
4,随延迟扫描强化向中央扩展,约数分钟至10 分钟肿瘤与肝组织完全呈等密度或略高密度。
5,瘤内血栓或纤维化部份始终为低密度。
6,少数肿瘤从中央开始强化或混合强化。
2019/11/14
14
【影像诊断】
三、MRI
1,典型的海绵状血管瘤在T1WI像上为均匀稍 低信号,质子像上呈均匀稍高信号。
33
【影像诊断】 二、CT诊断 4,肝硬化表现 5,增强扫描:常规增强扫描只能观察到门静脉期
或肝实质期,肿瘤呈不规则强化, 低于周围正常肝组织,中央坏死区 呈裂隙状更低密度区。
2019/11/14
34
【影像诊断】
二、CT诊断 6,螺旋CT动态增强扫描: 造影剂呈“快进快出”表现。 采用专用压力注射器以2.0~3.0ml/s速度 注射80~100ml对比剂,开始注射后延迟 16~20s开始扫描为动脉期;延迟50~60s开 始扫描为门静脉期;延迟至110~120s扫描 为平衡期。
肝脏疾病影像诊断幻灯片课件
30
CT扫描异常征象
低密度改变 造影增强改变 高密度改变 淋巴结肿大 腹水
15层 ③肝脏的密度比脾脏高 ④肝动脉和门静脉双重供血 前者25%,后
者75%,致肝脏三期表现不同
13
14
CT扫描正常表现
密度均匀的实质形,轮廓光滑、整齐, CT值40~60Hu,胆管CT值10~30Hu。
位于肝门附近的静脉、胆管、肝动脉因 粗大易显示,造影增强后,肝内外血管 显示清楚,肝门和肝裂(韧带裂)由于 较多纤维组织及脂肪,显示为低密度。
28
肝脏密度异常
肝内胆管积气 最常见原因:胆管与消化 道相通,常见外科术后,Oddi括约肌切 开术,由于胆汁推压,多位于肝门附近, X片可见粗大分支的含气胆管;
门脉积气 常见肠系膜坏死,小儿坏死性 小肠;
肝实质积气 产气杆菌引起的肝脓肿
29
肝脏密度异常
弥漫性肝密度增高 原发或继发性血色素 沉着症;
11
CT增强扫描
目的:增大病变与正常组织对比,扩大二者的 密度差,使病变显示更清晰及观察病变的血供 情况,可获得动脉期,门脉期和平衡期的CT 图像。
造影剂:离子或非离子型的碘剂 常用的造影剂增强方法 静脉滴注法 静脉快速
注入法
12
①肝叶,肝段的划分 ②CT对肝脏大小的估计 1cm层厚不超过
23
24
异常征象
肝脏增大或缩小 普遍增大:肝炎、淤血、胆汁淤积
普遍缩小:肝硬化 肝增大征象 肝角低于髂嵴或增大,钝圆;右肾向下、向后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肝脏疾病典型影像学表现(附图例)一肝典型的血管瘤表现a。
动脉期CT影像示类似血密度的球形增强。
b门脉期示肿瘤进行性充填。
C血管后期持续强化。
典型的肝血管瘤MRI表现。
与上图所示同一病例。
强化形式同CT所见。
a-c T1 a动脉期b门脉期c延迟期d T2示病变明显的高密度。
小血管瘤在CT上的典型表现。
a动脉期血管瘤球形强化。
因肿瘤较小,未显示进行性强化。
b门脉期持续强化,由于这种变化常难以将小血管瘤同其他高密度肿瘤相鉴别。
小血管瘤在MRI的典型表现,与上图同一病例。
a,b T1动脉期、门脉期球形强化类似CT。
c T2相对于正常肝组织成典型高信号,证实血管瘤诊断。
肝脏疾病典型影像学表现(附图例)二FNH在CT增强的典型表现a动脉后期显示一均匀明亮强化伴含滋养动脉中央低密疤痕的病变。
b门脉期病变同肝组织等密,而中心疤痕低密。
c延迟期中央疤痕高密,可见周围引流静脉。
FNH在MRI的典型表现 a,b 肿瘤均匀等信号于周围肝组织(a)T1 (b)T2非对比病例。
中心疤痕T1 低信号T2高信号。
c-dMRI增强T1动脉期肿瘤均匀强化(c);门脉期肿瘤等信号而中心疤痕高信号(d)FNH在CT增强的典型表现 a 动脉期肿瘤高密度可见伪膜而中心疤痕未见。
另可见一异常的瘤周动脉灌注。
b 门脉期看不到肿瘤。
FNH在MRI的典型表现,与上图同一病例。
a非增强T1,b T2。
因几乎等信号于周围肝组织,病变相当难以察觉。
尽管未见中心疤痕病变很可能为FNH,仅可能经皮活检而诊断。
肝脏疾病典型影像学表现(附图例)三肝腺瘤CTC+,动脉后期及门脉期中度高密度且不均匀。
可见中央疤痕假象(上图10)。
肝腺瘤MRI的表现,同一病例a 非增强T1,b T2 均示不均匀信号肿瘤伴结节(箭)可排除FNH。
C、d增强后T1,动脉期轻度强化,而门脉期为等信号(下图11)。
原发于结肠的肝小转移瘤。
MDCT影像。
a 层厚 8mm未见病灶,b层厚5mm可见低密度病变。
发现小的低密度病变需用较薄的层厚一例肝左叶结肠癌转移患者术前影像检查,误诊为肝右叶转移。
a 增强MDCT显示一低密可能为小转移。
b T2为高信号,提示为胆的特征,手术发现病变为胆错构瘤。
原发性肝恶性肿瘤的MDCT肝硬化患者肝CT平扫未见病变(a)。
动脉期一高密度hcc清晰显示(b)。
门脉期病变消失(c)。
肝脏疾病典型影像学表现(附图例)四肝MDCT(a)动脉后期肝顶一高密度病变(b)冠状位重建更好地显示了包膜下病变的解剖情况。
肝硬化严重门脉高压患者。
前(a)和右侧位(b)最大密度投影示再通的脐旁静脉、增粗的胃左静脉以及食道静脉曲张引流门脉循环。
不同增强期获得的肝MDCT,清晰显示两个不同的肝病变。
一个是典型的进行性、持续性、球形强化的血管瘤(黄箭),另一个是恶性富血管病变,门脉和延迟期几乎不强化(白箭)。
动脉期轴位扫描同一病人显示两个不同病变。
二者用了同样的对比剂方案,但选择的延迟不同。
不正确的延迟病变显示的明显减少。
肝脏疾病典型影像学表现(附图例)五高浓度对比剂(400mg i/ml)比(300mg i/ml)形成更高密度的HCC结节。
量分析(c)动脉期肝密度相同,而病变密度相差40Hu。
同一病人300(a、c)和400(b、d)mg i/ml对比剂的对比。
大肝癌的增强更显著(对比b和a)。
而且,在高浓度上显示两个卫星结节(b、d)。
肝脏疾病典型影像学表现(附图例)六肝MDCT影像。
肝癌、肝炎。
a动脉早期,iv注入iomeprol 400肝右叶7、8段显示一高密度Hcc结节。
该结节在动脉后期密度增高(b),静脉期冲失Washout(c)。
第二个hcc 结节出现于动脉后期(b)而动脉早期(a)或静脉期(c)未见。
其他疑Suspicious为HCC 高密仅见于动脉后期。
肝MDCT影像。
单发囊肿和FNH 动脉期一多血的(flushing)肿瘤见于下腔静脉附近。
第二个无强化病变(黑箭)见于肝右叶。
静脉期(b)前述多血病变(白箭)因明显衰减而接近等密度为典型的FNH,第二个病变(黑箭)未强化为肝囊肿肝脏疾病典型影像学表现(附图例)七肝MDCT影像。
Cholangiocellular 胆管细胞癌。
应用高浓度对比剂在动脉期(a)清晰显示多血管的肿瘤壁rim和滋养血管。
静脉期(b)显示外围Periphery中度强化的低密病变。
血管内灌注Perfusion最好见于薄层(c)。
肝脏、胆囊、胰腺、脾脏常见疾病MR诊断价值肝脏正常肝脏报告时注意描述以下几点:1.肝脏大小,形体,信号改变,肝脏各叶比例及肝裂改变,肝门结构及肝内血管,肝内外胆管改变,肝内有无病变,其信号及强化程度,类型和方式,胆囊大小,形态,信号及胆囊壁改变和增强后表现,肝周结构包括血管和淋巴结的改变;2.脾形态,大小,数目和位置改变,脾脏信号改变,强化后表现及强化程度和类型,脾血管改变;3.胰腺大小,形态,边缘,位置改变,胰管是否显示,增粗,胆总管表现,胰腺有无病变及其信号强化表现,胰周脂肪改变,渗出,积液,胰周血管改变,增强后表现,胰周淋巴结改变;4.同时注意片内所示其余结构有无异常。
原发性肝癌病例1:肝硬化,脾大,肝右叶巨块型肝癌,门脉右支受侵巨块型肝癌MRIT1WI表现为稍低信号,T2W表现为稍高信号巨大肿块影,边界较轻,可有假包膜,增强扫描动脉期肿块不均匀明显强化,静脉期较周围肝实质信号低,常伴有门静脉侵袭。
注意描写病变的位置,形态,大小,信号特点,肝内有无转移,有无血管侵袭,病变的强化特点等。
另外,肝癌多在肝硬化基础上发生,应注意肝硬化的肝,脾及腹腔相关改变,请参考肝硬化章节的内容。
病例2:巨块型肝癌,肝硬化,脾大,肝内多发子灶,门脉右支癌栓肝癌组织的磁共振信号具有特征性,子灶,门脉侵袭,多血供等特点都是诊断的重要依据。
转移性肝肿瘤病例1:肝脏多发转移瘤绝大多数转移瘤MR平扫表现为在T1WI上呈稍低信号,T2WI呈稍高信号,中心坏死区呈小圆形或泪原形的明显高信号,周围常伴有水肿长T1长T2信号,形成典型的牛眼征。
注射Gd-DTPA以后病灶由不同的原发肿瘤而现实质均匀或不均匀环行强化,注意描写病变的数量,位置和分布,形态,大小,信号特点,病变的强化特点等。
病灶多发,牛眼征,环行强化等典型特征的描述对诊断有意义,应注意与多发脓肿的鉴别,单发病灶注意与肝癌鉴别,注意观察有无腹腔淋巴结增大,必要时追问病史。
病例2:肝脏多发转移癌,胰头癌注意描写病变的数量,位置和分布,形态,大小,信号特点,病变的强化特点等。
当影象特点符合转移癌表现时,注意寻找可能的原发灶。
肝血管瘤血管瘤是常见的肝脏良性肿瘤,临床多无症状,且并发症极低,大多不需要手术切除,影象学检查的目的就是确诊。
对于典型的血管瘤,影象学诊断的准确性很高,尤其是MRI,敏感性和特异性均超过90%,结合SE序列的T2WI与GD-DTPA增强的T1WI,诊断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可高达98%和99%。
MR上血管瘤的特点为边界清楚的肿块,多呈分叶状或类圆形,T1WI呈稍低信号,T2WI 呈显著高信号,与脑脊液相似,称为灯泡征。
注射GD-DTPA后扫描诊断的特异性升高。
GD-DTPA 增强的方式与CT上的碘造影剂相似,小血管瘤动脉期可即刻明显强化,大血管瘤动脉期多呈现周边结节状强化,随时间延迟逐渐向病变内强化,延迟扫描病变强化程度多等于或高于肝实质,大血管瘤可伴有动静脉瘘征象,注意描写病变的位置,形态,大小,信号特点,有无血管改变,病变的信号特点和强化特点尤其是具有特征性,较大病变主要观察有无侵袭征象,注意与血管肉瘤鉴别。
局灶性结节性增生(FNH)MR扫描时,FNH在T1WI呈现等或稍低信号,也有部分FNH在T1WI上呈轻微高信号,在T2WI,FNH呈等信号或轻微高信号,信号强度一般较HCC略低,中心瘢痕通常在T1WI呈现低信号,T2WI呈现高信号。
注射GD-DTPA以后病灶动脉期迅速明显强化,门脉期和延迟期病变轻度强化,近似正常肝实质。
中心瘢痕在延迟相有强化,病变周围常可见到粗大的引流静脉血管。
报告时注意描写病变的位置,形态,大小,信号特点,病变的强化特点,尤其是中心瘢痕强化特点具有特征性,注意观察有无侵袭及转移征象,与肝癌鉴别。
腺瘤肝脏腺瘤的MR表现多种多样,由于肿瘤容易发生出血坏死,且脂肪含量较高,因此在T1WI多见斑片状,点状或环行的高信号影,肿瘤的实质部分则呈现稍低信号,T2WI上,肿瘤呈现不均匀的稍高信号,如合并坏死,则信号更高,注意描写病变的信号特点,病变内出血具有特征性,注意观察有无侵袭及转移征象,与出血性恶性肿瘤鉴别。
肝囊肿在T1加权图象上,较大的肝囊肿一般呈现极低信号,信号强度均匀,边界清晰光滑,较小的肝囊肿因部分容积效应的影响,呈现低信号,少数囊肿内蛋白或脂质含量较高,则T1驰豫时间缩短可呈现等信号或高信号,在质子密度加权图象上,多数囊肿呈现等信号,少数呈现略低信号或略高信号,这是区别于海绵状血管瘤的重要特征,在T2加权图象上,肝囊肿呈现均匀高信号,边界清楚,由于其内部为液体,因而在重T2WI上表现相对信号强度增高,这点可以与转移瘤相鉴别。
极少数肝囊肿可有囊内出血,由于混有血液成分,在T1WI和T2WI上可见信号强度增高及液-液平面,GD-DTPA增强后T1加权图象囊肿壁及内部不强化,报告时注意描写病变的位置,形态,大小,信号特点,其形态光整,病变内充满液体信号,增强扫描无强化,也没有增强的囊壁,这些特点具有特征性,注意出血性囊肿不典型信号的解释,增强扫描可与实性病变鉴别。
肝硬化MRI诊断早期肝硬化较为困难,一般认为门脉周围间隙增宽是一个较为可靠的征象,随着疾病的进展,肝表面逐渐呈现结节状,肝实质信号不均,肝右叶和左叶内侧段逐渐萎缩,尾状叶和左外叶代偿性肥大,肝裂增宽和肝门区扩大。
在传统的SE扫描序列上,T1WI肝实质的信号改变不明显,T2WI则由于细胞损伤,脂肪变性和铁沉积等并发疾病引起肝脏的信号不均,具体表现为1.弥漫分布的低信号小结节影,即肝硬化再生结节,结节内含铁血黄素沉着,引起的顺磁性效应对T2弛豫时间的缩短较为明显;2.门管区增宽,纤维组织增生及脂肪沉积,表现为伴随门脉分支走行的细线状高信号影,分隔再生结节;3.部分结节增大,信号与再生结节不同,即所谓的发育不良结节,T1WI可为高信号,T2WI信号降低或呈等信号;4.合并有活动性的灶性肝细胞坏死区,在T2WI呈斑片状的高信号。
萎缩的肝脏与腹膜之间的空隙常有脂肪填充,在T1WI和T2WI上均呈高信号。
如合并有腹水,则于肝表面形成弧形的长T1长T2信号。
MR在显示门静脉与体循环之间的侧支循环血管方面具有独到的优势,典型部位的侧支循环血管表现为迂曲扩张或集合成团的管状血管流空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