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用植物学笔记 打印版
药用植物学复习资料
![药用植物学复习资料](https://img.taocdn.com/s3/m/d573c6380b4c2e3f5727637f.png)
(个人复习的资料,仅供参考)药用植物学知识点第一篇:药用植物的形态器官第一章:根1、根的特性:向地性、向湿性和背光性根的功能:吸收、固着、输导、贮藏和繁殖作用2、根的类型:(1)主根:种子胚根直接发育而成侧根:主根内部长出的支根纤维跟:侧根是那个的小分支(2)定根:直接或间接由胚根生长出来的有固定的生长部位的根。
不定根:不是直接或间接由胚根所形成的产生没有一定的位置的根3、根系的类型:直根系:(双子叶植物特征之一)主根发达,主根和侧根的界限非常明显的根系。
须根系:(单子叶和少数双子叶植物特有)主根不发达,或早期死亡,而从茎的基部节上生长出许多大小、长短相仿的不定根,簇生呈胡须状,没有主次之分的根系4、根的变态:(1)贮藏根;根的一部分或全部肥大肉质,其贮藏大量的营养物质,这种根称贮藏根。
(2)支持根;自茎上产生一些不定根深入土中,以增加支持茎干的力量,这种根称支持根。
(3)气生根;由茎上产生,不深入土里而暴露在空气中的不定根,称为气生根。
(4)攀援根;攀援植物在茎上生出的不定根,能攀附在物体上使其茎向上生长,这种根称为攀援根。
(5)水生根;水生植物的根漂浮在水中呈须状,称水生根。
(6)寄生根;寄生植物的根插入寄生组织内,吸取寄主提内的水分和营养,以维持自身的生活,这种根称寄生根。
(7)呼吸根:一种具有特殊呼吸的根结构第二章:茎1、茎与根的区别2、茎的变态可分为地上茎的变态和地下茎的变态两大类型。
地上茎的变态包括:叶状茎、刺状茎、茎卷须、小块茎和小鳞茎地下茎的变态:(1)根状茎;(2)块茎;(3)球茎;(4)鳞茎第三章:叶1、叶的主要生理功能:光合作用、气体交换、蒸腾作用、呼吸和吸收作用。
2、叶的组成:发育成熟的叶一般由叶片、叶柄、托叶三部分组成。
完全叶:同时具有三部分不完全叶:缺乏任意1-2部分的叶。
3、包茎叶:有些无叶柄的植物叶片基部包围在茎上,称为包茎叶。
托叶:叶柄基部两侧或腋部所着生的细小绿色或膜质片状物。
《药用植物学重点》word版
![《药用植物学重点》word版](https://img.taocdn.com/s3/m/4fc6c8985fbfc77da269b182.png)
第一章植物的细胞1.细胞壁的组成有几部分?答:①胞间层②初生壁③次生壁2.细胞壁的特化有哪些?答:①木质化②木栓化③角质化④粘液质化⑤矿质化3.晶体的类型有哪些?答:①草酸钙结晶a.方晶b.针晶c.簇晶d.沙晶e.柱晶②碳酸钙结晶区别碳酸钙和草酸钙:碳酸钙结晶遇醋酸时放出二氧化碳。
(不属于其中):硫酸钙结晶、橙皮苷、靛蓝2.细胞的组成:细胞壁、原生质体、后含物3.原生质体:.有生命的物质构成的(1)细胞质(2)细胞核(3)细胞器质体:①叶绿体②有色体③白色体4.*植物细胞与动物细胞相区别的三大特征:细胞壁、液泡、质体5.后含物:非生命物质总称①淀粉②菊糖③蛋白质以糊粉粒贮存④脂肪和油⑤色素⑥晶体6.纹孔次生壁在加厚的过程中,并不是均匀地增厚,在很多地方留有一些没有增厚的部分,称为纹孔。
纹孔的类型(1)单纹孔(2) 具缘纹孔(3) 半缘纹孔7.胞间连丝细胞间有许多纤细的原生质丝穿过初生壁上微细孔眼彼此联系着,这种原生质丝称为胞间连丝。
8.淀粉粒:具有脐点和层纹)淀粉粒有单粒、复粒、半复粒9.细胞分裂:有丝分裂、无丝分裂、减数分裂第二章植物的组织1.组织的类型及其功能?答:①分生组织②基本组织/薄壁组织/营养组织▲分为四类:a.同化组织 b.贮藏组织 c.吸收组织 d.通气组织③保护组织分类:依据来源不同分为表皮(初生保护组织)和周皮(次生保护组织)。
④机械组织类型:根据细胞壁增厚的成分、增厚的部位和增厚的程度,可分为厚角组织和厚壁组织。
⑤输导组织).类型:a.导管和管胞:输送水分及溶于水中的无机养料,存在于木质部;(自下而上)b.筛管、伴胞和筛胞:输送光合作用制造的有机营养物质,存在于韧皮部。
(自上而下)⑥分泌组织2.气孔的类型?答:双子叶植物气孔的类型(不直不平环):①平轴式气孔:气孔周围有2个副卫细胞,其长轴与保卫细胞和气孔的长轴平行②直轴式气孔:(同上)····垂直③不定式气孔:3~6个副卫细胞,大小基本相等④不等式气孔:3~4个,其中一个明显小⑤环式气孔:小、多、环单子叶植物气孔的类型:哑铃状3.毛茸的类型?答:①腺毛:是由表皮细胞分化而来的,有腺头和腺柄之分;腺头具有分泌功能,能分泌挥发油、黏液、树脂等物质。
药用植物学笔记一
![药用植物学笔记一](https://img.taocdn.com/s3/m/e3a6e308e3bd960590c69ec3d5bbfd0a7956d521.png)
药用植物学笔记一一、课程导入我国是世界上应用植物种类较为丰富,较早应用的国家之一全国记载383科,2313属,11020种植物入药,约占中药总数的87%。
中药及天然药物中的绝大部分来源于植物。
药用植物:凡可治疗、预防疾病和对人体具有保健功能的植物称为药用植物药用植物学(Pharmaceutical botany):利用植物学知识、方法来研究和应用药用植物的一门学科。
研究它的形态、结构、生理功能、分类鉴定、资源开发和合理利用等内容二、药用植物学研究的内容和任务鉴定来自于植物的生药基源,以确保药材来源的准确性和有效性资源的调查与文献考证,合理利用与保护药用植物资源根据植物亲缘关系与新技术,寻找扩大新药源三、药用植物学发展简史《神农本草经》东汉药物365种《本草经集注》南北朝陶弘景730《新修本草》唐代李绩、苏敬等844《证类本草》宋唐慎微 1746《本草纲目》明李时珍 52卷200万字药物1892种《本草纲目拾遗》清赵学敏 821种对《本草纲目》的补充1857年植物学传入中国,1936年韩士淑编译《药用植物学》,我们自己国家编著的《药用植物学》是在1948年8月由李承祜教授出版§植物细胞一、植物细胞的形态和基本结构(一)植物细胞的发现和细胞学说1、植物细胞的发现1665年,英国学者胡克用自制的复式显微镜观察木栓切片,发现了许多像蜂窝状的小室,称为细胞(cell)1667年,荷兰科学家列文·胡克发现了生活的细胞2、细胞学说1839年德国植物学家施莱登和德国动物学家施旺几乎同时得出结论:一切有机体,从简单的单细胞生物到复杂的多细胞生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
细胞是构成有机体的基本单元也是生命活动的基本单元(二)植物细胞的形态及基本结构1、植物细胞的形状与大小形状:多细胞的植物体,由于细胞间的相互挤压或由于存在与不同的部位、执行不同的功能,因而细胞形状常为多边形或其他形状。
单细胞的植物体,细胞呈球状或椭球状大小:植物细胞的直径大多在10——100μm之间2、植物细胞的基本结构一个典型的植物细胞是由外面坚韧的细胞壁、壁内的原生质体和原生质的代谢产物后含物构成显微结构(microscopic structure):在光学显微镜下看到的结构(光镜的分辨极限大于0.2μm,放大倍数小于1600倍)超微结构(ultramicroscopic structure)或亚显微结构(submicroscopic structure):在电子显微镜下看到的结构(电镜的分辨0.1——0.2nm,放大倍数可达几十万倍)模式植物细胞:将各种植物细胞的主要构造集中在一个植物细胞里加以说明,这个植物细胞称为模式的植物细胞(1)原生质体( protoplast)是细胞内有生命物质的总称。
药用植物学笔记 - 打印版
![药用植物学笔记 - 打印版](https://img.taocdn.com/s3/m/16c8a23e31126edb6f1a10c9.png)
绪论《神农本草经》,我国第一部有史料明确记载的本草著作;《新修本草》,被认为世界古代首部药典;《本草纲目》,我国史上最著名的本草著作,全面总结了16世纪以来我国人民认、采、种、制和用药的经验第一章植物的细胞1、植物细胞是构成植物体形态结构和生命活动的基本单位(问1,构成植物体形态结构和生命活动的基本单位是什么?)2、植物细胞的基本构造(问2,简述植物细胞的基本构造。
)原生质体原生质体是细胞内有生命的物质的总称,构成原生质体的物质基础是原生质,它最主要的成分是蛋白质与核酸为主的复合物,细胞的一切代谢活动都在这里进行。
(一)细胞质细胞质是原生质体的基本组成成分,为半透明、半流动的基质。
(二)细胞核细胞核是细胞生命活动的控制中心,是细胞遗传和代谢的调控中心。
细胞核具一定的结构,可分为核膜、核液、核仁和染色质四部分。
(三)细胞器细胞器是细胞中具有一定形态结构、组成和具有特定功能的微器官,细胞器包括质体、液泡、线粒体、内质网、核糖核蛋白体、微管、高尔基复合体、圆球体、溶酶体、微体等。
质体分为白色体、叶绿体和有色体。
植物细胞特有细胞器为质体、液泡、后含物及生理活性物质后含物指细胞新陈代谢过程中产生的非生命物质的总称;或细胞内所有非生命物质的总称。
1. 贮藏物质(营养物质)(问3,细胞后含物中的营养物质包含有哪些?)⑴. 淀粉(图1—6)(问5,淀粉粒有哪3种类型,特征如何?)①. 单粒:只有一个脐点的淀粉粒。
②.复粒:2个或多个脐点,每个脐点只有自己的层纹,无公共的层纹③. 半复粒:2个或多个脐点,每个脐点除有自己的层纹外,还有公共的层纹。
含有直链淀粉的淀粉粒遇稀碘液显蓝紫色,支链淀粉显紫红色。
⑵. 菊糖多含在菊科、桔梗科。
龙胆科部分植物根的植物里。
⑶. 蛋白质⑷.脂肪和脂肪油2. 代谢废物晶体(问4,液泡中的结晶有哪些种类?)⑴. 草酸钙结晶①. 方晶:斜方形、菱形、长方形的草酸钙结晶。
甘草、黄柏②. 针晶:细长两头尖的草酸钙结晶。
药用植物学重点(全篇)
![药用植物学重点(全篇)](https://img.taocdn.com/s3/m/3804d4d07f1922791688e82c.png)
药用植物学重点(全篇)09中药资源与开发班编制1.植物的显微结构:在光学显微镜下观察到的植物内部结构。
计量单位为微米。
植物的亚显微结构:在电子显微镜下观察到的植物的内部结构。
计量单位为埃。
2.模式植物细胞的基本结构{①细胞壁:位于细胞外围,分为胞间层、初生壁、次生壁{②原生质体:细胞内部一切又生命的物质{细胞质{细胞器:细胞核、质体、线粒体、内质网、高尔基体、液泡、核糖体{③后含物与生理活性物质{后含物:淀粉、菊糖、脂肪、脂肪油、蛋白质、结晶{生理活性物质:酶、维生素、植物激素、抗生素细胞壁、质体、液泡是植物细胞区别于动物细胞的特点3.细胞器是细胞质内具有一定形态结构、成分和特定功能的微小结构。
4.细胞核结构包括核膜、核仁、核液和染色质细胞核的功能:控制细胞的生长、发育、一床的中心之一5.淀粉粒在形态学上有三种类型:单粒淀粉、复粒淀粉、半复粒淀粉6.淀粉的常用检识方法:淀粉加稀碘液→呈蓝色或蓝紫色7.晶体⑴草酸钙晶体:是植物体在代谢过程中产生的草酸与钙盐结合而成的晶体类型:簇晶、针晶、柱晶、方晶、砂晶⑵碳酸钙晶体:是细胞壁的特殊瘤状突起聚集了大量的碳酸钙或少量的硅酸钙而成类型:钟乳体碳酸钙结晶加醋酸或稀盐酸则溶解,同时有CO2气泡产生,可与草酸钙结晶相区别。
8.初生壁是细胞分裂后在胞间层两侧最初沉淀的壁层,是由原生质体分泌的纤维素、半纤维素和果胶类物质组成。
9.复合中层:两相邻细胞的初生壁和它们之间的胞间层三者已形成一种整体似的结构,称之为复合中层。
10.纹孔:细胞壁形成时,次生壁在初生壁上不均匀地增厚,在很多地方留有一些没有增厚的呈凹陷孔状地结构。
11.纹孔对的类型:单纹孔、具缘纹孔、半具缘纹孔。
12.细胞壁的特化:⑴木质化:是由于细胞壁内增加了木质素。
检识方法:加间苯三酚、HCL→显红色或紫红色。
⑵木栓化:是由于细胞壁中增加了木栓质。
加苏丹Ⅲ→显橘红色或红色。
⑶角质化:角质在细胞壁内和表面增加。
药用植物分类学课堂笔记
![药用植物分类学课堂笔记](https://img.taocdn.com/s3/m/7a3efcf8770bf78a6529541b.png)
药用植物学Pharmaceutical Botany绪论植物器官形态和显微结构:植物的细胞、植物的组织、植物的器官药用植物的分类:植物分类的概述、藻类植物、菌类、地衣门、苔藓植物门、蕨类植物门、裸子植物门、被子植物门学习植物分类学意义:1.研究调查中药原植物的种类,确保药材来源的准确。
2.调查研究药用植物资源,为合理扩大利用和保护资源奠定基础。
3.利用学科规律不断寻找及开发新的药用资源。
4.为中药相关学科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一.植物分类学的目的和任务目的:1.“种”的描述与命名——对植物个体间的异同进行比较研究,类似的个体归为“种”一级的分类群,编定其学名,并对其特征加以描述。
2.建立植物分类系统——根据种间亲缘关系的研究,确定属、科、目等大的分类等级,进而建立反映客观实际的植物分类系统,将属、科及以上单位按演化顺序排列。
3.探索“种”的起源与进化——通过生态学、植物地理学、古植物学、植物细胞学、植物遗传学等科学的研究,探索“种”的起源与进化,进而确定属、科等大的分类群的系统。
二.植物分类学的发展简史人为分类系统时期、自然系统时期、系统发育系统时期三.植物分类学的发展动态细胞分类学、化学分类学、数值分类学、超微结构分类学四.植物个体发育和系统发育植物个体发育:由受精卵发育成为一个成熟的植物个体的过程,其中包括形态和生殖的各个方面的发展变化。
植物的系统发育:植物从它的祖先演进到现在植物界的经过,或者说是由原始单细胞发生、成长和演进到今天如此纷繁植物界的历史。
每一种植物都有自己漫长的演进历史,这个历史可以追溯到植物有机体的起源、发生和发展,一般认为同一种或同一类群处于共同的祖先。
五.植物的分类单位(举例、缩写、概念)主要分类单位:界、门、纲、目、科、属、种等种:分类的基本单位,是生物体进化和自然选择的产物,是自然界客观存在的。
亚种(ssp.):较种小的一级单位,形态上有一定变异,地理分布上、生态上或季节上有隔离。
药用植物学笔记-打印版
![药用植物学笔记-打印版](https://img.taocdn.com/s3/m/c6d06f36a45177232e60a25e.png)
绪论《神农本草经》,我国第一部有史料明确记载的本草著作;《新修本草》,被认为世界古代首部药典;《本草纲目》,我国史上最著名的本草著作,全面总结了16世纪以来我国人民认、采、种、制和用药的经验第一章植物的细胞1、植物细胞是构成植物体形态结构和生命活动的基本单位(问1,构成植物体形态结构和生命活动的基本单位是什么?)2、植物细胞的基本构造(问2,简述植物细胞的基本构造。
)原生质体原生质体是细胞内有生命的物质的总称,构成原生质体的物质基础是原生质,它最主要的成分是蛋白质与核酸为主的复合物,细胞的一切代谢活动都在这里进行。
(一)细胞质细胞质是原生质体的基本组成成分,为半透明、半流动的基质。
(二)细胞核细胞核是细胞生命活动的控制中心,是细胞遗传和代谢的调控中心。
细胞核具一定的结构,可分为核膜、核液、核仁和染色质四部分。
(三)细胞器细胞器是细胞中具有一定形态结构、组成和具有特定功能的微器官,细胞器包括质体、液泡、线粒体、内质网、核糖核蛋白体、微管、高尔基复合体、圆球体、溶酶体、微体等。
质体分为白色体、叶绿体和有色体。
植物细胞特有细胞器为质体、液泡、后含物及生理活性物质后含物指细胞新陈代谢过程中产生的非生命物质的总称;或细胞内所有非生命物质的总称。
1. 贮藏物质(营养物质)(问3,细胞后含物中的营养物质包含有哪些?)⑴. 淀粉(图1—6)(问5,淀粉粒有哪3种类型,特征如何?)①. 单粒:只有一个脐点的淀粉粒。
②.复粒:2个或多个脐点,每个脐点只有自己的层纹,无公共的层纹③. 半复粒:2个或多个脐点,每个脐点除有自己的层纹外,还有公共的层纹。
含有直链淀粉的淀粉粒遇稀碘液显蓝紫色,支链淀粉显紫红色。
⑵. 菊糖多含在菊科、桔梗科。
龙胆科部分植物根的植物里。
⑶. 蛋白质⑷.脂肪和脂肪油2. 代谢废物晶体(问4,液泡中的结晶有哪些种类?)⑴. 草酸钙结晶①. 方晶:斜方形、菱形、长方形的草酸钙结晶。
甘草、黄柏②. 针晶:细长两头尖的草酸钙结晶。
(直打版)药用植物学书(全部知识点)
![(直打版)药用植物学书(全部知识点)](https://img.taocdn.com/s3/m/5c828ebf7e21af45b207a898.png)
药用植物学是一门以 具有医疗保健作用的植 物为对象,研究它们的形 态、组织、生理功能、 分类鉴定、资源开发和 合理利用的学科。 《神农本草经》,收载 药物 365 种,其中有药 用植物 237 种,第一部 记载药物的专著。《新 修本草》古代首部药 典。 原生质体是细胞内有生 命的物质的总称,构成 原生质体的物质基础是 原生质,它最主要的成 分是蛋白质与核酸为主 的复合物。 细胞质是原生质体的基 本组成成分,为半透 明、半流动的基质。 细胞核是细胞生命活动 的控制中心.细胞核具一 定的结构,可分为核 膜、核液、核仁和染色 质四部分。 细胞器是细胞中具有一 定形态结构、组成和具 有特定功能的微器官 后含物植物细胞在生活 过程中,由于新陈代谢的 活动而产生各种非生命 的物质,统称为后含物. 包括淀粉粒、菊糖、湖 粉粒、脂肪油和各种结 晶. 草酸钙结晶 1、簇晶 2、针晶束 3、方晶 4、 砂晶 5、柱晶 细胞壁是植物细胞特有 的结构,与液泡、质体
腺毛。
腺毛:有头部及柄部之
分,头部膨大,由于组成
头、柄细胞的多少不同
而有多种不同类型的腺
毛。
非腺毛:无头、柄之分,
因而顶端不膨大,由于
组成非腺毛的细胞数
目,分枝状况不同而有
多种类型的非腺毛。
周皮
木栓层、
木栓形成层和栓内层三
部分合称周皮。
分泌组织
(1)外部分泌组织
位于植物的体表,其分
泌物直接排出体外,其
构成,细胞壁薄而大,排
维管束主要由韧皮部和
列疏松,有细胞间隙,靠近
木质部构成.在韧皮部和
表皮部分的细胞常含有叶
木质部之间有形成层存
绿体
在,能不断增生长大,
3 维管柱 包括成环状排
药用植物学重点笔记
![药用植物学重点笔记](https://img.taocdn.com/s3/m/fa7b9229b94ae45c3b3567ec102de2bd9605dee3.png)
药用植物学重点笔记药用植物学是研究植物中所含活性成分及其药理作用的科学领域。
通过对药用植物的研究,可以发现新的药物,并且深入了解传统药物的有效成分和治疗机制。
本文将针对药用植物学的重点知识进行详细介绍。
一、药用植物的分类药用植物可以根据其用途和药效进行分类。
根据用途,药用植物可分为药用食品、药用辅料和药材等。
根据药效,药用植物可分为镇痛药、抗生素、抗癌药和抗炎药等。
此外,药用植物还可以按照其植物学分类系统进行归类,如菊科植物、百合科植物等。
二、药用植物的活性成分药用植物中含有丰富的活性成分,这些成分是植物产生抗菌、抗氧化和抗炎等生理活性的基础。
常见的药用植物活性成分包括生物碱、黄酮类、倍半萜类和鞣质等。
这些活性成分通过干扰人体内生物化学反应,发挥药理作用。
三、药用植物的采集与加工药用植物的采集与加工是确保其质量和疗效的重要环节。
一般情况下,药用植物的采收时间以植物特定的生长时期为准。
采集时应避免植物受到污染和病虫害的影响。
采集完成后,应根据不同的要求进行加工处理,如晾晒、炮制和提取等。
四、药用植物的药理作用与临床应用药用植物通过其活性成分发挥药理作用,对人体起到治疗和保健的作用。
临床上,药用植物可以作为药物的主要成分或辅助成分用于治疗一些疾病,如中风、糖尿病和心脏病等。
同时,由于药用植物具有天然、低毒副作用的特点,越来越多的人开始选择药用植物作为替代传统药物的治疗选择。
五、药用植物的质量控制与安全性评价药用植物的质量控制是保证其疗效和安全性的基础。
质量控制包括外观、理化指标、微生物含量和有害物质残留等方面。
此外,对于药用植物的安全性评价也是非常重要的,它可以评估植物的毒性以及与其他药物的相互作用情况,为合理应用提供科学依据。
六、药用植物的研究与开发随着人们对药用植物的重视,药用植物的研究与开发也逐渐受到关注。
科学家们通过对药用植物的研究,发现了许多新的活性成分和新的治疗方法。
这些进展为药用植物的合理利用和创新应用提供了有力支持。
《药用植物学简明教程(创新教材)》读书笔记模板
![《药用植物学简明教程(创新教材)》读书笔记模板](https://img.taocdn.com/s3/m/1992bc2f0a4e767f5acfa1c7aa00b52acec79c48.png)
读书笔记模板
01 思维导图
03 目录分析 05 精彩摘录
目录
02 内容摘要 04 读书笔记 06 作者介绍
思维导图
关键字分析思维导图
植物学
门
植物学
河北
被子
分类
藻类
教材
药用植物
学生 植物
菌类
教程
器官
类群
药用植物
分类
绪论
植物界
内容摘要
我教研室承担的《药用植物学》为河北省级精品课程,本教材八章内容,涵盖两大部分:一是药用植物器官 的形态结构特点,为学生学习药用植物的分类知识奠定基础;二是药用植物的分类,重点介绍药用植物的分类原 则和各药用植物类群的主要特征。供中医学专业、生物工程、制药工程专业学生使用
谢谢观看
第一节植物细胞 第二节植物组织 第三节植物器官的内部构造
读书笔记Βιβλιοθήκη 这是《药用植物学简明教程(创新教材)》的读书笔记模板,可以替换为自己的心得。
精彩摘录
这是《药用植物学简明教程(创新教材)》的读书笔记模板,可以替换为自己的精彩内容摘录。
作者介绍
这是《药用植物学简明教程(创新教材)》的读书笔记模板,暂无该书作者的介绍。
第七章裸子 植物门
第八章被子 植物门
第一节植物分类概述 第二节植物界及其类群
第一节藻类植物 第二节菌类植物 第三节地衣植物门
第一节苔藓植物概述 第二节苔藓植物的分类
第一节蕨类植物概述 第二节蕨类植物的分类
第一节裸子植物概述 第二节裸子植物的分类
第一节被子植物概述 第二节被子植物的分类
第三部分药用植物的显微构造
作者简介:河北中医学院药用植物教研室主任,从事药用植物学教学多年,参编或副主编多部《药用植物学》 《中药拉丁语》教材。
《药用植物学》笔记
![《药用植物学》笔记](https://img.taocdn.com/s3/m/636bf317581b6bd97f19ea9a.png)
植物学笔记(一)种子植物的形态结构和功能(二)植物类群(三)被子植物的分类(四)植物与环境第一编种子植物的形态与解剖第一节种子的结构一、种子的结构:植物的种类不同,其种子在大小、形状和颜色等方面有着较大的差别。
但其基本结构都是一致的。
都是由胚、胚乳和种皮三部分组成。
二、胚的结构:胚是种子中最重要的部分,新的植物体就是由胚生长发育而成的。
胚是由胚根、胚芽、胚轴和子叶四部分组成。
三、胚根、胚芽、胚轴和子叶的形态:胚根和胚芽的体积很小,胚根一般为圆锥形,胚芽常具雏叶的形态;胚轴位于胚根和胚芽之间,并与子叶相连,一般很短;依据子叶着生的位置将胚轴分为上胚轴和下胚轴,即子叶着生点至第一片真叶之间,称上胚轴,而子叶着生点到胚根之间,称下胚轴。
子叶与一般正常叶的功能是不同的,有储藏养料的作用,或能从胚乳中吸收、转化营养物质供胚生长时使用。
四、在被子植物种子因叶数目不同分为:分为双子叶植物和单子叶植物。
(双子叶植物和单子叶植物是被子植物的二个大类。
有关这些内容将在以后章节中谈到)。
在裸子植物中,子叶数目也很不一致,有两个的如侧柏;有二至三个的如银杏,还有多个的如松树。
五、种子萌发:胚根和胚芽突破种皮,胚根发育成幼苗的主根,胚芽发育成茎、叶部分,胚轴发育成茎的一部分,使胚迅速形成幼苗。
六、胚乳:胚乳是种子贮藏营养物质的地方,供种子萌发时胚的生长之用。
胚乳的大小在不同的种子中也不同,有些种子胚乳体积较大,占种子的大部分,这类种子叫有胚乳种子。
(如玉米、小麦的谷粒和蓖麻的种子)。
而有些植物的种子,成熟时不具有胚乳,这类种子叫无胚乳种子,如花生、豆类及瓜类的种子。
七、种皮:种皮是种子外面的保护结构,其性质、厚度随植物种类而异。
成熟种子的种皮上常常可以见到种脐,它是种子脱离果实时留下的痕迹(就是种柄和株柄相脱离的地方)。
种孔是原来胚珠的珠孔留下的痕迹。
有的种皮上可以明显见到种脊,种阜,如蓖麻。
第二节种子的主要类型一、有胚乳种子:这类种子由种皮、胚和胚乳组成。
药用植物笔记整理
![药用植物笔记整理](https://img.taocdn.com/s3/m/9f85aa6c2b160b4e767fcffe.png)
药用植物药用植物(Medicinal Plants):是指具有生物活性成分,用于防病、治病的植物;中药(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TCM)是的指在中医中药基本理论指导下,用于防治疾病的天然药物及其加工品。
中药一般包括植物、动物药、矿物药三大类。
药用植物≠中药第1讲知识点第一章绪论一、药用植物的地道性药用植物具有的在特定的种质、特定产区和特定栽培技术及加工方法下而表现出的优质、稳产、疗效可靠的特点。
也有人称为“道地”性。
地+道:地域等气候因子+道略、方法道地药材具备的条件①优良的品种②适宜的生长环境与采收时间③适宜的种植(养殖)和加工技术④中医理论指导下良好的疗效秦汉时期:中国第一部医书《黄帝内经》和世界上最古的一部本草《神农本草经》的问世标志着中医药学基本理论的形成和基本内容的确立。
二、药用植物规范化生产与发展方向1.药用植物栽培GAP1、中药材GAP:《中药材生产质量管理规范(试行)》(Good Agricultural Practice for Chinese Crude Drugs)过程的简称。
(1)产地生态环境。
中药材生产企业必须对大气、水质、土壤环境条件进行检测,各项环境指标应符合国家相应标准。
(2)种质及繁殖材料。
对养殖、栽培或野生采集的药用动植物,应准确鉴定其物种,包括亚种、变种或品种;对种子、种畜(动物种)等繁殖材料在生产、储运过程中应实行检验和检疫制度;加强中药材良种选育、配种工作,建立良种繁育基地(3)栽培与养殖管理。
根据各种药用植(动)物的习性,确定生产适宜区,并尽量避免不良环境的干扰。
制定药用植(动)物栽培(养殖)技术的标准操作规程(SOP)。
(4)收获。
包括药用部分的确定,尽量减少非药用部分或异物(特别是有毒杂草)混入;最佳采收期的研究与确定;采收机械、器具应干燥洁净,无污染。
(5)初加工或称产地加工。
指从药用部分采收到形成商品药材的过程,不包括饮片炮制。
药用植物学重点笔记
![药用植物学重点笔记](https://img.taocdn.com/s3/m/3ba72b3c1611cc7931b765ce05087632311274a7.png)
药用植物学是研究药用植物的种类、形态、生理、生态、繁殖、栽培、采集、加工和药用价值等方面的学科。
在学习药用植物学时,做好笔记可以帮助理解和记忆重点知识。
以下是一些药用植物学的重点笔记:
1. 药用植物的基本特征:了解药用植物的基本特征,如植物细胞、组织、器官等,以及它们的功能和药用价值。
2. 药用植物的分类:熟悉药用植物的分类系统,包括植物门、纲、目、科、属、种等,以及各个分类单元的特征和代表植物。
3. 药用植物的繁殖:掌握药用植物的繁殖方式,如种子植物、孢子植物、无性繁殖等,以及各种繁殖方式的特点和适用范围。
4. 药用植物的采集与加工:了解药用植物的采集时间、方法、加工和保存技巧,以及各种药用部位的药用价值。
5. 药用植物的药用成分:熟悉药用植物中的有效成分,如生物碱、苷类、挥发油、树脂、蛋白质等,以及它们的药理作用和临床应用。
6. 药用植物的药效评价:了解药用植物药效评价的方法和指标,如体外实验、体内实验、临床观察等,以及各种评价方法的优缺点。
7. 药用植物的种植与栽培:熟悉药用植物的种植与栽培技术,包括选地、整地、播种、移栽、田间管理、病虫害防治等。
8. 药用植物的遗传与育种:了解药用植物的遗传特性、遗传改良方法以及育种技术,如杂交、诱变、基因工程等。
9. 药用植物的保护与可持续利用:掌握药用植物的保护措施、资源管理与可持续利用策略,以保护药用植物资源并满足人类需求。
10. 药用植物学的最新研究进展:关注药用植物学领域的最新研究动态、技术和方法,了解药用植物学的发展趋势。
通过以上重点笔记,可以系统地掌握药用植物学的知识体系,并为后续学习和实践打下坚实的基础。
《药用植物学》笔记
![《药用植物学》笔记](https://img.taocdn.com/s3/m/b00d7882cc22bcd126ff0cf1.png)
《药用植物学》笔记
![《药用植物学》笔记](https://img.taocdn.com/s3/m/de7b93e305087632311212ff.png)
植物学笔记(一)种子植物的形态结构和功能(二)植物类群(三)被子植物的分类(四)植物与环境第一编种子植物的形态与解剖第一节种子的结构一、种子的结构:植物的种类不同,其种子在大小、形状和颜色等方面有着较大的差别。
但其基本结构都是一致的。
都是由胚、胚乳和种皮三部分组成。
二、胚的结构:胚是种子中最重要的部分,新的植物体就是由胚生长发育而成的。
胚是由胚根、胚芽、胚轴和子叶四部分组成。
三、胚根、胚芽、胚轴和子叶的形态:胚根和胚芽的体积很小,胚根一般为圆锥形,胚芽常具雏叶的形态;胚轴位于胚根和胚芽之间,并与子叶相连,一般很短;依据子叶着生的位置将胚轴分为上胚轴和下胚轴,即子叶着生点至第一片真叶之间,称上胚轴,而子叶着生点到胚根之间,称下胚轴。
子叶与一般正常叶的功能是不同的,有储藏养料的作用,或能从胚乳中吸收、转化营养物质供胚生长时使用。
四、在被子植物种子因叶数目不同分为:分为双子叶植物和单子叶植物。
(双子叶植物和单子叶植物是被子植物的二个大类。
有关这些内容将在以后章节中谈到)。
在裸子植物中,子叶数目也很不一致,有两个的如侧柏;有二至三个的如银杏,还有多个的如松树。
五、种子萌发:胚根和胚芽突破种皮,胚根发育成幼苗的主根,胚芽发育成茎、叶部分,胚轴发育成茎的一部分,使胚迅速形成幼苗。
六、胚乳:胚乳是种子贮藏营养物质的地方,供种子萌发时胚的生长之用。
胚乳的大小在不同的种子中也不同,有些种子胚乳体积较大,占种子的大部分,这类种子叫有胚乳种子。
(如玉米、小麦的谷粒和蓖麻的种子)。
而有些植物的种子,成熟时不具有胚乳,这类种子叫无胚乳种子,如花生、豆类及瓜类的种子。
七、种皮:种皮是种子外面的保护结构,其性质、厚度随植物种类而异。
成熟种子的种皮上常常可以见到种脐,它是种子脱离果实时留下的痕迹(就是种柄和株柄相脱离的地方)。
种孔是原来胚珠的珠孔留下的痕迹。
有的种皮上可以明显见到种脊,种阜,如蓖麻。
第二节种子的主要类型一、有胚乳种子:这类种子由种皮、胚和胚乳组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绪论《神农本草经》,我国第一部有史料明确记载的本草著作;《新修本草》,被认为世界古代首部药典;《本草纲目》,我国史上最著名的本草著作,全面总结了16世纪以来我国人民认、采、种、制和用药的经验第一章植物的细胞1、植物细胞是构成植物体形态结构和生命活动的基本单位(问1,构成植物体形态结构和生命活动的基本单位是什么?)2、植物细胞的基本构造(问2,简述植物细胞的基本构造。
)原生质体原生质体是细胞内有生命的物质的总称,构成原生质体的物质基础是原生质,它最主要的成分是蛋白质与核酸为主的复合物,细胞的一切代谢活动都在这里进行。
(一)细胞质细胞质是原生质体的基本组成成分,为半透明、半流动的基质。
(二)细胞核细胞核是细胞生命活动的控制中心,是细胞遗传和代谢的调控中心。
细胞核具一定的结构,可分为核膜、核液、核仁和染色质四部分。
(三)细胞器细胞器是细胞中具有一定形态结构、组成和具有特定功能的微器官,细胞器包括质体、液泡、线粒体、内质网、核糖核蛋白体、微管、高尔基复合体、圆球体、溶酶体、微体等。
质体分为白色体、叶绿体和有色体。
植物细胞特有细胞器为质体、液泡、JS8gDEt后含物及生理活性物质后含物指细胞新陈代谢过程中产生的非生命物质的总称;或细胞内所有非生命物质的总称。
1. 贮藏物质(营养物质)(问3,细胞后含物中的营养物质包含有哪些?)⑴. 淀粉(图1—6)(问5,淀粉粒有哪3种类型,特征如何?)①. 单粒:只有一个脐点的淀粉粒。
②.复粒:2个或多个脐点,每个脐点只有自己的层纹,无公共的层纹③. 半复粒:2个或多个脐点,每个脐点除有自己的层纹外,还有公共的层纹。
含有直链淀粉的淀粉粒遇稀碘液显蓝紫色,支链淀粉显紫红色。
⑵. 菊糖多含在菊科、桔梗科。
龙胆科部分植物根的植物里。
⑶. 蛋白质⑷.脂肪和脂肪油2. 代谢废物晶体(问4,液泡中的结晶有哪些种类?)⑴. 草酸钙结晶①. 方晶:斜方形、菱形、长方形的草酸钙结晶。
甘草、黄柏②. 针晶:细长两头尖的草酸钙结晶。
成束存在的称为针晶束。
半夏③. 族晶:由许多菱状晶体聚合而成的草酸钙结晶。
大黄、人参④. 砂晶:细小的三角形、箭头形、不规则形的草酸钙结晶。
曼陀罗、牛膝⑤. 柱晶:长柱形,直径为长度4倍以上的草酸钙结晶。
射干、淫羊藿草酸钙结晶遇20%硫酸溶解,形成硫酸钙针晶。
⑵. 碳酸钙结晶,也称钟乳体。
爵床科、桑科、寻麻科生理活性物质是一类能对细胞内的生化反应和生理活动起调节作用的物质的总称,包括酶、维生素、植物激素和抗生素等。
细胞壁细胞壁是植物细胞特有的结构,与液泡、质体一起构成了植物细胞与动物细胞区别的三大结构特征。
(一)细胞壁的分层细胞壁根据形成的先后和化学成分的不同分为三层:胞间层,初生壁和次生壁。
1、胞间层存在于细胞壁的最外面,是相邻的两个细胞共用的薄层。
主要成分,果胶。
2、初生壁在植物细胞生长过程中,由原生质体分泌的纤维素、半纤维素和少量果胶质加在胞间层的内侧,形成细胞的初生壁。
3、次生壁是细胞壁停止(体积)生长后,逐渐在初生壁的内侧一层层地积累一些纤维素、半纤维素和少量木质素等物质,使细胞壁附加加厚。
(二)纹孔和胞间联丝纹孔由纹孔腔、纹孔膜组成。
纹孔对类型,单纹孔、具缘纹孔、半缘纹孔。
(三)细胞壁的特化由于环境的影响,生理功能不同,细胞壁常常沉积其他物质,发生理化性质的特化,如木质化、木栓化、角质化、粘质化、矿质化木质化:细胞壁在附加生长时增加较多的木质素而变的坚硬牢固。
木质化的细胞壁加间苯三酚溶液1滴,待片刻,再加浓盐酸1滴,显红色eRrK1V4。
木栓化是细胞壁内增加了脂肪性的木栓质的结果。
木栓化细胞壁遇苏丹Ⅲ试液可染红3、植物细胞的分裂细胞的增殖以分裂来完成。
细胞分裂由三种方式:一、有丝分裂。
整个周期为五步(问6,细胞有丝分裂各期的特征?)(一)间期:似乎是静止的,但DNA,RNA,蛋白质在复制(二)前期:染色质变成染色丝——染色体。
核仁、核膜消失。
(三)中期:纺锤丝形成。
中期细胞特征是染色体排列在中央的赤道面2侧,该时期适宜进行染色体记数。
(四)后期:两条染色体分开,被拉向两极。
(五)末期:核膜、核仁出现。
细胞板出现。
胞间层出现。
两个子细胞形成。
二、无丝分裂。
核仁分裂,缢裂。
三、减数分裂。
产生生殖细胞的一种方法第二章植物的组织定义:许多来源相同、形态结构相似,具有同一种生理功能的细胞群。
1、植物组织的类型及特征(问1,植物的组织可分为哪几类?)植物的组织一般分为分生组织、基本组织、保护组织、机械组织、输导组织、分泌组织。
后五种组织又称为成熟组织或永久组织。
一. 分生组织 meristem定义:也称生长组织,是一群具有分裂能力的细胞组成的组织。
分布:位于植物体的生长部位。
特点:核大、质浓、无液泡、壁薄、体小、无间隙类型:根据来源分:(问2,分生组织中使植物伸长和增粗的分别是什么组织?)(一). 原生分生组织(使根、茎和枝不断地伸长和长高)(二). 初生分生组织(产生根、茎的初生构造或使茎、叶伸长)原表皮层—表皮——保护;基本分生组织—皮层、髓——填充、贮藏;原形成层—初生维管组织——输导(三). 次生分生组织(产生根茎的次生构造,使根茎枝不断加粗)二、基本组织它是由主要起代谢活动和营养作用的薄壁细胞所组成,所以又称薄壁组织。
种类:一般薄壁组织、通气薄壁组织、同化薄壁组织(含叶绿体,存在易受光照部位)、输导薄壁组织、吸收薄壁组织、储藏薄壁组织三、保护组织定义:对植物体起保护作用的组织。
根据来源和结构不同可分为初生保护组织——表皮组织与次生保护组织——周皮S5Cf1Wh。
一).表皮(问3,保护组织中毛茸和气孔的种类?)1.气孔由2个半月形(肾形)的保卫细胞对合而成,中胶层溶解,形成一个小孔,即为气孔气孔轴式:指保卫细胞与副卫细胞的排列方式. (图2—3)①. 直轴式:副卫细胞2个,长轴与气孔长轴互相垂直.②. 平轴式:副卫细胞2个,长轴与气孔长轴互相平行.③. 不等式:副卫细胞3-4个,大小不等,其中一个特别小.④.不定式:副卫细胞数目不定,大小基本相同⑤.环式:副卫细胞数目不定,围绕气孔排列成环.2. 毛茸表皮细胞分化而形成的突起物。
腺毛:有分泌功能的毛茸,有头部、柄部之分。
头部有分泌功能。
(腺鳞:指唇形科、爵床科植物的表皮上的一种短柄或无柄的,头部由4-8个细胞组成的腺毛。
)非腺毛:无头、柄之分,无分泌功能的毛茸。
二). 周皮(问4,周皮包括哪些部分)由木栓形成层产生,为次生保护组织。
木栓层(保护组织)、木栓形成层(分生组织)和栓内层(基本组织)三部分合称周皮(复合组织)。
皮孔是茎、枝上一些颜色较浅而突出或下凹的点状物。
四、分泌组织定义:具有分泌功能的细胞组成的组织。
分类:(问8,分泌组织有哪些类型?)一). 外分泌组织1.腺毛(即属于分布组织又属于保护组织);2. 蜜腺由一群分泌蜜汁的细胞组成的腺体。
分布:花瓣、花萼基部或花托上。
二).内分泌组织分泌物留在植物体内的分泌组织1.分泌细胞分泌物多留在细胞中,体形常大于周围的细胞。
油细胞——分泌挥发油姜、肉桂粘液细胞——分泌粘液白及、知母 2. 分泌腔和分泌道分泌腔种类:溶生性:细胞溶解形成腔隙。
离生性:细胞中层分离形成细胞间隙。
分泌腔:分泌物贮藏在由分泌细胞形成的近等径的腔室中的分泌组织,又称油室、粘液腔分泌道:分泌物贮藏在由分泌细胞形成的管道中的分泌组织。
油管、粘液道、树脂道3. 乳汁管:由一个或多个长管状,有分枝的乳细胞形成的分泌、贮存乳汁的管道。
种类:无节乳汁管、有节乳汁管五、机械组织机械组织是细胞壁明显增厚的一群细胞,有支持植物体或增加其坚固性以承受机械压力的作用。
根据细胞壁增厚的成分、增厚的部位和增厚程度的不同,可分为厚角组织和厚壁组织两类。
(问5,机械组织包含哪些?)(一)厚角组织厚角组织的细胞是活细胞,呈不均匀的增厚,一般在角隅处增厚。
(二)厚壁组织厚壁组织的特征是它的细胞有全面增厚的次生壁,常具有层纹和纹孔,成熟后细胞腔变小,成为死细胞。
根据其细胞性状的不同,又可分为纤维和石细胞。
1、纤维韧皮部的纤维称为韧皮纤维或皮层纤维,这种纤维一般纹孔及细胞腔都较显著。
在木质部的纤维称为木纤维,木纤维往往极度木质化增厚,细胞腔通常较小。
其细胞腔中有菲薄的横隔膜,这种纤维称为分隔纤维,有的纤维次生壁外层密嵌细小的草酸钙方晶,称嵌晶纤维。
还有一种晶鞘纤维,又称晶纤维,是一束纤维的外侧包围着许多含草酸钙结晶的薄壁细胞所组成的复合体的总称。
2、石细胞细胞壁上可见到细小的壁孔,称为孔道或纹孔;而细胞壁渐次增厚所形成的纹理则称为层纹。
石细胞常单个或成群的分布在植物的根皮、茎皮、果皮及种皮中,石细胞通常呈分枝状,所以又称为畸形石细胞。
比较厚角组织与厚壁组织在结构与功能上的异同厚角组织:为生活细胞,具有不均匀加厚的初生壁,既有一定的硬度,又富有柔韧性,可以随细胞生长而生长,主要在植物体的地上幼嫩部分(如茎,叶柄等处)起支持作用。
厚壁组织:成熟时为死细胞,具有均匀加厚的次生壁,强烈木质化,比较坚硬。
主要在植物体的成熟部分起支持作用。
六、输导组织(问6,木质部和韧皮部中的输导组织各自执行什么功能?)输导组织是植物体中输送水分、无机盐和营养物质的组织。
其共同点是细胞长形,常上下连接,形成适于输导的管道。
根据输导组织的构造和运输物质的不同,可分为下列两类:一)、导管与管胞存在于木质部。
为输导水分与无机盐的输导组织1.导管(被子植物及裸子植物的买麻藤纲)是由一系列长管状或筒状的死细胞头尾相接而成的输导组织。
导管分子:组成导管的细胞,为具次生壁加厚的死细胞。
(问7,导管的类型有哪些?)导管的类型:(图2—14)根据次生壁加厚程度不同:①.环纹导管:增厚部分呈环状,一环一环。
②.螺纹导管:增厚部分呈带状,螺旋回绕在导管的内壁上。
③.梯纹导管:增厚部分与未增厚部分间隔呈梯状。
④.网纹导管:增厚部分呈网状。
⑤.孔纹导管:全面增厚、仅纹孔未增厚,多为具缘纹孔。
2. 管胞分布:裸子植物、蕨类植物及少数被子植物与导管的共同特征:死细胞、有次生壁增厚、及5种类型。
与导管的主要区别:直径较小、细长两头尖、端壁不穿孔、不形成穿孔板。
二)、筛管、筛胞、伴胞存在于韧皮部,输导有机养料的组织2、维管束及其类型(问9,维管束的组成及其类型分别有哪些?)维管束主要由韧皮部和木质部构成。
在韧皮部和木质部之间有形成层存在,能不断增生长大,所以称为无限维管束(双子叶植物和裸子叶植物根和茎的维管束)。
茎的维管束没有形成层,不能增生长大,所以称为有限维管束(单子叶植物和蕨类植物根和茎的维管束)。
根据维管束中木质部和韧皮部互相排列方式的不同,以及形成层的有无,维管束可分为下列几种类型: 1有限外韧维管束 2无限外韧维管束3双韧维管束 4周韧维管束 5周木维管束6辐射维管束orboWDo第三章植物的器官定义:器官(Organ)是由不同的组织组成的,有一定外部形态和内部构造、执行一定生理功能的结构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