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的折射说课稿(公开课)
八年级物理《光的折射》说课稿与教案
八年级物理《光的折射》说课稿与教案第一章:光的折射概念引入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通过生活实例初步理解光的折射现象。
2. 引导学生通过实验观察光的折射规律。
3. 培养学生运用物理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内容1. 光的折射现象的定义。
2. 光的折射规律。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重点:光的折射现象的理解和应用。
2. 难点:光的折射规律的实验观察和解释。
四、教学方法1. 采用问题驱动的教学方法,引导学生通过观察和实验来探究光的折射现象。
2. 利用生活实例和图片,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水中物体的看起来位置的变化,引导学生思考光的传播方式。
2. 讲解光的折射现象的定义,解释光从一种介质进入另一种介质时速度改变导致方向改变。
3. 分组讨论:让学生举例说明生活中遇到的折射现象,并互相交流。
4. 实验观察:安排学生进行实验,观察光在不同介质中的传播情况,记录实验现象。
六、教学反思第二章:光的折射规律实验探究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通过实验观察光的折射规律。
2. 引导学生运用物理知识解释实验现象。
3. 培养学生合作探究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内容1. 光的折射规律。
2. 实验操作和观察。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重点:光的折射规律的实验探究。
2. 难点:实验操作和观察方法的指导。
四、教学方法1. 采用实验探究的教学方法,引导学生通过实验来观察和探究光的折射规律。
2. 利用实验器材和模型,帮助学生直观地理解光的折射现象。
五、教学过程1. 导入:回顾上节课的内容,引导学生思考光的折射现象的规律性。
2. 讲解光的折射规律,包括入射角和折射角的关系,以及折射定律。
3. 实验操作:安排学生进行实验,指导学生正确使用实验器材,观察光的折射现象。
4. 观察记录:引导学生仔细观察实验现象,记录入射角和折射角的变化关系。
六、教学反思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学生应该能够通过实验观察光的折射规律,并能够运用折射定律解决实际问题。
光的折射说课稿4篇
光的折射说课稿4篇光的折射说课稿1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知道什么是光的折射现象,知道折射中的入射点、入射光线、折射光线、法线、入射角和折射角;能叙述光的折射规律的实验结论;知道光的折射现象中,光路是可逆的;已知入射光线,能根据光的折射现象的实验结论画出折射光线的大致方向;能用光的折射规律解释生活中的一些现象。
2、过程与方法:通过探究活动,感悟光的折射现象和规律;通过创设学习情境,加强对光的折射规律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利用折射现象中的因果关系,再次向学生强调注意客观事物中存在的因果关系的重要性;培养学生热爱自然尊重自然的情感,激发学生勇于探索自然的热情。
教材分析本节既是光的反射的后续课,进一步讲解光学的有关知识,又是后面透镜及其应用的基础,所以本节有承上启下的作用。
光的折射规律的正确理解是本节的关键,对于透镜的学习,照像机和幻灯机,放大镜的理解起至关重要的作用。
课本列举了各种光的折射的实例,对这些实例进行讨论分析对理解光的折射规律有很大的作用。
本节中介绍了在折射中光同样具有可逆性。
学情分析学生对于生活中的折射现象有所了解;学生不能用准确的物理语言来解释生活中的折射现象重点难点教学重点:知道光的.折射规律;能解释简单的折射现象。
教学难点:用玻璃砖等器材探究光的折射规律的过程。
教学过程一、引入课题我们已经知道,在同一种均匀的介质中,光是沿直线传播的;那么,如果主光从一种介质传到另一种介质中,情况将会怎样呢?二进行新课1、光的折射现象学生活动分组实验1:把激光笔靠在碗边固定不动,按下按钮,发现在碗底有一个光斑,在水槽中加水,使光射入水中,观察到水槽侧面的光斑向左移。
分组实验2:在空碗里放一枚硬币,移动碗,使眼睛刚刚看不到硬币,保持眼睛和碗的位置不变,慢慢地向碗里倒水,随着水面的升高,观察者看到了硬币,还会发现硬币升高了。
学生实验,认真观察现象。
并积极思考。
)教师引导当光射到两种介质的分界面上时,有一部分光返回原介质继续传播,这种现象叫光的反射。
初中八年级上册物理《光的折射》说课稿
初中八年级上册物理《光的折射》说课稿一、教学目标1.1. 知识目标•理解光线的直线传播和通过光学平面镜、球面镜后的光线特性。
•理解折射定律及其应用。
•通过实验,探究光的折射规律。
1.2. 能力目标•学生能够通过实验,熟练掌握光的折射规律。
•学生能够运用折射定律,解决与光的折射有关的实际问题。
1.3. 情感目标•培养学生感性认识,激发学生对光学的兴趣和热情。
•培养学生合作和自主学习的能力,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二、教学过程2.1. 热身活动•[问题提出]:什么是光?光有哪些特性?•[组织讨论]:学生自由组成小组,讨论上述问题,并归纳总结。
2.2. 理论课讲解•[讲解]:向学生讲解光线的直线传播和通过光学平面镜、球面镜后的光线特性。
•[提示]:教学内容要点包括:光线的传播方向、光线的反射、光线的折射、平面镜、球面镜等。
•[提问]:如何能够证明光线是直线传播的?通过什么手段可以实现光线的反射和折射?2.3. 实验探究•[实验操作]:以实验为基础,通过测量与计算,探究光的折射规律。
•[实验要求]:学生要合理分工,认真实施实验,并记录实验数据和结果。
2.4. 深入讲解•[讲解]:进一步讲解折射定律及其应用。
•[提示]:教学内容要点包括:折射定律、折射角的计算、全反射现象等。
•[提问]:根据折射定律,当入射角为多少度时,反射光线会完全发生反射?2.5. 拓展应用•[思考拓展]:通过例题和实际应用,综合运用折射定律,解决实际问题。
•[提示]:教学内容要点包括:光的折射实例及应用、光的折射与生产生活的联系等。
2.6. 总结•[总结提醒]:让学生进行知识点的总结,并提醒学生在实际生活中注意光的折射现象。
•[提示]:教学内容要点包括:光的折射原理、性质、实验方法及应用等。
三、教学评估3.1. 自我评估•[内容回顾]:学生总结课堂所学内容,并就理解程度进行自我评估。
•[提示]:自我评估涉及到理解程度、实验操作技能等多个方面,要求学生认真评估。
《光的折射》说课稿(全国获奖实验说课案例)
《光的折射》说课稿一、使用教材2013年华师大版《科学》八年级下册第二章第二节二、实验器材自制光的折射演示仪:带刻度板的圆形储水容器、支架、可调节水平底座、金属转动杆、激光笔、线光源生成磁性外壳。
畅言平板交互系统:利用畅言智慧教育平台实现实验数据共享和互动教学。
三、实验创新要求/改进要点(一)、实验创新1、自制光的折射演示仪中,带刻度的圆形储水容器中注入水至90°刻度处,可清晰的区分界面、法线。
将点光源的前端加一小玻璃柱既能改变成线光源,使光路呈现更加清晰,借助背景板上的刻度,能直观的读出入射角、折射角的度数。
2、金属转动杆可以让磁性激光器吸在上面,方便的实现角度的改变,更直观的呈现角度变化时的规律。
3、利用平板交互系统,可以将学生实验的数据全班共享从而得出普遍规律,更好的激发学生对课堂活动的参与,同时体现科学实验的严谨性。
交互系统还能让学生将自己的探究活动通过录课的形式呈现,打破传统课堂的局限性,使现代教学技术充分为科学课堂服务。
(二)、实验不足自制光的折射演示仪受到演示台面的影响,若台面不水平,水面就将倾斜导致光路传播发生偏离。
(三)、实验改进在自制光的折射演示仪的底面上打4个孔,用螺杆来调节不同点的高度,从而实现在不同的实验台面上操作时,均能调节到水平。
四、实验原理/实验设计思路该实验的设计主要是主要是针对教材实验设计(图1)的存在明显的缺陷——光路呈现不清晰,效果不明显(图2)。
不利于课堂教学的展开,不利于学生实施真正有价值的探究。
改进后的实验教学很好的解决了以下问题:点光源的激光笔的光路在空气、水中都很难呈现轨迹,现象不明显,改用线光源以后,轨迹呈现清晰;实验器材中缺少参照物,很难准确的确定入射角和折射角,增加背景板,使得结果一目了然;图1传统的教学手段,学生实验时只有组内合作,缺乏组间交流,这对学生合作和交流意识的培养,分析试验过程中的一些特殊情况都是不利的。
互动平台的引出普遍规律,且能在探究活动中自行录制微课,实现更多元的交流方式。
《光的折射》说课稿
《光的折射》说课稿一、教材分析(一)教材的地位和作用《光的折射》是人教版教材第四章《光现象》第四节的内容,排在《平面镜成像》后,进一步讲解光传播的另一种现象,是光学的基础内容,本节有承上启下的作用。
光的折射规律的准确理解,是对光的色散,凸透镜成像的学习和应用有重要的作用。
本节集物理现象、物理概念、物理规律、知识应用于一体,对本章的学习乃至初中物理光学部分都有至关重要的作用。
《光的折射》与现实生活联系密切,多理解一些生活中的折射现象,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知道什么是光的折射现象。
(2)知道光从空气射入水或其他介质中的折射规律。
(3)理解光的折射中光路是可逆的。
(4)初步利用光的折射规律解释生活的相关现象。
2、过程与方法培养学生的实验观察水平,培养学生实验操作、归纳、总结水平。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敢于探索、实事求是的精神,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4、教学重点探究光从空气斜射入另一种介质中的折射规律。
5、教学难点实验探究光从空气斜射入另一种介质中的折射规律。
利用光的折射规律解释生活的相关现象。
二、学情分析八年级的学生思维处在感性阶段,求知欲望强、思维活跃;习惯于接受比较形象的、感性的的东西。
面对抽象的物理概念、物理规律,需要很多直观的图片、实验演示、实验操作来获得感性的理解,才会提升到对本节概念、规律的理解。
同时,他们对物理实验是如何实行,观察什么现象,应该记录什么?如何分析实验,归纳、总结等技能有了初步理解,为本节实验探究做了良好的准备。
三、教学策略(一)、设计理念1、重视演示实验、分组实验的教学。
充分发挥学生主体作用,调动学生积极参与课堂。
提出问题,让学生大胆猜想,设计验证猜想的办法。
指导学生实行实验,引导学生分析、归纳与总结。
2、重视学生的协作和会话过程,引导学生实行讨论、交流合作;增强“师生”,“生生”交流。
3、承认学生的个体差异和发展潜能;在教学中鼓励学生提出问题,鼓励学生发表各自的想法,为学生提供展示个人思想的空间。
初中物理八年级上册04光的折射说课稿
(一)教学策略
在本节课中,我将采用以下主要教学方法:
1.实验法:通过设计实验和实践活动,让学生亲身体验和观察光的折射现象,提高他们的参与度和积极性。
2.问题驱动法:通过提出问题和引导学生的思考,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培养他们的科学思维能力。
3.合作学习法:通过小组讨论和合作学习,促进学生之间的交流和合作,培养他们的团队合作精神和解决问题能力。
这些教学方法的理论依据是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和多元智能理论。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认为学习是学生主动建构知识的过程,通过实验和实践活动,学生能够亲身经历和理解光的折射现象;多元智能理论认为每个人都有不同的智能和学习方式,通过问题驱动法和合作学习法,能够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求和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二)媒体资源
主要知识点包括:
1.折射现象的定义和特点:光线从一种介质进入另一种介质时,传播方向发生改变的现象。
2.折射定律:入射光线、折射光线和法线在同一平面内;入射角和折射角之间满足正弦定理。
3.折射率的概念及其应用:折射率是介质对光的传播速度的比值,用于描述不同介质对光的折射能力。
4.色散现象:白光经过折射后分成七种颜色的现象,与光的波动性有关。
(二)学习障碍
在学习本节课之前,学生需要具备光的基本概念、光的传播和反射现象等前置知识。他们可能存在的障碍包括对折射现象的理解不够深入,对折射定律的运用不够熟练,对折射率的概念和应用理解不清晰,以及对色散现象的观察和解释能力不足。
(三)学习动机
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动机,我将采取以下策略或活动:
1.通过生活中的实例和现象,引发学生对光的折射的好奇心和兴趣,例如讲解彩虹的形成、海市蜃楼等现象。
(二)新知讲授
在新知讲授阶段,我会逐步呈现知识点,引导学生深入理解。首先,我会通过实验和实践活动,让学生亲身体验和观察光的折射现象,让他们直观地感受到光的传播方向的变化。然后,我会引入折射定律,通过图示和示例,解释入射光线、折射光线和法线之间的关系,以及正弦定理的应用。接下来,我会介绍折射率的概念,并通过实例说明折射率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最后,我会讲解色散现象,解释白光经过折射后分成七种颜色的原因。
光的折射教案(公开课)
光的折射教案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理解光从空气射向水或其他介质中时的偏折规律;2、知道光的折射现象中光路可逆;3、能够用光的折射解释生活中的一些简单现象。
(2)过程与方法:1、通过创新演示实验,指导学生观察现象,引导学生自己分析、归纳规律,培养学生的观察、分析归纳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领略折射现象的美妙,激发学生探索自然现象的兴趣。
二、教学重点:光的折射规律的推导三、教学难点:光折射规律的应用,利用折射规律解释生活中常见现象,为透镜的学习做铺垫。
四、教法方法:启发式五、教学用具:铁架台;水槽;适量的水;激光笔;蚊香;玻璃板;多媒体课件。
六、教学过程一、复习引入:1、光在什么条件下直线传播?2、光的反射定律的内容是什么?二、新课引入:前面我们学习了光的直线传播,那光是不是在任何情况下都沿直线传播呢?创新实验:1、用淀粉溶液代替水,由于淀粉溶液属于胶体分散质粒子直径在40nm-90nm之间当有光线通过时容易发生散射,因而现象更明显。
2、在淀粉溶液上方灌入蚊香产生的烟雾,用一块玻璃板盖住。
这样光在空气中的径迹更加明显了。
3、用铁架台固定激光笔,使光线稳定。
4、用一个笔芯来充当法线,方便学生观察入射角和折射角之间的关系。
【演示】:三、新课教学:1、光的折射现象引导学生观察:光线发生偏折,并比较当光垂直射入时的情况。
通过小组讨论后引导学生总结得出:(1)光的折射定义:光从一种介质斜射入另一种介质时,传播方向会发生偏折,这种现象叫光的折射。
强调斜射,当光垂直射入时不偏折(2)自主学习;光的折射相关概念:入射点: 0 ;法线:MN入射光线: AO ;入射角: i折射光线: OB ;反射角: r练习:右图中,请标出入射光线、法线和折射光线。
根据光的反射现象中的角度定义,请标出入射角i 和折射角2、组织学生活动讨论研究光折射时的特点引导学生通过观察实验现象回答:提出问题:折射光线、入射光线和法线三者之间有什么关系?引导学生通过观察演示实验现象后回答。
《光的折射》公开课教案
《光的折射》公开课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人教版八年级下册《物理》第15章《光现象》的第三节“光的折射”。
详细内容包括:光的折射现象、折射定律、生活中的折射实例、掌握折射光路可逆性等。
二、教学目标1. 了解光的折射现象,理解并掌握折射定律。
2. 通过观察和实验,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能力和观察能力。
3. 了解生活中常见的折射现象,激发学生对物理现象的好奇心和学习兴趣。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光的折射定律的理解和应用。
教学重点:光的折射现象的认识和理解,折射光路可逆性的掌握。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激光笔、透明玻璃板、白纸、直尺、量角器、插针。
2. 学具:每组一套激光笔、透明玻璃板、白纸、直尺、量角器。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利用激光笔照射透明玻璃板,让学生观察光线的传播方向。
2. 知识讲解:(1)介绍光的折射现象,引导学生观察并思考光从空气进入玻璃和从玻璃进入空气时,光线方向的变化。
(2)讲解折射定律,通过实验演示,让学生理解并掌握折射定律。
(3)分析生活中的折射实例,如水池变浅、水中筷子变弯等。
3. 例题讲解:讲解典型例题,让学生掌握折射定律的应用。
4. 随堂练习:让学生分组进行实验,测量不同角度入射光在玻璃中的折射角,并计算出折射率。
六、板书设计1. 光的折射现象2. 折射定律3. 生活中的折射实例4. 折射光路可逆性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解释为什么光从空气进入玻璃时,光线会向法线方向偏折?(2)证明光在空气和玻璃中的折射光路是可逆的。
2. 答案:(1)因为光在空气中的速度大于在玻璃中的速度,所以光线进入玻璃时,会向法线方向偏折。
(2)将光从玻璃射向空气,观察光线方向,发现与从空气射向玻璃时的光线方向相同,证明折射光路可逆。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本节课通过实验和讲解,学生对光的折射现象有了直观的认识,但在理解折射定律方面还存在一定困难,需要在今后的教学中加强巩固。
八年级物理《光的折射》说课稿与教案
八年级物理《光的折射》说课稿与教案一、说课稿:1. 教学目标:(1)让学生理解光的折射现象,掌握折射定律。
(2)培养学生运用物理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提高学生对物理实验的兴趣和动手能力。
2. 教学内容:(1)光的折射现象及其原因。
(2)折射定律及其应用。
(3)光的色散现象。
3. 教学方法:(1)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主动探究光的折射现象。
(2)运用实验教学法,让学生直观地观察光的折射现象。
(3)采用案例分析法,培养学生运用物理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4. 教学过程:(1)导入:通过日常生活中的实例,引发学生对光的折射现象的思考。
(2)新课讲解:讲解光的折射现象及其原因,介绍折射定律。
(3)实验演示:进行光的折射实验,让学生直观地感受光的折射现象。
(4)案例分析:分析实际生活中的光的折射现象,引导学生运用物理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二、教案:1. 教学目标:(1)让学生掌握光的折射现象及其原因。
(2)使学生了解折射定律,并能够运用其解决实际问题。
(3)培养学生对物理实验的兴趣,提高动手能力。
2. 教学内容:(1)光的折射现象及其原因。
(2)折射定律及其应用。
(3)光的色散现象。
3. 教学重点与难点:(1)重点:光的折射现象及其原因,折射定律的应用。
(2)难点:光的色散现象的理解。
4. 教学方法:(1)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主动探究光的折射现象。
(2)实验教学法:让学生直观地观察光的折射现象。
(3)案例分析法:培养学生运用物理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5. 教学过程:(1)导入:通过日常生活中的实例,引发学生对光的折射现象的思考。
(2)新课讲解:讲解光的折射现象及其原因,介绍折射定律。
(3)实验演示:进行光的折射实验,让学生直观地感受光的折射现象。
(4)案例分析:分析实际生活中的光的折射现象,引导学生运用物理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6)课后作业:布置相关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三、教学反思:在授课过程中,要注意引导学生主动探究光的折射现象,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和观察能力。
光的折射(说课稿)
光的折射(说课稿)一、说教材本文《光的折射》在物理课程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是光学部分的核心内容之一。
它主要介绍了光的折射现象及其规律,是学生在学习光学基础知识的过程中必须掌握的关键章节。
(1)作用与地位光的折射现象在日常生活中比比皆是,如水池底变浅、水中筷子变弯等,这些现象都离不开光的折射。
通过学习本课,学生能够科学地认识这些现象,增强对物理学科的兴趣。
此外,光的折射规律是后续学习光学仪器、光纤通信等领域知识的基础。
(2)主要内容本文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1. 折射现象的定义及其产生原因;2. 光的折射规律,包括斯涅尔定律、全反射等;3. 光的折射在生活中的应用实例。
二、说教学目标学习本课,学生需要达到以下教学目标:(1)了解光的折射现象及其产生原因,能够用物理知识解释生活中的折射现象;(2)掌握光的折射规律,能够运用斯涅尔定律解决实际问题;(3)了解光的折射在生活中的应用,激发学习物理的兴趣。
三、说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1. 折射现象的定义及其产生原因;2. 光的折射规律,特别是斯涅尔定律;3. 光的折射在生活中的应用。
(2)教学难点:1. 光的折射规律的理解与应用;2. 折射现象在生活中的观察与分析。
在教学过程中,要注重引导学生从现象中发现规律,用规律解释现象,提高学生的物理素养。
同时,针对学生的实际情况,适当调整教学策略,突破教学难点。
四、说教法为了使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光的折射知识,我采用了以下几种教学方法,并在实践中形成了自己的特色:1. 启发法:在引入光的折射现象时,我通过展示生活中的实例,如水中的鱼、放大镜等,引导学生观察现象,并提出问题:“为什么在水中看到的鱼会比实际位置浅?放大镜是如何放大物体的?”激发学生的好奇心,从而引出光的折射概念。
亮点:以生活中的实例为切入点,让学生感受到物理知识与实际生活的紧密联系,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2. 问答法:在教学过程中,针对光的折射规律,我设计了一系列问题,如“光的折射有什么规律?斯涅尔定律是如何描述折射规律的?”等,引导学生进行思考和讨论。
光的折射说课稿10篇
光的折射说课稿10篇光的折射说课稿10篇作为一位无私奉献的人民教师,时常需要编写说课稿,借助说课稿可以更好地组织教学活动。
我们该怎么去写说课稿呢?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光的折射说课稿,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光的折射说课稿1一教材分析1教材的地位和作用《光的反射》是八年级物理第四章第二节的内容,也是本章的教学重点内容,它与日常生活.生产.军事.航天技术有着密切的联系,属于理解的知识。
本章包括光的反射、折射定律和平面镜成像,本节说课我们只谈光的反射定律。
光的反射定律是初中光学的核心内容之一,是光沿直线传播的引申,通过这接课的学习,可以为学习《平面镜成像》这一节铺平道路,同时也为学习光的折射奠定了基础,还可为高中进一步学习奠定基础。
通过这节学习,可培养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实验能力和分析归纳的能力。
2、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①知道光的反射现象②理解光的反射定律,并用来解决一些简单问题。
③知道镜面反射和漫反射,都遵循光的反射定律。
④了解物理的研究方法:从实验中分析现象,归纳总结规律,培养学生观察分析概括能力(2)过程与方法①激发学生对自然现象学习、研究的兴趣。
②培养学生的观察、实验能力和应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③经历探究“光反射时的规律”,获得比较全面探究活动的体验。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①通过探究、实验,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态度和与人合作的良好品质。
②密切联系实际,增强学生将物理知识应用与日常生活和社会的意识。
3、教学的重点和难点(1)重点:通过实验探究光的反射定律,并且能够区分镜面反射和漫反射(2)难点:理解光的反射定律。
二、教法与学法本节采用实验探究、观察、对比、分析的学习方法,引导学生获取知识,通过思考讨论,总结归纳出光的反射规律,应用反射规律解释一些自然现象,培养学生爱科学、用科学,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三、教学过程一、新课的引入教师提问:光源发出的光进入了人眼,人便看见了光源,那么人为什么能看见不发光的物体?从而引出课题二、新课的教学(一)光的反射现象演示:光射到平面镜上的反射现象概括:光射到物体表面上时,一部分光被反射回去的现叫光的反射(二)有关的几个物理名称教师边演示边画图,并强调平面镜的光学符号的画法一“点”:入射点O入射光线AO(强调:字母顺序,画实线,箭头及方向)三“线”反射光线OB(同上)法线ON过入射点与镜面垂直的直线(画虚线)两“角” 入射角I:入射光线与法线的夹角反射角r:反射光线与法线的夹角(三)光的反射定律1、教师的演示,引导学生观察、分析、归纳①当E、F屏在同一平面上时,可看到入射光和反射光,不在同一平面时,不能同时看到入射光和反射光,引导学生此现象说明:“三线共面”。
鲁科版选修2《光的折射》说课稿
鲁科版选修2《光的折射》说课稿一、课程背景《光的折射》是鲁科版高中选修2物理教材中的一节重要的内容,主要介绍光的折射现象及其相关理论。
通过本课的学习,学生将了解到光在介质中传播时的方向改变和速度变化规律,以及使用光的折射定律解决相关问题的方法。
二、教学目标•知识目标:通过学习,学生将掌握光的折射现象、光的折射定律、折射率等重要概念,并能应用折射定律解决相关问题。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观察、实验、推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鼓励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和方法研究、探索与解决实际问题。
•情感目标:激发学生对探索科学问题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创新意识,培养学生逻辑思维和实验精神。
三、教学重点和难点•教学重点:光的折射现象、光的折射定律的理解和应用。
•教学难点:折射定律的应用,解决相关实际问题。
四、教学过程安排1. 导入环节(约5分钟)引导学生回顾并谈论光的传播方式,以激发学生对本课知识的兴趣。
- 提问:光在真空中是如何传播的?为什么光在介质中传播时会发生方向改变? - 引导思考:学生应该通过回答问题,认识到光在传播过程中会受到介质的影响,导致光线的传播方向改变。
2. 知识讲解(约15分钟)通过讲解和示意图,向学生介绍光的折射现象和光的折射定律。
- 讲解:通过示意图讲解光的折射现象和光的折射定律。
- 示例:通过示例问题,引导学生理解并应用折射定律求解问题。
3. 实验演示(约15分钟)进行简单的实验演示,通过观察实验现象来加深学生对光的折射现象的理解。
- 实验设备准备:玻璃棱镜、直尺、光源等。
- 示范演示:用光源照射玻璃棱镜,观察折射光线的现象,并引导学生进行观察和思考。
- 思考问题:请问你们观察到的折射现象有哪些?折射角和入射角之间有什么关系?4. 实践活动(约20分钟)让学生进行实际操作和实践活动,通过实践来加深对光的折射定律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 活动内容:给学生分发实验表格,要求学生根据折射定律和已知条件进行推导和计算。
光的折射说课稿
光的折射说课稿(共9页) -本页仅作为预览文档封面,使用时请删除本页-《光的折射》说课稿凉城三中王永祥一、教材分析(一)教材的地位和作用本节课是光的直线传播,光的反射的后续课程,既能使学生了解光学的有关知识,同时也是后面透镜及应用的基础,在教材中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
通过光学现象的分析,可以丰富知识,开拓思维,培养密切联系实际,运用科学知识解释自然现象的习惯和能力。
所以,这部分内容是全章的重点。
(二)教学重难点重点:做好实验,让学生了解光的折射现象及折射规律难点:引导学生通过实验探究活动得出光的折射规律,并用光的折射解释一些日常的光学现象(三)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①了解光的折射现象②了解光的折射规律及在折射现象中光路可逆③能用光的折射解释生活中的一些简单现象2、过程与方法①通过演示和探究实验,指导学生观察现象,鼓励学生自己分析、归纳规律并口头表述自已的观点培养学生的观察、分析、归纳和口头表达能力。
②引导学生动手实验,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及通过实验研究问题的习惯③体验由折射引起的错觉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①初步领略折射现象的美妙,使学生热爱大自然,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②学生在探究过程中,认识交流与合作的重要性,学会自主学习和合作学习③结合“池底变浅”,对学生进行安全教育,增强安全意识二、学情分析学生在学习本节知识之前,已经学习了光的直线传播和光的反射,对光的现象已有一些简单的认识,对光学研究中的一些物理量如:入射光线、法线等已有初步了解,具备了学习光的折射的基础知识,也具备了一定的实验探究能力,同时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望较强也为上好本节课打下基础。
三、教学方法本节课主要采用:实验法、讨论法、归纳法以及多媒体辅助。
在课堂上通过教师的引导和启发,让学生通过自己动手做实验,同学之间相互讨论,体验光的折射现象和光的折射规律,培养学生的分析、综合能力以及探索能力和合作精神,有效地突出重点,突破难点。
同时通过计算机模拟实验,使学生在头脑中留下深刻的印象。
八年级物理《光的折射》说课稿与教案
一、说课稿1. 课题:光的折射2. 教学目标:a. 让学生了解光的折射现象及其特点;b. 使学生掌握折射定律,并能运用折射定律解释生活中的现象;c. 培养学生观察、思考、动手实验的能力。
3. 教学内容:a. 光的折射现象及其原因;b. 折射定律及其应用;c. 生活中的折射现象。
4. 教学方法:a. 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探究光的折射现象;b. 利用实验演示,让学生直观地了解折射定律;c. 结合实际生活中的例子,让学生学会运用折射定律。
5. 教学过程:a. 引入课题,讲解光的折射现象及其原因;b. 引导学生探究折射定律,并进行实验验证;c. 分析生活中的折射现象,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a. 光的折射现象及其特点;b. 折射定律的掌握与应用。
2. 教学难点:a. 折射定律的推导与理解;b. 生活中的折射现象分析。
三、教学准备1. 实验器材:a. 激光笔;b. 玻璃板;c. 直尺;d. 实验记录表格。
2. 教学资源:a. 光的折射现象图片;b. 折射定律动画演示;c. 生活实例视频。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a. 利用激光笔演示光的传播;b. 引导学生观察光在玻璃板上的折射现象。
2. 探究光的折射现象:a. 让学生用激光笔照射玻璃板,观察光的折射现象;b. 引导学生探讨折射定律的推导过程。
3. 实验验证:a. 学生分组进行实验,验证折射定律;b. 记录实验数据,进行数据分析。
4. 生活中的折射现象:a. 观看生活实例视频,了解折射现象在生活中的应用;b. 分析实例,引导学生运用折射定律解释现象。
5. 总结与拓展:a. 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总结光的折射现象及其特点;b. 布置课后作业,巩固所学知识。
五、课后作业1. 总结光的折射现象及其特点;2. 运用折射定律解释生活中的折射现象;3. 完成实验报告,包括实验过程、数据和分析。
这个教案旨在帮助学生全面掌握光的折射知识,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思考能力和动手能力。
2024光的折射(说课稿)范文
2024光的折射(说课稿)范文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光的折射》,下面我将就这个内容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阐述。
一、说教材1、《光的折射》是人教版高中物理必修一第七单元的内容。
本课时以介绍光的折射现象和折射定律为主线,是高中物理领域中的重要知识点,也是学生进一步了解光学原理和应用的基础。
2、教学目标根据新课程标准的要求以及教材的特点,结合学生现有的认知结构,我制定了以下三点教学目标:①认知目标:理解光的折射现象和折射定律,掌握相关的计算方法。
②能力目标:培养学生观察、实验和实际应用的能力。
③情感目标:让学生体会科学知识对生活的重要性,激发学生对光学研究的兴趣。
3、教学重难点在深入研究教材的基础上,我确定了本节课的重点是:理解光的折射现象和折射定律,能够应用折射定律解决问题。
难点是:理解折射定律的物理原理和应用。
二、说教法学法在教学光学这一内容时,实验和观察是非常重要的教学手段,可以帮助学生直观地理解光的折射现象。
因此,本节课我采用的教法是:引导探究法,实验教学法;学法是:体验学习法,合作交流法。
三、说教学准备在教学过程中,我将准备光源、平面镜、凹面镜、凸透镜、直尺等实验器材,以及投影仪、多媒体课件等辅助教学工具。
通过实验和多媒体展示,让学生更好地观察和理解光的折射现象。
四、说教学过程新课标指出:“教学活动是师生积极参与、交往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
在这个理念指导下,我设计了如下教学环节。
环节一、引入新知,导入新课。
课堂开始时,我将以一个启发性问题引导学生思考:“为什么放在水中的杯子看起来会变形?”通过学生的回答,我将引导他们观察和思考光的折射现象,并带入本节课的主题。
设计意图是激发学生的兴趣和好奇心,引发对光的折射的思考。
环节二、实验观察,探究新知。
在引入后,我将进行一个实验。
通过使用光源、平面镜和直尺,让学生观察光在平面镜上的折射现象,引导学生发现入射角、折射角和折射率之间的关系,并引出折射定律。
通过学生的实际观察和测量,让他们理解折射定律的物理原理。
光的折射的说课稿
光的折射的说课稿一、教材分析1、教材的地位和作用“光的折射”是初中物理光学部分的重要内容。
它是在学生学习了光的直线传播和光的反射的基础上进行的,是理解透镜成像、眼睛成像原理等知识的基础,同时也为高中进一步学习光的本性打下良好的基础。
2、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理解光的折射现象,知道光的折射规律,能解释生活中的光的折射现象。
(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实验探究,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实验操作能力和分析归纳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培养学生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和探索精神。
3、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光的折射规律。
(2)教学难点用光的折射规律解释生活中的折射现象。
二、学情分析学生在之前已经学习了光的直线传播和光的反射,对光的传播有了一定的认识,但对于光的折射现象可能比较陌生。
学生具备一定的观察能力和实验操作能力,但在分析和归纳问题方面还需要进一步培养。
三、教法与学法1、教法采用实验探究法、讲授法、讨论法相结合的教学方法,引导学生通过实验探究和分析讨论来理解光的折射规律。
2、学法学生通过观察实验、小组讨论、自主探究等方式,积极参与学习过程,培养自主学习和合作学习的能力。
四、教学过程1、创设情境,引入新课通过展示“筷子在水中折断”“潭清疑水浅”等生活中的光的折射现象,引起学生的好奇心,从而引入新课。
11 演示实验将一根筷子斜插入水中,让学生观察筷子在水中的变化。
12 提问引导为什么筷子在水中看起来像是折断了?这是什么现象?2、实验探究,得出规律21 实验器材玻璃砖、激光笔、量角器、白纸等。
22 实验步骤(1)让激光笔沿着玻璃砖的表面斜射向玻璃砖,观察光在玻璃砖中的传播路径。
(2)改变入射角的大小,多次实验,记录入射角和折射角的大小。
(3)观察折射光线、入射光线和法线的位置关系。
23 数据记录与分析学生分组实验,记录实验数据,并通过分析数据得出光的折射规律。
24 得出结论(1)折射光线、入射光线和法线在同一平面内。
《光的折射》公开课教案精选
《光的折射》公开课教案精选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物理学》教材第四章光现象第三节“光的折射”。
详细内容包括:光的折射现象、斯涅尔定律、折射率、光从空气进入水或其他介质时的折射现象及其应用。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光的折射现象,理解斯涅尔定律,掌握折射率的概念及其计算方法。
2. 培养学生运用光的折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 激发学生对光学现象的兴趣,培养科学探究精神。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斯涅尔定律的应用、折射率的计算。
教学重点:光的折射现象、斯涅尔定律、折射率。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激光笔、透明塑料尺、玻璃砖、水池、量角器、白纸、直尺等。
2. 学具:每组一套激光笔、透明塑料尺、玻璃砖、量角器、白纸、直尺等。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1)用激光笔照射透明塑料尺,观察光在空气和塑料尺中的传播路径。
(2)将透明塑料尺放入水中,再次观察光在空气和水中的传播路径。
2. 例题讲解(1)讲解斯涅尔定律,引导学生运用定律分析折射现象。
(2)讲解折射率的概念及其计算方法。
3. 随堂练习(1)让学生测量玻璃砖的折射率。
(2)讨论光从空气进入水或其他介质时的折射现象。
4. 小组讨论(1)讨论光的折射现象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2)探讨光的折射对人们生活的影响。
(2)学生反馈学习情况,教师答疑解惑。
六、板书设计1. 光的折射现象2. 斯涅尔定律3. 折射率4. 光的折射应用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证明斯涅尔定律。
(2)计算光从空气进入水中的折射角,已知入射角为30°,水的折射率为1.33。
(3)讨论光的折射在生活中的应用。
2. 答案:(1)根据斯涅尔定律,入射光线、折射光线和法线在同一平面内,且入射角与折射角的正弦比等于两种介质的折射率。
(2)折射角= arcsin(sin(30°) × 1.33) ≈ 40.2°(3)光的折射现象在眼镜、放大镜、显微镜、望远镜等光学仪器中广泛应用。
《光的折射》实验说课稿(全国实验说课大赛获奖案例)
《光的折射》说课稿一、使用教材:人教版物理八年级第四章第四节《光的折射》二、使用器材:(一)水瓶灯实验:自制暗室(模拟帐篷),水瓶,射灯(二)光从空气射入其他介质实验:激光笔,亚克力箱,平行玻璃砖,肥皂,烟雾(三)光的折射规律探究实验:1.小组实验:小激光笔,平行玻璃砖,白纸,不同颜色的彩笔,刻度尺,量角器2.演示实验:自制光从空气射入水教具(四)池水变浅实验:等高的两个玩偶,手机,亚克力箱,水(五)水中看岸上物体变高实验:等高的两个玩偶,两部手机,亚克力箱,水(六)扩大青蛙视野实验:手机,小杯子,挡板(模拟天空星星)(七)不均匀盐水实验:亚克力箱,激光笔(含支架),浓盐水,直角弯管三、实验创新要点(一)折射规律探究小组实验:传统实验采用半圆形玻璃砖,当光从玻璃射入空气时,有可能发生全反射;细心的同学会发现,当光沿半径入射时,传播方向不变,无形中增强了学生的认知障碍;改进后,加装平面镜,利用反射沿圆心入射,但操作困难。
我采用平行玻璃砖,可以进行空气射入玻璃,玻璃射入空气,光路可逆,三个层次的探究,层层递进,得出折射规律水到渠成。
(二)故事为明线,问题为暗线:以我的旅行故事引入新课,并贯穿始终,使学生整节课都沉浸在同一个有趣的情景中;以问题内在的逻辑关系,使学生由浅入深的进行阶梯式学习。
(三)用三个实验将孤立的应用有机串联,层层递进,有趣,有序,课堂效果佳。
四、实验教学内容与过程(一)教学目标:科学思维:在设计实验过程中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思维。
物理观念:总结归纳光的折射规律,形成正确的物理观念。
态度责任:激发学生研究物理的好奇心与求知欲,培养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二)教材学情分析1.教材分析承上:光的直线传播,光的反射启下:光的色散,透镜教学重点:光的折射规律教学难点:设计实验探究光的折射规律(三)学情分析学生对光的折射感性认识较少,实验设计与操作能力较差。
(四)设计亮点亮点1:故事为明线,问题为暗线:以我的旅行故事引入新课,并贯穿始终,使学生整节课都沉浸在同一个有趣的情景中;以问题内在的逻辑关系,使学生由浅入深的进行阶梯式学习。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4.3 光的折射
一、教材分析
本课时是初中物理第一册第四章《光的折射》第三节,光的折射是重要的光学现象,是理解透镜成像的基础,同时又是解释日常生活中许多光现象的基础。
光的折射现象学生比较熟悉,也比较感兴趣,通过对现象的分析,培养学生密切联系实际,运用科学知识来解释一些自然现象的习惯和能力,更重要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科学素质,让学生从小崇尚科学,立志献身科学。
本节教材让学生认识光的折射现象和初步规律,是为以后几节课学习活动进行充分准备。
所以本节是本单元教学的重点。
二、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知道光的折射现象及折射光线和折射角;
2、知道光的折射规律及在折射现象中光路可逆;
3、能够用光的折射解释生活中的一些简单现象。
(2)过程与方法:
1、通过演示实验,指导学生观察现象,引导学生自己分析、归纳规律,培养学生的观察、分析归纳能力。
2、引导学生动手做实验,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及通过实验研究问题的习惯。
(3)情感与态度:
1、培养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
2、通过对日常光现象的分析,破除迷信,热爱科学,进行唯物主义教育。
三、难点和重点
(1)重点:光的折射规律;光路可逆。
(2)难点:光线进入不同介质中,折射角和入射角的关系;用光的折射解释自然现象。
四、教具:光的折射演示仪;碗;适量的水;筷子;多媒体课件;录像剪辑。
五、教材处理
对日常光的折射现象学生有丰富的感性认识,以现象引入新课,学生学习目标明确,兴趣浓厚。
光的折射规律的认识,宜先提出问题及研究方法,通过学生猜想,对照演示实验的观察,辅以多媒体模拟演示,学生思维清晰、准确,有利于规律的总结归纳,并注意理论联系实际,重视知识的应用,让学生遵循认识的规律:从实践到理论,又从理论到实践。
达到掌握知识、提高能力,从而提高课堂效率。
六、教法、学法
1、教法
根据教学内容的上下承接关系,学生刚学完光的反射,对光学研究中的一些物理量已有初步的了解,如入射角、法线等。
针对素质教育对学生能力的要求,本节采用观察分析、启发式教学法。
通过实验演示、观察分析、启发对比、总结归纳得出规律。
在课堂上通过教师的引导,让学生进行演示实验和计算机的模拟实验的观察,使学生在头脑中有清晰的表象,以具体生动的感性认识为基础掌握知识,同时在观察中培养能力,开展思维训练重视知识的应用,理论紧密联系实际。
2、学法
根据本节的内容特征,教师在做好演示实验时,引导学生如何去观察实验?并由他们总结和发现规律,同时注意学生的非智力因素:自信心、毅力、兴趣、动机等培养,通过手势、眼神、表情等形体语言来激发学生的积极性。
使学生通过观察总结规律,联系实际、运用规律解决问题。
本节采用观察、对比、分析的学习方法,引导学生获取知识,通过思考讨论,总结归纳出光的折射规律,应用折射规律解释一些自然现象,培养学生爱科学、用科学,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五、教学过程
一、复习提问:
1、光在均匀介质中如何传播?
2、光的反射定律内容
二、新课引入:
【演示一】:
在碗中倒入适量的水,斜插入一根直筷子,让学生侧面斜视观察现象。
【演示二】:
在碗中放入硬币,放在一定的高度让学生刚好看不到碗底的硬币,再倒入适量的水,请同学观察实验现象。
请学生思考这是为什么?
三、新课教学:
1、光的折射现象
【演示三】:光的折射,让一束光线从空气中斜射入玻璃中。
(实验演示)
学生观察会看到:光线发生偏折
老师引导学生总结得出:
(1)光的折射定义:光从一种介质斜射入另一种介质时,传播方向会发生偏折,这种现象叫光的折射。
注意:当光从一种透明物质斜射入另一种透明物质里时,在这两种透明物质的分界面上,其中一部分光线发生反射,另一部分光进入另一种物质里而发生折射。
(2)光的折射相关概念:
入射点:0 ;法线:MN
入射光线:AO ;入射角: i
折射光线: OB ;反射角: r
2、研究光从空气进入玻璃的物理规律
〖提出问题〗:
①折射光线、入射光线和法线三者之间有什么关系?
②折射角和入射角的大小关系如何?
③随着入射角的变化,折射角如何变化?
④当入射光线垂直于玻璃入射时,折射光线的方向如何?
让学生带着问题观察演示实验。
【演示四】:实验演示:
①光线斜射入玻璃;
②让入射角变化;
③光线垂直射水中
教师引导学生观察实验,并思考规律,得出结论。
①折射光线、入射光线和法线在同一平面上(三线共面);
折射光线与入射光线分居法线两侧;
(光线从空气斜射玻璃)折射角小于入射角,折射光线向法线偏折(靠近)。
②折射角度随入射角度的变化而变化,入射角增大,折射角也增大,但不成正比(线性)关系。
③光线垂直射入玻璃时,传播方向不改变。
【演示五】课件演示光在反射现象中光路的可逆性
学生思考:光的折射现象中,光路是否可逆呢?
课件演示:光的折射现象中光路的可逆性
学生得出:光在折射中光路也可逆。
【教师补充】:如果光从玻璃、水晶等透明物质空气进入时,折射情况与上述是否相同?
【学生总结】光从玻璃斜射入空气中,折射角大于入射角,折射光线向法线偏离(远离)其余与光从空气射入玻璃结论相同。
【总结】光的折射规律:
①折射光线、入射光线和法线在同一平面上;
折射光线与入射光线分居法线两侧;
光线从空气斜射入玻璃,折射角小于入射角,折射光线向法线偏折(靠近)
光从玻璃斜射入空气中,折射角大于入射角,折射光线向法线偏离(远离)
②折射角度随入射角度的变化而变化,入射角增大,折射角也增大,但不成正比(线性)关系。
③光线垂直射入玻璃时,传播方向不改。
④在光的折射现象中,光路是可逆。
【随堂练习】
1如图所示,是光在空气和玻璃两种介质中传播的路线,
其中___是入射光线,___是反射光线,___是折射光线,
反射角为___ ,折射角为____,
光进入玻璃后偏折角度的大小是___.
2 有一光线从空气斜射入水中,下图中折射光线正确的是()。
3、用光的折射解释现象
潭清疑水浅;渔民叉鱼;海市蜃楼等
〖现象一〗:插入水中的筷子为什么会弯折?(教师解释)
【练一练】原来碗底的硬币看不见,为什么倒入水后却能看到硬币?
〖现象二〗:水中的鱼看到岸上的人的身高和实际人的身高那个大?
【练一练】若从水中看岸边的物体位置是变高了还是变低了?
【随堂练习】
我们看到河水的深度(视深)跟河水的实际深度那个大?(潭清疑水浅)
【课堂小结】:
【布置作业】
(1)看课本p63《海市蜃楼》
(2)完成名校联盟《光的折射》练习
(3)课堂作业:(1)p63 1,2 (2)解释“从水中看岸边的物体位置是变高了“
【板书设计】
第一节光的折射
1、折射现象:
光从一种介质斜射入另一种介质中时,传播方向一般发生
变化,这种现象叫做光的折射。
2、折射现象相关概念:
3、光的折射规律
(1)光从空气斜射入水或其它透明介质中时:
①折射光线与入射光线、法线在同一个平面上;
②折射光线和入射光线分居法线两侧;
③折射角小于入射角;
④入射角增大时,折射角也随着增大;
⑤当光线垂直射向介质表面时,传播方向不改变。
(2)光从水或其它透明介质斜射入空气中,折射角大于入射角。
4、光的折射中,光路是可逆的。
5、用光的折射解释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