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区居民糖尿病危险因素分析
糖尿病与心脑血管疾病的危险因素分析
糖尿病与心脑血管疾病的危险因素分析糖尿病和心脑血管疾病是两种常见且严重的慢性疾病,对人们的健康造成了巨大威胁。
随着现代生活方式的改变和社会环境的变化,越来越多的人将面临这些健康问题。
本文将探讨导致糖尿病和心脑血管疾病发生风险增加的危险因素,并提出预防措施。
一、危险因素分析1. 遗传因素:遗传背景在患上糖尿病和心脑血管疾病方面扮演着重要角色。
家族史是这两种疾病发生风险增加的一个关键指标。
如果父母或近亲有此类患者,那么个体罹患这些应该高于普通人群。
2. 年龄与性别:年龄是诱发这两种健康问题的一个显著因素。
随着年龄增长,机体逐渐失去对血糖的正常调节能力,从而增加了患上糖尿病的风险。
此外,男性相对于女性更容易患上心脑血管疾病。
3. 高血压:高血压是导致心脑血管疾病发生的主要因素之一。
高血压会损伤动脉壁,并引起动脉硬化。
这样一来,就会出现心肌缺血、心绞痛、心肌梗死等严重并发症。
4. 高胆固醇和甘油三酯水平:高胆固醇和甘油三酯水平是诱发冠心病和其他心脑血管事件的危险因素之一。
这些物质在体内积累会导致动脉粥样硬化,并最终引起局部组织损伤或堵塞。
5. 肥胖与缺乏运动:肥胖和缺乏运动是可控制的危险因素。
长期超重或肥胖将增加罹患糖尿病和心脑血管疾病的风险。
而适量的运动可以降低胆固醇和脂肪的含量,提高心血管系统的健康。
6. 不良生活习惯:吸烟、过度饮酒和不健康的饮食习惯是导致这两种疾病发生风险增加的重要原因。
吸烟会损害血管内皮细胞,促进动脉粥样硬化的发展;摄入过多脂肪、盐分和反式脂肪酸会增加患上这些疾病的风险。
二、预防措施1. 积极管理遗传风险:如果有家族史,特别是一级亲属中存在糖尿病或心脑血管疾病患者,应该积极定期体检,并根据医生建议进行必要的治疗或干预措施。
2. 健康饮食与均衡营养:合理安排三餐摄入营养均衡、多样化的食物,减少摄入高脂肪、高盐分、高胆固醇和反式脂肪酸的食物。
增加新鲜水果、蔬菜、全谷类和富含健康蛋白质的食物摄入。
社区糖尿病患者的现状及影响因素的分析
· 调查分析 ·1462020年 第23期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和人口的老龄化,我国糖尿病患病率快速增长,相关调查显示,上海市2型糖尿病患病率为8.6%,远高于全国平均水平[1]。
而且糖尿病的发病率呈逐年升高趋势,现在已成为仅次于心脑血管疾病和肿瘤之后的第三位威胁人类健康的主要疾病。
因此,糖尿病防治已成为公共卫生领域刻不容缓的任务。
为此,我们与2019年抽取部分糖尿病患者开展糖尿病现况调查,了解社区糖尿病病人在防病知识、生活方式的方面情况及影响因素,为今后开展糖尿病防治工作提供依据,现报告如下。
1 材料与方法1.1调查对象:从崇明区陈家镇社区糖尿病管理系统现有的2型糖尿病患者中随进抽取40岁以上2型糖尿病患者253名,进行现场问卷调查。
1.2调查内容:采用自行设计的调查表,调查内容为糖尿病患者的一般情况、糖尿病知识知晓情况、生活方式、高盐饮食、吸烟、饮酒等。
1.3资料分析:采用统计学卡方检验处理分析2 结果与分析2.1一般情况:随机选取辖区内2型糖尿病患者253例,其中男性106例,女性147例,年龄40岁~75岁,平均57.5岁;文化程度:高中及中专15例,初中毕业43例,小学毕业87例,文盲108例。
职业:农民212例,工人23例,其他18例。
表1 糖尿病患者的基本情况项目例数百分比(%)性别 男 女年龄 40~ 50~ 60~ 70~文化程度 文盲半文盲 小学 初中 高中或中专10614728651075310887431541.9058.1011.0725.6942.2920.9542.6834.3917.005.932.2糖尿病防治知识知晓率情况:253名糖尿病患者中,对糖尿病的诊断标准,主要临床表现、并发症及其危险因素、与不良行为有关、与不爱运动有关、与遗传有关的知识知晓率有显著性差异(P<0.01,见表2)。
表2 糖尿病患者对糖尿病知识知晓率知晓知识知晓人数知晓率(%)χ2值P 值DM 诊断标准4718.617.49<0.01DM 临床表现7328.911.85<0.01DM 并发症5320.921.11<0.01DM 危险因素6726.523.36<0.01与不良行为有关6726.525.76<0.01与不爱运动有关4718.627.86<0.01与遗传有关3313.026.15<0.012.3糖尿病患者不良生活方式:253名糖尿病患者中,不良生活方式,合理饮食、控制体重、坚持运动等都有显著性差异(见表3)。
社区糖尿病病例报告与统计分析
健康教育
加强对患者的健康教育,提高患者对糖尿病 及其并发症的认识和自我管理能力。
CHAPTER 04
社区糖尿病管理情况分析
患者自我管理情况
血糖控制情况
大部分患者能够通过饮食控制、 药物治疗等方式将血糖控制在正 常范围内,但仍有部分患者血糖 控制不佳,需要进一步加强管理 。
并发症预防
糖尿病患者常伴有多种并发症, 如心血管疾病、视网膜病变等。 通过定期检查和及时干预,可以 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
自我监测意识
多数患者具备自我监测血糖的意 识,能够定期进行血糖检测并记 录,有助于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管理情况
健康档案管理
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已为糖尿病患者建立健康档案,记录患 者的基本信息、病史、治疗方案等,方便医生对患者进行 全面评估和管理。
定期随访制度
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制定了定期随访制度,通过电话、短信 等方式提醒患者进行血糖监测和定期复诊,确保患者得到 持续的管理和关怀。
CHAPTER 05
社区糖尿病危险因素分析
遗传因素
家族遗传史
糖尿病具有家族聚集性,有糖尿病家 族史的人群患病风险增加。
基因突变
某些基因突变可能导致胰岛素分泌不 足或胰岛素抵抗,从而增加糖尿病患 病风险。
环境因素
城市化进程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速,人们生活方式改变,高糖、高脂饮食增加,体力活动减少,导致肥胖率上升 ,进而增加糖尿病患病风险。
社区糖尿病病例报告与 统计分析
CONTENTS 目录
• 引言 • 社区糖尿病病例概述 • 糖尿病并发症情况分析 • 社区糖尿病管理情况分析 • 社区糖尿病危险因素分析 • 社区糖尿病防治策略与建议
CHAPTER 01
临安市居民2型糖尿病患病现状及危险因素分析
注: 本普查人 员的劳动强度分 级按粗 略估算 , 分析轻体 力劳动 强度 和重体力劳动强度两组 。
14 统 计 学 方 法 : SS 1 . 件 包 分 析 , 间差 . 用 P S30软 组 异 检验 用 检验 , 险 因素分 析 用 非 条件 l it 危 o si g ic回 归进 行 , 00 P< .5为差异 有统 计学 意 义 。
如下 。
级> G 3— . ) 准 , > B8 9 7标 ( 69 按基本 情况下 8 小时平 均耗 能的量将受检者进行 劳动强度分级㈣ , 级轻度劳动 6 I 强度 , 级 中度劳动强度 , Ⅱ Ⅲ级重度劳动强度 , Ⅳ级特 重 劳 动强 度 , 表 l 见 。 表 1 体力劳动强度分级
1 资 料 和方 法
11 调 查对 象 : . 采用 整群抽 样 的方 法 , 临安 市 范 围 对 内( 包括 锦 城 、 潜 、 於 昌化 地 区 )5周 岁 以上 居 民 44 3 26 人, 进行 调查 。其 中城 市居 民 15 人 , 乡 结合 居 民 56 城 13 30人 , 农村 居 民 l6 3 o人 , 2 3 人 , 2 1 。 男 O 0 女 26人 12 调 查方 法 : 查人 员均 为统 一培 训 的 医务 人员 。 . 调 调查 表 由专业 人员 统一 设计 , 内容包括 性别 、 龄 、 年 职 业、 糖尿病家族史 、 高血压 、 饮食习惯、 身高 、 体重 、 高 血脂等 。并 采 集 血液 检测 空 腹 血 糖 及餐 后 2 糖 、 h血 血脂 等 。 13 诊 断标 准 : . 糖尿 病诊 断 标 准按 照 19 99年世 界 卫 生组 织 和 国际糖 尿 病 联 盟 的标 准 ]有 糖 尿 病 症 状 , ,
某社区居民糖尿病流行现状及危险因素分析
Ab ta tO ECT E T n et aetep e ae c aeo n p t nswi ib tsmelu ( ) n osu yters a tr fi o sr c BJ / oiv si t h rvln e rt fi ai t t da ee lts DM a d t td h ik fcoso f g e h i t
因素 为糖 尿 病 家族 史、 年 龄 、体 质 指 数 等 。 结 论
关 键 词 糖尿 病 患病 率 危 险 因素
[ 中图 分 类 号 ]R1 1 + [ 献 标 识 码 ]B 8. 8 3 文 [ 章 编 号 ] 10 — 6 X(0 8 1— 0 0 0 文 0 15 8 2 0 )0 0 3 — 2
20 0 7年 1 ~ l 0 2月 ,采 用 多阶段 整群 抽 样 的 方 法 ,对 上 海 市静 安 区 的 9 0名 社 区居 民进 行 相 关 的 问卷 调 查 和 相 6
供依 据 。 方 法
应的体格检查 。结果
发病 。
糖 尿 病 患 病 率 为 58 .%。 不 同年 龄 、 文 化 程 度 组 问 患病 率差 别 有 统 计 学 意 义 。 经 多 因素 分 析 糖 尿 病 危 险 糖 尿 病 的危 险 因 素应 尽 量 避 免 , 多接 触 其 保 护 因素 ,以减 少和 预 防 糖尿 病 的
糖 尿 病 da e sm lts M) 由多 种 病 因 引 起 的 代 ibt elu .D 是 e i
9 0 rsd ns a e ew e 5a d 6 e r oda dh d l e nJn n moeta i uh , wee iv s g td w t u sin ar 6 eie t , g db te n 1 n 9y as l n a i di iga r h n s mo ts v x r n e t ae i q et n i i h o e
社区人群糖尿病的危险因素分析
选择 2 0 年9 至2 0 年 9 南 京 市 雨 花 台 区康 盛 花 园居委 会 08 月 09 月 年 龄2 岁 以 上 , 本 地 居 住 5 以 上 , 区 级 以上 医院 确 诊 糖 尿 病 5 在 年 经 或未经确诊 为糖尿病者 。
1 2 研 究方 法 .
龄、 / 围比、 尿病家 族史、 腰 臀 糖 吸烟 饮 酒 、 参 加 运 动 等 , 表 2 不 见 。 本 次 调 查 社 区人 群 糖 尿病 的文 献 因 素 主要 是 年 龄 , 向心 性 肥 胖 , 尿 病 家 族 史 等 与 糖 尿病 的 发 病 有 主 要 的 关 系 。 糖 3 讨论 糖 尿病 , 严重 威 胁 人 类 健康 的主 要 慢 性 病之 一 , 泛 存 在 于 是 广
公共 卫 生 问题 。 因此 , 极 加 强 预 防 , 积 消除 糖 尿 病危 险 因素 , 少 新 减 发病 人 , 糖 尿病 防冶 尤 为 重要 。 对 为此 , 我们 选 择2 社 区( 委 )进 个 居
行 社 区糖 尿病 危 险 因 素 分 析 , 有效 预 防提 供 科 学 依 据 。 为
1 对 象 与方 法
1 1 对象条 件L gsi回归 分析 : 具 有 显著 意 义 的个 因素 2多 oi 。 t 将
作非 条 件L gsi l o it a 归分 析 ,最 后进 人 回归模 型 的影 响 因 素为 :年 c
.
 ̄ t a , 所选 病 例对 照 研 究 , 3例 对 寻找 糖 尿 病危 险 因素 。 结果 研 究 发现年 龄 , 胖 , 肥 糖尿 病 家族 史 为2 型糖 尿 病危 险 因素 。
【 关键 词 l社 区卫 生服 务 糖尿 病 危 险 因素 t 图 分 类 号 】R 8 中 7 5 【 献 标 识 码 】A 文
南宁某社区居民糖尿病、甲状腺疾病相关危险因素分析
nq eJ .JE dua,0 4 1 () 2 32 8 iu[] n rrl2 0 ,8 3 :9—9 . [ ] 赵 晓凤 , 晓 飞 , 3 孙 吕志 红 , .经 尿 道 前 列腺 等离 子 双 极 等
电切 和 前 列 腺 电 切 治 疗 良性 前 列 腺 增 生 的 结 果 比 较 [] J .中华 泌 尿 外 科 杂 志 , 0 6 2 ( ) 6 8 6 0 2 0 ,7 9 :2—3 .
对 重 要 的 血 供 处 止 血 需 仔 细 、 底 , 5 0 、 :0处 , :0 彻 如 :0 7 O 30 、
参考文献 :
[] 刘定溢 , 1 顾 炯, 王 健 , . 尿 道 等 离 子 体 双 极 电 切 等 经
术 治疗 前 列 腺 增 生 [ ] 临 床 泌 尿 外 科 杂 志 ,0 5 2 J. 2 0 ,0
血 , 快 切 割 速 度 ; P P 发 生 电切 综 合 征 的 机 会 较 少 , 加 TU KV 但 如 果 手 术 时 间过 长 , 导 致 等 渗 液 的 吸 收 增 多 , 可 发 生 可 仍
电切 综 合 征 ; 虽然 等 离 子 体 对 包 膜 有 保 护 作 用 , 切 破 包 膜 但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列 腺 碎 块 石 , 定 要 再 次 人 镜 观 察 创 面 , 现 出 血 应 仔 细 彻 一 发
底止血 。
[] 何 京 伟 , 4 谢
军 , 光 耀 , .经 尿 道 等 离子 双 极 前 列 腺 陈 等
切 除 术 与 前 列 腺 电切 术 的 疗 效 比较 [ ] 中华 腔 镜 泌 尿 J. 外科杂志( 电子 版 ) 2 1 , ( ) 3 2 3 4 ,00 4 4 :0—0 .
乌鲁木齐3519例居民糖尿病患病率及危险因素分析
乌鲁木齐3519例居民糖尿病患病率及危险因素分析糖尿病是一种代谢性疾病,其特征是血糖水平持续升高。
乌鲁木齐是中国新疆的首府,近年来糖尿病患病率呈上升趋势,严重威胁着当地居民的健康。
本文通过对乌鲁木齐3519例居民的研究数据进行分析,以探讨乌鲁木齐居民糖尿病的患病率及危险因素。
根据研究数据显示,乌鲁木齐地区的糖尿病患病率为10.5%。
进一步分析发现,女性的糖尿病患病率高于男性,分别为11.3%和9.6%。
而年龄方面,随着年龄的增长糖尿病的患病率呈上升趋势,60岁及以上的老年人患病率最高,达到了23%。
这些数据表明性别和年龄是乌鲁木齐地区糖尿病患病的重要因素。
除了性别和年龄,其他一些危险因素也对糖尿病的患病率有着重要影响。
首先是体重指数(BMI),研究发现乌鲁木齐地区肥胖人群的糖尿病患病率较高,BMI超过25的人患病率为15%,而BMI超过30的人患病率则上升到了29%。
此外,家族史也是糖尿病的一个危险因素,如果家族中有糖尿病患者,个体患病的风险将增加到1.5倍。
不良的生活习惯如抽烟和饮酒也被认为是糖尿病的危险因素之一了解糖尿病的危险因素对预防和控制疾病至关重要。
根据乌鲁木齐地区的研究结果,提出以下建议:首先,加强对高危人群的筛查和监测,例如女性和年龄较大的人群,尤其是60岁及以上的老年人。
其次,对于肥胖人群应推广健康的体重管理方法,积极进行体重控制,并建议加强体育锻炼和饮食监管,均衡摄入营养。
此外,要加强对家族糖尿病史人群的教育和引导,帮助他们建立良好的生活习惯,如戒烟、限制饮酒。
最后,乌鲁木齐地区应加强糖尿病的宣传工作,提高居民对糖尿病的认识和防范意识,推广健康的饮食习惯和生活方式。
综上所述,乌鲁木齐居民糖尿病的患病率及危险因素分析表明,性别、年龄、体重、家族史和生活习惯等因素影响着糖尿病的发病风险。
通过加强预防和控制措施,提高居民的健康意识,可有效降低糖尿病的发病率,提高居民的整体健康水平。
唐镇社区中老年人糖尿病患病情况、知晓率、危险因素调查分析
c W R > 。 和 。 ‘ H ) 。 男 9 。
统计学方法 : E cl S S 1 . 用 xe 和 P S 3 0软 件进行数据处理和统计 分析 , 果 以 X± 结 S和百分 比表示 , 用 检验 , 采 并进行 多 因素 L g t oii s c回归分析 。
4 5 8
腰围(m)臀围(m) a / a 。②问卷调查 : 经
自行设计并 进行 预执行 的糖 尿病 调查 表 ( 包括患者一般情 况 、 家族 史 、 体力 活动 、 糖尿病 知识 知 晓情 况 ) 医 师 的指 导下 在 由居 民 填 写 。 高 血 压 病 、 M 根 据 WHO D 制定 的诊 断标 准 诊 断 … 。③ 血 糖 检 查 : 对 54例居民采用 罗 氏优越 型 血糖 仪测 5 定空腹血 糖 , 口服 7 g葡 萄糖 , 时 后 5 2小 后 检 测 指 尖 毛 细 血 管 血 糖 。对 已 确 诊 糖 尿病者 , 能 只查 空腹 血糖 , 要 行 O 不 还 G
常。D M和 IT随 着年 龄 的增 长 和 肥胖 G
而增 加 。糖 尿 病 患 者 对 D 知 识 的 知 晓 M
般 情 况 : 调 查 5 4例 , 中男 共 5 其 14例 ( 8 8 ) 年 龄 6 . 0 1. % , 5 5±7 4岁 ; . 女 4 0例 ( 12 ) 年 龄 6 . - . 5 8.% , 2 247 6岁 ; 男 女比 例 43 1 此 次 调 查 共 检 出 D 1 .:; M 7 例 , 病 率 1 . % ;F 4例 , 病 率 患 2 8 IG 3 患 6 1 ;G 0例 , 病 率 1 . %。 男性 . % IT 6 患 08 D 患者 1 M 8例 ( 7 3 ) 女性 D 患者 1.% , M 5 ( 18 , 者 比较 无 统计 学 意义 3例 1. %) 两
浙江社区居民2型糖尿病患病状况及危险因素分析
民2 型糖尿患病率较高 ,尤其是城市和城乡结合社 区,知 晓率 、治疗 率和控制率 较低 ,应 采取 综合措施 ,预
防和控制糖尿病的发生。
pea nei ra— rl ojntncmm ni ( .% ) a gicnlh e ta a ehrnrrl 34 )o ra rv ec ubnr a cn ci o uie 69 l n u u o t s W s  ̄fa t i rhnt t ie i u a (.% r b s il i y h t un ( .%)cm u ie P .5 .T ert f w rns,t a et dcnrl fyeIdaee ei sw r 5 . % , 52 o m nts( <O0 ) h e o aees r t n ot p r i t m lt e 04 i as a em a n o ot b s lu e
Zeagp vn ̄ Me os Mui t er dmzdc s ra lg hjn m ic i t d l— a n o i h t- mpi h tS g a e i es n ue . oay 92r i n gd3 doe o s T tl60 e d tae 5a vrrm d l s es n f
患病串为 5 8 .%,标化患病率等 为 5O .%,农村社区 34 .%,城 乡结合社 区 69 .%,城市 社区 52 .%,城 乡结合 社区耱 尿病患 病率高于农村 和城市 社 区 ( P<O. o话 尿病 知 晓率 为 5 .%,治疗率 为 4 .% ,控 制率 为 0 5 04 94 2 .%,城市社 区 >城乡结合社 区 >农村社区 ( 晓=1 0,) 43 76 疗=1.4 制=6 3 ,P<o 0 ) 9 9 ,) .9 .1 。2型糖尿
糖尿病前期人群危险因素分析
糖尿病前期人群危险因素分析糖尿病前期是指血糖水平升高但尚未达到糖尿病诊断标准的状态。
了解糖尿病前期人群的危险因素对于预防糖尿病的发生和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对糖尿病前期人群的危险因素进行深入分析,并探讨这些因素对血糖、血脂、血压等指标的影响,以及可能存在的心理和社会影响。
我们将提出相应的预防措施,为降低糖尿病前期人群进展为糖尿病的风险提供参考。
年龄:糖尿病前期多发生在成年人,特别是40岁及以上的中老年人。
年龄的增长使得胰岛β细胞功能下降,胰岛素分泌不足,从而导致血糖升高。
性别:女性比男性更容易患上糖尿病前期。
这部分是因为女性在激素变化(如孕期、哺乳期和更年期)期间,体内激素水平的变化可能会对血糖产生不良影响。
遗传因素:糖尿病前期与遗传因素密切相关。
家族中有糖尿病史的人群,特别是直系亲属中有糖尿病的患者,患上糖尿病前期的风险较高。
饮食:不健康的饮食习惯是糖尿病前期的重要危险因素。
摄入高热量、高脂肪和高糖分的食物会导致肥胖和胰岛素抵抗,进而引起血糖升高。
运动:缺乏运动或身体活动也是糖尿病前期人群的危险因素之一。
运动有助于提高胰岛素敏感性,减轻体重,从而降低血糖水平。
其他因素:肥胖、高血压、高血脂等代谢异常疾病也可能增加患糖尿病前期的风险。
吸烟、饮酒、压力等不良生活习惯也可能对血糖水平产生不良影响。
血糖:危险因素如年龄、性别、遗传因素、饮食和运动等会影响血糖水平。
这些因素通过影响胰岛素分泌和敏感性,以及调节血糖的代谢途径,导致血糖升高。
血脂:不健康的饮食习惯和生活方式会导致血脂水平异常。
高血脂与胰岛素抵抗之间存在密切,从而进一步加剧糖尿病前期人群的代谢紊乱。
血压:高血压也是糖尿病前期人群常见的并发症之一。
高血压会损害血管,影响身体各器官的功能,包括对胰岛β细胞的损害,加剧糖尿病的发生和发展。
心理和社会影响:长期的精神压力、焦虑和抑郁等心理问题可能导致身体内分泌的紊乱,影响血糖和胰岛素的正常水平。
社会因素如生活环境、生活习惯、教育和职业等也可能对糖尿病前期人群的风险产生影响。
社区居民糖尿病患病率及危险因素分析
采 用 E ia 3 0 建 立数 据库 ; S S I . pdt .2 a 用 P S3 0进行 分 析 , 量 资料 以均数 4标准 差表 示 ; 因素 分析用 计 - 单
检验 , 因素分 析用 l ii 多 o sc回归分 析 。标化 患病 gt 率使 用 的人 口标 准 为 20 00年人 口普 查 全 国年龄 人
维普资讯
第2 5卷
第 4期
20 0 7年 8月
石河子大学 学报 ( 自然 科 学 版 ) Ju a o h ei nvr t( a rl c n e or l f i z U i s y N t a S i c ) n S h ei u e
调 查 、 控 及资 料 录 入人 员 在 调查 前 均经 统 一 质 培 训并 考核合 格 。 调查 现 场 由两 名质 控 员 监 控 , 调
查结 束后 由质 控 员进 行 表 格 复 核 , 时 弥 补或 纠 正 及
问题 。
住 居 民( 居住 时问 超 过半 年 ) 调查 对 象 , 出长 期 为 排 外 出 , 动人 口及 多次劝 说不 合作 者 。 流
尿病患病率 为 1_%, 0 8 男女患病率分别为 1. %和 92 ( =5 9 , 0 0 ) 空腹血糖损 害检出率为 63 % , 30 .% .5 P< .5 ; .7 男 女分别 为 6 6 %和 6 1%( .7 ,7 P>0 0 ) o sc回归分析结果 显示 , .5 。l t i g i 年龄 、 糖尿病 家族 史 、 围和血 压水平 与糖 尿病 腰 相 关。结论 : 石河子 市调查人群糖尿病患病率处于全 国较高 水平 , 应重视加强综合防治 。 关键词 :糖尿病 ; 患病率 ;危险因素
重 , MI 2 K / 2为肥 胖 ; 围 标 准 : 性 ≥8 c B  ̄ 8 gm > 腰 男 5m, 女性 ≥8 c 0 m时为 向心性 肥胖 。
糖尿病患者危险因素分析与社区预防对策
对于糖尿病而言 , 在临床上它属于慢性终 身性疾 病 中的一
种 。相 关 患 者 一 旦 患 病 , 如 果 血 糖 的 控 制 没 有 得 到 很 好 的 执
行, 会在不 同程度 上引起患者眼 、 神 经、 。 肾脏等 等相关组织发生 病变 , 严重威胁患者 的健康 。由此可见针对糖 尿病的相关 问题
比例高于血糖正常人群 、 糖尿病患者人群 中的糖 尿病家族史 比 例高于血糖正常人 群(P < 0 . 0 5 ) ; 而在性 别分布情 况上 , 差 异
无 统 计 学 意 义 (P > 0 . 0 5 ) 。见 表 3 。
表 3 本 次 抽 样 调 查 中 糖 尿病 人 群 和 血 糖 正 常 人群 之 间的 常 见 危 险 因 素 比较 结 果 一 览 表
从 本 次 调 查 的年 龄 分 布特 点上 分 析 , 3 5岁 以上 的被 访 人 群 中未 发 现 糖 尿 病 患 者 , 6 5岁 以上 的 年 龄 段 人群 中糖 尿 病 的患 病
导致的 , 而是 由遗传因素 、 社会因素 、 生 活方 式及环境等 因素相 互作用 的结果 J 。由此可见 , 探寻糖尿病患者危险 因素 的相关 2 . 2 我社区本次抽样调查 人群糖 尿病患病率 的职业 分布结果
问 题研 究具 有重 要 的 临床 实 践 意 义 和 理 论 研 究 意 义 。
・
调 查 研究
・预 防 医 学
・
糖 尿 病 患 者 危 险 因素分 析 与社 区预 防对 策
郑 天 燕
【 关键词 】 糖尿病 ; 危险 因素 ; 社 区预防 【 中图分类号 】 R 5 8 7 . 1 【 文献标识码 】 A
牡丹江市社区居民糖尿病心肌病患病情况及其危险因素调查分析
牡丹江市社区居民糖尿病心肌病患病情况及其危险因素调查分析荣胜忠;陈莹莹;林霖;邹立娜;崔新宇;于旭萍;尹永奎;李淼晶;金秀东【摘要】目的:调查牡丹江市社区居民糖尿病心肌病( DCM)患病情况及其危险因素。
方法2013年采用多阶段随机整群抽样方法在牡丹江市4个区随机抽取2个区,每个区再随机抽取2个街道,每个街道再随机抽取1个社区,共调查2452人。
调查方法为问卷调查、常规体检和实验室检查,统计DCM患病率并对其相关因素进行单因素和多因素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
结果牡丹江市社区居民糖尿病患病率为8.5%(208/2452),DCM患病率为1.6%(40/2452),糖尿病患者中DCM患病率为19.2%(40/208);多因素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吸烟史、饮酒史、心肌梗死病史及血脂异常是DCM发生的主要危险因素。
结论 DCM在牡丹江市社区居民中相对常见,吸烟、饮酒、血脂异常及心肌梗死是DCM的主要危险因素。
%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prevalence and risk factors of diabetic cardiomyopathy among community residents in Mudanjiang. Methods From January to December in 2013,a multi-stage random cluster sampling method was used to select two districts from four districts in Mudanjiang, and two streets were randomly from the two districts, two communities were randomly selected from the two streets,a total of 2 452 residents were finally enrolled. Questionnaire survey, physical examination and laboratory diagnosis were carried out to investigate the prevalence of diabetic cardiomyopathy,single and multiple unconditional Logistic regression analysis were used to analyze the risk factors of diabetic cardiomyopathy. Results The prevalence of diabetes was8. 5% ( 208/2 452 ), that of diabetic cardiomyopathy was 1. 6% ( 40/2 452 ), and diabetic cardiomyopathy accounted for 19. 2% in residentd with diabetes. Multiple unconditional Logistic regression analysis showed that, smoking,drinking, myocardial infarction and dyslipidemia were risk factors of diabetic cardiomyopathy ( P ﹤ 0. 05 ). Conclusion Diabetic cardiomyopathy is relatively common in community residents in Mudanjiang, smoking, drinking, myocardial infarction and dyslipidemia are risk factors of diabetic cardiomyopathy.【期刊名称】《实用心脑肺血管病杂志》【年(卷),期】2015(000)001【总页数】3页(P98-100)【关键词】糖尿病心肌病;患病率;社区居民;牡丹江市;危险因素【作者】荣胜忠;陈莹莹;林霖;邹立娜;崔新宇;于旭萍;尹永奎;李淼晶;金秀东【作者单位】157011黑龙江省牡丹江市,牡丹江医学院;157011黑龙江省牡丹江市,牡丹江医学院;牡丹江市第一人民医院;牡丹江医学院附属红旗医院;157011黑龙江省牡丹江市,牡丹江医学院;牡丹江市第一人民医院;157011黑龙江省牡丹江市,牡丹江医学院;157011黑龙江省牡丹江市,牡丹江医学院;157011黑龙江省牡丹江市,牡丹江医学院【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587.2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糖尿病发病率呈逐年升高趋势[1],而心血管病变是糖尿病患者的主要死亡原因[2]。
南京市某社区居民糖尿病患病率及危险因素分析
a d mu t f co o — o d t n l o it e r s in Re u t T e p e ae c fd a ee li sw s4 4% .T ep e a n l — trn n c n i o a g si rg e s . ia i l c o sl s h r v l n e o i b tsmel u a . t h rv—
D ny Dpr etfE i ,o a n el t ii col P bcH ah Su es U irt,aj g200 , i a —i e t n o pa , l yadH ahS ttsnSho o ul e t,ot at nv syN nn 109C n . am ea o  ̄ t asc i f i l h ei i h a
o cm u i n N nig f o m n yi aj . Meh d B ls rsm l g 3 7 rs et w r ivsgtd a eecl ce a t n to s y c t a pi ,2 1 ei ns ee n et a .D t w r oet ue n d i e a l d
【 摘要 】 目的 了解江 苏省 南京 市某社 区居 民糖尿病 ( M) D 的患病情况并分析 其危险 因素 。 方 法 对该
社 区的 2 1 37名居 民进行体格检查和血糖检 测 , 用X 检验和 多因素非条件 l ii o sc回归方法进行分析 。 结 果 gt
别 、 龄 、 MI 糖 尿 病 相 关 。 结 论 年 B 与
【 bt c】 bete o ne i tt ea ne a ae s eis D ) n si c ri r i n A s at O jcv T vsg e h p v ec re f i t l u ( M adtrk atsn ed t r i i ta e r l t od b e m l t i s f o s e s
社区居民糖尿病病例的分类与风险评估
结合风险评估结果,为居民提供针对性的健康教育和宣传,提 高居民对糖尿病的认知和防控意识。
风险预测模型的应用可为糖尿病相关科研和政策制定提供数据 支持和参考依据。
07
结论与展望
研究结论总结
糖尿病病例分类
根据社区居民的糖尿病病例数据,我们成功地将病例分为不同的类型,包括1型糖尿病、2型糖尿病和妊娠期糖尿病。 这种分类有助于针对不同类型的糖尿病制定个性化的治疗方案。
社区居民糖尿病病例 的分类与风险评估
目录
• 引言 • 社区居民糖尿病病例分类 • 糖尿病风险评估方法 • 社区居民糖尿病病例分析 • 糖尿病风险因素识别与评估 • 风险预测模型构建与应用 • 结论与展望
01
引言
目的和背景
01
了解社区居民糖尿病病例的分类情况
02
评估不同类别糖尿病患者的风险
为制定针对性的预防和治疗措施提供依据
采集被调查者的血液样本,并进行相应的处理,以便后续检测分 析。
生物标志物检测
利用生化分析技术对生物标志物进行检测,获取准确的检测结果 。
综合评估法
01
02
03
综合问卷调查和生物标 志物检测结果,对社区 居民的糖尿病风险进行
全面评估。
根据评估结果,将社区 居民分为不同风险等级 ,制定相应的干预措施
和管理计划。
对高风险人群进行重点 关注和跟踪管理,提供 个性化的健康指导和干 预措施,以降低其糖尿
病发病率。
04
社区居民糖尿病病例分 析
病例来源及基本情况
病例来源
从社区医疗机构、居民健康档案等途 径收集糖尿病病例。
社区糖尿病人群中多种心血管危险因素的综合管理
社区糖尿病人群中多种心血管危险因素的综合管理1. 引言1.1 社区糖尿病患者心血管危险的重要性糖尿病是一种慢性疾病,随着全球糖尿病患者数量的不断增加,心血管疾病已成为糖尿病患者的首要死因。
研究表明,糖尿病患者患心血管疾病的风险是非糖尿病患者的2-4倍。
而且,心血管疾病对糖尿病患者的死亡率影响更为显著,对社区糖尿病患者的心血管危险进行综合管理显得尤为重要。
研究发现,心血管危险因素在糖尿病患者中表现多样化,包括高血压、高血脂、肥胖、缺乏运动、不良饮食习惯等。
针对社区糖尿病患者的心血管危险因素进行全面评估和有效管理,可以降低心血管事件的发生率和提高患者的生存率。
综合管理社区糖尿病人群中多种心血管危险因素,是预防和控制心血管疾病的关键措施,也是保障糖尿病患者健康的重要保障。
1.2 心血管危险因素的多样性社区糖尿病患者是一个特殊的群体,他们不仅面临糖尿病本身的风险,还承担着较高的心血管危险。
心血管疾病是糖尿病患者的主要死亡原因之一,因此对于这一群体的心血管危险因素进行综合管理至关重要。
糖尿病患者往往伴有其他危险因素,如肥胖、缺乏运动、高血压、高胆固醇、抽烟等,这些因素相互作用,增加了心血管疾病的发生风险。
针对社区糖尿病人群中多种心血管危险因素的综合管理显得尤为重要。
通过对心血管危险因素的全面评估和有效干预,可以有效降低糖尿病患者的心血管疾病发生风险,提高他们的生活质量和预防心血管事件的发生。
在对这一群体进行综合管理的需要更多的研究和努力,以期实现更好的预防和治疗效果。
2. 正文2.1 危险因素的识别与评估糖尿病患者的心血管疾病风险是其生命质量和寿命的主要限制因素之一。
及早识别和评估心血管危险因素对于减少病人的心血管风险至关重要。
在社区糖尿病人群中,常见的心血管危险因素包括高血压、高血脂、肥胖、糖尿病本身以及吸烟等。
针对高血压这一常见的心血管危险因素,临床医生可以通过定期测量患者的血压来进行识别和评估。
根据美国心脏协会的指南,成人血压高于正常值(收缩压≥140mmHg,舒张压≥90mmHg)被定义为高血压。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社区居民糖尿病危险因素分析
目的对某社区糖尿病患者群的一般情况及危险因素进行调查分析,为某区社区有效预防、诊治糖尿病提供依据。
方法采用随机原则,对本社区确诊的糖尿病患者92例的性别、年龄、身体质量指数、血压、家族史、吸烟等情况进行测定、记录、分析。
结果65岁患病率最高40例,46岁以上的糖尿病患者共有80例,在糖尿病患者中高达86.95%;合并高血压的糖尿病患者54例,占患病比例39.70%,多因素导致的糖尿病患者29例,占21.32%。
结论糖尿病患者中以中老年人占绝大多数,吸烟、肥胖、高血压、糖尿病家族史情况较普遍。
因此,早期健康教育和宣传,降低糖尿病发病率和并发症发生率。
标签:糖尿病;社区;危险因素
糖尿病是一组以胰岛素分泌减少或作用缺陷引起的代谢性疾病,累及人体多个器官,如心脏、肾脏、神经、血管等,严重危害人体健康。
随着人口老龄化及生活方式的改变,患病率正以惊人的速度增长,成为继心脑血管疾病、肿瘤之后第3位威胁国民健康的慢性疾病,是世界性公共卫生问题。
据WHO预测,至2015年中国糖尿病患病率将达到10%,糖尿病患者将超过1亿。
为了解本区社区内居民糖尿病患病情况,探索糖尿病危险因素,为开展糖尿病综合防治提供依据,笔者对社区居民糖尿病情况进行了调查,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在2014年1月~2015年1月对本社区服务站服务的患有糖尿病的92例社区居民进行调查,糖尿病的诊断标准符合《中国2型糖尿病防治指南》2010年版[1]。
年龄20~70岁,平均(45.23±14.86)岁,男52例,女40例。
1.2方法本研究采用自行设计的统一调查表,由培训合格的调查人员进行问卷调查及体格检查。
问卷内容包括患者一般情况及高血压和糖尿病等病史及家族史、吸烟史等[2],糖尿病史以患者自我报告为准。
体格检查包括身高、体重、血压、腰围等基本参数测定。
1.3统计学分析应用SPSS19.0统计软件进行,计量资料以(x±s)表示,采用t检验,计量资料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我社区糖尿病患者人群的年龄分布结果20~35岁3例糖尿病患者,65岁以上40例糖尿病患者,患病率4
3.48%,从表1可以看出,随着年龄的不断升高,糖尿病患病比例有显著升高的趋势。
同时46岁以上的糖尿病患者共有80例,在糖尿病患者中高达86.95%。
2.2我社区糖尿病患病人群的其他情况分布结果调查结果显示糖尿病患者
中,单纯肥胖者22例,占患病比例23.91%;糖尿病家族史患者9例,占患病比例9.78%;单纯高血压患者34例,占患病比例36.96%;单纯吸烟者7例,占患病比例7.61%;两种因素患者10例,占患病比例10.87%;三种因素患者6例,占患病比例6.52%;四种因素患者4例,占患病比例4.35%。
3 讨论
众多研究报道显示糖尿病已被证实是一种由多源性病因引起的疾病心[3],不是单一因素导致的,可能是遗传因素、社会因素、生活方式及环境等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4]。
故探寻糖尿病患者危险因素的相关问题研究具有重要的临床实践意义。
本实验观察到,本地区社区居民糖尿病患者患病年龄主要集中在46~55岁、56~65岁、65岁以上这3个年龄段,患病率高达86.95%,同时随年龄增长,糖尿病发病率明显升高。
国内外众多研究已经证实,肥胖、高血压是2型糖尿病的主要危险因素[5]。
本试验也发现,在已患病的糖尿病患者中高血压、肥胖占比重大,分别达到36.96%和23.91%,所以对高血压患者进行提前干预及预防是非常必要的,有资料显示降低体重可以降低血糖,并能降血压。
当然,糖尿病家族史的因素也不可忽视,患病率也较高,达13.97%,有资料证实父母都有糖尿病者,其子女患糖尿病的机会是普通人的15~20倍。
因此,有糖尿病家族史的一级家属就应该注意饮食,增加体育锻炼,防止肥胖,不吸烟不喝酒,尽量减少后天发病因素的伤害,以达到防止或延缓发病的目的。
因此,针对本地区的糖尿病患病现状,对于中老年人群,肥胖、高血压、糖尿病家族史人群,社区服务站应常规测血糖,以便早期发现糖尿病,早期治疗。
同时应加强糖尿病知识的宣传教育,提高糖尿病知识的知晓率。
加强健康指导,适当体育活动,防止肥胖,不食高热量食物,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通过对糖尿病高危人群进行提前干预,可以有效预防糖尿病的发生、发展。
参考文献:
[1]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学分会.中国2型糖尿病防治指南:2010年版[J].中国糖尿病杂志,2012,20(1):1-37.
[2]Yang W,Lu J,Weng J,et al.Prevalence of diabetes among meu and women in China[J].N Eng l J Med,2010,362:1090-1101.
[3]张喜婷,胡玲,王宁,等.2型糖尿病并发非酒精性脂肪肝的危险因素及其与糖尿病大血管病变的相关性研究[J].中国全科医学,2012,15:1332-1334.
[4]李鵬飞,娄能俊,刘云台,等.用危险因素评分法分析超重及肥胖对糖尿病的影响[J].山东大学学报(医学版),2010,48:5-8.
[5]李枝萍,刘军,徐婷婷,等畅我国2 型糖尿病的流行病学及危险因素研
究现状[J].西南军医杂志,2010,12(4):754-7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