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服礼仪教学提纲

合集下载

汉服表演古装礼仪教案

汉服表演古装礼仪教案

汉服表演古装礼仪教案教案标题:汉服表演古装礼仪教案教案目标:1. 了解汉服的历史背景、文化内涵和古代礼仪;2. 学习古代汉服的穿着方式和礼仪动作;3. 培养学生的形体美感、仪态端庄和合作精神;4. 提高学生的表演能力和自信心。

教学准备:1. PPT或图片资料介绍汉服的历史背景和文化内涵;2. 汉服样品或图片展示,以便学生了解古代汉服的穿着方式;3. 视频或实地观摩古装表演,以启发学生对古代汉服礼仪的认知;4. 音乐、道具和舞台布置,以增强表演效果;5. 学生分组,每组准备一套汉服。

教学过程:Step 1:导入(10分钟)通过PPT或图片资料,向学生介绍汉服的历史背景和文化内涵。

引发学生对古代汉服的兴趣,并激发他们对古代礼仪的好奇心。

Step 2:示范与解说(20分钟)1. 向学生展示汉服样品或图片,解说古代汉服的穿着方式和礼仪动作。

重点介绍汉服的领巾、腰带、袖口等细节,以及行走、鞠躬、拜访等礼仪动作。

2. 播放视频或带领学生实地观摩古装表演,让学生亲眼见到古代汉服的风采和礼仪动作。

解说表演中的关键点和技巧。

Step 3:分组实践(30分钟)1. 将学生分成小组,每组准备一套汉服,包括服装、道具和化妆品。

2. 每个小组选择一位组长,负责组织和指导其他组员进行汉服表演的排练。

3. 学生在小组内相互协作,学习并模仿古代汉服的穿着方式和礼仪动作。

组长可以参考示范和解说中的技巧进行指导。

4. 教师在小组间巡回指导,给予学生建议和指导,帮助他们提高表演技巧和形体美感。

Step 4:集体展示(20分钟)1. 每个小组轮流进行表演,其他学生观摩并给予评价和鼓励。

2. 教师根据学生的表演情况,给予肯定和指导意见,帮助他们进一步提高表演水平。

3. 最后,全班一起欣赏和评价各小组的表演,分享学习心得和感受。

Step 5:总结与反思(10分钟)与学生一起回顾整个教学过程,总结学习到的知识和技能。

鼓励学生分享自己的收获和感受,并提出改进的建议。

汉服礼仪教案模板小学

汉服礼仪教案模板小学

汉服礼仪教案模板小学教案标题:汉服礼仪教案模板(小学)教案目标:1. 了解汉服的起源、发展和传统意义。

2. 学习汉服的基本款式和穿着方法。

3. 掌握汉服礼仪的基本规范和行为准则。

4. 培养学生对传统文化的尊重和传承意识。

教学重点:1. 了解汉服的基本款式和穿着方法。

2. 学习汉服礼仪的基本规范和行为准则。

教学难点:1. 理解汉服礼仪的传统意义。

2. 培养学生对传统文化的尊重和传承意识。

教学准备:1. PowerPoint演示文稿或图片资料。

2. 汉服样本或图片。

3. 汉服礼仪示范视频(可选)。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向学生介绍汉服的概念和起源,引发学生对传统文化的兴趣。

2. 展示汉服的图片或样本,让学生感受汉服的美丽和特点。

二、知识讲解(10分钟)1. 通过PPT或图片,讲解汉服的基本款式和穿着方法,包括上衣、下裳、腰带等。

2. 解释汉服的传统意义,如代表着尊重、庄重和传统文化的传承。

三、学习汉服礼仪(15分钟)1. 介绍汉服礼仪的基本规范和行为准则,如行走、站立、鞠躬等。

2. 展示汉服礼仪示范视频(可选),让学生观察并模仿。

四、实践操作(15分钟)1. 分发汉服样本或图片,让学生分组进行实践操作,学习如何穿着汉服和展现汉服礼仪。

2. 指导学生进行汉服礼仪的模拟演练,包括行走、站立、鞠躬等动作。

五、总结归纳(5分钟)1. 与学生一起回顾今天学习的内容,强调汉服礼仪的重要性和传统文化的价值。

2. 鼓励学生积极传承和弘扬汉服礼仪,尊重和保护传统文化。

六、拓展延伸(可选)1. 组织学生进行汉服文化展示或汉服秀,让更多人了解和欣赏汉服文化。

2. 鼓励学生了解其他传统礼仪和文化,如传统节日、传统乐器等。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讲解汉服的基本款式和穿着方法,以及汉服礼仪的基本规范和行为准则,帮助学生了解和尊重传统文化。

通过实践操作和模拟演练,学生能够更好地掌握汉服礼仪的要点。

在拓展延伸环节,可以进一步加深学生对传统文化的理解和传承意识。

汉服礼仪培训

汉服礼仪培训

以反报,不可以轻报,不可以不报。 礼行直道,行宽道,行恕道。 知恩知报。 知礼者知理,有礼者有理,合礼就是合理。 礼自心生,礼由己发,为礼由己。
三.如何还礼
• 礼的规则是有来有往,双向对等。对 方行礼,必须还礼。如果是长上还礼, 要轻一级或两级还礼。 • 给天地祖先先师行礼,天地祖先先师 不还礼。因为他们一直在对我们“施 礼”,我们只是在还礼,报答。 •
四.总结
• • • •
• • • •
礼的内在规则:施报双向,平等对等。 礼的特点:敬、让。 礼的功用:别、分、明、敬、恭。 报的规则:以直道相报,也可以重报。不可
1.手位:
• 男生坐姿,刚毅正大。 挺胸,挺腰,向后摆肩。两脚平行放置, 分开与肩同宽。双手自然附膝,或双手自 然附在胸腹之间,左手叠并在右手上。 • 女生坐姿,典雅尊贵。 挺胸,挺腰。两脚稍分开,两腿并拢。 双手自然附膝,或附在胸腹之间,右手重。 挺胸,挺腰,两脚平行放置,两腿 中线垂直,双手自然下垂。 行大礼仪时,双手附心。 女生站立,高洁挺拔。 挺胸,挺腰,两脚平行放置,两腿 中线垂直,双手自然下垂。 行大礼仪时,双手附心。
一.行礼准备
男生 双手附心。行大礼仪前,站立时双手贴放在心与脐之间的腹部,左手叠并 在右手上(前),两肘与手成直线。 礼义:用双手行礼表示二位思维。两手并用,表示“与天地合其德”,同 时具有天和地的美德与智慧。 左手表示天,表示乾,表示天德,表示进取。 右手表示地,表示坤,表示地德,表示承载。 男生要天德在前,同时具备大地之德。 女生 双手附心。行大礼仪前,站立时双手贴放在心与脐之间的腹部, 右手叠并在左手上(前),两肘与手成直线。 礼义:女生要地德在前,同时具备天乾之德。
2.大揖礼 • 双手同时从两侧张开, 上举,划半圆至面部 前方,叠并。双臂呈 椭圆。手臂随腰部, 躬身45度。 • 用于向长辈或上级行 大礼。

汉服行礼教案

汉服行礼教案

汉服行礼教案教案标题:汉服行礼教案教案目标:1. 了解汉服文化及其在中国传统礼仪中的重要性;2. 学习并掌握汉服行礼的基本动作和礼仪规范;3. 培养学生对传统文化的尊重和理解。

教学准备:1. 汉服样本或图片;2. 视频或图片展示设备;3. 学生们的汉服(如果可行);4. 录制或找到相关的汉服行礼视频。

教学步骤:引入:1. 展示汉服样本或图片,向学生介绍汉服的起源、演变和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地位。

2. 通过图片或视频展示,向学生展示汉服行礼的场景和重要性。

主体:3. 向学生介绍汉服行礼的基本动作,例如鞠躬、叩首、作揖等。

通过示范和解释,让学生理解每个动作的含义和礼仪规范。

4. 分组练习:将学生分成小组,让他们互相观摩、模仿和指导彼此的汉服行礼动作。

教师可以提供反馈和指导。

5. 教师示范:穿着汉服进行行礼动作的示范,让学生更直观地了解汉服行礼的形式和流程。

实践:6. 学生实践:让学生穿上汉服,按照教师的示范和指导,进行汉服行礼的实践。

教师可以在此过程中给予学生实时的指导和反馈。

7. 学生展示:鼓励学生在班级或学校的活动中展示他们学到的汉服行礼。

可以安排学生们进行小型的汉服行礼表演,邀请其他班级或家长观看。

总结:8. 知识回顾:与学生一起回顾汉服行礼的基本动作和礼仪规范,确保学生对所学内容的理解和掌握。

9. 情感体验:引导学生分享他们在学习汉服行礼过程中的感受和体会,鼓励他们对传统文化的尊重和理解。

10. 结束语:总结教学内容,鼓励学生在日常生活中保持对传统文化的关注和传承。

拓展活动:1. 邀请专家或文化传承人士到班级进行汉服行礼的讲解和示范;2. 组织学生参观相关的文化活动或展览,加深对汉服行礼的理解和认知;3. 鼓励学生自主研究和学习其他中国传统礼仪,如茶道、书法等。

注:教案仅供参考,教师可根据实际情况和学生特点进行适当调整。

汉服与礼仪培训课程设计

汉服与礼仪培训课程设计

汉服与礼仪培训课程设计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学生能理解汉服的历史背景、分类及特点,掌握基本的汉服知识。

2. 学生能了解中华传统礼仪的基本原则和表现形式,掌握日常生活中的礼仪规范。

技能目标:1. 学生能正确穿戴汉服,并掌握汉服的搭配技巧。

2. 学生能在实际情境中运用中华传统礼仪,展示良好的仪态和风度。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学生通过学习汉服与礼仪,培养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尊重和热爱。

2. 学生能树立正确的审美观念,增强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

3. 学生在人际交往中,遵循礼仪规范,展现良好的道德品质和文明素养。

课程性质:本课程为传统文化类课程,结合历史、语文等学科知识,注重实践性与趣味性。

学生特点:针对小学高年级学生,他们在认知、情感和动手能力方面有较好的基础,对传统文化有一定的兴趣。

教学要求:教师应采用生动有趣的教学方法,注重学生的参与和实践,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汉服与礼仪。

同时,将课程目标分解为具体的学习成果,便于教学设计和评估。

二、教学内容1. 汉服知识:- 汉服的历史演变与五大款式特点- 汉服的材质、色彩及纹饰寓意- 汉服的正确穿戴方法与搭配技巧2. 中华传统礼仪:- 礼仪的起源与发展- 日常行为礼仪:如问候、作揖、行走、就座等- 社交场合礼仪:如宴席、聚会、拜访等3. 汉服与礼仪实践:- 汉服穿戴实践:让学生亲身体验穿戴汉服,学会正确搭配- 礼仪实践:设置不同场景,让学生模拟实践中华传统礼仪教学内容安排与进度:第一课时:汉服的历史演变与五大款式特点第二课时:汉服的材质、色彩及纹饰寓意第三课时:汉服的正确穿戴方法与搭配技巧第四课时:日常行为礼仪学习与实践第五课时:社交场合礼仪学习与实践第六课时:汉服与礼仪综合实践活动教材关联:《传统文化》教材第三章“传统服饰与礼仪”内容,结合课程目标,对教学内容进行提炼和拓展,确保教学内容的科学性和系统性。

三、教学方法为了提高教学效果,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本课程将采用以下多样化的教学方法:1. 讲授法:教师通过生动的语言和形象的表达,讲解汉服的历史文化、礼仪规范等内容,帮助学生建立系统的知识体系。

汉服礼仪教案幼儿园中班

汉服礼仪教案幼儿园中班

汉服礼仪教案幼儿园中班一、引言汉服礼仪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培养幼儿的美德和社交能力具有重要意义。

本教案旨在通过在幼儿园中班开展汉服礼仪教育活动,帮助幼儿了解汉服及其相关礼仪,并培养他们的社交礼仪能力。

二、教学目标1.认识汉服及其历史意义;2.学习汉服基本穿戴与搭配方法;3.了解汉服礼仪的基本规范;4.提高幼儿的社交能力和礼貌意识。

三、教学内容和方法1. 教学内容1.汉服的来源和历史意义;2.汉服的基本款式和特点;3.汉服的穿戴方法;4.汉服礼仪的基本规范。

2. 教学方法1.讲解法:通过讲述汉服的来源和历史意义,引起幼儿的兴趣;2.观察法:展示不同款式的汉服实物,让幼儿观察与比较;3.演示法:教师示范汉服的穿戴方法,并引导幼儿模仿;4.游戏法:设计各种小游戏,让幼儿在游戏中学习汉服礼仪。

四、教学步骤1. 导入环节通过展示一些汉服图片或视频,让幼儿了解汉服的美丽和特点。

2. 认识汉服的来源和历史意义讲解汉服的来源和历史意义,引发幼儿的兴趣与思考。

3. 学习汉服的基本款式和特点展示不同款式的汉服实物,让幼儿观察、比较,并与教师进行互动讨论。

4. 学习汉服的穿戴方法教师示范汉服的穿戴方法,帮助幼儿掌握基本的穿戴技巧,并让幼儿模仿穿戴汉服。

5. 学习汉服礼仪的基本规范通过展示汉服礼仪的相关图片或视频,讲解汉服礼仪的基本规范,如行走、鞠躬、礼让等。

6. 进行汉服礼仪游戏设计各种小游戏,让幼儿在游戏中学习和练习汉服礼仪,如模拟古代宴会、走秀等。

五、教学评估1.教师观察幼儿在学习过程中的积极参与程度;2.通过汉服穿戴和礼仪展示活动进行评估;3.针对幼儿的习惯行为进行评估。

六、教学延伸1.组织汉服主题的班级活动,加深幼儿对汉服礼仪的认识和体验;2.邀请专业人士为幼儿讲解更深入的汉服文化知识;3.可邀请家长参与汉服服装秀活动,增强亲子互动和交流。

七、结束语通过本教案的实施,幼儿将对汉服及其相关礼仪有更好的了解,同时也能培养他们的社交礼仪能力和团队合作意识,为他们今后的成长打下坚实的基础。

汉服礼仪教案模板小学

汉服礼仪教案模板小学

课时:1课时年级:小学三年级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汉服的起源、发展及其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地位。

2. 培养学生认识汉服的特点、穿着方式及礼仪。

3. 增强学生的文化自信,激发对中华传统文化的热爱。

教学重点:1. 汉服的基本特点与穿着方式。

2. 汉服礼仪的基本规范。

教学难点:1. 学生对汉服礼仪的实践操作。

教学准备:1. 多媒体课件,包括汉服图片、视频等。

2. 汉服服饰一套(教师演示用)。

3. 学生准备一本关于汉服的书籍或资料。

教学过程:一、导入1. 教师展示汉服图片,引导学生观察并提问:“同学们,你们知道这是什么吗?”2. 学生回答后,教师简要介绍汉服的起源和特点。

二、讲解汉服1. 教师通过课件展示不同朝代的汉服样式,讲解汉服的发展历程。

2. 介绍汉服的基本特点,如:宽袍大袖、领口开衩、腰带束腰等。

3. 讲解汉服的穿着方式,包括衣物的摆放、穿戴顺序等。

三、讲解汉服礼仪1. 教师结合课件,讲解汉服礼仪的基本规范,如:行礼、鞠躬、揖礼等。

2. 通过视频或图片,展示汉服礼仪的实际操作过程。

四、实践操作1. 教师示范汉服礼仪,学生跟随模仿。

2. 学生分组进行汉服礼仪的实践操作,教师巡回指导。

五、总结与反思1. 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如:汉服的起源、特点、穿着方式、礼仪等。

2. 学生分享自己在实践操作中的感受,教师进行点评和指导。

教学评价:1. 学生对汉服的基本特点、穿着方式及礼仪的掌握程度。

2. 学生在实践操作中的表现,如:模仿准确、动作规范等。

3. 学生对中华传统文化的热爱程度。

教学延伸:1. 鼓励学生课后查阅资料,了解汉服文化。

2. 组织学生参加汉服主题活动,如:汉服知识竞赛、汉服表演等。

板书设计:一、汉服简介1. 起源:汉朝2. 特点:宽袍大袖、领口开衩、腰带束腰等3. 穿着方式:衣物的摆放、穿戴顺序等二、汉服礼仪1. 行礼2. 鞠躬3. 揖礼教学反思:1. 本节课是否达到了教学目标?2. 学生对汉服文化是否产生了兴趣?3. 教学过程中是否存在不足,如何改进?。

中国汉服社团课程大纲

中国汉服社团课程大纲

中国汉服社团课程大纲一、课程简介中国汉服是中国传统的民族服饰,具有浓厚的历史文化内涵。

该社团旨在通过课程的开展,加深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的了解,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和文化素养。

本课程大纲将详细介绍中国汉服的历史渊源、款式、礼仪等内容,通过讲座、实践、展览等多种形式,展示中国汉服的魅力。

二、课程目标1.了解中国汉服的历史渊源和发展脉络;2.掌握不同时期、不同款式的汉服特点;3.学习中国传统礼仪与汉服之间的关系;4.通过制作汉服、配饰等实践活动,增强动手能力;5.组织相关展览、走秀等活动,展示学生的学习成果。

三、课程内容1.汉服历史渊源1.1 中国古代服饰的分类与演变1.2 汉服的起源与发展1.3 汉服的文化意义和象征寓意2.主要款式介绍2.1 元代汉服的特点与风格2.2 明清时期汉服的流行与变迁2.3 当代汉服设计的创新与传承3.礼仪与汉服3.1 传统礼仪与仪态的重要性3.2 汉服在传统礼仪中的应用与体现4.汉服制作与实践4.1 汉服的基本制作工艺4.2 学生动手制作汉服的实践活动4.3 汉服设计比赛与评选5.展览与走秀5.1 组织汉服展览活动,展示学生制作的汉服作品5.2 汉服走秀与演出,展示汉服的魅力与风采四、教学方法1.讲座授课:通过专家学者的讲解,学生们了解中国汉服的历史背景、发展脉络及相关文化内涵。

2.实践活动:组织学生进行汉服制作、配饰制作等实践活动,提升学生们的动手能力和审美素养。

3.展览与演出:组织学生参与汉服展览、走秀等活动,展示学生们的学习成果和独特才艺。

五、评价与考核1.课堂参与度:学生在课堂上积极发言、互动,参与讨论和实践活动。

2.作业与实践成果:根据学生的汉服制作作品、配饰设计和展示走秀等,综合评价学生的创作能力和实践成果。

3.期末考核:组织学生进行期末考试,测试学生对汉服历史、款式特点、礼仪等方面的理解和掌握程度。

六、教学资源1.教材:选用经典教材及相关研究文献,使学生系统掌握汉服的相关知识。

汉服礼仪教案幼儿园中班

汉服礼仪教案幼儿园中班

汉服礼仪教案幼儿园中班一、前言汉服是中华民族的传统服饰,无论是在华夏还是在海外,其精美的风格和丰富的文化内涵都备受人们的喜爱。

然而,随着时代的变迁和社会的进步,汉服越来越少被人们穿着和使用,也导致了汉服礼仪文化的逐渐消失。

因此,在幼儿园中,可以通过开展汉服礼仪教育活动,让孩子们了解汉服文化,增强对传统文化的认知。

二、教育目标1.让孩子们了解汉服特点和发展历程,了解汉族服饰文化的丰富内涵。

2.学习汉服穿着方法和礼仪规范,让孩子们知道应该怎样正确穿着和使用汉服。

3.提高孩子们的合作能力,让孩子们能够在小组中相互合作,完成汉服制作和汉服走秀等活动。

三、教育内容1.汉服介绍:介绍汉服的历史和特点,让孩子们了解汉服文化的发展和演变。

2.汉服制作:根据孩子们自己的喜好,准备各种颜色、花型、图案等不同的材料和布料,引导孩子们用剪刀和线等工具自己制作汉服。

3.汉服穿着:讲解汉服的穿着方法和礼仪,教孩子们如何正确穿着汉服,模拟各种场景,例如:饮茶、吃饭、参加婚礼等等。

4.汉服走秀:将孩子们分为小组,给予他们一些表演的时间,在全班同学和老师面前演绎穿着自己制作的汉服。

四、教学方法1.以儿童为中心,倡导合作学习,引导孩子们自己动手做汉服,增强孩子们的艺术创造力和动手能力。

2.设计互动教学环节,让孩子们在打游戏等小活动过程中学习汉服文化。

3.让孩子们亲身体验穿着汉服的感觉,了解如何在不同场合下展现尊敬和礼貌。

五、实施步骤1.准备工作:准备好材料和布料,制作好汉服模板,并组织好小组活动。

2.汉服介绍:通过图片、视频等形式,介绍汉服历史及特点。

3.汉服制作:引导孩子们剪裁、缝制自己的汉服,并为他们提供相关的技术和工具。

4.汉服穿着:讲解汉服的穿着方法和礼仪,鼓励孩子们现场模拟,体验汉服的穿着感觉。

5.汉服走秀:为孩子们提供表演场地,组织孩子们进行汉服走秀,并评选表现最佳的队伍和个人。

6.总结和展示:展示孩子们制作的汉服和汉服走秀的视频,并让孩子们分享自己的体验和感受。

幼儿园活动汉服礼仪教案

幼儿园活动汉服礼仪教案

幼儿园活动汉服礼仪教案简介这是一个针对幼儿园活动的汉服礼仪教案,通过在幼儿园组织活动,让幼儿们感受传统文化中的汉服魅力,并学习基本的汉服礼仪知识。

通过互动的方式,让幼儿们在活动中提升对传统文化的理解和尊重。

目标•培养幼儿对传统文化的兴趣和认识•培养幼儿对汉服礼仪的基本认识和了解•提升幼儿的自我意识和自我表达能力•培养幼儿的团队合作意识和社交能力活动准备材料准备1.汉服(适合幼儿穿着的汉服)2.镜子3.饰品(如发饰、腰带等)环境布置1.教室或活动场地需要宽敞明亮,可以容纳所有幼儿和教师的活动空间。

2.活动现场需要有足够的空间供幼儿们进行表演和互动。

活动过程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图片或实物向幼儿们展示汉服,并引导幼儿们谈论和描述自己对汉服的第一印象。

演示(15分钟)教师向幼儿们展示穿汉服的方法和注意事项,并邀请一位幸运的幼儿来试穿汉服。

同时,教师通过简单的示范,教幼儿们如何在穿汉服时保持端庄的姿势和礼仪。

实践(20分钟)1.小组互动:将幼儿随机分成小组,每个小组由一名幼儿担任“模特”,其他幼儿担任观众。

每个小组依次进行汉服展示,并由观众评价每位“模特”的穿着和姿势是否端庄,是否符合汉服礼仪。

2.自由发挥:让幼儿们自由选择穿汉服,并进行自由活动。

教师可提供镜子和饰品供幼儿们使用,引导幼儿们相互欣赏和称赞。

总结(10分钟)教师引导幼儿们回顾整个活动过程,鼓励幼儿们分享自己对活动的感受和体会。

同时,教师总结汉服礼仪的基本知识,并强调尊重传统文化的重要性。

活动评估教师可以通过以下方式评估幼儿在活动中的学习情况:1.观察幼儿在穿汉服时的姿势和表达能力。

2.观察幼儿在小组互动和自由发挥中的团队合作和社交行为。

3.询问幼儿对汉服礼仪的理解和体会。

拓展活动为了进一步加深幼儿对汉服礼仪的理解和认识,可以进行以下拓展活动:1.观看传统舞蹈表演:邀请专业的传统舞蹈表演团队,为幼儿们进行传统舞蹈表演,让他们亲身感受传统文化的魅力。

幼儿园汉服礼仪教案

幼儿园汉服礼仪教案

幼儿园汉服礼仪教案1. 教学目标1.1 知识目标•了解中国传统文化中的汉服文化和礼仪文化;•掌握汉服的型号及其特点;•学习基础的汉服着装和穿脱方法;•在学习中体验、传承、发扬中华传统文化。

1.2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爱国、尊重传统文化、注重礼仪的意识;•培养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和合作精神;•通过小组活动,培养学生的交流沟通能力和协作能力。

1.3 情感目标•基于幼儿园教育的特点和需要,通过学习汉服文化和礼仪文化,激发学生的文化兴趣和情感。

2. 教学内容2.1 汉服文化的概述汉服是中国汉族传统服饰文化,有着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文化内涵。

它是中华传统文化中的一部分,具有独特的地位和价值。

2.2 汉服的型号及特点汉服有非常多的种类和款式,不同的时代和地区都有各自的特色。

其中比较常见的有:•连襟衫:古代男子常用的上衣,类似于现代的短衣;•襁褓:古代婴儿的服饰;•旗袍:近代女性着装的代表,具有独特的设计和风格。

2.3 基础的汉服穿脱方法汉服的穿脱方法是学习汉服礼仪的关键,需要认真学习和掌握。

主要的操作步骤包括:穿衣前的准备、穿脱衣裳的顺序以及注意事项等。

3. 教学过程本次教学以小组形式展开,学生分为若干小组,每个小组负责一项任务。

具体任务如下:3.1 小组任务一:汉服的型号及特点•通过老师讲解、图片展示等方式,了解汉服的基本型号及特点;•分组进行学习和探究,讨论和交流各自所学;•每个小组精心准备一份PPT,介绍自己所学的汉服类型,展示汉服的特点、品种、用途等。

3.2 小组任务二:汉服的穿脱方法•老师通过视频演示、实物操作等方式,让学生了解基本的汉服穿脱方法;•小组内分工合作,一起试穿汉服,并演练穿脱汉服的操作步骤;•每个小组精心设计一份穿脱汉服的操作流程图,演示每个步骤的具体动作和注意事项。

3.3 小组任务三:汉服礼仪表演•小组内分工合作,按照要求设计一段汉服礼仪表演内容;•通过练习,磨合小组成员之间的合作关系,培养交流沟通和协作能力;•在表演过程中,全体师生观看,互相交流和评价。

高中生汉服礼仪教案模板

高中生汉服礼仪教案模板

课时安排:2课时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汉服的历史背景和文化内涵。

2. 使学生掌握基本的汉服穿着礼仪和日常生活中的礼仪规范。

3. 培养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文化自信。

教学重点:1. 汉服的历史背景和文化内涵。

2. 汉服的基本穿着礼仪和日常生活中的礼仪规范。

教学难点:1. 汉服的穿着细节和礼仪规范。

2. 学生在实践中的正确运用。

教学准备:1. 教学课件或PPT。

2. 汉服服饰(可供展示和试穿)。

3. 相关视频资料。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1. 教师简要介绍汉服的历史背景和文化内涵,激发学生的兴趣。

2. 提问:同学们对汉服有什么了解?你们认为汉服对我们有什么意义?二、讲授新课1. 汉服的历史背景和文化内涵- 介绍汉服的起源和发展历程。

- 讲解汉服的象征意义和文化价值。

2. 汉服的基本穿着礼仪- 讲解汉服的穿着顺序和注意事项。

- 展示不同款式的汉服,讲解其特点和使用场合。

3. 日常生活中的礼仪规范- 讲解站立、行走、坐姿等基本礼仪。

- 介绍日常交往中的礼仪规范,如拱手礼、作揖礼等。

三、课堂实践1. 学生分组,每组选一位同学试穿汉服,其他同学观察并评价。

2. 教师讲解并示范基本的礼仪动作,如拱手礼、作揖礼等,学生跟随练习。

第二课时一、复习导入1. 回顾上一节课所学内容,提问:同学们还记得汉服的哪些礼仪规范?2. 学生分享自己的实践经验和心得。

二、深化讲解1. 汉服的细节礼仪- 讲解汉服的配饰、头饰等细节,以及其寓意。

- 介绍不同场合下汉服的穿着搭配。

2. 日常生活中的礼仪实践- 学生分组模拟不同场景,如学校、家庭、公共场所等,运用所学礼仪进行互动。

- 教师巡回指导,纠正学生的动作和姿势。

三、总结与反思1. 教师总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强调汉服礼仪的重要性。

2. 学生分享学习心得,表达对汉服文化的认识和感悟。

教学评价:1. 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积极性和互动情况。

2. 实践操作:评估学生在实践环节中动作的规范性和准确性。

汉服教学大纲

汉服教学大纲

汉服教学大纲汉服教学大纲汉服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近年来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和喜爱。

为了更好地传承和弘扬汉服文化,制定一份汉服教学大纲是非常必要的。

本文将探讨汉服教学大纲的内容和重要性。

一、汉服的起源和发展在教学大纲中,首先要介绍汉服的起源和发展。

汉服起源于中国古代,经过几千年的演变与发展,形成了独特的服饰风格和文化内涵。

从汉朝到明清时期,汉服经历了多个时期的变迁,每个时期都有其特定的款式和特点。

通过介绍汉服的起源和发展,可以让学生更好地了解和认识汉服文化的丰富内涵。

二、汉服的款式和特点在教学大纲中,还需要详细介绍汉服的款式和特点。

汉服的款式有很多种,如衫、褂、袄、裙等,每种款式都有其独特的特点和用途。

此外,汉服的特点还包括色彩丰富、细节精致、注重线条和比例等。

通过学习汉服的款式和特点,学生可以更好地欣赏和理解汉服的美。

三、汉服的制作工艺汉服的制作工艺是学习汉服的重要一环。

在教学大纲中,可以介绍汉服的制作过程和工艺要点。

汉服的制作需要熟练的剪裁、缝纫和刺绣技巧,还需要选用合适的面料和配饰。

通过学习汉服的制作工艺,学生可以了解到传统工艺的精髓和技巧,培养他们的动手能力和创造力。

四、汉服的搭配和穿着礼仪在教学大纲中,还可以介绍汉服的搭配和穿着礼仪。

汉服的搭配需要考虑颜色、款式和配饰的搭配,以展现出最佳的效果。

同时,穿着汉服还需要遵守一定的礼仪,如如何系腰带、如何佩戴发饰等。

通过学习汉服的搭配和穿着礼仪,学生可以培养自己的审美意识和礼仪修养。

五、汉服的文化内涵和价值最后,在教学大纲中,需要强调汉服的文化内涵和价值。

汉服不仅仅是一种服饰,更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汉服代表着中国古代文明和审美观念,蕴含着丰富的历史、文化和艺术价值。

通过学习汉服的文化内涵和价值,学生可以更好地理解和传承中国传统文化。

总结:制定一份汉服教学大纲对于传承和弘扬汉服文化具有重要意义。

通过学习汉服的起源和发展、款式和特点、制作工艺、搭配和穿着礼仪以及文化内涵和价值,学生可以更好地了解和认识汉服文化的魅力。

汉服服务礼仪培训方案

汉服服务礼仪培训方案

汉服服务礼仪培训方案汉服服务礼仪是指在汉服文化背景下的服务活动中所要遵循的行为准则和礼仪规范。

汉服服务礼仪的培训旨在提升从事汉服服务行业的人员的专业素养和服务水平,提供更好的服务体验给客户,同时展现中国传统文化之美。

以下是一份关于汉服服务礼仪培训方案的提纲,供参考:一、培训目标1. 了解汉服文化的历史背景、传统礼仪和服饰知识;2. 掌握汉服服务的基本礼仪准则和行为规范;3. 提升沟通技巧和客户服务能力;4. 培养自信、优雅、尊重的服务态度。

二、培训内容1. 汉服文化知识- 汉服的起源和发展历史;- 汉服的分类和使用场景;- 汉服的基本款式和颜色搭配。

2. 汉服礼仪规范- 汉服的穿着方法和注意事项;- 汉服配饰的选择和佩戴方法;- 汉服行走、坐、站等动作的姿势要求。

3. 沟通技巧和服务技能- 理解客户需求和期望;- 倾听和表达技巧;- 专业礼仪和仪容仪表管理;- 建立和维护客户关系的技巧。

4. 提升自信和修养- 自我形象管理;- 面对客户的自信心表达;- 修养和礼貌的培养;- 心理素质培养。

三、培训形式1. 理论教学- 基于汉服文化知识,通过讲座、PPT等形式进行讲解和传授。

2. 实践演练- 模拟实际服务场景,进行穿着、佩戴和礼仪动作的实际操作。

3. 角色扮演- 培训师与学员进行角色扮演,模拟真实的客户服务情境,提升服务技能。

4. 现场观摩- 到实际的汉服服务场所观摩并学习现场服务技巧和流程。

四、培训评估与反馈1. 应用场景模拟评估- 学员在模拟的汉服服务场景中进行表演,由培训师进行评估和点评。

2. 学员自我评估- 学员通过填写问卷自我评估自己的汉服服务礼仪水平。

3. 反馈和建议收集- 学员对培训内容、方式和效果提出反馈和建议。

五、培训后续支持1. 培训资料提供- 提供培训资料、参考书籍等学习资料供学员继续学习。

2. 多媒体资源分享- 分享汉服服务礼仪相关的音视频资源,帮助学员进一步了解和学习。

3. 社群或论坛交流平台- 创建学员交流平台,促进学员间的互动和经验分享。

汉服 日常 礼仪教案

汉服 日常 礼仪教案

汉服日常礼仪教案教案标题:汉服日常礼仪教案教案目标:1. 了解汉服的起源、发展和文化内涵;2. 学习汉服的穿着方式和注意事项;3. 掌握汉服日常礼仪的基本规范;4. 培养学生对传统文化的尊重和理解。

教案步骤:引入:1. 利用图片、视频或实物展示汉服,引发学生对汉服的兴趣和好奇心;2. 介绍汉服的起源、发展和文化内涵,激发学生学习的动机。

主体:3. 学习汉服的穿着方式和注意事项:a. 通过观看视频或实物演示,向学生展示汉服的不同款式和穿着方法;b. 强调穿戴汉服时的注意事项,如衣襟对齐、腰带系紧等。

4. 掌握汉服日常礼仪的基本规范:a. 介绍汉服日常礼仪的基本规范,如见面礼、行走姿态、坐姿等;b. 利用图片或视频示范,让学生观察和模仿正确的礼仪动作;c. 分组进行角色扮演,让学生亲身体验汉服礼仪。

拓展:5. 开展文化体验活动:a. 组织学生参观或参与汉服文化活动,如汉服展览、汉服表演等;b. 鼓励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尝试穿戴汉服,并体验传统礼仪。

总结:6. 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让学生分享他们对汉服和汉服礼仪的理解和感受;7. 强调对传统文化的尊重和理解的重要性,鼓励学生在日常生活中传承和弘扬传统文化。

教学资源:1. 汉服图片、视频或实物;2. 视频或实物演示汉服的穿戴方式和注意事项的材料;3. 汉服日常礼仪的图片或视频示范;4. 角色扮演的道具,如汉服服饰、道具等;5. 汉服文化活动的信息和参观安排。

评估方式:1. 观察学生在角色扮演中的表现,评价其对汉服礼仪的掌握程度;2. 收集学生的学习笔记和反馈,了解他们对汉服和汉服礼仪的理解和体验;3. 小组或班级展示,让学生展示他们对汉服礼仪的理解和模仿能力。

教案特色:1. 通过多媒体和实物展示,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2. 强调实践和体验,让学生亲身感受汉服和汉服礼仪;3. 鼓励学生在日常生活中传承和弘扬传统文化。

汉服上台礼仪教案

汉服上台礼仪教案

汉服上台礼仪教案教案标题:汉服上台礼仪教案教学目标:1. 了解汉服的起源、发展和文化意义。

2. 掌握汉服上台的基本礼仪。

3. 培养学生的仪容仪表和自信心。

教学内容:1. 汉服的起源与发展a. 汉服的定义和特点b. 汉服的历史演变c. 汉服的文化意义2. 汉服上台礼仪的基本要求a. 穿着与搭配:选择合适的汉服款式,注意颜色搭配和整体形象。

b. 步态与姿势:保持优雅的姿态,步伐稳健自信。

c. 礼仪动作:行走时保持直立,站立时双手自然下垂,上台时鞠躬致意。

3. 汉服上台礼仪实践训练a. 学生分组进行模拟上台演练,互相观摩和评价。

b. 教师进行示范和指导,纠正学生的不足之处。

c. 学生进行多次反复练习,逐渐熟悉和掌握上台礼仪的要领。

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图片、视频等多媒体展示,引导学生了解汉服的起源、发展和文化意义。

2. 知识讲解:教师介绍汉服的定义、特点和历史演变,引导学生理解汉服的文化价值。

3. 上台礼仪要求的讲解:教师详细解释汉服上台礼仪的基本要求,包括穿着与搭配、步态与姿势、礼仪动作等。

4. 模拟上台演练:学生分组进行模拟上台演练,互相观摩和评价,教师对学生的表现进行指导和点评。

5. 反复练习与巩固:学生进行多次反复练习,逐渐熟悉和掌握上台礼仪的要领,教师进行指导和纠正。

6. 总结:教师与学生共同总结上台礼仪的关键点,强调其重要性和实际应用价值。

教学评估:1. 观察学生在模拟上台演练中的表现,评价其穿着与搭配、步态与姿势、礼仪动作等方面是否符合要求。

2. 学生进行自我评价和互评,反思自己的不足之处,并提出改进意见。

3. 教师对学生的表现进行综合评价,给予肯定和建议。

拓展活动:1. 组织学生参观或参与汉服文化活动,进一步了解和体验汉服的魅力。

2. 鼓励学生进行汉服DIY,设计和制作自己的汉服,展示个性和创造力。

教学资源:1. 汉服的图片、视频资料。

2. 模拟上台演练的场地和道具(如红地毯)。

3. 汉服制作和搭配的相关资料和工具。

幼儿园汉服礼节教案

幼儿园汉服礼节教案

幼儿园汉服礼节教案一、教学目标1.了解汉服的起源和发展历史。

2.掌握汉服的基本款式、饰品及其搭配方法。

3.了解汉服文化背景下的礼节和文化传统。

4.培养幼儿对传统文化的兴趣和热爱。

二、教学内容1.汉服的概念和历史。

汉族民族服装通称“汉服”,距今已有两千多年历史,是中国传统文化遗产之一。

汉时期,汉服在款式、色彩、面料、绣花、图案、饰品等方面起到了飞跃发展,形成了具有极高鉴赏价值和文化内涵的传统民族服饰。

2.汉服的基本款式和饰品。

(1)男装:上衣、裤子、束腰带、鞋子等。

(2)女装:衫、裙、褙子、腰带、鞋子等。

(3)饰品:发饰、耳饰、项链、手链、戒指、腰饰、鞋子等。

3.汉服文化背景下的礼节和文化传统。

(1)礼节:穿着汉服的人应注意言行举止,遵循传统礼节。

在仪式、节日或正式场合,需遵循主人的礼仪规范,主动询问领导或前辈的意见。

(2)文化传统:在古代的汉服文化中,礼仪、乐舞、刺绣、绘画、文学等传统文化形式得到了充分的发展,形成了独特鲜明的文化特色和审美价值。

三、教学重点和难点1.教学重点:了解汉服文化背景下的礼节和文化传统。

2.教学难点:如何引导幼儿对传统文化的兴趣和热爱。

四、教学方式和方法1.观看视频:通过展示相关视频和图片材料,让幼儿对汉服的起源和发展历史有了初步的了解。

2.游戏体验:让孩子们亲身体验穿汉服、搭配饰品等过程,增强对汉服文化的理解。

3.美术创作:让幼儿尝试用自己的方式,表现和展示汉服文化的美。

4.课堂讨论:通过讨论汉服文化的礼仪和传统文化等,引导幼儿思考文化的个性、多样性、包容性和传承性等方面的问题。

五、教学评价在教学过程中,不仅要重视幼儿的知识掌握程度、技能和思维能力等方面的评价,还要关注幼儿对文化传统的情感投入和个人性格的培养。

产生文化认同和自我价值的过程需要时间和耐心,教育者也需要在评价中注重全面性和发展性,为幼儿引领通往文化宝库的道路开辟新的篇章。

幼儿园汉服礼仪讲解教案

幼儿园汉服礼仪讲解教案

幼儿园汉服礼仪讲解教案教案标题:幼儿园汉服礼仪讲解教案教学目标:1. 了解汉服的起源、特点和文化意义。

2. 掌握汉服的基本款式和穿着方式。

3. 培养幼儿的礼仪意识和尊重传统文化的态度。

教学重点:1. 汉服的起源和文化意义。

2. 汉服的基本款式和穿着方式。

教学准备:1. 图片或幻灯片展示汉服的样式和款式。

2. 一套汉服样品或图片,用于示范。

3. 纸和颜料,用于制作简易的汉服模型。

教学过程:Step 1: 引入(5分钟)1. 利用图片或幻灯片展示汉服的样式和款式,引起幼儿的兴趣。

2. 与幼儿讨论他们对汉服的了解和认识。

Step 2: 讲解汉服的起源和文化意义(10分钟)1. 以简洁明了的语言向幼儿介绍汉服的起源和文化意义,例如:汉服是中国传统的服饰,有着悠久的历史,代表着中国古代文化的瑰宝。

2. 通过故事、图片或视频等形式,讲解汉服的重要性和对传统文化的保护意义。

Step 3: 示范汉服的穿着方式(15分钟)1. 准备一套汉服样品或图片,向幼儿展示汉服的基本款式和穿着方式。

2. 与幼儿一起分析汉服的特点和细节,例如:长袍、腰带、发饰等。

3. 示范穿着汉服的正确步骤,引导幼儿观察和模仿。

Step 4: 制作简易的汉服模型(20分钟)1. 给每个幼儿发放纸和颜料,引导他们制作简易的汉服模型。

2. 鼓励幼儿发挥想象力,设计自己喜欢的汉服样式。

3. 完成后,让幼儿展示自己的作品,并鼓励他们用简单的汉服礼仪向其他同学问好。

Step 5: 总结与延伸(5分钟)1. 与幼儿一起回顾今天的学习内容,强调汉服的起源、特点和文化意义。

2. 鼓励幼儿在家中或幼儿园继续学习和了解汉服文化,可以通过阅读绘本、观看视频等方式。

3. 提醒幼儿尊重传统文化,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教学延伸:1. 组织幼儿参观博物馆或文化展览,深入了解汉服的历史和文化。

2. 邀请专家或家长来幼儿园进行汉服讲解和展示,增加幼儿的学习体验。

3. 组织幼儿参与汉服表演或游园活动,展示他们的学习成果。

汉服礼仪教案幼儿园

汉服礼仪教案幼儿园

汉服礼仪教案幼儿园一、教学目标1.,增强中国传统文化自信心。

2.、自信、自我保护意识等综合素质。

3.、款式及穿着方法,提升幼儿的品味和审美。

4.,激发幼儿的艺术表现力和想象力。

二、教学内容1.。

2.。

3.。

4.。

三、教学过程第一课:认识汉服1.,了解幼儿身边的文化元素,引入“汉服”的话题。

2.,展示常见汉服的图片或实物,引导幼儿观察和表述。

3.,识别和说出汉服的名称。

4.、形状、花纹等角度进行深入分析,学习汉服的特点。

第二课:穿着汉服1.,引导幼儿动手模仿。

2.,纠正错误操作。

3.,如弓麟、拜年等,引导幼儿模仿进行练习。

第三课:汉服造型和搭配1.,鼓励幼儿进行拼装、创意和装扮。

2.,欣赏不同款式和造型的汉服,增强审美和品味。

3.,提升幼儿的艺术表现力和美学素养。

第四课:展示和总结1.。

2.,或举办汉服福利SHOW,增强交流和互动。

3.,强化文化自信,增强爱国情感。

四、教学方法1.——通过文字和图片的形式让孩子们了解汉服文化背景和意义。

2.——带领幼儿动手穿戴汉服,亲身体验习惯和礼仪。

3.——通过参观、欣赏汉服展示和自主创作等方式,激发幼儿的兴趣和想象力。

五、课堂效果1.,提升文化自信心。

2.,提高审美水平和艺术表现力。

3.,培养良好品德品质。

六、教学体会通过这一系列的教学活动,不仅让幼儿对汉服文化有了深入的了解,更激发了幼儿的想象力、创造力和表现力。

同时,也进一步增强了幼儿的自信心和自我保护意识,为幼儿的全面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立容:贾子曰:固颐正视,平肩正背,臂如抱鼓。

足闲二寸,端面摄缨。

端股整足,体不摇肘,曰经立;因以微磬曰共立;因以磬折曰肃立;因以垂佩曰卑立。

参考文物,经立时正身、平视,两手相合,掩在袖子里。

手从胸口到下腹,放在任何位置都行,甚至持着、拄着东西也行(古人是很通融的^_^)。

注意:中国人注重自然,而不是笔挺,所以手臂要柔软,切忌僵直——这样汉服才会顺势铺成柔和的曲线,展示出华夏之美。

我们常见夫子行叉手礼的像——但这个动作应当是配合磬折来表达敬意的——也就是说,腰应当同时弯曲大概三十度。

当然,处于艺术上的考虑,画家还是画成了直身。

应用:窃以为经立是汉服同道必须注意的,对师长应当共立。

鉴于现在人不行大礼,我们可以根据情况增减躬身的程度——但至少,低头示敬是必须的。

二、坐容:贾子曰:坐以经立之容,胻不差而足不跌,视平衡曰经坐,微俯视尊者之膝曰共坐,仰首视不出寻常之内曰肃坐,废首低肘曰卑坐。

参考文物,汉代的经坐(这在古人就叫坐,现在为了区分,专称雅坐)是膝盖并紧,臀部坐在脚跟上,脚背贴地,双手放在膝盖上,目视前方。

对于胡坐,道理一样,端正,两腿不得叉开,双手放在膝盖上。

双手可以握拳,冲前方;也可收拢抱在腹部。

应用:随着汉文化的复兴,会有越来越多的场合需要雅坐。

若在这种正规场合,您只能通过稍稍上下膝盖的方式解除一下疲劳。

当然,对于友人聚会等生活场景,大家箕距(臀部着地,两腿叉开)或者趺坐(佛教式的盘腿)都行。

三、行礼:1、正规揖礼:左手压右手(女子右手压左手),手藏在袖子里,举手加额,鞠躬九十度,然后起身,同时手随着再次齐眉,然后手放下。

2、一般揖礼:直立,两臂合拢向前伸直,右手微曲,左手附其上,两臂自额头下移至胸,同时上身鞠躬四十五度。

正规场合,对朋友。

3、拱手:类揖手,只是身子和胳膊不用动。

4、颔首致意。

5、正规拜礼:直立,举手加额如揖礼,鞠躬九十度,然后直身(这段叫鞠躬),同时手随着再次齐眉。

然后双膝同时着地,缓缓下拜,手掌着地,额头贴手掌上(这叫拜),然后直起上身,同时手随着齐眉(这叫兴)——然后根据礼节,平身或再拜……平身时,两手齐眉,起身,直立后手放下。

6、一般拜礼(用于雅坐时):抬起臀部,直起上身,膝盖支撑身体,然后拜手(手至地,头贴手)或叩头(头扣地)或稽首(时间长)或顿首(时间短)。

7、女子行礼:本着平等的精神,不要求女子特殊行礼。

但处于忍让的风度——女子行礼两手合拢放胸前,微屈膝,微低头即可;若拜礼,上身直,膝着地,拢手下垂,头微低,即可。

应用:5用于一般用于祭祀,或非常敬重的场合。

6用于雅坐时。

1到4,应当作为汉服时的日常行礼,依据具体情况——对方受尊敬的程度,和具体场合容许你表现礼节的程度……现在人缺少礼仪观念,不必过分要求,但拱手应当能做到。

如果在与人交谈的时候又有人来,当注意问候时要根据身边人的情况,决定行礼的程度。

四、迎宾:古人迎宾讲究衣冠严整,所以如果主客在门口不期而遇,那么主人会装作不认识,不理不睬地把门关上,等换上衣服再开门迎宾。

迎宾时,主人立在门右(其实就是主人在东,客人在西——如果在外面迎接客人就更是如此),客人走门左。

迎客进门以后,为客人指路,每到拐角,要说“请”,客人答“请”,要为客人开门、掀帘子……主人请客人上座(就是做到右边的椅子上),客人请辞——最终看情况决定坐次。

今天这一切都不必要了。

由于现在建筑布局多样,所以不可能主位客位分清楚,但主人引路,客人后主人行,是应当把握的精神。

五、宴请:东道先说“请”,客人辞让,东道固请,同时拿筷子就可以了,不必过分谦让。

喝茶、饮酒时,用左手的大袖挡住杯子,以求雅观。

有关汉人揖礼中的抱拳蕴含着一个非常严肃的规定:抱拳时,五指要张开把另一只手尽可能地完全覆盖抱住,这在古代礼仪史书上有明确记载,大家一般习惯右手抱住左手,而我通过观察历史剧(无论是严肃正统的还是搞笑娱乐的)都是左手抱住右手,这应该是一个严肃的礼仪常识。

我觉得这可能和汉服右衽是一个道理,右衽是将左边的领子覆盖住右边领子,而别人看到你的正面就成了长领向左覆盖短领,(这样非常美观,而左衽看起来就非常别扭,完全失去了交领的漂亮),我想抱拳应该和汉服交领是一致的,都是左覆盖住右。

另外,古人的席地而座也是有一个严格规定,就是臀部座在脚后跟上,但是脚是怎么放就是一个非常值得注意的地方了,双脚要完全弯下去(而很多现代人学跪座都是双脚的脚趾立起来撑住身体,这是由于不知古人的真正座法以及这样坐舒服一些所至),而真正的跪坐则要把脚背弯下去贴在地上,然后坐在脚后跟上,要完全地坐下去,而不能让脚指将双脚撑起。

有人会说这样会更不舒服,但是古人也知道坐具与其匹配,坐垫的厚度以及柔软韧性都有要求,使人坐下去不会感觉很不舒服,再加上从小就这样,慢慢习惯后完全不会有难受的感觉,大家可以试一下,调整脚摆放的弧度,就不会很难受的。

大家可以注意一下现在日韩的跪坐,和中国历史剧的跪坐(三国演义)就可以看出真正的坐姿。

所谓“礼仪制度衣服正之”,汉服自古为礼制之服,是与礼仪制度分不开的,因此在什么场合穿什么样的衣服,什么身份穿什么样的汉服,都不是随心所欲的。

而就算穿了汉服有形而无神,有表而无礼,在生活中仍然行为浪骸无拘无束举止行仪不得当也是属于沐猴而冠的所谓古人常说“坐有坐姿站有站相”可见不光只是行完了礼就可以东倒西歪胡疯胡闹也不是为了行礼而去行礼为了穿汉服而去穿之窃以为穿着汉服的一天哪怕是一时也要举止得当行为得体因为汉服不等同于一般衣服乃礼仪之服文明之服也你穿上了汉服也就不等于一般的俗人而是比一般人高一等的文明之士知书答礼的上国之民因此所行所为也要与身上得衣服相配才行当然所谓时代已进步没有必要完全恪守古礼但我认为此者是为就事论事对待不同事物用不同的方式仅此而已你穿上汉服就应该去干与此行为相得当的事并不是只为尊重古礼文化才这样这也是起码的做人准则你大可在穿上汉服之后哪怕是本着对汉服对汉服起码的尊敬这样做既可而脱下汉服大可又做回“新新人类随意疯随意玩乐了”正因为现在社会不要求人时时汉服不离身因此你在穿着汉服这段时间拘谨点也累不倒哪去言归正传在下便就着吴夫子所说接下补充几点生活中的细微常礼有不合之处还望不吝指正一衣者——所谓“衣冠要整”,衣冠不整古往今来杯视为最大失礼窃莫做“衣冠禽兽” 穿好汉服后要将衣冠调规正既穿好汉服后要检查一下所谓“整衣姿” 应该注意以下几点:1 帽子要戴正要戴合乎大小不要“侧帽风流”(那是东施效颦)2 腰带绳结或镶玉处以及绶佩要正对腰部中间3 上衣裙子不要穿反(上衣“里”在外“面”在内以及左衽都属于反穿,裙子围时由于两面都有绶带(尤其是帷裳等)一定要注意不要围反)衣服穿反为最大忌讳乃为凶服对人对己都不吉利4 不要在汉服配戴多余的事物东西或者把多余物品插在汉服中(如将什么物事夹在腰带上)古人要携带物品可将其藏于袖中不要将多余物品暴露所谓忌讳”衣不蔽体“需要注意以下几点1 衣带要系紧不要坦胸露背或露出肉来(那是花和尚鲁智深)2 里面一定要穿中衣(一般为白色)中衣包括交领上衣下裤,既内衣-中衣-外衣系列的第二层,要穿袍衫或者襦裙的话里面还要穿一层衬裙一般来说男子穿袍衫或深衣的话里面还要围一层白裙深衣里面是裤袍衫里面可直接是白裤绑腿袜这些都不可少,要是穿上衣下裳的话里面要穿白裤通常情况下很宽大;女子襦裙装裙子里面也要穿白裤(在裙子里面不穿裤子那是和服)3 有帽子的一定要戴帽子所谓自古”衣冠不分家“穿上汉服后在家要戴网巾出门要戴冠帽没有帽巾要用巾帕将发髻处裹住(当然古代是那么做,鉴于现代人不留头发,出门直接戴巾帽就行)不要”脱帽露顶“(那是喝醉的张旭)4 不要直接穿中衣出门就好象穿内衣内裤上街一样虽然前者比之后者衣料多了一些但你穿上汉服后比一般人高出一等衣服规格自然也就扩大一级:)5 不要穿素衣(白色缟素)出门此凶祭守恪之服也而正常的带有衣缘缀有暗纹的白色衣服皆无恙6 晚上睡觉时要穿中衣合衣而卧如果你睡觉也想保持汉文化的话当然一般情况下来说脱下汉服就是暂时脱离了汉文化因此睡觉可不在礼仪之列。

二立——所谓”站似松坐如钟卧似弓“古人讲究的是这个同时也借此修身养性从日常行为钟提炼人的心德当然我们毕竟没练过武不可能要求人人站如松但最起码也要站直不要驼背不要”稍息“其实对站没什么太多讲究不过最难办的就是手的姿势因为站立时别的都很顺其自然只有手感到拘束不知往哪放(所以在脱离礼仪的今天我们看到站着的人手不是背后就是抱胸什么姿势的都有)因此古人规定站立时手应贴在腹部手藏在袖子里恭谨规矩只有在特定条件下比如伸出手请客人才看到手露在外面平时手都要规矩的放好因为古人认为手脚无拘无束的乱动很为失礼我们常看到的古画中描绘女子多是手搭在腹前现在看到的旗袍表演虽然换成了胡服但手的姿势依然保持端庄的搭在腹部就是这种礼仪的延续尤其女孩子应更为注意其实更严格点讲古代女子汉服的袖子一般情况下比男子的袖子要长平时则更是手藏于袖中不轻易露出来当然现在不必那么严格只要男女都做到手很规矩不要随意乱动就可以了三坐——1 坐椅子时只要坐直坐端正就行了双手放在膝上不要翘二郎腿不要东倒西歪无论多么疲惫古人在选择正坐没有选择胡坐的原因也是由于胡坐腿如不注意的话会很不雅观而且双足露于外面更是不好因此后来人们虽然选择了坐椅子但仍注意裾摆走路时不受拘束坐下时却一定要整理下衣裾盖于脚面上2 坐在地上时按华夏最正统的礼仪应为”正坐“既跪在地上臀部坐在脚跟上双手规矩的放在膝上目光平视要问好时就颔首要礼拜时就手放于地上叩首3 但考虑一来在现实社会中太小日本二来我们民族脱离跪坐时间太长难以适应(我跪坐时脚就被压的生疼:P)觉得趺坐(盘腿)应取代正坐盘腿时腿不要伸直不要半盘身体挺直手放于膝上其实在古代华夏这种坐法很早就在周遍民族流行上了但汉族没有吸收的原因就是因为那时男女都为上衣下裳着装由于裳是围着的这样坐很容易露出身体不雅观但到后来一是这种坐姿已传入了中原二来男子着装由上衣下裳变为了袍衫所以这样坐也无伤大雅了只要盘腿依然手放规矩目光平视就没问题但由于女子仍着裙裳加上礼教的禁锢所以不允许女子盘腿而坐因此我们看到日本也有趺坐但只限于男子朝鲜男女虽然都趺坐但女子为了不失雅而采取立起一腿手放于膝上的坐法虽然如此但在下以为女孩子还是不要趺坐的好:)四行——行就是走路也不必讲究太多但一定要走的稳重走的稳当该放下步子的时候庄重缓慢有礼不要小跑也不要蹦蹦跳跳其实对步子古代对女子要求最严什么笑的露齿行不露足走的缓慢不可迈大步当然现在不必讲究这个其实男女应该一样只要做到步态稳重得体该快时快该慢时慢就可以了古人行步有时也与立姿一样手贴在腹部但后来也不讲究这些了有时只限于女子五卧——古时”卧“与”躺“是有区别的现在所说的躺按正统礼仪讲一般是指死物物品或者直挺挺面朝天的僵躺着古人无论休息还是睡觉都是”卧“的卧就是侧身有时以一手托头而没有面朝天的躺一则像物品那样才叫躺二则面朝天直挺挺的很不雅观很失礼(说白了只有死人才那样)因此要侧身到现在人们的睡眠习惯皆由”卧“改为了”躺“ 所以这点就不能强求了但在休息时应合衣而卧或者躺着也可以但上身一定要挺靠起来六用颔首代替握手虽然穿汉服应行正规礼仪但平时打招呼问好的次数也太多如果都遵循古礼的话太累拱手在现实生活中毕竟显得有些怪因此像平时握个手之类的简单礼仪用颔首代替就可以见面点一下头或者微一鞠躬简单而有序现在日本韩国就以颔首为常礼。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