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心理学的作用
举例说明教育心理学的意义
举例说明教育心理学的意义教育心理学是研究教育、学习和教学过程中的心理现象和规律的学科,不仅为教学提供理论依据,也为实践者提供了指导性意义。
以下是关于教育心理学意义的案例说明:1.了解学习过程教育心理学帮助人们更好地了解学习过程。
比如,我们能够知道新知识是通过哪些渠道获取的、学习目标是否是可达的、能否解决各种学习问题,以及学生学习的进展如何等。
学习过程的了解,可以帮助教师更好地制定教学计划和方法。
2.帮助教师设立适当目标教育心理学帮助教师更好地了解学生的思维等个体差异,从而能够给每个学生设立适当的学习目标、选取合适的教学策略和方式。
例如,每个学生内在都有一个独特的学习节奏和学习习惯,了解这些特点可以让老师更好地为学生服务。
3.促进学习教育心理学可以引导教师了解学生的心理变化和思维模式,并设计拍照来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学习活动。
通过教育心理学,老师不仅可以帮助学生获得新知,还可以营造适宜的学习氛围,推动学生的认知和素质发展。
4.增强学习效果教育心理学可以提供研究成果,帮助教师更好地设计和运用各种学习策略。
例如,多次重复学习或使用不同的交互方式等行为都能够有效提高学习效果。
学习者在心理学知识支持下学习,可以更加有效地促进学生学习的进展。
5.缓解教学压力教育心理学还能够帮助教师更好地处理学习环境中产生的一系列问题,如学生的不良行为、教育种族歧视等。
通过丰富的知识,教师可以制定合适的反应以及合理的补偿方式,降低自身心理负担,并促进学生的情况发展。
通过以上五个方面的举例说明,我们可以看出教育心理学对于教育事业的发展和学习者的发展都有着重要的意义,我们也希望更多的教育理论能够落地到实际,为人们的生活、学习带来更大的帮助。
教育心理学的意义和作用
教育心理学的意义和作用教育心理学是研究学习和教育过程中的心理现象和规律的学科,它对于教育的改进和优化起着重要的作用。
教育心理学通过研究学生的认知、情感和行为等方面的心理特点,为教育实践提供科学依据,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教育心理学帮助教师了解学生的认知特点,从而针对不同学生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
每个学生在认知上的差异是普遍存在的,有的学生善于逻辑推理,有的学生更擅长视觉记忆,有的学生对语言表达更敏感。
教育心理学通过研究认知过程,帮助教师了解学生的认知特点,以便能够根据学生的不同需要来设计教学活动和教学材料。
教育心理学为教师提供了了解学生的情感需求的工具。
情感是学生学习中不可忽视的重要因素,学生的情感状态直接影响其对学习内容的接受和理解。
教育心理学通过研究情感发展和情感调节等方面的内容,帮助教师了解学生的情感需求,从而能够在教学中更好地引导学生的情感体验,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和动机。
教育心理学研究学生的行为特点,为教师提供行为管理的方法和策略。
学生的行为表现是教师关注的焦点之一,不同的行为表现往往反映了学生不同的需求和问题。
教育心理学通过研究行为发展和行为调控等方面的内容,帮助教师了解学生的行为特点,以便能够采取恰当的行为管理策略,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和行为规范。
除了对教师的指导作用外,教育心理学对于学生自身也具有重要意义。
学生通过学习教育心理学的知识,能够更好地了解自己的认知、情感和行为特点,从而更好地进行自我调节和自我管理。
教育心理学的知识可以帮助学生认识到自己的学习方式和习惯,发现自己的优势和劣势,并在学习中采取合适的策略和方法。
教育心理学在教育实践中具有重要的意义和作用。
它通过研究学生的认知、情感和行为等方面的心理特点,为教师提供科学依据,指导教师的教学活动和教育管理。
同时,教育心理学也为学生自身提供了了解自己和进行自我调节的工具,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因此,教育心理学的研究和应用对于教育的改进和优化具有重要的意义。
教育心理学基础知识
教育心理学基础知识教育心理学基础知识1、简述教育心理学的作用答:教育心理学对教育实践具有描述、解释、模拟题和控制的作用。
在实际应用中表现在:帮助教师准确地了解问题,为实际教学提供科学和理论指导,帮助教师模拟题并干预学生,帮助教师结合实际教学进行研究。
2、简述教育心理学的发展概况答:教育心理学大致经历了四个时期:初创时期(20世纪20年代以前),发展时期(20世纪20年代到50年代末),成熟时期(20世纪60年代到70年代末),完善时期(20世纪80年代以后)。
3、试述皮亚杰的认知发展理论答:瑞士心理学家皮亚杰将从婴儿到青春期的认知发展分为感知运动(0-2岁)、前运算(2-7岁)、具体运算(7-11岁)、形式运算(11-15岁)等四个阶段。
感知运动阶段儿童的认知发展主要是感觉和动作的分化。
前运算阶段的儿童的各种感知运动图式开始内化为表象或形象模式,他们认为外界的一切事物都是有生命的;所有的人都有相同的感受,一切以自我为中心;认知活动具有相对具体性,还不能进行抽象的运算思维;思维不具有可逆性。
具体运算阶段的儿童认知结构中已经具有了抽象概念,思维可以逆转,能够进行逻辑推理。
这个阶段的标志是儿童已经获得了长度、体积、重量和面积的守恒。
形式运算阶段儿童的思维是以命题形式进行的。
本阶段的儿童不仅能够运用经验-归纳的方式进行逻辑推理,而且能够运用假设-演绎推理的方式来解决问题。
本阶段的儿童能够理解符号的意义、隐喻和直喻,能做一定的概括,其思维发展水平已接近成人的水平。
本阶段的儿童不仅具备了逆向性的可逆思维,而且具备了补偿性的可逆思维。
本阶段的`儿童不再刻板地恪守规则,反而常常由于规则与事实的不符而违反规则。
4、简述教学与认知发展的关系答:(1)认知发展制约教学的内容和方法;(2)教学促进学生的认知发展;(3)关于最近发展区。
5、简述自我意识的含义及其发展过程答:自我意识是个体对自己以及自己与周围事物的关系的意识。
教育心理学的作用
教育心理学的作用教育心理学是研究教育与心理间关系的学科,主要探究学生的心理特征、行为方式以及心理健康等方面的问题。
教育心理学对于现代教育而言,有着不可或缺的重要性。
接下来,本文将从以下几个方面论述教育心理学的作用。
一、促进教学质量提高教育心理学可以帮助教师合理地评估学生的学习状况,为教师提供指导学生学习的思路和策略。
同时,教育心理学的研究还可以探讨和优化教育环境,定位问题并及时解决,从而促进教育质量的提高。
二、合理设计教育方案教育心理学研究了解学生的认知、情感、人格等方面,能够帮助教师制定针对不同学生的不同教育方案。
通过教育心理学的研究,教师可以更好地理解每个学生的学习特点,结合教育策略,设计适合每个学生的个性化教学计划,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
三、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教育心理学研究表明,创新意识可以在学生的学习过程中得到培养和提升。
教育心理学可以帮助教师了解学生的个性特点,选择不同的教育方式,以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和创新意识。
四、提高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心理学关注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为教师提供心理咨询、行为干预、自我控制等方面的知识和方法。
通过教育心理学的研究,教师可以帮助学生树立自信心,克服焦虑、抑郁等心理障碍,以及解决学习、生活中的各种问题,从而全面促进学生的心理健康。
五、推动教育发展教育心理学研究对教育工作的理论、方法和技术的创新,起着重要的推动作用。
通过教育心理学的研究,可以不断完善教育体系和教育制度,同时也加强教育工作的实效性,推动教育事业的发展。
总之,教育心理学在现代教育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对教育工作的促进和完善起着不可或缺的作用。
教育心理学的研究不仅有助于提高教学质量,还能够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为学生的未来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
教育心理学的意义和作用
教育心理学的意义和作用1.促进教育和优化教育环境:教育心理学能够深入分析学习者的需求和心理特点,帮助教育者更好地理解学生的成长和学习过程,从而优化教学环境,针对性地设计和实施教育措施。
通过教育心理学的研究,可以了解到学生的心理发展特点和学习动机,有针对性地提供适合学生发展和学习的环境和方法,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2.指导教师的教育实践:教育心理学对于教师的教育实践具有很强的指导作用。
教育心理学研究了学习者的认知、情感、人格特点等方面的规律,可以帮助教师更加准确地了解不同学生的需求和特点,设计个性化的教学方案。
教师通过学习教育心理学的知识,可以有效地应对不同的学习困难和问题,并通过科学合理的教学手段开展有效的教学实践。
3.优化学习环境和培养学习策略:教育心理学通过研究认知、学习过程等方面的规律,揭示了学习者的认知特点和学习策略,并提供了相应的指导和建议。
了解学生的学习习惯和学习方法,可以根据其个体情况选择合适的教学策略,培养学生主动学习的兴趣和能力。
4.促进学生心理健康和全面发展:教育心理学关注学生学习过程中的情感、心理和人格发展等方面的问题,关注学生的心理健康和发展。
通过教育心理学的研究和指导,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认识自己,处理学习和生活中的问题,培养积极的学习态度和心理素质,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5.促进教育实践的科学化和创新:教育心理学以其科学研究的方法和理论体系,为教育实践提供了科学的依据,推动了教育实践的科学化和创新。
教育心理学通过研究学习者的认知、学习过程等方面的规律,提出了一系列的教育方法和技术,不断丰富和完善了教育工作的理论体系和实践经验。
总之,教育心理学的意义和作用主要体现在优化教育环境、指导教师的教育实践、优化学习环境和培养学习策略、促进学生心理健康和全面发展以及促进教育实践的科学化和创新等方面。
教育心理学的研究和应用,可以帮助教育者更好地了解和满足学习者的需求,提高教学质量,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教育心理学在教学中的作用
教育心理学在教学中的作用一、引言教育心理学是一门研究人们学习和发展的科学。
它探讨如何理解、解释和改善学习者的行为。
它也是一种重要的工具,可以帮助教师更好地了解学生,找到最佳的方式来教授他们。
教育心理学在教学中的作用很重要。
它不仅可以帮助教师掌握教学技巧和方法,还可以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和应对学生的学习需求。
本文将讨论教育心理学在教学中的作用及其重要性。
二、教育心理学在教学中的作用1、帮助教师理解学生教育心理学可以帮助教师更好地了解学生,从而更好地指导学生。
教师可以通过掌握学生的心理特征和要求,更好地把握学生的行为。
此外,教师还可以了解学生的语言发展水平,心理健康状况以及学习习惯等,从而更好地指导学生的学习和发展。
2、帮助教师掌握教学技巧和方法教育心理学也可以帮助教师更好地掌握教学技巧和方法,从而更好地实施课堂教学。
教育心理学可以帮助教师更好地理解学生的学习习惯,并采取有效的教学方法来提高学习效率。
3、帮助教师提高教育效果教育心理学可以帮助教师更好地了解学生的心理特点,帮助他们建立正确的观念,使学生能够更好地掌握知识和技能,提高学习效果。
三、教育心理学在教学中的重要性教育心理学在教学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它不仅可以帮助教师更好地理解学生,还可以帮助他们更好地掌握教学技巧和方法,更好地提高教育效果。
因此,教师应当更多地研究教育心理学知识,从而更好地适应、指导和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提高教学效果。
四、结论教育心理学在教学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它可以帮助教师更好地理解学生,掌握教学技巧和方法,更好地提高教育效果。
因此,教师应当更加重视教育心理学知识的研究,更好地利用它来适应、指导和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提高教学效果。
教师资格证教育心理学重点
教师资格证教育心理学重点教育心理学是一门研究教育过程中心理现象的学科,对培养教师的专业素养至关重要。
在教师资格证考试中,教育心理学是一个重点考察的内容。
本文将从不同角度,探讨教师资格证考试中教育心理学的重点内容。
一、教育心理学的定义及作用教育心理学是关注教育与心理之间关系的学科,它研究的是探讨学习者在教育环境中的心理特点、行为规律以及影响这些特点和规律的因素。
教育心理学的作用在于指导教育实践,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和学生的全面成长。
二、教育心理学的基本理论1.行为主义理论行为主义理论强调环境对个体行为的决定作用。
在教育过程中,教师需要根据学生的行为给予适当的激励和奖惩,以促进良好的学习行为的养成。
2.认知理论认知理论关注人脑认知活动的心理过程,强调学生主动构建知识的过程。
在教育实践中,教师应通过启发性教学和问题导向的教学方法,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社会文化理论社会文化理论认为个体的知识和心理发展是在社会和文化环境中形成的。
在教育过程中,教师可以通过社会交往和合作学习的方式,营造积极的学习环境,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三、教育心理学的学习动机与兴趣1.学习动机学习动机是指个体在学习时产生和维持的内在动力。
教师可以通过激发学生的自主学习兴趣、提供成功体验和设立明确目标等方式,培养学生的积极学习动机,提高学习效果。
2.兴趣与学习兴趣是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对某一领域或主题的主动投入与追求。
教师应该通过丰富的教学资源和多样化的教学方式,培养学生的学科兴趣,激发他们的学习热情。
四、教育心理学在教育实践中的应用1.课堂管理教育心理学可以帮助教师了解学生的心理需求和行为规律,从而采用适当的教学策略和课堂管理方法,创设和谐积极的学习氛围。
2.教育评价教育心理学可以帮助教师了解学生的学习特点和发展水平,为教育评价提供科学依据,促进学生个体差异的关注和个性化教学的实施。
3.个体辅导教育心理学可以帮助教师了解学生的心理问题和困惑,提供个体化的辅导和支持,促进学生身心健康的发展。
学教育心理学对教师的意义
学教育心理学对教师的意义
1.了解学生的心理特点:学生的心理特点是多种多样的,教师需要了解这些心理特点,以便更好地指导学生。
例如,一些学生可能过于焦虑,需要帮助放松情绪;一些学生可能自尊心不足,需要鼓励和支持。
通过学习心理学,教师可以更好地了解学生的不同心理特点,从而更好地帮助他们。
2.提高教学效果:教育心理学可以帮助教师了解学生的学习过程和认知机制。
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认知特点,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和策略,提高教学效果。
同时,教育心理学还可以帮助教师识别学生的学习困难,并提供相应的帮助和支持。
3.促进师生之间的良好关系:教育心理学可以帮助教师了解学生的心理需求和情感状态。
通过理解学生的内心世界,教师可以更好地与学生沟通和交流,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
同时,教育心理学还可以帮助教师处理学生之间的冲突,促进班级和谐。
4.提高教师的职业素养:学习教育心理学可以帮助教师提高对教育的认识和理解,提高教师的专业素养。
教师可以通过掌握心理学的知识和技能,更好地应对日常教学中的各种情况,提高教学质量和效果。
综上所述,学习教育心理学对教师来说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通过了解学生的心理特点,提高教学效果,促进师生关系和提高职业素养,教师可以更好地完成自己的教学任务,为学生的发展和成长做出更大的贡献。
简述教育心理学的作用
简述教育心理学的作用
教育心理学是研究教育活动中的心理现象和规律的学科,它的作用可以概括为:
1. 为教育活动提供科学依据。
教育心理学通过研究儿童、青少年和成人的心理发展、学习过程等方面的规律和现象,为教育活动提供科学依据,帮助教育工作者提高教育质量和效果,制定更合理的教育方法和策略。
2. 解决教育问题。
教育心理学以教育实践为基础,通过对教育中各种问题的分析和探讨,提出解决方案和方法,如解决学生成长中的心理问题、课程设置、教学方式等问题。
3. 帮助个体发展。
教育心理学通过研究人类的心理发展规律,帮助教育工作者更好地了解学生的需求,不断优化教育系统,使学生得到更有效的教育和培养。
总之,教育心理学是教育科学中重要的分支学科,通过研究和探讨教育中的心理现象和规律,来促进教育发展和教育问题的解决,更好地为个体发展服务。
心理学在教育中的作用与意义
心理学在教育中的作用与意义教育是社会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而心理学作为研究人的心理活动和行为规律的科学,对教育具有重要的作用与意义。
本文将探讨心理学在教育中的作用与意义,分别从认知发展、学习策略、教学评估以及心理健康等方面进行论述。
1. 认知发展心理学在教育中的第一个作用是促进学生的认知发展。
认知发展是指个体通过感知、记忆、思维和解决问题等过程逐渐获取知识和学习能力的过程。
通过运用心理学知识,教师可以更好地了解学生的认知特点和发展规律,因此可以根据学生的认知水平和发展阶段设计合理的教学内容和方法,提供适合学生学习的环境和资源。
2. 学习策略心理学在教育中的第二个作用是帮助学生掌握有效的学习策略。
学习策略是指学习者主动选择和采用的获取、整理和应用知识的方法和技巧。
通过心理学的研究,我们知道了不同的学习策略对学习效果的影响,例如主动学习、积极思考、合作学习等。
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运用有效的学习策略,帮助他们提高学习效果,培养学习能力和自主学习的习惯。
3. 教学评估心理学在教育中的第三个作用是协助教学评估。
教学评估是指通过对学生学习情况和教学质量的评价,提供改进教学和提高学习效果的依据和参考。
心理学的测量和评估方法可以帮助教师了解学生学习的差异、困难以及问题所在,从而根据评估结果调整教学目标和方法,提供个性化的学习支持和辅导。
通过科学的教学评估,教师可以更好地关注学生的发展需求,提高教学质量和学生的学习水平。
4. 心理健康心理学在教育中的最后一个作用是关注学生的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是指个体心理功能良好、积极适应社会环境和压力、有良好心理状态的状态。
在教育过程中,学生可能面临各种各样的心理问题,例如学习压力、人际关系问题、焦虑和抑郁等。
通过心理学的理论和方法,教师可以更好地理解学生的心理需求,为他们提供心理支持和辅导,帮助他们解决问题,提升心理健康水平。
综上所述,心理学在教育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与意义。
它不仅可以促进学生的认知发展,帮助他们掌握有效的学习策略,还可以辅助教学评估,提供个性化的学习支持和关注学生的心理健康。
教育心理学在教育学系课程中的地位和作用
教育心理学在教育学系课程中的地位和作用教育心理学是教育学系中的重要学科之一,它主要研究学生的心理特点、心理发展规律以及教育与心理之间的相互作用关系。
在教育学系中,教育心理学的地位非常重要,它对教师的教学能力以及学生的学习成果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
首先,教育心理学可以帮助教师深入了解学生的心理特点和发展规律,从而更好地进行教学。
教师可以利用教育心理学的理论知识,根据学生的年龄、性别、兴趣、认知能力、情感及意志特征等各方面因素,灵活地运用不同的教学方法和策略,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其次,教育心理学还可以帮助教师更好地了解学生的学习过程和学习困难,以便及时做出针对性的教育干预。
教师可以通过教育心理学的分析方法和技巧,对学生的认知水平、学习态度、学习方法、学习动机及学习策略等方面进行全面的诊断和评估,从而制定出更加科学合理的教育计划和措施,帮助学生克服学习困难,提高学习成绩。
最后,教育心理学还可以帮助教师更好地了解教育与心理之间的相互作用关系。
教师可以通过教育心理学的理论知识,了解教育对学生心理的影响,同时也可以了解学生心理对教育的影响。
这有助于教师更好地调整教育教学的策略和方法,以更好地促进学生的发展和成长。
综上所述,教育心理学在教育学系课程中的地位和作用是非常重要的。
它对教师的教学能力以及学生的学习成果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
是教育学系中必不可少的学科之一。
心理学在教育中的应用
《心理学在教育中的应用》教育是培养人的社会活动,而心理学作为研究人类心理现象及其影响下的精神功能和行为活动的科学,在教育中有着广泛而重要的应用。
了解和运用心理学知识,可以帮助教育者更好地理解学生的心理需求和行为特点,从而提高教育教学的效果。
一、心理学在教育中的重要性1. 有助于了解学生的个体差异每个学生都是独一无二的,他们在智力、性格、学习风格等方面存在着差异。
心理学可以通过各种测试和观察方法,帮助教育者了解学生的个体差异,从而因材施教,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求。
例如,对于视觉型学习风格的学生,可以多采用图片、图表等教学方式;对于听觉型学习风格的学生,可以多进行讲解和讨论。
2. 促进学生的心理健康学生的心理健康是教育的重要目标之一。
心理学可以帮助教育者识别学生的心理问题,如焦虑、抑郁、自卑等,并及时采取有效的干预措施。
同时,心理学还可以通过心理健康教育,培养学生的积极心理品质,如乐观、自信、坚韧等,提高学生的心理适应能力和抗挫折能力。
3. 提高教学效果心理学可以为教学提供科学的理论依据和方法指导。
例如,学习心理学可以帮助教育者了解学生的学习过程和学习规律,从而设计更加有效的教学方法和教学策略。
认知心理学可以帮助教育者了解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和认知特点,从而调整教学内容和教学难度。
教育心理学可以帮助教育者了解学生的学习动机和学习兴趣,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
二、心理学在教育中的具体应用1. 学生心理评估学生心理评估是教育中应用心理学的重要环节之一。
通过心理评估,可以了解学生的智力水平、学习能力、性格特点、心理健康状况等方面的信息,为教育教学提供科学的依据。
心理评估可以采用多种方法,如智力测验、人格测验、心理健康测验等。
在进行心理评估时,要注意选择科学、有效的评估工具,并由专业的心理评估人员进行操作和解释。
2. 教学方法的选择教学方法的选择应根据学生的学习特点和教学内容的要求来确定。
心理学可以为教学方法的选择提供理论依据和方法指导。
心理学在教育中起到的作用_心灵鸡汤
精心整理
心理学在教育中起到的作用_心灵鸡汤
(一)有助于理解和说明学生的心理现象和行为,认识和掌握教育、教学规律 教师天天都在同不同学生的各种心理现象和行为打交道,但要真正理解和解释这些心理现象和行为并不容易。
但是,教师只有正确理解和解释这些现象和行为背后的心理原因,才能作出正确的决策,采取适当的教育措施,引导学生健康地成长。
心理学作为教育学的理论基础学科,研究学生认知活动、情感、意志以及个性特征 ( 同时, (三)有助于教师判断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有效地开展学生心理异常的调适工作
在现代社会里,只有身体和心理两方面都健康的人,才可称为真正的健康者。
对教育工作者来说,促进学生的心理健康无疑是一项重要的教育任务与目标。
精心整理
教师应当学习心理学理论知识,掌握帮助学生提高心理调适能力的基本技能,向学生提供有助于身心健康的心理学知识和劝导,了解心理异常学生在学校生活和社会适应上遇到的困难、挫折和冲突,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自我意识,形成良好的人际关系,提高情绪的自我调控能力与环境适应能力,增进积极的个性品质和活动效能等,以便提高广大学生的心理素质、改善学校的心理社会环境、增进学生的社
---来源网络,仅供分享学习2/2。
举例说明教育心理学对教学实践的作用
举例说明教育心理学对教学实践的作用教育心理学,这个听起来有点“高大上”的名词,其实和我们每个人的生活息息相关。
说白了,它就是研究人们在学习和教学中是怎么想、怎么感觉、怎么反应的。
今天,就让我们来聊聊教育心理学在教学实践中的那些“神奇作用”,带点幽默感,让大家轻松愉快地理解这个话题。
1. 了解学生的心理1.1 学习动机首先,教育心理学让我们更好地理解学生的学习动机。
大家都知道,学习有时候就像爬山,光有力气还不够,还得有动力。
有些学生一听到作业就像见到鬼一样,眼神瞬间无神,而有些学生却能在课本上找到乐趣。
这就是动机的差别。
教育心理学告诉我们,老师可以通过设置一些有趣的课堂活动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比如,老师可以用游戏的方式来讲解复杂的数学问题,学生在玩中学,自然就能提高学习动力,真是一举两得。
1.2 情感支持再来,情感支持也是个大问题。
教育心理学强调,学生的情感状态直接影响他们的学习效果。
如果一个孩子在课堂上总是被同学嘲笑,哪怕他再聪明,心里也会有一堵墙。
老师如果能创造一个温馨友好的课堂氛围,鼓励学生互相支持,那就像是在浇灌一棵小树,让它茁壮成长。
用心去倾听学生的声音,让他们感觉到被理解和尊重,学习的路上就不再孤单。
2. 制定教学策略2.1 差异化教学其次,教育心理学还教我们要制定更有效的教学策略。
每个学生的学习方式、节奏都不一样,有些孩子像火箭一样迅速,而有些则需要慢慢推着来。
教育心理学提倡差异化教学,老师可以根据学生的不同特点来调整教学方式。
比如,面对喜欢动手的学生,老师可以设计一些实践活动;而对于喜欢听的学生,课堂上可以多讲故事,既能吸引他们的注意,又能加深理解。
2.2 反馈机制还有,及时反馈也非常重要。
在教育心理学的理论中,及时的反馈就像是给学生的“营养剂”。
当学生在某个问题上遇到困难时,如果老师能第一时间给予指导,学生的学习信心就能得到增强。
比起一味地批评,让学生感受到老师的支持和帮助,效果自然更好。
教育心理学的意义和作用
教育心理学的意义和作用教育心理学是研究人类在教育过程中的心理活动和心理发展规律的学科。
它关注着教育中的学习、记忆、思维、情感、动机等心理过程,以及教育对个体心理发展的影响。
教育心理学在教育实践中具有重要的意义和作用。
教育心理学可以帮助教师了解学生的心理特点和学习需求。
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独特的个性、认知能力和学习方式。
教师通过学习教育心理学的知识,可以更好地理解学生的思维方式和情感需求,有针对性地制定教学策略,更好地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提高教学效果。
教育心理学可以指导教师进行有效的教学设计和评价。
教师在进行教学设计时,需要考虑到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学习能力和兴趣爱好等因素。
教育心理学的理论和研究成果可以为教师提供指导,帮助他们设计出符合学生特点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果。
同时,教育心理学也可以提供评价学生学习成果的方法和工具,帮助教师客观地评价学生的学习情况,为教学调整提供科学依据。
教育心理学还可以帮助学校管理者提供有效的学校管理和辅导服务。
学校管理者需要了解学生的心理状态和需求,为学生提供良好的学习和成长环境。
教育心理学的理论和方法可以帮助学校管理者了解学生的发展规律和心理特点,制定出符合学生需求的管理和辅导措施,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教育心理学还可以指导家长正确地教育和教养子女。
家庭是孩子最早的教育场所,家长的教育方式和理念对孩子的发展有着重要影响。
教育心理学可以帮助家长了解孩子的心理发展特点和需求,了解适合孩子的教育方法和方式,指导家长正确地教育和教养子女,促进孩子的全面发展和健康成长。
教育心理学在教育实践中具有重要的意义和作用。
它可以帮助教师了解学生、指导教学;指导学校管理和辅导服务;指导家长正确教育子女。
教育心理学的研究成果和理论对于提高教育质量、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和培养人才具有重要意义。
因此,教育心理学的研究和应用必将越来越受到重视,并不断为教育实践提供更好的理论指导和实践支持。
教育心理学学习的作用
教育心理学学习的作用
1.了解学习者的心理特点:教育心理学的学习可以帮助教师了解学生的认知、情感和行为特点。
通过了解学生的特点,教师可以更好地调整教学方法和策略,以满足学生的需求,提供更加个性化的学习体验。
2.促进学习者的自我发展:教育心理学的学习可以帮助教师了解学生的发展阶段和成长需求。
根据不同年龄段学生的心理特点,教师可以提供适合他们的教育环境和学习任务,促进他们的自我发展。
3.提高教学质量:教育心理学的学习可以帮助教师了解教育过程中学生的学习状况和问题。
教师可以根据教育心理学的理论和研究成果,对教学进行评估和调整,以提高教学质量。
4.指导教师的教育实践:教育心理学的学习可以给教师提供一些教育实践的指导原则。
教师可以根据教育心理学的理论和研究成果,选择适合的教育方法和策略,提高教学效果。
5.促进教育和发展:教育心理学的学习可以为教育和发展提供理论支持。
通过研究学生的心理特点和学习需求,教育心理学可以提供一些教育的建议和方向,推动教育的变革和发展。
6.促进学生的个性化发展:教育心理学的学习可以帮助教师了解学生的个性特点和需求。
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个性特点,提供个性化的学习支持和指导,促进学生的个性化发展。
7.加强教师和学生之间的互动与沟通:教育心理学的学习可以加强教师和学生之间的互动与沟通。
教师可以通过了解学生的心理特点和需求,更好地与学生进行互动和沟通,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
8.培养教师的思维能力和创新精神:教育心理学的学习可以培养教师的思维能力和创新精神。
教育心理学鼓励教师多角度思考问题,提供创新的教育方法和策略,帮助教师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创新思维。
教育心理学的作用
教育心理学的作用:1帮助教师准确地了解问题2为实际教学提供科学的理论指导3帮助教师预测并干预学生4帮助教师结合实际教学进行研究学生心理发展的基特:1连续性与阶段性2定向性与顺序性3不平衡性4差异性认知发展与教学的关系:1认知发展制约教学的内容与方法2教学促进学生的认知发展3关于最近发展区(维果斯基)认知差异的教育含义(因材施教):1创设适应学生认知差异的教学组织形式2采用适应认知差异的教学方式,努力使教学方式个别化3运用适应认知差异的教学手段性格的差异:(1)性格的特征差异:1对现实态度的性格特征2性格的理智特征3性格的情绪特征4性格的意志特征(2)性格的类型差异:1外倾性与内倾型2独立性与顺从型学习的心理实质:1学习表现为行为或行为潜能的变化2学习所引起的行为或行为潜能的变化时相对持久的3学习是由反复经验而引起的加涅的学习结果分类:1智慧技能2认知策略3言语信息4动作技能5态度巴浦洛夫的经典性条件作用论基本规律:1获得与消退2刺激泛化与分化斯金纳的操作性条件作用论基本规律:1强化2逃避条件作用于回避条件作用3消退4惩罚苛勒的完型-顿悟说基本内容:1学习是通过顿悟过程实现的2学习的实质是在主题内部构造完型布鲁纳的认知-结构学习论(1)学习观:1学习的实质是主动的形成认知结构2学习包括获得,转化和评价三个过程(2)教学观:1教学的目的在于理解学科的基本结构2掌握学科基本结构的教学原则当今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基本观念:1知识观2学习观3学生观学习动机与学习效果的关系:1学习动机与学习效果的关系并不是直接的,它们之间往往以学习行为为中介2学习动机是影响学习行为,提高学习效果的一个重要因素,但却不是决定学习活动的唯一条件3在学习中,激发学习动机固然是重要的,但应当地改善各种主客观条件以提高学习行为水平作为重点来抓学习动机的培养:1利用学习动机与学习效果的互动关系培养学习动机2利用直接发生途径和间接转化途径培养学习动机2利用直接发生途径和间接转化途径培养学习动机学习动机的激发:1创设问题情境,实施启发式教学2根据作业难度,恰当控制动机水平3充分利用反馈信息,妥善进行奖惩4正确只会结果归因,促使学生继续努力迁移的作用:1迁移对于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具有直接的促进作用2前一是习得经验得以概括性,系统化的有效途径,是能力与品德形成的关键环节3迁移规律对于学习者,教育工作者以及有关的培训人员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影响迁移的主要因素:1相似性2原有认知结构3学习的心向与定势如何促进迁移教学:1精选教材2合理编排教学内容3合理安排教学程序4教授学习策略,提高迁移意识性知识学习的作用:1知识的学习和掌握是学校教学的主要任务之一2知识的学习和掌握是学生各种技能形成和能力发展的重要基础3知识学习是创造性产生的必要前提如何提高知识直观的效果:1灵活选用实物直观和模象直观2加强次与形象的配合3运用感知规律,突出直观对象的特点(1)强度律(2)差异律(3)活动律(4)组合律4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5让学生充分参与直观过程如何有效地进行知识概况:1配合正例和反例2正确运用变式3科学地进行比较4启发学生进行自觉概括(鼓励学生主动参与问题的讨论)如何运用记忆规律促进知识保持:1深度加工材料2有效运用记忆术3进行组块化编码4适当过度学习5合理进行复习(1)及时复习(2)分散复习(3)反复阅读结合尝试背诵心智技能及其特点:1对象具有观念性2执行具体有内潜性3结构具有简缩性操作技能形成的阶段:操作定向,操作模仿,操作整合,操作熟练我国的性质技能形成三阶段论:原型定向,原型操作,原型内化操作技能的培训要求:1准确地示范与讲解2必要而适当的练习3充分而有效地反馈4建立清晰稳定的动觉心智技能的培养要求:1激发学习的主动性与积极性2注意原则的完备性独立性与概括性3适应培养的阶段特征,正确使用言语复述策略:1利用随意识记忆和有意识记忆2排除相互干扰3整体识记和分散识记4多种感官参与5复习形式多样化6画线精细加工策略1记忆术2做笔记3提问4生成性学习5利用背景知识联系实际组织策略:1列提纲2利用图形(1系统结构图2流程图3模式或模型图4网络关系网)3利用表格(1一览表2双向表)资源管理策略:1学习时间管理(1统筹安排学习时间2高效利用最佳时间3灵活利用零碎时间)2学习环境的设置(1注意调节自热条件2设计好学习的空间)3学习努力和心境管理4学习工具的利用5社会性人力资源的利用学习策略训练的方法:1指导教学模式2程序化训练模式3完型训练模式4交互式教学模式(1总结2提问3析疑4预测)5合作学习模式影响问题解决的组要因素:1问题的特征2已有的知识经验3定势与功能固着提高问题解决能力的教学:1提高学生知识储备的数量和质量(1帮助学生牢固地记忆知识2提供多种变式,促进只是的概括3重视知识间的联系,建立网络化结构)2教授与训练解决问题的方法与策略(1结合具体学科,教授思维方法2外化思路,进行显性教学)3提供多种联系的机会4培养思考问题的习惯(1鼓励学生主动发现问题2鼓励学生多角度提出假设3鼓励自我评价与反思)创造性的基本特征:发散思维是创造性思维的核心,主要特征有三个:1流畅性2变通性3独创性影响创造性的因素:1环境(家庭与学校的教育环境)2努力3个性创造性与个性的关系(高创造性者得个性特征):1具有幽默感2有抱负和强烈的动机3能够容忍模糊与错误4喜欢幻想5具有强烈的好奇心6具有独立性态度的实质:1态度是一种内部准备状态,而不是实际反应本身2态度决定个体是否愿意完成某些任务,即决定行为的选择3态度是通过学习而形成的,不是天生的态度与品德的关系:1二者实质是相同的,结构是一致的2(区别)✍二者所涉及的范围不同,态度大,品德小✍价值的内化程度不同中学生品德发展的基本特征:1伦理道德具有自律性,言行一致(伦理道德是道德发展的最高阶段)(1)形成道德信念与道德理想(2)自我意识增强(3)道德行为习惯逐步巩固(4)品德结构更为完善影响态度与品德的学习的一般条件:1外部条件(家庭教养方式,社会风气,同辈群体)2内部条件(认识失调,态度定势,道德认知)良好态度与品德的培养(态度和品德的培养方法):1有效地说服2树立良好的榜样3利用群体约定4价值辨析5给予恰当的奖励与惩罚心理健康教育的意义:1预防精神疾病,保障学生心理健康的需要(学校是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主要场所)2提高学生心理素质,促进其人格健全发展的需要3对学校日常教育教学工作的配合与补充影响学生行为改变的方法:1行为改变的基本方法(1强化法2代币奖励法3行为塑造法4示范法5惩罚法6自我控制法)2行为演练的基本方法(1全身松弛训练2系统脱敏法3肯定性训练)3改善学生认知的方法艾里斯-理性情绪辅导方法中学生易产生的心理障碍:1焦虑症2抑郁症3强迫症(森田疗法)4恐怖症5人格障碍与人格缺失6性偏差7进食障碍8睡眠障碍教学目标的分类(布卡姆):1认知目标(知识,领会,应用,分析,综合,评价)2情感目标(接受,反应,形成价值观,组织价值系统,价值体系个性化)3动作技能的目标(知觉,模仿,操作,准确,连贯,习惯化)个别化教学:1程序教学2计算机辅导教学3掌握学习(布卡姆)影响课堂管理因素1教师的领导风格2班级规模3班级的性质4对教师的期望群体动力的表现(勒温):1群体凝聚力2群体规范3课堂气氛4课堂里的人际交往与人际关系课堂纪律的类型:1教师促成的纪律2集体促成的纪律3任务促成的纪律4自我促成的纪律课堂的三大要素:学生,学习过程,学习情愫有效测验的特征:信度(可靠性),效度(正确性),区分度专家型教师与新教师的比较研究:1课时计划的差异2课堂教学过程的差异(a 课堂规则的制定与执行b吸引学生注意力c教材的呈现d课堂练习e家庭作业的检查f教学策略的运用)3课后评价的差异教师成长与发展的基本途径:1观察和分析优秀教师的教学活动2开展微格教学3进行专门训练4反思教学经验。
学习教育心理学的意义
学习教育心理学的意义
1. 帮助教师了解学生心理发展特点,合理教育孩子
教育心理学的一个重要目的就是探究学生心理发展的规律和特点,帮助教师更好地了解学生,适应不同年龄段的学生,采用与学生心理特征相适应的教学方式,以达到推动学生全面发展和提高学生成绩的目的。
2. 制定更好的教学策略
教育心理学的另一个目的就是揭示教育中存在的心理机制,制定更好的教育策略。
教育心理学家通过研究学习、记忆、思维、动机、情感等心理现象,可以发掘出对学习和教学有帮助的心理规律,基于这些规律,制定出相应的教学策略和方法。
3. 帮助学习者克服心理障碍
在学习过程中,学习者往往因为自身心理状态不好,而面临各种心理障碍,如厌学、紧张、焦虑等等。
教育心理学可以帮助学习者认识到自己出现的心理问题,并采取相应的心理调节和疏导方式,以避免这些问题影响学习。
4. 为教育政策制定提供理论依据
教育心理学是教育科学的一个重要分支,可以为教育政策制定提供理论依据。
在教育改革的过程中,政府需要制定各种教育政策,教育心理学的研究成果可以为政策制定者提供更科学的教育改革路线和方向。
总之,学习教育心理学对于教师和学生来说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它可以促进学习者心理健康发展,提高教学效果,为教育改革提供科学依据。
学习教育心理学的意义
学习教育心理学的意义教育心理学是研究人类在学习和教育过程中发生的心理过程和行为的学科,它包括认知心理学、发展心理学、社会心理学、学习科学等多个分支。
学习教育心理学有以下几方面的重要意义:1. 促进学生的学习教育心理学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学生学习的心理机制和规律,如记忆、思考、理解、注意力等。
同时,教育心理学还研究了教学策略和教学方法对学生学习的影响,如何创设合适的学习环境,如何引导学生掌握学习技巧等。
学习教育心理学可以帮助教师更好地设计教学方案,更好地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
2. 帮助学生了解自己和他人人的性格和心理特征对其学习和生活都有着重要的影响。
教育心理学研究了个体差异和多元文化的影响,帮助学生更好地了解自己的性格和天赋,也关注学生在不同文化背景下的发展和成长。
同时,教育心理学还研究了人际关系和社交行为,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自己和他人、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增强人际交往能力等。
3. 促进个体发展和成长教育心理学还研究了人类发展的各个阶段的心理规律,如婴幼儿期、幼儿期、儿童期、青春期和成年期等。
这些研究不仅对教育学和儿童发展学有启示,对家长和照顾幼儿的人也有指导意义。
研究人类发展的规律和特征,可以帮助教师和家长更好地了解个体的需求和差异,制定个性化的教育方案,促进个体的发展和成长。
4. 提升教育行业的职业素养教育心理学是教学实践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对提高教师的教育心理素养和职业素养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教育心理学的知识可以帮助教师更好地面对学生的行为和心理问题,帮助教师更好地制定和实施评价和测试方案,帮助教师更好地与家长沟通和合作,提高教师的教育教学水平和职业素养。
综上所述,学习教育心理学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它不仅是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基础,还是挖掘人类潜力、实现个体发展和成长的关键。
因此,我们应当认真学习教育心理学,充分发挥教育心理学的作用,为教育事业的发展做出贡献。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教育心理学的作用:1帮助教师准确地了解问题2为实际教学提供科学的理论指导3帮助教师预测并干预学生4帮助教师结合实际教学进行研究
学生心理发展的基特:1连续性与阶段性2定向性与顺序性3不平衡性4差异性认知发展与教学的关系:1认知发展制约教学的内容与方法2教学促进学生的认知发展3关于最近发展区(维果斯基)
认知差异的教育含义(因材施教):1创设适应学生认知差异的教学组织形式2采用适应认知差异的教学方式,努力使教学方式个别化3运用适应认知差异的教学手段
性格的差异:(1)性格的特征差异:1对现实态度的性格特征2性格的理智特征3性格的情绪特征4性格的意志特征
(2)性格的类型差异:1外倾性与内倾型2独立性与顺从型
学习的心理实质:1学习表现为行为或行为潜能的变化2学习所引起的行为或行为潜能的变化时相对持久的3学习是由反复经验而引起的
加涅的学习结果分类:1智慧技能2认知策略3言语信息4动作技能5态度
巴浦洛夫的经典性条件作用论基本规律:1获得与消退2刺激泛化与分化
斯金纳的操作性条件作用论基本规律:1强化2逃避条件作用于回避条件作用3消退4惩罚
苛勒的完型-顿悟说基本内容:1学习是通过顿悟过程实现的2学习的实质是在主题内部构造完型
布鲁纳的认知-结构学习论(1)学习观:1学习的实质是主动的形成认知结构2学习包括获得,转化和评价三个过程(2)教学观:1教学的目的在于理解学科的基本结构2掌握学科基本结构的教学原则
当今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基本观念:1知识观2学习观3学生观
学习动机与学习效果的关系:1学习动机与学习效果的关系并不是直接的,它们之间往往以学习行为为中介2学习动机是影响学习行为,提高学习效果的一个重要因素,但却不是决定学习活动的唯一条件3在学习中,激发学习动机固然是重要的,但应当地改善各种主客观条件以提高学习行为水平作为重点来抓
学习动机的培养:1利用学习动机与学习效果的互动关系培养学习动机2利用直接发生途径和间接转化途径培养学习动机2利用直接发生途径和间接转化途径培养学习动机
学习动机的激发:1创设问题情境,实施启发式教学2根据作业难度,恰当控制动机水平
3充分利用反馈信息,妥善进行奖惩4正确只会结果归因,促使学生继续努力
迁移的作用:1迁移对于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具有直接的促进作用2前一是习得经验得以概括性,系统化的有效途径,是能力与品德形成的关键环节3迁移规律对于学习者,教育工作者以及有关的培训人员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
影响迁移的主要因素:1相似性2原有认知结构3学习的心向与定势
如何促进迁移教学:1精选教材2合理编排教学内容3合理安排教学程序4教授学习策略,提高迁移意识性
知识学习的作用:1知识的学习和掌握是学校教学的主要任务之一2知识的学习和掌握是学生各种技能形成和能力发展的重要基础3知识学习是创造性产生的必要前提
如何提高知识直观的效果:1灵活选用实物直观和模象直观2加强次与形象的配合3运用感知规律,突出直观对象的特点(1)强度律(2)差异律(3)活动律(4)组合律4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5让学生充分参与直观过程
如何有效地进行知识概况:1配合正例和反例2正确运用变式3科学地进行比较4启发学生进行自觉概括(鼓励学生主动参与问题的讨论)
如何运用记忆规律促进知识保持:1深度加工材料2有效运用记忆术3进行组块化编码4适当过度学习5合理进行复习(1)及时复习(2)分散复习(3)反复阅读结合尝试背诵
心智技能及其特点:1对象具有观念性2执行具体有内潜性3结构具有简缩性
操作技能形成的阶段:操作定向,操作模仿,操作整合,操作熟练
我国的性质技能形成三阶段论:原型定向,原型操作,原型内化
操作技能的培训要求:1准确地示范与讲解2必要而适当的练习3充分而有效地反馈4建立清晰稳定的动觉
心智技能的培养要求:1激发学习的主动性与积极性2注意原则的完备性独立性与概括性3适应培养的阶段特征,正确使用言语
复述策略:1利用随意识记忆和有意识记忆2排除相互干扰3整体识记和分散识记4多种感官参与5复习形式多样化6画线
精细加工策略1记忆术2做笔记3提问4生成性学习5利用背景知识联系实际
组织策略:1列提纲2利用图形(1系统结构图2流程图3模式或模型图4网络关系网)3利用表格(1一览表2双向表)
资源管理策略:1学习时间管理(1统筹安排学习时间2高效利用最佳时间3灵活利用零碎时间)2学习环境的设置(1注意调节自热条件2设计好学习的空间)3学习努力和心境管理4学习工具的利用5社会性人力资源的利用
学习策略训练的方法:1指导教学模式2程序化训练模式3完型训练模式4交互式教学模式(1总结2提问3析疑4预测)5合作学习模式
影响问题解决的组要因素:1问题的特征2已有的知识经验3定势与功能固着
提高问题解决能力的教学:1提高学生知识储备的数量和质量(1帮助学生牢固地记忆知识2提供多种变式,促进只是的概括3重视知识间的联系,建立网络化结构)2教授与训练解决问题的方法与策略(1结合具体学科,教授思维方法2外化思路,进行显性教学)3提供多种联系的机会4培养思考问题的习惯(1鼓励学生主动发现问题2鼓励学生多角度提出假设3鼓励自我评价与反思)
创造性的基本特征:发散思维是创造性思维的核心,主要特征有三个:1流畅性2变通性3独创性
影响创造性的因素:1环境(家庭与学校的教育环境)2努力3个性
创造性与个性的关系(高创造性者得个性特征):1具有幽默感2有抱负和强烈的动机3能够容忍模糊与错误4喜欢幻想5具有强烈的好奇心6具有独立性
态度的实质:1态度是一种内部准备状态,而不是实际反应本身2态度决定个体是否愿意完成某些任务,即决定行为的选择3态度是通过学习而形成的,不是天生的
态度与品德的关系:1二者实质是相同的,结构是一致的2(区别)①二者所涉及的范围不同,态度大,品德小②价值的内化程度不同
中学生品德发展的基本特征:1伦理道德具有自律性,言行一致(伦理道德是道德发展的最高阶段)(1)形成道德信念与道德理想(2)自我意识增强(3)道德行为习惯逐步巩固(4)品德结构更为完善
影响态度与品德的学习的一般条件:1外部条件(家庭教养方式,社会风气,同辈群体)2内部条件(认识失调,态度定势,道德认知)
良好态度与品德的培养(态度和品德的培养方法):1有效地说服2树立良好的榜样3利用群体约定4价值辨析5给予恰当的奖励与惩罚
心理健康教育的意义:1预防精神疾病,保障学生心理健康的需要(学校是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主要场所)2提高学生心理素质,促进其人格健全发展的需要3对学校日常教育教学工作的配合与补充
影响学生行为改变的方法:1行为改变的基本方法(1强化法2代币奖励法3行为塑造法4示范法5惩罚法6自我控制法)2行为演练的基本方法(1全身松弛训练2系统脱敏法3肯定性训练)3改善学生认知的方法艾里斯-理性情绪辅导方法
中学生易产生的心理障碍:1焦虑症2抑郁症3强迫症(森田疗法)4恐怖症5人格障碍与人格缺失6性偏差7进食障碍8睡眠障碍
教学目标的分类(布卡姆):1认知目标(知识,领会,应用,分析,综合,评价)2情感目标(接受,反应,形成价值观,组织价值系统,价值体系个性化)3动作技能的目标(知觉,模仿,操作,准确,连贯,习惯化)
个别化教学:1程序教学2计算机辅导教学3掌握学习(布卡姆)
影响课堂管理因素1教师的领导风格2班级规模3班级的性质4对教师的期望
群体动力的表现(勒温):1群体凝聚力2群体规范3课堂气氛4课堂里的人际交往与人际关系
课堂纪律的类型:1教师促成的纪律2集体促成的纪律3任务促成的纪律4自我促成的纪律
课堂的三大要素:学生,学习过程,学习情愫
有效测验的特征:信度(可靠性),效度(正确性),区分度
专家型教师与新教师的比较研究:1课时计划的差异2课堂教学过程的差异(a 课堂规则的制定与执行b吸引学生注意力c教材的呈现d课堂练习e家庭作业的检查f教学策略的运用)3课后评价的差异
教师成长与发展的基本途径:1观察和分析优秀教师的教学活动2开展微格教学3进行专门训练4反思教学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