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控硅调光原理

合集下载

可控硅调光原理

可控硅调光原理

可控硅调光原理可控硅调光是一种广泛应用于照明系统中的调光技术。

它基于可控硅器件的特性,实现对灯光亮度的精确控制。

本文将介绍可控硅调光的原理以及其在照明系统中的应用。

一、可控硅调光原理可控硅是一种半导体器件,它具有触发、导通和关断三个状态。

在可控硅器件中,当控制电压大于器件的触发电压时,可控硅器件进入导通状态,灯光亮起;当控制电压小于器件的关断电压时,可控硅器件进入关断状态,灯光熄灭。

通过改变控制电压的大小和频率,可以实现对灯光亮度的调节。

在可控硅调光系统中,通常采用脉宽调制(PWM)的方式进行调光控制。

PWM调光是通过改变每个周期内的导通时间比例来控制灯光亮度的。

我们可以通过调整PWM信号的占空比来改变灯光的亮度。

当占空比较大时,灯光亮度较高;当占空比较小时,灯光亮度较低。

二、可控硅调光的应用可控硅调光技术在照明系统中有着广泛的应用。

首先,它可以用于家庭照明系统。

通过使用可控硅调光器件,我们可以根据需要调节灯光的亮度,营造出不同的光线环境。

在晚上,我们可以将灯光调暗,创造出温馨的氛围;在白天,我们可以将灯光调亮,提供足够的照明。

可控硅调光技术还可以应用于商业照明系统中。

比如商场、办公室等场所,可以根据不同的需求,调整灯光的亮度和色温,提供一个舒适、高效的工作环境。

同时,可控硅调光还可以实现节能的效果,通过调节灯光亮度,降低能耗,减少能源浪费。

可控硅调光技术还可以应用于舞台照明系统中。

在演出、表演等活动中,灯光的变化是非常重要的。

通过使用可控硅调光器件,我们可以实现对舞台灯光的精确控制,创造出丰富多样的光影效果,提升演出的艺术效果。

三、总结可控硅调光技术是一种灵活、高效的调光方式,它通过改变可控硅器件的导通时间比例,实现对灯光亮度的精确控制。

可控硅调光技术在照明系统中有着广泛的应用,包括家庭照明、商业照明和舞台照明等领域。

通过合理应用可控硅调光技术,我们可以实现节能减排、提升照明质量的目标。

期望在未来的发展中,可控硅调光技术能够得到更广泛的应用和推广。

led可控硅调光电源方案

led可控硅调光电源方案

led可控硅调光电源方案随着LED照明技术的迅猛发展和广泛应用,人们对于照明系统的需求也越来越高。

为了满足不同场景下的照明需求,LED可控硅调光电源方案应运而生。

本文将介绍LED可控硅调光电源的原理及其应用。

一、LED可控硅调光电源的原理LED可控硅调光电源是通过控制可控硅器件的导通角度来实现对LED灯光亮度的调节。

可控硅器件是一种电子器件,通过控制其工作角度可以调整电流的大小,从而达到调节LED亮度的目的。

该电源方案设计如下:1.输入电源:输入电源通常为交流220V电源,通过整流电路和滤波电路将交流电转换为直流电。

2.恒流源:为了保证LED的安全工作,可控硅调光电源采用恒流源来控制LED的电流。

恒流源通常由电流控制芯片和电流采样电阻构成,通过反馈控制实现对电流的稳定控制。

3.可控硅器件:可控硅器件是实现调光功能的核心部件。

通过对可控硅的触发角度进行控制,可以调节LED的亮度。

触发角度越小,导通的时间越短,LED的亮度越低;触发角度越大,导通的时间越长,LED的亮度越高。

4.调光控制器:调光控制器是控制可控硅器件的触发角度的主要设备。

通过调节调光控制器的输出信号,可以改变可控硅器件的导通角度,从而实现对LED亮度的调节。

二、LED可控硅调光电源的应用1.室内照明:LED可控硅调光电源广泛应用于室内照明领域。

通过调节LED的亮度,可以满足不同场景下的照明需求。

例如,在会议室中,可以通过调光功能将灯光调到适宜的亮度,使与会人员更加舒适;在影院中,可以通过调光功能调节灯光亮度,为观众提供更好的观影体验。

2.商业照明:商业场所的照明环境对于商品的展示也具有重要影响。

通过LED可控硅调光电源,可以精确调节灯光亮度,使得商品在最佳光照条件下展示,提升商品形象和吸引力。

3.户外照明:户外照明一直是城市规划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通过LED可控硅调光电源,可以根据不同时间段的需求,调节路灯的亮度。

例如,在夜间人流量少的时候,可以将路灯的亮度降低,以节省能源;在需要照明的重要时刻,可以将路灯的亮度增加,提供更好的照明效果。

可控硅调光和普通调光

可控硅调光和普通调光

可控硅调光和普通调光
可控硅调光和普通调光都是用来调节灯光亮度的设备,但它们的工作原理和控制方式有所不同。

普通调光:普通调光器通常使用阻性负载,如灯泡,通过调节输入电压来调节灯光的亮度。

这种方法的缺点是会产生较多的热量,长时间使用可能会影响灯泡的寿命。

可控硅调光:可控硅调光器使用半导体设备,如可控硅,通过调节输入电流来调节灯光的亮度。

这种方法的优点是效率高,热量少,对灯泡的寿命影响小。

此外,还可以通过变频器或DMX控制,实现更精细的亮度调节。

总的来说,可控硅调光在性能上优于普通调光,但价格也相对较高。

如果你需要调节的灯光数量较多,或者对灯光亮度的控制精度要求较高,那么可控硅调光可能是更好的选择。

如果你只需要调节一两个灯光的亮度,那么普通调光可能就足够了。

可控硅应用调光原理介绍

可控硅应用调光原理介绍

可控硅应用调光原理介绍Ⅰ. 调光原理介绍:1. 典型的可控硅调光器原理(据说是市面 90%的调光器原理):其基本原理陈述如下:当 220VAC 电压加可控硅 U1 两端时,由于 R2,R,C3,组成的 RC 充电电路有一个充电时间,电容上的电压是从 0V 开始充电的,并且可控硅 U1 的驱动极串联有一个 DIAC(双向触发二极管,一般是 30V 左右),因此可控硅可靠截止,此时 C3 上的电压慢慢上升,上升到30V 时,DIAC 触发导通,U1 驱动极导通,可控硅可靠导通,那么此时可控硅两端的电压瞬间变为零,C3 通过 R,R2 迅速放电,当 C3 电压跌落到 30V 以下时 DIAC 截止,那么可控硅如果通过的电流大于其保持电流,U1 继续导通,这个是可控硅基本特性,如果低于保持电流将会截止,那么下一个周期重复上门的讲述;其中非常关键的参数有:A.可控硅的保持电流,目前市面上的一般是 7MA 到 75MA(驱动电流则是 7MA 到 100MA),导通后可控硅回路的电流必须要大于这个值才能导通,否则会关断;B.RC 充电回路,我们知道,C 这个值一般是定死的,那么相位是如何调节的呢,就是通过调R,R 越大充电时间越长,那么导通时间也越长,那么导通角度也会变得越大,反之导通角度越小。

目前市面上的可控硅一般可以将相位角调节到 120 度,也就是说可以将 180 度的正弦波切掉 120 度角,只剩下 60 度角波形通过;2.可控硅带不同负载的情形:当可控硅能正常运行的时候,负载不同回路会有什么不同表现呢?FILTER/电容//电阻/RDAMPER串联负载,回路电流受到RDAMPER 和 FILTER 电感阻尼,电流被大大降低,由于有电感的存在,电流先上升后才降落,这种电路就是 SSL2101 的实际使用电路模型,实测波形如右图所示;下面重点讲述关键参数设计方法,主PWM 部分为普通的单级PFC 电气结构,类似于 FAN7527,工作在 DCM 模式,能够实现功率因数,与一般电源控制芯片很大的不同的地方,芯片集成了三个很重要的控制部分:可控硅电流回路保持电路设计;DAMPER 回路设计;线性调光系统设计;1. 保持回路设计:保持回路电路部分如下主要由 RSBLEED,RWBLEED,WEAK BLEEDER CONTROL 电路组成,WEAK BLEEDER 回路的主要任务是检测整个回路电流,如果电流少于一定值(也就是根据可控硅设定的保持电流大小而定),RWBLEED 导通,开始拉电流保持可控硅导通,具体工作时序可以参看如下图:四个阶段分析:T1 阶段,由于可控硅没有导通,也就是切相阶段,STRONG BLEEDER ON TIME,开始拉电流;T2 阶段,由于可控硅导通,TRIAC ON TIME,这个阶段只要回路里面的电流大于设定值,那么STRONG BLEEDER&WEAK BLEEDER 是关断的;T3 阶段,可控硅仍然导通,但是如果回路里面的电流少于设定值,WEAK BLEEDER ON TIME,继续保持可控硅导通;T4 阶段,可控硅导通,但是一旦 STRONG BLEEDER 侦测到输入电压低于 54V,由于 WEAKBLEEDER 电阻太大(一般为 20K 以上),那么 STRONG BLEEDER(一般为 4K 以内)开始拉电流,继续保证可控硅导通2. DAMPER 回路设计为什么要用 RDAMPER 电阻,RDAMPER 电阻不仅可以抗击回路开通瞬间的冲击电流,还可以防止回路中 CBUFFER 电容充电过快而可控硅意外截止,导致不断重启,但是 CBUFFER选取也有要求,必须折中,先参考如下波形图:A. CBUFFER 电容太小,会导致开通瞬间电容很快充电,然而后面的PWM 还没有建立,直接导致可控硅保持电流不够,从而导致可控硅关断,就出现上面的左边波形,不断关断重启现象;B. CBUFFER 电容是不是越大越好呢,不,电容越大,导致电容上存储的能量越多,就会导致下半个切相波形到来之前,CBUFFER 电容放电不及时,电容上存在一定电压,从而导致可控硅不能正常切相;所以 CBUFFER 电容的大小是要根据实际情况而定,由经验值定最佳;那么 RDAMPER 电阻是不是随意选取呢?不A. 大的RDAMPER 会导致两个不好的结果-低效率:大电阻导致消耗在电阻上的功率过大,整机效率偏低;-闪烁:大电阻导致回路充电电流过小,保持电流不够,从而产生闪烁;B.小的RDAMPER 会导致两个不好的结果-大的冲击电流;-环路的震荡,不断重启,见上图;所以RDAMPER 的取值要考虑到功耗和环路的稳定性折中。

可控硅调光原理

可控硅调光原理

可控硅调光原理可控硅调光技术是一种广泛应用于照明领域的调光方式,它通过控制可控硅器件的导通角来实现对灯光亮度的调节。

可控硅调光原理简单易懂,具有调光范围广、调光平稳、调光效果好等特点,因此在家庭、商业和工业照明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可控硅调光原理的核心是利用可控硅器件对交流电进行调制,从而实现对灯光亮度的调节。

可控硅器件是一种半导体器件,它的导通角度可以通过控制触发脉冲的相位来实现。

当可控硅器件受到触发脉冲时,它就会导通一段时间,这段时间内,交流电就能够通过,从而点亮灯泡。

而触发脉冲的相位决定了可控硅器件的导通角度,也就决定了灯光的亮度。

在实际应用中,可控硅调光技术通常通过调节触发脉冲的相位来实现对灯光亮度的调节。

当相位提前时,可控硅器件的导通角度增大,灯光亮度增加;当相位延迟时,可控硅器件的导通角度减小,灯光亮度减小。

通过不断调节触发脉冲的相位,就可以实现对灯光亮度的连续调节。

可控硅调光原理的优点之一是调光范围广。

由于可控硅器件的导通角度可以在整个交流周期内连续调节,因此可控硅调光技术可以实现非常广泛的调光范围,从几乎关闭到最大亮度都可以实现。

这使得可控硅调光技术在不同场景下都能够得到灵活应用,无论是需要微弱的背景照明还是需要强烈的聚光效果,都可以轻松实现。

另外,可控硅调光原理还具有调光平稳、调光效果好的特点。

由于可控硅器件的导通角度可以连续调节,因此调光过程非常平稳,不会出现明显的闪烁或跳跃。

同时,可控硅调光技术对灯光的调节效果非常好,可以实现非常自然、舒适的光照效果,不会出现明显的色温变化或亮度不均匀现象。

总的来说,可控硅调光原理是一种非常成熟、稳定、高效的调光方式,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在未来的照明领域,可控硅调光技术有望成为主流的调光方式,为人们提供更加舒适、高效的照明体验。

可控硅调光原理

可控硅调光原理

可控硅调光原理引言可控硅调光是一种常见的调光技术,广泛应用于家庭、商业以及工业领域。

本文将深入探讨可控硅调光原理,包括其工作原理、优势和应用场景等。

可控硅调光的工作原理可控硅调光通过改变导通角来控制电灯的亮度。

其具体工作原理如下:1.当可控硅接收到控制信号时,通过调整触发脉冲的时间点来改变电流的导通时间,从而控制电灯的亮度。

2.可控硅的控制信号一般为脉冲宽度调制(PWM)信号,即通过调整脉冲的宽度来控制亮度的变化。

3.当调光器输出的PWM信号的宽度为0时,电流无法通过可控硅,电灯处于关闭状态;当PWM信号的宽度为100%时,电流可以完全通过可控硅,电灯处于最大亮度状态。

4.调光器可以通过调整脉冲的宽度,实现电灯的不同时刻、不同亮度的控制。

可控硅调光的优势可控硅调光具有以下优势:1.高效节能:相比传统的调光方式,可控硅调光技术能够更加精确地控制亮度,从而减少能量的浪费。

通过调整灯光亮度,可以根据不同需求来平衡照明效果和能耗。

2.响应速度快:可控硅调光器的响应速度非常快,一般可以在微秒级别进行响应。

这使得可控硅调光在需要快速调整亮度的场景中非常适用,如舞台灯光控制等。

3.调光范围广:可控硅调光技术可以实现从关闭到最大亮度的无级调光,非常适用于不同需求下的灯光控制。

4.寿命长:可控硅调光器由电子元件组成,没有机械部件,因此寿命相对较长,可靠性高。

可控硅调光的应用场景可控硅调光技术在各个领域都有广泛的应用,下面列举了几个常见的应用场景:1.家庭照明:可控硅调光可以为家庭照明提供灵活的亮度调节,根据不同需求创造出温馨、舒适的照明环境。

2.商业照明:商业场所需要根据不同活动如展示、会议等调整照明亮度,可控硅调光技术可以满足这些需求,提供合适的照明效果。

3.舞台灯光控制:舞台灯光需要精确的亮度和颜色调控,在舞台表演、演唱会等场合中,可控硅调光技术是非常常用的选择。

4.工业照明:工厂、仓库等工业场所需要高强度的照明,并在需要时进行调光。

双向可控硅调光原理

双向可控硅调光原理

双向可控硅调光原理
双向可控硅(Triac)是一种常见的调光器件,广泛应用于家电、照明
等领域中。

它的调光原理主要是利用了其双向可控的特点。

当正向电压施加在Triac 的门极和主极上时,会激发器件的脉冲电流。

而当负向电压施加时,Triac 会进入关断状态。

而在正向电压处于持续状态时,一段时间后,当同时有一定电流和电压出现时,Triac 就会在零电压点自动触发。

同样的,在一个交流电的周期内,如果在另一端
的半个周期内有类似的事件发生,那么 Triac 将会再次触发。

在照明调光的应用中,双向可控硅一般被安装在灯泡后面。

当进行调
光时,控制器会向 Triac 的门电极发送信号,进而控制电流强度的大小。

由于 Triac 是双向可控的,因此使得灯泡的亮度可以随着信号的
变化而调整。

总之,双向可控硅的调光原理就是利用了其特有的双向可控性来控制
交流电的电流强度,使得家电和照明等产品可以按照用户的需求来调
整亮度和电流大小。

可控硅调光原理

可控硅调光原理

可控硅调光原理
可控硅调光原理是一种常见的电力调光技术,通过调节可控硅的导通角度来控制电源对灯具的供电,从而实现灯光的调光效果。

可控硅是一种半导体元件,其特点是具有双向导电性。

当可控硅的触发器获得电压信号时,可控硅会从一个高电阻的非导电状态转变为一个低电阻的导电状态。

利用这个特性,我们可以通过控制触发器接收到的电压信号的大小和时机,从而控制可控硅的导通。

在可控硅调光中,调光装置会通过调整可控硅的导通角度(也可以称之为相位控制角度),来控制电源对灯具的供电。

当调光装置接收到用户输入的亮度调节信号时,会调整输出给可控硅的触发器的触发时机和触发脉冲宽度,从而控制可控硅的导通角度。

导通角度越大,可控硅通电时间越长,灯具亮度越高;反之,导通角度越小,可控硅通电时间越短,灯具亮度越低。

需要注意的是,可控硅调光是基于交流电的调光原理,因为可控硅只能通过控制它的触发时机来实现导通和不导通的切换,而无法直接控制电流的大小。

因此,可控硅调光适用于交流电灯具或设备,而对于直流电灯具或设备则需要转换成交流电后再进行调光。

可控硅调光原理简单、成本低廉,因此被广泛应用于家庭和商业照明系统中。

不过,由于可控硅调光会产生电流谐波,可能
会对电力网络带来一定的干扰,所以在使用过程中需要注意相应的电磁兼容性问题。

stc单片机的可控硅调压调光程序

stc单片机的可控硅调压调光程序

STC单片机是一种常用的嵌入式微控制器,具有性能稳定、扩展性强等特点。

在实际的控制系统中,可控硅是一种重要的电器元件,常用于调光、调压等场合。

本文将介绍如何利用STC单片机编写可控硅调压调光程序,以实现对灯光亮度和电压的精确控制。

一、可控硅调压调光原理1. 可控硅是一种电子开关器件,其导通角和关断角可通过控制电压来调整。

通过改变可控硅的导通角和关断角,可以实现对交流电压的调节,进而实现调压和调光的功能。

2. 在调光方面,通过控制可控硅的导通角和关断角,可以实现对灯光亮度的精确调节。

通过改变可控硅的触发脉冲宽度和频率,可以实现不同亮度的调光效果。

二、STC单片机的应用1. STC单片机具有丰富的外设接口和强大的计算能力,适用于各种控制系统的设计。

2. 在可控硅调压调光程序中,STC单片机可以通过定时器模块产生精确的触发脉冲,控制可控硅的导通角和关断角,实现对电压和灯光亮度的精确调节。

三、STC单片机控制可控硅的实现1. 程序框图设计:在STC单片机的开发环境中,设计可控硅调压调光的程序框图,包括定时器模块的初始化、脉冲宽度的调节、脉冲频率的调节等内容。

2. 代码编写:根据程序框图,编写STC单片机的控制程序,包括定时器模块的设置、中断服务程序的编写等内容。

3. 调试测试:将编写好的程序下载到STC单片机中,并通过实验评台连接可控硅和灯泡,进行调试测试,验证程序的正确性和稳定性。

四、可控硅调压调光程序的优化1. 采用PWM调光方案:利用STC单片机的PWM输出功能,可以实现对可控硅触发脉冲的精确控制,提高调光的稳定性和精度。

2. 优化触发脉冲生成算法:通过优化触发脉冲的生成算法,可以减小程序的运行时间,提高系统的响应速度。

3. 加入过压、过流保护:在程序中加入过压、过流保护机制,保护可控硅和灯泡免受损坏。

五、总结本文介绍了利用STC单片机编写可控硅调压调光程序的原理、应用和实现方法,以及程序的优化方案。

简述可控硅调光器的原理

简述可控硅调光器的原理

• 一种为螺旋式的构造方式, • 一种为平板式的构造方式, • 还有一种就是平底式的构造形式。
• 在日常生活中,螺旋式的构造形式比较多。 所以大家在使用的时候可以看好了。
• 这种可控硅调光器可以用作无接触点的连 接,并且将其迅速进行关闭,实现直流电 变为交流电的完美逆变。

• 另外,这种可控硅调光器还可以将一种频 率的交流电变为另外一种频率的交流电。
• 可控硅调光器从外表上来看,主要有三种 构造形式。

简述可控硅调光器的原理
• 有关于这种可控硅调光器的原理究竟是什 么,接下来,文章将会为大家来做出全面 的阐述,大家可以一起来关注了解下。
• 可控硅调光器是一种可控硅的整流元件, 这种整流元件具有三个 PN结构,属于一种 大功率的半导体元件。
• 这种可控硅调光器主要是有两晶闸通过反 向的方式连接而成。这种可控硅调光器的 功能可以控

LED可控硅调光原理及问题要点

LED可控硅调光原理及问题要点

LED可控硅调光原理及问题2010年11月10日 17:48 本站整理作者:佚名用户评论(0)关键字:LED(976)可控硅调光(3)1.前言如今,LED照明已成为一项主流技术。

LED手电筒、交通信号灯和车灯比比皆是,各个国家正在推动用LED灯替换以主电源供电的住宅、商业和工业应用中的白炽灯和荧光灯。

换用高能效LED 照明后,实现的能源节省量将会非常惊人。

仅在中国,据政府*估计,如果三分之一的照明市场转向LED产品,他们每年将会节省1亿度的用电量,并可减少2900万吨的二氧化碳排放量。

然而,仍有一个障碍有待克服,那就是调光问题。

白炽灯使用简单、低成本的前沿可控硅调光器就可以很容易地实现调光。

因此,这种调光器随处可见。

固态照明替换灯要想真正获得成功的话,就必须能够使用现有的控制器和线路实现调光。

白炽灯泡就非常适合进行调光。

具有讽刺意味的是,正是它们的低效率和随之产生的高输入电流,才是调光器工作良好的主要因素。

白炽灯泡中灯丝的热惯性还有助于掩盖调光器所产生的任何不稳定或振荡。

在尝试对LED灯进行调光的过程中遇到了大量问题,常常会导致闪烁和其他意想不到的情况。

要想弄清原因,首先有必要了解可控硅调光器的工作原理、LED灯技术以及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

2.可控硅调光的原理图1所示为典型的前沿可控硅调光器,以及它所产生的电压和电流波形。

图1 前沿可控硅调光器电位计R2调整可控硅(TRIAC) 的相位角,当VC2超过DIAC的击穿电压时,可控硅会在每个AC电压前沿导通。

当可控硅电流降到其维持电流(IH)以下时,可控硅关断,且必须等到C2 在下个半周期重新充电后才能再次导通。

灯泡灯丝中的电压和电流与调光信号的相位角密切相关,相位角的变化范围介于0度(接近0度)到180度之间。

用于替换标准白炽灯的LED灯通常包含一个LED阵列,确保提供均匀的光照。

这些LED以串联方式连接在一起。

每个LED的亮度由其电流决定,LED的正向电压降约为3.4 V,通常介于2.8 V 到4.2 V之间。

可控硅调光原理

可控硅调光原理

可控硅是可控硅整流元件的简称,是一种具有三个PN 结的四层结构的大功率半导体器件,一般由两晶闸管反向连接而成。

它的功能不仅是整流,还可以用作无触点开关的快速接通或切断;实现将直流电变成交流电的逆变;将一种频率的交流电变成另一种频率的交流电等等。

可控硅和其它半导体器件一样,有体积小、效率高、稳定性好、工作可靠等优点。

它的出现,使半导体技术从弱电领域进入了强电领域,成为工业、农业、交通运输、军事科研以至商业、民用电器等方面争相采用的元件。

目前可控硅在自动控制、机电应用、工业电气及家电等方面都有广泛的应用。

可控硅从外形上区分主要有螺旋式、平板式和平底式三种。

螺旋式应用较多。

可控硅有三个极----阳极(A)、阴极(C)和控制极(G),管芯是P型导体和N型导体交迭组成的四层结构,共有三个PN 结,与只有一个PN结的硅整流二极管在结构上迥然不同。

可控硅的四层结构和控制极的引入,为其发挥“以小控大”的优异控制特性奠定了基础。

可控硅应用时,只要在控制极加上很小的电流或电压,就能控制很大的阳极电流或电压。

目前已能制造出电流容量达几百安培以至上千安培的可控硅元件。

一般把5安培以下的可控硅叫小功率可控硅,50安培以上的可控硅叫大功率可控硅。

我们可以把从阴极向上数的第一、二、三层看面是一只NPN型号晶体管,而二、三、四层组成另一只PNP型晶体管。

其中第二、第三层为两管交迭共用。

可画出图1的等效电路图。

当在阳极和阴极之间加上一个正向电压E,又在控制极G和阴极C之间(相当BG2的基一射间)输入一个正的触发信号,BG2将产生基极电流Ib2,经放大,BG2将有一个放大了β2 倍的集电极电流IC2 。

因为BG2集电极与BG1基极相连,IC2又是BG1 的基极电流Ib1 。

BG1又把Ib1(Ib2)放大了β1的集电极电流IC1送回BG2的基极放大。

如此循环放大,直到BG1、BG2完全导通。

事实上这一过程是“一触即发”的,对可控硅来说,触发信号加到控制极,可控硅立即导通。

双向可控硅调光电路原理

双向可控硅调光电路原理

双向可控硅调光电路原理
双向可控硅调光电路原理是指通过控制双向可控硅的导通角度
来实现灯光的调节。

其基本原理是利用交流电压的正、负半周来控制双向可控硅的导通,从而实现灯光的调节。

在电路中,需要使用电阻、电容等元器件来对交流电压进行处理,以满足双向可控硅的工作条件。

此外,还需要使用触发器、计时器等数字电路元器件来实现灯光的精确调节。

双向可控硅调光电路具有调节范围广、调节精度高、结构简单等优点,因此在家庭照明、舞台照明等领域得到了广泛应用。

- 1 -。

双向可控硅调光电路原理

双向可控硅调光电路原理

双向可控硅调光电路原理
双向可控硅调光电路原理
双向可控硅调光电路原理
如下图所示,当接通电源,220V经过灯泡VR4 R19对C23充电,由于于电容二端电压
是不能突变的,充电需要一定时间的,充电时间由VR4和R19大小决定,越小充电越快,
越大充电越慢。

当C23上电压充到约约为33V左右的时候,DB1导通,可控硅也导通,
可控硅导通后,灯泡中有电流流过,灯泡就亮了。

随着DB1导通,C23上电压被完全放掉,DDB1又截止,可控硅也随之截止,灯泡熄灭,C23上又进行刚开始一样的循环。

因为时间
短人眼有暂留的现象,所以灯泡看起来是一直亮的。

充放电时间越短,灯泡就越亮,反之,R20 C24能保护可控硅。

如果用在在阻性负载
上可以省掉.如果是用在感性负载,比如说电动机上就要加上去。

这个电路在要求不高的情
况下,也可以用于电动机调速上。

dali调光跟可控硅调光

dali调光跟可控硅调光

dali调光跟可控硅调光
摘要:
一、引言
二、大连调光的原理与特点
三、可控硅调光的原理与特点
四、大连调光与可控硅调光的比较
五、结论
正文:
一、引言
调光技术是照明控制领域的一项重要技术,它可以通过调整光源的亮度来实现对室内照明的控制。

在众多的调光技术中,大连调光和可控硅调光是两种常见的调光方式。

本文将对这两种调光技术进行详细的阐述和比较。

二、大连调光的原理与特点
大连调光,又称为数字调光,是一种通过脉冲宽度调制(PWM)技术来调整光源亮度的调光方式。

其主要原理是通过改变脉冲的宽度来控制光源的亮度。

大连调光具有调光精度高、调光范围广、响应速度快等特点。

三、可控硅调光的原理与特点
可控硅调光,又称为线性调光,是一种通过改变可控硅的导通程度来调整光源亮度的调光方式。

其主要原理是通过改变可控硅的导通角来控制光源的亮度。

可控硅调光具有调光精度较高、调光范围较广、稳定性好等特点。

四、大连调光与可控硅调光的比较
大连调光和可控硅调光在调光原理、调光精度、调光范围等方面都有相似之处,但它们也存在一些不同。

大连调光响应速度快,适用于需要快速调光的场合,而可控硅调光稳定性好,适用于长时间连续调光的场合。

此外,大连调光主要适用于LED 等数字光源,而可控硅调光主要适用于白炽灯、荧光灯等模拟光源。

五、结论
总的来说,大连调光和可控硅调光各有优缺点,适用于不同的场合。

在选择调光方式时,需要根据实际需求和设备特性来进行选择。

可控硅的调光原理

可控硅的调光原理

可控硅的调光原理
可控硅调光原理是利用可控硅这种半导体器件来实现光的调节和控制。

可控硅是一种具有双向可控性的半导体开关,可以实现对电流的控制。

其基本原理是通过激活和关闭可控硅中的三层PN结,从而实现电流的开和关。

可控硅具有一个控制端和两个电源端,一般分别为控制端G、阳极A和阴极K。

当控制端施加一个正脉冲信号时,可控硅
的阻抗减小,电流可以流过可控硅,实现导通状态。

而当控制端施加一个负脉冲信号或者不施加信号时,可控硅的阻抗增大,电流不能流过可控硅,实现关断状态。

在调光过程中,我们通常使用相位控制调光方式。

相位控制调光就是调节交流信号的导通时间,从而改变电路中的平均功率,实现光的调节。

以可控硅为开关的电路,通过控制信号的延迟时间来改变可控硅的导通角度,从而改变电路的导通时间,进而改变灯光的亮度。

在每一个电源周期内,通过改变控制信号延迟时间,可控硅的导通角度也在变化,从而改变灯光的亮度。

当控制信号延迟时间为0时,可控硅的导通角度为0,电路不导通,灯光最暗;
当控制信号延迟时间为π时,可控硅的导通角度为180度,电路导通时间最长,灯光最亮。

通过改变控制信号延迟时间的大小,可以实现灯光的任意亮度调节。

总结起来,可控硅调光原理是利用可控硅的导通角度来控制电路的导通时间,从而实现对灯光的亮度调节。

通过改变控制信
号的延迟时间,可以改变可控硅的导通角度,从而实现灯光的任意亮度调节。

双向可控硅调光原理

双向可控硅调光原理

双向可控硅调光原理
双向可控硅调光器是一种常用于照明系统中的电子器件,它能够实现对灯光强度的调节。

其原理是利用双向可控硅器件的特性,通过调节其导通角度,控制电流的大小,从而控制灯光的亮度。

在调光的过程中,需要通过传感器来检测光线的强度,然后再通过控制电路将调节信号传递给双向可控硅,从而实现对灯光的调节。

双向可控硅调光器具有调光范围广、能耗低、响应速度快等优点,已被广泛应用于家庭照明、商业照明等领域。

- 1 -。

dali调光跟可控硅调光

dali调光跟可控硅调光

dali调光跟可控硅调光【原创版3篇】目录(篇1)1.引言2.Dali调光与可控硅调光的概念和原理3.Dali调光的特点和优势4.可控硅调光的特点和优势5.结论正文(篇1)一、引言在照明控制领域,Dali调光和可控硅调光是两种常见的调光方式。

本文将介绍这两种调光方式的原理、特点和优劣势,以便读者更好地了解和选择合适的调光方案。

二、Dali调光与可控硅调光的概念和原理1.Dali调光:Dali调光是基于数字信号处理的调光方式,通过控制电压或电流的占空比来实现灯具亮度的调节。

Dali调光的优点是具有较高的稳定性和可靠性,缺点是价格较高。

2.可控硅调光:可控硅调光是通过控制电流的波形来调节灯具亮度,具有较高的效率和成本较低的优点。

但是可控硅调光在低亮度下可能会出现闪烁现象。

三、Dali调光的特点和优势1.高稳定性:Dali调光具有较高的稳定性和可靠性,能够实现精确的亮度控制。

2.高精度:Dali调光的精度较高,能够实现灯具亮度的精细调节。

3.兼容性好:Dali调光具有良好的兼容性,能够与其他智能家居系统无缝对接。

4.价格较高:由于Dali调光的技术难度较大,价格相对较高。

四、可控硅调光的特点和优势1.高效率:可控硅调光具有较高的效率,能够节省能源。

2.成本较低:可控硅调光的成本较低,适合大规模应用。

3.易于实现:可控硅调光的技术成熟,易于实现。

4.存在闪烁现象:可控硅调光在低亮度下可能会出现闪烁现象,影响舒适度。

五、结论Dali调光和可控硅调光各有优缺点,在实际应用中需要根据具体场景和需求进行选择。

Dali调光具有高稳定性和高精度等优点,但价格较高;可控硅调光具有高效率和成本较低的优点,但在低亮度下可能出现闪烁现象。

目录(篇2)1.引言2.Dali调光与可控硅调光的概念3.Dali调光的特点4.可控硅调光的特点5.结论正文(篇2)一、引言在照明控制领域,Dali调光和可控硅调光是两种常见的调光方式。

本文将介绍这两种调光方式的原理和特点,以及它们在实际应用中的优缺点。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3. 双向可控硅调光电路分析
左图是一个典型的双向可控硅
调光器电路,电位器POT1和电阻R1、
R2 与电容C2构成移相触发网络,当
C2的端电压上升到双向触发二极管
D1的阻断电压时,D1击穿,双向可
控硅TRIAC被触发导通,灯泡点亮。

调节POT1可改变C2的充电时间常数,TRAIC的电压导通角随之改变,也就改变了流过灯泡的电流,结果使得白炽灯的亮度随着POT1的调节而变化。

POT1上的联动开关SW1在亮度调到最暗时可以关断输入电源,实现调光器的开关控制。

可控硅可控硅一旦被触发导通后,将持续导通到交流电压过零时才会截止。

可控硅承担着流过白炽灯的工作电流,由于白炽灯在冷态时的电阻值非常低,再考虑到交流电压的峰值,为避免开机时的大电流冲击,选用可控硅时要留有较大的电流余量。

触发电路触发脉冲应该有足够的幅度和宽度才能使可控硅完全导通,为了保证可控硅在各种条件下均能可靠触发,触发电路所送出的触发电压和电流必须大于可控硅的触发电压UGT与触发电流I GT的最小值,并且触发脉冲的最小宽度要持续到阳极电流上升到维持电流(即擎住电流I L)以上,否则可控硅会因为没有完全导通而重新关断。

保护电阻 R2是保护电阻,用来防止POT1调整到零电阻时,过大的电流造成半导体器件的损坏。

R2太大又会造成可调光范围变小,所以应适当选择。

功率调整电阻 R1决定白炽灯可调节到的最小功率,若不接入R1,则在POT1调整到最大值时,白炽灯将完全熄灭,这在家庭应用中会造成一定不便。

接入R1后,当POT1调整到最大值时,由于R1的并联分流作用,仍有一定电流给C2充电,实现白炽灯的最小功率可以调节,若将R1换为可变电阻器,则可实现更精确的调节,以确保量产的一致性。

同时R1还有改善电位器线性的作用,使灯光变化更适合人眼的感光特性。

电位器小功率调光器一般都选择带开关的电位器,在调光至最小时可以联动切断电源,这种电位器通常分为推动式(PUSH)和旋转式(ROTARY )两种。

对于功率较大的调光器,由于开关触点通过的电流太大,一般将电位器和开关分开安装,以节省材料成本。

考虑到调光特性曲线的要求,一般都选择线性电位器,这种电位器的电阻带是均匀分布的,单位长度的阻值相等,其阻值变化与滑动距离或转角成直线关系。

滤波网络由于被可控硅斩波后的电压不再呈现正弦波形,由此产生大量谐波干扰,严重污染电网系统,所以要采取有效的滤波措施来降低谐波污染。

图中L1和C1构成的滤波网络用来消除可控硅工作时产生的这种干扰,以便使产品符合相关的电磁兼容要求,避免对电视机、收音机等设备的影响。

温度保险丝对于大功率的调光器或用于组群安装的调光器,内部温升比平时要高,在电路中安装一只温度保险,可以在异常温升时切断电路,防止灾害事故的发生。

3.1可控硅的缓冲保护
可控硅在电路中工作时,它的开关状态并不是瞬间完成的。

可控硅刚导通时的等效阻抗还很大,这时如果电流上升很快,就会造成很大的开通损耗;同样,在可控硅接近完全关断
时也还有较大电流,这时如果可控硅两端的电压迅速上升,也会产生很大的关断损耗。

开关损耗会导致可控硅的发热量增加,严重时会造成期间烧毁。

采用适当的缓冲措施来抑制电流和电压的上升速率,可以有效改善可控硅的开关工作条件。

3.2可控硅调光器的滞后现象
普通的可控硅调光电
路存在开机功率和关机功
率不一致的现象,这种电位
器调至最小角度时的功率
比开机时同一位置的功率
要大的现象,就是普通调光
器的滞后效应。

滞后效应产
生的原因是每次触发可控硅时,充电电容被部分放电引起的。

在触发二极管上串入一个小电阻可以减轻这种现象,更有效的方法是采用上图的电路,用C2去触发可控硅,避免了滞后效应的出现。

3.3可控硅调光器的最小负载限制
使用可控硅调光器时,当负载小于一定功率时,灯泡就会出现闪烁现象,这是由于可控硅的最小维持电流不足所引起的。

由于不同型号的可控硅的最小维持电流并不一致,所以生产厂家都会在产品说明上标示出适用的最小负载功率限制,在使用时必须注意这个问题。

3.4白炽灯的闪烁
我们知道,人眼的瞳孔会随外界亮度的变化而调节大小,以控制进入眼睛的光线强度,但这个调节速度与景物的变化有一个约50~200mS的时间差,目的是用来防止外界亮度快速变化引起的眼部肌肉疲劳,人眼的这个特性称为“视觉暂留”。

白炽灯使用的是交变的50Hz电压,由于交流电的正负半波都会使白炽灯发光,所以白炽灯在1s内要闪烁100次,也就是闪烁周期是10ms,这个时间小于人眼的最小视觉暂留时间,同时由于灯丝发光后的热惰性较大,所以人眼很难感觉到白炽灯的闪烁存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