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能的产生》教案4
《电能的产生》教案公开课
第一节电能的产生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了解常见电池的结构、性能及使用注意事项,在生活中能根据需要选择合适的电池。
2、了解目前常用的几种发电方式中能量的转化过程、开发利用的可持续发展情况。
过程与方法:
通过水果电池的实验,了解电能获取的途径。
情感态度价值观:
了解各种电池和火力发电方式存在环境污染,提高学生的环境保护意识。
重点:
(1)常见干电池、蓄电池、太阳电池和燃料电池的能量转化特征和对环境的影响;
(2)各种发电方式中有关能量转化过程、影响可持续发展的因素,以及是否存在环境污染隐患等内容。
难点:常见干电池的的结构及性能。
教学设计:
生高温燃气,推动汽轮机转动,汽轮机驱动发电机来发电.
(1)根据上面的短文,请你将垃圾发电过程中的能量转化填写完整.(2)垃圾填埋后产生的沼气是一种.(填“可再生”或“不可再生”)能源.利用垃圾发电与传统的垃圾填埋处理方法相比有哪些优点(写出一条):.
4.某干电池的外包装说明(部分)如右边文字所示,请回答(每小题
各答一点即可)
注意:使用前确认电池正(+)负(-)极。
请勿将电池充电、火烧、与旧电池或不同类电池混用、请勿拆解电池或卸下聚能环,避免造成电池漏液或破裂
(1)保养或使用电池过程中应注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废旧电池应如何处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沪科版九年级全册物理教案:18.1电能的产生
教案:沪科版九年级全册物理教案:18.1电能的产生一、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选自沪科版九年级全册物理教材第18章第1节,主要讲述了电能的产生。
本节课的主要内容有:1)了解电源的作用,明确电源是通过非电能转化为电能的装置;2)掌握电池和发电机的工作原理;3)理解电能的产生过程。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电源的作用,知道电源是将其他形式的能量转化为电能的装置。
2. 使学生掌握电池和发电机的工作原理,能够解释实际生活中的相关现象。
3. 帮助学生理解电能的产生过程,提高他们的能量转化观念。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电池和发电机的工作原理,电能的产生过程。
2. 教学重点:电源的作用,电池和发电机的区别与联系。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电池、发电机、灯泡等。
2. 学具:笔记本、铅笔、直尺等。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让学生观察日常生活中使用的电池和发电机,思考它们是如何产生电能的。
2. 知识讲解:介绍电源的作用,讲解电池和发电机的工作原理,解释电能的产生过程。
3. 例题讲解:以一个简单的电路为例,讲解电能的产生和消耗过程。
4. 随堂练习:让学生设计一个简单的电路,并计算电能的产生和消耗。
5. 课堂讨论:分组讨论电池和发电机的优缺点,以及它们在生活中的应用。
六、板书设计电源:将其他形式的能量转化为电能的装置电池:化学能转化为电能发电机:机械能转化为电能电能的产生:电源 + 电路 = 电能七、作业设计1. 描述电池和发电机的工作原理,并说明它们之间的区别与联系。
2. 举例说明电能的产生过程,计算相关数据。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2. 拓展延伸:让学生调查生活中常见的能源转化现象,举例说明电能的产生和消耗过程。
重点和难点解析:电池和发电机的工作原理在上述教案中,电池和发电机的工作原理是本节课的重点和难点。
这是因为电池和发电机是电能产生的关键装置,理解它们的工作原理对于掌握电能的产生过程至关重要。
《电能从哪里来》优质课教学设计
《电能从哪里来》教学设计一、课前系统部分(一)课标分析《课程标准》中物质世界的具体内容标准认为,电是生活和工作中常用的能量来源,各种能量是可以相互转化的。
(二)教材分析电不是自然存在的能源,而是由其他能源(风能、水能、热能等)转换来的二次能源。
本课共有三个活动:1、了解各种各样的电池。
教材中列出了干电池、光电池、蓄电池、纽扣电池,以帮助学生了解他们的相同之处和不同之处。
了解它们把哪些能量转化成了电能。
2、我们来发电。
教材中安排了用电动机模拟发电的活动。
教材中的用电动机来发电,难度很大,小电动机很小,露出来的小螺丝口很难拴住绳子,为此,我对这个实验进行了改进。
详见教学过程,活动一。
3、了解发电真的电能从哪里来。
(三)学生分析1. 分析学生已有的认知水平和能力状况。
在上一课中,学生认识了电能转化成其他形式的能——磁能,这一课认识其他形式的能转化成电能,这就使学生更深入地认识电能与其他形式能量的互相转化。
2. 分析学生存在的学习问题。
第一课中学生已经能够制成电流检测器。
学生对于电转化成磁有了直观感性的认识。
3. 分析学生的学习需要和学习行为这一课将磁铁也缠上线圈,移动起来,反过来,就产生了电,可以用第一课的电流检测器来检验磁能是如何转化成电能的。
(四)教学目标1. 按课程标准确定课堂教学目标三维目标。
A、知识与能力目标电池是把化学能或者光能转化成了电能。
发电的方法有多种。
电能都是其他形式的能转化来的。
B、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观察、实验和阅读资料认识电能的来源。
C、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体验科学技术对社会进步的贡献。
2. 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第二个活动,我们来发电,将磁能转化成电能。
难点电能都是其他形式的能量转化来的。
教学策略与设计说明。
(五)教学策略本课采取,实验探究的方法,来完成对“电能是哪里来”的理解。
1、借助第一课和前几课对电产生磁,引出电能转化成磁能,进而通过分组实验,探究磁能转化成电能的过程直观看到电磁之间的互相转化,转化的方法。
(完整版)第一节 电能的产生教案
生:知道!用在MD上,我经常听MD,就是用这种电池,充一次电可以用好几天。
师:有的小组动作不够快,那么在第三个项目就要努力了。请同学们对刚才全班所搜集到的电池进行分类,只要说得合理就行。
生:根据使用的材料来分,这就是锌锰电池,这就是锂电池……
了解常见电池、常用的几种发电方式中能量的转化过程。
2。过程与方法:
了解常见电池的结构、性能及注意事项,在生活中能根据需要选择合造的电池.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了解电能获得的或持续发展情况,增强环保意识。
三、学情分析(手写)
四、教学策略(教学方法、教学手段.)
本节课我采用的教学方法是以学生合作学习、自主探究方法为主的综合启发式,同时充分发挥信息技术与物理学科的整合作用。在教的方面,整个教学过程要充分体现以学生为本的教育思想,贯穿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问题为线索的原则,坚持启发式。在教学各个环节不断地为学生创设问题情境,设置悬念,适时点拨诱导。
师:电灯发亮,说明它有电流流过。上节课我们知道,电池中产生的电能是化学能转化过来的,那么从这个实验我们有可以知道,这盏灯的电能又是从什么转化过来的?
生:机械能。
师:轮子转动越快,灯越亮,就有越多机械能转化为电能.但是如果发电要靠人力来发电的话,那谁肯发电。你们能否想出方法,不用人力推动,也能发电,你们有什么办法呢?
七、教学流程(教师活动、学生活动、习题设计)
1、“认识电池”部分的教学
(上课前,要求学生以小组为单位,搜集尽可能多的种类不同的电池)
师:同学们,把带来的电池拿出来,点点数,看看找到多少个不同的电池?
生:我们8个!
生:我们13个!
18.1电能的产生教案
正兴学校初中部物理科备课标准(新授课) 第周九年级组别:11 组长:庄平西教师姓名授课时间年月日课型新授课课题第18章第1节电能的产生课时数1 第1 课时教学目标1、了解常见电池的结构、性能及使用注意事项。
2、知道目前常用的发电方式及其能量的转化、开发利用情况和可持续发展情况。
3、了解各种电池和火力发电方式存在环境污染,提高我们的环境保护意识。
教学重点了解电池、发电机的结构、性能、使用注意事项和能量转化教学难点发电机和电池的原理教学步骤教学过程设计教学方法与设计意图一、复习旧课(3-5分钟)电灯电能转化为内能和光能电饭煲电能转化为内能风扇电能转化为机械能电源是提供电能的装置复习了解学生对上一节课的掌握情况,巩固所学知识。
二、新课导入(2-4分钟)电能转化为电能转化为内能电能转化为机械能内能和光能思考:这么多用电器它们都需要消耗电能,那么这些电能是由谁提供的呢?从生活实例引入新课,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
三、预习检查(5-8分钟)电池是一种把其他形式的能转化成的装置电池提供的是电,家庭电路提供的是电化学电池是把能转化为电能的装置太阳能电池是把能转化为电能的装置发电机是一种把其他形式的能转化成的装置四、课程讲授(10-15分钟)电能是由电源提供的,生活中常见的电源主要有电池和发电机一、电池电池是一种把其他形式的能转化成电能的装置电池提供的是直流电种类繁多在语文中,科技文的阅读能力是一项很重要的能力,下面请同学们阅读书本P157-160页内容完成下图表格(一)化学电池1、干电池日常使用的干电池是一种锌锰电池a、不论干电池的号数(1、2、5、7)形状如何,它们的电压都是1.5Vb、原理:把化学能转化为电能c、废弃化学电池会污染环境2、蓄电池充电:电能转化为化学能供电:化学能转化为电能一节蓄电池电压2V蓄电池能多次充电使用(二)太阳能电池讲授法原理:太阳能转化为电能在生活中,电池一般用在什么地方?能用来给家里供电吗?不能这时候就需要一个能够提供充足电能的装置——发电机二、发电机1、发电机能提供充足、强大的电能2、发电机把其它形式的能转化成电能由学生阅读书本P160-162,完成下面表格。
电能的产生-沪科版九年级全一册教案
电能的产生-沪科版九年级全一册教案一、教学目标1.了解电能的基本概念和产生方式2.理解电能转化为其他形式能量的原理3.了解电能的应用领域和未来发展趋势二、教学重点1.电能的基本概念及产生方式2.电能转化为其他形式能量的原理三、教学难点1.关于不同形式的能量转化为电能的原理2.电能在实际应用中的发挥四、教学方法1.授课讲解2.观察、实验3.讨论五、教学过程1. 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教案、实验器材、PPT2.学生准备:听讲、笔记2. 思考引入电器家电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十分普遍,那么这些家电是靠什么来工作的呢?如何产生电能呢?3. 知识讲解(1)电能的基本概念电能是电荷相对位置的能量,它来自于带电体间的相互作用力,并随着电荷间相对位置而改变。
(2)电能的产生方式电能的产生是利用金属材料的物理性质来实现的,通常,电能的产生包括以下方式:•感应•摩擦•化学•光电效应(3)电能转化为其他形式能量的原理电能可以通过以下方式转化为其他形式能量:•电能转化为热能:抵挡电阻的产生热能•电能转化为机械能:电动机、电磁铁等将电能转化为机械能•电能转化为化学能:由电化学电池实现•电能转化为光能:通过发光二极管等将电能转化为光能4. 实验探究(1)实验目的通过实验探究不同形式的能量转化为电能的原理(2)实验步骤1.用弹簧秤在电动车的轮胎上量力,测得最大力的大小。
2.将特制的生成电能的设备放在电动车的轮子附近,将转矩传感器粘在轮子上,用数字万用表记录这个设备产生的直流电的大小。
3.多次重复实验,记录下所产生的电能和使用弹簧秤等的数据。
(3)实验结果分析从实验数据可以看出,在电动汽车行驶时,其轮子旋转,这就为嵌在轮子里的发电机供了动力。
发电机从旋转轮子中获得旋转能,进而将其转换为可储存电能。
5. 知识总结1.电能的基本概念及产生方式2.电能转化为其他形式能量的原理6. 课后作业1.了解电能的应用领域和未来发展趋势2.在实际生活中,观察电能转化为其他形式能量的现象,并写出电能转化为其他形式能量的原理。
教科版六年级科学上册《电能从哪里来》教案含教学反思
教科版六年级科学上册《电能从哪里来》教案含教学反思一、教学目标1.了解电的起源和基本知识;2.掌握电能转化的过程和电的使用;3.提高学生观察能力和实验操作能力。
二、教学内容本节课讲解了电的起源、电能的转换和电的使用。
其中重点讲解了电的产生、输送、储存以及电路的构成和基本电器的使用。
三、教学重点难点1. 教学重点1.电的产生和输送;2.电路的构成;3.基本电器的使用。
2. 教学难点1.学生对电的概念和电路的认识;2.学生对基本电器的使用。
四、教学方法本课以讲解、演示和实验为主要教学方法。
涉及到的实验主要是通过电流表、电压表、电阻表和小灯泡等器材的组合,让学生进一步理解电路的构成和电能转换的过程。
五、教学流程1. 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引出生活中的用电现象,引起学生对课程的兴趣,同时让学生了解到电在日常生活中的重要作用。
2. 学习讲解(30分钟)(1)授课内容一:电的起源和电能转化•电的起源;•电能转换的过程;•电能使用的主要方式。
(2)授课内容二:电路的构成和基本电器的使用•电路的构成:用电源、导体、用电器组成的闭合通路;•基本电器的使用:电流表的测量、电压表的测量、电阻表的测量、小灯泡的使用。
3. 实验操作(35分钟)1.熟悉实验材料;2.确定实验流程;3.实验操作;4.分析实验结果,理解电路的构成和电能转换的过程4. 总结反思(10分钟)教师给予学生及时的肯定和评价,让学生进行自我评价,同时提出改进意见,以便下一步课程教学的优化。
六、教学反思本节课讲解生动、简明清晰,准确清晰地刻画了电的起源、电能转换、电力的使用,并通过实验操作让学生进一步理解电路的构成和电能转换的过程。
在课程进程中,教师启发学生关注文章中提到的关键信息,并通过提问来促进学生参与。
整节课让学生对电力方面的知识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和热情,也增加了他们的实践动手能力。
同时,本节课本着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原则,在实验环节中,教师充分利用实验室的环境开展了“电路的构成和基本电器的使用”的实验,其实验内容既科学,又实用。
电从哪里来中班科学教案
电从哪里来中班科学教案第一节:电是什么?导入:大家好!今天我们要一起探索一个有趣的问题,那就是“电是从哪里来的呢?”你们思考一下,有没有见过电呢?教学过程:1. 引导学生思考:请学生们回忆一下,你们在生活中见过电吗?电是什么样子的?它可以做什么事情?2. 学生回答问题:请几位学生分享一下你们的观察和想法。
3. 引导学生理解电的概念:根据学生们的回答,教师引导学生理解电是一种能量形式,可以用于点亮灯泡、让电视工作等。
4. 提问概念进一步理解:那么,电是从哪里来的呢?是从插座里来的吗?第二节:电从哪里来?导入:上节课我们学习了电是一种能量,那么电从哪里来的呢?今天我们就一起来探索一下。
教学过程:1. 向学生提问:电从哪里来呢?是从插座里来的吗?2. 引导学生思考:学生可以组织自己的想法,讨论一下电从哪里来的可能性。
3. 学生回答问题:请几位学生分享一下你们的观察和想法。
4. 探索电的产生过程:教师引导学生了解到,电是由其他能量形式转化而来的,比如水力发电、热能发电等。
5. 举例说明:通过举例子,让学生更好地理解电的产生过程。
第三节:水力发电导入:我们刚才说到电可以通过其他能量形式转化而来,其中之一就是水力发电。
那么,水力发电是怎么产生电的呢?教学过程:1. 引导学生思考:水力发电是怎么产生电的呢?你们有没有听说过或了解过水力发电?2. 学生回答问题:请几位学生分享一下你们对水力发电的了解。
3. 讲解水力发电的原理:教师通过简单易懂的语言和图示,向学生讲解水力发电的原理。
包括水能转化为机械能,再由机械能转化为电能的过程。
4. 举例说明:通过展示一些水力发电站的图片,让学生更加直观地了解水力发电的过程。
第四节:热能发电导入:我们之前讲了水力发电,那么还有其他的能量形式可以产生电吗?对,还有热能发电。
接下来我们来了解一下热能发电吧。
教学过程:1. 引导学生思考:热能发电是怎么产生的呢?你们有没有听说过或了解过热能发电?2. 学生回答问题:请几位学生分享一下你们对热能发电的了解。
《电能的产生》公开课教案
《电能的产生》公开课教案一、教学目标1.了解常见电池的结构、性能及使用注意事项。
知道干电池和蓄电池的能量转化,了解燃料电池的工作原理。
了解常见的发电方式及其能量转化,知道火力发电、水力发电和核能发电的优缺点。
2.通过观察、讨论和资料分析,提高学生的信息处理能力和合作学习能力。
通过对不同发电方式的比较,培养学生的分析归纳能力。
3.使学生认识到电能的产生与人类生活息息相关,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
培养学生节约用电、保护环境的意识。
二、教学重难点1. 教学重点常见电池的能量转化和使用注意事项。
常见发电方式的能量转化和优缺点。
2. 教学难点燃料电池的工作原理。
三、教学方法讲授法、讨论法、直观演示法、自主探究法四、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3 分钟)展示各种使用电能的电器图片,提问学生这些电器工作时的能量来源,引出电能的产生这一主题。
(二)新课讲授(25 分钟)1. 电池干电池展示干电池,介绍其结构和正负极。
讲解干电池的能量转化:化学能转化为电能。
强调干电池使用后的处理方式,培养环保意识。
蓄电池介绍蓄电池的充电和放电过程,以及能量转化。
举例说明蓄电池在生活中的应用,如汽车蓄电池。
燃料电池讲解燃料电池的工作原理,通过化学反应产生电能。
介绍燃料电池的优点和应用前景。
2. 发电方式火力发电展示火力发电的示意图,讲解其工作过程。
分析火力发电的能量转化:化学能→内能→机械能→电能。
讨论火力发电的优缺点,如对环境污染较大等。
水力发电播放水力发电的视频,介绍其原理和能量转化:机械能→电能。
强调水力发电的优点,如清洁、可再生等。
核能发电讲解核能发电的原理,利用核反应堆中的核裂变产生能量。
分析核能发电的优缺点,如高效但存在安全隐患等。
(三)课堂练习(10 分钟)1. 下列关于电池的说法中,错误的是()A. 干电池是将化学能转化为电能B. 蓄电池充电时将电能转化为化学能C. 燃料电池是一种新型电池,它可以将燃料的化学能直接转化为电能D. 所有电池都是将电能转化为化学能2. 火力发电的能量转化过程是()A. 化学能→内能→机械能→电能B. 内能→化学能→机械能→电能C. 机械能→内能→化学能→电能D. 电能→机械能→内能→化学能3. 下列发电方式中,对环境影响最小的是()A. 火力发电B. 水力发电C. 核能发电D. 都一样(四)课堂小结(5 分钟)1.总结常见电池的特点和能量转化。
九年级物理全册18.1电能的产生教案(新版)沪科版
九年级物理全册18.1电能的产生教案(新版)沪科版《电能的产生》教案【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 了解常用电池的构造、类型、性能、及使用过程中的能量转化情况。
(2) 知道火力发电、水力发电及核能发电方式中的能量转化。
(3) 了解电池及各类能源的使用与环境之间的关系。
2、过程与方法在探究过程中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发现能力、比较能力、分析能力和表述信息的能力。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通过学习提高学生的环境保护意识【教学重点】电池的构造、类型、性能及使用过程中的能量转化,火力发电、水力发电及核能发电方式中的能量转化。
【教学难点】蓄电池充电和使用过程中的能量转化,电池的使用及发电机发电与环境的关系。
【教学方法】观察法、比较法、讨论法. 【课前准备】型号不同的常见干电池、蓄电池、太阳能电池、发电机教学挂图。
【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我们知道电路中可以用电池做为电源,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一下电池的内部结构是如何构成?1二、讲授新课一、电池1.定义:电池是一种把其他形式的能转化成电能的装置。
电池提供的是直流电. 直流电的大小和方向不随时间变化.示波器上显示的直流电知识拓展供电系统给家庭电路提供的是交流电。
它周期性变化的次数与时间之比称为交流电的频率(单位是Hz)。
交流电的大小和方向随时间做周期性变化,我国交流电的频率是50 Hz。
示波器上显示的交流电2.种类:化学电池和太阳能电池。
(一)化学电池21、化学电池:把化学能转化为电能的装置.它是生活中常用的电池,常见的形状有圆柱体、长方体、小的如纽扣形等。
2、根据所用的材料不同,化学电池分为锌锰干电池、铅酸蓄电池、镍镉电池、锂电池、锌银电池等。
锌锰干电池铅酸蓄电池镍镉电池镍镉电池可重复500次以上的充放电,经济耐用。
3锂电池锌银电池3、一次电池和二次电池(1)一次电池:一次电池的使用是一次性的,一次电池又叫原电池,一节原电池的电压都是1.5V;(2)二次电池:二次电池可反复充电使用,二次电池又叫蓄电池。
电能的产生说课稿
电能的产生说课稿一、说教材《电能的产生》是高中物理课程中的重要一课,它处于能源领域的核心地位。
本文主要介绍了电能的产生原理、发电方式以及能量转换的相关知识。
这一课的作用在于使学生对电能的产生有一个全面、系统的认识,从而加深对能源科学和可持续发展的理解。
(1)作用与地位:电能作为现代社会最重要的能源之一,其产生过程和原理的学习对于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培养能源节约意识具有重要意义。
《电能的产生》不仅是物理课程的一部分,还与其他学科如化学、地理等有着密切联系,体现了学科间的融合。
(2)主要内容:本文主要包含以下三个方面内容:1. 电能的产生原理:介绍电磁感应现象及其在发电机中的应用,使学生理解电能是如何从机械能、化学能等能源中转换而来。
2. 发电方式:分析不同类型的发电站(如火力发电、水力发电、核能发电等)及其优缺点,让学生了解各种发电方式在实际应用中的特点。
3. 能量转换:探讨能量转换的效率、损耗等问题,引导学生关注能源的合理利用和节能降耗。
二、说教学目标学习本课,学生需要达到以下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1. 掌握电磁感应现象及其在电能产生中的应用。
2. 了解各种发电方式的原理、特点及其对环境的影响。
3. 理解能量转换的规律,提高能源利用效率。
(2)能力目标:1. 培养学生运用物理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2. 提高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和观察能力。
3. 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创新思维。
(3)情感目标:1. 增强学生对电能产生的兴趣,激发学习物理的热情。
2. 培养学生的能源节约意识和环保意识。
3. 引导学生关注国家能源战略,培养社会责任感。
三、说教学重难点(1)重点:1. 电磁感应现象及其在电能产生中的应用。
2. 不同发电方式的原理、特点及其优缺点。
3. 能量转换的规律及其在实际应用中的体现。
(2)难点:1. 电磁感应现象的理解和运用。
2. 发电方式在实际应用中的选择和评价。
3. 能量转换效率的提高及其对环境的影响。
《电能的来源导学案-2023-2024学年小学科学湘科版》
《电能的来源》导学案第一课时一、导入(10分钟)1. 引入话题:大家知道电能是从哪里来的吗?我们在平时生活中应用的电能是如何产生的呢?2. 激发沉思:请同砚们沉思一下,家里常用的电器都需要电能才能正常应用,那么这些电能是如何产生的呢?有哪些方式可以产生电能呢?3. 目标设定:通过今日的进修,我们将了解不同的电能来源以及它们的特点和应用。
二、观点诠释(20分钟)1. 介绍电能:电能是一种能源,可以转化为其他形式的能量,比如照明、加热、动力等。
2. 电能的来源:电能可以通过不同的方式产生,主要包括火力发电、水力发电、风力发电、光伏发电等。
三、火力发电(30分钟)1. 火力发电原理:利用燃烧煤、石油、自然气等化石燃料产生高温热能,通过蒸汽驱动汽轮机转动发电机产生电能。
2. 火力发电的特点:成本低、效率高、但会产生大量的二氧化碳等环境污染物。
3. 火力发电的应用:在举世范围内广泛应用,是目前主要的电能来源之一。
四、水力发电(30分钟)1. 水力发电原理:利用水能转化为机械能,通过水轮机带动发电机产生电能。
2. 水力发电的特点:清洁环保、稳定可靠、但需要有水资源支持。
3. 水力发电的应用:在山区、水库等地方广泛建设水电站,是一种分外重要的可更生能源。
五、风力发电(30分钟)1. 风力发电原理:利用风力转动风车叶片带动风力发电机产生电能。
2. 风力发电的特点:无污染、资源丰富、但受风速和地形等影响。
3. 风力发电的应用:在海边、平原等地方建设风力发电场,逐渐成为重要的清洁能源。
六、光伏发电(30分钟)1. 光伏发电原理:利用太阳能转化为电能,通过光伏板中的太阳能电池将太阳能转化为电能。
2. 光伏发电的特点:清洁环保、适应性强、但受天气和光照影响。
3. 光伏发电的应用:在屋顶、太阳能电站等地方广泛应用,是将来进步的主要方向之一。
七、小结与总结(10分钟)1. 回顾今日的进修:我们进修了火力发电、水力发电、风力发电和光伏发电等不同的电能来源。
教科版科学六上《电能从哪里来》教学设计
教科版科学六上《电能从哪里来》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电能从哪里来》这一课是教科版科学六上的一章内容。
本节课主要让学生了解电能的来源和传输过程,以及电能的转化和利用。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能够理解电能的产生、传输、转化和利用的基本原理,提高学生对电能的认识和理解。
二. 学情分析学生在进入本节课的学习之前,已经学习了电学的基本知识,如电路、电流、电压等概念。
他们对电学知识有一定的了解,但电能的来源和传输过程以及电能的转化和利用方面可能还比较陌生。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注重引导学生通过生活实例来理解电能的相关概念。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电能的来源和传输过程,掌握电能的转化和利用的基本原理。
2.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实验和探究,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实验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激发学生对科学知识的兴趣,培养学生的节能意识,让学生明白电能的重要性。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电能的来源、传输过程、转化和利用。
2.难点:电能的传输原理、电能的转化和利用。
五. 教学方法1.讲授法:讲解电能的来源、传输过程、转化和利用的基本原理。
2.实验法:进行电能传输和转化的实验,让学生直观地了解电能的相关概念。
3.讨论法:分组讨论生活中的电能利用实例,引导学生深入理解电能的转化和利用。
六. 教学准备1.教具:PPT、实验器材(如电池、灯泡、导线等)。
2.学具:实验记录本、笔。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通过向学生提问:“你们知道电能是从哪里来的吗?”引发学生对电能来源的思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呈现(15分钟)利用PPT展示电能的来源和传输过程的图片,引导学生了解电能的产生和传输。
3.操练(10分钟)进行电能传输和转化的实验,让学生直观地了解电能的相关概念。
实验过程中,引导学生观察、思考并记录实验现象。
4.巩固(5分钟)学生分组讨论生活中的电能利用实例,引导学生深入理解电能的转化和利用。
小学综合实践电能教案
课时:2课时年级:五年级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了解电能的概念、电能的产生、电能的传输和电能的应用。
2. 过程与方法:通过实验、观察、讨论等方式,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科学探究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对科学知识的兴趣,培养学生爱护能源、节约用电的良好习惯。
教学重点:1. 电能的产生和传输过程。
2. 电能的应用及其对人类生活的影响。
教学难点:1. 电能的产生原理。
2. 电能的传输方式。
教学准备:1. 多媒体课件2. 实验器材:电池、灯泡、导线、开关、小电动机等3. 教学图片和视频资料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1. 通过展示生活中的电器图片,引导学生思考:这些电器是如何工作的?2. 提问:你们知道这些电器是利用什么能源工作的吗?二、新课导入1. 介绍电能的概念:电能是电流在电路中做功时所具有的能量。
2. 介绍电能的产生:电能可以通过发电厂产生,也可以通过电池产生。
3. 介绍电能的传输:电能通过输电线路传输到各个地方。
三、实验探究1. 实验一:电池产生电能a. 准备电池、灯泡、导线、开关。
b. 将电池、灯泡、导线、开关按照电路图连接起来。
c. 打开开关,观察灯泡是否发光。
d. 分析实验现象,得出结论:电池可以产生电能。
2. 实验二:电能传输a. 准备电池、灯泡、导线、开关、小电动机。
b. 将电池、灯泡、导线、开关按照电路图连接起来。
c. 将小电动机与电路连接,观察小电动机是否转动。
d. 分析实验现象,得出结论:电能可以通过导线传输。
四、课堂讨论1. 电能的应用有哪些?2. 电能对人类生活有哪些影响?3. 我们应该如何节约用电?五、总结1. 介绍电能的产生、传输和应用。
2. 强调节约用电的重要性。
第二课时一、复习导入1. 复习上一节课的内容,提问:我们学习了哪些关于电能的知识?2. 引导学生回顾实验过程和实验现象。
二、新课导入1. 介绍电能的传输方式:高压输电和低压输电。
2. 介绍电能的应用领域:工业、农业、交通、日常生活等。
初中物理电能的教案
初中物理电能的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电能的产生原理,掌握电能的计算方法。
2. 培养学生对能量转化观念的认识,提高实验操作能力和科学思维。
3. 引导学生关注电能的合理利用,增强环保意识,培养科学态度与责任感。
二、教学内容1. 电能的产生:电池、发电机等装置产生电能的原理。
2. 电能的消耗:电流做功的过程,电能转化为其他形式能量的实例。
3. 电能的计算:电功公式及其应用。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电能的产生原理及电能的消耗过程。
2. 电功公式的记忆与应用。
四、教学方法1. 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思考电能的产生与消耗。
2. 利用实验演示法,让学生直观地观察电能的转化过程。
3. 采用分组讨论法,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和科学探究能力。
五、教学过程1. 导入:展示生活中常见的电池和发电机,引导学生思考这些装置是如何产生电能的。
2. 新课讲解:1) 电能的产生:介绍电池、发电机等装置的工作原理,讲解电能的产生过程。
2) 电能的消耗:通过电流做功的实例,讲解电能是如何转化为其他形式能量的。
3) 电能的计算:介绍电功公式及其应用,让学生掌握电能的计算方法。
3. 实验演示:1) 电池组产生电能的实验:展示电池组给灯泡供电的过程,让学生观察电能的转化。
2) 发电机产生电能的实验:演示发电机的工作原理,让学生了解发电机如何产生电能。
4. 分组讨论:1) 让学生分组讨论电能的产生与消耗过程,总结电能转化的规律。
2) 各组汇报讨论成果,进行交流分享。
5. 课堂练习:1) 布置练习题,让学生运用电功公式计算实际问题。
2) 对学生的练习结果进行点评,巩固所学知识。
6. 总结与拓展:1) 总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强调电能的产生与消耗原理。
2) 提出拓展问题,引导学生关注电能的合理利用和环保问题。
七、教学评价1. 学生能熟练回答电能的产生与消耗原理。
2. 学生能正确运用电功公式计算电能。
3. 学生具备一定的实验操作能力和科学思维。
综合实践电能教案
课时:2课时年级:八年级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了解电能的概念、产生、传输和利用;掌握电能的计量单位、电能表的使用方法。
2. 过程与方法:通过实验、观察、讨论等方式,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观察能力和合作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对电能的兴趣,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和节约用电的观念。
教学重点:1. 电能的概念、产生、传输和利用。
2. 电能的计量单位、电能表的使用方法。
教学难点:1. 电能的产生和传输过程。
2. 电能表的正确使用。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1. 教师提问:同学们,你们知道电能是什么吗?电能有什么作用?2. 学生回答,教师总结:电能是一种重要的能源,广泛应用于我们的生活中。
二、新课讲解1. 电能的概念:电能是电荷在电场力作用下移动所具有的能量。
2. 电能的产生:电能可以通过发电机将机械能转化为电能。
3. 电能的传输:电能通过输电线路传输到各个地方。
4. 电能的利用:电能可以用于照明、加热、动力等。
三、实验演示1. 教师演示电能表的使用方法,让学生了解电能表的构造和读数方法。
2. 学生分组进行实验,观察电能表的变化,加深对电能的认识。
四、课堂小结1. 教师引导学生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总结电能的概念、产生、传输和利用。
2. 学生分享实验心得,教师点评。
第二课时一、复习导入1. 教师提问:上节课我们学习了电能的相关知识,请同学们回顾一下。
2. 学生回答,教师总结:电能是一种重要的能源,广泛应用于我们的生活中。
二、新课讲解1. 电能的计量单位:电能的计量单位是千瓦时(kW·h),简称“度”。
2. 电能表的正确使用:电能表应安装在干燥、通风、无腐蚀性气体的地方,读数时注意单位。
三、讨论与交流1. 教师提出问题:如何节约用电?同学们有哪些好的建议?2. 学生分组讨论,分享节约用电的方法。
四、课堂小结1. 教师引导学生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总结电能的计量单位和电能表的正确使用。
九年级物理171电能的产生教案
4.你听说过水果电池吗?怎样可以制成水果电池,请同学们利用桌上的器材做一做。
5.电池给人们生活带来了方便,在使用时应注意什么问题?
6.直流电与交流电有什么区别?
三、发电机
7.目前常用的发电方式有哪些?
8.请说出常用发电方式中的能量转化是怎样的?
九年级物理
第十七章 第一节 电能的产生
教
学
目
标
1.了解常见电池的结构、性能及使用注意事项,在生活中能根据需要选择合适的电池。
2.了解目前常用的几种发电方式中能量的转化过程、开发利用的可持续发展情况。
3.了解各种电池与火力发电方式存在环境污染,提高学生的环境保护意识。
重
点
常见干电池、蓄电池、太阳电池与燃料电池的能量转化特征与对环境的影响
9.从对环境的影响来看,分析常用发电方式的利与弊。
10.请列出你所知道的新型发电方式。
干电池、蓄电池、发电机等。讨论、交流、回答
教师通过示波器演示交流电与直流电波形情况。
学生观看挂图,回答问题,讨论、交流、回答
知
能
应
用
1、我国常用的1号、2号、5号、7号干电池的电压是________V,一个蓄电池的电压是________V。
答案见同步
小
结
与
作
业
小结:
本节实验课,你的实验结论对吗?理由?
作业:
1、完成其余相关题目。
2、预习下一节知识。
教后反思
本节内容属于了解性内容非常多,所以在讲解时比较简单。一些内容只要学生能记住内容,并且能够完成一些简单题目的解答就可以了。
达标检测题见同步
《电能从哪里来》教案
《电能从哪里来》教案【教材简析】本课的设计,着重聚焦在电不是自然存在的能源,而是由其他能源(风能、水能、热能、核能等)转换而来。
相比于上一节课了解电能转化为其他能源,本课主要帮助学生认识其他形式的能如何转化为电能,以及深入认识电能与其他能量的相互转化。
【教学目标】科学概念目标1.电池是把化学能或光能转化成电能。
2.电能都是其他形式的能量转化来的。
科学探究目标通过观察、实验、阅读资料认识电能的来源。
科学态度目标体验科学技术对社会进步的贡献。
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目标发电有多种方法,选择要考虑综合因素。
【教学重难点】重点:了解不同形式的能量是如何转化为电能的。
难点:描述手摇发电机是如何将动能转化为电能的。
【教学准备】学生准备:导线圈、指南针、小电动机、小灯泡、粗线。
教师准备:导线、各种电池照片、手摇发电机、小灯泡。
【教学过程】一、聚焦1.谈话:同学们,电的用途广泛、使用方便,人们的生活越来越离不开电,我们使用的电能又是从哪里来的呢?2.简单电路可以提供电能,让小灯泡发光。
3.手摇发电机,也可以让小灯泡发光,这里的电能又是从哪里来的呢?4.手摇发电机是将动能转化成电能,让小灯泡发光。
5.我们的常用电器,诸如日光灯、空调、电风扇,让它们发光发热、转动的电又是从哪里来的呢?设计意图:学生对电有一定的认识,但对于电能的产生并不是很理解。
通过手摇发电机的演示,让学生充分认识到电能是由其他能量转化而来的,聚焦电能转化,引出后面的学习。
二、探索活动一:学习并了解各式各样的电池。
1.学习并了解各式各样的电池。
2.了解一次电池、二次电池、硅光电池等电池都是将化学能或者光能转化为电能的。
且有些电池可以重复使用,有些是不可以的。
3.小结:电池虽然移动方便,但是往往电容量比较小,提供的电压也很小,只能满足一些小型用电器的使用。
而像我们教室里的电灯、电风扇、电脑、空调等电器需要的电压和电量都很大,这时就依靠从发电厂输送过来的交流电来工作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电能的产生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能力
1.了解常见电池的结构、性能及使用注意事项,在生活中能根据需要选择合适的电池。
2.了解目前常用的几种发电方式中能量的转化过程,以及开发利用的可持续发展情况。
3.了解各种电池和火力发电方式存在的环境污染。
(二)、过程与方法
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和交流合作的意识。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提高学生的环境保护意识。
内容分析:
重点:(1)常见电池的能量转化特征和对环境的影响。
(2)各种发电方式中有关能量转化过程,以及影响可持续发展的因素,是否存在环境污染隐患等内容。
难点:常见干电池的结构及性能。
教学方法:三疑三探、
教具与学具:导线、橘子、多媒体、演示电表、铜片、锌片、不同型号的电池
教学过程:
引入新课
同学们,小到能播放悠扬音乐的MP3、MP4,大到工厂里大型电机设备的运转,都离不开电,我们的生活也与电紧密的联系在一起,那么你知道电能是从哪里来的呢?(出示课题)设疑自探(一)
请同学们自学课本130-133页内容,完成下列填空.
1、电池是一种把能转化成能的装置,电池提供的是电(填“交流”或“直流”)。
2、电池的种类有、、、等。
我国常用的1号、2号、5号、7号干电池的电压是 V。
3、化学电池主要由正极、和糊状的电解质组成。
根据所用的材料不同,化学电池分为
干电池、电池、电池、电池等。
4、蓄电池可以重复使用,使用前要先充电,把能转化为
能储存在电池内;使用时再把能转化为能。
电解质溶液是。
一个铅蓄电池的电压是 V.
5、太阳能电池是将能转化成能的装置。
电池是通
过产生电能的装置。
6、燃料电池的效率,利用、等作燃料,可以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量,有利于。
学生完成后,交流,集体评讲并结合大量的图片和实物来完成。
二、解疑合探
(一)干电池
1、干电池构造
2、干电池的应用与废旧电池的处理。
交流与讨论
我国是世界上干电池生产和消费大国,更是干电池污染大国。
目前全国拥有干电池生产厂家200多家。
年产量已超过180亿只。
其中内销约90亿只,人均7只。
如果不处理好废旧电池,会产生什么后果?
(二)实验:
1、提出问题:你做过到水果电池的实验吗?
2、制定计划与设计实验
3、实验结论:水果电池能产生电。
质疑:水果电池为什么会产生电?
小结:总结电池的分类及有关特点.(让学生总结)
设疑自探(二)
请同学们自学课本133-135页内容,完成下列填空.
1、要得到更充足、更强大的电能是通过获取的,发电机是一种把能转化成能的装置。
2、常用的发电方式有、和等。
3、火力发电的能量转化过程是:燃料的化学能→→发电机转子的能→电能。
4、水的能→水轮机的能→发电机转子的
能→电能。
5、核能发电的能量传递和转化过程是:
核能→水和水蒸气的能→发电机转子的能→电能。
6、人们还在研究更多的利用各种资源发电,如、、、等。
学生完成后,交流,集体评讲并结合大量的图片来完成。
小结:总结发电机的分类及有关特点.(让学生总结)
质疑再探
1、同学们,学到这里,你还有什么疑问吗?
2、为什么火力发电厂用双水内冷汽轮发电机组?
运用拓展
1、南孚牌干电池的外包装说明(部分)如下表所示,请回答(每小题各答一点即可)。
(1)保养或使用电池过程中应注意:
(2)废旧电池应如何处理?
(3)目前人们乱丢废旧电池的现象非常普遍,请你针对这点给有关部门提出一条合理化建议。
2、将下列能量变化与相应的电源连起来。
化学能转变为电能发电机
机械能转变为电能太阳能电池
太阳能转变为电能蓄电池
布置作业:
课后作业1、2两小题
教学思路设计说明:
1、本节课学生要了解的知识比较多、碎,而且大部分知识都贴近生活,主要通过学生的自主学习、实物展示和交流合作来完成对知识的教与学。
2、在教学过程中,以学生为主体,教师只作为引领者,把课堂还给学生,注重学生能力培养,激发学生热爱生活,探索自然的热情。
3、通过归纳总结,培养严谨的学习习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