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生物学 简答题重点整理
医学生物学 重点
医学生物学期末作业答案(仅供参考)一:名词解释细胞体积的守恒定律:无论其种属差异有多大,同一器官与组织的细胞大小通常在一个恒定的范围内。
即生物体的机体大小及器官的大小与细胞的大小无关,而与其数量成正比。
单位膜:在电镜下观察,所有膜相结构的膜都呈现“暗—明—暗”三夹板式的结构,故将这三层结构称为单位膜。
内膜系统:指细胞质内在结构,功能以及发生上具有相互联系的膜性结构的总称。
包括内质网,高尔基复合体,溶酶体,过氧化物酶体,核膜以及各种膜性小泡等。
细胞氧化:在酶的催化下,将细胞内各种供能物质彻底氧化而释放能量的过程。
此过程中要消耗O2释放CO2和H2O,所以又称细胞呼吸。
双亲性分子:兼性分子——有一个亲水的头部和一个疏水的尾部。
被动运输:是物质从高浓度向低浓度的方向通过细胞膜,不消耗能量的运输方式。
包括简单扩散和促进扩散。
主动运输:是一种需要细胞膜上的特异性载体蛋白参与,需要消耗代谢能,逆浓度梯度或电化学梯度的物质运输方式称为主动运输,主动运输可分为直接利用能量的主动运输和间接利用能量的主动运输两种基本类型。
简单扩散:分子量小且不带电荷的脂溶性物质顺浓度梯度直接通过质膜的运输方式,称为简单扩散,也称自由扩散促进扩散:物质顺浓度梯度,不需消耗能量,但需膜上的运输蛋白协助才能完成运输过程的方式,称为促进扩散,也称易化扩散膜泡运输:蛋白质等大分子及颗粒性物质不直接穿越细胞膜,而是通过膜的一系列膜泡的形成和融合来完成,在运输过程中,物质包裹在脂双层形成的囊泡中,所以称膜泡运输。
细胞外被:细胞膜中的糖链与该细胞分泌出来的糖蛋白等粘附在一起,形成一层外被,称细胞外被或糖萼。
受体:能与专一信号分子结合引起细胞反应的蛋白质称为受体。
膜受体:细胞膜受体简称膜受体。
是细胞膜上能特异识别生物活性分子并与之相结合,进而引起生物效应的特殊蛋白质,个别是糖脂。
常染色质:间期核中,螺旋化程度低,处于伸展状态,用碱性染料染色较浅,具有转录活性的染色质,多分布于核中央,少量伸入到核仁内。
医学生物学名词解释及简答论述题
医学生物学名词解释及简答论述题集【名词解释】1、生物大分子组成原生质的有机化合物中蛋白质、酶和核酸分子质量巨大,结构复杂,功能多样,具有信息,称为生物大分子。
2、寡肽由10个以下氨基酸分子形成的化合物称为寡肽。
3、多肽相对分子质量低于6000,组成的氨基酸分子少于50-100个的化合物称为多肽,一般不具有稳定的空间结构。
4、蛋白质比多肽更大的称为蛋白质,既有特定且相对稳定的空间结构。
5、蛋白质的一级结构在以肽键为主,二硫键为副键的多肽链中,氨基酸的排列顺序,即为蛋白质的一级结构。
6、蛋白质的二级结构肽链上相邻氨基酸残基间主要靠氢键维系的有规律,重复有序的空间结构。
三种基本构象:…7、蛋白质的三级结构蛋白质分子在二级结构的基础上,进一步折叠,盘曲形成的,接近球形的空间结构。
维系三级结构的主要有疏水键,酯键,氢键,离子键和二硫键等。
8、蛋白质的四级结构每条多肽链都有其独立的三级结构,成为亚基。
亚基间再以氢键,疏水键和离子键等相连,所以蛋白质的四级结构是亚基集结的结构。
9、蛋白质的功能催化,调节,保护,运输,收缩,防御,信息传输,免疫等。
10、酶生物催化剂,具有高效性,专一性,不稳定性。
11、蛋白质变构(一级结构不变)通过蛋白质构象变化而实现调节功能的现象。
空间结构正常,但蛋白质构象发生轻微变化,使其更有效的完成生理功能。
12、蛋白质变性(一级结构不变)蛋白质空间结构发生破坏,理化性质改变,生物活性丧失的过程。
13、DNA的双螺旋结构模型β-DNA由两条反向平行的多核苷酸链,围绕同一中心轴,以右手螺旋的方式盘绕成双螺旋。
磷酸和脱氧核糖位于双螺旋的外侧,形成DNA的骨架,碱基位于双螺旋的内侧。
两条链的每一对碱基互补的原则以氢键相连。
14、非编码链DNA双链中能够转录的一条链成为非编码链(或反编码链),方向(3’-5’)。
另一条称为编码链(5’-3’)。
15、核酶具有酶活性的RNA。
16、膜相结构包括细胞膜、核膜、内质网、高尔基复合体、线粒体、溶酶体、过氧化物酶体、小泡等。
医学生物学重点
医学生物学重点医学生物学是一门研究生命现象和生命过程的科学,它涵盖了从细胞到生物体的各个层面,对于理解人体的结构、功能和疾病的发生机制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
以下是医学生物学的一些重点内容。
一、细胞生物学细胞是生命的基本单位,细胞生物学是医学生物学的基础。
其中,细胞膜的结构和功能是重点之一。
细胞膜不仅是细胞的边界,还具有物质运输、信号转导等重要功能。
例如,通过细胞膜上的离子通道和载体蛋白,细胞能够精确地控制物质的进出,维持细胞内环境的稳定。
细胞内的细胞器也具有各自独特的功能。
线粒体是细胞的“动力工厂”,通过有氧呼吸为细胞提供能量;内质网参与蛋白质的合成和加工;高尔基体负责对蛋白质进行修饰和分选;溶酶体则起着分解细胞内废物和病原体的作用。
细胞的增殖和分化也是关键知识点。
细胞增殖是生物体生长、发育和修复的基础,而细胞分化则使细胞形成不同的组织和器官。
细胞周期的调控机制以及细胞分化过程中的基因表达调控对于理解肿瘤的发生和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二、遗传学遗传学研究基因的结构、功能和遗传规律。
孟德尔的遗传定律是遗传学的基础,包括分离定律和自由组合定律。
这些定律揭示了遗传性状在亲代和子代之间的传递规律。
基因的结构和功能是遗传学的核心内容。
基因是具有遗传效应的DNA 片段,通过转录和翻译合成蛋白质,从而控制生物体的性状。
基因突变是导致遗传疾病的重要原因之一,了解基因突变的类型和机制对于诊断和治疗遗传疾病至关重要。
染色体的结构和变异也是遗传学的重要方面。
染色体异常如染色体数目异常(如唐氏综合征)和结构异常(如易位、缺失)会导致严重的先天性疾病。
遗传咨询和基因治疗是遗传学在医学中的应用。
遗传咨询可以帮助有家族遗传病史的家庭评估生育风险,基因治疗则为一些遗传疾病的治疗带来了新的希望。
三、分子生物学分子生物学主要研究生物大分子的结构和功能。
DNA 的结构和复制是分子生物学的重要内容。
DNA 双螺旋结构的发现是生物学史上的重大突破,DNA 的复制保证了遗传信息的准确传递。
医学生物学 简答题重点整理
【细胞器标志酶】内质网:葡萄糖-6-磷酸酶高尔基体:糖基转移酶溶酶体:酸性磷酸酶过氧化物酶体:过氧化氢酶【高尔基体的超微结构及功能】高尔基体呈网状结构,是一种较为复杂的膜性细胞器,由扁平囊、小囊泡、大囊泡构成,内含多种酶,其标志酶为糖基转移酶。
扁平囊,高尔基体的主体部分,由3-10层平行排列,相邻囊间距20-30nm,每个囊腔宽6-15nm,其凸面称顺面或形成面,凹面称反面或成熟面;小囊泡,为直径30-80nm的球形小泡,膜厚6nm,多集中分布于扁平囊形成面与内质网间,由糙面内质网芽生而来,载有糙面内质网合成蛋白质成分转运至扁平囊中,又称运输小泡;大囊泡,直径100-500nm,膜厚8nm,多见于扁平囊周边或局部呈球状膨突而后脱落形成,带有扁平囊所含分泌物,有继续浓缩的作用,又称浓缩泡或分泌泡。
主要功能:参与细胞的分泌活动;对蛋白质进行修饰加工,如糖蛋白的合成修饰和蛋白质的改造;对蛋白质进行分选运输,如分泌蛋白、膜嵌蛋白、溶酶体蛋白的分选;形成溶酶体;参与膜的转变。
【溶酶体的超微结构及功能】溶酶体是单层膜包裹多种酸性水解酶的囊泡状细胞器,膜厚6nm,是直径0.25-0.5nm的圆形、卵圆形小体,可视为细胞内消化系统。
其标志酶为酸性水解酶。
溶酶体膜上有氢离子泵,可保持内部酸性环境;膜内存在特殊的转运蛋白,可将消化水解的产物运出溶酶体;溶酶体膜的蛋白高度糖基化,可防止被自身的水解酶消化。
主要功能:消化作用,对外源性异物的消化称异噬作用,消化自身衰老和损伤的细胞器或细胞器碎片称自噬作用;自溶作用,指细胞内溶酶体膜破裂,消化酶释放入细胞质使细胞本身被消化;对细胞外物质的消化作用,指溶酶体通过胞吐作用将溶酶体酶释放到细胞外,消化分解细胞外物质。
【线粒体的半自主性】线粒体中含有mtDNA,多为双链的环状分子,和细菌DNA相似,裸露而不与组蛋白结合,分散在线粒体基质不同区域。
线粒体DNA具有遗传功能。
线粒体含有自身特有的mRNA、tRNA和rRNA及其蛋白质合成的其他组分,可自主合成蛋白质。
大一医用生物学常考知识点
大一医用生物学常考知识点1.细胞的结构与功能:-细胞的基本结构: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
-细胞器的结构与功能:内质网、高尔基体、溶酶体、线粒体等。
-细胞的运动方式:原生动物的伪足运动、鞭毛运动、纤毛运动等。
-细胞的分裂方式: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
2.组织的结构与功能:-上皮组织:分泌上皮、运输上皮、呼吸上皮、感觉上皮等。
-结缔组织:血管、骨骼、软骨、草率、脂肪等。
-肌肉组织:骨骼肌、平滑肌、心肌。
-神经组织:神经元、神经纤维等。
3.生物大分子:-蛋白质:氨基酸的组成、蛋白质的结构和功能。
-碳水化合物:单糖、双糖、多糖的结构和功能。
-脂类:脂肪酸的组成、脂类的结构和功能。
-核酸:DNA和RNA的结构、遗传密码的解读。
4.酶与代谢:-酶的定义和特性:底物与酶的结合、酶的活性及影响因素。
-酶的分类和反应类型:氧化还原酶、转移酶、水解酶等。
-代谢途径:糖代谢、脂代谢、蛋白质代谢。
-ATP合成:糖酵解、维生素C循环、氧化磷酸化等。
5.免疫学:-免疫的基本概念:免疫系统的组成、免疫反应的介导物质。
-免疫应答:抗原的识别、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的协同作用。
-免疫系统的异常:自身免疫病、变态反应、免疫缺陷等。
-免疫疫苗:活体疫苗、灭活疫苗、亚单位疫苗等。
6.遗传学:-遗传的基本概念和规律:孟德尔遗传定律、染色体遗传理论。
-基因和基因型:基因结构、基因突变、基因表达等。
-遗传与疾病:遗传性疾病、染色体异常、单基因遗传疾病等。
-基因工程与克隆技术:基因片段的放大、DNA测序技术。
7.神经生物学:-神经元的结构和功能:树突、轴突、突触等。
-神经递质与神经传递:乙酰胆碱、多巴胺、谷氨酸等。
-中枢神经系统:脑、脊髓、脑干和延髓的结构和功能。
-外周神经系统:脑神经和脊神经的组成与功能。
医学生物学知识点
医学生物学知识点1.细胞生物学:细胞是生物体的基本单位,细胞学是医学生物学的基础。
细胞结构包括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等。
细胞生物学研究细胞的结构、功能和生物过程,如细胞分裂、细胞信号传导、细胞凋亡等。
2.基因学:基因是遗传信息的基本单位,基因学研究基因的结构和功能。
基因编码着生物体的遗传特征和遗传疾病的发生机制。
基因学研究包括基因表达、基因突变、基因治疗等。
3.生物化学:生物化学研究生物体内的化学成分和相互作用。
生物体的生命过程都离不开化学反应,如代谢过程、酶作用等。
生物化学研究包括蛋白质、核酸、脂质、碳水化合物等的结构和功能。
4.遗传学:遗传学研究遗传信息的传递和变异。
遗传学研究包括遗传物质的结构、遗传变异、遗传显性与隐性、遗传疾病等。
5.免疫学:免疫学研究生物体对外界抗原的防御反应和免疫机制。
免疫学包括免疫细胞、免疫分子、免疫反应的类型和调节等。
6.分子生物学:分子生物学研究生物分子的结构、功能和相互关系。
分子生物学研究包括基因的转录和翻译、蛋白质的合成和折叠等。
7.生理学:生理学研究生物体的正常生命活动。
生理学研究包括人体的消化、循环、呼吸、神经等系统的功能和调节。
8.发育生物学:发育生物学研究生物体从受精卵到成熟个体的发育过程。
发育生物学研究包括胚胎发育、器官形成、组织细胞分化等。
9.病理学:病理学研究疾病的形成机制和病理变化。
病理学研究包括疾病的病因、病理组织学、病理生理学等。
10.病毒学:病毒学研究病毒的结构、生理特性和致病机制。
病毒学研究包括病毒的复制、感染和疫苗的制备等。
医学生物学重点笔记
医学生物学重点笔记医学生物学是一门研究生命现象和生命过程的科学,它涵盖了从细胞到整个生物体的各个层面。
对于医学生来说,掌握医学生物学的知识是理解人体结构、功能和疾病发生机制的基础。
以下是我为大家整理的医学生物学重点内容。
一、细胞生物学细胞是生物体的基本结构和功能单位。
1、细胞的结构细胞膜:由磷脂双分子层和蛋白质组成,具有选择透过性,能够控制物质进出细胞。
细胞质:包含细胞器和细胞溶胶。
细胞器如线粒体是细胞的“动力工厂”,负责提供能量;内质网分为粗面内质网和滑面内质网,参与蛋白质合成和脂质代谢等;高尔基体主要对蛋白质进行加工、分类和包装;溶酶体含有多种水解酶,能分解衰老、损伤的细胞器和吞噬外来病原体。
细胞核:是细胞的控制中心,包含核膜、核仁、染色质等结构。
染色质在细胞分裂时会高度螺旋化形成染色体。
2、细胞的生命活动细胞增殖:细胞通过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进行增殖。
有丝分裂保证了细胞的遗传物质平均分配到两个子细胞中,维持了细胞的遗传稳定性。
减数分裂则产生配子,为生殖过程提供了遗传多样性。
细胞分化:指同一来源的细胞逐渐发生形态结构、生理功能和蛋白质合成上的差异。
细胞分化的本质是基因的选择性表达。
细胞凋亡:是一种由基因控制的细胞程序性死亡,对于维持生物体的正常发育和内环境稳定具有重要意义。
二、遗传学遗传学研究基因的结构、功能和遗传规律。
1、遗传物质DNA(脱氧核糖核酸)是主要的遗传物质,具有双螺旋结构。
其碱基互补配对原则(A 与 T 配对,G 与 C 配对)保证了遗传信息的准确传递。
基因:是具有遗传效应的 DNA 片段,控制着生物体的性状。
2、遗传规律孟德尔遗传定律包括分离定律和自由组合定律。
分离定律指出在杂合子细胞中,位于一对同源染色体上的等位基因,具有一定的独立性;在减数分裂形成配子的过程中,等位基因会随同源染色体的分开而分离,分别进入两个配子中,独立地随配子遗传给后代。
自由组合定律则说明位于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的分离或组合是互不干扰的;在减数分裂过程中,同源染色体上的等位基因彼此分离的同时,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自由组合。
医学生物学重点笔记
医学生物学重点笔记医学生物学是一门研究生命现象和生命过程的科学,它涵盖了从分子、细胞到个体和群体等多个层次的内容。
对于医学生来说,掌握医学生物学的知识是理解人体生理和病理机制的基础,也是从事医学研究和临床实践的重要前提。
以下是医学生物学的一些重点内容。
一、细胞生物学细胞是生物体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细胞生物学是医学生物学的重要基础。
(一)细胞膜细胞膜主要由脂质、蛋白质和少量糖类组成。
其功能包括物质运输、信号转导、细胞识别等。
物质运输方式有被动运输(如简单扩散、协助扩散)和主动运输(如钠钾泵、质子泵等)。
(二)细胞质细胞质中包含多种细胞器,如线粒体(细胞的“动力工厂”,进行有氧呼吸产生能量)、内质网(分为糙面内质网和光面内质网,参与蛋白质合成和脂质代谢)、高尔基体(参与蛋白质的加工、修饰和运输)、溶酶体(含有多种水解酶,能分解衰老、损伤的细胞器和细胞内的有害物质)等。
(三)细胞核细胞核是细胞的控制中心,包含遗传物质 DNA。
染色体由 DNA 和蛋白质组成,在细胞分裂过程中会发生形态变化。
二、分子生物学(一)DNA 结构与功能DNA 是双螺旋结构,由两条反向平行的脱氧核苷酸链组成。
其功能是储存和传递遗传信息,通过复制将遗传信息传递给子代细胞,通过转录和翻译控制蛋白质的合成。
(二)基因表达调控基因表达包括转录和翻译两个过程。
转录是指以 DNA 为模板合成RNA 的过程,翻译是以 mRNA 为模板合成蛋白质的过程。
基因表达受到多种因素的调控,如转录因子、DNA 甲基化、组蛋白修饰等。
(三)蛋白质结构与功能蛋白质的结构层次包括一级结构(氨基酸序列)、二级结构(如α螺旋、β折叠)、三级结构(整条肽链的空间构象)和四级结构(多个亚基组成的蛋白质)。
蛋白质的功能多种多样,如催化、运输、免疫、调节等。
三、遗传与变异(一)遗传规律孟德尔的遗传定律包括分离定律和自由组合定律,解释了遗传性状的传递规律。
此外,连锁与交换定律在遗传学中也具有重要意义。
医学微生物学简答题(详细答案
正常菌群对宿主的生理学作用:⑴生物拮抗,其作用机制为:①受体竞争;②产生有害代谢产物;③营养竞争;④合成细菌素。
⑵营养作用:参与宿主的物质代谢、营养物质转化和合成。
⑶免疫作用⑷抗衰老作用⑸抗肿瘤作用:①降解致癌物质;②激活巨噬细胞——抑制肿瘤细胞。
外毒素和内毒素的主要区别(一)致病物质黏附素:定植因子抗原Ⅰ,Ⅱ,Ⅲ(CFA Ⅰ,Ⅱ,Ⅲ)外毒素:志贺毒素(Stx),耐热肠毒素(ST),不耐热肠毒素(LT)其他致病物质:内毒素、荚膜、载铁蛋白、Ⅲ型分泌系统Ⅲ型分泌系统:是指细菌通过绒毛样结构与宿主细胞紧密接触,形成一个孔可引起腹泻的大肠埃希菌分六类:肠产毒型大肠埃希菌( ETEC)、肠致病型大肠埃希菌(EPEC)、肠出血型大肠埃希菌(EHEC)、肠侵袭型大肠埃希菌(EIEC)、肠集聚型大肠埃希菌(EAEC)、弥漫黏附型大肠埃希菌(DAEC)。
致病物质肠产毒型大肠埃希菌(ETEC):定植因子(菌毛)、肠毒素产生LT/ST致小肠粘膜上皮细胞大量分泌液体和电解质肠致病型大肠埃希菌(EPEC):细菌粘附。
VT毒素(非洲绿猴细胞毒素)细菌粘附于绒毛,导致刷状缘破坏、绒毛萎缩、上皮细胞排列紊乱和功能受损。
VT 毒素。
肠出血型大肠埃希菌(EHEC):菌毛、毒素(志贺毒素)产生志贺样毒素(Vero毒素),终止蛋白质合成,使肠上皮细胞死亡脱落,吸收能力减弱,分泌能力增强肠侵袭型大肠埃希菌(EIEC):侵袭力(特殊质粒)、内毒素(多数菌株无动力学器官)侵袭和破坏结肠粘膜上皮细胞,形成溃疡肠集聚型大肠埃希菌(EAEC):肠集聚耐热毒素、菌毛、α溶血素聚集性黏附、产生毒素,使大量液体分泌弥漫黏附型大肠埃希菌(DAEC):刺激绒毛伸长分析干扰素抗病毒作用机制及作用特点。
抗病毒机理:IFN不直接作用于病毒,其抗病毒作用是通过与邻近正常细胞的干扰素受体结合,激活胞内相关信号传导通路。
上调多种抗病毒蛋白(AVP)编码基因表达水平而发挥抗病毒效应。
医学基础知识常考简答题
医学基础知识常考简答题
一、细胞生物学
1.什么是细胞膜?它的功能是什么?
2.请简要介绍细胞核的结构和功能。
3.什么是线粒体?它在细胞中扮演什么角色?
4.简述溶酶体的结构和功能。
5.解释细胞的有丝分裂和无丝分裂。
二、生物化学
1.简要介绍碳水化合物的结构和分类。
2.什么是脂肪?它在生物体中的功能是什么?
3.解释蛋白质的结构和功能。
4.什么是酶?它在生物体中起到了什么作用?
5.介绍核酸的结构和功能。
三、人体生理学
1.简述消化系统的工作过程。
2.描述呼吸系统的结构和功能。
3.什么是内分泌系统?列举几种内分泌腺及其分泌的激素。
4.简要介绍神经系统的结构和功能。
5.解释肾脏的生理功能。
四、病原生物学
1.什么是细菌?列举几种常见病原菌名称。
2.描述病毒的结构和生命周期。
3.解释真菌感染的疾病是如何产生的。
4.介绍寄生虫病的传播途径和预防措施。
5.什么是传染病?列举几种传染病及其病原体。
五、药理学
1.介绍药物的分类方法及其各自特点。
2.解释药物的吸收、分布、代谢和排泄过程。
3.什么是药物相互作用?列举几种常见的药物相互作用类型。
4.简要介绍抗生素的作用机制和临床应用。
5.介绍镇痛药物的类型及其作用方式。
以上是医学基础知识常考的一些简答题内容,希望对您的学习有所帮助。
医学微生物简答题常考
简述A群链球菌的致病物质与所致疾病致病物质有:①胞壁成分②外毒素③侵袭性酶所致疾病分:①化脓性感染:皮肤和皮下组织感染②中毒性疾病:猩红热③超敏反应性疾病:主要包括风湿热和急性肾小球肾炎.是否所有的白喉杆菌都产生白喉毒素不是,只有携带β-棒杆菌噬菌体的溶原性白喉杆菌才能产生白喉毒素.简述病毒的基本特点①个体微小,以nm计量.②结构简单,是只含单一类型核酸的非细胞形态微生物.③严格易感活细胞内寄生,以复制方式增殖.④抵抗力特殊,大多耐冷不耐热,对抗生素不敏感.⑤能产生病毒间的干扰现象,具有遗传变异等.简述病毒的抵抗力特点①对低温抵抗力强.②大多数不耐热.③耐受甘油的作用.④对抗生素和磺胺等不敏感,对氧化剂敏感.简述包膜病毒体的特性①包膜是许多结构复杂的病毒在衣壳外面所套有的一层弹性囊膜.②它是病毒从宿主细胞芽生释放时所获得③包膜表面一定间距的钉状突起部分称包膜刺突或包膜子粒,它与病毒的致病性和免疫性有关.④包膜病毒对胆汁、乙醚等脂溶剂敏感.简述病毒的复制与复制周期①病毒以其核酸为模板在宿主细胞内进行增殖的方式叫病毒的复制.②复制过程包括吸附、穿入、脱壳、生物合成和成熟与释放的复制周期.试述病毒感染的致病机制①病毒感染对宿主细胞的直接作用:1杀细胞效应.2稳定状态感染,细胞融合,细胞表面出现病毒基因编码的抗原.3包涵体形成.4细胞凋亡.5基因整合与细胞转化.②病毒感染的免疫病理作用:1抗体介导的免疫病理作用.2细胞介导的免疫病理作用.3免疫抑制作用.简述病毒感染的类型①根据有无症状,分为隐性感染和显性感染.②根据病毒在机体内感染的过程、滞留的时间,分为急性感染和持续性感染.③持续性感染又分为慢性感染、潜伏感染、慢发病毒感染和急性病毒感染的持发并发症.病毒的感染方式与途径有哪些①垂直传播:其传播途径有胎盘、产道、哺乳.②水平传播:1突破粘膜屏障:呼吸道感染、消化道感染、接触性感染、眼及泌尿生殖道传染;2突破皮肤屏障:虫媒传染、动物咬伤传染.简述肠道病毒的共同特征①属于小RNA病毒,无包膜的球形RNA小病毒;②对胆碱、胆汁和外环境抵抗力较强;③引起原发的细胞病变和继发的免疫病理损伤;④主要经粪-口途径传播;⑤所致疾病的临床表现多样化.虫媒病毒共同特征有哪些答:共同特点为:1病毒呈球形,直径多为20~60nm;2核酸为 + ssRNA,衣壳为20面体对称,有包膜,其表面有血凝素刺突,3对热、酸、脂溶剂敏感;4主要寄生于自然动物体内,通过节肢动物媒介传播;所致疾病有明显季节性和地方性,具有自然疫源性疾病的特点;肠道正常菌群对机体的有宜作用①防御外来致病菌②营养作用③免疫作用④抗肿瘤作用⑤抗衰老作用简述毒性噬菌体的复制周期①吸附②穿入③生物合成④成熟与释放简述大肠杆菌的致病特点大肠埃希菌是肠道中重要的正常菌属,多数在肠道内不致病,但如移位至肠道外的组织或器官则可成为条件致病菌,引起肠道外感染,以化脓性感染和泌尿道感染最为常见简述革兰染色的主要步骤、结果及实际意义答:革兰染色的主要步骤:将待检标本固定后,先用碱性染料结晶紫初染,再加碘液媒染,然后用95%酒精脱色处理,最后用稀释复红或沙黄复染.最终将细菌分为两大类:紫色为革兰阳性菌,红色为革兰阴性菌.采用革兰染色法在鉴别细菌、选择抗菌药物、研究细菌致病性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简述干扰素在医学上的意义①干扰素作为机体获得性非特异性免疫的主要成分,既能中断受染细胞的病毒感染,又能限制病毒的扩散.因此,在病毒感染中能阻止和中断发病;若已发病,则在足量抗体产生之前有助于康复.②干扰素可用于严重病毒感染和恶性肿瘤的治疗.简述干扰素抗病毒作用的特点①高度生物活性;②广谱性;③相对种属特异性;④选择性⑤间接性干扰素分几类各类干扰素分别由哪种细胞产生干扰素的抗原性不同可分为α、β和γ三种.它们分别主要由人白细胞、人成纤维细胞和T淋巴细胞产生.目前已发现的肝炎病毒有哪些肝炎病毒主要有甲、乙、丙、丁、戊五个型别.从传播途径上可将其分为两类:以粪-口途径传播的有甲型和戊型;以血液和血制品、母婴以及性传播为主要途径的有乙型、丙型、丁型.试述革兰染色法的结果和意义;答:革兰染色法的结果:染成紫色者为革兰阳性菌,染成红色者为革兰阴性菌;革兰染色法在鉴别细菌、选择药物及研究细菌致病性等方面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简述化学消毒剂的杀菌机制化学消毒剂的杀菌机制主要包括:①促进菌体蛋白质变性或凝固;②干扰细菌的酶系统和代谢;③损伤细菌的细胞膜,导致细菌死亡.简述HBV的特异性预防措施①自动免疫:注射乙肝疫苗是最有效预防乙肝的方法.②被动免疫:用于应急预防,HBIg也可与乙肝疫苗联合应用,以获得被动-主动免疫效应.简述黄病毒的共同特点①小球性病毒.②核酸为单正链RNA,衣壳为20面体对称,有包膜,表面有血凝素刺突.③对热、酸、脂溶剂敏感.④主要寄生于自然动物体内,通过节肢动物媒介传播.所致疾病有明显季节性和地区性,具有自然疫源性疾病的特征.简述HIV的传染源与传播途径HIV的传染源是HIV无症状携带者和艾滋病患者.主要的传播途径有三种:①通过同性或异性间的性行为;②输入带HIV的血液或血制品,器官或骨髓移植、人工受精、静脉药瘾者共用污染的注射器及针头;③母婴传播:包括经胎盘、产道或经哺乳方式引起的传播.为什么HIV在感染机体内能长期潜伏持续存在①病毒损伤CD4+T细胞,是整个免疫系统功能下降.②病毒基因组与细胞染色体整合,长期处于潜伏感染状态,细胞不表达或仅表达少量病毒结构蛋白形成”无抗原”状态.③病毒包膜糖蛋白一些区段的高度变异性,导致不断出现新抗原而逃避免疫系统的识别.④能感染单核-巨噬细胞,使其成为病毒长期储存细胞并被带到全身各处.HIV引起的AIDS有何临床特点①潜伏期长②严重的免疫系统损伤③继发各种机会感染和肿瘤.试述影响化学消毒剂作用效果的因素有哪些答:影响化学消毒剂作用效果的因素有:1.消毒剂的性质与浓度2.细菌的种类与生理状况3.温度与酸碱度的影响4.环境因素的影响为什么霍乱弧菌感染通常在夏季引起流行答:霍乱弧菌主要通过消化道途径感染;在夏季,人们生吃瓜果、凉拌菜,饮用未经煮沸的水等生活方式,易导致霍乱弧菌通过污染的食物或水源从消化道进入人体;霍乱弧菌不耐酸,夏季暴饮暴食造成胃酸被稀释,有利于霍乱弧菌通过胃进入小肠,引起感染;金黄色葡萄球菌的致病物质有哪些致病物质主要有血浆凝固酶、葡萄球菌溶素、杀白细胞素、肠毒素、表皮剥脱素和TSST-1,其他有耐热核酸酶、葡激酶、透明质酸酶、脂酶、荚膜、粘膜素等.简述金黄色葡萄球菌所致疾病有哪些所致致病包括侵袭性和毒素性疾病:侵袭病包括①局部感染,如:疖、痈、毛囊炎伤口化脓等;②全身感染,如:败血症、脓毒血症等.毒素性疾病由有关外毒素引起,包括①食物中毒②假膜性肠炎③烫伤样皮肤综合症④毒性休克综合症.结核菌素试验有哪些方面的应用①用于选择卡介苗接种对象及接种后免疫效果的测定;②作为婴儿结核病诊断的参考;③测定肿瘤等患者的非特异性细胞免疫功能;④在未接种过卡介苗的人群中调查结核病的流行情况.简述甲型肝炎的传染源及其传播途径①HAV的传染源多为患者.②主要经粪-口途径传播机会致病菌的特点①毒力弱或无明显毒力②常为耐药菌或多重耐药菌③新的机会致病菌不断出现简述链球菌的分类依据及意义分类依据:①根据溶血现象分类有甲型、乙型、丙型溶血性链球菌,乙型溶血性链球菌致病力强,甲型溶血性链球菌多为条件致病菌,丙型链球菌一般不致病;②根据抗原结构分类,链球菌按多糖抗原不同分有20群,对人致病的90%属于A群.③根据对氧气需求的不同分类,将链球菌分为需氧、兼性厌氧和厌氧性链球菌三类,对人致病的主要是需氧和兼性厌氧链球菌,厌氧性链球菌为条件致病菌.简述流感病毒的结构特点其结构由内向外分为三层:①核心:由核酸、核蛋白和RNA聚合酶构成.核酸类型为单负链RNA,分7-8个片段.②内膜蛋白M蛋白包绕在核衣壳外.③包膜包绕在最外层,其表面布满了血凝素和神经氨酸酶两种蛋白刺突.怎样辨别慢发病毒感染答:慢发病毒感染具有以下一些特征,据此可将其辨认:1常要经过一个长达数年甚至十几年的长潜伏期;2一旦发病,即成慢性或亚急性进行性进展,不会中途停止或恢复;3一般感染累及中枢神经系统,故常有神经、精神或智力方面的症状;4病人最终死亡;5由病毒或亚病毒感染所致;简述脑膜炎球菌的致病过程脑膜炎球菌通过飞沫传播,侵入机体首先在鼻咽部繁殖,继而进入血流引起菌血症,并释放内毒素,病原菌最后突破血脑屏障引起脑脊髓膜化脓性炎症.试比较普遍性转导与局限性转导的区别①普遍性转导发生在裂解期,转导的遗传物质是供体菌染色体DNA的任何部位或质粒,为完全转导或流产转导,转导频率为受体菌的10ˉ .②局限性转导发生在溶原期,转导的遗传物质是供体菌DNA的特定部位,受体菌获得供体菌DNA特定部位的遗传特性,转导频率为受体菌的10ˉ .简述葡萄球菌的分类及意义根据色素和生化反应分为金黄色葡萄球菌、表皮葡萄球菌和腐生葡萄球菌,另外,根据有无凝固酶分为凝固酶阳性菌株和凝固酶阴性菌株;金黄色葡萄球菌是主要致病菌,表皮葡萄球菌为条件致病菌,腐生葡萄球菌一般不致病,凝固酶是鉴定葡萄球菌有无致病性的重要指标.何种培养基能区别肠道致病菌与非致病菌用肠道鉴别培养基可区别肠道致病菌与非致病菌,因这类培养基中有乳糖,乳糖分解试验在初步鉴别肠道致病菌和非致病菌,能分解乳糖产酸使菌落带色,致病菌不分解乳糖故菌落无色.人体屏障结构的组成和功能1.皮肤与粘膜构成了机体的外部屏障:①机械性阻挡与排除作用②分泌杀菌物质③对病原菌产生拮抗作用2.血脑屏障:主要由软脑膜、脉络的毛细血管壁外神经胶质细胞形成的胶质膜组成;作用:保护中枢神经系统3.血胎屏障:由母体子宫内膜的基脱膜和胎儿绒毛构成;作用:保护胎儿免受感染;4.简述条件致病菌致病的条件5.①寄居部位的改变:如大肠杆菌进入泌尿道,可引起化脓性感染.②当局部或全身免疫力下降时,发生内源性感染.③菌群失调.6.根据微生物大小、结构、组成等,可把微生物分为几大类特点如何7.答:根据微生物的大小、结构和组成,可将其分为三大类.①非细胞型微生物,无典型的细胞结构,无产生能量的酶系统,只能在活细胞内生长繁殖.核算只有一种类型RNA或DNA.②原核细胞型微生物,具备原始细胞核,呈裸露DNA环状结构,无核膜、核仁.细胞器不完善,只有核糖体,两类核酸同时存在.③真核细胞型微生物,细胞核分化程度较高,有核膜和核仁,细胞器完整.8.无芽胞厌氧菌的致病条件是什么9.①屏障作用受损,细菌侵入非正常寄居部位;②局部形成厌氧微环境,如组织缺血、坏死;有异物存在;有需氧菌和兼性厌氧菌混合感染;③正常菌群失调;④机体免疫力减退. 10.试述细胞壁的功能11.答:细胞壁的主要功能有:①维持菌体固有形态.②保护细菌抵抗低渗环境,使其能在相对低渗的环境中生存.③参与菌体内外的物质交换.④具有抗原性,诱发机体产生免疫应答.12.细菌的群体生长繁殖过程分几期各期细菌有什么特点13.迟缓期:体积增大,代谢活跃,但分裂迟缓,繁殖极少;对数期:细菌生长迅速,形态染色性生理活性典型,对外界环境因素敏感研究细菌的性状时应选用该期;稳定期:细菌形态生理改变,芽胞、外毒素、抗生素等产生;衰退期:细菌形态显着改变,难以辨认.14.试述影响消毒剂灭菌效果的因素15.消毒剂的灭菌效果受微生物种类、数量、物理状态,消毒剂性质、浓度、作用时间、温度、酸碱度、环境中有机简述细菌基因转移与重组的几种方式16.①转化②转导③接合④溶原性转换什么是细菌的致病性简述其构成要素.细菌的致病性是指细菌引起疾病的性能.与细菌的致病性有关的有:细菌的毒力、侵入机体的数量以及细菌侵入机体的门户.细菌的生长繁殖需要哪些条件答:1.适宜的营养物质2.适宜的气体3.—定的酸碱度4.一定的温度细菌有哪些合成代谢产物有何实际意义答:热原质、毒素和侵袭性酶是与细菌致病性有关的代谢产物;细菌素、抗生素、维生素等为可供治疗用的代谢产物;色素对鉴别细菌有一定帮助;常见的细菌变异现象有哪些1.形态结构的变异2.菌落变异3.毒力变异4.耐药性变异简述乙肝病毒的传染源和传播方式HBV的传染源是患者和无症状的HBsAg携带者.传播途径有三条:①血液、血制品等传播②垂直传播:③性传播及密切接触传播.请简述紫外线的杀菌作用机制和注意事项紫外线的杀菌机制主要是作用于细菌的DNA,使一条DNA链上两个相邻的胸腺嘧啶以共价键结合,形成二聚体,干扰DNA的复制与转录,导致细菌的变异或死亡.其杀菌作用与波长有关,一般波长在240-300nm时具有杀菌作用,以265-266nm为最强.在使用紫外线杀菌法时应注意:①紫外线的穿透力较弱,不能透过玻璃或纸张等,因此只使用于空气和物体表面的消毒;②杀菌波长的紫外线对人体皮肤和眼睛有一定的损伤作用,使用紫外线灯照射时应注意防护.试述质粒DNA的特征①质粒有自我复制的能力.②质粒可决定细菌的某些性状特征.③可自行丢失与消除④具有转移性⑤一个细菌可有一种或多种质粒简述真菌的致病性不同真菌可经不同形式致病,包括:①致病性真菌感染,主要是外源性的浅部或深部感染;②条件致病性真菌感染,主要是内源性的深部感染;③过敏性真菌病,即机体对真菌孢子或毒素等过敏;;④真菌中毒,是某些真菌毒素经人、畜食用后,所致的急性或慢性中毒;⑤真菌毒素还与某些肿瘤的发生相关.简述真菌孢子与细菌芽胞的不同点①真菌孢子:抵抗力不强,60-70℃短时间即可被杀死,一条菌丝可产生多个孢子,是一种繁殖方式;②细菌芽胞:抵抗力强,短时间内不会被杀死,一个细菌只产生一个芽胞,不是繁殖方式.。
医学微生物学简答题
1、微生物根据大小、结构、化学组成分为哪3 大类微生物?各大类微生物有何特点?包裹哪些种类的微生物?(1)原核细胞型微生物:仅仅只有原始的核质,无核膜、核仁,缺乏完整的细菌器,只有核糖体,DNA和 RNA同时存在。
它包括细菌、放线菌、支原体、衣原体、立克次体和螺旋体。
(2)真核细胞型微生物:细胞核的分化程度高,有核膜和核仁,胞质内细胞器完整。
如真菌属于此类。
(3)非细胞型微生物:是最小的一类微生物,结构简单,只有一种核酸( DNA或 RNA)存在。
缺乏完整的酶系统,必须要在活细胞内增殖。
如病毒属于此类。
2、菌的特殊结构有哪些?有何功能及意义?荚膜功能:①抗吞噬②抗有害物质损伤③抗干燥。
鞭毛功能:是细菌的运动器官。
菌毛功能:①普通菌毛:与细菌粘附有关。
②性菌毛:具有传递遗传物质作用。
芽胞功能:芽胞对理化因素(热、干燥、辐射、化学消毒剂等)具有高强度的抵抗力。
此外,当芽胞成为繁殖体后,能迅速大量繁殖而致病。
3、简述病毒感染的类型①根据有无症状, 分为隐性感染和显性感染.②根据病毒在机体内感染的过程、滞留的时间 , 分为急性感染和持续性感染 .③持续性感染又分为慢性感染、潜伏感染、慢发病毒感染和急性病毒感染的持发并发症4、细菌合成代谢产物及意义(1)热原质注入人体或动物体内引起发热反应药品制剂、手术器械的污染(2)毒素及侵袭性酶外毒素和内毒素是构成细菌毒力的重要致病因素;侵袭性酶能损伤机体组织,促使菌体的侵袭和扩散,是细菌重要的致病物质。
(3)色素鉴别细菌(4)抗生素抑制或杀灭多种某些其他微生物或肿瘤细胞(5)细菌素作用范围狭窄,仅对有亲缘关系的细菌有杀伤作用(6)维生素合成的 B 族维生素 K 对人有益5、正常菌群对宿主的生理学作用:⑴生物拮抗,其作用机制为:①受体竞争;②产生有害代谢产物;③营养竞争;④合成细菌素。
⑵营养作用:参与宿主的物质代谢、营养物质转化和合成。
⑶免疫作用⑷抗衰老作用⑸抗肿瘤作用:①降解致癌物质;②激活巨噬细胞——抑制肿瘤细胞。
医学生物学重点笔记
医学生物学重点笔记一、细胞生物学细胞是生物体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
细胞的结构包括细胞膜、细胞质和细胞核。
细胞膜具有选择透过性,能够控制物质的进出。
细胞质中含有各种细胞器,如线粒体是细胞的“动力工厂”,负责提供能量;内质网分为粗面内质网和滑面内质网,参与蛋白质合成和脂质代谢;高尔基体主要参与蛋白质的加工和运输;溶酶体则是细胞内的“消化车间”,能分解衰老、损伤的细胞器和外来物质。
细胞核是细胞的控制中心,其中包含染色体,染色体由 DNA 和蛋白质组成。
DNA 是遗传信息的携带者,通过转录和翻译过程控制蛋白质的合成,从而决定细胞的功能和性状。
细胞的增殖是生命活动的重要特征之一,包括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
有丝分裂保证了细胞的遗传物质在亲代和子代细胞之间的稳定传递,而减数分裂则产生生殖细胞,为遗传变异提供了基础。
二、遗传学遗传学研究基因的结构、功能和遗传规律。
基因是具有遗传效应的DNA 片段,它们通过控制蛋白质的合成来影响生物体的性状。
孟德尔的遗传定律包括分离定律和自由组合定律,是遗传学的基础。
基因突变是遗传变异的重要来源,包括点突变、缺失、插入等。
基因突变可能导致蛋白质结构和功能的改变,从而引起遗传病的发生。
染色体变异包括染色体结构变异和数目变异,如染色体缺失、重复、倒位、易位等结构变异,以及染色体数目增多或减少的数目变异。
人类常见的遗传病有单基因遗传病(如白化病、红绿色盲)、多基因遗传病(如高血压、糖尿病)和染色体异常遗传病(如 21 三体综合征)。
遗传病的诊断和预防是医学遗传学的重要任务。
三、分子生物学分子生物学主要研究生物大分子的结构和功能,如 DNA、RNA 和蛋白质。
中心法则描述了遗传信息从 DNA 到 RNA 再到蛋白质的传递过程。
DNA 复制是遗传信息传递的重要环节,它保证了亲代细胞的遗传信息能够准确地传递给子代细胞。
转录是将 DNA 中的遗传信息转录为RNA 的过程,包括 mRNA、tRNA 和 rRNA 等。
医学生物学重点笔记
医学生物学重点笔记医学生物学是一门研究生命现象和生命过程的科学,它涵盖了从细胞到生物体、从遗传到进化、从生理到病理等多个方面。
对于医学生来说,掌握医学生物学的知识是理解医学原理和疾病机制的基础。
以下是医学生物学的一些重点内容。
一、细胞生物学细胞是生物体的基本结构和功能单位。
了解细胞的结构和功能对于理解生命活动至关重要。
1、细胞膜细胞膜是细胞的边界,由脂质双分子层、蛋白质和糖类组成。
它具有选择性通透的特性,能够控制物质进出细胞。
同时,细胞膜上的受体能够接受外界信号,引发细胞内的一系列反应。
2、细胞质细胞质中包含细胞器,如线粒体、内质网、高尔基体、溶酶体等。
线粒体是细胞的“动力工厂”,通过呼吸作用产生能量。
内质网分为糙面内质网和光面内质网,分别参与蛋白质合成和脂质代谢。
高尔基体负责对蛋白质进行加工和运输。
溶酶体则含有多种水解酶,能够分解细胞内的废物和有害物质。
3、细胞核细胞核是细胞的控制中心,包含遗传物质 DNA。
DNA 以染色体的形式存在,在细胞分裂时会进行复制和分离。
基因是 DNA 上具有遗传效应的片段,通过转录和翻译控制蛋白质的合成,从而决定细胞的性状和功能。
4、细胞周期细胞周期包括分裂间期(G1 期、S 期、G2 期)和分裂期(M 期)。
细胞在周期中进行生长、DNA 复制和分裂,以实现细胞的增殖和更新。
二、遗传学遗传学研究基因的结构、功能和遗传规律。
1、孟德尔遗传定律孟德尔通过豌豆杂交实验提出了分离定律和自由组合定律。
分离定律指出,在杂合子中,等位基因在减数分裂时会相互分离,进入不同的配子。
自由组合定律则表明,非等位基因在形成配子时会自由组合。
2、基因的表达基因通过转录形成mRNA,然后在核糖体上进行翻译,合成蛋白质。
这个过程受到多种因素的调控,包括启动子、增强子、转录因子等。
3、基因突变基因突变是指基因的碱基序列发生改变,可能导致蛋白质结构和功能的异常。
基因突变可以分为点突变、插入/缺失突变等。
医学生物学第九版重点笔记
医学生物学第九版重点笔记
医学生物学第九版重点笔记可能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内容:
1. 细胞的发现:细胞的发现可以追溯到1665年,由英国物理科学家胡克首次观察到。
2. 细胞的基本概念:细胞是生物有机体的基本单位,具有生长、发育、分裂和分化等能力。
3. 细胞的结构:细胞的结构包括细胞膜、细胞质和细胞核。
细胞膜具有选择透性的膜结构,控制物质进出细胞;细胞质包含细胞器、细胞骨架等;细胞核含有遗传物质,控制细胞的代谢和发育。
4. 细胞分裂:细胞分裂是生物体生长、发育和繁殖的基础,包括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两种方式。
5. 细胞周期:细胞周期是指细胞从一次分裂完成开始,到下一次分裂结束所经历的全过程,分为间期和分裂期两个阶段。
6. 细胞分化:细胞分化是指在个体发育中,由一个或一种细胞增殖产生的后代,在形态、结构和生理功能上发生稳定性差异的过程。
7. 细胞凋亡:细胞凋亡是指细胞在一定的生理或病理条件下,遵循自身的程序,自行结束生命的过程。
8. 真核细胞和原核细胞的比较:真核细胞具有核膜包被的细胞核,而原核细胞只有裸露的DNA。
两者的形态、大小、内部结构、基因表达调控等方面也有显著差异。
9. 干细胞:干细胞是一类具有自我更新和分化能力的细胞,可以分为胚胎干细胞和成体干细胞两类。
干细胞在组织工程、再生医学等领域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10. 肿瘤细胞:肿瘤细胞是指由于基因突变等原因导致细胞异常增殖而形成的肿块。
肿瘤细胞的特征包括无限增殖、形态异常、组织结构破坏等。
以上是医学生物学第九版重点笔记的一部分内容,如需获取更多详细信息,建议查阅教材或咨询专业人士。
医学生物学复习资料名词解释,填空问答题(临床专业)
医学生物学复习资料名词解释,填空问答题(临床专业)医学生物学复习资料11级临床二大班5小班姓名:xxx 学号:20110101xxx第一篇名词解释1.生物大分子:是由有机分子如氨基酸,核苷酸,单糖等,通过一定的方式,构成相对分子量较大,结构复杂,执行重要生理功能的物质。
2肽键:是一种酰胺键,是一个氨基酸的羧基与另一个氨基酸的氨基之间脱水缩合形成的。
3膜泡运输:是蛋白质,细菌等大分子颗粒物质不能直接通过细胞膜,而是被包裹在膜形式的小泡中运输。
4.内膜系统:位于细胞膜以内,在结构和功能以及发生有一定联系的膜相结构的总称(真核)5.受体:是一种生物大分子,能有选择地识别外来信号分子并与之结合,启动细胞内一系列生化反应并产生特定的生物效应。
6.细胞呼吸:指细胞内的供能物质(G氨基酸,脂肪酸)在酶的作用下被彻底氧化,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水,同时释放能量的过程。
7细胞骨架:是真核细胞所特有的非膜相结构,由微管,微丝,中间纤维组成的一个复杂的立体网状结构,具有支持,稳定细胞状态在细胞运动,物质运输等方面期重要作用。
8.核小体:由组蛋白H2A· H2B· H3 和H4组成八聚体核心,扁圆形的球状体,外由自由DNA分子缠绕1.75圈,是染色体的最基本结构单位。
9.单位膜:在电子显微镜下可以清晰地看到所有的膜相结构都由三层结构组成,即内外两层致密的深色蒂,其厚度约为2厘米,中间一层疏松的浅色蒂,其厚度为3.5厘米,这三层结构形式称单位膜。
10.核苷酸:是核苷中戊糖5’位碳上的羟基和磷酸上的氢,脱掉一份子水,形成的化合物。
其连接键为磷酸脂键。
11.穿膜运输:指小分子和离子物质进出细胞膜的运输方式(被动运输主动运输)12.胞吞作用:指质膜内陷将外来的大分子和颗粒物质包围,形成小泡转运到细胞内的过程。
13.胞吐作用:是细胞将其合成分泌的激素,酶类及未消化的残渣等物质运出细胞的运输方式。
14.染色质和染色体:染色质与染色体实际上是同一物质在细胞周期的不同阶段可以相互转变的不同形态结构,间期细胞核中能被碱性染料着色的物质即染色质。
医学生物化学简答题考场必备
医学生物化学简答题考场必备第十章:1、简述DNA复制的过程.①在拓扑异物酶和解链酶的作用下,DNA双螺旋结构打开,形成局部单链,DNA结合蛋白与单链DNA结合,使单链DNA不致复性。
②引物酶辨认复制起始点,并利用四种NTP为原料,以单链DNA 为模板,按5′→3′方向合成 RNA引物片段。
③在RNA引物的3′-OH端,DNA聚合酶Ⅲ以单链DNA为模板催化四种dNTP,合成5′→3′方向的DNA。
④在DNA聚合酶Ⅰ的作用下,水解切除RNA引物,并由该酶催化DNA片段继续延长,填补空缺。
⑤由DNA连接酶将相邻的两个DNA片段连接起来,形成完整的DNA链。
2、试述DNA复制的基本规律。
a.半保留复制:复制时,母链的双链DNA解开成两股单链,各自作为模板指导子代合成新的互补链。
子代细胞的DNA双链,其中一股单链从亲代完整地接受过来,另一股单链则完全重新合成。
由于碱基互补,两个子细胞的DNA双链,都和亲代母链DNA碱基序列一致。
这种复制方式称为半保留复制。
b.双向复制:复制时,DNA从起始点向两个方向解链,形成两个延伸方向相反的复制叉,称为双向复制原核生物是单个起始点的双向复制,真核生物是多个起始点的双向复制。
c.半不连续性复制:DNA双螺旋的两条链是反平行的,而DNA 合成的方向只能是5’→3’。
在DNA复制时,1条链的合成方向和复制叉的前进方向相同,可以连续复制,叫作领头链;而另一条链的合成方向和复制叉的前进方向正好相反,不能连续复制,只能分成几个片段(冈崎片段)合成,称之为随从链。
领头链连续复制而随从链不连续复制,就是复制的半不连续性。
3、何谓反转录作用?它在医学上有何意义?以RNA为模板,以4种dNTP为原料,在RNA指导的DNA聚合酶的催化下,按照碱基互补的原则合成DNA的过程。
逆转录酶存在于所有的致癌RNA病毒中,其功能可能和病毒的恶性转化有关。
病毒的RNA通过逆转录先形成DNA(前病毒),然后整合到宿主细胞染色体DNA中去,使病毒的遗传信息在宿主细胞中得到表达,即宿主细胞除合成自身蛋白质以外,又能合成病毒特异的某些蛋白质,而后者又和癌症的发生关系密切。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细胞器标志酶】
内质网:葡萄糖-6-磷酸酶
高尔基体:糖基转移酶
溶酶体:酸性磷酸酶
过氧化物酶体:过氧化氢酶
【高尔基体的超微结构及功能】
高尔基体呈网状结构,是一种较为复杂的膜性细胞器,由扁平囊、小囊泡、大囊泡构成,内含多种酶,其标志酶为糖基转移酶。
扁平囊,高尔基体的主体部分,由3-10层平行排列,相邻囊间距20-30nm,每个囊腔宽6-15nm,其凸面称顺面或形成面,凹面称反面或成熟面;小囊泡,为直径30-80nm的球形小泡,膜厚6nm,多集中分布于扁平囊形成面与内质网间,由糙面内质网芽生而来,载有糙面内质网合成蛋白质成分转运至扁平囊中,又称运输小泡;大囊泡,直径100-500nm,膜厚8nm,多见于扁平囊周边或局部呈球状膨突而后脱落形成,带有扁平囊所含分泌物,有继续浓缩的作用,又称浓缩泡或分泌泡。
主要功能:参与细胞的分泌活动;对蛋白质进行修饰加工,如糖蛋白的合成修饰和蛋白质的改造;对蛋白质进行分选运输,如分泌蛋白、膜嵌蛋白、溶酶体蛋白的分选;形成溶酶体;参与膜的转变。
【溶酶体的超微结构及功能】
溶酶体是单层膜包裹多种酸性水解酶的囊泡状细胞器,膜厚6nm,是直径0.25-0.5nm的圆形、卵圆形小体,可视为细胞内消化系统。
其标志酶为酸性水解酶。
溶酶体膜上有氢离子泵,可保持内部酸性环境;膜内存在特殊的转运蛋白,可将消化水解的产物运出溶酶体;溶酶体膜的蛋白高度糖基化,可防止被自身的水解酶消化。
主要功能:消化作用,对外源性异物的消化称异噬作用,消化自身衰老和损伤的细胞器或细胞器碎片称自噬作用;自溶作用,指细胞内溶酶体膜破裂,消化酶释放入细胞质使细胞本身被消化;对细胞外物质的消化作用,指溶酶体通过胞吐作用将溶酶体酶释放到细胞外,消化分解细胞外物质。
【线粒体的半自主性】
线粒体中含有mtDNA,多为双链的环状分子,和细菌DNA相似,裸露而不与组蛋白结合,分散在线粒体基质不同区域。
线粒体DNA具有遗传功能。
线粒体含有自身特有的mRNA、tRNA和rRNA及其蛋白质合成的其他组分,可自主合成蛋白质。
但mtDNA的基因数量不多,编码合成的蛋白质有限。
mtDNA所用的遗传密码表与通用的遗传密码表也不完全相同。
这说明线粒体的生物合成依靠两套遗传系统。
而实现线粒体基因组复制与表达所需的许多酶,又是由核基因编码的,所以线粒体是半自主性的细胞器。
【细胞氧化】
细胞氧化是指依靠酶的催化,氧将细胞内各种供能物质氧化而释放能量的过程。
其基本过程为:
酵解。
在细胞质中进行。
反应过程无需氧,故称为无氧酵解。
葡萄糖等物质在细胞质中酵解形成丙酮酸。
乙酰辅酶A生成。
在线粒体内膜进行。
丙酮酸进入线粒体后,在内膜的丙酮酸脱氢酶系作用下,进行脱氢、脱羧并与辅酶A结合,生成乙酰辅酶A。
三羧酸循环。
在线粒体基质进行。
乙酰辅酶A与草酰乙酸缩合成柠檬酸,柠檬酸经一系列的氧化脱羧、连续酶促反应,最后降解为草酰乙酸,不停循环。
电子传递和氧化磷酸化。
在线粒体内膜进行。
各阶段脱下的氢离子通过一系列呼吸链酶系的逐级传递,与氧化合生成水。
电子传递释放的能量用于ADP磷酸化形成ATP。
【细胞核的超微结构和功能】
细胞核直径一般为0.5-1.0nm,主要由核膜、核仁、染色质、核基质组成。
核膜是多孔状的双层平行排列的单位膜,由核膜外层、核膜内层、核周间隙、核孔复合体等构成。
功能:重要的保护性屏障;控制核与胞质的物质交换;参与核酸合成。
染色质是细胞内遗传物质的存在形式,主要含DNA、蛋白质、少量RNA。
DNA分为单一顺序、中度重复顺序、高度重复顺序,蛋白质分为组蛋白、非组蛋白。
间期的染色质可分为常染色质、异染色质。
核仁是一个无外膜包围、裸露在细胞核内、有较高电子致密度的海绵状结构,主要含蛋白质、RNA、DNA,蛋白质。
由核仁旁染色质、纤维成分、颗粒成分、核仁基质组成。
功能:合成核糖体RNA;组装核糖体大、小亚基。
核基质是核内的一个网络系统,又称核骨架,主要含蛋白质。
细胞核的主要功能:储存遗传物质;进行DNA复制;基因的表达;基因的突变及修复。
【遗传病及其分类】
遗传物质发生突变引起的疾病称为遗传病。
分为:单基因病(AD,AR,XD,XR,YL),多基因病,染色体病(常染色体病,性染色体病),体细胞遗传病,线粒体遗传病。
【染色体异常的类型及原因】
数目异常:整倍体变异(三倍体、四倍体等),非整倍体变异(单体型、三体型、多体型),嵌合体。
原因:配子在发生过程中,或受精卵的早起卵裂阶段,染色体复制或行为异常。
结构异常:缺失,倒位,易位(单方易位,相互易位,罗氏易位)。
原因:染色体断裂后非原位重接。
【真核、原核细胞差异】
1.原核细胞无成型细胞核、无核膜,遗传物质散布或集中分布于细
胞内,形成核区或拟核;真核细胞具有完整细胞核、有核膜核仁。
2.原核细胞的DNA一般仅一条,不与蛋白质结合,呈裸露状态;真
核细胞DNA分子有多条,且与蛋白质结合形成染色质、染色体。
3.原核细胞无内膜系统,缺乏膜性细胞器;真核细胞具有发达的内
膜系统。
4.原核细胞不存在细胞骨架系统;真核细胞具有微管、微丝、中间
丝等构成的细胞骨架系统。
5.原核细胞基因表达中,转录和翻译同时进行;真核细胞中遗传信
息的转录和翻译具有阶段性、区域性。
6.原核细胞增殖为无丝分裂,无明显周期性;真核细胞增殖为有丝
分裂,周期性强。
7.原核细胞体积较小;真核细胞体积较大。
8.原核细胞中有不少病原微生物;真核细胞则是构成人体和动植物
的基本单位。
【核糖体】
核糖体是一种电子密度较高的圆形或椭圆形致密小颗粒,直径15-30nm,由大、小亚基构成。
附着在内质网表面的称为附着核糖体,不附着在膜上、呈游离状态、分布在细胞基质内的称游离核糖体。
核糖体上存在四个活性部位:
A位(氨酰基位,受位),为接受氨酰基-tRNA的部位;
P位(肽酰基位,供位),为肽酰基-tRNA移交肽链后的tRNA释放部位。
T因子(肽基转移酶位),合成肽链过程中,为催化氨基酸间形成肽链。
G因子(GTP酶位),水解GTP,为肽酰基-tRNA由A位移位到P 位提供能量。
核糖体主要化学成分为rRNA和蛋白质。
沉降系数80S(大亚基60S,小亚基40S)。
主要功能是参与蛋白质的生物合成。
【内质网】
内质网是由单位膜围成的一些形状大小不同的小管、小泡及扁囊状结构相互连接形成的一个连续的网状膜系统,由脂类和蛋白质构成,含有大量的酶,其标志酶为葡萄糖-6-磷酸酶。
依其膜表面有无核糖体可分为:
糙面内质网,形态上多为板层状排列的扁囊,少数为小管和小泡,膜表面附有颗粒状核糖体。
其功能主要为参与蛋白质的合成、运输、加工。
光面内质网,形态上多为彼此连通的分支小管或小泡,很少扁囊,膜表面无核糖体附着。
其功能主要为:参与脂类合成;参与糖原的合成与分解;解毒作用;参与横纹肌的收缩活动;参与水和电解质的代谢;参与胆汁的合成。
【细胞骨架各种纤维的结构特征、化学组成、功能】
细胞质中的蛋白质纤维网络称为胞质骨架,包括微丝、微管、中间丝。
微管为一中空的圆柱状结构,外径24-26nm,内径15nm,管壁厚6-9nm。
化学组成:微管蛋白(基本化学单位),微管结合蛋白,微管修饰蛋白。
功能:构成细胞支架,参与物质定向运输,参与细胞器运动。
微丝是细胞中普遍存在的一种实心纤维细丝,直径6-7nm,可以成束、成网或纤维状分散存在。
化学组成:肌动蛋白(基本蛋白质),微丝结合蛋白。
功能:具有支撑作用,参与细胞运动,与细胞质分裂有关,参与信息传递。
中间丝是一类在形态上十分相似,而化学组成上有明显差别的蛋白纤维,为直径8-10nm的中空管状,介于微管、微丝之间。
功能:具有支持作用,参与胞内物质运输,参与信息传递,参与细胞器定位,参与细胞癌变的调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