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人教版教材七年级历史(上)解读

合集下载

部编新人教版历史七年级上册全册教案(完整版)

部编新人教版历史七年级上册全册教案(完整版)

目录第1课中国早期人类的代表---北京人一、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通过本课学习,让学生了解和掌握有关元谋人、北京人、山顶洞人的历史基础知识。

通过本课学习,让学生了解和掌握有关元谋人、北京人、山顶洞人的历史基础知识。

过程与方法通过“对比古猿、北京人和现代人的头部有什么区别”和“想象:北京人的一天是怎样生活的”,培养学生的观察和想象能力;通过思考、探究“山顶洞人的生活比北京人有哪些进步“,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进行比较的能力及阅读、识图和语言表达能力。

些进步“,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进行比较的能力及阅读、识图和语言表达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认识到中国是人类的发源地之一,激发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和民族自豪感,培养学生珍视人类文化遗产的意识。

和民族自豪感,培养学生珍视人类文化遗产的意识。

二、教学重难点北京人、山顶洞人、原始社会、氏族公社、劳动创造了人北京人、山顶洞人、原始社会、氏族公社、劳动创造了人 三、导学过程教师讲解教师讲解,,学生分析讨论相结合学生分析讨论相结合【情景导入】【情景导入】师:同学们,我们都知道人类是万物的主宰,师:同学们,我们都知道人类是万物的主宰,是地球的主人,是地球的主人,是地球的主人,有人类才有人类社会的历有人类才有人类社会的历史。

那么最早的人是怎么来的?同学们知道哪些关于人类起源的神话传说呢?史。

那么最早的人是怎么来的?同学们知道哪些关于人类起源的神话传说呢?学生积极踊跃的讲述人类起源的神话传说。

(西方上帝造人传说、中国的女娲抟土造人、盘古开天辟地等等。

) 师:关于人类起源,无论西方的上帝造人还是中国的女娲抟土造人都是神话传说,无论西方的上帝造人还是中国的女娲抟土造人都是神话传说,并不并不真实可靠,那么人类到底是怎样诞生的呢?今天我们就带着这些问题去学习第一课,中国早期人类代表-北京人。

北京人。

【自主预习】【自主预习】(一)、我国最早的人类──元谋人问:元谋人作为我国境内已知的最早人类,已有多少年的历史?并要求识图《我国远古人类主要遗址的分布》图,指出:元谋人生活的地区。

部编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上册第四单元教材分析与教学建议(共60张PPT)

部编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上册第四单元教材分析与教学建议(共60张PPT)

问题探究
西晋结束三国分裂局面,统一了全国。 但西晋的统治很短暂,这是为什么呢?
读故事 阅读教材 中两人斗 富的故事
解历史
这个故事 反映了当 时怎样的 社会风气?
大臣石崇、国舅王恺斗富
290年6月12日 (农历榴月十八),石崇与王恺斗富。 石崇,西晋渤海南皮人,字季伦,官至荆州刺史。 王恺,西晋东海郊县人,字君夫,官至后军将军。
二、结合单元特点选择学习方式
本单元的学习内容是叙述的是中国古代一段 四百年的政权分立、民族交融的历史,时间跨度 大,政权更替频繁。这其中既有分裂的史实,又 有统一的趋势;既有战争对社会发展带来的破坏, 又有局部相对稳定带来的社会发展。在指导学生 学习的过程中,要引导学生认识到四百年历史发 生的变化,以及变化的趋势,可以借助教材丰富 的学习材料加以展开。
观察下列两幅甘肃嘉峪关魏晋墓砖画,说说自己看到的信息。
问题探究 图片反映了当时什么样的社会情况?
胡床
椅子
方凳
概括总结
民族交融,各民族之间相互学习,丰 富了各民族的物质文化生活。
3.材料研读:提供学生学习材料,并提出问 题,引导学生分析材料,思考问题。
(1)课文中现有的: 问题思考:结合课文内容提出思考题,引导学生 讨论。
在这部分内容的教学指导中,要关注两个基 本问题:一是统一是中国古代历史发展的历史趋 势,即使在政权分裂时期,也蕴含着统一的趋势; 二是在这一时期各民族加强了交流、交往、交融, 各民族共同开发祖国的疆域,共同创造了中华民 族悠久的历史和灿烂的文化。 立德树人
第16课叙述的是三国鼎立局面的形成过程, 也是国家从分裂到局部统一的过程。公元220年, 曹丕称帝,国号“魏”,史称曹魏,三国历史 正式开始。221年刘备在成都称帝,史称蜀汉。 229年孙权称帝,国号“吴”,史称东吴。 263年,曹魏灭蜀汉。265司马炎废魏元帝 自立,建国号为“晋”,史称西晋。公元280年, 西晋灭东吴,至此三国时期结束,历时60年。

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上册(部编版)第13课东汉的兴衰说课稿

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上册(部编版)第13课东汉的兴衰说课稿

《第13课东汉的兴衰》(说课稿)一、说教学理念在新教育理论和新课程改革精神指导下,我在本课教学中力求贯彻以下教学理念:大视野的课程观、生本位的学生观、探究式的学习观、对话式的学法观、引领式的教师观、快乐式的课堂观和过程性的评价观。

二、说教材地位人教版七年级历史第三单元是以秦汉王朝的兴亡为主线,展示了秦汉时期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建立和巩固的历程。

《东汉的兴衰》是本单元第五课。

本课从西汉灭亡东汉建立,并出现光武中兴的局面,到东汉中期以后外戚宦官交替专权,再到东汉后期黄巾起义,清晰地再现了大汉王朝在东汉时期由治到乱的全过程。

作为中国历史上第二个大一统的王朝,汉王朝无论在政治制度、经济制度、文化制度,还是在中华民族的形成和发展过程中,都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

秦汉时期作为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大一统的历史时期,对后世封建社会的发展起到重要的影响,在整个封建社会历史中占据重要地位。

三、学情分析初一学生求知欲强,好奇心重,但历史知识储备还不够充分,历史思维能力有待提高。

因此,需要老师对本课内容进行重新整合,化繁为简,深入浅出,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学科素养。

四、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掌握光武中兴、外戚宦官交替专权和黄巾起义等基本史实,熟悉东汉兴亡的基本脉络;引导学生思考光武中兴局面形成的原因,培养学生运用唯物主义观点正确认识、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

2.过程与方法:布置学生提前预习,探究本课的知识要点;阅读光武帝改革措施的内容,分析其历史作用;通过史料的对比研读,了解推动历史发展的原因。

通过师生对话,感悟东汉兴亡的历史启示。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根据东汉兴亡的基本史实,认识光武帝调整统治政策,对社会经济的恢复和发展起了促进作用;培养历史唯物主义世界观,能够历史的、客观的看待东汉的兴亡;认识社会发展的曲折性和前进性,从历史中汲取经验和教训。

五、说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光武中兴教学难点:外戚宦官交替专权六、说教学方法根据本课内容特点和我个人教学特色,我决定采用以下方法突破重点和难点:1、整合教材:在整合中明确教学内容。

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上册(部编版)第三单元知识点总结归纳

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上册(部编版)第三单元知识点总结归纳

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上册(部编版)第三单元知识点总结归纳第三单元秦汉时期: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建立和巩固第九课秦统一中国一、秦灭六国:1、秦统一全国的原因(条件):(1)人民希望结束战乱,过上安定的生活;(2)商鞅变法的成功为秦的统一打下了坚实的基础;(3)秦王嬴政雄才大略、任用贤人,积极策划统一大计。

2、秦灭六国:(1)时间:公元前230—公元前221年;(2)灭六国的先后顺序:韩、赵、魏、楚、燕、齐。

(3)灭六国过程的特点;由近及远(自西向东);各个击破。

3、秦朝的建立:(1)时间:公元前221年(2) 都城:咸阳 (3)开国皇帝:秦始皇嬴政4、秦统一的意义:结束了春秋战国以来长期争战混战的局面,建立起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封建国家。

二、秦始皇巩固统一的措施:1、秦始皇统一后,采取了那些巩固统一的措施?(或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1)政治上:中央集权制度:确立称皇帝,中央设丞相、太尉、御史大夫;在地方推行郡县制。

(丞相——行政、太尉——军事、御史大夫——监察)(2)经济上:统一货币,统一度量衡(3)文化上:统一文字;(4)交通上:车同轨,开灵渠;(5)军事上:北击匈奴修长城。

2、列表归纳秦始皇巩固统一的措施:措施影响政治上创立中央集权制度在我国沿用了2000多年,对中国历史产生了深远影响经济上统一货币、统一度量衡(圆形方孔半两钱)促进了各地的经济交流,巩固了国家统一文化上统一文字(把小篆作为全国规范文字)促进了各地的文化交流,巩固了国家统一交通上车同轨,开灵渠便利了交通往来,有利于维护国家统一军事上北击匈奴修长城巩固了国家的统一3、秦的疆域:东至东海,西到陇西,北至长城一带,南到南海。

4、秦始皇最大的历史功绩是什么?答:统一中国,建立起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封建国家。

★★封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建立:此图可以看出:图片形象地展示了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的构成。

图中高高在上的是皇帝,下设丞相、太尉、御史大夫三大官职,属于皇帝下属的中央政府机构;地方政府自上而下依次是郡和县。

部编新教材人教版七年级上册历史重要基础知识点整理

部编新教材人教版七年级上册历史重要基础知识点整理

第一单元史前时期:中国境内人类的活动第1课:中国早期人类的代表——北京人第1课我国境内的早期人类代表—元谋人元谋人1.发现地点:云南元谋县2.生活年代:距今约170万年3.生产活动:能够制造工具和知道使用火。

4.发现的意义(重点):元谋人是我国境内目前已知的最早的古人类。

5.我国是世界上发现古人类遗址最多的国家之一。

北京人1.发现地点:北京西南周口店龙骨山上2.生活年代:距今约70万--20万年3.体质特征:模样和现代人基本相同4.生产和生活:会打制石器,(使用打制石器的时代,叫做旧石器时代。

)使用天然火,以采集和狩猎为主;过群居生活。

火的使用(1)用途:烧烤食物.防寒.照明.驱兽。

(2)意义:改善了生存条件,学会用火是人类进化史上的里程碑。

5.北京人发现的意义(重点):是迄今所知世界上内涵最丰富.材料最齐全的直立人遗址。

山顶洞人1.遗址位于北京周口店龙骨山顶部。

2.距今约3万年3.具有现代人类的特征4.掌握钻孔技术和磨制技术5.有了审美观念6.已会人工取火第2 课原始农耕生活一.半坡居民的生活1.时间:距今约6000年地点:陕西西安半坡村区域:黄河流域2.生产生活情况:①房屋:半地穴式圆形房屋②生产工具:制作使用精美磨制石器,使用磨制石器的时代称为新石器时代;③生产活动:开垦土地,种植粟和蔬菜,饲养猪狗等家畜,进行渔猎,采集野果;④生活用具:彩陶。

⑤生活技术:半坡原始居民已会纺织.制衣。

二.河姆渡人的生活1.时间:距今7000年左右地点:浙江余姚河姆渡区域:长江流域2.生产生活情况:①房屋:使用干栏式建筑,是中国最早的木构建筑,木结构水井是迄今发现最早的木构水井;②生产活动:农作物种植水稻,农业工具骨耜,家畜以猪.狗.水牛为主;⑤生活技术:制作陶器和玉器,还有简单的乐器骨哨,会运用雕刻技术和使用天然漆,会制作艺术品。

三.原始农业的发展1.长江流域是世界最早栽培人工稻的起源地,黄河流域是栽培粟的最早起源地。

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上册(部编版)第13课东汉的兴衰说课稿

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上册(部编版)第13课东汉的兴衰说课稿

《第13课东汉的兴衰》(说课稿)一、说教学理念在新教育理论和新课程改革精神指导下,我在本课教学中力求贯彻以下教学理念:大视野的课程观、生本位的学生观、探究式的学习观、对话式的学法观、引领式的教师观、快乐式的课堂观和过程性的评价观。

二、说教材地位人教版七年级历史第三单元是以秦汉王朝的兴亡为主线,展示了秦汉时期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建立和巩固的历程。

《东汉的兴衰》是本单元第五课。

本课从西汉灭亡东汉建立,并出现光武中兴的局面,到东汉中期以后外戚宦官交替专权,再到东汉后期黄巾起义,清晰地再现了大汉王朝在东汉时期由治到乱的全过程。

作为中国历史上第二个大一统的王朝,汉王朝无论在政治制度、经济制度、文化制度,还是在中华民族的形成和发展过程中,都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

秦汉时期作为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大一统的历史时期,对后世封建社会的发展起到重要的影响,在整个封建社会历史中占据重要地位。

三、学情分析初一学生求知欲强,好奇心重,但历史知识储备还不够充分,历史思维能力有待提高。

因此,需要老师对本课内容进行重新整合,化繁为简,深入浅出,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学科素养。

四、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掌握光武中兴、外戚宦官交替专权和黄巾起义等基本史实,熟悉东汉兴亡的基本脉络;引导学生思考光武中兴局面形成的原因,培养学生运用唯物主义观点正确认识、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

2.过程与方法:布置学生提前预习,探究本课的知识要点;阅读光武帝改革措施的内容,分析其历史作用;通过史料的对比研读,了解推动历史发展的原因。

通过师生对话,感悟东汉兴亡的历史启示。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根据东汉兴亡的基本史实,认识光武帝调整统治政策,对社会经济的恢复和发展起了促进作用;培养历史唯物主义世界观,能够历史的、客观的看待东汉的兴亡;认识社会发展的曲折性和前进性,从历史中汲取经验和教训。

五、说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光武中兴教学难点:外戚宦官交替专权六、说教学方法根据本课内容特点和我个人教学特色,我决定采用以下方法突破重点和难点:1、整合教材:在整合中明确教学内容。

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上册(部编版)第四单元知识点总结归纳

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上册(部编版)第四单元知识点总结归纳

⼈教版七年级历史上册(部编版)第四单元知识点总结归纳第四单元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政权分⽴与民族融合第16课三国⿍⽴三国⿍⽴的背景:东汉末年,各地出现许多割据⼀⽅的军阀,他们彼此长期混战,⽣产遭到严重破坏。

⼀、官渡之战1、背景:东汉末年,北⽅军阀长期割据混战,社会⽣产⽣产遭到严重破坏。

2、概况:(1)时间:公元200年(2)作战双⽅:袁绍与曹操(3)结果:曹操以少胜多,⼤败袁军。

(4)影响:为曹操统⼀北⽅奠定了基础。

3、曹操统⼀北⽅的原因:(1)政治上:挟天⼦以令诸侯,处于有利地位。

(2)经济上:实⾏屯⽥,恢复农业⽣产(3)军事上:官渡之战打败袁绍⼆、⾚壁之战1、背景:曹操基本上统⼀了北⽅,想要进⼀步统⼀全国。

2、概况:(1)时间:公元208年(2)作战双⽅:曹操与孙刘联军(3)结果:孙刘联军以少胜多,⼤败曹军。

(4)影响:为三国⿍⽴局⾯形成奠定了基础。

3、曹操失败的原因:(1)曹军来⾃北⽅,不习⽔战,⽔⼟不服;(2)曹操骄傲轻敌;(3)孙刘联军正确的战术。

启⽰:做⼈不能骄傲⾃满,要善于听取别⼈的意见。

★★⽐较官渡之战与⾚壁之战官渡之战⾚壁之战时间公元200年公元208年作战双⽅袁绍与曹操曹操与孙刘联军战争特点以少胜多结果曹操胜利曹操失败作⽤为曹操统⼀北⽅奠定了基础。

为三国⿍⽴局⾯形成奠定了基础启⽰决定战争胜负的关键不仅看⼒量强弱,还要看战略战术是否得当;不能骄傲轻敌,要适时出击,虚⼼接受好的建议等才能取胜。

★★评价曹操:(1)曹操是我国古代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和诗⼈。

(2)他⼴罗⼈才,统⼀了北⽅,结束了北⽅分裂割据的局⾯,有利于北⽅经济的恢复和发展,也为西晋的统⼀奠定了基础。

他的这些做法符合⼈民的愿望,顺应历史的潮流。

(3)但他有狡诈、多疑、滥杀⽆辜的残暴本性。

如:杀华佗、孔融、杨修等,攻打陶謙时,杀男⼥数万⼝。

三、三国⿍⽴的形成1、三国⿍⽴局⾯是怎样形成的?(1)220年,曹丕称帝,定城洛阳,魏国建⽴;(2)221年,刘备称帝,定城成都,蜀国建⽴;(3)222年,孙权称王,定城建业(南京),三国⿍⽴局⾯正式形成。

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上册(部编版)第3课远古的传说 教学设计

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上册(部编版)第3课远古的传说 教学设计

第3课远古的传说一、教材分析讲述了起源于远古传说时代中华文明的基本概况,包括黄帝其人及他对华夏族的形成所做的贡献、尧舜禹的“禅让”,为学生进一步了解我国远古传说时代的历史发展进程、尤其是中华文明的演进奠定了基础,并起着承上启下的重要作用。

二、课程标准知道炎帝、黄帝和尧舜禹的传说故事,了解传说与神话中的历史信息。

三、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了解远古传说时代中华文明起源的基本概况,掌握华夏族的形成、尧舜禹的“禅让”过程。

过程与方法:引导学生对课本中插图的观察、想象以及对具体材料的分析入手,推导结论,初步培养学生进行历史感知、历史想象的形象思维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认识到中华民族是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逐渐融合而成的,黄帝是华夏族的人文初祖,激发学生的爱国之情,增强民族意识。

四、教学重点、难点重点:黄帝和炎帝难点:正确认识尧舜禹的“禅让”的含义.五、教学流程:(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视频:在背景音乐《黄帝颂》中播放《祭黄大典》的视频。

展示:孙中山祭黄帝文“中华开国五千年,神州轩辕自古传。

创造指南针,平定蚩尤乱。

世界文明,唯有我先。

”教师:巍巍华夏,历史悠悠。

通过《祭黄大典》的视频,我们被万人祭奠的浩浩场面所震撼。

作为我们祖先的黄帝为什么至今仍受到炎黄子孙如此的敬仰?他在历史上有什么杰出的贡献呢?让我们带着困惑与探究的欲望,穿越时空,去探索历史……(二)教师引领,合作探究华夏民族的形成-------炎黄战蚩尤教师:黄帝为什么称“黄”帝呢?展示:《淮南子》:“中央土也,其帝黄帝,其佐(帮助)后土(管土的神),执绳(法)而制四方”。

这是说因为黄帝是管理四方的中央的首领,他专管土地,而土是黄色,故名“黄帝”。

展示:黄帝被称为轩辕氏的故事黄帝曾发明一种车战法,打仗的时候,将士都站在战车上;停战休息时,将战车连接起来,围成一圈,指挥员在中间,只留一个空当作为出入的门,起到了保护指挥员的作用。

古人把带有布幕的战车叫“轩”,把两辆战车中间的空当叫做“辕”,因为黄帝是这种车战法的发明者,所以后人便又把黄帝叫做轩辕氏。

《西汉建立和“文景之治”》教案3(新部编人教版七年级上册历史)

《西汉建立和“文景之治”》教案3(新部编人教版七年级上册历史)

《西汉建立和“文景之治”》教案3(新部编人教版七年级上册历史)一. 教材分析《西汉建立和“文景之治”》是新部编人教版七年级上册历史的一课。

本课主要讲述了西汉的建立和“文景之治”时期的繁荣景象。

教材通过生动的图片、图表和文字,引导学生了解西汉的建立过程以及文景之治时期的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特点。

二. 学情分析七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历史知识基础,但对于西汉的建立和文景之治时期的了解可能较为有限。

学生在学习本课内容时,需要通过图片、图表和文字等资料,深入理解西汉建立的过程以及文景之治时期的特点。

此外,学生对于历史事件的时间顺序、因果关系等也需要进一步掌握。

三. 教学目标1.了解西汉的建立过程。

2.理解文景之治时期的繁荣景象。

3.培养学生分析史料、综合归纳的能力。

4.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和表达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西汉的建立过程。

2.文景之治时期的特点。

3.学生对于历史事件的时间顺序、因果关系的理解。

五. 教学方法1.图片、图表展示:通过展示西汉建立和文景之治时期的图片、图表,引发学生的兴趣,帮助学生直观地了解历史背景。

2.史料分析:引导学生分析教材中的史料,深入了解西汉建立和文景之治时期的特点。

3.小组讨论: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和表达能力。

4.课堂提问:通过提问,引导学生思考历史事件的时间顺序、因果关系等问题。

六. 教学准备2.西汉建立和文景之治时期的图片、图表。

3.史料分析资料。

4.投影仪、白板等教学设备。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展示西汉建立和文景之治时期的图片、图表,引发学生的兴趣,提问学生对西汉和文景之治的了解。

2.呈现(15分钟)–教师引导学生阅读教材,呈现西汉建立的过程,提问学生对于西汉建立的理解。

–教师呈现文景之治时期的史料,引导学生分析史料,了解文景之治的特点。

3.操练(10分钟)–教师学生进行小组讨论,讨论西汉建立和文景之治时期的时间顺序、因果关系等问题。

2024新部编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上册知识点梳理

2024新部编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上册知识点梳理

2024新部编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上册知识点梳理第1课远古时期的人类活动课时任务了解元谋人、郧县人、蓝田人、北京人等古人类活动,知道我国是人类起源的重要地区。

初步认识考古发掘成果是研究人类起源的重要依据。

必背重点古人类项目元谋人郧县人蓝田人北京人山顶洞人距今年代约170万年约110万—80万年约100万—50万年约70万—20万年约3万年发现地点云南元谋湖北郧阳陕西蓝田北京周口店龙骨山上北京周口店龙骨山顶部洞穴生产生活已经能够制作和使用工具是否会制作工具是人与动物的根本区别旧石器时代使用打制石器;群居生活;已经会使用火使用打制石器;已经掌握磨光和钻孔技术;可能已经知道人工取火;过集体生活;有爱美意识(遗址)地位元谋人是我国境内目前已知最早的古人类之一周口店北京人遗址是迄今所知世界上内涵最丰富、材料最齐全的直立人遗址之一相关图片“目前已知”“之一”不可丢掉结论考古发掘成果是研究人类起源的重要依据获得北京人等原始人类生产生活的第一手资料应该通过考古发掘图片解读中国旧石器时代重要人类遗迹有北京人、山顶洞人、蓝田人、元谋人等,其分布较为广泛,多集中于大河附近、平原地带,体现我国境内古人类起源的多元性特征。

教材问题解答【P6想一想】北京人的头骨,前额低平,眉骨粗大,颧骨突出,鼻骨扁平,吻部前伸,脑容量比现代人小。

【P7——8课后活动】名称类型生活年代脑容量制作工具用火状况北京人直立人距今约70万—20万年平均1088毫升打制石器已经会使用火山顶洞人晚期智人距今约3万年1300—1500毫升已经掌握磨光和钻孔技术可能知道人工取火2.理由:(1)砍砸器:是旧石器时代的一种形体较大、形状不固定的工具,器身厚重,有钝厚曲折的刃口,可起到砍劈、锤砸和挖掘等多种作用,因而可以用于砍树、做木棒、挖植物块根、砸坚果等工作。

(2)刮削器:是从中国旧石器时代早期至新石器时代的工具,在中国南、北广大区域,呈现出一种广布性。

(3)尖状器:是由石片或石块沿着两边或一边加工的具有尖刃的工具。

《秦末农民大起义》名师教案(新部编人教版七年级上册历史)

《秦末农民大起义》名师教案(新部编人教版七年级上册历史)

《秦末农民大起义》名师教案(新部编人教版七年级上册历史)一. 教材分析《秦末农民大起义》是新部编人教版七年级上册历史教材中的一课,主要讲述了秦朝末年农民起义的背景、过程和影响。

本课内容对于学生了解中国古代历史,特别是秦朝的统治和农民起义的历史意义具有重要价值。

通过本课的学习,学生可以了解到秦朝的暴政和民众的生活困苦,以及陈胜、吴广等农民领袖的英勇斗争。

二. 学情分析七年级的学生对于中国古代历史有一定的了解,但秦末农民起义的历史背景和过程较为复杂,需要通过具体的历史事件和人物来进行引导和讲解。

学生对于农民起义这一历史现象有一定的认识,但对于农民起义的原因和意义需要通过课堂讲解来进行深化。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秦朝的暴政和民众的生活困苦,掌握陈胜、吴广等农民领袖的事迹,理解农民起义的历史意义。

2.过程与方法:通过分析历史事件和人物,培养学生的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对于农民起义的客观认识,认识到农民起义是中国古代历史上重要的一环,同时也培养学生对于历史的尊重和热爱。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秦朝的暴政、农民起义的背景和过程、农民起义的历史意义。

2.教学难点:农民起义的原因和意义,学生对于历史事件的深入理解和分析。

五. 教学方法1.讲授法:通过讲解秦朝的暴政和农民起义的背景、过程,使学生掌握基本的历史知识。

2.案例分析法:通过分析陈胜、吴广等农民领袖的事迹,使学生深入理解农民起义的原因和意义。

3.小组讨论法:通过小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六. 教学准备1.教学课件:制作相关的教学课件,图文并茂,生动形象地展示秦末农民起义的历史场景。

2.教学资料:收集相关的教学资料,如历史文献、图片等,以便于进行深入的分析和讲解。

3.教学设备:准备投影仪、电脑等教学设备,以便于进行课件展示和教学讲解。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通过播放秦末农民起义的短视频,引起学生的兴趣,引导学生思考秦朝的统治和农民起义的背景。

新部编人教版历史七年级上册教材解读

新部编人教版历史七年级上册教材解读

√√
家的建
立和巩
第十四课
沟通中外文明的“丝绸 之路”



第十五课 两汉的科技和文化
√√
第四单 第十六课 三国鼎立
√√
元,三 第十七课
西晋的短暂统一和北方 各族的内迁


国两晋
南北朝 第十八课
东晋南朝时期江南地区 的开发


时期: 政权分 第十九课
北魏政治和北方民族大 交融


立与民
族交融 第二十课
• 六、相关史事,知识拓展,丰富课外知识, 加深对课文的理解
• 七、史料众多,强化传统教育
教材课文内容
课文是教材的主体部分,其功能主要是 呈现一节课教学的基本内容,涵盖了课标要 求的主干知识,并有一些相应的必要内容。 新教材的课文,一般是根据课题分为相关 的三个子目,分别叙述基本的史事。每课 的课文大约在1000字内,全以大字形式呈 现,以使课文更为通畅。
辅助部分的栏目类型 ●课文前设:
导言:结合本课内容要点,以问题设置为主, 以激发学生兴趣,引导学生参与教学。 示例:第8课《百家争鸣》
导言:春秋战国是社会大动荡的时 期,也是学术思想非常活跃的时期, 各种学说蓬勃兴起。这一时期的学 术思想领域有哪些主要的代表人物? 出现了怎样的繁荣景象?
●课文旁设:
• 教材体现国家意志,是实现国家主流意识形态的重要载体
• 学科核心素养是学科育人价值的集中体现,是 通过某学科学习而逐步形成的关键能力、必备 品格与价值观念。
• 历史学科核心素养包括唯物史观、时空观念、史料实证、历史 解释、家国情怀五个方面。
• 唯物史观是历史学科诸素养中的灵魂,是诸素养得以达成的理 论保证;

部编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上册课件:第9课 秦统一中国 (共14张PPT)

部编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上册课件:第9课 秦统一中国 (共14张PPT)
13、He who seize the right moment, is the right man.谁把握机遇,谁就心想事成。2021/9/92021/9/92021/9/92021/9/99/9/2021 •14、谁要是自己还没有发展培养和教育好,他就不能发展培养和教育别人。2021年9月9日星期四2021/9/92021/9/92021/9/9 •15、一年之计,莫如树谷;十年之计,莫如树木;终身之计,莫如树人。2021年9月2021/9/92021/9/92021/9/99/9/2021 •16、教学的目的是培养学生自己学习,自己研究,用自己的头脑来想,用自己的眼睛看,用自己的手来做这种精神。2021/9/92021/9/9September 9, 2021 •17、儿童是中心,教育的措施便围绕他们而组织起来。2021/9/92021/9/92021/9/92021/9/9
2.过程 (1)时间:公元前230—公元 前221年。
第三(2)单灭六元国秦的顺汉序时:韩期、:赵、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建立 魏、楚、燕、齐。 和巩固
第九课 秦统一中国
3.秦朝的建立 公元221年,秦国完成统一 大业,定都咸阳,建立起我 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多民 族的封建国家。
国家统一对各地区、各民族之间的经济、 文化 交流有什么好处?
第三单元 秦汉时期:统一多民族 国家的建立和巩固
第九课 秦统一中国
秦王扫六合,虎视何雄哉! 挥剑决浮云,诸侯尽西来。
秦是如何灭掉六国的?统 一后的秦朝建立起什么样 的政治制度?又采取了哪
些巩固统一的措施?
一、秦灭六国
1.背景
教学课件 (1)战国时期的连年战争,影响了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各
诸侯国的人民希望结束战乱,过上安定的生活。 (2)秦国经过商鞅变法,实力超过东方六国,具备了统一六 国的条件。 (3)秦王嬴政即位后,为灭亡六国进行了充分的准备。他招 募各国的人才,委以重任,并及时听取建议,积极策划统 一大计。

人教版部编历史七年级上册《第19课 北魏政治和北方民族大交融》教案

人教版部编历史七年级上册《第19课 北魏政治和北方民族大交融》教案

人教版部编历史七年级上册《第19课北魏政治和北方民族大交融》教案一. 教材分析本节课的主题是“北魏政治和北方民族大交融”,内容主要包括北魏的政治制度、孝文帝改革以及北方民族的交融。

教材通过生动的插图和详细的历史资料,为学生展示了北魏时期的历史风貌。

通过学习本节课,学生可以了解北魏政治制度的特点,理解孝文帝改革的必要性,以及北方民族交融的历史意义。

二. 学情分析七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历史知识基础,对于古代政治制度和民族关系有一定的了解。

但他们对北魏时期的历史认识可能较为模糊,对于孝文帝改革和北方民族交融的意义需要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来深化。

同时,学生对于新鲜的历史知识充满好奇,善于通过图片、文字等多媒体材料进行学习。

三. 教学目标1.了解北魏政治制度的特点,理解孝文帝改革的必要性。

2.掌握北方民族交融的历史意义,认识到民族交融对于国家统一和社会发展的积极作用。

3.培养学生的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的史料阅读和解读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北魏政治制度的特点及其影响。

2.孝文帝改革的背景、内容及意义。

3.北方民族交融的过程及其对国家统一和社会发展的作用。

五. 教学方法1.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思考问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运用史料教学法,让学生通过阅读史料,了解北魏政治和北方民族交融的历史事实。

3.采用小组合作学习法,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历史素养。

4.利用多媒体教学手段,为学生提供丰富的教学资源,增强课堂的趣味性。

六. 教学准备1.教材、教案、课件等教学资料。

2.与本节课相关的历史史料。

3.多媒体设备、投影仪等教学设备。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多媒体展示北魏时期的地图和图片,引导学生关注北魏政治和北方民族交融的历史背景。

教师简要介绍北魏的建立和统一北方的过程,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呈现(10分钟)教师引导学生阅读教材和史料,了解北魏政治制度的特点,如封建化、中央集权等。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部编版)历史第2课《原始农耕生活》说课稿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部编版)历史第2课《原始农耕生活》说课稿

第2课《原始农耕生活》说课稿尊敬的各位评委老师,大家上午好:我说课的内容是人教版七年级上册(2016部编版)历史第2课《原始农耕生活》。

我说课的内容分为五部分:第一部分:教材分析1. 地位和作用本课教材在本册中占有重要的地位。

它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原始的农耕生活是中国古代经济繁荣的基础。

本课以半坡、河姆渡文化遗址为代表,展示了距今7000年到距今六千年的远古历史。

在此期间,一方面,我国远古居民活动足迹不断扩大,中华大地上遍布氏族聚落,另一方面,人们在生活生活方面取得了巨大的进步,原始农业逐步发展,并成为主要经济形态,人们逐步摆脱了完全依赖自然的采集和渔猎生活,过度到比较稳定的农耕生活,从而奠定了我国农耕文化的基础。

我国地域广阔,存在着多处经济文化区域,而黄河流域和长江流域是两个最主要的区域,半坡反映了黄河流域的状况,河姆渡又是长江流域重要的代表,所以通过本课的学习,可以让同学们明白我国南北共同发展,共同构筑远古中华农业文明的基础的历史事实。

同时对促进学生民族自豪感有着重要作用。

2.教材的内容分析:本课围绕原始农耕经济时代居民们的生产与生活状况,用四个子目展开叙述。

第一目是原始农耕的发明;第二目是河姆渡居民种水稻;第三目是半坡原始居民栽培粟;第四目是房屋式样各不同。

3.学情分析:本课的教学对象为初一学生,他们天真活泼、好动好奇好问,喜欢直观有趣的历史故事,并且乐于参与教学,善于想象,有一定自主学习的能力和合作探究的精神。

因此,教师必须在课堂上营造一种轻松和谐的氛围,积极发挥学生的主动性,让他们联系现实生活,通过收集资料、观察图片、情景模拟、体验交流等环节,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和思维,让他们在体验中感知历史、认识历史。

第二部分教学目标:根据上述教材分析,考虑到学生已有的认知结构心理特征,制定如下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知道河姆渡和半坡居民原始农耕文化的特征通过本课学习,使学生了解在中华文明起源中我国原始农耕经济的主要情况,使学生了解中华文明处于起源阶段时原始农耕经济的发展水平,进而认识其发展对中国远古时代社会进步的重要意义。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部编教材七年级历史(上)解读吴城一中袁国良一、教材基本框架:部编七年级历史教材,按历史发展的线索由远及近依次展开,采用“点—线”结合的方式编写。

“点”是指重要的历史史实,“线”是指历发展的基本线索。

虽然整套教材给出了比较清晰的历史发展线索,但是并不完全追求历史学科体系的完整性,教材更加关注的是那些最基本、最典型的历史人物、历史事件和历史现象,即具有典型意义的“点”。

也就是以“线”穿“点”,以“点”连“线”,使教材内容依据人类历史发展的阶段和顺序,循序渐进地展开。

具体的呈现方式,是按照时序分设单元,在单元的框架下设课,在每课中设子目。

课文是教材的主体部分,其功能主要是呈现一节课教学的基本内容,涵盖了课标所要求的主干知识,并有一些相应的必要内容。

新教材的课文,一般是根据课题分为相关的三个子目,分别叙述基本的史事。

每课的课文大约在1000字内,全以大字形式呈现,以使课文更为通畅.课文辅助部分是指配合课文学习所设计的有关栏目,有激发兴趣、拓展知识、提供材料、促进思考、展开活动、巩固提高等多方面的功能。

新教材围绕课文的教学,设计了多样的栏目,为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提供了更多的资源和平台。

课文前设:导言:结合本课内容要点,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课文旁设:相关史事:提供相关的史事,作为知识的补充。

如名词解释、事件说明、现象叙述、历史小故事、人物赏析等。

材料研读:列出简要的文献材料,并提出问题,引导学生分析材料,思考问题。

人物扫描:对重要的历史人物加以具体的介绍。

课文后设:课后活动:以形式灵活的练习使学生巩固所学。

知识拓展:介绍相关的知识,拓展学生的知识面,引起学生进一步学习的兴趣。

这些课文辅助部分的栏目设计,是新教材作为“教本”与“学本”相结合的体现,拓展了教材的信息,加强了教材的可读性、可学性和可操作性,有助于学生的阅读与思考,为师生提供了开展教学活动的契机。

教师在进行教学设计时,要考虑如何运用这些栏目来引导学生的学习,以发挥出各类栏目在教学实际中的作用,促进学生更好地认识历史。

新教材设有大量的插图,平均每页都有两三幅图,达到了图文并茂。

这些插图的主要功能,一是配合课文的内容叙述,相互印证,活化内容;二是可使学生拓展视野,获取更多的信息;三是使学生观察、感受历史情境,以培养他们的观察、思维能力。

教材内容的总量减少,但为使历史发展线索更为清晰,更客观地反映历史进程,适当增加了一些内容。

如:☻一些朝代的历史,例如东汉、两晋、五代时期的内容,使中国古代史的发展得以贯通,前后相连。

☻一些反映历史上社会矛盾和阶级冲突的史事,如东汉、隋末、唐末、元末和明末的农民起义等。

☻一些重大的政治制度和措施,如北宋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和重文轻武政策。

此外教材中还有一些新的概念、新的提法和新的解释,这些是需要教师仔细把握的。

例如,民族融合变为民族交融等。

二、七年级上册教材解读:部编七年级历史教材上册主题内容共四单元二十课书,还有一节活动课。

第一单元:史前时期,主要叙述了正式历史记载之前中国境内人类的活动和发展史,共3课书。

第1课以中国早期人类的代表为题目,告诉我们中国境内的人类从何而来,以北京人为代表叙述了这一问题。

为什么以北京人作为代表哪?因为它是迄今所知世界上内涵最丰富、材料最齐全的直立人遗址,为人类起源的研究提供了直接的证据。

第2课以原始农耕生活为主题介绍了半坡遗址和河姆渡遗址两种不同风格的农耕文化,原始农耕文化是人类向文明社会过渡的重要里程碑。

本课书点名了中华文明的起源与特点(农业文明).第3课用历史传说向我们展现了华夏始祖创造华夏文明的历史,进一步补充了前两课的内容,揭示了炎黄二帝是中华民族的始祖。

第二单元:早期国家的产生和社会变革,主要叙述了夏商周时期的历史,共5课书。

第4课以早期国家的产生和发展为主题,叙述了夏商周三个朝代的更迭。

这三个朝代的统治者为了维护自己的统治,建立了军队、监狱等机构,制订了法律和一系列制度,这些都是世袭制、分封制的重要组成部分;而夏商周三个朝代的更迭反映了朝代兴衰的规律。

夏商周时期也是中华文明的形成时期,第5课以青铜器和甲骨文为主题叙述了这一时期我国高度发达的文明,青铜器和甲骨文是当时中华文明的典型,突出了优秀传统文化的教育。

第6课、第7课主要叙述了春秋战国时期的历史。

这一时期是我国从早期国家向大一统国家发展,从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过渡时期。

其突出特点是王室微衰、诸侯并起、争霸战争不断,国家剧烈动荡。

而深层次的变化则是铁器、牛耕出现,生产力提高以及社会关系的变革,比如由贵族政治到官僚政治、由公有制到私有制、由宗法制到百家争鸣。

具体表现为:军事上战争不断,在战争中国家数目逐渐减少,民族交融加强,向大一统迈进;政治上各国进行变法以适应形势的变化,以商鞅变法为典型;经济上各国大力发展农业生产,其中以都江堰的修建为代表;思想上出现了百家争鸣的局面,出现了道家、儒家等思想流派。

这些学说构建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体系,为中国思想文化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第三单元以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建立和巩固为主题,共7课书,叙述了秦、西汉、东汉三个朝代的兴衰和更迭,突出了中国古代史的重要线索—大一统。

第9课以秦统一中国为主题,设置了三个板块,秦灭六国、确立中央集权制度、巩固统一的措施“。

这三个板块内容是紧密相连的,并且围绕着秦统一中这个主题。

其中秦灭六国完成了初步统一,为加强对全国的统治,秦确立了中央集权制度,形成了一套完备的官僚机构。

为了巩固统一,采取了一系列重大措施,如统一文字、货币、度量衡、统一车轨、开凿灵渠、修筑长城等,这些措施都维护了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对后世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第10课以秦末农民大起义为主题,突出强调唯物史观,即阶级斗争是阶级社会重要的推动力。

围绕这一主题,设置了三个板块:秦的暴政、陈胜吴广起义和楚汉之争。

它们之间是因果关系,秦的暴政是陈胜吴广起义的根本原因,第三板块楚汉之争则起了承上启下的作用。

陈胜吴广起义为推翻秦王朝奠定了基础,继之而起的刘邦、项羽领导的起义最终推翻了秦王朝,又经4年的楚汉战争,建立了统一的西汉王朝。

第11课以西汉建立和文景之治为题目设置了三个板块:西汉的建立、休养生息政策、“文景之治”,它们互为因果关系。

西汉的建立的建立是休养生息政策的前提,“文景之治”是前两个板块的结果,为汉武帝的大一统奠定了基础。

突出了对历史发展产生重大影响的历史史实。

第12课设置了推恩令的实施、“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盐铁专卖三个板块,共同构成了汉武帝巩固大一统王朝的措施,三者是并列的平行关系,都围绕主题而设置,突出了历史发展的主线。

第13课以东汉的兴亡为主题设置了光武中兴、外戚宦官交替专权和黄巾起义三个板块。

其中第一个板块光武中兴点明了东汉兴的原因是光武帝调整了统治政策,促进了社会经济的恢复与发展。

第二个板块外戚宦官交替专权和第三个板块黄巾起义之间是因果关系。

正是由于东汉中后期外戚宦官交替专权,导致了政治腐败,社会动荡不安,最终引发了黄巾起义,沉重打击了东汉的统治,使东汉政名存实亡。

秦汉时期,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得到建立和巩固,中原王朝实力大增,主动加强了同周边少数民族的经济文化交流。

第14课以沟通中外文明的丝绸之路为主题设置了张骞通西域、丝绸之路、对西域的管理三个板块,它们之间因果相连,第二、第三板块是第一板块张骞通西域的结果。

第15课主要叙述了两汉的科技和文化成就,学习时要结合课文导言,点明这一时期科技文化取得重大成就的原因。

第四单元以政权分立与民族交融为主题,共5课书。

第16课《三国鼎立》是本单元的起点和开端,又是第三单元的延续,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

本单元共设置了官渡之战、赤壁之战、三国鼎立三个板块,三个板块的内容之间因果相连,正是由于官渡之战、赤壁之战等战役,曹操、刘备、孙权的势力崛起,进而形成三国鼎立的局面。

而这一局面是东汉末年军阀割据混战的必然结果,实现了大范围的局部统一,又为西晋的统一奠定了基础,体现了知识的延续性。

第17课以西晋的短暂统一和北方各族的内迁为题目设置了西晋的建立、八王之乱、北方游牧民族的内迁三个板块。

第一板块西晋的建立主要叙述了西晋统一后,统治阶级腐朽,社会矛盾尖锐,为后来少数民族的反抗做了铺垫,也说明了西晋的统一为什么是短暂的。

第二板块八王之乱实际上是第一板块中西晋统一后实行分封制的结果,而八王之乱则导致了西晋的衰落,带来我国历史上第一次大规模人口的迁移。

第三板块北方游牧民族的内迁进一步补充了第二板块的内容,为西晋灭亡埋下了伏笔,造成了北方再次分裂割据。

第18课设置了东晋的兴亡、南朝的政治和江南地区的开发三个板块,从政治、经济两个方面介绍了江南的发展,其中前两个板块为江南地区的发展提供了必要条件。

第20课以北魏政治和北方民族大交融为主题设置了淝水之战、北魏孝文帝改革、和北方民族交融三个板块,其中第三个板块是前两个板块的结果,突出强调民族交融。

(具体见张主任去年的解读)三、一些重要的历史问题:历史学是在一定的历史观指导下对人类的过往进行叙述和阐释的学科。

中学历史教科书在对基本史事进行叙述的过程中,也必然要阐发对历史的认识。

这种历史认识既要依从史学界已形成的共识,更要体现国家的主流意识形态。

这就涉及对历史的一些基本的看法和认识,而这些对历史的基本认识,是教师应把握的,也是学生通过历史学习所应形成的。

1.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发展与巩固: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发展,是中国古代历史发展的一条主线,是中国古代史教学中最基本、最核心、最重要的主体内容。

这部分内容的教学,不仅要使学生了解中国古代国家历史发展的具体演进,还要掌握中国历史发展的总体趋势,使学生认识国家统一的重要性,形成国家认同。

2.中国疆域的演变发展:历史上中国的疆域,不仅包括历代中央王朝或汉族政权控制的疆域,也包括尚未纳入中央王朝版图的各地方和少数民族政权的疆域,包括少数民族活动的地区。

自秦朝以后,历代朝廷对边疆地区进行有效管辖。

经过历朝的经营,对西藏、新疆、东北、西南等地区,以及台湾及其附属岛屿、南海诸岛等进行有效的管辖。

通过学习,使学生具有国家领土主权的意识,包括国土和海疆意识。

3.民族政权的问题:历史上不管是处于中央王朝的统辖下,还是在政权分立的时期,中国疆域内的各民族都是中华民族的成员。

少数民族建立的政权是属于中国历史上不同民族的政权,其生活和控制的区域都是中国疆域的一部分。

少数民族政权与中央王朝的关系以及各少数民族政权之间的关系,是国内不同民族政权之间的关系,而非中国与外国的关系。

4.民族矛盾与民族冲突:首先,中国历史上各民族之间的和平相处是主要的方面,而战争是次要的方面。

其次,中国历史上各民族之间的战争都是属于国内战争,不是现代意义的国家与国家之间的战争。

尽管交战的双方会互称敌我,但这只是历史上民族关系出现极端矛盾时的表现,而不是不同国家的主权冲突。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