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现代工业设计

合集下载

传统与现代并行 谈日本工业设计发展特点

传统与现代并行  谈日本工业设计发展特点

首先,传统工艺技术的种类和特点需要被深入研究和理解。例如,陶艺的烧 制技术、木雕的雕刻技艺等,都是具有鲜明特色的传统工艺。对这些技术的深入 了解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将其应用于现代工业设计中。
其次,传统工艺技术发展的历史背景也是我们需要了解的。这其中包括了社 会文化、经济以及科技的发展等各方面因素。这些背景信息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 解传统工艺技术的起源和发展,从而为其在当代工业设计中的运用提供更广阔的 思路。
总结日本工业设计的发展特点,我们不难发现其成功之处在于将传统文化与 现代科技有机结合,既满足了消费者的需求,又传承了本国文化的精髓。日本工 业设计的发展趋势也为我们提供了宝贵的启示:即以创新为动力推动设计进步,
注重人性化设计提升用户体验,以及生态可持续设计以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 生。
通过了解日本工业设计的发展特点及其发展趋势,我们可以从中汲取经验, 为我国工业设计行业的发展提供有益的借鉴。在今后的发展过程中,我们应学习 日本的成功经验,结合本国实际情况,不断推动我国工业设计的创新与进步,以 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
进入21世纪,日本工业设计的发展阶段更加成熟,设计师们以其独特的视角 和敏锐的市场洞察力,不断推动着工业设计的创新。
在传统与现代并行方面,日本工业设计的发展特点表现得尤为突出。一方面, 日本设计师们在传承传统美学和工艺的基础上,将传统文化元素融入现代工业设 计中。例如,采用日本传统图案和色彩,在电子产品外观设计中体现日本次演示 化的独特韵味
随着技术的进步和消费者需求的变化,日本的设计也开始不断地进行创新。 例如,在人机界面设计方面,日本的任天堂游戏机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它不仅 在设计上具有创新性,同时也将游戏作为一种文化现象进行了推广。
在现代社会中,日本的设计已经深深地渗透到了各个领域。无论是工业设计、 建筑设计、平面设计还是数字设计,日本的设计师都在不断地探索和创新。他们 的设计作品不仅具有高度的实用性和功能性,同时也具有深刻的情感价值和文化 内涵。

日本现代设计发展后来居上的原因及启发

日本现代设计发展后来居上的原因及启发

不管是從日本設計的特征還是從索尼公司 的設計原則,我們都可以看出日本設計並 不是偶然,是日本政府、設計師以及日本 的企業努力而得來的結果,而這些都是值 得學習與借鑒的。
日本現代設計後來居上的启发
日本设计的一个非常重要的特点是它的传统与现代双轨并行体制,针对 日本国内市场与国际市场不同的两种设计体制也是双轨并行的。世界上 很少国家能够在发展现代化时能够完整地保持、甚至发扬了自己的民族 传统设计,也很少有国家能够使两者并存,同样得到发扬光大。日本在 这方面为世界,特别是为那些具有悠久历史传统的国家提供了非常有意 义的样板。 日本重视集团和团体,而轻视个人,因此文化可以兼而具有活跃和稳定 的双重特征。从团体出发,增强活跃和稳定的双重特征。 日本现代设计的道路,是一条双轨并行的道路:传统和现代设计平行发 展,互相不干预,但是在可能的时候也互相借鉴 。中国的传统文化是博 大精深且有很多是可以与现代设计融合的,这样与传统文化的接合,可 以推进设计的前进与发展;
日本現代設計
日本現代設計後來居上的原因
1.明治維新後日本開始像德國學習工程技術 2.從英國借鑒社會管理; 3.從美國學習先進的現代企業管理體系,創業投資經驗; 4.中國先進的文明不斷傳入日本,在不斷學習中,日本建立了法律體制 和文化體制等。
以上幾點,為日後日本現代設計的發展提供了基礎。
日本現代設計後來居上的原因
日本設計後來居上主要有以下幾個原因: 1.日本政府,設計師和企業家的重視,關注; 2.以技術為本,重視設計發掘,提高市場競爭力; 3.善於學習吸收國外先進設計經驗, 4.重視設計教育,注重設計人才培養。
日本政府,設計師和企業家的重視,關注
日本的現代設計能够後來居上離不開日本政府的重視,日本政府通過 成立了一系列機構和采取有效措施,保護本國設計師的利益,獲取國 外最新設計信息,對日本設計發展起了關鍵作用; 1.1951年,日本政府邀請美國設計大師羅維赴日講學; 2.1951年成立了“日本出口貿易研究組織”,为日本政府提供有關 产品 設計的情報,負責派遣留學生和國外設計專家來日講學 3.1957年成立“工業設計促進會” 4.1957年加入国际工业设计协会联合会等。 5.日本经济的的高速发展使得市场经济竞争更加激烈,一些大企业开 始意识到设计对于开拓市场、赢得竞争的重要性,设计有了更为广阔 的发展空间; 6.GK公司積極推廣設計,使公眾意識到設計的重要性,使設計獲得社 會的理解

日本现代设计发展的历史因素

日本现代设计发展的历史因素

日本现代设计发展的历史因素日本现代设计发展的历史因素,在于日本几十年来在社会、经济、政治等方面取得的迅速发展。

首先,日本海外诸国实施开放政策是日本现代设计发展的基础。

日本的开放政策是指日本将新的资本、技术和商业思想从欧美引进,并不断地融合和接受这些思想,借助引进的资本和技术来提升自身的水平和竞争力,并根据自身的实际,将欧美的思想接受和融合,形成自己的文化特色,为本国甚至世界带来最大的发展。

其次,社会结构的变化也是日本现代设计发展中不可忽视的历史因素。

日本从古至今,一直向着一个大众化社会的发展方向努力,在科学技术和信息技术的普及以及产业发展活动中,文化传播技术也不断变得深入。

因此,大众文化在日本得到了迅速发展,这种文化无一不具有现代设计的影子,这正是日本现代设计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

再次,政府的政策的扶持是日本现代设计发展的重要因素。

以工业产业为代表的现代设计,日本政府拿出了大量的资金来提高相关行业的技术水平和机械化水平,以确保其质量达到世界先进水平,同时政府也比较重视文化艺术等设计传播,给予大量的资助,促进了日本现代设计的发展和流行。

最后,日本文化的独特性也是日本现代设计发展的重要因素。

日本是一个充满神秘感的国家,它有着自己独特的历史和文化传统,日本的文化的多样性,让国内的设计师以超前准备的态度,更加专注于表达情感,勇于尝试新的形式,融合新鲜的思想来表现日本充满想象力的设计理念,形成独有的文化特色,为日本现代设计带来了新的变化和精彩的现象。

综上所述,日本现代设计发展的历史因素看起来是很多,但实际上,这些因素相互之间存在千丝万缕的关系。

日本的开放政策使得先进的技术和思想不断地融入;社会结构的变化使得大众文化受到认可;政府的政策的扶持推动了日本现代设计的推广;日本特有的文化也成为日本现代设计发展的重要因素。

未来,日本现代设计的发展前景可期待,但必须继续着重于综合发展,不断提升设计技术水平,同时融汇古典、现代以及东西方等文化元素,将深厚文化底蕴付诸实践,最终达到日本现代设计的最佳状态,实现设计创意的开拓与引领。

二战后日本工业设计的发展

二战后日本工业设计的发展

• 进入20世纪80年代,特别是80年代后期,由 于受到意大利设计的影响,日本家用电器 产品的设计开始转向所谓“生活型”,即 强调色彩和外观上的趣味性,以满足人们 的个性需求。
PPT文档演模板
二战后日本工业设计的发展
1956年柳宗 理设计的"蝴
蝶"凳
PPT文档演模板
二战后日本工业设计的发展
80年代是日本汽 车工业的黄金时 代。日本车在世 界市场的占有率 不断扩大,以 “丰田生产方式” 为代表的日本生 产模式引起了欧 美的关注。
PPT文档演模板
二战后日本工业设计的发展
二战前日本工业设计简介
• 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前,日本的民用工业和 工业设计并不发达,很多工业产品直接模 仿欧美的样本,价廉质次,即这时日本还 没有建立起自己的工业特色。
PPT文档演模板
二战后日本工业设计的发展
• 20世纪20年代由夏普公司的前身生产的 收音机,也是欧美产品的复制品。由于政 治、经济等方面的原因,战前日本与德国 关系密切,有些日本人曾去德国学习设计, 将包豪斯的设计思想和教育体系带回了日 本。
二战后日本工业设计的发展
• 在日本的企业设计中,索尼公司成就斐然,成了日本 现代工业设计的典型代表而享誉国际设计界。索 尼是日本最早注重工业设计的公司,早在1951年它 就聘请了日本最有名的设计师之一柳宗理设计了 Y型磁带录音机。1954年公司雇佣了自己的设计 师并逐步完善了公司全面的设计政策。索尼的设 计不是着眼于通过设计为产品增添"附加价值",而 是将设计与技术、科研的突破结合起来,用全新的 产品来创造市场,引导消费,即不是被动地去适应市 场。
PPT文档演模板
二战后日本工业设计的发展
• 恢复期的日本工业设计尚处于启蒙阶段, 优秀设计作品不多。1953年的米兰三年 一度国际工业设计展览曾邀请日本参展, 但日本以不具备参加国际性展览的条件谢 绝。当时日本的许多产品仍是工程师设计 的,比较粗糙。

日本的现代设计发展历程(设计美学)

日本的现代设计发展历程(设计美学)

日本的现代设计发展历程一、背景:19世纪末叶已经把国家的中心放在海外扩张上,基本没有进入过真正的经济和平发展阶段,全部现代化时间都耗费在军事扩张上所以日本始终没有能够进入现代设计的运动阶段。

日本的真正设计发展是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

特别是1953年的朝鲜战争结束后逐渐发展起来。

二、发展1、日本的工业化与西方设计艺术思潮在日本的初步传播(明治维新到1945年)日本明治唯心之后,逐渐摆脱了东方文化的范畴,把文化和经济大门向西方开放,从而使日本的政治、经济、技术、文化和教育等经历了巨大的变革。

西方的技术和文明迅速传入日本,使日本迅速成为一个工业强国。

西方对日本产生影响的同时,欧洲出现的一系列设计探索也给日本传统工艺带来了冲击。

在德国工业联盟的影响下,1926年建立了“帝国工艺会”,以“日本工业产品现代化、设计与机械生产相结合为宗旨”,在1927年创办《帝国工艺》杂志。

1928年成立了“国立工艺指导所”进行图案、木工、金属工艺、漆器工艺的研究工作,寻找日本工艺现代化的最佳途径。

1933年德国著名的现代主义设计师陶特来到日本对传统工艺现代化现状提出批评,强调新材料和标准化在设计中的重要性,并把包豪斯的一些思想介绍到日本。

战前这40年日本的设计艺术处于传统和现代的矛盾之中,在追随西方现代设计艺术和目的传统工艺现代化两者之间徘徊,主体处于传统手工业上,对现代设计处于模仿阶段。

2、缓慢恢复发展阶段(20实际40年代中期到50年代中期)二战后,日本把精力主要用于发展经济,在这个过程中,日本逐渐意识到工业设计对国民经济和世界贸易的重要意义,政府、产业界、设计界、设计师纷纷携手展开一场全方位的现代工业设计运动。

1947年举办“美国文化生活展”;1948年《工艺新闻》专辑介绍英国工业设计协会和其他活动;1949、1950年分别于横宾、神户举行“日本贸易博览会”,“日本产业博览会”展出大量美国工业设计产品;1949年在美国的帮助下日本工业标准颁布;1951年美国工业设计奠基人洛威访日;1956年包豪斯运动创始人格罗佩斯访日。

浅谈日本现代设计对中国设计发展的启示

浅谈日本现代设计对中国设计发展的启示

8、坚持可持续发展:日本设计的环保理念值得中国设计师借鉴。在面对日 益严重的环境问题时,中国设计师应坚持可持续发展的原则,将环保融入设计中。
9、弘扬民族文化:日本设计在追求现代化的同时,不忘弘扬民族文化。中 国设计师应深入挖掘本国文化资源,将传统文化与现代设计相结合,以塑造独特 的中国风格。
10、加强国际合作与交流:日本设计师善于与国际接轨,通过合作与交流来 提升自身的竞争力。中国设计师应加强与国际同行的合作与交流,从中获取灵感 和经验,以推动中国设计的进步。
1、注重简约与自然:中国的包装设计可以学习日本的设计理念,注重简约 和自然。在选择包装材料时,可以更多地考虑自然材料,如竹子、纸张等,并注 重纹理和颜色的选择。这不仅可以展示产品的自然之美,还可以让消费者感受到 产品的天然和健康。
2、突出文化性与独特性:中国的包装设计也可以学习日本的设计理念,突 出产品的文化性和独特性。例如,中国的传统艺术和手工艺品可以成为包装材料 的选择,使得产品充满了中国文化的气息。此外,中国的传统色彩、图案和符号 也可以被巧妙地运用到包装设计中,以增加产品的独特性。
二、关键词解读
1、日本设计:关键词包括简洁、实用、精致、极简主义、传统与现代的融 合等。这些关键词反映了日本设计的典型特点,如简洁实用、注重细节、传统与 现代的融合等。
2、我国现代设计:关键词包括民族特色、文化内涵、创新性、人性化等。 这些关键词反映了我国现代设计的追求方向,即在传承中华文化的基础上,兼具 创新性和人性化特点。
3、强调功能性与环保:中国的包装设计还可以学习日本的设计理念,强调 功能性和环保。例如,可以更多地采用可再利用或可降解的材料,以减少对环境 的影响。此外,包装设计还可以考虑产品的使用便利性和存储性,以满足消费者 的需求。

战后日本工业设计的起步

战后日本工业设计的起步

50年代日本的工业设计及成就。
日本主要表现在汽车、家用电器、照相机、现代建筑 和环境设计、平面、包装、展示等设计领域。
传统和现代结合的结果,形成了与众不同的设计风格
——日本风格。
年 日 本 的 电 视 机
1953
1955 年 、 第 一 台 电 饭 锅
1958 年 、 本 田 首 次 参 加 曼 岛
伴随着日本产业的迅速发展,日本是现代设计,尤其是工业设 计,取得了令人瞩目是成就。其中索尼公司可以看做是50年代日本 工业设计飞速发展的缩影。索尼公司成立于1945年,原名叫“东京 通讯株式会社”,从50年代开始,索尼公司就坚持“创造市场” 是设计政策为此制定了产品设计和开发的八大原则。
第一、产品必须有良好的功能。 第二、产品设计要美观大方。 第三、优质。 第四、产品设计要具有独创性。 第五、产品设计要讲究合理性,以便于批量生产 第六、本企业产品必须具有独立特征的同时,又应有设计特征 上的内部关联性。 第七、坚固、耐用。 第八、产品对社会大环境应具有和谐、美化的作用。
日本现代设计意识的意识的确立与现代 设计艺术教育体系的初步建立
1951年日本成立了“日本出口贸易研究组织”该 组织一方面为日本政府提供有关设计产品设计是情报, 另一方面负责派遣日本学生到外国留学设计和邀请国外 重要设计专家来日访学校 1957年日本通产省有不失时机地成立了一个特别 部门—— “工业设计促进会” 1957 年成立了日本最高奖——G-Mark System优 秀设计的目的是从产品与设备的层面上挑选出优良是设 计,然后再向社会大众推荐。
胜见胜
龟 仓 雄 策
河野鹰思
设计师成立了“日本宣传美术会”培养一批 战后非常有影响图案设计师,如田中一光、粟津 洁、杉浦康平、永井一正、等。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日本工业设计的发展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日本工业设计的发展

日本是世界发达国家中惟一的东方国度,它从1868年明治维新运动以后开始接受西方文明,在政治、经济、技术、文化和教育等方面经历了巨大变革,逐渐进入工业化时代并成为现代化经济、技术强国、由于政治、经济等方面的原因,第一次世界大战前日本与德国关系密切。

在德国工作同盟等现代主义设计组织影响下,日本也曾出现过一些类似的民间设计团体,探索借鉴西方先进文化从而发展日本现代设计的途径。

由于第二世界大战前日本实行对军事扩张政策,全部精力投注于扩张军备等事项,国家、企业和民众的设计意识十分淡薄,设计只是处于设计师个人探索阶段。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日本工业与经济经历了恢复期、成长期和发展期三个阶段而迅速进入世界先进行列,其工业设计的同步发展使日本很快成为现代设计大国之一。

日本工业恢复时期(1945—1952)的重要目标是使经济恢复到站前的水平。

日本政府对重建极为关注,美国当局也提出援助计划,越来越多的企业回复了生产。

随着经济带逐步复苏,日本设计也开始有所发展。

学习欧美是日本工业设计起步时期的主要方法,日本设计界创办刊物、举办展览,利用各种宣传手段介绍欧美国家的生活文化和设计文化,为日本设计师带来十分有益的启迪。

与此同时,涉及教育也开始兴办,日本千叶大学、艺术大学等院校相继成立了工业设计系。

1951年日本政府邀请美国极富声望的工业设计师雷蒙罗维赴日讲学,并为日本工业设计界亲自示范工业设计的程序与方法,此举使日本设计师得以了解世界最新的工业设计理论与技术,极大地促进了日本设计的进步。

1952年发生的两件事对日本工业设计的发展具有里程碑般的意义,这就是日本工业设计协会(JIDA)的成立;以及同时举办的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日本第一次工业设计展览—新日本工业设计展。

尽管日本工业设计仅处于启蒙阶段,产品大多由工程师设计,但它毕竟迈出了重要的一步。

协会的成立和展览的举办标志着日本工业设计从恢复进入了成长期。

日本工业的成长期(1953—1960)期间,其经济与工业都得到持续发展,科学与技术的新突破对工业设计提出了新的需求。

日本现代工业设计

日本现代工业设计

1947年 1948年 1949年 1951年
“美国生活文化展览”。 “美国设计大展”、 “产业意匠展览” “设计与技术展览”等
现 当 代 日 本 设 计
这些展览给日本设计人员许多有益的启发。与此同时, 一些设计院校也相继成立,为设计发展培养了人才。 1951年,由日本政府邀请,美国政府派遣著名设计师 罗维来日本讲授工业设计,并且为日本设计师亲自示 范工业设计的程序与方法。罗维的讲学,对日本工业 设计是一次重大的促进。
现 当 代 日 本 设 计
夏普公司于1962年在日本 率先生产了微波炉。这在 当时是一种十分先进的炊 具,但设计制作都较简陋, 特别是外壳上直露的螺钉, 使人觉得细节上欠考虑。
17
02.日本设计的发展
02.3发展期的日本工业设计史
1973年,国际工业设计协会联合会在日本举行了 一次展览,使日本设计师看到了布劳恩公司的产品。 他们吸取了这些产品的风格特点,并且在新兴的电子 产品设计中发展了一种高技术风格,即强调技术魅力 的象征表现。
02.日本设计的发展
02.3发展期的日本工业设计史
1979年开始生产的“随身听”放音机就是这一设计政策的典型,取得了极大的成功。
现 当 代 日 本 设 计 24
02.日本设计的发展
02.3发展期的日本工业设计史
日本设计的“双轨制”。 一方面在服装、家具、室内设计、手工艺品等设计 领域系统地研究传统,以求保持传统风格的延续性 ;另一方面在高技术的设计领域则按现代经济发展 的需求进行设计。这些设计在形式上与传统没有直 接联系,但设计的基本思维还是受到传统美学观念 的影响,如小型化、多功能及对细节的关注等。通 过这种“双轨制”,使传统文化在现代社会中得以 发扬光大,并产生了一些优秀的作品,柳宗理于 1956年设计的“蝴蝶”凳就是一例。

日本现代工业设计,苹果禅

日本现代工业设计,苹果禅

没 有 乔 布 斯 的
IOS7
6
03. 现 当 代 日 本 代 表 设 计 师 和 设 计 作 品
03.1 日 本 设 计 理 论 03.2 深 泽 直 人
现 当 代 日 本 设 计
7
禅-直觉
人的天性其实很“懒”,能少干绝不多干,能用简单的就绝不 用复杂的,能用说来解决就绝不愿意写,能自动的的日本设计特点
1.遵循自然手法,以抽象表达具体,追求不对称布局——不重感情重悟性 2.以简约的形式和浓郁的意向表达丰富的情感——不重形式重精神 3.设计以技艺完美为一切艺术的基础,甚至将技艺本身也视为一种美 4.追求空寂之美,静素之美,原处之态
现 当 代 日 本 设 计 9
23
02.日本设计的发展
02.1成长期的日本工业设计史(1953—1960) 在乔布斯的人生经历中有这么一段,当他从里德大学辍学返回硅谷后, 经常到日本禅师乙川弘文主持的禅宗中心修习。在创办苹果之前,乔 布斯一度不知道对自己的未来该如何决断,他很想去日本继续修习, 但是又无法放弃创业的理想,于是向禅师求教。而禅师则对他讲出了 那则著名的禅宗故事——风吹幡动。“千百年前,有僧人说:„是风动。 ‟又有僧人说:„是幡动。‟六祖慧能说:„不是风动,也不是幡动,而是 心动。‟” 乔布斯的极致表现在他的专注力方面。他会设定优先级,把他激光般 的注意力对准目标,把分散精力的事情都过滤掉。但是如果他不想处 理某件事 法律纠纷,业务事项,他的癌症诊断,某件家事 他则会坚 决地忽视它。那种专注使他能够说不。他只保留几个核心产品,砍掉 其他一切业务,让苹果回到了正轨。他剔除按键让电子设备简单化, 剔除功能让软件简单化,剔除选项让界面简单化。他把这种专注的能 力和对简洁的热爱归功于他的禅修。禅修磨炼了他对直觉的欣赏能力, 教他如何过滤掉任何分散精力或不必要的事情,在他身上培养出了一 种基于至简主义的审美观。

日本工业设计的发展及对我国的启示

日本工业设计的发展及对我国的启示

日本工业设计的发展及对我国的启示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工业设计已经成为一个企业提高经济效益和市场竞争力的根本战略和有效手段,在一个国家的经济命脉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

事实证明,在国际市场上,国家间竞争已经从价格竞争、产品质量竞争转向工业设计上的竞争。

深入地研究日本工业设计从无到有的发展及其对日本经济发展的影响,对提高我国工业设计水平,调整和优化产业结构,成为世界贸易强国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一、工业设计对日本经济发展的作用所谓工业设计,从广义上说,是指“为了达到某一特定目的,从构思到建立一个切实可行的实施方案,并且用明确的手段表示出来的系列行为”,它包含了“一切使用现代化手段进行生产和服务的设计过程”。

从狭义的角度来看,产品设计是工业设计的核心,主要是指对于那些与人的衣、食、住、行、用相关的产品,就其功能、材料、构造、工艺、形态、色彩、表面处理、装饰等各种因素,从社会、经济、技术的角度进行的综合设计。

二战以后,日本迅速崛起,很快赶上和超过了许多发达国家,成为仅次于美国的世界第二经济大国和贸易强国。

在短短的二三十年时间内,日本取得如此显着的进步,除了其他因素外,工业设计在其中也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

90年代日本进入了十年经济衰退后,工业设计对经济的转型升级也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二、日本工业设计的发展阶段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前,日本的民用工业和工业设计并不发达,贸易中以代加工为主,设计方面则直接模仿欧美的样本。

这时日本还没有建立起自己的工业特色和贸易规则。

“价廉质次”是日本在对外贸易中给人的最直接印象。

(一)日本工业设计发展的萌芽阶段从1945--1952年是日本工业的恢复时期,也是日本工业设计的萌芽阶段。

战后,由于受到战争的严重破坏,工业中的大部分设备已不能使用,其余设备也陈旧不堪,生产总值只有战前的30%。

这期间日本的工业设计和对外贸易尚处于启蒙阶段,优秀的产品不多。

许多产品是由工程师而不是专业的设计师设计的,产品功能方面的需求考虑得较多,而外形、颜色、材质等方面考虑欠缺。

日本现代工业设计观察与启示

日本现代工业设计观察与启示
如 : 元 4世 纪 , 公 大和政 权 吸收 了 中国封建社 会 的
平 面设计 和传 统 建 筑 等 , 具有 高 水 平 的传 统保 都
留因素 , 基本没受到现代设计 的影响 , 具有鲜明的 民族特征, 受到世界人民的喜爱 , 同时也影响和带
动 了 临近不 少 国家的设 计 。 16 的 明治维 新运 动 以后 , 8 8年 日本 真正 打 开 了 国门 , 强 了同各发 达 国家 的沟通 , 德 国学 习 加 从
文 明 ; 元 5世纪 采用 了 中国汉 字 , 公 同时允许 归 化 人( 即古朝鲜 人 ) 岛 , 去 了铁 器 生 产 、 陶 、 人 带 制 纺
织、 金属工艺 、 土木建筑等经典技术 ; 公元 6 世纪,
正式 接受 中 国的儒教 和佛 教 。 日本 人相 继有 了这 些外 来 “ 饼 ” 馅 以后 , 中世 纪 起 便 形成 了 “ 至 中庸
调 华贵 、 精致 、 强烈 。
日 本文化的前后升级与过渡 , 和魂” 民 把“ ( 族精神) 洋才” 西洋科学技术 ) 与“ ( 结合起来 , 形
成 了 自己风格 的传 统 美 学 思 想 , 业 设 计在 它 的 工
1 传 统与现代 同步发展 的设计风格
日本 人原 是 宽容 的 民族 , 善 于 接受 外 来 文 很
维普资讯
第 2卷 第 3期
20 0 6年 9月
河南 工业 大学 学报 ( 会科 学版 ) 社
Junl f e a nvri f eh o g ( oi c n e o ra o n nU i syo T c n l y Sca S i c ) H e t o l e
Vo . No 3 1 2. .
S p.0 6 e t2 0

现代艺术设计在日本的发展

现代艺术设计在日本的发展

日本建筑大师丹下健三设计的代代木体育 馆是60年代的技术进步的象征,它脱离了 传统的结构和造型,被誉为划时代的作品。 代代木国立室内综合体育馆的整体构成、内 部空间以及结构形式,展示出丹下健三杰出 的创造力、想象力和对日本文化的独到理解, 它是由奥林匹克运动会游泳比赛馆、 室内球技馆及其他设施组成的大型综合体育 设施。 采用高张力缆索为主体的悬索屋顶结 构,创造出带有紧张感、力动感的大型内部 空间
• 矶崎新
日本建筑大师 1931年 矶崎新出生在日本大分市, 是世界上著名的日本建筑师。 自从 东京大学工学部建筑系毕业以后, 矶崎新在丹下健三(Kenzo Tange) 的带领下继续学习和工作;1963年, 他创立了矶崎新设计室,自此成为几十 年来活跃在国际建筑界的大师, 作品众多,获奖无数。


日本政府于1958 年在通产省内设立特别部门主管工业设计― 工业设计课,并于同 年制订公布了出口工业产品的设计标准法规。在此前后,政府还出面组织日本与外国 的工业设计人员交流,如聘请外国专家、派遣留学生等等。一年以后,政府又在1959 年公布了出口产品法,对产品的标准与质量作出明确规定。有关本国工业产品发展, 政府部门也开始着手进行通盘考虑。比如对汽车大众化的设计。战前,汽车在日本是 少数有钱的上层人物的交通工具,一般平民很难买得起,战后日本集中发展摩托车与 三轮小汽车。1955 年,日本通产省开始着手研究大众型汽车的可能性及设计特征等问 题,这一设计战略在1961 年取得成果― 日本开始生产价廉物美的大众型小汽车。这类 由政府安排设计战略的例子,在日本战后初期及50 年代里是相当普遍的。
现代艺术设计在日本的发展

日本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前并没有什么重要的设计活动。日本的真正的设计发展,是 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特别是1953 年结束的朝鲜战争之后的事。 日本用了很短的时间,从1953 年前后开始发展自己的现代设计,到80 年代 已经成为世 界上最重要的设计大国之一,不但日用品设计、包装设计、耐用消费产品设计达到国 际一流水准,连汽车设计、电子产品设计这类需要高度技术背景和长期人材培养的复

日本现代设计成功原因浅析

日本现代设计成功原因浅析
山 西青 年
理 论 研 究
日本现代设计成功原 因浅析
张富实
1 0 0 0 8 1 北 京 理工 大 学 北 京 功发展 ,原 因有很 多,如地 域、文 件 ,由于 中国现 代化 的 “ 被 迫 ”和 “ 后发 ”性 质 ,中国 的现代 性 问
化 、政治和社会等 因素 ,深入研究 E l 本工业设计从无到有 的发展及其对 题 与西 方那些 “ 原发 ” 的现 代化 国家不尽 相 同。我 们的 改革 时间量 日本 经济发展 的影响 ,对 提高我 国工 业设计水平 ,调整和优化产 业结 大概 只 有6 O 一7 0 年 时 间 ,而 日本在 1 8 6 7 年 明治 维 新后 至今 ,改革 构 ,成 为世界 贸易强国有一 定的借鉴意义。 和现 代化 进程基 本保持 了连 贯 的延续 性 ,虽 然在 二战 期 间整个 国家 关 键词 : 日 本 ;设计;成功发展 ;现代意识 以生 产军 工产 品为主 ,但众 所周 知 ,工业设 计 的主要 学科— — 人机 工程 学的 发展就 是从 军工开 始 的—— 也 就是 说在 时 间量 的积累 上 ,

日本 的现代 化进程 前后 共 1 4 O 年。 三 、体 制 的改造 美 国在战后 对 日本进行 了从 政治体 制 、经济体 制 等方 方面面 的 社 会改造 ,所创造 的宽松的市场氛 围 ,有利于 民营企 业和私营经济 的 发展 ,使一大批 以家族为单位 的经济体 如雨后春笋般 成长起来 。而就 是这几百万家 民营企 业 ,支撑起 了今 天 日本 的设计水 平和工艺水平 。 四、 良好的产 品定 位 纵 观现 今世界 上设 计领 先的 国家和 地 区 ,几乎 都有 着符合 其 自 身情 况 的设计 风格 。德 国的理 性稳 重 、功 能主 义 ;美国 的商业 化设 计 ;意 大利设计 的浪漫 与激 情 ;而 日本 则 以小 巧精 致 、实用著 称 。 五 、对 知识产权 相对重 视 知 识产权保 护 相对较 好 ,这使 得企业 必须 避免 走抄袭 和模 仿 的 老路 ,投 入人 力 、物力 和财力 进行设 计创 新 ,这不但 能提 高制 造业 的整 体水 平 ,也 有利于 设计 行业 的 良性 发展 。 六 、地理环 境 、资源 限制所 形成 的设计风 格 日本 的小 而 精 的设 计 源于 其 国 土 面积 小 、资源 贫 乏 等 自然 因 素 ,而这正 无意 中契 合 了当今环 境危机 、能源危机 后 的绿 色设计 、 节约 型设计 的主 题。 七 、 日本 已然转 变成一 个海 洋文 明国家 日本 属 于 资源 贫 瘠 的 国家 ,国 土面 积 相对 于 人 口数量 来 讲 很 小 ,这 就必 然促使 日本 由以前 的大陆农 耕 文明 国家向 海洋型 国家 转 变。 而在设 计和 经济领 域 的体 现 ,日本 从 明治维新 开 始 ,逐渐 向海 洋 国家 进化 。海 洋 民族 骨 血 中流 淌 的 那种 扩 张 、征 服 的欲 望 与 精 神 ,也 无形 中影 响 了工业设 计领域 ,日本 国土面积 狭小 。资 源极 其 匮乏 ,所 以需要 以出 口创汇来 换取 资源 。工业 设计 水平 的提 高 ,有 利于提 高其产 品在 海外市 场的竞 争力 。 八 、设 计战略 曰本在 国家层 面有 明确 的 目标 和方 向 、时 间轴 ,并 脚踏 实地 的 付 诸于 实践 。政府 直接 支持企 业派 遣设计 人 员赴欧 美学 习 ,邀 请 国 外 设计 专家 到 日本 讲学 ,帮助 企业 培养 设计人 才 。为 了加强对 工业 设 计在 经济发 展 中的 引导 作用 ,政 府还 制定 了 “ 出 口商 品法规 ”及 “ 优 秀产 品评 选制 度”等 一 系列相 关设计 法律 法规 ,确立 设计 就是 “ 创新 ”的概 念 ,引导企 业设 计与 时俱进 ,使 工业设 计 为经济 结构 的调整服 务 ,推动经 济 的转型升级 。 以上是我 对 日本设计 在近 现代 能够成 功发 展 的原 因的一个 简要 的 总结分析 。随着 生产力 的发展 。工业设 计 已经成 为一个企 业提 高 经济 效益 和市 场竞争 力 的根本 战略 和有效 手段 ,在一 个 国家的经 济 命脉 中扮 演着 越来越 重要 的角 色。事 实证 明,在 国 际市场 上 ,国家 间竞 争 已经 从价 格竞争 、产 品质量 竞争 转 向工 业设计 上 的竞争 。 我 国当前 正处 在产业 升级 转型 的关键 时期 ,工业 设计 对于 制造 业 能否成 功转型 将起 到举足 轻重 的作 用 ,而 日本 在这 方面 的成 功经 验 值得 我们 学 习和反思 。

日本传统美学观与现代工业设计

日本传统美学观与现代工业设计
在亚洲的其他国家,自古就对复杂烦琐的装饰情有独钟。日本却恰恰相反,讲究简单、朴素,这起初是为了节约资源,所以要使“物尽其用”,拒绝一切的浪费。但是,缺少装饰的物体如何来表现美感呢?日本人从禅宗中悟出了一些道理,即返璞归真才是更高层次的美,他们常常不把物体表现得尽善尽美,而需要通过人的心灵来感பைடு நூலகம்物体,让表面看来空荡荡的一物却能表现出“此时无声胜有声”的境界。
3 结论
日本的现代工业设计汲取了传统美学的精华,并把它运用得游刃有余,所以日本的工业设计用短短几十年的时间走完了西方近一个世纪的发展历程,并形成了独特的日本风格。在当今经济全球化的形势下,工业设计对于中国经济的持续发展来说是至关重要的,而中国当前的工业设计还存在诸多问题,简单的抄袭和模仿比较普遍。而日本在吸收外来文化的同时,更加强烈的意识到弘扬本民族文化传统的重要性,在传统与现代,东方与西方之间找到了一条适合本国设计文化发展的道路,这是值得我们思考和学习的。
1.2自然观
自古以来,日本经历过无数次的自然灾害和资源短缺的洗礼,日本人清晰地意识到自然环境的重要性和紧迫性,从而形成了尊重自然、崇尚自然的传统美德。他们认为自然界充满了睿智,自然界的美才是真正的美,人们只有吸取自然界的睿智,尊重自然规律并按照规律办事才能更好地生存。这与西方理性,主张个人的思想完全不同。
2.2极简的设计方法
日本的现代工业产品设计向来简单明了,经常用简单的形式表现了丰富的内涵。“无印良品”是日本的知名品牌之一,也是最能体现极简主义的设计方法。面对当前世界品牌激烈竞争的现状,“无印良品”却反其道而行之,它淡化品牌意识,用简单、自然、淳朴的产品形象来诠释品牌的内涵。“无印良品”的创始人田中光一先生对日本的传统美学思想有着深刻的理解,其品牌创造了一种全新的生活方式,即有品位地生活。这种追求极简质朴的设计理念正是来源于日本追求简单意象的传统美学观。

日本的现代设计发展历程(设计美学)

日本的现代设计发展历程(设计美学)

日本的现代设计发展历程一、背景:19世纪末叶已经把国家的中心放在海外扩张上,基本没有进入过真正的经济和平发展阶段,全部现代化时间都耗费在军事扩张上所以日本始终没有能够进入现代设计的运动阶段。

日本的真正设计发展是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

特别是1953年的朝鲜战争结束后逐渐发展起来。

二、发展1、日本的工业化与西方设计艺术思潮在日本的初步传播(明治维新到1945年)日本明治唯心之后,逐渐摆脱了东方文化的范畴,把文化和经济大门向西方开放,从而使日本的政治、经济、技术、文化和教育等经历了巨大的变革。

西方的技术和文明迅速传入日本,使日本迅速成为一个工业强国。

西方对日本产生影响的同时,欧洲出现的一系列设计探索也给日本传统工艺带来了冲击。

在德国工业联盟的影响下,1926年建立了“帝国工艺会”,以“日本工业产品现代化、设计与机械生产相结合为宗旨”,在1927年创办《帝国工艺》杂志。

1928年成立了“国立工艺指导所”进行图案、木工、金属工艺、漆器工艺的研究工作,寻找日本工艺现代化的最佳途径。

1933年德国著名的现代主义设计师陶特来到日本对传统工艺现代化现状提出批评,强调新材料和标准化在设计中的重要性,并把包豪斯的一些思想介绍到日本。

战前这40年日本的设计艺术处于传统和现代的矛盾之中,在追随西方现代设计艺术和目的传统工艺现代化两者之间徘徊,主体处于传统手工业上,对现代设计处于模仿阶段。

2、缓慢恢复发展阶段(20实际40年代中期到50年代中期)二战后,日本把精力主要用于发展经济,在这个过程中,日本逐渐意识到工业设计对国民经济和世界贸易的重要意义,政府、产业界、设计界、设计师纷纷携手展开一场全方位的现代工业设计运动。

1947年举办“美国文化生活展”;1948年《工艺新闻》专辑介绍英国工业设计协会和其他活动;1949、1950年分别于横宾、神户举行“日本贸易博览会”,“日本产业博览会”展出大量美国工业设计产品;1949年在美国的帮助下日本工业标准颁布;1951年美国工业设计奠基人洛威访日;1956年包豪斯运动创始人格罗佩斯访日。

日本优秀工业设计100例

日本优秀工业设计100例

日本优秀工业设计100例
在本书出版之际,我们首先向中国工业设计协会和日本国际设计交流协会表示衷心的感谢!正是在其大力协助下,本书——《日本优秀工业设计100例》得以在短期内顺利完成并出版了。

尤其是日本国际设计交流协会亚太设计交流中心的主任调查员、日本著名工业设计师船津邦夫先生,从选图、提供资料和拍摄图片等方面,给予了非常具体的帮助,使我们深为感动,在此一并表示感谢!
我国消费者对日本的G标志商品并不陌生,在我们的商场里常可见到这类商品。

如果我们能把附有G标志的商品和没有G标志的同类商品放在一起相互比较,就会发现两者在外观造型、色彩、使用材料、使用功能及其安全性、便利性以及售后服务等方面,都存在明显差异。

在商品极大丰富的今日,大多数人在选择和购买商品时,所追求的商品内涵基本相同,即令人满意的外观、功能、品质及合理的价格。

这说明任何商品,如果它没有高品质,没有好的设计,就没有其消费市场——这就是自日本G标志评选制度设立47年来向人们昭示的一个重要真理!无论是企业家、消费者还是设计师,对此都有深刻体会。

除了日本的G标志外,世界其他国家也已纷纷设立了各种设计奖项,以便促进和繁荣本国的产品设计。

如:美国的“杰出工业设计奖”;德国的“产品设计·德意志联邦奖”、“IF产品设计奖”、“红点设计奖”;意大利的“金罗盘奖”;荷兰的“鹿特丹·设计奖”、“优秀工业设计奖”;瑞典的“杰出设计奖”;丹麦的“JD奖”;芬兰的“当代设计奖”;等等。

当我们看到各国为鼓励其优秀产品设计事业的发展而设立的诸多奖项时,就会不由得想到:我国何时也能设立自己的优秀产品设计奖项呢?这不仅是我国设计界的愿望,也是我国广大企业界和消费者的共同愿望!。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现 当 代 日 本 设 计 27
03. 现 当 代 日 本 代 表 设 计 师 和 设 计 作 品
03.1 深 泽 直 人 03.2 吉 冈 德 仁
03.3 柳 宗 理
现 当 代 日 本 设 计
28
03.现当代日本代表设计师和设计作品
日本现代设计师之
03.1 深泽直人(Naoto Fukasawa)
8
02.日本设计的发展
02.1恢复期的日本工业设计史(1945-1952)
恢复期的日本工业设计尚处于启蒙阶 段,优秀设计作品不多。1953年的米 兰三年一度国际工业设计展览曾邀请 日本参展,但日本以不具备参加国际 性展览的条件谢绝。当时日本的许多 产品仍是工程师设计的,比较粗糙, 如索尼公司生产的“G”型磁带录音 机在技术上是相当先进的,但看上 去像台原型机。
现 当 代 日 本 设 计
15
日 本 设 计 的 发 展
02.
02.3 02.1 恢 复 期 的 日 本 工 业 设 计 史 02.2 成 长 期 的 日 本 工 业 设 计 发 展 期 的 日 本 工 业 设 计
现 当 代 日 本 设 计
16
02.日本设计的发展
02.3发展期的日本工业设计史
从1961年起日本工业进入了发 展阶段,即日本的工业生产和 经济出现了一个全盛的时期, 工业设计也得到了极大的发展 ,由模仿逐渐走向创造自己的 特色,从而成了居于世界领先 地位的设计大国之一。 日本政 府为了使日本迅速成为先进的 工业大国,十分注意引进和消 化先进的科学技术。20世纪60 年代初,不少日本产品在技术 上已处于世界领先地位。因此 ,一些日本厂商将新技术作为 市场竞争的主要手段,但是忽 视了建立整体设计战略的重要 性。
现 当 代 日 本 设 计 20
02.日本设计的发展
拓展链接——“GK工业设计研究所
现 当 代 日 本 设 计
日本的GK设计公司把表达"真善美"作为设计的目标,认为 设计是一种把人们的思想赋予形态的工作,设计就是将所 有的人造物赋予美好的目的并加以实现,优秀的设计是真 善美的体现。 在 1952 年,他们就成立了工业设计公司, 后来将服务领 域拓宽,大到快艇、列车、飞机的座椅、公交站台;小到 酱油瓶、化妆 品包装,他们都可以设计。1990 年,GK 将 公司分布到世界各地,东京有 5 个分公司,服务 范围分 别是家居用品、品牌标识等综合服务。他们在中国的上海、 青岛也有分公司,如海尔 的 HAIGAO。 他们将“环保节能” 的理念贯穿到诸多的项目中, 比如一个展会的外部设施, 采用了撤展后 可以收回的方式。非常人性化,也控制不必 要的浪费。
02.日本设计的发展
02.3发展期的日本工业设计史
1979年开始生产的“随身听”放音机就是这一设计政策的典型,取得了极大的成功。
现 当 代 日 本 设 计 24
02.日本设计的发展
02.3发展期的日本工业设计史
日本设计的“双轨制”。 一方面在服装、家具、室内设计、手工艺品等设计 领域系统地研究传统,以求保持传统风格的延续性 ;另一方面在高技术的设计领域则按现代经济发展 的需求进行设计。这些设计在形式上与传统没有直 接联系,但设计的基本思维还是受到传统美学观念 的影响,如小型化、多功能及对细节的关注等。通 过这种“双轨制”,使传统文化在现代社会中得以 发扬光大,并产生了一些优秀的作品,柳宗理于 1956年设计的“蝴蝶”凳就是一例。
现 当 代 日 本 设 计
13
02.日本设计的发展
拓展链接——“G”标志奖之获奖作品欣赏
2007来自 ITOKI 的 spina 办公椅, 创新的机械结构PSS和ALS(被动座 位滑动和主动腰部支撑)
现 当 代 日 本 设 计 14
02.日本设计的发展
拓展链接——“G”标志奖之获奖作品欣赏
按键光学式鼠标 “EGG MOUSE mini(迷你蛋蛋鼠)” M-EG2UR系列 本款鼠标是2009年获得 Good design奖的蛋蛋鼠的新版, 实物几乎与鸡蛋的大小相同, 这款鼠标更适合小型移动笔记 本的使用。鸡蛋的表面,每个 人都应该有记忆,正是利用那 种记忆中感觉,成为了不假思 索,情不自禁的想去触摸使用 的鼠标。
02.日本设计的发展
拓展链接——“G”标志奖
G标志大奖是日本政府向日本厂商 颁发的优秀设计大奖(Good Design Awards, 因为奖项徽志是变形的G 字,又称G标志大奖)。该奖项已有 50多年历史,其目的是“评选和表 彰优秀设计,以便改进生活质量,提 高工业研究能力并扩大出口和贸易 量”。
现 当 代 日 本 设 计 25
02.日本设计的发展
02.3发展期的日本工业设计史
针对年轻人市场的录音机一改先前冷漠的黑色面孔,以 斑斓的色彩显示青春的活力。松下电器公司的一些家用 电器设计也在造型和色彩上作了大胆探索,把高技术与 高情趣结合起来。
现 当 代 日 本 设 计 26
01.日本设计背景介绍 02.日本设计的发展 03.现当代日本代表设计师和设计作品 04.日本设计的基本特点
现 当 代 日 本 设 计
夏普公司于1962年在日本 率先生产了微波炉。这在 当时是一种十分先进的炊 具,但设计制作都较简陋, 特别是外壳上直露的螺钉, 使人觉得细节上欠考虑。
17
02.日本设计的发展
02.3发展期的日本工业设计史
1973年,国际工业设计协会联合会在日本举行了 一次展览,使日本设计师看到了布劳恩公司的产品。 他们吸取了这些产品的风格特点,并且在新兴的电子 产品设计中发展了一种高技术风格,即强调技术魅力 的象征表现。
日产公司的“达特桑“小汽车
3
01.日本设计背景介绍
01.日本工业设计背景
日本的现代文明始于“明治维新运动”。在当时,欧美的生活方式 是文明的代名词。
1919年,举办了”生活改善展”,倡导和推崇西方式的新生活。 1921年,东京高等工艺学校设立。 1926年,受莫里斯美术工艺运动的影响,出现了被称为日本美术工 艺运动的“民艺运动”。 1926年,受德意志制造的影响,“帝国工艺会”诞生。 1928年,成立了“国立工艺指导所”。 1936年,“日本工业文化联盟”成立。
1947年 1948年 1949年 1951年
“美国生活文化展览”。 “美国设计大展”、 “产业意匠展览” “设计与技术展览”等
现 当 代 日 本 设 计
这些展览给日本设计人员许多有益的启发。与此同时, 一些设计院校也相继成立,为设计发展培养了人才。 1951年,由日本政府邀请,美国政府派遣著名设计师 罗维来日本讲授工业设计,并且为日本设计师亲自示 范工业设计的程序与方法。罗维的讲学,对日本工业 设计是一次重大的促进。
现 当 代 日 本 设 计
本田公司于1997年生产的小汽车,车身紧 凑而简练,在日本生产的小汽车中独树一 帜。
19
02.日本设计的发展
拓展链接——“GK工业设计研究所
GK设计集团是一家综合性设计实体,成立于1952年。 实体包括8家国内和4家国外公司 GK设计集团覆盖广泛 的设计领域,从工业设计、建筑和环境设计图形设计。它的 服务是一致的活动,如研究、规划、开发、信息和其他软、 硬方面相关的设计,支持国际的观点。
许多老人习惯于在走路时用雨伞代替拐 杖,当他们再拎着其他东西时,就可以 把东西挂在弯钩处,以达到节省体力的 目的。
30
03.现当代日本代表设计师和设计作品
日本著名产品设计师,家用电器和日用 杂物设计品牌“±0”的创始人,无印 良品的设计师。其作品在欧洲和美国赢 得过几十余设计大奖。 他的设计主张是:用最少的元素(上下 公差为±0) 来展示产品的全部功能。 他最著名的设计概念就是“直觉设计。
29
03.现当代日本代表设计师和设计作品
深泽直人与他的直觉设计
现 当 代 日 本 设 计
6
02.日本设计的发展
02.1恢复期的日本工业设计史(1945-1952)
从1945年——1952年是日本工业的 恢复阶段,此时的工业设计仍处于 启蒙阶段
工业设计的发展首先是从学习和借鉴欧 设计开始的。
现 当 代 日 本 设 计 7
02.日本设计的发展
02.1恢复期的日本工业设计史(1945-1952)
现当代日本设计
组长:柴愉双 组员:卢芳 陈兰本设计的发展 03.现当代日本代表设计师和设计作品 04.日本设计的基本特点
现 当 代 日 本 设 计 2
01.日本设计背景介绍
01.日本工业设计背景
现 当 代 日 本 设 计
与欧美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相比,日本的现代 设计起步要晚了至少半个世纪。尽管从1868年 明治维新运动以后,日本就开始了工业化,但 是,一直到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前,日本由于推 行对外军事扩张政策,全部精力都放在扩充军 备上,致使设计行为只是一些设计师个人的事 情,国家、企业和民众没有根本的设计意识。 因此,日本始终未能进入现代设计的运动阶段。 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作为战败国的日本,在 美国的大力支持和援助下,随着经济的逐步复 苏,终于在50年代日本开始了工业设计的起步 阶段。 战后日本工业设计的起步,主要表现在现代设 计意识的萌芽、确立与现代设计艺术教育体系 的初步建立,以及工业设计的兴起两个方面。
现 当 代 日 本 设 计 22
02.日本设计的发展
02.3发展期的日本工业设计史
此后又研制出独具特色的单枪三束柱面屏幕彩色电 视机,这些产品都很受好评。与其他公司强调高技 术的视觉风格不同,索尼的设计强调简练,其产品 不但在体量上要尽量小型化,而且在外观上也尽可 能减少无谓的细节。
现 当 代 日 本 设 计 23
现 当 代 日 本 设 计 18
02.日本设计的发展
02.3发展期的日本工业设计史
日本的汽车、摩托车是从仿制起家的,但到 20世纪70年代,日本形成了自己独特的设计 方法,大量使用计算机辅助设计,并且十分 强调技术和生产的因素,在国际上取得了很 大成功。在这个领域中,水城忠明(铃木公 司工业设计科主任)主持设计的各种铃木牌 摩托车,GK工业设计研究所设计的雅马哈牌 摩托车等等,都是很出色的作品。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