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构电影《面纱》里的中国形象
面纱下的中国形象——从跨文化解读电影《面纱》中的中国形象
J u n . , 2 0 1 3
面纱下的中国形象
— —
从跨 文化解读 电影《 面纱》 中的 中国形象
友 祈
( 广 西大 学, 广西 南 宁 5 3 0 0 0 5 )
【 摘 要】 电影《 面纱》 是根 据英 国著 名作 家毛姆的 同名长篇 小说“ T h e P a i n t e d V e i l ” 改编拍摄 。本文试 图从跨 文化的 角度
会” 的十佳 电影 ; 2 0 0 7 年第 6 4 届金球奖 的“ 最佳原创 音乐 ” 。该影片讲述的是一个与爱情救赎有关 的故 事: 在2 O 年代初期 , 一对英国夫妇来 到美丽却瘟疫 肆 意 的 中 国乡村 , 经历 了层 层 波澜 最 终 领悟 到 爱 的 真 谛 。故 事 的女 主角 吉 蒂 , 为 了逃 离 空 虚 的生 活 圈 子 以及家人带来 的压力 , 接受了细菌学家沃特 的求 婚, 虽 然 吉 蒂并不 爱 他 , 但 还 是与 他一 同远 赴 上 海 。婚 后 沃特 迅 速 的投 入 到 细 菌学 研 究 中 , 身 处 异 乡的吉蒂倍感 孤独 、 郁郁寡欢 , 渐渐地 与迷人 的查 理? 唐生 暗 生情愫 。沃特 发现 妻子 的婚 外 情之 后 , 由 爱生恨 , 逼迫吉蒂与他前往美丽却瘟疫肆虐 的中国 内 陆 山村 — — 梅 潭 府 , 去 平 息 这 场 来 势 汹 汹 的 瘟 疫 。在危机 四伏 的疫区 , 吉蒂和沃特受到精神与肉 体 的双重考验后 , 相互之 间都起 了变化 : 吉 蒂真 正 爱上 了她的丈夫 , 沃特也渐渐原谅 了妻子 的不忠。 就在 他们逐 渐走进 彼此 心扉时 , 沃特染上瘟 疫 身 亡, 剩 下 吉 蒂 独 自承 受 这 份悲 痛 。经 过这 一 系列 变 故 的洗礼 , 吉蒂也蜕变成坚强勇敢 的成熟女性 , 她 与 沃特 的爱 更 是 由此 升 华 为一 种 永 恒 的 大爱 , 永 远 的留存于吉蒂心中。 《 面纱》 中的主角虽然是一对英 国夫妇 , 但故事 中却呈现 了百态 的中国形象 , 既有美化 的一 面 , 又 有 丑 化 的一 面 。毛姆 在 中 国形 象 的塑 造上 , 既受 到
《面纱》中东方主义理论视角下的人物形象研究
《面纱》中东方主义理论视角下的人物形象研究作者:皮亚来源:《学理论·下》2014年第09期摘要:英国作家威廉·萨默塞特·毛姆的《面纱》因其独特的人物刻画,隐性的东方主义思想受到了国内外学者的广泛研究,但鲜有研究者以具体人物设置为切入点研究小说所隐藏的东方主义思想。
小说中的人物刻画处处体现着西方人的“超能性”和东方人的“无能性”。
试图对小说《面纱》中不同人物的形象设置问题进行深入解析,进而从东方主义理论视角下挖掘出深藏于小说背后的“自我”和“他者”身份。
关键词:《面纱》;人物设置;东方主义;自我;他者中图分类号:I02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4)27-0138-02英国著名作家毛姆以中国香港为背景的长篇小说《面纱》自出版以来就深受读者的喜爱,因此也引发了学者对小说的广泛研究。
遗憾的是,此前关于小说《面纱》的研究多从作者[1],小说主题[2],身份认同[3],心理学,生态主义以及自然主义层面展开,鲜有研究者从小说中具体的东西方人物形象为切入点,以其体现出的“自我”和“他者”身份问题为重点对该小说进行细致研究。
文章试图从具体人物形象刻画方面来深入分析隐藏于小说背后的东方主义思想。
东方主义理论以文化霸权理论为基础,透过西方特权视角看非西方文化[4],从而处处体现出西方文化的优越性。
一、萨义德的东方主义理论萨义德的东方主义思想主要体现在他的“知识分子”理论和东方学。
萨义德的“知识分子论”主要研究民族性文化与世界性文化之间的关系,强调“文化多元”与“文化共存”[5]。
这种以文化文本介入政治控制的西方霸权恰好反映了萨义德的东方主义思想。
同时他定义的“东方主义”是“一种根据东方在欧洲西方经验中的位置而处理,协调东方的方式”[6]。
他认为,“东方学”有三个层面的含义:第一,“东方学”是作为西方学术研究的一门学科,是西方“关于东方和东方人的各种教条和学说”[6];第二,“东方学”是由西方建构的对东方认识和判断的曲解思维定式;第三,“东方学”归根结底就是一种权力话语或文化霸权,它广泛分布于西方生活的各个方面……他通过对东方和东方人进行整体化,类型化,本质化和符号化,形成关于东方的集体概念,专业权威,话语体系和社会机制。
看那《面纱》下的中国——比较毛姆的同名小说与电影中的中国形象
是什 么也没 得到。 ”真正的 。道” 是无从 追寻的 。 人也不可能凭借“道”获得任何实际的利益,它 只能 是人从 万般 经历中 对生活 产生 的一种 顿 悟。而凯蒂也最终从她在中国内陆的那些奇特 的经历中,踏上了得“道”之路,在瓦尔特去世 后,凯蒂回到家乡,获取了老父的原谅。并决定 独立承担起抚养女儿和赡养父亲的责任。她在 心里准备好了,无论发生什么,她都会以轻松 乐观的态度去按受。这正是庄子所推崇的人生 哲学 ——以 平常 心笑对 人间亭 ,顺 应自然 天 道。此时的凯蒂在幻觉中看到一幅令人屏息的 美丽景象,一条崎岖的小路出现在眼前。。它穿 过稻田.越过小河,在广阔的土地上起起伏伏, 一直 延伸到 眼睛看 不到的地 方。如 今她明 白 了。假如她沿着眼前这条越来越清晰的小路前 行,或许所有她做过的错事蠢事,所有她经受 的磨难.并不全是毫无意义的,那将是一条通 往安宁的路。”在中国传统哲学的指引下.凯蒂 学会了以乐观积极的态度去面对人生。完成了 她的 精神 重塑 。
身对现代化的迫切要求。他兀自沉浸在自己描 述供充 满异域风 情的写作 素 材。而且,《面纱》中出现的所有中国人物在作 品中没有一句“台词”,更没有任何显露内心世 界的独白,这些“他者”在作品的英语语境中完 全处于失语状态,任由作者“以引起人们兴趣 的方式”去加以“描述”和“代言”。
毛姆于 1919年开始游 历中国长达四 个月 之久。此时的文明古国刚刚从鸦片战争、英法 联军和八国联军入侵的噩梦中醒来,喘息未定 之时又遇上清王朝没落、军阀割据、瘟疫肆虐、 革命频起的动乱年代。他根据在中国的所见所 闻,分别创作出以中国为背景的散文集《在中
国的屏风上:》( 1922) 和小 说《面纱:》( 1925) 这两 部作 品集中 反映了 毛姆对中 国文化 的好奇 和 情有 独钟。 他把 儒道互 补的中 国传 统文化 看 作是治愈西方精神分裂的智者哲学。在《面纱》 中,他巧妙地安排了凯蒂与在中国工作多年的 海关 司关员 韦丁顿 的一次谈 话。她 告诉韦 丁 顿:“我在寻找某种东西,但是到底找的是什么 我也不能确定。但我知道这对我很重要,如果 我最终找到了,我的生活将会变得大不一样。” 此时的凯蒂刚刚开始习惯疫区的生活,在修道 院帮助修女照顾孤儿。她似乎已经意识到曾经 的生活是那样的空虚.终日沉浸在对爱情虚幻 的梦想之中。而忽略了身边需要她帮助和关怀 的人。她急切地希望为自己漂泊不定的灵魂找 到一个归宿之地。深谙中国文化的韦丁顿微微 一笑 ,仿佛 知道凯 蒂孜孜以 求的人 生意义 和 精神 寄托实 际上就 是古代哲 学家庄 子所说 的 。道”.他对她说:“道。 有的人从鸦片里寻求这个
《面纱》_疫病电影表达与中国形象
《面纱》_疫病电影表达与中国形象导语:疫病电影是一种特殊的电影类型,它以描绘、传递疾病及其带来的影响为主题。
作为一种虚构的艺术形式,疫病电影不仅可以深度探讨人类对疾病的恐惊和无奈,还能够反映社会的变迁与文化的固守。
其中,《面纱》作为一部疫病电影,既凸显了中国面临瘟疫扩散时人们的逆境和抗争,也呈现了中国文化在逆境中的坚韧和传统尊严。
第一章:《面纱》背景与故事情节1.1 电影背景介绍《面纱》是中国导演张艺谋于2003年执导的一部电影,影片以观光团中一位男生感染并病逝的经历展开,揭示了隐瞒疫情、抗击病毒等一系列事件。
1.2 故事情节电影开头,一位从阿拉伯回国的女士莉莉在火车上突然出现呕吐和高烧症状。
她被隔离并送进了医院,但随着她的死亡和接触者感染,全球范围内的瘟疫开始扩散。
紧接着,一名观光团导游患病,并试图隐瞒疾病事实,但最终被人们揭发。
随着病毒的扩散,中国政府实行严厉措施,数百万人被隔离。
电影最后以中国人民团结奋斗并最终控制住疫情画上了句号。
第二章:疫病电影的表达手法2.1 疫病电影中的恐惊和无助疫病电影以其真实还原疫情的描写,深度探讨了人类对于疾病带来的恐惊和无助。
在《面纱》中,观众通过电影镜头看到疾病的可怕和可悲,感受到了人们在面临瘟疫时的无奈和焦虑。
2.2 暴露社会弊端与人性光芒疫病电影也屡屡由于社会的弊端而引发观众的共鸣。
《面纱》揭示了瘟疫扩散时,一些人为了自身利益而选择隐瞒疫情,对他人隐瞒事实。
但在逆境中,也会有人英勇站出来揭发真相,呈现出人性中的光辉一面,给观众带来沉思与启迪。
第三章:《面纱》中的中国形象3.1 中国政府的严厉措施电影中,中国政府实行了严厉的措施来控制瘟疫。
封锁城市、隔离感染者、疏散受影响的人群,这些措施展示了中国政府的决心与行动力,向世界呈现了中国的治理能力。
3.2 中国文化的传统坚韧《面纱》中呈现出了中国文化中的传统坚韧精神。
逆境中,中国人民互相援助,团结一心,最终共同抗击了疫情。
徘徊于意识形态和乌托邦之间——论毛姆《面纱》中的中国形象
作者简介 : 周 琳琳( 1 9 8 1 一
) , 女, 河 南 平 顶 山人 , 讲 师, 硕士 , 主要从事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研 究。
・ 35 ・
第3 7卷
昭通 学院 学报
2 0 1 5年 ( 总第 1 6 0期 )
而湄潭府瘟疫肆虐俨然是一个笼罩着死亡阴影的蛮荒之地香港湄潭府它们都是与英国不一样的地理空间是与现代的西方世界相对立的落后之地其次在人物体系上中国人与西方人在容手势言谈服饰性情等方面均有明显的区分和对立由描述中国形象的词汇可见中国人作为黄种人在形态上的相异性得到了强调这种对黄种人形态上相异性成分的描述中隐喻着的是白种人黄种人文明三故事情节小说中毛姆通过程序化和模式化的叙事序列建构了中国形象其中中国的满洲公主爱上了英国人这一情节尤为突出凯蒂从圣约瑟姐妹口中得知韦丁顿大革命时在汉口救了一家满族贵族的命于是那位满洲公主便疯狂地爱上了他并为了追随他而离家出走他走到哪儿她就跟到哪儿以凯蒂的视角来看韦丁顿身材瘦小秃顶长着一张猴子似的脸十分逗趣活像一个老男孩他既不英俊也不郑重内敛然而一位贵为皇亲国戚的满洲公主却义无反顾地爱上了他个故事的象征意义就是中国人受到优秀的西方文明的诱惑西方人的优越感呼之欲出和沉默的中国人形象相反毛姆还在小说中以敬仰的态度塑造了一位法国女修道院长她出自法国一个名门望族之家是个出色的女人些被父母遗弃的孤儿却被院长慈母般加以关照小说中多次提到孤儿们很依恋院长而院长一见到孤儿肃穆的脸上便露出了亮色微笑着爱抚她她和蔼地站在她们中间俨然就是慈祥的化包括院长在内的修女们放弃了一切自由还有高雅的情趣享受和舒适她们来到这个霍乱横行的中国小镇甘愿忍受贫穷做出牺牲听从吩咐从事繁重的活计她们犹如圣母玛利亚转世不远千里来拯救这些中国孤儿如此在这些修女们无私的爱和无畏的牺牲精神的映衬下?弃婴?现象更加凸显了中国人的冷酷野蛮和落后表达了种族主义歧视乌托邦想象中的中国毛姆非常喜好中国文化满洲公主以及对?道?的阐述集中体现了毛姆对中国的乌托邦想象一中国建筑小说中凯蒂在即将到达牧师住宅之前看到了山坡上耸立着一座拱门它与众不同在逐渐西沉的太阳前面形成了一道美丽的剪影带给她一种不祥的预感它似乎有某种特殊的意义接下来的一夜凯蒂就梦到自己来到了一座拱门跟前拱门美妙的轮廓似乎突然有了灵性它的身形狂舞不羁变幻不定惊醒之后她从窗户望出去看到城堡上方呈现出一道彩墙它是如此神奇虚幻缥缈使凯蒂不禁悄然泪下突然有了从未体验过的神思飞扬的感受她觉得她的身体此时只是一具空壳而她的灵魂在涤荡之后纯净无暇她相信这就是美一次凭窗远眺这座美丽奇妙神秘的庙宇再次让她感到心神安宁二满洲公主小说中韦丁顿和满族公主的异国恋情深深地迷住了凯蒂是的她方才意识到这里是东从这位体态优雅的
解构电影《面纱》里的中国形象
电影《 面纱》 改 编 自毛姆 同名 小说 , 故 事 发 生 在2 O 世纪2 0 年 代 的 中 国 。开 篇 把 空 间 定 格 在 南 中 国
美 丽 山 水 衬 托 下 的 乡 间 泥 泞 小 路 上, 主人 公 费 恩 和 太太 吉 蒂 等 待 着 迎 接 他 们 的 轿 夫 。 画 面 从 吉 蒂 焦 急 而 又 无 奈 的 表 情 中 拉 回 到 两 年 前 的 伦 敦 。 为 了摆 脱 父 母 的 桎 梏 , 防 止 自己 变成 一 位 老 姑 娘 , 吉 蒂 接 受 了相 见 短 暂 , 却 爱 上 自己 的费 恩 的求 婚 , 并 随 其 飘 洋 过 海来 到 了 中 国上 海 。 费 恩 虽 处 处 满 足 吉 蒂 的 需求 , 但其性格 内向、 举止呆板 、 缺 乏情趣 , 一 到 上 海 更 是 迅速 投入 到 了他 的 细 菌 学研 究 中去 , 从 而冷 落 了对 新 生 活 充 满 憧 憬 的 吉 蒂 。在 次宴会后 , 孤 独 寂 寞 的 吉 蒂便 和 迷人 的已婚男子 唐森发 生了婚外
地 巡视着东方 。东方 成了怪异性
于 是 不得 不 跟 从 费 恩 离 开 , 走 向了 瘟 疫 流 行 的 湄 潭 府 。 费 恩 慢 慢 地 协 助 控 制 了 当 地 的 疫 情 。 吉 蒂 则 开 活 的 勇 气 和 意 义 。 费 恩 和 吉 蒂 终 于 可 以互 相 敞 开 心 扉 。两 人 在 与疫 情 对 抗 的 过 程 中 渐 渐 互 相 宽 容 、理解 和重 新 认 识 对 方 , 并 领 悟 到 了 爱 与 奉 献 。 但 就 在 他 们 日渐 亲 密 时 , 费 恩 染 上 了霍 乱 并 死
一
论毛姆小说中的中国的形象
┊┊┊┊┊┊┊┊┊┊┊┊┊┊┊装┊┊┊┊┊┊┊┊订┊┊┊┊┊┊┊┊线┊┊┊┊┊┊┊┊论毛姆小说中的中国形象——以《面纱》为例[摘要] 毛姆是英国小说家、剧作家,其代表作有戏剧《圈子》、长篇小说《月亮和便士》、短篇小说《阿金》等,《面纱》是其代表作之一,从对毛姆《面纱》中的中国形象的呈现进行的概述、论述,了解毛姆笔下对中国形象内容描述,修辞手法描述,内容描述,侧面了解当代时期社会环境,微观环境、宏观环境,人口结构环境。
综合阐述毛姆笔下的中国形象,主要从人物性格特征、艺术表达特征等方面研究,进一步了解毛姆笔下的中国形象特征,结合当代时期历史文献,找出形象描述的扭曲、丑化等方面问题,分析根源,综述前面两个方面内容,进行更有深度、广度地阐述毛姆笔下的中国形象存在着两极分化,从异域风情下的神秘东方形象与意识形态冲突下的蛮荒之地进行分析,引申阐述了毛姆笔下的乌托邦化的中国形象形成的原因。
[关键词] 毛姆面纱中国形象┊┊┊┊┊┊┊┊┊┊┊┊┊┊┊装┊┊┊┊┊┊┊┊订┊┊┊┊┊┊┊┊线┊┊┊┊┊┊┊┊On the image of China in Maugham's Novels---Take the veil as an example[Abstract] This "veil" is written by Maugham, which mainly describes the image of China. Through reading the full text, we have a new understanding of Maugham's works, a new understanding, and a comprehensive, correct and rational view of Maugham's image of China. Therefore, this paper mainly through this paper to Maugham's "veil" as an example to elaborate, from the presentation of the Chinese image in Maugham's "veil" overview, discussion, to understand Maugham's description of the Chinese image content, rhetoric description, content description, side understanding of the social environment, micro environment, macro environment, population structure environment. This paper comprehensively expounds the Chinese image in Maugham's works, mainly from the aspects of character characteristics and artistic expression characteristics, further understands the Chinese image characteristics in Maugham's works, finds out the distortion and ugliness of image description in combination with the historical documents of the contemporary period, analyzes the roots, summarizes the previous two aspects, and expounds the Chinese image in Maugham's works in a deeper and broader way There are two polarizations in the image of China. This paper analyzes the conflict between the mysterious oriental image and the wild place under the ideological conflict, and further expounds the reasons for the formation of the utopian image of China in Maugham's works.[Keywords] Maugham; veil; image of China┊┊┊┊┊┊┊┊┊┊┊┊┊┊┊装┊┊┊┊┊┊┊┊订┊┊┊┊┊┊┊┊线┊┊┊┊┊┊┊┊目录第1章绪论 (1)第2章毛姆《面纱》中的中国形象的呈现 (2)2.1贫穷落后的殖民地形象 (2)2.2净化心灵的世外桃源形象 (3)第3章毛姆笔下的中国形象之碎片书写 (5)3.1风土描述的含糊不清 (5)3.2人物认知的有失公允 (6)3.3文化艺术的一知半解 (7)第4章毛姆笔下的中国形象存在两极分化 (8)4.1异域风情下的神秘东方形象 (8)4.2意识形态冲突下的蛮荒之地 (9)第5章乌托邦化的中国形象的形成原因 (10)5.1迎合英国文化的中国形象“杜撰” (10)5.2中西方文化碰撞的偏向描写 (11)结语 (12)谢辞 (13)参考文献 (14)┊┊┊┊┊┊┊┊┊┊┊┊┊┊┊装┊┊┊┊┊┊┊┊订┊┊┊┊┊┊┊┊线┊┊┊┊┊┊┊┊第1章绪论威廉·萨默塞特·毛姆(1874-1965年)在撰写《面纱》凭借其独特的叙事技巧以及作品中蕴含的异国情调而独树一帜,他凭借自己丰富的想象力构设了传奇的艺术世界,同时也呈现了以西方人心态观照东方世界的文化视角。
作为“他者”的文化形象——解读毛姆《面纱》里的中国
第32卷第1期2018年1月 白城师范学院学报JournalofBaichengNormalUniversity Vol.32,No.1Jan.,2018 作为“他者”的文化形象———解读毛姆《面纱》里的中国宋美霖(北京大学中国语言文学系,北京100009) 摘要:中国在西方文学中一直作为被想象和描写的对象,它所承载的意义是随着西方社会发展、西方文化自身需要和全球化的发展不断变化的。
20世纪,英国文学家威廉·萨默塞特·毛姆踏上了中国的土地,创作出了《面纱》这篇具有中国文化背景的小说。
《面纱》中的中国形象是矛盾的,它既是神秘的、充满异域色彩的、曾经辉煌的古老文明,又是被压迫的、充满黑暗和肮脏的殖民地,还是理想化的、宁静平和的东方乌托邦。
在本文中,笔者试分析《面纱》中作者塑造的中国形象,探讨这种形象的特征及其产生的社会背景和文化机制。
关键词:中国形象;《面纱》;毛姆;工业文明;乌托邦中图分类号:I561.07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 3118(2018)01 0075 04收稿日期:2017-09-06作者简介:宋美霖(1994—),女,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新闻与传播。
威廉·萨默塞特·毛姆被公认为20世纪在全世界范围内流行最广、最受欢迎的英国作家之一。
在20世纪初,毛姆曾游历到中国,返回英国后,他创作了游记《在中国屏风上》、小说《面纱》(又译《彩色的面纱》)和戏剧《苏伊士以东》。
在《面纱》这篇小说中,作者以20世纪的中国为背景,讲述了英国女子凯蒂跟随自己并不喜爱的丈夫来到香港,又因为出轨而被丈夫“惩罚”式的带到瘟疫肆虐的中国南方小镇湄潭府,在这里,她受到了丈夫死亡的冲击和教会以及中国古老文化的洗礼,终于能面对眼前的生活和苦难,并且获得了成长和精神的自由,最终,她正式与旧生活决裂,回到英国开始了自己新生活的故事。
在早期描写中国的作品中,中国大多是一个遥远而神秘的想象,是《马可·波罗游记》中物质文明极大富庶的、金碧辉煌的帝国,又是道德崇高、哲学发达、制度严明的文明国家,到了18、19世纪,中国的保守闭塞、落后蒙昧又成为西方工业文明国家批判的对象,及至20世纪,西方人开始意识到西方现代工业文明所暴露出的极大问题,开始进行自身的反思和批判,他们亟需一个未遭工业文明侵蚀的“净土”,因此,中国作为一个古老、淳朴的形象再次进入西方人的视线,许多人怀着对西方文明的反思和责任感,来到了中国,找寻他们想象中的乌托邦。
解读电影《面纱》中的中国形象
解读电影《面纱》中的中国形象【摘要】电影《面纱》通过表现中国传统文化、探索现代社会问题、呈现现代中国形象、展现中国人情感与家庭关系以及反映中国社会发展变化等多个维度,较全面地展现了中国形象。
影片中巧妙地结合了传统与现代,揭示了中国社会的多样性和复杂性。
通过对角色情感和家庭关系的细腻刻画,展现出中国人独特的情感表达和家庭观念。
影片也通过反映社会发展变化,揭露了中国社会所面临的现实问题和挑战。
中国形象在电影中的呈现既具有历史深度,又具有时代感,呈现出了一个真实、立体的中国画面,展示了中国的文化魅力和社会底蕴。
【关键词】电影《面纱》、中国形象、传统文化、现代社会问题、现代中国、人情感、家庭关系、社会发展变化、呈现、解读1. 引言1.1 电影《面纱》简介《面纱》是一部由导演张艺谋执导的电影,于1991年上映。
该片讲述了一个家庭内部发生的故事,揭示了无数悲欢离合的人生命运。
影片以家庭为主线,通过讲述三代人的故事,展现了中国传统文化、现代社会问题、中国人情感与家庭关系等多个层面。
在电影中,张艺谋运用细腻的镜头语言和真实的人物情感,刻画了每一个角色的内心世界,让观众深入了解到每个人的生活和命运。
整部影片情感细腻真实,引人深思,被认为是中国电影的经典之作之一。
通过讲述一个家庭的故事,电影《面纱》不仅仅是一部关于家庭的故事,更是一部展现中国传统文化和现代社会问题的影片,也是一部展现中国人情感与家庭关系的作品。
2. 正文2.1 表现中国传统文化《面纱》是一部通过探讨中国传统文化与现代社会问题的电影,其中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表现尤为突出。
影片通过对传统戏曲、书法、茶道等元素的展示,展现了中国千年文化的魅力。
在电影中,观众可以看到主人公通过书法绘画表达情感、通过茶道沟通心灵、通过传统戏曲传递智慧等画面。
这些场景不仅展现了中国传统艺术的精髓,也体现了传统文化对中国人民生活的深远影响。
电影也通过对传统价值观念的探讨,呼应了中国传统文化中的道德观念和人生哲学。
电影面纱的影视分析
《面纱》赏析一:情节介绍爱情是亘古不变的电影题材,也是现实生活中弥足珍贵的记忆。
本片讲述的是一个发生在上世纪二十年代,在霍乱蔓延的中国南方小镇的感人至深的爱情故事。
男主人公沃特是一位携爱人一起来上海工作生活的医学博士,沃特平日不苟言笑、寡言少语加上对于医学研究兢兢业业的工作态度使得女主人公凯蒂终于耐不住寂寞红杏出墙。
妻子的越轨行径使得沃特十分的气恼。
于是沃特对妻子采取了报复性行为,他给自己戴上了一张冷酷无情的“面纱”。
对妻子的一切爱理不理、漠不关心,并且强迫妻子随自己到严重威胁生命安全的中国南方疫情重灾区工作。
然而,不管沃特表现的怎样的冷酷。
在他的报复性行为背后难以隐藏的是对妻子深深的挚爱。
随着异地生活的感情累积和平日生活的点点滴滴,凯蒂渐渐发现了丈夫沃特的迷人之处,他是一个工作严谨敬业的医学博士,内心世界并不是像表面那么冷酷无情。
对于凯蒂的爱,更加没有一丝一毫的怠慢和冷落。
反而在他的心灵深处是那么的挚爱的他的妻子。
于是,凯蒂与沃特之间渐渐的发生着细微的变化。
他们彼此敞开心扉,在疫区患难与共的岁月里,凯蒂却发现了丈夫身上那些可敬可爱的品质,对自己之前的不忠行为感到了深深的忏悔,并最终与沃特产生了刻骨铭心的爱情。
但是,老天却在这个时候,跟他们开了一个很大的玩笑。
沃特不幸染上了霍乱并且不久就撒手人寰,只把深深的悲痛遗憾留给了他的妻子凯蒂、留给了片中和他一起战斗过的人们,留给了荧幕前感动不已的观众们。
就这样,影片通过男女主人公两段不同的心路历程,将一幕幕感人肺腑的动人情节向观众娓娓道来。
(1)开篇,伴随着温和而忧伤的音乐,我看到的是一段由花朵从绽放到枯萎的序幕。
然而它的背景却是非常的灰暗和阴霾。
让人油然感觉到一种悲伤的氛围。
最后还播放了显微镜下的生物细胞,似乎预示这个这个片子将是一场与疾病和霍乱的斗争。
而从中产生出来的爱情,让人倍感伟大。
(2)其次是沃特与凯蒂之间为了是否要去中国南方霍乱最严重的小镇争吵时的画面。
从神秘处走来,在苦难中开花观《面纱》有感
86青春岁月与原著相比,影片过分突出爱情的感人至深,在人性的探索事严谨,能够坚持科学和真理。
上稍微。
但是,影片却比原著对作为故事背景的中国有了一个更这些人物形象,都是电影所表现的中国人的一抹亮色,尤其贴切的认识,从影片中丰富复杂的中国人形象中可以读出一些变是从小说到电影的改编中,导演诺顿还是做了一些跟进时代步伐化。
的改编。
一、平和优雅的中国人形象三、带着愚昧气息的中国人形象平和优雅,是一种直观的、符合当时那个年代特征的气质。
当然,在整部《面纱》中也有西方人充当救世主,居高临下在《面纱》中,有两类走在优雅的社会表层,看似生活的非常有审视东方人的画面。
作者把中国人异类化、野蛮化、背景化的地品质的中国人。
方也不在少数,镜头所展示的一个瘟疫肆虐的东方村落,唯唯诺首先,便是穿插在影片之中、连接故事情节的“高素质”的诺,丧失话语权的中国平民都是破败不堪的景象,且为了突出男男侍者和女侍者。
他们会讲流利的口语,有着非常先进的服务意主角的伟大,刻意以中国人的丑陋迂腐作为陪衬凸显男主角的救识,是上流社会中的下层人,但是拥有着光鲜的外表和看起来亮助角色。
总之,影片中西方人都在不停的帮助、施舍落后的中国丽的工作,无法判断他们的价值观,作为穿插人物,也没有对他民众,是处于高处的拯救者,而中国人是仰视着西方人。
们做很多的评判。
首先,便是刻意被丑化的民众。
在沃特劝说早日把逝去的亲其次,便是那位外表风情,却有惹人争议的行为的婉丝。
影人下葬时,村民们野蛮、不讲理,在沃特为阻止瘟疫蔓延封井、片通过英国人维丁顿之口介绍了她的身世。
她来自汉口,是家里断水后,村民们无知的诅咒、谩骂。
在沃特无限包容下,也掩盖最小的女儿,被救之后就跟着他出来,几次送回去她都跟着回了另一个事实,即他之所以能无限包容也正因为在他们眼中,中来。
问到原因时,婉丝说道:“因为你是个好人”,一方面她懂国人民根本不是与他们平等的人,不值得与之计较,他们抱着一得感恩,另一方面她却罔顾了父母和兄弟姐妹,有些个人主义。
看那《面纱》下的中国
看那《面纱》下的中国作者:梁晴来源:《电影评介》2008年第16期[摘要]创作于二十世纪初的小说《面纱》和2006年由此改编拍摄的电影呈现出不同的中国形象,反映了时代变迁中,西方世界打量中国的不同目光。
[关键词]中国形象偏见客观中美合拍电影《面纱》改编自英国小说家毛姆的同名小说。
导演用清新、唯美的画面讲述了男女主人公——瓦尔特和凯蒂之间凄婉的爱情故事,忠实地再现了小说中凯蒂,这个为了逃离伦敦浮华社交圈的小女子,如何从对生活充满不切实际的幻想,到最后勇敢地承担生活责任的精神蜕变。
与原著相比,影片为了迎合首映之时的情人节档期,过分突出爱情的感人至深,却在人性的探索上显得力不从心。
然而,影片却比原著对作为故事背景的中国有了一个更贴切的认识。
从电影与小说中的不同中国形象可以看出西方社会正在逐渐摆脱他们的文化优越感,并以一个客观、公正的眼光审视中国。
转向“东方”寻求精神依托《面纱》的时代背景为二十世纪初,此时的西方社会正经历着一场前所未有的精神危机。
西方现代物质文明在工业革命之后空前繁荣,它给人们带来了物质上的富裕和舒适,但是单纯的物质追逐却逐渐侵蚀了人们的精神领域,由此造成人的全面异化。
发生在1914年——1918年的第一次世界大战,以血淋淋的事实暴露了西方资本主义近代文明的弊病,给人们带来难以弥补的精神创伤。
在诗人艾略特的眼中,世界变成了荒原;个体成了在劫难逃的“空中飞人”。
与此同时,永远存在于西方文化二元形态中的人与自然、天国与现实的对立,使得人们自然而然地把对此生世界的失望与彷徨寄托在对彼岸世界的向往之中。
而且对“此岸”的不满程度越大,对“彼岸”的憧憬就越是美好。
汤因比,这位以总体把握西方文明史而享誉20世纪的思想家,已经意识到在20世纪初,西方思想和文化开始出现大规模地转向“原始”和转向东方的潮流。
他认为西方社会在过去的五百年里引导世界走向了物质上的繁荣,但是未来的五百年人类面临着在精神上走向统一的伟大任务。
解读电影《面纱》中的中国形象论文
解读电影《面纱》中的中国形象论文电影《面纱》是根据英国著名作家毛姆的同名长篇小说The Painted Veil 改编拍摄。
2006年由此改编拍摄的电影呈现出不同的中国形象,反映了时代变迁中,西方世界打量中国的不同目光。
以下是店铺为大家精心准备的:解读电影《面纱》中的中国形象相关论文。
内容仅供参考,欢迎阅读!解读电影《面纱》中的中国形象全文如下:摘要:电影《面纱》是根据英国著名作家毛姆的同名长篇小说《面纱》改编拍摄的。
本文试图从比较文学形象学的角度,讨论电影《面纱》对中国形象的美化与丑化,反映出西方注视者打量中国的不同目光。
关键词:面纱形象学中国形象电影《面纱》讲述的是一个与爱情救赎有关的故事。
在20年代初期,一对英国夫妇来到美丽却瘟疫肆虐的中国乡村,经历了重重波澜最终领悟到爱的真谛。
电影《面纱》改编自英国小说家毛姆的同名小说,导演用清新、唯美的画面讲述了男女主人公――瓦尔特和凯蒂之间凄婉的爱情故事,忠实地再现了小说中凯蒂――一个为了逃离伦敦浮华社交圈的小女子,如何从对爱情充满不切实际的幻想,到最后勇敢地承担生活责任的精神蜕变。
电影与小说相比,人物的塑造更鲜活、更真实。
《面纱》的主角虽然是一对英国夫妇,但故事却呈现了百态的中国形象。
作为比较文学的一个重要研究领域,形象学主要研究一国文学中所塑造和描述的异国形象。
西方的中国形象是近年来比较文学的一个热门话题。
本文以电影《面纱》为文本,以形象学的方法讨论影片对中国形象的美化与丑化。
毛姆在中国形象的塑造上,既受到当时西方社会对中国主观想象的影响,又受到自己对东方古老文化向往之情的影响。
因此,他笔下的中国形象不可避免地被美化或丑化,呈现出两种极端的形象。
这是毛姆带着西方文化的有色滤镜所看到的中国形象,西方文化在毛姆身上打下的烙印,造成他对中国产生误读和歪曲,中国是作者基于西方这个“自我”形象之上的“他者”形象。
毛姆将中国及中国人的形象构筑为一个“他者”,一个与自身对立的文化影像,这个影像一方面是理想化的、神秘的,而另一方面,它是被丑化了的、异类的。
俯仰之间的误读——评《面纱》中的中国形象
收稿 日期 : 2 0 1 3— 0 9— 2 0
作者 简介 : 盛春来 , 男, 三峡大学外 国语学 院讲师 。
2 0 1 4年 7月
三峡大学学报 ( 人 文社 会科 学 版 )
J o u m ̄ o f C h i n a T h r e e G o r g e s Un i v e r s i t y ( H u m a n i t i e s &S o c i a l S c i e n c e s )
讲述 了生 活 在 浮 华 世 界 —— 伦 敦 的 物 和 风 景 都 是 作 者 仰 视 中 国 的心 理 的 亮、 空虚 , 由于 被母 亲逼 婚 , 她 不 得不 在 匆 忙 中嫁 给一 投 射 。
个木讷寡言的细菌学家瓦尔特 , 婚后他们来到遥远 的
在小说《 面纱》 里, 作者很少有对景物和人物的详
但在不多的几处描写 当中, 我 们 可 以看 到 作 香港 , 在香 港凯 蒂错 误 地 投入 了风 流迷 人 的 殖 民地 官 细描写 , 优 雅 的 中 国女 人 和 令人 折 服 员唐生 怀抱 , 无 意 中撞 见 秘 密 的 瓦尔 特 出 于 怨恨 , 负 者 笔下 恬淡 的 中 国风景 , 气带 领凯 蒂 来 到瘟 疫 流行 的 中 国 内地 小 城—— 湄潭 的 中国文化 。当女 主 人 公 凯 蒂 第 一 次 来 到 湄 潭 府 的 透过 她 的视 角 , 展 现 在 眼 前 的是 : “ 偶 尔 会 吹来 府, 在 那里 凯 蒂 1 3 渐 走 出阴影 , 精 神 上 得 到 了升 华 , 而 时候 ,
从比较文学形象学视角解读毛姆笔下的中国形象——以《面纱》为例
乱破败与奇幻静美。
在修道院院长眼中,韦丁顿是被“满洲菜坏了肚子”,感叹他是
对于香港,“脏”、乱“”、“厌恶”等词常用来描述凯蒂所面对 “犯了道德错误”、“怜可的家伙”。从修道院院长的用词及语气可
的环境,这种反复使用的套话是民族心理定势推动下的一种固 见,她将韦丁顿与满洲格格在一起看做难以理解且不光彩的事
时沦为被侵占地的中国香港和中国内陆的湄潭府为故事背景, 赞”⑩。
毛姆借助女主角凯蒂的视角,为读者呈现了 20 世纪初中国的自
凯蒂与瓦尔特所代表的西方人之所以对中国城市有如此消
然景色、社会环境和人物形象。值得注意的是,毛姆在小说中对 极的评价,正是依托于英国社会意识形态的优越感。18 世纪中
于中国形象常出现两极化的描述,折射出毛姆对中国矛盾的心 叶兴起的工业革命推动了英国经济的繁荣,强盛的国力也助长
二、比较文学形象学中的意识形态和乌托邦
出来的。
比较文学形象学,又名异域形象学,是比较文学中新兴的研 究领域。其研究对象是一国文学作品中所创造出的异国形象,而 非普遍意义上的文学形象①②。比较文学形象学并不在意异国形 象是否符合真实的现实写照,反而认为异国形象在经由作者基
毛姆笔下的中国景观还呈现了一种与意识形态化形象截然 不同的景象,那是一座“轻盈、奇幻、美妙、巧夺天工”的中国寺 庙,凝视着它的凯蒂感到“心灵前所未有过的轻盈,透过躯壳,她 的灵魂变得如珍珠般纯净无暇”。凯蒂感叹那座寺庙的美,“它应
化的表述,常暗含着贬低的意味⑧。“凯蒂厌恶这座中国城,每次 情,并且在她看来满洲格格对韦丁顿的迷恋是令人不屑的。当韦
丁顿谈论起格格时“随便、轻浮的样子”,以及他所说的“她为了
作 者 简介 :黄琳(1993-),女 ,河 南 信 阳 人 ,助 教 ,硕 士 研 究 生 ,信 阳 农 林学院,研究方向:英语语言文学、外语教学。
浅析《面纱》里中国形象的两极书写
浅析《面纱》里中国形象的两极书写作者:许玲来源:《文学教育·中旬版》2020年第12期内容摘要:本文以毛姆的长篇小说《面纱》为研究对象,小说中涉及到了大量对中国环境、人民与文化等方面的描写,但是在这些描写中却呈现出了两个相互矛盾截然相反的中国形象:一个是恐怖野蛮的异域之地,一个是亦真亦幻的乌托邦。
本文将运用形象学、叙事学等相关理论,对这一矛盾的中国形象进行具体的分析阐释,在探究其形成原因之后,并进而指出这是毛姆对长久以来的两个形象套话叙事的历史移置与重新利用,它代表了20世纪初期西方文化想象对古代东方的重新发现。
关键词:《面纱》他者两极书写威廉·萨默塞特·毛姆一生游历广泛,曾两次到过中国,受此影响,他的一些作品都将中国设置成故事的发生地而展开叙述。
其中小说《面纱》讲述了女主人公凯蒂由于婚外情的暴露而被丈夫瓦尔特胁迫一同前往霍乱横行的中国内陆小城——湄潭府,她在那里得到了宗教与道德的救赎,然而瓦尔特却不幸在霍乱中死去了,最终凯蒂回到英国,重新开始了一段崭新的人生。
小说的故事情节较为简单,其中涉及到了大量对中国环境、人民与文化等方面的描写,但是在这些描写中却呈现出了两个相互矛盾截然相反的中国形象。
一.恐怖野蛮的异域之地在《面纱》中,毛姆首先展现的是一个神秘恐怖的异域形象。
在叙事学理论中,叙事视角通常是指作家选取的对故事内容进行观察和讲述的特定角度。
根据叙述者与故事之间的关系,叙事视角又有内视角(叙述者=人物)、外视角(叙述者<人物)与全知视角(也称零视角,叙述者>人物)之分。
在传统现实主义的小说创作中,作家为了全面地展现生活,通常采用全知叙述模式,但是,在一些特定情况下,作家有时会放弃这种视角,采用故事人物有限角度对观察对象进行描述,以此强调人物对观察对象的认识。
而《面纱》这部小说主要讲述的是女主人公凯蒂的成长历程,因此小说主要采用了故事人物的内视角,同时为了故事的全方位描述,毛姆又辅以上帝视角的全知叙述。
西方中心下的中国形象之碎片书写
西方中心下的中国形象之碎片书写毛姆在小说中所描绘的中国形象并不完整,是碎片化的中国形象。
基于此,本章将从风土、人物认知、文化艺术三个方面阐述分析西方中心下的《面纱》中对中国形象的碎片描写。
(一)对风土描述的模糊不清在《面纱》中,即便是处在中国香港的背景下,关于中国的风土的描述依旧相当稀少,例如,在将到达目的地之前,凯蒂看到了堤道上压满了倒地的竹子,她看到了“长满野草的土包”,并认为这是一片“坟场”,最后看到一个“拱门”。
实际上,这一片区域的布局是比较符合中国风水观念的,也隐含了一定的中国丧葬理念。
但毛姆的描写则是浅尝则止的,显得单薄而模糊,并没有对其深层次的内部文化概念进行深入的描写。
在凯蒂来到目的地之后,听到了河对岸“敲锣声”和霹雳啪啦的“爆竹”,凯蒂视角下认为这是“一座城镇正处于惊恐之中”。
然而,实际上“敲锣”和“放爆竹”并不是对瘟疫的恐惧,而是中国文化下对死者的送别和告慰,从这个角度来看,也反映了毛姆对中国风土描述的认知不足,描写的优势偏颇。
实际上,对于风土描述的模糊不清的特点,在游记《在中国的屏风上》更加明显。
虽然是描写中国风土的游记作品,但里面却有诸多的文化错误。
例如,毛姆在描述牌坊的时候写道“中国人喜欢把私人埋在山坡上”,这样单薄的认知显然是没有对中国风水文化进行了解,把中国人非常用心选择地势、环境的风水埋葬文化描述的非常简略,显出一种模糊不清的语焉不详。
(二)对人物认知的有失偏颇对于人物形象的选择上,《面纱》花了大量的笔墨描述苦役、轿夫、乞丐等底层人民的形象,这些形象大多教委原始粗犷,缺乏文明的教化。
只有在最后需要主人公心理转变的过程中,才出现稍正面一些的中国人物形象。
此外,在人物形象的描写上也较为片面。
例如在形容轿夫过堤道过程中,是这样描写的:“堤道上有一群苦役,肩上搭着轭,轭的两头各挑一大桶从河里舀上的水,正一步一晃地走在他们前面。
水不断地从桶里溅出来,把堤道淋得跟刚下过大雨似的。
《面纱》的东方异域情调
《面纱》的东方异域情调作者:金凤来源:《电影评介》2008年第09期[摘要]在中美合拍的影片《面纱》中,尽管编导试图努力贴近中国主流文化,但是根据巴柔的异域情调的固定书写模式:即空间的断裂,戏剧化,性感化三个方面,仍然看到了《面纱》的背后依然浸润着19世纪就绵延至今的西方身份叙事,并未祛除以往好莱坞影片中所特有的“东方主义”的元素。
[关键词]《面纱》异域情调东方主义他者长久以来,对好莱坞电影来说。
中国是与西方对立的东方存在,他们对东方的理解一直在近乎虚妄的两极想象中跳跃,东方或者是一个极其神秘美丽的地方,东方或者是黑暗。
野蛮。
丑陋的代名词。
从《美国故事》到《蝴蝶君》,从《上海奇遇》到《末代皇帝》,凡此种种,概莫能外。
对此现象,爱德华·萨义德作了精辟论述:“东方被观看,因为其几乎是冒犯性的行为的怪异性具有取之不尽的来源:而欧洲人则是看客,用其感受力居高临下地巡视着东方。
东方成了怪异性活生生的喜剧舞台。
”那么,2006年12月底在全球公映的中美合拍的电影《面纱是否祛除了这种东方主义的元素呢?这成为我在观赏这部影片时所注意的焦点。
影片为我们所讲述的是一个关于爱情救赎的故事。
年华渐逝的凯蒂为远离家人奚落的眼光,只得匆匆嫁给自己并不爱的细菌学家沃特,并随他远赴上海。
婚后的凯蒂身处异乡,倍感孤独,她投入到令她芳心旌摇的查理·唐生的怀抱。
沃特发现妻子的不忠之后,以离婚为要挟,逼迫凯蒂随她前往美丽却危机四伏的中国内陆山村——梅谭府。
去平息一场正值疯狂流行的霍乱瘟疫。
在疫区患难与共的日子里,凯蒂逐渐看到丈夫身上那些可敬可爱的品质,真正爱上了他。
当他们最终在心灵的和谐交流中彼此原谅时,沃特身染霍乱身亡,空留凯蒂独自一人承受悲痛与遗憾。
众所周知。
从毛姆1924年发表原著小说到2006年爱德华·诺顿制作这部电影,其间经过了82年,在这近一个世纪的时间里,随着文化交流和全球一体化进程的不断深入,原本仅属于毛姆笔下的西方人眼中的东方已然经历了一个质的变化。
从精神分析学的角度分析《面纱》中的人物形象
外语教学与研究2017.2荫戚迪根据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人格理论,人格由三部分组成。
人格的三部分分别是本我、自我和超我。
这三者互相协作,创造了复杂的人类行为。
本我是生来就存在的一种人格。
该人格是完全无意识的,只有最本能的需求。
根据弗洛伊德,本我是人格中最主要的组成部分。
它遵循快乐原则,极力实现所有欲望、意愿和需求的满足。
自我是人格的组成部分之一,遵循现实原则。
现实原则会衡量一个行为所造成的得失,然后决定到底是遵循还是放弃需要的冲动。
根据弗洛伊德,自我由本我发展而来。
人格的最后一个组成部分是超我。
超我包含了所有由家庭和社会要求我们的内在的道德标准和理想—分辨正确和错误的意识。
在超我中又包含自我理想和良知。
自我理想包括良好的行为规则和标准,遵守这些规则会带来自豪感,价值感和成就感。
良知包括那些被家庭和社会视为“败坏”事物的信息。
这些行为往往是被禁止的,并导致不良后果,内疚感和自责感。
本我、自我、超我三者之间极易发生冲突。
根据弗洛伊德,健康的人格的关键是本我,自我,超我之间的平衡。
1.凯蒂和瓦尔特的本我女主人公凯蒂爱慕虚荣,期望嫁给一位有经济实力的男性。
为了躲避母亲言语的奚落,也为了不落在妹妹后面出嫁。
凯蒂选择了自己并不满意的瓦尔特结婚,并随他来到香港生活。
然而,婚后的凯蒂并不满意自己的婚姻生活,为了追求自己的爱情,获得精神上的快乐,她爱上了唐生。
凯蒂的本我在《面纱》中主要表现为对丈夫瓦尔特的冷漠和对情人唐生的痴迷。
来到香港之后,凯蒂遇到了风流潇洒的唐生,并迅速发展为情人。
与唐生的私情让凯蒂抑制不住内心的快乐,幻想着与他的爱情和幸福,丝毫没有意识到对瓦尔特的伤害。
在瓦尔特发现她与唐生的私情后,她仍然坚信所谓的爱情。
对本我的追求和对所谓爱情的坚持,使得凯蒂迷失了自我。
不顾对丈夫的伤害,不顾对两个家庭造成的伤害,也全然不顾社会舆论对这件事的指责,此时的凯蒂是极为自私的。
本我看似追求到所谓的快乐,但这种快乐不会是永久的。
电影面纱的影视分析
《面纱》赏析一:情节介绍爱情是亘古不变的电影题材,也是现实生活中弥足珍贵的记忆。
本片讲述的是一个发生在上世纪二十年代,在霍乱蔓延的中国南方小镇的感人至深的爱情故事。
男主人公沃特是一位携爱人一起来上海工作生活的医学博士,沃特平日不苟言笑、寡言少语加上对于医学研究兢兢业业的工作态度使得女主人公凯蒂终于耐不住寂寞红杏出墙。
妻子的越轨行径使得沃特十分的气恼。
于是沃特对妻子采取了报复性行为,他给自己戴上了一张冷酷无情的“面纱”。
对妻子的一切爱理不理、漠不关心,并且强迫妻子随自己到严重威胁生命安全的中国南方疫情重灾区工作。
然而,不管沃特表现的怎样的冷酷。
在他的报复性行为背后难以隐藏的是对妻子深深的挚爱。
随着异地生活的感情累积和平日生活的点点滴滴,凯蒂渐渐发现了丈夫沃特的迷人之处,他是一个工作严谨敬业的医学博士,内心世界并不是像表面那么冷酷无情。
对于凯蒂的爱,更加没有一丝一毫的怠慢和冷落。
反而在他的心灵深处是那么的挚爱的他的妻子。
于是,凯蒂与沃特之间渐渐的发生着细微的变化。
他们彼此敞开心扉,在疫区患难与共的岁月里,凯蒂却发现了丈夫身上那些可敬可爱的品质,对自己之前的不忠行为感到了深深的忏悔,并最终与沃特产生了刻骨铭心的爱情。
但是,老天却在这个时候,跟他们开了一个很大的玩笑。
沃特不幸染上了霍乱并且不久就撒手人寰,只把深深的悲痛遗憾留给了他的妻子凯蒂、留给了片中和他一起战斗过的人们,留给了荧幕前感动不已的观众们。
就这样,影片通过男女主人公两段不同的心路历程,将一幕幕感人肺腑的动人情节向观众娓娓道来。
(1)开篇,伴随着温和而忧伤的音乐,我看到的是一段由花朵从绽放到枯萎的序幕。
然而它的背景却是非常的灰暗和阴霾。
让人油然感觉到一种悲伤的氛围。
最后还播放了显微镜下的生物细胞,似乎预示这个这个片子将是一场与疾病和霍乱的斗争。
而从中产生出来的爱情,让人倍感伟大。
(2)其次是沃特与凯蒂之间为了是否要去中国南方霍乱最严重的小镇争吵时的画面。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解构电影《面纱》里的中国形象作者:刘怀生来源:《文学教育》2017年第03期内容摘要:电影《面纱》中,编导试图贴近中国,背后依然浸润着绵延至今的西方身份叙事,并未祛除美国影片所特有的“东方主义”的元素。
回顾美国电影建构的他者,是对中国东方主义式的“天堂”和“地狱”想象,本文力求阐述潜在的中国形象原型,从意识形态、期待视野角度探讨形象生成背后的原因。
关键词:电影《面纱》中国形象他者一.引言对美国电影来说,中国作为东方,是与西方对立的存在,东方或是一个极其神秘美丽的地方,是天堂般的存在;或是黑暗、野蛮,丑陋的地方,就像是地狱的代名词。
赛义德作了精辟论述:“东方被观看,因为其几乎是冒犯性的行为的怪异性具有取之不尽的来源,而欧洲人则是看客,用其感受力居高临下地巡视着东方。
东方成了怪异性活生生的喜剧舞台。
”在电影《面纱》也没有祛除了这种东方主义。
二.丰富精彩的故事电影《面纱》改编自毛姆同名小说,故事发生在20世纪20年代的中国。
开篇把空间定格在南中国美丽山水衬托下的乡间泥泞小路上,主人公费恩和太太吉蒂等待着迎接他们的轿夫。
画面从吉蒂焦急而又无奈的表情中拉回到两年前的伦敦。
为了摆脱父母的桎梏,防止自己变成一位老姑娘,吉蒂接受了相见短暂,却爱上自己的费恩的求婚,并随其飘洋过海来到了中国上海。
费恩虽处处满足吉蒂的需求,但其性格内向、举止呆板、缺乏情趣,一到上海更是迅速投入到了他的细菌学研究中去,从而冷落了对新生活充满憧憬的吉蒂。
在一次宴会后,孤独寂寞的吉蒂便和迷人的已婚男子唐森发生了婚外情。
细心的费恩发现此事却并未当面揭穿,而是冷静地与吉蒂谈话,让其在离婚和陪他远赴霍乱肆虐的偏远城镇之间选择。
吉蒂抱着幻想找到唐森,终于明白了他是一个极为自私且玩弄情感的小人,于是不得不跟从费恩离开,走向了瘟疫流行的湄潭府。
费恩慢慢地协助控制了当地的疫情。
吉蒂则开始在修道院中做义工,并逐渐找回了生活的勇气和意义。
费恩和吉蒂终于可以互相敞开心扉。
两人在与疫情对抗的过程中渐渐互相宽容、理解和重新认识对方,并领悟到了爱与奉献。
但就在他们日渐亲密时,费恩染上了霍乱并死去。
影片的结尾,吉蒂带着孩子行走在伦敦的街头,再次与唐森相遇,吉蒂已经走向了成熟。
整个故事情节简单却内涵丰富,笔触细腻的描绘了吉蒂和费恩情感波折过程中的内心变化。
电影以旧中国为故事背景,中间出现多位中国人物,展现了许多中国元素。
中国为什么被这样展现?三.永远的文化他者美国电影塑造中国形象有一套“定型化”的描述。
中国形象呈现出不同的风貌,或者凶狠狡诈,或者谦卑恭顺,其形象总是在肯定和否定的两极之间摇摆。
究其本质,中国形象无论是正面或是反面,在功能上都表现为西方文化的“他者”。
1.文化的集体想象物法国巴柔教授认为形象是一种文化事实,也是文化的集体想象物。
我观看他者,但他者的形象也传递了我自己的某个形象。
他者形象不可避免地同样要表现出对他者的否定,对我自身、对我自己所处的空间的补充和延伸。
对形象的研究应该较为注重探讨形象在多大程度上符合注视者文化,而非被注视者文化中先存的模式,文化图解,而非一味探究形象的“真实程度”及其与现实的关系。
定型化形象,即“套话”,是人们“思想的现成套装”,亦即人们对各类事物的先入之见。
在人们的潜意识中始终充满了各种集体描述,它制约着我们对世界的认识。
套话表现出来的不是一个符号,而是一个信号,它必然指向一种唯一可能的阐释。
套话成为一种单一信息交流的标志,一种正在固定的文化的标志。
套话是形象的一种特殊而大量的存在形式,它是“单一形态和单一语义的具像”,关于套话的产生,孟华教授认为,这与文化之间的误读有关。
“非同源文化的民族间的相互套话与文化的误读有着密切的关系,误读积极参与了这些套话的产生及推广过程。
”当然,误读是产生套话的重要的但不是唯一的原因。
中国形象表现出两个极端,可爱与可憎,可敬与可怕。
“美国的中国形象,实际上是历史中无数次典型经验的积淀和浓缩。
在漫长的与中国的接触过程中,这两种形象时起时落;时而占据,时而退出我们心目中的中心位置。
任何一种形象都从未完全取代过另一种形象。
它们总是共存于我们的心目中,一经周围环境的启发便会立即显现出来,毫无陈旧之感,它们还随时出现在大量文献的字里行间,在每个历史时期均因循环往复的感受而变得充实和独特。
”2.意识形态国家机器电影不仅是一门艺术,也是一种意识形态国家机器,是“意识形态发生作用的一个动态和开放的表意过程。
”阿尔都塞提出“意识形态国家机器”的命题,认为意识形态国家机器则是“以意识形态的方式”发挥其功能作用。
而所谓意识形态国家机器呈现专门化的机构,主要包括宗教、教育、家庭、法律、政治(政治系统,包括各个党派)、工会、传播媒介(出版、广播、电视等等)、文化(文学、艺术、体育比赛)这八个专门化的机构。
也就是说,意识形态国家机器是以“非暴力”的形式发挥作用,它发挥功能的方式是通过整合和提供合法化的论述,从而具有一种隐蔽和象征性的特点。
法国博德里在《基本电影机器的意识形态效果》中,指出摄影机是一种注定要获得明确意识形态效果的机器,这个机器对于占统治地位的意识形态来说是必需的。
而电影可以看成是一种从事替代的精神机器,它与占统治地位的意识形态规模相辅相成。
电影作为一种意识形态国家机器,对国家主流的意识形态必定有所展示。
探讨美国电影时,可以认定“美国电影也是美国国家意识形态策略的一种表达。
美国电影就在华丽的视觉奇观下巧妙地传达着某些美国特有的国家意识形态神话一一关于美国式的民主、自由、平等,为落后的第三世界国家担当拯救者、救世者、文明的播火者形象的美国国家神话。
”在美国社会的主流意识形态中,占主流地位的是白人的价值观。
美国人认为自己是“上帝的选民”(美前总统杰弗逊语),是优秀的民族,于是常常用他们的文化价值观来评价他国。
“对东方事物富于想象的审察或多或少建立在高高在上的西方意识…的基础上,首先依赖的是谁是东方或什么是东方的一般性观念,然后以来的是具体的逻辑,这一逻辑不仅受制于经验的现实,而且受制于一系列抽象的欲念、压抑、内置和外化。
”只不过,美国电影拥有雄厚的人力财力,并且在技术上不断地革新,其所拍摄的电影语言娴熟流畅,加之众多的明星加盟,在电光幻影的包装之下输出其意识形态有一定的隐蔽性。
“不管一部作品只是如何具有美学价值,使人赏心悦目,它总是带出利益、权利、激情和欢愉的成分。
”意识形态话语深刻地隐藏在电影的银幕之后,美国电影中的中国形象的生成、发展包含意识形态因素,与美国社会文化政治生活变迁构成的是一个同构关系。
“形象是对一种文化现实的再现,通过这种再现,创作了它(或赞同、宣传它)的个人或群体揭示出和说明了他们生活于其中的那个意识形态和文化空间。
”3.观众的期待视野电影是一门艺术,一种文化,一种意识形态国家机器。
同时,电影也是一种商品。
没有电影的流通和传播,自然也谈不上电影艺术的真正完成。
从商业的角度上说,电影的创作从根本上说是为消费。
“消费也关联着生产,因为正是消费替代产品创造了主体,产品对这个主体才是产品,产品在消费中才得到最后完成。
” “期待视野”理论来源于伽达默尔的“期待”,由姚斯加以继承和发展。
“指一个超主体系统或期待结构,一个所指系统或一个假设的个人可能赋予任意文本的思维定向。
”观影过程中的期待视野可以理解为是观影者在欣赏电影之前的“思维定势”或“先在结构”。
而形成它是多方面共同作用的结果。
个人的民族、地域、职业、性格、艺术素质、生理机制以及生活经历等等都会促使观众对电影的表现提出不同的要求和不同的期待。
社会文化在更深层次上和更大范围上影响观影者“思维定势”的形成,从而制约观众的“期待视野”。
一个民族的接受思维和接受心理,摆脱不了特定的社会文化环境的文化传统的影响。
社会文化因素制约“期待视野”,导致不同社会文化背景下成长的影视受众对同一影视文本的期待和满足的程度不同。
“文本与大众的接受期待视野是互相创造的,而所谓的中国形象,就产生于文本与大众期待的相互作用的过程中。
”中国形象的生成,是否具有广泛的影响力,并不是因为这些形象在多大成多符合现实的情况,而是在多大程度上迎合了美国观众的期待视野。
在现代社会中,电影是大众的消费品,美国电影中的中国形象一旦迎合美国观众对中国人形象的期待视野,就能被观众广泛接受、消费。
因此,观影者的期待视野或多或少地左右着美国电影中中国形象的塑造。
四.结论百年来,美国电影里的中国形象,作为有待梳理也有待拓展的研究课题,已经为中国与美国乃至东方与西方之间的跨文化交际提供了丰富的个案,并有助于我们反思跨国族"文化类同与文化利用"过程中的洞见与盲点。
不论是那些由于政治纷争、种族或文化歧视而衍生的定型化偏见;还是那些以自我为中心,贬抑他者,在自我与他者之间灌输主仆尊卑、贵贱对立的种种失误,都需要在新的形象的生产和消费当中,加以挽回或纠正。
在走向多元的世界文化景观里面,不同民族与文化应尝试“互为主观”以破除成见,反省自我并丰富自我,同时与其他民族、文化、社会进行建设性的对话与交流。
参考文献[1]孟华.比较文学形象学[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1[2](美)爱德华·萨义德.东方学[M] 王宇根,译.北京:三联书店,2007[3]梁晴.看那面纱下的中国---比较毛姆的同名小说与电影中的中国形象[J].电影评介2008(16):21-22[4]姜智芹.爱情禁忌与拯救神话:好莱坞电影中的中国男人与中国女人[J] 济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18:37-42[5]黎煜.撒旦与家臣---美国电影中的华人形象[J].北京:电影艺术,2009(01):131-137(作者介绍:刘怀生,山东理工大学外国语学院讲师,研究方向:英美文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