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造园“六法”(详细)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造园有六法即山、水、树、石、路、屋。

对于中国古典园林的构成要素来说,有四大要素和“六法”之说,四大要素指的是:山石,水,植物和建筑;还有一种是“六法”之说,就是把山和石分开,加上水、树(就是植物)、屋(就是建筑),再加上园林中的路,共六大要素;也有人归结为花木,水泉,山石,点缀,建筑,路径,这种说法加上了点缀,也是组成了六个要素。关于园林构成要素的说法很多,我们今天要说的是园林构成要素当中的植物这一构成要素。山水是构成园林的最基本的要素,造园可以概括为掇山理水,而植物是掇山理水中不可缺少的因素,植物犹如山峦之毛发,水景也需要植物来点缀衬托。植物在古典园林中的形式有许多种,有高大的树木,如松、柏、梧桐等,拙政园的梧竹幽居,就是因为亭外有梧有竹而命名,因为梧能招风,所以把梧桐看成是吉祥之物。也有多年生的草本花木,如梅,兰,竹,菊等,因为常被比作人的性格而在园林中经常出现,比如用梅来颂扬人的铮铮傲骨,竹来比喻为人的高风亮节,如扬州的个园,就是以种植竹子而出名。但是大面积的草坪却在古典园林中很少出现,究其原因,大概有以下几点:

第一,草坪又可以称为是“规矩草”,之所以称为是规矩草,是根据草的生长特征总结出来的,也就是说草坪必须经常修剪整齐才能显出其魅力来,而古典园林的造园的原则是“人工仿效自然”,古典园林所创造的是一个“虽由人作,宛若天开”的一个有若自然的环境,自然的景物是自由的、不规则的、非几何图形的,而修剪草坪好像就不是纯粹地模仿自然,而是对自然的景物有了一定的改造,所以说这一点与古典园林的造园手法是相违背的。古人造园并不是不对构成要素进行人工的改造,只是在人工改造的基础上努力创造出一个“虽由人作,宛白天开”的园林意境,尽量做到看不出人工斧凿的痕迹。如园林中的理水手法,根据水流动的特性,开凿出了蜿蜒曲折的水池,还要设计出一个水口,寓意水是有源头的,是流动的,这些虽然都是人工创造的,但设计得非常巧妙,顺乎自然,让人看不出加工过的痕迹;还有园林中的人工堆山,也是用自然界中的石头,按照大自然中山的形势堆砌而成,也做到了顺应山的走势,惟妙惟肖。但是自然界中的草都是随意生长的,参差不齐,稍加修整,就能看出人工斧凿的痕迹,但如果不加以修剪,使其任意生长,则杂草丛生,而又会给人一种荒凉的感觉,好像园林家道中落,无人管理,所以从草的生长特征来看,草坪在古典园林中一般不用。

第二,所谓的草坪,就是指平坦的、大面积的草地,须在一望无际的视域中才能显示出其魅力,但是这一点恰恰与中国古典园林的造园手法相违背,因为古典园林讲究曲径通幽,园林的景色融合在亭台楼阁之中,需要沿着曲折的游览路线一步一景,步移景异,慢慢地去发现。园林中的建筑在园林中处于从属的地位,它们在园林中有两重作用,一是作为观赏点,就是站在建筑中可以观赏园林的景色;另一方面它们也是园林中的景点之一,就是作为一个景点被游人观赏,所以说它们也是构成园林景色的元素之一。我们说建筑在园林中处于从属的地位是因为园林的主要构成要素是山石和水面,建筑是山石和水面的配角,除了主要的厅堂外都处于比较隐蔽的位置,“花间隐榭,水际安亭”,强调一个“隐”字,因为它们处于从属的地位,所以其形状和规模都必须和周围的景物协调一致。园林中的植物也是出于配角的地位,也应该让位于园林中的山石和水面,也应该出于比较隐蔽

的位置,掩映于山水与建筑之间。而草坪,给人的感觉是坦坦荡荡,强调的是一个“露”字,不需要遮遮掩掩,草坪需要的是开敞的空间,站在一大片草坪上,能极目四望,而这就和园林追求的曲径通幽的意境相违背,站在草坪上园林中的景色一览无余,体会不到园林所追求的意境,也就没有了欣赏园林景色的乐趣可言,所以从这一点考虑,中国古典园林中一般是没有草坪这一绿化形式的。古典园林的构成要素中,唯一大面积的可以说是水面,水面与草坪不同,因为水面可以处理得很丰富,避免单调感:首先大面积水面上可以架上曲桥,划分水面,增加空间的层次感,如拙政园的小飞虹,是古典园林中著名的廊桥,它横跨水面,打破了水面的单调,同时廊桥的本身做得小巧玲珑,倒影在水面,也为水面增加了一个景点;其次在水池中还可以种植荷花等水生植物,初夏时节,可以有绿的荷叶、红的荷花点缀水面;有的园林水面只种植一小部分荷花,而把大部分的水面留空,目的是为了倒影天空的云彩,因为云彩是瞬息万变的,在水面上的倒影更是变幻莫测,令人浮想联翩,使水面更显得有情致;除了廊桥的形状、荷花的颜色,天空的云彩点缀水面外,还有游鱼和蛙声来打破水面的寂静,所以说,大面积的水面可以创造出无穷无尽的意境。以上这几点,都是大面积的草坪难以做到的。

第三,园林中的植物常常作为园主人的精神寄托和自喻比德。中国江南私家园林的起源是由于文人士大夫阶层不满社会现实或者是官场失意而退而过隐居生活的,他们想逃脱现实,但又离不开城市的繁华生活,所以就在宅第旁开辟一块地方,模仿大自然中的景色来布置山石、水面,栽种植物花草,通过这样的方式来排解心中的苦闷,或者是把这些自然景物作为精神的寄托。原始先民“构木为巢”,“钻燧取火”,说明了树木与人类的关系源远流长,古人又把树木与金、水、火、土并列称为“五行”,可见人类对于树木很早就有了深厚的感情,早在先秦时期,古人把树木看作是民族和江山的象征,《论语·八佾》有:“哀公问社于宰我,宰我对日:夏后氏以松,殷人以柏,周人以栗。”松、柏、栗就成了夏后氏、殷、周的社稷之木,是氏族精神的所在。植物除了具有民族的象征之外,还常常被文人士大夫用于“比德”,和园主人追求的精神境界联系在一起,也就是说,植物在古典园林中除了其观赏价值外,还有更高一个层次的价值,就是人性化的比德价值,园主人常通过栽种植物来表达自己的情操和兴致。文人士大夫阶层退隐到城市山林中以后,就把心志寄托在天地自然间,养其浩然之气,而与天地自然结合得最紧密的就算是植物了,植物会随着自然界四季的变化而变化,园林中也正因为有了植物四季的变化,才有了生命的特征,园主人在感觉四季变化的同时,可以寄托心志,赋诗抒发情怀,所以对一些富有“比德”属性的植物,如竹子、梅花、松柏等比较偏爱。如把松、柏,还有梅花的耐寒特性,比作君子的坚强性格:水中的荷花比作君子洁身自好,出污泥而不染,孟浩然称赞荷花是“看取莲花净,方知不染心”,造园植莲,充分显示了园主人逃脱官场黑暗的精神境界;还有竹是古人情有独钟的一种植物,白居易的《养竹记》中说:“竹本固,固以树德;竹性直,直以立身,竹心空,空以体道;竹节贞,贞以立志”,文人们赏识竹子的“贤,德,直,道,贞”,认为他们的人格只有竹子才可以比拟,隐入竹林便可以使人格价值得以体现,心志才有了寄托,苏轼也有“宁可食无肉,不可居无竹”的诗句来赞美竹子,所以园林中栽种竹子是常有的事;另外还有兰花象征幽居隐士,玉兰、牡丹、桂花象征荣华富贵,石榴象征多子多孙,紫薇象征高官厚禄等,这些象征代表了园林主人的美好期望,所以这些都是园林中能常常见到的植物形式。而小草常常被人们所忽视,因为在古代,平民百姓常被称为“一介草民”,因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