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掖黑河湿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概况

合集下载

张掖国家湿地公园全程讲解词

张掖国家湿地公园全程讲解词

途经路段:南大门—湿地生态博物馆—甘泉府—公园管理办公室—黄水池观景平台—东入口—观鸟亭—荷花池—水云桥—甘州亭—再次经过甘泉府—鹊桥—漂流河码头—游客服务中心—主入口尊敬的领导及游客朋友,大家好!欢迎您乘坐张掖国家湿地公园旅游观光车,观光车将带您游览整个湿地美景。

在行车途中,为避免发生意外,请大家不要将您的头、手、脚伸到车外,保管好个人物品。

各位领导、游客朋友欢迎您来到张掖国家湿地公园观光游览,首先为您介绍一下湿地公园的基本情况,张掖国家湿地公园位于张掖市区城郊西北部,2009年被国家林业局批准为国家级湿地公园,2011年被全国旅游景区质量等级评定委员会评定为国家4A级旅游景区。

公园规划面积6.2万亩,其中保护完好的沼泽湿地、湖泊湿地、河流湿地3万多亩。

湿地公园是张掖城市的“加湿器”和“加氧器”。

(湿地公园南大门介绍)各位领导,现在我们到了湿地公园南大门,南大门占地面积30亩,入口广场占地9.3亩。

建成后将极大地方便市民和游客亲近湿地,感受自然,进一步提高游客对张掖湿地公园的认同感,集中展示张掖湿地文化的魅力,提升张掖国家城市湿地公园4A级旅游景区的知名度。

(湿地生态博物馆介绍)各位领导、游客朋友,前方我们看到的是正在建设中的张掖湿地生态博物馆。

博物馆总投资6500万元,建筑面积5573平方米。

张掖湿地博物馆主要建设室外水生植物繁育收集区、野生动物驯繁观赏区、室外湿地景观展示区、湿地文化题刻区,以及湿地观鸟塔等服务设施,是集收藏、研究、展示、教育、宣传、科普等功能为一体的现代化生态博物馆。

(前往甘泉府的路上介绍)近年来,张掖市委、市政府坚持以发展生态经济为主线,以建设生态经济功能区为主攻方向,依托62万亩河流湿地,大力实施黑河湿地保护工程,2011年被国务院批复为张掖黑河湿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在做好张掖黑河湿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恢复保护工作的同时,依托甘州区北郊3万亩湿地资源,建成了张掖国家湿地公园,这是目前黑河流域首家、甘肃省唯一的国家级湿地公园。

黑河流域湿地现状分析及保护对策

黑河流域湿地现状分析及保护对策

黑河流域湿地现状分析及保护对策作者:王永明来源:《现代园艺·下半月园林版》 2014年第10期王永明(甘肃省张掖市高台县黑河湿地自然保护区管理局,甘肃高台县734300)摘要:湿地、森林与海洋并称为地球上的三大生态系统,被誉为“地球之肺”。

具有涵养水源、净化空气、蓄洪防涝,以及维持生物多样性等重要生态功能。

其中湿地是本文重点讲述的,分别从湿地资源的分布状态、存在问题,以及对生态平衡起到的关键作用等几个角度,说明保护湿地的重要性,并相对提出了保护湿地资源的措施和建议。

关键词:黑河流域湿地现状;分布特征;资源保护;对策及建议1黑河流域湿地的分布特征1.1 黑河流域湿地概述黑河发源于祁连山区南部,在河西走廊中部,受到大陆性气候和青藏高原的祁连山——青海湖气候区影响。

作为陆上丝绸之路文化孕育的摇篮,不仅在当时对河西走廊一带的社会经济发展产生了巨大影响,对当地的生态环境也产生了很大影响,且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黑河流域地处亚欧大陆,距海洋较远,因为其独特的地理位置和部分河流岸线,使其在地理位置上占据着一定优势,因它独特的地理位置,有着极其丰富的资源。

1.2 黑河流域湿地的分类黑河流域湿地分为天然湿地和人工湿地2种,天然湿地分为4种,分别是河流、湖泊、沼泽和高寒湿地;人工湿地包括4种,分别是水塘、水田、蓄水区、盐田。

众所周知,地球上有3大生态系统——森林、海洋和湿地,如果海洋是地球之心,那湿地就是地球之肾。

2黑河流域湿地资源及现状2.1 黑河流域湿地资源湿地是陆地和海洋的过渡地带,是众多动植物特别是水生动植物成长的天然环境,同时人们利用湿地种植各种各样的粮食作物,养殖各种水生产品、禽畜产品,湿地还能为人们提供能源,如水能、泥炭、薪柴等人类赖以生存的能源,且有着涵养水源的功效,其功效又是多方面,它能够有效控制洪水和防止土壤沙化,自动沉积下营养物质,自动改善环境污染,减少温室效应,以保护周边环境不受风浪腐化和侵蚀,在清洁方面上拥有众多功效被称为是“地球之肾”当之无愧。

张掖市黑河湿地土壤盐渍化成因及综合防治

张掖市黑河湿地土壤盐渍化成因及综合防治
11 湿地分布广 阔、类型多样 .
张掖黑河湿地国家级 自然保护 区中,天然湿地 占 24万公顷 ,主要包括 河流湿地 、沼泽湿地 、 .
湖泊湿地 ;人工湿地 0 9 .4万公 顷 ,张掖市甘州 、临泽、高 台三县 区 ,南依祁 连 山国家级 自然 保护 区,北靠巴丹吉林沙漠 ,处于河西走廊 的“ 腰峰 ” 地带 ,张掖市黑河流域湿地具体分布情况见表 1 .
其在涵养水 源、调节气候 、净化 水质 、防风固沙 、减轻沙 尘暴危害 、阻止 巴丹吉林 沙漠南 侵 ,维
护区域生态安全等方面发挥重 要作用 .然而 ,黑河 流域植被退化 、土地盐渍 化、荒漠 化程度加重 ,
天然湿地面积大幅度缩减 ,河西走廊 和额济纳旗沙尘暴频繁发生 ,成为我 国四大沙尘暴源 区之 一.
所 以,保护和恢 复黑河沿岸湿地 资源与环境 ,使 经济建设 与资源 、生态 环境协调发 展不仅对 促进 张掖市经济 、社会 、生态效益 可持续发 展具有 十分重要 的意义.本文将 以黑河湿地 面 临的土壤盐 渍化等 问题为切人 点 ,从微观的角度分 析黑河湿 地盐渍化 形成 的原 因 ,同时从宏 观上把握 祁连 山 复合生态系统与黑河湿地 的关系 ,调查研究黑河湿地功能退化原 因与生态修复措施. 1 张掖市黑河湿地资源状况
第2 8卷第 2 ( 02 期 21)
河西学 院学报
张 掖 市 黑 河 湿 地 土 壤
盐 渍 化 成 因 及 综 合 防 治

( 河西学 院教务处 ,甘肃

张掖 7 40 ) 3 00
摘 要:张掖市黑河湿地范围 内大面积 盐渍化 并 E趋加剧. 黑河流域 自发 式荒漠化 和人 类不 l 合理 活动将促使 河西走廊地 区荒漠化 的扩散.黑 河湿地 的特殊地域环境 以及 与祁连 山生态 系统的 密切 关联 ,决 定了拯救 黑河湿地 ,不仅要在 区域、流域 内坚持 “ 因地制 宜 ,综合治理 ” 的指 导方 针 ,更应该把握 区域 、流域 间复合 生 态 系统 多层次 、多功 能、多效 益等特征 ,以林 业生 态工程 为 主导的战略性 工程 ,配合各种 农业、生物 、工程 等防治措施 ,完成 黑河湿地复合 生态 系统 的修 复

张掖市黑河湿地合理利用与可持续发展研究

张掖市黑河湿地合理利用与可持续发展研究
陈 钰
( 河西学院 经济管理系 ,甘肃 张掖 7 4 0 ) 30 0

要 : 地 是 可提 供 社 会 效 益 、 济 效 益 和 生 态 效 益 的 极 为 重 要 的 生 态 系 统 , 掖 市 黑 河 湿 地 面 积 广 阔 、 型 多 湿 经 张 类
样、 生物资源 丰富多样 , 在保护生物 多样性 、 保持 生态环境和 可持 续发展 方面具有重要 的价 值。 目前 张掖市湿地 生 态系统保护与湿地管理 与开发 的过程 中导致湿地污染加 剧、 天 然湿地 急剧减少 、 湿地功 能和 效益不断下降等问题 ,制约 了湿地的合理利用和可持续发展。探讨湿地保护策略 , 将 利于湿地合理利用与可持续发展。 关 键词 : 黑河湿地 ; 生态系统 ; 生态安全 ; 可持续发展
作者简 介 : 陈钰 (9 5一) 女 , 肃张 掖 人 , 州 大 学 硕 士 研 究 生 , 17 , 甘 兰 河西 学 院 经济 管理 系讲 师 , 事 区域 经 济 学研 究。 从 中 图分 类 号 :2 7 1 文 献标 识 码 : 文 章 编 号 :0 5— 0 3 2 1 )6— 15— 4 收 稿 日期 :0 0— 6— 9 F 8 . A 2 9 0 6 ( 00 0 00 0 21 0 0
1 张掖市黑河湿地资源状况
1 1湿 地 面 积 广 阔 、 型 多 样 . 类 张 掖 市 黑 河 流 域 湿 地 分 布 情 况 见 表 1 :
表 1张 掖 市 黑 河 湿地 分 布 情 况 ( 料 来 源 : 掖 市 黑 河湿 地 保 护 区 ) 资 张
张 掖 市 黑 河 流 域 中 游 于 流 湿 地 总 面 积 为 3 3 2万 公 顷 , 中 , 然 湿 地 2 4万 公 顷 , 要 包 括 河 流 湿 .4 其 天 . 主 地 、 泽湿 地 、 泊湿 地 ; 工 湿地 09 沼 湖 人 . 4万 公 顷 , 要 包 括 水 产 池 塘 、 溉 地 、 田 。 按 行 政 区 域 统 计 , 南 主 灌 盐 肃

张掖黑河流域湿地保护工程实施方案

张掖黑河流域湿地保护工程实施方案

张掖黑河流域湿地保护工程实施方案一、工作思路与目标以市委二届七次全委,扩大,会议暨全市经济工作会议精神为指导~按照市委、市政府立足“生态安全屏障、立体交通枢纽、经济通道”的发展定位和突出生态建设、现代农业、通道经济三个重点的总体部署~遵循“顺应自然~建设生态张掖~塑造张掖新形象”、“ 以生态文明推动城镇化建设~依托城镇化建设拓宽三条路子”和“以建设生态安全屏障为背景~推动三次产业协调快速发展”的工作思路~全面实施张掖黑河流域湿地保护工程~科学保护、合理利用好黑河流域湿地资源~积极推进生态安全屏障建设。

2010年湿地保护工程的主要目标是:围绕张掖黑河全流域湿地资源的恢复保护与科学管理~修订完善张掖黑河湿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总体规划、国家湿地公园总体规划和核心区景观设计等规划方案,坚持恢复与保护并重的原则~积极推进张掖黑河湿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建设~大力开展张掖国家湿地公园基础设施建设和配套设施建设~全面开展全市湿地资源的恢复保护与管理~着力打造“湿地之城”、“戈壁水乡”和“塞上江南”美景~促进人与自然、城市与环境协调发展~建设生态张掖~塑造张掖新形—1—象。

二、主要工作任务,一,规划编制1(甘肃张掖黑河湿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总体规划。

按照国家评审委员会的审查意见~修改完善•甘肃张掖黑河湿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总体规划?~由市环保局负责~市湿地管理局配合~于2010年5月底前报国家环保部审核、省政府审批, 2010年9月底前衔接国家有关部委审查~通过国务院批复。

2(张掖国家湿地公园总体规划和核心区景观设计。

编制完成国家湿地公园总体规划和核心区景观设计。

由市规划局负责~甘州区政府和市林业局、市湿地管理局配合~2010年3月底前完成评审工作。

3(滨河新区水源涵养湖区绿化及灌溉管网工程规划。

全面做好滨河新区水源涵养湖区绿化灌溉工程、环湖景观带绿化工程规划设计、方案评审。

由市规划局负责~甘州区政府和市林业局、市水务局配合完成绿化工程景观规划设计、绿化灌溉管网工程规划设计。

张掖国家湿地公园简介

张掖国家湿地公园简介

张掖国家湿地公园简介张掖国家湿地公园是张掖市委、市政府构筑西部生态安全屏障,全力打造张掖生态优势、凸显张掖生态特色的一个重大建设项目。

张掖坐落在河西走廊中部,南面是祁连山,跨过祁连山是青藏高原;北面是合黎山,跨过合黎山是内蒙古高原。

目前,张掖境内共有各类天然湿地316万亩。

特别是中国第二大内陆河——黑河贯穿张掖全境,流经345公里,形成了河流湿地62万亩,成为两大高原之间一道天然的分界线和河西走廊一道天然的生态屏障。

正是立足于这样的禀赋优势和文化传承,张掖市委、市政府作出了“顺应自然,建设生态张掖,塑造张掖新形象”的重大决策部署,把实施张掖市黑河湿地保护工程、建设张掖国家湿地公园,作为构筑西部生态安全屏障的一项重要举措,列为全市“十大工程”的首要工程来加以推进。

其中一项重要的内容就是依托62万亩黑河河流湿地,建设一个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2009年11月20日,张掖黑河湿地自然保护区通过国家级评审,2011年4月16日,经国务院审定,正式批准建立张掖黑河湿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这是继张掖国家湿地公园和国家城市湿地公园被批复命名后,我市湿地再次膺取的第3个国家级殊荣。

根据规划设计,该自然保护区横跨高台县、临泽县、甘州区三县区,其中高台县辖区内为核心区,临泽县辖区内为缓冲区,甘州区辖区内作为实验区。

保护好这片湿地,对于维系两大高原生态平衡,遏制巴丹吉林沙漠持续南侵,维护西部地区生态安全、国防稳定和民族团结都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甘州区作为项目建设主体之一,按照市委、市政府的统一安排部署,在做好张掖黑河湿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恢复保护工作的基础上,依托城市北郊3万亩湿地资源,建设张掖国家湿地公园,已于2009年12月23日被国家林业部正式确定为国家湿地公园建设试点。

公园规划面积6.2万亩,其中保护完好的天然湿地3万多亩。

保护好这片天然湿地,其重要意义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该区域地处城区北郊、城市上风向,是拱卫城区的一道天然屏障和天然氧吧,对改善城市空气湿度、环境质量具有重要意义;二是该区域又处于祁连山冲积扇最低洼地段,祁连山雪水融化后,其地表水和地下水都要向该区域汇聚,通过湿地的净化后返还黑河下游,对保证下游的水质安全,具有重要意义;三是这片湿地是目前全国距离城市最近的天然湿地,具有生物的多样性,其中有各类植物195中、动物124种,具有很高的保护和开发价值。

重塑西部湿地水韵

重塑西部湿地水韵

重塑西部湿地水韵——张掖打造“中国黑河湿地保护工程”纪实中共张掖市甘州区委甘州区人民政府为了一个复兴的梦想,我们从万顷湿地的水韵出发;为了科学发展的追求,我们在岁月深处写下荣光。

地处西北内陆的张掖市甘州区正在生态文明的视野下,展现特色发展道路的抉择;在各地竞相发展的历史全景中,以只争朝夕的精神开启面向未来的发展历程。

甘州城北水云乡一条河流,曾是《山海经》中水光潋滟的“西海”,造就了溪流纵横、湖泊密布的“塞上江南”风光。

一片沼泽湿地,曾孕育了世界上最长的文化走廊,崛起了一个辉煌的丝路重镇———金张掖。

张掖自古文化昌盛,文物荟萃,古迹众多,古城格局别致,风光秀丽,古人曾誉为:“一城山光,半城塔影,连片苇溪,遍地古刹。

”这水波涟潋的旖旎风光,正是生态学上所称的湿地。

这里有中国第二大内陆河———黑河贯穿全境,冰雪融水纵横,地下径流充沛,河流两侧形成无数季节性积水的河汊、河湾,每一方水域都托举起生命的风姿,黑河两岸碧草连天,野花遍野,田畴如画,牛羊成群,赋予这片沃土不竭的生机与活力。

这里有地下径流渗出形成的天然堰塞湖泊。

远古时候,整个黑河流域是一大片内陆湖泊,《山海经》、《禹贡》、《周礼》等文献上曾将黑河至居延泽的大片湖泊列为著名湖泊,称为“西海”。

这里有农耕文明的系统水利设施,渠系纵横,水库、鱼塘遍布,这是典型的人工湿地,是人类改造自然、利用自然的智慧结晶。

新兴的生态旅游,又赋予这些水库、鱼塘新的审美价值和经济价值。

张掖市甘州区城市地势低平,形如盆地,平均海拔1400米左右,比周边地区低200—1000米,地下径流汇聚这里,形成了苇溪连片、山光倒映的水韵之城,如同民谚所说:“甘州不干水池塘。

”据史料载,明清时期,城内水湖约占全城面积的三分之一,城区东、南、西、北均有湖泊环绕,由南而北,穿城而过,湖中皆芦苇,春天碧波荡漾,水鸟栖息;夏天绿苇茵茵,翠色浓郁;秋天荻花摇曳,鱼跃雁鸣,“苇溆秋风”、“甘泉观鱼”都是古时甘州八景的优美风光。

张掖黑河水文气象资料

张掖黑河水文气象资料

张掖黑河概览1.1 自然地理概况黑河流域是我国西北地区第二大内陆流域,位于河西走廊中部,大致介于98°—101°30′E,38°—42°N之间,为甘蒙西部最大的内陆河流域。

黑河发源于南部祁连山区,分东西两支:东支为干流,上游分东西两岔,东岔俄博河又称八宝河,源于俄博滩东的锦阳岭,自东向西流长80余km,西岔野牛沟,源于铁里干山,由西向东流长190余km,东西两岔汇于黄藏寺折向北流称为甘州河,流程90km至莺落峡进入走廊平原,始称黑河,上述流域为黑河(干流)的上游。

西支源于陶勒寺,上游称讨赖河,也有东西两岔,于朱龙庙附近汇合,称北大河(或临水河)。

黑河从莺落峡进入河西走廊,于张掖市城西北10km附近,纳山丹河、洪水河,流向西北,经临泽、高台汇梨园河、摆浪河穿越正义峡(北山),进入阿拉善平原。

莺落峡至正义峡流程185km,河床平均比降2‰,为黑河(干流)的中游。

黑河流经正义峡谷后,在甘肃金塔县境内的鼎新与北大河汇合,北流150km至内蒙古自治区额济纳旗境内的狼心山西麓,又分为东西两河,东河(达西敖包河)向北分八个支流(纳林河、保都格河、昂茨河等)呈扇形注入东居延海(索果淖尔);西河(穆林河)向北分五条支流(龚子河、科立杜河、马蹄格格河等)注入西居延海(嘎顺淖尔)。

黑河从发源地到居延海全长 821km,横跨三种不同的自然环境单元,流域面积约14.29万km 2 ,北部与蒙古接壤,东以大黄山与武威盆地相连,西部以黑山与疏勒河流域毗邻。

分属三省(区),上游属青海省祁连县,中游属甘肃山丹、民乐、张掖、临泽、高台、肃南、酒泉等市县,下游属甘肃金塔和内蒙古自治区额济纳旗。

1.1.1 气候条件黑河流域位于欧亚大陆中部,远离海洋,周围高山环绕,流域气候主要受中高纬度的西风带环流控制和极地冷气团影响,气候干燥,降水稀少而集中,多大风,日照充足,太阳辐射强烈,昼夜温差大。

由于受大陆性气候和青藏高原的祁连山—青海湖气候区影响,中下游的走廊平原及阿拉善高原属中温带甘—蒙气候区。

浅析黑河湿地保护对改善城市小气候的意义

浅析黑河湿地保护对改善城市小气候的意义

DOI:10.19392/j.cnki.1671-7341.201926140浅析黑河湿地保护对改善城市小气候的意义尹晓荣甘肃省高台县气象局甘肃张掖734300摘要:本文依据近些年气象观测资料,对城市小气候特点进行分析,并基于气象角度对湿地与气候变化之间的关系进行阐述,得出城市湿度在城市区域表现出较为明显的增湿降温的稳定及调节作用。

近些年来,黑河湿地保护与建设开发的规模较大,已经初步形成湿地生态系统,不仅对城市小气候产生重要影响,也为气象灾害防御构筑了有效屏障,既能够有效应对气候变化产生的消极影响,还能明显减少温室气体的排放量。

关键词:湿地保护;改善;城市小气候1城市小气候的特点人类活动对气候的影响在城市中表现最为显著。

根据气象部门多年来安装在县城内及其郊区的自动气象站同时间观测资料表明,与郊区相比,城市气候具有“热岛”、“雨岛”、“湿岛”及“干岛”等多种效应。

城市气候中的“五岛”效应是人类在城市化过程中无意识地对局地气候所产生的影响。

研究其中规律,可通过一定的人为措施,如合理规划城市建设,加强城市湿地公园开发建设和城市绿化,调整能源结构,控制城市大气污染等,有意识地改善城市气候条件,使之向有利于居民生活和生产方向发展。

2湿地如何影响城市小气候近些年来,国内外科学家针对城市湿地开展了大量的研究工作,并通过研究得出城市湿地对城市区域具有较为明显的增湿降温的稳定和调节作用,适量的城市湿地还能有效改善人体舒适度,湿地面积还能对小气候效应产生重要影响。

大范围的城市湿地开发还会对区域小气候产生显著影响。

①在蒸发作用下湿地当中的水分将会变为水蒸气,使空气当中的水汽含量显著增加。

当发生降水天气时再以降水的形式降落到其他地区,既有利于维持当地的湿度及降水量,还能使其局部的小气候得到明显改善,并转变为较湿润地区。

②湿地当中植物群落较为丰富,既能够吸收大气当中的二氧化碳及部分有毒气体,还能释放氧气,进而达到调节大气成分的目的。

张掖黑河湿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水质监测分析

张掖黑河湿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水质监测分析

张掖黑河湿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水质监测分析
陈智斌
【期刊名称】《水利技术监督》
【年(卷),期】2024()6
【摘要】水资源是城市发展的命脉,针对水资源条件与经济社会和生态环境发展的矛盾关系,文章从水资源供需平衡方面对黑河湿地国家级自然保护范围当地各县(区)未来水资源供需总量进行了预测,同时监测保护区内水质指标,依据水质监测指标评价保护区内水质类别。

根据供需平衡预测结果与水环境治理方面提出治理措施,使用科技手段监测水资源情况,随时调整水资源利用方案,可以为其他区域水资源预测及水质评价提供技术指导。

【总页数】5页(P20-23)
【作者】陈智斌
【作者单位】中国电建集团昆明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TV213
【相关文献】
1.张掖黑河湿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湿地生态功能分析及保护对策
2.张掖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祁连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和张掖黑河湿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生态环境保护问题整改实施方案的通知
3.中共张掖市委张掖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祁连山和张掖黑河湿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两转四退四增强”治理提升三年行动计划》的通知
4.张掖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张掖黑河湿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新一轮遥感监测
反馈问题整改实施方案的通知5.张掖黑河湿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水质现状分析研究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张掖黑河湿地自然保护区生物多样性保护探讨

张掖黑河湿地自然保护区生物多样性保护探讨

张掖黑河湿地自然保护区生物多样性保护探讨作者:卢伟虎胡毅来源:《科学与技术》2018年第27期摘要:张掖黑河湿地自然保护区生物多样性丰富,具有独特且十分关键的生态安全战略地位,针对黑河湿地保护区生物多样性面临的威胁,提出相应的保护措施。

关键词:黑河湿地自然保护区;生物多样性;保护一、张掖黑河湿地自然保护区生物多样性概况湿地是人类重要的环境资本,是生物多样性最高的生态系统之一,具有极高的生物生产力。

张掖黑河湿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是我国重要的生态功能区,具有生态区位重要、生态功能突出、生态系统极其脆弱和敏感等重要特点,支撑着西北内陆荒漠地区独具特色的物种和较高的生产力,在建设西部生态安全屏障、保障黑河流域内人民的生存环境和经济发展发挥着重要作用。

甘肃张掖黑河湿地自然保护区为内陆河流湿地生态系统自然保护区,主要保护我国西北典型内流河湿地生态系统、以黑鹳为代表的湿地水禽以及西北荒漠区的湿地植被。

保护区地理坐标为东经99°17′24″-100°30′15″,北纬38°56′39″-39°52′30″,处于青藏高原与蒙古高原过渡带,是荒漠中的宝贵绿洲,也是荒漠区中的物种多样性中心。

其湿地分为两大类4个类型11个类别,其中:天然湿地包括永久性河流、季节性河流、泛洪平原湿地、永久性淡水湖、季节性淡水湖、草本沼泽、灌丛湿地、内陆盐沼8个类别,人工湿地包括池塘、灌溉渠系及稻田、蓄水区3个类别。

总面积41164.56hm2。

保护区植被有6个植被型、20个植物群系和25个群丛;共有维管植物54科174属312种,国家保护植物10种;脊椎动物209种,以鸟类为最多(155种);保护区分布的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28种;昆虫892种;其间的湿地鸟类种类数量相当丰富,分布有64种水禽;甘肃黑河湿地自然保护区地理位置特殊,过渡性强,为珍稀动植物栖息、生存、繁衍提供了不可代替的生存环境。

二、保护区生物多样性所面临的的主要威胁1.气候因子影响:保护区所处区域气候干旱,降水稀少年均降水量只有129mm,年均蒸发量高达2400mm,属极端干旱区,生态环境脆弱。

张掖黑河湿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环保问题成因及对策

张掖黑河湿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环保问题成因及对策

张掖黑河湿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环保问题成因及对策以张掖黑河湿地保护工作为写作对象,介绍了保护区现状和自然保护区环保问题,分析了环保问题形成的原因,提出了解决现在环保问题的具体对策,以便可以更好的开展张掖湿地资源保护工作。

标签:黑河湿地;环保问题;成因;对策一、基本概况张掖黑河湿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于2011年4月16日由国务院批准成立,该保护区位于甘肃省河西走廊中部,张掖市中北部,属黑河流域中部平原区,东邻阿拉善右旗,西接酒泉市、金塔县,南临祁连山,北靠合黎山。

保护区地表水径流主要为过境的黑河水,来源于南部祁连山区的降雨和冰雪融水,地表水资源量24.8亿m3。

地下水主要由黑河、大磁窑河、梨园河、摆浪河、水关河、石灰关河、马营河等河川径流的渗漏与潜流的侧向补给,地下水总补给量18.5亿立方米。

保护区土壤类型呈多样化,主要分为8个土类、18个亚类、40个土属,75个土种,其中,地带性土壤类型为灰棕荒漠土与灰钙土,此外还包括灌耕土、潮土、草甸土、风沙土、盐土、沼泽土等非地带性土壤。

二、自然保护区环保问题成因张掖市黑河湿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是在甘肃省黑河湿地自然保护区的基础上成立的,成立之时由于人们对湿地的认识不高,再加之在勘测调查过程中科技应用不够,2016年、2017年两次被环保部卫星遥感出黑河湿地有诸多人为活动点,严重影响了自然保护区的生态环境,责令张掖市立即进行整改。

2017年2-3月份,国家第七环保督察组进驻甘肃,针对祁连山和黑河两个自然保护区存在的问题进行了督查,发现问题整改不到位、不彻底,随后国家相关部门对此事进行了严肃处理。

笔者经过调查、分析认为,黑河湿地自然保护区环保问题有诸多因素,主要成因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保护区界定区划不合理。

在黑河湿地自然保护区划界时,因工作时间紧、任务重,加之地方财政资金短缺,投入不足,特别是受当时影像资料不清、不全,设备落后和技术力量不足的影响,导致划定不科学,不细致,误将部分镇、村的农户居民点、耕地划入保护区内,造成保护区内人类活动频繁。

张掖黑河流域湿地保护工程实施方案

张掖黑河流域湿地保护工程实施方案

张掖黑河流域湿地保护工程实施方案一、工作思路与目标以市委二届七次全委,扩大,会议暨全市经济工作会议精神为指导~按照市委、市政府立足“生态安全屏障、立体交通枢纽、经济通道”的发展定位和突出生态建设、现代农业、通道经济三个重点的总体部署~遵循“顺应自然~建设生态张掖~塑造张掖新形象”、“ 以生态文明推动城镇化建设~依托城镇化建设拓宽三条路子”和“以建设生态安全屏障为背景~推动三次产业协调快速发展”的工作思路~全面实施张掖黑河流域湿地保护工程~科学保护、合理利用好黑河流域湿地资源~积极推进生态安全屏障建设。

2010年湿地保护工程的主要目标是:围绕张掖黑河全流域湿地资源的恢复保护与科学管理~修订完善张掖黑河湿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总体规划、国家湿地公园总体规划和核心区景观设计等规划方案,坚持恢复与保护并重的原则~积极推进张掖黑河湿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建设~大力开展张掖国家湿地公园基础设施建设和配套设施建设~全面开展全市湿地资源的恢复保护与管理~着力打造“湿地之城”、“戈壁水乡”和“塞上江南”美景~促进人与自然、城市与环境协调发展~建设生态张掖~塑造张掖新形—1—象。

二、主要工作任务,一,规划编制1(甘肃张掖黑河湿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总体规划。

按照国家评审委员会的审查意见~修改完善•甘肃张掖黑河湿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总体规划?~由市环保局负责~市湿地管理局配合~于2010年5月底前报国家环保部审核、省政府审批, 2010年9月底前衔接国家有关部委审查~通过国务院批复。

2(张掖国家湿地公园总体规划和核心区景观设计。

编制完成国家湿地公园总体规划和核心区景观设计。

由市规划局负责~甘州区政府和市林业局、市湿地管理局配合~2010年3月底前完成评审工作。

3(滨河新区水源涵养湖区绿化及灌溉管网工程规划。

全面做好滨河新区水源涵养湖区绿化灌溉工程、环湖景观带绿化工程规划设计、方案评审。

由市规划局负责~甘州区政府和市林业局、市水务局配合完成绿化工程景观规划设计、绿化灌溉管网工程规划设计。

张掖市国家湿地公园总体规划与张掖市国家湿地公园核心区景观工程设计

张掖市国家湿地公园总体规划与张掖市国家湿地公园核心区景观工程设计
贵德黄河清国家湿地公园
1
FIRST
湿地公园—湿地旅游规划
• (2)张掖独特的湿地类型
– 张掖湿地是涌泉型湿地、河流型湿地与沼泽和沼泽化草 甸湿地的综合,在西北地区的国家级湿地公园中绝无仅 有。
星海湖国家湿地公园 银川国家湿地公园
银川国家湿地公园 浐灞国家湿地公园
1
FIRST
湿地公园—湿地旅游规划
1
FIRST
湿地公园—湿地旅游规划
• 张掖旅游市场分析
– 张掖市旅游进入快速发展通道。 – 但张掖市旅游在甘肃省范围内发展相对滞后2007年,年接待游客量排名第11位,年旅游总收入排名第7位。
1
FIRST
湿地公园—湿地旅游规划
• 张掖旅游客源地
– 张掖的国内客源地 – 海外游客大多来自亚洲,其次来自
—— 建设因避免对环境污染 ——改善场地景观,强化场地特征,修复 场地生态环境 ——增加监测和环保宣传力度
1
FIRST
湿地公园—湿地旅游规划
• 目标
– 生态优先,游憩与生态保护相互协调 – 确定适宜的游览方式和游憩内容,合理组织游线,为游客提供丰富的休闲娱乐活动及湿地科普
教育机会 – 完善并拓展张掖旅游市场体系,使张掖国家湿地公园成为独具吸引力的特色游览区
1
FIRST
湿地公园 — 水系
——自西向东依次为黑河、新河渠 系、庚名渠系、阿薛渠系。渠系均 由南向北流经场地,渠系之间联系 较少。
——庚名渠系水资源总量为3170.0 万立方,每年尚有泉水下泄量2209 万立方,全年各月均不缺水。
——新河水资源总量为3883.7万立 方,基本全部下泄。
——阿薛渠系水资源总量为2333.6 万立方,渠系缺水249万立方。

张掖概况

张掖概况

张掖概况张掖位于河西走廊中部,南依祁连山脉,北望巴丹吉林沙漠。

处于我国地形第一阶梯的青藏高原与第二阶梯的内蒙古高原,其自然落差形成了千里河西走廊。

张掖因位处“国之臂掖”而得名,西汉时设张掖郡,历史上又称甘州;也因发挥着“以通西域”的要塞作用而闻名,成为我国古丝绸之路上一颗璀璨的明珠。

全市总面积4.2万平方公里,辖甘州区、临泽、高台、山丹、民乐、肃南裕固族自治县一区五县,65个乡镇(街道),128万人,有38个民族,其中分布在祁连山北麓的裕固族是全国独有的一个少数民族。

张掖是一座坐落在两个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祁连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张掖黑河湿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之中的城市,自古就有“塞上江南”和“金张掖”之美称。

发源于祁连山北麓的黑河,是大自然对张掖最大的恩赐。

张掖位于黑河中游冲积扇上,这里河床宽浅,坡度平缓,地势开阔,形成了大片肥沃的土地,孕育了张掖这块沙漠中的绿洲。

境内湖泊、沼泽遍布,有各类湿地21万公顷,2011年4月16日,国务院批准建立张掖黑河湿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其中城北郊有湿地近3万亩,和城市紧紧相连,已被命名为国家湿地公园和城市湿地公园,是西北地区其它城市没有的自然禀赋。

张掖是“全国绿化模范城市”、“全国绿色生态示范城市”、“中国最具投资价值绿色生态城市”。

市府所在地的甘州区,以老城区历史文化名城为中心,西有滨河新区,北有循环经济工业园区,南有绿洲现代农业试验示范园区和沙漠地质公园,中间有国家湿地公园为屏障的 5个新型功能区集成的“1+5”的生态城市框架全面形成,“湿地之城”、“戈壁水乡”的独特魅力进一步彰显。

张掖是古丝绸之路重镇,历史上曾经在相当长的时期内发挥了重要的经济、军事、文化通道作用。

随着兰新铁路第二双线、军民合用机场等的建设,张掖已成为航空、铁路、公路交错的立体交通枢纽。

张掖既有“半城芦苇”的自然美景,也有“半城塔影”的历史风貌,文化积淀深厚,人文景观丰富,东西文化、南北民族在此交融荟萃,是国务院公布的全国历史文化名城和中国优秀旅游城市。

张掖黑河湿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概况

张掖黑河湿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概况

张掖黑河湿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概况黑河湿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位于黑河中游,跨甘州、临泽、高台三县区,范围在东经99°19′21″-100°34′48″,北纬38°57′54″-39°52′30″之间,保护区沿黑河中游干流河道分布,东自甘州区三闸镇新建村起,向西经高台县罗城乡盐池滩至黑河正义峡出界处;北自黑河正义峡出界处起,沿黑河干流北岸、山丹河河道至甘州区红沙窝国有林场;南自甘州区三闸镇东泉村起,沿黑河干流南岸,经甘州区沙井镇兴隆村、临泽大沙河至五泉国有林场,沿大沙河河道与黑河干流南岸,至肃南裕固族自治县和高台县交界处。

保护区总面积41164.56公顷,其中核心区13640.01公顷,缓冲区12531.21公顷,实验区14993.34公顷,三个功能区基本各占1/3。

保护区属“自然生态系统类”“内陆湿地和水域生态系统类型”。

其主要保护对象为我国西北典型内陆河流湿地和水域生态系统及生物多样性;以黑鹳为代表的湿地珍禽及鸟类迁徙重要通道和栖息地;黑河中下游重要的水源涵养地和水生动植物生境;西北荒漠区的绿洲植被及典型的内陆河流自然景观。

保护区处在河西走廊中段、青藏高原和蒙新高原的过渡地带,区域狭长,地理位置独特,生物多样性突出,由内陆山地-荒漠-绿洲三个子系统构成复合系统,典型性和代表性明显,在西北荒漠地区非常珍贵和稀有。

保护区主体地貌为河谷平原,海拔1200—1500米,呈条带状分布。

北部为戈壁平原邻近巴丹吉林沙漠,南部为祁连山荒漠戈壁。

保护区深居内陆,降水稀少,气候干旱,蒸发量大。

保护区地处我国鸟类迁徙三条路线的西线中段,是鸟类栖息、繁殖、中转之地。

保护区内水资源较为丰富,有大小河流7条,湖泊、水库16座。

保护区沿黑河分布,划入保护区的土地主要是河道、河漫滩、沼泽、水泛地、湿地、水库、盐碱地、公益林、国营林场、戈壁、沙漠,其中湿地类型多样,主要有永久性河流、季节性河流、泛洪平原、永久性淡水湖、季节性淡水湖、草本沼泽、灌丛湿地、内陆盐沼等8个类别的天然湿地,面积29231.54公顷。

黑河水资源配置对甘州区生态环境的影响.doc

黑河水资源配置对甘州区生态环境的影响.doc

黑河水资源配置对甘州区生态环境的影响郑波(张掖市甘州区水务局,甘肃张掖 734000)摘要:合理的水资源利用与良好的区域生态环境是实现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基础条件,甘州区自然环境比较脆弱,黑河调水及对水土资源的开发对甘州区的生态环境产生了一系列影响。

关键词:甘州区水资源生态环境效应1 水土资源状况张掖市甘州区位于黑河流域中游国家级湿地自然保护区,人口51.7万人,灌溉面积75666.7hm2。

是全国重点商品粮基地和“西菜东运”五大基地之一,是全国最大的县级玉米种子生产基地。

全区年均入境水资源总量为19.66亿m3。

由于国家向内蒙调水,黑河水量分配之后全区可利用水资源量8.97亿m3,占总量的45.6%,其中地表水6.74亿m3,地下水2.23亿m3,人均水量1735 m3,亩均水量790 m3,生态用水量占总用水量的4.7%,森林覆盖率只有16.5%,属中度缺水地区。

生态体系的极度脆弱性使其对水土资源开发响应强烈。

由于气候干旱、黑河来水时空分布不均,黑河干流无骨干调蓄工程, 6~9月降水占年径流量的68.4%,每年5~6月份农作物灌溉高峰期,黑河来水量仅占农作物需水量的75%左右,不能满足作物需水要求,虽然有一部分靠地下水补充灌溉,但仍有14666.7hm2农田不能适时灌溉,造成作物受旱减产。

水资源供需矛盾比较突出。

2 水资源的特征甘州区处于张掖盆地第四系冲洪积松散物质的堆积区,特别有利于地下水贮存,也有利于地表水渗漏补给,由地表水渗漏补给地下水的水量占地下水总补给资源的66%。

甘州区水资源最大的特点就是地表水与地下水之间相互转化,地表水渗入地下后又被机井开采或以泉水的形式露出地表被再次利用。

地表水与地下水是一个统一的整体,灌区被限制了对黑河水的引水量,势必会加大对地下水的开采量。

甘州区河水引水量从1997年的7.65亿m3减少到2011年的5.34亿m3,减少了30.2%,而地下水开采量从0.92亿m3增加到1.78亿m3,增加了93.5%,因此,黑河中游集中闭口下泄并不能阻止灌区对水资源的使用。

在张掖黑河自然保护区散文

在张掖黑河自然保护区散文

在张掖黑河自然保护区散文张掖黑河湿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在甘肃省张掖市境内,由黑河流域孕育而生,是我国西部沙漠中一颗璀灿的明珠。

黑河其实不黑,却为何得此名无从考据。

它是一条典型的内陆河,发源于青海省祁连山北麓中段,由西往东,在接纳了北大河、洪水坝河、丰乐河、摆浪河、梨园河、山丹河等众多支流之后,经甘肃省张掖市的甘州区、临泽县、高台县,跨正义峡进入酒泉市的金塔县境内,变身为弱水河,然后进入沙漠,穿过内蒙古的额济纳旗,最终注入居延海,全长800多公里。

黑河是个博大的体系,它以巍峨雄伟的祁连山为源头,在顺着山势而下之后,吸纳百川,穿越峡谷,经过戈壁,跨渡盐泽,用神奇的力量点化荒芜的西部,并在这里留下美丽的绿洲,久远的文明。

张掖黑河湿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就是黑河滋养所造就的美丽与神奇。

因地处高山与沙漠的中间地带,张掖及周边地势相对平坦,所以黑河来到这里便仿佛找到了依托,进而慢下了脚步,它把触须伸向幽谷,掘向洼地,在护住了沙石、泥土的血脉之后,努力养育出无数的鲜花,野草,森林,并让它们自然神奇地随山形、地貌、水势错落分布,形成繁花锦绣,林木葱葱,水网纵横,生机盎然的湿地奇观。

为了方便游人游览,自然保护区内建有一条木板搭就的栈道,它由公园道路接入,以穿越水草的方式在蜿蜒曲折中伸向绿丛深处。

在黑河水系渗透到的地方,生长得最茂盛的是芦苇,它们绵绵延延,健硕、挺拔,成区成片,既血气方刚,又青涩内敛,极具动感与婀娜之态。

栈道旁边或下方,潺潺清水,娓娓涟漪自在徜徉,颇有小桥流水人家的幽静。

到自然保护区来观光,最好的时节是春季和秋季。

当春天来临,天气变暖,冰雪渐融,春水淙淙,这里会次第长出各种绿色植被,开出各种不同的'野花。

而鲜花野草美轮美奂的时候,也正是候鸟开始北归,在这里云集的时候,野鸭、天鹅、丹顶鹤等各种奇珍异鸟数不胜数,它们或成群结队,或形单影只,忙碌或悠闲地在这里安排生计,有时盘旋低飞,有时在水中、芦苇丛中觅食,有时互相竞斗歌舞,它们自在惬意,怡然自得的样子就像神仙逍遥在蓬莱仙界。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张掖黑河湿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概况黑河湿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位于黑河中游,跨甘州、临泽、高台三县区,范围在东经99°19′21″-100°34′48″,北纬38°57′54″-39°52′30″之间,保护区沿黑河中游干流河道分布,东自甘州区三闸镇新建村起,向西经高台县罗城乡盐池滩至黑河正义峡出界处;北自黑河正义峡出界处起,沿黑河干流北岸、山丹河河道至甘州区红沙窝国有林场;南自甘州区三闸镇东泉村起,沿黑河干流南岸,经甘州区沙井镇兴隆村、临泽大沙河至五泉国有林场,沿大沙河河道与黑河干流南岸,至肃南裕固族自治县和高台县交界处。

保护区总面积41164.56公顷,其中核心区13640.01公顷,缓冲区12531.21公顷,实验区14993.34公顷,三个功能区基本各占1/3。

保护区属“自然生态系统类”“内陆湿地和水域生态系统类型”。

其主要保护对象为我国西北典型内陆河流湿地和水域生态系统及生物多样性;以黑鹳为代表的湿地珍禽及鸟类迁徙重要通道和栖息地;黑河中下游重要的水源涵养地和水生动植物生境;西北荒漠区的绿洲植被及典型的内陆河流自然景观。

保护区处在河西走廊中段、青藏高原和蒙新高原的过渡地带,区域狭长,地理位置独特,生物多样性突出,由内陆山地-荒漠-绿洲三个子系统构成复合系统,典型性和代表性明显,在西北荒漠地区非常珍贵和稀有。

保护区主体地貌为河谷平原,海拔1200—1500米,呈条带状分布。

北部为戈壁平原邻近巴丹吉林沙漠,南部为祁连山荒漠戈壁。

保护区深居内陆,降水稀少,气候干旱,蒸发量大。

保护区地处我国鸟类迁徙三条路线的西线中段,是鸟类栖息、繁殖、中转之地。

保护区内水资源较为丰富,有大小河流7条,湖泊、水库16座。

保护区沿黑河分布,划入保护区的土地主要是河道、河漫滩、沼泽、水泛地、湿地、水库、盐碱地、公益林、国营林场、戈壁、沙漠,其中湿地类型多样,主要有永久性河流、季节性河流、泛洪平原、永久性淡水湖、季节性淡水湖、草本沼泽、灌丛湿地、内陆盐沼等8个类别的天然湿地,面积29231.54公顷。

保护区有植物385种,其中国家重点保护野生植物10种。

有野生脊椎动物209种,其中鱼类19种,两栖类2种,爬行类9种,哺乳类24种,鸟类155种;国家重点保护的I级动物6种;Ⅱ级动物22种,黑颧、天鹅、白琵鹭是特色种,数量较多,经常可见种群活动。

有昆虫892种,其中有益昆虫251种,甘肃新记录130种,珍稀昆虫11种。

保护区成立于上世纪九十年代初。

1992年,甘肃省自然保护区主管部门就批准设立了“高台县黑河流域自然保护区”。

2004年,甘肃省人民政府批准功能区划,定名为“甘肃高台黑河湿地省级自然保护区”。

2009年,甘肃省人民政府批复调整范围,更名为“甘肃张掖黑河湿地省级自然保护区”。

2011年4月16日国务院正式批复建立“甘肃张掖黑河湿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保护区的建设和发展得到了各级领导和有关部门及专家的高度重视和大力支持,环境保护部、甘肃省的相关领导多次到保护区视察并指导工作,一些知名大学及科研机构的专家学者也先后到保护区调研、考察,对保护区给予了很大的支持。

保护区的建设符合国家生态文明建设和可持续发展要求,符合甘肃和张掖经济社会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中长期规划,先后委托兰州大学编制完成了《甘肃张掖黑河湿地自然保护区综合科学考察报告》,委托南京环境科学研究所编制了《甘肃张掖黑河湿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总体规划》《甘肃张掖黑河湿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总体规划》规划年限20年,规划投资10.2亿元,计划进行黑河湿地保护与恢复、基础设施建设、科研监测、宣传教育、生态旅游等项目建设。

《自然保护区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计划在2011年至2013年总投资3905.58万元,主要建设管护设施、科研监测设施、宣传教育设施,完成修缮工程,开展综合科学考察,建立地理信息系统和生物多样性数据库。

甘肃张掖黑河湿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建设和发展事关甘、青、蒙三省区乃至我国北方地区的生态屏障,事关国家航天事业和国防建设。

保护区的建立,在涵养水源、调节气候、净化水质、防风固沙、减轻沙尘暴危害、阻止巴丹吉林沙漠南侵,特别是在维系黑河流域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阻断京津地区西路沙尘,确保完成国务院确定的下游年分水指标,维护区域生态安全等方面有极其重要的作用。

张掖市湿地保护与恢复建设调研报告九三学社张掖市委员会中国黑河流域(张掖)湿地保护工程,对于维护国土生态安全,保护生物多样性、改善区域生态环境和维系流域绿洲生态安全都具有特殊的战略意义。

市委、市政府十分重视湿地保护与恢复建设工作,市委二届四次全委(扩大)会议提出了“实施中国黑河流域(张掖)湿地保护工程,坚持生态立市,建设生态张掖,遏制对湿地资源破坏、污染和不合理开发,保护湿地生态,恢复湿地功能,改善人居环境,优化发展环境,促进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发展战略,将湿地保护管理工作提高到重要的战略地位。

九三学社张掖市委员会针对全市湿地资源现状开展了调查研究,对存在的问题进行认真分析,提出了湿地保护与恢复建设的建议。

一、湿地资源和保护现状(一)湿地资源现状全市湿地有两大类4个类型13个类别,总面积为210420.42hm2,占全市土地面积的5.02%。

其中天然湿地包括永久性河流、季节性河流、泛洪平原湿地、永久性淡水湖、季节性淡水湖、草本沼泽、高山湿地、灌丛湿地、内陆盐沼9个类别,面积为199709.97hm2,占全市湿地面积的94.9%;人工湿地包括池塘、灌溉渠系及稻田、蓄水区、盐田4个类别,面积为10710.45hm2,占全市湿地总面积的5.1%。

在天然湿地中,其中高山湿地113678.68hm2,占全市湿地面积的54.02%;河流湿地58110.95hm2,占全市湿地面积的27.62%;冰川湿地40008.08hm2,占全市湿地面积的19.01%。

按行政区域统计,肃南县、高台县、临泽县、山丹县、民乐县、甘州区湿地面积分别为155100.1hm2、17450hm2、10822.2hm2、10256.9hm2、11652.68hm2和5139.14hm2,分别占全市湿地面积的73.71%、8.29%、5.14%、4.87%、5.54%和2.44%。

(二)湿地动植物资源现状黑河流域地域辽阔,森林、草原、冰川、河流、水域分布广泛,动植物资源较为丰富。

高等植物有84科399属1044种,属于国家二级保护的有星叶草、冬虫夏草等,属于国家三级保护的有肉苁蓉、蒙古扁桃、桃儿七、裸果木等。

陆栖动物有229种,占全省陆栖动物659种的24.78%,属于国家一类保护的有藏野驴、雪豹、野牦牛、白唇鹿、马麝、黑鹳、遗鸥等16种,属于国家二类保护的有马鹿、盘羊、岩羊、草原雕、蓝马鸡、大天鹅、小天鹅、灰鹤等44种。

(三)湿地保护管理现状当前,市委、市政府已将湿地保护与恢复建设工作提上重要议事日程,成立了黑河流域(张掖)湿地管理委员会,下发了关于加强湿地资源保护的实施意见等一系列文件。

高台、临泽、肃南、甘州4个湿地保护与恢复建设重点县区政府结合实际下发了《关于加强湿地资源保护的实施意见》等文件,并成立了相应的机构。

市、县区林业主管部门将湿地资源保护与恢复及生物多样性保护纳入“十一五”林业中、长期发展规划,在完成湿地资源调查工作基础上,充分利用湿地资源普查成果,积极编制上报《中国黑河流域湿地保护工程》、《国家湿地公园》工程建设项目,为湿地保护与恢复建设工作提供了条件。

甘州区政府结合保护和恢复以“甘州八景”为特色的自然生态景观,强化舆论宣传,湿地保护与恢复建设的前期准备工作取得了一定成效。

二、湿地保护与恢复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一)湿地水体和土壤污染严重近半个世纪以来,随着全市人口的增多,城镇化和工业化步伐的加快,工业废水和城市生活污水净化处理滞后,排放不达标,造纸、化纤、建材等中小企业将污水直接排入河道湖泊,使得境内的天然湿地成了工农业废水、生活污水的承泄区,导致湿地水体和土壤污染严重。

(二)湿地区域地下水资源开发利用过度湿地是工农业和居民生活用水的主要水源地,因过度开采利用地下水资源和进行大量湿地排水,导致地下水位下降,湿地沙化和次生盐碱化进程加快。

同时,大量修建高标准混凝土渠道等水利工程,隔断了自然河流与沼泽等湿地水体之间的天然联系,导致湿地水文变化,功能下降,逐渐消减。

(三)盲目开垦和改造利用湿地的现象严重受经济利益驱动,黑河、山丹河沿岸的农民盲目开垦农用地、改变天然湿地用途和城市开发占用天然湿地直接造成了黑河流域天然湿地面积消减。

据统计,由于围垦河流湖泊和沼泽湿地,黑河、山丹河河床水域湿地水面缩小40%,蓄水量减少30%,面积仅剩4.1万公顷。

甘州区昔日的乌江镇东、西大湖是最大的平原沼泽、水塘分布区,目前自然沼泽面积仅剩1000公顷。

肃南县明花乡区域内地表河流全部被上游水库截断,湿地内“海子湖”干涸、消失。

自然湿地面积的锐减,湿地生态功能明显下降,生物多样性降低,出现了风蚀加重、土壤局部沙化、盐碱化、水土流失加重、旱灾增多等生态环境恶化现象。

(四)湿地保护法制体系和管理机制不健全在湿地保护工作中,对省十届人大常委会第七次会议通过的《甘肃省湿地保护条例》执行力度不够,对部分造纸、化工、建材等企业污染环境问题处理不坚决。

另外,地方性法规的配套、执法制度的建立、执法机构建设等方面还相对滞后,没有把湿地管理真正纳入法制化、规范化管理轨道;在执法方面,还存在执法人员少,缺少必要的装备等设施,影响了正常的执法工作。

(五)湿地保护与恢复监测和评价体系不完善由于黑河流域湿地生态系统的特殊性,长期以来,湿地研究、监测、保护、利用工作缺乏统一的湿地效益评价指标,所采取的观测和研究方法也不一致,对获得的数据资料进行系列分析比较困难;以往对湿地功能和效益的评价大多以定性描述为主,缺乏系统、定量的研究,对湿地生态、经济和社会效益价值评估的研究比较少,满足不了政府部门和社会公众全面、系统、科学、准确评价湿地效益的要求,影响了对湿地的保护和合理利用。

特别是对黑河流域湿地近年来的面积、数量变化,对资源和土地利用后的湿地生态变化、生物多样性变化缺乏定期的监测。

环保部门虽然对湿地进行了污染监测,但在布点数量、测定时间等方面都未能达到要求,而且不同部门在监测方法、设备上也存在差异,监测标准尚不统一,导致在信息利用方面数据、参数等标准不统一,难以实现信息成果共享。

(六)国家缺乏应有的湿地生态补偿机制,农牧民参与湿地保护积极性不高80年代,土地、草原承包时,部分经营权划分给了农牧民,开展湿地保护与恢复属生态、公益性范畴,由于国家目前还没有出台湿地生态补偿制度,建立湿地保护区后,农牧民封育禁牧、退耕(牧)还泽(滩),得不到相应的经济补偿,经济收入受到影响,致使农牧民参与湿地保护建设的积极性不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