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化学专题:实验探究
2021年北京高考化学实验探究题讲解——探究MnO2和浓盐酸的反应
的顺序是 KCl>KBr>KI ,从原子结构角度说明理由
。
Cl—、Br—、I—都是第VIIA族的离子,
还原反应:MnO2+2e-+4H+=Mn2++2H2O 从上到下电子层数逐渐增加,离子原子 半径逐渐增大,离子的还原性逐渐增强
氧化反应:2X— —2e—=X2
同浓度的KCl、KBr和KI还原性越来越强,反应所需氧化剂的氧化性 减弱,最低c(H+)按照KCl、KBr和KI越来越小。
氧化反应中:降低反应物的浓度或增大 还原反应中:增大还原产物的浓度或减 生成物的浓度,还原剂的还原性减弱。 小反应物的浓度,氧化剂的氧化性减弱。
加热
MnO2+4H++2Cl— ==Mn2+ +Cl2 +2H2O
已知:氧化剂的氧化性越强、还原剂 的还原性越强,反应就越容易发生.
④补充实验证实了③中的分析。
还原反应:2H++2e—= H2↑ 氧化还原:Ag—e—=Ag+
Ag+ +I—=AgI↓,因为AgI 溶解度最小使得Ag还原性增强的最多,反应能 够发生。
比较AgX的溶解度,AgI 溶解度最小,Ag++I-= AgI↓使得Ag还原 性增强的最多,使得2Ag+2H+=2Ag++ H2↑反应得以发生 。
还原型,
Eθ值越大,电对的氧化型氧化性越强,还原型还原性越弱;
非标准状态,用下列公式进行计算:
(Z为电对中得失电子的数目)
(2021北京19)某 小 组 探 究 卤 素 参 与 的 氧 化 还 原 反 应 , 从 电极反应角度分析物质氧化性和还原性的变化规律。
高中化学专题- 物质制备的实验探究
课时跟踪检测(五十) 物质制备的实验探究(实践课)1.(2021·湖北省选考模拟演练)无水FeCl 3是常用的芳香烃取代反应催化剂,它具有易水解、易升华的性质。
铁粉与氯气反应制备无水FeCl 3的实验装置如下图所示:E 和G 用来收集产物。
回答下列问题:(1)通入氯气后,A 中观察到有酸雾产生,C 中P 2O 5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在E 、G 处收集产物是利用了FeCl 3________的性质。
(3)实验过程中若F 处出现堵塞,则在B 处可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可通过________(填简单操作),使实验能继续进行。
(4)I 中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某同学用 5.60 g 干燥铁粉制得无水FeCl 3样品13.00 g ,该次实验的产率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实验室中还常用SOCl 2与FeCl 3·6H 2O 晶体共热制备无水FeCl 3,其化学反应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检验水合三氯化铁原料中是否存在FeCl 2的试剂是________。
专题14 氢氧化亚铁、高铁酸盐的制备实验探究 -备战2024年高考化学考点微专题(解析版)
微专题14 氢氧化亚铁、高铁酸盐的制备1.(2019·浙江·高考真题)某同学设计如图装置(气密性已检查)制备Fe(OH)2白色沉淀。
Array请回答:(1) 仪器1的名称________。
装置5的作用________。
(2) 实验开始时,关闭K2,打开K1,反应一段时间后,再打开K2,关闭K1,发现3中溶液不能进入4中。
请为装置作一处改进,使溶液能进入4中________。
(3) 装置改进后,将3中反应后溶液压入4中,在4中析出了灰绿色沉淀。
从实验操作过程分析没有产生白色沉淀的原因________。
【答案】(1) 滴液漏斗(分液漏斗)液封,防止空气进入装置4(2)在装置2、3之间添加控制开关(3)装置4内的空气没有排尽【解析】该装置制备Fe(OH)2白色沉淀的思路是在排尽空气的气氛中,先将铁屑和稀硫酸反应得到FeSO4,再利用气体产生的气压把FeSO4溶液压至装置4中与NaOH反应,得到Fe(OH)2,注意所需试剂也需要加热除掉溶解氧。
(1)观察仪器1特征可知是分液漏斗或者滴液漏斗,该反应需要置于无氧环境,注意这里跟防倒吸无关,可知装置5的作用是液封,防止空气进入装置4。
(2)实验开始时,关闭K2,打开K1,反应一段时间后,再打开K2,关闭K1,发现3中溶液不能进入4中。
如此操作,不行的原因在于仪器1产生的H2从左侧导管溢出,那么没有足够的压强不能将FeSO4溶液挤出,因而在装置2、3之间添加控制开关即可。
(3)灰绿色沉淀产生的原因是Fe(OH)2被空气氧化,因为装置4中空气没有完全排尽。
2.(2022·北京东城·统考二模)以相同的流速分别向经硫酸酸化和未经酸化的浓度均为0.1mol·L-1的FeSO4溶液中通入O2.溶液中pH随时间的变化如下图所示。
已知:0.1mol·L-1Fe3+生成Fe(OH)3,开始沉淀时pH=1.5,完全沉淀时pH=2.8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由图1可知,酸化的FeSO4溶液中发生反应:4Fe2++O2+4H+=4Fe3++2H2OB.图2中,t=0时刻,FeSO4溶液pH=5.7是由于Fe2+发生了水解反应C.由图2可知,未酸化的FeSO4溶液中发生反应生成Fe(OH)3的同时还生成了H+D.若向FeSO4溶液中先加入过量NaOH溶液再通入O2,pH先增大后明显减小【答案】D【解析】A.由图1可知,向酸化的FeSO4溶液中通入氧气,溶液的pH值未超过1.4,则亚铁离子被氧化为铁离子,还没开始沉淀,即发生的氧化还原反应为:4Fe2++O2+4H+=4Fe3++2H2O,A正确;B.由于未加硫酸酸化,但t=0时刻,FeSO4溶液pH=5.7,则说明是亚铁离子水解导致的,其水解方程式为:Fe2++2H2O Fe(OH)2+2H+,B正确;C.由图2的曲线变化趋势可知,溶液中的反应使其pH值下降,根据氢氧化铁的沉淀范围可知,氧气将亚铁离子氧化为氢氧化铁沉淀,同时生成氢离子,该反应为:4Fe2++O2+10H2O =4Fe(OH)3↓+8H+,C正确;D.根据所给条件可知,若向FeSO4溶液中先加入过量NaOH溶液再通入O2,发生的反应为:Fe2++2OH-=Fe(OH)2↓,4Fe(OH)2+O2+2H2O= 4Fe(OH)3,所以加入氢氧化钠后,溶液的pH会增大,通入氧气后,由于消耗水,溶液中氢氧根离子浓度会继续增大,D错误;故选D。
非金属及其化合物制备流程与实验探究(Si、N、P、As)(解析版)--2025年高考化学微专题
A .碱石灰有利于3NH 逸出B .锂片必须打磨出新鲜表面C .干燥管中均可选用25P OD .双口烧瓶中发生的变化是()-+33n Li+nNH Li +e NH = 【答案】C【分析】本题利用Li 和液氨反应()-+33n Li+nNH Li +e NH = 制备()-3n e NH ;碱石灰可以吸收浓氨水中的非金属及其化合物制备流程与实验探究(Si 、N 、P 、As )考情分析真题精研水分,同时吸水过程大量放热,使浓氨水受热分解产生氨气;利用集气瓶收集氨气;过量的氨气进入双口烧瓶中在冷却体系中发生反应生成()-3n e NH ;最后的球形干燥管中可装25P O ,除掉过量的氨气,同时防止空气的水进入引起副反应。
【解析】A .碱石灰为生石灰和氢氧化钠的混合物,可以吸收浓氨水中的水分,同时吸水过程大量放热,有利于3NH 逸出,A 正确;B .锂片表面有Li 2O ,Li 2O 会阻碍Li 和液氨的接触,所以必须打磨出新鲜表面,B 正确;C .第一个干燥管目的是干燥氨气,25P O 为酸性干燥剂能与氨气反应,所以不能用25P O ,而装置末端的干燥管作用为吸收过量的氨气,可用25P O ,C 错误;D .双口烧瓶中发生的变化是()-+33n Li+nNH Li +e NH = ,D 正确; 故选C 。
2.(2023·湖北·高考真题)工业制备高纯硅的主要过程如下:石英砂1800~2000 →焦炭℃粗硅2HHCl 33001100SiHCl → →℃℃高纯硅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规律·方法·技巧O Si+2OH-Si+2C Si+2CO↑;+4HF SiFO H2Na+SiO2CaSiO二、工业生产单质硅过程中应注意的问题经典变式练①铜丝表面缓慢放出气泡,锥形瓶内气体呈红棕色;②铜丝表面气泡释放速度逐渐加快,气体颜色逐渐变深;③一段时间后气体颜色逐渐变浅,至几乎无色;④锥形瓶中液面下降,长颈漏斗中液面上升,最终铜丝与液面脱离接触,反应停止。
[全]高考化学重难点-探究性化学实验解题思路
高考化学重难点-探究性化学实验解题思路一. 探究性实验的基本程序可用下列流程图表示1. 提出问题要提出问题,首先得发现问题,在学习新知识、实践新方法中进行思考、对比、质疑,通过思考提出值得探究的问题,探究清楚能更好地理解掌握物质的性质。
此外,实验中出现异常现象也是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的重要契机。
2. 提出猜想在学习、思考和实验中,发现了问题不要轻易放过,要与同学和老师交流、讨论、查阅资料,这时有许多问题就可能得到完美的解决,而有一些问题,结论有多种可能(这就是猜想),只能通过实验进行验证。
所谓猜想就是根据已有的知识对问题的解决提出的几种可能的情况。
3. 设计验证方案提出猜想后,就要结合实验室的条件,设计出科学、合理、安全的实验方案,对可能的情况进行探究。
实验设计中,关键的就是试剂的选择和实验条件的调控。
新的问题出现再设法改进,直到科学合理为止,在实施实验的过程中,实验方案可能还会出现问题,还要及时进行调整。
4. 观察实验现象,得出结论根据设计的实验方案,认真进行实验,观察实验中出现的现象并及时记录,根据实验现象进行推理分析或计算分析得出结论,如不能得出结论则要加做实验,或进行对比实验,或将设计的实验进行改进。
若实验中遇到新的问题,则可以提出新的问题进行探究。
二. 探究实验题的结构特点一般是试题创设的情景、设问比较新颖,但又贴近学习与日常生活,趣味性较浓。
选择的情景往往紧扣课本。
⑴探究的课题(目的)。
⑵提供的信息,必须的材料,或限制条件。
⑶探究的过程,包括:假设或猜想、探究方案、实验报告及一系列的探究问题等。
⑷结论及分析。
三. 探究实验题的解法探究性实验的一般思路1. 准确地把握实验目的关注题目要求,抓住实验目的。
在题目中创设情境,说明探究的课题(目的)。
2. 学会合理假设依据题目的提示和限制,对原理、材料、变量、结果进行分析,提出合理的假设。
第一种模式:假设1:只有A成立;假设2:只在B成立;假设3:A和B都成立。
高考化学实验探究题及答案
高考化学实验探究题及答案高考化学中难度较高的实验探究题,是备考的重点训练题目。
以上就是店铺带来的高考化学实验探究题及答案,答案仅供参考。
高考化学实验探究题:1.某中学化学实验小组为了证明和比较SO2和氯水的漂白性,设计了如下装置:⑴ 实验室常用装置E制备Cl2,指出该反应中浓盐酸所表现出的性质__________________⑵ 反应开始后,发现B、D两个试管中的品红溶液都褪色,停止通气后,给B、D两个试管加热,两个试管中的现象分别为:B D____________________⑶ 装置C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⑷ 该实验小组的甲、乙两位同学利用上述两发生装置按下图装置继续进行实验:通气一段时间后,甲同学实验过程中品红溶液几乎不褪色,而乙同学的实验现象是品红溶液随时间的推移变得越来越浅。
试根据该实验装置和两名同学的实验结果回答问题。
①指出在气体进入品红溶液之前,先将SO2和Cl2通过浓硫酸中的目的:。
②试分析甲同学实验过程中,品红溶液不褪色的原因是:(结合离子方程式说明)③你认为乙同学是怎样做到让品红溶液变得越来越浅的?2.(A).亚氯酸钠(NaClO2)是一种重要的含氯消毒剂,主要用于水的消毒以及砂糖、油脂的漂白与杀菌。
以下是过氧化氢法生产亚氯酸钠的工艺流程图:已知:①NaClO2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增大,适当条件下可结晶析出NaClO2•3H2O。
②纯ClO2易分解爆炸,一般用稀有气体或空气稀释到10%以下安全。
③160 g/L NaOH溶液是指160 gNaOH固体溶于水所得溶液的体积为1L。
(1)160 g/L NaOH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为。
若要计算该溶液的质量分数,还需要的一个条件是(用文字说明)。
(2)发生器中鼓入空气的作用可能是(选填序号)。
a.将SO2氧化成SO3,增强酸性;b.稀释ClO2以防止爆炸;c.将NaClO3氧化成ClO2(3)吸收塔内的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高中化学探究实验教案
高中化学探究实验教案
实验目的:通过本实验,探究铁和氧的化合反应,观察铁在氧气中的变化,以及化学反应的产物。
实验材料:铁丝、点燃器、电子天平、玻璃管、细小粉末铁、试管、试管架、鉴别气体实验装置、试纸。
实验步骤:
1. 将玻璃管中放入一小段铁丝,并用点燃器加热片刻,观察铁丝的变化。
2. 将试管中放入一小段细小粉末铁,加热,通过鉴别气体实验装置收集气体,并用试纸检测。
3. 将另一小段细小粉末铁加热至长时间燃烧,观察产生的化学变化。
实验结果分析:
1. 铁丝在氧气中加热后发生红色的氧化反应。
2. 细小粉末铁在氧气中加热后生成的气体为氧气,氧气使试纸由蓝变红。
3. 长时间加热的细小粉末铁完全燃烧后,生成黑色的铁氧化物。
实验总结:通过本实验,验证了铁和氧的化合反应,并且观察了不同条件下的反应产物。
同时,也加深了对化学反应的理解和实验操作的技能。
注意事项:在进行实验时,要注意安全操作,不要在实验过程中产生危险情况。
实验结束后,要做好实验室清洁工作,将实验器材收拾整齐放好。
2021届高考化学三轮复习 专题强化——实验探究题
2021届高考化学三轮复习 专题强化——实验探究题一.选择题1.实验室可用反应42224242CuSO 2KI SO 2H O2CuI 2H SO K SO +++++来制备CuI(CuI 受热易被氧化)。
下列实验装置和操作不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A. 用装置制备2SOB. 用装置制备CuIC. 用装置分离出CuID. 用装置干燥CuI 固体2.利用所给实验装置能达到相应实验目的的是( )除去粗硝基苯3.室温下,通过下列实验探究24NaHC O (h K 为24NaHC O 水解平衡常数、1a K 为224H C O 电离平衡常数)溶液的性质。
A. 实验1的溶液中:() 5.5h al OH 10c K K --=⋅⋅B. 实验2反应静置后的上层清液中:()()()()22424Na C O HC O OH c c c c +--->>>C. 实验3得到的溶液中:()()()()224Na Cl H C O H c c c c +-+>>>D. 实验4所得的溶液中:()()()2422424NH H C O C O c c c +-+=4.将11mL1.0mol L V -⋅盐酸和2mL V 未知浓度的NaOH 溶液混合均匀后测量并记录溶液温度,实验结果如图所示(实验中始终保持12mL mL 50mL V V +=)。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做该实验时的环境温度为22℃B.该实验表明化学能可转化为热能C.NaOH 溶液的浓度约为11.0mol L -⋅D.该实验表明有水生成的反应都是放热反应5.下列实验能达到目的的是( )6.实验小组研究金属电化学腐蚀,实验如下:序号实验 5 min25 min实验I铁钉表面及周边未见明显变化铁钉周边零星、随机出现极少量红色和蓝色区域,有少量红棕色铁锈生成实验II铁钉周边出现红色区域,未见蓝色出现锌片周边未见明显变化铁钉周边红色加深,区域变大,未见蓝色出现锌片周边未见明显变化...A.实验II中Zn保护了Fe,使铁的腐蚀速率比实验I慢B.实验II中正极的电极反应式:22O2H O4e4OH--++C.实验I的现象说明()36K Fe CN⎡⎤⎣⎦溶液与Fe反应生成了2+FeD.若将Zn片换成Cu片,推测Cu片周边会出现红色,铁钉周边会出现蓝色7.学习和研究化学,经常要进行实验。
高考化学考点探究性实验
探究性实验
【1】(2020年北京高考)某同学进行如下实验:
A .根据Ⅰ中试纸变蓝,说明NH 4Cl 发生了分解反应
B .根据Ⅰ中试纸颜色变化,说明氨气比氯化氢气体扩散速率快
C .Ⅰ中试纸变成红色,是由于NH 4Cl 水解造成的
D .根据试管中部有白色固体附着,说明不宜用加热NH 4Cl 的方法制备NH 3
答案 C
【2】(2020年北京朝阳期中)实验小组研究Na 与CO 2的反应,装置、步骤和现象如下:
实验步骤和现象:
i. 通入CO 2至澄清石灰水浑浊后,点燃酒精灯。
ii. 一段时间后,硬质玻璃管中有白色物质产生,管壁上有黑色物质出现。
检验CO 的试剂未见明显变化。
iii. 将硬质玻璃管中的固体溶于水,未见气泡产生;过滤,向滤液中加入过量BaCl 2溶液,产生白色沉淀;再次过滤,滤液呈碱性;取白色沉淀加入盐酸,产生气体。
iv. 将管壁上的黑色物质与浓硫酸混合加热,生成能使品红溶液褪色的气体。
下列说法不正确...
的是 A .步骤i 的目的是排除O 2的干扰
B .步骤iii 证明白色物质是Na 2CO 3
C .步骤iv 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 + 2H 2SO 4(浓)===CO 2↑+ 2SO 2↑+ 2H 2O
D .根据以上实验推测:CO 2与金属K 也可以发生反应并被还原
答案 B
【3】(2020年海淀高三期中)研究小组探究Na 2O 2与水反应。
取1.56 g Na 2O 2粉末加入到40 mL 水中,充分反应得溶液A (溶液体积几乎无变化),进行以下实验。
△ Na。
2020年高考化学实验突破专题06 实验探究(解析版)
专题06 实验探究例1:(2019年全国Ⅱ卷10题)下列实验现象与实验操作不相匹配的是()【答案】A【解析】酸性高锰酸钾具有极强的氧化性,乙烯中含有不饱和碳碳双键,两者相遇能发生氧化还原反应,高锰酸钾被还原成硫酸锰,溶液的紫色逐渐褪去,乙烯被酸性高锰酸钾氧化生成二氧化碳气体逸出,不会出现分层现象,A项错误;将镁条点燃后迅速伸入集满二氧化碳的集气瓶,镁条在CO2中继续燃烧,Mg夺取CO2中的O,生成黑色颗粒碳,产生浓烟发生,反应如下:CO2+2Mg2MgO+C,实验现象与操作匹配,B项正确;向盛有饱和硫代硫酸钠溶液的试管中滴加稀盐酸,反应如下:Na2S2O3+2HCl=2NaCl+S↓+SO2↑+H2O,生成SO2有刺激性气味,生成不溶性的S溶液变浑浊,实验现象与操作匹配,C项正确;向盛有氯化铁溶液的试管中加过量的铁粉,铁粉会将溶液中的铁离子还原为亚铁离子,使黄色逐渐消失,充分震荡后,加1滴KSCN溶液,因溶液中无Fe3+溶液不会变色,实验现象与操作匹配,D项正确。
例2:(2019年全国Ⅲ卷12题)下列实验不能达到目的的是()【答案】A【解析】Cl 2+H 2O=HCl+HClO ,HClO 酸性弱于H 2CO 3强于HCO 3-,HClO+Na 2CO 3=NaClO+NaCl ,得到的是次氯酸钠,不是次氯酸,不能达到实验目的,A 项符合题干要求;过氧化氢溶液中加入少量二氧化锰作催化剂,加快双氧水的分解,能达到实验目的,B 项不符合题干要求;碳酸钠溶液与乙酸反应,生成易溶于水的乙酸钠,乙酸乙酯不与碳酸钠反应,饱和碳酸钠可以减小乙酸乙酯的溶解度,利于分层,饱和碳酸钠可以除去乙酸乙酯中的乙酸,能达到实验目的,C 项不符题干要求;硫酸的酸性强于亚硫酸,亚硫酸不稳定分解生成SO 2,该反应为:H 2SO 4+Na 2SO 3=Na 2SO 4+SO 2↑+H 2O 能达到实验目的,D 项不符合题干要求。
高考化学复习:实验探究(1)
高考化学复习:实验探究(1)1.学习小组为探究2+Co 、3+Co 能否催化22H O 的分解及相关性质,室温下进行了实验I~Ⅳ。
实验I 实验Ⅱ实验Ⅲ无明显变化溶液变为红色,伴有气泡产生溶液变为墨绿色,并持续产生能使带火星木条复燃的气体已知:()2+26Co H O ⎡⎤⎣⎦为粉红色、()3+26Co H O ⎡⎤⎣⎦为蓝色、()2-32Co CO ⎡⎤⎣⎦为红色、()3-33Co CO ⎡⎤⎣⎦为墨绿色。
回答下列问题:(1)配制-11.00mol L ⋅的4CoSO 溶液,需要用到下列仪器中的(填标号)。
a .b .c .d .(2)实验I 表明()2+26Co H O ⎡⎤⎣⎦(填“能”或“不能”)催化22H O 的分解。
实验Ⅱ中-3HCO 大大过量的原因是。
实验Ⅲ初步表明()3-33Co CO ⎡⎤⎣⎦能催化22H O 的分解,写出22H O 在实验Ⅲ中所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3)实验I 表明,反应()()2+3++22222662Co H O +H O +2H 2Co H O +2H O ⎡⎤⎡⎤⎣⎦⎣⎦ 难以正向进行,利用化学平衡移动原理,分析3+Co 、2+Co 分别与2-3CO 配位后,正向反应能够进行的原因。
实验Ⅳ:(4)实验Ⅳ中,A 到B 溶液变为蓝色,并产生气体;B 到C 溶液变为粉红色,并产生气体。
从A 到C 所产生的气体的分子式分别为、。
【答案】(1)bc(2)不能3HCO -与2Co +按物质的量之比4:1发生反应()2-2332224HCO Co Co CO 2CO 2H O -+⎡⎤+=+↑+⎣⎦,实验中3HCO -与2Co +的物质的量之比为32:3()3-232232232Co 10HCO H O 2Co CO 6H O+4CO +-⎡⎤++=+↑⎣⎦()3-332222Co CO 2H O 2H O O ⎡⎤⎣⎦+↑(3)实验Ⅲ的现象表明,Co 3+、Co 2+分别与23CO -配位时,()3+26Co H O ⎡⎤⎣⎦更易与23CO -反应生成()3-33Co CO ⎡⎤⎣⎦(该反应为快反应),导致()2+26Co H O ⎡⎤⎣⎦几乎不能转化为()2-32Co CO ⎡⎤⎣⎦,这样使得()3+26Co H O ⎡⎤⎣⎦的浓度减小的幅度远远大于()2+26Co H O ⎡⎤⎣⎦减小的幅度,根据化学平衡移动原理,减小生成物浓度能使化学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因此,上述反应能够正向进行(4)2CO 2O 【分析】本题探究2+Co 、3+Co 能否催化22H O 的分解及相关性质。
高一化学实验探究试题答案及解析
高一化学实验探究试题答案及解析1.为了研究外界条件对过氧化氢分解速率的影响,某同学做了以下实验,请回答下列问题。
(1)过氧化氢分解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实验①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实验中滴加FeCl3溶液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实验②未观察到预期的实验现象,为了帮助该同学达到实验目的,你提出的对上述操作的改进意见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用实验中所提供的几种试剂)。
(4)某同学在50 mL一定浓度的H2O2溶液中加入一定量的二氧化锰,放出气体的体积(标准状况下)与反应时间的关系如下图所示,则A、B、C三点所表示的瞬时反应速率最慢的是______。
【答案】(1)2H2O22H2O+O2↑(2)研究温度对H2O2分解速率的影响加快H2O2分解速率,使实验现象易于观察(3)将两支试管同时放入盛有相同温度热水的烧杯中,或向两支试管中同时滴入2滴1mol/LFeCl3溶液,观察产生气泡的速率(4)C点【解析】(1)在催化剂的作用下,过氧化氢分解生成氧气和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2H2O22H2O+O2↑。
(2)分别在试管A、B中加入 5mL 5% H2O2溶液,各滴入1~2 滴1mol/L FeCl3溶液。
待试管中均有适量气泡出现,说明过氧化氢分解能发生,试管A、B中均有适量气泡出现时,将试管A 放入盛有5℃左右冷水的烧杯中;将试管B放入盛有40℃左右热水的烧杯中,两支试管不同点是试管A的温度比试管B的温度低,说明研究的是温度对反应速率的影响,而开始加滴加FeCl3溶液,目的加快H2O2分解。
因此实验①的目的是研究温度对H2O2分解速率的影响;而加入氯化铁的作用是加快H2O2分解速率,使实验现象易于观察。
高中化学高考精品备课教案:物质的性质、化学反应原理综合实验探究
化学实验基础(含答案)物质的性质、化学反应原理综合实验探究课标要求核心考点五年考情核心素养对接1.能预测物质的某些性质,并进行实验验证;能根据物质的特征反应和干扰因素选取适当的检验试剂。
2.能观察并如实记录实验现象和数据,进行分析和推理,得出合理的结论。
能说明假设、证据和结论之间的关系,用恰当形式表达和展示实验成果物质性质实验探究2021湖北,T18;2020全国Ⅰ,T27;2020全国Ⅲ,T261.变化观念与平衡思想:能运用化学反应原理分析影响化学变化的因素,学会运用变量控制的方法研究化学反应。
2.证据推理与模型认知:能理解、描述和表示化学中常见的认知模型,指出模型表示的具体含义,并运用理论模型解释或推测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与变化。
3.科学探究与创新意识:能根据文献和实际需要提出综合性的探究课题,根据假设提出多种探究方案,评价和优化方案,能用数据、图表、符号等处理实验信息化学反应原理实验探究2023湖北,T18;2023北京,T19;2022广东,T17;2021北京,T16;2021广东,T17;2021福建,T12;2019北京,T28命题分析预测1.近年来高考中有关物质的性质、化学反应原理的综合探究类实验题不断增多,考查考生科学探究与创新意识化学学科核心素养,难度较大,对考生的能力要求较高。
2.预计在2025年高考中有可能还会出现有关物质的性质、化学反应原理的综合探究类实验题,该类试题可能是化学实验题的命题新方向考点1物质性质实验探究1.研究物质性质的基本方法和程序(1)研究物质性质的基本方法:观察法、实验法、分类法、比较法等。
(2)研究物质性质的基本程序:2.物质性质实验方案的设计思路(1)验证物质性质实验方案的设计对物质具备的性质去求证,关键是设计出简洁的实验方案,要求操作简单、现象明显、安全可行。
(2)探索物质性质实验方案的设计分析物质结构特点或从所属类型的典型代表物去推测该物质可能具有的一系列性质,而后据此分别设计出合理的实验方案,去探索它可能具有的性质。
2025届高考化学复习第70讲创新探究类综合实验
第70讲创新探究类综合实验1.能根据不同情景、不同类型实验特点评价或设计解决问题的简单方案。
2.建立解答探究类综合实验的思维模型。
类型一探究物质组成、性质类综合实验1.物质性质探究类实验的类型(1)根据物质性质设计实验方案(2)根据物质的结构(或官能团)设计实验方案2.探究实验中常见操作及原因操作目的或原因沉淀水洗除去××(可溶于水)杂质a.减小固体的溶解度;b.除去固体表面吸附的杂质;c.乙醇挥发带走水分,沉淀用乙醇洗涤使固体快速干燥冷凝回流防止××蒸气逸出脱离反应体系;提高××物质的转化率防止××离子水解;防止××离子沉淀;确保××离子沉淀完全;防止控制溶液pH××溶解等“趁热过滤”后,有时先向滤液中稀释溶液,防止降温过程中杂质析出,提高产品的纯度加入少量水,加热至沸腾,然后再“冷却结晶”加过量A试剂使B物质反应完全(或提高B物质的转化率等)温度不高于××℃温度过高××物质分解(如H2O2、浓硝酸、NH4HCO3等)或××物质挥发(如浓硝酸、浓盐酸)或××物质氧化(如Na2SO3等)或促进××物质水解(如AlCl3等)减压蒸馏(减压蒸发)减小压强,使液体沸点降低,防止××物质受热分解(如H2O2、浓硝酸、NH4HCO3等)蒸发、反应时的气体氛围抑制××离子的水解(如加热蒸发AlCl3溶液时需在HCl气流中进行,加热MgCl2·6H2O制MgCl2时需在HCl气流中进行等)配制某溶液前先煮沸水除去溶解在水中的氧气,防止××物质被氧化反应容器中用玻璃管和大气相通指示容器中压强大小,避免反应容器中压强过大【教考衔接】典例[2023·湖北卷,18]学习小组探究了铜的氧化过程及铜的氧化物的组成。
氧化性和还原性强弱的实验探究及应用 2024年高考化学考点微专题(解析版)
微专题氧化性和还原性强弱的实验探究1(2023·浙江·高考真题)探究铁及其化合物的性质,下列方案设计、现象和结论都正确的是实验方案现象结论A 往FeCl 2溶液中加入Zn 片短时间内无明显现象Fe 2+的氧化能力比Zn 2+弱B 往Fe 2SO 4 3溶液中滴加KSCN 溶液,再加入少量K 2SO 4固体溶液先变成血红色后无明显变化Fe 3+与SCN -的反应不可逆C 将食品脱氧剂样品中的还原铁粉溶于盐酸,滴加KSCN 溶液溶液呈浅绿色食品脱氧剂样品中没有+3价铁D向沸水中逐滴加5~6滴饱和FeCl 3溶液,持续煮沸溶液先变成红褐色再析出沉淀Fe 3+先水解得Fe (OH )3再聚集成Fe (OH )3沉淀A.AB.BC.CD.D【答案】D【解析】A .FeCl 2溶液中加入Zn 片,Fe 2++Zn =Zn 2++Fe ,溶液由浅绿色变为无色,Fe 2+的氧化能力比Zn 2+强,A 错误;B .溶液变成血红色的原因,Fe 3++3SCN -⇌Fe SCN 3,与SO 2-4和K +无关,B 错误;C .铁离子可能先与单质铁生成亚铁离子,则溶液呈绿色,C 错误;D .向沸水中滴加饱和氯化铁溶液,制取Fe (OH )3胶体,继续加热则胶体因聚沉变为沉淀,D 正确;故答案为:D 。
氧化性和还原性的强弱比较方法一、依据反应原理判断氧化还原反应总是遵循以下规律(简称强弱律):氧化性:氧化剂>氧化产物,氧化剂>还原剂;还原性:还原剂>还原产物,还原剂>氧化剂。
方法二、根据“三表”来判断(1)根据元素在周期表中的相对位置判断(2)依据金属活动性顺序表判断(3)依据非金属活动性顺序表判断方法三、依据“两池”判断(1)两种不同的金属构成原电池的两极。
负极金属是电子流出的极,正极金属是电子流入的极。
其还原性:负极>正极。
(2)用惰性电极电解混合溶液时,在阴极先放电的阳离子的氧化性较强,在阳极先放电的阴离子的还原性较强。
高考化学: 综合实验探究——突破实验大题
(3)d的作用是_吸__收__尾__气__(_C_l_2_) _,可选用试剂__A_C__(填标号)。
A.Na2S
B.NaCl
C.Ca(OH)2
D.H2SO4
解析 d是尾气处理装置,吸收氯气可以用硫化钠溶液或氢氧化钙浊液。
12345
(4)反应结束后,取出b中试管,经冷却结晶,_过__滤__,_少__量__(_冷__)水__洗__涤__, 干燥,得到KClO3晶体。
(3)常温下能与空气中的成分反应的气体(如NO),密度与空气接近的气体 (如N2、CO、C2H4等),都不能用排空气法收集。 (4)能溶于水但溶解度不大的气体,可以用排饱和溶液的方法收集,如 CO2——排饱和NaHCO3溶液;SO2——排饱和NaHSO3溶液;H2S——排 饱和NaHS溶液;Cl2——排饱和NaCl溶液。
解析 过量的Zn与盐酸反应放出大量的H2,使装置c中压强增大,关闭K1 和K2,打开K3时,溶液被压入装置d。由题给信息知,(CH3COO)2Cr·2H2O 难溶于冷水,因此应用冰浴冷却,以便于(CH3COO)2Cr·2H2O析出,再将 沉淀过滤、洗涤、干燥即可。
12345
(4)指出装置d可能存在的缺点_敞__开__体__系__,__可__能__使__醋__酸__亚__铬__与__空__气__接__触__。
(2)测量液体体积时,一般实验中选用适当规格的量筒,可估读到0.1 mL, 准确度要求高的定量实验如中和滴定中选用滴定管(酸式或碱式),可估 读到0.01 mL。容量瓶作为精密的定容仪器,用于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 的溶液,一般不用于量取液体的体积。 (3)气体除了量取外,还可以称量。称量气体的质量时一般有两种方法: 一种方法是称量反应装置在放出气体前后的质量减小值;另一种方法是 称量吸收装置前后的质量增大值。
高中化学探究实验讲解教案
高中化学探究实验讲解教案
实验名称:气体生成实验
实验目的:通过本实验,学生能够了解气体生成的过程,掌握气体生成实验的基本操作技能。
实验器材:试管、试管架、橡皮塞、鱼鳃、氢氧化钠溶液、氢酸、滤纸、火柴。
实验步骤:
1. 将试管放在试管架上,加入适量氢氧化钠溶液。
2. 在试管中放入一小块鱼鳃。
3. 将试管加热,观察发生的现象。
4. 按下鱼鳃,使其中的气体逸出,将释放出的气体置于一片滤纸上,并点燃。
5. 观察气体燃烧的现象。
实验原理:
氢氧化钠与氢酸反应生成气体,放出的气体是氢气。
氢气具有很强的可燃性,因此可以通过点燃氢气来观察实验中产生的气体是否为氢气。
实验注意事项:
1. 操作时要小心谨慎,避免溶液溅到皮肤上。
2. 加热试管时要注意不要使溶液溅出试管。
3. 点燃气体时要小心不要将燃烧现象影响到周围的实验器材和观察者。
实验效果评价:
通过本实验,学生可以清晰地观察到气体生成的过程,加深对化学反应的理解。
同时,点燃气体的过程也可以带来一些趣味性,激发学生对化学实验的兴趣。
此外,通过此实验,学生还可以锻炼实验操作的技能和实验数据的记录与整理能力。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考化学专题:实验探究1.)某中学化学实验小组为了证明和比较SO2和氯水的漂白性,设计了如下装置:品红溶液NaOH溶液品红溶液A B C D E⑴实验室常用装置E制备Cl2,指出该反应中浓盐酸所表现出的性质__________________⑵反应开始后,发现B、D两个试管中的品红溶液都褪色,停止通气后,给B、D两个试管加热,两个试管中的现象分别为:B D____________________⑶装置C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⑷该实验小组的甲、乙两位同学利用上述两发生装置按下图装置继续进行实验:SO2NaOH溶液通气一段时间后,甲同学实验过程中品红溶液几乎不褪色,而乙同学的实验现象是品红溶液随时间的推移变得越来越浅。
试根据该实验装置和两名同学的实验结果回答问题。
①指出在气体进入品红溶液之前,先将SO2和Cl2通过浓硫酸中的目的:。
②试分析甲同学实验过程中,品红溶液不褪色的原因是:。
(结合离子方程式说明)③你认为乙同学是怎样做到让品红溶液变得越来越浅的?。
2.((A).亚氯酸钠(NaClO2)是一种重要的含氯消毒剂,主要用于水的消毒以及砂糖、油脂的漂白与杀菌。
以下是过氧化氢法生产亚氯酸钠的工艺流程图:已知:①NaClO2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增大,适当条件下可结晶析出NaClO2•3H2O。
②纯ClO2易分解爆炸,一般用稀有气体或空气稀释到10%以下安全。
③160 g/L NaOH溶液是指160 gNaOH固体溶于水所得溶液的体积为1L。
(1)160 g/L NaOH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为。
若要计算该溶液的质量分数,还需要的一个条件是(用文字说明)。
(2)发生器中鼓入空气的作用可能是(选填序号)。
a.将SO2氧化成SO3,增强酸性;b.稀释ClO2以防止爆炸;c.将NaClO3氧化成ClO2(3)吸收塔内的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吸收塔的温度不能超过20℃,其目的是。
(4)在碱性溶液中NaClO2比较稳定,所以吸收塔中应维持NaOH稍过量,判断NaOH是否过量的简单实验方法是。
(5)吸收塔中为防止NaClO2被还原成NaCl,所用还原剂的还原性应适中。
除H2O2外,还可以选择的还原剂是(选填序号)。
a.Na2O2b.Na2S c.FeCl2(6)从滤液中得到NaClO2•3H2O粗晶体的实验操作依次是(选填序号)。
a.蒸馏b.蒸发c.灼烧d.过滤e.冷却结晶要得到更纯的NaClO2•3H2O晶体必须进行的操作是(填操作名称)。
3..过碳酸钠俗称固体双氧水,被大量应用于洗涤、印染、纺织、造纸、医药卫生等领域中,它的制备原理和路线如下:2Na2CO3 + 3H2O2→2 Na2CO3·3H2O2 + Q (Q>0)回答下列问题:(1)与过碳酸钠的用途相关的化学性质是。
(2)下列物质可使过碳酸钠较快失效的是。
a.MnO2 b.H2S c.稀硫酸d.NaHCO3(3)加入NaCl的作用是。
(4)工业纯碱中含有Fe3+等杂质,加入稳定剂的作用是与Fe3+生成稳定的配合物,Fe3+对反应的不良影响是。
(5)反应的最佳温度控制在15℃~20℃,温度偏高时造成产率低的可能原因有,温度偏低时造成产率低的可能原因有。
(6)以上生产流程中遗漏了一步,造成所得产品纯度偏低,该步操作的名称是。
4.某化学实验小组拟用50mLNaOH溶液吸收CO2气体(用大理石和稀盐酸反应来制取CO2),以制备纯净的Na2CO3溶液。
为了防止通入的CO2气体过量生成NaHCO3,他们设计了如下实验过程:a.取25 mL NaOH溶液,向其中通入过量的CO2气体,至CO2气体不再溶解;b.小火煮沸此溶液1~2 min;c.在得到的溶液中加入另一半(25mL)NaOH溶液,使其充分混合反应。
(1)此方案能制得较纯净的Na2CO3,写出a、c两步的化学反应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煮沸溶液的目的是。
此方案第一步的实验装置如右图所示:(3)加入反应物前,如何检查整个装置的气密性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装置B中盛放的试剂是____________,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在实验室制法中,装置A 还可作为下列_____________气体的发生装置(填序号)。
①CH2=CH2②H2S ③CH4④CH≡CH ⑤H2(6)实验室制取下列气体:①NH3,②Cl2,③HCl,④H2S,⑤CH4,⑥CO,⑦CO2,⑧O2时,属于必须进行尾气处理并能用下图所示装置进行处理的,将气体的序号填入装置图的下方空格内。
尾气吸收装置处理气体(7)已知所用NaOH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40%,室温下该溶液密度为1.44 g / mL,假设反应前后溶液的体积不变,不考虑实验误差,计算用此种方法制备所得Na2CO3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为____________________。
5.乙酸乙酯是重要的工业原料和溶剂。
现利用如图装置制取乙酸乙酯粗产品,再测定乙酸乙酯的含量。
⑴写出此反应的化学方程式;该反应要在浓硫酸存在的条件下进行,浓硫酸的作用是;⑵实验室一般用饱和碳酸钠溶液接收反应的生成物。
若不振荡该试管,可看到的现象是,若振荡该试管,可看到的现象是,但有时却出现了白色晶体,该晶体是;⑶对于制乙酸乙酯的上述装置,为了提高产率,请提出一条改进意见:。
⑷为测定乙酸乙酯的含量,进行了如下操作:(I)准确称量20.0g乙酸乙酯粗品于锥形瓶中,用0.50mol/LNaOH滴定(酚酞做指示剂)。
终点时消耗NaOH溶液的体积为40.0mL;(II)另取20.0g乙酸乙酯粗产品于250mL锥形瓶中,加入100mL2.1mol/LNaOH溶液混合均匀后,装上冷凝管,在水浴上加热回流约1小时,装置如图所示。
待冷却后,用0.50mol/LHCl滴定过量的NaOH。
终点时消耗盐酸的体积为20.0mL。
回答:①实验(I)中达到滴定终点时的现象是。
②实验(II)中冷水从冷水凝管的(填a或b)管口通入。
③利用实验(I)、(II)测量的数据计算粗产物中乙酸乙酯的质量分数为。
6、“化学多米诺实验”即利用反应中气体产生的压力和虹吸作用原理,使若干化学实验依次发生,整个过程只须控制第一个反应,就好像多米诺骨牌游戏一样。
右图就是一个“化学多米诺实验”。
各装置中试剂或物质是:A.2mol/LH2SO4 B.Zn C.2mol/LH2SO4+CuSO4D.Zn E.CuSO4溶液F.NH3.•H2O G.30%H2O2H.H2S溶液I.NaOH溶液已知:Cu2++4NH3•H2O →[Cu+(NH3•)4]2+ +4H2O 该反应产物可作为H2O2分解的催化剂。
请回答下列问题:(1)进行实验前必须进行的操作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B与D两容器中反应速率比较B______D(填>、<、=)原因是_ _ ________ __。
(3)H中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I的作用是(用化学方程式表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A和B之间导管a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在该实验中不涉及的反应类型是(填序号)____ __。
①分解反应②化合反应③置换反应④复分解反应7.某同学用下列装置制备并检验Cl2的性质。
(1)II图中褪色的是(填a或b),烧杯中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2)①将Cu丝换成Fe丝,做III实验,结果也能点燃,你认为Fe丝也可点燃的理由是。
a.Fe与Cu都是金属元素b.Fe的熔点比Cu高c.Fe的密度比Cu小d.Fe的金属性比Cu强②通常由燃烧产物(FeCl3)配制其溶液的方法。
(3)将IV装置放置在光亮的地方(日光没有直接照射),一会儿后,观察到量筒壁上有油状液滴生成,饱和食盐水中有少量固体析出,量筒内黄绿色气体颜色变浅,量筒内液面上升等。
○1油状液滴的成分可能是(写分子式),○2水槽用饱和食盐水而不用水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
○3饱和食盐水中有少量固体析出,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
(4)将硫酸溶液滴入II图烧杯中,至溶液显酸性,结果也有Cl2生成,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
8. (1)实验室常用饱和NaNO2与NH4Cl溶液反应制取纯净..的氮气,反应式为:NaNO2+NH4Cl→NaCl+N2↑+2H2O↑+Q 实验装置如下图所示,试回答:①装置中A部分的分液漏斗与蒸馏烧瓶之间连接的导管所起的作用是(填写编号)a.防止饱和溶液蒸发b.保证实验装置不漏气c.使NaNO2饱和溶液容易滴下②加热前必须进行的一个操作步骤是。
加热片刻后,即应移去酒精灯以防反应物冲出,其原因是。
③收集N2最适宜的方法是(填写编号)a.用排气法收集在集气瓶中b.用排水法收集在集气瓶中c.直接收集在球胆或塑料袋中(2)实验室合成氨装置如下图所示。
试回答:装置甲的作用是:①②从乙处导出的气体是若把产物通入水中请在右侧指定的虚线框内画出吸收产物的简易装置图9.某实验小组演绎实验室制氯化氢的方法,用溴化钠与浓硫酸作用以图甲为主要装置(固定、加热等仪器均略去)制取溴化氢气体。
甲乙(1) 甲中装在蒸馏烧瓶中的小试管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 实验开始后,发现蒸馏烧瓶中产生大量红棕色气体。
我们学到过的本身为红棕色或发生反应后会变为红棕色的气体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从本实验的反应物分析,该气体应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3) 为确定从蒸馏烧瓶中排出的气体中有无溴化氢气体,设计了图乙的装置作试验,指出图乙装置中的错误a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b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 图乙装置的广口瓶和试管中分别装有的试剂可以是( )A、氢氧化钠溶液、硝酸银溶液B、四氯化碳、硝酸银溶液C、硝酸银溶液、四氯化碳D、蒸馏水、硝酸银溶液(5) 若要在实验室制取碘化氢气体,选择的反应物是( )A、氢气和碘B、碘化钠和浓硫酸C、碘化钾和浓盐酸D、碘化钾和浓磷酸(6)若在甲装置的蒸馏烧瓶中分别装入下列药品:a锌粉、b二氧化锰粉、c大理石粉三种固体药品,它们若能与稀盐酸反应,请写出制取气体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8、某化学课外兴趣小组探究铜与浓硫酸的反应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