饲用着色剂使用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饲用着色剂使用概述

一、饲用着色剂概况

1 添加着色剂的目的

着色剂的添加使用在现代饲料工业和现代畜牧水产养殖业中日益普遍。其目的有2个:第一,通过着色剂改变饲料的色泽。特别是在日益增加使用非传统饲料原料的情况下,添加着色剂以便掩盖某些非传统饲料原料(如菜籽饼粕等)的不良颜色,迎合用户心理习惯,增加市场竞争力;同时,也起到刺激食欲和诱食的作用;起这种作用的着色剂可称为饲料着色剂。第二,通过着色剂改善畜、禽、水产品的色泽,提高其商品价值。如添加着色剂使肉鸡皮肤。禽蛋卵黄、牛奶的黄油以及鱼虾等水产品的肉质具有更鲜艳、美观的色泽和更优良的产品质量,迎合消费者的心理;起这种作用的着色剂可称为养殖产品着色剂。

2 着色剂的着色作用

2.1 饲料着色基础

为了使饲料产品更迎合用户的传统习惯,一般把饲料染色加工成淡黄色或黄色产品。在生产饲料过程中,只需把柠檬黄等常用着色剂按一定比例加人,即可达到该目的。

2.2 畜、禽、水产品的着色基础

动物本身并不能合成色素。研究也发现,只有含氧功能基(如羟基、酰基、酮基等)的类胡萝卜素(carotenoids)类在畜、禽、水产品内才有着色效果[1]。这类类胡萝卜素包括叶黄素、番茄红素和玉米黄素等几大类。饲料中的类胡萝卜素都是以棕油酸二酯的形式存在。这些存在于饲料中的类胡萝卜素经动物的消化,以自由态的形式吸收,主要是与低密度脂蛋白(LDL)结合而被吸收;吸收后的类胡萝卜素

以游离状态进人血液,并随着血液循环进入皮肤和蛋黄等组织。在此,类胡萝卜素重新转化为棕油酸二酯沉积下来,使皮肤和蛋黄等呈现出人们喜欢的颜色(如黄色)。不同的类胡萝卜素以不同的效率沉积于不同的组织中,一般酯化的叶黄素和玉米黄素比结晶的叶黄素和玉米黄素在动物机体组织中的沉积效果更好。饲料中添加脂肪更能促进色素的沉积作用,且发现添加动物脂肪比添加植物油更有效。此外,随着饲料中色素水平的提高,在动物组织中色素的沉积比例下降。据报道,如果每天每只鸡进食0.3~1.0mg的色素,大约有30%~45%可沉积在蛋黄中,若色素进食量提高到5mg或更高,则只有15%~20%可在蛋黄中沉积。甲壳动物通过食入绿色植物,将植物中的类胡萝卜素转化为虾育素和鸡油菌黄质沉积在体内。鱼类通过摄食大量的甲壳类和浮游生物,使其肉质呈鲜色。金鱼和对虾等可改变吸收后色素的组成,如将叶黄素转变为虾红素,然后再在体组织中沉积。

动物肉品质是一个复杂的概念,它不但包括味道、鲜嫩度、多汁性等肉质指标,还包括外形、色泽等胴体外观指标。根据心理学家的分析结果,人们凭感觉接受的外界信息中,83%的印象来自视觉,可见外观色泽的重要性。对畜、禽、水产品而言,消费者是否乐于购买食用,胴体表皮的颜色、水产品的外观色泽、禽蛋的卵黄颜色都是极主要的因素。由于畜、禽及水产动物自身无法合成色素,其外观颜色取决于所采食的饲料中的色素含量,因此,人们对天然色素叶黄素的研究越来越深入。安全性等方面进行阐述,以使广大消费者合理科学的认识天然叶黄素类产品

3 着色剂的种类

按来源来分,可把着色剂分为两大类:一为天然着色剂二为人工合成着色剂。3.1天然着色剂

天然着色剂是从动、植物和微生物中提取或加工而成的类胡萝卜素。当前,国际

市场中被广泛接受和使用的天然色素主要有万寿菊花色素衍生物(lutein)和辣椒色素衍生物(capsanthin)。另外,国内还常使用天然动、植物作着色剂;如把人参茎叶粉、万寿菊粉、紫育精粉、木薯叶粉、松针叶粉、橘皮粉、银合欢叶粉、胡萝卜、虾蟹壳粉、海藻等,作为畜、禽、水产品的着色剂。天然叶黄素类产品的使用功效及其天然、安全、健康的生物功效已经被证实。

3.2 合成着色剂

合成着色剂主要是类胡萝卜素。如β-阿朴-8-胡萝卜醛(C30H40O)或β-阿-朴-8-类胡萝卜素乙酯(C32H44O)以及柠檬黄素(C33H44O)、斑蝥黄质、加丽素红、加丽素黄、露康定等。此类色素使用生物功效及安全性没有但是没有完全可靠的实验数据来验证,这种色素从严格意义上来说基本没有什么营养价值。

3.3天然着色剂的研究应用前提

必须符合健康要求,饲料安全的概念在全世界已形成共识。1999年5月,国务院颁布了《饲料和饲料添加剂管理条例》,禁止在饲料中滥用对人体有害的添加剂,同时还建立了饲料监督检测部门,依法加大对非法生产行为的打击。据悉,欧盟委员会保健与消费事务的委员戴维-伯恩前不久表示,鉴于三文鱼及家禽饲料中所使用的化学合成色素对人体有害,对这种色素的使用量应严厉限制。法国媒体也发表,人工合成色素对人体有害,大量摄入会引起视网膜色素沉积,从而影响视力。生产健康无危害的天然色素就成了关注的焦点。

3.4天然类胡萝卜素的分类及来源

自然界中存在600多种类胡萝卜素,根据类胡萝卜素结构可分为两大类:胡萝卜素类和叶黄素类。

胡萝卜素类:它是含有几个异戊烯单位的化合物,有多种异构体,其中以α、

β和γ最常见。它不仅存在于胡萝卜、番茄、南瓜和柑桔等中,也广泛存在于植物的叶、花甚至动物的乳汁中。胡萝卜素在鸡体内几乎全转变为VA或以其它形式代谢,对鸡皮、脂肪及蛋黄不能起着色作用。不同饲料原料β-胡萝卜素含量差异很大,新鲜绿色叶子和牧草中含量很高,每千克干物质含量在200mg以上;而老熟后含量大幅下降,茎杆和老黄的牧草仅在20mg以下。在贮存过程中,也有部分损失。

叶黄素类:为胡萝卜素的含氧衍生物,以醇、醛、酮和酸的形式存在。叶黄素中只有那些具有含氧功能基团如羟基、酮基和羧基的化合物才能使动物皮肤和蛋黄着色,其余化合物沉积很少。叶黄素类色素又可分为3种:单羟基叶黄素、双羟基叶黄素和多氧类叶黄素。它们被动物吸收后仍保持原来的分子结构和颜色,并在皮肤、脂肪和蛋黄中沉积着色。

常见的具有着色意义的叶黄素类化合物有:(1)黄体素(Lutein),广泛分布于植物子叶中,其中黄玉米、玉米蛋白粉、苜蓿粉、万寿菊花粉中含量丰富,对动物皮肤及蛋黄着色效果好;(2)玉米黄质(Zeaxanthin),玉米、玉米蛋白粉、万寿菊粉中含量丰富,着色效果好;(3)隐黄素(Cryptoxan-thin),玉米、玉米蛋白粉、苜蓿粉和柑桔等含量丰富,着色效果差些;(4)柑桔黄素(Citmxanthin),存在于柑桔皮、辣椒中,细菌和真菌中也有少量,着色效果一般;(5)虾黄素(Astaxanthin),存在于虾、蟹、昆虫等动物体内,与蛋白质结合时为蓝色,煮熟后结合键被破坏呈红色。此外还有存在于辣椒中的辣椒红素。

3.5天然叶黄素的吸收、利用和显色机理

肉禽及水产品的着色是通过叶黄素在动物皮肤、脂肪、脚胫等不同的组织中沉积而获得,动物自身不能合成色素,必须从饲料中摄入。不同来源的色素,在不同动物的不同组织生物学利用率(沉积效率)差异较大。一般只有游离态的叶黄素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