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现代文学

合集下载

中国现当代文学的脉络

中国现当代文学的脉络
二、无产阶级革命文学运动推进了马克思 主义文艺理论的传播与初步运用,并在相 当程度上决定着以后几十年的文坛面貌; (塑造典型环境中的典型人物。革命+恋爱)
三、左翼文学兴发的同时,自由主义作家 的文学及其它多种倾向文学彼此竞争,共 同丰富了三十年代的文学创作。
乡土叙述体:
东北作家群:萧红《呼兰河传》萧军
2024/3/12
小说由于其表现手法的多样、表现范围的 广阔成为文学的主要体裁。
鲁迅《狂人日记》
文学革命是我国历史上前所未有的伟大而 彻底的文学革新运动,不同于近代所产生 的文学改良,它所带来的是文学观念、内 容形式上的全方位的革新。
在文学观念上,将“文以载道”、游戏消 遣等种种传统的文学思想作为封建制度及 其思想体系的产物加以否定,表现人生、 反映时代的积极的文学思想成为共识。
注,知识分子的主体地位上升。 市场经济对文学的潜在影响开始凸显。
(商品文学、官方文学、纯文学)
余华《在细雨中呼喊》
王朔《动物凶猛》
《十八岁出门远行》 苏童《米》,《妻妾成群》 格非 短篇小说《欲望的旗
陈忠实《白鹿原》 毕飞宇《青衣》
帜》
史铁生《命若琴弦》
阿城 《棋王》
王小波 《青铜时代》
在文学内容上体现着现代民主主义、人道 主义思想,充溢着觉醒的时代精神;
在语言和形式上,摒弃了文言文和僵化的 传统文学格式,用白话文写作,并广泛吸 收了外国多样化的文学样式、手法。
第二个十年(1927-1937):“革命文学”
一、“五四”所开启的相对自由的思想氛 围消失,文学主潮随着社会的变革而变得 空前政治化;
2024/3/12
由于中国现代性不是自然发生而是被迫反应,这 种创伤经验使中国现代性同时面对反抗传统的难 堪与质疑西方的尴尬。西方现代性无力为中国现 代性提供一个完整体系而是在知识和价值之间充 满了巨大裂痕,这就造成了中国现当代文学的现 代性具有两面性:中国文学现代性一直企图以断 裂方式展开:“文学革命”率先触发由传统向现 代的激变,“革命文学”更以激进方式为一个阶 级推翻另一个阶级的暴力革命鸣锣开道,“社会 主义文学”成为巩固无产阶级专政强有力的意识 形态,文革中大字报铺天盖地淹没冤死者与惨死 者的尸体,改革文学又为改革摇旗呐喊20世纪中 国文学的现代性始终在激进中变革,

中国近现代文学常识知识整理

中国近现代文学常识知识整理

中国近现代文学常识知识整理近现代中国文学是中国文化宝库中重要的组成部分,经历了百年风雨变迁,积淀了丰富的文学创作成果。

本文将从文学流派、代表作品和知名作家三个方面,对中国近现代文学的常识进行整理。

一、文学流派1.现代派:现代派是二十世纪初兴起的文学流派,代表性作家有鲁迅、郭沫若等。

他们批判旧制度,揭露社会弊端,强调对现实问题的关注和反思。

2.鲁迅小说派:鲁迅小说派以鲁迅为代表,他的小说作品《狂人日记》、《阿Q 正传》等,通过对人物命运的揭示,揭露封建制度的黑暗与腐朽,对中国现实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3.战争文学派:抗日战争时期,战争文学派兴起,作家们通过创作反映战争的残酷和人民的抗争,激励民族精神。

代表性作品有巴金的《家》、沈从文的《边城》等。

4.武侠小说派:近现代中国文学中,武侠小说派也占有一席之地。

金庸、古龙等作家的武侠小说作品,以超凡的武功和英雄的形象,在读者中产生了广泛的影响。

二、代表作品1.《红楼梦》:《红楼梦》是中国古代小说的巅峰之作,也是近现代文学的经典之作。

它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贾府一族的命运沉浮,通过对封建家族的揭示,反映了封建社会的腐朽和衰落。

2.《茶馆》:《茶馆》是老舍的代表作之一,通过对京城茶馆的细致刻画,展现了封建社会末期的社会现象和人民的苦难生活。

该剧在中国戏剧史上具有重要地位,表现了作者对社会命运的关切。

3.《围城》:《围城》是钱钟书的代表作品,小说以幽默讽刺的手法,展现了上世纪三四十年代中产阶级知识分子的困惑和迷茫。

该作品对人性进行了深刻的思考,成为中国现代文学的经典之作。

4.《家》:《家》是巴金的代表作品,通过对一个家族的历史变迁的描写,反映了半封建半殖民地社会中农民阶级的苦难和奋斗。

巴金以深刻的洞察力和丰富的情感,展现了人民的力量及其对社会变革的渴望。

三、知名作家1.鲁迅:鲁迅是中国近现代文学的巨匠,他的作品对中国现代文化和社会产生了重要影响。

他以独特的视角和刀刻般的笔触,揭露了封建制度的黑暗面,呼唤民众觉醒,对中国文学注入了新的力量。

中国现代文学

中国现代文学

感谢观看
整体观

思想内容 创作方法
代表作家 主要作品
第一个十年(1917-1927):民主意识、科学精神、社会主义思想。 第二个十年(1927-1937):阶级解放意识,左翼革命文学的社会主义意识,民主主义、自由主义、人文主 义文学意识并存。 第三个十年(1937-1949):民族解放意识和人民解放意识,多地域、多元化、大众化的文学。
相关书籍
建国前的文学史教材主要有: 胡适的《五十年来中国之文学》(亚东图书馆,1924年1月) 周作人的《新文学的源流》(人文书店,1932年9月) 陈子展的《中国近代文学之变迁》(中华书局,1929年4月) 王哲甫的《中国新文学运动史》(杰成印书局,1933年9月) 王丰园的《中国新文学运动述评》(1935年) 吴文祺的《新文学概要》(1936年) 赵家璧主编《中国新文学大系》(1917-1927年)等 建国后的文学史: 王瑶的《中国新文学史稿》(开明书店,上卷1951年9月,下卷1958年8月) 丁易的《中国现代文学史略》(作家出版社,1955年7月)
即历史的美学的研究和学习方法 为此,要加强: (一)中国近、现代史的学习,树立历史观念和分析方法。 (二)重要政论的学习:《新民主主义论》、《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等,这是中国现代文学生长的 政治土壤。 (三)具备较为广博的外国文学、中国古典文学知识,以及社会学、文化学、美学知识。 (四)注意作品原文的读解,不虚推古人,不迷信权威——“拿来主义”。 也就是要: 将中国现代文学放在中国近、现代史和世界现代史中去把握其发生、发展,要把文学放在中国近代思想史中 去把握,同时,要把文学作为艺术来进行研究。 树立历史在场观念:用美学的眼光、审美的观念,在具体的历史背景中去分析和研究中国现代文学的作家创 作和作品生成以及文学的接受过程和对创作的影响。

现代文学史名词解释

现代文学史名词解释

1.中国现代文学:是指诞生自1917年开始酝酿兴起的五四新文化运动与新文学运动;到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这一历史时期内的中国新文学;我们称之为中国现代文学..2.五四文学革命:五四文学革命是不仅是一次中国文学的革命运动;同时也是中国历史上一次伟大的文化革命运动..经过晚清文学改良运动以来近20年的孕育;五四时期;中国现代文学终于在文学革命的催生下;以崭新的姿态诞生了..五四文学革命是中国现代文学的正式发端..1917年初;胡适;陈独秀在新青年上相继发表了文学改良刍议和文学革命论的文章;标志着文学运动的正式兴起..二人的文章从理论上拉开了文学革命的序幕..很快得到了有识之士的响应..文学革命的实践也迈开了步伐;1918年初以新青年为核心形成了新文化的统一战线..以鲁迅郭沫若为代表创作的新文学作品显示了文学革命的实绩;表明了新文学的实质性进展..鲁迅的第一篇白话小说狂人日记郭沫若的新诗集女神都从形式上改变了中国文学的旧貌..五四文学革命时期还出现了大量的社团;刊物;并确立了白话文的地位..这次文学革命是中国历史上亘古未有的大变革;他的成功从形式上根本改变了中国文学的面貌;从此中国文学走上了崭新的道路..3.学衡派:学衡派得名于1922年1月在南京创办的学衡月刊;主要成员有东南大学的梅光迪、胡先骕、吴宓等;他们既是欧美留学生;又是大学教授..他们以学衡为阵地;打着“学贯中西”旗号;提倡尊孔读经、复古倒退;攻击新文化运动、文学革命和开始在中国传播的马列主义..一方面他们对“五四”思潮激进的反传统倾向提出了质疑;另一方面他们又低估了新文化运动废文言崇白话的意义;带有复古主义的倾向..1933年;学衡停刊..4.甲寅派:甲寅派得名于甲寅杂志..1925年甲寅在北京复刊后;成为章士钊等宣传复古思想;反对白话文;为镇压进步学生运动制造舆论;维护反动军阀统治;抨击新文化运动的主要阵地..至此;白话与文言之争以白话文的胜利而告终..5.新青年:中国现代文学史、文化思想史上最重要的刊物..1915年创刊于上海;原名青年杂志;陈独秀主编..“五四”前后以新青年为主要阵地;同时进行了新文化运动和文学改革运动创刊号发表了胡适文学改良刍议、陈独秀的文学革命论;正式掀起文学革命..1918年5月;现代文学史上第一篇白话小说狂人日记发表其上..该刊还广泛译介外国文学..1920年9月;它成为上海共产主义机关小组机关刊物;1926年7月终刊..6.文学研究会:1921年1月在北京成立;发起人有周作人、郑振铎、沈雁冰等;以革新版的小说月报作为会刊;倡导文学为人生;被称为“为人生派”..1921年1月;于北京成立..代表人物:周作人、郑振铎、茅盾沈雁冰、王统照、许地山、叶绍钧叶圣陶、朱自清、冰心、庐隐、俞平伯、老舍、丰子恺等..小说月报为代用会刊;还编印了文学旬刊及诗、戏剧月刊等刊物..宗旨是:“研究介绍世界文学;整理中国旧文学;创造新文学”..信仰:“相信文学是一种工作;而且又是于人生很切要的一种工作..”注重文学的社会功利性..以倡导“为人生”的现实主义文学为其主要倾向;文学研究会倡导和创作的反映各种社会问题的“问题小说”、“问题剧”和反映现实人生的“乡土文学”盛极一时;文学研究会注重翻译;以俄、法及北欧的现实主义名着居多..影响:它承接了文学革命的现实主义传统;使之发展为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处于主流地位的文学思潮..7.创造社1921年6月;于日本东京成立..代表人物:郭沫若、张资平、郁达夫、成仿吾、田汉、穆木天、王独清、冯乃超、潘汉年、阳翰笙等..办有创造季刊、创造周报、创造日、创造月刊、洪水等十余种刊物..文艺思想基本倾向是浪漫主义;强调本着“内心的要求”从事文学活动;尊自我、重主观、崇天才、讲神会;强调艺术是自我表现;内心自然流露;艺术以感情为生命..他们创作了许多浪漫主义倾向的诗歌、小说及戏剧;翻译也以欧美浪漫主义作品为多..创造社也是具有较多现代主义气息的新文学社团..创造社和文学研究会在当时形成双峰并峙的两大新文学社团;使浪漫主义成为当时新文学中和现实主义并峙的两大文学主潮..1925年“五卅”以后;是创造社后期;郭沫若、成仿吾等主干人物思想变化;提倡革命文学;1928年进而提倡无产阶级革命文学..1929年创造社被国民党查封;成员多数参加了中国左翼作家联盟..8 .“精神胜利法”:是鲁迅小说阿Q正传中阿Q形象所特有的性格特征;它的主要表现是:自欺欺人;自我安慰;总是幻想在精神上战胜对方;最能自尊自大;也最能自轻自贱;豪无人格而言;死要面子;讳疾忌医;从不敢正视自己的弱点;欺善怕恶;欺弱怕强;麻木健忘;糊涂终身..阿Q的“精神胜利法”绝不仅仅是其个人的性格;更是某种病态的民族性格的集中体现..9.问题小说:冰心是最早创作“问题小说”并产生较大影响的作家之一..她于1919年发表了第一篇小说两个家庭;此后接连创作了许多“问题小说”..所谓“问题小说”就是以家庭、妇女、婚恋、劳工、青年等各种社会问题为题材;催人疑问;促人警觉;发人深省的小说作品..冰心“问题小说”;涉及面很广;具有一定的思想深度..代表作有:两个家庭、斯人独憔悴、庄鸿的姊妹、还乡等..女作家庐隐也是“问题小说”的创作者之一..10.“自叙传”抒情小说:中国现代抒情小说的最初体式;作者多集中于创造社..创作风格受19世纪欧洲浪漫主义文学和20世纪初日本“私小说”的影响;主张再现作家自己的生活和心境;暴露个人私生活的灵内冲突以及变态心理;作为向封建旧礼教挑战的艺术手段..作为创作流派;从郁达夫1921年出版的沉沦小说集开始..11.乡土文学20年代;中国现代文坛上出现了一批比较接近农村的年轻作家;他们的创作较多受鲁迅的影响;以农村生活为题材;以农民疾苦为主要内容;形成所谓“乡土文学”..乡土文学是在“为人生”文学主张的影响和发展下出现的..作家们在探求人生真谛;追求理想社会的过程中;关注受压迫最深重的农民问题..对农民的破产;农村妇女悲惨的命运;封建农村的陋习和农民思想的麻木;以及中小地主和小有产者的败落都有深入的表现..代表作家作品有:王任叔的疲惫者..许钦文的疯妇、鼻涕阿二、台静农的天二哥等..12..鸳鸯蝴蝶派指的是清末民初专写才子佳人题材的文学派别..又名礼拜六派因鸳鸯蝴蝶派刊物中以礼拜六影响最大而得名;始于20世纪初;1912—1917年为其繁盛期;直至1949年才基本消失..主要作家有包天笑、徐枕亚、周瘦鹃、李涵秋、李定夷等..主要刊物有礼拜六、小说时报、小说新报、小说大观等..文学主张是把小说作为“游戏”和“消遣”的工具..这一类文学以言情小说为骨干;总体特征是情调和风格偏于世俗、媚俗..代表作品有:徐枕亚玉梨魂、李涵秋广陵潮、包天笑上海春秋等..其主流为言情小说;有坏的支流如黑幕小说等..鸳鸯蝴蝶派小说内容多为才子佳人恋爱婚姻;接触到婚姻制度不合理;但又常囿于礼教..其中好的有一定社会、艺术价值;但也有许多作品以营利为目的而粗制滥造..这一流派在小说形式、技巧方面有承前启后作用..文学研究会对其游戏、消遣的文学观进行过批判..13.语丝文体因语丝社成员创作的共有共同特征的散文而得名..语丝社得名于1924年11月在北京创刊的语丝周刊;由语丝主要馔稿人组成;主要代表人物有周作人、鲁迅、林语堂、钱玄同、孙伏园、俞平伯、刘半农等..语丝发表的主要是散文;在创作上;尽管语丝社同仁的思想和艺术主张不尽一致;但在针砭时弊方面形成了共同的风格:排旧促新;放纵而谈;古今并论;庄谐杂出;简洁明快;不拘一格-这就是“语丝文体”的鲜明特色..最具代表性的散文创作有两大方面:一是以鲁迅为代表的杂文;一是以周作人为代表的小品散文..14.冰心体“冰心体”的散文;是以行云流水似的文字;说心中要说话;倾诉自己的真情;满蕴着温柔;微带着忧愁;显示出清丽的风致..所谓冰心“心中要说的话”;简言之即“爱的哲学”;宣扬自然爱、母爱、儿童爱..15.美文周作人1921年发表美文一文;提倡多写“记述的”、“艺术性”的美文;王统照、胡适等起而应和;冰心、朱自清、郁达夫、俞平伯等进行创作实践;美文作为一种独立的文体的地方遂得以在文学史上确立..16.小诗1921~1924年间;冰心、宗白华等人受泰戈尔飞鸟集、日本俳句的影响开始写作小诗..所谓小诗多是以简短的体式抒写个人即时的感兴;或托物喻理;或借景抒情;且常以哲理入诗;表现作家“零碎的思想”.. 17.诗歌的“三美”:诗歌的“三美”是由闻一多倡导的;是他对新诗理论做出的贡献..“三美”理论主张诗歌创作要有建筑的美、音乐的美和绘画的美..它是针对当时的新诗形式过分散体化而提出来的..这一主张奠定了新格律学派的理论基础;对新诗的发展作出了一定的贡献..18.早期象征诗派“五四”以后出现于文坛;以李金发为代表;多受法国象征主义诗歌的影响;其作品注重自我心灵的艺术表现;强调诗的意象暗示性功能和神秘性;追求所谓“观念联络的奇特”;代表为李金发微雨为幸福而歌食客与凶年等;后期创造社的王独清、穆木天、冯乃超..在诗歌尝试上有积极贡献;但意象表达上有局限;晦涩难懂..19.呐喊:鲁迅1923年结集的第一本小说集;收狂人日记故乡等小说;取名呐喊意指他受新文化运动的鼓舞;“有时候仍不免呐喊几声;聊以慰藉那在寂寞里奔驰的猛士;使他不惮于前驱”..所以明显地保留着“五四”高潮期奋起呼唤的特色..20.新月社与新月诗派1923年于北京成立..代表人物:胡适、陈源陈西滢、徐志摩、闻一多、梁实秋等..原是一个文化社交团体..1926年4月;徐志摩在晨报上开辟的诗镌为其代表性刊物..和新月社有关的有影响的文学活动;一是新月诗派的活动;二是1928年新月月刊的创办..新月是一个综合性的刊物;文学是其一个方面..徐志摩在新月创刊号上提出“健康与尊严”的原则;梁实秋在新月上发表文学表现人性的理论;反对无产阶级革命文学..左联曾对他们的原则和理论展开论战..新月诗派活动分前后期..1926年;徐志摩、闻一多在晨报副刊上编诗镌周刊;要求创造新诗的新格式新音节;闻一多提出音乐美、绘画美、建筑美的新诗“三美”的格律诗理论主张;闻一多、徐志摩及朱湘、饶孟侃、刘梦苇等等发表新格律诗创作;称为“新月诗派”或“格律诗派”;对新诗发展有积极意义..1931年;徐志摩又创办诗刊;后期有陈梦家等等..是年;陈梦家编新月诗选;收18人的诗;展示了新月诗派阵营及诗作成就..新月派的小说家有沈从文、凌叔华等..21.湖畔诗社1922年3月;成立于杭州;是文学革命后涌现的具有浪漫抒情倾向的新诗团体;主要成员为应修人、潘漠华、冯雪峰、汪静之四人..汪静之、冯雪峰、潘漠华、应修人等出版合集湖畔;同年还出版了汪静之的个人诗集蕙的风..文学史上称这四位诗人为“湖畔诗人”..该诗社以写作爱情诗闻名..被朱自清评为“真正专心致志作情诗”的诗歌团体..内容:爱情诗与自然景物诗都带有历史青春期的特色;清新、美丽..形式:自由诗、浪漫主义手法;天真、开朗的自我抒情主人公形象..22.“湖畔诗人”:指1922年4月以湖畔诗社名义出版的湖畔诗集而得名的一群年轻诗人..他们是汪静之、应修人、潘漠华和冯雪峰等..他们的诗集中表达了“五四”青年的爱情觉醒..。

现代文学

现代文学

1、为什么说现代文学是一种具有强烈使命感的文学?答:中国现代文学是指从1917年“五四”文学革命至1949年新中国成立这30年期间的文学。

这一时期的文学作品诞生在民族危机深重的年代,其创作主题的变化始终与时代的变化紧密联系,是一种有强烈使命感的文学。

(一)“五四”文学革命的发生与中国近代以来进步人士探索挽救中国出炉的思考紧密联系,因而才有第一个十年文学的、以“人的发现、人的觉醒、人的解放”为核心内容的启蒙主题。

五四文学精神的主要特征就是对社会的勇于担当精神和强烈的责任感,当时的一代作家正是以其对国家、民族现实命运的关怀和担当而成为中国最优秀的一代知识分子。

他们以国家和民族命运为重而把自我和个人始终放在次要的位置。

五四时期鲁迅、郭沫若和巴金等都是有着强烈责任感和使命感的一代知识分子。

(二)随着社会斗争、阶级斗争的加剧,文学被空前的政治化,配合社会革命成为了第二个十年文学的主流形态。

在这一阶段,文学创作主题与进步的社会思潮及民族解放﹑人民革命运动更加自觉的机密联系。

左翼联盟成立以后﹐更明确规定以大众化作为的中心。

在创作实践上,进行了正面表现所领导的群众斗争和塑造觉醒中的工人﹑农民形象的艺术尝试﹔知识分子题材的作品获得了新的开掘﹔从知识分子与人民﹑的关系的角度﹐探讨与展示现代知识分子的历史命运﹐指出了个性解放与社会解放相结合的道路。

这时期与进步还作了文学形式通俗化﹑大众化的实验﹐显示了文学与人民结合的新发展。

(三)抗日战争爆发后,民族危难使国统区、解放区和沦陷区三个不同的地缘政治区域的与人民有了共同命运﹐为民族解放战争服务的爱国主义创作主题成为第三个十年文学的最显著特征。

这一时期,们以文学创作的形式热情地讴歌伟大民族解放战争中新人的诞生和新的民族精神面貌的形成;抗战中后期,大批进步作家又把创作主题转向对现实与历史的深入思考﹐著力于暴露破坏抗战﹑阻碍民族进步的现实黑暗势力﹐进一步探索民族与传统性格的优劣得失﹐充分显示了作家对于国家﹑民族强烈的责任感﹐与祖国﹑人民休戚与共的血肉关系。

中国现代文学常识

中国现代文学常识

中國現代文學常識一、五四时期1915年9月,陈独秀在上海创刊《青年杂志》,是新文化运动标志。

《新青年》是最早发表白话新文学作品的刊物。

文学革命开始于1917年。

①胡适《文学改良刍议》是倡导文学改革的第一篇文章,提出文学改良“八事”。

②陈独秀《文学革命论》,正式举起文学革命大旗,提出文学革命的“三大主义”:推倒贵族文学,建设国民文学;推倒古典文学,建设写实文学;推倒山林文学,建设社会文学。

③周作人《人的文学》,提倡“人的文学”,反对“非人的文学”。

④李大钊《什么是新文学》提出“我们所要求的新文学,是为社会写实的文学”。

这是早期共产主义知识分子对新文学的要求。

文学研究会:是文学革命后第一个新文学社团,小说创作成就最突出。

1921年1月,成立于北京。

主要发起人:周作人、郑振铎、王统照、叶绍钧、郭绍虞、许地山。

被称为“为人生”的艺术流派,倾向现实主义。

创造社,1921年7月成立于东京。

成员:郭沫若、郁达夫、成仿吾、张资平、田汉等留日学生。

主张表现自我“内心的要求”,艺术倾向富有反抗精神的积极浪漫主义。

以郁达夫小说、郭沫若诗歌为代表。

新月社:1923年成立。

成员:胡适、徐志摩、闻一多、陈西滢、梁实秋等欧美留学生。

闻一多提倡诗歌“三美”主张。

提倡新格律诗,称为“新月诗派”。

语丝社:成立于1924年,以《语丝》周刊得名。

成员:鲁迅、周作人、钱玄同、林语堂、孙伏园。

文艺思想接近文学研究会,对中国现代散文发展作出重要贡献。

《语丝》:新文学第一个散文(杂文)刊物。

作者分两类:以周作人为代表的“言志”的小品,以鲁迅为代表的战斗的杂文。

浅草社:1922年成立于上海。

成员:林如稷、陈炜谟、陈翔鹤、冯至等。

浅草社同人与杨晦等在北京成立沉钟社。

这是致力于创作的团体,文艺主张接近创造社。

鲁迅称其“确是中国的最坚韧,最诚实,挣扎得最久的团体”。

湖畔诗社:1922年成立于杭州的新诗团体,成员有应修人、潘谟华、冯雪峰、汪静之四人,是五四时期“真正专心致志做情诗”的人。

中国现代文学

中国现代文学

中国现代文学(一)一、基本知识点1.中国现代文学发轫于1917年初兴起的“五四”文学革命。

2.文学革命是中国文学由古代走向现代的历史界碑。

3.1915年9月,《新青年》杂志(原名《青年杂志》)创刊,吹响了新文化运动兴起的号角。

4.新文化运动是—次伟大的思想解放运动,是中国文化新旧交替的转折点,这场运动从1915年起至1921年共延续了6年之久。

5.新文化运动是20世纪初由中国进步知识分子发起的一场反封建的思想启蒙运动。

1915年9月,陈独秀主编的《新青年》的创刊,是这一运动的标志。

它的目标是革新政治,促进中国社会的现代化。

它张扬“民主”与“科学”的旗帜,提出“打倒孔家店”的口号。

它的|主要内容是反对旧道德,提倡新道德;反对旧文学,提倡新文学。

它的两个组成部分是思想革命和文学革命。

6.6.文学革命是新文化运动的重要一翼,它的正式发动是以《新青年》杂志分别于1917年1月、2月发表胡适的《文学改良刍议》和陈独秀的《文学革命论》为标志的。

7.胡适在《文学改良刍议》中提出“八事”主张,在《建设的文学革命论》中将“文学革命论”归结为十个大学:“国语的文学,文学的国语”,并且要把白话文作为正式的文学语言,列为中国文学的正宗。

因此胡适成为中国文学历史上第一个主张以白话完全取代文言的文学革新者。

8.陈独秀在《文学革命论》中提出的“三大主义”,是在批判儒家的“文以载道”与道家的隐逸避世的中国传统文学两大精神源流的基础上,从文学与人民、文学与现实、文学与社会等根本问题入手,提出了重建新文学的重要意见。

9.1919年5月,李大钊把他轮值主编的《新青年》第5卷第五号编为“马克思主义专号”,发表了系统介绍马克思主义学说的文章。

同年12月,他在《什么是新文学》一文中指出:“我的意思认为刚是用白话作的文章,算不得新文学;刚是介绍点新学说、新事实,叙述点新人物,罗列点新名词,也算不得新文学。

”他认为新文学必须以“宏深的思想,学理、坚信的主义”作为“土壤、根基”。

中国现代文学名著有哪些

中国现代文学名著有哪些

中国现代文学名著有哪些读书,让人视野开阔,头脑冷静,正像深水表面,总是波澜不惊,做到每临大事有静气,处理问题从容不迫,举重若轻。

下面是作者收集整理的中国现代文学名著有哪些,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中国现代文学名著有哪些1、胡适:《文学改良刍议》2、周作人:《人的.文学》3、鲁迅:《狂人日记》、《阿Q正传》、《在酒楼上》、《无常》、《过客》4、叶绍钧:《潘先生在难中》、《倪焕之》5、郁达夫:《沉沦》、《春风沉醉的晚上》、《迟桂花》6、王鲁彦:《黄金》7、废名:《竹林的故事》8、许地山:《缀网劳蛛》9、冰心:《超人》10、郭沫若:《凤凰涅盘》、《天狗》、《屈原》11、冯至:《我是一条小河》、《蛇》12、闻一多:《死水》、《发现》、《口供》13、徐志摩:《再别康桥》、《偶然》、《雪花的快乐》14、李金发:《弃妇》15、周作人:《乌篷船》、《苦雨》16、朱自清:《背影》、《荷塘月色》17、冰心:《寄小读者》(选)18、田汉《湖上的悲剧》、《获虎之夜》、《名优之死》19、丁西林:《一只马蜂》、《压迫》20、茅盾:《子夜》、《林家铺子》、《春蚕》、《腐蚀》中国经典名著介绍1、《道德经》,春秋时期老子(李耳)的哲学作品,又称《道德真经》、《老子》、《五千言》、《老子五千文》,是中国古代先秦诸子分家前的一部著作,是道家哲学思想的重要来源。

道德经分上下两篇,原文上篇《德经》、下篇《道经》,不分章,后改为《道经》37章在前,第38章之后为《德经》,并分为81章。

2、《诗经》,是中国古代诗歌开端,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收集了西周初年至春秋中叶(前11世纪至前6世纪)的诗歌,共311篇,其中6篇为笙诗,即只有标题,没有内容,称为笙诗六篇(《南陔》、《白华》、《华黍》、《由庚》、《崇丘》、《由仪》),反映了周初至周晚期约五百年间的社会面貌。

《诗经》的作者佚名,绝大部分已经无法考证,传为尹吉甫采集、孔子编订。

《诗经》在先秦时期称为《诗》,或取其整数称《诗三百》。

中国现代文学(二十年代文学)

中国现代文学(二十年代文学)

对现代文学的贡献与价值
文学史地位
二十年代文学在中国现代 文学史上占据重要地位, 为现代文学的发展奠定了 基础。
文学价值
二十年代文学作品具有很 高的文学价值,被广泛认 为是现代文学的经典之作。
语言风格
二十年代文学在语言风格 上进行了探索和创新,为 现代文学的语言发展提供 了借鉴和启示。
对未来文学发展的影响
中国现代文学(二十年代文学)
$number {01}
目 录
• 二十年代文学概述 • 二十年代文学代表人物 • 二十年代文学流派 • 二十年代文学与其他时期文学的
比较 • 二十年代文学的未来影响与价值
01
二十年代文学概述
二十年代文学背景
1 2
3
政治背景
二十年代的中国正处于军阀割据、政治混乱的时期,这为文 学创作提供了丰富的素材和背景。
04
二十年代文学与其他时期文 学的比较
与清末民初文学的比较
文学形式
二十年代文学在文学形式上更加 注重创新,突破了传统文学的限 制,采用了更加自由、多样的表 达方式。
思想内容
清末民初文学更侧重于社会政治 问题,而二十年代文学则更加关 注个体命运和人性探索。
与三四十年代文学的比较
主题风格
三四十年代文学在主题风格上更加复 杂多样,既有对现实社会的批判,也 有对革命斗争的描写。
新文化运动以陈独秀、胡适等人为代表,他们主张以白话文代替文言文,推崇科 学和民主思想,强调个性解放和自由表达。这一运动对中国文学的发展产生了深 远的影响,为后来的文学革命和左翼文学奠定了基础。
左翼文学
总结词
左翼文学是二十年代中国文学的重要流派,旨在通过文学作品反映社会底层人民的生活 和斗争。

中国现代文学 绪论

中国现代文学  绪论

然间走到夏日的炎光里来,我们由中世评论》 ,1925年)
第二节 中国现代文学的分期断代
-----------------1840------------1917-----1949---------------------
(古代)
(近代)
(现代) (当代)
钱理群、黄子平、陈平原:“20世纪中国文学”的概念。
第一节 中国现代文学的性质
第二节 中国现代文学的分期断代 第三节 中国现代文学与古代文学、外国文 学的关系 第四节 中国现代文学的发展阶段
第一节 中国现代文学的性质
“是用现代文学语言与文学形式,表达现代 中国人的思想、感情、心理的文学。”
——“新文学”
(一)表现内容上: 现代人的思想、感情、心灵的变动等;
(二)表现形式上:
语言、表现手法、素材选择、审美观念等。
“两种的语言,两样的感情,两个不同的世界! 在《双秤记》、《绛纱记》和《焚剑记》里面我们 保存着我们最后的旧体的作风,最后的文言小说, 最后的才子佳人的幻影,最后的浪漫的情波,最后
的中国人祖先传来的人生观。读了他们再读《狂人
日记》时,我们就譬如从薄暗的古庙的灯明底下骤
朱德发:建立在“现代中国”观念之上的 “现代中国文学” 概念。
第三节 中国现代文学 与古代文学、外国文学的关系
一、与古代文学的关系
——冲突中继承
二、与外国文学的关系
——学习中内化
二、中国现当代文学的发展阶段
一、1917—1927:现代文学的开创期、奠基期 二、1928—1937: 现代文学的成熟期 三、1938—1949:抗日战争与解放战争的文学

第一章中国现代文学的发生

第一章中国现代文学的发生

中国现代文学导言教学内容:一、何为“中国现代文学”?二、“中国现代文学”的分期三、“中国现代文学史”代表性教材一、何为“中国现代文学”1、“现代”的内涵:谈到“现代”,与之相关的概念有“现代性”、“现代化”。

现代是一个来自于西方的概念。

(1)时间意识:直线向前,不可重复的历史时间意识。

有一种指向外来的情感性。

(2)“现代性”在西方指一种已经完成的状态。

后现代主义思潮中,还往往是批判的对象。

比如现代工业革命对人性的戕害:卓别林。

而在中国,现代性始终含有“未来”、“理想”的意味。

“现代性”概念在中国代表着从社会制度、国家实力到个人生存状况、思想自由的“理想”形态,具有浓厚的价值理性色彩。

综合来看,中国的现代性,有两个鲜明特征:一是确立了以“进步”为指向的社会文化的线性发展图式;二是确立了以西方物质文明、制度文明和精神文明为典范的坐标。

2、“现代文学”:最早对现代文学进行关注的是胡适。

1922年,胡适的《五十年来中国之文学》的最后一节,是“略述文学革命的历史和新文学的大概”,为最早以“史”的角度研究现代文学的尝试。

20年代末,少数高校开设新文学研究的课程和讲座。

陈子展、周作人、朱自清、李何林等讲授现代文学课,并出版文学史著作,如周作人的《中国新文学之流源》、李何林的《近二十年来中国文艺思潮论》等。

因此,现代文学的早期研究有很强的“当代性”。

1951年王瑶《中国新文学史稿》(上册)出版,他在北大开课,使现代文学成为完整学科。

从以上的介绍来看,最初对现代文学的界定或者是冠之以“新”,或者是用时间来划定范围。

我们现在则统称为“现代文学”。

所谓“现代文学”用现代文学语言与文学形式,表达现代中国人的思想、感情、心理的文学。

文学的现代化就意味着对中国传统文学的历史性变革与改造,并在与世界文学的血肉联系中,实现文学的现代化与民族化。

在本课程的学习过程中,要带着问题来学习,即思考:为何称为“新文学”;“现代文学”所讲的“现代语言”、“现代的文学形式”、“现代中国人”等如何来看。

中国现当代文学史课程

中国现当代文学史课程

中国现当代文学史课程
中国现当代文学史课程是一门重要的学科,它涵盖了中国现代和当代文学的发展历史,包括重要的文学流派、作家、作品以及文学思潮等内容。

通过这门课程的学习,学生可以了解中国现代和当代文学的发展历程,掌握重要的文学理论和批评方法,提高阅读、分析和写作的能力,增强对文学作品的理解和鉴赏能力。

中国现当代文学史课程通常包括以下几个部分:
现代文学(1917-1949):介绍现代文学的发展背景、主要流派、重要作家及其作品等。

当代文学(1949-至今):介绍当代文学的发展背景、主要流派、重要作家及其作品等。

文学思潮:介绍重要的文学思潮和流派,如现实主义、浪漫主义、现代主义、后现代主义等。

文学理论和批评方法:介绍重要的文学理论和批评方法,如形式主义、新批评、结构主义等。

文学作品鉴赏:通过对具体作品的阅读和分析,提高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和审美水平。

通过这门课程的学习,学生可以了解中国现代和当代文学的发展历程,掌握重要的文学理论和批评方法,提高阅读、分析和写作的能力,增强对文学作品的理解和鉴赏能力。

同时,这门课程也有助于学生理解中国社会的历史和文化背景,增强文化自信和民族自豪感。

中国著名现代文学作品

中国著名现代文学作品

中国著名现代文学作品
1. 呐喊
这是鲁迅先生的经典短篇小说集,讲述旧中国时代背景下,底层人民与命运斗争的故事。

2. 骆驼祥子
骆驼祥子是老舍先生的经典小说,也是中学生必看课外书,故事的主人公是一名人力车夫,通过他悲惨的一生,讲述了旧中国时期的残酷。

3. 女神
日本著名的长篇小说之一,讲述一名美丽的女性被自己的丈夫打扮成为了社交名媛,不过却因为一场火灾的到来,让一切都发生了变化。

4. 红高粱家族
莫言先生的经典小说,讲述抗日战争背景下,山东人民与日军抗争,谱写了一曲伟大的生命之歌。

5. 围城
讲述抗日战争时期,中国一群知识分子的百态,非常具有讽刺意义。

6. 边城
沈从文先生的经典中篇小说,故事的主人公是一名叫做翠翠的湘西少女,讲述了她纯爱的一生。

7. 家
巴金先生《激流三部曲》之一,控诉了旧中国内战时期,封建制度对于人们的摧残。

8. 雷雨
故事的背景设定在上世纪20年代中期,主要通过一个资本家庭的兴衰,来展现当时的社会问题。

9. 四世同堂
当抗战结束之后,便是内战的开始,故事也由此展开,北平胡同里人们为了解放中国而做出了极大的贡献,贯穿了四代人。

10. 子夜
茅盾先生的经典小说之一,讲述民族资本家吴荪蒲的一生,在中国很多地方成为半殖民地的时代里,一代人的缩影,各种矛盾都由此而显现出来。

中国现代文学常识

中国现代文学常识

中國現代文學常識一、五四时期1915年9月,陈独秀在上海创刊《青年杂志》,是新文化运动标志。

《新青年》是最早发表白话新文学作品的刊物。

文学革命开始于1917年。

①胡适《文学改良刍议》是倡导文学改革的第一篇文章,提出文学改良“八事”。

②陈独秀《文学革命论》,正式举起文学革命大旗,提出文学革命的“三大主义”:推倒贵族文学,建设国民文学;推倒古典文学,建设写实文学;推倒山林文学,建设社会文学。

③周作人《人的文学》,提倡“人的文学”,反对“非人的文学”。

④李大钊《什么是新文学》提出“我们所要求的新文学,是为社会写实的文学”。

这是早期共产主义知识分子对新文学的要求。

文学研究会:是文学革命后第一个新文学社团,小说创作成就最突出。

1921年1月,成立于北京。

主要发起人:周作人、郑振铎、王统照、叶绍钧、郭绍虞、许地山。

被称为“为人生”的艺术流派,倾向现实主义。

创造社,1921年7月成立于东京。

成员:郭沫若、郁达夫、成仿吾、张资平、田汉等留日学生。

主张表现自我“内心的要求”,艺术倾向富有反抗精神的积极浪漫主义。

以郁达夫小说、郭沫若诗歌为代表。

新月社:1923年成立。

成员:胡适、徐志摩、闻一多、陈西滢、梁实秋等欧美留学生。

闻一多提倡诗歌“三美”主张。

提倡新格律诗,称为“新月诗派”。

语丝社:成立于1924年,以《语丝》周刊得名。

成员:鲁迅、周作人、钱玄同、林语堂、孙伏园。

文艺思想接近文学研究会,对中国现代散文发展作出重要贡献。

《语丝》:新文学第一个散文(杂文)刊物。

作者分两类:以周作人为代表的“言志”的小品,以鲁迅为代表的战斗的杂文。

浅草社:1922年成立于上海。

成员:林如稷、陈炜谟、陈翔鹤、冯至等。

浅草社同人与杨晦等在北京成立沉钟社。

这是致力于创作的团体,文艺主张接近创造社。

鲁迅称其“确是中国的最坚韧,最诚实,挣扎得最久的团体”。

湖畔诗社:1922年成立于杭州的新诗团体,成员有应修人、潘谟华、冯雪峰、汪静之四人,是五四时期“真正专心致志做情诗”的人。

中国现代文学作品赏析

中国现代文学作品赏析

目录一.《狂人日记》赏析二.《阿Q正传》赏析三.《凤凰涅槃》赏析四.《荷塘月色》赏析五.《子夜》赏析六.《家》赏析七.《雷雨》赏析八.《骆驼祥子》赏析九.《断魂枪》赏析十.《再别康桥》赏析十一.《死水》赏析十二.《金锁记》赏析十三.《雨巷》赏析十四.《围城》赏析十五.《边城》赏析十六.《大堰河——我的保姆》赏析十七.《小二黑结婚》赏析十八.《王贵与李香香》赏析一.《狂人日记》赏析《狂人日记》是鲁迅的小说代表作之一。

鲁迅(1881—1936),原名周树人,字豫才,浙江绍兴人。

早年曾留学日本,回国后曾任职教育部,辞职后曾在北京大学和北京女子师范大学任教。

中国现代文学的奠基人。

主要作品有小说集《呐喊》、《彷徨》和《故事新编》。

散文诗集《野草》,散文集《朝花夕拾》,杂文集《坟》、《热风》、《华盖集》、《二心集》、《伪自由书》和《且介亭杂文》等。

《狂人日记》最初发表于1918年5月《新青年》第4卷第5号,是鲁迅的第一篇白话小说,也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第一篇白话小说。

它以“表现的深切和格式的特别”(鲁迅语)而在中国文学发展的历史上揭开了新的一页。

这篇小说受到俄国小说家果戈理的同名小说的影响。

这是一篇白话日记体小说,包括小序和正文两个部分。

小序主要用文言介绍写作的背景和缘起;正文共有13则白话写就的“疯子”的日记。

小说的主人公是日记的“作者”——狂人。

狂人,从作品的叙述来看他确实是个疯子,他有种种疯子的病症:狂人总是时时害怕着,提防着被人活生生地吃掉,作品具体写出了他的狂态:(1)变态的心理。

他把平常人的交往如探视、抚摩都看作是吃人行为的一部分。

如“一路上的人,都是如此。

其中最凶的一个人,张着嘴,对我笑了一笑,我便从头直冷到脚跟,晓得他们布置,都已妥当了。

”将别人善意的“笑”理解为暗藏杀机的吃人者的表面文章,完全背离了正常生活的心理轨道。

(2)混乱的逻辑。

狂人在这种变态的心理下,正常的逻辑必然会被打破,这就造成了逻辑的混乱。

请简述中国现代文学的基本性质。

请简述中国现代文学的基本性质。

中国现代文学是指从清末民初开始的中国文学发展的一个时期,这个时期的文学受到了西方文学的影响,具有较强的现实主义倾向。

中国现代文学的基本性质有以下几点:
•强调新颖性和创新:中国现代文学强调新颖性和创新,尝试使用新的文学形式和文学理论,表现新的社会现实。

•关注现实生活:中国现代文学关注现实生活,以现实生活为题材,关注人民的生活、工作、思想等,并对现实社会中的问题进行批判和思考。

•反映现实生活的复杂性:中国现代文学反映了现实生活的复杂性,通过文学作品描绘人物的复杂心理和社会关系,展现人物的丰富内心世界。

•4关注人物的心理变化:中国现代文学关注人物的心理变化,描绘人物在不同环境和条件下的心理变化,展现人物内心世界的复杂性。

•关注社会变革:中国现代文学关注社会变革,反映社会变迁的历史进程,展示人物在不同历史时期内的生活状态和思想变
化。

•关注人的价值观:中国现代文学关注人的价值观,通过文学作品表现人的价值观,探讨人的价值观的变化和发展。

一、中国现代文学发展历程:

一、中国现代文学发展历程:

中国现代文学自学辅导(二)导论、中国现代文学发展历程:第一阶段(1 91 7年一1 927年)中国新文学的开端。

“五四”新文学的诞生,标志着我国文学实现了从封建文学、旧民主主义文学向新民主主义文学的转化。

“个性解放”,“人的解放”是“五四”文学的基本主题。

这一时期的后半段,文学界开始提出创建“革命文学"的口号,要求文学表现阶级意识及其使命的要求。

在文学创作方面,新文学的作家以开放性的眼光接纳世界文学新潮,形成多元探索的风气。

第二阶段(1 927一l 93 7)新文学的成长壮大期。

.弘扬“人的解放的精神,,依然是这一时期文学的主题之一。

其突出的特点是强化了阶级解放和民族解放意识。

由于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严酷的阶级斗争形势,决定了“人的文学“转向”“阶级文学”,即声势颇壮的无产阶级文学运动和其开展的“左翼文学运动”,涌现了大批文学大家和厚重力作。

文学思潮多元并存和对峙互补,建构文学的多样性。

第三阶段(1 937—1 949)新文学的发展深化期。

这一时期文学处在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两次大规模的战争环境中,中国作家的民族意识空前高涨,表现出空前团结一致。

文学创作的中心主题是“如何把抗战进行到底”。

解放战争时期文学,由于国内阶级矛盾再度激化。

文学在推翻旧中国,迎接新中国的伟大斗争中尽其使命。

这一时期的文学客观上形成了在国统区、解放区两个不同环境中展开。

国统区文学的主流是继承了“三十年代文学的现实主义传统”,高扬“民族、民主”旗帜,用暴露和讽刺为基调,批判黑暗,呼唤光明,发挥文学的战斗作用。

解放区文学以毛泽东《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为指针,文学的政治性、阶级性,文学形式的民族化、大众化进一步加强。

特别是《讲话》发表以后,确定了文艺“工农兵方向",为新中国的文艺方针奠定了基础。

第一章、第二章、(见教学辅导(一))第三章、郁达夫与《沉沦》1.《沉沦》及早期小说的特点沉沦》是1921年出版的郁达夫的第一部小说集,也是现代文学史上第一部小说集。

简述中国现代文学的基本特征

简述中国现代文学的基本特征

简述中国现代文学的基本特征
中国现代文学是在中国社会内部发生历史性变化的条件下,广泛接受外国文学影响而形成的新的文学。

它不仅用现代语言表现现代科学民主思想,而且在艺术形式与表现手法上都对传统文学进行了革新,建立了一套现代文学体裁、形式,与世界文学潮流相一致,成为真正现代意义上的文学。

中国现代文学的基本特征可以概括为以下几点:
1. 启蒙性与救亡性的统一:中国现代文学是启蒙与救亡的文学,它始终直面中国的现实,与时代的发展同步。

2. 文学与民众的结合:中国现代文学始终与广大人民群众保持着密切的联系,不仅反映了人民的生活和疾苦,也表达了人民的愿望和诉求。

3. 现实主义与浪漫主义的结合:中国现代文学在艺术表现上既有现实主义的传统,又有浪漫主义的风格,形成了独特的文学风貌。

4. 现代性与传统性的结合:中国现代文学在思想内容和艺术形式上都具有现代性,但同时也继承和发扬了中国传统文化的优秀传统。

中国现代文学是中国文学史上的重要阶段,它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和文化内涵,对中国文学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双百方针(1956-1957)(一)背景:1.苏联文艺界开始对斯大林时期的文艺政策进行反思。

2.全国上下形成的学习毛主席思想的现象。

3.1956年中国社会主义改造完成,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因此,知识分子的重要性被提了出来。

(二)名词解释:1956年毛泽东提出的在艺术上“百花齐放”,科学上“百家争鸣”,为繁荣文化事业的基本方针。

(三)实质:是冲破苏联模式,抛弃照抄外国的教条主义做法,实行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的第二次结合,走出一条中国自己得建设社会主义的道路来。

二、“两结合”的创作方法(一)名词解释:1958年毛泽东同志提倡我们的文学应当是革命的现实主义和革命的浪漫主义的结合。

1960年7月正式确认了的“两结合”的创作方法。

(二)两结合同以往作家、批评家关于两结合论述的区别1、它首先是基于“时代要求”自上而下地提出的而不是从创作时间中归纳出来的。

2、它由于人们的主观精神膨胀(三)“两结合”对新中国文学的影响?1、对“两结合”的倡导,给新中国文学增添了英雄主义,理想主义、和乐观主义色彩,想象夸张、意象营生和语言修辞等艺术手法也愈见丰富;从文学总体风格来说,倡导“两结合”以来文学,由建国初期的质朴、平实、清新向庄重、华美和宏阔转变。

2、作为一种艺术规范,“两结合”实际上具有抑制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正常健康发展的功能,也是审美一体化的题中之义。

(四)革命的浪漫主义必须含有下列要素:1.必须有理想,革命的理想主义是革命的浪漫主义的基础;2.必须有共产主义者的无限广阔的胸怀;3.必须是集体主义者,是集体主义的英雄主义;4.不能满足于一般的所谓“写真实”的方法。

三、《茶馆》(一)主要内容:在半个世纪的时间跨度中,将57个主次人物形象高度浓缩在茶馆中,展现了清末戊戌变法失败,民国初年北洋军阀割据时期国民党政权覆灭前夕三个时代的生活场景,概括了中国社会个阶层、数个势力的尖锐对立和冲突,揭露了半殖民地半封建中国的历史命运。

(二)艺术特色:1、艺术构造独特。

a.采取反描法,描绘了三个时代三个社会;b.使用侧面透露发,选择茶馆来透视整个中国半个世纪的社会面貌;c.人像展览法结构戏剧。

主要人物:王利发、常四爷、秦仲义,从壮年到老年,贯穿始终。

次要人物:二德子、唐铁嘴则父子相承,其他人物召之即来,挥之即去。

2、艺术结构上次用纵横交错虚实结合的坐标式结构,每一幕穿插一个怪异的事件。

3、《茶馆》人物众多,性格鲜明,使用个性化的语言来塑造人物。

四、样板戏1、八大样板戏:1964年《人民日报》宣布了京剧《智取威虎山》《海港》《红灯记》《沙家浜》《奇袭白虎团》芭蕾舞剧《红色娘子军》《白毛女》交响音乐《沙家浜》为八大样板戏。

2、八大样板戏的“根本任务论”:塑造无产阶级典型人物(高大丰满、光彩夺目、完美无缺)是社会主义文艺的根本任务。

样板戏人物塑造的“三突出”创作原则:在所有人物中突出重要人物;在重要人物中突出主要英雄人物;在主要人物中突出中心人物。

五、伤痕文学(一)含义:文革后,以刘心武的《班主任》和卢新华的《伤痕》为代表的一批旨在批判、揭露文革给人们带来巨大身心创伤的作品被称为伤痕文学。

这些作品的共同主题体现在对文革的批判及揭露文革给人们造成的精神伤害,在艺术上都采用了能明确剖析在社会问题的现实主义手法。

如《许茂和他的女儿们》(周克芹)。

1、前期:60、70年代反映的是“文革”时期,权威的坍塌和信仰的破灭,正变得无法控制,许多中国人开始用怀疑、不信任的目光重新审视各种口号和思想禁区,一种由亮到灰色的心理情绪,是这类作品一个共有的基调。

代表作:张扬《第二次握手》刘心武《班主任》2、后期:80年代题材开始触及到大量的社会悲剧,他反对“反右”、“大跃进”、“文革”的认识,明显朝着更有深度和广度的方面发展。

代表作冯骥才《啊!》路遥《人生》。

(二)历史意义:伤痕文学的问世标志着新时期文学的开端。

它是觉醒了的一代人对刚刚逝去的噩梦般的反常的苦难年代的强烈控诉。

伤痕文学的作者们以清醒、真诚的态度关注、思考生活的真实,直面惨痛的历史,在他们的作品中呈现了一幅幅十年浩劫时期的生活图景。

彻底否定“文化大革命”,这就是伤痕文学的精神实质。

(三)局限:1、从社会意义上来说,"伤痕文学"对文革的否定不够深刻。

它只是从政治、社会、人际关系的角度考察浩劫产生的原因,而缺少对传统文化心理、封建意识的分析。

作品对罪行的谴责往往归之于"坏人做坏事",表现出一种忠心而未被理解的冤屈与不平,是一种在肯定"个人崇拜"前提下的,对野心家的谴责。

2、在艺术表现上,"伤痕文学"显得十分幼稚。

我们可以发现,许多小说中的语言明显带有文革左倾的印痕,如在《班主任》中,作者这样形容张俊石老师:“像一架永不生锈的播种机,不断在学生们的心田上播下革命思想和知识的种子。

”3、"伤痕文学"作品中虽然重新出现了悲剧意识,但其悲剧精神却具有表层性的弱点。

鲁迅曾经说过,"悲剧将人生有价值的东西毁灭给人看。

"可见,悲剧的深化应该有两个层次:其一,是表现灾难;其二,是在灾难中展现崇高。

而"伤痕文学"只是停留在悲剧的第一个层次上,作品一味注重悲惨故事的叙述而忽视了对人格的刻画。

4、模式化的喜剧结尾。

大多数作者仍然难以摆脱以往"左"的创作观念的惯性影响,因而往往在结尾加入一个"前途光明"的机械性预言或大团圆式的喜剧性结局,以至淡化了悲剧效果,影响了作品的深刻性。

(四)意义:伤痕文学可以说是中国当代文学史上的第一个悲剧高潮。

在思想上,它对彻底否定文化大革命作出了历史性的贡献;在艺术上,它第一次给当代文坛带来悲剧意识。

这一意识可以说是新时期文学的“原色”之一,其整个文学时期的悲凉格调也由此而出。

这便是伤痕文学在中国当代文学史上的意义所在。

六、汪曾祺七、朦胧诗(一)朦胧诗含义20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文坛上涌动着一股崭新的诗潮,因章明发表《令人气闷的“朦胧”》疑问而得名。

其代表诗人北岛、舒婷、顾城、江河、杨炼、梁小斌等。

他们从自我心灵出发,以象征、隐喻、通感等现代诗歌的艺术技巧创作了一批具有新的美学特征的诗歌。

如顾城的《回答》。

(二)内容特征1、表达对人道主义思想------对动乱年代的苦难历史、人性毁灭、理性沦丧进行反思,批判。

北岛《履历》。

2、对自由人格的追求和对奴性人格的否定,对个体价值的肯定和对主体情感的宣泄。

如舒婷《致橡树》《神女峰》《愿安好》。

3、英雄主义色彩-----把个人与民族的命运相联系,表达对民族对历史的思考。

如北岛,杨炼,江河。

(三)、审美艺术特征1.打破了现实主义审美的模式。

即由写实倾向写意,由具体转向抽象,由物象转意象,由明晰转模糊。

着重表现多变、曲折和复杂的主体世界。

2.打破诗歌线性因果或单向直抒的方式。

以主体情感和情绪游动的内在曲线结构作品,情感呈辐射状态,主题的多义性和情感的多向性代替了过去的单向状态。

3.采用近似于早期象征主义的艺术方法。

多用象征、暗示、通感等,用意向的模糊性取代形象和意旨的明确性,更多的是,闪烁的意向,跳跃性的转换,瞬间伤感的捕捉。

八、寻根文学1、概念:1983年前后,当现派小说创作处徘徊期,作家把目光瞄准民族文化。

2、产生原因:1.反思与寻找《你别无选择》。

2.传统与现代。

3.民族性与世界性3、文学特点:a.鲜明的地域特色;b现代意识,以现代意识关注历史,反思传统文化,重铸民族灵魂,寻中国文化重铸可能性;c.创作手法上传统与现代相结合。

4、寻根小说对传统文化态度:a.文化批判性,对传统文化持审视批判及否定态度。

韩少功《爸爸爸》。

b.文化认同性。

对传统文化认同、相知。

阿城《棋王》c.原始生命性。

莫言《红高粱》九、先锋小说(一)名词解释:具有现代派小说特点,提倡回到文学本身,注重语言实验,注重作品的形式感,强调“怎么写”比“些什么”更重要。

致力于艺术创新,把现代主义文学的探索推向极致。

代表作家:马原、洪峰、余华、格非、苏童等。

(二)特点:1.在文化上表现为对旧有意义模式的反叛与消解,放弃对生活的象征、隐喻,以及本质的抽象和形而上的把握,作品不再具有明确主题指向和社会责任感。

2.在文学观念上对旧有真实观念的颠覆,放弃对历史真实和历史本质的追寻,放开对现实的真实反映,文本只具有自我的指涉功能。

3.在文本特征上体现为叙述游戏,结构散乱破碎,人物趋向符号化,性格缺乏深度,使读者由对人物和意义的关注,倾向对叙述过程的关注。

4.在创作姿态上追求自娱写作,追求“语词的快乐”,存在“文本自恋”倾向,具有反主流反启蒙倾向。

十、新写实小说的特征1.取材上,采取类似法国新小说的“摄像机”式或说“零度状态”的叙述方式,它沿着“生活流”的本来线索而展开,不对生活素材做人为加工、剪辑、修饰。

2.对生活的处理上,围绕人的生存状态,对其进行’原生态”的客观呈现。

3.新写实小说是一种同质性的叙事关系,故事的叙述往往不是通过哪一方面,而是三者共同“讲诉”来完成的。

十一、散文三大家:杨朔、秦牧、刘白羽秦牧的散文特点:1、鲜明的思想性,“生活是珍珠,只有用思想串在一起,才能变成夺目的珠串!”2、旁征博引,知识丰富。

如《土地》3、表达方式多姿多彩,富有情趣,语言生动流畅,追求情与物的融合4、缺点是大都散笔书写,少锤炼十二、闻捷诗歌的创作风格:1、异域风物、爱情题材和有别于汉族歌谣的清新格调,即“异域风”“西域风”。

2、《吐鲁番情歌》系列之《苹果树下》、《舞会结束以后》3、“诗体小说”长篇叙事诗《复仇的火焰》4、少数民族文化和文学资源的发掘和再生,《金色的海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