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域农业发展_1-课件
第一节 区域农业发展ppt

社会经济条件
• 1 东北工业基础:重要的工业基地,基础良 好。
影响:①为农业提供生产资料 ②为农产品提供市场
2 东北地区交通:交通发达 影响:对外联系便利,利于发展商品农业 3 人口密度:人口密度低 影响:①利于大规模、机械化生产; ②商品率高。
活动:
• 珠三角大力发展出口创汇农业的地理条件
自然条件:亚热带季风气候水热资源充足,地势平坦 社会经济条件 1.市场广阔:临近港澳,与东南亚隔海相望. 2.海陆空交通便利. 3.劳动力充足. 4.农业生产技术水平较高
河流水文特点
⑴ 水量及其季节变化 ⑵汛期出现时间 ⑶结冰期(有无或者长短) ⑷含沙量大小 ⑸ 其它:如凌汛
第一节
区域农业发展
1范围
黑、吉、 辽三省和 内蒙古东 部 2 位置 纬度大约 40︒— 50︒N, 经度大约 120︒— 130︒ E
回忆农业区位因素有哪些
自然条件:气候、地形、土壤、水源等
农业布局特点 • 林业和特产区
⑴分布:大小兴安岭 长白山区 ⑵林业:我国最大的 天然林区
⑶特产:药材,苹果 梨,柞蚕茧,苹果
农业布局特点
畜牧业区
1放牧畜牧业 放牧牲畜:羊、 牛、马 2舍饲养畜业
优良畜种:三 河牛、三河马, 红牛
分布:在西部高原、松嫩平原西部及部分林 区草地。
活动:1
耕作业 林业
(3)土壤条件 黑土耕层 有机质含量 为2.5%~ 7.5%,全氮 含量为0.15 %~0.35%, 是我国耕层 有机质含量 和氮素含量 最高的土壤。 肥沃的耕地 集中连片分 布。利于农 业生产
⑴ ⑵ ⑶ ⑷ ⑸
水源
• 水源比较充足 • 春节有季节性积雪融水补给土壤水分, 所以 没有春旱.(华北有春旱)
2015届高考地理总复习 第十五章 第一节区域农业发展以我国东北地区为例精讲课件

A.扩大了粮食播种面积
C.改进了农田水利设施
B.加大了农业科技投入
D.完善了粮食流通体系
2.改革开放以来,下列粮食主要产区在全国商品粮食生 产中的地位下降最为显著的是( )
A.太湖平原
C.江汉平原
B.洞庭湖平原
D.成都平原
3.河南省和黑龙江省都是我国产粮大省。两省相比,黑
龙江省粮食商品率高的主要原因是( A.耕地面积广 C.机械化水平高 )
学以致用 (2013· 广东佛山质检)读图,有关图中各地发展特色农业的描 述,错误的是( )
A.A地区农业发展的优势是水源、光照充足 B.B地区发展绿洲农业,但灌溉不当易产生土壤盐碱化 C.C地区因临近河流,水源丰富,发展河谷农业 D .与 D 地相比, F地农业发展的优势为土壤肥沃,土地资 源丰富 解析:A地为宁夏平原灌溉农业区;C地处于青藏高原,
气 候
热量条件决定了积温和生长期, 从而决定了农作物品种和耕作 南稻北麦,南甘(蔗)北甜(菜); 制度 海南一年三熟,东北一年一熟
降水的多少及分配影响土地利 用状况和生产能力、农业产量 和水利工程投入
华北平原、黄土高原降水少且 变化大,中低产田多,产量不 稳定
地 形
坡度影响土层厚度及水土 平原适合发展种植业,丘 保持状况,从而决定利用 陵适合发展林牧业,山地 类型和耕地面积大小 适合发展林业
人口
技术
生产技术影响产量、品质 和竞争力 农业生产方向的导向,影 响农业生产的积极性
杂交水稻的产量和品质 高 我国农业税取消和农业 补贴增大提高了农民生 产积极性
政策
市场 信息
供求关系影响农业生产类 型和规模
欧洲奶酪市场大,奶酪 产业规模大
3.东北地区农业发展的区位条件。
第四章区域农业发展

第四章区域经济发展第一节区域农业发展——以我国东北地区为例【课标定向】◆◆学习目标1.初步了解实现区域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应该综合考虑哪些因素。
2.通过阅读地形和气温、降水分布图,了解东北地区农业发展的利弊因素。
3.通过对比和分析,了解东北地区农业布局特点,并深入探讨东北地区大规模专业化生产和商品粮基地建设的特色。
4.结合具体发展模式,分析东北不同地区农业发展的方向。
◆◆提示与建议1.掌握分析评价一个地区农业发展条件的思路和方法。
2.初步掌握合理进行农业布局的思路与方法。
3.认识提高地区粮食生产商品率的做法和措施。
4.掌握不同区域农业发展方向的确定依据。
【互动探究】◆◆知识梳理一、不同地区的农业发展1.依据:、区位条件、、市场需求。
2.要求:因地制宜调整农业结构,合理安排农业生产布局,实现区域内、和效益的统一。
二、地理条件1.气候:气候,雨热同季,作物一年一熟,易受的影响。
2.地形:包括、和山地三类相对完整的地形单元,平原面积广阔,易发展,山地丘陵地区易发展林牧业。
3.土壤:、黑钙土广布,有机质含量高,利于农业生产。
4.社会经济条件:良好的,交通发达,对外联系方便,开发较晚,人口密度较低。
三、农业布局特点1.农业生产区域的划分依据:、地貌、和土壤等农业生产自然条件差异与农业生产方式的不同。
2.农业生产区域的划分(1)耕作农业区①主要分布区:平原地区,包括平原、平原和平原。
②主要农作物:、、小麦、水稻等。
(2)林业和特产区①林业:主要分布在和长白山区,全国最大林区是大小兴安岭②特产区:盛产珍贵药材,辽东低山丘陵和半岛丘陵区是我国最大产区,延边盛产苹果梨,辽南盛产苹果。
(3)畜牧业区①主要分布区:、松嫩平原西部及部分林区草地②畜种:三河牛和,东北红牛四、大规模专业化生产——商品粮基地建设1.特点:大规模生产,平原是我国粮食商品率最高的商品粮生产基地。
2.经营类型:国营农场,东北地区是我国农业水平最高的地区之一。
区域农业发展—以我国东北地区为例课件高中地理人教版必修三

➢ 东北地区农业生产季 节性强的特点,为农 村的综合发展提供了 什么有利条件?
➢ 生产集中在夏季,有利于农忙 季节时,集中人力物力投入农 业生产;
➢ 在农闲时,发展副业,增加农 业收入,还可进行农田基本建 设和水利建设等。
一、东北地区农业发展的地理条件 (2)简析地形条件对东北地区农业的有利影响。
活动探究:地理条件与特色农业
➢ 海南岛成为我国热带经济作物生产基地
有利的地理条件: 水热条件好 地处热带,热量和降水条件可满足热
带经济作物的生长; 生物资源丰富,经济作物种类繁多; 国内市场对橡胶等热带作物需求量大。
活动探究:地理条件与特色农业
➢ 云南省昆明附近重点发展花卉种植业
有利的地理条件: 气候温暖湿润、四季如春 昆明四季如春,气候条件适合发展多种花
土壤
地形 气候
水源
市场 交通 劳动力 政策 技术
东北的(地理条件)自然、社会经济条件等决定了农业的大方向。
综合分析 抓住主导因素
农业的区位选择, 实质就是对农业土 地的合理利用。
因地制宜、因时制宜
一、东北地区农业发展的地理条件
一、东北地区农业发展的地理条件 ➢ 东北地区位置、范围
➢ 东北地区地理位置: 40oN-50oN;120oE-130oE,中国最
区域农 业发展
地理 条件
农业 布局
自然条件 社会经济条件
耕作农业区 林业和特产区
畜牧业区
商品粮基地、林业生产基地、畜牧业生产基地
三、东北地区商品粮基地建设
东北地区是全国 最大的、比较稳定 的商品粮基地。
三江平原是我国 粮食商品率最高的 商品粮生产基地。
➢ 年平均气温由南向北递减,受丘陵、山地 影响,局部地区有差异。
4.1区域农业发展

3、地形 4、土壤 5、水文 …………
一、地理条件
(二)社会 人口:地广人稀 ……
(三)经济 交通,工业基础
二、农业布局特点
农业生产区域 耕作农业区 林业和特产区
主要分布地区
主要产品类型
平原地区:松嫩平原、 粮食作物 三江平原和辽河平原 油料作物 山地 丘陵 草地 木材 水果,药材,干果干菜等 马、牛、羊
第四单元 区域经济发展
第一节 区域农业发展
---以我国东北地区为例
江苏省前黄高级中学
杨庆春
一、地理条件
(一)自然方面
1、范围与位 置
一、地理条件
(一)自然方面
? 东北大米为何 比本地大米贵?
2、气候 气候类型 气候特点 气候术语: 热量,无霜期 光照,昼夜温差
条件要全面分析: 低温冷害
一、地理条件
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四、农业发展方向
• (一)东北农业生态环境退化 • 1生态问题 水土流失,黑土退化,土地沙化, 盐碱化,草场退化 2环境污染
平原区农业发展方向
• 1大宗农产品:商品粮,大豆等。
• 2农产品加工,延长产业链 • 3规模化、专业化、生态化
西部草原区农业发展方向
• 生态建设 农牧民收入 • 人工草地建设,发展草业经济,退耕、退 牧和围栏限牧。发展集约化草食性畜牧业
山区农业发展方向
• 1保护天然林
• 2多元开发特色农业 • 3农特产品加工
水果
松茸,名贵食用菌
干果:松子、榛子,栗子、核桃……
人 参 : 五 加 科
桔梗
柞蚕蛹
畜牧业区
舍饲养
三、大规模专业化生产 ——商品粮基地建设
1、大规模机械化生产 全国最大的,比较稳定的商品粮基地 三江平原是我国商品率最高的商品粮生产基地 2、地区专业化生产 面积较大,相对集中,过程专业
2015高三地理一轮复习课件:16.1 区域农业发展——以我国东北地区为例

)
②灌溉水源充足 ③河谷两岸地
④耕作历史悠久、经验丰富 B.①②④
C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①②③④
答案:C
D.②③④
7.读我国东北地区图(图 16-1-9),回答下列问题。
图 16-1-9
(1)请描述图中 A→B→C 年降水量的空间变化状况。 (2)简要分析 B 所在地区形成沼泽地的自然条件。 (3)B 所在地区某地为提高本地粮食转化率,拟发展舍饲养 畜业。该地某中学的地理研究性小组结合所学的农业区位因素 等知识,对家乡农区舍饲养畜业产业化进行可行性分析,他们 计划采用走访调查的方法开展课题研究。试写出该小组拟定的 走访调查的主要内容。
(2)与乙基地相比,图中甲基地发展农业生产的区位优势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思路整理:甲地区位优势→从甲、乙两地地理差异考虑→ 自然:降水、热量,社会经济:劳动力。 答案:热量条件优越;降水充足,灌溉水源充沛;劳动力
答案:(1)从 A 到 B 年降水量逐渐减少;从 B 到 C 年降水 量先增加后减少。 (2)地势低,排水不畅;有冻土分布,地表水不易下渗;纬 度高,气温低,蒸发弱。 (3)当地农民饲养的主要牲畜品种及收入情况;饲料加工业
的发展状况;牲畜的疫病研究及防疫状况;当地及附近地区对
畜产品的市场需求情况;交通通信等基础设施发展状况等。
读甲、乙两区域图(图 16-1-4),回答 1~2 题。
图 16-1-4
1.甲、乙两图中限制农业生产的共同因素是( A.水分 B.热量 C.土壤 ) D.光照
4.1区域农业发展

中国气候类藏高原高寒气候 温带大陆性气候 温带季风气候 亚热带季风气候 热带季风气候
热带季风气候
中国的温度带和干湿区
一、东北地区的地理条件:
1、气候: 2、地形: 3、土壤: 1、工业发达、基础好 (二)社会经济条件: 2、交通便利 3、开发较晚,地广人稀
三、大规模专业化生产
商品粮基地建设
大规模、
专业化
四、农业发展方向: 1.平原 农业 2.草原 牧业 3.山区 林业
1.东北地区商品粮基地的农业地域 类型是( ) A • • • • A 商品谷物农业 B 水稻种植业 C 迁移农业 D 混合农业
(双选题)2.黑龙江能成为国内最 大的商品粮生产基地的原因包括 AC ( ) • • • • A耕地面积广阔 B粮食单产高 C土壤肥沃 D劳动力丰富
(一)自然地理条件:
二、农业布局特地 • 1.耕作农业区 • 2.林业和特产区
• 3.畜牧业区
练习巩固
1.关于东北地区农作物分布的叙述,正确的是 A.玉米分布普遍,由北向南的比例逐渐减少
B.小麦和大豆种植比例由南向北逐渐增多
B
C.水稻种植已扩展到北纬45°以北的黑龙江沿岸 D.辽东丘陵和半岛丘陵区是我国最大的苹果产区
区域农业发展

二、农业布局特点
气候 1.三大农业生产区域的划分依据:_______、地貌、 植被 土壤 _________和_________等农业生产自然条件的差异 农业生产方式 及________________的不同。 2.主要农业生产区域 松嫩 三江 (1)耕作农业区:分布在________平原,______平 原,________平原;作物主要有_______、大豆、 辽河 玉米 _________、水稻等。 小麦 大兴安岭 (2)林业和特产区:分布在____________, 小兴安岭 长白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西部高原 松嫩平原西部 (3)畜牧业区:分布在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及部分林区草地。
课前预习
一、东北地区的自然条件
1、东北的范围:
包括黑龙江、吉林、辽宁三省和内蒙古自 治区东部。 温带湿润、半湿润季风
2、
一年一熟 低温冷害
2.地形、土壤条件 (1)地形:高原、平原、山地等地形,利于农业进 行_______________。 多种经营 黑钙土 (2)土壤:________、_________广布,土壤肥沃, 黑土 利于农业生产。 工业 3.社会、经济条件:_________基础好;交通发 达;人口密度较低。
降水较多,草类 茂盛;
森林资源丰富
过度放牧 合理养畜 退耕还草
过度采伐 植树造林
小结
一、东北地区发展农业的地理条件 气候 1、自然条件 地形 土壤 水源 良好工业基础 2、社会经济条件 交通发达 人口密度低
二、农业布局特点 三大农业生产区域 1、耕作农业区 2、林业和特产区 3、畜牧区
我的家在东北松花江上啊,那里有满山遍野大 瞻前顾后 豆高粱,在那青山绿水旁,门前两颗大白杨, 齐整整的篱笆院,一间小草房啊。
高二地理必修三课件区域农业发展以我国东地区为例

劳动力素质较高
东部地区教育水平相对较高,劳 动力素质较高,有利于农业技术
的推广和应用。
城乡互动密切
东部地区城乡之间联系紧密,有 利于农村劳动力转移和城市资本 、技术向农村流动,促进农业现
代化。
交通运输条件
交通网络发达
01
东部地区交通网络发达,公路、铁路、水运等交通方式便捷,
有利于农产品的运输和销售。
农业品牌建设成果显著
东部地区注重农业品牌建设,培育了一批具有知名度和影响力的农 产品品牌,提高了农产品的附加值和市场竞争力。
政策条件
1 2 3
农业政策支持力度大
国家及地方政府对东部地区农业发展给予大力支 持,出台了一系列惠农政策,如农业补贴、税收 优惠等。
农业科技创新引领
东部地区在农业科技创新方面处于领先地位,政 府鼓励并支持农业科技创新和成果转化,推动农 业现代化发展。
主要农业类型及特点
01
02
03
04
种植业
以粮食作物为主,经济作物为 辅;耕作制度多为一年两熟或
三熟。
林业
主要分布在山地丘陵地区,以 用材林和经济林为主。
畜牧业
主要分布在平原和丘陵地区, 以饲养猪、牛、羊等家畜为主
。
渔业
主要分布在沿海地区和内陆水 域,以捕捞和养殖为主。
典型案例分析
珠江三角洲基塘农业:利用当地低洼地势,挖塘养鱼,塘泥培基,基上种桑、蔗、 果树等,形成水陆互养的基塘农业人工生态系统。
维护生态环境平衡
通过科学合理的农业生产 方式,保护生态环境,维 护生态平衡。
我国东部地区农业发展现状
农业基础设施完善
东部地区农业基础设施相对完 善,为农业生产提供了良好的
4.1区域农业发展1

戴埠高中高二地理备课组 必修三 9 主备:杨珊珊 审核:丁丽华第四章 区域经济发展第一节 区域农业发展——以我国东北地区为例 1班级: 学号: 姓名:【学习目标】【知识结构】一、地理条件1.东北地区概况(1)气候条件a .气候类型及特点:大部分属于温带⑦__________气候区,雨热⑧________b .对农业生产的影响—⎪⎪⎪⎪ —生长季节:4~10月—农事活动:春播、夏管、秋收(2)地形、土壤条件a .地形条件:包括高原、⑪________和山地三类地形单元,便于开展农业多种经营。
b .土壤条件:⑫____________广泛分布,土层深厚,有机质含量高,有利于农业生产。
3.社会、经济条件(1)工业基础:为农业提供了⑬__________、化肥等生产资料,对农业生产有原料需求,形成农牧兴工、工促农牧的经济格局。
(2)交通运输:⑭________发达,对外联系方便。
(3)人口密度:开发较晚,密度较低,农业经营规模大,有利于发展⑮____________和大农业。
二、农业布局特点1.区域划分依据:气候、地貌、植被和土壤等农业生产自然条件的差异及农业⑯______的不同。
2.三大农业生产区域①:主要分布在平原(松嫩平原、三江平原、辽河平原)地区;水稻多种植在辽河、松花江流域的大型灌区以及东部山区的河谷盆地;小麦(以春小麦为主)以三江平原和松嫩平原北部最集中;玉米分布在吉林省北部地区,这里已经形成了我国最著名的“玉米带”。
②:主要分布在大、小兴安岭和长白山;长白山区是我国主要的鹿茸、人参等珍贵药材产区,延边生产苹果梨;辽东低山丘陵和半岛丘陵区是我国最大的柞蚕茧产区;辽南是重要的苹果产区。
③:主要分布在西部高原、松嫩平原西部及部分林区草地,是重要的羊、牛、马牧畜生产基地,如呼伦贝尔市三河地区的三河牛和三河马、松嫩平原西部的东北红牛【互动课堂】【探究主题一】地理条件【探究材料】阅读课本60页内容及课本图4.1、4.2.【探究问题1】(1)请描述东北地区的地理位置。
区域农业发展(以东北为例)第一课时

3、东北地区农业生产季节性较 强的特点,为农村的综合发展 提供了哪些有利条件?
有利于农忙季节时,集中人力物力 投入农业生产; 在农闲时,发展事业,增加农业收 入,还进行农田基本建设和水利建设。
?思考
4、东北地区地形与农业: (1)、东北地区的主 要地形单元有哪些? (2)、这些地形 对东北地区农业生产的 影响?
影响因素
特
点
对农业的影响
工业
工业基础好
农牧兴工,工促农牧
交通
交通发达,对 外联系方便
依托农业技术优势 ,发展外向型农业 地广人稀,有利于机械 化大规模生产;生态 破坏小,发展绿色农业 和大农业
人口与 历史
人口密度较低 ,开发较晚
搜集相关资料,分析下列地区(任选一到两 个)发展特色农业的地理条件 珠江三角洲大力发展出口创汇农业 新疆南部(南疆)已建成为我国最大的棉花生产
第四单元区域经济发展
第一节 区域农业发展
──以我国东北地区为例
第一课时
发展区域农业的一般步骤:
综合考虑:区位、 自然、社会经济等 各种因素
确定区域农业 发展的大方向
根据区域内部差异 因地制宜布局小区 域农业
东北地区山环水绕, 沃野千里,自然地域完整, 农业生态类型多样,生产 部门齐全,是我国重要的 商品农业生产基地。
耕作制度: 一年一熟
农事活动:春播、 夏管、秋收
气候
农作物品种: 喜凉作物 农作物生长季 节:4—10月
?思考
2、与我国东部主要农业地区相比, 热量条件对东北地区的农业生产有哪 些不利影响? 不利影响主要在种植农作物的品种有限;
一年只能一熟,春种秋收; 春秋两季低温冻害影响农作物的生长和收成; 漫长寒冬需要解决牲畜的御寒和饲料供应问题;
第一节区域农业发展

2.自然条件 ----气候条件
温带湿润、半湿润季风气候区 冬冷夏暖,雨热同期
农作 物 一年 一熟
降水量:300mm~1000mm 温度带有暖温带、中温带和寒温带
气候对农业的影响
1.与我国东部主要农业地区相比,热量条件对东北地区 的农业生产有哪些不利影响? 2.东北地区农业生产季节性强的特点,为农村的综合发 展提供了什么有利条件?
1.(1)地广人稀,人均耕地面积广,机械化水平和地区 专业化生产水平高 (2)从农业生产条件看,这里人均占有耕地水平较高, 更具有农业规模经营的基础。同时,伴随着全国日益 加快的城市化和工业化步伐,耕地资源将继续呈下降 趋势,影响粮食总量的增长。因此,在一个较长的历 史时期内,我国商品粮供给仍是一个比较紧张的格局。 巩固东北的商品粮基地,将是确保国家粮食安全的主 要依托。 (3)提高单产,增加投入;水土保持,改善农业生态环境;培 育良种;兴修水利;提高防灾抗灾能力等,增强抗衡国外 农产品进入国内市场能力,加快发展农产品加工业, 建设绿色食品基地
第一节 区域农业发展
---以我国东北地区为例
一、东北农业发展的地理条件
1.东北地区概 ( 1)东北地区范围 况
黑龙江、吉林、辽 宁三省和内蒙古自治区 东部。
(2)东北地区位置
商品粮基地 独特的 林业生产基地 地理条件 畜牧业生产基地
(3)特点
山环水绕, 沃野千里, 自然地域完 整,农业生 态类型多样
三江平原
松嫩平原
成都平原
江汉平原 江淮地区 太湖平原
洞庭湖平原 鄱阳湖平原 珠江三角洲
大规模专业化生产的突出特点。
⑴大规模机械化生产
条件:地广人稀 地形平坦 耕地集中连片
我国农业机械化水平最高的地区之一(三江 松嫩)
区域农业发展教学课件

全国最大林区、最主要的采伐基地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二、农业生产布局
2、三大农业生产区域
③、畜牧业区 分布:主要分布于西部高原、松嫩平原西部 及部分林区草地 作物种类:三河马、三河牛、东北红牛 区位条件:降水较多,草类茂盛;草原广阔, 宜牧面积广;
我国畜牧业生产基地
东北地区
读图:说出东 北地区的位置 和范围。
东北地区包括
黑龙江 吉林 _______、____、
辽宁 _______及内蒙古
东部 自治区________。
其北端属于中国纬
最高 度______的地区。
1、位置及范围
位置:
经纬度位置:地处中纬度,位于温带;东北区所处的纬 度位置较高,其最北端就是我国纬度最高的地方;东部 为我国最东段。 海陆位置:位于亚欧大陆东部(或我国东北部),太平 洋西岸,南临渤海和黄海,东临日本海; 政治地理位置:东、北、西面分别与朝鲜、俄罗斯和蒙 古接壤;与日本、韩国隔海相望,具有明显的边贸优势。
思考:按干湿地区和温度带分类,东北地 区属于哪类干湿地区和温度带?
干旱区
湿润区
干湿地区:
东部和北部为湿润区
中部为半湿润区 西部为半干旱区
东西方向主要 是降水差异
寒温带 中温带
暖温带 垂直温度带 亚热带
热带
地 区
温度 ≥10℃的积 带 温
作物
冬小麦、棉花、 暖温带水果
南 暖温带 ﹥3400 ℃ 部
冬季:西北风 (寒冷干燥) 夏季:东南风 (温暖湿润) 成因:海陆热力 性质差异
一、地理条件
温带季风气候 (1)气候类型:
亚欧大陆东部、太 海陆位置: 平洋西岸 位置 季风气候
纬度位置: 纬度高
第一节区域农业发展

1000℃ 1000~ 3600℃ 3600℃
南部 暖温带
冬小麦、棉花、暖温带水果
(2)地形、土壤条件:
①地形:高原、平原、山地等地形,利于农业进行
多种经营 。 ②土壤: 黑土 、黑钙土广布,土壤肥沃,利于农业 生产。 2.社会、经济条件 工业 基础好;交通发达;人口密度 较低 。
类 型
分布区 特点 三江平原西 有机质含量高,黑土层深厚肥 黑土 部、松嫩平原东 沃,生产力高,是世界三大肥 部和北部 沃黑土区之一(另两个是亚欧大 黑钙土 松嫩平原中西部 陆北部和美国中部地区)
求
区域
发展方向 围绕 生态建设与 增加
发展重点 ①强化 人工草地 建设, 发展草业经济;②推动
西部 农牧民收入 两大主题,
草原 结合退耕还林、还草工程 退耕、退牧和 围栏限牧
区 的实施,大力发展 生态农业 和舍饲畜牧业 工程的顺利实施,发展 集约化草食性畜牧业
区域
发展方向 以 森林资源保育 为核心,多 元开发特色农业产品,在半山
(3)要注意区域内部自然及社会经济条件方面的差异,合 理布局小区域农业。
(4)要分析区域农业发展中出现的问题。我国商品农业出
现的问题往往与人口增长过快、农业压力增大导致农 业发展方向和实施出现偏差有关,从而出现生态环境 退化,主要表现为水土流失和退化、土地沙化和盐碱 化、草场退化、土壤污染等。
(5)要确定商品农业的可持续发展方向。针对商品农业生 产中出现的各种问题,结合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的实际, 今后商品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应重点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①调整农业结构和农村经济结构。
第十五章 区域经济发展
第一节 区域农业发展
一、东北地区农业发展的地理条件
1.自然条件
第四章 第一节 区域农业发展(第一课时)

(3)土壤肥沃 ) 黑土、黑钙土,是世界三大肥沃黑土分布区之一。 黑土、黑钙土,是世界三大肥沃黑土分布区之一。 (中国东北地区、乌克兰、美国密西西比河流域) 中国东北地区、乌克兰、美国密西西比河流域)
黑土耕层有机质含 量为2.5%~7.5 2.5%~7.5%, 量为2.5%~7.5%, 全氮含量为0.15 0.15%~ 全氮含量为0.15%~ 0.35%, %,是我国耕层 0.35%,是我国耕层 有机质含量和氮素含 量最高的土壤。 量最高的土壤。肥沃 的耕地集中连片分布。 的耕地集中连片分布。
思考: 思考:东北地 区年降水量和 年平均气温分 布呈现什么规 律?
降水量由东南 向西北递减 气温由南向北 递减
农业布局特点
热量 南北向地域分异的主导因是 2、东北地区自然条件南北向地域分异的主导因是:__________. 东北地区自然条件南北向地域分异的主导因是:__________. 水分 3、东北地区自然条件东西向地域分异的主导因是:__________. 东北地区自然条件东西向地域分异的主导因是:__________. 东西向地域分异的主导因是
4、为什么松嫩平原的积温比西部的大兴安岭和呼伦贝尔高原要高? 为什么松嫩平原的积温比西部的大兴安岭和呼伦贝尔高原要高? 松嫩平原比大兴安岭和呼伦贝尔高原的海拔低,因而积温高。 松嫩平原比大兴安岭和呼伦贝尔高原的海拔低,因而积温高。 5、为什么大兴安岭的东坡比西坡和松嫩平原年降水量要丰富? 为什么大兴安岭的东坡比西坡和松嫩平原年降水量要丰富? 大兴安岭的东坡是迎风坡,所以降水量比西坡和松嫩平原要丰富。 大兴安岭的东坡是迎风坡,所以降水量比西坡和松嫩平原要丰富。
第四单元区域经济发展
第一节 区域农业发展
---以我国东北地区为例 ---以我国东北地区为例
必修三2.4区域农业的可持续发展(第1课时)

有利于大规模机械化生产
气候 地形
土壤 工业 交通 人口 政策
温带季风气候,雨热同期 高原、平原、山地 黑土土壤肥沃,土地集中连片 我国的重工业基地 交通发达,对外联系方便 人口密度低 商品粮基地建设
提供生产资料(机械设备) ,需求原料 为农业发展提供重要机遇, 加快农产品的流通 地广人稀,商品率高 促进农业发展
只有这样,才能提高农业的经济效益。
三、美国农业生产地区专门化
1、美国农业生产布局最主要特征: 农业生产地区 专门化 ; 2、农业生产地区专门化:
指一个地区专门生产一种或几种农畜产 品,在全国范围内形成 专业生产 区。
3、实行农业生产地区专门化的目的:
根据不同地区 自然和社会经济 条件的特点, 以及农业生产的客观要求,对 种植业 和 畜牧业 进行合理布局,以取得最大的经济效益。
二、美国农业特色——地区生产专门化
美国本土农业带分布图
分布:美国东北部和五大湖沿岸
[来源:]
• 气候湿冷,无霜期短,土地较贫瘠, 利于牧草生长 • 接近东北部工业区,消费市场广阔
美国本土农业带分布图
分布:美国中部 (冬小麦)和北部 (春小麦)地区
• 温带大陆性气候,降水较少。地势 平坦,土壤肥沃,水源充足。 • 机械化水平高,市场广阔,地广人 稀,商品率高。
小麦 玉米 大豆 大米 棉花
1995年
1999年
2000年
农产品出口占世界同一产品总出口量比重
国内、国际市场广阔(经济效益)
小结:美国农业生产的自然条件:
1. 本土位于北纬25°~49°之间,光照、热量充足 2. 降水适宜 3. 中部平原广阔,地势平坦 4. 土壤肥沃 5. 密西西比河、五大湖利于灌溉 6. 地广人稀,利于农业商品经营
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三第一节《区域农业发展——以我国东北地区为例》精品ppt课件1

气候
农事活动春 播夏管秋收
农作物生长 季节4-10月
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三第四 一章 节《第区一域节 农《业区发域 展农业—发— 展以— 我— 国 东以北我地国 区东为北例地 区》为课例件3》优课秀件pp( t共课30件张 PPT)
寒温带 中温带
垂直温度带
暖温带 亚热带
热带
地区 温度带 北部 寒温带
(2)纬度位置:
纬度高,跨度大,地处温带
(3)政治地理位置: 125E
东、北、西面分别与朝鲜、俄罗斯相邻
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三第四 一章 节《第区一域节 农《业区发域 展农业—发— 展以— 我— 国 东以北我地国 区东为北例地 区》为课例件3》优课秀件pp( t共课30件张 PPT)
50 45 40
二、东北农业发展的地理条件 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三第四 一章 节《第区一域节农《业区发域展农业—发—展以— 我— 国东以北我地国区东为北例地区》为课例件3》优课秀件pp(t共课30件张PPT) 自然条件:
东北 地区
一、东北地理位置(范围、位置) 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三第四 一章 节《第区一域节农《业区发域展农业—发—展以— 我— 国东以北我地国区东为北例地区》为课例件3》优课秀件pp(t共课30件张PPT) 1、范围:
包括黑、吉、辽三 省和内蒙古东部地区 2、地理位置 (1)海陆位置: 亚欧大陆东部,太平洋西岸;
的高温);冬季受寒潮影响 较小,气温较高。
(1)与江苏、浙江相比,说明横县有利于 茉莉生长的气候条件。(6分)
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三第四 一章 节《第区一域节 农《业区发域 展农业—发— 展以— 我— 国 东以北我地国 区东为北例地 区》为课例件3》优课秀件pp( t共课30件张 PPT)
地理必修三课件区域农业发展以我国东地区为例

农业布局
东部地区农业 类型:种植业、 养殖业、林业、
渔业等
农业布局特点: 多样化、规模
化、集约化
农业发展优势: 土地肥沃、水 资源丰富、气
候适宜
农业发展挑战: 人口密集、土 地资源紧张、 环境污染等问
题
农业专业化与地域分工
农业专业化:根据各地区的自 然条件和资源优势,发展特色
农业是我国东部地区农村发展的重 要支柱,对农民增收和农村经济结 构调整具有重要意义。
农业发展历程和现状
农业发展历程:从传统农业到现代农业的转变
农业发展现状:东部地区农业发展水平较高,但存在一些问题,如土地资源紧 张、环境污染等 农业发展政策:政府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支持农业发展,如土地流转、农业补贴 等
我国东部地区农业 发展
汇报人:
目录
01 单 击 添 加 目 录 项 标 题 02 我 国 东 部 地 区 农 业 发 展 概 述 03 我 国 东 部 地 区 农 业 的 自 然 条 件 04 我 国 东 部 地 区 农 业 的 类 型 与 布 局 05 我 国 东 部 地 区 农 业 发 展 的 战 略 和 措 施 06 我 国 东 部 地 区 农 业 发 展 的 前 景 和 趋 势
农业对外开放与合作
加强国际交流与合作,引进国 外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
扩大农产品出口,提高国际市 场竞争力
推进农业走出去战略,加强海 外农业投资和合作
积极参与全球农业治理,为全 球农业发展贡献中国智慧和力 量
THANK YOU,冬季寒冷干燥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降水量充沛,有利于水稻、蔬菜等 作物的生长
土壤条件
土壤肥力较高,适合种植多 种农作物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需求(平原地区)
农业发展方向
大力发展生态农业和舍饲畜牧(西部草原区)
保护天然林,多元开发特色农业产品(山区)
•
9、有时候读书是一种巧妙地避开思考 的方法 。2021/2/282021/2/28Sunday, February 28, 2021
•
10、阅读一切好书如同和过去最杰出 的人谈 话。2021/2/282021/2/282021/2/282/28/2021 9:38:09 AM
第一节 区域农业发展—— 以我国东北地区为例
•一、发展区域农业的一般步骤
1、综合考虑自然、社会经济、区位、市场等 各种因素——→确定区域农业的大方向
2、根据区域内部差异,合理布局小区域农业
目标:促进农业发展与区域条件有机结合 形成特色生态与经济发展良性循环
读4.1图实:现东区北域地经区济的、地社理会位、置生特态点效和益范围统是一什么?
•P70活动参考答案:
•1、耕作业:有利条件是平原广阔,黑土肥沃,水源 充足。不利条件是热量不足,只能满足对热量要求不 高的农作物,且仅能一年一熟。
林业:有广大的湿润半湿润的山地丘陵,温度低, 树木成材时间长,病虫害少。
畜牧业:有一定面积的草原,但长达半年以上的 低温天气,降水又少,草类枯干期长,不利畜牧业的 发展。
•3、劣势主要表现为许多对热量要求较高的作物品种不 能种植,仅能种植一些热量要求不高的如春小麦、甜菜、 大豆等作物,并且只能作到一年一熟;长冬无法放牧, 还要解决好牲畜的防寒问题。但冬季长有利于土壤有机 质的积累,故东北的土壤较肥沃;同时冬季的积雪在春
请说出 东北地 区的自 然特点
____
2、地理条件分析
•2、水稻种植多选择在地形平坦、水源充足的地区。 由于培育耐低温的水稻品种,种植技术的进步,缩短 了水稻的生长期。
•3、(1)农区发展畜牧业的有利条件有:①克服天然 草场夏季生长旺盛,冬季枯干,造成食物来源季节不 均的问题,栏棚可使牲畜免受到寒冻;②养畜业和种 植业结合,废物互用,充分利用资源;③还能防止环
重要的商品农业生产基地
大兴安岭北部仅 适于春小麦和早 熟大豆的种植
辽南和辽西是 我国早熟棉花 的栽培北界
东北区农业 布局特点
平原地区均可种植玉 米、水稻、大豆等喜 温作物,一年一熟。
热量资源丰富的
农业气候上最 大的缺点是低温 冷害,它是作物 产量不高不稳的 主要影响因素。 低温冷害年,作 物平均减产约13 %~35%。
(2)地形、土壤条件
地形特点:山环水绕、沃野千里
西——大兴安岭 山地 北——小兴安岭
森林资源丰富,为 我国三大林区之首
东——长白山地
主要地形
南——辽河平原 平原 北——松嫩平原
东——三江平原
土地资源丰富,居 我国三大平原之首
高原 :地势平坦,降水较多,是优质草原牧场
土壤肥沃:黑土、黑钙土广泛分布,土层
草原区 畜牧业。
以森林资源保育为核心,在抓 林木、人参、养鹿、林蛙、食用菌、 好多山“元区天开实然发现林特“保色立护农体工业 开程产发”品”的,,同在在时半山,中济草作药物材,、实水现果由及 原山 料野 型菜 生等 产特 向色 原经 料山区 区发展特色农业和特来自品配套 及产品加工并举的转变。
加工业
知识结构
大苹果仅适 于辽东半岛 和辽西栽培
• 三、农业布局特点
耕作农业区
林业和特产区
畜牧业产区
主要 分布
松嫩平原、三江平 大、小兴安岭和长 西部高原、松嫩平原西部、
原、辽河平原
白山
及部分林区草地、广东农耕
玉米、小麦、大豆、林木、鹿茸、人参、区 三河牛、三河马、
区 水稻
苹果、梨、柞蚕茧 红牛
主要 农作
物
具体 分布
地理条件
雨热同季,但易受低温冷害的影响 地形类型,黑土、黑钙土广泛分布
是我国的重要工业基地,交通发达,人口密度较低
我
国
农业布局
东
三大农业生 产区域:
耕作农业区 林业和特产区
北
畜牧业区
区
域 农 大规模专业化生
成为大规模机械化水平最高的地区之一
业 产粮基地建设
已经形成了粮食作物的地区专业化生产
发
展
面向国内大宗家产品需求市场,确保国家粮食
A、东北一亿多人的吃饭问题已完全解决 B、保护生态环境比开荒种粮更重要 C、这里将不再是粮食生产基地了 D、本区今后应大规模退耕还林,加强抚育与更新
4、关于东北地区的叙述,正确的是( D )
A、东北地区包括黑龙江、吉林、辽宁三省和内蒙古自治 区北部
B、东北地区大部分属于温带半干旱、半湿润季风气候 C、热量和水分条件可满足两年三熟作物的需求 D、东北地区自然地域完整、农业生产类型多样,是我国
。
(4)东北商品粮基地建设有利的自然
条件和社会经济条件各有哪些?
(4)自然条件:平原广阔;土壤肥沃;夏季光热充足。 社会经济条件:人均耕地面积大;粮食商品率高;机械化 程度高,劳动生产率较高;国家政策支持。
•五、农业发展方向
1、东北地区农业发展中出现的问题和可持 续发展方向
问题:人口激增━→高强度的农林开发 ━→土地的不合理利用━→农业生态环境退化
2、东北地区地理事物或现象的分布符合由南到北顺序的
是( A )
A、温度带:暖温带、中温带、寒温带 B、森林类型:暖温带常绿林、温带针阔混交林、寒温带
针叶林 C、平原:辽河平原、三江平原、松嫩平原 D、土壤:黑土、黑钙土
检测题:
3、东北地区可垦荒地面积虽然很大,但国家已决定停止
“北大荒”垦荒,这说明(B )
四、大规模专业化生产——商品粮基地建 设
东项北目商品粮基地具有大内规模容专业化生产的突 出特地点位
表现
意义
特点
成因或表现
意义
商品化
规模化
机械化
区域化
•四、大规模专业化生产——商品粮基地
建设
东1北、商大品规粮模基机地械具化有生大产规模专业化生产的突 出特点 农场经营规模━→机械化生产
2、地区专业化生产 水稻:东部的山间河谷盆地和辽河、松
•二、东北地区的地理条件
1、位置、范围
位置:东北地区位于我国
的东北部,东、北、西面分别 与朝鲜、俄罗斯和蒙古接壤, 东北区所处的纬度位置较高, 其最北端就是我国纬度最高的 地方。
范围:包括黑龙江、吉林、
辽宁三省和内蒙古自治区东部,是一个自然单元完整、 资源丰富、内部经济联系密切的地区。(注:与政治区 划中的东北不同)
•
14、意志坚强的人能把世界放在手中 像泥块 一样任 意揉捏 。2021年2月28日星期 日2021/2/282021/2/282021/2/28
•
15、最具挑战性的挑战莫过于提升自 我。。2021年2月2021/2/282021/2/282021/2/282/28/2021
•
16、业余生活要有意义,不要越轨。2021/2/282021/2/28Februar y 28, 2021
可持续发展方向:必须从改善农业生态环 境入手,坚持开发、利用与治理、保护相结合, 坚持经济效益、生态效益的统一
•五、农业发展方向
2、东北地区内部不同区域农业发展方向
与重点的比较
农业区 域
面向农国内业大发宗展农方产向品需求
以增强抗衡农国业外发农展产重品进点入国内市
市场,继续强化商品粮、 场能力为重点,发展适应加工需要
≥10℃积温 自南向北,从平 原向山区递减
降水分布从 东南向西北递减, 且山地多于平原, 迎风坡多于背风
•1、东北地区光照充足,昼夜温差大,作物生长期长, 因此品质上乘,再加之气候寒冷,农作物病虫害少,几 乎不需施用农药,天然具有绿色大米优势。
•2、有利于农忙季节时,集中人力物力投入农业生产; 在农闲时,发展副业,增加农业收入,还可以进行农田 基本建设和水利建设等。
区
①由渐②例③松区谷④术已北由水玉南减小花以盆随的扩的米南 稻向 少 麦 江 及 地 着 进 展 黑分向 多北 和 东 。 育 到 龙。 流 步布种 大 部 种 北 江域 ,北 种植 豆 山 和 纬 沿的 水非逐 植5常比 种 区 种 岸大 稻渐 在0普例 植 的 植 。型种增辽°遍逐比灌河技植多河以,。、①国②主等③梨④半最⑤果大最长要珍延。辽岛辽产大的大白的贵边东五南区小柞的山鹿药盛低陵是。兴林区茸材产山区重安蚕区是、产苹丘是要岭茧我人区果陵我的是产国参,、和国苹我区。①的闻②红有条③业猪等较模呼 三 名 松 牛 良 件 广 发 、 。 快 化伦 河 国 嫩 的 好 。 大 展 肉 牛 , 方贝 牛 内 平 商 的 农 较 鸡 奶 并 向尔 和 的 原 品 半 区 快 、 及 向 发市 三 良 西 生 农 的 , 肉 乳 专 展三 河 种 部 产 半 舍 主 牛 品 业 。河 马 。 是 基 牧 饲 要 、 业 化地 , 东 地 饲 养 饲 奶 发 和区 是 北 , 养 畜 养 牛 展 规
③人口密度小,人均耕地多。利于农业经营规 模化,且利于绿色农业和大农业的发展。
检测题:
1、针对东北地区的土地、森林、气候资源等自然条件和 良好的工业基础、便利的交通条件,东北地区将建成
全国性的( D )
①商品粮基地 ②商品棉基地 ③林业基地 ④畜牧业基地 A、 ①② B、 ②③ C、 ①②③ D、 ①③④
2、地理条件分析
(1)气候条件
类型:温带(湿润、半湿
润)季风气候
特点:冬季寒冷、夏温较
高,热量与水分配合得协调
对农业影响:作物可一年一熟
南地区北温差度异带: ≥10℃的积温
作物
南 部
暖温带
3600 ℃
冬小麦、棉花、暖温带 水果
春小麦、大豆、玉米、
请说出东北 地区的积温 和降水的变 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