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地区考古

相关主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在川西平原、岷江上游、大渡河流域(上游、中 游)、安宁河流域、川北山地和川东峡江地区等区 域都进行了大规模的科学考古发掘,分别发现了众 多具有代表性的新石器时代考古学文化,在研究上 述区域性乃至整个四川盆地新石器时代考古学文化 方面取得了相当重要的成果。
1、川西平原新石器时代遗存
川西平原地处四川盆地的腹心地带,也是盆 地考古学文化的集中地和发散地,以三星堆 文化为核心的蜀文化盛极一时,而对其渊源 即该区域史前考古学文化面貌(也称早蜀或 先蜀文化) 的认识和探索一直是四川考古学 研究的重要课题。本区域发现的主要新石器 时代文化有三星堆一期文化和成都平原史前 城址群(又称宝墩文化)。
“资阳人”是中国西南地区旧石器时代晚期的人类化石,属晚期 早段智人,距今约4万年历史。1951年3月,“资阳人”头骨化 石在资阳九曲河畔发现,是中国发现的唯一早期真人类型,是旧 石器晚期的真人类化石,是南方人类的代表,是古人类发掘中唯 一的女性。
(二) 新石器时代考古
四川新石器时代考古学文化十分丰富,到目前,在 四川省各地发现的新石器时代遗址上百处。
营盘山遗址
四川考古概况
最近几十年来四川考古紧紧围绕着古人类、 文明起源、区系类型、文化谱系、地区性文 化特征,在古人类与石器时代文化的探索、 巴蜀先秦考古学文化序列的初步构建、秦汉 及隋唐宋元明清时期的墓葬特征,以及科技、 艺术考古方面取得了丰硕成果。
一、考古发掘成果
(一) 旧石器时代考古 旧石器时代遗存主要发现在四川中部地区和东部地区 既有人类头骨化石如资阳人的发现,也发现有旧石器时代遗
址如资阳鲤鱼桥遗址,以汉源富林镇遗址命名的富林文化。 既有江河台地遗址,也有洞穴遗址,前者如鲤鱼桥遗址、富
林镇遗址;后者如攀枝花市回龙湾洞穴遗址、北川县烟云洞 遗址等。 这些遗址都属旧石器时代晚期,年代约在距今24000~ 10000 年。1960 年发掘的汉源富林遗址和1987 年发掘的攀 枝花市回龙湾洞穴遗址属细小石器传统,1951 年发掘的资 阳鲤鱼桥则属石片石器传统。 由于四川地形、地貌复杂,形成不同的相对封闭的地理单元, 这些遗存的发现对解决在旧石器时代晚期文化的多样性提供 了重要的资料。
宝墩文化
考古发掘显示,宝墩人在成都平原上的800年, 并没有明显的进步,有的只是周而复始的迁 徙。
三星堆一期文化(宝墩文化) 的陶器以花边口 绳纹深腹罐、喇叭口高领罐、圈足尊、宽沿 尊、壶、镂空圈足豆为其典型器物。
宝墩文化的器物以折沿敞口深腹为主,陶器有 的有花边口,很多有比较细的绳纹
宝墩文化的古城址
2000~2004 年,为探索岷江上游新石器时代 考古学文化,四川省文物考古研究院、成都 文物考古研究所等单位在岷江上游先后发掘 了姜维城、营盘山、萝卜寨、波西、沙乌都、 建山寨等新石器时代遗址,出土的陶器组合 为重唇小口瓶、盆、钵、夹砂侈口深腹罐、 缸、镯、环、纺轮等。为全面揭示和研究该 区域的史前考古学文化提供了更多新的材料。
宝墩文化
1980 年三星堆遗址发掘的发掘中,首次在考古学上确认了成都平原新石器时 代晚期遗存,出土的陶器以泥质灰陶为主,夹砂陶较少,器形以镂孔矮足豆 和折沿器为主。1995~1996 年,对于成都平原宝墩古城址、郫县古城址、 温江县鱼凫古城址、都江堰市芒城古城址、崇州市双河古城址及紫竹古城址、 大邑盐点古城的试掘,首次在成都平原发现新石器时代晚期城址,进一步完 善了成都平原的新石器时代晚期遗存的文化内涵,并首次在考古学上提出 “三星堆一期文化(宝墩文化)”。
宝墩文化可பைடு நூலகம்为四期:第一期为宝墩遗址的 第一期,第二期包括宝墩二、三期和紫竹、 双河、芒城等遗存,第三期为郫县古城的早 期,第四期包括鱼凫村三期、郫县古城晚期。
宝墩文化的意义
宝墩文化的发现,初步建立了成都平原新石 器时代考古学文化的发展序列和编年,对于 探索蜀文化的渊源和古城、古国、古文化的 研究以及成都平原新石器时代发展序列的研 究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
我国的其他地区的早期城址代表
湖南常德澧县城头山遗址是中国迄今发现的年代最早、保存最完整、内涵 最丰富的古城址,遗址区内有世界迄今所发现的历史最早(6500年前)、保 存最好的水稻田遗迹。该遗址两次获得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入选二十世 纪中国百项重大考古发现……
2、川北山丘地带新石器时代遗址
川北地区新石器时代晚期遗存主要包括绵阳边堆山、 广元中子铺、张家坡、邓家坪遗址和巴中月亮岩、 通江擂鼓寨等。
嘉陵江流域新时代考古遗址分布图
中子铺遗址
3、岷江上游新石器时代考古
岷江上游在地域上连接黄河上游和四川盆地, 相邻的甘青地区分布有大地湾、西山坪、师 赵村、傅家门、秦魏家遗址等为代表的新石 器时代中晚期遗存,是黄河上游重要的史前 文化区域,与之毗邻的岷江上游从上世纪20 年代以来陆续发现了马家窑文化的彩陶,因 此该区域也被认为是四川盆地史前考古学文 化尤其是成都平原古蜀文化的源地之一。
四川地区考古
四川地形多样,可以分为三个区:东部为四川盆地,盆地四周为邛崃山、 大巴山、大娄山等山地,面积约20 万平方公里,海拔300~600米;西北部 为青藏高原的一部分,属我国地形中的一级阶梯,海拔约3500米;西南部 地处我国地形一级阶梯向二级阶梯的过渡地带,为横断山的北段,属山地 地形。有雅砻江、大渡河、岷江、沱江、嘉陵江、涪江、渠江等较大支流。 特殊的地理环境造就了四川古代丰富多彩的文化面貌。
其中1986 年发掘的广元中子铺遗址是四川盆地已经 发掘的不多的细石器遗址之一,出土了大量细石器 标本和夹砂陶片,其绝对年代距今6000~7000年, 属新石器时代早中期,对于探索盆地新石器时代考 古学文化的起源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1987~1989 年发掘的绵阳边堆山遗址、广元张家 坡、邓家坪、通江擂鼓寨遗址的考古学文化面貌和 特征则比较相近,应是地区不同或存在时代差异的 同一考古学文化系统,而这一考古学文化更多的体 现了四川盆地土著的史前文化。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