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知道吗”教学研究与实践
小学数学“你知道吗”教学探索

小学数学“你知道吗”教学探索修订后的《数学课程标准》情感态度目标中要让学生“体会数学特点、了解数学价值”。
教科书“你知道吗?”是目标呈现的重要载体,该栏目的教学关乎整个数学文化价值的体现,也关乎总目标的实现与否,是数学教学必须触及到的领域。
研究、挖掘、使用好这一栏目,有其具体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价值意义。
标签:小学数学数学文化你知道吗教学研究西师版义务教育教科书一年级至六年级编排了“你知道吗”共34个。
内容涉及数学史、数学家的故事、数学知识、数学与生活、数学信息常识、趣味数学等。
研究“你知道吗”栏目的教学,关乎数学文化价值的实现与否,是当前实现教学改革的重要切入点。
为此,笔者对小学数学教科书中“你知道吗”问题、教学、管理进行了一些调查、尝试和探索。
一、直面问题——打开心结“你知道吗”在应用中受到不同程度的冷落。
表现在管理者没要求、培训者不培训、教师不落实。
1.管理者对“你知道吗”栏目没有明确要求。
笔者调查,多数学校在教学“六认真”和教学研究中都没有组织研讨,也没有教师备课和教学要求。
这样,教师就把这个栏目当成一种可有可无的摆设。
2.教学研究和培训中忽略了对“你知道吗”栏目的处理。
各级教研部门和学校教研组在教材培训时,几乎没有提及“你知道吗”栏目的教学培训,有的“点击”一下,有的连“点击”都没有。
学校教研活动也没有这个课题的研讨。
3.教师没想过进行怎样的教学。
调查显示,把“你知道吗”当成重要教学内容来处理的老师几乎没有;让学生自行阅读的占72.9%;没有作任何处理的占25.4%;偶尔对某个篇目进行教学的占 1.7%。
老师们认为最多占考试内容的1—2%,甚至在考试内容中一点也不涉及,因此可以不管它。
4.教师对该内容不会教。
由于没有培训,教师在处理这部分内容时,不能真正理解这部分内容所蕴含的文化价值,无从下手,干脆简单处理,草草了事。
二、准确分类——胸有成竹“你知道吗”与教学内容有密切的联系,是教材有机的组成部分和补充,是传承数学文化的载体。
中学教师教学实践与研究报告

中学教师教学实践与研究报告敬爱的领导、老师们:
我是某某中学某某班的班主任某某老师。
本次报告将就我在教学实践过程中的一些研究和心得进行总结和汇报。
一、教学实践
在教学实践中,我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
针对学生普遍缺乏实践经验的问题,我积极组织学生参加各类实践活动,如社区义工、科技竞赛等,帮助他们在实践中提高动手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此外,在课堂教学中,我也倡导“学生为主体”的教学理念,注重启发式教学和差异化教学。
通过多种教学手段和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他们的主动学习意识和能力。
二、教学研究
在教学研究方面,我不断追求创新和突破,尝试运用多元化的教学方法和手段。
我定期对学生进行学情分析,深入了解学生的学习状态和需求,有针对性地调整和改进教学方案,使教学效果得到进一步提升。
同时,我也积极参加教研活动,与其他老师进行交流和分享。
通过与他人的互动和碰撞,不断拓展自己的教学视野,开阔教学思路,不断提升自己的教学水平和能力。
三、教学心得
在进行教学实践和研究的过程中,我深刻感受到了教育教学事业的重要性和使命感。
作为一名中学教师,我深知自己肩负着培养未来栋梁的责任和使命,我将一如既往地努力工作,不断学习和进步,为学生的成长和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为教育教学事业添砖加瓦。
四、结语
希望通过本次报告,能够向领导和老师们展示我在教学实践和研究方面的成果和收获,也希望得到各位领导和老师们的指导和支持,共同促进学校教育事业的发展和进步。
谢谢!。
教学研究的应用与实践

教学研究的应用与实践教学研究是指以教育教学活动为研究对象,通过收集、整理和分析教育教学实践中的数据和信息,以提高教学质量和效果为目标的一种研究方法和过程。
这门学科的目的是通过系统研究教育教学过程,发现教育教学规律,并将科学研究成果运用于实践,从而改进教学方法和教师教学水平。
一、教学研究的重要性教学研究的应用与实践有着重要的意义。
首先,教学研究能够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
通过教学研究,教师能够不断反思自己的教学过程,进一步提高自身的教学能力和水平。
其次,教学研究能够促进教育改革和发展。
通过教学研究,我们能够发现和总结出更加科学有效的教学方法,从而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效果。
最后,教学研究还能够推动教育研究的深入发展。
通过教学研究,我们能够积累更多的教育实践经验,为教育研究提供更多的实证依据和研究素材,促进教育研究的进一步深化和发展。
二、教学研究的基本步骤教学研究的应用与实践通常包括以下几个基本步骤。
首先,确定研究目标。
教师需要明确自己想要研究的问题或者目标,例如某个特定教学方法的有效性或者某个学习障碍的解决办法等。
其次,收集和整理研究数据。
教师可以通过观察、问卷调查、实验等方式收集教学过程中的数据和信息,然后进行整理和分析。
再次,分析和解读研究数据。
教师需要对收集到的数据进行分析和解读,从中发现问题所在,并找出解决问题的方法和途径。
最后,将研究成果应用于实践。
教师需要将自己的研究成果运用到教学实践中,检验和验证自己的研究结论,并进一步改进和完善教学方法和教学效果。
三、教学研究的案例分析以某校初中数学教学为例,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发现学生对数学理论知识掌握不牢固,无法灵活运用于解决实际问题。
于是,该教师决定进行教学研究,以提高学生的数学学习效果。
首先,教师确定研究目标,即通过提供实际问题解决的数学案例来帮助学生理解和应用数学理论知识。
其次,教师采用观察和问卷调查的方式收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表现和反馈信息。
学科教学的实践与研究

学科教学的实践与研究学科教学是教育领域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涉及到对不同学科的教育内容、教学方法以及评估方式进行研究和实践。
学科教学的实践与研究是提高教学质量、培养学生能力的关键环节。
本文将探讨学科教学的实践与研究的重要性,并提供一些有效的实践和研究方法。
一、学科教学的实践学科教学的实践是指教师将学科知识的理论教育转化为实际教学行为的过程。
通过实践,教师可以更好地理解学科知识的本质和学生的学习需求,设计出更具针对性和创新性的教学方案。
以下是几个有效的学科教学实践方法:1.项目学习:教师可以通过组织项目学习的方式,让学生在实际问题中应用学科知识。
比如,在语文教学中,可以组织学生进行小说创作或写作比赛,以提升学生的写作能力。
2.实地考察:学科教学实践的一个重要方面是带领学生进行实地考察,让他们亲身体验学科知识在实际情境中的应用和意义。
比如,在地理教学中,可以组织学生进行实地考察,了解不同地理现象和地貌的形成过程。
3.探究式学习:探究式学习是指让学生主动参与学科知识的探索和实践。
教师可以通过提出问题、开展实验等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动力。
比如,在数学教学中,可以设计一些有趣的数学难题,让学生通过思考和实践来解决问题。
二、学科教学的研究学科教学的研究是通过科学的方法对教育内容、教学方法以及评估方式进行研究和改进。
研究的目的是提高学科教学的质量和效果,促进学生的学习和发展。
以下是几个常见的学科教学研究方法:1.行动研究:行动研究是指教师通过反思自身的教学实践,提出问题,并采取行动来解决问题的过程。
教师可以通过观察课堂、收集学生反馈等方式收集数据,并在此基础上进行分析和改进。
2.案例研究:案例研究是指通过具体教学案例的分析,来研究学科教学的有效性和问题所在。
教师可以选择一些具有代表性的教学案例,进行细致的分析和讨论,以便更好地了解教学过程中的挑战和优点。
3.实验研究:实验研究是一种通过设计实验来验证教学假设的研究方法。
教师教育实践与教学研究方案

教师教育实践与教学研究方案教师教育实践和教学研究是教育领域中的两个重要环节。
教育实践是指教师将自身的专业知识和教学经验应用到实际教学中的过程;而教学研究则是指教师通过研究不同教学方法和策略,不断提升自己的教学能力和水平。
本文将针对这两个方面展开回答,旨在提出一种科学、全面的教师教育实践和教学研究方案。
一、教师教育实践在教师教育实践方面,我认为主要包括三个方面的内容。
首先是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教师教育需要既有坚实的理论基础,又要强调将理论应用到实际中去。
教师教育实践应该围绕教学理论、教育心理学等学科展开,通过实际案例和情景培训,帮助教师将理论知识转化为教学行为,提高实际教学能力。
其次是反思和反思。
教师教育实践中,教师应该养成反思的习惯,不断总结教学经验、发现问题,并进行及时调整。
反思可以帮助教师发现自身的不足之处,进而改进教学方法和策略。
通过不断地反思,教师可以实现自我价值的提升。
最后是持续学习和专业发展。
教师职业是一个不断学习的过程。
教师应该积极参加各类教育培训和学术研讨会,不断更新自身的知识和教育观念。
此外,教师还应该积极参与教学研究,将自身的经验和成果与其他教师分享,推动整个教育事业的发展。
二、教学研究教学研究是指教师通过科学研究的方法,对不同教学方法和策略进行系统性的研究和探索。
教学研究的内容丰富多样,可以包括教学设计、评价和反馈等方面。
在教学研究中,我认为应该重点关注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是教学设计。
教学设计是教学过程中最为重要的环节之一。
教师应该根据学生的特点和教学目标,设计出合理、有效的教学方案。
教学设计要求教师具备丰富的教学经验和教学方法,并注重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其次是教学评价。
教学评价是对教学效果进行客观、全面评价的过程。
教师应该根据学生的表现和学习成果,对教学过程进行评价和反思。
同时,教师还可以通过学生的反馈和意见,不断改进自己的教学方法和策略。
最后是教学反馈。
教学反馈是指教师对学生学习情况进行及时反馈和指导的过程。
教学研究及实践(3篇)

第1篇摘要:本文从教学研究的目的、内容和方法入手,探讨了教学研究的实践过程,分析了教学研究在提高教学质量、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中的重要作用。
通过结合自身教学实践,对教学研究进行了深入思考和总结,以期为我国教育教学改革提供有益的参考。
一、引言教学研究是教育科学领域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旨在通过对教育教学活动的系统观察、分析和总结,揭示教育教学规律,提高教学质量,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在我国,随着教育改革的深入推进,教学研究越来越受到重视。
本文将结合教学实践,探讨教学研究的目的、内容、方法及其在提高教学质量、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中的作用。
二、教学研究的目的1. 提高教学质量教学研究的主要目的是提高教学质量。
通过对教育教学活动的观察、分析和总结,教学研究者可以找出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提出改进措施,从而提高教学质量。
2. 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教学研究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旨在通过优化教学过程,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和综合素质,使学生成为适应社会需求的高素质人才。
3. 推动教育教学改革教学研究有助于推动教育教学改革。
通过研究教育教学规律,教学研究者可以为教育改革提供理论依据和实践指导,推动教育教学改革不断深化。
三、教学研究的内容1. 教学内容研究教学内容研究主要包括对课程设置、教材编写、教学目标等方面的研究。
教学研究者需要关注教学内容是否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是否具有时代性、科学性和实践性。
2. 教学方法研究教学方法研究关注教学策略、教学手段、教学评价等方面的研究。
教学研究者需要探讨如何根据学生的特点,选择合适的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果。
3. 教学评价研究教学评价研究关注教学评价体系的构建、评价方法的选择、评价结果的应用等方面的研究。
教学研究者需要探索如何科学、客观地评价教学效果,为教学改进提供依据。
4. 教师发展研究教师发展研究关注教师的专业成长、教学能力提升、教学研究能力培养等方面的研究。
教学研究者需要关注教师的职业发展,为教师提供成长平台和培训机会。
教学研究的实践与探索

教学研究的实践与探索教学研究的实践与探索是教育工作者们为提高教学质量、促进学生学习发展而进行的一项重要工作。
通过实践探索,教师可以不断反思教学方法,改进教学策略,提高教学效果。
本文将以实践与探索为主线,从教师角度出发,探讨教学研究在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中的作用。
第一部分:教师的实践探索教师是教学研究的主体和推动者,他们通过实践探索不断总结经验,提高教学水平。
具体来说,他们通过以下几个方面展开实践与探索:1.1 创新教学方法教师可以通过实践来探索新的教学方法与策略,例如采用多媒体教学、合作学习等方式,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习效果。
通过反复实践,教师可以不断调整和优化教学方法,使之更贴合学生的学习需求。
1.2 探索个性化教育每个学生都有其独特的学习风格和兴趣爱好,教师应通过实践来探索个性化教育的方法。
比如,教师可以通过了解学生的特长和潜能来设计个性化的学习任务,提供个性化的学习资源,以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求。
1.3 实践课堂管理策略课堂管理是教学过程中不可忽视的一环,教师可以通过实践来探索有效的课堂管理策略。
比如,教师可以通过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设立明确的纪律规范、采用激励机制等方式来提高课堂纪律,创造良好的学习氛围。
第二部分:教学研究的实践意义教学研究的实践探索对于教育教学质量的提升具有重要的意义。
以下是教学研究实践的几个方面意义:2.1 深化教师专业发展教师通过实践探索和研究,可以不断提高自己的专业素养和教学能力。
通过实践,教师能够不断反思和调整自己的教学方法,加强对学科知识的理解,提高教学态度和教学策略,从而实现自身的专业发展和成长。
2.2 促进课程创新与改革教学研究的实践探索可以推动课程的创新与改革。
通过实践探索,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实际需求,调整和优化课程设计,使之更加贴合学生的学习需求,更加符合时代的发展要求。
2.3 提高学生学习效果教学研究的实践探索可以帮助教师改进教学方法,提高学生学习效果。
教师教学研究与实践方案

教师教学研究与实践方案引言:教师是教育事业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教学水平直接影响着学生的学习效果和发展。
因此,教师教学研究和实践方案的制定和实施对于提高教育质量和培养人才具有重要意义。
一、制定教学研究计划为了实现教师教学研究与实践方案的目标,首先需要制定科学合理的教学研究计划。
教师应该明确自己的研究方向和目标,并结合学科特点和学生需求确定研究重点与方法。
二、准备教学实践材料教学实践是教师教学研究与实践方案的核心内容之一。
教师应该根据自身的研究方向,收集并整理相关的教学实践材料,包括教材、课件、案例等,为研究和实践提供支持。
三、拓展教学方法与策略教师教学研究与实践方案的目标之一是提高教学效果,因此教师需要不断拓展教学方法和策略。
例如,灵活运用多媒体技术、探索问题解决式教学等,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
四、实施教学实践教学实践是教师教学研究与实践方案的重要环节。
通过实施教学实践,教师可以检验研究成果的有效性,同时也可以提供学生更好的学习体验和发展机会。
五、收集和分析实践数据在实施教学实践过程中,教师应该收集相应的实践数据,并进行深入分析。
通过数据的收集和分析,教师可以了解教学效果、学生反馈等信息,为研究和实践的改进提供依据。
六、反思与总结教学实践教学实践结束后,教师应该进行反思和总结。
通过反思和总结,教师可以发现自己的不足之处,并及时进行调整和改进,以提高教学质量和效果。
七、与同行交流研讨教师教学研究与实践方案的实施过程中,教师应注重与同行的交流与研讨。
通过与同行的交流,可以分享教学经验、借鉴他人成功的教学实践经验,从而提高自身的教学能力和水平。
八、参加教学培训与进修为了进一步提高自身的教学研究和实践能力,教师应该积极参加教学培训和进修。
通过参加培训和进修,教师可以接触到最新的教育理论和实践方法,为教学研究和实践提供新的思路和启示。
九、积极参与教研活动教师教学研究与实践方案的推进需要得到学校和社会的支持和参与。
教学研究与实践的反思与总结

教学研究与实践的反思与总结近年来,教育领域在技术和科学的推动下不断发展。
教师们通过不断的教学研究和实践,努力提高自身教育教学的水平。
本文将从多个角度探讨教学研究与实践的经验和反思,并对未来的教学研究和实践进行总结。
一、了解学生需求教学研究与实践的第一步是了解学生的需求。
每个学生都是独特的个体,都有自己的学习方式和需求。
教师需要通过与学生互动,了解他们的学习兴趣、优势和困难,以便有针对性地进行教学。
例如,通过小组合作、个别辅导等方式,帮助学生充分发挥优势并解决困难。
教师们应该时刻保持对学生的关注,从而提高教学效果。
二、提高教学方法教学研究与实践是教师不断提高教学方法和策略的过程。
教师可以通过自身的实践和反思,挖掘和尝试新的教学方法。
例如,采用多媒体辅助教学、游戏化教学等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教师们还应该关注教学方法的灵活性和多样性,因为不同的学生对不同的教学方法有不同的反应。
三、应用教育技术教育技术的发展为教学研究和实践提供了新的机遇。
教师们可以利用教育技术来提高教学效果。
例如,电子白板、在线学习平台等工具可以增强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互动,扩大学生的学习资源。
教师们可以通过学习和应用新的教育技术,不断更新和改进自己的教学方法。
四、注重课程设计课程设计是教学研究和实践中的重要一环。
教师们应该密切关注教学目标和学科内容,设计合理的课程。
在课程设计中,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需求和兴趣,选择适当的学习活动和资源。
课程设计应该注重学生的参与和体验,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创新精神。
五、鼓励学生自主学习教学研究与实践应该鼓励学生的自主学习。
学生的学习必须建立在积极主动的基础上,教师应该为学生创造良好的学习环境和氛围。
教师们可以通过提出问题、引导讨论等方式,激发学生思考和探索的兴趣。
在学生的自主学习中,教师应该起到指导和辅导的作用,及时给予学生反馈和帮助。
六、注重评价和反馈教学研究与实践的一个重要方面是评价和反馈。
教师教学实践与研究

教师教学实践与研究引言:教师是知识的传递者和学生的引路人。
在教育领域,教师的教学实践与研究是必不可少的环节。
本文将从教学实践的理论基础、实践的重要性、研究的目的和方法等方面展开论述,以探讨教师教学实践与研究的重要性和价值。
一、教学实践的理论基础教学实践是教师教学过程中的一种方法和手段,其理论基础是教育学、心理学、方法学等学科的理论指导。
在教学实践中,教师可以将理论知识转化为教学方法和策略,提高教学效果。
同时,教学实践也是教师对理论知识的检验和实践的过程,有助于教师形成自己的教育观念和教学风格。
二、实践的重要性教学实践对教师教学能力提高具有重要作用。
一方面,实践可以帮助教师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提供丰富的教学素材和案例,丰富教学内容,增强教学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另一方面,实践可以提高教师的组织能力、沟通能力和指导能力,培养教师的多样化教学思维和教学创新能力,从而提高教学质量。
三、实践的目的教学实践的目的是为了促进学生的发展和成长。
通过实践,教师能够发现学生的兴趣爱好和潜力,了解学生的个体差异,因材施教,为学生提供个性化的教育服务。
同时,实践也是为了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和社会适应能力,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四、实践的方法教学实践的方法多种多样,可以包括实地教学、实验教学、案例教学等。
教师可以根据不同学科的特点和学生的需求,选择合适的实践方法。
同时,教师还可以利用现代技术手段,如多媒体教学、网络教学等,提升实践效果。
五、实践的形式教学实践的形式不仅可以是课堂教学,还可以是实践课程、教学活动和实践项目等。
通过多种形式的实践,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创新能力。
六、研究的目的教学研究是指教师对教学活动进行深入分析和研究的过程。
研究的目的是为了改进教学方法和教学策略,提高教学质量和效果。
通过研究,教师可以发现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之处,并及时进行调整和改进。
七、研究的方法教学研究的方法包括实证研究和理论研究两种。
学科教学研究与实践

学科教学研究与实践一、引言学科教学研究与实践是教育领域中一项重要的工作,其作用在于促进教学质量的提高,推动学科教学的创新与发展。
本文将从学科教学研究的重要性、影响因素以及实践策略等方面展开论述。
二、学科教学研究的重要性学科教学研究对于提升学科教学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首先,学科教学研究能够推动教育思想的更新。
通过深入研究学科教学的内涵和外延,促进教师对教育目标、教育内容以及教育方法的认识更新,从而提升学科教学的科学性和有效性。
其次,学科教学研究有利于挖掘学科教学的潜力。
通过对学科特点和学生需求的深入研究,可以发现学科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解决办法,进而提升学科教学的质量和效果。
最后,学科教学研究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学科素养。
通过开展学科教学研究,可以为学生提供更高质量的学科教育资源,培养学生的学科兴趣和学习能力,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三、学科教学研究的影响因素学科教学研究的质量与有效性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
首先,学科教师的专业能力是影响学科教学研究成果的重要因素。
学科教师应具备深厚的学科知识和教育理论基础,同时具备扎实的研究能力和方法论。
其次,学科教学研究的资金和物质支持也影响着学科教学研究的开展。
只有有足够的经费和设备支持,才能保证学科教学研究的深入和细致。
此外,学科教学研究的环境和氛围也对其产生影响。
一个积极支持学科教学研究的环境可以激发教师的研究热情,增强学科教学研究的活力和创造力。
四、学科教学研究的实践策略为了提高学科教学研究的质量和效果,需要采取一系列的实践策略。
首先,建立学科教学研究的团队合作机制。
通过建立团队,可以实现专业知识和研究方法的共享和交流,提高研究水平和效率。
其次,构建学科教学研究的网络平台。
利用互联网和信息技术,建立学科教学资源的共享平台,方便教师之间的合作和交流,促进学科教学研究的开展。
此外,鼓励学科教师参与学科教学研究项目。
通过开展学科教学研究项目,可以提高教师的研究能力和水平,同时也可以为学科教学研究提供更多的资源和资金支持。
“你知道吗”教学研究与实践

“ 你知道 吗” 目。部 分教 师在教学 中对 “ 栏 你
知道吗” 目的 内容有 所 关 注 , 仅停 留在 栏 但 “ 了解” 知 道” “ 这一层 面 , 没有将 它作 为教 学
的铺地 锦、 辗转 相除等古 代算法 , 冲之 、 祖 韦
资源进行开发 。有的教师仅把它作为知识拓
展, 在课 上让学 生一读 了之 , 或简单介 绍 ; 有 的教师则 布置课后 自学 , 让学 生上 网查找 或 有关资料 。我们认 为, 有必要充分挖 掘“ 你知
3 o页求最大公因数 与最小公倍数的方法 。
体验 : 在参与数学活动中获得数学经验, 感
3 6
教 育研 究与 评论 .J 教 育 教学 ,学 、
教材剖析
受数学 的价值。如五年级 ( 下册) 18页 20 第 0 0
米起跑时为什么外圈要 比里圈向前移 37 米。 .7
二 、 合 教 学 , 显 “ 知 道 吗 ” 学 价 值 整 凸 你 教
确定位教学 目标 。
通过讨论 , 我们认识到 :你知道 吗” 目 “ 栏 穿插于单元之 中, 中有介绍数学背景 知识 、 其
年级( 下册) 1 页关于经线和纬线的介绍。 第 7
应用 : 能综合运用知识 , 灵活 、 合理地选择
有关方法解决数学 问题 。如五年级 ( 下册) 第
数学人物或数学 史实 的 内容 , 引导师 生关 注 数学知识产 生 的背景 , 现数学 知识பைடு நூலகம் 生 的 再
受到前人的创新 和探索精神 。 2 .将“ 你知道 吗” 内容 适 当改造 , 帮助 学
生深 化 对 数 学 知 识 的 理 解 。
引领 学生感 受前人的数学创造。
教研组的教学课题研究与实践

教研组的教学课题研究与实践教研组作为学校的教研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承担着推动教师专业发展和促进教学质量提高的重要职责。
教研组的教学课题研究与实践,则是教研组成员积极探索教学改革的一种重要方式。
本文将介绍教研组的教学课题研究与实践的主要内容和作用,并探讨如何进行有效的教学课题研究与实践。
一、教研组的教学课题研究与实践的主要内容教研组的教学课题研究与实践是指教师围绕教学中的热点、难点问题,进行深入研究和实践探索的活动。
教学课题可以涉及各个学科和教学环节,如教学方法、教学内容、学习评价等。
1.教学课题的确定教研组成员可以根据学校的教学需要、学科发展方向和自身的专业特长,确定一个具有指导性和针对性的教学课题。
课题的确定应当充分考虑学生的实际需求和特点,关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困难,以便找到合适的研究方向。
2.教学课题的研究在确定教学课题之后,教研组成员应当进行系统的研究。
可以参考教育文献、教学研究成果和相关教材,探索适合的教学策略和方法。
同时,可以通过对学生实际学习情况的观察和调研,了解学生的学习需求和问题,为课题研究提供实证材料。
3.教学课题的实践教学课题的实践是教研组研究的重要环节。
通过设计和实施一系列的教学活动,教研组成员可以测试和验证自己的教学策略和方法。
实践过程中,需要详细记录和反思教学效果,及时调整教学方法,以便不断改进教学。
二、教研组的教学课题研究与实践的作用教研组的教学课题研究与实践对于教师个人和学校的教学质量提升都有积极的意义。
1.促进教师专业发展通过课题研究和实践,教师可以提升自己的教学能力和教育教学理论水平。
教研组成员可以深入探索教育教学领域的前沿问题,加强自身的教学研究能力和创新能力。
同时,与其他教师的交流和合作,可以促进教师之间的相互学习和共同进步。
2.推动教学改革教研组的教学课题研究与实践是教学改革的有效途径。
教师通过实践教学策略和方法,不断改进和创新教学模式,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和兴趣。
教学实践研究的概念界定(3篇)

第1篇一、引言教学实践研究作为一种研究方法,近年来在我国教育领域得到了广泛关注。
它关注教师的教学实践,旨在提高教学质量,促进教师专业发展。
本文将从教学实践研究的概念界定、研究方法、研究对象等方面进行探讨。
二、教学实践研究的概念界定1. 教学实践教学实践是指教师在教育教学过程中,运用教育理论、教学方法和教育技术,对教学活动进行设计、实施、评价和反思的过程。
它包括课堂教学、课外辅导、教学管理、教学研究等方面。
2. 教学实践研究教学实践研究是指在教育教学实践中,研究者以教育教学问题为研究对象,运用科学的方法和手段,对教育教学现象进行观察、分析、实验和反思,以揭示教育教学规律,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研究活动。
三、教学实践研究的特点1. 实践性教学实践研究强调研究者在教育教学实践中的亲身参与,关注教育教学过程中的实际问题,以解决实际问题为目标。
2. 系统性教学实践研究强调对教育教学现象的全面、深入分析,从多个角度、多个层面进行研究,形成对教育教学问题的全面认识。
3. 反思性教学实践研究强调研究者对教育教学实践的反思,通过反思,不断改进教育教学方法,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4. 发展性教学实践研究关注教育教学的发展,以促进教育教学的改革与创新为目标。
四、教学实践研究的方法1. 观察法观察法是教学实践研究中最常用的方法之一,研究者通过观察教育教学现象,了解教育教学活动的实际情况,为研究提供依据。
2. 调查法调查法是通过收集、整理和分析相关资料,了解教育教学现象的现状和问题,为研究提供依据。
3. 实验法实验法是通过对教育教学现象进行人为干预,观察和记录干预效果,以揭示教育教学规律的研究方法。
4. 案例分析法案例分析法是通过对教育教学现象的典型案例进行深入分析,以揭示教育教学规律的研究方法。
5. 行动研究法行动研究法是研究者将研究与实践相结合,通过实践来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以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研究方法。
五、教学实践研究对象1. 教师教学行为研究教师的教学行为,分析教师的教学方法、教学策略、教学评价等方面的特点,以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
教育教学研究实践(3篇)

第1篇一、引言教育教学研究是教育工作者在教育教学实践中,对教育现象、教育问题进行观察、分析、实验、总结,以寻求教育规律、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一种科学活动。
教育教学研究实践是教育工作者将教育教学理论应用于实践的过程,是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重要途径。
本文将从教育教学研究实践的目的、方法、内容、成果等方面进行探讨。
二、教育教学研究实践的目的1. 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教育教学研究实践的主要目的是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使教育工作者能够更好地适应社会发展的需求,培养出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素质人才。
2. 深化教育教学改革教育教学研究实践有助于深化教育教学改革,推动教育教学模式的创新,促进教育公平,提高教育质量。
3. 丰富教育教学理论教育教学研究实践是教育教学理论发展的源泉,通过实践探索,可以不断丰富和完善教育教学理论。
三、教育教学研究实践的方法1. 观察法观察法是教育教学研究实践中常用的一种方法,通过对教育现象的观察,发现教育问题,为教育教学研究提供素材。
2. 调查法调查法是通过对教育对象、教育环境等进行调查,收集数据,分析问题,为教育教学研究提供依据。
3. 实验法实验法是通过对教育教学过程进行设计、实施、观察、分析,验证教育教学理论的科学性、有效性。
4. 经验总结法经验总结法是通过对教育教学实践中的成功经验和失败教训进行总结,提炼出具有普遍意义的教育教学规律。
四、教育教学研究实践的内容1. 教学内容与方法改革教学内容与方法改革是教育教学研究实践的重要内容,包括课程设置、教材编写、教学方法、教学手段等方面。
2. 教育评价改革教育评价改革是教育教学研究实践的重要任务,包括评价体系的构建、评价方法的创新、评价结果的运用等方面。
3. 教育信息化建设教育信息化建设是教育教学研究实践的重要方向,包括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的融合、教育资源的开发与共享等方面。
4. 教育公平与教育质量提升教育公平与教育质量提升是教育教学研究实践的核心内容,包括教育资源均衡配置、教育机会均等、教育质量监控等方面。
初中的教学研究与实践

初中的教学研究与实践初中阶段是学生成长和发展的关键时期,对于教育工作者来说,深入开展教学研究与实践是提高教学质量、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途径。
在初中教学中,教师需要关注学生的身心特点和认知发展水平。
初中学生正处于青春期,他们在生理和心理上都经历着巨大的变化。
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中不仅要传授知识,还要关注学生的情感需求,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为学生创造一个积极、和谐的学习环境。
课程设置是初中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这个阶段,学科的种类逐渐增多,知识的深度和广度也不断加大。
因此,合理安排课程,确保各个学科之间的平衡和衔接至关重要。
例如,语文、数学、英语作为基础学科,应当注重培养学生的基本素养和综合能力;而物理、化学、生物等学科,则需要通过实验和实践活动,激发学生的探究兴趣和创新思维。
教学方法的选择直接影响着教学效果。
传统的讲授式教学在知识传授方面具有一定的优势,但在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创新能力方面可能存在不足。
因此,教师应当结合教学内容和学生的实际情况,灵活运用多种教学方法。
比如,小组合作学习可以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精神和沟通能力;问题导向学习能够激发学生的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项目式学习则可以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深化对知识的理解和应用。
在初中教学实践中,信息技术的应用也为教学带来了新的机遇和挑战。
多媒体教学手段可以使抽象的知识变得更加直观形象,有助于学生的理解和记忆。
在线学习平台为学生提供了丰富的学习资源,方便学生自主学习和拓展知识。
但同时,教师也要注意引导学生正确使用信息技术,避免沉迷网络和电子设备。
教学评价是教学过程中的重要环节。
传统的以考试成绩为主要评价标准的方式存在一定的局限性,不能全面反映学生的学习过程和综合素质。
因此,应当建立多元化的评价体系,包括课堂表现、作业完成情况、小组合作能力、实践操作能力等多个方面。
通过多元化的评价,能够更准确地了解学生的学习状况,为教学调整提供依据。
教材的选择和使用也是教学研究的重要内容。
教学研究的实践与应用

教学研究的实践与应用教学研究一直被认为是教育领域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它对于教师的教学效果和学生的学习成果起着关键性的作用。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能够通过研究不同的教学方法和策略,提高教学质量并满足学生的需求。
本文将探讨教学研究在实践中的应用,并分析其对教师和学生的影响。
教学研究的实践是指教师在日常教学中运用系统的研究方法和技巧,对教学过程进行观察、记录、分析和总结。
通过这些研究的实践,教师能够不断深入地了解学生的学习特点和教学环境中的问题,从而更好地指导学生的学习。
教学研究的实践包括以下几个方面:首先,教师可以通过教学研究的实践来不断改进自己的教学方法。
教学方法的选择对于教学的效果具有决定性的影响。
通过实践和研究,教师可以了解到哪些方法和策略对学生更有效,并根据不同的学习情况进行调整和改进。
例如,在教授数学知识时,某些学生可能对抽象的概念难以理解,教师可以运用具体的例子和实际应用来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理解能力。
其次,教师可以通过教学研究的实践来提高学生的学习动力和参与度。
传统的教学往往以教师为中心,学生只是被动地接受知识。
但是,当教师主动地进行教学研究并将研究成果应用到实践中时,学生会感受到教师的关注和用心,并对学习产生更大的兴趣和动力。
例如,教师可以通过调查问卷、小组讨论等方式了解学生的学习需求,并根据研究结果调整教学内容和方式,使学生更积极地参与到教学过程中。
此外,教学研究的实践还可以促进教师之间的交流与合作。
在教育领域中,教师的交流与合作对提高整体教育水平具有重要意义。
通过参与教学研究的实践,教师可以相互学习、借鉴和交流成功的教学经验,从而进一步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
例如,教师可以组织教研活动,分享自己的教学方法和心得体会,与其他教师进行交流和讨论,共同探讨教学中的问题和解决方案。
对于学生来说,教学研究的实践同样意义重大。
通过教学研究,教师能够更好地了解学生的学习需求和兴趣,进而个性化地指导学生的学习。
教案的研究与实践

教案的研究与实践教案是指教师为开展课堂教学活动而精心设计的一种教学计划。
它是教师在教学前对课堂教学进行全面安排和布置的一种指导性文件。
教案的研究与实践是教学领域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对于提高教学质量和促进学生学习效果都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1. 教案的研究意义教案在教学过程中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
首先,教案是教师根据学科教学大纲和教学要求对教学活动进行规划的基础,能够帮助教师全面、有序地组织教学内容。
其次,教案是教师针对不同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个性化教学的桥梁,可以根据学生的特点和需求进行灵活调整。
此外,研究教案还可以促进教师的专业成长和教学理论的深化,提高教师的教学能力。
2. 教案的设计要素教案的设计要素包括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资源和教学评价等方面。
教学目标是教案设计的核心,它明确了教师希望学生在本节课中达到的知识、能力和情感目标。
教学内容是根据学科教学大纲和教学要求确定的,包括所要进行的具体教学内容和教材的选择。
教学方法是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采用的教学策略和手段,可以根据学生的认知特点和学习风格进行选择。
教学资源包括教学用具、教材、多媒体等,在教案设计中需要充分考虑如何科学合理地利用这些资源进行教学。
教学评价是对学生学习效果的检测和评估,可以通过课堂观察、作业考核和测验等方式来进行。
3. 教案的实施过程教案的实施过程需要教师充分准备,并根据教案的设计进行有序的教学活动。
教师首先要熟悉教案内容,并对所需教学资源进行准备和检查。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及时调整,注意引导和激发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同时,教师还要注意课堂管理,保持课堂秩序和学习氛围。
在教学结束后,教师需要进行教学反思和评估,总结教学经验,为今后的教学改进提供参考。
4. 教案的优化与创新随着教学模式的不断发展和教育理论的不断更新,教案的优化与创新变得越来越重要。
教师可以通过反思自己的教学实践,不断完善和改进教案设计,提高教学效果。
教学研究与创新实践

教学研究与创新实践引言:教育是社会发展的基础,而教学是教育的核心。
在不断变化的时代背景下,教学研究与创新实践显得尤为重要。
本文将从认识与理解、实践与培养、评价与反馈三个方面展开探讨。
一、认识与理解教学研究是指教师通过对教学过程和教与学效果的研究,以提高教学水平为目标的系统活动。
教学研究可以通过学科知识的探讨、教育理论的阐述以及案例分析等方式进行。
教师要深入理解教学研究的内涵和意义,明确研究的目标和方向,不断提高自身的教学能力和水平。
二、实践与培养教学研究的关键在于实践,只有深入实践,才能使研究成果得到验证和应用。
实践中主要包括教学设计、教学实施和教学反思等环节。
培养教学研究的能力,可以通过参与教学项目、教学讲座以及参观交流等途径实现。
教师需要在持续的实践中提升自身的教学创新能力,并将创新实践成果扩散到更多的教育教学领域。
三、评价与反馈教学研究的成果应该得到评价和反馈,以便指导教师的进一步研究和实践。
评价可以通过学生的反馈、同行的评议和专家的指导等方式进行。
反馈是反映研究成果的有效途径,能够帮助教师发现问题、改进教学和提升教学质量。
四、知识的更新教学研究与创新实践的过程中,离不开对知识的更新。
在快速发展的社会中,知识更新的速度是非常快的。
教师需要通过持续学习,不断更新自己的专业知识和教育理念,以适应时代的需求。
五、反思与改进反思是教学研究和创新实践的重要环节,教师需要对自己的教学进行反思,不断改进教学方法和策略。
通过反思,教师可以深入分析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找到问题的根源,并采取相应的改进措施。
六、协作与合作教学研究和创新实践需要教师之间的协作和合作。
教师可以通过研讨会、讲座等形式进行交流,分享教学的经验和成果。
同时,还可以与其他学科教师进行合作,开展跨学科教学研究,提高教学的整体效果。
七、教学资源的利用教学研究和创新实践需要充分利用各种教学资源。
教师可以通过教材、网络资源、教学设备等多种途径获取教学资源,并灵活运用于教学中。
教师教学研究与实践总结

教师教学研究与实践总结近年来,教师教学研究与实践得到了广泛关注和重视。
本文将从教师教学研究的重要性、学科教学研究、教师教学改进、多元化教学、教学资料的选择和使用、课堂管理、教育技术的应用、教学评估、教师专业发展、教学团队合作以及教师自我反思等方面展开探讨。
首先,教师教学研究对于提高教学质量至关重要。
通过教学研究,教师能够深入了解学生的学习需求和特点,进而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教学安排和设计,以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和满意度。
其次,学科教学研究是教师教学研究的重要内容之一。
不同学科的特点不同,教师需要针对不同学科的教学目标、教学方法和教学资源进行研究,以提高学科教学的针对性和有效性。
例如,在数学教学研究中,教师可以通过分析学生的数学思维过程和解题方法,找到学生容易出现的问题,从而针对性地进行教学调整。
教师教学改进也是教师教学研究的重要目标之一。
教师可以通过教学研究,了解自己的教学优势和不足,进一步改进自己的教学方法和策略。
例如,教师可以通过与其他教师进行教学观摩和交流,学习借鉴其他教师的教学经验和成功案例,以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
多元化教学是教师教学研究的重要内容之一。
在教学研究中,教师可以探索和尝试不同的教学方法和策略,以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求。
例如,通过小组合作学习、问题解决学习等方式,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师在教学中选择和使用教学资料也是教学研究的重要内容之一。
教师需要根据学科特点和学生的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教学资料,以提高教学效果和学生的学习兴趣。
例如,在语文教学中,教师可以选择一些有趣的文学作品和阅读材料,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阅读乐趣。
课堂管理也是教师教学研究的重要内容之一。
教师需要通过教学研究,了解有效的课堂管理方法和策略,以提高教学效果和课堂秩序。
例如,在课堂管理中,教师可以采用积极的奖惩机制和激励措施,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参与度。
教育技术的应用是教师教学研究的重要内容之一。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你知道吗”教学研究与实践蒋守成(金坛市华罗庚实验学校,213200)摘要:苏教版数学教材“你知道”栏目作为一个非考试内容,教学目标是隐性的,教师对它缺乏合理的定位,我集名师工作室的智慧对这一全新的栏目进行专题研究,通过定位目标,整合内容,丰富内涵等方式拓展了学生的数学视野,学会了数学地思维,全面提升了学生的数学素养。
关键词:“你知道”教学“你知道”拓展苏教版教材从三年级(上册)开始编排了“你知道吗”栏目。
教师对“你知道吗”栏目的内容有所关注,但仅停留在“了解”“知道”这一层面,没有将它作为教学资源进行开发。
有的教师仅把它当做知识拓展,在课上让学生一读了之,或简单介绍,有的教师布置课后自学,或让学生上网查找有关资料。
我们认为,有必要充分挖掘“你知道吗”栏目的教学资源,使之与课堂教学有机整合,凸显“你知道吗”的教学价值。
一、解读教材,定位“你知道吗”教学目标“你知道吗”是教材结合相关内容设计的一个阅读与思考栏目,一般这一栏目的内容并非考试内容,因而部分教师对这一栏目的教学缺乏合理的定位,有效的教学策略也不多。
因此,我们组织教师进行教学沙龙,以准确定位教学目标。
通过讨论,我们认识到:“你知道吗”栏目穿插于单元之中,其中有介绍数学背景知识、数学人物或数学史实的内容,引导师生关注数学知识产生的背景、再现数学知识产生的过程、揭示知识发展的前景。
例如,自然数、分数、小数表示法的发展史,计时、计量长度、质量等测量工具的进步史,令人惊叹不已的铺地锦、辗转相除等古代算法,祖冲之、韦达、陈景润等数学家研究数学的成果。
也有介绍数学与现实生活或与其他学科相联系的内容,体现数学在现代生活和其他学科中的广泛应用,激发学生自主阅读和思考的兴趣,体会数学的价值。
各册教材中的“你知道吗”栏目内容一共有70次。
根据“你知道吗”内容本身的特点,我们初步拟定了“你知道吗”四个层次的教学达成度。
知道:读一读,了解大概内容。
如五年级(下册)第14页李治系统运用和发展了“天元术”,第102页关于圆周率的内容。
理解:能知道是什么,还明白为什么。
如五年级(下册)第17页关于经线和纬线的介绍。
应用:能综合运用知识,灵活、合理地选择有关的方法解决数学问题。
如五年级(下册)第30页求最大公因数与最小公倍数的方法。
体验:在参与数学活动中获得数学经验,感受数学的价值。
如五年级(下册)第108页200米起跑时为什么外圈要比里圈向前移3.77米。
二、整合教学,凸显“你知道吗”教学价值小学数学学习的现实意义不仅仅是套用某些公式去解决一些模仿性的问题,其更重要的意义在于培养从现象中抽取本质、从大量信息中发现内在的规律、从繁杂中寻求简洁、从有限中推导无限等数学思维能力。
因此,我们注意合理选择教学方法进行数学思想方法的渗透,将数学内在的精神以一种可以触摸、可以表达、可以分享的方式告诉学生,让学生受到数学文化的滋养,并转化为他们今后认识世界的不竭力量源泉。
1.将“你知道吗”贯穿于教学过程之中,引领学生感受前人的数学创造。
在某些内容的教学过程中,学生需要经历的过程与方法跟前人认识这一事物本质的过程基本是一致的,并且其内容难度学生可以接受,因此,可以将“你知道吗”内容贯穿教学过程,引领学生“再创造”。
例如,四年级(下册)第111页“你知道吗”在《用字母表示数》这一单元中简要介绍了最早有意识地系统使用字母表示数的法国数学家韦达。
我们在教学中将这一内容穿插在学生认识用字母表示数的概括性特点的过程之中。
师:大家对“a×4”表示的意义讲得这样丰富多彩。
你们知道吗?最早使用字母表示数的数学家是古希腊的丢蕃图,他想到了用“缩写”的方法来表示,如,每个重量×4,取“重”发音的第一个字母,表示成“z ×4”;每个价钱×4就用j×4,但这并没有给数学家研究数学带来更多的方便。
到了16世纪,法国数学家韦达想,如果把各种情境中字母表示的特定意思都去掉的话,不都是一个数和4相乘吗?所以,韦达就表示成了a×4,这里的a还是特定的意思吗?生(异口同声):不是!师:自从韦达像现在这样把字母当作符号表示数之后,许多数学难题得到了解决,数学获得了飞速发展,韦达被称为现代“代数学之父”。
老师想请大家猜一猜从丢番图用缩写的方法表示数到韦达把字母当作符号来表示数,用了多少年时间?生:10年,50年,100年……师:整整1200年。
正是历史上无数的数学家百折不挠、潜心钻研,才有我们今天这么多经典的学习内容。
这样的教学充盈着人类智慧递进的历程,为学生建构用字母表示数的意义提供了支撑。
学生在数学学习的过程中感受到前人的创新和探索精神。
2.将“你知道吗”内容适当改造,帮助学生深化对数学知识的理解。
“你知道吗”的教学不应该仅仅是一种“告诉”,我们应有效地开发利用这一教学资源,以帮助学生深化对于相关数学知识的理解。
三年级(下册)第97页的“你知道吗”编排在《统计》单元中,主要介绍计算平均分时往往要去掉一个最高分和一个最低分。
我们在练习课中对这一内容进行了开发利用。
创设情境:学校要从甲、乙两位选手中选一人参加演唱比赛,预赛中6位评委给他们打的分数如下:甲选手:47 78 82 80 81 82乙选手:76 78 80 75 76 77应该选谁参加比赛?经过计算,甲的平均分为(47+78+82+80+81+82)÷6=75(分),乙的平均分为(76+78+80+75+76+77)÷6=77(分)。
答案似乎很明了。
然而,多数学生通过观察产生了疑问:“从总体上看是甲得分高,为什么实际计算平均数的时候却是乙的得分高呢?”学生很快发现:“有一位评委给甲打的分过低,大大拉低了他的平均分。
应该去掉这个最低分,再求平均数。
”这一想法得到了一部分学生的响应,于是大家就怎样求平均数展开了争议。
最后,大家商定:为公平起见,同时去掉一个最高分和一个最低分,再求平均数。
甲的最后得分为(78+82+80+81)÷4≈80分,乙的最后得分为(76+78+76+77)÷4≈77分。
对这一结果,同学们都认为比较合理。
在随后的阅读与交流中,同学们感悟到“去掉最高分和最低分”对平均数产生的影响,初步体验了“个别极端数据会破坏平均数的代表性”,为六年级学习众数和中位数提供了经验。
3.将“你知道吗”与现实生活相链接,促使学生获得新的收获。
我们将“你知道吗”与学生的现实生活相链接,唤醒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引导学生用数学知识来解释生活现象,体验数学知识在生活中的运用,感受数学的价值。
六年级(下册)第29页的“你知道吗”编排在《长方体和正方体体积》这一单元。
我们在复习课中设计系列问题,引发学生进行思考与实践。
(1)在冰箱的包装箱上有这样的乘法算式,506×620×1260mm,根据算式你能求出冰箱的实际大小吗?(2)为什么生活中的包装箱要用乘法算式表示大小?这样表示有什么优越性?(3)生活中有很多物体上都有乘法算式,搜集一些实例,并说说它们表示的意思。
4.将“你知道吗”专题开发,引导学生进行深入探究。
数学教师要善于挖掘数学本身的魅力,把枯燥的公式、定理、法则形象化,让纯粹的数字鲜活起来,充满儿童色彩,引领学生积极探索、领悟数学的奥秘,感受数学的力量。
我们根据教学内容和目标,分三种专题对“你知道吗”进行开发,以数学特有的魅力去吸引学生,激励学生。
第一种专题,对生活现象的解读。
例如,五年级(下册)圆的周长教学之后,我们针对“你知道吗?”内容分两部分和学生一道展开研究。
第一部分是阅读前的铺垫,让学生发现规律,为解读生活现象服务。
活动一:美丽的圆形音乐喷泉问题。
“(出示图片)一个美丽的圆形音乐喷泉是经过两次扩建而成的。
原来这个圆形音乐喷泉的半径是9米,第一次扩建半径增加了1米,第二次扩建半径又增加了1米,你知道这个圆形音乐喷泉的周长发生了怎样的变化吗?两次增加的周长一样吗?”引导学生通过猜测、验证、发现规律,圆的半径每次增加1米,周长增加的长度都是2π×1米,增加的长度与原来半径的大小无关。
活动二:阅读数学童话故事,进一步感受规律,并抽象出增加的周长公式为2×3.14×a(a表示增加的半径)。
第二部分也安排了两个活动,一是运用规律解读跑道前移问题,二是将体育和数学相结合。
活动三:运动场上的圆周长问题。
围绕书上的“你知道吗”展开深刻地阅读,要求学生边读边画,自由提问,(1)针对问题,教师将教材原图加工成下图,便于学生联系规律解释2号跑道的整圆比1号跑道的整圆周长增加多少。
(2×3.14×1.2)(2)质疑:200米赛跑要跑完整圆吗?根据学生回答补充板书:2×3.14×1.2÷2=3.77(米)。
理解从二号跑道开始每一条跑道的起跑线都比前一条跑道前移3.77米。
(3)那400米赛跑呢?你能自己算出2号跑道的运动员比1号跑道的运动员要往前移动多少米吗?活动四:介绍前伸数。
在径赛中,把从2号跑道开始,每条跑道的起跑线比它里面的一条跑道向前移的米数叫做“前伸数”。
目的是在田径竞赛时,为了使运动员所跑的距离相等,使比赛具有公平性。
提问:那800米、1500米比赛时,起点的前伸数是多少呢?是不是按照刚才的规律类推呢?有兴趣的同学可以查阅资料或咨询体育老师。
第二种专题,对古代算法的现代追寻。
例如,四年级(上册)15页的“你知道吗”介绍了古人计算除法的经验,我们将其开发成专题课《奇妙的算法》。
教学过程由四个活动板块组成。
活动一:阅读理解古代除法试商经验之一“同头无除商八、九”,并尝试运用,感受其算法的巧妙。
活动二:独立或小组合作对古代试商经验之二“除数折半商四五”进行运用,并能快速、正确地试商。
活动三:提供阅读材料“差数试商法”,在分享中进一步完善“同头无除商八、九;除数折半商四、五”的试商经验。
活动四:自主探究和11相乘的积的规律,并能创造出一条简易的经验。
四次活动经历了四个过程:解读经验─运用经验─完善经验─创造经验,让学生吸收古算法的原汁,掌握数学知识的精华。
第三种专题,对问题本质的自主探究。
例如,五年级(下册)第六单元实践活动《球的反弹高度》后安排了“你知道吗”,主要介绍球的弹性取决于球内部所受到的压力,以及正式进行球类比赛对球的弹性要求。
我们思考这样的介绍有利于学生深化对实验结果的认识,为学生在生活实践中进一步验证其中的科学性提供了条件。
因此我们组织学生分组对乒乓球、篮球、排球、足球四种球进行实践探究。
得到的结论是:同样的球,在不同材料的地面上,反弹高度不同;充气足够的球比充气不足的球还硬,反弹的高度也比较大;球的重量并不影响球的反弹高度,重量轻的球,反弹高度不一定大,较重的球,反弹高度不一定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