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理2018临床路径实施方案
临床路径实施方案
![临床路径实施方案](https://img.taocdn.com/s3/m/c1e514366c85ec3a86c2c515.png)
******医院2018年临床路径实施方案为能更规范的开展临床路径工作和医护人员在常见病种的诊疗流程,进一步加强医疗质量管理,保障医疗安全,提高卫生资源利用效率,控制和降低临床常见病医药费用,减轻患者负担,根据卫生部2017年发布的《医疗机构临床路径管理指导原则》文件精神,结合我院实际,制订2018年临床路径管理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以人为本”,落实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相关工作,贯彻国家基本药物制度,进一步规范临床诊疗行为,不断提高医疗质量和效率,为人民群众提供安全、有效、方便、价廉的医疗服务。
二、明确职责骨科住院部须成立临床路径实施小组,骨科住院部主任和护士长任组长,把临床路径工作作为重点工作来抓。
所有医护人员对医务科下发的由邓先堂院长汇编的《中医临床路径》一书要认真学习,对我院目前制定的8个中医临床路径标准诊疗规范逐一掌握,并认真实施临床路径管理方案。
三、实施临床路径管理的相关要点严格按照国家卫生部2017年发布的《医疗机构临床路径管理指导原则》对临床路径进退严格把关。
拟进入临床路径的患者应先进行入径评估,满足以下条件方可进入临床路径:1、诊断明确;2、没有严重的合并症;3、预期能够按临床路径设计流程和时间完成诊疗项目。
进入临床路径的患者出现以下情况之一时,应当退出临床路径:1、患者出现严重并发症,需改变原治疗方案的;2、患者个人原因无法继续实施的;3、对入院第一诊断进行修正的;4、因合并症或检查发现其他疾病,需转科治疗的;5、其他严重影响临床路径实施的。
规范临床抗菌药物应用。
应当严格落实危急值管理制度。
当患者在临床路径实施过程中出现危急值情况,应当立即召集临床路径进领导小组行评估,确定是否退出路径,确保患者安全。
还应当做好临床路径变异的记录、分析、报告和讨论工作。
对反复发生同一变异,可能影响此病种临床路径实施的,应及时、仔细查找原因,必要时通过修改临床路径等措施进行整改。
2018肺胀--肺病科中医临床路径
![2018肺胀--肺病科中医临床路径](https://img.taocdn.com/s3/m/6d01b3752a160b4e767f5acfa1c7aa00b52a9dc6.png)
2018肺胀--肺病科中医临床路径肺胀(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中医临床路径是针对西医诊断为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的住院患者而制定的。
以下是该路径的标准住院流程:一、适用对象中医诊断为肺胀(TCD编码:BNF060);西医诊断为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ICD-10:J44.001/J44.101)。
二、诊断依据1.疾病诊断:参照《中医内科学》(XXX主编,XXX,2012年出版)以及2018年XXX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学组制定的诊疗指南修订版和2018GOLD指南。
2.病期诊断:参照2018年XXX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学组制定的诊疗指南修订版和2018GOLD指南,包括急性加重期和稳定期。
3.证候诊断:参照《中医内科学》(XXX主编,XXX,2012年出版),常见证型包括痰浊壅肺证、痰热郁肺证、痰蒙神窍证、肺肾气虚证和阳虚水泛证。
三、治疗方案的选择参考XXX印发的“肺胀(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中医诊疗方案(2018年版)”。
四、标准住院日为≤14天。
五、进入路径标准1.第一诊断必须符合肺胀(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患者。
2.急性加重期患者。
3.急性发作之病情危重需气管插管、机械通气的患者不进入本临床路径。
4.当患者同时具有其他疾病诊断,但在住院期间不需要相关特殊处理且也不影响第一诊断的临床路径流程实施时,可以进入本路径。
六、中医证候学观察四诊合参,收集该病种不同证型的主症、次症、舌、脉特点。
注意证候的动态变化。
七、入院检查项目1.必需的检查项目包括血常规、胸部影像学检查(胸部CT或胸片)、血气分析、肺功能、肝功能、肾功能、电解质、血糖、尿粪常规和心电图。
2.可选择的检查项目根据病情需要而定,如凝血功能、腹部B超、超声心动图、痰涂片及痰培养+药敏等。
八、治疗方案根据辨证选择口服中药汤剂或中成药,痰浊壅肺证可采用化痰降气、健脾益肺的方案,痰热郁肺证可采用清热化痰、祛痰平喘的方案,痰蒙神窍证可采用化痰开窍、通腑醒神的方案。
2018年临床路径诊疗方案分析、总结、评估、优化
![2018年临床路径诊疗方案分析、总结、评估、优化](https://img.taocdn.com/s3/m/bcae508b7f1922791788e80d.png)
2018年临床路径分析及总结在医院的要求下,我科近3月来开展了中风病、项痹病、腰痛病的临床路径,经过不断的修改、不断的完善,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也存在诸多的不足。
目前大概的总结如下:一、近3个月总的出院病人约200人,进入临床路径的约121人,占60.50%,退出的约22人,占进入路径的18.10%。
二、分析我科目前进入路径的困难1.合并脑梗死后出血或其他严重疾病而影响第一诊断者需退出路径。
2.辅助检查结果异常,需要其他相关专业处理,或因此导致住院时间延长和住院费用增加。
3.住院期间病情加重,出现并发症,需要其他相关专业诊治,导致住院时间延长和住院费用增加。
4.既往合并有其他系统疾病,脑梗死后可能导致既往疾病加重而需要治疗,导致住院时间延长和住院费用增加。
三、,在今后路径中逐渐完善。
个人工作业务总结本人于2009年7月进入新疆中正鑫磊地矿技术服务有限公司(前身为“西安中正矿业信息咨询有限公司”),主要从事测量技术工作,至今已有三年。
在这宝贵的三年时间里,我边工作、边学习测绘相专业书籍,遇到不懂得问题积极的请教工程师们,在他们耐心的教授和指导下,我的专业知识水平得到了很到的提高,并在实地测量工作中加以运用、总结,不断的提高自己的专业技术水平。
同时积极的参与技术培训学习,加速自身知识的不断更新和自身素质的提高。
努力使自己成为一名合格的测绘技术人员。
在这三年中,在公司各领导及同事的帮助带领下,按照岗位职责要求和行为规范,努力做好本职工作,认真完成了领导所交给的各项工作,在思想觉悟及工作能力方面有了很大的提高。
在思想上积极向上,能够认真贯彻党的基本方针政策,积极学习政治理论,坚持四项基本原则,遵纪守法,爱岗敬业,具有强烈的责任感和事业心。
积极主动学习专业知识,工作态度端正,认真负责,具有良好的思想政治素质、思想品质和职业道德。
在工作态度方面,勤奋敬业,热爱本职工作,能够正确认真的对待每一项工作,能够主动寻找自己的不足并及时学习补充,始终保持严谨认真的工作态度和一丝不苟的工作作风。
中风病的临床路径实施方案2018
![中风病的临床路径实施方案2018](https://img.taocdn.com/s3/m/ded5554eff00bed5b9f31d67.png)
xxx医院康复科中风病(脑梗死)恢复期中医诊疗方案(2018)中医病名:中风(中经络)(TCD:BNG080)西医病名:脑梗死(ICD10:I63)一、诊断(一)疾病诊断1.中医诊断:参照中华中医药学会发布的《中医内科常见病诊疗指南》 (ZYYXH/T19-2008) 。
主要症状:偏瘫、神识尚清,言语謇涩或不语,偏身感觉异常,口舌歪斜。
次要症状:头痛、眩晕,瞳神变化,饮水发呛,目偏不瞬,共济失调。
急性起病,发病前多有诱因,常有先兆症状。
发病年龄多在40岁以上。
具备2个主症以上,或1个主症、2个次症,结合起病、诱因、先兆症状、年龄等,即可确诊;不具备上述条件,结合影像学检查结果亦可确诊。
2.西医诊断参照中华医学会神经病学分会脑血管病学组制定的《中国急性缺血性脑卒中诊治指南2014》(2014年)。
(1)急性起病。
(2)局灶性神经功能缺损,少数为全面神经功能缺损。
(3)症状和体征持续数小时以上。
(4)脑CT或MRI排除脑出血和其它病变。
(5)脑CT或MRI有责任梗死病灶。
(二)疾病分期1.急性期:发病2周以内。
2.恢复期:发病2周至6个月。
3.后遗症期:发病6个月以后。
(三)证候分类(1)肝阳上亢:半身不遂,舌强语蹇,口舌歪斜,眩晕头痛,面红目赤,心烦易怒,口苦咽干,便秘尿黄,舌红或绛,苔黄或燥,脉弦有力。
(2)风痰阻络:半身不遂,口舌歪斜,舌强言蹇,肢体麻木或手足拘急,头晕目眩,痰多而黏,舌质暗淡,舌苔白腻,脉弦滑。
(3)气虚血瘀:半身不遂,肢体软弱,偏身麻木,舌歪语蹇,手足肿胀,面色晄白,气短乏力,心悸自汗,舌质暗淡,苔薄白或白腻,有齿痕,脉细缓或细涩。
(4)阴虚血瘀:半身不遂,肢体麻木,舌强语蹇,心烦失眠,眩晕耳鸣,手足拘挛或蠕动,舌体瘦,舌红或暗淡,苔少或光剥,脉细弦或数。
二、治疗方案(一)根据中风病患者不同功能障碍采用不同的康复治疗方法。
1.运动功能障碍(1)软瘫期:相当于Brunnstrom偏瘫功能分级的I-II级。
临床路径管理制度(2018最新版)
![临床路径管理制度(2018最新版)](https://img.taocdn.com/s3/m/35f87b89e87101f69f319549.png)
临床路径管理制度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提高医疗质量,保障医疗安全,指导各科室更好开展临床路径工作,根据卫生部《临床路径管理指导原则》等文件要求,特制定本管理制度。
第二条各科室临床路径工作依据此制度执行。
第二章临床路径的组织管理第三条临床路径管理委员会由医院院长和分管医疗工作的副院长分别任正、副主任及各临床及医技科室主任、相关职能科室主任及专家委员会成员任成员。
第四条管理委员会履行以下职责:(一)临床路径开发与实施的规划和相关制度;(二)协调临床路径开发与实施过程中遇到的问题;(三)确定实施临床路径的病种;(四)审核临床路径文本;(五)组织临床路径相关的培训工作;(六)审核临床路径的评价结果与改进措施。
第五条临床路径指导评价小组由分管医疗工作的副院长任组长,相关职能部门(医务部、护理部、财务部)主任任成员。
指导评价小组日常工作由医务部负责。
第六条指导评价小组履行以下职责:(一)对临床路径的开发、实施进行技术指导;(二)制订临床路径的评价指标和评价程序;(三)对临床路径的实施过程和效果进行评价和分析;(四)根据评价分析结果提出临床路径管理的改进措施。
第七条各科室成立实施小组,由实施临床路径的临床科室主任任组长,护理长任副组长,该临床科室医疗、护理人员和相关科室人员任成员。
临床路径实施小组履行以下职责:(一)负责临床路径相关资料的收集、记录和整理;(二)负责提出科室临床路径病种选择建议,会同药剂科、检验科、放射科、超声科、财务部等制订临床路径文本;(三)结合临床路径实施情况,提出临床路径文本的修订建议;(四)参与临床路径的实施过程和效果评价与分析,并根据临床路径实施的实际情况对科室医疗资源进行合理调整。
第八条各科室实施小组设立个案管理员,由临床科室科秘书担任。
个案管理员履行以下职责:(一)负责实施小组与管理委员会、指导评价小组的日常联络;(二)牵头临床路径文本的起草工作;(三)指导每日临床路径诊疗项目的实施,指导经治医师分析、处理患者变异,加强与患者的沟通;(四)根据临床路径实施情况,定期汇总、分析本科室医护人员对临床路径修订的建议,并向实施小组报告。
临床路径工作实施方案
![临床路径工作实施方案](https://img.taocdn.com/s3/m/0a66abbc951ea76e58fafab069dc5022aaea46b2.png)
临床路径工作实施方案一、目标和原则:1.目标:提高医疗质量、促进医患共建,降低医疗费用。
2.原则:科学、合理、规范、灵活。
二、组织架构:1.建立临床路径工作领导小组,由医院领导和相关科室主任组成。
2.设立临床路径工作办公室,负责具体指导和协调工作。
三、实施步骤:1.建立临床路径编制小组,由各科室主任和相关专家组成。
制定编制临床路径的规范和方法。
2.选择优先实施的疾病或手术,由小组制定临床路径,并形成一份详细的操作指南。
3.组织临床路径培训,培训内容包括临床路径的概念、编制方法、操作指南等。
4.执行临床路径,包括按照操作指南进行诊疗、定期评估患者病情、记录病情变化等。
5.集中管理和整体评价,定期进行临床路径工作的回顾和总结,对工作进行改进和优化。
四、工作内容:1.临床路径编制:选择疾病或手术,制定详细的操作指南,包括诊疗流程、医疗操作、药物使用等。
2.临床路径培训:培训医务人员,提高他们对临床路径的认识和能力。
3.临床路径执行:根据操作指南进行诊疗,定期评估患者病情,记录病情变化。
4.临床路径管理:建立患者档案,及时记录患者相关信息,对工作进行回顾和总结。
5.临床路径评价:通过定期的数据分析和评估,改进和优化临床路径工作。
五、工作指标和效果评估:1.指标:医疗质量指标、医疗安全指标、医疗费用指标等。
2.评估方法:制定评估方法和评分标准,进行定期或不定期的评估。
六、预期成效:1.提高医疗质量:通过规范医疗操作和流程,减少医疗差错。
2.增强医患共建:通过临床路径的透明度和可操作性,促进医患沟通和理解。
3.降低医疗费用:通过临床路径的规范化和优化,避免不必要的检查和治疗。
临床路径工作实施方案
![临床路径工作实施方案](https://img.taocdn.com/s3/m/7b4767c96429647d27284b73f242336c1eb930de.png)
临床路径工作实施方案临床路径(Clinical pathway)工作实施方案是指在临床实践中,为提高诊疗质量和效率,规范医疗行为而制定的一种管理工具。
具体来说,临床路径工作实施方案包括:目标设定、制定和修订临床路径、培训和推广、监测和评估。
一、目标设定1.提高诊疗质量和效率:通过规范医疗行为,减少不必要的检查和药物使用,降低医疗费用,提高患者满意度。
2.提高医生和护士的工作效率:通过明确的工作流程和责任分工,减少不必要的重复劳动,提高工作效率和稳定性。
二、制定和修订临床路径1.研究基础:对相关疾病的发病机制、病情演变、影响因素等进行全面的文献调研和分析,建立临床路径的科学基础。
2.制定流程:根据研究基础和临床实践,确定符合实际情况的临床路径流程,明确每个阶段的工作内容和时间节点。
3.参与者:明确每个环节的责任人和各专业人员的参与,确保临床路径的顺利执行。
4.修订机制:根据实际情况和不断更新的临床实践,定期对临床路径进行评估和修订,保持其与时俱进。
三、培训和推广1.培训内容:对参与临床路径工作的医生、护士和其他相关人员进行培训,使其了解临床路径的相关知识和操作流程。
2.培训形式:可以采用讲座、研讨会、培训课程等形式进行培训,也可以通过编写培训手册等方式进行传授。
3.推广策略:通过制定推广计划,明确推广的目标、方式和时间表,鼓励积极参与,建立起一套完善的推广机制。
四、监测和评估1.监测指标:制定临床路径工作的监测指标,如病人满意度、住院时间、康复率等,通过定期的数据收集和分析,评估临床路径的实施效果。
2.评估方法:可以采用问卷调查、统计分析等方法进行评估,也可以通过临床路径的巡视和可行性评估进行全面评估。
3.评估结果:根据评估结果,及时发现和解决问题,优化临床路径的实施方案,确保其持续有效的运行。
通过以上的临床路径工作实施方案,可以规范诊疗过程,提高医疗质量和效率,从而实现医疗资源的优化配置,并为患者提供更好的医疗服务。
2018年中医临床路径实施方案
![2018年中医临床路径实施方案](https://img.taocdn.com/s3/m/e333255f8e9951e79b89276c.png)
中医临床路径实施方案为规范医护人员执业行为,加强医疗质量管理,保障医疗安全,提高卫生资源利用效率,控制和降低临床常见病医药费用,减轻患者负担,根据卫生部《临床路径管理指导原则(试行)》等文件精神和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下发的中医临床路径、中医诊疗方案及卫生部制定的病种临床路径管理标准,结合我院实际,制订本临床路径管理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以病人为中心,以保持发挥中医药特色优势、提高临床疗效为根本出发点,进一步规范中医诊疗行为,不断提高中医医疗服务质量和临床疗效,为人民群众提供安全、有效、方便、价廉的中医药服务。
二、总体目标通过1年时间,按照国家中医药管理局文件推行的中医临床路径和中医诊疗方案和卫生部制定的病种临床路径管理标准,结合我院实际,确定个病种做为我院试行的中医临床路径病种,为我院推广临床路径管理积累经验和实践依据,对已颁布的临床路径的科学性、规范性、先进性和可操作性进行论证和进一步完善,使之能够更好地推广并为临床服务。
三、临床路径实施(一)成立组织,明确职责我院中医临床路径管理组织体系:1、临床路径管理委员会主任:副主任:成员:办公室:设在医务科2、临床路径指导评价小组组长:副组长:成员:3、临床路径实施小组(1)针灸推拿科:组长:成员:.(2)内一科:组长:成员:(3)外一科:组长:成员:(4)妇产科:组长:成员:(5)内三科:组长:成员:工作职责:1、领导小组职责:(1)制定临床路径实施方案并组织实施。
(2)明确各有关部门的职责并负责组织协调各部门工作。
(3)确定实施临床路径管理病种与标准。
(4)组织人员培训。
(5)督查工作进展情况,实施临床路径的效益评价。
(6)定期召开专题会议,研究解决实施中存在的问题,改进工作方法,促进医疗质量的全面提高。
2、指导评价小组职责:(1)对临床路径的实施进行技术指导;(2)制订临床路径的评价指标和评价程序;(3)对临床路径的实施过程和效果进行评价和分析;(4)根据评价分析结果提出临床路径管理的改进措施。
临床路径工作策划实施计划方案
![临床路径工作策划实施计划方案](https://img.taocdn.com/s3/m/69b11cf8f021dd36a32d7375a417866fb84ac08c.png)
临床路径工作策划实施计划方案一、前期准备1.明确目标:明确临床路径工作的目标,如提高医疗质量、提高患者满意度等。
2.组建工作组:成立临床路径工作组,包括医生、护士、药师、统计员等相关人员,负责临床路径的制定和实施。
3.了解基础情况:对医院临床工作的流程进行调查和分析,了解患者的病种构成、诊疗流程等情况。
二、临床路径制定1.选取病种:根据统计数据和临床经验,选择适宜的病种进行临床路径制定,优先考虑院内常见病种。
2.制定工作计划:明确制定临床路径的时间节点和分工,确定路径制定的具体步骤和流程。
3.制定路径内容:对所选取的病种进行详细的流程分析和评估,包括入院、诊断、治疗、转诊、出院等各个环节,制定具体的操作流程和指导措施。
三、实施与推广1.培训宣传:对工作组成员进行培训,使其了解临床路径的意义和目标,掌握路径的制定和实施方法。
2.试行阶段:在选取的病种中进行临床路径的试行,收集数据、评估效果,并及时修订和完善路径内容。
3.跨学科协作:加强临床与各专科之间的协作,促进各参与科室的合作,确保路径的顺利实施。
4.管理监控:建立路径实施的管理和监控机制,定期进行工作总结和评估,及时发现和解决问题,确保路径工作的顺利进行。
四、评估与改进1.数据分析:收集患者的相关数据,如入院时间、住院时间、治疗费用等,进行数据分析,评估路径的实施效果。
2.质量反馈:与参与临床路径工作的医生和患者进行质量反馈,了解他们的意见和建议,及时进行改进和调整。
3.优化流程:根据评估结果和反馈意见,对临床路径进行优化,进一步提高工作效率和质量。
4.持续改进:定期组织讨论和研讨会,分享经验和成果,推动临床路径工作的不断优化和改进。
五、总结与推广1.总结经验:对临床路径工作进行总结,提炼出经验和成功案例,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
2.推广应用:通过各种方式宣传临床路径工作的成果和效果,推动其在其他病种和医院的应用。
3.共享资源:与其他医院和相关机构进行资源共享和合作,促进临床路径工作的规范和推广。
临床路径管理制度(2018最新版)(优秀范文五篇)
![临床路径管理制度(2018最新版)(优秀范文五篇)](https://img.taocdn.com/s3/m/0cbb517ae55c3b3567ec102de2bd960591c6d954.png)
临床路径管理制度(2018最新版)(优秀范文五篇)第一篇:临床路径管理制度(2018最新版)临床路径管理制度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提高医疗质量,保障医疗安全,指导各科室更好开展临床路径工作,根据卫生部《临床路径管理指导原则》等文件要求,特制定本管理制度。
第二条各科室临床路径工作依据此制度执行。
第二章临床路径的组织管理第三条临床路径管理委员会由医院院长和分管医疗工作的副院长分别任正、副主任及各临床及医技科室主任、相关职能科室主任及专家委员会成员任成员。
第四条管理委员会履行以下职责:(一)临床路径开发与实施的规划和相关制度;(二)协调临床路径开发与实施过程中遇到的问题;(三)确定实施临床路径的病种;(四)审核临床路径文本;(五)组织临床路径相关的培训工作;(六)审核临床路径的评价结果与改进措施。
第五条临床路径指导评价小组由分管医疗工作的副院长任组长,相关职能部门(医务部、护理部、财务部)主任任成员。
指导评价小组日常工作由医务部负责。
第六条指导评价小组履行以下职责:(一)对临床路径的开发、实施进行技术指导;(二)制订临床路径的评价指标和评价程序;(三)对临床路径的实施过程和效果进行评价和分析;(四)根据评价分析结果提出临床路径管理的改进措施。
第七条各科室成立实施小组,由实施临床路径的临床科室主任任组长,护理长任副组长,该临床科室医疗、护理人员和相关科室人员任成员。
临床路径实施小组履行以下职责:(一)负责临床路径相关资料的收集、记录和整理;(二)负责提出科室临床路径病种选择建议,会同药剂科、检验科、放射科、超声科、财务部等制订临床路径文本;(三)结合临床路径实施情况,提出临床路径文本的修订建议;(四)参与临床路径的实施过程和效果评价与分析,并根据临床路径实施的实际情况对科室医疗资源进行合理调整。
第八条各科室实施小组设立个案管理员,由临床科室科秘书担任。
个案管理员履行以下职责:(一)负责实施小组与管理委员会、指导评价小组的日常联络;(二)牵头临床路径文本的起草工作;(三)指导每日临床路径诊疗项目的实施,指导经治医师分析、处理患者变异,加强与患者的沟通;(四)根据临床路径实施情况,定期汇总、分析本科室医护人员对临床路径修订的建议,并向实施小组报告。
临床路径实施方案(共6篇)
![临床路径实施方案(共6篇)](https://img.taocdn.com/s3/m/a44bf8044a73f242336c1eb91a37f111f1850d32.png)
临床路径实施方案(共6篇)篇:临床路径管理实施方案临床路径管理实施方案为规范医护人员执业行为,加强医疗质量管理,保障医疗安全,提高卫生资源利用效率,控制和降低临床常见病医药费用,减轻患者负担,根据安徽省卫计委下发《关于做好县级公立医院临床路径管理推广工作的通知》文件精神,结合我院实际,制订临床路径管理实施方案。
一、实施意义临床路径是一种诊疗标准化方法,以缩短平均住院日、合理支付医疗费用为特征,按病种设计最佳的医疗和护理方案,根据病情合理安排住院时间和费用。
它不仅可以规范诊疗过程,减少一些不必要、不合理的诊疗行为,而且还可以规范诊疗行为的时间等,增强诊疗活动的计划性。
在提倡高效率、高品质、低费用的医疗服务改革下,临床路径提供了多专业协作的工作模式,保证医疗护理等措施在既定时间内实现,并达到预期的医疗效果,促使了医疗资源的有效利用。
是医院管理专业化、精细化重要过程,也是落实中医治疗和特色疗法的可靠方法。
二、总体目标通过临床路径管理实现医疗服务诊疗护理常规的标准化,提高工作效率和内涵质量。
通过明确病种的诊疗护理操作规程,使医护人员行为规范化、标准化,有效避免乱开药、滥检查等过度治疗现象,同时增进医患沟通,建立和谐医患关系,合理使用医疗资源,控制非必要医疗支出。
组织管理(一)成立医院临床路径管理工作领导小组,院长**任领导小组组长,副组**,成员**。
主要职责包括:1、制定临床路径实施方案并组织实施。
2、明确各有关部门的职责并负责组织协调各部门工作。
3、确定实施临床路径管理病种与标准。
4、组织人员培训。
5、督查工作进展情况,实施临床路径的效益评价。
6、定期召开专题会议,研究解决实施中存在的问题,改进工作方法,促进医疗质量的全面提高。
(二)成立医院临床路径管理工作评价小组,组长**,副组长**,成员**。
主要职责包括:1、提供病种相关数据,对科室建立临床路径实施技术指导;2、制定临床路径的评价指标和评价程序;3、对开展的临床路径病例进行专项检查;4、对临床路径的实施过程和效果进行评价和分析;5、根据评价分析结果,提出合理化的整改意见。
卫生部临床路径2018
![卫生部临床路径2018](https://img.taocdn.com/s3/m/59d47ea7541810a6f524ccbff121dd36a22dc476.png)
卫生部临床路径2018卫生部临床路径是指对于一类特定疾病或诊疗过程中,在一定的事件序列上,明确患者在各个节点上的诊疗内容、时限、质量指标及相应的费用控制指标,以科学、规范和经济的方式提供最佳诊疗服务的一种管理模式。
卫生部临床路径的建立是为了在现有医疗资源有限的情况下,提供质量可控、便于患者管理和自主选择的医疗服务,实现医疗资源的最佳配置。
近年来,随着我国医疗卫生事业的不断发展,卫生部临床路径的制定和推行工作得到了加强。
卫生部临床路径2018年版是卫生部根据国内外先进理念、技术和实践经验,结合国内特色和实际需求所制定的。
该版本的卫生部临床路径的主要内容包括疾病或诊疗过程的定义、流程、阶段划分、诊疗内容与时限安排、质量指标及费用控制指标等。
卫生部临床路径2018年版的制定和推行,有助于推动我国医疗服务的规范化、科学化和综合化发展。
首先,通过明确患者在各个节点上的诊疗内容和时限,可以提高医疗服务的效率和质量。
患者在接受治疗时,医护人员可以按照预定的流程和时间节点进行诊断、治疗和康复,从而提高了医疗服务的科学性和可控性。
其次,卫生部临床路径的推行可以加强医疗服务的综合管理。
通过统一规范的过程和标准,可以提高医疗服务的协同性和一致性。
不同科室之间可以共享信息和资源,避免了重复工作和资源浪费,提高了医疗服务的整体效益。
第三,卫生部临床路径的推行可以实现医疗资源的最佳配置。
通过明确的质量指标和费用控制指标,可以对医疗服务进行评价和监控。
医院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对医疗资源进行合理布局和调整,提高医疗服务的可及性和可持续发展性。
然而,在卫生部临床路径的推行过程中,还存在一些问题和挑战。
首先,卫生部临床路径的制定需要依靠大量的数据和研究支持。
在我国,尤其是一些基层医疗机构,数据的收集和分析能力相对较弱,这对卫生部临床路径的制定和推行带来了困难。
其次,卫生部临床路径的推行需要医务人员的积极配合和参与。
目前,我国医务人员的工作压力较大,工作量较大,他们可能没有足够的时间和精力来参与卫生部临床路径的制定和推行工作。
95个中医优势病种的中医临床路径和中医诊疗方案(2018年版)发布
![95个中医优势病种的中医临床路径和中医诊疗方案(2018年版)发布](https://img.taocdn.com/s3/m/125bb3b103d276a20029bd64783e0912a2167cc8.png)
95个中医优势病种的中医临床路径和中医诊疗方案(2018年版)发布为进一步推进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规范诊疗行为,保障医疗质量与安全,国家中医药管理局持续推进临床路径管理工作,委托中华中医药学会组织专家制订了风温肺热病(重症肺炎)等95个中医优势病种的中医临床路径和中医诊疗方案(2018年版)。
都有哪95个中医优势病种的中医临床路径和中医诊疗方案(2018年版)呢?一起看一看吧~风温肺热病(重症肺炎)登革热颤病(帕金森叠加综合征)亨特综合征咳嗽病(急性气管-支气管炎)痿病(视神经脊髓炎)支气管扩张症风温肺热病(医院获得性肺炎)儿童病毒性心肌炎儿童紫癜性肾炎肺炎喘嗽(毛细支气管炎)小儿腹痛(小儿肠系膜淋巴结炎)小儿急乳蛾(小儿急性扁桃体炎)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无严重并发症肺炎喘嗽(支原体肺炎)急性肾小球肾炎尿频(神经性尿频)水肿病(小儿原发性肾病综合征)恶阻病(妊娠剧吐)盆腔淤血综合征狼疮性肾炎纤维肌痛症病毒性脑炎急性期中医临床路径呆病(典型阿尔茨海默病)痿病(慢性炎症性脱髓鞘性多发神经根神经病)痿病(进行性肌营养不良)痿病(运动神经元病)痿病(重症肌无力)喉痈(咽喉部脓肿)不育症(精索静脉曲张)血精(精囊炎)(急慢性睾丸附睾炎)精癃(良性前列腺增生症)石淋(尿石症)黄水疮(脓疱疮)慢性光化性皮炎葡萄疫(变应性皮肤血管炎)红皮病型银屑病脓疱型银屑病前列腺癌(前列腺恶性肿瘤)围手术期胁痛(胆囊结石)乳岩(乳腺癌巩固期)粉刺性乳痈(浆细胞性乳腺炎)难治性幽门螺杆菌相关性胃病风牵偏视(眼外肌麻痹)视网膜分支动脉阻塞视瞻昏渺病(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浆液性PED期)血灌瞳神(玻璃体积血)脏躁(解体转换障碍)(急性应激反应)酒厥(酒精中毒所致精神障碍和行为障碍)糖尿病脂代谢异常糖尿病周围血管病脱疽(糖尿病足破溃期)血栓性静脉炎热淋病(急性肾盂肾炎)耳眩晕(梅尼埃病)卵巢癌乳岩(乳腺癌)围手术期肉芽肿性乳痈(肉芽肿性小叶性乳腺炎)天疱疮(天疱疮)手足口病(重型)颤病小便失调(帕金森病膀胱功能障碍)眩晕(后循环缺血)恶性淋巴瘤化疗后白细胞减少症化疗后血小板减少症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低中危组)巨幼细胞贫血老年急性髓系白血病(非APL)原发性血小板增多症真性红细胞增多症肿瘤相关性贫血肝瘟(慢性肝衰竭)肝瘟(乙肝相关肝衰竭前期)鼓胀(酒精性肝硬化腹水)鼓胀(乙肝肝硬化腹水)黄疸(戊型病毒性肝炎,重度)黄疸(淤胆型肝炎)黄疸(原发性硬化性胆管炎)乙型肝炎病毒相关性肾炎水肿病(成人微小病变肾病)水肿病(特发性膜性肾病)头痛(颈源性头痛)伤筋病(腕管综合征)伤筋病(踝管综合征)臀肌挛缩症青少年特发性脊柱侧弯症腰痹病(退变性腰椎管狭窄症)腰痛(腰椎滑脱症)鹳口疽(骶尾部藏毛窦)悬珠痔(肛乳头肥大)脏毒(肛隐窝炎)足底病(跖骨痛)上述中医临床路径和中医诊疗方案已分两批在中华中医药学会网站上发布供中医药主管部门和医疗机构参考使用。
2018年临床路径诊疗方案分析、总结、评估、优化(共5篇)
![2018年临床路径诊疗方案分析、总结、评估、优化(共5篇)](https://img.taocdn.com/s3/m/4004e728a200a6c30c22590102020740be1ecdf0.png)
2018年临床路径诊疗方案分析、总结、评估、优化(共5篇)第一篇:2018年临床路径诊疗方案分析、总结、评估、优化2018年临床路径分析及总结在医院的要求下,我科近3月来开展了中风病、项痹病、腰痛病的临床路径,经过不断的修改、不断的完善,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也存在诸多的不足。
目前大概的总结如下:一、近3个月总的出院病人约200人,进入临床路径的约121人,占60.50%,退出的约22人,占进入路径的18.10%。
二、分析我科目前进入路径的困难1.合并脑梗死后出血或其他严重疾病而影响第一诊断者需退出路径。
2.辅助检查结果异常,需要其他相关专业处理,或因此导致住院时间延长和住院费用增加。
3.住院期间病情加重,出现并发症,需要其他相关专业诊治,导致住院时间延长和住院费用增加。
4.既往合并有其他系统疾病,脑梗死后可能导致既往疾病加重而需要治疗,导致住院时间延长和住院费用增加。
三、,在今后路径中逐渐完善。
第二篇:盆腔炎诊疗方案、分析、总结、评估及优化方案(2012) 盆腔炎诊疗方案、分析、总结、评估及优化方案(2012年)一、概述:盆腔炎指女性生殖器官及周围结缔组织、盆腔腹膜等处发生的炎症。
可分为急性、慢性两种。
急性盆腔炎继续发展可引起弥漫性腹膜炎、败血症、感染性休克,严重者危及生命。
若在急性期未能得到彻底治愈,可转为慢性盆腔炎。
中医的热入血室、带下症亦属于该病范畴。
二、诊断(一)疾病诊断1、中医诊断标准:参照全国高等中医药院校规划教材《中医妇科学》第7版(张玉珍主编,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2年)。
本病临床症状包括下腹疼痛,腰骶部酸胀疼痛,常在劳累、性交、经期加重,可伴月经不调,白带增多,低热,疲乏,或不孕。
根据盆腔慢性炎症体征,结合B超检查、血常规、血沉,阴道分泌物常规检查即可诊断。
2、西医诊断标准:参照《临床诊断指南》(中华医学会编著,人民卫生出版社,2007年1月第一版)、《妇产科学》(第7版,乐杰主编,人民卫生出版社,2008年)。
2018年临床路径
![2018年临床路径](https://img.taocdn.com/s3/m/2622ab130508763230121277.png)
2018年临床路径D二、我院临床路径管理工作领导小组全面负责全院的临床路径管理工作,组织对相关临床与医技人员进行教育培训,对院内各部门统一协调、督导并定期检查各科室临床路径执行情况。
三、领导小组应定期(每3个月)组织召开由院领导主持,医疗、护理、质控主管部门参加的联席会议;定期组织召开医疗、护理、医技、药房等部门的协调会;定期组织相关专家及相关委员会,对本院临床路径实施效果的评估与分析并将结果及时反馈给临床路径实施科室。
四、科室临床路径工作实施小组应定期(每3个月)召开临床路径总结评估会议,根据本科室临床路径执行情况及时进行相应调整和改进,对试点疾病的质量、费用及成本进行分析评估,总结影响试点疾病质量监控的问题,对领导小组的反馈意见及时落实,采取措施,持续改进。
五、临床路径管理表单的制定应根据卫计委颁发的临床路径管理病种和文本,结合本院实际情况进行本土化,严格按照卫计委临床路径管理要求,对于符合准入标准的,按照临床路径确定的诊疗流程实施诊疗。
每个临床科室至少开展2个病种的临床路径。
六、尊重患者知情同意权,在患者入院时向其详细介绍临床路径的目的、意义、以及相应的诊疗项目等,并将患者评估结果和实施方案通知相关护理组。
七、经治医师应根据当天诊疗项目完成情况以及病情的变化,对当日的变异情况进行分析、处理,并做好记录。
八、诊治过程中出现变异的,当及时将变异情况记录在临床路径表单中,并对变异情况定期进行分析总结。
对于较普通的变异,可通过科内讨论或查阅相关文献资料探索解决或修正变异的方法,找出变异的原因,提出处理意见,讨论情况应写入病程记录;对于较复杂而特殊的变异,应上报试点工作领导小组组织相关专家进行重点讨论。
九、对于因各种情况必须退出临床路径管理的病人,应进行告知,根据病人情况,按相关诊疗常规实施后续治疗,病人退出情况应有记录并定期分析总结。
十、实施临床路径管理的科室,要建立相应的临床路径登记本,详细记录患者进入、离开临床路径的时间,离开原因等相关信息;十一、临床路径管理病人出院时应填写《东营市第二人民医院患者临床路径管理满意度调查表》,科内留档。
临床路径实施方案
![临床路径实施方案](https://img.taocdn.com/s3/m/38209e17bdd126fff705cc1755270722192e59b5.png)
临床路径实施方案临床路径(clinicalpathway)是指针对某一疾病建立一套标准化治疗模式与治疗程序,是一个有关临床治疗的综合模式,以循证医学证据和指南为指导来促进治疗组织和疾病管理的方法,最终起到规范医疗行为,减少变异,降低成本,提高质量的作用。
临床路径实施方案怎么写?相信很多人都想知道吧?以下是为您整理的临床路径实施方案相关资料,欢迎阅读!一、组织原则1、我院临床路径工作实施方案在临床路径与单病种管理委员会领导下开展工作。
2、临床路径管理委员会下设临床路径与单病种指导评价小组,结合我院实际情况,指定医疗质量管理委员会成员承担指导评价小组的工作。
3、各临床科室成立临床路径实施小组,组长为实施临床路径的临床科室主任或负责人,成员为该临床科室医疗、护理人员和相关科室人员,4、实施小组设立个案管理员,由临床科室主任指定本科室医师担任,原则上要求为主治医师以上。
二、工作职责(一)临床路径管理委员会履行以下职责:1、制订本医疗机构临床路径开发与实施的规划和相关制度;2、协调临床路径开发与实施过程中遇到的问题;3、确定实施临床路径的病种;4、审核临床路径文本;5、组织临床路径相关的培训工作;6、审核临床路径的评价结果与改进措施。
(二)临床路径指导评价小组履行以下职责:1、对临床路径的开发、实施进行技术指导;2、制订临床路径的评价指标和评价程序;3、对临床路径的实施过程和效果进行评价和分析;4、根据评价分析结果提出临床路径管理的改进措施。
(三)临床路径实施小组履行以下职责:1、负责临床路径相关资料的收集、记录和整理;2、负责提出科室临床路径病种选择建议,会同药学、临床检验、影像及财务等部门制订临床路径文本;3、结合临床路径实施情况,提出临床路径文本的修订建议;4、参与临床路径的实施过程和效果评价与分析,并根据临床路径实施的实际情况对科室医疗资源进行合理调整。
(四)个案管理员履行以下职责:1、负责实施小组与管理委员会、指导评价小组的日常联络;2、牵头临床路径文本的起草工作;3、指导每日临床路径诊疗项目的实施,指导经治医师分析、处理患者变异,加强与患者的沟通;4、根据临床路径实施情况,定期汇总、分析本科室医护人员对临床路径修订的建议,并向实施小组报告。
临床路径管理制度(2018最新版)
![临床路径管理制度(2018最新版)](https://img.taocdn.com/s3/m/77d1182210a6f524ccbf8570.png)
临床路径管理制度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提高医疗质量,保障医疗安全,指导各科室更好开展临床路径工作,根据卫生部《临床路径管理指导原则》等文件要求,特制定本管理制度。
第二条各科室临床路径工作依据此制度执行。
第二章临床路径的组织管理第三条临床路径管理委员会由医院院长和分管医疗工作的副院长分别任正、副主任及各临床及医技科室主任、相关职能科室主任及专家委员会成员任成员。
第四条管理委员会履行以下职责:(一)临床路径开发与实施的规划和相关制度;(二)协调临床路径开发与实施过程中遇到的问题;(三)确定实施临床路径的病种;(四)审核临床路径文本;(五)组织临床路径相关的培训工作;(六)审核临床路径的评价结果与改进措施。
第五条临床路径指导评价小组由分管医疗工作的副院长任组长,相关职能部门(医务部、护理部、财务部)主任任成员。
指导评价小组日常工作由医务部负责。
第六条指导评价小组履行以下职责:(一)对临床路径的开发、实施进行技术指导;(二)制订临床路径的评价指标和评价程序;(三)对临床路径的实施过程和效果进行评价和分析;(四)根据评价分析结果提出临床路径管理的改进措施。
第七条各科室成立实施小组,由实施临床路径的临床科室主任任组长,护理长任副组长,该临床科室医疗、护理人员和相关科室人员任成员。
临床路径实施小组履行以下职责:(一)负责临床路径相关资料的收集、记录和整理;(二)负责提出科室临床路径病种选择建议,会同药剂科、检验科、放射科、超声科、财务部等制订临床路径文本;(三)结合临床路径实施情况,提出临床路径文本的修订建议;(四)参与临床路径的实施过程和效果评价与分析,并根据临床路径实施的实际情况对科室医疗资源进行合理调整。
第八条各科室实施小组设立个案管理员,由临床科室科秘书担任。
个案管理员履行以下职责:(一)负责实施小组与管理委员会、指导评价小组的日常联络;(二)牵头临床路径文本的起草工作;(三)指导每日临床路径诊疗项目的实施,指导经治医师分析、处理患者变异,加强与患者的沟通;(四)根据临床路径实施情况,定期汇总、分析本科室医护人员对临床路径修订的建议,并向实施小组报告。
消化道穿孔临床路径
![消化道穿孔临床路径](https://img.taocdn.com/s3/m/ee0ad92ea6c30c2259019e40.png)
消化道穿孔临床路径(2018年版)一、消化道临床路径标准住院流程(一)适用对象。
第一诊断为消化道穿孔【ICD-10:K27.503】、胃溃疡伴穿孔【ICD-10:K25.501】、十二指肠溃疡伴穿孔【ICD-10:K26.501】、上消化道穿孔【ICD-10:K27.101】。
行胃十二指肠穿孔修补术、肠穿孔修补术、胃大部切除术、肠切除术。
(二)诊断依据。
根据《临床诊疗指南-外科学分册》(中华医学会编著,人民卫生出版社),《外科学》(第7版,人民卫生出版社),《胃肠外科学》(人民卫生出版社)。
1.病史:突发剧烈腹痛。
2.体征:板状腹。
3.查体:腹部查体可见板状腹,触诊可有压痛、反跳痛、肌紧张,叩诊鼓音,听诊肠鸣音微弱或消失。
4.辅助检查:白细胞计数、血红蛋白和红细胞比容都可增高,尿比重增高,血气分析、血生化、肾功能紊乱。
X线检查可见膈下游离气体。
腹腔穿刺可见浑浊液体。
(三)选择治疗方案的依据。
根据《临床诊疗指南-外科学分册》(中华医学会编著,人民卫生出版社),《外科学》(第7版,人民卫生出版社),《胃肠外科学》(人民卫生出版社)。
经保守治疗无效拟行剖腹探查术。
(四)标准住院日为9-20天。
(五)进入路径标准。
1.第一诊断必须符合消化道穿孔【ICD-10:K27.503】、胃溃疡伴穿孔【ICD-10:K25.501】、十二指肠溃疡伴穿孔【ICD-10:K26.501】、上消化道穿孔【ICD-10:K27.101】。
2.当患者合并其他疾病,但住院期间不需要特殊处理也不影响第一诊断的临床路径流程实施时,可以进入路径。
(六)术前准备1-3天。
1.必需的检查项目:(1)血常规、尿常规;(2)肝功能、肾功能、电解质、凝血功能、血型、血淀粉酶、感染性疾病筛查(乙肝、丙肝、艾滋病、梅毒等);(3)腹部立位片;(4)心电图、胸部正位片。
2.其他根据病情可考虑选择:如消化系统肿瘤标记物检查、腹部超声检查、腹部CT、肺功能测定、动脉血气分析、超声心动图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文件编号________ 2018
临
床
路
径
实
施
方
案
20 年月日
妇幼医〔2018〕3号
关于印发铜陵市妇幼保健院临床路径
管理实施方案的通知
各相关科室:
为规范临床诊疗行为,提高医疗质量,保障医疗安全。
根据国家卫生计生委《医疗机构临床路径管理指导原则》(国卫医发〔2017〕49号)和安徽省人民政府《安徽省公立医院临床路径管理推进工作实施方案》(皖卫医〔2017〕63号)等有关文件精神,结合我院实际,特修定《铜陵市妇幼保健院临床路径管理实施方案》,自2018年5月1日起实施。
特此通知。
2018年4月10 日
铜陵市妇幼保健院临床路径管理实施方案
临床路径是是指针对某一疾病建立一套标准化治疗模式与治疗程序,是一个有关临床治疗的综合模式,以循证医学证据和指南为指导来促进治疗组织和疾病管理的方法。
临床路径能规范医疗行为,减少变异,降低成本,提高医疗质量的作用。
为进一步推进我院临床路径工作,提升我院诊疗水平和医疗质量,根据国家卫生计生委《医疗机构临床路径管理指导原则》(国卫医发〔2017〕49号)和安徽省人民政府《安徽省公立医院临床路径管理推进工作实施方案》(皖卫医〔2017〕63号)等有关文件精神,结合我院实际,制订本方案。
一、成立组织,明确职责
(一)成立临床路径管理工作领导小组
组长:章秀
副组长:曹彬、张德明、朱桃花
成员:丁勇、戴秀华、郭子云、郎俊、王珊、唐兴、时澄、刘山、王芬、李如霞、阮百根、李全贵、王光曙、钱立康、
章礼和、汪修生、柯仁德、钱宇峰、崔皝、李勇涛、方辉、
杨萍
临床路径管理工作领导小组(下简称领导小组)负责确定各部门、各科室的分工和职责,并负责沟通协调,明确医护等相关人员职责任务,分配和审核各临床科室的年度工作指标,管理和审定实施临床路径病种(或手术),审定各临床路径病种(或手术)的诊治护理流程,确定临床路径表的框架与格式,组织人员培训,定期召开临床路径工作会议对临床路径工作进行考评、阶段总结和任务布置。
(二)临床路径管理工作领导小组下设临床路径指导评价小组,张德明任组长,丁勇任副组长,院医疗质量管理委员会成员兼任小组成员。
临床路径指导评价小组具体负责临床路径日常工作和负责各科室及个人考核工作;对临床路径工作进行技术指导,对实施过程和结果进行评
价和分析,并提出改进措施,定期向领导小组和市卫计委报告工作开展情况相关信息。
(三)成立临床路径实施小组
实施小组由实施临床路径的临床科室主任任组长,该临床科室医疗、护理人员和相关科室人员任成员。
各科室指定专人为科临床路径质控管理员,负责科室临床路径统计、质控等相关工作。
(实施小组由各科室建立并报医务处备案)
临床路径实施小组履行以下职责:
1.负责临床路径相关资料的收集、记录和整理;
2.负责提出科室临床路径病种选择建议,会同药学、临床检验、影像及财务等部门制定临床路径文本;
3.结合临床路径实施情况,提出临床路径文本的修订建议;
4.定期对本科室临床路径实施过程进行效果评价与分析,并根据临床路径实施的实际情况对科室医疗资源进行合理调整。
二、临床路径实施
(一)教育及培训。
领导小组召集各部门负责人和临床科室负责人等相关人员进行培训,使其清楚认识到临床路径管理的先进性和必须性,了解各科室的责任。
临床科室定期做好其医护人员培训工作,使其明白各自的角色和职责。
(二)入径病种的选择。
结合我院工作实际,优先选择安徽省发布的171个临床路径病种,作为我院临床路径管理的病种,并根据实际不断增加病种。
(三)临床路径病种表格制定。
针对选出的病种进一步细化临床路径表单,明确检查项目和治疗药物,优先使用基本目录药物,合理使用抗菌药物、控制辅助药物,限定使用的耗材,制定详细的临床路径表单。
(四)临床路径与医疗机构信息相结合。
结合实际对支持临床路径执行的信息化系统进行升级,及时完成表单录入和执行,开展临床路径信息化管理。
(五)标准化医嘱制定。
标准化医嘱是指依据某一病种的病情发展与变化,制定出该病种
基本的、必要的、常规的医嘱,如治疗、用药等。
标准化的医嘱与临床路径的内容相对应,使之相对全面化、程序化,并相对固定,方便明确临床路径的实行。
(六)任务分配。
每年第一季度根据年度临床路径工作要求对各临床科室进行任务分配,并调整入径病种。
(七)总结评估。
临床路径指导评价小组定期召开临床路径指导评价会议,根据各临床科室阶段任务完成情况以及入径病种的住院天数、医疗费用(病人的平均住院费用)、照顾品质(临床结果)、病人/家属的满意度、工作人员的满意度、资源的使用(平均住院日)、病人的并发症发生率、病人14日内再住院率等情况进行评估,提出改进措施,并进行考核。
三、临床路径管理的配套规定
(一)抗菌药物的临床应用应严格遵照《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2015版)、《围手术期抗菌药物用药方案》执行,改善抗菌药物使用不规范状况。
(二)控制院内感染。
按医院感染管理有关规定执行。
(三)加强危重病人和围手术期病人管理,严格执行《医疗技术临床应用管理办法》。
(四)使用适宜技术,合理检查,提高诊疗水平。
(五)调整医技科室服务流程,控制无效住院日。
四、保障措施
(一)提高认识。
各有关科室务必认真学习有关规定,严格遵照要求对本科室病种的指标进行细化分解,并由科室医疗护理质量管理小组负责日常监督,规范诊疗行为,保证医疗服务质量。
(二)强化监管。
临床路径管理实行“检查、备案、督查”制度。
领导小组每季度组织相关人员对入径病种进行有计划的综合质量检查,掌握入径病例完成情况,病种的费用变动情况,定期考核入院人数、平均住院天数、平均药品费用、材料支出比例、检查项目所占比例、治疗有效率、手术切口甲级愈合率、病人满意度、临床工作人员满意度等指标,进行路径管理效果评价。
临床路径管理效果实行定期行政例会通报制度。
(三)严格考核。
为进一步推动我院临床路径管理工作,2018年底达到50%出院病人实施临床路径管理。
结合我院现状,采取临床路径管理病人出院占比的绩效考核得分和完成情况奖励的双考核机制。
1、实施临床路径月绩效考核
制定2018年上半年各病区临床路径管理病人出院占比指标。
各病区完成指标绩效考核为100分,完成临床路径管理的出院占比低于病区计划指标的,每低1个百分点扣2分。
完成临床路径管理的出院占比高于病区计划指标的,每高1个百分点,加2分。
以上为2018年1-6月份指标,以后根据实际情况,实行动态调整。
2、实施临床路径专项考核奖励
(1)将临床路径和单病种联合考核。
各科每月住院病人临床路径完成率达到科室指标且在临床路径指导下的单病种完成率达到50%,每份病历奖励100元。
不足50%的,每份病历奖励50元。
(2)临床路径管理非单病种管理的出院病人,各科每月住院病人临床路径完成率达到科室
指标的病历,每份奖励50元,达不到科室规定指标的每份病历奖励20元。
附:各科室临床路径病种
临床路径病种汇总
整理丨尼克
本文档信息来自于网络,如您发现内容不准确或不完善,欢迎您联系我修正;如您发现内容涉嫌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按照相关法律规定及时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