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上册历史期中试卷
七年级上册历史期中考试试卷及答案

七年级上册历史期中考试试卷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下列哪个朝代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中央集权国家?A. 西周B. 秦朝C. 汉朝D. 唐朝2. 下列哪位人物是春秋时期著名的军事家和政治家?A. 孔子B. 老子C. 孙武D. 商鞅3. 下列哪个事件标志着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大规模农民起义?A. 陈胜吴广起义B. 赤壁之战C. 黄巾起义D. 淝水之战4. 下列哪个朝代实行了科举制度?A. 春秋战国B. 秦朝C. 汉朝D. 隋朝5. 下列哪个皇帝被誉为“唐宗宋祖”?A. 唐太宗B. 宋太祖C. 元世祖D. 明太祖二、填空题(每题2分,共20分)1. 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中央集权国家是_______。
2. 春秋时期著名的军事家和政治家是_______。
3. 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大规模农民起义是_______。
4. 实行了科举制度的朝代是_______。
5. 被誉为“唐宗宋祖”的皇帝是_______。
三、简答题(每题10分,共30分)1. 请简要介绍秦始皇统一六国后的主要政治、经济和文化措施。
2. 请简要介绍汉武帝时期的“文景之治”。
3. 请简要介绍唐朝时期的“贞观之治”。
四、论述题(每题25分,共50分)1. 请论述科举制度对中国历史的影响。
2. 请论述秦始皇和汉武帝在巩固国家统一方面的主要措施。
答案一、选择题答案1. B2. C3. A4. D5. A二、填空题答案1. 秦朝2. 孙武3. 陈胜吴广起义4. 隋朝5. 唐太宗三、简答题答案1. 秦始皇统一六国后,实行中央集权制度,统一度量衡、货币和文字。
在经济上,开凿灵渠,发展农业生产。
文化上,推行法家思想,严格法律制度。
2. 汉武帝时期,实行“推恩令”,削弱诸侯势力,加强中央集权。
经济上,实行均田制,减轻农民负担。
文化上,推崇儒家思想,设立太学,选拔人才。
3. 唐朝时期的“贞观之治”,政治清明,社会稳定。
经济上,发展农业生产,繁荣商业。
七年级上册历史期中试卷及答案

七年级上册历史期中试卷及答案班级:________ 姓名:________ 分数:________一、选择题1.我国境内目前已确定的最早人类距今()A.300万年B.200万年C.170万年D.70~20万年2.人和动物的根本区别在于()A.会不会说话B.能不能直立行走C.会不会制造工具D.会不会使用工具3.关于山顶洞人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山顶洞人尚未进入原始社会的氏族公社时期B.生活在距今18000年前C.他们已懂得钻孔和磨制技术D.妇女是他们的生产和生活的组织者4.河姆渡原始居民是位于我国___ 的原始农耕时代的居民()A.淮河流域B.黄河流域C.长江流域D.珠江流域5.我国商代制造的造型奇特的青铜精品是()A.司母戊鼎B.四羊方尊C.象尊D.牛尊6.商朝最后一个国王,有名的暴君是()A.桀B.汤C.纣D.厉王7.周文王任用的贤才中最著名的是()A.伊尹B.姜尚C.管仲D.鲍叔牙8.下列关于西周分封制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目的是为了巩固西周的统治B.分封的方法是周天子把土地和人民,分给亲属、功臣,让他们去做诸候C.西周通过分封制,开发了边疆,加强了统治D.平民是统治阶级中最低的一层9.西周“国人暴动”发生时,哪一个国王在位()A.周文王B.周武王C.周厉王D.周幽王10.青铜文明灿烂的时期是指我国的()A.原始社会后期B.夏、商、西周C.夏朝D.西周11.战国时期由晋国分裂出来的是下列哪三个诸候国()A.燕、赵、魏B.韩、赵、魏C.楚、赵、魏D.韩、赵、卫12.标志齐桓公霸主地位确立的是()A.葵丘会盟B.城濮之战C.长平之战D.桂陵之战13.铁器在农业和手工业生产上开始使用,是在()A.商朝B.春秋时期C.战国时期D.西汉14.战国时期,在各国掀起变法运动的是()A.开明的奴隶主B.新兴的地主阶级C.新兴的奴隶主D.广大的农民15.关于甲骨文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甲骨文是我国最早的文字符号B.我们今天的汉字就是从它发展而来的C.它已经是一种比较成熟的文字D.它出现于商朝二、论从史出16.将下列有关联的内容用线连起来。
历史七年级上册期中试卷【含答案】

历史七年级上册期中试卷【含答案】专业课原理概述部分一、选择题(每题1分,共5分)1. 以下哪个事件标志着中国进入文明时代?A. 夏朝建立B. 商朝建立C. 西周建立D. 秦朝统一2. 下列哪位是“三国演义”中的著名人物?A. 关羽B. 张飞C. 曹操D. 诸葛亮3. 中国古代四大发明不包括以下哪项?A. 指南针B. 火药C. 印刷术D. 电话4. 以下哪个朝代实行了“科举制”?A. 唐朝B. 宋朝C. 元朝D. 明朝5. 中国古代“丝绸之路”起点是哪里?A. 长安B. 洛阳C. 杭州D. 成都二、判断题(每题1分,共5分)1. 儒家思想起源于春秋时期。
(√)2. 中国古代的“五行”指的是金、木、水、火、土。
(√)3. 中国古代的“三纲五常”是儒家伦理的核心内容。
(√)4. 中国古代的“科举制”起源于唐朝。
(×)5. 中国古代的“四大发明”包括指南针、火药、印刷术和造纸术。
(√)三、填空题(每题1分,共5分)1. 中国古代的“百家争鸣”时期,主要的学派有儒家、道家、______家等。
2. 中国古代的“三皇五帝”中,五帝不包括______。
3. 中国古代的“科举制”中,最高级别的考试称为______。
4. 中国古代的“丝绸之路”主要运输的商品是______。
5. 中国古代的“三国演义”中,三国的建立者分别是刘备、曹操和______。
四、简答题(每题2分,共10分)1. 请简述中国古代的“科举制”。
2. 请简述中国古代的“丝绸之路”。
3. 请简述中国古代的“三国演义”。
4. 请简述中国古代的“四大发明”。
5. 请简述中国古代的“儒家思想”。
五、应用题(每题2分,共10分)1. 请解释中国古代的“五行”理论,并举例说明其在古代社会中的应用。
2. 请解释中国古代的“三纲五常”理论,并举例说明其在古代社会中的影响。
3. 请解释中国古代的“科举制”的意义,并举例说明其对古代社会的影响。
4. 请解释中国古代的“丝绸之路”的意义,并举例说明其对古代社会的影响。
七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卷及答案

七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卷及答案(试卷满分:100分;考试时间:70分钟)一.选择题部分,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
在每题所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1.下面是从古人类遗址中挖掘出来的化石(石器),其中距今最久远的是()A.元谋人牙齿化石B.郧县人2号头骨化石C.蓝田人头骨化石D.北京人使用的石器2.考古学家在北京人地层处发现了大量的朴树籽,还有榛子、胡桃、松、榆等植物孢粉;在北京人居住的洞穴里,发现了不同动物的化石。
由此可知北京人( )A.已经会人工取火B.以采集狩猎为生C.开始种植农作物D.会使用磨制石器3.如图骨针和装饰品所示文物可印证山顶洞人( )A.靠采集、狩猎为生,还会捕鱼B.与其他原始人群有交C.掌握了磨光和钻孔技术往D.会埋葬死者4.史料是人们了解过去、认识历史的重要依据和基础。
中国是农业大国,农业生产历史悠久。
如果要了解中国原始农业发展状况,最可靠的史料应是( )A.神话传说B.甲骨卜辞C.遗迹遗存D.史书记载5.下列图片中,能够反映长江流域河姆渡原始居民文化特征的是( )①遗存稻谷②人面鱼纹彩陶盆③千栏式房屋④半地穴式房屋A.①②B.③④C.②③D.①③6."中国的农业起源分为两条独立的源流:一是以黄河中游地区为核心的、以种植粟和黍为代表的北方旱作农业系统;二是以长江中下游地区为核心的、以种植水稻为代表的稻作农业系统。
"以下遗址能印证"旱作农业系统"的是()A.河姆渡遗址B.半坡遗址C.北京人遗址D.良渚遗址7.考古发现良渚古城规模宏大、出现世界上规模最大的水利系统和象征王权的玉钺、墓地随葬品对比鲜明。
这说明距今约5000年,长江流域已经出现了( )A.王位世袭制B.部落联盟C.原始农业D.早期国家8.如图所示是中国新石器时代晚期部分出土文物。
由此可知,这一时期中国文明具有( )A.统一性B.多元性C.连续性D.复杂性9.五六千年前黄河流域出现的华夏族,是今天中华民族的主体,他们开创了灿烂的华夏文明。
《中国历史》七年级上册期中考试试卷(含答案)

七年级第一学期《中国历史》上册期中考试试卷(含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 分,共50 分)1. 我国境内目前已确认的最早的古人类是()A. 元谋人B. 北京人C. 山顶洞人D. 蓝田人2. 北京人使用的是()A. 打制石器B. 磨制石器C. 青铜器D. 铁器3. 下列原始人类中,已经掌握磨制和钻孔技术的是()A. 元谋人B. 北京人C. 山顶洞人D. 河姆渡人4. 河姆渡原始居民种植的农作物是()A. 粟B. 水稻C. 小麦D. 玉米5. 半坡原始居民居住的房屋是()A. 干栏式房屋B. 半地穴式圆形房屋C. 洞穴D. 高楼大厦6. 被后人尊称为“人文初祖”的是()A. 炎帝B. 黄帝C. 蚩尤D. 尧7. 传说中发明养蚕缫丝的是()A. 黄帝B. 嫘祖C. 仓颉D. 伶伦8. 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王朝是()A. 夏朝B. 商朝C. 周朝D. 秦朝9. 世袭制代替禅让制,“公天下”变成“家天下”的标志是()A. 舜传位给禹B. 禹传位给伯益C. 禹传子,家天下D. 启打败有扈氏10. 商朝的建立者是()A. 汤B. 盘庚C. 纣D. 周文王11. 商朝多次迁都,直到商王盘庚迁都到殷才稳定下来,殷是现在的()A. 河南安阳B. 河南郑州C. 陕西西安D. 陕西咸阳12. 目前世界上已发现的最大的青铜器是()A. 司母戊鼎B. 四羊方尊C. 青铜立人像D. 青铜神树13. 我国有文字可考的历史开始于()A. 夏朝B. 商朝C. 西周D. 东周14. 春秋时期的第一个霸主是()A. 齐桓公B. 晋文公C. 楚庄王D. 秦穆公15. 决定晋文公成为中原霸主的战役是()A. 城濮之战B. 桂陵之战C. 马陵之战D. 长平之战16. 战国七雄中,位于最东边的是()A. 齐B. 楚C. 燕D. 秦17. 我国农业发展史上的一次革命是指()A. 铁农具的使用B. 牛耕的使用C. 水利工程的兴修D. 封建制度的确立18. 商鞅变法中对旧贵族打击最大的一项措施是()A. 承认土地私有B. 奖励耕战C. 按军功授爵D. 建立县制19. 都江堰是由谁主持修建的()A. 李冰B. 商鞅C. 秦始皇D. 大禹20. 孔子的思想核心是()A. “仁”B. “兼爱”“非攻”C. “无为而治”D. “法治”21. 主张“因材施教”的教育家是()A. 老子B. 孔子C. 孟子D. 墨子22. 被后世称为“医圣”的是()A. 扁鹊B. 华佗C. 张仲景D. 李时珍23. 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是()A. 《春秋》B. 《汉书》C. 《史记》D. 《资治通鉴》24. 秦统一六国的时间是()A. 公元前230 年B. 公元前221 年C. 公元前207 年D. 公元前202 年25. 秦统一后,在全国统一使用的货币是()A. 刀币B. 布币C. 圆形方孔钱D. 贝币二、材料分析题(共30 分)26. 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上古之世,人民少而禽兽众,人民不胜禽兽虫蛇。
七年级上册历史期中试卷含答案

七年级上册历史期中试卷含答案付出就会有收获的!祝福你七年级历史期中考中正常发挥,金榜题名,下面是小编为大家精心整理的七年级上册历史期中试卷,仅供参考。
七年级上册历史期中试题一、单项选择题(每题只有一个答案,每小题2分,共40分)1.参加以“寻找人类足迹”为主题的夏令营活动的同学要到中国境内已知最早人类的遗址所在地,他们应该去A.云南元谋县B.北京周口店C.西安半坡D.浙江余姚市2.世界上出土古人类遗骨和遗迹最丰富,并且在1987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的遗址是A.元谋人遗址B.北京人遗址C.山顶洞人遗址D.河姆渡遗址3.下面哪些发现与半坡原始居民有关?( )①发现了粟的遗物,证明我国是世界上最早种植粟的国家②发现了水稻的遗物,证明我国是世界上最早种植水稻的国家③发现了纺轮,证明已会纺线、织布、制衣④发现陶器上有一些刻画符号,可能是我国早期文字的雏形⑤半地穴式房屋A.①②③⑤B.②③④C.①③④⑤D.①②④4.促使原始人过定居生活的主要因素是( )A学会了建造房屋 B自然环境的改善C原始农业的发展 D人工取火的实现5.结合所学的历史知识判断,下列哪个地方的先民最早可以吃到香喷喷的大米饭是A.山顶洞人B.大汶口人C.半坡居民D.河姆渡居民6.“中华开国五千年,神州轩辕自古传”中的“轩辕”是指( )A.蚩尤B.舜C.黄帝D.炎帝7.从夏、商、西周三代的覆亡中,我们可以得到的历史教训是国君应该( )A.发展经济B.勤政爱民C.重视教育D.增强军事力量8.河北省有《燕赵都市报》,山东省有《齐鲁晚报》,山西省有《三晋都市报》,湖北省有《楚天都市报》,这些报纸的得名,与古代的哪一制度有关( )A.分封制B.禅让制C.世袭制D.郡县制9. 它是目前世界上发现的最大的青铜器。
21世纪来临之际,它的仿品作为中国人民的珍贵礼物献给了联合国,现已被联合国永久珍藏,它是( )A.四羊方尊B.青铜立人C.人面鱼纹盆D.司母戊鼎10.下列关于春秋战国时期诸侯争霸和兼并战争的评价,错误的有( )A.有利于国家走向统一B.华夏族和其他各民族的融合加强C.加速了新旧制度的更替D.阻碍了社会发展11.作为一个时期的名称,“战国”因战争众多、争夺激烈而得名。
七年级上册历史期中考试试卷含答案解析

七年级上册历史期中考试试卷含答案解析一、选择题1.中华文明源远流长,我国境内已知的最早人类是()A. 元谋人B. 北京人C. 山顶洞人D. 半坡人2.火的使用,是人类进化的历程碑,下列对我国古人类用火的介绍中,错误的一项是()A. 元谋人已经知道使用火B. 北京人会保存火种C. 火的使用改善了生存条件D. 人工取火是北京人用火的主要来源3.下列哪些现象是原始农业出现的重要标志?()①农作物的出现②家畜的饲养③聚落④磨制工具⑤城市的出现A. ①⑤B. ②⑤C. ③⑤D. ①②③④4.尧舜禹先后做了部落联盟首领,他们被推举为部落联盟首领的方法叫()A. 世袭制B. 禅让制C. 民主选举制D. 人民代表选举制5.传说中为治水三过家门而不入的人是()A. 黄帝B. 尧C. 舜D. 禹6.商朝被后世称为殷朝,下列事件中,与此有关的是()A. 商汤灭夏B. 牧野之战C. 盘庚迁殷D. 武王伐纣7.“孔子周游列国”、“烽火戏诸侯”,与“列国”、“诸侯”相关的西周政治制度是()A. 禅让制B. 分封制C. 郡县制D. 行省制8.请问我国有文字可考的历史从哪个朝代开始()A. 夏朝B. 商朝C. 西周D. 春秋9.春秋时期的第一个霸主是()A. 齐桓公B. 晋文公C. 楚庄王D. 秦穆公10.都江堰水利工程的主要功能是()A. 交通运输B. 防洪灌溉C. 南粮北运D. 蓄水抗旱二、简答题11.什么是甲骨文?12.简要写出北京人的特征。
三、列举题13.写出战国七雄。
四、综合题14.读图回答:(1)图一,图二的青铜器名称是什么?图一青铜器有何历史地位?(2)商周青铜器的制作特点有哪些?主要用途是什么?15.根据所学知识,完成下列表格。
(1)背景:________时期,旧的社会制度进一步瓦解,新的社会制度逐步确定。
(2)主要派别及主张主要派别代表人物主要主张孟子主张实行“________”,反对一切________的战争儒家荀子主张实行“________”________家庄子强调治国要顺应自然和民心墨家墨子主张“________”“非攻”,提倡________法家韩非强调以________治国,建立________答案解析部分一、<b >选择题</b>1.【答案】A【考点】中国境内的远古居民【解析】【分析】依据所学可知,距今约170万年的元谋人是我国境内已知的最早人类,A项符合题意;北京人距今约70—20万年;山顶洞人距今3万年左右;半坡人距今约6000年。
初中七年级历史上册期中考核试卷及答案

初中七年级历史上册期中考核试卷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下列哪个朝代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中央集权国家?A. 西周B. 秦朝C. 汉朝D. 唐朝2. 以下哪位是春秋时期著名的政治家、军事家?A. 孔子B. 墨子C. 孙子D. 商鞅3. 下列哪个事件标志着中国历史进入了战国时期?A. 齐桓公称霸B. 晋文公称霸C. 楚庄王称霸D. 战国七雄并立4. 以下哪位是西汉时期著名的史学家、文学家?A. 司马迁B. 班固C. 曹操D. 诸葛亮5. 下列哪个制度是汉武帝时期实行的?A. 世官制B. 察举制C. 九品中正制D. 科举制6. 以下哪个朝代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由少数民族建立的全国性统一王朝?A. 隋朝B. 唐朝C. 五代十国D. 元朝7. 下列哪个事件导致了唐朝的灭亡?A. 安史之乱B. 黄巢起义C. 辽宋战争D. 金灭北宋8. 以下哪位是南宋时期著名的抗金名将?A. 岳飞B. 韩世忠C. 张俊D. 刘豫9. 下列哪个朝代是中国历史上最后一个封建王朝?A. 明朝B. 清朝C. 中华民国D. 中华人民共和国10. 以下哪位是清朝末年著名的革命党人?A. 孙中山B. 黄兴C. 宋教仁D. 陈天华二、填空题(每题2分,共20分)11. __________是中华民族的发源地之一,位于今天的陕西省北部和山西省西部。
12. 春秋时期,__________提出了“兼爱”、“非攻”等思想。
13. 战国时期,__________提出了“法治”思想,主张用法律来治理国家。
14. 汉武帝时期,__________被封为“博望侯”,开始了对西域的开拓。
15. 唐朝时期,__________发明了活字印刷术,极大地促进了文化的传播。
16. 宋朝时期,__________提出了“气学”思想,对后世产生了深远影响。
17. 明朝时期,__________建立了东厂,加强了对官吏的监督和侦查。
18. 清朝末年,__________发起了戊戌变法,试图改革现状。
七年级上册历史期中考试试卷

七年级上册历史期中考试试卷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
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请将正确答案的字母填入题后括号内。
)1. 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是()。
A. 商朝B. 西周C. 秦朝D. 汉朝2. 秦始皇统一六国后,推行了哪项重要的政治制度?()A. 分封制B. 郡县制C. 禅让制D. 世袭制3. 下列哪项是汉武帝时期的重要历史事件?()A. 焚书坑儒B. 罢黜百家,独尊儒术C. 王莽篡汉D. 张骞出使西域4. 唐朝时期,科举制度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其中进士科主要考察的是()。
A. 武艺B. 文学C. 数学D. 医学5. 宋朝时期,经济中心南移,下列哪项不是其原因?()A. 北方战乱频繁B. 南方自然条件优越C. 南方农业技术进步D. 南方人口大量北迁6. 元朝时期,实行了哪项重要的民族政策?()A. 民族融合B. 民族隔离C. 民族同化D. 民族歧视7. 明朝时期,著名的航海家郑和下西洋,其主要目的是()。
A. 贸易往来B. 宣扬国威C. 寻找新大陆D. 征服海外8. 清朝初期,为了加强中央集权,采取了哪项措施?()A. 废除科举B. 建立东厂C. 推行剃发易服D. 实行闭关锁国9. 以下哪位历史人物不是唐朝的诗人?()A. 李白B. 杜甫C. 白居易D. 苏轼10. 以下哪项不是宋朝时期的科技成就?()A. 活字印刷术B. 指南针C. 火药D. 造纸术(以下题目继续,直至20题)二、填空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
请将正确答案填入题中横线处。
)11. 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皇帝是________,他建立了________朝。
12. 唐朝的开国皇帝是________,他在位期间实行了一系列改革,被称为“________”。
13. 元朝时期,________被定为首都,成为全国的政治、文化中心。
14. 明朝时期,为了加强边防,修建了著名的________。
2024年人教版七年级上册历史期中测评试卷及答案

D.西周各地经济发展不平衡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16.下表中的商周甲骨文反映了( B )
甲骨文
象形
今体字
会意
形声
A.文字可考的历史从商朝开始
B.汉字的造字方法已基本形成
C.记载的内容仅有祭祀的活动
不打出了“尊王攘夷”的旗号。与这一现象密切相关的是( A )
A.分封制
B.郡县制
C.井田制
D.军功爵制
13.夏、商、西周是中国的早期国家,为后世王朝的发展奠定基础。下列关于这三
朝灭亡的共同原因中,最接近历史真相的是( D )
A.与周边少数民族的关系太差
B.推行世袭制,天子能力低下
C.推行分封制,地方势力过大
世界最早的观象台、随葬品多寡不等的墓葬、象征地位身份的礼器、独立的仓储区
和手工业区等,据此可知这一时期( D )
A.我国早期国家的产生
B.处于母系氏族公社的繁荣时期
C.中华文明的多元一体
D.我国已出现了文明的初始形态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系列措施增强了自身的力量,然后“与炎帝战于阪泉之野”,获得了胜利。黄帝部落
胜出的主要原
因是( B )
A.与其他部落结成了联盟
B.良政善治积蓄了实力
C.炎帝部落实力过于弱小
D.注意到发展农业生产
7.传说蚩尤被黄帝打败后,他的躯体被葬于菏泽市巨野县境内。菏泽市考古发现的
蚩尤墓与蚩尤传说相吻合。由此可见( C )
初一历史上册期中考核试题及答案

初一历史上册期中考核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1. 下列哪个朝代是中国古代历史上的第一个朝代?A. 秦朝B. 汉朝C. 商朝D. 唐朝答案:C2. 以下哪个国家是古代丝绸之路的起点?A. 中国B. 印度C. 波斯D. 罗马答案:A3. 以下哪个事件是中国历史上的一次重大变革?A. 五四运动B. 圆明园被烧毁C. 三国演义D. 秦始皇统一六国答案:D二、判断题1. 《论语》是孔子的代表作品。
正确 / 错误答案:正确2. 中国古代历史上有四大发明,分别是造纸术、印刷术、指南针和火药。
正确 / 错误答案:正确三、简答题1. 请简述中国封建社会的特点。
答案:中国封建社会的特点包括:地主阶级统治、农民作为主要劳动力、封建等级制度、农业经济为主导、宗法制度等。
2. 请简要介绍一下中国古代的科举制度。
答案:科举制度是中国古代的一种选拔官员的考试制度。
通过科举考试,可以选拔出人才,使其进入官僚体系,参与国家政治。
四、综合题请根据所学知识,回答以下问题:1. 请简述中国古代的长城是如何兴建的?答案:中国古代的长城是通过人工修筑而成的。
它是由不同朝代的统治者下令修建,目的是为了防御外族入侵。
长城的修建采用了砖石、土木等材料,通过人力运输和建筑技术来完成。
2. 请简述中国古代的丝绸之路对于中外文化交流的影响。
答案:中国古代的丝绸之路是一条连接东方和西方的重要贸易路线。
通过丝绸之路,中国的丝绸、瓷器、茶叶等商品传播到了西方,同时也带来了西方的商品和文化,促进了中外文化交流和经济发展。
以上为初一历史上册期中考核试题及答案。
七年级历史上册期中检测卷(含答案)

期中检测卷(满分:100分;考试时间:60分钟)第Ⅰ卷(选择题共60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2分,共60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1.历史老师在讲授《中国境内早期人类的代表——北京人》这一课时,展示了一幅图片并介绍说:“能直立行走,头骨前额低平,眉骨粗大,已学会使用火。
”请你判断此原始人类应该是()。
A.元谋人B.北京人C.山顶洞人D.半坡人2.据考古发现,河姆渡人已经能够()。
A.种植粟B.使用甲骨文C.铸造司母戊鼎D.建造干栏式房屋3.原始农业为古代文明社会的形成奠定了重要的物质基础,下列能反映原始农业兴起和发展的是()。
A.北京人狩猎B.山顶洞人捕鱼C.河姆渡人种植水稻D.半坡人制作衣服4.被后人尊称为“人文初祖”的部落联盟首领是()。
A.炎帝和黄帝B.尧C.蚩尤D.大禹5.传说“大禹治水”中的“水”,你认为应该是()。
A.黄河B.长江C.淮河D.珠江6.公元前21世纪,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王朝产生。
其标志是()。
A.夏朝的建立B.商朝的建立C.周朝的建立D.秦朝的建立7.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王朝的建立者是()。
A.黄帝B.禹C.舜D.启8.常言道:故土难离。
曾经将商朝都城迁到殷的商王是()。
A.商汤B.商纣C.盘庚D.周武王9.西周后期,国王因与民争利,被平民赶走,被迫逃亡。
这一事件史称()。
A.涿鹿之战B.商汤灭夏C.武王伐纣D.国人暴动10.下列国王中,生性残暴并最终导致国家灭亡的有()。
①夏桀②商纣王③周幽王④周平王A.①②B.①②③C.①②④D.①②③④11.下列不属于周朝贵族的是()。
A.诸侯B.卿大夫C.士兵D.士12.《周礼集说》载:“金有六齐(配方),六分其金而锡居一,谓之钟鼎之齐。
”这反映了()。
A.甲骨文的雕刻技巧B.青铜器的铸造工艺C.金文的形成和发展D.铁农具的制造技术13.文字的出现是人类进入文明时代的标志之一。
我国已发现的古代文字中年代最早、体系较为完整的是()。
2024年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上册期中考试卷(附答案)

2024年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上册期中考试卷(附答案)一、选择题(每题1分,共5分)A. 秦始皇B. 汉武帝C. 唐太宗D. 宋太祖2. 中国古代的四大发明中,不属于科技发明的是?A. 造纸术B. 指南针C. 印刷术D. 道德经A. 瓷器制造B. 长城建设C. 佛教传播D. 马可·波罗游记A. 但丁B. 达·芬奇C. 拉斐尔D. 米开朗基罗A. 机械化生产B. 人力驱动C. 电力应用D. 手工制作二、判断题(每题1分,共5分)1. 古代中国的科举制度始于唐朝。
()2. 古代埃及的金字塔是法老的陵墓。
()3. 欧洲文艺复兴时期,宗教改革运动推动了科学的发展。
()4. 工业革命导致了环境污染和资源枯竭。
()5. 古代中国的丝绸之路促进了东西方文化的交流。
()三、填空题(每题1分,共5分)1. 古代中国的“百家争鸣”时期,儒家学派的代表人物是______。
2. 古代埃及的象形文字被称为______。
3. 欧洲文艺复兴时期的代表人物达·芬奇以其______作品闻名。
4. 工业革命时期,蒸汽机的发明者詹姆斯·瓦特出生于______。
5. 古代中国的丝绸之路起点是______。
四、简答题(每题2分,共10分)1. 简述古代中国的科举制度的主要内容和作用。
2. 简述古代埃及的金字塔的历史和文化意义。
3. 简述欧洲文艺复兴时期的主要特征及其对世界文化的影响。
4. 简述工业革命对人类社会的影响。
5. 简述古代中国的丝绸之路对东西方文化交流的作用。
五、应用题(每题2分,共10分)1. 请根据所学知识,简述古代中国的儒家学派的主要思想及其在历史上的影响。
2. 请根据所学知识,简述欧洲文艺复兴时期的主要艺术成就及其对后世的影响。
3. 请根据所学知识,简述工业革命对人类社会的影响及其对现代社会的启示。
4. 请根据所学知识,简述古代中国的丝绸之路对东西方文化交流的作用及其对现代社会的启示。
七年级历史上册期中测试卷及参考答案

2024-2025学年七年级上册历史期中试卷(含答案)一、单项选择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
)1.某同学在阅读一本有关我国境内远古居民生活情况的历史书时,了解到有一群距今约三万年的远古人,模样与现代人基本相同,已掌握磨光和钻孔技术,并已会人工取火。
你认为这群远古人应是A. 元谋人B. 蓝田人C. 北京人D. 山顶洞人2.韩非子在描述远古社会自然环境时,写道:“上古之世,人民少而禽兽众(多),人民不胜(承受不住)禽兽虫蛇(的迫害)”,这种情况决定了远古居民最恰当的选择是A.学会制造工具,抵御野兽B.过群居生活,共同生存C.懂得用天然火,追逐野兽D.住在山洞里,躲避虫蛇3.农耕文明与游牧文明是中华民族古代的两种不同文明,存在着互补性。
农耕文明起源于母系氏族繁荣期,是指以农耕生产为主的一切物质财富与精神财富的总和。
能够种植粟、烧制彩陶、住半地穴式房屋、居住在黄河流域的我国原始农耕居民是A.郧县人B.北京人C.半坡人D. 河姆渡4.历史课堂上,老师在讲解我国一处早期人类遗址时,展示了下面两幅文物图片。
据此判断,该遗址最有可能是A.元谋人遗址B.半坡遗址C.北京人遗址D.河姆渡遗址5.以疏导为主治水,就是依据地势的高下,疏导高地的川流积水,使肥沃的平原能减少洪水泛滥的灾害。
因为发明了这种方法,治水有功,受到民众爱戴的中国原始部落首领是A.炎帝B.尧C.舜D.禹6.在远古传说中,有一历史人物能制作衣裳、制造船只、会炼铜。
现代考古工作者在河南、陕西、山西、甘肃等地发掘出距今8000-6000年的蚕茧、丝织品、独木舟和铜刀等。
这说明A.传说中包含一些历史信息B.考古是了解历史唯一途径C.传说中的内容都是真实的D.考古发现证实了所有传说7.以下是某同学制作的朝代更替表的一部分,空框中应填的是A. 西周、春秋B.春秋、战国C.东周、战国D.西周、东周8.历史谱写着歌曲,歌曲承载着历史。
“一玉口中国,一瓦顶成家,都说国很大,其实一个家……”歌曲中提到的“国家”在中国最早出现于A.夏朝B.殷朝C.商朝D.周朝9.某同学在阅读课外书时看到一张地图(如图),他推断这张地图反映的史实最早可能出现在A.夏朝B.商朝C.西周D.秦朝10.下图的两幅图片是出土于河南偃师二里头遗址的铜牌和铜鼎,其中的铜鼎是中国目前已发现的最早的青铜礼器,这两件文物的出土可以让我们了解哪一时期的历史A.尧舜时期B.夏朝C.商朝时期D.西周11.《中国古代衣食住行》一书中收录了一组商周时期青铜器的名称及其功能(如图)。
七年级上册期中考试历史试卷含答案解析

七年级上册期中考试历史试卷含答案解析一.选择题(共12小题)1.从猿到人变化的过程中,具有决定意义的一步是()A.直立行走 B.手脚分工 C.语言产生 D.大脑开始发达2.《史记》记载:禹年老时,推荐伯益作为继承人.禹的儿子启却举兵杀死伯益,继承了父亲的位置,开始了“家天下”的历史.材料反映了()A.禅让制开始出现B.世袭制开始代替禅让制C.分封制开始出现D.分封制开始代替禅让制3.我国是世界四大文明古国之一,中华文明源远流长.公元前2070年,禹建立的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王朝是()A.夏朝 B.商朝 C.秦朝 D.西汉4.长篇小说或电视连续剧《封神演义》中,有姜子牙、哪吒等诸多正面人物,但也有一个作为著名暴君的反面人物,他宠爱妲己,实行残暴统治,导致国家灭亡。
他就是()A.夏桀 B.商纣王C.周幽王D.周平王5.秦朝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中央集权国家,它建立于()A.公元前221年 B.公元221年C.公元前202年 D.公元202年6.我国自古就有“三皇五帝”的传说,后来皇帝成为了封建国家最高统治者的称谓。
请问它的出现与谁有直接关系()A.秦始皇赢政B.汉高祖刘邦C.隋文帝杨坚D.宋太祖赵匡胤7.成语是我国文化遗产中一颗璀璨明珠,许多成语来源于历史典故.其中“破釜沉舟”与下列哪一场战役有关()A.城濮之战 B.马陵之战 C.长平之战 D.巨鹿之战8.“我来自元谋,你来自周口,牵起你毛茸茸的手,爱让我们直立行走。
”这是网络上颇为流传的诗句,如果要考察“来自元谋”且能“直立行走”的远古人类,应该去()A.陕西省B.云南省C.浙江省D.北京市9.“1929年,我国青年考古工作者裴文中在周口店的山洞里,发掘出一个完整的远古人类头盖骨化石.他兴奋地断定,这是远古人类的遗骨.”材料中的“远古人类”是()A.元谋人B.北京人C.半坡原始居民 D.河姆渡原始居民10.以下早期人类中,最早懂得人工取火的远古人类是()A.元谋人B.北京人C.蓝田人D.山顶洞人11.数轴记忆是学习历史的方法之一。
初一历史上册期中考试试题及标准答案

初一历史上册期中考试试题及标准答案第一部分:选择题1. 下列哪个朝代统一了中国?A. 秦朝B. 唐朝C. 宋朝D. 明朝正确答案:A2. 中国古代四大发明中,最早出现的是哪一项?A. 指南针B. 青铜器C. 造纸术D. 火药正确答案:C3. 古代丝绸之路是连接哪两个大洲的重要贸易路线?A. 亚洲和欧洲B. 亚洲和非洲C. 亚洲和北美洲D. 亚洲和南美洲正确答案:A4. 下列哪个事件标志着中国共产党的成立?A. 五四运动B. 辛亥革命C. 南京条约签订D. 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爆发正确答案:A5. 以下哪个城市是中国的首都?A. 上海B. 广州C. 北京D. 成都正确答案:C第二部分:简答题1. 请简要描述一下秦始皇统一六国后所做的重要改革措施。
答案:秦始皇实行了一系列重要的改革措施,例如推行标准的文字、货币和度量衡制度,修建了万里长城和秦始皇陵等。
2. 请简要介绍一下明朝的海外航海活动。
答案:明朝时期,郑和七次下西洋,进行了广泛的海外航海活动,与许多国家进行贸易往来,并展示了中国的国力和文化。
3. 请简要描述一下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的重要事件。
答案: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发生了一系列重要事件,如土地改革、大跃进、文化大革命等,对中国的社会、经济和政治产生了深远影响。
4. 请简要介绍一下中国古代的科举制度。
答案:中国古代的科举制度是一种选拔官员的考试制度,通过考试选拔人才,以实现社会的稳定和治理。
5. 请简要描述一下中国古代的农耕文化。
答案:中国古代的农耕文化以农业为基础,注重农业生产和农民的地位,形成了丰富的农耕文化和农民文化。
以上为初一历史上册期中考试试题及标准答案,希望对你有帮助。
七年级上册期中历史试卷含答案

七年级上册期中历史试题一、单选题(没提2分,共60分)1、同学们,你知不知道,目前世界上发现原始人类遗迹最多的国家是A、中国B、印度C、埃及D、古巴比伦2、根据下列信息,判断右图的远古人类是信息一:右图是其头部复原图信息二:生活在大约在三万年前,会人工取火,会用骨针缝制衣服A、元谋人B、北京人C、山顶洞人D、半坡人3、 1965年5月,我国考古学家在云南省某县发现了两颗门齿化石和一些粗糙石器,中国地质科学院用古地磁方法测定它们距今约170万年。
这就是我国境内已知的最早人类A、元谋人B、北京人C、山顶洞人D、半坡人4、被称为“杂交水稻之父”的袁隆平评价某遗址文化:“在中华文明成熟之前,起到了稻作文明的奠基作用。
”他评价的是A、陕西半坡遗址B、浙江河姆渡遗址C、云南元谋遗址D、北京周口店遗址5、下图的一组文物图片集中反映了某原始居民的生产和生活状况,该原始居民应是A、河姆渡人B、北京人C、山顶洞人D、半坡人6、在涿鹿之战中被打败的东方部落首领是A、黄帝B、炎帝C、大禹D、蚩尤7、下列哪一位部落联盟首领被后人尊称为“人文初祖”A、嫘祖B、黄帝C、蚩尤D、大禹8、“禅让”是我国部落时代推举联盟首领的办法。
下列各项中,禅让顺序正确的是A、舜→禹→尧B、尧→舜→禹C、禹→尧→舜D、尧→禹→舜9、我国原始社会结束、奴隶社会开始的标志是A、涿鹿之战B、夏朝的建立C、仓颉造字D、人工取火10、商朝又称为殷朝,与此相关的历史事件是A、商汤伐夏B、牧野之战C、盘庚迁殷D、武王伐纣11、请你认真观察下图,目前世界上发现的最大的青铜器是12、不同时期,文明的表现也会有所不同。
商代文明的突出表现是①青铜器②瓷器③甲骨文④纸张A、①③B、②③C、①④D、②④13、西周的建立者是A、周幽王B、周武王C、周平王D、周厉王14、“周幽王烽火戏诸侯”、“孔子周游列国”,与“诸侯”“列国”的产生相关的制度是A、禅让制B、世袭制C、分封制D、郡县制15、在周朝各诸侯国中,位于长江流域的是A、秦B、齐C、燕D、楚16、与吴越争霸有关的成语是A、纸上谈兵B、朝秦暮楚C、卧薪尝胆D、退避三舍17、“管仲既用……尊王攘夷……诸侯会师,葵丘论剑匡天下”这些资料反映的是A、齐桓公称霸B、城濮大战C、勾践灭吴D、桂陵之战18、春秋战国时期,土地利用率和农作物产量显著提高,主要是因为A、重视使用法律B、青铜器在农业中的广泛使用C、水利工程的兴修D、铁农具和牛耕的推广19、秦国最终成为战国七雄中实力最强大的国家,主要原因是A、采纳了“仁政”思想B、实行商鞅变法C、有孙膑为军师D、修筑万里长城20、使成都平原获得“天府之国”美称,被誉为“世界水利文化鼻祖”的水利工程是A、都江堰B、郑国渠C、京杭大运河D、三峡大坝21、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一项是A、韩非子是法家的代表B、老子是道家学派的创始人C、孙武的著作是《孙子兵法》D、庄子提出“仁”的学说22、儒家学派的创始人是A、孔子B、老子C、孟子D、韩非23、夏、商、西周灭亡的共同原因是A、诸侯的叛乱B、统治残暴,失去民心C、国人暴动D、少数民族内侵24、我国曾经发行了一张邮票,里面的“主角”可让你体会到我国古老乐器迷人的魅力。
七年级历史上册期中考试试卷及答案解析

七年级历史上册期中考试试卷及答案解析1.某同学暑假里参观了一处远古人类博物馆,这是他保存的参观券,请根据上面信息,判断他参观的是哪一博物馆?()A.元谋人博物馆B.北京人博物馆C.山顶洞人博物馆D.半坡博物馆2.下列有关我国境内早期人类及其生活状况的叙述,正确的是()①元谋人知道使用火②北京人能用打制方法制作出尖状器、刮削器等石器③北京人生活在周口店龙骨山上④山顶洞人生活在长江流域A.①③④B.①②④C.②③④D.①②③3.我国农业兴起的时间很早,出现最早的人工栽培的农作物,那么原始农业兴起的时间是()A.2万年前B.4万年前C.1万年前D.3万年前4.图中是我国古老传说中黄河流域一位著名的部落首领。
下列有关该部落首领的传说,正确的是()①他联合炎帝,打败蚩尤②他建造宫室,制作衣裳③他教人们挖井,发明舟车④他发明养蚕缫丝,创造了文字。
A.①②③B.①②④C.②③④D.③④5.为了方便记忆,某同学画了下面这张示意图,此示意图反映的内容是()A.禅让制B.分封制C.郡县制D.行省制6.许多成语典故源于历史,如退避三舍、卧薪尝胆、围魏救赵、纸上谈兵等。
这些成语反映出春秋战国时期的哪一特点()A.诸侯兼并争霸B.奴隶制的瓦解C.生产力发展D.封建制度确立7.西周时期,周王对墓葬用品的规定严格,如:用鼎制度就明确规定为“天子九鼎,诸侯七鼎,大夫五鼎,元士三鼎或一鼎”。
材料反映的本质问题是()A.西周实行分封制,呈现等级森严的特征B.西周社会的腐败现象严重C.西周手工业中青铜冶炼十分落后D.西周各地经济发展不平衡8.下面关于甲骨文的叙述正确的有()①商朝刻写在龟甲或兽骨上的文字称为甲骨文②甲骨文是一种比较成熟的文字③甲骨文内容是研究商朝历史的重要资料④甲骨文开始于夏朝,兴盛于商朝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③④9.春秋时期,“耕”“牛”二字经常同时出现在人名中,如孔子有个学生名冉耕,字伯牛;另一个学生名司马耕,字子牛。
七年级上册历史期中试题试题(含答案)

七年级上册历史期中试题试题(含答案)一、选择题1.曾有人形容秦朝时“赭衣塞路,囹圄成市”,意思是道路上挤满了穿囚衣的犯人,监狱里关满了人,如同集市一样。
这些现象说明秦朝A.社会治安混乱B.国民素质不高C.刑法非常严苛D.徭役赋税沉重2.下图是汉代海上丝绸之路示意图,今天我国南海的海域当时被过往的商旅命名为“涨海”这说明A.汉代中央政府已经对南海进行有效管辖B.汉代丝绸之路以海上路线为主C.当时只有汉朝商人来到南海D.这一史实是今天我们声索南海主权的历史依据3.为了稳固政权和稳定社会局势,汉高祖吸取秦朝暴政而导致灭亡的教训,采取的政策是()A.重农抑商政策B.焚书坑儒政策C.独尊儒术政策D.休养生息政策4.在岷江某处,有一座中国的古代防洪灌溉水利工程,它经受了2000多年历史的风雨,至今仍造福当地人民。
它是()A.都江堰B.赵州桥C.隋朝大运河D.灵渠5.下列哪一幅图的水利工程,使成都平原成为沃野,被称为“天府之国”?A.B.C.D.6.认识图片是我们学习历史的一个重要途径,下面图片反映的历史事实是()A.春秋争霸战争风起云涌B.陈胜、吴广振臂一呼,百姓响应C.秦王扫六合的磅礴气势D.项羽气吞山河的霸气7.下表是李明同学制作的有关中国某个大型工程的知识卡片,由此判断,该工程是A.都江堰B.长城C.故宫D.灵渠8.甲、乙、丙同学关于中国古代百家争鸣的表述中,正确的是A.甲B.乙C.丙D.甲、乙、丙9.下图所示为战国时期秦国发生的重要历史事件,这说明商鞅变法后A.秦国国力增强B.分封制基本瓦解C.经济遭到破坏D.六国战斗力增强10.商周是我国灿烂的青铜文明时代。
下列文物属于迄今世界上出土的最重的青铜器是A.利簋B.司母戊鼎C.毛公鼎D.四羊方尊11.“尽并兼天下诸侯,黔首(百姓)大安,立号为皇帝”。
与此材料相关的人物是A.黄帝B.周武王C.秦始皇D.汉高祖12.春秋时期最显著的政治特点是A.争霸战争激烈,分裂趋势加剧B.王室衰微,诸侯争霸C.王室采取有力措施而中兴D.霸主联合,与王室争权13.台湾作家柏杨在《中国人的史纲》中把中华人的活动历史,分为祖先被神灵化的“神话时代”、回归人述但又缺乏可验证性的“传说时代”、事实越来越多并且有文物验证但文字流传较少的“半信史时代”和有文字可查有实物验证的“信史时代”。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2~2013学年度第一学期七年级历史期中考试试题
(考试时间:60分钟满分:100分)
命题人:奚万强
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30题,共60分)
1.这是一个历史爱好者参观到的一处我国远古人类遗址,对这个牌正确的子文字解释应该是
A.目前我国境内已知的最早的人类,距今约170万年
B.生活在北京周口店龙骨山的岩洞里,距今约70万—20万年
C.生活在北京周口店龙骨山的山顶洞穴里,距今约1.8万年
D.位于浙江余姚河姆渡村,距今约7000年
2.《韩非子》是一部古书,里面有这样的记载:“上古时候……民众经常生病。
圣人出现以后,用钻木取火的方法使民众能吃到熟食,人们都非常高兴,于是推举他通知天下,称他为‘燧人氏’”。
从这几句话中,我们可以得出远古人类怎样的信息?
A.远古人类发明了文字B.远古人类懂得用火烧烤食物
C.远古人类会制作陶器D.什么信息也得不出来
3.“我来自元谋,你来自周口,牵起你毛茸茸的手,爱让我们直立行走。
”这首在网络上颇为流传的诗句,让我国境内的远古人类蒙上了一层神秘而浪漫的薄纱。
下列远古人类中,较早种植粟并居住于黄河流域的是()
A.元谋人 B.北京人 C.半坡人D.河姆渡人
4.相传,禹年老后,部落联盟推举舜为继承人。
后来,舜又以同样的方式传位给禹。
这种通过推举产生部落首领的办法,后人称之为什么制度?
A.推举制 B.世袭制
C.分封制D.禅让制
5.“父死子继,兄终弟及”,符合这一特征的制度是()
A.分封制 B.禅让制 C.等级制 D.王位世袭制
6. 七年级开学后不久,某班转进一位新同学.在向同学们作自我介绍时,他说:“我的姓和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王朝的名称是一样的”,他姓:
A.商
B.秦
C.夏
D.周
7.研究历史离不开文字资料,我国有文字可考的历史开始于
A.夏朝 B.商朝 C.西周 D.秦朝
8.公元前1046年,周武王率军在牧野击败商朝军队,纣王自焚,商朝灭亡。
这个事件叫A.大禹治水 B.商汤灭夏 C.盘庚迁殷 D.武王伐纣
9.公元前1046年属于
A .公元前11世纪40年代
B .公元11世纪40年代
C .公元前10世纪40年代
D .公元10世纪40年代
10.山东又称齐鲁大地。
“齐鲁”的来历和的哪一制度有关?
A .禅让制
B .分封制
C .宗法制
D .等级制
11.春秋五霸中第一个称霸的是齐桓公,他称霸的地点是在下图中的哪里?
12.春秋时期,楚庄王率兵大举北进,长驱直入周天子所在的伊水.洛水流域,并乘机向周王室询问九鼎的大小轻重,这就是成语“楚王问鼎”的来历。
这件事说明:
A .楚庄王很好奇,想知道鼎的大小轻重
B .楚庄王向送给周天子更大更好的九鼎
C .九鼎是王权的象征,楚庄王想取代周天子
D .楚庄王想尊王攘夷,帮助周天子抵抗少数民族的进攻
13.春秋战国时期人们的劳作方式从千耦其耘(集体耕作)转变为个体农耕的主要原因是:
A .铁器.牛耕的广泛使用,提高了生产效率
B .大型水利工程的兴建改善了生产条件
C .农药.化肥的使用提高了粮食产量
D .各国竞相变法.改革的推动
14.通过甲骨文卜辞.四羊方尊.司母戊鼎.殷墟等遗物遗址.我们可以了解:
A .夏朝历史
B .商朝历史
C .周朝历史
D .秦朝历史
15.为秦国以后兼并六国打下坚实基础的是:
A .李愧变法
B .吴起变法
C .邹忌改革
D .商鞅变法
16.殷墟出土的甲骨文记录和反映了当时国王的活动以及王朝的政治.经济情况。
对研究哪一王朝的历史有重要价值?
A .夏
B .商
C .周
D .秦
17.孔子鼓励学生要独立思考,敢于坚持自己的意见。
这叫做:
A .“三人行,必有吾师焉”
B .“学而时习之,不亦悦乎?”
C .“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D .“当仁不让于师” B C D A
18.下面各项与法家思想相符合的是
A.主张教化百姓,以“礼”治国B.强调用“刑罚”加强统治
C.提出了“无为而治”的思想 D.主张“罢黜百家,独尊儒术”19.目前世界上所发现的最大的青铜器是哪一项?
A B C D
20.水旱从人,不知饥馑,时无荒年,天下谓之“天府”也。
这几句话说的是哪一重大水利工程的功能?
A.大禹治水 B.三峡水利工程
C.都江堰水利工程D.长城
21.郭沫若说:“一片甲骨惊天下。
”主要因为甲骨文是
A.目前我国发现最早的比较成熟的文字B.刻在龟甲或兽骨上的文字
C.商代的文字 D.字母文字的起源
22.长篇小说《封神演义》中的故事传说大约发生在()。
A.黄帝时 B.夏朝时 C.商末周初 D.春秋战国
23.“朝秦暮楚”反映了哪一时期的历史现象
A.西周 B.春秋 C.战国 D.秦朝
24. 儒家的治国主张是
A.以“礼”治国B.以“法”治国
C.“无为而治”D.“兼爱”“非攻”
25.在战国后期的秦国,一个农民如果想免除劳役,最好的办法应该是
A.当兵立军功 B.不隐瞒犯法行为 C.合理经商致富 D.大量生产粮食和布帛26.最能代表两千多年前我国的音乐文化已达到很高水平的是()。
A.编钟 B.铜钟 C.古筝 D.笛子
27. 战国时期出现“百家争鸣”局面的根本原因是
A.私学的兴盛 B.生产力的发展和社会大变革的出现
C.频繁的争霸战争 D.学术的繁荣和思想的活跃
28. 在传说中,炎帝和黄帝是的部落联盟首领
A.黄河流域 B.长江流域C.珠江流域D.淮河流域
29.“塞翁失马.焉知非福”的故事蕴含了对立事物能够互相转化的道理.这跟我国古代一位思想家的主张不谋而合。
这位思想家是
A.老子 B.墨子 C.韩非子 D.孙膑
30.若要查阅孔子的言论,应从以下什么书入手()A.《春秋》 B.《诗》 C.《书》 D.《论语》
二、非选择题部分(共40分)
31.阅读下列图片:
图一:炎帝陵图二:黄帝陵图三:大禹陵
请回答:
(1)图一相关的人物对中华民族作出哪些贡献?(2分)
(2)图二所指的人物有什么事迹流传后世?(2分)
(3)图一、图二中的人物在中华民族源远流长的历史过程中有什么样的重要地位?(2分)(4)人们最敬佩图三人物是因为哪一件事?这个传说反映了什么?(4分)
32.春秋战国是我国历史上的政治大动荡.社会大变革.文化空前繁荣时期。
请回忆所学内容,根据要求作答。
(15分)
(一)了解春秋五霸
材料一周平王即位,把都城迁到洛邑,以避开犬戎族的进攻。
平王时候,周王室势力已经衰弱,诸侯以强并弱,齐.楚.秦.晋开始强大起来,政权也由地方诸侯掌控。
(1)从材料一可以看出,当时诸侯已经不把周王室放在眼里,这与西周初年分封诸侯的初衷背道而驰。
那么,西周初年实行分封制的主要目的是什么呢?(2分)
(2)请列举春秋时期三个著名的霸主?(3分)
(二)走进诸子百家
材料二由分立趋向统一的春秋战国时期,造就了孔子.老子等一大批杰出的思想家,学术思想繁荣,形成了“百家争鸣”的局面。
其中,对后世影响最大的思想家是孔子。
材料三
墨子孟子庄子韩非子
(3)据材料二,指出孔子创立的学派及其思想的核心。
(3分)
(4)中央电视台百家讲坛要播出一期“百家争鸣”的讲座,介绍春秋战国时期的著名思想家的主要观点。
请你将材料三中的人物填写在相应的括号里(4分)
顺其自然——()以法治国——()
民贵君轻——()兼爱非攻——()
(5)学习“诸子百家”思想后,围绕治理校园内随便乱扔垃圾的行为,请你分别站在墨家.道家.儒家的立场上说一句话,表明你的立场。
(3分)
33.阅读下列材料:(15分)
公孙鞅曰:前世不同教,何古之法?帝王不相复,何礼之循?……各当时而立法,因事而制礼。
礼.法以时而定。
臣故曰:治世不一道,便国不法古。
汤.武之王也,不循而兴。
殷.夏之灭也,不易礼而亡。
――《商君书·更法》
请回答:
(1)文中的公孙鞅指的是谁?(2分)变法的目的是什么?(2分)
(2)公孙鞅在谁的支持下进行了变法?(1分)他变法的主要措施有哪些?(4分)(至少写出4点)
(3)他的变法对秦国产生了怎样的影响?(2分)
(4)在春秋五霸中,哪一位国君也是因为注重改革而实现国家富强的?(2分)他是重用谁进行改革的?(2分)
注意:所有答案必须写在答题纸上。
第一课件网系列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