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图的基本特征
地图的基本特征29页
地图的基本特征(一)地理信息的载体二)数学法则的结构(三)有目的的图形概括四)符号系统的运用《地图学原理与方法》中的定义:地图是根据构成地图数学基础的数学法则、构成地图内容地理基础的制图综合法则,记录空间地理环境信息的载体,是传递空间地理环境信息的工具,它能反映各种自然和社会现象的多维信息、空间分布、组合、联系、制约及其在时空中的变化和发展。
地图是遵循相应的数学法则,将地球(也包括其他星体)上的地理信息,通过科学的概括综合,并运用符号系统表示在一定载体上的图形,以传递它们的数量和质量在空间和时间上的分布规律和发展变化。
地图的功能(一)地图信息的载负功能(二)地图的传递功能(三)地图的模拟功能(四)地图的认知功能1、形成整体、全局的概念2、获得制图对象定性与定量特征3、建立制图对象之间的空间关系4、建立制图对象正确的空间图像按地图图型(内容或主题)划分: 1.普通地图 2.专题地图地图投影的概念(一)、地图投影的产生:地球椭球体表面是不可展曲面,要将曲面上的客观事物表示在有限的平面图纸上,必须经过由曲面到平面的转换。
(二)、地图投影的定义:在地球椭球面和平面之间建立点与点之间函数关系的数学方法,称为地图投影。
(三)、地图投影的实质是将地球椭球面上的经纬线网按照一定的数学法则转移到平面上。
(四)、地图投影的研究对象地图投影主要是研究将地球椭球面描写到地图平面上的理论、方法、应用,以及地图投影的变形规律、不同地图投影之间的转换、图上量算等问题。
(五)、地图投影的任务建立地图的数学基础,它包括把地球表面上的地理坐标系转化成平面坐标系,建立制图网——经纬线在平面上的表象。
(六)、地图投影的作用地图投影是地图的数学基础,起着基础、骨架作用,正是地图投影才使得地图具有严密的科学性、精确的可量测性。
从广义上讲,地图投影系统是实现空间信息定位的基础,是地球空间数据的基础框架,是空间信息可视化的基础。
圆柱投影经纬线长度比变化情况表割圆柱(割于+j K )n﹥1 m﹥1nK=1 mK=1n﹤1 m﹤1nK=1 mK=1 n﹥1 m﹥1n﹥1 m﹤1nK=1 mK =1n﹤1 m﹥1nK=1 mK =1 n﹥1 m﹤1n﹥1 m=1nK=1 mK =1n﹤1 m=1nK=1 mK =1 n﹥1 m=1墨卡托投影③、等角航线:是地球表面上与经线相交成相同角度的曲线。
地图的基本特征
1、地图的基本特征:⑴地图必须遵循一定的数学法则⑵地图必须经过科学概括⑶地图具有完整的符号系统⑷地图是地理信息的载体2、地图的定义:地图是遵循一定的数学法则,将地理信息通过科学的概括综合,运用符号系统表示在一定的载体上的图形,以传递它们的数量、质量在时间和空间上的分布规律和发展变化。
3、地图的功能:a 地图的认知功能;b 地图信息的载负功能;c 地图的传递功能;d地图的模拟功能。
4、地图的类型:a 按尺度划分:大比例尺地图(比例尺大于1:10w)、中比例尺地图(比例尺1:10w-1:100w之间)、小比例尺地图(小于比例尺1:100w);b 按区域划分:⑴星球图,地球图⑵世界图,大洲图等⑶国家图,次级行政区图等⑷局部区域图: 海域图,区域图等;c 按地图的图型划分为普通地图、专题地图;d 按地图的维数划分:平面地图、立体地图。
d按地图的视觉化状况分类:实地图、虚地图e 按地图的瞬时状态分类:静态地图、动态地图f 按其他指标分类:按用途、语言、使用方式等指标的分类5、地图的生成可分为实测成图和编绘成图两类。
实测成图:通过实地测量而制成地图的方法。
编绘成图:根据已有的地图或其他编图资料,在室内编制新图的方法。
6、水准面:当海洋静止时,自由水面与该面上各点的重力方向(铅垂线)成正交,这个面叫水准面7、大地水准面、大地体:在众多的水准面中,有一个与静止的平均海水面相重合,并假想其穿过大陆、岛屿形成一个闭合曲面,这就是大地水准面。
它实际是一个起伏不平的重力等位面——地球物理表面。
它所包围的形体称为大地体8、椭球体:在测量和制图中就用旋转椭球体来代替大地球体,这个旋转椭球体通常称为地球椭球体,简称椭球体9、椭球体三要素:长轴a(赤道半径)、短轴b(极半径)和椭球的扁率f10、参考椭球体:与局部地区大地水准面符合最好的一个地球椭球体——参考椭球体11、地理坐标:地理坐标就是用经纬线、纬线、精度、纬度、表示地面点位的球面坐标。
地图的基本特性
地图的基本特性:a、由特殊的数学法则产生的可量测性(地图投影、地图比例尺、地图定向)b、由使用地图语言表示事物所产生的直观性(地图符号、地图注记)c、由实施制图综合产生的一览性(地物选取、图形化简)地图定义:地图是根据一定的数学法则,将地球(或其它星体上)的自然和人文现象,使用地图语言,通过制图综合,缩小反映在平面上,反映各种现象的空间分布、组合、联系、数量和质量特征及其在时间中的发展变化数字地图:存储于计算机可识别的介质上,具有确定坐标和属性特征,按照特殊数学法则构成的地理现象离散数据的有序组合。
地图分类:1)按内容分类:a、普通地图:是以相对平衡的程度表示地表最基本的自然和人文现象的地图。
它以水系、居民地、交通网、地貌、土质植被、境界和各种独立目标为制图对象。
b、专题地图:是根据专业的需要,突出反映一种或几种主题要素的地图,其中作为主题的要素表示的很详细,其他的要素则围绕表达主题的需要,作为地理基础概略表示。
(自然地图、人文地图、其他专题地图)(2)按用途分类:a、通用地图:为读者提供科学和一般参考的地图。
如:地形图、挂图等。
b、专用地图:为各种专门用途制作的地图,他们是各种各样的专题地图。
如:航海图、教学图等。
国家基本比例尺:1:5000、1:1万、1:2.5、1:5万、1:10万、1:25万、1:50万、1:100万共八种.地图的基本内容:(1)数学要素:控制点、坐标系统、比例尺、地图定向(2)地理要素:普通地图——自然要素(水系、地貌、土质和植被)、人文要素(独立地物、居民地、交通网、境界线)专题地图——地理基础要素、主题要素(3)整饰要素—是一组为方便使用而附加的文字和工具性资料,对主要图件在内容与形式上的补充:图名、图号、接图表、外图廓、分度带、图例、坡度尺、三北方向、图解和文字比例尺、编图单位、编图时间和依据等地图分幅:(1)矩形分幅:优点:图幅间拼接方便;各图幅面积相对平衡,方便使用图纸和印刷;图廓线可避开分割重要地物。
地图知识
第一章绪论§1.1 地图及地图学一、地图的基本特征和定义从古老的埃及、巴比伦4000多年前刻在陶片上的地图,我国在长沙马王堆汉墓出土的三幅古地图,一直到如今我们所看到的各种地图、地图集,无论制图工艺及表现形式都有了很大的变化与进步。
作为一种图形,它与其他图像如遥感影像、素描图等,都是对客观存在的描述,但它又具有与其他图像、照片所不同的基本特征。
1、地图的基本特征(1)具有特殊的数学法则从不规则的地球表面-地图分两步:•将地球自然表面投影到地球椭球面上;•将地球面上的点运用数学的方法投影到某种可展面上,这称为地图投影。
地图投影的实质:建立地球椭球面(或球面)上点的经纬度和它在平面上的直角坐标之间的解析关系,即:x=f1(φ, λ)y=f2 (φ, λ)投影结果虽不能保证制图区域内处处比例尺严格一致,但可以清楚地了解并精确地算出投影后的误差大小,而且可以严格地对地图进行定向。
因此地图是具有可量测性的。
(2)使用地图语言表达信息地图上表示各种复杂的自然或社会现象,是通过特殊的地图语言系统来实现的。
地图上使用地图语言表达信息,具有如下优点:•大大简化了物体的图形•能表示小而重要的物体•能显示相互重叠的信息•能显示信息的数量和质量特征•能显示不能直接看到的信息(3)实施了制图综合制图综合是制图者在制作地图的过程中进行科学抽象的再加工,使地图具有明显的一览性。
2、地图的定义有关地图定义的讨论,国内外地图学者有着许多不同的见解。
多年来,我国地图界对地图比较通用的定义是:“根据一定的数学法则,运用制图综合的方法,以专门的图式符号系统把地球表面的自然现象和社会经济现象缩绘在平面上的图形,称为地图”。
20世纪70-80年代以来,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一些新的理论(地图模式论,信息论,感受论)和方法(统计分析,数学模型)引入到了地图科学,使地图科学得到飞跃发展。
形成了现阶段地图的定义。
地图是以一定的模式化、符号化、抽象化反映客观世界的形象符号模型(图形数学模型)。
地图要素特征概括
地图要素特征概括地图特征是地图的基本要素,主要分为形状特征、大小特征、颜色特征、结构特征和位置特征五类。
其中,形状特征是指在一定范围内描述地理要素外部形状特征的参数,形状特征可以分为点、线、现象圈以及面。
点是指在地图上画出一个表示某种要素、物理或社会现象的特定位置,线是指在地图上画出一条形成物理、社会现象或其他要素在地球表面上的两个点之间的连续曲线,现象圈是指在地图上画出地球表面的一个范围,用来表示某一空间现象的范围;面是指地图上描述某一物理或社会现象的范围。
大小特征是指地图特征的空间范围大小,它的量纲是面积,可分为大小和对比面积两种,即大小可以表示某种要素和其它要素的大小比较,而对比面积则可以表示地理空间范围,如距离、陆地、湖泊、海洋、河流等要素的大小与形状。
颜色特征是指地图特征的颜色,又可称为色彩特征,它在一般的地图上可以体现出地理空间中的色彩对比、映射关系等特征。
除了可以用于表达地理要素类型的分布、变化规律等外,颜色特征还可以用于表示大小特征、结构特征和位置特征。
结构特征是指由地理要素构成的空间结构性特征,通过研究地理要素的分布实现空间结构性特征,可以较好地揭示地理要素之间的相互关系及地理要素在空间上的分布特征。
主要有现象范围、均匀性、连续性和集聚性四种特征,即现象的范围是指地图上的某一空间现象的范围,其均匀性指的是地理要素在空间上的分布是否均匀,其连续性是指空间上的地理要素是否连续,其集聚性指的是地理要素在空间上的分布是否集中。
位置特征是指特定地理要素以及其他地球表面某一空间现象的空间位置,有关地图位置的表达有相对性位置、绝对性位置和相对性分布三类,相对性位置是指一个特定地理要素的位置关系,可以指定一定的范围与其他要素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绝对位置指的是一个要素或现象的绝对位置,如其经度、纬度等;相对性分布是指一般地理要素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即地理要素相互之间的分布,以及一个要素在空间上的某种偏移,如视频影像等。
地图学期末复习要点
1、地图的基本特征:(1)地理信息的载体(多样性) :地图能够储存数量巨大的地理信息,以表达它的空间结构和时间序列变化,以及各现象间的相互联系。
(2)数学法则的结构(可测量性)〔解决地球球面与地图平面的矛盾):地图总是以缩小的图形反映远大于视野的地信息,它通常需要将地球曲面上的景物和事物转化为平面状态表示,并且要准确的反映它与实体在位置属性间的关系。
(3)有目的的图形概括(一览性):〔解决了广阔而复杂的地理环境与地图幅片有限的矛盾〕经过分类、简化、夸张和符号化,从地理信息形成地图信息的过程,称之为地图概括。
(4)符号系统的应用(直观性):〔解决了逐一描绘各个地物的困难〕地理信息的图形表达借助地图符号,它便于空间定位以显示各种现象及其属性的相互关联。
2、地图的定义:地图是遵循相应的数学法则,将地球(也包括其他星体)上的地理信息通过科学的概括,并应用符号系统表示在一定载体上的图形,以传递它们的数量和质量在空间和实践上的分布规律和发展变化。
3、地图的功能:(1)地图信息的载负功能(2)地图的传递功能(3)地图的模拟功能(4)地图的认知功能4、地图的类型(1)按尺度划分大比例尺(1:10万地面范围小,内容详细)、中比例尺(1:10万—1:100万)和小比例尺(1:100万地面范围大,内容简略)(2)按区域范围划分①星球图、地球图②世界图、半球图、大洲图、大洋图③国家图、下属行政区(大区或省、市、县)地图④局部区域,如海湾图、流域图(3)按地图类型划分普通地图(地形图与地理图)、专题地图(4)按地图的维数划分平面地图(2维)、立体地图(3维)(5)按其他指标的分类⑴按用途:国民经济与管理地图(如人口、各种资源及其评价)、教育与科学技术地图、文化地图⑵按语言种类:汉字地图、外文地图、各少数民族文字地图、盲文(可触摸)地图⑶按历史年代:古地图、历史地图、近代地图、现代地图⑷按出版和使用方式:桌图、挂图、折叠、土地图集5、地图的构成要素:数学要素(骨架)、地理要素(图形要素)主体、图边要素(辅助要素补充说明)6、地图的用途:科学研究、国防建设、政治活动*国家基本比例尺:1:100万 1:50万 1:25万 1:10万 1:5万 1:2.5万 1:1万 1:5千7、实测成图法(1)野外地形测图:它是应用不同的仪器设备,如水准仪、经纬仪、全站仪等直接在现场实测,获得测量数据,进行地形图绘制。
地图所具有的基本特征
1、地图的基本特征:数学法则、地图概括、符号系统、地理信息载体比例尺、地图投影、各种坐标系统就成了地图的数学法则。
2、地图的功能1.认识功能(1)可以组成整体、全局的概念,也就是确立地理信息明确的空间位置。
(2)获得物体所具有的定性及定量特征。
(3)建立地物与地物或现象与现象间的空间关系。
(4)易于建立正确的空间图像。
2.模拟功能模型与它表示的对象具有相似性,模型可以有物质模型与概念模型之分。
( 物质模型是比较容易理解的,因为地图特别是表示各种基本地理要素的普通地图,可以直观地感受到是制图区域的一种实体模型。
概念模型是对实体的一种概括与抽象,它又可分为形象模型与符号模型。
地图兼具这两方面的特点,被视为是一种形象-符号模型) 3信息的载负和传递功能3、地图是遵循一定的数学法则,将客体上的地理信息,通过科学的概括,并运用符号系统表示在一定载体上的图形,以传递它们的数量和质量在时间与空间上的分布规律和发展变化。
或地图是对真实地理世界的抽象和概括,并主要以视觉或数字的方式存储和传递地理信息,是人们认识地理世界的工具。
4、地图的应用1.经济建设自然资源调查和开发需要精度高、现势性强的地图作为必要的工具。
工矿、交通、水利等基本建设,从选址、选线、勘测设计到工程施工,都离不开地图。
城市规划、居民地布局、地籍管理等需要以比例尺较大的平面地图作为基础图件。
农业方面的应用十分广泛,荒地开垦、沙漠治理、旱地灌溉、水土保持、防洪排涝、盐碱地改良、大规模的改造自然工程都离不开地图。
2.科学研究进行科学研究时,一方面需要选用各种适宜的比例尺的地图作为地理底图,通过野外工作及室内地图分析,研究各种要素的分布规律、动态变化及相互联系,得到重要的研究结论,综合评价或作出预测预报。
另一方面又把地图作为一种重要及独立的成果表达形式。
3.国防建设地图对军事活动的作用是不言而喻的,从各兵种、军种的首脑机关决策战略方针,中级指挥员制定战役计划,基层指挥员指挥具体的战斗行动,都无法离开地图。
地图学导论
第一章:导论§1-1.地图的基本概念1-1地图的基本特征和定义:特征:1.遵循一定的数学法则;即具有可量测性。
量测性:由于采用特殊的数学法则而产生的可量测性。
地球表面是不可展开的曲面。
将球体面投射到平面上,是用地图投影(图1-7)——特殊的数学法则解决的。
它是构成地图的数学基础(经纬线、直角坐标网)。
使地图具有足够的精度。
2.具有完整的符号系统;即具有直观性。
直观性:由于采用了专门符号(图2-20)表示事物的特殊方法,使地图具有直观性。
地图不是地面物体形象的简单缩小,是用符号实现的,这是地图符号。
主要优点:1、大大的简化了物体的图形2、能根据需要显示那些小而重要的物体3、能显示出相互重叠的物体和现象4、能显示事物的质量特征5、能显示出不能直接看到的自然和社会现象3.经过科学概括;即具有系统性、总结性,也称一览性。
3)一览性由于制作过程中采用了制图综合(图6-19)手段,使地图具有一览性。
地图要经过选择,舍去次要的突出主要的,概括出景观的基本特征。
4.是地理信息的载体:即可记载性。
可记载性:由于地图种类的增多,数量上的扩大,使地图可以记载事物的发展变化。
同一幅地图上,可以显示出河流从幼年到老年期的变化、各种历史事件的变迁过程等,使地图成为科学研究的工具。
定义:过去对地图的定义地图是根据一定的数字法则,使用专门符号,通过制图综合将地球表面缩绘到平面上的表象。
它反映各种自然和社会现象的空间分布、组合、联系及其在时间中的变化和发展。
地图的一系列变化:1、地图不再把用地图符号表示事物作为唯一的方法。
可用影像地图甚至数字的形式来存储和表示地图。
例如,用于巡航导弹的数字地图贮存在磁带中,使用时不需显示图形。
2、地图正在由“纸质”地图向“无纸”地图转变。
地图不仅可以印制在纸张上,也能进行屏幕显示。
3、地图不再单纯描绘地球表面。
由于航天技术的发展,地图描绘的对象从地球扩展到其它星球。
4、更加强调制图对象的空间联系和随时间的变化。
(整理)地图的基本特征.
地图的基本特征(一)地理信息的载体二)数学法则的结构(三)有目的的图形概括四)符号系统的运用《地图学原理与方法》中的定义:地图是根据构成地图数学基础的数学法则、构成地图内容地理基础的制图综合法则,记录空间地理环境信息的载体,是传递空间地理环境信息的工具,它能反映各种自然和社会现象的多维信息、空间分布、组合、联系、制约及其在时空中的变化和发展。
地图是遵循相应的数学法则,将地球(也包括其他星体)上的地理信息,通过科学的概括综合,并运用符号系统表示在一定载体上的图形,以传递它们的数量和质量在空间和时间上的分布规律和发展变化。
地图的功能(一)地图信息的载负功能(二)地图的传递功能(三)地图的模拟功能(四)地图的认知功能1、形成整体、全局的概念2、获得制图对象定性与定量特征3、建立制图对象之间的空间关系4、建立制图对象正确的空间图像按地图图型(内容或主题)划分: 1.普通地图2.专题地图地图投影的概念(一)、地图投影的产生:地球椭球体表面是不可展曲面,要将曲面上的客观事物表示在有限的平面图纸上,必须经过由曲面到平面的转换。
(二)、地图投影的定义:在地球椭球面和平面之间建立点与点之间函数关系的数学方法,称为地图投影。
(三)、地图投影的实质是将地球椭球面上的经纬线网按照一定的数学法则转移到平面上。
(四)、地图投影的研究对象地图投影主要是研究将地球椭球面描写到地图平面上的理论、方法、应用,以及地图投影的变形规律、不同地图投影之间的转换、图上量算等问题。
(五)、地图投影的任务建立地图的数学基础,它包括把地球表面上的地理坐标系转化成平面坐标系,建立制图网——经纬线在平面上的表象。
(六)、地图投影的作用地图投影是地图的数学基础,起着基础、骨架作用,正是地图投影才使得地图具有严密的科学性、精确的可量测性。
从广义上讲,地图投影系统是实现空间信息定位的基础,是地球空间数据的基础框架,是空间信息可视化的基础。
圆柱投影经纬线长度比变化情况表割圆柱(割于+ K )n﹥1 m﹥1nK=1 mK=1n﹤1 m﹤1nK=1 mK=1 n﹥1 m﹥1n﹥1 m﹤1nK=1 mK =1n﹤1 m﹥1 nK=1mK =1 n﹥1 m﹤1n﹥1 m=1nK=1 mK =1n﹤1 m=1 nK=1mK =1 n﹥1 m=1墨卡托投影③、等角航线:是地球表面上与经线相交成相同角度的曲线。
地图的基本特征
1、地图的基本特征:⑴地图必须遵循一定的数学法则⑵地图必须经过科学概括⑶地图具有完整的符号系统⑷地图是地理信息的载体2、地图的定义:地图是遵循一定的数学法则,将地理信息通过科学的概括综合,运用符号系统表示在一定的载体上的图形,以传递它们的数量、质量在时间和空间上的分布规律和发展变化。
3、地图的功能:a 地图的认知功能;b 地图信息的载负功能;c 地图的传递功能;d地图的模拟功能。
4、地图的类型:a 按尺度划分:大比例尺地图(比例尺大于1:10w)、中比例尺地图(比例尺1:10w-1:100w之间)、小比例尺地图(小于比例尺1:100w);b 按区域划分:⑴星球图,地球图⑵世界图,大洲图等⑶国家图,次级行政区图等⑷局部区域图: 海域图,区域图等;c 按地图的图型划分为普通地图、专题地图;d 按地图的维数划分:平面地图、立体地图。
d按地图的视觉化状况分类:实地图、虚地图e 按地图的瞬时状态分类:静态地图、动态地图f 按其他指标分类:按用途、语言、使用方式等指标的分类5、地图的生成可分为实测成图和编绘成图两类。
实测成图:通过实地测量而制成地图的方法。
编绘成图:根据已有的地图或其他编图资料,在室内编制新图的方法。
6、水准面:当海洋静止时,自由水面与该面上各点的重力方向(铅垂线)成正交,这个面叫水准面7、大地水准面、大地体:在众多的水准面中,有一个与静止的平均海水面相重合,并假想其穿过大陆、岛屿形成一个闭合曲面,这就是大地水准面。
它实际是一个起伏不平的重力等位面——地球物理表面。
它所包围的形体称为大地体8、椭球体:在测量和制图中就用旋转椭球体来代替大地球体,这个旋转椭球体通常称为地球椭球体,简称椭球体9、椭球体三要素:长轴a(赤道半径)、短轴b(极半径)和椭球的扁率f10、参考椭球体:与局部地区大地水准面符合最好的一个地球椭球体——参考椭球体11、地理坐标:地理坐标就是用经纬线、纬线、精度、纬度、表示地面点位的球面坐标。
地图学复习要点归纳
地图学复习要点归纳第⼀章地图与地图学1.地图的基本特征:具有特定的数学法则(地图投影)——地球曲⾯到地图平⾯的转换;采⽤符号系统表⽰地物或现象——表现信息的语⾔⼯具对信息进⾏综合(制图综合)——解决复杂的海量信息和有限的平⾯容量的⽭盾2.地图的定义:地图是空间信息的载体,是将空间信息按特定的数学法则定位于平⾯,并经科学提炼和有机概括后以符号化的形式描述在平⾯上地图形。
3.地图的构成要素:数学要素,地理要素,辅助要素数学要素是地图数学法则的具体表现形式。
决定了地图上物体的分布位置。
(1)坐标⽹:地理坐标⽹:我们常说的经纬度就是⼀种地理坐标,它标定了物体在地球椭球⾯上的位置,可约略认为是物体在地球表⾯上的位置;平⾯直⾓坐标⽹:在⼤⽐例尺地形图上,还绘有棋盘状的⽅格⽹,俗称“⽅⾥⽹”,是地图上的平⾯直⾓坐标⽹,主要⽤于图上快速判定物体间的距离。
(2)⽐例尺:⽐例尺是指地图上线段长度与相应的实地长度之⽐,它标志着地图模型的缩放程度,通过它,我们才能将图上量测的距离换算为实地的距离。
(3)测量控制点:测量控制点是地图测量和绘制时的控制基础,只出现在⼤⽐例尺地形图上。
每个点都有准确的平⾯坐标和地⾯⾼程,是确定周围地物的控制和依据。
地理要素是地图内容的主体部分。
它表⽰了图区范围内各种⾃然和社会经济要素的分布、联系及变化状况,是地图使⽤者阅读的⽬标和主要信息。
辅助要素是⼀些帮助我们阅读和使⽤地图的⼯具,类似于产品的使⽤说明。
包括地图名称、图例、制作和出版单位、出版时间等。
4.地图分类(1)按照内容的不同,地图家庭有两⼤分⽀:普通地图和专题地图。
普通地图:各种基本地理要素(⽔系、地貌、⼟质、植被、居民地、交通⽹、境界等)齐全,且内容详细程度相对均衡,能满⾜多⽅⾯的应⽤需求,因⽽也是最基本的地图,是制作专题地图的基础地图。
专题地图:重在表⽰某⼀种或⼏种专题要素,这些作为地图主题的要素通常⽐普通地图中详细得多,包含了普通地图上所没有⽽属于专业领域特殊需要的内容。
地图学
第一章导论1.地图的基本特征:地理信息的载体、数学法则的结构、有目的的图形概括、符号系统的运用。
2.数学法则的结构构成:地图投影、比例尺和坐标系统。
3.地图的定义:地图是遵循相应的数学法则,将地球(也包括其他星体)上的地理信息,通过科学的概括,并运用符号系统表示在一定载体上的图形,以传递它们的数量和质量在空间和时间上的分布规律和发展变化。
4.地图的功能:模拟、认知、载负和传递。
5.地图的类型:按区域范围划分、按地图的图型划分、按尺度划分和按维数划分。
6.地图的成图方法包括实测成图和编绘成图;实测成图包括摄影测量成图和野外地形测图,我国在大比例尺上采用实测方法。
7.地图学的定义:地图学是以地理信息可视化为核心,探讨地图的理论实质、制作技术和使用方法的综合性科学。
8.地图学的学科体系:(1体系比较完整;(2各分支的组成比较全面。
第二章地球体与地图投影1.地图投影是实现球面向平面转换的方法。
2.大地测量学研究的是在整体上非常接近地球表面的水准面,这种理想的水准面,是一个无波浪、无潮汐、无水流、无大气压变化,处于流体平衡的静止海平面。
它没有棱角、没有褶皱。
以这个水准面作为基准面向大陆延伸,穿过陆地、岛屿,最终形成了一个封闭曲面,这就是大地水准面。
它实际上是一个起伏不平的重力等位面,是逼近于地球本身的一种形体,称大地体,即地球物理表面。
3.大地水准面的形状(几何形质)及重力场都是不规则分布的,不能用一个简单形状和数学公式表达。
4.研究大地水准面的意义:(1)由略微不规则的大地水准面包围的大地体,是地球形状的近似体。
它不仅表达了大部分自然的形状,而且大地水准面以上多出的陆地质量几乎就是陆地下缺少的质量。
(2)由于大地水准面包围的大地体存在一定的起伏波动,对大地测量学或地球物理学可应用到重力场理论进行研究。
(3)由于大地水准面是实际重力等位面。
因此人们才有可能通过测量仪器,获得相对于似大地水准面的高程。
5.地图椭球体:将大地体绕短轴(地轴)飞速旋转,就能形成一个表面光滑的球体,即旋转椭球体或称地球椭球体。
地图所具有的基本特征
1、地图的基本特征:数学法则、地图概括、符号系统、地理信息载体比例尺、地图投影、各种坐标系统就成了地图的数学法则。
2、地图的功能1.认识功能(1)可以组成整体、全局的概念,也就是确立地理信息明确的空间位置。
(2)获得物体所具有的定性及定量特征。
(3)建立地物与地物或现象与现象间的空间关系。
(4)易于建立正确的空间图像。
2.模拟功能模型与它表示的对象具有相似性,模型可以有物质模型与概念模型之分。
( 物质模型是比较容易理解的,因为地图特别是表示各种基本地理要素的普通地图,可以直观地感受到是制图区域的一种实体模型。
概念模型是对实体的一种概括与抽象,它又可分为形象模型与符号模型。
地图兼具这两方面的特点,被视为是一种形象-符号模型) 3信息的载负和传递功能3、地图是遵循一定的数学法则,将客体上的地理信息,通过科学的概括,并运用符号系统表示在一定载体上的图形,以传递它们的数量和质量在时间与空间上的分布规律和发展变化。
或地图是对真实地理世界的抽象和概括,并主要以视觉或数字的方式存储和传递地理信息,是人们认识地理世界的工具。
4、地图的应用1.经济建设自然资源调查和开发需要精度高、现势性强的地图作为必要的工具。
工矿、交通、水利等基本建设,从选址、选线、勘测设计到工程施工,都离不开地图。
城市规划、居民地布局、地籍管理等需要以比例尺较大的平面地图作为基础图件。
农业方面的应用十分广泛,荒地开垦、沙漠治理、旱地灌溉、水土保持、防洪排涝、盐碱地改良、大规模的改造自然工程都离不开地图。
2.科学研究进行科学研究时,一方面需要选用各种适宜的比例尺的地图作为地理底图,通过野外工作及室内地图分析,研究各种要素的分布规律、动态变化及相互联系,得到重要的研究结论,综合评价或作出预测预报。
另一方面又把地图作为一种重要及独立的成果表达形式。
3.国防建设地图对军事活动的作用是不言而喻的,从各兵种、军种的首脑机关决策战略方针,中级指挥员制定战役计划,基层指挥员指挥具体的战斗行动,都无法离开地图。
地图学
地图学第一章导论第1节地图的特征、地图的定义一、地图的基本特征:遵循特定的数学法则,具有完整的符号系统,并经过地图概括的地理信息载体。
二、地图的定义:地图是遵循相应的数学法则,将地球(也包括其他星体)上的地理信息,通过科学的概括,并运用符号系统表示在一定载体上的图形,以传递它们的数量和质量在空间和时间上的分布规律和发展变化。
第2节地图的功能和分类一、地图的功能:(一)信息的负载功能(二)传递功能(三)模型功能(四)认知功能二、地图的类型:(一)按尺度划分1、大于比例尺1:10万的地图,称为大比例尺地图。
2、比例尺1:10万~1:100万的地图,称为中比例尺地图。
3、小于比例尺1:100万的地图,称为小比例尺地图。
(二)按区域范围划分1、星球图、地球图;2、世界图、半球图、大洲图、大洋图;3、国家图、下属行政区(大区或省、市、县)地图;4、局部区域,如海湾图、流域图。
(三)按地图的图形划分(分普通地图和专题地图)1、普通地图:是表示自然地理和社会经济一般特征的地图,它并不偏重于哪一个要素2、专题地图:着重表示一种或几种主要主题要素及它们相互关系的地图。
第3节地图的成图方法一、实测成图法二、编绘成图法第二章地球体与地图投影第1节地球体一、地球的基本特征(一)地球重力:地球引力和地球自转产生的离心力的合力方向。
(二)水准面:重力位相等的面。
(三)大地水准面:假定海水静止不动,将海水面无限延伸,穿出大陆包围地球的球体。
它实际是一个起伏不平的重力等位面——地球物理表面。
(四)大地体:大地水准面包围的形体。
(五)地球椭球体:在测量和制图中就用旋转椭球体来代替大地球体,这个旋转椭球体通常称为地球椭球体二、地理坐标:用经线(子午线)、纬线、经度、纬度表示地面点位的球面坐标。
地理坐标系统中有三种坐标:天文经纬度、大地经纬度和地心经纬度。
第2节大地测量系统一、我国的大地坐标系统:(一)克拉索夫斯基椭球体(二)1975 参考椭球体二、大地控制网:由平面控制网和高程控制网组成(一)平面控制网:以西安是附件的泾阳县境内的国家大地原点为坐标原点(二)高程控制网:以黄海平均海水面为国家高程基准(又1988高程,高程值为72.2604m)三、全球定位系统:实时动态定位,测量某一目标或信息在什么时候、什么空间位置的理论方法和技术。
地图学复习整理
地图学复习整理第⼀篇地图的基本知识§地图的定义和基本特征⼀、地图的基本特性1. 可量测性——特殊的数学法则(地图投影、⽐例、尺地图定向)2. 直观性——地图语⾔(符号、注记、颜⾊)3. ⼀览性——制图综合(概括)⼆、地图的概念根据⼀定的数学法则,将地球(或其他星体)上的⾃然和⼈⽂现象,使⽤地图语⾔,通过制图综合,缩⼩反映在平⾯上,反映各种现象的空间分布、组合、联系、数量和质量特征及其在时间中的发展变化。
§地图的分类1.普通地图: 以相对平衡的详细程度表⽰地表最基本的⾃然和⼈⽂现象的地图。
六⼤地理要素:⽔系、地貌、⼟质植被、居民地、交通⽹、境界、各种独⽴⽬标。
⼤⽐例尺地图:[1/10万,1〕中⽐例尺地图:(1/100万,1/10万)⼩⽐例尺地图:(0,1/100万]国家基本⽐例尺地图1:5千 1:1万 1:万 1:5万 1:10万 1:25万 1:50万 1:100万2.专题地图根据专业的需要,突出反映⼀种或⼏种主题要素的地图,其中作为主题的要素表⽰得很详细,其他的要素则围绕表达主题的需要,作为地理基础概略表⽰。
⾃然专题地图:地质图、地貌图等⼈⽂专题地图:政区图、⼈⼝图、经济图等其他专题地图:航空图、航海图、城市地图§地图的基本内容数学基础控制点、坐标⽹、⽐例尺和地图定向地理要素普通地图:⾃然和⼈⽂要素专题地图:地理基础要素和主题要素整饰要素外图廓、图名、图例、坡度尺、三北⽅向图解、⽂字⽐例尺、编图单位、编图时间和依据等。
§地图⽤途和基本功能⼆、地图的基本功能1.传输功能编图者(信息源)——⽤图者(⽬的地)2.信息载负功能空间信息载体:直接信息、间接信息3.模拟功能空间模型形象—符号模型:等⾼线4.认知功能空间认知:空间定位、格局、相互关系、时空变化等图形认知:数量和质量特征§地图的成图过程计算机地图制图的⼀般过程1.地图设计(根据要求收集资料,确定⽐例尺、投影,选择地图内容和表⽰⽅法……)2.数据输⼊(将作为制图资料的图形、图像、统计数据转换成计算机可以接受的数字形式,以数据库形式记录在计算机可存储介质上……)3.数据处理(加⼯处理数据,建⽴新编地图以数字形式表达的图形……)4.图形输出(将数字地图变成可视的模拟地图形式)第⼆篇地图的分幅与编号⼀、地图的分幅编图、印刷、保存、使⽤⽅便三、我国基本地形图的分幅和编号顶点的编号怎么看分成1:10万时是3*3J-50/J50横列号 =[ 纬度/4°] + 1纵⾏号 = [ 经度/6°]+31 (东经)纵⾏号 =31- [ 经度/6°] (西经)[ ] 代表取整旧分幅编号法1:100万为基础J-501:50万 -A / B/ C / D1:25万 -[1]——[16]1:10万 -1——1441:10万为基础 J-50-51:5万 -A / B / C / D1:万 -B-1——4 (以1:5万为基础)1:1万 -(1)——(64)1:5千–(2)-A——D(以1:1万为基础)ppt图廓经度109°30’受不了啊,全部图解算了地图学的定义:地图学研究地理信息的表达、处理和传输的理论⽅法,以地理信息可视化为核⼼,探讨地图的制作技术和使⽤⽅法。
地图学基础第一章复习题及答案
地图学基础第一章复习题及答案第一章导论一、填空:1、地图的基本特征:遵循特定的数学法则、具有完整的符号系统、经过地图概括、地理信息的载体。
2、地图和文字一样有着4000多年的历史。
3、地图至少有四方面的功能:地图信息的载负功能、地图信息的传递功能、地图的模拟功能、地图的认知功能。
4、地图能够存贮数量巨大的地理信息,以表达它的空间结构和时间序列变化,以及各现象间的相互联系。
空间结构指地理信息的空间分布规律,包括它的数量、质量特性;时间序列变化反映制图对象的动态变化,也即制图对象的历史进程、现代发展和未来趋势。
5、地图投影、坐标系统、比例尺构成地图的数学法则。
6、经过分类、简化、夸张和符号化,从地理信息形成地图信息的过程,称为地图概括。
7、地图信息由直接信息和间接信息组成。
直接信息是地图上用图形符号直接表示的地理信息,如水系、居民点等;间接信息是经过解译、分析而获得的有关现象或实体规律的信息,如通过对等高线的量测而获得有关坡度、切割密度的数据和图形。
8、地图按图型划分为普通地图与专题地图。
9、虚地图是指存在于人脑中或以数字形式记录存储在电脑中的地图。
前者例如心像地图,后者如数字地图。
10、实地图是地理信息可视化了的地图。
例如纸质地图、屏幕地图、地球仪等。
11、地图是伴随着文字出现的,是随着人类经济活动的需要产生的。
古尼罗河、黄河流域的农田水利和城郭的发展带动了天文测量、平面测量和地图制作技术。
古希腊手工业作坊比较发达,地中海贸易和战争使测绘用于航海成为当时的迫切任务,他们着重于测量经纬度、研究地图投影、编绘航行地图,因而将地图测绘建立在天文——大地测量的基础上。
12、古希腊毕达哥拉斯提出大地是圆球的观念,埃拉托色尼估算出地球的一段经线弧长,以此推算出地球的大小。
托勒密是西方重要的天文学家、地图学家,他的名著是《地理学指南》。
13、1978年河北省平山县出土了一块公元前310年以前铜版的“兆域图”,是我国现存最古老的平面图实物。
地图基本常识
地图基本常识地图基本常识地图的基本特征:数学法则、地图概括、符号系统(地图符号)、地理信息载体。
1。
地图必须遵循一定的数学法则。
地图是绘制在平面上的,必须准确地反映它与客观实体在位置、属性等要素之间的关系。
2。
地图必须经过科学概括。
缩小了的地图不可能容纳地面所有的现象。
3。
地图具有完整的符号系统。
地图表现的客体主要是地球。
地球上具有数量极其庞大的,包括自然与社会经济现象的地理信息。
只有透过完整的符号系统,才能准确的表达这种现象。
4。
地图是地理信息的.载体。
地图容纳和储存了数量巨大的信息,而作为信息的载体,可以是传统概念上的纸质地图、实体模型、可以是各种可视化屏幕影像、声像地图,也可以是触觉地图。
饰和注记的平面图。
我们应当根据需要选择常用地图,查找所需的地理信息,养成在日常生活中运用地图的好习惯。
地理地图的基本知识2地图的三要素:比例尺,方向,图例。
⑴比例尺:表示图上距离与实际距离缩小的程度。
比例尺的表达方式:文字式,数字式,线段式。
比例尺的大小比较:表示范围,表示内容的关系:大小:①分子确定:分母小→比值大→比例尺大;分母大→比值小→比例尺小②图符相同:比例尺大→范围小→内容详;比例尺小→范围大→内容略⑵方向:在地图上辨别方向①指向标定向:指向标箭头指示北方。
②经纬网:经线指示南北,纬线指示东西方向。
③一般定向:上北下南左西右东(在无指向标,经纬网的情况下)⑶图例:地图的语言,包括各种符号和文字说明,地理名称和数字。
地图学复习整理资料
地图学一、地图的基本特性:特定的数学法则、特定的符号与注记系统、实施制图综合具有特定的数学法则:1.地图是地球表面按一定的数学法则缩绘到平面上的,比例尺、地图投影、各种坐标系统就是地图的数学法则。
2.地图具有可量测性,即可在地图上量取方位、距离、长度、面积、体积等。
运用特殊的符号与注记:地图是以特定的符号系统和注记来表示地面事物的,包括自然的和社会经济的现象。
对所表示的现象进行分类和抽象,分门别类用不同的符号加以表示。
地图是对图象信息进行了再加工、深层次地处理。
由于运用了符号和注记:1.地图既能表示较大物体的轮廓,又能表示较小的重要的物体,如三角点、纪念碑等;2.既能表示物体的形态特征,又能表示物体的质量和数量特征,如河流的流向和流速、水深、水温、土壤的性质、道路的种类及铺装材料、森林的树种、平均高度和粗度,地势起伏的绝对高程等;3.既能表示看得见的事物,又能表示看不见的事物,如经纬线、航线、等高线、国民生产总值等;4.既能表示地表的物体,又能表示地下的、空中的物体,如地下管线、涵洞隧道、矿物分布、地磁、大气环流等;5.既能表示物体的现状、又能表示物体的过去和未来。
一张地图是特定时期事物的真实写照,不同时期的地图进行对比就能进行地理环境变迁的分析与研究。
实施制图综合:●地表万物信息繁多,即使最大比例尺的地图也只能表示其中的一部分,从地表到地图,已经进行了第一次综合;●包含比例尺的概念,即随着比例尺的逐渐缩小,地图表示的范围越来越大,有限的图面容纳不下那么多的信息,就需要把主要的、本质的内容加以表示,舍去次要的、非本质的内容,这就是制图综合。
二、地图定义:地图是根据特定的数学法则,将地球上(或其它星球上)的自然和社会经济现象,通过制图综合,并以符号和注记缩绘在平面上的图象。
三、地图的构成要素:数学要素、地理要素和辅助要素。
数学要素:保证地图具有可量测性的基础。
包括地图投影、坐标系统、比例尺、控制点。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是将地球椭球面上的经纬线网按照一定的数学法则转移到平面上。 (四)、地图投影的研究对象
地图投影主要是研究将地球椭球面描写到地图平面上的理论、方法、应用,以及地图投影的变形规 律、不同地图投影之间的转换、图上量算等问题。 (五)、地图投影的任务 建立地图的数学基础,它包括把地球表面上的地理坐标系转化成平面坐标系,建立制图网——经纬 线在平面上的表象。 (六)、地图投影的作用 地图投影是地图的数学基础,起着基础、骨架作用,正是地图投影才使得地图具有严密的科学性、 精确的可量测性。
(二). 按地图投影变形性质的分类 (1)、等角投影: 投影面上某点的任意两方向线夹角与椭球面上相应两线段夹角相等,即角度变形为零 ω=0(或
a=b,m=n)。 (2)、等积投影: 投影面与椭球面上相应区域的面积相等,即面积变形为零 Vp=0(或 P=1,a=1/b)。
(3)、任意投影: 投影图上,长度、面积和角度都有变形,它既不等角又不等积。其中,等距投影是在特定方向上 没有长度变形的任意投影(m=1)。
圆
①大小、形状均有变化的椭圆 ②n=1 的圆或椭圆
③直径长度比为 1 的微分圆 ④a=1 或 b=1 的投影
⑤有各种变形的投影 ⑥形状不变的微分圆
⑦大小不变、形状有变化的椭圆 ⑧投影后任何两直线夹角与实地
夹角相等的投影 ⑨一个主方向上长度比为⑵ 摩尔威特(Mollweide)投影(椭圆投
影)
经线为正弦曲线的等积伪圆柱投影,纬线为间隔相等的平行直线,每条纬线上经线间隔相等。由德国摩
尔威特于 1805 年设计。
投影特点:
P = 1 无面积变形
S90 = Searth / 2
赤道长度= 中央经线 × 2
常用于编制世界地图
13、南极洲地图可采用()投影;世界政区图可采用()投影;东、西半球地图可采用()投影;中国全图可采用()
投影;亚洲政区图可采用()投影;北冰洋地图可采用()投影;
14、从变形分布观点来看,下列投影各适合于什么形状和地理位置的制图区域:
(1)、正轴圆锥投影(
);
(2)、横轴圆柱投影(
);
(3)、斜轴方位投影(
a、大于 1;
b、小于 1;
c、等于 1。
10、在利用等角圆锥投影编制的地图上,面积变形()
a、等于长度变形的平方;
b、近似于长度变形的 2 倍;c、等于长度比。
11、在实际应用中,最短航线是()
a、等角航线;
b、任意直线;
c、大圆航线。
三、分析下列叙述的正确性(用∨或×回答)
1、等角投影中,面积变形近似为长度变形的两倍
三、地图比例尺的作用
比例尺 精
比例尺精度
比例尺精度
地图比例尺 度 (m)
地图比例尺 (m)
地图比例尺
(m)
1:250
0.025
1:5000
0.50
1:100000
10
1:500
0.05
1:10000
1.00
1:250000
25
1:1000
0.10
1:25000
2.50
1:500000
50
1:2000
从广义上讲,地图投影系统是实现空间信息定位的基础,是地球空间数据的基础框架,是空间信 息可视化的基础。
圆柱投影经纬线长度比变化情况表
标准纬线
等角投影
n
m
等积投影
n
m
等距投影
n
m
切圆柱 ( 0= 0)
n﹥1 n0=1
m﹥1 m0 =1
n﹥1 m﹤1 n0=1 m0 =1
n﹥1 m=1 n0=1 m0=1
);
(4)、斜轴圆锥投影(
);
(5)、多圆锥投影 (
);
(6)、伪圆柱投影 (
)。
二、选择题
1、在等角投影地图上,某一点的长度比是()
a、与方向和点位有关; b、与点的位置无关; c、与方向无关。
2、在一个球的正圆柱投影中,所有经纬线网格投影成大小相同的矩形,这个投影是()
a、等面积投影;
b、等距离投影 ; c、等角投影 。
2
变形减小且均匀 大陆完整,大洋割裂 大洋完整,大陆割裂 常用于编制世界地图
2、非几何投影: 根据某些条件,用数学解析法确定球面与平面之间点与点的函数关系。 (1)伪方位投影:在方位投影的基础上,根据某些条件改变经线形状而成,除中央经线为直线外,其余均投影
为对称中央经线的曲线。
(2)伪圆柱投影:在圆柱投影基础上,根据某些条件改变经线形状而成,无等角投影。除中央经线为直线外,
0.20
1:50000
5.00
1:1000000
100
(1)、测制和使用地图必不可少的数学基础; (2)、反映地图的量测精度
3
地图投影练习题
一、填空题
1、椭球体三要素是指(),目前我国地形图的数学基础采用()椭球;其长半径为()m;扁率为()。
2、写出下列定义:
(1)、长度比是
(
);
(2)、 面积比是
1、形成整体、全局的概念 2、获得制图对象定性与定量特征 3、建立制图对象之间的空间关系 4、建立制图对象正确的空间图像 按地图图型(内容或主题)划分: 1.普通地图 2.专题地图 地图投影的概念 (一)、地图投影的产生: 地球椭球体表面是不可展曲面,要将曲面上的客观事物表示在有限的平面图纸上,必须经过由曲面到平面的转换。 (二)、地图投影的定义:
④墨卡托投影 ⑤投影中任何面
积与原面积相等 ⑥同心圆圆弧 ⑦近似相等 ⑧同轴圆圆弧
⑨长度比与 1 之 差
⑩两微分线段夹 角与其投影夹角之差
4、(1)、等距离投影是 (2)、等角投影中的变形椭圆是 (3)、任意投影是 (4)、等面积投影中的变形椭圆是 (5)、等角投影是 (6)、等距离投影中的变形椭圆是 (7)、等面积投影是 (8)、任意投影中的变形椭圆是
b、等面积或任意投影 ; c 、保持经线长度正确的投影。
7、正轴等距割圆锥投影的两条标准纬线之间,m 与 n 的大小是()
a、m>1,n=1; b、m<1,n >1;
c、m=1,n <1。
8、在等面积性质的投影中,微分圆投影后为()
a、变形椭圆;
b、仍为圆形;
c、卵形。
9、正轴等角圆锥投影中,投影常数值通常()
地图的基本特征 (一) 地理信息的载体 二) 数学法则的结构(三) 有目的的图形概括 四) 符号系统的运用 《地图学原理与方法》中的定义:地图是根据构成地图数学基础的数学法则、构成地图内容地理基础的制图综合法则, 记录空间地理环境信息的载体,是传递空间地理环境信息的工具,它能反映各种自然和社会现象的多维信息、空间分 布、组合、联系、制约及其在时空中的变化和发展。 地图是遵循相应的数学法则,将地球(也包括其他星体)上的地理信息,通过科学的概括综合,并运用符号系统表示 在一定载体上的图形,以传递它们的数量和质量在空间和时间上的分布规律和发展变化。 地图的功能 (一)地图信息的载负功能 (二)地图的传递功能 (三)地图的模拟功能 (四)地图的认知功能
及东、西半球地图
⑶ 库德(Goode)投影 美地理学家古德(J.Paul Goode)于 1923 年
在整个制图区域主要部分中央都设置一条中央经线,分 行投影,则全图就分成几瓣,各瓣沿赤道连接在一起。 投影特点:
分瓣、组合投影, 变形减小且均匀 大陆完整,大洋割裂投影特点: 分瓣、组合投影,
提出 别进
8、伪圆柱投影中不存在等角性质
()
9、等面积投影的面积变形接近零
()
10、方位投影由投影中心向各方向的方位角与实地相等 ()
11、摩尔威特投影中,纬线间隔是由赤道向两极逐渐增大的平行直线
四、在右边的答案中选择一个正确的答案填入括号内:
1、(1)彭纳投影的纬线是
()
①对称曲线
(2)高斯—克吕格投影的经线是()
等角航线(又名恒航线或斜航线)在图上表现为直线。这一特性对航海具有很重要的意义。
④、大圆航线:地球面上两点间最短距离是通过两点间的大圆弧,也称为大圆航线。
伪圆柱投影
是在圆柱投影的基础上,规定纬线仍然为平行直线,而经线则根据某些特定条件改变经线形状而设计成
对称于中央经线的各类曲线的非几何投影,在具体应用中以等积性质居多,而无等角投影。
1
割圆柱 (割于+K )
n﹥1 m﹥1
n﹥1 m﹤1
n﹥1 m=1
nK=1 mK=1 nK=1 mK =1 nK=1 mK =1
n﹤1
m﹤1
n﹤1 m﹥1 nK=1 n﹤1 m=1 nK=1
nK=1 mK=1 n﹥ mK =1 n﹥1 m﹤1 mK =1 n﹥1 m=1
1 m﹥1
墨卡托投影 ③、等角航线:是地球表面上与经线相交成相同角度的曲线。在地球表面上除经线和纬线以外的等角航线,都是以极 点为渐近点的螺旋曲线。
(
);
(3)、 面积变形是
(
);
(4)、 最大角度变形是 (
);
(5)、 等变形线是
(
);
(6)、 等距离投影是 (
)。
3、所谓地图投影是指依据(),将()上的点投影到()上,建立两者之间的()关系,即()。
4、多圆锥投影中,中央经线的表象为(),其余经线的表象为() ;纬线的表象为(),圆心位于();极点呈()。
9、经线为辐射直线,纬线为同心圆圆弧的投影是();经纬线为平行直线,且相互正交的投影是();纬线为同心圆,
经线为辐射直线的投影是()。
10、高斯—克吕格投影中央经线的长度比为();最大长度变形位于();6°带的最大长度变形值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