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语文《旅夜书怀》教学设计

合集下载

《旅夜书怀》教案

《旅夜书怀》教案

《旅夜书怀》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地朗读和背诵《旅夜书怀》。

(2)理解诗文的内容,体会诗人的情感。

(3)分析诗歌的表现手法和艺术特色。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深入理解诗文。

(2)学会欣赏古典诗词,提高审美情趣。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感受诗人在旅途中的孤独与无奈,体验人生的酸甜苦辣。

(2)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激发对古典文学的热爱。

二、教学重点:1. 诗歌的字词解释和语句翻译。

2. 诗歌的表现手法和艺术特色。

三、教学难点:1. 诗歌中含蓄的情感和寓意。

2. 如何引导学生深入体会诗人的心情。

四、教学准备:1. 教师课件。

2. 诗文原文。

3. 相关背景资料。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简要介绍诗人杜甫的生平事迹。

(2)阐述《旅夜书怀》的创作背景。

2. 自主学习:(1)让学生自主朗读诗文,感受诗歌的韵律美。

(2)学生互相讨论,解答诗文中的字词问题。

3. 课堂讲解:(1)讲解诗文中的重点字词和语句。

(2)分析诗歌的表现手法和艺术特色。

4. 情感体验:(1)引导学生深入体会诗人的孤独与无奈。

(2)让学生分享自己的感受,与诗人产生共鸣。

5. 课堂小结:6. 作业布置:(1)让学生背诵《旅夜书怀》。

(2)写一篇关于《旅夜书怀》的读后感。

7. 课后反思:教师对本节课的教学效果进行反思,针对学生的掌握情况,调整教学策略。

六、教学拓展:1. 比较学习:组织学生探讨杜甫的其他诗作,如《春望》、《登高》等,比较它们的异同,进一步理解杜甫的诗歌风格。

2. 文学鉴赏:引导学生学习古代诗歌鉴赏的基本方法,如关注、作者、注释、意象、关键词等,提升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

七、课堂互动:1. 小组讨论:将学生分成小组,讨论诗中的景物描写与诗人情感之间的关系。

2. 分享感受:邀请学生分享他们对诗中“旅夜”和“书怀”两个主题的理解,以及它们如何相互交织。

八、实践环节:1. 创作练习:鼓励学生尝试仿写一首以“旅夜”为主题的诗,体会诗人的情感表达。

《旅夜书怀》教学设计4篇

《旅夜书怀》教学设计4篇

《旅夜书怀》教学设计4篇(实用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实用资料,如工作文档、教学教案、企业文案、求职面试、实习范文、法律文书、演讲发言、范文模板、作文大全、其他资料等等,想了解不同资料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And, our store provides various types of practical materials for everyone, such as work summaries, work plans, experiences, job reports, work reports, resignation reports, contract templates, speeches, lesson plans, other materials, etc. If you want to learn about different data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please pay attention!《旅夜书怀》教学设计4篇《旅夜书怀》教学设计1教学目标:1、学会通过知人论世的方法鉴赏诗句。

《旅夜书怀》教案

《旅夜书怀》教案

《旅夜书怀》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能够正确地朗读和背诵《旅夜书怀》。

理解诗歌的基本内容,把握诗中的意象和情感。

分析诗中的修辞手法和表现手法。

2. 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深入理解诗歌的意境和情感。

学会欣赏古典诗歌,提高审美情趣。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诗人对家乡的思念和对人生的感慨,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

学会在现实生活中积极面对困难,培养乐观的人生态度。

二、教学重点:1. 诗歌的朗读和背诵。

2. 诗歌中意象和情感的分析。

3. 诗中的修辞手法和表现手法的理解。

三、教学难点:1. 诗歌中某些生僻字词的理解。

2. 诗歌深层含义的解读。

四、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PPT,包含诗歌内容、诗人背景、相关图片等。

2. 准备诗歌的朗读录音,以便学生跟读和模仿。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教师简要介绍诗人杜甫的背景和诗歌创作风格。

引导学生关注诗歌的题目《旅夜书怀》,提问:“旅夜”和“书怀”分别代表了什么意义?2. 自主学习:学生自主朗读诗歌,注意字词的正确发音和节奏。

学生尝试背诵诗歌,理解诗歌的基本内容。

3. 合作探讨:学生分组讨论,分析诗中的意象和情感。

各小组分享讨论成果,教师点评并总结。

4. 诗歌解析:教师引导学生分析诗中的修辞手法和表现手法,如比喻、拟人等。

教师解析诗中的深层含义,阐述诗人对家乡的思念和对人生的感慨。

5. 情感教育:教师引导学生感受诗人情感,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

教师引导学生学会在现实生活中积极面对困难,培养乐观的人生态度。

6. 课堂小结:教师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诗歌的朗读和背诵的重要性。

鼓励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多阅读古典诗歌,提高自己的审美情趣。

7. 作业布置:学生回家后完成诗歌的朗读和背诵。

学生选取一首自己喜欢的古典诗歌,分析其意象和情感,准备在下节课分享。

六、教学拓展:1. 对比分析:教师提供其他杜甫的诗作,如《月夜忆舍弟》、《春望》等,让学生对比《旅夜书怀》的风格和主题。

《旅夜书怀》课公开课教案教学设计

《旅夜书怀》课公开课教案教学设计

《旅夜书怀》优质课公开课教案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通过学习《旅夜书怀》,使学生掌握诗歌的基本内容,理解诗文的主旨和背景。

2. 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培养学生解读古诗的能力,提高文学素养。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诗人的孤独与无奈,培养学生珍惜亲情、友情,勇敢面对困境的品质。

二、教学重点:1. 诗歌内容的理解。

2. 诗文主旨的把握。

3. 文学鉴赏能力的培养。

三、教学难点:1. 诗中关键词语的理解。

2. 诗文情感的体会。

四、教学方法:1. 情境教学法:通过图片、音乐等手段,营造氛围,让学生身临其境感受诗文情感。

2. 启发式教学法:教师提问,引导学生思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3. 小组合作学习:培养学生团队合作精神,提高自主学习能力。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展示诗人杜甫的图片,简介诗人的生平事迹,引导学生了解诗人。

2. 自主学习:让学生自由朗读诗歌,结合注释理解诗文内容,体会诗人的情感。

3. 课堂讲解:教师详细讲解诗文内容,解答学生疑问,引导学生理解诗文主旨。

4. 情感体验:让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经历,谈谈对诗文情感的理解。

5. 小组讨论:分组讨论诗文中的关键词语、句式,提高学生的鉴赏能力。

6. 课堂小结:教师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诗文的主旨和情感。

7. 课后作业:布置相关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提高学生的文学素养。

8. 教学反思:教师在课后对自己的教学进行反思,总结优点和不足,为下一节课做好准备。

六、教学评估1. 课堂问答:通过提问,了解学生对诗文内容、主旨和情感的理解程度。

2. 练习批改:批改课后作业,了解学生对课堂所学知识的掌握情况。

3. 小组讨论观察:观察学生在小组讨论中的表现,了解学生的合作能力和自主学习能力。

七、教学拓展1. 诗人简介:介绍杜甫的其他诗作,引导学生了解更多关于杜甫的知识。

2. 诗歌鉴赏:选取与《旅夜书怀》主题相近的诗歌,进行比较阅读,提高学生的鉴赏能力。

《旅夜书怀》教学设计(贵州省市级优课)语文教案

《旅夜书怀》教学设计(贵州省市级优课)语文教案

《旅夜书怀》教学设计(贵州省市级优课)语文教案第一章:教学目标1.1 知识与技能:能够理解并背诵《旅夜书怀》全文。

分析并掌握诗中的意象、修辞手法和表达技巧。

了解诗人杜甫的生平和创作背景。

1.2 过程与方法:通过朗读、讨论和写作等方式,提高学生对古诗的鉴赏能力。

学会从诗中提取关键信息,进行诗歌解读和分析。

培养学生的创意思维和表达能力。

1.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诗人对家乡、国家和人民的深厚情感。

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和人文素养。

引导学生正确对待人生困境,培养乐观向上的精神风貌。

第二章:教学内容2.1 教材分析:《旅夜书怀》是唐代著名诗人杜甫创作的一首五言律诗。

诗中描绘了诗人在旅途中夜晚抒发内心的感慨和思念。

诗歌以简洁明了的语言,表达了诗人对家乡、国家和人民的眷恋和忧虑。

2.2 学情分析:学生已经掌握了基本的古诗词阅读和鉴赏能力。

学生需要进一步培养对古诗的深入理解和分析能力。

学生应通过学习《旅夜书怀》,提高对古诗的兴趣和热情。

第三章:教学过程3.1 导入新课:教师简要介绍诗人杜甫的生平和创作背景。

引导学生关注诗人在旅途中的心情和感受。

3.2 朗读诗歌:学生齐读诗歌,感受诗歌的韵律和节奏。

教师指导学生正确朗读诗歌,注意停顿和语气。

3.3 解析诗意:教师引导学生从诗中提取关键信息,理解诗的意象和表达技巧。

学生分组讨论,分享对诗句的理解和感悟。

3.4 深入分析:教师引导学生分析诗中的修辞手法,如比喻、拟人等。

学生通过写作和绘画等方式,表达自己对诗意的理解和感受。

第四章:教学评价4.1 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中的积极参与和发言情况。

评估学生对诗歌内容的理解和分析能力。

4.2 诗歌鉴赏能力:评估学生对诗歌意象、修辞手法和表达技巧的掌握程度。

评估学生对诗歌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理解和认同程度。

4.3 创意思维和表达能力:评估学生在诗歌创作和表达中的创意和想象力。

评估学生对诗歌的深入理解和独特见解。

第五章:教学资源5.1 教材:《旅夜书怀》全文。

《旅夜书怀》教学设计(贵州省市级优课)语文教案

《旅夜书怀》教学设计(贵州省市级优课)语文教案

《旅夜书怀》教学设计(贵州省市级优课)语文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地朗读和背诵《旅夜书怀》。

(2)理解诗歌的背景,解析诗歌中的意象和修辞手法。

(3)领会杜甫忧国忧民的情怀。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分析诗歌的主题和情感。

(2)学会欣赏古典诗歌,提高审美情趣。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对古典文学的热爱,培养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引导学生学会关爱他人,关注社会,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二、教学重点、难点:1. 教学重点:(1)诗歌的字词解释和翻译。

(2)诗歌中的意象和修辞手法的分析。

(3)诗歌情感的把握。

2. 教学难点:(1)诗歌中某些生僻字词的理解。

(2)诗歌意境的感悟。

三、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图片展示:展示杜甫的画像和《旅夜书怀》的书法作品。

(2)教师简介杜甫的生平和创作背景。

2. 自主学习:(1)学生自读诗歌,理解字词含义。

(2)小组讨论:分析诗歌中的意象和修辞手法。

3. 课堂讲解:(1)讲解诗歌的字词解释和翻译。

(2)解析诗歌中的意象和修辞手法。

(3)分析诗歌情感,引导学生体会杜甫的忧国忧民情怀。

4. 互动环节:(1)学生分享自己对于诗歌的理解和感悟。

(2)教师点评,给予鼓励和指导。

5. 总结拓展:(1)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重点。

(2)布置作业:要求学生朗读、背诵诗歌,并写一篇关于《旅夜书怀》的感悟文章。

四、教学反思:教师在课后对自己的教学进行反思,看是否达到了教学目标,学生是否掌握了诗歌的内容,教学方法是否得当,并针对存在的问题进行改进。

五、课后作业:1. 朗读、背诵《旅夜书怀》。

2. 写一篇关于《旅夜书怀》的感悟文章,不少于300字。

3. 预习下节课内容。

六、教学策略:1. 情境创设:通过展示杜甫生活的时代背景,让学生更好地理解诗歌的内涵。

2. 启发式教学:引导学生通过小组合作、讨论,提高他们的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旅夜书怀》教学设计(精选3篇)

《旅夜书怀》教学设计(精选3篇)

《旅夜书怀》教学设计(精选3篇)《旅夜书怀》教学设计1 教学目标:1、学会通过知人论世的方法鉴赏诗句;2、理解本诗寓情于景的艺术特色;3、理解诗歌的内容和情感。

教学重点:1、学会鉴赏诗句;2、理解诗歌的情感。

教学难点:学会鉴赏诗句教学方法:师预设,生讨论,师生总结方法教学手段:多媒体教学教学时数:1课时教学设想:在诗歌新授课中,我们不能做成高三的考点复习,因为学生没有对诗歌欣赏量的积累,就不可能达到做题时下笔如有神的质的飞跃。

所以,在本诗的教学中,我一是注重诗歌内容的理解,二是注意把高考考点渗透到讲课中来,注重方法的传授。

教学流程:一、导学1、导入以杜甫晚年的图象导入(多媒体展示)配以说明:杜甫才华横溢,却一生坎坷,穷困潦倒。

晚年要靠朋友接济生活,最后甚至以船为家,四处漂泊。

“自古憎命达”,正因为如此,杜甫才有更多的时间来关注民间,关注自己的内心。

写出了“光焰万丈长”的诗歌。

2、解题①从“旅”中,你能读出什么?“旅”有“旅居”的意思。

引出诗歌的写作背景,见诗下的注释①②“夜”和诗中的哪些诗句对应?与“危樯独夜舟。

星垂平野阔,月涌大江流。

”对应。

③“书怀”和那些诗句对应?与“名岂著,官应老病休。

飘飘何所似,天地一沙鸥。

”对应。

3、整体感知(生对照诗下的注释,说出诗歌的大义。

如遇不懂的,提出,师生讨论解决。

最后,老Ω?鍪?涞牟慰家胛摹#?nbsp;(多媒体展示)岸上的细草在微风的吹拂下,发出瑟瑟的声响。

江上只有一只孤舟,依岸而宿。

诗人就舟而居。

遥望原野,远处天与地似乎相接了,天边的星宿也仿佛下垂得接近地面。

大江之中,江水浩浩荡荡东流,一轮明月映照在水中,随着江水的流动而浮荡着。

名声难道应因为而显著吗?做官应因为年老多病而退休。

“我”在这世间漂泊,恰似那在广阔天地飞翔的一只沙鸥罢了。

二、质疑讨论(多媒体展示)1、前两联分别营造了怎样的意境?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感情?2、颈联如何理解?3、赏析尾联。

三、反馈矫正(对1、3两个问题,请生板演,对照多媒体展示的参考答案给生打分,集体讨论这一题型的答题方法。

《旅夜书怀》教学设计(精选3篇)

《旅夜书怀》教学设计(精选3篇)

《旅夜书怀》教学设计(精选3篇)《旅夜书怀》教学设计(精选3篇)作为一位杰出的教职工,常常要根据教学需要编写教学设计,教学设计是根据课程标准的要求和教学对象的特点,将教学诸要素有序安排,确定合适的教学方案的设想和计划。

写教学设计需要注意哪些格式呢?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旅夜书怀》教学设计,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旅夜书怀》教学设计1教学目标:1、学会通过知人论世的方法鉴赏诗句;2、理解本诗寓情于景的艺术特色;3、理解诗歌的内容和情感。

教学重点:1、学会鉴赏诗句;2、理解诗歌的情感。

教学难点:学会鉴赏诗句教学方法:师预设,生讨论,师生总结方法教学手段:多媒体教学教学时数:1课时教学设想:在诗歌新授课中,我们不能做成高三的考点复习,因为学生没有对诗歌欣赏量的积累,就不可能达到做题时下笔如有神的质的飞跃。

所以,在本诗的教学中,我一是注重诗歌内容的理解,二是注意把高考考点渗透到讲课中来,注重方法的传授。

教学流程:一、导学1、导入以杜甫晚年的图象导入(多媒体展示)配以说明:杜甫才华横溢,却一生坎坷,穷困潦倒。

晚年要靠朋友接济生活,最后甚至以船为家,四处漂泊。

“自古憎命达”,正因为如此,杜甫才有更多的时间来关注民间,关注自己的内心。

写出了“光焰万丈长”的诗歌。

2、解题①从“旅”中,你能读出什么?“旅”有“旅居”的意思。

引出诗歌的写作背景,见诗下的注释①②“夜”和诗中的哪些诗句对应?与“危樯独夜舟。

星垂平野阔,月涌大江流。

”对应。

③“书怀”和那些诗句对应?与“名岂著,官应老病休。

飘飘何所似,天地一沙鸥。

”对应。

3、整体感知(生对照诗下的注释,说出诗歌的大义。

如遇不懂的,提出,师生讨论解决。

最后,老Ω?鍪?涞牟慰家胛摹#?nbsp;(多媒体展示)岸上的细草在微风的吹拂下,发出瑟瑟的声响。

江上只有一只孤舟,依岸而宿。

诗人就舟而居。

遥望原野,远处天与地似乎相接了,天边的星宿也仿佛下垂得接近地面。

大江之中,江水浩浩荡荡东流,一轮明月映照在水中,随着江水的流动而浮荡着。

《旅夜书怀》课公开课教案教学设计

《旅夜书怀》课公开课教案教学设计

《旅夜书怀》优质课公开课教案教学设计第一章:教学目标1.1 知识与技能通过学习《旅夜书怀》,使学生掌握诗歌的基本内容,理解诗中的意象和表达手法。

1.2 过程与方法引导学生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深入剖析诗歌的主题和情感。

1.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对古典诗词的热爱,提高审美情趣,激发学生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第二章:教学内容2.1 教材分析《旅夜书怀》是唐代诗人杜甫创作的一首五言律诗,表达了诗人旅途中的孤独和无奈,以及对家乡的思念。

2.2 学情分析学生已有一定的古诗词基础,通过引导,能够理解诗歌的基本内容,分析诗中的意象和表达手法。

第三章:教学重点、难点3.1 教学重点熟读并理解《旅夜书怀》的内容,掌握诗中的意象和表达手法。

3.2 教学难点分析诗人在诗中表达的情感,以及如何运用诗歌表现手法来抒发情感。

第四章:教学方法采用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教学方法,引导学生深入剖析诗歌的内容和情感。

第五章:教学过程5.1 课堂导入以图片或故事形式导入,激发学生对《旅夜书怀》的兴趣。

5.2 新课展示教师带领学生朗读诗歌,讲解诗中的意象和表达手法。

5.3 合作探讨学生分组讨论,分析诗人在诗中表达的情感,以及如何运用诗歌表现手法来抒发情感。

5.4 课堂小结教师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诗歌的主题和情感。

5.5 课后作业第六章:教学评价6.1 过程性评价在课堂讨论环节,关注学生对诗歌内容的理解和情感分析,鼓励学生积极发言,及时给予反馈。

6.2 终结性评价通过课后作业的提交,评估学生对诗歌的掌握程度和个人的感悟能力。

第七章:教学资源7.1 教材《旅夜书怀》全文及其注释、译文。

7.2 多媒体资源相关的历史背景资料、诗人杜甫的生平等,可通过PPT或视频形式展示。

7.3 网络资源如有必要,可利用网络资源查找相关的学术讨论或诗歌解读,以丰富教学内容。

第八章:教学时间本节课计划教学时间为45分钟,具体分配如下:8.1 导入:5分钟8.2 新课展示:15分钟8.3 合作探讨:20分钟8.4 课堂小结:5分钟8.5 课后作业布置:5分钟第九章:教学拓展9.1 诗人生平介绍介绍杜甫的生平和创作背景,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诗人的情感表达。

杜甫《旅夜书怀》教学设计(精选4篇)

杜甫《旅夜书怀》教学设计(精选4篇)

杜甫《旅夜书怀》教学设计(精选4篇)杜甫《旅夜书怀》篇1陈冬枝细草微风岸,危樯独夜舟。

星垂平野阔,月涌大江流。

名岂文章著,官应老病休。

飘飘何所似,天地一沙鸥。

一、背景分析:“旅夜书怀”顾名思义就是旅途中夜里写下的抒发自己情感的诗。

唐代宗广德二年(764年)春天,杜甫携家人再次回到成都,给严武做节度参谋,生活暂时安定下来。

但不料第二年四月严武忽然死去,他不得不再次离开成都草堂,乘舟东下,在岷江、长江一带飘泊,这首诗是杜甫乘舟行经渝洲、忠州时写下的。

当时的杜甫已53岁,且常年有病,国家时局不稳,自己生活没有着落,又行无定踪,因此一路上他心情十分沉重,这首诗集中表现了他的这种心情。

二、诵读提示:应该用怎样的语调来读这首诗?先看一遍,整体感知后,让学生指出。

——缓慢、低沉的分析原因:“旅夜”书“怀”,有感而生。

快感乎?否!从哪里可以看出?让学生再细作分析。

这首诗是感叹身世之作。

前一层写旅夜风景,其实是寓情于景,为下文抒怀作铺垫,应当读得缓慢一些。

后一层直抒胸臆,飘泊四方,居无定所,要读出压抑感。

三、诗歌内容分析:1、开头四句写了怎样的景?如何来描写的诗人的旅夜处境和感受?写“旅夜”;岸上有细草微风,江上只有一叶孤舟,依岸而宿,就舟而居,遥望原野,远处天与地似乎相接了,天边的星宿也仿佛下垂得接近地面。

大江之中,江水浩浩荡荡东流,一轮明月映照在江水中,随着江水的流动而浮荡着。

岸上星垂,舟前月涌,用“星垂”来描写原野的广阔,用“月涌”来形容大江的东流,形象而细致地描绘了江上的夜景。

唯有在广阔的原野上才可感到“星垂”;唯其“星垂”,才能见出原野的广阔。

而大江中有“月涌”,才能反映出江水的流动;也只因江水的流动,才能感到“月涌”。

“星垂”、“月涌”是以细腻称阔大的手法,首四句塑造了一个宏阔非凡宁静孤寂的江边夜境。

2、后四句书怎样的“怀”?“名岂文章著”,声名不因政治抱负而显著,反因文章而显著,这本非自己的矢志,故说“岂”,这就流露出因政治理想不得实现的愤慨。

旅夜书怀 教案

旅夜书怀 教案

旅夜书怀教案篇一:旅夜书怀教案一、教学目标:1.了解《旅夜书怀》的背景和作者杜甫的生平;2.理解并分析《旅夜书怀》的主题和寓意;3.学习欣赏《旅夜书怀》的艺术特点和语言风格;4.培养学生对于诗歌的审美能力和表达能力。

二、教学重点:1.了解《旅夜书怀》的背景和作者杜甫的生平;2.理解并分析《旅夜书怀》的主题和寓意;3.学习欣赏《旅夜书怀》的艺术特点和语言风格;三、教学难点:1.理解并分析《旅夜书怀》的主题和寓意;2.学习欣赏《旅夜书怀》的艺术特点和语言风格;四、教学内容和方法:1.教师简要介绍《旅夜书怀》的背景和作者杜甫的生平;2.教师通过导读、分析和讲解等方式,帮助学生理解《旅夜书怀》的主题和寓意;3.教师与学生共同欣赏《旅夜书怀》,通过讲解语言风格和艺术特点,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4.教师组织学生进行诗歌背诵和课堂讨论,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

五、教学过程:1.导入:教师简要介绍《旅夜书怀》的背景和作者杜甫的生平,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分析与讲解:教师通过导读、分析和讲解,帮助学生理解《旅夜书怀》的主题和寓意。

引导学生思考,揭示诗中表达的人生观和社会观。

3.欣赏与讲解:教师与学生共同欣赏《旅夜书怀》,讲解其中的语言风格和艺术特点。

通过讲解,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让学生更好地理解诗歌的魅力所在。

4.诗歌背诵与讨论:教师组织学生进行诗歌背诵,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

随后,教师与学生进行课堂讨论,就诗歌的主题和表达方式展开深入的思考和交流。

5.归纳总结:教师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归纳总结,概括诗歌的主题、表达方式和作者的思想情感。

六、教学评价:1.通过观察学生的表现、听取学生的发言,评价学生对于《旅夜书怀》的理解和感受;2.通过课堂讨论的质量和深度,评价学生的思考能力和表达能力。

七、课后作业:1.背诵《旅夜书怀》;2.就《旅夜书怀》的主题和寓意分析,并写出自己的感受和思考。

篇二:旅夜书怀教案一、教学目标:1.了解《旅夜书怀》的背景和作者杜甫的生平;2.理解并分析《旅夜书怀》的主题和寓意;3.学习欣赏《旅夜书怀》的艺术特点和语言风格;4.培养学生对于诗歌的审美能力和表达能力。

杜甫诗《旅夜书怀》教案

杜甫诗《旅夜书怀》教案

杜甫诗《旅夜书怀》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地朗读和背诵《旅夜书怀》。

(2)理解诗中的生僻词语和典故,翻译诗句。

(3)分析诗的结构和韵律,掌握杜甫的诗歌风格。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深入解读诗歌内容。

(2)学会从诗人的生活背景出发,理解诗人的思想感情。

(3)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提高文学鉴赏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感受杜甫忧国忧民、关爱苍生的情怀。

(2)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培养爱国情怀。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熟读并背诵《旅夜书怀》。

(2)理解诗中的意象、情感和哲理。

(3)掌握杜甫的诗歌风格和创作背景。

2. 教学难点:(1)诗中生僻词语和典故的理解。

(2)从诗人的生活背景出发,深入解读诗歌。

三、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简介杜甫及其诗歌创作背景。

(2)激发学生兴趣,引导学生进入诗歌情境。

2. 自主学习:(1)让学生自主朗读诗歌,感受诗的韵律和意境。

(2)让学生结合注释,理解诗中的生僻词语和典故。

3. 合作探讨:(1)分组讨论,分析诗的结构和主题。

(2)分享讨论成果,进行全班交流。

4. 情感体验:(1)让学生体会诗人的思想感情,感受诗中的意象。

(2)引导学生从诗人的生活背景出发,深入解读诗歌。

5. 课堂小结:(1)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巩固知识点。

(2)布置课后作业,提高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

四、课后作业1. 熟读并背诵《旅夜书怀》。

3. 调查杜甫的其他诗作,了解其诗歌创作特点。

五、教学评价1. 学生能够熟练地朗读和背诵《旅夜书怀》。

2. 学生能够理解诗中的生僻词语和典故,翻译诗句。

3. 学生能够分析诗的结构和韵律,掌握杜甫的诗歌风格。

4. 学生能够体会诗人的思想感情,感受诗中的意象。

5. 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和审美情趣得到提高。

六、教学策略1. 情景教学:通过多媒体展示杜甫生活的时代背景,如唐朝安史之乱等,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诗歌内容。

《旅夜书怀》教案

《旅夜书怀》教案

《旅夜书怀》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地朗读和背诵《旅夜书怀》。

(2)理解《旅夜书怀》的诗意和诗人的情感。

(3)分析杜甫律诗的结构和韵律特点。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深入解读《旅夜书怀》。

(2)学会欣赏古典诗词,提高审美情趣。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感受杜甫忧国忧民的情怀。

(2)培养学生的文学素养和爱国情怀。

二、教学重点1. 杜甫律诗的结构和韵律特点。

2. 《旅夜书怀》的诗意和诗人的情感。

三、教学难点1. 杜甫律诗的鉴赏方法。

2. 理解《旅夜书怀》中的意象和寓意。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简介杜甫及其创作背景。

(2)引导学生回顾之前学过的杜甫诗歌,巩固知识点。

2. 自主学习(1)让学生自主朗读《旅夜书怀》,感受诗歌的韵律美。

(2)让学生结合注释,理解诗歌的意象和寓意。

3. 合作探讨(1)分组讨论,分析诗歌的结构特点。

(2)分享讨论成果,进行全班交流。

4. 诗歌鉴赏(1)引导学生关注诗歌中的关键词语,解读诗人的情感。

(2)分析杜甫律诗的鉴赏方法,提高学生的鉴赏能力。

5. 情感体验(1)让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经历,谈谈对诗歌情感的理解。

(2)分享感受,进行情感交流。

6. 课堂小结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重点知识点。

五、课后作业1. 背诵《旅夜书怀》。

2. 写一篇关于《旅夜书怀》的读后感。

3. 选取一首杜甫的律诗,进行鉴赏分析。

六、教学策略1. 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主动探究诗歌内容。

2. 运用案例分析法,让学生通过具体诗歌实例,掌握杜甫律诗的特点。

3. 采用情感教学法,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怀。

七、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旅夜书怀》的文本材料和相关背景资料。

2. 准备多媒体教学设备,如投影仪、音响等。

八、教学评价1. 课堂表现评价: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讨论积极性和回答问题的情况。

2. 作业评价:检查学生作业的完成情况,评估学生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旅夜书怀》教案

《旅夜书怀》教案

《旅夜书怀》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地朗读和背诵《旅夜书怀》。

(2)理解诗歌的背景和意义,掌握诗中的关键词语和句子。

(3)分析诗的结构和韵律,体会诗的音乐美。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深入解读诗歌内容。

(2)学会欣赏古典诗歌,提高审美情趣。

(3)培养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和批判性思维。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感受诗人对家乡的思念和对人生的感慨。

(2)培养学生热爱祖国传统文化,增强民族自豪感。

(3)引导学生正确面对人生困境,培养乐观的人生态度。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诗歌的字词背诵和理解。

(2)诗歌的结构和韵律分析。

(3)诗歌背景和作者情感的把握。

2. 教学难点:(1)诗歌中含蓄的意境和深刻的哲理的理解。

(2)如何运用诗歌表达自己的情感和思想。

1. 讲授法:讲解诗歌背景、诗句含义和诗歌分析方法。

2. 互动法:提问、讨论,促进学生思考和表达。

3. 实践法:朗读、背诵,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4. 启发法: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发现诗歌的美。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简介诗人杜甫及其作品《旅夜书怀》。

2. 自主学习:让学生自主朗读诗歌,理解诗歌大意。

3. 合作探讨:分组讨论,分析诗歌的主题和意境。

4. 诗歌解析:讲解诗歌的字词、句子和结构,深入剖析诗歌内涵。

5. 情感体验:让学生感受诗人的情感,体会诗歌的美。

7. 作业布置:要求学生背诵诗歌,并进行相关练习。

五、教学反思本节课结束后,教师应认真反思教学效果,针对学生的掌握情况,调整教学策略,以提高教学效果。

关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需求,不断优化教学内容和方法,激发学生对古典诗歌的热爱。

六、教学评价1. 课堂表现评价: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提问回答和合作探讨的表现,评价学生的学习态度和合作精神。

2. 作业评价:检查学生的背诵和练习完成情况,评价学生的学习效果。

3. 诗歌解析评价:评估学生对诗歌内容、意境和情感的理解程度,评价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

《旅夜书怀》教学设计(贵州省市级优课)语文教案

《旅夜书怀》教学设计(贵州省市级优课)语文教案

《旅夜书怀》教学设计(贵州省市级优课)语文教案第一章:教学目标1.1 知识与技能1.1.1 理解《旅夜书怀》的诗意和背景。

1.1.2 分析杜甫的诗歌风格和表达技巧。

1.1.3 掌握一些重点词汇和句式的理解。

1.2 过程与方法1.2.1 通过自读、小组讨论等方式,深入解读诗歌内容。

1.2.2 学会欣赏古典诗歌,培养审美情趣。

1.2.3 学会通过诗歌表达自己的情感。

1.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3.1 感受杜甫忧国忧民的情怀。

1.3.2 培养学生的文学素养和人文精神。

1.3.3 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文化自信。

第二章:教学内容2.1 教材内容2.1.1 课文《旅夜书怀》的阅读与理解。

2.1.2 杜甫的生平和诗歌创作背景的了解。

2.1.3 诗歌中的意象、情感和哲理的分析。

2.2 教学资源2.2.1 相关杜甫的诗歌资料。

2.2.2 课堂多媒体教学设施。

2.2.3 教学挂图或黑板报。

第三章:教学过程3.1 导入新课3.1.1 利用多媒体展示《旅夜书怀》的图片,引导学生进入诗歌意境。

3.1.2 简介杜甫的生平和诗歌创作背景。

3.2 自主学习3.2.1 学生自读课文,理解诗意。

3.2.2 学生通过小组讨论,分析诗歌的表达技巧。

3.3 课堂讲解3.3.1 对诗歌进行逐句解析,解释生僻词汇和句式。

3.3.2 分析诗歌中的意象、情感和哲理。

3.4 课堂练习3.4.1 学生进行诗歌翻译练习。

3.4.2 学生进行诗歌创作练习。

3.5 课堂小结3.5.1 教师总结课堂教学内容。

3.5.2 强调杜甫忧国忧民的情怀。

第四章:教学评价4.1 课堂问答4.1.1 学生能回答出《旅夜书怀》的诗意和背景。

4.1.2 学生能分析出杜甫的诗歌风格和表达技巧。

4.2 课后作业4.2.1 学生能正确翻译《旅夜书怀》。

4.2.2 学生能创作出类似情感的诗歌。

第五章:教学反思5.1 教学效果5.1.1 学生对《旅夜书怀》的理解和欣赏能力是否提高。

2023杜甫《旅夜书怀》教案(精选5篇)

2023杜甫《旅夜书怀》教案(精选5篇)

2023杜甫《旅夜书怀》教案(精选5篇)杜甫《旅夜书怀》教案篇1【学习要求】1、学习诗歌寓情于景、借景抒情的艺术表现手法。

2、体会诗人孤苦寂寞、飘泊无依的感情。

3、欣赏杜诗沉郁顿挫的艺术风格。

【学习重难点】学习诗歌寓情于景、借景抒情的艺术表现手法。

【学时安排】1学时【学习过程】一、课前学习(一)学法指导:1.借助工具书和书下注解,疏通字词,在此基础上反复诵读,感知全诗,背诵诗歌。

2.了解诗歌创作背景及作者的生平事迹,仔细阅读全诗,找出文中写景的意象,初步体会诗歌的情感。

(二)尝试练习1、生字(给加点字注音)⑴危樯(qiáng)⑵月涌(yǒng)⑶沙鸥(ōu)⑷何所似(sì)2、词语(解释词语)⑴旅夜:旅途的夜晚⑵危樯:高高的桅杆⑶月涌:月光映着奔流汹涌的长江⑷飘飘:漂泊3、填空⑴本诗的作者杜甫,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因为所担任的官职又被称为杜拾遗、杜工部。

⑵本诗作者的诗歌大多涉及社会的动荡、人民疾苦,在他的诗歌中可以看到唐代由盛转衰的演变,因此他的诗歌又被称为“诗史”。

他以律诗、古体诗见长,诗歌风格沉郁顿挫。

和李白并称“李杜”,被后人尊为“诗圣”。

⑶本诗写于诗人(年龄段),此时作者正离开四川顺流东下。

在途中,作者看到了非常壮阔的自然之景“星垂平野阔,月涌大江流。

”(写出原句),在这样的壮景之下却反衬出了诗人孤寂与渺小。

作者希望一生声名是由功业铸就,而非__,但无奈在政治上受人排挤。

对于这一生的漂泊,作者感慨自己就如天地间一沙鸥一样。

⑷“飘飘何所似,天地一沙鸥”运用了比喻(修辞)。

诗歌中写近景的句子是“细草微风岸,危樯独夜舟”。

4、联系书下注解,尝试把诗歌翻译成现代白话文二、课堂探究(一)问题探究1、“旅夜”、“书怀”分别和诗中的哪些诗句对应?作者选择了哪些意象来“书怀”的?答:旅夜对应前四句;书怀对应后四句。

细草、微风、危樯、星垂、月涌2、首联写出这些意象的什么特点?它有什么深意?答:(1)渺小、孤寂。

《旅夜书怀》教案

《旅夜书怀》教案

《旅夜书怀》教案一、教学目标1.1 知识与技能:能够理解并背诵《旅夜书怀》全文。

分析并欣赏杜甫的诗意和艺术特色。

了解杜甫的生平和诗歌创作背景。

1.2 过程与方法:通过朗读、讨论、分析等方法,深入理解诗歌的意境和情感。

学会如何欣赏和分析古代诗歌的基本技巧。

1.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杜甫的忧国忧民之情,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

通过对诗歌的深入学习,培养学生对传统文化的尊重和热爱。

二、教学重点《旅夜书怀》诗歌内容的理解和分析。

杜甫诗歌的艺术特色和意境的把握。

诗歌中的情感表达和文化背景的了解。

三、教学难点对诗歌中较为复杂的比喻和意象的理解。

诗歌中的历史背景和文化知识的掌握。

诗歌情感的深入解读和体会。

四、教学准备准备《旅夜书怀》的文本材料。

准备杜甫的生平介绍资料。

准备相关的古代文化知识资料。

五、教学过程5.1 导入通过简单的介绍,引导学生了解杜甫和《旅夜书怀》的背景。

引导学生思考诗歌在古代文化中的地位和作用。

5.2 朗读与背诵带领学生朗读《旅夜书怀》,感受诗歌的韵律和节奏。

鼓励学生背诵诗歌,加深对内容的理解和记忆。

5.3 文本分析分析诗歌的结构,讲解每一句的意义和作用。

引导学生理解诗歌中的比喻和意象,解释其深层含义。

5.4 情感解读引导学生体会诗歌中的情感,了解杜甫的忧国忧民之心。

讨论诗歌中的情感如何通过语言和意象表达出来。

5.5 文化背景讲解杜甫的生平和诗歌创作背景。

引导学生了解古代的旅店文化和书信文化。

六、教学活动6.1 小组讨论将学生分成小组,让学生讨论诗歌中的意象和情感。

每个小组选择一个意象或情感,进行分享和讨论。

6.2 创意表达鼓励学生通过绘画、写作或表演等方式,表达自己对诗歌的理解和感受。

学生可以自由选择表达的方式,用自己的方式诠释诗歌的意境和情感。

七、作业与评估7.1 作业布置作业,要求学生写一篇关于《旅夜书怀》的读后感。

作业应要求学生结合自己的理解和感受,写出对诗歌的思考和体会。

7.2 评估通过学生的作业、讨论和表现,评估学生对诗歌的理解和表达能力。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八年级语文《旅夜书怀》教学设计
八年级语《旅夜书怀》教学设计
【三维目标】
1、知识与能力目标:诵读诗歌,置身诗境,缘景明情,理解诗歌的内容和情感;掌握鉴赏诗歌的基本思路和技巧;结合高考考纲,熟悉意境题、炼字题的答题步骤;理解诗中的抒情方式(直接、间接抒情),体会杜甫诗歌的沉郁风格。

2、过程与方法目标:品读诗歌语言,诵读诗歌,走进诗歌意境,聆听诗人心声,感悟诗人情怀;学生展示预习问题,老师点评、补充;学生在合作探究中理解诗歌的内容和情感;学生在检测训练中再次体会杜甫诗歌的沉郁风格。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体会诗人当时孤苦寂寞、漂泊无依的感情,体味杜甫寄托于诗中的感慨身世家国之情与伟大抱负,学会树立正确的人生价值观。

【教学重点】
联系高考有关考点,学会从意象、意境的分析和重要句子的理解等方面鉴赏诗歌。

【教学难点】教学难点:诗中反衬、反语和比喻辞格表现出的沉郁风格。

【教学方法】吟咏,赏读结合;讨论、讲析相互结合;问题探究法。

【教学课时】1课时
一、导入
以杜甫晚年的图象导入(多媒体展示)。

二、请同学们谈谈鉴赏诗歌的方法。

如:以意逆志,知人论世(即)--知人知世据意推志(展示)
置身诗境,缘景明情(即抓住)--意象意境思想情感
三、走进诗歌,初步感知诗歌内容。

1、题目与诗句怎样对应?
2、通过“旅”字看背景:“旅夜书怀”顾名思义就是旅途中夜里写下的抒发自己情感的诗。

唐代宗广德二年(764年)春天,杜甫携家人再次回到成都,给严武做节度参谋,生活暂时安定下。

但不料第二年四月严武忽然死去,他不得不再次离开成都草堂,乘舟东下,在岷江、长江一带飘泊,这首诗是杜甫乘舟行经渝洲、忠州时写下的。

当时的杜甫已53岁,且常年有病,国家时局不稳,自己生活没有着落,又行无定踪,因此一路上他心情十分沉重,这首诗集中表现了他的这种心情。

3、通过“夜”字察实景(置身诗境缘景明情)吟诵---意象---想象和联想----意境-----明情。

(1)诵读
(2)预习成果展示
A、纵观全诗,前四句写景,后四句抒情。

前四句写了怎样的景?后四句抒发了怎样的情?
B、首联、颔联描写了哪些景物?这些景物有什么特点?这些构成了一幅怎样的画面(意境),抒发作者什么情感?
、首联写的是孤舟,写出了孤寂,可颔联却给我们展示了如此雄浑阔大的景象,那诗人到底要写的是孤独还是阔大?
(3)前四句小结
写“旅夜”:“夜”,点明泊舟时间;写诗人“夜”晚所见景色。

开头四句写了怎样的景?雄浑阔大、宁静孤寂的江边夜景。

寓情于景——孤独、凄苦。

四、合作探究(通过“书怀”悟实情)
1、“名岂著,官应老病休。

”这两句话什么意思?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传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情感?
2、尾联“飘飘何所似,天地一沙鸥。

”用了什么手法?有什么效果?
3、“星垂平野阔,月涌大江流”是历传诵的名联。

你认为这一联中最生动传神的是哪两个字?为什么?
五、总结
1、置身诗境缘景明情
通过“旅”字看背景;通过“夜”字察实景;通过“书
怀”悟实情。

2、艺术手法:借景抒情,寓情于景,情景交融,反衬(以乐景衬哀情),直抒胸臆,比喻。

六、深入理解沉郁顿挫的杜甫诗:
1、再次诵读体会杜甫沉郁顿挫的诗风
2、结合学过的诗歌,老师引导学生理解杜甫沉郁顿挫的诗风。

《登高》这首诗怎样体现沉郁顿挫的风格的?
《登岳阳楼》这首诗怎样体现沉郁顿挫的风格的?
3、总结杜甫诗的“沉郁顿挫”的风格:
“沉郁”--意境雄浑开阔,感情深沉悲凉。

“顿挫”--主要指诗歌情感表达的波澜起伏,反复低回。

七、作业
1、小练笔:杜甫,我想对你说…....
2、阅读这首诗,回答下面的问题。

孤雁
杜甫
孤雁不饮啄,飞鸣声念群。

谁怜一片影,相失万重云?
望尽似犹见,哀多如更闻。

野鸭无意绪,鸣噪自纷纷。

1、这首诗描写了失群的孤雁的叫唤、追赶雁群的形象,
其形可悯,其志可嘉。

试赏析第二联或第四联。

2、全诗通过孤雁这一形象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