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语文 七年级上册名著阅读计划
部编版七年级上名著阅读教学设计
阅读过程中的指导与互动
教师引导学生进行名著阅读,提 供阅读方法和技巧的指导。
教师根据学生的阅读进度和理解 程度,进行有针对性的指导和反 馈。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在阅读过程中,鼓励学生提出问 题和思考,促进课堂互动和讨论。
如何帮助学生克服阅读障碍和困难
针对学生的阅读 水平,选择适合 的名著,避免难 度过高或过低。
引导学生掌握阅 读技巧,如略读、 精读、跳读等, 以提高阅读效率。
鼓励学生多读、 多思考,培养阅 读兴趣和习惯, 增强阅读动力。
组织小组讨论、 分享等活动,让 学生互相交流、 互相帮助,共同 克服阅读障碍。
通过小组合作、角色扮演等形式, 让学生在阅读过程中进行互动交 流,提高阅读兴趣和能力。
阅读后的总结与反思
总结阅读内容:概括名著的主要情节、人物形象、主题思想等。
反思阅读过程:分享阅读中的感悟、体验和收获,以及在阅读过程中的困难和挑战。
评价阅读效果:评估自己的阅读能力和水平,以及在阅读中取得的进步和成就。
提出改进建议:针对自己的阅读过程和效果,提出具体的改进措施和方法,以提高阅读效 果和能力。
作业与拓展阅读的设计与安排
作业布置:根据名著内容,设计有针对性的阅读理解、文学赏析等作业,帮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
拓展阅读:推荐与名著相关的其他文学作品,引导学生进行比较阅读,拓宽视野,提高文学素养。
阅读计划:指导学生制定个人阅读计划,培养良好的阅读习惯,提高阅读效率。
引导学生阅读、 思考和讨论,培 养阅读能力和文 学鉴赏能力
文学常识的掌握与巩固
了解名著的背景、作者和主要内容 掌握名著中的重要人物、情节和主题 巩固文学常识,提高文学素养 理解名著所表达的思想和意义
名著西游记阅读计划
名著西游记阅读计划一、阅读目标。
2. 提高文学鉴赏能力,学习作者的写作手法,如丰富的想象力、幽默诙谐的语言风格等。
3. 从师徒四人的取经之旅中汲取团队合作、克服困难等方面的启示。
二、阅读进度安排。
(一)第一阶段:整体浏览(第1 - 2周)1. 第1周。
- 阅读前几回,了解故事的背景设定,包括世界架构(如天庭、地府、人间等)和主要人物的出身(孙悟空的诞生等)。
- 每天阅读2 - 3个章节,可做简单的标记,记录下初读时觉得有趣或者难以理解的地方。
2. 第2周。
- 继续阅读,快速浏览至全书的三分之一处。
- 重点关注故事的发展脉络,对唐僧师徒的集结过程有一个初步的印象。
- 尝试总结每个章节的主要内容,用简短的几句话概括。
(二)第二阶段:精读分析(第3 - 8周)1. 第3 - 4周。
- 每周阅读5 - 6个章节,深入分析人物形象。
- 以孙悟空为例,仔细研读他在不同情节中的表现,如大闹天宫时的反抗精神、在取经途中降妖除魔时的智慧和本领。
- 做详细的读书笔记,记录下人物的言行、外貌描写以及这些描写对塑造人物形象的作用。
- 同时,分析作者在情节设置上的巧妙之处,如遇到的妖怪与背后的势力关系等。
2. 第5 - 6周。
- 继续精读,关注唐僧师徒之间的关系发展。
- 分析猪八戒的性格特点,他的贪吃、懒惰、爱挑拨离间等特点在故事中的体现,以及他偶尔表现出的忠诚和勇敢。
- 对于沙僧,探讨他的沉默寡言、任劳任怨的性格是如何通过具体事件展现出来的。
- 研究师徒四人在面对困难和分歧时的互动,体会团队合作中的磨合过程。
3. 第7 - 8周。
- 阅读最后的章节,重点分析取经成功这一结局的意义。
- 比较不同版本(如原著与影视改编版本)之间的差异,分析改编的得失。
(三)第三阶段:总结与拓展(第9 - 10周)1. 第9周。
- 制作人物关系图,梳理出唐僧师徒与各路神仙、妖怪之间的复杂关系。
- 选择书中最感兴趣的几个章节进行重新阅读,加深理解。
七年级读名著活动方案计划
为了提高学生的阅读兴趣,培养学生阅读名著的习惯,拓宽学生的知识面,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我校决定开展七年级读名著活动。
通过阅读名著,让学生领略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二、活动目标1. 激发学生对名著的兴趣,培养学生阅读名著的习惯。
2. 提高学生的文学素养,丰富学生的精神世界。
3. 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4. 增强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提高学生的沟通能力。
三、活动内容1. 名著推荐:由各班语文教师推荐一本适合七年级学生阅读的名著,如《红楼梦》、《西游记》、《三国演义》等。
2. 阅读交流:各班开展阅读交流,学生分享阅读心得,讨论名著中的经典人物、情节等。
3. 主题班会:各班围绕名著主题开展班会,让学生了解名著的时代背景、人物关系等。
4. 名著知识竞赛:组织全校性的名著知识竞赛,提高学生对名著的了解程度。
5. 名著手抄报:要求学生以名著为主题,制作手抄报,展示自己的阅读成果。
6. 名著演讲比赛:各班选拔优秀学生参加全校名著演讲比赛,锻炼学生的演讲能力。
四、活动时间1. 阅读阶段:2022年9月1日至2022年10月31日。
2. 交流阶段:2022年11月1日至2022年11月30日。
3. 竞赛阶段:2022年12月1日至2022年12月31日。
五、活动组织1. 成立活动领导小组,负责活动的整体规划、组织协调和实施。
2. 各班语文教师负责本班的阅读、交流、竞赛等工作。
3. 学校图书馆提供名著书籍,方便学生阅读。
4. 学校宣传部门负责活动的宣传报道。
六、活动评价1. 学生阅读名著的积极性、参与度。
2. 学生阅读交流的质量、主题班会的效果。
3. 名著知识竞赛、手抄报、演讲比赛的获奖情况。
4. 学生在活动中的表现,如阅读心得、演讲能力等。
通过本次七年级读名著活动,让学生在阅读中感受中华文化的魅力,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奠定基础。
初中七年级名著阅读计划七年级
初中七年级名著阅读计划
阅读名著是汲取文化精粹的学习方式,是传承优秀文化的通道,也是提高写作水平的重要途径。
为了使初中学生的名著阅读有序、高效,真正落到实处,使学生受到经典文化的熏陶,特定本学期阅读计划如下:
一、阅读内容:
三月:《骆驼祥子》
四月:《海底两万里》
五月:《童年》
暑假:《三国演义》《名人传》
二、阅读时间:
1、每周从作文课中抽出一节课作为学生阅读课,教师引导阅读,教给方法,激发兴趣。
2、利用课余时间学生进行自主阅读。
三、实施方法
1、分解整本书,划定每日或每周阅读范围。
2、要求做好读书笔记。
四、阅读要求
1、识记名著中出现的生字词。
2、把握名著内容,识记作者。
3、了解故事情节,对主要人物形象能作以较客观,准确的评价。
4、了解小说的思想内容和艺术特色。
5、记诵经典片段。
希望通过一系列的名著阅读活动,激发学生阅读兴趣,增强学生的文化素养,丰富学生知识储备,陶冶学生精神情操,提高学生写作水平。
初中七年级名著阅读计划
七年级。
语文七上名著阅读教学设计
语文七上名著阅读教学设计古代名著的阅读对学生的语文学习十分重要,既能帮助他们了解中国古典文化,又能培养他们对文学作品的理解和分析能力。
本篇教学设计将围绕语文七上的名著阅读展开,帮助学生深入理解其中的文化内涵和故事情节。
一、教学目标1. 通过名著阅读,培养学生对古代文学作品的兴趣,提高阅读能力和鉴赏能力。
2. 帮助学生理解古代文学作品中的情节、人物形象与文化内涵,培养批判性思维。
3. 提供学生展示阅读成果的机会,让他们通过小组讨论等形式分享自己的阅读体验。
4. 引导学生思考和探讨古代文学作品的时代背景与当代社会的联系,增强他们的历史意识和文化自信。
二、教学内容与方法1. 教学内容:选取《红楼梦》《西游记》《水浒传》等名著的一些章节或片段进行阅读。
2. 教学方法:小组合作阅读、课堂讲解和分析、学生展示和讨论等。
三、教学步骤1. 课堂导入(5分钟)教师简要介绍本节课要学习的名著章节或片段,并引导学生回忆或预测故事情节,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2. 小组合作阅读(20分钟)学生分成小组,每个小组选择一本名著的章节或片段进行阅读。
鼓励学生在阅读过程中互相讨论,理解和分析其中的情节、人物形象和文化意义。
3. 课堂讲解与分析(25分钟)每个小组派代表上台分享自己的阅读体会,其他小组进行补充和讨论。
教师负责指导学生分析名著的文学特点、人物塑造和文化内涵,引导学生深入理解。
4. 学生展示(10分钟)学生展示自己通过名著阅读所制作的海报、书评或其他形式的作品,并进行简要的讲解。
其他同学可以提问和评论,加深对名著的理解。
5. 总结与反思(10分钟)教师总结本节课的教学收获,鼓励学生思考名著阅读对他们的意义和价值,以及如何将所学知识与现实生活联系起来。
四、教学扩展1. 组织学生进行角色扮演,演绎名著中的经典场景或对话,培养学生的表演能力和理解能力。
2. 鼓励学生阅读其他古代名著,如《红楼梦》的后四十回,让学生形成对于名著阅读的习惯和兴趣。
七上名著暑假阅读周计划
七上名著暑假阅读周计划
以下是一份七上名著暑假阅读周计划,供您参考:
第一周:《小王子》
阅读时间:每天1小时,共7小时
阅读目标:了解小王子的冒险故事,理解作者想要表达的主题和意义。
阅读方法:每天阅读一定的章节,注意留意生词和难懂的地方,做好笔记。
第二周:《西游记》
阅读时间:每天2小时,共14小时
阅读目标:了解唐僧师徒取经的故事,理解作者想要表达的主题和意义。
阅读方法:每天阅读一定的章节,注意留意生词和难懂的地方,做好笔记。
第三周:《海底两万里》
阅读时间:每天2小时,共14小时
阅读目标:了解尼摩船长的故事,理解作者想要表达的主题和意义。
阅读方法:每天阅读一定的章节,注意留意生词和难懂的地方,做好笔记。
第四周:《水浒传》
阅读时间:每天3小时,共21小时
阅读目标:了解梁山好汉的故事,理解作者想要表达的主题和意义。
阅读方法:每天阅读一定的章节,注意留意生词和难懂的地方,做好笔记。
第五周:《格林童话》
阅读时间:每天1小时,共7小时
阅读目标:了解经典的格林童话故事,理解故事中蕴含的智慧和道德教育意义。
阅读方法:每天阅读一定的故事,注意留意故事中的细节和人物特点。
第六周:《安徒生童话》
阅读时间:每天1小时,共7小时
阅读目标:了解经典的安徒生童话故事,理解故事中蕴含的智慧和道德教育意义。
阅读方法:每天阅读一定的故事,注意留意故事中的细节和人物特点。
2020学年统编版七上语文名著阅读实施策略
要重视学生名著阅读的评价。应根据各学段的要 求,通过小组和班级交流、学习成果展示等方式,了解 学生的阅读量和阅读面,进而考察其阅读的兴趣、习惯、 品位、方法和能力。
综合 性学 习
• 自主搜集资料,进 行文本阅读,完成 综合性学习任务
4. 阅读的评价
要综合考察学生阅读过程中的感受、体验和理解, 要关注其阅读兴趣与价值取向、阅读方法与习惯,也要 关注其阅读面和阅读量,以及选择阅读材料的能力。重 视对学生多角度、有创意阅读的评价。语文知识的学习 重在运用,其概念不作为考试内容。
2.体系结构变了:——增加了阅读量
名著导读,每册推荐2部并4部自主阅读篇目,全套 书共推荐36部,提供给学生自主选择。
结构的变化
名著导读(第三单元、第六单元)
作品简介+读书方法指导+专题探究+精彩选篇 自主阅读推荐
二、新课程标准对于阅读教学的要求
1.阅读是运用语言文字获取信息、认识世界、发 展思维、获得审美体验的重要途径。
2.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阅读教学应引导 学生钻研文本,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 加深理解和体验,享受审美乐趣。教师应加强对学 生阅读的指导、引领和点拨,要善于通过合作学习 解决阅读中的问题,但也要防止用集体讨论来代替 个人阅读。
3.阅读教学应注重培养学生感受、理解、欣赏 和评价的能力。
或以问题的形 式呈现,启发学生 思考。
力避结论的直接
呈现,强调启发 性和引导性。
(二)名著导读
语文部编初中名著阅读教案
语文部编初中名著阅读教案教学目标:1. 了解《红星照耀中国》的作者、背景及作品特点,提高学生对红色经典文学的认识。
2. 通过阅读,了解书中主要人物、事件和情节,培养学生对革命历史的认知。
3. 引导学生深入剖析作品中的主人公形象,学习他们的优秀品质,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4. 培养学生热爱阅读的习惯,提高学生的文学素养。
教学重点:1. 《红星照耀中国》的作者、背景及作品特点。
2. 书中主要人物、事件和情节。
3. 主人公的优秀品质和价值观。
教学难点:1. 作品中的历史背景与现实生活的联系。
2. 深入剖析主人公形象,培养正确的价值观。
教学准备:1. 《红星照耀中国》原著。
2. 相关历史资料。
3. 教学课件。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教师简要介绍《红星照耀中国》的作者埃德加·斯诺及其作品特点。
2. 引导学生了解作品背景,即中国革命历史。
二、阅读指导(10分钟)1. 教师提出阅读要求,指导学生如何阅读红色经典文学。
2. 学生自读《红星照耀中国》第一章,了解书中的主要人物、事件和情节。
三、交流分享(15分钟)1. 学生分享阅读心得,交流对书中人物、事件的看法。
2. 教师引导学生深入剖析主人公形象,学习他们的优秀品质。
四、课堂小结(5分钟)1. 教师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作品中主人公的优秀品质和价值观。
2. 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培养热爱阅读的习惯。
五、课后作业(课后自主完成)1. 学生继续阅读《红星照耀中国》,了解书中的其他人物和情节。
2. 结合自己的生活实际,撰写一篇关于学习主人公优秀品质的心得体会。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引导学生阅读《红星照耀中国》,使学生了解红色经典文学的特点,培养学生的文学素养。
在阅读过程中,学生能够深入了解书中的人物和情节,学习主人公的优秀品质,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同时,通过课堂交流分享,提高学生的表达能力和思维能力。
教学中,教师应关注学生的阅读进度和理解程度,适时给予指导和鼓励,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七年级名著阅读活动计划方案
七年级名著阅读活动计划方案七年级名著阅读活动计划一、活动目的:1、以人类的先进文化影响学生,引导学生发展个性,健全人格。
2、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及发现、探究、解决问题的能力,为其终身发展打基础。
3、引导学生积累知识、培养语感,促进其阅读素养的全面提高。
二、阅读任务根据《课程标准》的要求和学生实际,参照语文版教材中“名著引读”评介的书目,遵循经典、循序渐进和课内外结合的原则,选定阅读书目:《朝花夕拾》和《西游记》。
另外,推荐《三国演义》、《水浒传》、《鲁滨逊漂流记》、《家》、《钢铁是怎样炼成的》等中外名著作为选读书目,鼓励那些学有余力的学生按照自己的兴趣选择阅读。
三、实施步骤下面,以《西游记》为例来说明各部名著阅读的实施步骤:㈠导读阶段(安排1-2课时)本阶段,指导学生阅读教材中“名著引读”的相关内容,并向学生补充导读材料,如作者生平,写作背景,思想内容及艺术特点简析等,让学生对作品先有个大体的了解,然后布置阅读任务、明确阅读要求、统一阅读进度。
另外,教师还应指导学生掌握一些阅读长篇小说的基本方法。
㈡积累性阅读阶段(安排10周左右)本阶段要求学生以泛读为主,每周阅读十回左右的内容。
每周设计阅读札记如下:1、摘抄语段:摘抄本周阅读到的精彩语段,并做简单点评;2、内容概括:概括本周阅读的内容,不少于500字;3、写读后感:每篇围绕一个中心来写,力求有自己的见解,不少于500字。
(考虑到学生差异,不同程度的学生可以从以上作业中任选其二来完成。
)本阶段,教师以培养学生阅读兴趣,形成良好阅读习惯为中心目标,每周抽查学生作业并做有针对性的指导。
在逐回阅读完全书后,安排1课时,由学生发言、讨论,教师归纳、总结,最终理清整部《西游记》的线索,把握故事情节。
㈢探究性阅读阶段(安排2周左右)1、分析人物形象(2周)本阶段安排学生精读有关情节,指导学生重点分析孙悟空、猪八戒、唐僧及诸神魔的形象,并以“我眼中的×××”为题写一篇作文,然后按学生作文所分析的人物形象进行分组交流,最后推荐出优秀作品展评。
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上册名著推荐与阅读——《朝花夕拾》教案
名著介绍与阅读——《朝花夕拾》教课设计【教课目的】1、持续指导学生提升读整本书的能力;指引学生用粗读和细读相联合的方法,认识全书的内容,熟习出色片断;2、认识作品出生的文化历史背景,帮助学生理解作品内容。
3、认识作品的主要内容,并可以对重要的作品作深入的认识。
4、在一系列实践活动中发展学生多向思想的能力,提升其语言综合素养。
【教课要点及难点】1、培育学生阅读的兴趣,提升学生阅读的能力。
2、教会学生一些阅读的方法;3、指引学生在对人物进行剖析的同时引申到对社会、人生的深入考虑;【课时安排】二课时【教课步骤】第一课时(一)教课准备阶段1.师方面:收集资料,编写课件脚本,制作课件,制作与课文有关的片段;从网上下载视频,帮助学生认识鲁迅2.生方面:部署预习课文,利用课外时间到阅览室读《朝花夕拾》这部书,认识本书的写作背景和全书内容。
(二)教课过程一、培育兴趣提升能力1.简短的导入2.学生自由讲话:谈谈自己的念书方法和念书的感觉。
3.教师点拨:念书三功:“诵”“疑” “评”。
二、走近鲁迅认识创作风格(视频)1、以小组为单位,沟通作者平生。
2.认识作者的其余作品。
作者简介:鲁迅(1881—1936),中国现代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文学运动的奠定人。
原名周树人,字豫才,浙江绍兴人,身世于败落的封建家庭。
鲁迅的一世,对中国的文化事业作出了巨大的贡献;他领导和支持了“未名社”、“朝花社”等进步的文学集体;主编了《公民新报副刊》、《莽原》、《奔腾》、《萌芽》、《译文》等文艺期刊;热忱关心、踊跃培养青年作者;鼎力翻译外国进步的文学作品和介绍国内外有名的绘画、木刻;收集、研究、整理了大批古典文学,责备地继承了祖国古代文化遗产,编著《中国小说史略》、《汉文学史大纲》、《唐宋传奇集》、《小说旧闻钞》等等。
三、深入文本认识背景本书为鲁迅一九二六年所作回想散文的结集,共十篇。
前五篇写于北京,后五篇写于厦门。
最先以《旧事重提》为总题目陆续发布于《莽原》半月刊上。
七年级名著阅读教学设计
七年级名著阅读教学设计一、教学背景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成为当前中小学教育的重要目标之一。
而名著阅读作为一项重要的阅读训练活动,也逐渐引起教师和学生的关注。
本教学设计旨在通过引导七年级学生阅读经典名著,提升他们的文学素养和阅读能力。
二、教学目标1. 了解名著的定义和重要性;2. 能够正确区分名著与其他文学作品;3. 掌握名著的基本特点和不同流派之间的区别;4. 培养学生对名著的兴趣,提高他们的阅读能力。
三、教学内容与方法1. 名著的定义与重要性名著是指那些具有深刻思想和艺术价值的文学作品。
教师可以通过给学生展示经典文学作品的封面和简介,引导学生自主思考名著的定义,并介绍名著对文化传承和个人素养提升的重要意义。
2. 名著与其他文学作品的区别教师可以借助多媒体资料,将名著与其他文学作品进行对比,从内容、作者、文化背景等方面进行解析,帮助学生准确区分名著与其他文学作品。
3. 名著的基本特点教师可以选择几本七年级学生常见的名著作为教学材料,让学生翻阅书籍的封面、序言等部分,了解名著的基本特点,如深刻的情感描写、鲜明的人物形象、独特的故事结构等。
教师可以通过导读和小组讨论引导学生感受名著的独特魅力。
4. 不同流派名著的阅读选取不同流派的名著,如小说、诗歌、散文等,让学生接触不同形式的名著,进一步拓展他们的阅读广度。
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分组阅读,并进行分享和讨论,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阅读思维。
四、教学评价与反馈1. 完成名著阅读报告要求学生在阅读一本名著后,写一份名著阅读报告。
教师可以提供相关指导性问题,引导学生对名著的内容、人物、主题等进行分析和总结。
2. 小组讨论与展示在小组阅读完成后,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并展示。
学生可以从不同的角度对名著进行解读,分享自己的阅读体验和感悟。
3. 教师评价与反馈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阅读表现、报告和讨论的内容进行评价,并给予相应的反馈。
同时,对于学生在阅读中存在的问题,教师可以进行针对性指导,帮助他们提高阅读能力。
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单元名著导读《朝花夕拾》阅读阶段性规划
第二章阅读规划第一节阅读阶段性计划课型①读前导读课课时:1课时。
教学目标:激发学生对本书的阅读兴趣,初步了解《朝花夕拾》的大体内容。
教学重点:了解《朝花夕拾》的基本内容和主要人物。
教学难点:了解《朝花夕拾》的创作背景与主题深型课型②读中推进课时间安排:课外阅读3周。
课堂教学:3课时。
(1)第一次推进课:求学之路内容范围:《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琐记》《藤野先生》三篇文章。
阅读目标:了解鲁迅的求学经历,感受私塾教学、西式教育的特点;探寻鲁迅思想变化的轨迹,最终在随鲁迅寻找光明的历程中,感受他的爱国之心阅读方法:快速阅读学生任务:快速阅读文章,勾画出写鲁迅上学时的学堂名称、学习科目、所读之书的句子,体会作者的心情与感受。
教学任务:了解鲁迅先生求学的经历,并在作者弃医从文的抉择中读出其赤子之心教学课时:1课时。
(2)第二次推进课:传统之思内容范围:阅读《狗·猫·鼠》《二十四孝图》《无常》三篇文章。
阅读目标:审视传统文化中那些荒谬的存在,看当时社会存在的诸多问题学生任务:梳理清楚作者仇猫的原因,思考作者对“正人君子”、白话文的态度,找出文章中写“无常”具有“人性”的文句。
阅读方法:精读。
教学任务:读出作品中深刻的批判精神和讽刺意味。
(3)第三次推进课:身边之人内容范围:阅读《阿长与〈山海经〉》《五猖会》《父亲的病》《范爱农》《藤野先生》五篇文章。
阅读目标:走近鲁迅身边的人物——他儿时的保姆、影响他终身的师长、令他难以忘怀的朋友,弄清楚鲁迅对这些人物的感情。
学生任务:思考《阿长与〈山海经〉》中作者用了哪些方法来刻画阿长;圈画出《父亲的病》中描写两位医生的词句,思考鲁迅描写几位“名医”的行医态度,揭示了怎样的实质;关注《藤野先生》中鲁迅对藤野先生的前后认识;思索《范爱农》中造成范爱农的悲剧命运的原因;圈画出《王猖会》中表现“我”对五猖会的态度的语句,并探索“我”感情的变化阅读方法:圈点批注。
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名著导读复习资料及学习规划
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名著导读复习资料及学习规划1.鲁迅原名周树人,字豫才,浙江绍兴人,是中国现代伟大的无产阶级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
《朝花夕拾》最初在《莽原》上发表时,原题为《旧事重提》,是鲁迅先生1926年所作的回忆性散文集,共 10 篇,是一部蕴含着温馨的回忆和理性的批判的作品。
2.读《朝花夕拾》,我们了解到鲁迅小时侯最喜欢在百草园玩耍,在迎神赛会上他最喜欢看的是无常(人物)。
童年时的鲁迅有两个爱好,一是收集图书,二是描绣像。
他的第一本专属个人的图书是《二十四孝图》;他曾经渴慕、最终得到,并引发了他更大的收集书本兴趣的图书是《山海经》,两本书的来历分别是长辈馈赠和长妈妈送的。
在鲁迅一生中始终不能忘怀的三个人是阿长、藤野先生和范爱农。
3.《狗•猫•鼠》中,猫是暴虐残忍的象征“狗”是指鲁迅一样的激进爱国的文人。
4.《二十四孝图》中着重分析了卧冰求鲤、老莱娱亲、郭巨埋儿等孝道故事,揭示了封建孝道的虚伪和残酷。
5.《五猖会》记述了作者儿时盼望观看迎神赛会的急切兴奋的心情,作者在文中重点叙述自己心情的变化,暗含着对封建教育的批判以及对儿童天性的压制与摧残。
6.“在百静中,我似乎头里要伸出许多铁钳将什么‘生于太荒’之流夹住;也听到自己急急诵读的声音发着抖,仿佛深秋的蟋蟀,在夜中鸣叫似的。
”这句话出自《五猖会》一文。
本文记叙作者儿时父子之间一场微妙的冲突:“我” 急于看戏,父亲却要“我” 背书,让“我”感到痛苦,表现了父亲对儿童心理的无知,含蓄地批判了封建教育制度的不合理。
7.在《无常》一文中鲁迅提到:无常有黑白两种,白无常又叫活无常,黑无常又叫死无常,人们喜爱的是白无常。
无常是一种具有人情味的鬼。
8.《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主要写了百草园和三味书屋的生活两部分。
其中提到儿时的玩伴是闰土。
文章抨击了当时的封建教育制度。
9.《父亲的病》重点回忆了“我”与几位“名医”打交道的过程,蕴含着有力的讽刺,在文章中他比较了中西医对待垂死的病人的不同态度,提示了所谓医道和孝道的不合人性、不尊重生命的荒谬本质。
名著阅读计划
名著阅读计划为营造班级浓浓的读书氛围,为让书香浸润每个孩子稚嫩的心灵,我仔细经营每一个细节,耐心呵护孩子的每一个读书的兴趣点,努力让读书成为每一个学生的生活时尚。
一、读书报告,点燃学生读书热情初一上学期,我为学生制定了读书计划,共48部古今中外的名著,其中22部是中考要涉及的。
读书计划中规定了读每部名著的时间、读书笔记要记录的内容、每部名著读书报告会的主持人以及主持的内容、形式等。
读书笔记内容统一要求,包括作者简介、内容梗概、主题介绍、主要故事情节、主要人物、主要人物性格特点(精神品质)、让你心动的故事情节、让你感兴趣的语言文字、读后的感悟和体会、给你喜欢的人物的颁奖词等。
我定期检查、指导、督促他们的笔记本,然后利用语文自习课由学生主持完成读书报告会。
报告会基本上是学生的时间,我只是在最后五分钟作一评价、总结和强调。
报告会内容多围绕学生的读书笔记开展,只有读后感可以照稿子读,颁奖词可以利用幻灯展示,其余内容均要求背着回答。
报告会形式多种多样,完全交给主持人自由发挥,可以找帮手搭档,可以颠倒顺序,可以以小组竞赛的形式开展。
每一场报告会我都要主持人从书中选几段去考考大家,考查学生是真读书还是伪读书;从网上搜集关于这部名著的中考题,来进行巩固练习。
读书报告会学生表现很积极,主持时很认真,参与时很热情,他们的读书热情熊熊燃烧。
二、课前演讲,助推学生读书进程上学期我就给学生排好了演讲顺序,规定了演讲的内容、时间、标准、程序等。
学生上讲台演讲前,要将稿子交给我,结束后自己主持评价环节。
演讲内容要求的较为宽泛,励志、情感、道理均可,鼓励自创;时间限制在二至三分钟,长短均不适宜;要有目光交流,有恰当合理的手势;声音要洪亮、生动,态度自然大方;评价要优缺点不足共评。
课前说话与读书报告会一样,已成为学生读书餐桌上的两道大餐,学生已爱不释手,有力地推动了学生更加认真地投入读书。
三、经典诵读,荡涤学生读书灵魂上学期我就规定早自习的晨读就是经典诵读的时间,内容包括初中三年六册教材中的文言文、古诗词以及课外的古代经典,并认真检查落实情况。
部编版七上语文名著阅读教学设计
部编版七上语文名著阅读教学设计一、引言名著是文学的瑰宝,也是培养学生阅读能力和文学素养的重要途径。
部编版七上语文教材中,包含了许多经典的名著,如《红楼梦》、《西游记》等。
本文将以部编版七上语文名著阅读教学设计为题,探讨一种合理有效的教学设计。
二、教学目标通过本次教学设计,旨在达到以下教学目标:1. 培养学生对名著的兴趣和阅读的习惯;2. 通过阅读名著,提高学生的文学素养和语言表达能力;3. 培养学生的批判思维和文化意识。
三、教学内容和方法1. 教学内容本次教学将以部编版七上语文教材中的名著为主要内容,通过指导学生阅读名著,了解其中的文学价值和人生智慧。
2. 教学方法(1)导入法:通过图片、视频等多媒体形式导入名著的背景知识,引发学生的兴趣并激发学生的思考;(2)朗读法:教师带领学生一起朗读名著的精彩片段,培养学生的语感和语音语调的准确把握能力;(3)分析法:通过分析名著中的人物形象、情节结构、语言风格等方面,培养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4)讨论法:组织学生进行小组或全班讨论,探讨名著中的主题思想,培养学生的批判思维和逻辑思维能力。
四、教学步骤1. 导入:通过展示名著的相关图片或视频,引起学生的兴趣和好奇心,引出本次课的话题。
2. 朗读名著:教师带领学生一起朗读名著的经典片段,让学生感受文学之美,提高学生的语感。
3. 分析名著:指导学生对名著进行分析,包括人物形象、情节结构、语言风格等方面的分析,培养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
4. 进行讨论:组织学生进行小组或全班讨论,探讨名著中的主题思想,引导学生深入思考和表达自己的观点。
5. 提供拓展阅读材料:除了教材中的名著,还可以给学生提供与名著相关的扩展阅读材料,如名著改编的连续剧、小说、电影等,进一步增强学生对名著的理解和兴趣。
6. 作业布置:布置与名著相关的作业,如写读后感、制作读书笔记等,巩固学生对名著的理解和表达能力。
五、教学评价1. 教师评价:通过观察学生的表现,包括课堂参与度、对名著的理解程度、思维表达能力等方面,对学生进行评价。
部编版七上语文名著阅读教学设计
名著原著或电子书
获取方式:通过图书馆、书店、网络等途径获取名著原著或电子书 选择依据:根据教材和教学需求选择适合的名著原著或电子书版本 使用方式:在课堂上展示名著片段、布置阅读任务等 注意事项:确保选择的原著或电子书内容准确、无错别字,适合相应年龄段的学生阅读
名著解读资料
书籍介绍:提供名著的背景、作者介绍等相关信息。 内容解读:对名著的主题、情节、人物等进行深入剖析,帮助学生理解作品内涵。 名著鉴赏:提供鉴赏文章,引导学生欣赏名著的艺术特色和文学价值。 配套练习:设计相关练习题,帮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提高阅读理解能力。
多媒体辅助教学
利用多媒体技术,展示名著相关图片、视频等素材,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 名著内容。
通过多媒体课件,引导学生进行名著阅读,帮助学生掌握阅读方法,提高 阅读效率。
利用多媒体技术,开展名著知识竞赛、角色扮演等活动,增强学生对名著 的理解和兴趣。
结合多媒体资源,引导学生进行拓展阅读,开阔学生视野,增加学生阅读 量。
适用范围:适用于初中语文名著阅读教学, 可以在班级或校内开展
教学评价
章节副标题
阅读理解测试
测试目的:评估学生对名著的理解程度 测试内容:涉及情节、人物、主题等方面 测试形式:选择题、简答题、阅读理解题等 测试难度:根据学生实际水平设置难度
学生自评与互评
学生自评:反思学习过程,发 现自身不足,促进自我完善。
的内容。
教材特点:紧扣 教学大纲,注重 培养学生的阅读 能力和文学鉴赏 水平,通过丰富 的辅助材料帮助 学生深入理解名
著。
使用方法:教师 可根据教学需求 选择合适的辅助 教材,引导学生 自主学习、合作 学习,提高名著 阅读教学的效果。
适用范围:适用 于部编版七上语 文名著阅读教学, 也可作为学生的 课外拓展阅读材
统编语文七年级上学期名著阅读怎么教
统编语文七年级上学期名著阅读怎么教1.教材内容这么多,如何在有限的课时内教完?统编初中语文教材投入使用后,收到不少反馈意见,总体反馈是积极的,认为教材体系严密、助学系统丰富、内容贴近学生实际,有助于全面培养学生语文素养等,但教材里“好东西”太多,对于如何在有限的课时内完成教学,大家普遍存在这样那样的困惑。
当然,要解决这个矛盾,最终还是要通过广大教师在教学实践中发挥主动性和创造性。
这里提几条建议。
首先,要发扬“一课一得”的精神,避免贪多求全。
这里的“一”,其实就是教学目标的适当聚焦和教学过程各个环节的有机统一,最终落实为学生某一方面语文能力的真实增长。
要避免把教学分解成若干个机械设置的环节的简单重复,“把一千节课上成一节课”。
其次,与“一课一得”相配合,要有整体教学的观念。
要避免“教一个单元就只考虑一个单元,教一个学期就只考虑一个学期”,而要“瞻前顾后”“继往开来”,要将初中语文作为一个有内在层次、梯度的整体来把握,并在这个整体中来定位“一课”和“一得”。
建议老师们重视教材各单元导语对人文主题和语文要素的说明,借以理清教材内在的体系结构,进而把握初中语文的内在逻辑,从而有序地推进教学。
例如,一般来讲,文体在七年级不是显性的概念,在教学“四季美景”等单元时,就不要太强调“散文”及其文体特点,在教学《纪念白求恩》等议论性、说理性较强的文章时,也要避免过早引入相应的文体概念。
再次,要创新教学方法,引导学生自主学习。
过去往往把教材内容分成考试“必考”和不考的两种,凡是认为“必考”的,包括课文尤其是所谓“重点课文”的内容和注释等,就反复“精讲精练”,不惜损害学生对语文的兴趣,也要灌输给学生;反之,凡是认为和考试无关的,就多所忽视。
这是一种陈旧的教学方式,不利于学生语文素养的提升,也不会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重视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作用,强调兴趣的激发、方法的引导和能力的培养,这是统编教材的一个核心思想,也是其突出的特点,既是遵循课程标准的引领,也是尊重语文教学规律的体现。
语文七上名著阅读教学设计
选择教学方法:根据 教学目标和学生情况, 选择合适的教学方法, 如讲授、讨论、案例 分析等。
制定教学计划:根据 教学目标和教学方法, 制定详细的教学计划, 包括教学内容、教学 步骤、教学时间等。
教学方法的选择和运用
运用方式:根据教学内容和 学生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教 学方法,并灵活运用
选择依据:教学目标、教学 内容、学生特点
选取原则:根据学生实际需要和教学重点,选择有针对性阅读、讨论和 思考
教学方法
激活学生的前知
激活学生的前知:通过提问、讨论等方式引导学生回忆与名著相关的已有知识,激发 学习兴趣。
激活学生的前知:利用多媒体教学资源,如图片、视频等,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名著 背景和人物关系。
教学内容
《朝花夕拾》
必读名著
《骆驼祥子》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西游记》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海底两万里》
内容:《朝花夕拾》
选读名著
内容:《西游记》
内容:《骆驼祥子》
内容:《海底两万里》
辅助阅读材料
内容:提供与名著相关的辅助阅读材料,如背景资料、人物介绍、情节概 述等
目的: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名著,提高阅读兴趣和能力
感谢您的观看
汇报人:XXX
教师对教学效果 的反思和改进措 施
教师素养与学 生发展
教师的教学素养
专业知识:教师 应具备扎实的学 科知识基础,能 够准确传授知识。
教学技能:教师 需要掌握有效的 教学方法,能够 根据学生需求灵 活运用。
情感态度:教师 应对学生充满热 情和耐心,关注 学生的情感需求。
职业道德:教师 应具备高度的责 任心和敬业精神, 为学生树立良好 榜样。
统编初中语文(七-九年级)名著阅读教学实施建议与案例分享
少数民族地区使用统编初中语文教科书名著阅读教学实施建议与案例分享名著阅读板块,旨在拓展阅读视野,提升阅读能力,促进良好阅读习惯的养成。
每册教材名著阅读板块安排两部主推荐篇目,每部主推荐篇目之外,还附带推荐两部与单元阅读方法相契合或与主推荐名著类型相似的自主阅读篇目,为学生提供更多的选择空间。
少数民族地区在名著阅读教学过程中,应注重以下三个方面:1.激发学生阅读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也是最有效的阅读推动力。
教师应通过各种方式,如介绍创作背景、设置阅读情境、勾连生活经验、利用影视资源等,引导学生亲近名著,激发阅读的兴趣。
2.把握某类书的阅读方法和策略。
教材在介绍某部书的内容之外,还以该书为例,谈某一种阅读方法或某一类书籍的阅读策略。
开展名著阅读时,应结合教材的设计特点,引导学生通过一本书的阅读联系到一类书的的阅读,举一反三地掌握读书的方法。
3.了解作品的文化内涵。
少数民族地区学生通过阅读名著,不仅要了解名著的内容,还应通过名著这扇窗户,促进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学习和思考,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4.适应本地区学情的实际情况。
名著的篇幅比课文要长,内容和主题也更复杂,在学生遇到阅读障碍时,应根据学情提供具有针对性的帮助,如引导学生查阅工具书,采用跳读、猜读的方式等。
对于阅读困难较大的学生,可适当降低要求。
《朝花夕拾》是七年级上册名著阅读主推荐篇目,阅读本书应注意:1.结合作品内容,有意识地梳理作者的成长经历。
作为一部回忆性散文集,《朝花夕拾》以简洁舒缓的文字描述往事,描写了鲁迅少年时期的所见、所闻、所做、所感,同时也立体地展现了他性格、志趣形成的过程。
例如《阿长与〈山海经〉》《无常》《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父亲的病》《琐记》,既独立成篇,记叙了鲁迅童年的片段经历,又具有一定的连续性,犹如一部小自传。
梳理这些文章中作者的成长经历,既可以帮助学生了解作品的创作背景和内容主题,还可以拉近学生与作者、作品的距离,激发阅读的兴趣。